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合肥腾飞学校传承传统文化与创新德育工作剖析
安徽合肥腾飞学校传承传统文化与创新德育工作
一、前言 2009年我校总投资8000多万元的双凤新校区正式使用,生源创
安徽合肥腾飞学校
历史新高,教职工工作热情倍增,对学校发展前景充满期待。新校区,新起点,学校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提出争创省内一流的优质特色中专学校奋斗目标。根据规划,我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校训,提出“德育为先,育人至上”的理念,系统地规划了创新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方法举措,明确提出以特色经验、实际成效争创省级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示范学校。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组、课题组,开始了德育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德育课题组决定就“传承传统文化与创新德育工作”进行立项研究。一是学校德育目标追求就是立德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了宝贵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和理论,如《论语》、《庄子》、《三字经》、《弟子规》、《朱子家训》等经典名篇。二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已作为文化教育的主流思想和重要内容,已经具有了较好的大环境,如央视的《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中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颇受欢迎,介绍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深受欢迎。三是教育主管部门明确要求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学校德育课内容。四是学生家长普遍希望孩子具备中华传统美德,对学校充满期待。
至2010年我校“传承传统文化与创新德育工作”课题组积累了 丰富的资料,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学校德育领导组研究决定将研究成果付诸实践,提出传承传统文化,建设书香校园,创新德育工作。
二、研究成果
(一)开展了 6 项专题研究
1、孔子教育思想研究;
2、儒家思想与公民道德研究;
3、传统美德与学校思想教育研究;
4、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
5、历史名人家教思想研究;
6、中职学生思想行为现状研究;
7、德育课与主题班会研究;
8、安徽历史文化研究。
(二)制定了具体的实践方案
1、《传承传统文化、建设书香校园实施方案》;
2、《德育大课堂教学方案》;
3、《主题班会培训与督察方案》;
4、《拜师礼活动方案》;
5、《诵读经典活动方案》;
6、《汉字认读竞赛方案》;
7、《国学知识学习和竞赛方案》;
8、《读经典谈感悟演讲比赛方案》;
9、《校园文化节方案》;
10、《德育汇报演出方案》;
11、《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12、《德育队伍建设方案》。
三、特色亮点
(一)形成了传承传统文化、建设书香校园的特色和模式;
(二)取得了传承传统文化、建设书香校园的丰硕成果;
(三)打造了特色鲜明凸现传统文化影响力的育人环境;
(四)得到了省市主管部门的肯定,发挥了创新全省中职德育工作的示范作用。
四、实践与成效
(一)具体实施
1、建立组织,明确职责
为将传承传统文化、创新德育工作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实践,我校成立了以陈玉华校长为组长、佟桂敏老师为副组长、教务主任、学生处主任、部分德育课老师为成员的“传承传统文化,建设书香校园”工作领导组。陈玉华校长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指导,佟桂敏老师负责人员分工,任务落实;教导处主任负责活动日程的安排,班级诵读情况的督查、评比;学生处主任负责班级活动的指导、学生干部的培训、新闻宣传、大型活动的组织;办公室主任负责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学校首批安排了30万专项经费支持开展此项工作。
2、加强宣传,统一思想
学校刚宣布这项决定时,有少数班主任和专业课教师不理解,有的认为专业技术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有的认为我校学生文化基础差,现代文化都学不好,还学什么传统文化,还有的认为这是形式主义等等,鉴于教师中存在的不理解现象,校德育领导组及时召开专门会议,系统介绍了传承传统文化与创新德育工作课题研究的成果,阐述了传承传统文化创新德育工作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分析了我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明确了我校实践传承传统文化研究成果的方法步骤、目标任务,并对教师进行了专项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全体教师认识到传统文化是德育工作的思想源泉,传承传统文化是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传承传统文化、建设书香校园是创新中职德育工作和提高我校办学竞争力的有力举措。
3、加大投入,营造氛围
2011年秋学期,学校向校董事会申请了近30万元的专项资金,依据《学校文化建设方案》,请专家指导,集教师智慧,精心建设凸显传承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园选取了《腾飞梦想》主题,把中国梦与腾飞梦联系起来。我们认为:对于职教师生,共同梦想就是“通过积累职业素养,提高职业能力,报效祖国,实现美好人生,”。构思时我们从校园色调和文化内容两方面考虑,色调上把绿色作为校园自然色、蓝色作为人文基 4 调色,寓意我校师生“生活在自然大地、绿色校园中,去追求着腾飞的蓝色梦想,即: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内容上以传统文化与职业文化为主。按照以上构想,制作了树立梦想、追逐梦想、实现梦想、感恩梦想四个递进层次的文化墙,在每一个板块中,我们全部选取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的画像、名言警句教育学生。结合学校特色专业,制作了专业文化走廊,介绍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成就。修建了三友廊、翰林角、汉字大道、历史名人走廊。校园文化建设体现了浓郁的育人氛围,凸显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特色。
4、明确主题,制定方案
