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厢记讲稿[最终版]
《西厢记》两次“死亡”的描写及其分析
一、崔相国亡故 戏剧开场:
·崔夫人领着家眷扶着灵柩会博陵安葬,因道途遇阻,暂停普救寺。
·崔张爱情是在崔相国亡故的背景中发生的。
·在崔张“浪漫情愫”的具体描写刻画中,作者将父亲亡故给崔莺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实际上是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模糊化态度。崔莺莺的恋爱心理几乎没有受到父亲亡故的影响 举例例证
1、二人偶遇梨花深院——张生道,“曾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如果说这是张生自己的想法,不足为信,那么我们接着看下一个情节:
2、崔莺莺花园内设香案——“愿化去先人,早升天界。此一炷香,愿堂中老母,身安无事。此一炷香„„”(做不语科)许了誓愿,总算还是有良心,可是转眼间,她听闻墙外张生高吟诗作一首,便立刻韵作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是长叹人。”父亲棺椁尚停寺中,再说还是面对着香案刚刚许过誓愿,变脸就对诗,不免有惺惺作态之嫌,令人诟病。接着到了给父亲做的斋供道场,书中写到崔莺莺是恰便似檀口点樱桃,粉鼻儿倚琼瑶,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妖娆,满面儿扑堆着俏。苗条,一团儿衠是娇。再看看众人的反应:“老的小的,村的俏的,没颠没倒,胜似闹元宵。”原本是悼念父亲、超度亡魂,却似乎有点变了味。
纵观戏剧全本,崔相国亡故只是在楔子中被提及,寥寥几笔带过,老妇人除了在楔子中悲叹了句“盼不到博陵旧冢,血泪洒杜鹃红”,就再也没有重提。而他的女儿崔莺莺呐,表现得就更加不的明显了,反而存在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不合理之处。首先就是崔莺莺的贞操问题,莺莺小姐应该是知道自己是有婚约在身的,而且相府的千金轻易悔婚定是有辱家门,但是受过良好家教,就在严母的眼皮底下与张生私定终身,将所有的礼教全都抛到九霄云外。这一点单纯用莺莺小姐拥有大胆、开放的婚恋观,用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来解释显得有些单薄。而她私定终身的地点又是在这座寺庙里,在这座停放着父亲棺椁的寺庙里。至亲的亡故总算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毫无疑问它会营造一种消极阴郁低沉的气氛,而把浪漫追求自由恋爱的一曲罗曼史安置在这种背景中实在是不能算作明智之举,反而令人有所质疑。
二、郑恒触树而死
我们先看一下我截取的郑恒触树而死这个情节的相关片段
1、净云:罢,罢!要这性命怎么,不如触树身死。妻子空争不到头,风流自古恋风流。
2、老夫人——“俺不曾逼死他,我是他亲姑娘,他又无父无母,我做主葬了者”
3、寥寥几句带过,夫人话锋一转—“今日做个庆喜的茶饭,着他两口儿成合者” 下面我们在原文中找一找郑恒的踪迹:
·“郑恒”这一名字在《西厢记》中首次出现是在第一卷第一折崔老妇人的自叙中,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郑恒是老妇人的亲侄子,也是崔莺莺正式订了亲的未婚夫。·红娘也有这样一句话是说郑恒的-“你倚父兄仗势欺人” 这就是我们不见其人,而闻其声,所简单地在大脑中勾勒出的郑恒这个人物形象。郑恒第一次正式的出场呐是在第五卷的第三折中,他收了姑母的信赶来,满心欢喜地想娶莺莺表妹。不过等待他的却是表妹另许他人的噩耗以及红娘的嘲弄,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原本属于自己的幸福婚姻,郑恒说了“姑娘若不肯,着二三十个伴当,抬上轿,到下处脱了衣裳,急赶将来还你一个婆娘”这样一句狠话,还编了一个张生娶了卫尚书千金的谎话给莺莺和张生的圆满爱情造成的一个小小的波澜。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小组就郑恒之死这一描写研究讨论出两种结果,下面进行一一解说:
【讨论结果一】
有人认为郑恒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他的出场反而使剧情拖沓冗长。实际上,仔细考虑剧本舞台效果与情节安排,作者在郑恒身上也花费了不少心血。在《西厢记》以前的爱情戏曲,以悲剧为结果的占大多数,而元蒙统一全国后,历经战乱的人们对安定生活的追求与满足,更喜欢“大团圆”式的喜剧结局。郑恒的出场,挑拨、胡闹,扮演的是丑角,可以定义为反面角色,这样便为大团圆结局设置了一重小障碍,增加一番悬念,让人观后有一种如释重负般的满足于轻松,不至于使观众剧未散而心先散。
(李渔在《曲话》中强调戏曲要“密针线”,就是说在洋洋洒洒一部大戏中,关目孔多,事情烦琐,人物之间必须如草蛇灰线,互相起伏照应,无懈可击,这才是妙文。)
王实甫设计的郑恒虽然安排在最后登场,为喜剧的结果推波助澜,但远在首本楔子就通过老夫人的口将郑恒作了交代,中间赖婚时又提起,使人对郑恒最后之闹有所准备,直到最后才让他顺理成章地出场争婚,又让他触树而死,既迎合了观众趣味,又“治罪于恶人”。【讨论结果二】
