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从有了互联网”演讲稿
“自从有了互联网”演讲稿
——姜慧娟
毫无疑问,世界正在进入一个“我们即媒体”的自媒体时代。博客、微信及其他便捷、大众的传播方式正在改变新闻等宣传类行业的整体面貌。
当人人都可以拍DV,都可以写(网志)博客,他们也都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记者或者“议员”。在这个“反客为主,人各有志(博客本是他人创始却为我们所用,人人都会写网络日志)”的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自主地记录自己的生活与遭遇,并且借助网络等新兴媒介在公共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做一个寂寞而真实的桅顶瞭望者。若得幸运之神的眷顾,还会凭着自己无意的一瞥,撞开历史多情的一页。
或许正是看到这一改天换地的变革,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将网民评选为年度风云人物。过去,在网上冲浪被当作一种时尚,而现在更是一种必需的生活方式。网络不仅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而且正在创造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众型历史。下面我将用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对于自从有了互联网后的一些个人看法:
第一章:作为社会软件的互联网
阿尔文·托夫勒在《再造新文明》一书中断言:世界迎来了第三次浪潮。第一浪潮是以锄头为标志,第二浪潮以流水线为标志,而第三浪潮则是以电脑为标志。第二浪潮的大众化社会如今已经为分众化社会所取代,同质性社会为多样性社会所取代。如今,伴随着各种社会性软件和社会性网络的兴起,“电脑”早已经开花结果,网络也借助各种载体基本上发展到了“全民参与”的阶段。
对于流行于网络上的意见,有人可能会说,网络意见是一种不全面的意见,不代表民意。这种批判多少带有一种乌托邦的意味,因为直至今天,历史上大概也没有什么民意是全民一致达成的,要不怎会有更像是权宜之计的“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事实上,在分众化社会到来之际,如何维护少数派权利更是现代政治的首要任务。如果我们将网络意见视为民意中的一部分,就应该相信任何网络意见,哪怕只是从网上发出的一个孤独的声音同样值得政府与社会重视。
尽管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谣言”与“错误言论”的传播,让一些多愁善感的正人君子心怀忧惧,甚至竭尽所能掩饰这个时代亟须医治的溃疡。然而,即使如此,在关键时候互联网总是能给我们带来温暖、惊喜与光亮。自从有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格局产生了巨大变化,每一个人都可以轻松地成为一个“新闻社”、一个“编辑部”、一部“电台”、一个“权利的终端”。从“史上最牛的钉子户”到2014全民反腐官方网站开通等事件无不表明:如果有可以持续的自由权利,每位公民都能顶天立地。
中国民意之崛起,来自中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来自现代网络科技的发展。如果承认在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暗合了“重新发现社会”的过程,承认中国在逐渐地告别过去那种一切以政治为中心的“上下高度一致”的时代,就不难发现,无论是改革开放,还是互联网发展,客观上都是在个体平等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横向的联合。众所周知,中央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最重要差异就在于,前者的信息是垂直流动的,而在市场经济中,信息主要是水平及对角流动,买卖双方在各个层次交换着信息。
尽管一直乐见互联网在中国的成长,但是我们同样发现世界上鲜有这种中国式的狂热。有理由认为,互联网的过度繁荣映照出的恰恰是现实生活满是无奈。试想,若不是现实生活不尽如人意,无处可去,谁会整天泡在网上?若不是没有相濡以沫的爱情,谁又何苦天遥地远地与未来网恋?所以我说,网络更像是现实世界的流放之地,寄居其中有时亦不过是在失乐园后与自救。互联网见证了转型期中国人的怕与爱,当人们不能种好自己现实中的田地,无力在大街上获得权利的收成,便只好对着小小的鼠标称颂不已,仿佛那是漂荡在浩瀚波涛之上的装载着国家未来的夜航船。
第二章:互联网执政与媒介的贫困
