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2012年2月8日在中检集团2012年全球总经理会议上的讲话
在中检集团2012年全球总经理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 支树平(2012年2月8日)
非常高兴与中检集团全球总经理以及有关方面负责人见面。大家从世界各地和全国各地回京,相聚不易,特别亲切。在此,我代表总局党组,先给大家拜个晚年,对大家一年来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和慰问!向刚才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员工表示热烈祝贺!
总局党组、认监委党组历来十分重视中检集团的发展。从去年全球总经理会议开始,增加了各级负责同志参会比重,体现了进一步的重视和加强。去年的会议,我们提出做大做强中检集团,打造世界知名品牌,这是总局党组的要求,也是全系统包括中检集团干部职工的共同心声。
一年来,非常高兴地看到,中检集团做大做强,已经迈出了新的步伐。会前,听了集团负责人的汇报,总体感觉,你们过去一年围绕“做大做强”的目标,围绕“十二字方针”,付出了努力,取得了成效。从“做大做强”看,有4个方面提升。一是公司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坚持科学决策、依法治理、严格管理,集团办事规则已试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导入工作正在实施,新的薪酬方案得到认监委和总局批准,资产划转和地方公司财务分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集团内部关系进一步理顺,经营管理机制逐步健全。二是战略扩张能力不断提升。大力实施业务和资本扩张战略,紧密跟踪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积极提供全面质量技术服务。开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23项自愿认证项目研发,相关业务大幅增长。苏电院成功上市,资产增值近15倍。深圳市电子产品检测中心成功控股收购。筹建中检中原农食 产品检测公司。国内外公司新建成各类实验室19家,新增检测项目600余项。成立西藏公司,筹建南非、东欧、柬埔寨、斯里兰卡等海外机构,服务网点更趋完善,集团本土化、一站式服务得到加强。三是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加大干部交流、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不断夯实人力资源基础。积极开展重点领域、前瞻性技术研究,承担涉及循环经济、低碳认证、节能产品等领域的多个省部级以上重大项目课题,技术支撑能力得到增强。编制客服手册,建立客服体系,提高了服务水平。四是团结协作能力不断提升。加强与质检系统有关单位的合作,分别与上海、珠海、河南检验检疫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大业务推广力度,认证成果被政府采购、高效照明补贴、电机节能惠民工程广泛采信,集团成为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十二五”首批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内外同行的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特别值得肯定的是,中检集团紧跟总局、认监委的工作部署,把“十二字方针”叫响在全集团,落实在海内外。围绕抓质量,推出个性化定制管理服务和增值服务,提高了服务质量;健全管控体系,提高了检验认证质量;狠抓业务拓展、市场联动和品牌推广,提高了集团发展质量。围绕保安全,积极配合总局实施进口商品预检验制度、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全年签发装运前检验合格证书28万多份,颁发各类认证证书17万多张;装运前检验发现不合格废物4228批23万吨;注销、撤销或暂停3C认证、各类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近12万张。围绕促发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推进新能源、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质量服务,发展了一批大业务、大客户、大项目,为推进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质量振兴、援藏援疆和对外贸易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围绕强质检,加强与各级质检部门的互惠合作,积极提供技术、人才、物力等支持。全力配合做好质检国际合作的保障工作。我曾经 2 给中检集团作过“五个一”的定位——质检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经济实体,质检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质检系统的一个重要信息窗口、一个重要人才培养平台、一批驻外办事机构。你们不负厚望,奋发有为,地位越来越突出,贡献越来越明显。这是我表达的第一层意思。
第二,中检集团做大做强,必须把工作做精做细。全国质检工作会议提出,今年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十二字方针”,抓质量要上新水平,保安全要加新力度,促发展要有新作为,强质检要树新形象。1月12日召开的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议上,我代表总局党组提出了“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命题,进一步明确认证认可是走向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其本质作用是传递信任,要求认证认可向消费者、企业、社会公众、各级政府和世界传递信任。中检集团的主家是质检总局,主业是检验认证,主战场是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更要以提升质量为基础、为己任,向世界传递信任,维护质量中国、诚信中国的尊严。这就要求中检集团的工作既要重数量、注意做大,也要重质量、注意做强;既要着眼大局、抓战略,也要注重细节、抓战术。从这个意义上讲,做大做强,先要做精做细。
一是以精细提升服务质量。“服务”二字大家要高度重视。去年12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明确把检验检测服务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8个高技术服务领域,提出要发展检验、检测、检疫、计量、认可技术服务,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加强测试技术和方法等基础能力研究,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行业的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等任务,基本上把质检工作的好多方面都涵盖了。国家首次把检验检测服务以一个产业的整体形态列入高技术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写入国办文件,这是检验检测事业包括标准、计量、认证认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崭新的机遇,也是一个重大的责任和挑战。这件事要引起 3 高度关注,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重大突破,大家要认真研究,做好这篇文章。这对我们是非常有利的。
