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母婴传播(电视讲稿)[5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20:0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预防母婴传播(电视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预防母婴传播(电视讲稿)》。

第一篇:预防母婴传播(电视讲稿)

预防母婴传播 提高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

富顺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主治医师 卢延蒂

问:什么是母婴传播?

答:母婴传播,主要是指感染病毒的妇女通过怀孕、分娩和产后哺乳将病毒传播给胎婴儿,即通常所说的宫内感染、产道感染、产后感染。主要有艾滋病、梅毒、乙肝三种疾病通过母婴传播。

问: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趋势及危害? 答:母婴传播问题严峻,儿童感染艾滋病、先天梅毒、围产期乙肝增加。儿童感染艾滋病90%以上是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儿童若未获得治疗,大部分会在5岁以前死亡。梅毒能给妊娠带来严重的合并症,可能致流产、死胎、死产、畸形、胎儿水肿、宫内生长受限和围产儿死亡,即使存活也会带来严重后遗症,如先天性梅毒心脏病等。母婴围产期传播是我国乙肝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1.2亿,约35—40%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是由母婴传播引起的,即约4.2千万人是由母婴传播引起的。婴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他们中85—90%会发展成慢性乙肝病毒状态,其中25%于成年后将死于肝硬化和肝癌,因此,婴儿时期感染比成年后感染乙肝病毒后果更严重。

问:卢院长,你刚才谈到母亲感染艾滋病、梅毒、乙肝对儿童母婴传播的危害性,是否可以预防母婴传播,减少这些疾病对儿童的危害?

答:是的,可以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危害性受到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生部的高度关注,2008年中央补助地方经费支持,在333个县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2009年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国际药品采购机制,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合作项目扩展了7省120个县;2011年覆盖全国所有省、市、县,并整合资源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

问:预防母婴传播的重点是什么?有哪些工作策略? 答:预防母婴传播重点做到“三早”,即早筛查、早确诊、早干预。

工作策略:一是加强政府领导,落实部门责任;二是开展社会动员,促进广泛参与。卫生局积极协调妇儿工委、广电、教育、人口计生、民政、妇联、共青团等相关部门和组织,广泛开展社会动员;三是充分整合资源,提高干预效果;四是扩大覆盖范围,促进常规服务。充分发挥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的作用,促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的常规化和持续开展;五是坚持因地制宜,加强能力建设。目前我县县疾病控制中心、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晨光医院已建成艾滋病初筛实验室。

问:为全面推进我县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具体措施有哪些?

答:一是加强领导,县卫生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制作发放了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知识宣传单,3月份开展了全县村医生及乡、村妇女干部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相关知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通过产前检查门诊、孕妇学校、电视讲座等广泛开展宣传,增强育龄妇女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自我保健意识。三是规范提供综合干预服务,抓好重点环节。孕产妇初次接受孕产期保健同时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相关检测。自2011年5月26日在我县各助产机构进行孕期产前检查的服务对象均免费进行一次艾滋病抗体、梅毒、乙肝表面抗原咨询、检测,并给予艾滋病抗体、梅毒筛查阳性者进行免费确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免费查两对半。自2011年7月11日起,为自愿选择终止妊娠的艾滋病感染孕妇提供安全的终止妊娠服务,给予300元定额补助;对自愿选择继续妊娠分娩的孕产妇提供适宜、安全的助产服务,并给予住院分娩1000元定额补助。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免费抗病毒药物及预防机会性感染药物(省、市下发)。提供免费早期诊断检测及免费抗体检测;对婴儿人工喂养提供技术指导,并定额免费提供3000元婴儿配方奶粉。给予梅毒感染孕产妇抗梅治疗50元定额补助;给予先天梅毒儿童抗梅治疗140元定额补助。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儿童:自2011年7月11日起,凡自贡户籍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免费注射100国际单位乙肝免疫球蛋白。为艾滋病、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免费定期随访、健康指导至18月。四是提高能力,全面落实综合防治措施。重点加强专家队伍建设,成立了专家指导组,加强人员培训,开展了全县产儿科医师、助产士、产科护士、妇幼人员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知识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加强督导,提高工作质量等。

通过上述一系列举措,我县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按实施方案正在全面有序推进,为了孩子、为了祖国未来,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关注预防母婴传播工作,提高我县妇女儿童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谢谢!