费正清先生曾经如此评价中国:“迄今为止,中国仍然是记者的天堂、统计学家的地狱。”所谓“统计学家的地狱”,是因为旧时中国没有真实可信的“数目字管理”;而“记者的天堂”则一语道破转型时期的特征。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大时代。旧事物尚未消褪,新事物正在生长,置身其中,有理想的记者会知道自己身处怎样的时代,知道这个时代正在跨越怎样的难关,坚守怎样的价值并呵护那些事关进步的默契。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民意崛起并非可以取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有时还可能毫无作用,因为民意会遭遇强力的抵抗甚至反噬。比如说,虽然公民被宪法赋予了言论自由,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却看到许多无法无天的官员使其治下的公民因言获罪。另一个“经典”得让人心痛的对比是,2007年周正龙拍老虎,不仅没被老虎伤到半根毫毛,而且在2007年年底成为无数网民心中的“年度风云人物”;魏文华拍城管,短短几分钟却被被拍的一群城管活活打死,“城管猛于虎”的说法随着这个鲜明的对比不胫而走。2007年的问题没解决,于是便有了发生在2008年初的“天门惨案(7日下午5时许,湖北天门市湾坝附近,天门市水利局下属建筑公司一负责人用手机拍下城管执法人员粗暴执法过程,城管人员发现后要求其删除图片,男子拒绝,遭城管围殴,在送医院后不幸死亡。这就是著名的天门惨案,在2008年某天发生在一片被“诗仙”李白称赞过的土地上)”。
民意崛起并不难,真正难的是民意如何能够获得执行力,使那些获得共识的意见能够推动制度变革与具体的操作层面。对比“民意崛起”与“天门惨案”的发生,或许,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最不幸的不是已经发生的不幸,而是大家知道不幸的根源却不知道它何时消失或消灭,而是舆论与民意一次次胜出而悲剧与恶行却继续堂而皇之地上演,而是民意没有执行力。
有目共睹的是,互联网正在改变执政观念。执政党对互联网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网络时代中国政治进入一个新阶段。与此相关的背景是,截至2007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达到1.62亿,仅次于美国的2.11亿。网民的政治参与,部分弥补了现实政治表达的“贫困”,日益影响着政治决策和高层思考。即使是那些曾经视互联网为洪水猛兽的人也渐渐相信,与其把互联网视为挑战,不如顺势而为,使其变成可以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一次机遇。互联网不仅是一种认识真理的工具,同样是一种新的治理工具。如今每年“两会”上,中央领导人希望网络能成为民众与中央沟通的平台,互联网将从学用、商用、民用走到政治生活前台,更加深刻地影响中国社会。地方官员也在不同场合鼓吹学习、用好网络,“如果党政官员不愿、不会、不能利用网络和群众保持沟通的话,那可能就会变成现代社会的聋子和瞎子”。当代中国官员群体正放弃对互联网的厌恶感,更多地亲近和利用互联网,广纳民意和汲取民智,形成和民间频繁的互动,这将引发更多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或可推动中国各级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岭南十拍”的出现,则是政府与社会互动的典范。
“互联网执政”,这是我最早在《南方周末》上、在新闻执政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概念。它不过是“新闻执政”的拓展。“新闻执政”的提议源于美国白宫发言人,它区别于传统政治传播中的“宣传统治”。不难发现,在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路途中,中国同样经历着由“宣传统治”到“新闻执政”的转变。国务院新闻办的官员亦表示,中国政府应对新闻媒体的态度已由“媒体控制”、“媒体管理”过渡到现在的“媒体合作”。
政治是管理公共事务的艺术,善治的实现必然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然而,在毫不吝惜地赞美互联网为中国正在形成的开放社会立约的同时,同样应该看到,互联网议政与互联网执政的过度繁荣,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其他治理途径的严重缺位,尤其反映了主流媒体——诸如报纸、电台、电视台——作为舆论平台的实效。在中国,网络更像是政治与社会表达的一个替代品或者集合器。它集街头运动、议会辩论、舆论监督与社会监督等于一身。它表面上热烈无比,却又有着杂烩一切的暧昧。作为博弈工具的互联网,它一次次见证了原本可以在法院解决的问题,却不得不首先经过一场场轰轰烈烈的“媒体审判”或者“互联网审判”才能推动;原本可以在日常行政中解决的问题,却要通过互联网上风起云涌的声讨“定止纷争”。记得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经济刚刚兴起时,人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便是“眼球经济”(或者说“注意力经济”)。拜30年改革之所赐,中国人权利意识日益觉醒,伴随着各地有责任心媒体的积极参与,一些维权者在维权受阻时往往会想到通过“吸引眼球”的方式来为自己争取权利。
