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科技、人才和教育——旅美30载经验谈》(演讲)

时间:2019-05-14 20:3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开复]《科技、人才和教育——旅美30载经验谈》(演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开复]《科技、人才和教育——旅美30载经验谈》(演讲)》。

第一篇:[李开复]《科技、人才和教育——旅美30载经验谈》(演讲)

北京实现者社会系统工程研究院人生系统工程中心

Center of Life System Engineering, REALIZER BEIJING INSTITUTE OF SOCIAL SYSTEM ENGINEERING

科技、人才和教育

——旅美30载经验谈(演讲)①

(2004年04月)

李开复②

经过20多年的蓬勃发展,中国人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理智、自信、充满活力的亚洲大国的和平崛起.从神州五号的飞天梦圆,到2008年相聚北京的奥运之约,从每年超过1万亿美元的国民储蓄,到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在这些鼓舞人心的事实当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巨大的市场前景、开明的治国方针以及勤奋、向上、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

新世纪的中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是仅仅像亚洲四小龙那样在经济上取得成功,成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还是在成功的基础上向卓越迈进,全面接近或超越美国的科技、教育和国民收入水平,成为新的超级强国呢?其实,成功和卓越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我们解决好了科技、人才和教育这三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中国就有可能在新的世纪里创造出新的辉煌.

在过去的32年里,我一共在美国学习、工作和生活了30年.30载的旅美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美国的成功得益于美国良好的科技、人才和教育环境,中国只有在这几个方面虚心向美国学习,才能真正从成功走向卓越.在本文中,我愿意结合自己的旅美经历,与大家一同分享美国在科技、人才和教育发展中取得的成功经验. 美国的优势

美国之所以能在20世纪里一举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强国,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建立了一个以人才为中心的良性循环机制.在美国,政府为教育和科研投入了大量经费,不遗余力地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从教育、科研机构走出的大批人才带着大量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进入了美国大大小小的企业,帮助企业生产出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在全球化的经济模式和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指引下,美国企业向全世界的客户销售产品,并由此创造出大量的财富;企业和国民的富足也必然导致美国政府收入的增加,这反过来又切实保障了政府对教育和科研事业的持续推动.

由此可见,美国的优势是全方位的优势.在美国,◆ 一流的教育创造一流的人才; ◆ 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科技.

正是有了一流的科技,美国才能在短短的两百多年里,从一个移民国家发展成为世界最 ①“新浪科技”(http://tech.sina.com.cn/other/2004-04-21/1526352562.shtml),2004年04月21日. ② 李开复,男,博士,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 北京实现者社会系统工程研究院人生系统工程中心

Center of Life System Engineering, REALIZER BEIJING INSTITUTE OF SOCIAL SYSTEM ENGINEERING 大的经济体.以IT产业为例,1980年代初期,PC机和DOS等操作系统在美国诞生,它们催生了电子表格、字处理等应用形式,这不但使计算机真正成为了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也帮助IBM、微软等企业创造出了可观的财富;随后,鼠标、图形用户界面、局域网等技术推动了桌面出版、企业应用等相关领域的发展;1995年到2000年间,HTTP、HTML、SMTP、XML、SOAP等Internet相关技术及浏览器、电子邮件等应用为全球IT产业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今天,语音和手写识别、嵌入式设备、无线网络、Web服务等一大批先进技术方兴未艾,一大批先进的企业正致力于利用这些新技术创造更多的产品和财富.从1980年至今,每一种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都引发了产业环境、高新企业和IT产品的重大变革,每一次的变革也都有效地扩大了IT产业规模,创造了新的市场机会和新的财富.目前,全球的IT产业已达到了每年2000亿美元的规模,而美国凭借其无与伦比的科技力量,始终在IT领域处于领跑者的地位——这显然应归功于美国在科技、人才和教育方面所取得的巨大优势.

1.1 美国的科技优势

1.1.1 科研体制

科技优势来源于成功的科研体制.美国的科研体制在产业、高校、国家等不同的层次上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在产业科研方面,美国企业始终贯彻的一个基本准则是:重要的不是创新,而是“有用的”创新.也就是说,美国企业在科研时非常注重从最终用户的需求出发,研发有针对性、可以被市场接受的产品,没有哪个企业会脱离市场需求,纯粹为了“创新”而创新.我曾经到一所大学做过一个演讲,那所大学有个惯例:每个演讲者讲完后都要给学生留下一句话,这句话将被刻在木牌上作为该校的警句.我当时讲的就是“重要的不是创新,而是‘有用的’创新”这句话.我的意思是说: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事情比较新,没有人做过,就一窝蜂都去做它;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们应当先了解它能为用户和企业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在高校科研方面,美国高校奉行的是匿名评审、公私分明的项目审核和成果评价制度.一个研究者的工作业绩既不取决于他的名气、地位,也不取决于他的人际关系,而是看他的研究成果有没有科学或技术上的价值.通常,研究者匿名向专家组提交课题或项目申请,专家组用匿名的方式评估其合理性,研究完成后仍由专家组匿名评估研究结果的优劣.我曾有过多年的语音技术研究经历.美国刚开始研究语音技术时,总是你说你的设计合理,我说我的方案出色,没有客观的评估标准,技术的可信度也随之降低了.这时,美国的一个研究机构就主动要求所有利用该机构经费研究语音技术的人都必须每六个月接受一次该机构的评审,评审时使用的数据对所有研究者保密.在这样一种客观的评价机制下,每种技术的优劣就一目了然了.

此外,美国的高校科研和产业科研之间有严格的界限,研究人员极少从事既为高校科研服务也为企业科研服务的横向科研工作.在美国高校的研究人员看来,研究就是研究,不能和产品、盈利等商业概念混淆.在美国高校中,每一份科研经费都是非常神圣和严肃的,只能用在相关的项目中.与此同时,教授或学生也可以在研究之余,从事具体的、与企业经营 2 北京实现者社会系统工程研究院人生系统工程中心

Center of Life System Engineering, REALIZER BEIJING INSTITUTE OF SOCIAL SYSTEM ENGINEERING 相关的产品开发工作,但类似的工作必须与高校科研划请界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科研工作的质量.

在国家科研方面,美国的国家实验室等国家一级的科研机构都有大师级的专家主持制定科研方向和科研课题.在此基础上,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推动风险高、普通企业无力承担但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这些项目所产生的科研成果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流商业平台.在这方面,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是Internet的诞生和发展.Internet最早是由美国国防部主持研发的分布式网络模型.在大范围普及之前,Internet首先在军事、科研、教育等机构中取得了人们的认可.随着美国越来越多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连入Internet,相关的技术和产品也飞快地发展起来.这一切都为Internet在过去十多年中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网络平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1.2 科技转移