郑恒之死破坏了大团圆结局的喜剧性 依据:
1、郑恒并非十恶不赦。他虽然出身名门,祖上做过宰相,他父亲又是尚书,但不幸的是他的父母双亡,可以说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除了姑母、莺莺之外没什么亲人。原本顺理成章地婚姻却遭张生插足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郑恒并没有做积极的应对工作,只是消极地想了一个说谎的办法。其实更为积极有效的办法是将崔夫人、张生一干人等告上公堂,让法律作出一个决断,毕竟郑恒和莺莺的婚事是老相国在世时定下的,这对郑恒来说是一个很有利的条件。然而他却是用消极的死亡来面对,这样的郑恒不但不恶,反而还显得很懦弱。
2、还有在郑恒自尽时的表现,老妇人 说了句“俺不曾逼死他”。首先让我想到的是唯一贯穿老妇人行为的宗旨就是“不辱没了俺家谱”,她的冷漠,一句“俺不曾逼死他”将所有关系撇得干干净净,转而关心崔张二人。
还有郑恒自尽之后,莺莺和张生的表现令人稍有不解—— 对于郑恒的自尽两个人都显得很冷漠,反倒是直接恩恩爱爱地去成亲。可以说郑恒的死丝毫没有对任何人造成影响。
再附加一组对比,我们就能看出其中一些破绽:
孙飞虎——罪行要比郑恒大得多,围困普救寺,强要崔莺莺,兴兵作乱,扬言要把普救寺僧俗斩尽杀绝。但是,戏曲中并没有安排情节砍他而是打了他一百大板。其实理应是郑恒也应该与孙飞虎有一个同样的结局。一个企图用武力强抢崔莺莺,一个妄图依赖封建礼规束缚和谎言获取芳心,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俩与张生可谓是情敌,只不过是败北而归。总而言之,郑恒虽然有时候表现的有点恶,但罪不至死。郑恒的死亡描写是优美乐章中的不和谐音调,看似顺理成章又经不住推敲。
第二篇:马荣江西厢记讲稿
马荣江《西廂記》讲稿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如果要问最好的文学作品是哪个?毫无疑问,中国文学史最为光辉灿烂的的明珠是《红楼梦》。以至于有“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说法,可见其影响之巨。《红楼梦》并不是直到今天才引起如此巨大的影响,早在清嘉庆年间,影响就已经很大了。清人徐珂有一部书叫《清稗类钞》,书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
我们知道,嘉庆、道光时期是一个讲求经学为风尚的时期。有一个叫朱子美的人,爱好说部之书。有朋友问他:‚君何不治经?‛朱答曰:‚予亦攻经学,第与世人所治之经不同耳。‛朋友就纳闷了?朱曰:‚予之经学,所少于人者,一画三曲也。‛友人瞠目。为什么?我们看经的繁体字是这样写的‚經‛,经字少了一画、三曲就是一个‚红‛字。在他这里把“红学”也看作了经学。这在清代知识分子以经学为进身之阶的年代里,是难以想像的。但是,在中国古代偏偏还有一部文学作品,与《红楼梦》一样达到这样的程度。我们可以看作是《红楼梦》的并蒂莲花——它就是《西厢记》。
比《红楼梦》还早五百年,元人宫天挺的杂剧《生死交范张鸡黍》中写了主人公(正末)范式(字巨卿)的与王仲略的一段对白:
范式谈到了读书的事,范说读的是《春秋》吧。王仲略答云:‚小生不曾读《春秋》。敢是《西厢记》。‛
这人牛,在他的心目之中,《西厢记》就是一种经书。这是元朝,明朝也有类似的记载。李开先的《词谑》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贡士过关,把关指挥止之曰:‚据汝举止,不似读书人。‛因问治何经,答以《春秋》,复问《春秋》首句,答以‚春王正月‛。指挥骂曰:‚《春秋》首句乃‘游艺中原’,尚然不知,果是诈讹要冒渡关津者。‛责十下而遣之。
贡士泣诉于巡抚台下,追摄指挥数之曰:‚奈何轻辱贡士?‛令军牢拖泛责打。指挥不肯输伏,团转求免。巡抚笑曰:‚脚跟无线如蓬转。‛又仰首声冤,巡抚又笑曰:‚望眼连天。‛知不可免,因问责数。曰:‚‘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须痛责二十。‛责已,指挥出而谢天谢地曰:‚幸哉,幸哉,若是‘云路鹏程九万里’,性命合休矣!‛
从朝廷巡抚到把关指挥,都把个《西厢记》背得滚瓜烂熟,《西厢记》在明朝影响之大,可以想见了。这里有个疑问需要说清楚:为什么指挥认定《春秋》的第一句是“游艺中原”呢?明朝有个叫单宇的人,写过一本书叫《菊坡丛语》,书中说:
《西厢记》人称为《春秋》。明人用一百支[小桃红]曲子咏《西厢记》故事,说‚摘翠百咏小《春秋》。
小《春秋》即是《西厢记》,或者说《西厢记》已经等同,甚至超过了儒家经典,成为“古今之至文”了。又记载说:
连当时的佛寺也‚四壁俱画《西厢》‛,有人就问那个和尚,‚空门安得有此?‛答曰:‚老僧于此悟禅。‛
其实所谓“悟禅”,只是一个借口而已,《西厢记》以它不可抗拒的魅力征服了佛门这块净土,让如来弟子也为之倾倒,这才是真的。从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西厢记》家喻户晓,家传户咏。《西厢记》就象是一朵芬芳艳丽的鲜花,在五百年前的中国大地上盛开,让人为之赞叹,让人为之倾倒。它以宏伟的规模、严密的结构、曲折的情节、丰富的情趣震撼着世人,让众人仰慕!
