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知伴我行演讲稿
愿为春雨
施爱无声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很荣幸今天有机会在这里聆听并与大家一起分享在“学陶”道路上的成长与收获。
经常有人这样跟我说:一看就知道你是个教书的。我不知道他的话是赞扬还是讽刺,如果是赞扬,也许是经过多年为人师表的洗礼,自己获得了一种教师特有的崇尚知识,甘为人梯的内在气质,如果是讽刺,也许是因为身为教师甘于寂寞,固守清贫的生活,使自己缺少了那种珠光宝气,名牌艳妆的豪华。但不管是赞扬还是讽刺,我都不会因为他人和这纷扰的物质世界而迷失我自己,因为在我的心中有一种强大精神的力量指引着我,支撑着我,使我的内心丰盈而充实,使我对自己的信念与理想坚定而自信!
记得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的校园墙壁上印着这样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那时的我不是很明白它的意思,只觉得每次看到这句话都有一种莫名的感动!直到自己读了师范,踏上了三尺讲台,这份感动更变成了一种景仰,大师的情怀和胸襟也许我一生都无法企及,但我愿意在追随的路上一路学习,一路成长!
陶先生倡导“爱满天下”,他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这一点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人都有一种正常的心理,喜欢漂亮的孩子,教师也有一种正常的心理,喜欢成绩好的学生,给了他们很多爱。其实,那些成绩差的学生更需理解关爱,鼓励。而且这种爱是“恒爱”要有持久性,这样才利于孩子的成长,在爱中长大的孩子,会更懂得去关爱他人。同时陶先生还说:“小孩子所需要的不仅是爱更是了解。”不了解孩子的兴趣、天赋、倾向,爱生就是一句空话。对此,我深有体会:
我所从教的是一所乡村小学,这里的孩子有很多都是留守儿童,陈宇曾是这些孩子中最令我头疼的一个,因为他不仅不守纪律,不爱学习,爱打架,欺负低年级学生,而且还经常因为上放学路上偷吃人家地里的西瓜,或者故意破坏人家的蔬菜大棚,被找到学校,令我十分恼火!我曾跟同事抱怨道:“ 陶校长四块糖果转变了一个后进生,我们班陈宇,你给他一箱糖果都没用,根本就是品质恶劣,顽劣不化„„”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些事,让我对自己过早的下这样的结论感到惭愧。那是一个寒冷的早晨,天上下着大雪,我冒雪骑着摩托车往学校赶去,快到校门口的时候我老远就看见几个高年级男生正拿着雪团追着一二年级的小孩,好像是往他们脖子里塞雪团,我见状忙大声呵斥:“你们几个哪班的?干什么呢?”可是我的话还没说完,因为早上雪大,道路又无人清扫,摩托车一打滑,我整个人连同摩托车一起重重的摔倒在路上,滑出好远,那几个高年级的男生连忙一哄而散,向校园内跑去,我疼的一时站不起来,索性坐在地上,这时我突然发现有一个奔跑的身影好像慢了下来,想转脸又有些犹豫,我看的清楚了,就叫了声:“陈宇”,他听到我叫他,赶忙就跑了过来卖力的帮我一起扶起沉重的摩托车,还一本正经的对我说:“老师,我会骑摩托车,我载你吧”我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说:“那可不行,要是把你这张帅气的脸给摔毁容了,可不得了喽!”我知道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奶奶因为孙辈太多,加之跟他父母关系不好,所以对他的照顾不是十分周到,平时的交流就是训斥。也许是从来没有人和他这样说话,他竟然腼腆的笑了,这可是我在他脸上从没见过的表情。我接着又说道:“陈宇,你刚才跑来帮我时真是太帅了,真的,像个小男子汉似的!谢谢你!”这一次他没有像以往低头看别处,而是迎着我的目光神采飞扬的说:“老师,我很有劲的,我在家帮我奶奶提水浇菜,一手一个大桶跑的飞快呢,我爷爷根本追不上我!”我连忙惊讶的说::“是吗?你在家还帮奶奶干农活呢,真是孝顺,老师以前都看错你了,你这一身力气也不都是调皮捣蛋练出来的呢?帮助别人的时候,这一身力气使起来是不是更得劲啊?”说着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他红了脸,却重重的点了点头。
之后的班会课上,我特意表扬了陈宇帮助奶奶做家务和主动帮老师的事情。陈宇第一次在班会课上昂首挺胸,坐的很端正。
在一次跑操时,我发现陈宇又在队伍里捣乱,于是我跑过去,看见陈宇因为衣服小不合身,手腕都露在外面,手面已经有冻疮了,我什么也没说他。下午,我从家里拿来一副新手套和一件半新的棉袄,把陈宇叫到办公室对他说:“你早上跑操时不停乱动,是不是因为冷啊?这手套和衣服你回头试试,合适的话明天穿上它去跑操就不那么冷了,你也就不用不停乱动让人觉得你不守纪律了,好吗?”他红着脸,点了点头。
这之后,经常有科任老师跟我反映,你们班的陈宇好像懂事了,虽然有时还会忍不住调皮,可是老师批评时再不是满不在乎的样子了,知道好赖了。虽然这不是多高的表扬,但我知道,陈宇进步了。于是,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密切的注意他,关心他,督促他,他也渐渐地愿意亲近我,相信我,在他升入初中时,虽然成绩仍没有名列前茅,但已经从一个人人见了都皱眉头的“小霸王”变成了一个愿意自律,力求上进的好孩子了。我相信,不管成不成才,他一定会成长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陶先生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教师,与这些孩子们相处,我渐渐感觉到他们独特的被赋予新时代特征的个性,也许他们的言语和表现少不了几许执拗、卤莽;也许他们的思维和行动欠缺几分理性和沉稳,但只要用心发现,他们其实很想与你接近,他们以独特的方式渴望着你的关注,企盼着你的沟通,在意你的关怀。如若身为教师的你忽略了这一点,纵然你有高深的学识,耀眼的才华,你在他心中也被打了一个大大的叉。