平滑而高效的科技转移也是美国获得科技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研究工作鼓励冒险不惧怕失败,鼓励研究者拥有长远的目标和规划,做长期投资;而产品开发工作则更多地考虑眼前的利益,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通用电器公司的董事长曾经说过,我们只有一个使命,即理解我们的顾客,并以比其他公司更快的速度满足顾客的需要.这其实也是所有科技企业在从事产品开发时都始终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研究机构发展科技,生产部门制造产品,研究人员通常都是“思想家”,而产品开发人员更多的是“实践家”.这两类工作和两种技术人员之间的差别非常明显,如果我们希望更好地促进研究成果向实际产品的转移,就必须在保持它们各自特色的基础上,为它们的协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例如,当一个企业既拥有研究部门,又拥有生产部门时,这两类部门之间就要保持严格的分工和明确的界限,同时,它们也必须紧密合作,协同配合.微软公司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微软既拥有微软研究院这样专门的研究部门,也拥有相当多的产品开发部门.为了促进研究成果的转移,微软鼓励研究人员充当新技术的推销者,向产品部门推销科技成果,同时也鼓励产品部门把用户需求和产业发展态势及时反馈给研究部门.比尔·盖茨最近在一次演讲中说,微软公司要做两类事情,一类是满足用户现在的需求,另外一类是满足用户未来的需求.这表明,微软公司已经将科研和开发视作了公司发展的两条主线.事实上,微软既为两类不同的机构制定了共同的目标,建立了沟通渠道,也严格划清了二者的界限,为不同类型的机构制定了不同的考评制度.同时,微软也允许并鼓励人才在两类机构间转移和流动.例如,我和张亚勤就被先后从微软亚洲研究院调入了不同的产品开发部门,这是研究人才向开发或管理人才转移的例子,相应的,微软公司内还有许多从产品开发部门进入研究院从事研发工作的例子.现在,微软研究院每年都会向产品部门输出大量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大多都被应用到了微软公司各类成功的软件产品上. 1.1.3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在科研和市场上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基础.美国大多数成功的企业都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

微软公司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了开放的、先进的、富有微软特色的企业文化.例如,微软在技术研发上坚持“乐于迎接重大挑战,从长远出发不轻易放弃”的精神.以Windows 3 北京实现者社会系统工程研究院人生系统工程中心

Center of Life System Engineering, REALIZER BEIJING INSTITUTE OF SOCIAL SYSTEM ENGINEERING NT的研发过程为例,微软在研发Windows NT产品的最初几年中,并没有从该产品身上赚到多少钱.但比尔·盖茨坚信,微软需要一个比Windows 3.1、Windows 95更为稳定和安全的操作系统,以进军企业计算市场.在这一信念的支持下,微软公司的技术人员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使Windows NT及其后续版本Windows 2000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没有坚持“从长远出发”的原则,微软今天在全球服务器市场上就不会有任何收获.

“对客户、合作伙伴和技术充满激情”是微软公司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微软的员工将工作视为一种乐趣,在工作中时刻充满了激情.同时,微软员工将客户和合作伙伴放在第一位,竭诚为客户和合作伙伴服务.微软清楚地知道,技术只是为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服务的手段,公司应重视和鼓励技术创新,但不能脱离客户,仅仅为了创新而从事技术研发工作.微软公司对每个员工的评价体系也是基于这一原则制定的,在每年的员工考评过程中,公司都要具体地考察员工为客户、合作伙伴或公司的技术积累做了哪些实际的贡献.

微软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员工应具有责任心,“为结果、承诺和质量负责”.每个员工在工作中都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为该目标负责,如果达到目标,就可以接受公司的褒奖,如果没能完成目标,就应当接受相应的惩罚.在微软,员工在开发产品上都有一种永不知足的精神,他们总是觉得产品还有可改进的地方,不能只满足于“足够好”,而必须达到“非常好”,这也是微软能始终保持成功的原因之一.

“永不自满,永远追求卓越”,这样的企业文化提醒所有微软员工时刻保持一种自我批评的勇气和精神.我有一次在北大演讲,题目是“如何做一个演讲”.演讲结束后,有位同学问我:“你能评价一下自己哪里讲得不好吗?”我至今仍对那位同学和他睿智的提问记忆犹新,他的问题提醒我,只有勇于自我批评的人,才能在别人面前有足够的说服力.比尔·盖茨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做自我批评的人.例如,有一次比尔·盖茨从印度回来后,说印度某公司在电子政务领域走在了微软前面,他要求微软公司的相关部门向印度公司学习.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永不自满的领导,微软公司才在软件研发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2 美国的人才优势 1.2.1 以人为本

在信息时代里,人才的价值尤为重要.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工业时代里,一个优秀技工和一个普通技工的收入差异不会很大,但在信息时代里,一个高级程序员和一个普通程序员的收入差异可能高达五至十倍.微软公司刚起步时,比尔·盖茨为早期的微型计算机编写BASIC语言解释器,他写出的解释器可以在64KB或更小的内存中运行,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比尔·盖茨的天分造就了后来的软件巨人——微软公司,比尔·盖茨的成功充分说明了人才对于信息产业的重要性.

美国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几乎所有高科技企业都把人才视为自己最可宝贵的财富.例如,微软公司总裁兼CEO史蒂夫•鲍尔默就拥有一本独特的《人才报告》,该报告中罗列了微软公司600余位高级人才的背景、履历、工作记录和考评结果.史蒂夫•鲍尔默经常在入睡前翻看这本《人才报告》,以便研究每位高级人才的长处和不足,为他们在公司内的发展设计最好的路径. 1.2.2 任人唯贤

美国企业强调任人唯贤.在此方面,微软的成功经验包括:鼓励管理者雇佣比自己更强 4 北京实现者社会系统工程研究院人生系统工程中心

Center of Life System Engineering, REALIZER BEIJING INSTITUTE OF SOCIAL SYSTEM ENGINEERING 的人才;使用严格的人才录用和评估过程;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领导坚持以身作则等.这些行之有效的用人制度切实保证了微软能够将全世界最优秀的IT人才汇聚在公司内,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例如,IBM著名的深蓝计算机的设计者许峰雄博士此前加盟微软公司.许峰雄博士是我的好朋友,我追踪他至少五年了.逢年过节时,我总会给许峰雄博士打电话,聊一聊他的近况,探听一下他的想法.最终,当我知道他想离开IBM时,就果断地邀请他到微软来.在微软,许多人都像我一样主动从事发现人才、跟踪人才和吸引人才的工作. 1.2.3 人尽其材

微软公司鼓励公司内部人才的流动和发展.史蒂夫•鲍尔默就对每一个中层管理者强调,你们管理的人才不属于你们自己,而属于整个公司.当发现某个人适合新的岗位时,史蒂夫•鲍尔默会直接跃过他的主管领导,做出人才调动的决定.微软其他的各级管理者也都遵循类似的人才使用方式.这样一来,微软公司内部的人才流动比较频繁,优秀的人才大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微软公司还专门为人才的发展设计了“双轨道”机制.在一般的公司里,当一个员工表现非常出色时,领导会让他在管理轨道上发展,先做经理,然后做总经理,再做副总裁,等等.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从事管理工作,有的人就希望在技术的道路上钻研下去.为此,微软公司既允许优秀员工在管理轨道上发展,也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在技术轨道上发展,甚至还允许员工在某个轨道上尝试失败后,转入另一轨道发展.例如,微软公司就拥有二十多位资深工程师,他们在公司的地位以及他们的收入都和从事管理工作的副总裁不相上下.这样的“双轨道”政策从制度上保证了人才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有利于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

1.2.4 多元化的人才体制

美国的人才体系是多元化的,在美国的企业中,不同类型的人才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例如,在微软这样的软件企业中,研究人员、工程人员、架构人员、测试人员、支持人员、可用性保障人员等不同工作角色协作完成项目研发任务,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市场人员和流程控制人员等各类人才共同保证公司管理和经营的正常有序.在微软公司里,不同的人才都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1.2.5 启发领导力

领导是一种特殊的人才.美国企业在培养领导人才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一般说来,所有领导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高智商、科技和专业知识、商业头脑、执行能力、战略能力、经验等.但要成为一位真正的领导,仅具备这些基本素质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拥有诚实守信、乐于沟通、主动热情、自我批评、终身学习等价值观.举例来说,一个领导在工作中应直接了当地与人沟通.例如,在开会讨论问题的时候,某个人说我有一个新的想法,能够改进公司现有的产品.如果你不同意他的想法,就该当面提出来,不能一面在会上人云亦云地点头称是,一面在会下对别人说:“那个主意并不怎么样,我会上只是不好意思批评他罢了.”这种沟通方式是非常危险的,它既会降低工作效率,又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误解.