但是,就这样一曲千古绝唱,在清代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南京图书馆中保存了一部《江苏省例藩政》,是一部历代江苏地方政府的文件汇总,书中记载,清同治七年,丁日昌任江苏巡抚,他认为有些戏曲小说是“诲淫诲盗”之书,“有害于人心风俗”,必需禁毁。在丁日昌当政期间,先后两次禁书,一共禁书267种,两次禁书排在前两名的是《西厢记》和《水浒传》。《水浒传》我们知道,那是讲逼上梁山的故事,是让人造反,清朝社会本来就造反不断,所以非常害怕。但《西厢记》却得到了与《水浒传》同样的待遇。清人除了禁止人们阅读《西厢记》外,还有,造谣、污蔑!清代王宏写过一部小说集叫《山志》,说:
有人游地狱了,亲眼看见《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被拔下了舌头,在地狱里受,而且还永世不得超生。不仅《西厢记》的作者要遭受这种报应,甚至,连评说《西厢记》的金圣叹,也遭到了报应。‚卒陷大辟,并无子孙‛
什么意思啊?你看你不是很能吗,又是批《西厢》又是批《水浒》,怎么样?“大辟”,大刑,腰斩之刑,并且还断子绝孙。这家伙好恶毒啊!但是即便说这些话,做这些事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西厢记》仍然不胫而走,仍然飘香万家。禁毁《西厢记》的刽子手丁日昌自己说:“《水浒》、《西厢》等书,几于家置一编,人怀一箧”
《红楼梦》第42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香”中薛宝钗与兄弟姊妹偷看《西厢记》,被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用茗烟的话说是“吃不了兜着走”。禁毁、谩骂、恫吓都不管用,该看《西厢记》的还是看《西厢记》,贾宝玉说“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林黛玉则是“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自觉得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地记诵,说‘果然有趣’”,吟诗时一时想不起来竟用《西厢记》里的句子,还落得薛宝钗嘲笑。这说明宝钗对《西厢记》的句子也已经谙熟于心。
如此优美的作品是谁创作的呢?
有人在网络上说过一句玩笑话,说让你在十分钟之内成为历史学家。我们说正经的,你如果按我说的去做,我可以让你在三分钟之内成为文学史家!你别看我们天天学文学史,其实,文学史的编写非常简单,不外乎三句话:who,谁?what,写了什么?how,写得怎么样。研究《西厢记》也不例外。谁写的《西厢记》?王实甫,他在当时及后世应该很有名吧,你看那么多人骂他,捧他。错了,很没名!
《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虽然给我们留下了观之不足,玩味不尽的精神财富,而关于他本人的材料,留下来的却是少之又少。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知道,元代社会的统治者是一群“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家伙,他们自己不学无术,当然,对知识分子也没有什么好待遇。元代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也就是说知识分子不要说与官吏相比,与和尚、道人、医生工匠,甚至是娼优都没法相比,仅仅是比乞丐高那么一点点。“七尺身躯,可怎生一个安身处?”连一个安身之处尚无,谁还会记载他们的生平事迹啊。再则戏曲和小说在当时都是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是一种不蹬大雅之堂的“小道”、“末流”,正统文人是不屑一顾的。所以有相当多的戏曲和小说作品都找不到作者,当然,作者的生平简历,就更没人知道了。我们知道清代大戏曲家焦循,写了一部现在看来很有价值的戏剧理论著作《剧说》,当时就有人问他,听说你写了一部这样的作品,真的吗?可他呢至死都不承认,直到他儿子的时候,才承认有那么回事。再比如,《金瓶梅》的作者是谁?兰陵笑笑生,《今古奇观》的作者是谁?抱瓮老人。就连《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作者都是至今未定。正是由这些原因,《西厢记》作者的资料才如此缺乏。
我们研究一个作家,一般是先从正史里查找有关这个作家的信息,比如宋廉作的《元史》,这是我们所说第一手资料。像王实甫这样的人,正史里没有记载。元代有个人叫钟嗣成,他写了一部书叫《录鬼簿》,这部书是专门记载元代的戏曲家的。这部书中这样写道: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还有吗?没了,就这么多。但这些却是最为可贵的资料,我们至少可以从中得到两个信息:
一是王实甫,其实王德信,字实甫。我们喊“王实甫”,“实甫”并不是他的名,而是他的字。他的名字叫“王德信”。
二是王实甫是大都人。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
至于王的生卒年代,具体活动,曾经做过什么,和那些人有过交往。我们一概不知。看来这还不够,了解一个人至少要知道他的履历吧。明朝有人辑录了一部《北宫词纪》,其中著录王实甫的一个套曲[集贤宾]:
《退隐》
拈苍髯笑擎冬夜酒,人事远老怀幽。志难酬知机的王粲,梦无凭见景的庄周。抱孙孙儿成愿足,引甥甥嫁女心休。百年期六分干到手,数干支周遍又从头。笑频因酒醉,烛换为诗留。
散曲不同于戏曲,戏曲是演唱得虚构的故事,而散曲则更多的是个人情感的抒写。我们从王的这一段文字里,可以提炼出大量的信息:
一是王实甫曾经当过官。否则,也不存在“退隐”这件事。
