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起三落演讲稿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作业
得分:
论文名称:
从三起三落谈邓小平
专业班级:
电子商务1302班
小组名称:
第 2 组
评阅教师:
王晓东 提交时间: 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从“三落三起”谈邓小平
一:简述邓小平生涯
邓小平1904年出生在四川广安;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不久加入共产主义组织,走上革命道路;1929年,受中央委派,赴广西领导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开辟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33年,在中央苏区任职的他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路线,遭党内“左”倾领导的批判和打击;在抗战时期,八路军129师政委,与师长刘伯承指挥所部坚持敌后抗战;解放战争时期,刘邓率部开辟中原战场,领导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建国前后,解放大西南,和平解放西藏;党的八大以后,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文革初期停职下放江西劳动改造,文革后期复出,并于1975年代替病重的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大刀阔斧全面整顿;1975年底,全国又掀起一场“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四五运动时,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文革结束后恢复工作,反对“两个凡是”,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1997年,邓小平逝世。享年93岁。
二:“三起三落”经过
第一次“落起”是在30年代初期中央苏区时,由于以博古为代表的中央临时政府推行“左”倾冒险主义,邓小平、毛泽潭、谢唯俊等人则坚决支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反对他们的“城市中心论”。为此,邓小平遭批斗,成为“邓毛谢古”四罪人之一,并一度被关进监狱,他的会昌中心县委书记和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的职务也被撤销,并受到党内最严重警告处分。这一年邓小平只有29岁。他两次写出声明书,陈述自己所坚持的观点。这种做法触怒了“左”的领导,邓小平被给与了最后严重警告处分。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次“落起”才画上句号。他被任命为中央秘书长出席了会议。
邓小平第二次“落起”,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文革初期,邓小平作为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第二号“走资派”被打倒,全家受到株连,被下放到江西进行改造,受到监管,不仅行动自由收到限制,还多次收到造反派的揪斗、围攻。这是邓小平一生中感到最痛苦的时期。1971年“九一三”事件的发生,给逆境中的邓小平带来了一线转机。邓小平两次给毛泽东写信,要求出来工作。1973年,在周恩来的帮助下,邓小平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得以恢复。他的复出,预示着中国政坛将要面临的又一场巨变。1975年初邓小平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并主持党、政、军的日常工作。他领到了全面的整顿工作,开始系统纠正“左”错误,为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带来了新气象。
第三次“落起”是在1976年至1977年。邓小平在复出后领导的整顿工作对“文化大革命”的一套作法实际上完全否定,违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为毛泽东所不容。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去世,形势骤然严峻,四人帮发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邓小平再次被打倒。直到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前夕才获得第三次解放。因此,准确的说,邓小平的”三起三落“应该叫做“三落三起”,因为邓小平在1977年获得了最后一次”起“。
三:对邓小平的评价
在了解了邓小平的政治生涯和“三起三落”之后,我们可以学到很多。邓小平不仅给中国,也给世界留下了很多影响。美国总统克林顿曾评价说:“邓小平是过去20年里世界舞台上的杰出人物。”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说:“他是使伟大而古老的国家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改革宣告者和设计师。”这是世界对邓小平的赞扬。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邓小平对自己作出的评价。与其说是对自己的评价,不如说是对自己灵魂的认知。因为在许多的文献中都找不到邓小平对自己的评价,因为他认为自己所做的都是责任使然。对于我们来说,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有着大刀阔斧改革的气魄,有着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他见证了国家的成立与建设,他更加渴望他所热爱的祖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当我们去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总是过多的关注他的功绩或者他的过错,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是最有影响力的方面,但我们并不能忽视其他方面。应该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客观的评价分析。作为一个伟人,邓小平也是人不是神,他不可能不犯错误,不可能没有作出过在客观上偏离实事求是要求的决定,但他决不会弄虚作假、讳疾忌医。当他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之后,往往会尽可能地予以弥补和纠正。他在改革开放之初毅然作出给几乎全部“右派分子”改正的决策,毅然作出在农村普遍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决策,即为两个突出的例证。所以就总体而言,邓小平的一生应该说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一生。