二O一一年八日九日

第二篇:预防母婴传播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知识

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血行传播、母婴传播

2、可能爱滋病感染的顾虑

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艾滋病毒可以通过唾液、泪液、汗液、握手、拥抱等接触或昆虫传播。也不会通过空气、饮食以及未消毒的餐具、衣服被褥、货币等物品传播。一般也不必担心与艾滋病人握手、拥抱、或共用马桶、电话、桌椅而被感染。各种家养动物也不会传播艾滋病毒。

2、艾滋病的预防 加强艾滋病的监测检疫。加强治安管理。

消除静脉滥用药物现象。加强血液制品管理。严格消毒,避免医源性感染。

针对高危人群,进行严密的监测,采集血清检测。大力普及艾滋病知识,做好宣传工作。1、2、3、梅毒是以性行为作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一种传染病。还可以通过母婴、血液传播。例如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通过血液感染他人。

日常生活、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不会被传染。但少数情况下可能通过污染的生活用品传播。

如果出现尿道分泌物、白带异常、皮疹、生殖器破损、水泡性病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早期发现,规范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减少传播和感染艾滋病的危险。4、5、6、1、正确认识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壮年。少数可转为肝硬化、肝癌。乙肝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数散发。近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2、乙肝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乙肝不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工作、吃饭一般不会传播乙肝,不必谈肝色变。

3、避免乙肝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注射乙肝疫苗、与乙肝患者接触应注意避免皮肤和黏膜的破损。

特别提醒:补牙、修面、修脚、医疗器械入口针具、口腔器材、内镜消毒不彻底也可传播乙肝。

4、新生儿免疫是我国乙肝预防的重点

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的主要传播方式,女性孕前检测HBV-DNA,最好在DNA阴性时考虑妊娠。HBV-DNA阳性的母亲在孩子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程序注射乙肝疫苗,成功率95%左右。从2002年12月起,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新生儿计划免疫。洁身自爱,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性病。

孕产妇,婚前健康体检人群应接受梅毒筛查,一旦发现感染梅毒应及时规范治疗。预防伴侣间的传播及胎传梅毒的发生。

明知自己有性病故意传染 他人是违法行为。

第三篇:如何预防乙肝母婴传播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

1.何谓乙肝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尤其是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可将乙型肝炎病毒(HBV)传给婴儿,引起婴儿HBV感染的过程。

2.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血源性、医源性、性接触、密切接触及母婴五种途径传播

3.乙肝母婴传播的三种途径:

第一种宫内传播,是分娩以前在宫内通过胎盘等途径传播,这种情况较少。第二种产时传播,发生在分娩过程中,由于母亲产道的血液、羊水和阴道分泌物中都带有乙肝病毒,会使婴儿经口吞入或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而受传染,这种情况占绝大多数。

第三种是产后传播,有可能通过哺乳或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这种传播属于水平传播,比较常见。

4.乙肝病毒对儿童的危害

新生儿如果感染乙肝病毒,90%会转变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儿童感染后约28%~30%会转变为慢性乙肝患者,而成年人这一比例为10%左右,且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主要发展成急性的。她们其中一部分人可能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少数人可能发展成肝癌。因此,新生儿和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的危害更为严重。.