在拥有了上述价值观的基础上,为了成为优秀的领导,我们还需要有出色的人际交流能 5 北京实现者社会系统工程研究院人生系统工程中心

Center of Life System Engineering, REALIZER BEIJING INSTITUTE OF SOCIAL SYSTEM ENGINEERING 力(团队精神、沟通表达和与人相处等)和良好的情商.情商是领导能力中的重要方面,主要是指那些与认识自我、控制情绪、激励自己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等相关的个人能力.在情商所描述的各项能力要素中,自觉、自控、同理心和社交影响力是四种对现代人的事业成败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美国有一个著名的调查,调查者采访了188家公司的所有领导,测试了他们的情商和智商,然后跟踪并记录了他们在事业方面的成就.该调查发现,情商对一个人成功的影响力比智商重要九倍.这充分说明了情商对于领导人才的重要性.

著名企业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调查和统计分析指出,一位领导者要想从优秀上升到卓越的层次,就必须努力培养自己在“谦虚”、“勇气”和“毅力”这三个方面的品质.

(1)谦虚使人进步

许多领导者在工作中唯我独尊,不能听取他人的规谏,不能容忍他人和自己意见相左,这些不懂得谦虚谨慎的领导者也许可以取得暂时的成功,但却无法在事业上不断进步,达到卓越的境界.比尔•盖茨就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他经常在演讲结束后,请撰写演讲稿的人分析一下他的演讲有哪些不足之处,以便下一次改进.

(2)成功者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挑战

任何事业上的成就都不是轻易就可以取得的.一个人想要在工作中出类拔萃,就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必须正视事业上的挫折和失败.我此前在一家公司工作时,曾主管一个技术团队,当时,我心里清楚该团队的成员素质不符合公司发展的需要,我应当解散这个团队.但起初我没有勇气这样做,因为这个团队的人大多是我亲自挑选的,解散他们就意味着承认我自己在人才选拔时的错误.但最终,我还是下决心解散了它,新组建的团队也很好地完成了研发工作.结果,公司领导并没有因此而责怪我,反而认为我勇于承认错误并勇于改正的做法非常值得赞赏.

(3)毅力就是指我们要坚持正确方向,矢志不移地完成既定目标

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一旦认明了工作的方向,就必须在该方向的指引下锲而不舍地努力工作.在工作中轻言放弃或者朝三暮四的做法都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前面提到的微软开发Windows NT的例子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1.3 美国的教育优势 1.3.1 优越的高等教育环境

在全世界最好的大学中,70~80%是美国的大学.这一数字充分体现了美国在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美国的大学是精英汇聚的地方,是思想开放的社区和社会发展的引擎,也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美国依靠着世界上最为优越的高等教育环境,不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到美国学习和工作.在微软、苹果等美国高科技企业中,你会看到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印度人、加拿大人、法国人、英国人等来自不同国家的优秀人才,这些国外的精英大多是被优越的教育环境吸引到美国来的,他们为美国的科技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1.3.2 私立大学的贡献

美国高等教育的成功主要得益于美国私立大学体制的灵活与高效.美国的私立大学有私人捐增基金的支持,并拥有自主的办学方针和自己的办学特色.在这样的学府里,领导团队 6 北京实现者社会系统工程研究院人生系统工程中心

Center of Life System Engineering, REALIZER BEIJING INSTITUTE OF SOCIAL SYSTEM ENGINEERING 通常都由经验丰富的教育人士组成,有出色的想法和灵活的决策机制.这一切使得私立大学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核心力量.

美国的私立大学都按照各自的办学方针,努力发展特色学科.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科实力非常强,哈佛大学的商学院世界一流,而我的母校卡内基·梅隆大学的IT学科声名显赫,所有喜爱计算机的人最大的梦想就是到卡内基·梅隆大学读书. 1.3.3 一流的师资条件

美国的高等院校大多拥有一流的师资条件,汇集了众多杰出的大师.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非常高,教授在美国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工作,其工作收入和社会地位都非常高.在麻省理工学院或斯坦福大学这样的著名高校,一个教授的职位常常有上千人同时申请.同时,美国的教育机构也施行严格的师资评审制度,由同行对教师的资质进行客观考评.在美国的高校里,获得一个终身制的教授职位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必须经过同行的严格评审.此外,美国高等院校在管理上强调对教育和基础研究的专注,不鼓励办企业、经商等影响教学质量的行为. 1.3.4 灵活的教学方式

美国的教学方式也非常灵活,教师和学生在直截了当的沟通中交流思想、学习知识.不管在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美国教师一般不会对学生进行大量知识的灌输,而会使用实验、案例、讨论、互动交流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美国,教师鼓励学生追逐兴趣而不是追逐“热门”.我刚进入大学时,想从事法律或政治工作.一年多以后我才发现自己对它没有兴趣,学习成绩也只在中游.但我爱上了计算机,每天疯狂地编程,很快就引起了老师、同学的重视.终于,大二的一天,我决定放弃此前一年多在全美前三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已经修成的学分,转入哥伦比亚大学默默无名的计算机系.若不是那天的决定,今天我就不会拥有计算机领域的成就,很可能只是在美国某个小镇上做一个既不成功又不快乐的律师.

在美国,教师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时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我读书时,曾提出过与导师的思路截然不同的技术方案.当时,我的导师说:“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他的鼓励最终促使我沿着自己的道路获得了成功.这种因人施教、鼓励创新的教育理念再好不过地体现了美国教育思想的先进性. 中国的未来

教育产生人才,人才催生科技,只有科技才能让国家强盛.

新的世纪是华人的世纪.在新世纪里,中国应当虚心学习美国的成功经验,同时保持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科技、人才和教育事业.只要坚持走这一道路,未来的中国就能在科技创新方面接近和赶超美国,并拥有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一流的高等学府,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

我坚信,中国一定可以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超级强国,中华民族也一定可以成为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民族.

北京实现者社会系统工程研究院人生系统工程中心

Center of Life System Engineering, REALIZER BEIJING INSTITUTE OF SOCIAL SYSTEM ENGINEERING

演讲后问答

【提问】 我想问一下李博士,您所讲到的在美国的这种文化环境什么时候可以真正移植到中国来?谢谢.

【李开复】 我想这个结论可能是一部分能够回答你的问题,我认为不是任何一个文化可以移植到另一个文化,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不成功,最好的方法是能够彻底理解美国的特色,是什么地方造成它成功,哪些适合在中国使用,哪些不适合,有哪些中国特色是美国人没有的,是值得美国人学习的,把这些融合起来才是最好的结合.前一阵子有一个记者问我这一生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我的答案是能够有机会来中国创立微软亚洲研究院,我们在研究员里主张是很开明、很直接的彼此对话,我们要求的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最好的他自己,有能够在他的领域有新的想法.因为找到的人才是我们非常自豪的,我们提供给他很好的环境.但是同时我们知道自己在中国做事,不是只为了美国公司或者是跨国公司做事,我们希望每一个员工都是同样的热爱中国,希望中国成功的.所以我们很自然,这些研究员到了周末不见得和家人相聚,是到大学讲课,这样带给中国很多帮助.同样我们也想到在中国也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愿意挑战他的老师的,所以我们组成了一些团队,团队有世界级的带队人,在这个队伍里一般来说微软的研究员工还是比较讲纪律,比较有毅力的,也可以说还是比较听话的,相对美国来说,我们不认为这是不好的事情.我认为讲纪律、有毅力、努力地工作是好的事情,我们只要方向抓对了,就能够做的比美国、英国,比别的地方做出更好的结果.所以我们这支队伍论资历不如美国的研究院,但是比尔盖茨会告诉所有的记者,他很惊讶在中国的研究院才是最多生产结果的研究院.所以我们很好地结合了美国人的思维、美国人创新的方式,美国人直截了当沟通的方式,加入了一些中国的纪律、中国的毅力,还有中国人爱国的本色,我们很自豪的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最好的研究院.