二是王实甫至少活到六十四岁,所以才有“拈苍髯笑擎冬夜酒”,胡子都已经是苍白的了。并且又说“百年期六分干到手,数干支周遍又从头。”你想啊,人们常说人生百年啊,假如以百年为期的话,占了“六分”,是多少,不是六十岁吗?更何况下句说得更明白,“数干支周遍又从头”,八八六十四卦,天干与地支配合表年正好是六十四年。因此,王实甫写这支曲子的时候应该已经过了六十四岁。
三是王实甫有儿有女,并且已经婚嫁。因为在《集贤宾》里他还说“抱孙孙儿成愿足,引甥甥嫁女心休。”
有了这些信息,还不行,孟子说“知人论世”,我们连他生活的大致年代都还不知道,怎么能算是了解这个人呢?我们还得看钟嗣成的《录鬼簿》,这部书里所录的戏曲家分成这么六类:
一、“前辈已死名公有乐府传于世者”
二、“方今名公”
三、“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传于世者”
四、“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为之作传,以[凌波仙]曲吊之”
五、“已死才人,不相知者“
六、“方今才人,相知者,纪其姓名行实并所编”
王实甫与关汉卿都在第三类里。也就是说钟嗣成撰《录鬼簿》的时候王实甫已经不在了。这部书的初版是1345年。王不在四、五两类,而在第三类,说明王死的时间应该已经距离很远。至少应该在二十年以上,如此算来1260——1325年。所以我们说王实甫是活跃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另外,明人王骥德,在《古本西厢记》中说:
二人(指关汉卿和王实甫)生同时,居同里,或后先踵不可考。
“生同时”都应该活跃在大德年间,居同里,都是大都人,“踵”踪迹难以判定。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没有人记载他们的生平事迹。
王实甫性情如何呢?[集贤宾]的倒数第三曲【后庭花】写道 住一间蔽风霜茅草屋,穿一领卧苔莎粗布裘,捏几首写怀抱歪诗句,吃几杯放心胸村醪酒,这潇洒傲王侯。且喜的身登中寿,有微资堪赡赒,有亭园堪纵游。保天和自养修,放形骸任自由。把尘缘一笔勾,再休题名利友。
这样,我们可以对王实甫有个基本的描述。家里有几间房子,不是很大,但有亭园,还有些闲钱可以供养自己及家人,平时穿着简朴,粗布衣服,爱写诗,但未见其诗集,爱喝酒,淡薄名利。从贾仲明的[凌**]里还可以知道,他的《西厢记》一曲是天下夺魁!
第三篇:《西厢记》读后感
《西厢记》读后感1
古往今来,最真的是亲情,最深的是友情,最琢磨不透的是爱情。
爱情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更是遥不可及。但是王仕普的《明月三五夜》让我明白了他对爱情的诠释,也让我知道了一对年轻男女的憨直之爱。我钦佩他们敢于反对封建势力。
刚看《西厢记》的时候只是个假名,元杂剧大结局。看完之后,我后悔了。我觉得无聊,不想再读一遍,就扔在一边了。后来收拾的时候发现了这本书,心血来潮就开始看。看完之后,我得出一个道理——。什么是好书,什么是耐久书。
这本书修辞华丽,情节生动,文笔细腻,让人爱不释手。亭子的告别,属于我最爱的。歌曲多愁善感,优美动听,语气婉转动听。把盈盈的哀怨和恨意表现到极致,让全文充满一种淡淡的'说不出的哀怨。
此折主要描写盈盈告别张生时的情景,以及离别后的焦灼感。这个折不仅好看,还借了很多曲子。“蓝天,黄花,西风紧,北雁南飞。黎明来临,霜林中谁醉?总是泪流满面。”堪称其中最重要的作品。
前四句一句一景,巧妙地利用秋景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凸显了盈盈复杂的内心世界。两个问答下来,风景深深地脱离了人的主观色彩,磨砂的叶子如痴如醉。其实是脱离人的血液的。这两句话既说明了时间和季节,又刻画了盈盈含泪的眼神,使离别更加伤感,从而表现出一个多情女子的形象。
古往今来,不止一个崔莺莺,众所周知的梁山伯和祝英台至死不渝的爱情,还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他们不怕封建势力的迫害,敢于反抗,因为他们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应该学习他们执着的信念和不懈的精神,为他们的梦想和抱负而奋斗。至于感情,我们还没到享受的年龄。
《西厢记》读后感2
《西厢记》描写的是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其间红娘是关键人物,无论郑桓、张生在想获得崔莺莺时都突显了红娘的作用,我想,红娘在今天应该是媒人或是引荐人形象吧,而一个人的生命中遇到一个助自己事业有成的推荐者、指引者是很重要的。
《西厢记》中描写的爱情也收到了崔母的阻拦。即运用门第不相配加以阻挠。在我看来,当今社会,不愿将自己女儿嫁与穷酸小子也存在,父母在乎豪门,在乎家庭条件,他们是怕女儿吃苦,但忘了女儿是否开心幸福,与其嫁给有钱人得辛酸孤独,倒不如嫁个重情重义的穷酸小子得幸福快乐。我想:现在穷,只要上劲,努力,将来肯定什么都会有的,所以,我想,有情人还是眷属的好。今天读完《西厢记》突然有感于身边的'大学情侣们,有些人甜言蜜语,有些人相互迁就,有些人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但这浮云烟花,多少能长久,曾记得有一个女生,因为家长不同意她谈恋爱,而她又不愿放弃那个真心爱着她的男孩,在亲情与爱情之间。她选择了跳楼来解决这一矛盾,转念之间成了植物人,痛心之余,我们不禁疑问:她成为植物人,谁之过?所以我觉得,父母与孩子在对待恋爱问题上能否保持冷静,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培养强劲的心理承受能力至关重要,除此之外,我觉得,大学生情侣们应更像《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那样,要郎才佳人。
应相互帮助,共同努力,更多些责任!