5.婚前及孕前应了解双方的乙肝病毒感染状况

新婚夫妇要认真接受婚前及孕前体检和咨询,了解双方肝功能情况,若双方都阴性则结婚不受限制,若一方为阳性,另一方为阴性,要对阴性一方作乙肝三系检查,其结果阴性者必须注射肝疫苗,使之获得免疫力后方可结婚,尤其是女方阴性男方阳性者特别重要,因为女方是受孕的机体,对胎儿会有直接的影响。

6.乙肝患者怀孕的时机及注意事项

乙肝患者是可以怀孕的,但是一定要选择最佳的时机,要在肝功能正常、HBV-DNA阴性,维持半年以上怀孕。乙肝患者一旦发现怀孕,应终止使用各种具有肝毒性的药物,定期到医院进行孕期体检,了解肝功能变化情况。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不要盲目进补。主张均衡营养,食量要适中,避免体重增加过快,形成脂肪肝或造成肝脏负担。7.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分娩时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分娩后对胎儿复苏动作应轻,防止损伤咽部粘膜,造成感染。认真清理新生儿内容物,避免吞下可被污染的液体。如果孕妇HBsAg阳性,伴有HbeAg者,行剖腹产,避免胎儿经过产道时吞入被污染的阴道分泌物。

8.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儿童采取预防措施

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国际单位)。并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完成24小时内及1月龄和6月龄儿童的三次乙肝疫苗接种。等宝宝周岁后,到医院里去验血,如果宝宝血液里没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而有表面抗体存在,就说明宝宝已经得到充分保护。

9.乙肝妈妈母乳喂养有何禁忌? 产后肝功能正常、HBV-DNA阴性,孩子注射过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的情况下才可以喂奶。乙肝妈妈的孩子若在出生时进行了联合免疫是能够喂奶的。但倘若婴儿口腔、咽喉、食道、胃肠黏膜等处有破损、溃疡,母乳中乙型肝炎病毒就会由此进入血液循环,并可能引发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母亲乳头破裂者也应该尽可能避免给孩子哺乳。

10.不要歧视乙肝病人

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血液。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有影响的。而且成年以后也很难再被感染了。

11.我国出台的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政策

艾滋病、梅毒、乙肝等传染病可通过母亲传染给婴儿,是对妇女儿童危害极大的3种母婴传播性疾病。对此,卫生部开展母婴传播性疾病综合防治工作,并纳入2010年中央补助地方项目,为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妇免费提供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给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等,提高母婴阻断率。

第四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总结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总结

2011年在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院紧紧围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意识,切实有效控制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发生,严格按照《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现就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为了保障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有力实施,我院成立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小组。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技术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各级成立相应的组织,切实加强对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监督管理。

二、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自愿咨询检测工作

为增强全区广大群众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认识,提高知晓率,我院广泛宣传艾滋病母婴阻断的相关知识,截止9月底全区共有

2147名孕产妇接受了艾滋病咨询服务,7958名孕产妇接受了艾滋病检测服务,尚未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三、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能力

我院按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培训要求,组织全区各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组织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规范相应的医疗行为;培训人员达50余人次。

五、存在问题

1、个别单位上报数据不及时。

2、部分单位设备有限,不能开展艾滋病检测工作。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宣传,提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知晓率,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良好氛围,提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咨询率。

二是要加强职业暴露防护,做好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切实加强人员培训。

三是建议有关单位增加相应设备,进一步提高艾滋病的检测率。

第五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修订)

为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实现《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的目标,进一步推进全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特修订《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一、目标