在陈玉华校长的领导下,学校确定了以班级为单位,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方案,确定每周二、周四为主题活动日。活动分为必选项和自选项。“经典诵读”、“拜师礼”、“德育讲堂”、“班级读书角”为必选项,由学校统一制定实施方案和标准,要求每个班级开展。如“经典诵读”,学校统一免费为各班级购买了《三字经》、《弟子规》、《朱子家训》、《唐诗三百首》、《名人名言》、《历史名人故事》等20多本书籍。每班各发两套,要求各班级,利用早、晚自习时间诵读;其次,各班围绕活动主题,结合本班(也可多班联合)学生个性等特点制定《传承传统文化活动方案》。活动自选项目有国学知识竞赛、汉字认读比赛、课本剧、演讲、诵读、小品、5 歌舞、赛诗会、讲故事、传统武术、主题班会等,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5、全面布置,突出重点
我校制定了《传承传统文化、建设书香校园实施方案》,要求各班级对照执行,鼓励各班级积极创新,形成特色。学校将“经典诵读”、“拜师礼”、“德育讲堂”、“主题班会”作为重点活动,要求各班级都必须按计划认真落实好,务求实效。校领导亲自上阵,多次研讨活动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修正活动方案。
6、加强督察,追求实效
我校德育领导组成员联系班级,指导班级认真开展读书活动并且持之以恒,不搞形式,务求实效。根据学校要求,德育领导组每位成员每周深入班级参加班级读书活动,每天督查各班级早晚自习读书活动开展情况并在学校教师QQ群里公布。每周五上午召开德育领导组会议,研究布置每周的读书活动和德育工作。由于领导组工作得力,真抓实干,我校各班级读书活动有计划、有特色、有实效,而且班级之间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读书活动氛围。
7、展示成果,激励先进
我校近几年来,持之以恒地开展了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如诵读经典比赛、读经典谈感悟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6 古诗词接力赛、汉字认读比赛、中华武术表演、国学知识大赛等活动。学校每学期组织传承传统文化读书汇报演出,让各班级展示读书成果,让学生展示才华能力。每学期组织传承传统文化读书活动经验交流会,让大家相互学习借鉴。学校根据传承传统文化工作考核方案,每年举行传承传统文化读书活动总结表彰会,隆重表彰先进班级、优秀班主任、教师和优秀学生。我校自实施传承传统文化、建设书香校园工作以来,已举行4次传承传统文化汇报演出、10多次传承传统文化建设书香校园交流研讨会,4次传承传统文化建设书香校园总结表彰会。通过开展传承传统文化的系列活动,学校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学生们养成了自觉的读书习惯和爱好,文化素养明显提高,班风、学风明显好转,教师队伍的德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8、加强学习,提高水平
我校每学期开展传承传统文化研讨和交流培训活动,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工作水平,每周一班主任例会均会安排优秀班主任或教师分享传承传统文化活动开展的做法和经验等。我校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外出学习取经,2012年我校有陈玉华校长率队组织德育领导组去全国德育工作名校——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学习。2013年陈校长又率领德育工作领导组去上海、山东等地8所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学习。2010至2013年,我校共派35位教师参加了省市有关德育工作会议和培训。近几年我校购买了2万多元传统文化类书籍资料供教师学习。我校还 7 邀请10多位省内知名的文化名人、优秀学者来校为教师做有关传统文化知识讲座。
(二)实践成效
1、打造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我校以传承传统文化、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为契机,请专家指点,集校内教师智慧,全方位精心打造育人氛围,处处体现文化育人理念。我们建了追梦文化墙,历史名人长廊、路灯宣传教育牌,我们用校训“立德、树人、尚勤、崇技”为路命名,我们为每个班级统一制作班级名片,我们让学生将教室、宿舍精心布置,实行每周二、周四为班级主题活动日。我校每学期举行校园文化节。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学校文化氛围浓厚,特色鲜明。
2、提高了德育工作队伍水平
我校在实施传承传统文化、建设书香校园的工作中,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德育工作能力。通过校本培训、专题研讨、外出学习、组织活动等活动,全校教师增强了育人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提高了德育工作的能力。传承传统文化课题组陈玉华校长、佟桂敏老师潜心传统文化教学研究,经验丰富,多次为学校老师做讲座,指导班主任开展传承传统文化活动,也多次被外校邀请介绍德育工作经验。我校班主任都能善于研究分析班级学生思想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开展工作,8 创造性地开展传承传统文化活动,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积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3、培养了良好的学风、校风
通过系列传承传统文化、建设书香校园活动,我校学生养成了讲学习、讲文明、讲纪律、讲卫生的好习惯。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冬天每天早上5点多钟,就有学生抢着到琴房练琴,到舞蹈房练舞,到操场跑步;早上7点前各个教室书声琅琅;课外活动时间各班级自己组织以传承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晚自习各班级学生在教室里专心看书学习。学校不讲卫生、破坏公物、打架斗殴的不良现象很少发生。
4、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
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寓意深刻,富含教育意义。我校通过开展传承传统文化读书活动,学生们普遍养成爱读经典的好习惯,潜移默化的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逐渐接受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满满具有了勤劳、自强、谦虚、节俭、律己、宽仁、孝亲、感恩等品质。学生通过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国学知识竞赛、拜师礼、歌舞等活动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5、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我校通过开展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学生们普遍变化很快很大,许多学生克服了不爱学习、粗言秽语、奢侈浪费等不良现象,回家后知书达理,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家长们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很满意。
6、受到了领导同行一致好评
