第一篇:家风伴我成长五年一班宋雨函
家风伴我成长
-----五年一班 宋雨函 校有校风,班有班风,家有家风!
大概家长都是知识分子吧,作为在外地打工的爷爷会把‚应该文质彬彬‛作为口头禅,作为银行工作人员的妈妈会时常唠叨‚学习第一‛,而爸爸很重视我的读书,家里崇尚读书的风气也很浓。我记得小时候,爸爸给我买的最多的不是玩具,也不是零食,而是书籍。爸 爸经常对我说:‚一个人最可怕的不是缺乏物质,而是精神上的贫乏‛。
自从我懂事起,爸爸就教我读《三字经》、《百家姓》,‚人之初,性本善》……‛爸爸在教我读的时候,也会告诉我其中蕴含的道理。记得又一次,爸爸告诉我‚百善孝为先‛这句话说的是,我们做人要懂得尊敬长辈,对长辈尽孝道,一个人对父母不孝,这种人也不能指望他去爱别人。
从我记事起,我会淘气的给老爸别上一个发卡,再别几串假发。妈妈看见了,就用手中扫帚将我感到厕所或阳台,还能听到老爸的怒斥。还有一次,我发现地板上有像巧克力似的东西,我就拿起来吃了,觉得味道有些怪,我就分享给爷爷一颗,爷爷刚放到嘴里就吐了出来,说这是我的大便,我和爷爷顿时就笑了。现在,每当夜晚,家中从来没有哗啦啦的搓麻将声,也无地动山摇的音响声,只有我写作业的沙沙声。有些时候,为了一道数学题把全家人都弄得面红耳赤。电视不让看,还不让下楼玩,连课外书都不让看,又是迫不得已,就只能躲在卫生间或把门锁上看课外书才行。
爸爸不仅要求我多读书,还让我坚持锻炼身体。他经常说:‚没有好的体魄,将来怎么能为国家做贡献?‛他说的最多的就是周恩来总理,老师问他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周总理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爸爸经常教导我,一个人一定要把自己所学的东西投入到社会建设当中。我觉得,热爱生活,尊敬长辈,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爱自己的父母,知道品味幸福;安分守己,不做违法的事情就是对国家做的最有益的事。
记得有一次星期天下午,爸爸神秘地对我一笑,说:‚我们来举行一个家庭智力竞赛吧!‛‚什么?‛我喊道。‚我们要举行智力竞赛?‛厨房里的妈妈闻声赶来。‚那就让我来做你的对手吧。‛她对我说。我见对手不是爸爸,不禁暗暗自喜,胸有成竹地答道:‚好!‛。比赛正式开始了,主持人爸爸清清嗓子,给我们出了第一道题目:‚五羊群雕是我国哪个城市的标志?‛‚嘀----‛我忙跳起来回答:‚广州市!‛‚对了,加10分!‛这时我高兴极了,真有点儿沾沾自喜。接着爸爸又问起了问题:‚是不是有财物就有快乐?‛‚那还用说,这当然是啊!‛我说,‚那不一定!‛妈妈反驳道,‚财物充裕并不是真正的快乐,要精神上得到满足才叫快乐!‛‚答对,加10分。‛我听了只好鼓着腮帮子,继续听问题:‚世界力量最大的是什么?‛‚大力士!‛我脱口而出。只见妈妈微笑着摇摇头:‚是知识。‛‚答对了,加10分!‛接着爸爸又问了几道题目,都有妈妈答出。由于接二连三地出错,这时的我已是坐如针毯,六神无主了。但转念一想:不,我应该争取答出最后一道问题。于是我便耐心地听起来‚大庆每年石油占全国的几分之几?‛我毫无顾忌地答道:‚大庆每年的石油产量占、占、占全国的2分之1!‛‚对了,虽然‘占’了几次,但总算‘占’出来并且对了。加10分!‛比赛结束了。妈妈说:‚这次我赢了你,到你读中学时我们再赛一次。‛‚那时候,我们可要请教你呀!‛爸爸对我说。‚哈哈哈。‛我们的笑声充满了整间屋子,并传到了每家每户。
这就是我的家风,有利有弊。但我坚信,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时代的家风会落脚于我家,我的家庭将变得更充实,更美好的!