【提问】 中国历史是5000年,美国历史是200多年,但是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造成它的成功,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中国5000年的文化历史为什么不能造成这样一种更好的发展环境?谢谢.

【李开复】 我深信在很多领域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会有很多很多优处,比如说研究艺术、音乐、文学、哲学,我认为有像中国这样悠久历史的国家很容易可以超过历史比较短的一些国家.但是在科技上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可以说每一年发生的科技变化超过了前十年,每十年发生的科技变化超过了前数百年,所以美国能够在IT行业、软件行业取得了一个先机之后每一年的发展、成长都是非常大的.我想其他领域也是一样的,过去历史的累计、文化的累计、音乐的累计或者是哲学的累计可能是相加的,但是科技的成长是相乘的,所以有短暂的时间可以超越长久的时间,所以我想一个历史对于一个国家在科技方面的把握,我不认为是很大的因素,当然也没有负面的因素.每一个国家都可以凭他的能力去竞争,去做的最好,但是历史跟科技的成败没有完全的、绝对的黑白的关系.

【提问】 我想问李博士,您作为华人优秀的代表,您是爱美国还是爱中国? 【李开复】 我觉得做科学家是没有国界的,我希望做的科学是能有最大的创意,能够帮助最多的用户群,但是我这样回答问题,你可能不满意.我再做另外一个回答.曾经有一个美国员工也问我同样的问题,他是加拿大人.我跟他说有时感觉比较复杂,因为总觉得虽 8 北京实现者社会系统工程研究院人生系统工程中心

Center of Life System Engineering, REALIZER BEIJING INSTITUTE OF SOCIAL SYSTEM ENGINEERING 然自己的头脑是经过美国的方式思维,但是自己的心永远是中国的.

【提问】 李博士下午好,你提到美国优秀大学中私立大学占了很大的成分,我想知道在您的印象里是什么因素制约了公立学校的发展?谢谢.

【李开复】 我认为很大一个程度就像滚雪球一样,有一个成功就会有另外的成功,大家就会跟随它.美国最成功是300年前哈佛大学的设立,每个大学有它的特色,哈佛大学是人文特色,斯坦福大学是创新特色,MIT大学是旁边有一个哈佛,我做技术工程方面的工作,应该说每一个成功的私立大学都有它的特色,我认为私立大学有三个理由比较成功,第一它的创办人、它的校长、它的领导团队有很好的理念,第二有一个很好的特色,每个学校的特色是不一样的,但是一般公立大学的特色就被平均化了,没有那么有特色了.第三个理由是它的运作比较灵活,不会受美国政府政策的限制,要跟随某一个政策去做,私立学校可以更灵活的,它的资金是基金会来的,所以可以更大幅度给更过的薪资,觉得生物工程不是一个系,我这个学校偏觉得它是系,我不拿你的钱,就不用听你的.在公立大学老师的薪水是6万块美金一年,我就偏要给八万,这样灵活的运作就像市场经济一样,中国企业中外合资企业,都有机会做的更好的.但是一个灵活的制度、一个有特色的学校,一个很好的领导的团队是三个最重要的理由.谢谢.

【提问】 对不起,开复博士,我为你主持,允许我给你提一个问题,据我对您的了解,您对中国高等教育是充满激情了,并且对中国的青年学生寄予了很多期望和希望,中国发展崛起强大、实现现代化,高等教育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我的问题是在这里你讲了很多美国的人才、美国管理、学校,我想在这里你能不能够告诉我们,你最想对中国高等教育学校说的一句话.

【李开复】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中国的青年、中国的学生是无比的优秀,我认为他们应该有一个最好的系统、有一批最好的学校,这批最好的学校应该是公立、私立、民办、中外合资,就像市场经济竞争一样,就像中国今天因为市场竞争达到经济的奇迹,我希望同样经过市场竞争,让中国的教育达到一个奇迹.

第二篇:中考复习科技教育人才创新专题

中考复习科技教育创新人才专题

一、基础知识

知识点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关于科学技术重要性的观点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4)科技创新和率先突破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

(5)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每一次科技革命的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2)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推动了经济突飞猛进的增长;以空科技、原子能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开拓了人类智力创造的新天地,极大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就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向前发展。

(3)科学技术影响着、改变着、创造着人们的生活。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的因素。

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生产力的三要素)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科技

20世纪下半叶生产力: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对象+生产工具)×科技进入21世纪: 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

3、掌握以上可以帮助我们解答以下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或由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2)用事实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或列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事实、例子。

(3)科学技术的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4)科技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有何影响?

4、列举我国20世纪、21世纪影响最大的科技成就。

20世纪的成就:1960年第一枚远程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65年人工合成世界上第一种蛋白质;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1999年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发射成功。

21世纪科技成就:2007年“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2010年嫦娥二号成功发射;2011年8月1日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5000米,2012年6月24日成功下潜7000米;2011年9月29日中国“天宫一号”发射成功;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进行载人交会对接。

5、目前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如何?

进入21世纪,我国科技发展迅速,成就瞩目,部分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我国的科技总体上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方占优势的压力,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6、发展科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是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迅速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的需要,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7、我国对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如何重视的?

我国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8、为什么要重视科技创新?(或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1)(地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科技的本质是创新,科技的发展靠创新,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现状)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

(3)(意义)只有重视科技创新,才能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赶超发达国家;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9、怎样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国家:(1)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

(2)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基础;

(3)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不断创新;

(4)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5)完善科技奖励制度,重奖科技人才。

个人(1)善于观察、展开想象;

(2)培养好奇心和求异思维;

(3)积累知识,勇于实践和创新;

(4)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转变学习方式,进行创造性学习。

知识点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教育的重要性(或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

(2)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事业。强国必先强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建设一流国家。

(4)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 的财富,教育往往能改变一个人的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以上4点重点掌握)

(5)教育在综合国力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6)教育是提高现实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7)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3、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或为什么要重视教育?或重视教育有何重要意义?)

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4、列举国际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措施(或例子、举措等)。

(1)2008年全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费。

(2)国家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4)国家制定并修改《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

5、我国教育的现状是怎样的?

(1)取得了较大成就: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城乡义务教育实现全免费;我国教育已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进入了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阶段,进入了急需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2)我国教育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与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比,我国教育形势整体仍然十分严峻;我国发达城市、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高于农村及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较大;加入WTO后,使我国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6、如何面对WTO给我国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要进一步认清问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珍惜受教育机会,履行受教育义务,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做创造型人才,振兴我国的教育事业。

7、用所学知识谈谈“人口+教育=丰富的资源”;“人口-教育=沉重的压力”的含义。

如果人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就会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人力资源;如果人们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就会成为社会发展的负担。

知识点三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1、怎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包括国家青少年怎么做)

国家: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教育科教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教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全面深化教育、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青少年:要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热爱科学的精神,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把自己培养成为适应未来需要的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

2、实施科教兴国有什么现实意义?

