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加强政府网络舆情监控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加强政府
网络舆情监控
——来源:安徽中公教育(http://ah.offcn.com/)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
【背景链接】:
在互联网影响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术机构都越来越重视互联网舆情的监测、研究和引导。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互联网业已成为了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新平台之一,网络舆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政府提高舆情能力的措施】:
1)要加强学习增强政治敏锐度。
只要我们政治敏感、视野开阔、鉴别力强,就能够及时捕捉舆情苗头,及早处理。要转变思想,不能狭隘地认为了解舆情、应对舆情是其他部门的事,要从维护党和国家形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出发。要加强学习,学深学透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增强政治鉴别力。要勤观察、勤思考,把握发展趋势。
2)要建设透明开放政务系统。
信息公开透明不仅有利于开展工作,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我们要改变封闭的观安徽中公教育地址:合肥市芜湖路万达广场7号楼32层
联系我们:http://ah.offcn.com/html/2012/07/17116.html
念,树立开放的意识,把群众满意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坚持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做到政务公开,真正落实党员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3)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
要重视与新闻媒体的沟通,随着网络、手机的迅速发展,新兴媒体已成为社会意见的重要汇聚之地,很多舆情也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平台得以表现。因此,要主动与网络媒体建立联系,特别是在权威网站上及时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开,确保正面的、权威的信息始终占有主导权。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加强对重点网站的跟踪、监控,为应对舆情创造条件。
4)建立专门的舆情工作部门。
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可选择综合素质高、组织工作业务全面的领导干部担任,主要职责是在一些重要工作中代表组织部门做好信息发布和疑问解答。其次要有高素质的媒体评论员。其主要职责是做好日常信息的收集分析,以及在舆情发生时的引导、应对等,如在主流媒体撰写评论员文章,在权威网络上做好发帖和跟帖工作等。此外,有条件的可建立一支顾问队伍。顾问可邀请一些公共危机处理专家担任,主要是在舆情发生后能够为做好危机处理提供指导和咨询。
5)健全应对舆情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是应对舆情的关键环节。要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在主流媒体或重要门户网站,及时将重点、热点工作信息公布。要建立舆情监控制度,利用舆情工作者队伍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掌握舆论动向。要建立舆情引导制度,对舆情迅速分析研判,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以权威发布的方式,及时回应公众疑问,不作无谓争辩,不跟风炒作,不人为制造热点。要建立舆情处理预案制度,就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和容易发生舆情的网络等媒体,事先研究制订相关应对预案,预案应包括舆情事件表现形式、原因、先期措施、善后处理等内容。
推荐: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辅导课程(http://kc.offcn.com/general/91/2144/)
2014年国考笔试周末及夜校辅导课程http://ah.offcn.com/html/2013/07/28787.html 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ah.offcn.com/zg/ztk/index.html 安徽中公教育地址:合肥市芜湖路万达广场7号楼32层
联系我们:http://ah.offcn.com/html/2012/07/17116.html
第二篇: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加强政府网络舆情监控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http://fuyang.offcn.com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加强政府网络舆情监控
推荐阅读:
2014年国考网校课程,紧扣大纲4折优惠!http://edu.offcn.com/bkzt/2014gk/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见问题及解答汇总
http://fuyang.offcn.com/html/2013/10/4939.html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专题
http://fuyang.offcn.com/html/2013/06/2624.html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辅导课程 http://kc.offcn.com/general/91/2292/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QQ交流群:336756661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
【背景链接】
在互联网影响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术机构都越来越重视互联网舆情的监测、研究和引导。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互联网业已成为了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新平台之一,网络舆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政府提高舆情能力的措施】 1)要加强学习增强政治敏锐度。