中检集团授权从事废物原料装船前检验、旧机电产品检验和3C产品认证等业务,要在提升服务质量上走在前、作表率。要突出服务理念。向市场要客户,以服务留客户,关注客户需求,畅通投诉渠道,及时解决问题,以一流服务、一流质量,赢得客户信任。要严格工作标准。从管理人员到一线人员都要严格按照标准、程序和行为规范开展工作,做到事事讲质量,处处讲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发证,有问题的货物坚决不放行,使质量成为集团工作的鲜明特征。要扩建业务网点。力争在国内有分支局的地方都要建立分子公司,在海外检验认证市场空间大的国家和地区完善网络布局,努力满足业务拓展需要,不断缩小与知名机构的差距。要强化技术保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整合质检系统外社会资源,积极推进区域实验室建设。积极探索实验室资源整合思路,积极稳妥地运用参股合作、收购兼并等方式,尽快建立适应自身发展、核心竞争力较强的实验室检测体系。
二是以精细提升管理质量。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搞企业就得抓管理,搞企业必须重质量,绝不能含糊。对中检集团来讲,要在管理上下功夫,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治理要更规范。要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继续探索适合集团发展的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提高经营管理决策效率。围绕业务、管理、行风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完善风险监测、研判、预警和快速处置机制。按照科学、统一、高效的原则,进一步整合信息化资源,逐步建立全覆盖、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切实严格资产、机构、人员的管理,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运营要更科学。合理配置三大板块业务,建立适应市场需求和战略发展的运营模式和组织架构,加快信息共享、市场互动、地域联动,打 4 破条块分割和资源分散的格局,变网点优势为网络优势,实现集团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运作和优化配置。集团公司要逐步减少管理层级,提升统一管控能力,切实发挥中枢作用。努力打破目前割裂市场的做法,积极研究推进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核心、以实验室为支撑的业务线建设和试点。大力推进国内外区域化管理,建立区域化管理公司和运营中心。说到底就是要整合,形成合力,避免分割、分散,总局历届党组的用意就是把中检集团做大做强。改革要更深入。继续落实好总局党组2003年73号文件、2007年69号文件,抓紧研究CQC及原地方评审中心资产管理,完成集团干部身份转换,切实加强地方公司班子管理,各地局不能再设立新的检验认证机构,对已建立的类似机构必须整合到集团。加快推进按股分红,总局和认监委相关部门要抓紧完善改革方案,加快推进实施。稳步推进薪酬改革,认真实施集团公司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基本年薪确定办法和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尽快建立健全绩效评价体系,出台配套措施,强化绩效管理和考核。
三是以精细提升发展质量。检验检测市场现在处于快速增长时期。据预测,全球检验检测市场每年有六七千亿元的市场份额。去年我国检验检测服务的市场份额大概有800亿元,约占全球市场的十分之一。在中国有31家外资检验公司,去年营业额超过100亿元。国内通过资质认可的检验检测机构25699家,数量很大。下一步竞争会更加激烈,质检系统竞争也会更加激烈。质检系统作为主管部门,要规范、引导、管理好检验检测服务市场,包括通过认证认可等手段,认真加以规范引导。同时,要做大做强质检系统自身的检验检测机构,提升能力,努力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品牌。中检集团作为国际化公司,要打造世界知名品牌,需要在增强实力上下功夫。坦率地讲,这些年集团确实在不断进步,多家海外公司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资质认 5 可,发展很快。但中检集团与国内外同行,特别是与国际知名同业大机构、与中央企业发展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且有的地方差距在拉大。集团要认真落实十年战略发展规划,在增强实力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发展质量。要大力开拓业务市场。在继续巩固传统优势业务的同时,大力开拓新项目、努力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要紧紧围绕质量强国、质量兴省兴市战略,牢牢抓住十大振兴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孕育的商机,密切关注交通、新能源新材料、水利、建筑等领域,主动出击,抢占市场,拓宽业务发展空间,逐步改变授权性业务占主导、市场化业务增速较缓的局面。要加大融资并购力度。加快资本扩张速度和水平,对国内外有一定规模和网络的同业机构,要积极实施收购、兼并或建立战略联盟。认真总结借鉴苏电院上市的做法和经验,充分调研,认真研究,通过收购、兼并、参股、控股等方式,力推集团整体或局部上市。要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在提高自身技术实力、技术权威上下功夫,扩大国际互认,增进国际互信;要恪守公正廉洁,确保集团出具的每一张证书都公公正正、干干净净、清清白白;要加强形象宣传和品牌推广,健全品牌经营管理机制,加快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全面开展品牌投资经营,持续提升集团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三,中检集团做大做强,必须培育一批优秀的企业家。企业是市场主体,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中检集团尽管身份特殊、地位特殊、使命特殊,但终归是企业,不能丢了核心和灵魂。去年我就要求你们加强人才队伍特别是企业家队伍建设,这是关键之关键,是我们做大做强、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人;办好中检集团,关键也在人;办好中检集团下属的每一个单位、每一家公司,关键还在人。人是非常重要的,普遍地讲是讲员工,再普遍地讲是讲人才,说到顶就要讲企业家。我出身企业,生在企业,长在企业,工作后一直跟企业打交道,应该说对企业和企业家着有与 6 生俱来的情结,非常看重企业、看重企业家。许多人一说改制转企就吓得不得了,我就是企业出来的,毫不觉得企业比别人低一等。国有企业是中国的脊梁,干企业很光荣,我们必须有这个信心。所以,我今天点点题,专门讲一讲企业家队伍建设,就是希望在座的各位总经理,都能从领导干部的角色中转变出来,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发展的企业家,更好地把中检集团做大做强。