读师范时,我的老师曾对我说:“在老师的手中,握着无数的金种子——那便是希望,也是教师的全部财富。”是啊,当每个生命来到这世界上,在他们的心中,都有一块空白的土地。我们老师便大把大把的把金种子散向他们的心田。老师的关爱,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热爱生命的种子;老师宽容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善待生活的种子;老师的才华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渴求知识的种子;老师的期待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著名儿童文学家冰心奶奶曾说:“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这一路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就让我们带爱出发,与责任一路同行,只要心中有爱,再多的责任都能变成甜蜜的负担!相信吧,爱满天下,则桃李满天下!
第二篇:陶行知伴我行
陶行知伴我行
华南实验学校:戴 银
扬子江畔,劳山脚下,坐落着一所学校,秀美而富有生机,名为晓庄。
燕子矶乡,晓庄村头,安息着一位伟人,热情而不求闻达,他叫行知。
没有人不知道晓庄,它是我国新教育的曙光。“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科学理论和实践像晴天霹雳打破了封建教育的死传统;像雨后春笋在每位教改工作者心中蓬勃生长。
也没有人不知道陶行知,是他让晓庄名扬天下,成为每一位教师心中的一块圣土;是他让晓庄成熟芬芳,成为一部永不完稿的诗章。
我,新时代的一名普通女孩,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带着对陶行知先生的崇敬和爱戴,走上了三尺讲台。第一次面对台下五十多双亮闪闪的眼睛,我有点羞涩,有一丝惊慌,我该如何赢得孩子们的好感呢?我的脑海中闪过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忽然明白:不应该先要求孩子们接受我,而应学会用心走近他们。这颗心,是真心,是爱心,是恒心。是“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于是我真诚而又亲切地说:“亲爱的孩子们,我愿把我全部的知识都教给你们,希望你们喜欢。”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多谢先生——他让我学会了“教书”。
工作了三四年,有孩子苦恼地对我说:“老师,活着真累。同学之间互相防范,彼此保留,问个问题都难!”我的心抽动了一下,在过多的升学率的压迫下,我已经忽略了孩子的做人,我悔恨自己的高高在上,悔恨自己的粗心,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们受伤,我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和睦相处,亲如家人,我打开先生文集,轻轻地问:“我该怎么办,先生?”先生有力的眼神凝望着我,似乎在坚定地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恍然大悟,就让我先从教他们做一名真人开始吧!多谢先生——他让我懂得了“育人”。
七八年过去了,当我在课堂上驾轻就熟,自鸣得意的时候,新课改的春风吹拂了中华大地,它不停地呼唤我:出来吧,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我摇头,我不敢,自然虽然美,它有着太多的奥妙让我弄不懂,社会虽然大,它像个无底的深渊让我猜不透,生活虽然真,但是个百变的万花筒,让我看不清。我固步不前,像个小脚的老太太逐渐拉大了与大家的距离,与此同时,我也看到了人们眼中的失望。“我还年青,怎么能过早蒙上陈腐的味道呢?”我反思,我痛心。“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先生的诗不经意间从我口中吟出。“去吧,去创新,去开拓。”我分明看见理着寸尺平头的先生在我身边用平和的话鼓励我。于是我加快步伐追上大伙,投身到教改的洪流中,做一个实实在在“淘金人”。再谢先生——给了我勇气让我创新。
是的,我没有鲜花,但我有孩子们的笑容。
是的,我没有掌声,但我有先生话语的鼓舞。
就让我吟起那句诗来表明我的志向吧: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愿做陶行知先生那样的人。
第三篇:行知伴我行心得体会
行知伴我行心得体会
最近,学校组织全体老师开展了“行知伴我行”的学习心得体会活动,通过学习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名篇论著,让我的收获颇丰,感触很深,对于我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来说,更是值得我学习和实践。
陶行知先生在《我们的信条》中指出,我们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我们的农民,我们要向着农民烧心香,我们心里要充满那农民的甘苦!一个二十年代的教育工作者就如此一心为着农民群众,确实让我们当代青年乡村汗颜。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师德修养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要特别注意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因为教师的道德品质人格对学生的成长,甚至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几年来的教书生涯中,在师德修养方面,我一直认为,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农村教师必须树立的师德观,我觉得,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必须体现在教师的育人方面,也就是说教师要围绕“教学生怎样做人”为中心,学会关心别人,学会生活,促进他们的德行现代化,突出人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培养合作精神,艰苦创业与自尊自强的精神。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新的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而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代和未来,教师的日常工作是平凡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写作论文、搞课题研究、指导学生等,但教育工作者的意义却是不平凡的。我觉得,一个优秀的乡村教师,只有不断地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有渊博的学识成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才能更好地给学生传道授业,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才能成为青年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我深信,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倘使个个乡村教师的心都经过了农民甘苦化”我相信他们必定能够叫中国个个乡村变为天堂,变做乐园,在我们新时代乡村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终将会变成现实。
