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Microsoft Word 文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袁亚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走进科学,而不是让学生局限在书本里、课堂里、学校里。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学会和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与他人合作、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并通过实践活动在政治思想、社会公德意识与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培养。基于这样一些精神我作了下面评价标准:
评价学生
一:在活动中参与的态度 20分
1、认真参加每一次活动。
2、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3、做好资料积累和处理工作。
4、主动提出自己的设想。
5、乐于合作,能和同学交流,尊重他人。
二:在活动中获得的体验 20分
6、善于提问,乐于研究,勤于动手。
7、关心国家大事,有一定的责任心。
8、能对自己进行“反思”。
9、实事求是,尊重他人想法与成果。
10、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
三:在活动中学习方法的掌握 20分
11、能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
12、能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四:在活动中的实践能力的发展 20分
13、有求知的好奇心、探索的欲望。
14、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15、积极实践,发挥个性特长,施展才能。
五:活动后的变化 20分
16是否具有爱心
17是否积极进取,敢于创新 18是否自信自强,充满斗志 19是否善于合作,和谐交往
所做材料提交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查,待学生升学时折合分数。评价老师:
1、有规范的课题研究主题和方案。10分
2、教师认识到位。明确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和目的,了解其本质以及与分科课程的差异性。对活动中学生、教师的地位、任务认识清晰。10分
3、组织指导有效。能组织指导学生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能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大胆探索,促进合作交流。10分
4、评价导向正确。重视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情感态度、探究创新、合作状况的过程评价, 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性。10分
5、学生的态度。学生参与状况、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的态度与精神。10分
6、学生的体验、知识应用和方法。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表现、感悟的情况。10分
7、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和增长情况。10分
8、有体现实践、研究过程的记录或佐证材料(活动记录、访谈记录、照片、录像资料等)。15分
9、有研究的实物成果、电子网页或书面报告等。15分
材料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查分一级,二级,高级,特级作为评比综合实践课程教师的等级。
一、评什么?着眼四看。
1、看教学思想是否端正。首先是学生观是否端正。教学是为了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还是仅仅为了部分所谓的优生;其次是质量观是否端正。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还是为了提高分数,为了在期末多拿几十元奖金。还有教学观是否端正。是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还是学生的学为教师的教服务。如果教学思想不端正,教学行为肯定会出偏差,学生的发展就没有根本的保障。所以,评课首先要看教学思想。
2、看教材处理是否合理。
(1)教学目的是否全,是否准,科学性强,切合实际。如,评语文课,不要仅仅是确定字词句段,语修逻文的目标,还要认真考虑通过你的教学交给学生那些语文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什么语文学习的习惯,考虑学生在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提高思想修养方面的发展。这就是所谓全。所谓准和有科学性,切合实际,是说你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充分考虑了教材的实际,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是否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学生的实际发展的需要。我看过许多老师的教案,教学目标有没有?有。但不是不全,缺三短二,就是不准,缺乏科学性,特别是能力目标和其他方面的目标。如有位老师在备课时写了这么一条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到底培养什么习惯,不得而知。是否有着落,就是看你确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落实。在许多情况下两者之间缺乏一致性。表述是否规范,也是一个问题。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目标中提出:“了解生字新词”。说了解新词还勉强过得去;说了解生字就实在让人费解。
(2)教学重点是否明确,突出重点的方法是否恰当、有效。确定教学的重点首先要考虑文章的重点在哪里,其次要考虑本单元语文训练的重点是什么。突出重点的方法要认真选择。明明是要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却选用提问的方法,只是问一句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就算了事。这是远远不够的。
(3)教学难点是否找到,解决的方法是否恰当、有效。确定教学难点一定要考虑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有些东西,如外国文学作品的写作背景学生缺乏必要的了解,对理解课文构成障碍这本身就是一个难点;还有的内容本来不难,但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存在较大的欠缺,这也会形成难点。我们应该在教学中看老师是否切中了难点。难点找到了,还要看解决得怎样。解决难点的方法很多。可以讲;可以议;可以绕;可以旁敲侧击,不一而足。关键是看用得是不是地方。(4)教学内容信息量是否最大,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信息。信息就是不确定性。比如,早晨人们都不知道今天要下雨,你告诉大家说今天要下雨。上午果然下了一场雨。你说的话就是信息。但如果已经下罢雨了,你才对大家说,今天上午要下雨。你说的话就不是信息,是一句纯粹的废话。其次,一堂课的信息量要大,才好,学生学到的东西才多,受益才深。当然不是越大越好;是说加到再加就适得其反的地步。有的老师在课上从文章的写作背景到文章的思想内容,再到文章的艺术表现手法,乃至这篇文章有多少种分段方法,凡是他知道的,都统统讲给学生,整堂课喋喋不休。结果怎样?下课一问学生连这篇课文的大致情节都不知道。这样的事情,要坚决避免。
3、看教学过程是否科学。
(1)教学结构安排是否科学。前松后紧和前紧后松都不好。要从容自然,有张有弛。(2)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两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两种积极性(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调动如何;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是错误的;只进行语文训练,不顾及文章的思想内涵同样是错误的。满堂课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只有洗耳恭听的份,是不对的;整堂课学生放任自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是不对的。不要顾此失彼。(3)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有效:该讲的讲;该问的问;该练的练;特别要注意,不要片面地说哪种方法是好方法,哪种方法是劣方法,也不要说哪种方法是新方法,哪种方法是老方法。关键是能否根据教学的实际进程选择和调整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这就如同医生看病。有哪个医生说人参是好药,干草是劣药。该用哪味就用哪味。能治病的就是好医生。