(一)总目标。提高人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意识,预防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最大程度地减少通过母婴传播的儿童艾滋病感染,降低艾滋病对妇女、儿童的影响,提高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二)具体目标。1.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和服务模式。2.承担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的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3.孕产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达到70%以上。4.孕产妇、婚前保健人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咨询率分别达到85%以上。5.孕产妇、婚前保健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分别达到80%以上。6.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应传播的技术指导工作,组织国家级专家技术指导组,制订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编写培训教材进行师资培训;对各地工作的开展进行督导检查和工作评价;负责信息收集和分析;组织经验交流和推广;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的科学研究等。各省、市、县级妇幼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组织协调工作,抓好各项相关工作的落实。各省、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承担本辖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技术指导,组成专家技术指导组,对工作的进展进行督导检查及人员培训;负责本辖区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分析和反馈工作。提供孕产期保健及助产服务的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负责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服务,参与并接受相关技术指导和培训,收集、上报相关信息资料。2.加强机构能力建设所有提供孕产期保健及助产服务的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按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要求及服务流程提供服务。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的管理、技术以及基本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提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服务能力。3.人员培训对所有承担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的相关人员进行知识及服务技能的培训。培训对象包括当地妇幼卫生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机构的管理人员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培训内容,或由中央级专家技术指导组编写全国统一的培训教材。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国家-省-市(地)-县(区)-乡-村的逐级培训。4.规范实验室检测承担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医疗保健机构,应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合格的检验人员,建立符合要求的艾滋病初筛和确证实验室或艾滋病检测点,完善检测制度,规范检测操作,整合各相关部门资源,分工协作,建立有效、可行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检测流程。5.预防医源性感染及职业暴露承担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医疗保健机构,应遵照标准预防原则,严格执行有关消毒隔离制度,避免医源性感染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按照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的要求,建立健全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及应急处理机制。发生职业暴露应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通知主管领导,与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取得联系,评估和确定暴露级别和暴露源,进行登记并正确使用预防用药及接受流行病学监测。

三、信息管理建立健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信息资料管理及逐级上报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加强信息的收集、报告、审核及管理,提高信息上报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信息的分析、利用和反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信息资料包括相关报表和各类登记。报表包括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婚检妇女基本情况登记卡、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登记卡、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等系列个案登记卡。各类登记包括包含艾滋病咨询检测记录的婚前保健门诊登记、孕期保健门诊登记、分娩登记和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孕产妇的检测结果报告单、保健手册、病历记录、随访记录等。对所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婚检妇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并填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相关报表及系列个案登记卡,上报流程及要求详见附件3。

四、监督指导与评估建立国家、省、市(地)、县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监督指导评估体系。卫生部及国家级技术指导部门,负责制订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监督指导方案,定期进行抽查和监督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工作计划及国家督导方案制订本地区督导方案,定期组织自查和监督指导,评估辖区内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不断提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质量。附

件:1.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流程2.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药物应用方案

3.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报表上报流程及要求阅读会员限时特惠 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6 用率分别达到90%以上。

7.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人工喂养率达到85%以上。8.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12月龄及18月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分别达到80%以上。9.通过母婴传播的儿童艾滋病感染率下降50%。

二、策略及措施

(一)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广泛社会动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是艾滋病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广泛开展社会动员,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政策和社会支持。1.加强各级政府领导和组织协调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纳入各地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规划中,制订本地区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建立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组织协调,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保障工作顺利实施。2.加强多部门协作卫生系统内部应建立以妇幼部门为主,疾控、医政、规财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协作机制,明确职责与分工。积极与妇联、计生、民政、财政、教育、共青团、文化、广电、公安等部门协作,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宣传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减少感染妇女非意愿妊娠,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及综合的关怀与支持,推动工作全面开展。3.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开发适宜的健康教育材料,利用各种传媒、学校课程、讲座及咨询热线等形式,在妇女人群中普及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结合孕产期保健、婚前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在妇产科门诊、孕妇学校、病房、产房、婚前保健门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村卫生室等多种场所,对孕产妇、婚前保健人群、儿童家长及其家庭成员进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重点指导。

