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益阳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概、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DOC)
关于益阳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
概(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05年)
益阳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下称本项目或本工程)是2005年省政府交办“八件实事”之一的重点建设项目,从2003年底已逐步开工建设,拟于2005年11月底能交付使用,现将本项目概(预)算执行大概情况报告如下:
一、编制单位编制本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没有来益阳调查、考察,所以其确定的工程总投资概算是不准确的。
2000年3月,为了加快我市的城市建设,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集中力量将城市建设项目打捆申请国家开发银行的政策性贷款,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是打捆中的一个项目。申请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工作开始以后,当时的市建委立即委托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华北设计院)先后编制了本工程的项目建议书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工可报告)。省计委分别于同年4月5日和5月18日批复了本项目建议书和工可报告。省计委批准本项目规模为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400吨,总投资概算为6755.6万元(不含场外道路等项目)。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向国家开发银行申报贷款的工作,当时市建委与华北设计院商定,由设计人员根据市建委提供的益阳市的简况来完成这项任务,所以华北设计院既未作地质初勘,也未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来益阳调查、考察。这样编制出来的项目建议书和工可报告肯定与益阳的实际有不相符合的地方,其确定的总投资概算肯定是不准确的。
二、编制初步设计时为控制、节省工程投资做了许多工作,但也留下了隐患。
1、工程项目选址节省了大量投资。
2003年初,市政府决定启动本项目建设,成立了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指挥部成立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选址。历经半年共选址30多处,最后选址在会龙山办事处红星村烂泥坳冲(现在建垃圾场场址)。因为选址在这里,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工程投资(在本处选址,场外新建垃圾运输专用道路仅1.28公里,其它几十处的选址位置,均需新修运输专用道在4.8—8.2公里之间,按600万元一公里二级公路计算,工程造价在2900—5000万元之间),而且还可节省大量的运行成本(本处选址垃圾平均运距为7公里,其它选址垃圾平均运距在11.8—22公里之间)。
2、在委托设计单位编制本项目初步设计时,指挥部向设计院提出了控制投资的具体要求。
2003年下半年,指挥部委托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下称设计院)编制了本项目的初步设计。在委托该院编制本项目初步设计时,指挥部根据益阳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几点硬性要求来暂行控制投资概算:
① 将该项目工可报告确定的综合处理(制肥等)工艺调整为卫生填埋工艺,因采用综合处理工艺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每吨垃圾处理 经营成本约55元,年处理垃圾的经营成本约825万元;而采用卫生填埋工艺每吨垃圾处理经营成本约15元,年处理经营成本为225万元(上述两种处理工艺的经营成本均是以年处理垃圾15万吨计算的,都不包括收回投资的本息);采用综合处理工艺所需的一次性投资对比采用卫生填埋处理工艺的一次性投资多2000万元左右)。不同工艺的年垃圾处理经营成本费及一次性建设投资相差很大,因此指挥部要求设计院按卫生填埋处理工艺编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② 因为省计委批复本项目场内总投资为6755万元(不含场外专用道路、排污管网、供水和供电线路工程费用),所以指挥部要求本项目(含场内建设,建设用地租用及拆迁,供水、供电、场外专用道路和排污管网工程、旧垃圾场覆盖处理等在内)总投资不能突破6755万元(因投资概算太大,银行贷款评估时认为难于收回投资,不会予以支持)。
③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总容量应能满足城区经压缩后垃圾20年填埋需要。
3、初步设计初稿完成以后,指挥部采取了控制概算的许多措施。从2003年10月至2004年2月,设计院多次派人经实地考察地形、地貌,花了大量人力、物力,编制出了本项目初步设计的初稿,初稿的概算在8000万元以上,远远超出了指挥部关于将投资控制在6755万元以内的要求。为了将初步设计的工程概算控制在省计委批准的投资额以内,指挥部向设计院提出了控制投资概算的具体措施:
(1)旧垃圾场(覆盖、雨污导流)处理、征地拆迁及水、电、路等在场外或经过场外的一切工程项目均例入由1900万元组成的场 外项目投资概算。并明确:中冶设计院不承担场外项目设计,只将场外项目纳入总投资概算,而场内项目的投资概算控制在4500万元左右。
(2)考虑到场内土石方开挖量太大,如以定额标准价格来编制概算,其概算是无法控制在6755万元之内的,所以开挖土石方暂按6-9元/m3的单价计算(当时设想为土石方外运,需土方可出钱购买),其它项目工程一律以定额直接费计算,属市场采购的材料以市场价计算。企图以通过降低单价手段来控制和编制投资概算。
(3)要求场内项目工程量清单尽可能准确。
根据指挥部的以上要求,设计院完成了本项目的初步设计,其投资概算为6098万元,已达到了理论上的投资目标。2004年元月和3月,省建设厅组织省内知名专家和省、市有关部门代表先后对初步设计进行了两次评审,同年4月22日省建设厅委托市规划建设局(省建设厅因概算编制时采用的定额单价无依据或太低等原因不同意直接批复,所以采取委托市规划建设局批复的形式)对该项目的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批准本项目总投资概算为6098万元。
以上情况说明,因为指挥部有些要求是不合理的,虽然达到了控制概算的目的,但这样确定的投资概算并不一定符合工程实际,在实际施工中肯定很难控制,这是早已预料到了的事情。
4、地质勘探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分清土、石方各量多少问题,虽设计院据此拿出了土方、石方各为多少的清单,但指挥部认为石方量可能没有这么多,此数不宜公开。
初步设计前后,指挥部委托省化工地质勘察院为本项目初步设计 进行了地质勘探。地质勘探目的是为了搞清新建垃圾场地质结构总的情况,特别是地下矿泉水、地下水的保护办法、地基承载力等方面的情况,为选择卫生填埋场的防渗形式(是水平防渗还是垂直防渗)提供基础资料。因此,只同意该院在480多亩建设用地上钻孔76个(平均每6.5亩钻一个孔)。单凭此76个孔提供的情况,而不经检测、化验、试压、土工分析等手段,是不可能准确或相对准确搞清挖方区土、石各类分布情况的,但勘钻资料证明了挖方中有大量各种石类。
5、施工图设计的工程量清单表明本项目将突破投资概算。根据设计院编制的施工图工程量清单和当初为控制投资概算所设定的工程单价,发现仅土石方开挖一项就将大大突破投资概算。设计施工图工程量清单中,本项目(不含场外约10万m3)土石方总开挖量为84.2万m3(垃圾填埋区约73m3),其中土方仅为26.4万m3,仅占总量的31%;而石方达57.5万m3,占总量的69%,预计在实际施工中石方量还会增加。如以此为据,按定额直接费计算,石方最低类挖运单价为32元/m3、土方类为13元/m3。仅此石方工程一项在剔除土方基价后,就净增工程造价1092.5万元[19元/m3(石方32元/m3-土方13元/m3)×57.5万m3,此净增造价还不含约84.2万m3的土方应从概算单价6-9元/m3调为定额直接费13元/m3的变化因素]。
三、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已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工程造价。为控制工程造价,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指挥部主动、积极采取了如下具体措施:
1、尽量减少石方的开挖量。
在编制每标段土石方施工合同预算时,暂只按土方的定额直接费 计算单价,这就避免了因工程量清单中土、石方各量不准反而让施工方抓了把柄来钻牛角尖的问题;合同书也不提石方问题,不将各标段土石方、特别是石方的工程量清单数据提供给施工方,这样有利于工程计量时按实鉴别土、石方各为多少,达到尽可能减少石方的目的。
2、在确保卫生填埋场总容量不减少和基本满足设计技术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土石方、特别是石方的挖运量。