(4)课堂反馈渠道是否畅通无阻,主要看形式是否多样,方向是否多维,矫正是否及时有效。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体现师生互动,不要教师一味得讲,学生一味得听,没有学生反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现的错误,教师指导要有深度,本来学生读得不好却只说一句下去好好读;本来问题没有解决,却让学生下去想一想,这是打马虎眼。出现问题就要纠正,就要解决。不能含糊。(5)教学手段是否多样化,高效化。现在不少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过分依赖现代化教育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手段。但许多时候,这些东西成了教学中的奢侈品,成了没有任何教学价值的多余的摆设。比如,用多媒体出示一个自学提纲就过于浪费,就不如使用一块小黑板更好。
(6)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是否恰当。有的教师在课上出现了一点小问题,比如学生说小话,就训学生一堂课。把宝贵的教学时间白白浪费掉。太可惜了。(7)板书语言是否正确,教态是否自然,有亲和力。这是起码要求,不用多说。
4、看教学效果是否明显。
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就语文阅读课而言,一看是否根据课标、教材要求和学生学习实际,确定了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二看落实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法是否高效、低耗、互补。三看目标的实际达成情况。
二、怎么评?用好六法。
1、依序逐环评。就是按课堂教学顺序,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评。评时,先概括一下本环节中主讲教师是怎么讲的,再陈述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青年教师任教时间短,教学经验少,宜用本法。
2、概括要点评。就是把一堂课中最值得学习的几点概括起来,再结合有关教育理论加以评论,力求让其他教师在实践和理论上都有收获。这种方法评其然,也评其所以然,评公开课宜用本法。
3、突出重点评。就是抓住其一,不及其余,评深评透。有些课总体上看不成功,但某一方面(如难点突破、教法运用、练习设计)很有新意,很有特色,宜用本法。对当事人可以激励,对旁观者可以取其精华。
4、综合归纳评。就是把几堂课放在一起分析,归纳出颇具共同性的几条进行评议。要评的课多,又多类似时,宜用本法。
5、抓住问题评。就是对好的方面只做简要肯定,重点谈存在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当事人熟,教学上有成就,急需提高,评课时在场人少时,可用本法。
6、围绕专题评。就是围绕某一专题进行评课。评探索课,研究课宜用本法。看来评课也要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这样才能评出效益。
第二篇:商丘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成果评价标准
商丘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成果评价标准(试行)
一、活动主题
1.选题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要重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从自然、社会、自我等方面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2.选题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社区或地方资源。
3.选题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由学生自行确定研究主题或项目,也可以由教师提供选题或项目建议。
4.选题要适切,要适合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水平。
二、活动方案
1.活动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分解细致,步骤清晰。2.活动方法选择恰当、科学,能达实现预期目标。2.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具体,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活动任务。3.活动条件利用合理充分。4.时间安排明确。
(细致、具体、完善、科学)
三、活动实施
1.教师的指导恰当、科学、有建设性。2.学生的活动积极性高、充分、深入。3.学生的主题探究有一定深度,过程记录详实。4.学生的收获实在、具体,有成长感。5.活动过程完整,环节紧凑,能完成计划内容。(有内容、有深度、有收获)
四、活动成果
1.活动成果内容具体、有创新。
2.活动成果内容丰富,依据翔实,逻辑严密,有说服力。3.活动成果能反映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识。4.活动成果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或指导意义。(科学、有意义)
五、申报材料完善真实
附: 1.研究性学习成果类需提交的资料:
(1)申报教师填写《商丘市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申报表》;(成果完成小组长是学生)
(2)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
(3)一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老师个人填写,每人一份,内容包括活动次数、活动内容、活动目的、时间安排)(4)一学年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含申报成果的教案)(5)学生确定的研究主题;(课题题目、背景、目的意义)
(6)制定的研究方案;(课题题目、研究的内容、步骤、方法、时间、条件、分工等);
(7)实施的研究过程;(查阅资料、调查走访、讨论分析等活动的图文、视频资料);(照片的背景最好能显示活动的四个环节:主题生成、方案制订、活动实施、成果展示)
(8)研究成果;(论文)
(以上4至8条是上交申报的这一个活动的资料)
(9)教师撰写的经验总结性材料;(老师个人总结,每人一份)
(10)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办公室对教师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效果的评价意见,以及获奖情况评价认定。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类成果需提交的材料:
(1)申报教师填写《商丘市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申报表》;(2)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3)一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每人一份)(4)一学年综合实践活动教案;(5)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方案;
(6)组织学生实施活动过程的视频、照片、体验心得等档案 材料;(7)所实践、服务单位的证明材料;(8)学校教师的总结性材料;(每人一份)
(9)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办公室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效果的评价意见,以及获奖情况评价认定。
3.技术教育类成果需提交的材料:
(1)申报教师填写《商丘市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申报表》。(2)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3)一学年技术教育课程规划。(每人一份)(4)一学年技术教育教案。(5)教师指导方案。
