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近期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的
【发布单位】教育部
【发布文号】教体艺厅〔2006〕8号 【发布日期】2006-06-27 【生效日期】2006-06-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教育部
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近期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的通报
(2006年6月27日 教体艺厅〔2006〕8号)
最近一个时期,由于气温的变化,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发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央领导同志对此高度重视,并多次做出批示,要求加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为促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有效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特对今年1―5月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报如下,并提出相应的工作要求。
一、今年1―5月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
今年l―5月,全国共发生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38起,占同期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报告起数的71.22%。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流行事件为主,占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总起数的82.62%,其中排前五位的传染病为: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风疹、麻疹,分别占传染病流行事件的29.29%、28.13%、21.42%、9.94%、4.52%。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占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报告起数的3.83%。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农村中小学校为多,占总报告起数的63.64%。
二、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点要求
1.建立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合作机制。各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沟通与协调,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履行各自的职责。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督指导职责,切实建立起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将学校卫生工作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开展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安排专门机构或人员,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学校卫生工作的指导,相关人员要经常深入学校,为学校提供疾病防控、食品卫生、健康教育等技术支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监督检查。乡镇卫生院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深入本乡(镇)农村中小学校,为学校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协助学校落实各项卫生措施。
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国办发〔2001〕74号)规定,结合本地实际,统筹考虑卫生保健人员的编制。寄宿制学校和规模较大的学校要按规定配备专职卫生保健人员,规模较小的学校,应配备兼职保健教师或有专人负责学校卫生工作。农村中小学要主动与当地乡(镇)卫生院建立协作关系,共同做好学校卫生工作。
4.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和文件要求,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与责任制度、食堂从业人员上岗体检与培训制度等,落实食品采购、贮存、加工等各个环节的卫生要求和工作措施。特别要重视对承包食堂的监督与管理工作,要将对承包食堂的卫生安全监督管理纳入学校工作职责,严格承包食堂的准入制度和承包者资质,明确和细化学校、承包方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对资质不合格、卫生安全不达标的承包单位(或个人)要坚决予以清退。
5.中小学校要按照《卫生部 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卫疾控发〔2005〕408号)、《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卫办疾控发〔2006〕65号)等相关文件要求,建立并落实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晨检制度,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各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要主动协调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必要的程序,妥善解决学生健康体检费用问题。
6.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解决学生在校饮水问题,要为学生提供开水或符合卫生要求的饮水。农村中小学要高度重视学校自备水源和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严格按照《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要求,建立健全自备水源和二次供水设施的卫生管理制度,要定期请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水质检测,并在其指导下,对自备水源及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消毒和清洗,确保供水符合卫生标准。
各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关于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05〕1592号)要求,主动与当地发展改革、水利部门联系,确保将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纳入《2005―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和“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
7.农村中小学要重视厕所的改建和卫生管理。新建、改建厕所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全国爱卫会办公室《关于农村学校卫生厕所建造的指导意见》(教体艺厅〔2004〕10号)要求,做到布局与设计合理、卫生、安全、方便实用,并达到粪便无害化处理的要求,防止对周围环境及水源的污染。要建立厕所保洁和清扫制度,落实维护管理的责任人,要及时清理化粪池的粪渣,要培养学生保持厕所清洁,养成正确如厕习惯。
8.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要求并结合传染病流行、食物中毒发生规律,安排必要的课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农村中小学要注意教育学生不喝生水、不摘食野果(菜)、不买街头小贩的饮(食)品等,使学生掌握卫生防病知识,树立卫生健康与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9.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健全并落实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责任追究制度、定期检查与通报制度。要将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纳入对中小学校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中,督促学校落实各项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措施。教育、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检查力度,对检查结果要进行通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学校及时整改。
学校要经常性地对食堂、饮水设施、厕所、宿舍等设施卫生进行自查,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10.为指导学校切实做好学校卫生工作,教育部、卫生部组织专家编印了《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导手册》,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按照配发清单,将此手册分发至农村中小学校,并要求学校充分利用该《手册》开展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宣传教育活动。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
【发布单位】北京市
【发布文号】京政办发[2006]31号 【发布日期】2006-05-15 【生效日期】2006-05-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北京市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有关事项的通知
(京政办发[2006]31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京政发〔2005〕17号),经市政府同意,成立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简称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应急处置范围
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在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简称市应急委)领导下,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专业处置”的原则,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和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
二、主要职责
(一)研究制定本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
(二)负责指挥本市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具体应对工作,指导、检查区县开展较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
(三)分析总结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制定工作规划和工作计划;
(四)负责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所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五)承办市应急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组成人员
总 指 挥:牛有成 副市长
副总指挥:张建东 市政府副秘书长
金大鹏 市卫生局局长
成 员:李春明 总后勤部卫生部卫生防疫局局长
肖 培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张万恒 市发展改革委委员
杜松彭 市教委副主任 朱宝凤 市科委副主任
高 煜 市公安局副局长
吴文彦 市民政局副局长
王文杰 市财政局副局长
王德修 市劳动保障局副局长
栾德成 市建委副主任
梁广生 市市政管委副主任
李晓松 市交通委副主任
束 为 市商务局副局长
梁万年 市卫生局常务副局长
王建华 市工商局副局长
朱佩芬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总工程师
郑 江 市环保局副局长
刘亚清 市农业局副局长
方来英 市药品监督局副局长
熊玉梅 市旅游局副局长
李洪海 市政府外办副主任
白 新 市信息办副主任
韩 陆 市红十字会副会长
郑新义 武警北京总队副总队长
崔宝祥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
陈江河 北京铁路局局长助理
黄登科 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局长
韩玮市 通信局副局长
章冬梅 东城区副区长
陈 蓓 西城区副区长
刘玉芳 崇文区副区长
王瑞珠 宣武区副区长
关三多 朝阳区副区长
赵建忠 海淀区副区长
闫傲霜 丰台区副区长
刘国庆 石景山区副区长
王智慧 门头沟区副区长
李惠英 房山区副区长
于世疆 通州区副区长
杨培丽 顺义区副区长
冯维利 昌平区副区长
李春亭 大兴区副区长
刘汉勤平谷区副区长
赵文广 怀柔区副区长
王春林 密云县副县长
赵志萍 延庆县副县长
四、办事机构