第二篇: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五年一班贺雨琪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后感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析木镇老达堡小学五年一班贺雨琪
指导教师:侯丹
这个学期我读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这本书,这本书是我感慨万千。
中华民族已经走过了五千年的光辉历程。再回首,不难发现,在这五千年的岁月长河中永远也抹不去“文明美德”的足迹。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为人类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们——祖国的下一代、21世纪的小主人,又能否将中华文明传承下去呢?
我们中华民族早已享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称号。可现在却是什么样子呢?大街小巷到处都扔着果皮纸屑;随地吐痰处处可见;很多不文明用语更是哪里都有。也许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经历:走着走着,便会有一些脏水泼到了你;要么,就是有一颗小石子打中了你;明明不小心踩到了你,非但不道歉,还依然我行我素,毫不在乎……这一切,都是因为严重缺乏文明美德而造成的。如果现在我们不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那么将来的社会是不堪设想的!
许多同学认为,文明美德就是指良好的行为习惯。可我却认为这种说法不全面。文明不但要在行为上完善,还要在心理播下种子,只有这样“文明”二字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我们时刻注意文明,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说文明话,办文明事,走文明路,开文明车。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古国,讲文明懂礼貌,是每人必备的,孔子道:“不学礼,无以立”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一个很深的话题;文明是见到叔叔阿姨问声:“叔叔阿姨好”;文明是见到长辈问声:“爷爷奶奶好”;文明是见到老师说:“老师好”;文明是撞到别人说声:“对不起”;文明是车上有老人。孕妇、残疾人,带小朋友的人都要主动让座;文明是见到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文明是见到有人乱扔垃圾主动制止……现在有些人认为,现在讲不讲文明没关系,这要学好真本事就行。其实这样是大错特错,如果你没有文明的举止,到那也没有人喜欢你;那样的话有本事有什么用。现在社会对人的文明礼仪要求高了,文明礼仪是我们生活的根基文明礼仪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
文明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大家都听过:“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文明素养,不过从此可见;文明是多么重要啊。文明礼貌是中国的一种美德,我们要从小做起;让我们将这种美德传承下去。
第三篇:五三班董雨鑫家风伴我成长
家风伴我成长
家风如一杯酒,清香甘冽;家风如一壶茶,憨厚芬芳;家风如一朵花,馨香扑鼻;家风如一张画,连城之璧。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良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好的学校,它通过日常生活影响着我们的心灵,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我们家也有家风:孝顺之风,勤俭之风……
我家的孝顺之风。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顺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必备的传统美德。记得有一次,我陪妈妈去看望生病住院的爷爷,刚踏进病房门,妈妈就忙打开香喷喷的饭盒说:“爸爸一定饿了吧,来吃饭!”说完,把床摇了起来,扶起爷爷坐起来,慢慢的喂爷爷吃饭。喂完饭后,妈妈又拿起脸盆打来热水,先给爷爷洗脸,又给爷爷换了盆新水洗脚。边洗边说:“爸爸,洗洗热水脚,病就会很快好起来的,咱们就可以回家了”。就在这时,爷爷眼角有一丝泪光闪动,我知道这是幸福的眼泪。因为他们的言传身教,在家里,我也孝顺我的父母,每天在课余时间会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家的勤俭之风。我们家最节俭的还是要属妈妈了。妈妈没有昂贵的化妆品,华丽时尚的衣服,但是她把自己打扮的非常整洁大方。“因为人不能靠外表来让人们看待你,要用你的内涵让别人认识你”,这是我妈妈经常说的一句话。她不仅自己节俭,还要求我和爸爸也要节俭。比如我要买学习用品妈妈总会看我是不是真的需要买了,如果不需要,就坚决不给买,任我怎么央求都不行。用过的本子,反面也要拿来当草稿纸……
这就是我的家风,它如春雨,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我的心灵深处。爸爸和妈妈总教育我良好的家风一定要延续下去,为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定下了正确的方向,我一定要把正能量发扬光大,让自己茁壮快乐的成长!
