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春期心理健康发言稿
学生青春期心理教育讲座材料
(磨市镇中心学校:陈媛媛)
我大致讲三大方面的内容:
【1】青春期的概念和在人生中的地位 【2】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3】如何渡过青春期★青春期学生的同伴交往★青春期学生的异性交往★青春期学生的亲子交往★青春期学生的师生交往
一、青春期的概念和在人生中的地位
青春期是指一个人从少年时代向成人转变的过渡时期,一般是指从12岁—18岁的年龄段。它既是人生的一个过渡时期又是人生的一个困难时期。
二、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同学们因为身体迅速发育而强烈要求独立,又因为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而保持儿童似的依赖性。青春期就是在这种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中挣扎,难免会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而常见的就是逆反心理。同学们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通过反复的尝试、碰撞、回视,慢慢地走向成熟。
1.情绪发展强烈多变
青春期情绪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易于波动并潜藏不安。我们通俗点讲,就是容易情绪化。一般来讲,在青春初期,同学们都会感到情绪不稳定。有时候很开心,有时又很烦闷,有时充满希望,有时又灰心丧气,有时希望有人陪伴,有时又渴望独处。同学们面对自己的身体、生理的突然变化,往往感到措手不及、惶惑不安、焦虑、抑郁、情绪起伏和波动较大。可以认为,人到了青春期,既像一轮冉冉升起的朝阳,充满无限的生命力,又象一艘航行在变幻莫测大海里的航船,随时都有遭到风暴袭击的危险。这种难以驾驶的情绪和由于生理上的迅速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恼闷心情,就构成了青春期同学们情绪和情感的典型特征。
2.交际发展自主自锁
在青春期,同学们的交际逐渐扩大。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自我价值观的逐步形成,同学们开始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评判与自己交往的人,选择与自己投合的朋友,且常常会排斥旁人的议论、影响与干预。因此带有明显的自主性、自锁性。(表现:与同学,家长,老师的关系)处在青春期的同学们,渐渐地从家庭中游离,更多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活动,结交志趣相投的同学为知心朋友,增加了对同伴关系的依赖,与父母家庭的联系削弱,对教师的依赖与批评共存。此时,同学们与父母在情感上、行为上、观点上日益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对老师的态度中,增加了选择、保留和批评、怀疑的成分。同时,异性交往成了一个突出课题。
3.情感体现社会性(同学-老师-家庭-社会)在这段时期,同学们的情感由原来对亲人的挚爱之情,拓展到对同学、老师、明星、科学家和领袖人物崇敬和追随,由自爱到爱集体、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爱整个全人类;也就是说,此时的情感充分体现了社会性;道德观也发生了变化,对成功人士、名人崇拜得五体投地,对坏人坏事疾恶如仇,追求公平公正,一旦发现某人有私心杂念,就会嗤之以鼻,就因为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妥协和容纳不同意见的人与事,所以很容易受到伤害。
4.智力发展迅猛活跃
青春期的学生智力获得了巨大进步。首先,儿童的各种基本智力因素,如言语、感知、记忆、想像、思维能力大大提高和完善,使同学们能更轻松、高效地完成各种认知任务;其次,认知结构和思维过程也有质的提高,认知结构更趋合理和完善,思维手段和形式更趋丰富和高级,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学习复杂事物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由于青春期的思维发生了质变--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要地位,也必然会影响和制约其他心理现象发生质的变化。思维是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初中生阶段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对一般的问题,能够透过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智力迅猛发展的表现:】所以,在此阶段,同学们好辩论,喜欢钻牛角尖,打破沙锅问到底,敢于挑战老师和家长,呈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但是,有时由于缺乏交流技巧,容易遭遇挫折。
5.自我发展突出高涨
自我意识的发展面临第二次飞跃,由于生理的突然、快速变化,同学们将心智集中指向自我、用于内省,关注自己的变化和感受,亦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观察和评价。人的自我发展受到自我意识的影响与制约。而自我意识则是人们对人生、对自己逐渐形成的一定形式的自我价值观、自我认识能力,能按照自己的需要不断去探求人生道路和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具体表现为:企图和要求摆脱父母和教师的管束,自行其事;不承认自己是小孩,要求长者平等相待,希望父母和教师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的人格。总之,到了青春期,同学们开始注视自我、关心自我、发现自我、突出自我、独立自我。
6.个性发展可变可塑
所谓个性,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的总和,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心理学认为,在青春期,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对形成独特的个性起着重大的作用。青春期的个性特征表现为:认同感逐渐扩大;价值取向开始形成;闭锁心理开始出现;兴趣范围逐渐扩大;评价能力不断发展;行为方式发生变化。
7.情爱发展单纯幼稚
在青春期,情爱包括友情、亲情、爱情等多个方面。
友情,反映为对同学的感情。青春期与儿童期相比,有了很大的专注性和稳定性。到了后期,友情甚至会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和浪漫性,讲“义气”,较“虔诚”。
亲情,反映为对父母、师长和抚养、教育过他们的人的感情。青春期表现为有一定的感恩性和真诚性。
爱情,反映为对异性的感情。在青春期,由于同学们尚不能正确理解什么是爱情,正确的恋爱观还没有形成,双方的社会地位又不很稳定,节操观念与法制观念较为缺乏,只是凭借着单纯的对异性追求来满足自己一时的“好奇心”。
8.理想发展起伏不定
富于幻想、探索人生、憧憬未来是青春期的心理特征之一。同学们渴望走向社会,确立个人和社会的理想,勇于开拓创造,敢于冲锋陷阵。在青春期,由于同学们的认识水平不高,对社会要求的理解比较粗浅,加上情感不够稳定,意志力比较薄弱,因而理想往往带有更多的一时冲动与情境激励,个人色彩较浓,起伏波动较大,容易受境遇影响而变化不定。
三、如何渡过青春期 1.青春期学生的同伴交往
朋友关系在青春期学生的生活中日益重要。青春期的学生将情感的重心逐渐偏向关系密切的朋友。同学们认为,朋友之间应该能同甘共苦,能从对方那里得到支持和帮助。因此,对朋友的质量产生了特殊的要求,认为朋友应该坦率、通情达理、关心别人、保守秘密。在日常交往中,好朋友之间往往能彼此公开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最秘密的事。这种交流对同学们心理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能使同学们通过别人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内心世界所发生的一切,更好地了解自己。
一般来说,在交往中我们必须遵守真诚、互助、信任和宽容的原则。所谓真诚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各自都能以真实诚恳的态度对待对方,没有一点虚假。要真诚地关心同伴,与朋友相处,必须报以真诚,诚实,这才是受欢迎的人,虚伪、世故的人叫人讨厌,难结良友。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注意是人的一种正常需要。当一个人感到周围的同学对他十分关心时,他心中更会有一种温暖、安全的感觉,就会充满自信和快乐。既然受到了别人的关心,他也同样会关心别人,这样相互之间就容易有一种友好、亲密的关系。真诚地关心同学要热情,当同伴有求于自己时,只要是正当的,就要尽己所有满足对方的要求,当看到别人有困难时,要主动去帮助、关心和体贴。当然,真诚地关心同学还要无私,尽可能避免给同伴出难题。