然而,媒体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尽管媒体时刻关注社会,但从产业角度和新闻规律来说,并非所有关注都源于救济社会的目的。如尼尔·波兹曼所说,新闻播报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有残酷的性质。如今,“好、现在”时常被用于广播和电视新闻节目,其目的在于指出我们刚刚看到的或听到的东西同我们将要看到或听到的东西毫无关系。“再残忍的谋杀,再具破坏力的地震,再严重的政治错误,只要新闻播音员说一声‘好、现在',一切就可以从我们的脑海中消失”。克林顿的新闻班子会适时地把信息透露给守在白宫外的记者,并将此视为“给野兽喂食”。不幸的是,转型时代的公众同样像渴望正义之肉的野兽,他们通常会在间歇性发作的正义声讨中“尝鲜即安(获得最新发布之后便不再帮助当事人)”。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新闻当事人在媒体轰轰烈烈的关注“寂寞如烟花”之原因所在。显然,互联网上的拦轿喊冤和随之而来的互联网执政并不能实现人们期许的普遍正义,因为互联网并不足以支撑起一套行之有效、一以贯之的规则,不能消解制度上的贫困。
媒体与政府在互联网时代的作为有目共睹。然而,必须承认的是,如果一个社会凡事都要靠民意来推动,那么其制度建设就一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显而易见,民意更需要在制度上落实,而不是依靠网络上风起云涌的街头运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零星的社会工程诚然需要所有人的努力,但是这种“计件式的维权”终究不如扶起一种制度更有效力,更符合一个宪政国家的政治伦理。
第三章:自从有了互联网
100多年以前,在信息时代尚未破晓之时,大概是意识到人们对信息的过度攫取会毁掉自己的生活,梭罗离开了喧闹的城市,走近了瓦尔登湖。就像今天,拔了网线,关了电视,过不被信息垃圾包围的日子。显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那些发生在远在天边的大事小情,无论是一场血淋淋的自杀式袭击、绑匪的演讲,还是女明星成功或失败的隆胸手术,与我们的生活其实是毫不相干的。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们无力冲出信息时代的重重包围时,又不得不面临这一时代的另一种尴尬:无用的信息管道像章鱼的爪子一样连接我们身体与生活的每一根神经,有用的信息却在黑箱之中无路可寻。这种失衡让我们提倡使每个人免于成为“标准阅读器”的“第六种自由”时显得多么力不从心。
我从2005年开始上网,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中国网络社会的荣辱与成长。相信许多朋友也和我一样,在网络上度过或者耗费了一生中最美好的光阴。有时我们也会因为自己成为“信息成瘾者”而变得烦恼不安,即便偶尔下定决心享受几个“信息斋戒”的日子,也难免会像个信息时代的逃犯鬼使神差一般接上网线,被网络引渡回来。然而,尽管知道互联网不是个享受生活的美好所在,但对于那些关注社会成长的人来说,互联网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时代监视器”,一条参与政治与社会生活的街道。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这个转型时代的困顿与挫折,更可以触摸到这个时代的脉搏与心跳。
感谢互联网,它不仅为我们扩展了生活自由,更扩展了内心的疆土。感谢互联网让我在求学的时候能够与在远方的朋友们在网上相遇,能和许多朋友一样有机会在各类媒体上贡献自己的才情与热情。因之我也时常在想,如果没有互联网,没有在现代学院五六年来的知难而进与坚守,我在这个时代的言说将是怎样的黯淡无光!如今的中国改革船到江心,有关思想解放的讨论再次让我们看到社会整体格局的改变,现代学院作为国家百强高职院校之一,更应在此次大潮流中为国宪政史与思想解放史上的未竟作攻伐先锋军,为国家及学院的发展作突出贡献。
如何做一个网络时代的好公民?在这篇序的结尾,还是让我们回味阿尔文·托夫勒先生写在《再造新文明》一书中的那段话吧:“容许犯错,不妄下断言,尊重多样性,再加上一些幽默感及有所节制,这些是我们展开21世纪的新旅程时,行囊中不可或缺的求生工具。”
第二篇:自从我心里有了你,生活变得有色彩
自从我心里有了你,生活变得有色彩
甜蜜爱情日志,亲爱的自从我心里有了你,生活变得有色彩当心里有你的时候。
我不会多看的其他女生一眼
我只对你好不会对其他女生好
不随便说出会让你乱想的话
你不和我说分手,我也不会
因为我想等到,我爱你,你爱我的时候
不管我在忙我也会给你电话的我很爱吃醋,所以请你不要和其他男生太亲密了
和你在一起的时候真的感觉时间过的好快好快
快得我都忘记了时间
我真心的喜欢你,但还没爱上你
你一定要等我跟你说我爱你哦,不要中途离开我我最害怕的就是有一天有个人我在你心里面的位置
我现在最大的顾虑就是以后我们不在同一个学校,我怎么保护你
我真的狠喜欢你
请你不要介意,我一不知怎么的,突然想说这些。
也许是心血来潮吧,嘿嘿
当繁华落尽,世界已腿去色彩,玫瑰也化作了尘埃,我的心即使在黑夜中也难以掩盖,是你让我相思成灾
让我怎么感谢你,当我走向你时,我原想摘取一片红叶,你却给了我整片枫林。
如果世界只剩下十分钟,我会与你携手走过最后一段马路,如果世界只剩下三分钟,我会和你一起回忆过往的甜蜜,如果世界只剩下一分钟,你会做什么?