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发展教育科教,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关系到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关系到中华民族在21世纪应有的位置,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回答为什么结合科教教育的重要性、我国国情及意义回答)

3、为什么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1)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

(2)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竞争和人才竞争。

(3)只有培养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各类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中国才有希望,因此,我们要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所以我国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4、为什么走科教强国之路,既要重视科技创新,又要重视教育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先要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设立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理论依据: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地位)。

(2)我国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3)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4)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5)科技的发展,关键在人才。

6、教育、科技、人才、国家振兴的关系:

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所以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教育;而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所以科技的发展,国家民族的振兴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

知识点四创新

1、创新的意义是什么?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

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民族

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

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3)创新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如果

没有创新思维,就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4)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是成人成才的关

键。

(5)走科教强国之路,既要重视科教创新,又要重视教育创新。

(6)科教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而要提高科

技创新能力,首先要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2、怎样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勤于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

习惯,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

(1)我们要善于思考,从细小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找寻真理。

(2)我们要培养想象力、好奇心、求知欲。

(3)我们要勤于实践,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

总之,我们要勇于创造,不断进取,才能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适应未来需要的人才,肩负起科教兴国的重任。

3、请你就如何“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向有关部门提几条建议。

(或怎样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提高“中国创造”能力?)

(1)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使经

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轨道上来。

(2)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

人才。

(3)必须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条件。

(4)必须完善科技创新奖励制度,重奖创新人才。

(5)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

(6)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结合实践加以创新。

4、创新包括很多方面,我国和世界各国为什么特别重视科技创新?

(1)科技的创新和率先突破是综合国力的制高点。

(2)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3)科技进步和创新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4)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5)科技创新是自主创新的核心。

5、列举我国近年来,自主创新的重大成就。(此题也可设为列举创新的种类

及举例)

(1)神州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三峡电站的设计

施工。(科技创新)

(2)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立了多种混合所有制等。(制度创

新)

(3)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提出“一

国两制”的方针等。(理论创新)

此外还有教育创新、知识创新、思维创新、管理创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创新。

第三篇:依托科技教育,培育创新人才

依托科技教育,培育创新人才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始创于1952年,是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完全中学,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办学历史,曾受到江苏省人民政府嘉奖。1992年被评定为武进县首批骨干中学,2001年3月晋升江苏省标常州市重点高中,2006年12月,高标准晋升江苏省三星级高中。近年来,学校把创办科技教育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为学校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大力开展科技教育,在校园内营造学科学、用科学、讲科学的浓郁氛围。培养师生勤于动手,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科技教育方面硕果满枝,获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技基地、江苏省机器人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科技创新教育先进集体、常州市首批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武进区科技教育基地等多项殊荣。具体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健全体制,建设队伍,强化管理

1、健全体制抓落实

健全科技教育工作的管理体制,建设一支事业心强、业务好、热爱科技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是确保科技教育工作有序、有效实施的重要措施。在多年的实践中,我校建立了由学校分管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科技辅导员组成的学校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的管理体制,学校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由陈忠良副校长任组长,庄常澄主任为副组长,每学期制定学校科技教育的工作计划,通过教研组或年级组进行操作落实、检查评估,学期期末进行活动评比反馈和期末工作总结,每次的计划总结、活动材料等进行存档。

2、队伍建设抓管理

一支高素质的科技辅导员队伍是科技教育成效好坏的关键。我们通过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讲座,不断提高辅导员的科技水平,在每年的开始,召集辅导员会议,明确分工,落实任务,达到目标,保障各人的活动经费,做到心中有数。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各自制定好活动的计划、措施等,确保活动的顺利展开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

目前全校已形成了一支以校科技辅导员为主、信息技术、物理等学科教师为辅的科技辅导教师队伍,为科技教育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科技辅导员负责学校科技教育工作的实施及协调,在校领导的支持和科技辅导教师的配合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科技教育活动,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及时反馈、互相沟通的作用。学校的科技辅导教师则根据自己的特长,开展学校的特色项目活动,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制度完善重激励

积极支持教师参与校内外科技教育理论研讨、学习培训和竞赛活动;学校专门制定有素质教育奖励条例,将科技教育效果(成绩)纳入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之中。每年表彰和奖励在科技活动中积极参加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表彰奖励科技教育优秀教师,在评职评先时作为重要依据。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妥善解决科技教师待遇和工作量,从而为教师从事科技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4、经费保证搭平台

学校每学期在科技活动中投入较多的经费。师生科技获奖根据奖项和等第的不同都有不同金额的奖学金,每学期一次的科技讲座,还有许多科技活动或竞赛都在双休日进行,学校经常派车接送;学校参加市、区或举办各项科技活动,都需较大资金投入。

二、思想发动,营造氛围,巩固阵地

1、重视学校科技场馆建设,围绕科技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特色,我校架设了宽带网、开通了校园网(内网、外网),建有4个物理实验室、3个化学实验室、3个生物实验室、1个技术探究教室、1个机器人教育活动中心、5个微机房,1个科技活动室,配备了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基本能满足开展科技教育的需要。

2、加强校内科技阵地建设。

我们利用晨会课、班队活动课、国旗下讲话等形式,不断地宣传科技,加强对学生的科技教育,提高科技素质的重要性,使每个学生意识到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人才的需要,是发展每个人个性很好的途径。利用各种场合向教师宣讲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利用学校橱窗、班级黑板报向学生宣传科技专业知识;设立“科技长廊”、班级设“科技园地”,定期展示学生优秀科技作品(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气氛的有效烘托,提供了教师和学生不断投入到科技实践的原动力。

3、通过科技节、科技活动课、讲座、兴趣小组等一系列活动,使全校每位学生都参加到科技活动中来,也体现了我校科技教育总规划的初衷——为全校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三、构建课程,加强研究,注重创新

将科技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按教学计划要求,开设了综合实践课和校本课程,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学生的探索意识,教会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纳入学校课程整体目标,在课程结构中加以实施,才能做到科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保证科技教育的全员性,全程性、全面性和实效性。

在各学科教学中,注重科学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方法、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素养。充分发挥理、化、生、劳、微机等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其它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科学教育,许多学科的科技教育已形成了一定的与本学科联系紧密的特色,如微机学科的电子制作,语文学科的科技小论文写作,艺术学科的绘画制作等。

四、开展活动,全面普及,注重提高

科技活动是科技教育的载体,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我们根据中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具有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

(一)丰富活动抓普及

1、专题性科技教育常抓常新 我校科技活动丰富多彩,内容新颖,深受学生的欢迎。科技教育活动以专题形式贯穿于一年的活动之中,有主题、有特色。充分利用植树节、爱鸟周、“六·五”世界环境日、“六·二五”土地日、科技宣传周等特定节日,开展全校性科技活动。还邀请县科协的专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科技培训讲座,普及科学知识,让学生尽量多地掌握一些科技知识,每年至少要进行2~3次定期讲座,内容根据科技宣传周的内容来定。不定期的是根据各组活动的内容来进行,时间是利用假期。

2、常规科技教育普及化

在平时的科技教育中,我们在全体学生中倡导科技“八个一”活动,即:读一本科技书籍,观看一部科技影视,参观一次科技展览,参加一次科技竞赛和活动,完成一件科技小制作,撰写一篇科技小论文。据统计,全校参加“八个一”活动人次越来越多,达到了活动普及化、项目多样化和效果社会化的教育目的。

校园建有专门的科技画廊,每学期更新2次以上内容;班级板报每学期都要求出一期科技教育专版,并进行评奖;利用中午时间,组织学生去学校图书馆看科技读物,进行科技小论文的评比。