我校以传承传统文化,建设书香校园教学成果为指导,创新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德育工作,受到省市主管部门领导的高度肯定,市局有关领导多次来校调研指导此项工作。我校于2013年5月承办了长丰县中小学德育观摩活动,2013年11月又成功地承办了合肥市中职学校德育现场会。我校以传承传统文化、建设书香校园为特色的德育工作模式和效果受到全市同行的高度赞赏,市局领导要求全市中职学校学习和借鉴我校德育工作做法,积极开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推进和创新德育工作。自2012年以来省内已有60多所职业学校、普通学校前来我校学习,省外已有10多所职业学校前来我校学习。自2011年以来我校陈玉华校长先后被评为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合肥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合肥市十大教育新闻人物、长丰县十佳校长,我校被评为省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合肥市优秀办学单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我校将贯彻这一重要指导思想,增强德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推进和创新以传承传统文化为特色的德育工作模式,不 断总结反思,力求做到德育工作特色更鲜明、举措更科学、作风更扎实、成效更显著。我校也将以取得的成果和荣誉作为新的起点,再接再厉,开拓创新,为我省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发挥更大的示范作用。
第二篇: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而独特的民族,它拥有悠久的历史;曲折的发展历程;顽强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它拥有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第一次大变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对推进中国文化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文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远古时代便有的是最早的图画文字。之后随着文字的发展开始出现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和隶书以及与隶书同时并行的楷书、行书和草书。在文字领域中国有很多著名的书法家,如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柳宗权等。这些书法家的字体被现在很多人临摹和学习。
字画是不可分割的,有字便有画,有画便有字。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由稳定统一到分裂的急剧变化,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使这时的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亦占一定比例,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同时对绘画自觉地进行理论上的把握,并提出品评标准。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宗教画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五代两宋又进一步成熟和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而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
中华传统文化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诗歌、词曲和戏剧。最早的诗歌是人们的口头创作,靠口耳流传,可以不依赖文字。诗歌的起源和劳动有关系。公元前6世纪,我国就编成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对后代诗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它实际上是中国诗歌的源头。至战国时代,各国政治、文化交流频繁,楚国开始大量接受中原文化,但仍保持着自己的文化特色。楚辞便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诞生的诗歌体裁,其创始者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朝,存在的时间很短,几乎没有诗歌留下来。继秦以后的两汉(西汉、东汉)存在约400年,留下了价值很高的诗歌遗产,其中主要是乐府歌。唐代诗歌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和中晚唐几个阶段。初唐是唐诗繁荣的准备时期,重要诗人有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沈佺期、宋之问。唐代诗歌的样式,在初唐时期已经齐备,到盛唐时期就出现了诗歌创作的高峰。到公元8世纪初,唐王朝出现了所说的“开元盛世”,经济、文化发展到鼎盛。诗歌创作领域也出现大批优秀诗人,写下内容异常丰富的诗歌。其中田园山水诗和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占相当比重,李白、杜甫也出现在这时。唐代中后期,王朝的鼎盛期已过,但诗歌创作仍未衰歇,先后出现了韩愈、柳宗元、张籍、李贺、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杜牧、李商隐、温庭筠、杜荀鹤等等风格不一的杰出诗人。他们的诗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唐帝国走向衰落过程中的危机和民间苦难,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也很大。我们经常说唐诗宋词。唐朝最著名的是诗,而宋朝最著名的则是。宋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代表此人为李清照、柳永最为著名。豪放派的著名词人有苏轼和辛弃疾等。戏曲中的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京剧也为世界其他民族所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还有很多,我并不能一一详细叙述。文化的深厚内涵需要我们在逐渐的了解过程中去体会。文化的精华固然很多,金无足赤,文化也不例外。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容。
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之称。《弟子规》是传统礼仪的很好阐释。还有我们所知道的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束缚了古代众多人的思想,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古代的重男轻女思想至今在落后的农村地区还根深蒂固。这种思想给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带来很多的麻烦。忠孝思想固然可贵,然愚忠愚孝则并不可取。在我看来诸葛亮是愚忠的,他的忠诚并没有带来蜀汉的兴荣。如果他取阿斗而代之或选举有能力之人统治蜀汉,也许历史将是另一番景象。《二十四史》中有很多愚孝的典例。如为了孝敬父母而将自己的孩子活埋。父母是该孝敬,但孩子也是生命,这种行为在我看来便是愚孝。