第四篇:家风伴我成长
家风助我成长
高二(11)渠立刚指导老师:邵长征俗话说“校有校规,家有家风”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家风是什么?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人的风气。我家的家风是“善”,父母经常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一个好的家风是我们在社会上立足的资本,能使我们走的更远。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是一个家庭里必不可少的成分。小时候,父母教我们怎么做人,教我们“为人向善”,我从小家里管教我就很严格,比如说:不说谎话,不占小便宜,上学期间晚上不能出去玩,礼拜天晚上出去也要严格限制时间,早上六点必须起床锻炼身体,妈妈常说要养成早起早睡的好习惯,节约水电,勤俭持家„„
每次上学去,妈妈总在耳边叮瞩:不许跟老师顶嘴,不许和同学惹事。爸爸则是时不时的给我上一段政治课,告诫我要做一个善良可靠地人。有一次跟父母步行去市场买菜,在路上正好碰到了红十字会的募捐活动,父亲母亲看到后直接拉着我的手走向了募捐箱,我问:“我们和那些人素不相识,为什么要给他们钱呢?”妈妈笑着说:“因为我们的生活过得比他们要好得多,他们有的连吃饭都成问题,所以我们要给他们一些物质上的帮助,好让他们也能过上快乐的生活啊!”然后妈妈把钱放在我手里,抱起我让我钱放在了箱子里,当时我就有了一种朦胧的认识:要帮助比自己处境差的人!
我还记得那时候我家附近总有一只游荡的小猫,起初以为是邻居家的猫,后来才知道是一只流浪猫,因为它总是一副饥肠辘辘的样子,有一次它饿的实在走不动了,便趴在地上“喵喵”的哀叫,我看他可怜,便拿着鸡蛋和饼干碾碎了给它,它看到食物立马两眼放光,大口
大口的吃着,吃饭之后却“喵”的一声跑开了。我笑了笑,大概是怕生人吧。后来,每次吃过饭都会在我家门口发现它,于是我便从家里拿出吃的给它,慢慢的,它变得没那么怕我了,再后来就直接赖在我家不走了,本来我还以为家人会烦,但当我将这件事告诉家里,家里不但没有责怪我,还表扬了我一下,于是这只猫就在我家一直呆了下去„„
家风是一艘船,载着我滑向光明;家风是一把伞,保护我不被雨雪打湿。现在的我,已经是一名高中生了,也养成了乐于助人勤俭朴素的习惯。仔细想想,这些都和我的家风分不开联系,父母现在还是会时不时的给我上“政治课”,每次我都会自习聆听,因为这正是我们家的好家风!
第五篇:家风伴我成长
家风伴我成长
高一(1)班张宝如
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如语言环境、情感环境、人际环境、道德环境。家是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为了把后代培养成人,无数父母心甘情愿当“牛”做“马”。但是,真正让自己的儿女成龙做凤,光有无私的爱心还不够,还需要用好家风培养好后代。
良好的家风是一本既多彩又鲜活的教科书,伴随着孩子健康地成长。它虽没有文本要求挂在墙上,没有条目细则放在床头,但却在无形和潜在地发挥着教育功能,对孩子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家庭成员特别是家长的言谈举止影响孩子行为,陶冶孩子的情操,是他们成长的风向标。一般说来,学习型家庭的孩子喜欢读书,勤劳型家庭的孩子热爱劳动,和谐型家庭的孩子注重礼貌,民主型家庭的孩子懂得尊重。不同的家风都会在孩子的意识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作用于他们性格、品质、价值观的形成。孩子生活在良好的家风中,心情舒畅、心理安全、情趣高昂、学习奋进;反之,则精神空荡、心神不宁、态度消极、学习松懈。这便是家风的重要性,便是家风的感染和陶冶作用。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为人父母有义务、有责任把家庭料理好、把孩子教育好。尽管使孩子具有高尚品质的责任未必完全在父母身上,但为人父母在心甘情愿当“牛”做“马”的同时,树立良好的家风,用好家风培养好孩子,责无旁贷。如果因为家风不好而使自己的孩子不像“爱德华”而像“珠克”,不仅会让父母伤心失望,对社会也将贻害无穷。
老舍曾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了起码有几十位老师,但是,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短短的几句话,也反映出如雨的家风。
这也正是有些贫困潦倒、目不识丁的人之所以能把孩子培育得成名成家,而有些腰缠万贯、学富五车的人却做不到,原因在于有比金钱、物质和知识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积淀下来的人文底蕴。
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要形成好的家风,做父母的就得事事从自我做起,不断提高为人父母的素养。而不是只要求孩子如何做。
家风也是父母之风,父母的良好品质是孩子的无价之宝。父母的缺点就是孩子生命的伏险。父母的品质、作风、性格、爱好,都会自然地在孩子心灵上。
家风是一盏灯,照亮我前方的路。家风是一条路,伴我走向光明。家风是一面镜子,时刻发现自己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