3、业余科技活动轰轰烈烈

除了课内和定期开展科技活动外,丰富多彩的业余科技活动也是学生全面提升科技素养不可或缺的渠道。我们组织起电子小报、科技小制作、航模、车模、摄影、机器人多种科技活动小组,本着自愿的原则,参加一个或多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辅导员负责。每个辅导员在活动开始前,简略地制订计划,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使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宣传橱窗、黑板报等,都为学生提供了科技教育的活动舞台。

4、研究性学习有序开展

结合学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利用节假日,由辅导老师带领,组织学生进行科技考察,进行一些必要的考察和参观,使学生的知识面更扩大了,同时让学生参与一些劳动,在具体的劳动中体会、发现问题,从而提出质疑,使其产生创新的意念。如:参观污水处理厂、水电站、博物馆、葡萄科技园等科技基地,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二)竞赛活动抓提高

我校每年都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为广大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搭建了舞台,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自主选择项目,主动参与竞赛,经历了智慧与实力的较量,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找到自身努力的方向,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自觉性、主动性、探究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升了科技活动的质量与内涵,提高了科技教育的层次与效果。

其中机器人、航模、车模、飞机模型一直是我校的特色,自2005年以来,每年这几个项目比赛,我校学生都屡获大奖,学校也连年被评为“优秀团体奖”。

五、科技教育,硕果累累,任重道远 把参加省市区的各项科技活动大赛作为学校科技教育的中心工作,以“活动促进科技教育”。学校科技辅导员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精神溶入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近三年来我校在科技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1.“走近机器人,培养创造力”主题活动,活动对象为高一年级全体学生,通过资料展示、机器人表演,激发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和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科学伟人”图片展。通过图片展,吴健雄身在海外、心怀中华、情系明德的爱国情怀,她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卓越贡献,她严谨的治学态度、充实的治学方法、非凡的动手能力、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深深感染和激励着我校学生。

3.参观上海科技馆。为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结合我校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组织高

一、高二年级同学赴上海科技馆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后同学们普遍感觉大有收获,学到了课堂上没有学到的知识。

4、参加省市区各级各类科技大赛。三年来,在“三模”比赛中,我校学生获得11个一等奖、17个二等奖、38个三等奖;积极参加“金钥匙科技竞赛”,每年有10多位学生获区一等奖;近几年来,机器人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2009年江苏省机器人竞赛中多人获一、二、三等奖,常州市一、二、三等奖;2010年江苏省机器人竞赛中多人获一、二、三等奖;市、区获一、二、三等奖;2011年江苏省机器人竞赛中多人获一、二、三等奖,市、区获一、二、三等奖;2012年江苏省机器人竞赛中多人获一、二、三等奖,市、区获一、二、三等奖。特别是在江苏省机器人普及比赛中我校有16人获一等奖,19人获二等奖,13人获三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和团体一等奖。

当然,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将来。展望新时期,科技教育工作任重道远,现谈几点初步设想:

1、以科技课题为抓手,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

任何高质量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高素质的老师,要想进一步把我们的基地做大、做强,师资是关键。我们将继续以学科教学为主阵地,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为特色建设提供必备的人力资源。同时,利用现有师资,努力开发科技教育校本课程。

2、以科技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增强学生能力。

⑴在全校开展以重点项目为突破口,全员“扫盲”活动。

⑵继续举办各项科技活动,参加各级比赛,力求新的项目有所突破。

⑶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发明创造,举行校级“科学小发明设计方案”,“科学小论文”评比。举办好校科技节。

3、以科技特色为导向,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准。

科技教育工作,已得到社会各界和各层面的共同关心和支持,我们将站在时代的高度,力争社会、政府及主管部门支持,加大硬件投入,全面规划科技教育的新思路,强化科技教育特色,强化学校管理,加强软件建设,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造就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全面开创我校科技教育的新局面,在“常州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基础上,向“江苏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目标迈进。

第四篇:教育人才科技对国家的重要性

教育人才科技对国家的重要性

(2012-04-15 22:51:28)

转载▼

教育人才科技对国家的重要

性创新型国家无不得益于教育立国,科技兴国与人才兴国,科技教育与人才资本要具有协同效应。人才唯有科技才能带来持续的财富,唯有人才才能创造有价值的科技,唯有教育才能够培养有优秀的人才。教育产生人才,人才催生科技,只有科技才能让国家强盛。

一、百年大计,教育为先

在21实纪的今天,教育水平已经是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最重要的依据。在现如今的中国,有很多人都在羡慕西方国家,他们的科技水平为什么那么高,生活条件为什么那么好。城市为什么那么美丽,国立为什么那么强盛。。。一切皆源自于教育水平。

正是因为有良好教育的国民,他们才能在城市、人文、法制、经济领先全世界。在西方国家,大多数人都有大学甚至更高的学历。德国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都战败又奇迹般地恢复,不正是因为有了几千万受过良好教育的国民吗?我们的农村和城市为什么差距那么大,还不都是因为农村的教育水平有限而造成的吗?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建国以来,在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努力拼博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进入本世纪以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向重大步伐。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二、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民族强

在信息时代里,人才的价值尤为重要,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工业时代里,一个优秀技工和一个普通技工的收入差距不会太大,但在信息时代里,一个高级程序员和一个普通程序员的收入差异可能高达50倍。微软公司刚起步时,比尔盖茨为早期的微软计算机编写basic语言解释器,他写出的解释器可以在64KB或更小的内存中运行,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比尔盖茨的天分造就了后来的微软巨人—微软公司,比尔盖茨的成功充分说明了人才对于信息产业的重要性。

美国之所以能在20世纪里一举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强国,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建立了一个以人才为中心的良性循环机制。在美国,政府为教育和科研投入了大量经费,不遗余力的尾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从教育科研机构走出的大批人才带着大量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进入美国大大小小的企业,帮助企业生产出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在全球化的经济模式和客户至上的经营管理理念指引下,美国企业向全世界的客户销售产品,并由此创造出大量的财富。企业和国民也必然导致美国政府收入的增加,这反过来又切实保障了政府对教育和科研事业的持续推动。

由此可以看出,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当今社会的发展,必须推进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实现我国有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战略选择。

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国际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科技的竞争。从建国60周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成果,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拥有了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美国,一流的教育创造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科技。正是有了一流的科技,美国才能在短短的200多年里,从一个移民国家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以IT产业为例,1980年代初期,PC机和DOS等操作系统在美国诞生,它们催生了电子表格、文字处理等应用形式,这不但使计算机真正成为了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也帮助IBM、微软等企业创造出了可观的财富;随后,鼠标、图形用户界面、局域网等技术推动了桌面出版、企业应用等相关领域的发展;1995年到2000年间,与Internet相关技术及测览器、电子邮件等应用为全球IT产业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今天,语音和手写识别、嵌入式设备、无线网络、Web服务等一大批先进技术方兴未艾,一大批先进的企业正致力于利用这些新技术创造更多的产品和财富。从1980年至今,每一种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都引发了产业环境、高新企业和产品的重大变革;每一次的变革也都有效地扩大了IT产业规模,创造了新的市场机会和新的财富。目前,全球的IT产业已达到了每年2000亿美元的规模,而美国凭借其无与伦比的科技力量,始终在IT领域处于领跑者的地位——这显然应归功于美国在科技、人才和教育方面所取得的巨大优势。