2011年12月7日
第四篇:陶行知演讲稿
由陶行知“喂鸡”引发的思考
——将课堂交还给孩子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那个被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两座大山重重压着的年代,陶行知先生以这样的一种献身精神,为中华教育寻觅曙光。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他走向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从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怎么才能让公鸡吃米呢?他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还是拍着翅膀蹬腿使劲挣扎,简直如上刑场,如临大敌。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大公鸡自己就开始吃起米来。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
陶先生采用“喂鸡”这件平常的小事,来比喻课堂教学中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三种不同境界,教师好比是喂鸡人,而学生恰似那只“被摆布”的大公鸡。三次喂鸡,喂鸡人为了想让大公鸡吃米,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喂鸡方法,从而收到了不同的效果。身处其中,我们很能理解喂鸡人“望鸡成凤”的迫切心情。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曾经有那么多的无奈:当我们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有条不紊”地实施以期达到“行云流水”的效果时,我们的孩子偏偏喜欢“迂回绕道”、“节外生枝”;当我们在讲台前动情地直抒情怀慷慨陈词时,却看到孩子们端坐位置无动于衷,一脸漠然;当我们把费尽心机找来的资料全盘呈现欲赢得孩子们惊奇的喝彩时,却见孩子们手扬网上查阅的最新信息,脸上露出一丝不屑……多少年来,教师们兢兢业业、用心良苦,一次次“告诉”,一声声“叮咛”……然而我们失望地发现,我们的“投入”,我们的“痴迷”,我们的“煞费苦心”,从来都是教师的“一相情愿”和“孤芳自赏”,孩子们并不“领情”。于是,我们的教师委屈、困惑,或大光其火,或百思不解: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打开中外教育大师的著作,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奥秘。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舞。罗杰斯也说过:“自由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愈高。”事实上,“学生自己所获得的事物概念,要比取他人教义的概念更为清楚并更有说服力。”
多年来,我们的教师历来感觉太好,太充满自信,太夸大自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道德的楷模、知识的源泉、正义的化身”,这美好的角色一直使我们在孩子们面前透着当然的“霸气”。“该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这堂课学生没‘配合’好”,‘驾驭’、‘配合’,不经意的言谈透出教师“主宰”课堂的心态。尽管我们自认为是教育的新生代,我们对学生会和颜细语,满面笑容,然而骨子里“救世主”的角色意识依旧存在,试想,我们是否曾经一次次满脸笑容、千方百计地把孩子引领到自己设计的“教程”?我们是否常常通过“循循善诱”的启发把孩子们的思维束缚到自己预设的“标准”答案中?我们是否通过让学生一次次复述把教师总结的答案“搬运”到学生的脑海?我们是否常常“科学艺术”地设计并控制课堂的密度、节奏、气氛和情绪?我们把这一切做得那么坦然,还会感觉良好地以为这一切就是“民主平等尊重和热爱”。然而,我们偏偏最最忽视的是孩子们内心实实在在的需要。许多时候我们在备课时设想的难点以及预计课堂中的“出彩点”竟是孩子的已知,而孩子们那么富有挑战而具有思维价值的“未知”部分却没有机会展示或被老师“完美”的教案排斥在外乃至被扼杀。
聆听着大师的语录,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阳光,我们变得“豁然开朗”——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不是“上帝”,不是“救世主”,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正像萧伯纳说过“我不是你的老师,只是一个伴侣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
因此,我们的教师应该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孩子的中间,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营造开放的教学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主动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激起孩子探讨、发现知识的愿望,共同总结获得知识的途径、方法,发展孩子的元认知水平;教师应该深入到孩子的心里去,和孩子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经历期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孩子们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