(6)学生作品的构思设计方案。(7)制作或创意作品(图片)。
(8)活动过程的视频资料及教师评价意见。(9)申报人撰写的经验总结性材料.(每人一份)(10)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办公室对教师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评价意见,以及获奖情况评价认定。
4.社团活动类成果需提交的材料:
(1)申报教师填写《商丘市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申报表》。(2)学校制定的社团活动考评细则。(3)社团章程。
(4)教师辅导学生社团活动方案(三年)。
(5)书面汇报材料:材料内容包括社团创建宗旨、机构设置、日常管理工作、社团主要活动、成果图片、活动过程的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等及指导教师评价意见。
(6)申报人撰写的经验总结性材料。(每人一份)(7)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办公室对教师指导社团活动的效果评价意见,以及获奖情况评价认定。
商丘市校本课程优秀成果评价标准(试行)
1.体现新课程理念,有利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课程体系
2.编写者自主开发,具有原创性、地域性、教育性、实用性,系统讲解某一领域知识。
3.从校本实际出发,有利于促进中小学学校教学特色的形成。4.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学生的发展需求。5.结构合理,内容丰富,体例严谨,行文流畅,用语规范,图文并茂,可读性强,便于讲解或自学。
6.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7.不存在方向性、科学性、知识性错误。附:校本课程教材优秀成果参评材料:
(1)申报人员填写《商丘市校本课程建设优秀成果申请表(教材成果类)》。
(2)提交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3)教师撰写的校本课程纲要并附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结果。
(4)文本教材。
(5)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每周的教学活动次数、教学活动形式、教学活动目标)
(6)学校对课程学习的评价结果。
第三篇:综合实践课程评价
盐窝镇十南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标准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过程评价
本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而非知识和技能。所以评价时,不应该过于看重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困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一般不采用等级评分的方法,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2、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
本课程的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其中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由于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同时,这种集体和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风气的熏陶和教育。
3、评价的开放性
本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评价也应该具有开放性,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和小组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并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论。这样的评论不仅可以使学生吸收他人的有益经验,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的优良品质。
从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出发,结合活动课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提出如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十南小学
第四篇: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教学准备:(15分)
(一)课题的产生及学情分析、重难点和重难点的突破方法等(5分)
1、课题的提出要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2、体现“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生存”的现代教育理念。
3、面向全体、关注个体,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4、重难点突出,突破方法有力。
5、学情分析具体透彻。
(二)教学目标及落实(5分)
1、教学目标明确、全面、客观,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
2、知识与技能、教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的目标体现于教学全过程。
(三)课前三分钟设计合理,形式新颖。(5分)
二、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教师方面(85分)
1、教学富有节奏,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详略得当。讲授时间不超过三分之一,学生自主活动和自由研讨的时间不少于二分之一。能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并做到适时、适度、高效。(10分)
2、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善于激趣导疑,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10分)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善于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15分)
4、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合作共享,知情交融,多维互动。教师关注所有学生的有效学习情况,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15分)
5、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实用性强;评价主体多元,方法多样,具有激励性。(5分)
(二)教师整体素质。(10分)
(1)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精练准确,普通话标准。(2)板书设计合理,字体规范;教具、电教设备操作熟练。(3)教学基本功好,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强。
(三)学生状况(20分)
1、参与度。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投入深刻,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张扬。(4分)
2、交往度。课堂气氛和谐活跃,师生、生生主动交往,愉快交流,互相促进,共同发展。(4分)
3、思维度。学生思维主动灵活,且有创造性;敢于质疑问难,见解有新意。(4分)
4、“双基”掌握扎实,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新问题。(4分)
5、学生有学习的兴趣,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对自己的学习有信心。(4分)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
一、实施原则
1.遵循《中小学课程方案》的精神及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标准的原则和要求,体现内容上的联系性和实施上的独立性。