垃圾填埋场设计分为A、B两个填埋区,按设计要求,填埋A区东侧有体积约38万m3(其中石方约32万m3)的大山体需全部挖运,才可保证20年的填埋容量和便于防渗膜铺设。挖运此大山体,按挖运土石方定额直接费分类计价,工程造价约为1100万元[土方挖运费约为38万m3×13元/m3=495万元+其中石方挖运新增造价约32万m3×19元/m3(石方价32元/m3-土方价13元/m3)=608万元]。为了节省投资,指挥部暂决定,除满足垃圾主坝所需土石方量外,此大山体暂不挖运(但由于决定滞后于垃圾主坝取土时间,已造成过度伤害大山体坡脚,在对大山体按坡比平整时工程难度、挖方量有所增加);同时采取在已基本完工的场内道路、消防通道、垃圾主坝和副坝上增加0.5-2m高度,来确保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总容量。
3、加强工程计价管理。
支付工程进度款审查时,已初步确认是石方类的,只按石方类别中最低类单价计算,在实践中虽各标段、特别是五标段出现了大量坚石(坚石定额直接费达50多元/m3),均只按最低石类一个等级计算。
4、严格划清土方、石方界限。
为严格划清土、石界限,委托有质资的权威单位,即省化工地质 勘探院和其它土质鉴定专业单位,通过试验、检测、土工分析、试压、现场鉴定等方法区分土、石界限。
5、调整场内、场外工程造价的比例,压缩场外工程造价来平衡场内项目。
压缩场外工程,包括1220m长的专用道路、排污管网、绿化、排水涵管、旧垃圾场观察井、塔、旧垃圾场覆盖、雨污水导流、封场、高压供电专线、征地拆迁等项目的工程造价,使之控制在1300万元之内,力争调剂出600多万元来平衡场内项目。
6、用少签施工合同量来试控土、石方挖运量。
在本项目卫生填埋区内,施工图设计工程量清单共计挖运土石方约73万m3(其中石方约47.3万m3),剔除填埋B区和A区的大山体土石方工程量后,A区应挖土石方量约18万多m3。本项目招标时,A区为一个标段,为试图能减少开挖量,在编制该标段预算时就只算A区几个小山头约2.5万m3的挖方,合同也只按2.5万m3的土方量签订,同时对应由该标段承担的A区大山体工程内容(含挖运土石方、制作平台、锚固沟、边坡等)也暂不计入,想边挖边看,目的是为了控制挖方量,防止施工方认为既然有十几万立方合同量,就拼命来挖掉这十几万立方。但在挖掉填埋A区几个小山头后,设计院认为根本未达到设计要求,指挥部只好通知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继续挖运。施工方按设计要求挖运完A区土石方后、在又完成了大山体降坡挖运、平台制作、斜坡平整等工程量后,没有超过设计工程量。
7、场底清污后回填碾压平整的设计坡比为6%,指挥部将其改为3%,既减少了平整碾压工程费,又增加了填埋库容量。
8、垃圾主坝、副坝均为填方,为使抗滑稳定、渗透稳定,设计上要求全部外购石料碾压修筑,指挥部采取加宽坝基、充分利用以石为主的A区大山体需外运土石方来修筑。达到了既抗滑稳定、渗透稳定的目的,又综合利用了场内土石方材料,减小了外购石料费用。
四、各施工标段实际工程量将超过合同价原因
1、在编制预算、签订施工合同时,进行有意控制。
一是在土石方中石方量不确切情况下,将挖方中的石方全部按土方单价计算来编制合同预算;二是为控制或减少开挖土石方量,有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数量来编制合同预算;三是对只能设在一个合同标段内的暂控、待议的是否挖运的土石方工程、以后又确认重新归其挖运工程量。这样一来,实际完成的工程造价肯定超过合同预算造价。
2、签证工程较多。
一是清淤工程。五标段因附近山上为一金矿,其建设用地内长期从金矿冲下来堆积的污泥、石浆达数万立方之多;二标段(填埋A区)建设用地内有40多亩水田,是由数万年的高山植物残渣沉积形成的冷浸田(所以该场址本身就名为烂泥坳冲),在编制预算时清污深度暂按一般耕地0.5m计算,但实际淤泥深度大大超过0.5m,部分位置深达4m;同时,因清污地基下面均为不规划页岩结构,渗水多,需设置纵横导盲沟来疏导地下水排入雨水管内集中排放。这些都是设计或编制预算时均不可能考虑到的事情。
二是出现施工图设计没有考虑到的情况。本项目污水调蓄池地处一个已经营十几年的金矿下面,对金矿污水严重渗透需采取导流、防渗措施,要浆砌块石来重新加固调蓄池堤坝;对金矿今年以来几次山 洪水冲涮到建设用地的石渣进行清运、并重新加固金矿挡沙堤坝等工程,这些均是设计时很难预计到的,但这都是实实在在的。这些问题已于今年7月开始陆续由指挥部、重点办、城投公司派人现场确定采取了补救措施。
3、为挖运土石方必须建设临时运输通道。本项目位于高山陡坡之中,施工前无水、无电、无路,本项目开工后所有施工队同时进场施工,而且都是土石方开挖,都要将挖出的土石方运送到旧垃圾场或填埋B区留作覆盖填埋的垃圾备用。所以新场内必须开辟临时共用运输通道,需增加工程造价。
4、地质情况复杂增加了施工难度。垃圾卫生填埋场需铺设高性能的防渗膜面积近10万㎡,防渗膜仅1.5毫米厚,因此对铺装场地要求很高。此场地基础不是挖方就是填方,而且不论是挖方还是填方,绝大部份为石块构成。因此,在填方区需分检、打碎压平石块,在挖方区需凿平和磨平石基,工程难度大,都是预算编制、合同签订时很难预计到的。
五、概算执行具体情况。
省计委批准投资总概算为6755万元(不含场外道路等建设项目),省建设厅批准投资总概算为6098万元(含场外道路等建设项目),根据现在项目执行的情况,本项目预计实际工程(含场外道路等一切建设项目)造价初步估算如下:
1、建设用地租用及拆迁、场外道路、排水网、排污管网、供水、供电、旧场覆盖、雨污导流等处理、绿化等工程,共计约1270万元。
2、未来项目预留1395万元,其中:建设期贷款利息和铺底流动 资金139万元(概算数据);9年后B区施工工程款约1050万元(其中:防渗工程570万元,场地平整、边坡平整、平台制作的土石方挖运、雨水管网等约480万元);留待运营阶段逐步填埋垃圾、逐步安铺保护斜面防渗膜工程、汽体收集工程约206万元。
3、工程费,监理、设计费,填埋场运营机械(挖掘机、翻斗车、药物车等约150—200万元)费和办公用品等费,共约3400万元。
上述估计实际工程总造价约6065万元(经决算审计后会低于此数)。
六、项目进度要求的实际投资与今年委托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差距矛盾问题。
1、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项目开工、完工时间分别为:进出垃圾场专用道等于2003年10月开工,2004年11月完工交付使用;场内土建等工程于2004年10月开工,2005年5月基本完工;卫生填埋场防渗、设备安装、供水、供电等工程于2005年8月初陆续开工。
2、省建设厅批准的投资概算6098万元,剔除未来项目预留费1395万元后,本工程能交付使用时应完成的投资额约4700万元。在2005年初之前,有关部门和有关领导均已知晓此投资额。今年年初指挥部向城建局重点办申报本项目总的投资计划是4700万元,其中2004年已完成1500万元,2005年应完成3200万元。2005年必须完成3200万元投资,垃圾场才可投入使用。新体制后的城投公司可能对此情况不清楚,是因熟悉该情况的人员均留在城建局。3、2005年初本项目被列为省政府交办的“八件实事”之一,要求在今年11月30日前完成。年初,指挥部向重点办申报了3200万 元投资计划,并要求重点办不要核减项目、也不要核减各分项目的投资计划。因垃圾处理工程是一个互联性、整体性很强的工程,缺一个分项目或一个分项目不完成,都不能投入使用。
4、今年5月初,指挥部收到市城建局转来的益城投[2005]3号通知、知道今年本项目只安排了投资计划为2400万元(比实际需要核减了800万元)以后,立即派人到局里核实、询问情况,得到的解释是:今年只安排这么多,余下的明年再安排。对此指挥部并无异议,只是本项目今年有可能不能交付使用。
5、指挥部按实际申报3200万元投资计划,而只安排2400万元,如只按此计划实施,今年11月30日前本项目有可能无法交付使用的情况,指挥部早已向有关人员和领导作了汇报,并请求恢复原申报的3200万元投资计划。为确保今年11月30日前本项目能投入使用,指挥部努力按实组织实施,并将营运用的机械设备购置、办公区建设和今年能完工的部份工程项目结转到明年,以便于平衡委托计划与实际投资差距矛盾。
七、有关问题的说明
(一)关于本项目去年10月签订的六个施工合同只有800多万元的预算造价,现已增加了三倍,达到2400万元的问题。
去年10月份指挥部招标时预算六个施工合同总价是1001万元,现预计实际造价将达2100万元,增加一倍多。这是因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除无填挖任务的道路硬化标段基本没有增加造价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二标段(填埋A区)确实增至三倍之多。增加的理由如下: 首先,去年10月份所签的六个施工合同预算造价确实小于实际工程造价。这是因为设计院设计本项目土石方挖运总量83.9万多m3(不含场外道路约10万m3),其中卫生填埋场内73万多m3,在剔除填埋B区的挖方后A区仍有56万多m3。考虑到挖运量太大等原因,在与二标段(承担填埋A区)的施工方签订施工合同时,合同暂商定的挖方量为2.5万m3,只计算小山体的开挖量,余下约54万m3留待以后再看,所以暂未签合同。经实际证明:只挖运2.5万多m3小山体土石方,根本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后来只好要求施工方:填埋的A区除大山体土石方仍暂不挖运外,其余重新全部按设计要求挖运土石方;最后正式通知施工方对A区的大山体土石方不再整体挖运,但仍要求按设计的坡比、平台、斜坡进行修整或挖运好。这样的安排,填埋A区的大山体的挖运在满足垃圾主坝取土量及勉强满足设计要求后,仍达到了填埋A区减少挖运土石方近30万m3的目的。二标段在填埋A区只挖运土石方约22多万m3后,基本满足了设计要求。二标段由2.5万m3合同预算量,到实际挖运约22多万m3量,新增合同外土石方挖运量近20万m3。所以实际工程造价肯定是大于合同预算价。
其次,在所有挖方工程中,合同预算是全部以土方单价计算的,而实际施工中石方约占70%,由土方变为石方这是增加造价的又一主要原因。