人际交往中,要宽容地对待同伴,对他人的利益、行为习惯及不同于自己的观点、见解持谅解态度,并能为他人作出自我牺牲。它表现为一个人对别人宽厚、有气量,不计小隙,能宽容异见。生活中充满了矛盾,同伴之间难免有被人误解、被人嫉妒和被人背后议论之类疙疙瘩瘩的事情发生。我们必须宽容别人,礼让别人。
交往的双方,彼此能相信对方的所作所为,相信而敢于托付。要诚恳地对待同伴,对于朋友的信任,我们万万不可辜负。不然的话,你不仅失去朋友对你的信任,还失去友谊。因此,没有信任的友谊是无法永存的。
在同学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彼此能互相帮助。当一方发生困难时,另一方能鼎力相助,为其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而决非是有些人理解的互惠互利,我帮了你,你一定要帮我,否则就不是互助。或是只讲义气,不讲是非标准,只要你需要,我就来帮你。甚至不分是非曲直,不顾法制纪律式的帮助。同学们在一些关键的时候,尤其要学会说“不”。拒绝是一种艺术,处理得好,还可以赢得朋友的尊重和信赖,加深友谊。我们所讲的互助是要真正为好朋友成长负责,真正做到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同学们还要主动与同伴交往。2.青春期学生的异性交往 进入青春期后,男女生之间会彼此对对方逐渐产生兴趣,从初期的排斥到中后期的逐渐融洽。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他们各方面的发展与成熟,随着价值观的不断变化和调整,产生于这种情感很可能就渐渐淡化下去,甚至完全消失。所以,青春期阶段的爱慕之情是很稚嫩的,缺乏牢固的基础。但只要处理得当,是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
男女生交往应坚持两条基本原则:提倡集体交往。既要反对“男女授受不亲”,又要坚持男女有别的原则,同学们应着重培养集体友谊,避免男女同学之间一对一的密切关系,特别是不要和校内校外的异性私下约会。提倡文明交往。男女同学在一起活动,互相尊重是最为重要的,轻佻的语言和行为是缺乏教养的不文明表现。在交往中还要注意合适的仪表,穿着打扮不要过于成人化,而应保持青少年一种奋发向上的朝气。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具体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学会选择,二是保持风度。
首先,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也是绚丽纷繁的,而同学们的心却是稚嫩单纯的,所以一定要有选择的与异性交往。
(1)选择正确的对象
兴趣相投,性格相符使人们有缘成为知己,人品的好坏更决定交往的质量。由于同学们的社会经验不够,判断力、自控力不强,往往经不起诱惑而受骗上当,甚至误入歧途。如果同学们对对方人品把握不准时,不妨听听父母和老师的意见。
(2)选择健康的内容
健康的交往内容有助于男女生发挥各自的长处,提高交往能力,使身心愉快而健康的发展。反之,如果只追求某种刺激,满足一些不健康的欲望,那么,不仅会影响学业,甚至身心遇到摧残,后果不堪设想。(3)选择适当的场合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异性交往毕竟不是生命的唯一和全部。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交往要把握分寸、把握住“度”,不能沉缅于其中。另外,由于同学们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面对种种诱惑往往不能自我把握或无法抵抗,所以要选择恰当的场合,不适合青少年交往的场所不要因好奇而涉足,应该多在学校和其他青少年活动基地开展异性交往。
其次,异性同学的交往要有风度。男女生在交往时衣着要符合学生的身份;交往中要掌握空间分寸;双方交流时,语言表达要得体;女生在交往中要举止端庄、稳重、得体、适度;男生要注意,不要动手动脚,要从容大方。
3.青春期学生的亲子交往
青春期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开始疏远。进入初中意味着向童年告别,急剧的身心变化打破了童年和平安宁的内心世界,初中学生的显著特点就是“变”,生理、心理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随着社会生活实践的增加,活动范围和知识领域的扩大,同学们的自我意识逐渐成熟,求知欲、独立意识、自尊心和成人感逐渐增强,开始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评判事物。
(1)同学们和父母之间彼此缺乏沟通,有了距离感(2)心理上的成人感(3)代沟形成(4)怀疑、挑战父母的权威(5)逆反心理和对抗行为(6)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7)与父母冲突
从人的成长过程来看,青少年在小时候一般不会去考虑父母的教育、职业、出身、品德等情况,他们一般都相信父母,依赖父母。可是到了青春期,生活环境扩大了,父母不再是孩子心目中的英雄,所以这时候青少年可能会觉得朋友比父母更了解自己,而父母常常不能理解自己,墨守成规、跟不上潮流,加之这时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已觉醒,十分渴望独立,但他们在经济上还是依赖父母,生活上离不开父母照顾,自己在外界又面对许多问题和困惑,如学习成绩、考试压力,与同学矛盾,对异性好奇等等,因此常常情绪不稳,有挫折、自卑、不安和无助感,这一切都会让同学们滋生逆反心理和敌对态度。
所以,在与父母相处上,同学们要注意:首先,时刻提醒自己珍惜父母的爱心和关怀,对同学们来说,天下爱你们的人莫过于父母,父母总是处处为你们设想,不惜牺牲自己,即使父母想法与你们不一致,做法欠妥,也必有他们的良苦用心。其次,要主动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想法,消除潜在的误解;学习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与父母交谈,对父母态度要谦恭,不要任意发脾气;尊重父母的建议和指导,当与父母出现冲突时,要主动寻求父母谅解。
同学们还应主动与父母沟通。随着同学们的长大,与父母亲人的心理距离逐渐拉大,常嫌父母罗嗦,嫌父母对自己管头管脚,毕竟自己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父母可能不接受这样的想法,而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有所偏颇。作为孩子,为了求得父母的理解,应该主动与父母沟通,经常对父母说学校里、班级里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让他们与自己取得情感上的共鸣。父母对自己的批评如果是对的,就应该承认错误,迅速改正;如果对自己的批评是没有根据的,又听不进自己的解释,不妨将此事先放到一边,等到父母情绪状态好的时候再予以指出;如果口头上说不清,可以通过书信形式与父母交流。
能设身处地理解对方的地位、心情、处境,但不放弃自己的正确见解。使用的语言要能肯定对方的好意与良苦用心,讲话语气不伤人,心平气和。同理心沟通方式抱有的想法应该是尽管听起来令人不太舒服,但知道是为自己好。如认为父母有不当之处,可在适当场合交换意见。在行为上,同学们应该对父母恭恭敬敬,有礼貌,面带笑容。在策略上,第一,求同,即寻找与父母的共同之处,努力去理解父母;第二,存异,即允许保留自己的不同意见。
人际交往发展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在成年之前,父母是长辈中跟孩子关系最密切的,对孩子影响也是最大的人。许多心理疾病的最先起因也多是由于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许多心理专家认为,父母的态度、行为造就了成长中的孩子以后的个性模型。青春期开始,父母仍然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这虽然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有着很大的关系,但父母对孩子能否带来积极影响在青少年自身能否主动与他们处理好关系上也是非常重要的。