只要我们政治敏感、视野开阔、鉴别力强,就能够及时捕捉舆情苗头,及早处理。要转变思想,不能狭隘地认为了解舆情、应对舆情是其他部门的事,要从维护党和国家形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出发。要加强学习,学深学透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增强政治鉴别力。要勤观察、勤思考,把握发展趋势。
2)要建设透明开放政务系统。
信息公开透明不仅有利于开展工作,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我们要改变封闭的观阜阳中公教育地址:阜阳师范学院西湖校区向东200米路北
网址:http://fuyang.offcn.com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http://fuyang.offcn.com
念,树立开放的意识,把群众满意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坚持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做到政务公开,真正落实党员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3)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
要重视与新闻媒体的沟通,随着网络、手机的迅速发展,新兴媒体已成为社会意见的重要汇聚之地,很多舆情也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平台得以表现。因此,要主动与网络媒体建立联系,特别是在权威网站上及时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开,确保正面的、权威的信息始终占有主导权。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加强对重点网站的跟踪、监控,为应对舆情创造条件。
4)建立专门的舆情工作部门。
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可选择综合素质高、组织工作业务全面的领导干部担任,主要职责是在一些重要工作中代表组织部门做好信息发布和疑问解答。其次要有高素质的媒体评论员。其主要职责是做好日常信息的收集分析,以及在舆情发生时的引导、应对等,如在主流媒体撰写评论员文章,在权威网络上做好发帖和跟帖工作等。此外,有条件的可建立一支顾问队伍。顾问可邀请一些公共危机处理专家担任,主要是在舆情发生后能够为做好危机处理提供指导和咨询。
5)健全应对舆情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是应对舆情的关键环节。要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在主流媒体或重要门户网站,及时将重点、热点工作信息公布。要建立舆情监控制度,利用舆情工作者队伍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掌握舆论动向。要建立舆情引导制度,对舆情迅速分析研判,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以权威发布的方式,及时回应公众疑问,不作无谓争辩,不跟风炒作,不人为制造热点。要建立舆情处理预案制度,就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和容易发生舆情的网络等媒体,事先研究制订相关应对预案,预案应包括舆情事件表现形式、原因、先期措施、善后处理等内容。
更多信息查看 安徽人事考试网 http://fuyang.offcn.com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fuyang.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
阜阳中公教育地址:阜阳师范学院西湖校区向东200米路北
网址:http://fuyang.offcn.com
第三篇:2013开化事业单位考试申论热点:加强政府网络舆情监控
http://quzhou.offcn.com
2013开化事业单位考试申论热点:加强政府网络舆情监控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背景链接】:
在互联网影响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术机构都越来越重视互联网舆情的监测、研究和引导。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互联网业已成为了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新平台之一,网络舆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政府提高舆情能力的措施】: 1)要加强学习增强政治敏锐度。
只要我们政治敏感、视野开阔、鉴别力强,就能够及时捕捉舆情苗头,及早处理。要转变思想,不能狭隘地认为了解舆情、应对舆情是其他部门的事,要从维护党和国家形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出发。要加强学习,学深学透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增强政治鉴别力。要勤观察、勤思考,把握发展趋势。
2)要建设透明开放政务系统。
信息公开透明不仅有利于开展工作,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我们要改变封闭的观念,树立开放的意识,把群众满意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坚持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做到政务公开,真正落实党员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3)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
要重视与新闻媒体的沟通,随着网络、手机的迅速发展,新兴媒体已成为社会意见的重要汇聚之地,很多舆情也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平台得以表现。因此,要主动与网络媒体建立联系,特别是在权威网站上及时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开,确保正面的、权威的信息始终占有主导权。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加强对重点网站的跟踪、监控,为应对舆情创造条件。4)建立专门的舆情工作部门。
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可选择综合素质高、组织工作业务全面的领导干部担任,主要职责是在一些重要工作中代表组织部门做好信息发布和疑问解答。其次要有高素质的媒体评论员。其主要职责是做好日常信息的收集分析,以及在舆情发生时的引导、应对等,如在主流媒体撰写评论员文章,在权威网络上做好发帖和跟帖工作等。此外,有条件的可建立一支顾问队伍。顾问可邀请一些公共危机处理专家担任,主要是在舆情发生后能够为做好危机处理提供指导和咨询。