(二)在生殖保健服务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医疗保健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生殖健康医疗保健服务中,应该关注妇女艾滋病感染的可能途径和感染状况,将预防育龄妇女艾滋病感染以及减少艾滋病感染妇女非意愿妊娠与生殖健康医疗服务密切结合。1.提供艾滋病预防信息及服务,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在生殖保健服务的过程中,结合婚前保健、妇女病查治、性传播疾病/生殖道感染防治、计划生育等医疗服务,主动为接受医疗服务的妇女及其配偶/性伴侣提供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提高妇女对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避免艾滋病感染的危险行为,增强防护意识;进行危险行为评估,对有高危行为者,动员其接受艾滋病检测和进一步的咨询,预防配偶/性伴侣感染,最大程度地减少育龄妇女的艾滋病感染和传播。2.提供避孕咨询指导,减少非意愿妊娠应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育龄妇女及其家人提供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害及预防的信息、相应的避孕咨询及服务、医疗保健及转介服务等,帮助选择安全的性行为方式,制订适宜的家庭生育阅读会员限时特惠 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入当地艾滋病综合防治体系追踪管理。3.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为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提供免费的抗病毒药物。密切监测艾滋病相关症状和体征,有条件地区进行CD4细胞检测。根据感染孕产妇的疾病发展程度、免疫状况及抗病毒治疗情况,兼顾孕产妇自身健康和预防母婴传播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抗病毒药物方案(见附件2)。提供抗病毒药物应用的咨询指导及相关监测,确保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及时、全程、规范用药。在开始应用抗病毒药物之前,应充分告知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家人坚持规范应用抗病毒药物的重要性及相关信息,提高用药依从性;在用药期间,定期监测孕产妇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免疫状况,密切关注耐药性及药物副作用,加强抗病毒药物应用后的随访,必要时进行处理或提供转介服务。4.提供适宜的、安全的助产服务动员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住院分娩,提供适宜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助产服务,尽量避免可能增加艾滋病母婴传播危险的损伤性操作,减少在分娩过程中的儿童感染机率。5.婴儿喂养对艾滋病病毒感染母亲所生婴儿,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对人工喂养的可接受性、适宜性、可负担性、可持续性、安全性等进行评价,并进行婴儿喂养的科学指导与随访,最大限度地减少通过喂养导致的母婴传播,并保障儿童正常生长发育。6.艾滋病病毒感染母亲所生儿童的保健有针对性地对艾滋病病毒感染母亲所生新生儿进行护理,提供婴儿喂养指导,开展常规儿童保健,加强生长发育监测,预防营养不良。按照国家有关艾滋病病毒感染母亲所生儿童计划免疫的要求进行免疫接种,在未完成免疫接种程序时,应注意避免与结核、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病人接触,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加强艾滋病病毒感染母亲所生儿童的随访服务,使其于12月龄和18月龄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以明确艾滋病感染状态。婴儿随访和检测服务流程见附件1。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同时开展婴儿早期诊断检测,以便尽早提供相应服务。7.提供关怀和支持医疗保健机构、社区、其他相关机构和组织应根据本机构服务的特点和内容,为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咨询、心理支持、综合关怀及转介服务等,降低艾滋病对妇女、儿童及家庭的影响,减少歧视,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

(四)加强组织管理及服务能力建设,保障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顺利实施。明确组织分工,加强机构建设,开展人员培训,规范实验室检测,提高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及人员的服务能力,保障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各项措施的实施。1.组织与分工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在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统筹组织协调下,负责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承担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技术指导工作,组织国家级专家技术指导组,制订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编写培训教材进行师资培训;对各地工作的开展进行督导检查和工作评价;负责信息收集和分析;组织经验交流和推广;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的科学研究等。各省、市、县级妇幼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组织协调工作,抓好各项相关工作的落实。各省、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承担本辖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技术指导,组成专家技术指导组,对工作的进展进行督导检查及人员培训;负责本辖区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分析和反馈工作。提供孕产期保健及助产服务的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负责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服务,参与并接受相关技术指导和培训,收集、上报相关信息资料。2.加强机构能力建设所有提供孕产期保健及助产服务的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按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要求及服务流程提供服务。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的管理、技术以及基本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提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服务能力。3.人员培训对所有承担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的相关人员进行知识及服务技能的培训。培训对象包括当地妇幼卫生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机构的管理人员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可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培训内容,或由中央级专家技术指导组编写全国统一的培训教材。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国家-省-市(地)-县(区)-乡-村的逐级培训。4.规范实验室检测承担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医疗保健机构,应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合格的检验人员,建立符合要求的艾滋病初筛和确证实验室或艾滋病检测点,完善检测制度,规范检测操作,整合各相关部门资源,分工协作,建立有效、可行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检测流程。5.预防医源性感染及职业暴露承担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医疗保健机构,应遵照标准预防原则,严格执行有关消毒隔离制度,避免医源性感染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按照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的要求,建立健全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及应急处理机制。发生职业暴露应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通知主管领导,与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取得联系,评估和确定暴露级别和暴露源,进行登记并正确使用预防用药及接受流行病学监测。