4.青春期学生的师生交往 对青少年来说,教师是除了父母之外与他们接触最多的成年人,师生之间的互相影响对老师,尤其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可是,与小学生不同(小学生一般对老师言听计从),到了青春期的学生,他们自己对事物和对人都逐渐有了独特的看法和评价,他们开始会以批判的眼光来评价老师,并且有时会表现出对部分老师的崇敬而对另外部分老师的排斥甚至反感。如何用自然,正确的态度与老师相处好,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所以与老师相处中要注意:
(1)、一方面要知道老师与其它成年人一样既不是完美的,也不是万能的。作为学生,要有意识的调整好自己对教师的看法,如果因为不满意教师的性格或是过度崇拜老师都会影响自己知识的学习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了对教师正确的态度,才能认真听取教师作为一个年长者和学识丰富者对自己知识的教导和为人之道的指导,通过不断向老师学习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2)、另一方面要知道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作学生的如果对老师敬而远之,就会失去许多与老师相互沟通的机会,实际上一般教师都是愿意和学生建立亲密信任的关系。所以,青少年学生不要总是被动地等待教师来关注自己,而是可以主动去和老师作交流,探讨课业上的疑问,也可以谈些内心的想法和学习的心得,以便及时得到老师的教导。
(3)、最后,同学们还要学会敞开自己的心扉。向老师袒露一个“真实”的自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真诚地袒露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学们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可以让老师、同学进一步了解你。对于那些不便当面提及的悄悄话可以用周记的形式来敞开内心世界。
第二篇:青春期心理健康发言稿解读
学生青春期心理教育讲座材料
(磨市镇中心学校:陈媛媛)
我大致讲三大方面的内容:
【1】青春期的概念和在人生中的地位 【2】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3】如何渡过青春期★青春期学生的同伴交往★青春期学生的异性交往★青春期学生的亲子交往★青春期学生的师生交往
一、青春期的概念和在人生中的地位
青春期是指一个人从少年时代向成人转变的过渡时期,一般是指从12岁—18岁的年龄段。它既是人生的一个过渡时期又是人生的一个困难时期。
二、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同学们因为身体迅速发育而强烈要求独立,又因为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而保持儿童似的依赖性。青春期就是在这种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中挣扎,难免会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而常见的就是逆反心理。同学们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通过反复的尝试、碰撞、回视,慢慢地走向成熟。
1.情绪发展强烈多变
青春期情绪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易于波动并潜藏不安。我们通俗点讲,就是容易情绪化。一般来讲,在青春初期,同学们都会感到情绪不稳定。有时候很开心,有时又很烦闷,有时充满希望,有时又灰心丧气,有时希望有人陪伴,有时又渴望独处。同学们面对自己的身体、生理的突然变化,往往感到措手不及、惶惑不安、焦虑、抑郁、情绪起伏和波动较大。可以认为,人到了青春期,既像一轮冉冉升起的朝阳,充满无限的生命力,又象一艘航行在变幻莫测大海里的航船,随时都有遭到风暴袭击的危险。这种难以驾驶的情绪和由于生理上的迅速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恼闷心情,就构成了青春期同学们情绪和情感的典型特征。
2.交际发展自主自锁
在青春期,同学们的交际逐渐扩大。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自我价值观的逐步形成,同学们开始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评判与自己交往的人,选择与自己投合的朋友,且常常会排斥旁人的议论、影响与干预。因此带有明显的自主性、自锁性。(表现:与同学,家长,老师的关系)处在青春期的同学们,渐渐地从家庭中游离,更多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活动,结交志趣相投的同学为知心朋友,增加了对同伴关系的依赖,与父母家庭的联系削弱,对教师的依赖与批评共存。此时,同学们与父母在情感上、行为上、观点上日益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对老师的态度中,增加了选择、保留和批评、怀疑的成分。同时,异性交往成了一个突出课题。
3.情感体现社会性(同学-老师-家庭-社会)在这段时期,同学们的情感由原来对亲人的挚爱之情,拓展到对同学、老师、明星、科学家和领袖人物崇敬和追随,由自爱到爱集体、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爱整个全人类;也就是说,此时的情感充分体现了社会性;道德观也发生了变化,对成功人士、名人崇拜得五体投地,对坏人坏事疾恶如仇,追求公平公正,一旦发现某人有私心杂念,就会嗤之以鼻,就因为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妥协和容纳不同意见的人与事,所以很容易受到伤害。
4.智力发展迅猛活跃
青春期的学生智力获得了巨大进步。首先,儿童的各种基本智力因素,如言语、感知、记忆、想像、思维能力大大提高和完善,使同学们能更轻松、高效地完成各种认知任务;其次,认知结构和思维过程也有质的提高,认知结构更趋合理和完善,思维手段和形式更趋丰富和高级,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学习复杂事物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由于青春期的思维发生了质变--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要地位,也必然会影响和制约其他心理现象发生质的变化。思维是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初中生阶段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对一般的问题,能够透过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智力迅猛发展的表现:】所以,在此阶段,同学们好辩论,喜欢钻牛角尖,打破沙锅问到底,敢于挑战老师和家长,呈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但是,有时由于缺乏交流技巧,容易遭遇挫折。
5.自我发展突出高涨
自我意识的发展面临第二次飞跃,由于生理的突然、快速变化,同学们将心智集中指向自我、用于内省,关注自己的变化和感受,亦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观察和评价。人的自我发展受到自我意识的影响与制约。而自我意识则是人们对人生、对自己逐渐形成的一定形式的自我价值观、自我认识能力,能按照自己的需要不断去探求人生道路和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具体表现为:企图和要求摆脱父母和教师的管束,自行其事;不承认自己是小孩,要求长者平等相待,希望父母和教师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的人格。总之,到了青春期,同学们开始注视自我、关心自我、发现自我、突出自我、独立自我。
6.个性发展可变可塑
所谓个性,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的总和,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心理学认为,在青春期,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对形成独特的个性起着重大的作用。青春期的个性特征表现为:认同感逐渐扩大;价值取向开始形成;闭锁心理开始出现;兴趣范围逐渐扩大;评价能力不断发展;行为方式发生变化。
7.情爱发展单纯幼稚
在青春期,情爱包括友情、亲情、爱情等多个方面。
友情,反映为对同学的感情。青春期与儿童期相比,有了很大的专注性和稳定性。到了后期,友情甚至会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和浪漫性,讲“义气”,较“虔诚”。
亲情,反映为对父母、师长和抚养、教育过他们的人的感情。青春期表现为有一定的感恩性和真诚性。
爱情,反映为对异性的感情。在青春期,由于同学们尚不能正确理解什么是爱情,正确的恋爱观还没有形成,双方的社会地位又不很稳定,节操观念与法制观念较为缺乏,只是凭借着单纯的对异性追求来满足自己一时的“好奇心”。