再次,施工图外的签证工程量较多,特别是清污量的增加,也是导致造价的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关于因工程造价增加而突破批准概(预)算后怎么办理申报变更调整概(预)算手续问题。
1、按国家有关规定:设计变更、物价因素等造成增加工程造价如突破批准投资概算一定比例时,应将设计变更的内容、变更的原因、物价增涨幅度以及超投资概算的工程造价报原批准本项目投资概算的主管部门(省建设厅)批准。本项目通过内部调控,总体平衡后基本没有突破批准投资概算,因此没有必要报请批准投资概算的主管部门审批。
2、市城建局内部对城建工程造价审批确认的原则和程序是: ① 2004年4月以前,城建工程均采用由施工方垫资、工程完工以后分4年期偿还投资款办法,其操作程序是:确定好工程单价,初步估算出工程量、签订施工合同;交工验收后,由施工方编制决算→监理方和项目部初审决算→重点办预算组复审决算→中介机构审核决算→市审计局最终审(或抽审)定决算;工程量按实计算等,没有规定合同价大于或小于实际工程造价的程序要求。特别是为吸取以前垫资施工合同价大于实际造价时,造成在按合同预付工程款或以地抵资时出现了多付多划情况。加上以前是无任何地质勘探资料的施工图设计,甚至相当一部分是边施工、边设计,所以,为稳妥起见,以后签订施工合同时尽可能将合同价压小,认为反正是以按实审计决算为准。
② 从2004年4月至2005年4月,改垫资建设为投资建设,按工程进度支付工程款,操作程序是:先编制预算,再签定施工合同;按合同分预算内、预算外工程进度填报预算内合同量和预算外变更工程量报告单,报有关部门审查付款(预算外变更增加的造价不支付进度款);交工验收后由施工方编制决算,然后按上述决算审核程序对 决算进行审查。这一阶段增加了一个变更造价报告单的程序。
③ 2005年4月以后,城建工程全部按体制单例后的城建投资公司操作流程图办理的,其中重要变化是:必须有施工图、施工预算、预算审核、审查结论,再按审核、审查的预算造价签定施工合同,合同预算外确有增加工程造价或变更等具体情况,需经现场察看、三堂会审程序审批、确认后再施工。
3、在2004年4月以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有限责任公司虽是独立法人,但它仍是城建投资公司下的一个分公司;城建投资公司虽是独立法人,但它又是归口城建局管理的一个单位,除重大问题报有关市领导批准外,它的日常性工作均由城建局负责,由受委托的局长、总揽工程的副局长和一名分管城建投的副局长直接负责。本项目所有的施工合同等,均是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的名义签订的。因此,该项目的大小事情均是报上述几位领导以后办理的。
4、本项目于2003年10月开工建设,至2005年4月前的各项目,均是按以上各阶段时间原则、程序执行的。该项目土石方挖运合同价小于实际工程造价是2005年4月之前的事,如果按2005年4月以后体制已经单例的城建投资公司的新要求来衡量过去的事,这恐怕就不合适了。反过来讲,如果本项目的土建工程,真是一切按2005年4月以后规定程序的要求和设计院的地质资料、工程量清单和现在执行的定额单价及施工图来编制施工预算、签订施工合同,无论事先怎样审核预算、事后怎样审核决算,而项目部只机械的、坚定不移的执行规章、程序,现在的实际工程造价绝对在7000万元以上。
(三)关于指挥部是如何从整体上和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控制工 程投资的问题。
关于控制工程投资问题,指挥部作了如下工作:
1、从设计源头上,我们要求将设计安排的从欧美进口2mm厚的挤压防渗膜,改为从亚洲进口1.5mm厚的挤压防渗膜,同样能满足设计要求,但节减造价约300万元。
2、在施工组织调度上,我们想方设法核减了约30万m3土石方挖运量,并通过其它补救措施,既保证卫生填埋场总容量不变,又达到了基本满足设计技术规范要求,从而节减造价约1000万元。
3、考虑到此处土地堆满垃圾后,不可能作建设用地开发,所以将建设用地的征用改为租用,节省造价约700万元。
不通过本《报告书》第二条及第七条
(三)款1项等一系例措施事先控制初步设计概算的手段,就根本不可能只有6000万元的批准投资概算出台;不通过本《报告书》第三条及第七条
(三)款2、3项等一系例措施,在实际施工中,更不可能不大大突破批准投资概算。通过这一系例措施达到了控制总投资的目的,虽在实际施工中带来了很多麻纱和困难,造成了很多误解,但造就和培养了本项目工程技术人员良好的控制投资计划的观念。特别是在遇到土方变石方、投资概算编制单价太低等情况时,即要做到确保实际工程造价不突破批准概算,又要满足设计技术规范要求,确实是经过了艰难、辛苦的努力。
益阳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指挥部
2005年10月28日
第二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调研报告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调研报告
某公司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委托方的要求,剖析国内外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并根据公司的实践经验,特编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调研报告 ”如下。有关该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的详情,有待委托方来上海面谈后,由公司正式交委托方,并共同至生产现场考察。
一、城市生活垃圾的前道处理工艺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前道处理工艺主要原理是,从磁选及机械分拣系统出来的可制肥物,以快速腐熟技术替代垃圾综合处理的发酵过程。
垃圾运输车送来的生活垃圾经过磁选及机械分拣后,可分成(1)可制砖物(2)可制肥物
(3)可回收物这三大类。可制砖物如碎渣、碎混凝土、碎砖等建筑垃圾,经粉碎、消毒、添加固化剂等工序制成路面砖;可回收物包括金属、塑料、橡胶等回收部分可再生利用;其余余下的肥源物质(如有机质、变质食物、植物营养物质)进行先进的混化工艺处理,以代理冗长(7-30)的堆腐过程,将有机质无害化处理时间缩短至48小时,然后造粒制成高效有机无机复混肥,从而实现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目标。一方面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垃圾处理成本,提高生活垃圾处理的经济效益。该工艺独特,设备新颖,整个流程含有9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快速腐熟工艺资源化处理生活垃圾成套设备,是新一代环保产品。该设备适用于人口在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日产生活垃圾300吨左右)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消除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威胁,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快速腐熟工艺资源化处理生活垃圾成套设备主要有三个系统流程组成,即分拣系统、混化系统、造粒系统。
1、采用先进氧化酵后厌氧发酵工艺,可用城市有机生活垃圾产生高浓度的沼气。它适宜处理总团体含量为30-40%的城市有机生活垃圾,能避免直接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工艺存在的启动漫,处理周期长及容易造成酸中毒的问题,使发酵周期缩短为15~20天,沼气产率平均为0.3m3[infoil]/3·d,最高达0.6m3/m3·d,发酵后的有机垃圾含水量低,有利于生产有机复合肥;除虫卵和灭病菌效果好,大肠杆菌降到1%,蛔虫卵死亡率达100%,整个发酵过程不存在废水、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在垃圾仓中的厌氧发酵环境与现行专用的厌氧发酵装置相比还是有差距的,主要表现在:垃圾无法搅拌;垃圾压实密度高;不可能使垃圾处在液态环境中。这将导致在“分仓熟化”工艺下的发酵熟化周期不会在短时间内完成。“分仓熟化”工艺具有能够超大量消纳城市垃圾这一无与伦比的优势,是任何现行专用的厌氧发酵装置所无法比拟的日处理量为300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储存各种散装集料,但因其特别适用于储存生活垃圾,故在此特称为“垃圾筒仓”。由于生活垃圾量大且成分复杂,故现有的理论通常认为生活垃圾是不可储存的。垃圾筒仓的推出实际上是提出了一种新理念:垃圾储存不仅有可能,而且非常有必要,且唯此才能大容量、高效率地处理生活垃圾,使生活垃圾真正能够达到“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理想境界。
2、设计实例
垃圾筒仓的直径一般可取20~30米,高度是直径的1~1.5倍。其单仓容量为6911立方米,可储存垃圾约5529吨,若以日产生活垃圾300吨计,填满一个垃圾筒仓约需要18天,假定熟化周期为3个月,则该城镇共需建造相同规模的垃圾筒仓10个。筒仓刚性托盘
采用混凝土浇筑,柔性围仓网片随垃圾入仓量的增加逐层上升,最终满仓后覆盖封闭。垃圾入场后可采用龙门吊、塔吊或传送带等机械输送入仓。
筒仓刚性托盘采用混凝土浇筑,柔性围仓网片随垃圾入仓量的增加逐层上升,最终满仓后覆盖封闭。垃圾入场后可采用龙门吊、塔吊或传送带等机械输送入仓。
二、生活垃圾“分仓熟化”工程设计方案
1、“分仓熟化”工程:
常用的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缓解了城市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围城”这一顽疾。而能够根治这一顽疾的技术必须能够同时满足以下4个条件:
(1)廉价。由于处理的对象是持续不断,且日产量巨大的生活垃圾,所以不廉价的技术哪怕是技术含量再高,也是难以推广应用的。
(2)可超大量消纳垃圾。这就要求该技术必须在每道工序上都是高效率的,一旦其中有一道工序跟不上快节奏,则可能前功尽弃。现行综合处理工艺中的“人工分选”常常是制约垃圾快速处理的瓶颈。
(3)不污染环境(或污染极小)。正在腐烂的原生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性极大,这就要求原生垃圾入场后要么立即处理掉,要么必须进行全封闭储存,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对于少量垃圾或许还是可以对付的,但是如果每天都有成百上千吨垃圾入场,就难以招架了。
(4)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前景。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在处理过程中不允许产生二次污染,没有后遗症。第二是不能永久性地占用土地,这是针对填埋而言。
生活垃圾处理工艺增加一道“分仓熟化”工序,则处理效果将会产生一个大飞跃,同时能满足上述4个条件。
2、方案技术特点:
(1)本项目的作用是将原生生活垃圾彻底熟化并脱水,为下道工序,如分选、制砖等提供可高效处理的必要条件,一般可提高工效数倍甚至十几倍。
(2)环境效益:由于原生生活垃圾入仓后与外界环境完全隔绝,没有渗沥液污染,气体污染也极小,基本可以做到零污染。
(3)经济效益:在全封闭条件下,垃圾筒仓内具备了理想的厌氧环境,由此产生的沼气几乎可以100%地予以回收。这与现行垃圾填埋场收集沼气的效果有很大不同,现行填埋场没有全封闭环境,沼气收集率仅5%左右。针对某一具体填埋场而言,沼气的产生和终止是有时效的,产沼期有高峰和低谷。而本项目的沼气日产量是相对稳定的。
(4)为了加快垃圾熟化进程和进一步提高沼气产量,本项目需要向筒仓内注入适量生活污水,权作“催化剂”,在厌氧发酵过程中,将垃圾中的腐植质、渗沥液以及生活污水转化为沼气,由此开创了“以污治污”新理念。
(5)本项目应用广泛,可接收包括生活垃圾、饭店泔水、秸秆、下水道污泥(可置于筒仓周边)等一切可腐之物入仓。
3、设计方案
(1)设计范围: 本项目按近期工程规模设计。按日产300吨生活垃圾填满一座直径20米,平均高22.5米的垃圾筒仓约需要18天,以垃圾入仓熟化周期6个月计(包括进料、脱水和出料),建造相同规模的垃圾筒仓10座即可满足循环使用,详见“远期筒仓分布图”中的近期工程范围线。
(2)场地选址:除应遵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a.场地应较平整,并且要有足够的延伸空间,以适应远期扩展需要。
b.要求场地地质构造比较均衡,没有突变构造,如断层、暗河塘等。
c.要求场地地基有足够的承载力,由于筒仓加高十分方便,只要龙门吊提升高度足够,实
施过程中有可能将筒仓升高到30米,以本项目设计为例,在此高度状态下,地基承载力能够满足240Kpa即可。对于地质条件不够理想的地区,应采取地基加固措施,这需要增加工程投资。
(3)垃圾进料:可选择龙门吊、塔吊。
龙门吊稳定性好,特别是可以两头装料,相当于两台塔吊,应列为首选方案。不过,该龙门吊构造特殊,两端延伸较长,需要特别定制。
塔吊也可选用。建议最好是租用,在定制的龙门吊没有交货之前,或者是在龙门吊需要检修时临时租用,以应急需。
今后有可能采用一种专用的垃圾运输集装箱,不仅可实行全封闭运输,而且垃圾入场后不必卸料,直接由龙门吊将集装箱吊入筒仓内卸料,既可减少污染又可提高工效。
(4)垃圾熟化:垃圾的熟化程度应以沼气量的减少为判定标准。向筒仓内注入生活污水可以提高沼气产量和缩短熟化周期,但注水量及相邻两次的注水间隔时间应掌握好,既要保持筒仓上部垃圾始终有足够的湿度,又要防止托盘内污水溢出,故在托盘壁上应安装一个水位指示器,随时可观察到托盘内污水位的变化。当然,若是一个大型垃圾处理场,则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来进行注水监控是再好不过了。另外,有待通过实践进行解决的问题有:
(5)垃圾脱水: 需要脱水的筒仓总是单个轮流进行,可将专用的大功率真空泵吊至仓顶,将抽气管自流量表处脱开,接上大功率真空泵。然后在筒仓体四周均匀分布插入侧向穿孔的通风管。操作人员坐升降机到达选定位置,用小型钻孔机从侧向钻孔1~2米深,而后插入通风管。当真空泵开启后,筒仓外空气将被吸入筒仓内并向集气箱汇集,最后经真空泵排放入大气中。筒仓内的气体流动将带出垃圾中的水分。为使脱水更加迅速,也可向通风管的进气端提供热空气。从彻底熟化的垃圾中排放出的气体已经没有臭味,不再是有害气体,因而不会污染环境。
(6)垃圾出料:本设计提供两种方案比较,其区别在于出料方式的不同,第一方案单仓下料有3个下料点,输送带地面输送,造价较省,约2.1万元/吨垃圾。第二方案单仓下料有4个下料点,输送带地下输送,造价约3万元/吨垃圾。
三、系统工艺流程示意图:
标准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应包括可制砖物、可制肥物、可回收物三大处理系统。其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系统工艺流程示意图)
分拣系统:
系统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比重、体积和磁特性,采用重复机械化及磁选等连续性分选(对特殊物质,适当辅以磁选、风力分选、人工分拣),将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纸张和有机物分离出来,加以回收利用。
特 点:本系统分拣效果特佳,不仅为随后的混化和造粒系统奠定了基础,也可配套于堆肥发酵、焚烧发电、卫生填埋及其它处理工艺的前置分拣装置。
分拣系统成套设备主要部件:
分拣系统主要由各种规格的筛分机、风选机、破碎机、磁选机、输送机等设备组成。
分拣系统外形配置图
其中,CTG干式永磁筒式磁选机是高效磁分离设备。磁 系 全 部 采 用 高 性 能 稀 土 钕 铁 硼 材 料 和 优 质 铁 氧 体 材 料 制 做,经 过 巧 妙 的 开 放 式 磁 路 设 计,筒 表 分 选 区 最 高 磁 感 应 强 度达 到 0.8T 以 上,磁 场 梯 度 是 常 规 中 磁 机 的 3-5 倍,分 选 区 的 磁 场 力 可 达 到 电 磁 强 磁 选 机 的 磁 力 水平。分 选 筒 体 采 用 耐 磨 不 锈 钢 精 制 而 成;分 选 矿 物 通 过 振 动 给 料 器 均 匀 地 给 到 分 选 筒 的 上 部,旋 转 的 筒 体 把 非 磁 性 物 料 抛 离 筒 体,磁 性 物 料 受 到 强 磁 场 力 作 用 吸 向 筒 体,用 分 矿 板 很 方 便、精 确 地 将 磁 性、非 磁 性 物 料 分 离。强 磁 场 力 为 用 筒 式 磁 选 机 分 选 中、弱 磁 性 矿 物 变 成 现 实。设 备 处 理 量 大,分 选 矿 物 粒 级 范 围 宽、分 离 精 度 高、不 堵 塞;结 构 简 单、维 护 方 便,耗 电 量 仅 为 电 磁 强 磁 选 机 的 20%。
>>>系统设备主要参数:
垃圾处理能力300 t/d
垃圾处理率100 %
最大耗水量20 t/d
总装机用电量460 kw
无害化时间48 h
车间库房占地面积7000㎡
多功能免烧压砖机装置
为适应市场新型建筑材料的需要,该机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可压制标砖、盲孔标砖、步道砖、花边地砖。该设备以其特殊的机械设计、采用双面机械加压成型,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噪音小、造型新颖等特点,是利用废渣压制免烧砖的理想设备。
公称压力:120t; 填料深度: 75-110mm 外型尺寸: 1700×1200×1900mm
加压方式: 机械双面加压;冲头行程: 320mm;成型块数:2块/次
生产效率:1800-2000 块/h;成型块数:1块/次;地板砖规格:240×240×50mm配用动力:15-22kw
设备特点:
快速腐熟工艺资源化处理生活垃圾成套设备,具有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利用的优点,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占地面积小,投资省 ,无需建造庞大的发酵循环仓库。
■机械化程度高,处理速度快 因流程短,处理周期缩短,从垃圾开始处理到制成有机无机复肥不到48小时,仅为堆腐发酵工艺的1/4。
■建设周期短,投资效益高 厂房(仅指车间)建设、设备安装调试共半年。从投入正常运行起,投资可在4年内收回,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设备的灵活性大,通用性好。设备可以一机多用:①选用分拣系统,可用于其它垃圾前处理。②选用混化系统和造粒系统,可以处理大型禽畜场的动物粪便和城市下水道的污泥,并制成有机无机复混肥。
■生活垃圾处理能力300吨/日,适合中、小城市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要求。
■以快速高温(100℃)混化,代替发酵工艺,能有效杀灭病菌,无害化程度高。
■垃圾处理率为100%,垃圾利用率为90%以上,无害化质量符合GB7959-87标准。
制砖机单件图
四、经济效益分析
按近期实施工程范围,日处理300吨垃圾规模计。
1.工程基建总投资:由以下3部分组成1.1.“分仓熟化”工程投资:包括本设计方案“工程数量汇总表”中所列的所有项目,按第一方案计约800万元,即:800/300=2.7万元/吨生活垃圾。
1.2.制砖系统投资:按日处理300吨生活垃圾计算,大约200万元,即:200/300=0.7万元/吨生活垃圾。
上述系统总投资大约1100万元左右。