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为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常设办事机构,设在市卫生局。根据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决定,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检查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主要职责是:组织落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决定,协调和调动成员单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工作;组织制订、修订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职能相关的专项应急预案,指导区县制定、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负责发布蓝色、黄色预警信息,向市应急委办公室提出发布橙色、红色预警信息的建议;负责本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与培训;收集分析工作信息,及时上报重要信息;负责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习、演练;负责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排查和应急资源的管理工作;负责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负责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专家顾问组的联系工作;承担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今后,如需调整市政府领导同志以外的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组成人员,由成员单位提出调整意见,经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审核并报总指挥批准后,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或其办公室自行发文通知,并报市编办、市应急委办公室备案。
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1〕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加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订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doc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六日
第四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医院向内部职工公开的信息目录》的通知
卫办医发﹝2008﹞10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根据《卫生部关于全面推行医院院务公开的指导意见》(卫医发﹝2006﹞424号)的要求,为系统完整地做好医院院务公开工作,我部制定了《医院向内部职工公开的信息目录》。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该目录做好相关信息公开工作。
本通知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二○○八年六月三日
第五篇: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方案
丈八庙寄宿制小学
突发公共卫生防控工作方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防控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
7、及时向当地街道(乡镇)卫生院或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预防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学校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1、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2、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3、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教室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学校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严格执行新生入学前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登记制度,提高学生疫苗接种率,防止疫苗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或流行。
5、学校应当依法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加工、运输、存储、使用、处理等环节的管理,防止因管理失误引起突发事件。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学生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
4、督促和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五、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学物品中毒)、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及严重异常反应,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发事件监测、重视信息的收集。要与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医务室及学校有关部门应立即向本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3、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4、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权向学校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的职责的情况。
六、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将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学校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以下分级标准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的标准界定。
(一)传染病
1、一般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①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情通报。
②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③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进行控制。
④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⑤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②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⑤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3、特大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在二、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住校学生不得离开学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②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③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学校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调整大型会议时间;学校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和学术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暂缓进行。
④对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⑤学校每日公布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4、校内疫情校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以下工作:
①要根据出现传染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活动范围,相应调整教学方式。出现一例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鼠疫及肺炭疽的疑似病例,可对该班级调整教学方式,暂时避免集中上课;出现一例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或两例及以上疑似病例,学校在报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对该班级和相关班级实行停课;如出现两例及以上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及校内续发病例,可视情况扩大停课范围。若需全校停课,须报市教育局批准。
②采取停课措施的班级或学校,合理调整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采用电话咨询与指导、学生自学等方式进行学习。做到教师辅导不停,学生自学不停。如学校停课放假,学校领导和教师(非密切接触者)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
③尊重和满足师生的知情权,主动、及时、准确地公布疫情及防治的信息。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二)食物中毒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生校内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应做好下列工作:
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动,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当地卫生、教育和公安等部门;
2、立即将发病师生送往医院,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待确认后交予卫生部门处理;
4、积极配合卫生、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维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配合卫生部门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预防接种严重反应或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
1、迅速报告卫生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派遣专业人员进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时将受害师生送医院接受救治。
3、尽快采取各项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态的发展。
4、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杜绝隐患。必要时对事故和损害的责任人追究责任。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保障学校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各级各类学校应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设立卫生室,具体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预防与控制工作。
(二)人力资源保障学校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配齐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应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定期接受卫生部门组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知识,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三)财力和物资保障学校安排必要的经费预算,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资金保障和物资储备。
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及职责
组
长:牛国宏
全面负责防控工作,对出现重大疫情进行处理,信息报送和电话回访
副组长:呼水平、田永庆、杨华、麻士珍
具体分管防控工作,督查各班、各部门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实情况。组
员:杨翠萍、董旭玲、具体负责防控工作,加强宿舍内及周边环境的治理。
各班班主任
具体负责宣传和晨检 郝
建
加强校园内及周边环境的治理。
丈八庙寄宿制小学 2017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