邓小平拥有乐观的心态,不屈不挠,信仰坚定,拥有才华,能够得到赏识,温馨的家庭也在他政治失意,生活不顺时,给予足够的勇气面对坦然面对厄运。在三起三落的过程中,对于每次的启用,他都认真对待,充满热情。而每次的低潮期,他都不是说甘愿就此沉沦,不关心国家大事。他的“三起三落”给了他很多启发,特别是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起落,引起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刻反思,从而使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定的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开拓新道路的进程中,他尊重实践,敏锐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借鉴别国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模式,从中国的现实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出发,去总结新经验,创新新办法,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在三起三落之后,邓小平多次表示要在身体健康、脑子还清醒的时候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他说:“我在有生之年还可以做一些事,但希望自己从政治舞台上慢慢地消失。”在退出领导岗位之后,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推动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阶段,他本人也再一次成为当年的世界风云人物。
总而言之,伟大的邓小平是忠诚的中国共产党。他一直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围绕这个根本认真积极工作,在逆境中蛰伏,在顺境中办实事,他始终是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儿子,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伟人。
四:“三起三落”给我们的感悟和启发
患难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内外遇方能显示一个人的大智大勇。因为邓小平政治生涯中著名的“三起三落”,西方媒体称他为“打不到的小个子”。邓小平的“三起三落”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为什么他能做到“三起三落”也需要我们思考。
我想,原因就是他的坚守,他的睿智,他的乐观和无私奉献。正如江浙民所说:“当他受到打击、处于逆境的时候,他从不消沉,总是无私无畏,不屈不挠,沉着坚韧,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贞,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充满信心。并总是由此更加深刻地思索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和根本规律问题,发愤要有新的作为。这使他能够顺应历史和时势的要求,在经历逆境之后重新起来担当重任。”很多人在被戴上政治帽子后都是一蹶不振,有的人甚至选择自杀,而邓小平却能够经受住不断的打击,不断的被误会。在被打倒后仍然继续工作,在国家需要时他就站出来为国家做贡献,这些都不得不让我们感触良多。邓小平的“三落三起”一步一步将他的人生推向辉煌的至高点,虽然他的时代对我们来说有些陌生,但是我依然相信,不管过去多少年,邓小平崇高的精神和人格将永存于人心,正如《世纪小平》的作者所说:“有一句问候叫您好,有一句回答是春天,有一种日子叫富裕,有一位老人是永远。”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经历了万水千山的跋涉,而生命乐章的精彩之处,则在于顿挫。如果能够以乐观的态度看待挫折,那么面对挫折,相信我们可以轻松应付。拿破仑曾经这样说过:“那种经常被视为是失败的事,只不过是暂时性的挫折而已。还有,这种暂时性的挫折实际上就是一种幸福,因为它会使我们振作起来,调整我们的努力方向,使我们向着不同但更美好的方向前进。”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历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后才能获得。”邓小平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他的坚定信仰,执着追求,他的思想,做人原则,处事态度,怎样面对失败,都将给我们以深刻的启发,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习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努力学习和工作,为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而不断奋斗。
第二篇:观邓小平“三起三落”有感
邓小平的三起三落
在邓小平的一生中,有着一段极为坎坷的“三起三落”。而邓小平的成功就在于,他并没有被任何困难所击倒,而是韬光养晦、奉献一生。
邓小平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他的英名、业绩、思想、风范永载史册,他将永远为中国人民所怀念。
1933年2月,在第二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建立了红色革命根据地,建立了苏维埃政府。革命形势日益高涨。一九三三年,代表左倾机会主义的博古等人一到苏区,就指责毛泽东是右倾保守主义,撤了他的职,并把坚持和维护他正确路线的毛泽潭、邓小平、谢唯俊等人也撤了职。毛泽覃、邓小平、谢唯俊都遭到了批斗,邓小平的会昌中心县委书记和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的职务也被撤销,并受到党内最严重警告处分。是为邓小平生平“三起三落”中的“第一落”。同年6月,被临时党中央上调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担任秘书长,是为“第一起”。
1966年“文革”开始后,邓小平被认为是“党内死不改悔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失去一切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落”。林彪事件后,毛泽东的精神和体力都受到了重创,他开始反思文革的一些过失,提出了了对文革的“三七开”。经过了一系列的周折之后,一九七三年二月,邓小平回到了北京,在毛泽东的亲自批阅下:恢复了邓小平的副总理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起”。
197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认为邓小平问题的性质已经变为对抗性的矛盾。根据毛主席提议,政治局一致通过,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落”。经过党内激烈斗争,以及社会各界群众的强烈要求,在1977年7月召开的中央十届三中全会上,一致通过了恢复邓小平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职务的决议。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起”。
一个人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奉献祖国的强烈愿望,在经历了如此坎坷的突变后,如何还能够继续站起来呢!正是因为有了振兴祖国、报效祖国的决心和愿望,邓
小平做到了,在受到最沉重的打击时,他韬光养晦,一直在等待着机会,而机会也没有忘记他,最终给了他复出的机会,让他能够在建设祖国这方面大展才能。他传奇式的“三落三起”的特殊经历,不仅使他对马克思主义有深邃而独到的理解,而且铸就了他的崇高品格和风范。
回顾邓小平的一生,我觉得他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实在是太多。我们要知道,邓小平的人生经历了三起三落,而他最后一次复出的时候已经73岁了!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够为祖国作出巨大的贡献,怎么不令人感动呢?