企业家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直接产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只有“企业干部”、“企业领导”,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者,日益成为掌管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企业家的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企业家队伍。早在1984年,就有领导同志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的企业家队伍”。1995年,中央提出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科技人才队伍“三支队伍”一起抓。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国有企业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队伍,培育一大批优秀企业家”。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的竞争和较量,首先是企业领导人才的素质、能力的竞争和较量。”因此,在世界经济风云变幻、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做大做强中检集团,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迫切需要培养一流的企业领军人才,建设一支素质好、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首先,要增强中检集团各级管理人员的企业家素质。企业家是复合型的经营人才,对其素质要求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一般而言,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必须具备4种职业素质。一是战略家的敏锐和远见。具有放眼未来的眼光和强烈的超前意识,面对复杂的市场变化,能够 7 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准确找到“突破口”,迅速占领“制高点”,发现和把握潜在的盈利机会。二是冒险家的胆识与魄力。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敢于拍板,敢于决策,大胆实施风险决策,敢于取得潜在的利润。既敢于冒风险,又善于冒风险,灵活应变,减少和转弱风险。三是外交家的品质和风度。具备健康的心理、开朗的性格、真诚的气质、凝聚他人的魅力,精通谈判艺术,熟悉公关技巧,恪守社交礼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联系广泛,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四是创新家的思维与追求。不囿于前人和别人的框框,具有发散型思维,能够从正面和逆向不同的道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断追求新目标,拓展新思路,开创新领域,带领企业把握机遇、攻坚克难,取得超常发展。国外对企业家的定性有较大争议,但倾向性的定性是,一个人是不是企业家要看他能不能创新,能不能把各种因素进行聚合,产生新的力量。如果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坦率地讲还不能完全叫企业家。唱歌的人很多,唱得好只能叫著名歌手,真正称得上歌唱家、艺术家的必须有独到的地方。歌唱家、艺术家是这样,企业家也这样,优秀的企业领导人未必是优秀的企业家。
中检集团是国有企业,又是涉外企业,业务覆盖海内外。我们的企业家除了上面的基本素质,还有更高的要求。一是政治素质。要爱党爱国,胸怀大局,服从大局,处处事事以国家利益为重。要加强品德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职业操守,艰苦奋斗,勤俭持家,努力创业。要强化群众观念,坚决反对“老板意识”、“老板作风”,关心职工,依靠职工。二是知识素质。要学习和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种知识,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观点,熟悉企业管理、财税、金融、贸易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广泛涉猎心理学、人才学、行为学、公共关系学、国际贸易规则等,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多面手。要深入学习质量技术监督和检验检疫业务,努力掌握企业 8 所在国家和地区的语言、风俗。三是能力素质。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四是身体素质。我们的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特别是在海外打拼的同志,承受着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必须有充沛的精力、耐劳的体力和一定的心理承受力。
其次,要努力营造企业家的成长环境。宏观上,企业家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方面的“大环境”。微观上,总局、认监委以及中检集团,都要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小环境”。一要创新选拔机制。大力推进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体现中检集团特色的选人用人机制。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组织信任、群众满意、市场认可与绩效结合起来,把政治素质好、眼界思维宽、工作魄力大、业务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选拔到经营管理岗位上来。要打破常规选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有序流动、合理配置,加大竞争性选人用人力度,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公开招聘、竞争上岗。二要创新培育机制。在培训内容上,突出检验认证业务、科技发展前沿、对外贸易形势、先进经营管理知识等重点,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培训方式上,充分利用集团自身资源,采取国外、国内培训相结合的形式,有计划地选派优秀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境内外培训,到国外知名的机构学习培训,跨地区、跨部门进行岗位培训,提高他们的战略决策能力、把握市场能力、推动创新能力。在培训对象上,要扩大培训范围,有计划地轮训集团总部、国内公司的领导班子成员。要坚持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相结合,抓好后备人才的培训。三要创新监督机制。中检集团经营着国有资产,点多线长摊子大,业务覆盖海内外,不加强管理监督,很容易出问题。要建立约束和监督机制,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发挥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会计师事务所、9 审计师事务所等各方面的约束作用,加强自我约束和外界约束。四要创新激励机制。不断完善薪酬制度,建立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绩效考核机制。尊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劳动和贡献,注重宣传优秀企业家的先进事迹,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同志们,中检集团的家业是质检系统的家业,是国家民族的家业,中检集团的事业是我们共同的事业。中检集团做大做强,离不开各方面的大力扶持。去年,我讲过“各方支持,做大做强中检集团”。这种支持,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可持续的、长期的关注和支持。要支持集团深化改革,支持集团业务开拓,支持集团品牌推广,支持集团做大做强,建成法治公司、科技公司、和谐公司,成为国内外一流的检验认证公司,打造世界知名的检验认证品牌。
1月17日,温家宝总理在迪拜龙城贸易城向华侨祝贺新春,要求广大华商以优良的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为国家赢得朋友,赢得尊严。希望中检集团做大做强,做精做细,为国家赢得尊严,为质检赢得荣誉!