2.工程运营费:包括人工工资、设备维修及水电费用等,粗估约5000元/日。
3.工程运营效益
3.1.垃圾处理收费:按20元/吨垃圾计,收益为:300×20=6000元/日。
3.1.沼气效益:根据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资料,一吨含39%有机物的生活垃圾能够产生约90立方米沼气,则日处理300吨垃圾可产生27000立方米沼气,收益为:27000×0.8=21600元/日。以上计算未考虑沼气收集和加工过程中的损耗。
4.投资回收年限计算:
垃圾处理费+沼气效益-工程运营费:6000+21600-5000=2.26万元/日。
经4.5年后为:2.26×365×4.5=3712万元,即4年半可收回全部投资。
第三篇:白城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调研报告
白城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调研报告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尤其是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城市生活垃圾不仅影响了城市环境,还危害到居民的身心健康,成为当今社会最严重的公害之一。当前,如何有效地解决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再现一个洁净、健康的城市生存环境,已是摆在我们各级人民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城市生活垃圾现状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和为日常生活提
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一般性垃圾、人畜粪便、厨房废物、污泥、垃圾残渣和灰尘等固体物质。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据统计,我市城市居民每人每日平均产生垃圾1.2kg左右,我市日产垃圾492吨,年产垃圾17.96万吨。
从生活垃圾的固有特性看,它是传播病源的主要载体;特别是发生“非典”疫情期间,公众普遍增强了环境卫生意识。同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议案、建议和意见,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解决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热点问题,既是当务之急,又势在必行。
目前我市的城市生活垃圾仍然以简易填埋方式为主,这是目前全国最原始的处理方法(即采取收完垃圾后不进行分拣,直接运到垃圾处理场填埋,而填埋场不做任何处理),防治污染质量不高,使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受到不良影响。
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土地资源浪费。我市垃圾处理主要是用填埋的办法。这种方法一是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在填埋的垃圾内有很大一部分是不易被降解消纳的塑料制品和玻璃制品。这些塑料制品一般要经过上百年的时间才会被降解消纳,可以说这种污染是长久的。玻璃制品几乎是不可被分解。在填埋的垃圾中还有一部分是有毒有害的物质。如废旧电池,它含有大量的汞和其他金属,埋在土壤中经雨水冲刷后,其中所含的汞等有害物质就会随雨水一起扩散,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这部分垃圾的污染是广泛而持久的。二是必然造成资源浪费。在被填埋的垃圾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可以回收再利用或进一步利用的,如玻璃、金属、纸类等;填埋场不仅占地太广,且占用了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作为一块废地。作房地产不行,种植业更不适宜,对土地资源是个很大的浪费。
投资渠道单一,市场调节缺失。我市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投资基本上依靠政府的单一投资,由于我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政府的财力有限;并且,随着作业面积的扩大
(城市范围扩大)和垃圾产量的增长,费用还在不断的提高。建一座垃圾处理场,动则数百万元,高则数千万元(如即将投入使用的生活垃圾处理场总投资就达8100万元)。单一的投资渠道,不仅财政不堪重负,也制约了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事业的发展。
现有的管理体制落后。政企不分,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的管理体制存在一系列弊端:一是缺乏活力;二是处理资金短缺;三是垃圾收运机械设备陈旧,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工作效率低;四是由于资金短缺,限制了垃圾收运、处理技术的发展。
市民道德素质不高,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薄弱。现在的垃圾收运方式落后。公众的环境意识不高,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普遍存在,加之缺乏分类收集引导,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设施不足,混合收运仍是目前主要的生活垃圾收运方式,这很不利于垃圾的后续处理。
收费制度尚未得到落实。我市的垃圾处理费的收费工作正在测算中,这样使政府造成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所需资金严重不足的困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和投融资市场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对策
建立和健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生活垃圾的倾倒、清扫、收集、回收利用和处置做了基本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对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和处理工作做进一步的规范。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按照“政企公开、政事公开、管干分离”的原则,加快环卫体制改革步伐。对现有从事城市环境卫生清扫的环卫处,改为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内部实施目标管理;对原隶属环卫处的垃圾清运职能划归拟新成立的环境清运有限公司,按照《公司法》改制为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专门从事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的运营工作。选择有垃圾经营资格的单位负责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形成市场竞争机制。
完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经济政策。采取合理的经济手段促进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一是根据“污染者付费” 原则向城市居民征收一定费用,以补充垃圾清运、处理费用的短缺,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二是对产生垃圾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征收垃圾填埋处理费,鼓励废弃物的再利用,限制垃圾填埋方式的使用;三是制定包装产品生产者责任管理政策,向包装产品生产者提出一定的包装材料回收率的义务,并征收一定的包装垃圾处理费;四是制定废旧物质回收利用优惠政策,减免物质再生行业的增值税,鼓励企业参与废品的回收利用、垃圾的资源化等工作。
加大绿色消费宣传力度。生活垃圾的处理涉及千千万万个家庭。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必须有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而这是最困难的。因为这要求公众具有保护环境的认识、自觉、习惯和公德。否则,即使有许多保护环境的技术、办法、规定、法规,也难以有效实行。开展环境保护系列宣传活动,教育和引导公众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引导消费者自觉选择有利于节能、节水、节材、节粮等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第四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研究
《环境岩土工程》课程论文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研究