《西厢记》读后感3
看完戏剧《西厢记》后,颇具震撼与欣赏,因为之前只是在听老师讲这部极具价值的杂剧,就饶有兴趣,尤其想进一步深入了解它,于此对其剧情有了大概认识。
整个戏曲的情节跌宕起伏、曲折波澜,却表现得极丰富、生动,王实甫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使女主角莺莺的性格显得十分突出,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女子的含羞与矜持,充满了女性的另一种美。
在整场戏剧中,分为4个高潮,一线贯串是指整部作品自始至终都是以崔、张二人的爱情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二类矛盾是指以崔、张、红为代表的进步力量和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之间的根本性矛盾,以及崔、张、红之间的误会性矛盾。这两类矛盾构成了两种不同的戏曲冲突,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从而使剧情生动曲折。三个人物是指处于全剧结构中心的崔、张、红三个主要人物。整部戏就是以这三个人物为中心,通过情节发展来展示性格,又通过性格来展开冲突。《西厢记》全剧情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六次高潮,即“寺警”、“赖婚”、“闹简”、“赖简”、“拷红”和“争婚”。全剧既有统一的线索,又有六大转折,因而使剧情波澜曲折,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戏剧中刻画的四个人物中,张生,一方面执着追求爱情,一方面对莺莺的'心思捉摸不定。莺莺,她既要克服封建礼教长期对他的影响,更要躲开老夫人的耳目,又不得不表现小姐的尊严与矜持,所以充满了顾及与尴尬,这种种的客观因素困扰着她。而在其过程中,各个人物的心理与性格特征尤其生动。
《西厢记》读后感4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包括《拜月亭》、《西厢记》、《墙头马上》、《倩女离魂》,在这四部剧作里,《西厢记》是我唯一一部从头读到尾的作品。
对于西厢记,恐怕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剧中的人物了,剧中主要人物张生、崔莺莺、红娘,各自都有鲜明的个性,而且彼此衬托,相映成辉。就崔莺莺这个人物个性,就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地方。
出身名门家道中落的崔莺莺,带着青春的忧郁上场。封建社会中,女子常被教化“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以及“三从四德”。崔莺莺也是这个大背景下生出的大家闺秀。但是当她遇到了风流俊雅的张生,彼此就像磁石般互相吸引,当她分明觉察到一个陌生男子注视着自己,但她的反应是“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捻”。剧本写红娘催促她回避,而她的反映是: 回顾觑末下。 此时莺莺的这种举止已将封建礼教的.规矩抛之于脑后,这一细微的动作中,不难想象莺莺以后性格发展的走向。此时年龄的她似乎还带着青春期的小小叛逆之心,但是她却毕竟是封建礼数教化下的大家闺秀,一方面她强烈追求爱情,似乎让人值得敬佩,但是另一方面她对红娘却也有所顾忌,所以她的性格显得热情而又冷静,聪明而涉狡狯,当看到她有时一本正经,有时黠谲多端,有时又扭捏尴尬时,让人哑然失笑。
《西厢记》中的鲜明的人物性格,还有很多值得人们赞叹和研究的地方,其实这些人物性格也是成就者一部古代经典爱情剧的基础。
《西厢记》读后感5
古往今来,最真实的是亲情,最深厚的是友情,最令人捉摸不透的是爱情。
爱情对于我们是陌生的,更是遥不可及的。但王实浦的《西厢记》让我理解了他对爱情的诠释,也让我知道了一对青年男女坚贞不渝的爱情,他们敢于同封建势力做斗争的行为令我敬佩万分。
初读《西厢记》时,只因一个虚名,元杂剧压轴之作。读了之后我便后悔了,觉的枯燥无味无心再读,于是我就把它弃掷一旁。后来我收拾书本时发现了它,一时兴起便有读了起来。读完之后,我得出一个真理——什么是好书,就是耐读的书。
该书辞藻华丽,情节生动,文笔精湛,令人爱不释手。长亭送别这一出是我最最喜欢的,该曲曲情凄婉缠绵,辞句清丽俊秀,声调婉转秀美。将莺莺的离愁别恨表现的淋漓尽致,使全文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和无法言说的'哀愁。
该折主要描写莺莺为张生送别时的情景,以及分手后莺莺的伤别后忧虑的感受。该折不仅词句优美,还借用了大量的曲调。“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堪称为当中的压卷之作。.