第二篇:支树平在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支树平
(2011年1月25日)
全国质检工作会议闭幕不久,认监委先是召开了认证认可部际联席会议,今天又召开全国认证认可工作视频会议,认真贯彻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认证认可工作,体现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作风,也体现节俭、高效、务实的精神。刚才,大伟同志代表认监委党组,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从六个方面总结工作,以“三个准确把握”分析形势,提出创新发展的“五项战略措施”,强调履职能力提升的六项任务,系统、务实、有新意,我都赞成。山东省、陕西省质监局和上海、广东检验检疫局的介绍,也给我们很好的启发。下面,我代表总局党组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证认可工作非常重要、必须重视
首先从理论上讲,认证认可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历史必然性。认证认可制度发源于工业革命时代,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现代管理科技和管理文化的结晶。关于认证认可的生成和作用,有三点共识:其一,适应了工业化大生产对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的需要,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其二,适应了国际贸易发展对贸易规则的需要,是促进贸易便利化的有效途径。其三,适应了市场经济运行对信用工具的需要,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有效制度。
从实践来看,认证认可在我们国家引入和发展有其必要性。80年代我国引入认证认可制度,正值国家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之际,中国质量与各行各业一样亟待调整与提高。正是通过推行认证,使我们接触到了现代质量管理,促进了质量觉醒,强化了质量意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认证走向了国际市场。当时有一句口号很响亮:ISO9000认证,就是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从某种程度讲,认证认可的发展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认证认可对象已由原来的工业企业,扩展到农业、服务业以及行政管理领域,甚至党建工作之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认证认可内容也日益广泛,从产品认证、体系认证、人员认证到认证咨询机构、检测机构认可,再具体到良好农业规范认证。从强制性产品认证、自愿性产品认证、进出口食品注册备案,到信息安全认证、消防安全认证、节能环保认证、农产品认证、新能源认证等等。前不久,我参加认证认可部际联席会议,22个部委在抓认证认可,出台扶持政策,建立采信机制,还有一些部委在申请加入认证认可部际联席会。认证认可确实与国家大局联系越来越紧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证认可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将会发挥出更加突出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质检工作来说,认证认可已成为质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质检系统的同志都有体会,质量管理是一门科学,需要科学的方法、先进的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的方法、体系化的制度;是一个国际性课题,需要与国际接轨的方法、通行互认的制度。认证认可正是科学化、系统化、国际化的手段、方法和基础性制度安排。特别是认证认可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也大大扩展了质检工作的覆盖面,增加了质检工作的任务和责任。总局历届党组高度重视认证认可工作,我们这一届班子也十分重视。我们提出质量强国战略,提出为中国质量而战,提出“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哪一方面都离不开认证认可工作。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我的工作报告中有多处讲到认证认可工作,对认证认可工作的认识和要求都加重了份量。
认证认可工作确实必要和重要,全社会都应当重视,我们质检系统更应当重视。首先要摆上重要位置。总局机关各部门和各地两局都要看重认证认可工作,研究部署工作的时候,要注意考虑如何运用好认证认可手段,发挥认证认可的作用。其次要健全机构、队伍。没有设立认证监管部门的省级质监局要抓紧设机构,地市级两局要逐步设立机构、配齐人员,县级局要明确对口部门,落实专人负责,为认证认可工作创造有利条件。第三要加强研究、宣传。全系统都要认真研究认证认可工作,力求把规律研究透,把作用发挥够。要加强对外宣传,扩大认证认可的社会影响,让全社会都来重视、支持认证认可工作。
二、认证认可工作要找准定位、创新发展
国家认监委成立10年来,认真履行国务院赋予的职能,推动我国认证认可事业取得了国际公认的发展成就。第一任委领导王凤清主任不辞劳苦,殚精竭虑,着力构建中国特色认证认可体系,开创了我国认证认可事业的新时代。大伟同志接过接力棒,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促进认证认可工作在“十一五”时期有了更好、更快、更大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认证数量全球第一的认证大国,在国际认证认可界有着重要影响。多年来,认监委贯彻中央和总局党组的部署是坚决的,思路是清晰的,措施是有力的,成效是明显的,总局党组是满意的。
今年是总局和两委成立十周年,也是国家“十二五”开局之年,质检工作正处在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节点。认证认可工作必须进一步找准定位,创新发展。