摘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当前环境岩土工程研究重点和热点,这里分析了城市垃圾的组成和处理方法,重点介绍了填埋处理的原理和工艺,分析了填埋体物理力学性质、填埋场的设计等一系列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讨论环境岩土工程在填埋处理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关键词环境;岩土工程;城市垃圾;填埋处理
Investigation on Environmental Geotechnical Problems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
AbstractThe environmental geotechnical problems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MS W)landfill are studied, which is the main way to dispose of solid wast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osi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and treatment methods, focusing on the landfill disposal of principles and processes, analysis of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landfill, the landfill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Finally, the research prospects of the geotechnical problems of MS W landfill in China are also discussed.Key wordsenvironment;geotechnical engineering;municipal solid waste;landfill treatment
生活垃圾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废弃物,主要有废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自然资源正被大量的开发利用,这样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滥用,同时也引起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因此环境科学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一门新兴学科。
一般的环境问题仅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随着当代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已远远超出了污染的范畴[1]因此,从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角度研究环境问题,改善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将使环境科学进入一个深层次研究的新阶段,这也是当今地学发展的一个新的生长领域。环境岩土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岩土工程活动中所涉及的环境问题以及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工程问题。本文就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展开研究。
弃厨物、同艺废弃物、纸品、合成树脂、橡胶、皮革、纺织品、木材、金属品、玻璃、陶瓷品、灰渣和土石等,其成分千变万化。尽管如此,也有一些共同特点,即:密实度小、多孔隙、含水量大、不饱和[ 2 ]。
2.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
城镇废弃物排放量大,点多面广,占地多,危害大。因此,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置需要建立一套控制性管理系统,包括从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全部过程和所有方面。处置方式多种,一般有回收再利用、焚烧、堆肥和填埋等。处理过程分为预处理、处理和最终处置。预处理如轧碎、分选、小量化、无害化等[ 3 ]。
目前,城市垃圾处置的最主要方式是填埋,同时辅之以焚烧和循环再利用等其它手段。据资料统计,填埋法处理的垃圾在美国约占市区垃圾产量的 95%,在英国约占 86%,在欧洲其他国家约占 60% ~70%,在日本约占50%。由此可见,填埋法是发达国家处理固体废弃物及再生资源化后的终极
2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和处理 2.1城市生活垃圾组成废弃物的最普遍采用的方式。现在美国约有2 /3的《环境岩土工程》课程论文
岩土工程公司转向搞环境岩土工程,这已成为当前环保和岩土工程的重要领域;而且填埋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固体废弃物填埋已“进入现代填埋法”阶段[ 3 ]。在我国垃圾处理先后经历了自然堆放、集中堆放、初始填埋和规范堆埋几种方式,而且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上述四种仍然同时存在。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如杭州、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苏州、福州和南京等地都已建成或正在建造具备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填埋场,欠发达的中、小城市仍然以集中堆放和初始堆埋为主,甚至有些地方还处于自然堆放状态。自然堆放和集中堆放,一般无覆土,没有无害化处理和卫生措施,属于无控型处理,因此垃圾污水(浸出液)和产出气体(沼气)自由排放,蝇虫孽生,二次污染严重。初始填埋法采取了一定的工程措施,如底部填土、堆积废物顶部覆土等简单工程性措施,这是填埋法的雏形。这些措施基本上,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堆埋则要求采用较高的技术措施,遵守一定的填埋工程规范[ 4 ]。填埋处置法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与其它处置方法相比,具有相对投资较少,见效快,容量大,二次污染较少,产生的沼气可用来发电,完成后的场地可重新利用等优点,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填埋技术仍然是一项新技术,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美国也承认理论研究远落后于工程实践,至今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大家公认的规范化设计方法。
100TEQ-ng/m3,监测结果的平均二恶英浓度为6.2TEQ-ng/m3,超过国标5.3倍。二恶英的排放最已成为垃圾焚烧场的硬指标之一。在处理城市垃圾过程中可以通过燃烧前、中、后三段来控制二恶英的排放。
燃烧前:减少生产二恶英的原材料,分类收集或预分拣控制生活垃圾中氯和重金属含量高的物质进入垃圾焚烧厂。
燃烧中:二恶英在高温下生成,但在更高温(1200℃)下又会分解,因此可以采用“三T”控制法进行控制,即控制炉膛及二次燃烧事内的温度,或使进入余热锅炉前烟道内的烟气温度不低于850 6C,烟气在炉膛及二次燃烧室内的停留时间不小于2s,O2,浓度不少于6%,并合理控制助燃空气的风量、温度和注入位置,减小二恶英的生成。
燃烧后:降低二恶英的扩散范围。控制方法有物理法(活性炭吸附与高效除尘、高温熔融法、低温热处理法等)、化学法(选择性催化还原、超临界水与热液降解法、碱化学分解法等)、生物降解法、机械化学法等。除了缩短烟气排放温度和时间外,还应在进入袋式除尘器的烟道上设置活性碳等反应剂的喷射装置,进一步吸附二恶英。由于二恶英可以在飞灰上被吸附或生成,所以对飞灰应用专门容器收集后作为有毒有害物质送安全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置,有条件时可以对飞灰进行低温(300 400℃)加热脱氯处理,或熔融固化处理后再送安全填埋场处置,以减少飞灰中的二恶英。
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引发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及改进 3.1焚烧场
氯和重金属含量高的城市生活垃圾在焚烧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二恶英等剧毒气体。大晕的动物实验表明很低浓度盼二嚼英就对动物表现出致死效应,而对人体影响严重时会致畸、致癌、致突。大气中大部分二恶英都来源于处理垃圾过程,美国[ 5 ]1987年和1995年大气中二恶英排放源数据显示生活垃圾焚烧炉排放二恶英分别占当年比例为70.16%和40.04%。根据田洪海[ 6 ]对国内15个垃圾焚烧场的检测统计,二恶英排放最高浓度达
3.2 填埋场
填埋场主要处理分捡、焚烧后的剩余固体物质。标准的填埋场一般包括组合衬垫系统、渗滤液收集和排放系统、气体收集系统和最终覆盖系统。