我觉得邓小平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也就在于这点:树立起远大的理想,面对逆境不折不挠、韬光养晦,为祖国时刻准备着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观邓小平三起三落有感
邓小平是中国优秀的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而在其功勋卓著的一生中,他“三落三起”的传奇式经历却更加引人注目。
邓小平的第一次“落和起”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邓小平被撤销了省委宣传部长的职务,被派到乐安县劳动改造。后通过王稼祥的积极努力,1933年6月下旬,邓小平到军委总政治部上任工作。
邓小平的第二次“落”和第二次“起”,发生在20世纪60至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他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撤销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保留党籍。被押送到江西省新建县,在周恩来支持下于1973年回到了北京,重新恢复了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协助周恩来为主持国务院的日常工作。
邓小平的第三次“落”和“起”,发生在“文化大革命”的后期。“四人帮”容不得邓小平做法。毛泽东容不得邓小平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1975 年4 月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作出决定: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后来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职务。这是邓小平政治生涯中“三落三起”的第二次“起”
从这些我们不难看出他思想所拥有的自强不息,在我们的人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只要我们摆正心态,面对挫折不要一味的怨天尤人,应该多汲取教训。我们不断地在成长,也不断地在挫折中学习到很多的东西。
第四篇:骆驼祥子的三起三落梗概
旧时代的北京,数以万计的人力车夫挣扎在死亡线上,祥子就是其中的一个。身强力壮的青年农民祥子,失去父母和土地后,被迫跑到城裏,在刘四开办的人和车厂当上了人力车夫。好胜、要强的祥子凭著力气拉车挣钱,指望自己能买一辆漂亮的洋车,不再受拴车人的气,做 一个“自由的洋车夫”。他早出晚归,忍饥受冻,风裏雨裏整整拼了3年,终於攒足了100元,买了一辆新车。
20年代的北京,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祥子为了生存,还是起早贪黑地拉车,一天,他拉着车刚出西直门就被几个抓夫的大兵连人带车给抓走了。在队伍逃走时,祥子痛心地看到自己的洋车拉着炮弹滚到山涧那儿去了…… 大兵们逃散了,祥子意外地拣了乱军留下的三匹骆驼。他卖了骆驼,又回到了车厂,幻想著再买辆洋车。大家传说祥子卖了30匹骆驼,发了大财,给他取了个绰号叫“骆驼祥子”。
人和车厂厂主刘四的女儿虎妞,三十七八岁了还没嫁人。车厂裏的大事小事全凭她一人操持,她人泼辣,没人敢惹。她爱上了比自己小10多岁、老实巴交的祥子,拉他到屋裏喝酒,祥子被灌醉后不能自持,被虎妞给缠住了。
事后,祥子又羞又悔又恨,摆脱虎妞,他来到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大学教授曹先生家拉包月车。曹家人待他非常和蔼,主仆相处十分融洽。祥子把挣的钱都攒在闷葫芦罐裏,一心还想买辆车。不料,虎妞找上门来,硬说有了身孕,一定要和祥子成亲。这时,一个跟踪曹先生的侦缉队员来到下房,把祥子辛辛苦苦攒的钱全抢走了。连遭厄运的祥子只好离开曹家,又回到人和车厂,地痞流氓出身的刘四,认定祥子高攀虎妞,是惦记他那60多辆洋车,认女儿嫁给一个车夫是丢他的脸,扬言宁肯放火把车厂烧了,也不让他们得到便宜。
虎妞表示非嫁给祥子不可,祥子只得和虎妞成了亲。刘四卖掉了车厂,人也无影无踪了。祥子婚后住在穷苦人生活的大杂院里,街坊二强子也是拉车的,他了一家人活命竟逼女儿小福子卖身娼,祥子对小福子的遭遇充满了同情。
不久,虎妞难而死,小福子心中早已隐藏着对祥子的感情,可是穷困却不能使他们结合。祥子对小福子说:“你等著,等我混好了就来接你!”然而,生活的煎熬,使小福子再不能等待了。当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祥子去接她时,只见到树权上挂著她上吊的绳套。
好胜心强的祥子在绝望中走向毁灭,终於被那吃人的社会吞没了
第五篇:邓小平三起三落故事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邓小平三起三落故事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树立价值观的启示
各个时期国家领导人的生平简介及其主要思想,其中,最使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邓小平的视频。在邓小平的一生中,有着一段极为坎坷的“三起三落”。而邓小平的成功就在于,他并没有被任何困难所击倒,而是韬光养晦、奉献一生。
从上世纪3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近50年政治生涯中,邓小平曾有着别人不曾有过的“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这样记载到:一生之中,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复出,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引人注目,一次比一次走向更大成功。这不是神话,也不是人为的编撰。这就是邓小平真实的故事。
第一次“落起”是在30年代初期中央苏区时,由于以博古为代表的中央临时政府推行“左”倾冒险主义,邓小平、毛泽潭、谢唯俊等人则坚决支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反对他们的“城市中心论”。为此,邓小平遭批斗,并一度被关进监狱,他的会昌中心县委书记和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的职务也被撤销,并受到党内最严重警告处分。这一年邓小平只有29岁。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次“落起”才画上句号。
邓小平第二次“落起”,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文革”初期,邓小平作为“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第二号“走资派”被打倒,全家受到株连,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这是邓小平一生中感到最痛苦的时期。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邓小平两次给毛泽东写信,要求出来工作。毛主席在信上作了肯定的批示,1973年邓小平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得以恢复。1975年初邓小平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并主持党、政、军的日常工作。
第三次“落起”是在1976年至1977年。邓小平因全面整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违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四人帮”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邓小平再次被打倒。直到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前夕才获得第三次解放。