第一,在国际环境的坐标系中找准定位、创新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国家与国际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地位不断提升。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大国和最大的出口国。认证认可是国际通行的技术措施。我国认证认可在国际上的影响,应当与我国的大国地位相匹配,与国家对外战略需要相适应。要围绕三个国际化战略目标来推进创新发展。第一个目标,是密切跟踪国际认证认可发展趋势,把国际上先进的制度成果和技术精华吸收进来,保持我国与国际同步发展。我们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从认证认可的角度多研究国际形势,为国家决策提供依据。第二个目标,是推动我国认证认可体系与国际全面接轨,推动认证结果与国际广泛互认,最大程度地消减国外贸易壁垒,便利我国企业走出去,参与重大国际活动,如中美、中欧、中日、中俄以及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对话,深化认证认可全球性合作。第三个目标,是提升我国在国际认证认可界的话语权,在相关国际组织中发挥实质性、甚至是主导性影响,积极引导标准、规则等合格评定活动,将我们的自主创新成果上升为国际标准。
第二,在国家发展的坐标系中找准定位、创新发展。国家推进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要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认证认可工作自身也要科学发展、转型发展,从认证认可大国向认证认可强国转变。我们要对照国家发展新要求,寻找提升的空间,加快制度创新步伐,推进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进一步发挥认证认可制度的优势。一是认证认可发展规划要更具前瞻性,力争做到眼界高、行动早、节奏快。比如对新能源新产业、低碳技术这些代表国家转型发展方向的新领域,要超前谋划,在这些产业处在培育期就要跟进。二是认证认可工作布局要更具全局性。不断拓宽工作领域,夯实支撑点,填补空白点,克服薄弱环节。认监委强调“安全认证”、“绿色认证”,提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命题。三是认证认可制度设计要更具科学性。在更新标准规则、完善制度配套等方面下工夫,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实际需要。国家发展日新月异,认证认可创新发展时不我待。认监委近年来开展碳排放评价体系研究等创新课题,一提出来就引起了发改委、科技部的浓厚兴趣,这说明认证认可的创新发展受到高度关注。
第三,在质检工作的坐标系中找准定位、创新发展。质检职能的每一个方面都包含认证认可工作,都需要发挥它的基础性作用。一是要在完善质检工作体系上找支点。认证认可是建立在风险分析基础上的科学管理方法,与标准、计量、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这些质检工作紧密相连,这条线抓牢了,整体工作都纲举目张。要通过这条线,建立质量认证体系和评价体系,强化风险控制、科学评价、自主激励等功能,实现质检管理方式的转变。认监委梳理了64个风险源、148个风险事件,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二是要在强化质检监管手段上找支点。构筑市场准入、认证监管、认证执法打假等环环相扣的牢固防线,管好获证企业和获证产品,有效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全国质检工作会上至少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准入、评价、执法、服务、技术检测平台、科技。最近,国家正在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打击假冒伪劣专项行动,总局正在开展乳制品生产许可重新审查,认证认可就要发挥特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要在提升质检技术支撑能力上找支点。着眼质检技术支撑的薄弱环节,着力加强检测领域监管、检测平台建设、检验检疫标准等工作,强化质检技术保障基础。
三、认证认可自身建设要走在前头、作出表率
认监委代表国家行使认证认可统一管理职能,在总局机构序列中不同于一般的司局,是一个职能多、机构多、人员多的大部门,系统内有地方认证监管部门,系统外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行业从业机构和从业队伍,林林总总,自成体系。这么一个大的部门、大的体系,搞好自身建设至关重要。在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总局党组提出要建设法治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要求全系统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刻苦钻研的劲头、埋头苦干的作风、创先争优的勇气。希望全国认证认可战线的同志们带头响应贯彻,在自身建设上走在全系统前列,发挥表率作用。元月18日,家宝总理在质检总局乳制品监管履职报告上批示,“这份报告,作了深刻的检讨,查找了问题和教训,切实部署了下一步的工作,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精神,这种严于律己的作风实属难能可贵”。给了我们巨大的鼓励和鞭策,也为我们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第一,严抓严管走在前。这次全国质检工作会突出一个“严”字,对内从严治检,对外严格监管。认证认可是把源头的,是基于标准的合格评定,合格与否,非此即彼,来不得半点含糊,更要严字当头。严格是建设法治质检的内在要求,是认证认可工作的职业要求。对认证市场,必须严格准入、严格监管,不合格的机构坚决不能放进来,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能发证书。我国有CCC证书27万多张,管理体系证书36万多张,要保证每一张证书都能经得起推敲,确保认证证书真实可信、认证结果社会公信。有效性是认证认可的生命线,每张证书签发后必须搞好后续监管,优胜劣汰,保证有效性。对假冒伪劣的认证产品、假证书,必须严格执法、严厉打击,提升认证执法的震慑力,维护认证认可的权威性、公信力。对认证认可从业人员特别是评审员队伍,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尤其在能力建设、廉政建设上动真格、出实招,保证数量,保证质量。要深入开展“以质取胜、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建设高素质的优秀的认证认可监管队伍,保证高质量的先进的认证认可工作水平。
第二,科技进步走在前。质检工作的突出特点是凭技术执法、靠数据说话。认证认可本身就是合格评定技术,其中检测是应用最为普通的合格认定技术。认证认可既是质检工作的技术支撑,也是国家的技术基础,要在建设科技质检方面带头先行。一是要带头学科技、用科技。用科学理论、科技手段、科技创新成果武装自己,增加认证认可工作的科技含量。要加强标准研发、公共检测技术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示范应用,满足质检工作急需。二是要带头出成果、求突破。总局提出要抓好8个质检科技领域的创新突破,认证认可领域要奋勇争先,尽快取得一批标准、认证关键技术成果。三是要带头勇攀登、创优势。我国认证认可已经具备与国际同步发展的基础,要加强自主创新,勇于攀登认证认可科技制高点,力争在一些领域取得先发优势。