填埋法是属于一种工程性处置,处理的土地、手段(压实、防渗)、覆盖材料(土料、士工合成织物)与岩土工程有关,排放的气体、液体以及填埋场所占用的土地、空间、滤液收集与环境岩土上程有关。事实上,在填埋场的勘察、设计、施工、投产阶段,甚至封项完毕后填埋场沉降监测、封项和垫层材料的选择都离不开环境岩土工程。城市垃圾填埋场应从勘察、设计、施工、使用和后期维护五阶段进行控制。
填埋场场址国家标准指出:场址的选择应避开
《环境岩土工程》课程论文• 3 •
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区、废弃矿区的活动塌陷区等区域;除拟建有可靠防洪设施的山谷型填埋场外的选址标高应位于洪水期不小于50年一遇的洪水位之上。并建设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的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场址的位置及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区基础层底部应与地下水年最高水位保持lm以上的距离。衬垫系统是填埋场的关键,必须具备渗透系数小和抗百年老化的要求。根据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GJJl7—2001,J122-2001)[ 7 ]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l6889-1997)[ 8 ]规定,并参照国外的有关标准和规范,不管足天然还是人工卫生填埋场衬垫,其水平、竖直向的渗透率应小于10-7cm·s-1,其抗匝强度必须大于0.6MPa。衬垫系统材料分为天然材料(粘十层)和人工合成材料。天然材料防渗效果远不如人工合成材料,但成本低。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是复合衬垫的方式,充分利用天然和人工材料的优势。
投产期间,为了防止污染物外溢,必须每日对填埋物进行分层压实覆盖。覆盖物可以足岩土或十工织物。填埋物质降解后产生大量的沼气,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沼气能源,另一方面要防止沼气引起大爆炸。沼气可用作日常生活或生产的燃料,也可用于发电。1998年,中国首家垃圾填埋式发电厂——杭州大子岭垃圾填埋电厂运行投产,其安装两台发电机组,年发电量在1600万kwh左右,每天消化垃圾2000多t。据初步统计,中国已建成填埋沼气发电项目20个以上,总装机容量接近50MW[ 9 ]。
垃圾填埋场覆盖封项。垃圾填埋的主要目的是将垃圾与周围环境隔离,减少垃圾淋滤液扩散,进而减少对人类和周围环境的威胁[ 10 ]。封项系统则阻止水分进入到垃圾中,减少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封顶系统有传统的压实粘土封顶系统和新兴的ET封顶系统。传统的压实粘上封顶系统在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容易开裂。雨季来临的时候,雨水沿着裂缝易下渗,而ET封顶系统则避开了这一缺点。ET封顶系统基本结构是由一层支持植物生长的土壤层和几层阻隔土壤层构成,其工作机制是在降水阶段通过储存水分的方法减少水的渗入,在干燥阶段通过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发先前储存的水分,是一种丰动承载系统[ 11 ]。ET封顶系统小但具订比较大的抗干燥开裂的能力,同时还具有造价低、服务年限长和效果好等优点。
垃圾填埋场封顶之后,填埋场稳定和沉降的监测也是重要的。沉降主要是南生物降解引起的。生物降解产生的滤液会对周围岩体产生影响,如降低岩士的粘聚力、内摩擦角,使垃圾填埋场周围岩土结构松散,力学性能降低,地表沉降期不稳定。因此,要控制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液扩散,防止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除掉二次污染的隐患。
4填埋场设计中的岩土工程问题
(1)废弃物堆积体的稳定性。包括外部稳定与内部稳定两方面问题。外部稳定问题包括堆积体周围所有临时与永久性边坡在运转阶段及以后潜在失稳区段的废弃物强度与变形性能。不同的低抗剪强度衬垫层之间,也可能发生层间剪切失稳,而这与衬垫层体系的材料类型和组成有关。
内部稳定问题指在场地内堆放废弃物的准则,以避免垃圾堆积体内部失稳。
(2)废弃物堆积体的变形。填埋场设计时,必须注意使废弃物堆积体的竖直和侧向变形不会导致堆积体衬垫层系统和其他组成构件的损害,还应事先预估垃圾的差异沉降和伸展变形。
(3)密封层(衬垫层与封闭层)的设计问题。进行填埋场设计时,应对废弃物堆积体的密封系统(即底部衬垫层和封顶层)进行长期有效性与稳定性分析。包括密封层的截污容量,密封层的变形评估,密封料对冲刷与潜蚀的抵抗力,密封层的抗剪强度分析等。
(4)动力问题[ 12 ]。卫生填埋场与其他构筑物一样,也会受到动力荷载,如地震荷载和交通荷载的作用。因此在设计卫生填埋场时必须考虑动力问题,特别在地震活动区域。地震对填埋场的直接危害在于破坏密封层、气液体的排放和处理系统、填埋场场区的排水系统。此外,地震可造成饱和砂土地基的地震液化、饱和软土地基的震陷、地震荷载下的边坡失稳等。这些均危及填埋场的安全,可能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事故。
(5)污染物迁移的计算分析。废弃物填埋场通常都修建于最高地下水位以上,虽然有密封措施,但仍会有少量渗沥液从填埋场底部渗出。因此,实际设计时,应考虑到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介质中的迁移特性。
5结语
《环境岩土工程》课程论文
填埋法处置能经济、有效、大容量地解决固体废物的出路,减少二次污染等,比较适合于我国国情,宜于推广运用。这为解决困扰各地领导的城市生活境岩土工程实践的发展,环境岩土工程理论也将取得更大的发展,并对土力学及岩土工程的发展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及工业垃圾的出路提供了有效的办法。对填埋法要进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分析,在技术设计、施工组织和运行管理上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和规程。
岩土工程技术在卫生填埋场设计中占有主导地位。从填埋场选址到设计,涉及到岩土工程勘察、2
土工测试、变形稳定计算、地震动力分析等方面的内容。而从设计的现状来看,应进一步补充并加强对垃圾土的压实及强度要求、地基不均匀沉降及填埋场的内外稳定性分析验算,以及地震等动力荷载3的影响分析等内容。发展展望
环境岩土工程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型交叉学科,是多学科融合的典范学科。目前它还没有一个确切6的公认的定义,研究范畴还很模糊。但它是一门实用性很强,应用十分广泛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它涉及7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卫生工程、环境工程、土壤8学、地质学、水文地质、水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9工程地质、采矿工程以及农业工程等。
目前,我国环境岩土工程的发展十分迅速,主10 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小环境问题具有相对的易于防治性,但在工程实践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11 环境问题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息息相关,我们不仅要重视被污染的环境的理论研究,更应重视应用技术和方法的创新,吸取一些成功经验、新理论和新方法,结合实际工程恰当利用,推动我国环境岩土12 工程的发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相信随着环
参 考 文 献
曲永新,张永双,冯玉勇.当前国际环境地质工程(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其相关技术[J].工程地质学报,1998,6(4):301-304.Eid H T, Stark TD, EvansW D.Munici pal s olid waste sl ope failure I :waste and foundation s oil p r operties[ J ].J.of Geotechnical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00, 126(5): 3972 407.钱学德,郭志平.美国现代卫生填埋场工程 [ 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5, 15(5): 82 34.罗国煜,陈新民,李晓昭,等.城市环境岩土工程 [M ].南京:南京大学 钱学德,郭志平.美国现代卫生填埋场工程[J].水利水电科技进 展。1995,15(5):8~34. 宜英,田洪海,聂永丰.三个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飞灰中二嚷 英类分析.环境科学,2003。24(5):21~25.,J122—200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S]. GBl6889—199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S]. 郑祥.中国城市垃圾填埋场治气发电潜力分析[J].污染排
放,2009,414:19~22.