8.理想发展起伏不定
富于幻想、探索人生、憧憬未来是青春期的心理特征之一。同学们渴望走向社会,确立个人和社会的理想,勇于开拓创造,敢于冲锋陷阵。在青春期,由于同学们的认识水平不高,对社会要求的理解比较粗浅,加上情感不够稳定,意志力比较薄弱,因而理想往往带有更多的一时冲动与情境激励,个人色彩较浓,起伏波动较大,容易受境遇影响而变化不定。
三、如何渡过青春期
1.青春期学生的同伴交往
朋友关系在青春期学生的生活中日益重要。青春期的学生将情感的重心逐渐偏向关系密切的朋友。同学们认为,朋友之间应该能同甘共苦,能从对方那里得到支持和帮助。因此,对朋友的质量产生了特殊的要求,认为朋友应该坦率、通情达理、关心别人、保守秘密。在日常交往中,好朋友之间往往能彼此公开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最秘密的事。这种交流对同学们心理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能使同学们通过别人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内心世界所发生的一切,更好地了解自己。
一般来说,在交往中我们必须遵守真诚、互助、信任和宽容的原则。所谓真诚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各自都能以真实诚恳的态度对待对方,没有一点虚假。要真诚地关心同伴,与朋友相处,必须报以真诚,诚实,这才是受欢迎的人,虚伪、世故的人叫人讨厌,难结良友。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注意是人的一种正常需要。当一个人感到周围的同学对他十分关心时,他心中更会有一种温暖、安全的感觉,就会充满自信和快乐。既然受到了别人的关心,他也同样会关心别人,这样相互之间就容易有一种友好、亲密的关系。真诚地关心同学要热情,当同伴有求于自己时,只要是正当的,就要尽己所有满足对方的要求,当看到别人有困难时,要主动去帮助、关心和体贴。当然,真诚地关心同学还要无私,尽可能避免给同伴出难题。
人际交往中,要宽容地对待同伴,对他人的利益、行为习惯及不同于自己的观点、见解持谅解态度,并能为他人作出自我牺牲。它表现为一个人对别人宽厚、有气量,不计小隙,能宽容异见。生活中充满了矛盾,同伴之间难免有被人误解、被人嫉妒和被人背后议论之类疙疙瘩瘩的事情发生。我们必须宽容别人,礼让别人。
交往的双方,彼此能相信对方的所作所为,相信而敢于托付。要诚恳地对待同伴,对于朋友的信任,我们万万不可辜负。不然的话,你不仅失去朋友对你的信任,还失去友谊。因此,没有信任的友谊是无法永存的。
在同学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彼此能互相帮助。当一方发生困难时,另一方能鼎力相助,为其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而决非是有些人理解的互惠互利,我帮了你,你一定要帮我,否则就不是互助。或是只讲义气,不讲是非标准,只要你需要,我就来帮你。甚至不分是非曲直,不顾法制纪律式的帮助。同学们在一些关键的时候,尤其要学会说“不”。拒绝是一种艺术,处理得好,还可以赢得朋友的尊重和信赖,加深友谊。我们所讲的互助是要真正为好朋友成长负责,真正做到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同学们还要主动与同伴交往。2.青春期学生的异性交往 进入青春期后,男女生之间会彼此对对方逐渐产生兴趣,从初期的排斥到中后期的逐渐融洽。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他们各方面的发展与成熟,随着价值观的不断变化和调整,产生于这种情感很可能就渐渐淡化下去,甚至完全消失。所以,青春期阶段的爱慕之情是很稚嫩的,缺乏牢固的基础。但只要处理得当,是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
男女生交往应坚持两条基本原则:提倡集体交往。既要反对“男女授受不亲”,又要坚持男女有别的原则,同学们应着重培养集体友谊,避免男女同学之间一对一的密切关系,特别是不要和校内校外的异性私下约会。提倡文明交往。男女同学在一起活动,互相尊重是最为重要的,轻佻的语言和行为是缺乏教养的不文明表现。在交往中还要注意合适的仪表,穿着打扮不要过于成人化,而应保持青少年一种奋发向上的朝气。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具体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学会选择,二是保持风度。
首先,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也是绚丽纷繁的,而同学们的心却是稚嫩单纯的,所以一定要有选择的与异性交往。
(1)选择正确的对象
兴趣相投,性格相符使人们有缘成为知己,人品的好坏更决定交往的质量。由于同学们的社会经验不够,判断力、自控力不强,往往经不起诱惑而受骗上当,甚至误入歧途。如果同学们对对方人品把握不准时,不妨听听父母和老师的意见。
(2)选择健康的内容
健康的交往内容有助于男女生发挥各自的长处,提高交往能力,使身心愉快而健康的发展。反之,如果只追求某种刺激,满足一些不健康的欲望,那么,不仅会影响学业,甚至身心遇到摧残,后果不堪设想。(3)选择适当的场合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异性交往毕竟不是生命的唯一和全部。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交往要把握分寸、把握住“度”,不能沉缅于其中。另外,由于同学们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面对种种诱惑往往不能自我把握或无法抵抗,所以要选择恰当的场合,不适合青少年交往的场所不要因好奇而涉足,应该多在学校和其他青少年活动基地开展异性交往。
其次,异性同学的交往要有风度。男女生在交往时衣着要符合学生的身份;交往中要掌握空间分寸;双方交流时,语言表达要得体;女生在交往中要举止端庄、稳重、得体、适度;男生要注意,不要动手动脚,要从容大方。
3.青春期学生的亲子交往
青春期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开始疏远。进入初中意味着向童年告别,急剧的身心变化打破了童年和平安宁的内心世界,初中学生的显著特点就是“变”,生理、心理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随着社会生活实践的增加,活动范围和知识领域的扩大,同学们的自我意识逐渐成熟,求知欲、独立意识、自尊心和成人感逐渐增强,开始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评判事物。
(1)同学们和父母之间彼此缺乏沟通,有了距离感(2)心理上的成人感(3)代沟形成(4)怀疑、挑战父母的权威(5)逆反心理和对抗行为(6)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7)与父母冲突
从人的成长过程来看,青少年在小时候一般不会去考虑父母的教育、职业、出身、品德等情况,他们一般都相信父母,依赖父母。可是到了青春期,生活环境扩大了,父母不再是孩子心目中的英雄,所以这时候青少年可能会觉得朋友比父母更了解自己,而父母常常不能理解自己,墨守成规、跟不上潮流,加之这时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已觉醒,十分渴望独立,但他们在经济上还是依赖父母,生活上离不开父母照顾,自己在外界又面对许多问题和困惑,如学习成绩、考试压力,与同学矛盾,对异性好奇等等,因此常常情绪不稳,有挫折、自卑、不安和无助感,这一切都会让同学们滋生逆反心理和敌对态度。
所以,在与父母相处上,同学们要注意:首先,时刻提醒自己珍惜父母的爱心和关怀,对同学们来说,天下爱你们的人莫过于父母,父母总是处处为你们设想,不惜牺牲自己,即使父母想法与你们不一致,做法欠妥,也必有他们的良苦用心。其次,要主动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想法,消除潜在的误解;学习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与父母交谈,对父母态度要谦恭,不要任意发脾气;尊重父母的建议和指导,当与父母出现冲突时,要主动寻求父母谅解。
同学们还应主动与父母沟通。随着同学们的长大,与父母亲人的心理距离逐渐拉大,常嫌父母罗嗦,嫌父母对自己管头管脚,毕竟自己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父母可能不接受这样的想法,而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有所偏颇。作为孩子,为了求得父母的理解,应该主动与父母沟通,经常对父母说学校里、班级里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让他们与自己取得情感上的共鸣。父母对自己的批评如果是对的,就应该承认错误,迅速改正;如果对自己的批评是没有根据的,又听不进自己的解释,不妨将此事先放到一边,等到父母情绪状态好的时候再予以指出;如果口头上说不清,可以通过书信形式与父母交流。