我会在你耳边说60边我爱你
如果我做了什么让你不高兴的事
一定要跟我说
你是初恋,不懂很多事
为此我很头疼
无语你的很http://
你不要因为这个而着急
没事,慢慢学、我不想你有压力、不管是什么事、我来扛!
我感觉我已经爱上你了
这几天我很累,总是有一些人一些事让我心情不好
有些时候我大吼大闹的,你不要太在意哦
我感觉越来越高调勒
我尽量低调,把痛苦和悲伤留给自己,不要通过伤害你所爱的人来发泄心中的苦痛。
爱能让人一夜长大
在我面前不要不好意思,我可是你的男朋友
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亲爱的陪我走一生陪我走一世
第三篇:自从有了你——初二期末考试作文
自从有了你——初二期末考试作文
自从有了你,天空中云卷云舒;自从有了你,花落花飞花满天;自从有了你,数点雨声把风约„„
有那么一刻,我认识了你。油墨的香味便带我遨游世间:宁静的塞纳河畔,且听钟声响起;轮转的风车边,触摸那疯长的郁金香;黯然飘落的樱花树下,偶见那挺拔的富士山„„苏北平原,湖荡水网似织;新芦出水,万竿摇曳,绿意侵入。广阔天际,山脉迤逦绵延;卧如长龙,高傲盘踞,长城屹立其间。最爱听那雨打芭蕉的空灵,看那如雨的烟,看那似烟的雨。小桥流水边,浣洗出一场江南烟雨之梦„„
有那么一刻,我走进了你。浩荡江水,滚滚长流。江的那头,是屈原为国自了,是霸王血撒江河,还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感慨?明月楼高,斜倚阑干,你是否又在消这万古长愁?三杯通大道,一斗会自然。一轮月,一壶酒,便是一夜。历史的长河卷过数百年,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有那么一刻,我想起了你。那玫瑰初醒般的微笑,那拂晓碧空般的心田,陶醉其间。我匍匐在时间的轨道里,你一次又一次净洗着我的心。一次次,你让我勇往直前;一次次,你让我鼓起信心;一次次,你告诉我上善若水;一次次,你告诉我博爱无绝„„于是,生活便是充满了色彩。那依依的风铃声,那阳光飞跃的金色踪影,那拂过心灵的优美诗篇,一切都是那般美妙!