三、信息管理建立健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信息资料管理及逐级上报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加强信息的收集、报告、审核及管理,提高信息上报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信息的分析、利用和反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信息资料包括相关报表和各类登记。报表包括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婚检妇女基本情况登记卡、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登记卡、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等系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药物应用方案

一、没有抗病毒治疗指征、既往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孕产妇

(一)建议方案。孕期:自妊娠28周(或妊娠28周后发现感染尽早)开始口服齐多夫定(AZT)300mg,每日2次,至临产;临产后:立即口服AZT 300mg,奈韦拉平(NVP)200mg以及拉米夫定(3TC)150mg;之后每3小时服用AZT 300mg,每12小时服用3TC 150mg,直至分娩结束;分娩后:产妇继续口服AZT 300mg及3TC 150mg,每日2次,连续服用1周。HIV感染孕产妇分娩新生儿:出生后尽早(6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8小时)单剂量口服NVP 2mg/kg(或混悬液0.2ml/kg),最多不超过6mg(或混悬液0.6ml);同时口服AZT 4 mg/kg(或混悬液0.4ml/kg),每12小时1次,连续应用1周。如果母亲服用AZT的时间不足4周,新生儿需连续应用AZT 4周。对于孕期未发现、临产后才发现感染的产妇,也应及时按照建议方案,自临产后的药物方案开始应用抗病毒药物。对于分娩后才发现感染的产妇,产妇本人可以暂不应用抗病毒药物,分娩婴儿则应尽早(6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8小时)开始应用单剂量NVP以及4周AZT,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同建议方案。

(二)最低限度方案。产妇临产后:立即口服奈韦拉平(NVP)200mg,一次; HIV感染孕产妇分娩新生儿:出生后尽早(6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8小时)单剂量口服NVP 2mg/kg(或混悬液0.2ml/kg),最多不超过6mg(或混悬液0.6ml)。

二、具有抗病毒治疗指征或既往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孕产妇HIV感染孕产妇抗病毒药物应用参见《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2007版)》相关内容。分娩新生儿:出生后开始服用AZT 4mg/kg(或混悬液0.4ml/kg),每12小时1次,连续应用1周。如果母亲用药不足4周,婴儿用药需持续4周。

下载预防母婴传播(电视讲稿)[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预防母婴传播(电视讲稿)[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修订版) 一、背景 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导致胎儿或婴儿......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 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方......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措施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措施 一、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1、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的意义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收益大的符号我国国情......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保密制度[精选]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项目办公室保密制度预防艾滋病、梅毒 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项目办公室 保密制度 一、项目工作人员严格贯彻执行国家保密法规,遵守保密纪律,......

    2008年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计划[五篇模版]

    峨山县妇幼保健院 2008年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计划 根据《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办法》、《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艾滋病防治六项工程的通知》、《云南省预防艾滋病母......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培训考试题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 知识培训考试题 姓名 科室 得分 一、 填空题(每空4分,共64分) 1、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服务对象 、 、 。 2、艾滋病、梅毒或......

    乡卫生院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计划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 工作计划 为切实做好我乡免费阻断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有效遏制艾滋病、梅毒、乙肝疫情蔓延。有效预防母婴传播,提高母亲及儿童的......

    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总结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总结为提高广大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