第三,和谐共建走在前。认证认可工作渗透到经济社会方方面面,需要和谐的内外关系。对国外,是一个国家技术性体系,需要与国际互认;对系统外,是一个统一管理体制,需要各部门共同实施;对系统内,是一套国家合格评定制度,需要地方两局统一实施。因此,更需要认证认可工作在建设和谐质检、增进内外部和谐上走在前头,作出表率。一是要推进认证认可文化建设。提炼互认、公信这些包含和谐元素的核心价值,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统筹兼顾的方法,满足顾客需求,实现生产者、消费者、管理者各方共赢。特别是要提高企业责任意识,端正认证动机,搞好行业自律,确保诚实守信。二是要拓宽对外交流渠道,提升部际协作水平,加强地方联动机制,健全行业采信制度,建立认证认可的统一战线,巩固“统一管理、共同实施”的格局,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力量,推进认证认可工作。三是要强化内部合力,在认证认可与质检系统各部门之间,在认证认可系统内部各个环节、各个部门之间,包括认证认可协会、认可中心、信息安全中心、中检集团、中检公司等,实现人心通、信息通、工作通。要促进信息互通共享,结果相互采信,避免重复认证、重复检测。促进检测资源共建共享、监管执法联合行动。总局也要关心认证认可队伍建设,促进干部队伍交流合作,除了两局局级干部交流外,逐步开展处一级干部交流,扩大交流范围,首先在质检系统内部提升认证认可的认知度,壮大认证认可工作骨干力量。
同志们,回首往事,我国的认证认可事业已经走过了30年辉煌历程,国家认监委走过了10年奋进之路。展望未来,认证认可工作已进入了新的一年,进入了新的5年和10年。站在新起点,感慨分外多。借助这次会议,我代表总局党组,向多年来默默奉献、扎实工作的质检系统认证认可战线的同志们表示慰问,表示感谢;同时也向同志们表达美好的新春祝福,表达党组的殷切期待,希望大家团结一致,再接再厉,继往开来,创新发展,努力开创认证认可工作新局面!认监委的同志送我一本资料,叫《合格评定建立信任》。我也衷心希望通过认证认可工作者卓有成效的合格评定,建立起国内外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产品、中国服务质量、中国质检工作的信任。
第三篇:支树平张纲在奥运会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奥运会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支树平
(2008年7月21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总局同意召开的。总局非常赞成特种设备局抓住半年刚过、奥运将近这个时间节点,对半年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部署,着重对做好北京奥运会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刚才,张纲同志的讲话,已讲得很全面、很到位,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我要讲,就作两点强调:
一、总局对今年以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充分肯定
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大事多、难事多、考验多。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也经历了特殊的战斗,经受了特殊的考验。其中有三个工作亮点,特别值得肯定。
一是“保安全、抓节能”的思路好,开局好。
今年年初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确定的“保安全、抓节能”的工作重点,思路清晰,措施有力。在“保安全”方面,各级质检部门按照国务院安委会“隐患治理年”活动的总体要求,以“防大事故、治大隐患”为目标,以开展“百日安全督查”专项行动为抓手,认真组织实施了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查出并治理了大量事故隐患,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明显好转。截至6月底,全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124起,比去年同期下降21%;死亡109人,同比下降42%。在“抓节能”方面,各级质检部门积极贯彻总局颁发的《关于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抓普查,抓示范,抓重点突破,已经形成了共识,打开了局面,取得了成效,也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二是抗震救灾特种设备检修会战组织得好,社会影响好。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灾害,全国特种设备安全战线按照总局的决策,积极应对,迅速组织,集结全国17个省(市)安全监察、检验队伍和84个特种设备骨干企业,开展了一场为期七天的惊心动魄的特种设备检修大会战,完成了灾区20918台受损特种设备排查、检验和修复任务,充分体现了特种设备战线同志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次史无前例的特种设备抗震救灾检修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四川省人民政府专门致函总局表示感谢,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授予特种设备局党支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三是保障奥运特种设备安全抓得好,初步效果好。
保奥运特种设备安全,总局是高度重视的。长江局长亲自到“核心区”检查指导工作,总局其他领导多次深入奥运场馆检查调研。总局成立了“工作协调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协调会议,研究落实各项安全保障工作措施,并加强与奥组委、08办的协调。6个奥运城市按照工作方案,采取“三严加”的特别措施,全部按时完成了既定的6个100%的工作指标。3个相关省级质监部门加强奥运城市周边地区的监管,积极支持和配合奥运安全保障工作。截止7月20日,奥运特种设备安全保障的基础性、准备性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今年上半年,在承担日常安全监察、检验的繁重任务的同时,我们面临着确保奥运安全的更大压力,同时又新增节能监管的新职责,更要应对突发的冰雪灾害和地震灾害。在这种情况下,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检验战线的同志们辛勤工作,无私奉献,表现出极高的政治敏锐感和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风貌。在这里,我代表总局党组和长江局长,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诚挚的问候!