教育创造人才,人才创造科技,科技创造财富。教育、人才、科技创造繁荣强盛的国家。

第五篇:在全市科技、教育、人才大会上的讲话

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全市科技、教育、人才大会上的讲话(~年5月12日)同志们:今天召开的全市科技、教育、人才大会,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对于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协调发展,建设工业新城、生态绿城、旅游美城、文化名城,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有重大意义。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xx大、xx届三中全会和xx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传达贯彻省科技、教育、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认真分析我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形势,对我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进行总动员、总部署,明确目标任务,研究对策措施,加快发展科技、教育、人才工作,为我市与全省同步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希望大家集中精神,增强责任感,切实开好这次会议。对会上印发的三个文稿,大家要深入研读,积极思考,认真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次会议开成高质量、高效率的会议。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我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回顾总的来看,近年来我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进步很快,对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喜中有忧,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我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建市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积极推进人才工作。一是召开会议,部署相关工作。这几年,市委、市政府分别召开了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教育工作会,每年都召开知识分子拔尖人才工作会议,推动科技、教育、人才工作的健康发展。二是制定相关政策,教育工作方面,制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科技工作方面,制订了《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阳江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阳江市科技兴市十项工程实施方案》、《阳江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鼓励投资开发建设的若干意见》。人才方面,制订了《关于加强我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及《XX-~年阳江市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通过政策的规划、引导、扶持和带动,使我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在正确的道路上,稳步前进。三是资金支持。市委、市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给予大力支持,XX年,全市普通教育经费总计6.09亿元,其中预算内支出2.51亿元,~年,两项支出分别为12.3亿元和4.8亿元,增长了120%和91%。XX年,市本级科技(含人才)投入661万元,~年达3443万元,增长5倍多。这些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1、科技进步成效显著。一是科技型企业发展较快。创建了2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7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年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3.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二是企业科技实力不断增强。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家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落户我市,全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达70家。三是形成了一批区域特色品牌。其中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广东省著名商标8个,省名牌产品7项。中国菜刀中心、中国剪刀中心、中国小刀中心、中国刀剪之都落户阳江。四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居粤西地区首位,~年专利申请量达369件。科技进步有效推动了我市经济增长,科技贡献率达45.16%,我市综合竞争力在全省三类地区居首位。

2、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率迅速提高。1999年与~年相比,幼儿入园率由21.03%提高到48.61%,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由96.11%提高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由47.9%提高到58.88%,高中在校生由22610人提高到32162人,增加48.3%。XX年创办了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结束了我市无普通高等教育的历史。二是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完成了293所薄弱学校、122所老区山区危房学校改造任务,每一所中学都配备了计算机室,并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三是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从高考情况看,1999年,我市上省专科线以上考生人数仅1904人,上线率仅为38.1%;~年,我市第三批以上考生上线人数达7126人,比1999年增加近4倍,上线率为74.5%,比1999年提高36.4个百分点。

3、人才工作有明显突破。加大了人才资源开发力度,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近年共引进多层次的各类人才近3万人,人才队伍增长速度较快,建市时全市仅有专业技术干部1526人,~年达52516人,是建市时的34.41倍。(二)我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由于我市基础差,底子薄弱,经济社会发展起步晚,起点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教育、人才事业的发展,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存在突出问题。

1、总量不足。科研力量薄弱,全市建立研究机构的企业不足一成,绝大部分工业企业没有建立研究开发机构;教育规模不大,城乡学校学位紧缺,学校班额过大现象普遍存在,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才总量不足,科技创新人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明显偏低,每万人中,专业技术人员仅为202人,占总人口的2.02%,而东莞有1333人,占13.33%;珠海有1000人,占10.0%;肇庆也有242人,占2.42%。

2、素质不高。科技发展层次不高,拥有全国著名品牌的企业很少,产品科技水平处全国、全省领先行列的不多,主要是贴牌生产和加工贸易。~年,高新技术企业22家,产品20个,工业产值42亿元,而同是粤西地区的湛江市,有高新技术企业62家,产品189个,工业产值 62.32亿元。学校办学水平较低,教师队伍总体水平偏低,学校优质学位不足,省一级中小学仅10所,总数量在全省排第17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明显偏少,全市具有高级职称的1722人,仅占总人数的3.3%;各类人才中,具硕士学位仅11人,博士学位仅1人。

3、结构不合理。科技资源分布不合理,公共卫生、资源环境等社会发展领域比较薄弱,农业、农村,特别是老区山区科技资源严重缺乏。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少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十分落后,学校布局不合理,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不协调,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滞后,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英语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十分缺乏。人才分布不合理,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于教育和卫生两大行业,占全市总数的84%,而具有高级职称的经济管理专业的人员,全市仅有4人,海洋渔业系统只有2名高级职称技术人员,与建设“海洋强市”的要求极不适应。

4、体制不完善。科技、教育、人才方面体制改革的力度不够大,管理体制、发展机制缺乏活力。科技、教育人才与经济有待于形成更紧密的结合。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利用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步伐缓慢。多元化的办学体制还没有形成,各级各类教育仍然是政府包揽办学。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人才激励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指导。总之,我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的现状,与我市增强发展后劲,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协调发展,与全省同步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适应。我们要正视存在问题和差距,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解决科技、教育、人才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二、充分认识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搞好科技、教育、人才工作的自觉性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国内,长三角发展势头强劲,环渤海湾经济区正在崛起,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正式启动。在我省,珠三角大步领先,东西两翼奋力追赶。在新一轮的区域发展竞争中,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亦退。而这种竞争,说到底,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世界各国、各个地区都把人才资源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加大力度,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培养、争夺人才,发展教育,推进科技创新。和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明显落后。阳江要当好追兵,实现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协调发展,关键靠什么?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靠教育、靠人才。(一)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新阶段的客观要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对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阳江要与全省同步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保障。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是由科学进步而引起。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其内在动力也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今后竞争力的差别,将越来越体现在科技发展水平上。谁拥有科技优势,谁就赢得竞争主动权、赢得未来。科技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才是科技进步最主要的推动力和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是由人才来实现的,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才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现在世界各国、各个地区不仅重视人才,而且把人才作为争夺的最重要资源。教育是培养和输送人才的摇篮,是知识传播、创新和应用的基地。优先发展教育,是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持的奠基工程。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当前,我市正抓住大好的发展机遇,核、火、风、水“四电并举”,努力打造广东重要电力基地。事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可以说,我市正面临人才紧缺的重要关口。另外,经过这几年大打民营牌,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很快,民营企业已达3.7万家,每月净增60家。所以,从长远发展看,不仅需要大批合格的企业家,还需要大批经营管理人才和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乃至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因此,必须站在全面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在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真正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坚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二)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促进我市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我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必须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人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科技、文化、教育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文化的现代公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从全面、协调发展的角度看,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人才事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就是为了避免 “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世界发展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发展战略选择,一种是优先开发物质资源,一种是优先开发人才资源。其结果是,后者的优势明显地大于前者。因为从长远看,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物质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人才资源是丰富无穷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改善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所以,为当前计,为长远谋,我们都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着力提高全民素质,把人口压力转移为人力资源优势,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源泉。(三)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是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建设文化名城的必然选择。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加强人才工作,不仅是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新的历史时期的伟大任务。搞好科技、教育、人才工作,造就一大批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党政人才,并且凝聚和吸纳更多优秀人才进入我们党的队伍,这是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党员队伍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我们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保证。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文化名城,必须大力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持;必须大力促进城乡文明建设,繁荣文化事业,继承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吸收和借鉴外地优秀文明成果,弘扬漠阳文化,培育新时期的阳江人精神;必须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建立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也必须大力搞好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总之,人才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政治文明的直接推动者和实践者。三大文明建设各项事业,都必须以科学、教育事业和人才为基础、为保证,都需要科技、教育和人才工作来推动、来支持。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加快发展我市科技、教育、人才事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要以“xxx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增强发展后劲,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发展科技、教育、人才事业,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发展科技事业的目标和要求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科技创新机制,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实现科技体制改革有新突破,在发明创造和自主创新上有新突破,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上有新突破,在提高产业竞争力上有新突破。发展教育事业的目标和要求是,建立结构优化、协调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努力实现职业教育社会化,社区环境学习化,形成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学习型社会。发展人才事业的目标和要求是,把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环境,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推进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分布。加快发展科技、教育、人才事业,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快发展科技事业,全面提升科技实力和竞争力。一是完善科技工作体制、机制。要增强全民的科技意识,深入开展“科普”工作,推广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要落实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体制,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要加大对科技工作的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发展科技产业,建立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机制。要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继续办好企业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逐步提升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逐步实现从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根本转变。要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多渠道,多形式地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人才、项目等方面的引导、咨询服务。要进一步完善技术市场,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既大力鼓励科技研发创新,更大力鼓励科技引进、推广与应用。要建立科技创新及科技推广应用表彰奖励制度,使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二是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继续实施“阳江市科技创新9项计划”,滚动实施“双十工程”,大力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认真转化和应用省工业产业竞争力研究成果,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使之成为新型新质的产业。切实抓好五金刀剪、食品加工、建材机电、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家具编织等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积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由“阳江加工”向“阳江制造”的历史性转变。要大力发挥科技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城镇化建设中的巨大推动作用,以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农产品附加值,建立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改变农村的生产方式,逐步实现农村的产业转移,加快我市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三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努力把高新区和各类园区办成阳江发展新型工业的重要基地,引导企业和产业向园区聚集,形成以阳江高新区为龙头、各县(市、区)工业园为骨干的园区经济格局。加快发展临海工业,重点推进丰源粮油公司粮油加工城建设,做好临海石油、化工项目及临海物流配送的规划工作。有重点地支持一批先导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努力办好现有20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择优扶持年产值超5000万元的工业企业组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在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医药、海洋资源开发和环保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要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要坚持高起点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并举,提高科技消化应用能力,实现科技产业跨越发展。(二)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一是积极推进教育改革。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对不同阶段的教育,政府应当承担不同的责任。义务教育要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作为补充。但对非义务教育,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状况,积极发展教育产业,实行更加灵活、开放、多样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发挥名校的品牌效应,积极探索名校办民校的路子,努力向教育集团化的方向迈进。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坚决摒弃填鸭式、高压训练式等磨损学生思维、高耗低效的教学方法。要