前四句一句一景,巧妙的利用秋景来营造一种凄凉的气氛,侧面烘托了莺莺复杂的内心世界。后两句一问一答,使得景物深含离人的主观色彩,经霜树叶如痴如醉,其实那是离人的血染就的。这两句不仅说明时间季节,更是绘出莺莺的泪眼之情态,将离别之情描绘的更为凄切,从而表现出一个多情女子的形象。
古往今来又何止一个崔莺莺,大家所熟知的梁山伯祝英台至死不渝的爱情,以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她们不畏封建势力的迫害,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因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应该学习她们这种执着的信念,坚持不懈的精神,为自己的梦想抱负而奋斗。
《西厢记》读后感6
《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曲的现实主义杰作,它改编至一个悲剧故事《莺莺传》。作者王实甫根据前人的改编,再结合自己的创作,最终将一个大悲剧改成大团圆,打破了封建礼教思想。从这点说,王实普确实是一个反封建思想剧作家。
《西厢记》的情节错综,跌宕起伏,人物描写个性鲜明,富有很强的戏剧性。通过不同的曲词,刻画不同人物的性格。起初,张生是一个穷苦的'秀才,而崔莺莺的身份却是相国小姐,身份的设定不可谓不悬殊,用古代的说,这是“门不当户不对”,可偏偏两人的姻缘被月老撮合在一起。郎才女貌,本来是很般配的一对,但败在两个人面前的封建的等级制度,注定不可能在一起的。张生最终考中状元,得到了社会的地位,但是心中从未忘记崔莺莺,“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可以说,《西厢记》是讲述二人从相知,到相爱,到最后相守的故事。崔莺莺在乎张生的功名吗?答案是否定的,崔莺莺从来没有嫌弃过张生的出生,也不在乎张生到底能不能高中。在长亭送别张生的时候,崔莺莺说,“疾便回来”,我们也可以看出,张生能不能得官,她是不在乎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二人的爱情是纯洁的,是凌驾于物质、地位之上的,这是作者对爱情的看法。他用张生和崔莺莺的完满结局打破了封建礼教的约束,在封建社会能有这样的想法,真是难能可贵。
反封建的思想是《西厢记》的主题,而这一观点也影响到了后世文人。汤显祖的《牡丹亭》,曹雪芹的《红楼梦》等都是反封建思想的代表作,不同程度上都是继承了王实普的思想。无怪乎后世有人评价《西厢记》为“天地妙文”。
《西厢记》读后感7
“呖呖莺声花外啭,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似垂柳晚风前。”——《西厢记》
《西厢记》的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诗人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在时代长河总流传甚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将其改编成说唱和戏剧。《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也是一部优美动人的戏剧,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著。
剧本讲述的是张生与崔莺莺这一对情人冲破困阻终成眷属的故事。全剧共五本二十折。故事内容生动,情节曲折,缠绵悱恻,跌宕起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如同身临其境。
看见这些运用极其娴熟的'传统技法的文字,我的内心总是会涌起一种潺潺的崇拜感。再看见这些刻画的细腻而生动的人物形象,好像再现了这个千古传诵的爱情故事。
“爱骑一匹白战马,
如彪虎。
使一柄大刀,
冠绝今古。
扶社稷,
清寰宇,
宰天下,
安邦国。
为主存忠,
愿削平祸乱,
开疆展土。”
——《西厢记》
在听完这一段简短小诗语的此时此刻,我不得不想把文学家元稹的那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改为“不是文中偏爱汝,此诗消去更无诗”啊!
总之,人不能永远沉困在那暗无天日的等待当中,应该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梦寐以求的物品或事件,去追求自己的那段缠绵的爱情,应该向《西厢记》当中记述的一样——与自己的另一半一起冲破困阻,追求自己的幸福。
《西厢记》读后感8
元杂剧四部爱情剧包括《拜月亭》,《西厢记》,《墙头马上》,《倩女离魂》。这四部剧里,《西厢记》是我从头到尾看的唯一一部。
《西厢记》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剧中人物了。剧中的主要人物,张生、崔莺莺和媒人,有着各自鲜明的个性,他们相互映衬。就崔莺莺的个性而言,有许多有趣的地方。
崔莺莺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生活在家庭的中间,他带着青春的忧郁玩耍。在封建社会,妇女经常被教导“不说恶,不见恶,不听恶”和“三从四德”。崔莺莺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生的好家庭。但当她遇到浪漫优雅的张生时,她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对方。当她明显注意到一个陌生男人在盯着自己看时,她的反应是“抱着香肩,只有笑扭花”。剧本里媒人催她回避,她回应是:最后回头看。此时盈盈的行为已经忘记了封建礼教的规则,盈盈的性格未来的发展趋势不难想象。这个年纪的她,青春期好像有点叛逆的.心,但毕竟是封建礼教下的好家庭。她一方面强烈追求爱情,看似让人佩服,但另一方面也对媒人有所顾忌,所以性格温婉从容,聪慧狡诈。当她看到自己有时严肃,有时笨拙,有时笨拙时,
《西厢记》中有许多值得注意的人物,值得人们钦佩和研究。事实上,这些人物也是成功者创作的一部古代经典爱情剧的基础。
《西厢记》读后感9
初读《西厢记》时,只因一个虚名,元杂剧压轴之作。读了之后我便后悔了,觉的枯燥无味无心再读,于是我就把它弃掷一旁。之后我收拾书本时发现了它,一时兴起便有读了起来。读完之后,我得出一个真理——什么是好书,就是耐读的书。
该书辞藻华丽,情节生动,文笔精湛,令人爱不释手。长亭送别这一出是我最最喜欢的,该曲曲情凄婉缠绵,辞句清丽俊秀,声调婉转秀美。将莺莺的离愁别恨表现的淋漓尽致,使全文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和无法言说的哀愁。