能设身处地理解对方的地位、心情、处境,但不放弃自己的正确见解。使用的语言要能肯定对方的好意与良苦用心,讲话语气不伤人,心平气和。同理心沟通方式抱有的想法应该是尽管听起来令人不太舒服,但知道是为自己好。如认为父母有不当之处,可在适当场合交换意见。在行为上,同学们应该对父母恭恭敬敬,有礼貌,面带笑容。在策略上,第一,求同,即寻找与父母的共同之处,努力去理解父母;第二,存异,即允许保留自己的不同意见。
人际交往发展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在成年之前,父母是长辈中跟孩子关系最密切的,对孩子影响也是最大的人。许多心理疾病的最先起因也多是由于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许多心理专家认为,父母的态度、行为造就了成长中的孩子以后的个性模型。青春期开始,父母仍然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这虽然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有着很大的关系,但父母对孩子能否带来积极影响在青少年自身能否主动与他们处理好关系上也是非常重要的。
4.青春期学生的师生交往 对青少年来说,教师是除了父母之外与他们接触最多的成年人,师生之间的互相影响对老师,尤其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可是,与小学生不同(小学生一般对老师言听计从),到了青春期的学生,他们自己对事物和对人都逐渐有了独特的看法和评价,他们开始会以批判的眼光来评价老师,并且有时会表现出对部分老师的崇敬而对另外部分老师的排斥甚至反感。如何用自然,正确的态度与老师相处好,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所以与老师相处中要注意:
(1)、一方面要知道老师与其它成年人一样既不是完美的,也不是万能的。作为学生,要有意识的调整好自己对教师的看法,如果因为不满意教师的性格或是过度崇拜老师都会影响自己知识的学习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了对教师正确的态度,才能认真听取教师作为一个年长者和学识丰富者对自己知识的教导和为人之道的指导,通过不断向老师学习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2)、另一方面要知道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作学生的如果对老师敬而远之,就会失去许多与老师相互沟通的机会,实际上一般教师都是愿意和学生建立亲密信任的关系。所以,青少年学生不要总是被动地等待教师来关注自己,而是可以主动去和老师作交流,探讨课业上的疑问,也可以谈些内心的想法和学习的心得,以便及时得到老师的教导。
(3)、最后,同学们还要学会敞开自己的心扉。向老师袒露一个“真实”的自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真诚地袒露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学们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可以让老师、同学进一步了解你。对于那些不便当面提及的悄悄话可以用周记的形式来敞开内心世界。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三篇:青春期心理健康
青春期心理健康
一、青春期常见问题
1.抑郁:总觉得苦闷、无精打采、提不起干劲。
2.焦虑:总感到莫名其妙的紧张、坐立不安心情烦躁、不踏实。
3.人际关系敏感:总感觉别人对自己不好,不理解、不同情自己;与异性在一起时感到不自在。
4.情绪不稳定:心情时好时坏,学习劲头时高时低,对同伴、家长和老师一会儿亲近,一会儿疏远。
5.心理不平衡:如果同学成绩比自己好、比自己有钱或穿得好就不舒服,总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公平。
6.适应不良:对学校的各种科目都不喜欢,对学校生活不适应,学习困难。
7.强迫症状:总在想一些没有必要的事情,如总想考不好该怎么办、说错了话该怎么办;女孩总担心自己服装不整洁爱照镜子等。
8.对抗倾向:常发脾气、摔东西、大喊大叫、爱抬杠、有理不让人,没理搅三分,控制不住自己。
9.厌学:对学习失去兴趣,厌烦到学校上课,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会提前做计划。10.自闭症: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与社会交往,接触,最后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
二、维护青春期的心理健康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青少年就能对人生、对世界、对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能正确地观察和分析客观事物,做到冷静妥善地处理事物。提高对挫折和心理冲突的耐受力。
2.对自己的期望不宜过高。青少年要在充分了解自己能力和特点的基础上,确定学习、工作或其他方面的奋斗目标。而这种目标应该是通过艰苦努力能达到的,不要仅凭良好的愿望和热情盲目地确定一些脱离实际的目标,更不要盲目参加不切合实际的竞争,对自己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否则目标落空,遭受挫折,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3.学会自我调控情绪。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难免会遇到不良刺激而出现负性情绪,对于这些,除找亲友、同学、老师通过谈心进行倾吐渲泄外,要及时提醒和告诫自己控制情绪。并要力所能及地参加一些积极的文体活动,防止消极心境的产生,使心理得到放松。这对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也是十分有益的。
4.主动进行人际交往。青少年在正常交往中,能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从中得到启迪、疏导和帮助,增强信任感和激励感。从而大大地增强学习、工作、生活信心,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困惑。这是保持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5.青少年的面前是漫漫人生路,如何能够顺利地上下求索,这就要在增进身体健康的同时,不要忘了为心理健康提供措施和养料,以达到真正的健康,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第四篇:青春期心理健康教案
《调整心态,把握成功》心理健康教育
主题班会
时间:2016年10月28日 地点:六(1)班教室 班级:六(1)班 执教人:万显能
一、活动内容: 《调整心态,把握成功》
二、活动目的:
1.六年级的学习紧张激烈,学生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才可以更好地适应六年级的学习生活。这次活动,就是要让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适应六年级紧张而忙碌的学习,让学生们能轻松愉快地度过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2.通过主题活动,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养同学们积极健康的心理,让学生管理自己的情感,使其拥有积极稳定阳光的情绪。
3.让家长更了解学生的压力,理解学生的心理,能与学生真情沟通,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
三、过程与方法:
在大家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从而达到以上活动的目地。
四、课前准备:
收集自己崇拜的名人名言,名人事例,目的是想让学生用名人事例来激励鼓舞自己。
五、活动口号:“关爱心灵,拥抱阳光,从现在开始”。
六、活动过程:
(一)学生自背班训:“我自信我快乐,我拼搏我成功”。
(二)打开心窗说说心里话:(让学生谈谈上了六年级以来的感受,了解学生的心态如何,分析学生存在的几种心理问题。)
时间荏苒,光阴似箭,同学们又升上了六年级,大家带着各自的理想,来到学校追求知识。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同学感受到毕业班的学习和以前有什么不同,我们一定有深刻的体会吧,现在大家来交流一下好不好?