2.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
3.采用弹性课时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4.每学期每个学生开展1-2个综合主题的实践活动。
二、课程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学校教务处具体管理,教研组、年级组、班主任、科任教师协助,对学生学习进行组织和指导,相互协调配合,使课程实施规范化、科学化。
(一)教务处职责:
1.成立课题甄选指导小组,负责学生课程学习指导。
2.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和教师选课、制定课题,安排课时和教学场所。
3.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
4.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定和最终认定。
(二)教研组职责:
1.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为教务处制订教学计划提供参与。
2.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向教务处提供修正建议。
3.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改进意见,与其他部门一起共同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定。
4.建立课程资源库,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
(三)年级组、班主任: 1.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日常管理,配合教务处做好协调教学的工作。
2.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非智力因素评定。
(四)科任教师:
1.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2.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日常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定。
3.编辑教学案例,提交给教导处,作为教学成果评定的重要参考。
三、课程实施
学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具体管理由教务处负责。
(一)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工作
1、成立项目研究组。项目研究组由各组长负责,组织组员可以对已经形成的方案作进一步的探究,也可以另行开发一个新课题。由组长召集,主要讨论课程进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保证活动的有效实施。
2、定期举行相应的实践活动。要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现象精心设计,形式丰富,对研究起到推进作用。
3、鼓励教师自主创新。有一定能力与经验的教师可以自主
4、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
课题研究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制定计划——搜集材料——整理分析——总结报告——答辩、交流——成果评定。
课题报告要有课题名称、成员和指导教师、课题调研成果、课题研究的价值、课题研究计划、活动过程记录(包括原始材料)、形成性的小论文或作品、参考文献等内容。
(二)综合实践活动日常管理
1、开学初,拟订学期研究计划。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二周,教务处组织教师参加项目研究组,经审核后开展活动。每个学期每位学生只开展1-2个主题研究活动。
2、积极参加研究活动,完成研究任务。每学期每位教师或项目研究组至少要有一份完整的案例研究。
3、教务处定期发布学习文章供教师学习参考,各指导教师要将研究的方案、反思、论文和班级研究特色活动资料定期上交教务处。教务处将组织专人定期检查,及时公布。
四、活动评价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的撰写要求做到纲目清楚,内容详实,便于实施。参加项目研究组的教师呈现的方案体现个人的研究思考,突出后续的研究方向。
2、研究过程扎实,能体现出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一个主题的研究结束后形成完整的案例。案例中有详细的活动方案或计划,研究的步骤,包括学生的资料卡、调查表、问卷、采访记录、照片、日记、研究小报告等,在活动评比中受到好评。
具体要求:
1、研究过程解决的是我们想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的问题。有详细的活动方案或计划,研究的步骤,包括学生的调查表、问卷、采访记录、日记、研究小报告等,2、下载的资料要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把研究中比较重要的资料留下来而不是资料的堆积。可以制作信息卡,提供信息查询途径。
3、照片作为重要的研究过程资料的记录,要有文字说明,并加以挑选;同时作为电子文本加以保存。
4、关注学生的研究过程,教师、家长、社会的评价能适时进行。
5、资料记录比较清晰,以学生记录为主,色彩美观大方。用笔大致相同,以钢笔为主;用纸比较规范,以16K纸为主。
6、对优秀资料包学校将给予一定奖励,并留存学校档案室。
五、奖励机制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奖励
1、指导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研究过程扎实,能完成教研组布置的工作,每学期由学校负责发放一定的活动经费。
2、以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能力和效果为标准,对指导教师进行个人或团体的奖励。
3、凡在校级以上(包括校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案例、论文撰写、展示课、资料包等评比中获奖或发表的教师,学校给予相应的奖励。
六、队伍建设
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对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做出成绩的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予以表彰和奖励。
成立研究性学习学校指导教师小组。确定专门负责教师,统筹安排指导教师、课时;指导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学期研究性学习指导并对学生学习情况给予等级评定。学校组织教师针对活动中的具体问题开展专题性的研讨,提出解决的方案。开展推进研究性学习的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课程意识和课程设计能力。加强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研究是顺利实施综合实践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设置的课程,教师的教学以及学校对这门课程的管理都比较生疏,缺乏经验。为了尽快完善这门课程的建设,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研究予以充分的重视。
学校由教务处、教科室共同负责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研究,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和要求组织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理论学习和教学研讨,组织全校大型的学生成果展示或宣传活动,帮助、协调教师指导小组的组成并协助校领导做好教师教学和工作量的考核工作。学校组织教师学习、交流、研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经验、问题、成果。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论的指导和问题分析也应作为教研的重要内容,提高教师把握课程的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把参加教研活动的情况作为考核教师的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