该折主要描述莺莺为张生送别时的情景,以及分手后莺莺的伤别后忧虑的感受。该折不仅仅词句优美,还借用了超多的曲调。“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堪称为当中的压卷之作。。
前四句一句一景,巧妙的利用秋景来营造一种凄凉的气氛,侧面烘托了莺莺复杂的内心世界。后两句一问一答,使得景物深含离人的主观色彩,经霜树叶如痴如醉,其实那是离人的血染就的.。这两句不仅仅说明时刻季节,更是绘出莺莺的泪眼之情态,将离别之情描绘的更为凄切,从而表现出一个多情女子的形象。
古往今来又何止一个崔莺莺,大家所熟知的梁山伯祝英台至死不渝的感情,以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她们不畏封建势力的迫害,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正因要实现自我的理想。咱们就应学习她们这种执着的信念,坚持不懈的精神,为自我的梦想抱负而奋斗。至于感情,咱们还没有到享受它的年龄。
《西厢记》读后感10
近来无事闲看,遇到《西厢记》,将其小说版看完。
用现代人(其实准确地说,我们国人现在还不能算是现代人,顶多现代人的初级阶段而已)的眼光来看,王实甫用不错的文笔讲述了一个磨磨唧唧但又很有味道的爱情故事。
张生一见倾心崔莺莺,经过退贼赖婚、门第赖婚、状元蜚语等几波浮起,终于抱着美人归的圆满故事。故事最精彩处在红娘往返与莺莺和张生之间,张生和莺莺书信往来,以致花影重叠的精细描写。比如“有闰年闰月何不闰个五更”,再比如“恨不能拜托枫树林梢挂住那已经西斜的太阳”,情爱洗礼,跌宕机谋,很多章节读罢让人很是入味。也想起了《聊斋》里的男男女女,但故事多凄婉玄幻,云雨直白,远非《西厢记》的绵思清悠所能比也。
试想古人在传统礼教的压迫下争取婚爱自由是何其难也。又试想那古人安全措施不健全,往往一夜之欢而玷污清白,又何其悲也。再试想古代很多婚姻只是条件的比较和父母的总承包,失之太多的人生创意,又何其憾也。
或许也正缘于此,才有那么多动人的故事流传:牛郎和织女的相遇,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私奔,范喜良和孟姜女的'悲剧,周郎与小乔的绝美,曹植对甄氏相思入骨,范蠡携西施泛舟江湖,以及梁祝化蝶、娥皇哭虞舜、神女会襄王、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苏小小风华残落历代伤……
某一年,绍兴的夜晚,独自来到沈园,看墙上依旧残留着当年的词,听婉转悠长的越剧《钗头凤》,想起陆游和唐婉凄美的爱情,心潮澎湃,久难平息。
想起了央视百家讲坛的有个老教授,评论古代中国经典中的爱情,讲到动情处竟是手抖声颤。这些爱情串起来,就是一部伟大的史诗。
第四篇:《西厢记》读后感
《西厢记》读后感
指挥二队 赵晨惠 201340240005 人们谈起文学中的经典爱情,就不得不说梁祝、罗密欧与茱莉亚、牡丹亭和西厢记了。而《西厢记》作为反封建礼教的代表,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
谈起古人的爱情观,今人会不由自主的联想到“古板”“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诚然,封建传统中礼教的力量之大是不容反抗的,我国古代多少痴男怨女的爱情为封建礼教所扼杀,只得饮恨终生含恨而终。但《西厢记》让我们耳目一新,精神一震。张生与崔莺莺相遇,相会,相恋,相爱,一波三折,最终越过那堵封建礼教之墙,步入婚姻的殿堂,有情人终成眷属,让我们现代所谓的“屌丝”看到了癞蛤蟆迟到天鹅肉的熹微之光,不得不说《西厢记》是一部很好的励志书籍。
先来说说张生与崔莺莺的相遇。张生本是西洛人,是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他只身一人赴京城赶考,路过此地,忽然想起他的八拜之交杜确就在蒲关,于是住了下来。听状元店里的小二哥说,这里有座普救寺,是则天皇后香火院,景致很美,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一日,小姐与红娘到殿外玩耍,碰巧遇到书生张生。一段美丽的爱情就从游玩开始了。好的爱情都有一个好的开始,悲剧的爱情是猜中了开头没有猜中结尾,张生很幸运,猜中了结尾。当然那傻小子的傻气很令今日我辈的羡慕,现在你敢跟街头一不认识的美女要电话号我不奇怪,你要是敢一直跟着人家不被当做变态那我就要拜你为师了。
再来说说相会到相恋的过程。一天,崔老夫人为亡夫做道场,崔老夫妻人治家很严,道场内外没有一个男子出入,张生傻气又犯了,硬着头皮溜了进去。这时斋供道场都完备好了,夫人和小姐准备进香了。张生想:“小姐是一女子,尚有报父母之心;小生湖海飘零数年,自父母下世之后,并不曾有一陌纸钱相报。”
张生从和尚那知道莺莺小姐每夜都到花园内烧香。夜深人静,月朗风清,僧众都睡着了,张生来到后花园内,偷看小姐烧香。随即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也随即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张生夜夜苦读,感动了小姐崔莺莺,她对张生即生爱慕之情。
不得不说古代的女孩太好骗了,一首小诗,夜夜苦读就能让她倾心。当然,这也是由于青年男女间天然的吸引,也是自然的奇妙之处。产生爱慕之后,他们就开始欲拒还迎、羞羞答答的勾搭了。这中间红娘是不二功臣,指望那只有傻劲儿没有计划的张生跟那想越界又过不了自己内心礼教那关的莺莺小姐,我看悬。红娘的敢爱敢恨、直爽率真颇有江湖儿女的风范,这种气质就算是现在的女性也并不是都有。
再然后就是孙新虎想要抢莺莺,张生找自己哥们救了莺莺,老夫人却反悔自己说出去的话。依我的看法,老妇人反悔的很合情理。老夫人说“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能杀退贼军,扫荡妖氛,就将小姐许配给他”这句话的时候是有一个前提的——崔莺莺想自杀,老夫人说出这句话是在心理上打消崔莺莺自杀的冲动,事后反悔也不是大错。况且,一个趁火打劫的人跟孙新虎本质上也没多大区别吧。老夫人一反悔,张生就受不了了,大嘴的肉掉了,煮熟的鸭子飞了,这想不通嘛。最难过的是丈母娘那关啊。
这一得一失间,张生就病了。至于病的多重,从他翻墙的姿势来看,估计不轻,莺莺怪他翻墙下流,可见动作不怎么潇洒。不过这个病很值得,张生成功的用憔悴的形容激起了莺莺的同情,“翻墙”成功了!最后连未来的丈母娘也妥协了,只要张生能考个功名,就皆大欢喜了。
张生跟崔莺莺恋爱成功可以说是占得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碰巧遇到崔莺莺在普救寺上香,地利——寺庙的墙很矮,曲径通幽实在是幽会圣地,人和——红娘牵红线、绑红线的功夫都是一流啊,其中的一点点小插曲都成了张生的垫脚石,孙新虎成全了张生英雄救美,老夫人的阻拦让叛逆期的崔莺莺逆流而上。