听了同学们的心声,老师深刻地理解大家。求学之路还真不好走呀,脑子想不停,手指写不完,何时是尽头?有些同学,天天有这样的想法,你们心理不痛苦吗?大家也许不知道,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现象,它会影响着你们在六年级的学习,它会是你们学习生活中的绊脚石,老师把你们的心理问题归纳了一下,有以下几点:
1.压力或焦虑心理。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2.厌学心理。这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不好的同学不愿学习,就连成绩很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
3.人际冲突心理。包括与老师、家长、同学的冲突,生活在不和谐、不协调的人际关系中。主要表现在:
(1)曲解老师,心理不平衡(2)不主动理解人,却渴望理解万岁(3)不能悦纳父母,家庭关系紧张
(三)讲故事,明道理。大家先看一个故事,看看这个故事告诉你一个什么道理? 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铸成了很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就是他的心态,如果一个人的心态是积极的,他能乐观地面对人生,热情地接受挑战和应付一切困难,那他就成功了一半。1.大家收集一下,积极的心态有哪些?让学生明白:要想成功,首先得要有积极阳光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有:乐观、热情、大度、奉献、进取、自信、必胜、勇敢、坚强、有意志力、有强烈成就感等。
2.林肯的失败、成功史:(坚定的信念、积极的心态,让林肯成功。让学生明白:成功的路充满荆棘,在失败挫折面前,我们要更勇敢、更坚强、更有意志力,才会赢来成功。)
(四)自我调节
我们是六年级的学生,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适应,环境无法改变,学会自我调节,我们可以改变的是自己的心境。大家讨论一下,你这些不良的思想,有哪些办法可以解决? 归纳方法:
(一)坚定理想,用名人名言、名人事例鼓励自己
(二)自我调整,写心理日记宣泄
(三)自我积极的暗示,我一定能行
(四)找老师说心里话,或找知心朋友说心事
(五)听音乐或多参加活动等
七、班主任总结
第五篇: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
青春期心理(2008-09-23 00:19:52)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因为身体迅速发育而强烈要求独立,又因为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而保持儿童似的依赖性。青春期就是在这种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中挣扎,难免会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而常见的就是逆反心理(青春期心理断乳)。他们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通过反复的尝试、碰撞、回视,慢慢地走向成熟,在这段时间里,需要老师和家长很大的耐心和开放的胸怀,静观他们的表演,适当的时候给予肯定和赞扬,这对于铸就他们的自信和自尊是非常重要的。
一、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1、青春期的情绪特点: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情绪容易波动,而且表现为两极性,即有时心花怒放,阳光灿烂,满脸春风,有时愁眉苦脸,阴云密布,痛不欲生,甚至暴跳如雷,可以用“六月天孩子脸”来形容,父母在碰到这种情境时,千万要冷静,否则很容易发生冲突。
2、青春期的人际交往特点: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渐渐地从家庭中游离,更多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活动,结交志趣相投的同学为知心朋友,他们无话不谈,形影不离,视友谊至高无上,甚至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这些举止往往令家长很难理解,而这恰恰是典型的心理断乳表现,只是发生得太快,家长没有心理准备,如果此时的家长愈加束缚,他们离家长愈远,有的甚至逃离家庭去投奔同学。同时,青春期是性心理萌芽期,表现为开始比较注意自己形象,特别是异性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也尝试与异性交往,但是在交往过程中心理变得很复杂,一方面渴望接近对方,另一方面又很害怕别人发现,结果,交往过程神神秘秘,羞羞答答,反而显得别扭;一般情况下,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恋爱,只是彼此有共同的语言,喜欢一起交流和彼此欣赏。但是,由于表现的别样,成为同学们的谈资,一经同学的夸大处理便成为有色新闻,令当事人非常尴尬,就这样,由一起异性同学的交往而引发严重的心理负担,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为数不少。这就是青春期的苦恼┉┉
3、青春期的情感特点:在这段时期,青少年的情感由原来对亲人的挚爱之情,拓展到对同学、老师、明星、科学家和领袖人物崇敬和追随,由自爱到爱集体、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爱整个全人类;也就是说,青少年的情感充分的体现了社会性;此时,他们的道德观也发生了变化,对成功人士、名人崇拜得五体投地,对坏人坏事疾恶如仇,他们追求公平公正,一旦发现某人有私心杂念,他们就会嗤之以鼻,就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妥协和容纳不同意见的人与事,所以很容易受到伤害。
4、青春期的思维特点:思维是人的高级的心理活动,初中生阶段抽象思维开始发展,他们对一般的问题,能够透过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到了高中阶段,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迅速发展,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多维的、立体的考虑问题,并且通过综合、分析、推理找出本质和规律;所以,在此阶段,他们好辩论,喜欢钻牛角尖,打破沙锅问到底,敢于挑战老师和家长,呈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但是,有时由于缺乏交流技巧,容易遭遇挫折。
总之,青春期的心理可以形容为疾风骤雨期,他们充满热情和抱负,但又富于理想主义,对现实缺乏了解。由于抱负和理想,使他们好高骛远,想入非非,但是,现实又很容易让他们心灰意冷,甚至忧心重重。
青春期的少年就是在这种矛盾和苦涩中渡过,家庭是他们的避风港,如果家长善解人意,通情达理,给予关怀和支持,那么,青春期可以顺利通过;相反,家庭支离破碎,父母人心向背,莫视无睹,而少年的心理异常脆弱,在得不到有利的支持和帮助下,很容易被不良的社会团伙引诱,而误入歧途。
二、矛盾的青春期心理
1、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特点上最突出的表现是出现成人感,由此而增强了少年的独立意识。如他们渐渐地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过多的照顾或干预,否则心理便产生厌烦的情绪;对一些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断,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并有强烈的表现自己意见的愿望;对一些传统的、权威的结论持异议,往往会提出过激的批评之词。但由于其社会经验、生活经验的不足,经常碰壁,又不得不从父母那寻找方法、途径或帮助,再加上经济上不能独立,父母的权威作用又强迫他去依赖父母。
2、成人感与幼稚感的矛盾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突出表现是出现成人感---认为自己已经成熟,长成大人了。因而在一些行为活动、思维认识、社会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成人的样式。在心理,渴望别人把他看作大人,尊重他、理解他。但由于年龄不足,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及知识的局限性,在思想和行为上往往盲目性较大,易做傻事、蠢事,带有明显的小孩子气、幼稚性。