二、总局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寄予很大期望。
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作为质检系统“三个安全”之一,总局一直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寄予了很大期望。今年上半年,总局局长办公会2次专题研究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总局领导先后12次深入一线检查调研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上周四,总局召开全局干部会议,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质检总局的“三定”规定。新“三定”再次明确8大类特种设备“从生到死”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强化了我们承担综合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监督工作的责任,并赋予了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的新职能。我们要明确职责,细化职责,履行好职责,按照“保安全、抓节能”的既定工作思路,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完善体制,创新机制,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特种设备监督管理新路,取得更大成绩,为质检事业发展做出贡献,为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今天距北京奥运会开幕只有18天时间,保北京奥运安全已进入实战阶段,确保奥运会特种设备安全就是我们眼下最重要的职责,最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在前段已有的工作基础上,把这项工作抓得更好、更扎实。
一是对奥运安全保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更深刻、更充分。
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奥运筹备和奥运安全保障工作。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对北京市奥运会准备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6月2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了北京奥运会筹办最后阶段重点工作,对奥运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提出要让国际社会满意、让各国运动员满意、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7月9日,习近平副主席在北京奥运会赛时工作动员大会上再次强调,一定要全力做好奥运安保工作,确保实现平安奥运目标。
当前,奥运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人数将是历届奥运会之最,而且还有80多个国家元首和首脑出席开闭幕式;国际和国内敌对势力阴谋破坏奥运会的行动一刻也没有停止,安保形势十分复杂,奥运反恐已进入决战阶段。特种设备因其自身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出现的人为破坏,发生故障和事故的可能性依然较大,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保障奥运会期间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是质检部门的光荣职责,党中央、国务院和总局党组对我们寄予了殷切希望。我们要深刻认识当前奥运安全形势的严峻性以及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的艰巨性,彻底消除麻痹思想,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进一步动员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保障奥运安全的战斗中,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特种设备本身安全运行,同时也要防止特种设备的人为破坏,坚决打赢奥运安全保障这场特殊的攻坚战。
二是奥运安全保障工作的目标要更明确、更坚定。
在年初的工作会上,我们已经明确了工作目标。针对当前奥运会安全保障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我们要自加压力,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确保完成既定工作目标的基础上,力争实现更高的安全保障目标。对“鸟巢”等核心场馆的电梯等特种设备,要以“无故障”为更高目标,严防死守,确保万无一失。在确保“核心区”安全的同时,奥运城市还要切实抓好整个社会面的安全保障工作,动员全部力量,全力以赴,确保实现“不发生较大事故”的既定目标,力争实现全市范围“无事故”的更高目标。全国其他地区也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力争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设备不发生事故,确保实现“不发生有重大影响事故”的既定目标。三是奥运安全保障工作的措施要更严格、更科学。
为确保实现既定工作目标,北京等6个奥运城市在采取“三加严”的工作措施,全部完成6个100%的工作指标的基础上,要再进行一次全面的“回头看、除隐患、堵漏洞、保安全”的行动,采取更加特别的措施,把安全保障工作做到最好。
应对措施要更加全面。细节决定成败。要针对近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设想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所有问题,细化和完善应急预案,制定针对性应对措施,做到“一问题、一预案”,把问题想得更严重一点,把预案定得更周全一点,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容应对可能发生的一切问题。如根据奥运反恐形势的要求,对特种设备中的关键部位、关键场所要作安全设防,不允许岗外人员随便接近。
处理措施要更加果断。对发现的重大隐患,要立即报告当地政府,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坚决予以关停,决不把隐患带入奥运。要加强应急值守工作,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处理要坚决果断,切实做到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采取特别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小损失和消除影响。
保障措施要更加科学。要根据电梯等设备的技术特点,科学设定运行模式,积极适应重大接待的特殊情况,确保重大接待任务的圆满完成。要根据奥运会赛事的特点,科学配置值守人员,在设备运行高峰期,值守人员靠前监控,保证在最短时间处置意外情况。
同志们,新的决战已经到来!希望全国特种设备战线广大干部职工,把抗震救灾斗争中焕发出来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质检精神,转化为做好奥运会安全保障工作的实际行动,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不达目标绝不罢休的工作作风,为夺取奥运安全保障工作的最后胜利,奋力拼搏,作出我们这条战线的特殊贡献!