现代人总是认为古代人迂腐,都是男女授受不亲、父母之命不可违,男子都是诗书仁义,女子都是深藏闺阁、裹小脚绣鸳鸯。可是我从《西厢记》里却看到了古人对爱的真实渴求,他们认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纵有门第之见,父母之命,可仍然去勇敢的跨越过去。其实,残害女子的封建礼教大多是明清时期产生的,我国古风淳朴,不矫揉造作,顺应自然之道,生生不息。孔子曰:诗无邪。那才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本质的美。
说古人注重门第之见,现在的人又何尝不是?没有房子车子票子谈什么爱情,情比金坚?过时了吧。人们物质的欲望越来越重,爱情反而成了物质的附属品,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读西厢,我们赞美张生莺莺翻过封建礼教的束缚,那么,我们是不是该减轻对物质金钱的欲望,还爱情本来的淳朴,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的纯真。
这是我读《西厢记》的一些感想,浅浅的谈一些自己对爱情的看法,如有偏激,实在是无心之过。文章最后祝有情人忠臣眷属。
第五篇:西厢记读后感
西厢记读后感
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
也许就是在那个春风拂面的日子里,张生遇见了莺莺,然后一见钟情,最终谱写成了一曲荡气回肠的传诵千古的爱情颂歌。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这是张生对莺莺的第一印象,基于莺莺的美丽姿态,张生就这样对崔莺莺一见钟情了——“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小生便不往京师去应举也罢。”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忍不住想笑,又是一出美人的风花雪月传,可是后来我看完全文时,印象却彻底改观了。看完后,满口余香,其华美生动,诗情画意的语言,让我回味良久。
《西厢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了追求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动人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了无数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向往爱情的心。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句话,也成为了无数有情人对爱情的美好向往。《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爱情的一对青年。这一改动,使剧本反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倾向更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思想。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珙、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尤其是红娘的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猜想,大概我们说的替人做媒的红娘就出自这里吧!
看了《西厢记》之后,我被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深深的感动了。说实话,即使是今天的情侣,在面对来自社会的各种考验,面临来自家长的阻扰等困难时,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像他们一样始终坚持忠贞不渝的爱情?我不敢说没有人能够做到,但即使是几百年以后的今天,他们的勇气依然值得我们钦佩效仿。崔莺莺在张生一穷二白时依然义无反顾的与他私定终身,张生也在高中后对崔莺莺不离不弃,试问现在的我们有几人能够做到这点?
中国自古以来信奉“从一而终,至死不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传统爱情婚姻观。词典中,爱情定义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在汉文化里,爱就是网住对方的心,具有亲密、情欲和承诺的属性,并且对这种关系的长久性持有信心,也能够与对方分享私生活。爱情是人性的组成部分,狭义上指情侣之间的爱,广义上还包括朋友之间的爱情和亲人之间的爱情。在爱的情感基础上,爱情在不同的文化也发展出不同的特征。
而如今的新结婚时代,房子车子票子“三大件”无一不显示出经济基础对婚姻的决定作用。当下中国五对夫妇就有一对离婚,是十年前的两倍,从而进入“结婚很挑剔,离婚很随意”的婚姻异时代。有些针对青年的大型调研显示,很多当代青年不再信奉爱情至上,对于爱情的力量不再那么有信心。在某电视台的征婚交友类节目中,有女孩冒出“宁可坐着宝马哭,也不愿坐着自行车笑”的惊人之
语,金钱至上的爱情观导致了牵手一生的传统爱情观的崩溃。现在社会的爱情在物质条件的蒙蔽下,已经或多或少的失去了爱情原有的纯真味道,“小三”、“二爷”等现象层出不穷,而各种家庭闹剧也不断上演。我很难想象要是崔莺莺和张生要是相遇在现代,他们是不是还能够有情人终成眷属呢?
崔莺莺,她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令人惊叹。在她眼里,功名利禄只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她天真地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强似状元及第”。张生走后,她只是“昏昏沉沉的睡”,抑或是“重重叠叠的泪”,再不就是“青鸾有信频须寄”,莺莺鄙视功名利禄而追求自由爱情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而张生白马寺解救崔莺莺,在老夫人反悔后抑郁交加成疾,后来又为了崔莺莺上进赶考,高中后依然对崔莺莺念念不忘。他们为了爱情付出了很多努力,最终终成眷属。
其实两人的爱情就像是一个美好的梦想,他们的爱情承载了太多我们的向往和寄托。他们为了爱情付出了很多努力,历经了很多艰辛。其实在今天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你们真心相爱,只要肯为了你们的爱情而努力奋斗,那么你们一定可以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