自从有了你,我历数着世间美景;自从有了你,我畅饮,我畅吟;自从有了你,我的心野上开出了百合花„„
一切都从那一刻开始。
第四篇: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大事记有哪些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大事记有哪些1、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1979年 设立经济特区3、1982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4、1984年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5、1986年 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6、1987年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提出7、1988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8、1992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9、1993年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0、1993年 进行分税制改革11、1993年 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目标12、1994年 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13、1992、1994年 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施行14、1995年 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15、1996年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16、1997年 “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7、1999年 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8、1999年 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19、2001年 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20、2002年 “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1、2003年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22、2004年 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国九条”颁布23、2004年 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24、2004年 保护私有财产入宪25、2005年 农业税条例废止26、2005年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7、2005年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28、2006年 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决定29、2007年 《物权法》出台30、2007年 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第五篇:互联网演讲稿
互联网演讲稿 篇1
尊敬的鲁部长、布鲁斯副部长,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我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中美互联网论坛,并代表中国互联网企业讲话。
互联网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中美两国同为世界两大互联网强国,呈现出“紧密相连、互为依存”的关系。
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阶段,中国互联网企业积极地吸收美国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大量本土化的创新,取得了突出成绩。比如,微信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即时通讯应用程序,它集通讯、社交、媒体、娱乐、商务、甚至理财于一体,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超级入口。再如,在电商领域,我们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交易市场,而且也在中国首先推出了当日送货、网络白条以及自动自提柜等一大批创新服务。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美国投资基金最重要的市场,多数中国互联网公司都有美国基金的投资,并选择在美国上市。中美两国的互联网企业在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各个方面有着广泛合作。通过互信合作,双方实现了优势资源互补,使两国人民充分享受到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目前,中国互联网企业正在积极拓展国际业务,加大海外投资并购力度,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在内的企业都已在美国设立分支机构或研发办公室。随着中国互联网企业走向全球,中美两国企业将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开展合作。
美国是互联网的发源地,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市场,有超过6亿的网民和接近6亿的手机网民。
中国互联网发展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国正在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并上升到国家战略。中国互联网发展已揭开全新篇章,创新驱动成为发展主题,各种创新在中国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个人坚信,未来十年之内,中国包括手机用户在内的网民人数必将接近甚至超过十亿,中美两国互联网企业都将因此而受益。
互联网演讲稿 篇2
女士们、先生们:
中美互联网论坛已成功举办八届,成为两国互联网业界增进了解、加强合作的重要平台。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美国互联网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互联网行业的新趋势、新技术和新理念,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福祉做出贡献。我们坚信,互联网世界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互联网演讲稿 篇3