http://quzhou.offcn.com
5)健全应对舆情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是应对舆情的关键环节。要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在主流媒体或重要门户网站,及时将重点、热点工作信息公布。要建立舆情监控制度,利用舆情工作者队伍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掌握舆论动向。要建立舆情引导制度,对舆情迅速分析研判,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以权威发布的方式,及时回应公众疑问,不作无谓争辩,不跟风炒作,不人为制造热点。要建立舆情处理预案制度,就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和容易发生舆情的网络等媒体,事先研究制订相关应对预案,预案应包括舆情事件表现形式、原因、先期措施、善后处理等内容。
本文来源:衢州中公教育
第四篇: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网络群众路线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网络群众路线
背景链接*
网民是老百姓的一部分,老百姓在网上就意味着部分民意在网上。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一项民意调查,以前往往需要打印厚厚的一沓纸,要么让政府工作人员下去分发再收回,要么委托专业调查工作来承担。„„
查看详细>>
|综合分析* [权威论述] 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要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习近平
[原因分析]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各项工作归根到底都是在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党的任何一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都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同心干,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集众人之心为一心,聚分散之力为合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聚最大人心和磅礴力量。
„„ [当前现状]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已经成为各地政府和领导干部了解民情民意最直接、最快捷的有效途径,各地通过开设官员微博、开通市长信箱、与网民在线交流、设立民声专栏等方式
„„
查看详细>>
|对策措施* [参考对策] 中公教育总结,践行“网络群众路线”,首要是正视网上民意。无须讳言,部分领导干部对网络民意有抵触情绪。甚至有人把网民的批评,看成是“一小撮” 不法分子的别有用心。如此讳疾忌医,只能激化对立情绪,撕裂舆论、破坏共识。践行“网络群众路线”,就是要俯下身子,抛弃鸵鸟心态,正视网络民意、服务网民,进而形成共识,形成良好的官民互动,打造晴朗的网络环境。
„„
查看详细>>
|文章素材* [标题示例]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1.倾听网意,让网络群众路线走得好 „„ [开头示例]
1.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在哪,党的干部就要工作在哪、服务在哪。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兴起,群众开始逐渐由线下走到网上,积极拥抱“互联网+”,享受数字化生活带来的便利。面对世情、民情的改变,广大党员干部也要与时俱进,将群众路线走到网上。
„„ [结尾示例]
1.“人心向背、力量对比决定事业成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同心干,网上网下齐努力。顺应时代大势,走好群众路线,我们就一定能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为实现亿万人民的伟大梦想而凝心聚力。
更多信息关注:云南人事考试网 云南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第五篇: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政府执行力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政府执行力
【背景链接】
2006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这是“执行力”概念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政府执行力建设正式被纳入国家治理范畴。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表明了中央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坚强决心。
【标准表述】
[内涵]政府执行力一般指政府机关为达成既定目标,依法使用、调度和控制各种公共资源,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指示、决定、决议,实现战略目标和任务的能力。政府执行力是一种“合力”,政府执行力各要素的优化组合是形成高效执行力的关键。
[意义]政府执行力,是对政府工作效率和绩效的一个整体判断,是衡量政府执政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准。它反映出的是政府代表民意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体现了政府作为一个领导机构的领导能力、指挥能力。
[措施]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执政力,没有执行力就没有公信力。影响政府执行力的因素有公务员的观念、素质和能力、政府的体制机制、客观外部环境等多个方面。执行力首先是观念问题,要提高政府的执行力首先必须树立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法治观念。此外也要提高领导干部的重视程度,强化机构建设,转变工作作风,破除官本位,培养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树立争取的权力观等等,但众多措施中改善体质机制,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对于提升执行力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