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发展的基础。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推陈出新,革古典新。发展过程需要创新。是否创新是一个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重要标准。
文化的创新需要在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立足点上吸收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明成果。在创新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不能抛弃传统文化而空谈文化创新;不能全盘肯定外来文化,也不能全盘否定外来文化。
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东方与西方的交汇点上,积极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历史悠久,特点鲜明、内容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领先地位。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融合传承与持续创新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张学栋通过大量丰富的图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个故事说起,十个视角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介绍用“图〃像思维”学习汉字的技巧与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融合传承与持续创新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
他谈到:“易〃像—认识世界的新视角”,“对宇宙和人生奥秘的探索是人类共有的特性,用图〃像进行思维是我们认识外部世界与自身的必然选择。由此,人们可以在物质、心灵与理性等多个层面沟通和交融。回顾过去几十年,我有幸透过殷墟的甲骨文字,感受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子仰观苍穹、俯察大地的智慧与博大;在修读《易经》、《道德经》和《金刚经》的日日夜夜,东方先知们对宇宙人生的真知灼见,无时无刻不在启迪着我的悟性;华夏大地浑厚奇绝、博大精深的山水人文,涵养孕育心物交融、凝炼积淀聚合升华,进而生成108个图〃像。图〃像可使过去、现在、将来融会,可将心灵与历史、文化贯通,把宇宙与心聚合在同一个时空下,实现对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融观的整体感悟”。
简而言之,易者,变化也;易学者,变化及其规律之学也。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们对“易”的研究,就象“易”本身一样,生生不息,随研究层次不同、视角不同,研究者境界不同、心量不同而有差别。从这个意义上讲,图〃像思维,也可以称之为现代易学之一吧。事实上,就像仓颉造字一样,图〃像思维不过是把存形于天地之间的万有,回归到肇始一念间。在今天看来,图〃像思维既是思维的觉醒,又是思维的回归。以图〃像思维看,中国传统造字思维的本质特征,乃是人的心灵与自然〃人〃社会的和谐。由此,知识时代“图〃像思维”学汉字,必然会融会贯通,势如破竹。
第四篇: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创新与实践
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创新与实践
担山中学
倪丹
摘要: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现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创新与实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学校教育能否培养出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校德育的管理。为了提高德育的实际成效,充分发挥德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整体育人功能,就必须加强对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努力提高德育质量。学校德育工作的成功来自于学校德育硬环境的创造形成、来自于软环境――高素质的师资和学校内部管理。它包括:学校德育硬环境。实施让学校德育教育环境“不软”。德育参与全员化,执行差异管理;出色的德育管理,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以人为本:学校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树人育人”;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体现学校的自身特色。强化学科育人功能,尤为重要。
关键词:德育工作 素质教育 新课程 创新 以人为本
正文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新形式、新情况,学校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全面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校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
俗话说“做事先做人”。现今,国家领导人更是不止一次的在各种场合及会议上提到:教育工作德育为先。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中更是提到:要加强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环境之优劣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大环境而独立生存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择邻而居。古语又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无不说明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为改变‘假大空全’的德育现状,我校在德育工作中把“优化育人环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作为此项工作的的着力点。特别是在育人环境方面着力强化一个“小”字。并强调:创建和谐的物化环境,以物育人。优化健康人际环境,以人育人。
一、端正教育思想,把德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邓小平同志说:“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强调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学校是育人的特殊地方,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校”。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升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我们认为,要使学校德育工作做出实效,还须做到以下几点:
1、领导重视
领导重视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力保障。任何一项工作,没有领导的重视和推进是难以做好的。领导特别是校长要重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应着力进行德育系列的建设:如制定系统全面的德育目标;合理安排智育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构筑多种德育途径相结合的教育网络;优化德育环境;建设校园文化等。只有领导重视了,德育工作才有针对性,才能创造出德育的实效。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最基本的德育骨干队伍,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并指导其健康成长的中坚力量。我们应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具体如下:(1)把教师是否担任班主任和班主任工作成效作为教师晋升职称、年终考评和评优选模的必备条件;(2)建立个人申请、校长聘任的班主任选拔机制,在班主任选拔条件上把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作为首选条件;(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班主任业务素质;(4)完善机制,严格管理,对考核不合格的班主任坚决予以解聘。
3、合理利用教育资源
教育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源泉。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随时的把握教育时机,使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1)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中,把德育目标和任务渗透到教学过程中。(2)把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载体,尽可能的使每个活动都能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动、震撼和启迪。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3)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创设优美的学习环境。让校园内的棵棵草木、面面墙壁都变成无声的语言,成为德育的阵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教育,从而净化心灵,提高素质。
二、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增强育人效应。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是点燃求知欲望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鉴于此,就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做法是:
1、立足教材,找准切入点,愚德育于学科教学中,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在每个学科的讲授中都要挖掘教材蕴涵的德育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基本国情和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
2、利用电教手段,拓展教材内容,增强德育效果。充分利用电教媒体,能对学生进行更直观更形象的教育。在教学时,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看录像、讲故事、听歌曲、演讲、朗诵等,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增强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亦然而生。
三、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既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站,又是学生成长的长久加油站,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强,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两者可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包办代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拔苗助长、溺爱子女,把孩子逼上了“家庭小皇帝”的宝座。甚至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所有这些现象,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由此可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在必行。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第一,为适应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我们确立每月的第一周为家长接待周,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与老师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首先,请家长到校参加观摩活动,让家长们在观看活动中发现自己子女的优缺点,从而引起重视,增强育人的责任感。其次,教师与家长彼此接触,沟通交流学生在校和在家的表现,从中互通有无,在教育方法上取得共识,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教育的成功创造条件。再次,召开家长会,让优秀学生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让优秀学生家长介绍自己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设立家长培训班,引导家长运用最佳教育方法,让子女成才。等等措施,既提高了家长的自身素质又配合了学校的德育工作,一举两得。
第二,通过家访活动,让学校德育走进家庭。学校发动教师定期家访,使学校的教育要求及时为家长所了解,有家长督促,学校检查,促进了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提高。同时发挥家长的特长,让学生在不同的家庭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开阔视野、锻炼能力。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第三,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实践活动。家庭的实践活动主要是自我服务性劳动和家务劳动以及家庭范围内的人际交往锻炼。例如,学校指导学生在家庭内搞“今天我当家”、“我是妈妈的小帮手”、“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给爸爸妈妈过生日”、“家庭理财我能行”、“走亲访友讲礼貌”等活动,以指导学生的家庭实践锻炼。