课堂上,以学生的问题作为“路标”,教学的内容从学生的疑问中来,使解疑释疑成为孩子们的主动需要,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学生的问题作为“路标”,弥补了教师备课远离学生实际的缺憾和弊端,寻找到师生沟通的捷径,避免了课堂的诸多无效灌输;以学生的问题作为“路标”,课堂变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多变的、极具生成性的系统,整个教学过程变成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不断生疑、主动质疑、共同释疑的过程。课堂就是一个生动的问题情境,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智慧场”。在“智慧场”中,学生思维活跃,充满灵性;在“智慧场”中,学生急中生智,巧妙答题……学生人人参与,师生真诚沟通,共享知识经验,使课堂成为自主的课堂,交往的课堂,伙伴的课堂,师生对话的课堂——学生时时处于思维探索的兴奋状态,知识在独立思考、自我释疑中不断被激活;教师在引导释疑的过程中,分享孩子“探究发现”的快乐,与学生共同成长。
由此看来,我们的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我们的孩子不需要精心打造。课堂不是舞台,教师不需要慷慨陈词,滔滔不绝;教案不是剧本,不需要按部就班,亦步亦趋。教师的作用在于营造氛围,适时调控,巧妙点拨,以激发学生多层面的思维和多角度的理解、体验,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的真谛。
教学就像喂鸡吃米一样,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当学习成为孩子自己的需要时,学习才会发生效果。把课堂还给孩子,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乐学、想学、愿学,才是成功的教育!
第五篇:陶行知演讲稿
幸福的由来
台湾作家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是啊,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始终铭记:“对待孩子要有爱心,对待工作要有细心,对待家长要有诚心”,我细细品尝着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就如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记得刚踏进幼儿园的那一刹那,陌生,恐惧一起袭来,心底只有喜欢孩子的一颗心为自己壮着胆。我被分到中班和从事幼教多年,经验丰富的司马老师一起工作。我看着,记着,学着司马老师的一举一动,好让自己在孩子们面前有一个好的表现,也像司马老师一样铃鼓一摇,孩子们的眼睛就望过来。一天又一天的过去了,我的努力孩子们视而不见。一个班30几个孩子压的我喘不过气来,任凭我嗓子喊破他们还是讲他们的,这样的情况让我觉得很无助也很无奈,特别是有时候一个人带班的时候。这时候当我接触到陶先生的教育理论才让我知道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不怕辛苦、不怕失败,一心要把奥妙的新理一个一个的发现出来的精神。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我的一次次体贴的照顾,耐心的倾听使我慢慢地走进了孩子的心中。国庆长假期间我接到一个电话,刚接通,“肖老师,我想你了!”一个稚嫩的声音在我耳中想起,原来是班上灿灿小朋友放假想我了吵着妈妈给我打电话,正是这一句简单的问候,重新点燃了我对幼教的热爱,让我知道了孩子们爱我,喜欢我,想着我„..总认为半年来自己碌碌无为,这不正是孩子教给我满意的答卷吗?我为被孩子们的接纳而幸福着,快乐着。
时间流逝,困难总会过去,我充满信心继续着我的幼教事业,我向同行学习业务能力,我参阅幼教杂志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工作中我做个有心人积累点滴经验,每年的研究课我和班上老师商量共同探讨,根据自己的情况我给自己定目标,“琴棋书画”对幼儿老师来说必不可少,因此我坚持每天画一张简笔画,一个星期弹一首幼儿歌曲,看着我的画能给孩子们的课堂气氛增添色彩,看着孩子们随着我的琴声《找朋友》在教室里欢歌跳舞,那双僵硬的手指从此灵动起来,我禁不住竖起大拇指和孩子一起表扬道:“老师真棒!”我和孩子们共同快乐成长着。也正是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对业务的钻研,慢慢的,我对幼教工作有了一份新的认识,业务能力也在不断的熟悉和提高。园长也放心把一个班的孩子交给了我,我当上了班主任。每天,我听着孩子们的“肖老师好!”快乐的工作着,晚上伴者孩子们的欢声入眠,我珍惜着能在蓝天下这片最纯净的土地上工作,我享受着职业带给我的幸福。
当看到他们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要在这里起飞时;我打心眼高兴,同时也感到很幸福,因为我有幸感受着他们的开心,见证着他们的进步,更有幸陪伴他们走过了最纯真,最美好的童年时光!这些点点滴滴都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
正如陶先生说的那样爱是一切创造教育的源泉,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师爱是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的圣洁之爱。
我的生命在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身上延续,我的快乐在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身上找寻,拥有了孩子的心,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