3、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需要与同龄人,特别是与异性、与父母平等交往,他们渴望他人和自己一样彼此间敞开心灵来相待。但由于每个人的性格、想法不一,使他们的这种渴求找不到释放的对象,只好诉说在日记里。这些日记写下的心里话,又由于自尊心,不愿被他人所知道,于是就形成既想让他人了解又害怕被他人了解的矛盾心理。
4、渴求感与压抑感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由于性的发育和成熟,出现了与异性交往的渴求。比如喜欢接近异性,想了解性知识,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甚至出现朦胧的爱情念头等。但由于学校、家长和社会舆论的约束、限制,使青春期的少年在情感和性的认识上存在着既非常渴求又不好意思表现的压抑的矛盾状态。
5、自制性和冲动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独立性、成人感出现的同时,自觉性和自制性也得到了加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他们主观上希望自己能随时自觉地遵守规则,力尽义务,但客观上又往往难以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时会鲁莽行事,使自己陷入既想自制,但又易冲动的矛盾之中。
总之,青春期的心理可以形容为疾风骤雨期,他们充满热情和抱负,但又富于理想主义,对现实缺乏了解,由于抱负和理想,使他们好高骛远,想入非非,但是,现实又很容易让他们心灰意冷,甚至忧心重重。
青春期的心理就是在这样的矛盾中形成并慢慢趋于成熟的,是一个自然过程。父母要注意尊重与信任孩子,多与孩子交流感情,了解他的心理,协助孩子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充实且有意义。
青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⑴逆反心理
⑵人际交往障碍
⑶考试紧张综合征
⑷自卑感
⑸妒忌心理
⑹忧郁情绪
⑺攻击行为
⑻网络成瘾
⑼误入不良团伙
⑽偷盗癖
⑾逃学
⑿自杀行为
三、家长如何应对
应该说,青少年出现的各种变化是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青少年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化过程中的正常表现。如果孩子有类似的“问题”,作为家长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科学的知识、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
★要理解、接纳孩子。孩子出现的一系列身心变化,孩子自己也是始科不及、难以控制的,此时特别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接纳。千万不要看到孩子的某些变化,或者发现孩子的反常行为就大呼小叫、惊慌失措,更不要打骂训斥,横加指责。否则,只会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加与父母的隔阂。★做孩子的朋友。青春期孩子的最大愿望就是渴望尊重、渴望独立,希望别人把他们当成大人,平等相待。这就要求家长要转变角色和教育观念,改变居高临下、命令式的单向教育为平等、探讨式的双向教育。从单纯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转变到指导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努力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据调查,90%以上的青少年有了苦恼后不是向父母和老师诉说,而是找朋友倾诉。那些顺利、平稳度过青春期的孩子,大多具有良好的家庭气氛与和谐的母子关系。
四、青春期心理健康的七大体现
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生理、心理上有许多变化,如情绪容易波动,爱慕异性,兴趣易转移等。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与别人相似。人与人之间都彼此相似。当听到月亮时,联想到太阳或星星,都是正常的反应。但联想到死亡,就让人难以理解。这种情况出现多了,就应注意他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如果一个人的想法、言语举止、嗜好、服饰等,与别人相差太大,则他的心理可能不够健康。
与年龄相符。人的行为是随着身心的发育而变化的。各种年龄的人,在想法、兴趣、行为上都有不同。青春期,应是精力充沛,活跃好动。而少年老成的学生,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是不大健康的。
善于与人相处。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在青春期,社交范围扩大。在交往中,互相取长补短,培养互助合作精神,丰富群体生活经验,锻炼适应他人的能力。
乐观进取。情绪愉快表示心理健康。乐观的人,对任何事物都积极进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畏惧,即使遇到不幸的事情,也能很快地重新适应,而不会长期沉陷于忧愁苦闷之中。相反,多愁善感、情绪经常忧郁的人,心理上是不健康的。而且,情绪愈低,心理不健康的程度也愈重。
适度的反应。每个人对事物的反应速度与程度都不相同。但差别不会太大。如反应偏于极端,他的心理就不健康。如学生因考试失败而一时不悦,是正常的现象;但若他为此而几天不吃饭,甚至有轻生的意念,就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当然,对考试失败无动于衷的学生,心理也未必健康。
面对现实。心理健康的人,都能面对现实。遇到困难,他们总是勇于承认现实,找出问题所在,设法解决。相反,心理不健康的人,由于不能适应环境,往往采取逃避现实的方法。这些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能达到自我欺骗的效果,久而久之,还会发展成病态。
思维合乎逻辑。心理健康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专心致志,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而不是三心二意,有头无尾。他们的思维合乎逻辑,说话条理分明,而不是东拉西扯,随说随忘。
五、青春期心理探幽
1、青春期心理评析
对于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都有过许多研究。
心理学家斯朗认为,当个体进入青春期以后,其心理变化为:“自我发现”;“产生对未来生活的设想”;“开始逐步跨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他把青春期称为“人生的第二次诞生”。
心理学家霍林活斯认为,青春期到来之后的生理、心理变化相似于幼儿的断乳现象。幼儿断乳意味着与母亲身体的完全脱离联系。由于急剧而彻底地断绝母乳喂养,儿童陷入欲求而得不到满足的,从而给儿童带来深刻的不安。这是人生的“第一次危机”。儿童进入青春期,意味着要从心理上摆脱对双亲的依赖。这种急剧而彻底的心理性“断乳”,也同样会给他们带来突如其来的一时不安,产生情绪上的激动和**,这便是人生的“第二次危机”。经过“第二次危机”之后,人们就可以逐渐步入脱离父母的监护,走向一个独立、完整人的过程。因此,他把青春期称为人生的“第二次危机”。
心理学家汤姆利兹认为,儿童期是“外界的获得时代”,而青春期则是“内部的获得时代”。由于性本能的起动,使个逐渐地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的内部。青春初期,他们常常会因自己不能掌握这种变化而烦恼,昔日儿童时期平静的心田被搅乱了而陷入于以反抗、冷淡、横蛮、怠慢、多变等表现为特征的否定与不安情绪之中。他们不仅对外界,就是对自己也都采取了“否定”的态度。因此,他把青春期称为“否定期”或“反抗期”。
心理学家霍尔认为,到了青春期,人的“身体与心理跟以前相比,大为不同,而发展的趋势是跳跃而来的。他们对于社会的义务感和新的爱情生活,忽然惊醒”,“他们既不了解世界,又不了解本身生理的发展所引起的心理变化。”因此,他把青春期称为“危机时期”。而心理学家盖脱则称为“暴风骤雨时期”,心理学家弋特又称为“疾风怒涛时期”。
心理学家律留宏认为,青春期是“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的转变期”,也是“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期。
总之,青春期是身心各方面发生很大变化的时期,也是精力、兴趣广泛、对人生充满幻想的时期。在生理上,身体迅速发育成熟;在心理上,则是精神逐渐觉醒,这种身心的时差,带来了急剧而复杂、广泛而深刻的心理矛盾、心理动荡。因而是人生的最关键的转折时期。
2、青春期心理实质