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德育课、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别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学好知识、掌握本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合格的~人。二是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要积极发展幼儿教育,每一个镇至少建立一所幼儿园,逐步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要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采取措施,积极做好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的“控流防流”工作,确保适龄少儿100%入学就读。要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要增建学校,扩大现有学校办学规模,确保如期按省的要求完成普及高中教育的任务。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鼓励更多的人口进入高等院校读书,办好我市的职业技术学院和两所电视大学。要努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要适合我市经济发展需要,提高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培养经济建设的适用人才。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要发挥多种功能,办成农业科技的普及中心、推广中心和指导中心,直接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要认真做好贫困家庭子女学杂费减免工作,保证没有一个穷人的孩子因为无钱而放弃读书的机会。要抓好特殊教育,使那些天生不幸的孩子也和健康的孩子一样高高兴兴地学习。三是为教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要按照《教育法》的规定,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要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下的多元化教育投入体制。各级政府必须把各类学校的发展纳入城乡发展的总体规划,对学校建设所需的用地指标优先安排,对学校建设所需求资金优先保证。要加大学校校舍建设力度,加快改造薄弱学校,改造老区山区危房学校,建设规范化学校。要按要求减免校舍建设收费。要采取非常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要按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推进我市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要完善工作机制,落实经费,加强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进一步深化学校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形成资格准入、全员聘用、优教优酬、能进能出的机制,打破分配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制度和职务终身制的“铁饭碗”制度,实现教师队伍的动态管理。各级党委、政府要创造条件,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要落实奖教奖学资金,落实教师完成工作任务以外增加工作量的加班补助,确保实行“一费制”后教师的待遇收入不低于同类地区其他财政供给人员。(三)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推进人才工作。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做好人才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做好人才工作,更好地发挥人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巨大作用,要改变过去那种用管理干部的方式管理人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树立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成才的观念,打破人才标准的狭隘思想,既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又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不论资排辈,拓宽人才视野,扩展人才途径,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努力成才。人才成长要依靠培养,要把培养人才放在突出位置上。要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造就一大批我市三个文明建设急需的人才。当前,要积极实施“五大培养工程”,即以提高行政决策能力和社会管理能力为核心,实施“党政人才培养工程”;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以增强企业工人职业技能为核心,实施“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以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水平和农业产业化经济管理能力为核心,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抓好人才工作,创新工作体制和机制既是当务之急,又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坚决破除那些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推动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全面创新。要加快建立开放的人才吸引机制、科学的人才培育机制、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公正的人才使用机制、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要树立人才管理的法制意识,促进各类人才的培养、评价、选拔、使用、流动、配置和激励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要遵循人才资源的开发规律,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即将铺开,要科学认识,正确对待,积极、稳妥地搞好这项工作。人才的成长,人才的创业,需要良好的环境。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着力抓好环境建设,坚持环境立市,建设开放阳江、活力阳江、诚信阳江、绿色阳江以及平安阳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使阳江成为高品味的人文家园,充分发挥环境的聚才作用。为了更好地吸纳各类人才进入阳江,为了使各类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思想,营造良好的人才氛围。各级党委和政府还要通过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去感召和凝聚各类人才,团结一致为阳江的建设作贡献。在做好本地人才培养、使用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工作力度,以各种有效方式面向国内外大力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增加我市人才总量,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搞好服务,做好“后勤”,把阳江建成人才聚居的良港,人才创业的乐园。

四、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切实把科技、教育、人才工作落到实处加强领导是抓好各项工作的关键。各级党政领导必须从政治的高度,从对事业负责的高度,以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精神,明确责任,落实措施,按照省、市会议的部署,切实把科技、教育、人才工作落到实处。(一)建立责任明确,一把手亲抓的领导体制。一定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一定要把科技、教育、人才工作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而且成为“第一号工程,要制定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实施方案,切实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切实把科技、教育、人

才工作落到实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把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党委和政府的任期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一起部署、一起实施。要建立完善目标责任,按照树立正确政绩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体系,继续开展党政领导干部推动科技进步、发展教育实绩考核。要建立人才工作报告制度,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每年要向市委、市政府报告人才工作情况。(二)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心协力、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发挥领导作用,调动各部门和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种积极因素,形成强大的合力。科技、教育、组织、人事等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认真覆行职责,工作积极主动,在推动科技、教育、人才工作中担当起先锋和主力军的重任。各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抓紧制定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供保障条件。(三)营造人人参与,共同促进的社会氛围。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的重大意义,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的先进经验,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培育良好的社会环境。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要发挥各自优势,主动参与,积极献计献策,形成人人关心,全社会都来参与、支持科技、教育、人才工作的生动局面,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在漠阳大地上竞相迸发。(四)树立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要充分发扬真抓实干的工作劲头与工作态度,狠抓落实。要认真抓好本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以本次会精神统一思想,推动工作。要尽快将会议上讨论的三个文件修改发文,确保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按计划迅速推进。要制定完善的措施,确保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有章可依,规范发展。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总之,要转变作风,热情服务,办实事,求实效,推动我市科技、教育和人才工作迈上新高度。同志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必须先行,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全面推进我市改革开放各项建设事业。全市上下要统一认识,解放思想,齐心协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创造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发展的良好环境,开创我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新局面。

下载[李开复]《科技、人才和教育——旅美30载经验谈》(演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开复]《科技、人才和教育——旅美30载经验谈》(演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