第四,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从社会创造活动中感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例如让学生去帮爸爸卖菜,体会一下挣钱是多么不容易;让学生到食堂去当服务员,体会一下劳动的艰辛;让学生接待外地的同学,锻炼一下他们的交往能力......,让学生到社会上去经风雨、见世面,受磨难、受挫折,从中得到锻炼。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创新与实践,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我们应锐意进取,努力探索,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实现德育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冯恩洪.《课堂教学行为转变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学苑出版社,2009年
[2]廖咏梅.浅谈教育之德育问题[ J ].中国校外教育.2009,(04)[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2000年颁布
第五篇:现代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现代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内容摘要]设计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在文化的参与和制约下展开和完成并体现出当时文化的风貌。不同的民族文化有着不同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心理结构或者说是文化心理逻辑,反映出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它们在工业产品、建筑、服饰、环境建设等设计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纵观设计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任何时代的设计都是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关键词] 儒家文化;天人合一;中庸;
中国的的民族文化是什么?是儒学文化。这些文化随着具体的事物通过视觉表现出来,如国画、书法、易经、禅学、五行八卦等等。这就是一种文化,是现代设计在中国的源泉。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庸思想对于对现代设计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正因为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设计才更具本土特色,更具深厚的文化内涵,儒家思想对中国设计的影响,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立足世界的根本。
现在设计是怎样体现儒家思想的呢?换句话说儒家思想是怎么样渗透到现代设计中的呢,这个问题我只能说是潜移默化的,比如说我们中国人自己本人,在有的时候我们自己没有感觉到我们所具有什么样的儒家思想的品质,国人的谦虚、忠厚这也许是我们渗透到骨子里的品质。设计也是一样的,传统思想不留痕迹的渗透在设计当中,这才是真正的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设计,而不是表面看起来很有中国味道的,比如说:在家的墙上挂一副名人字画,在客厅里摆上一把明式椅子,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设计只是设计的一个附属品而已。下面我们就通过案例来说明一下:
案例1:苏州博物馆(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包括三个方面:天和、心和、人和,它是三者的综合。天和即与天合,即人与人之间的 交流沟通,自由相处。
苏州博物馆设计者是贝利铭,他的作品可以说是把中国传统文化运用的如火纯清,博物馆在设计时为了不打破原有的格局和充分考虑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采用了地上一层和地下一层的模式,在这里充分考虑到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新馆在设计时巧妙的借助水面,与紧挨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这风格上也表现出了与周边环境形似而神不是却为一体的效果。在贝利铭的设计思想中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在作品中他没有实时表明自己的思想,而是潜移默化的。
白色的粉墙成为他作品的主旋律,颜色的接取来源于江南传统建筑的灰色,而在坡顶和窗框的设计上他却运用了花岗岩来代替灰色的小青瓦,无论是在色调和材料商都显得具有现代感,但是在整体却没有脱离传统文化。玻璃屋顶和是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是源于传统屋面系统,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也将被现在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顶棚结构所代替,把现在的材料和工艺用传统的形式表现出来给人一种相识而为曾见过的感觉。
案例2:床的设计(中庸的设计思想)
说到中庸,人们往往会误以为“和稀泥”、折中主义。折中主义的东取一点、西取一点的做法实则与孔夫子的中庸之道相去甚远。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从古到今床的设计演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代雕花精美带有帐的床发展到今天的平床,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思想却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我们现代的床(上课老师的案例)床头采用弧线型深色,在整体上没有很大的菱角,当我们看到它的时候,它给我们的感觉是不张扬,忠厚,实在,踏实。可以说我们在它的身上看不到什么优点,但是如果我们联想下儒家文化中庸思想的话,那么它全身都会成为它的优点。
床不是现在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它是在不停演变,就像河床上得石头,河水已经把它打磨的很光滑,床也是一样的,经历着历史的车轮,历史已经把它打磨成了精华,中国传统思想的的一个小得缩影。
在听老师上课时,老师曾经提到韩国的海女博物馆,它的建立是为了培养一种情感,培养一种韩国人自己的传统情感。而反观我们自己的中国传统5000年的文化,我们在考虑设计的时候用到了多少,我们在做设计时(以家装为例)做个什么风格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借鉴了什么样的建筑风格,我们会回答:洛可可风格,巴洛克风格,而我们为什么没能说徽派的,北方的四合院呢。也许我们真的忽视了我们自己真正美好的东西,它才是我们信手拈来的东西,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