这三次政治打击,每一次都惊心动魄、来势凶猛,大有泰山压顶之势。若是一般人,不要说这样严厉、沉重的三次打击,即使受一次或应该或不应该的党内警告、记过之类处分,降低一两级党政职务,往往就从此一蹶不振了。但是,邓小平在人生道路上的一次次重大挫折和打击面前,从不气馁消沉、畏缩退让,而是心怀坦荡、顽强坚韧、愈挫愈奋。他不是局限于个人得失的小圈子里怨天尤人、悲观丧气,而是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局着眼,深刻地进行分析和思考,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再度崛起积储能量。在经历了如此坎坷的突变后,如何还能够继续站起来呢!正是因为有了振兴祖国、报效祖国的决心和愿望,邓小平做到了,在受到最沉重的打击时,他韬光养晦,一直在等待着机会,而机会也没有忘记他,最终给了他复出的机会,让他能够在建设祖国这方面大展才能。
显然,邓小平的“三落三起”将他的人生一步步地推向了光辉的极致,谱写了一曲曲恢弘壮丽、传颂千秋的人生交响曲。从这部交响曲中,揭示了人生的一个奥秘,这就是一个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立场和态度。邓小平在一次次被打倒以后之所以能重新崛起,一个决定性的原因,就是他一以贯之地尽力坚持了实事求是。他在掌权的时候是这样,被打倒以后也是这样;对待别人是这样,对待自己也是这样。正如毛泽东所说,邓小平是一个“厚道人”。正是这种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使得邓小平能够经受得住一次次风骤雨狂的严峻考验,一次次地“落”而复“起”,并一步步地取得了愈来愈辉煌的伟大成就。终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其精髓。这一重要思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可能。
邓小平的传奇“三起三落”人生,其实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挫折,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挫折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人的一生,就像一次经历了万水千山的跋涉,而生命乐章的精彩之处,则在于顿挫。如果能够以乐观的态度看待挫折,那么面对挫折,相信我们可以轻松应付。邓小平对待人生挫折和逆境的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实在值得人们好好学习和效法。人们常说,百炼成钢、逆境成才,确实很有道理。如果一个人一遇挫折和打击就软瘫了,心灰意冷了,自暴自弃了,他哪里还会有什么出息?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关键的问题是应该如何面对挫折。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中能够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痛苦,多些顺利少些挫折,可是命运却似乎总爱捉弄人、折磨人,总是给人以更多的失落、痛苦和挫折。我们应该怎么看待挫折呢?用邓小平经历:只要你自己不倒下,就没有人能打倒你!邓小平三落三起,每次重新出山再起来,都比原来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地位和力量。人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的一生的路线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困难是暂时的。胜利是必然的。一定要相信自己。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一部传奇,生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学会珍惜,因为挫折和困难只是暂时的,我们要坚信乌云之后一定会有灿烂的阳光。
我们当前在校大学生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而通过邓小平的例子,我们知道更要学习不畏挫折,这些都是我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我们要努力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不仅要有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更要勇于实践,在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培养、形成和提升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大学生是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影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调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工作,更需要我们每个大学生自觉实践,勇于探索,革新创造,特别是注意从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求真务实。把学校和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加强社会价值的行为规范,锻炼敏锐的思维,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进而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努力使自己成为 21 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那种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有效帮助我们每个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正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道德价值和功利价值关系,确实地肩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使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我们不断地在成长,也不断地在挫折中学习到很多的东西。我们要牢记:拥有经验,又懂得如何利用经验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历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后才能获得。邓小平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我们从他那里所得到的,不仅仅是他正确领导使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所带来的好处,他的坚定信仰,执着追求,他的思想,做人原则,处事态度,怎样面对失败,都将给我们以深刻的启发,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作为每一个受益者,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习他的思想,努力学习和工作,为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而不断奋斗。人生是实实在在的过程,须得实实在在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应该以邓小平为楷模和典范,像他那样努力做一个老实人、厚道人,真正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