杨明亮,姚海林,冯其林等.钻孔灌注桩施下过程中垃圾渗滤液
对地下水的污染分析[J].岩土力学,2005,26(4):586~590.ieLSEY J A。KAY J T。ANKENY M,et a1.Darcian fluxestimations
in evapotranspiration 1andfillcovers[C].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Unsaturated
SoilS.Carefree:Is.n.]。2006.
贾敏才,周健.卫生填埋场动力分析和动力性状研究进展【J].上
海地质,2000,(2):29—35.
GJJl7--2001
第五篇: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彭山县位于成都平原西南缘,地处岷江中游,府、南二河从北入境,交汇于古镇——江口镇,汇入岷江南流出境。彭山县是眉山市的北大门、近邻成都,东邻仁寿,西与浦江、邛崃接壤,南接东坡区,北与新津、双流交界,幅员面积465.32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89个行政村,19个社区(居委会),全县总人口34万,其中县城区总人口近10万。人们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和垃圾的处理问题日益严峻。
一、全县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的排放情况
我县城区人口约10万人,建成区面积9.2平方公里,年排放污水量475万m³/a,现有中心城区建有污水处理厂一座,实际每年收集污水256万m³/a,污水收集率53%。目前各乡镇均无污水处理设施,对岷江流域水况造成激发影响,目前城区管网和乡镇污水设施建设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污水处理,大大影响岷江流域水质。城区能源以燃气、电力为主,城市垃圾的主要成分是厨余、灰渣、废棉、废塑料等。我县城区及各乡镇产生的垃圾,没有规范的垃圾处理场地及设施,垃圾的处理主要采用露天堆放的简易处理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城 1 市建设规模和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如何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污染问题,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
(二)加快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所做的主要工作和成效近年来,全县有关职能部门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高度重视并不断推进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做了大量工作,设施建设进展较快。
1.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把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程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抓紧抓实。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工程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各级地方政府是建设的责任主体。我县政府把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明确了目标措施,作出了计划安排。特别是今年以来,县政府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强了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工作。
2.制订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实行有利于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的措施。一是给予配套政策扶持。如对新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在用地、用电等方面政策优惠;对各地收取的污水处理费免征增值税。二是鼓励多元化投资。如对投资新建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政府采取行政划拨方式提供项目用地等优惠政策措施。三是开征污水与垃圾处理费。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关于“谁污染谁治理”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按照国家规定向排污者提供污水处理的有偿服务,2 收取污水处理费用,以保证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的规定,县城城区普遍开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费。
3.坚持政府主导,引入市场机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为解决建设资金缺口大的问题,不少地方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积极引入国内外资金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全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基本采用BOT方式解决投资问题,减轻了地方财政的压力,创新了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的新模式。
4.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工程建设。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投入,用于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运行。我县关于污水垃圾处理工程的“十二五”规划:一是污水处理工程。新建及扩建城区污水配套管网40公里,规划总投资9000万元。青龙镇、观音镇、谢家镇、牧马镇新建4个污水处理厂及共计51公里的配套管网,总投资1亿元。二是垃圾处理工程。新建规模日处理能力400吨,年垃圾量14.6万吨,处理率达到100%的垃圾处理工程,总投资至少6464万元。其中,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5535万元,垃圾转运设施建设,总投资929万元。
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以来,全省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入了一个较快发展阶段,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城市功能不断增强,饮水安全总体得到保障,相关的突出环境问题有所缓解。
二、当前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不断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历史欠账多,污染物排放增长快,而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滞后,全县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所造成的岷江流域污染仍然比较严重,由此,面临的任务仍然艰巨。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
(一)城乡进展不平衡,城区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展缓慢。调研中了解到,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虽已立项,但有的迟迟没有动工;有的虽开工建设但进展缓慢;有的虽建了厂但管网不配套而无法运行。乡镇基本上未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基本上为简易填埋,未作无害化处理。
(二)管网建设不配套,已建污水处理厂多数运行不正常。全县已建成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普遍滞后,收集污水能力不足,导致实际处理污水量大多达不到设计能力,存在时开时停、“等米下锅”的问题。老城区管网改造任务重,普遍不到位;城市管网建设中,大多没有实行雨污分流,增加了污水处理成本,特别在雨季污水处理厂的压力更大。
(三)一些垃圾卫生填埋场没有做到卫生填埋,二次污染严重。全县垃圾卫生填埋场,大多未按无害化卫生填埋要求规范操作,没有 4 做到垃圾渗滤液达标排放,实际上仍然为简易填埋,一些垃圾处理场对周边环境产生了较严重的二次污染。
(四)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大且有机物浓度高,而污水处理率低,导致岷江流域污染严重,水质下降,危及饮水安全。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的排放量还在不断增加。对于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的增量所带来的污染危害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估计。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加快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增强城市功能、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面对严峻形势,加快建设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切实提高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率,显得尤为迫切。为此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政府法律责任和主体意识,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切实加强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工作
政府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把保护城市水源和防治城市水污染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建设和完善城市排水管网,有计 5 划地建设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加强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整治”的规定,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环境质量负责制,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切实把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统筹研究、协调解决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按照“十二五”规划目标要求,统筹规划,科学选址,配套政策,落实责任,加快实施,确保“十二五”目标的实现。农村乡镇的污水与垃圾处理工作也应统筹规划,逐步实施。
(二)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制订完善有关经济政策措施 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是重要的公共设施,政府要加大公共投入,将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列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尤其是在城市管网建设和改造上要列出专项资金,加快建设完善的雨污分流系统,提高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要制定完善污水、垃圾处理的收费管理、资金补助等配套政策,落实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有关奖励政策。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提高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改进征收方式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收费改革,同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充分考虑城市居民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出台相应的收费标准,以保证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依法加大监管力度,强化运行管理
政府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依法加强对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的监管工作,尽快实现在线监测,督促其正常运行、规 6 范操作。对未按规定要求运行的要公开通报,限期整改,依法处理。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COD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的,以及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但无故不运行的地区应当实行项目“区域限批”。要依法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投融资和经营管理的新机制。
(四)依法加强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促进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垃圾收集系统,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