早在20xx年时我就曾有过思考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意义。当时3G网络将要普及的消息炒得很热,可是后来牌照迟迟发不下来。我想:3G到底用来干嘛的?如果带宽提速,到底会对哪个产业带来最为重大的影响?
分析互联网主要用户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专业工作者和普通老百姓。对于后者而言,手机会比电脑更方便,移动互联网对于后者的意义就更为重大。我们不能因为先有了电脑,就觉得电脑好,大家有没有想过,当初我们初学电脑时,要记住那么多键盘位置,是多么痛苦的事情。
当时我对移动互联网还完全不理解,就通过各种渠道在市场上打听,(雷军说:只要想飞,猪也能飞起来)谁在做移动互联网。那时,做移动互联网的公司都还很小,不少公司都只有几名员工。我找的第一家做移动互联网的公司是3G门户,但最终张向东选择了IDG,于是我投资了当时同样位处行业前列的深圳乐讯。我的观点是,不管你干啥,你做不做移动互联网,你做,我就投。
移动互联网的三主力
投了乐讯之后我逐渐理解,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主力人群包括三个:学生、军人和打工族。因为这三类人群没有电脑,上不了网,只要手机能上网,再难也会用。在乐讯之后,我投资了第二个移动互联网项目——UCWEB,当时我只是UCWEB的'用户,是YY的李学凌向我推荐的。虽然UCWEB的用户体量还不大,只有几万人,但我相信在带宽不足的情况下,UCWEB这类导航类应用会显得特别重要。
20xx年,苹果公司发布第一代iPhone,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说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我一口气在国外买了30多台iPhone,不仅自己用,还赠送给身边的朋友。为了体验iPhone,我们克服了各种困难。比如,第一代iPhone不支持中文,我们就把所有的联系人都改成拼音,发短信也用拼音。体验之后我的感受是:虽然iPhone有许多问题,但依然是个划时代作品,因为它已经在用一部分电脑的思维做手机。20xx年底,我开始做一个大胆的尝试:尽量不用电脑,只用手机,甚至出差也不带电脑。
那时我也已经基本确定了一个理念:手机会替代电脑,成为大众最常用的计算机终端。当年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我在主题发言中表达了这个观点,讲完以后有很多人骂我天真。但到了20xx年情况就不一样了。先是孙正义也发表了类似观点,后来IBM的PC发明人马克·迪恩也表达了“PC时代即将结束,PC终将被手机取代”的观点。
手机将是世界的中心
现在手机的重要性当然毋庸置疑了。但我还坚持另一个观点——未来手机会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我认为,假如你只用手机的话,就会发现所有的环节都需要重新思考、重新构造。当我开始做小米之后,对智能手机的理解发生了一些变化。我觉得其实不是手机替代了电脑,而是手机变成了电脑。最初,我也是PC时代的软硬件分离的思维,想能不能做一个MIUI系统,跑在大部分手机上,所以我们就开始做了MIUI,当MIUI成功了以后我开始思考做硬件,也就是小米手机,软硬件结合之后,我们再把云服务整合在MIUI里。
整合在智能手机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三星整合的包括芯片、生产制造、核心元器件,这些是产业链的前端,而小米是整合了产业链的后端,包括设计、品牌、市场、销售、软件、服务。整合的意义在于,降低渠道成本,增加用户黏性。所以我们不惜做云服务,当用户发现存在这里的几千张照片,搬走是个累活、很辛苦的话,黏性就产生了。
互联网手机模式
过去三年我所做的事情,其实就是把互联网的基因注入手机行业,我们管这个叫互联网手机模式,说出来挺简单的。第一,就是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做一个好用易用的MIUI系统。第二,做一款高品质、高效能的手机,然后通过互联网的形式零售,把价格控制在同类产品一半不到的价格,来完成这个商业闭环。PC时代的思路是软硬件分离,但智能手机时代,你不仅仅要有能力做软件,也要有能力做硬件,还要有能力通过互联网、电商的方式形成营销、市场和渠道的全闭环。
几周前,我和一些移动互联网圈的朋友交流这个话题,他们持有相反的看法,他们认为,十年之后,手机作为入口的重要性会下降。我并不同意这个观点,如果放在十年这个时间段,手机肯定不会消失,而且是最核心的东西。
手机的移动互联网比起PC互联网其实有很多特色。第一,它实时联网;第二,它可以感知声音、照片和视频。比如大家都说输入难,你很快发现米聊具有直接语音对讲机功能,后来又增加了视频对讲机,聊天比从前更方便。起初,手机输入是个大问题,但是摇一摇方式的发明,也使得手机上的输入变得更灵活了。
对于手机而言,最大的问题是显示,于是我就想到做小米盒子,要把电视屏变成显示器,这也是我做小米盒子的初衷。想象一下,以后我们的办公室里可能没有白板了,我们办公室桌上放两个大显示器,全是60寸的大彩电,把手机一搁,所有设备都自动连上了。我可以通过这个屏幕播放我的PPT,当我开始讲解时,既有声音,也有视频同步。现在有些功能实际我们已经做到了,但中间还有些环节需要理顺。我相信,未来手机会是电视机的摇控器,而电视机是手机的显示器。
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可能比大家想象得多太多了。因为它是移动的,所以跟生活越来越接近,关键看你做出来的东西是否适合手机使用。很多人把移动互联网应用理解成入口,我觉得关键是要解决用户需求。如果你打车,你一等半小时,你需不需要一个打车软件,通过网络把司机连起来;如果你需要一个订餐,你需不需要一个应用囊括周围所有的订餐电话。
比如说大众点评网,在PC时代远没有移动时代火。我们过去出去吃顿饭,还搞个电脑查一查,但如果你现在打不到车,再回家用电脑搞一下,这完全不靠谱吧?所以,移动互联网带来了大量与现实生活更接近的服务和应用。因此,我觉得移动互联网可以衔接到每个东西里面去,当你觉得现在用手机解决问题不方便的地方都是商业机会。
发现问题一直是我解决问题的动力。比如当时我发现手机QQ不好用,它还是一个从PC上直接移植过来的产品,交互界面虽然变了,但不适合手机使用,我们内部成立了一个小组叫做小米通,开始研究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如何做IM。我说,其实手机就是个大号的QQ啊,信息就是短信嘛,VOIP就是电话嘛,其实手机就是IM。后来,我们参考了国外很多idea,整合起来就成了米聊。虽然腾讯有优势,最后它赢了,但我当初的一整套思考逻辑是这么来的。
现在,也有很多人很悲观,觉得移动互联网没有什么商业模式,我觉得这有点杞人忧天,互联网多少年才有商业模式?今天有任何一个人怀疑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吗? 移动互联网找到模式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不要着急。等电子商务、游戏、广告业务等相关产业链发展起来,广告商认可移动广告的价值,移动互联网生态就活跃了。互联网的核心商业模式,说到底就是两件事情:第一个是游戏,第二个是广告。在这一点上,移动互联网并没有大的改变,只要手机上的游戏兴起,它就有钱去转动,所有的商业模式都迎刃而解了。而广告,因为手机屏幕比较小,需要考虑展示效果,如果把展示效果问题解决了,我相信广告也会大幅度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