心理学认为,人的大脑是脑的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和物质基础。青春期是一个人大脑从生长发育走向日趋成熟的时期。结构上的成熟,也就保证了功能作用的发挥。从而,才有青春期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
心理学研究表明,脑虽然如此重要,但是单有大脑本身还不能产生心理,因为人脑的条件反射总是在外界的刺激作用才能形成,人的暂时神经联系是按照现实事物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或得到改变的,也就是说,人脑只有在客观现实的作用下,才能产生心理。所以,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所谓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自觉反映,是人类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按照自己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利用自然、改变自然和支配自然的独有的行为表现,是最高形态的心理。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并不是像镜子照物那样的机械的映照。人对于当前客观现实的反映,都是与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知识领域、道德水准与个性特点等方面相联系的,都是同他当时的生理状态与心理状态相联系的,因而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外界事物的反映也不相同。处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由于立场、观点不同,对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由此可见,人的心理由其外部条件状况和个体成熟程度所决定或制约。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对人来讲,客观现实包括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是对人的心理有着决定性意义的影响。20世纪,印度发现的“狼孩”回到人类社会后,虽然经过精心的教育,但是智力低下,就是一个明证。
总之,青春期心理实质就是发育成熟时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3、青春期心理特征
①、身心发展时差错位
在青春期,生理发育迅速成熟,而心理发育则相对迟缓,从而造成人的心理成熟水平、社会阅历积累与急剧的生理成熟不相适应,出现了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脱离的现象。从而会产生许多心理矛盾:个人要求与依赖关系,自我设计与师长要求,理想目标与现实可能,个人消费与经济能力,性爱意识与社会行为,这种主观上欲求与客观上可能的心理矛盾,引起了他们内心的烦恼与不安。因此青春期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和身心功能障碍。
②、智力发展迅猛活跃
所谓智力,一般说来,是指人的心理特征,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象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众所周知,人总是在年轻的时期最有活力。不少事实证明,有很多人在他们未成年时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而成年之后却反而平淡了。这说明,青少年时期在一个人智力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由于青春期的思维发生了质变--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要地位,也必然会影响和制约其他心理现象发生质的变化。
③、情绪发展强烈多变
心理学认为,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会引起对事物的好恶态度,从而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绪体验。我国古人称这为,人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虽与人体的生理唤醒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也受社会生活所影响,受人的认知过程的特点所制约。
青春期情绪发展的特征是:(1)易于波动并潜藏不安,表现为寂寞与孤独,忧虑与不安,以及苦闷与忧郁;(2)憧憬未来并富于幻想;(3)情绪多样并反应强烈。
可以认为,人到了青春期,既像一轮冉冉升起的朝阳,充满无限的生命力,又象一艘航行在变幻莫测大海里的航船,随时都有遭到风暴袭击的危险。这种难以驾驶的情绪和由于生理上的迅速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恼闷心情,就构成了青春期男女情绪和情感的典型特征。
④、个性发展可变可塑
所谓个性,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的总和,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心理学认为,在青春期,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对形成独特的个性起着重大的作用。
青春期的个性特征表现为:(1)认同感逐渐扩大;(2)价值取向开始形成;(3)闭锁心理开始出现;(4)兴趣范围逐渐扩大;(5)评价能力不断发展;(6)行为方式发生变化。
⑤、自我发展突出高涨
人的自我发展受到自我意识的影响与制约。而自我意识则是人们对人生对自己逐渐形成一定型式的自我价值观、自我认识能力,能按照自己的需要不断去探求人生道路和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具体表现为:企图和要求摆脱父母和教师的管束,自行其事:不承认自己是小孩,要求长者平等相待,希望父母和教师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的人格。
总之,到了青春期,人们开始注视自我、关心自我、发现自我、突出自我、独立自我。
⑥、情爱发展单纯幼稚
在青春期,情爱包括友情、育情、爱情等多个方面。
友情,反映为对同学、同志的情爱。青春期与儿童期相比,有了很大的专注性和稳定性。到了后期,友情甚至会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和浪漫性,讲“义气”,较“虔诚”。
育情,反映为对父母、师长和抚养、教育过他们的人的情爱。青春期,表现为有一定的感恩性和真诚性。
爱情,反映为对异性的情爱。这是人类特殊的感情,是复杂的精神表现之一,是青春期男女追求和探索人生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性意识的出现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正式初恋之前,往往会有一个爱情发展的早恋阶段,具有性的痴情性、轻信性和幻想性。在青春期,由于他们尚不能正确理解什么是爱情,正确的恋爱观还没有形成,双方的社会地位又不很稳定,节操观念与法制观念较为缺乏,只是凭借着单纯的对异性追求和满足自己一时的欲求,因而早恋乃至初恋往往是不成功的,甚至是痛苦的。
⑦、交际发展自主自锁
在青春期,交际逐渐扩大。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自我价值观的逐步形成,他们开始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评判与自己交往的人,选择与自己投合的朋友,且常常会排斥旁人的议论、影响与干预。因此带有明显的自主性、自锁性。
一般说来,青春期的交际发展中,起作用的是兴趣相同、性情相投、思想共鸣、甘苦共享等思想感情因素。
⑧、理想发展起伏不定
所谓理想,是指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事物的想象和希望。富于幻想、探索人生、憧憬未来是青春期的心理特征之一。他们渴望走向社会,确立个人和社会的理想,勇于开拓创造,敢于冲锋陷阵。
理想受到人生的制约。理想的产生有赖于个人生理的成熟、社会的要求和个人认识水平的发展这三个基本条件。生理是一种前提条件,后两者才是有决定意识意义的因素。在青春期,由于他们的认识水平不高,对社会要求的理解比较粗浅,加上情感不够稳定,意志力比较薄弱,因而他们的理想往往带有更多的一时冲动与情境激励,个人色彩较浓,起伏波动较大,容易受境遇影响而变化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