保奥运安全 抓节能监管,全面完成今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各项任务
——在全国质检系统奥运会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张 纲
(2008年7月21日)
同志们:
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08年上半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分析当前安全形势,动员全系统的同志们,继续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切实做好下半年“保安全、抓节能”等重点工作,特别是当前奥运会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对这次会议,总局领导十分重视,树平副局长亲自到会,并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关于上半年的工作
今年上半年,我国遇到了多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年初,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突然侵袭南方,5月12日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这两次自然灾害对特种设备安全都是严峻的考验。同时,我们还肩负着北京奥运会特种设备安全保障的重任,新增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的职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在总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各级质检部门积极应对,顽强拼搏,克服困难,锐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对汶川地震灾害做出特殊贡献。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各级质检部门作出迅速反应。5月12日至17日,总局连续发出了4份文件,指导地震灾区开展特种设备受损情况排查和检验、修复工作,并先后派出3个工作组前往灾区指导救援工作。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4个受灾省市的质检部门,一边开展自救,一边冒着生命危险组织进行特种设备受损情况排查和检修。四川省质监局还迅速向四川省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实施了“三提供”,即提供重灾区危化品压力容器的分布情况、施救过程特种设备安全注意事项和灾区施救用特种设备的分布名单。陕西、重庆质检部门在自身遭受地震灾害的同时,主动派出特种设备技术服务队支援四川灾区。甘肃省质监局调配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检验力量,及时对陇南、甘南等重灾区特种设备进行了排查和检修。
特别是在得知四川省20918台特种设备受损并直接影响数百万群众的生活和数万伤员的医疗救治情况后,总局领导于5月20日坚决、果断地作出决策,立即组织受损特种设备检验与修复的紧急会战。在以后的7天时间里,总局会同四川省质监局组织全国17个省(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检验和相关企业维修人员共计2882人,克服了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余震不断、道路不畅等巨大困难,成功检验并组织修复特种设备19861台,排除隐患数千起,有效避免了灾区特种设备次生事故的发生,促进了灾区正常生活秩序的恢复,谱写了一曲抗震救灾的胜利凯歌。为此,四川省人民政府专门致信总局,代表全省人民对全国质检系统表示感谢。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灾难面前,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战线的同志们反映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崇高互助精神,展现了“不畏艰险、勇于奉献”的英雄气概,表现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受灾地区和参加特种设备检修会战的17个省(市)质检部门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一大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分别受到中央有关部门和国家质检总局的表彰嘉奖,为质检事业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奥运安全保障工作完成阶段性任务。
总局领导高度重视奥运会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上半年,总局局长办公会议两次听取专题汇报,研究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6个100%的工作要求。长江局长、树平副局长等总局领导先后12次深入一线,实地检查奥运比赛场馆等地的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总局还成立了特种设备奥运安全保障工作指挥协调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协调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重大问题,总局会同北京市质监局两次与北京奥组委、北京市政府“08工程办”进行了及时的沟通、协调。
北京、上海、天津、沈阳、青岛、秦皇岛等6个奥运承办城市和辽宁、山东、河北等3省的质检部门,均成立了特种设备奥运安全保障工作指挥协调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落实了责任人员。特别是北京市质监局,全力备战奥运安保,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各有关质检部门的领导按照奥组委和总局的总体要求,靠前指挥,亲自部署,深入检查,在摸清涉奥特种设备底数的基础上,落实使用、检验、监察三方责任,采取“加严督查、加严检验、加严管理”等特别措施,全部完成了既定的6个100%的工作要求。截至7月10日,“核心区”和“缓冲区”的11468台特种设备全部完成排查、检验,存在隐患的805台设备逐台跟踪、确认完成整改,“核心区”全部694台新装电梯逐台进行了载荷试验和试运行磨合,“核心区”461家特种设备使用、维保单位全部制定安全保障方案和应急预案并进行了演练,“核心区”全部7188台设备均落实了现场值守人员。
全国其他有关省(市)的质检部门、中国特检院等单位也伸出了援助之手,加大了奥运周边地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力度,严格清查流动式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帮助检验重要场所的重点设备,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奥运城市的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通过全国质检部门的共同努力,奥运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圆满完成了奥运圣火欢迎仪式、“好运北京”测试赛等重大活动的安全保障任务。
(三)隐患排查治理深入开展。
各级质检部门按照“隐患治理年”活动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突出薄弱环节,认真组织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4月下旬以后,各地又以“百日安全督查”专项行动为抓手,将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引向深入。截至6月底,全国共出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28.1万人,排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3.5万家,排查特种设备77.2万台。其中,查出一般隐患116633项,已经治理96105项,占82.4%;查出重大隐患17365项,已经治理11709项,占67.4%;列入治理计划的重大隐患4851项,占27.9%。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维护了特种设备安全法制秩序,为防止和减少事故、促进奥运安全保障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节能监管工作积极推进。
今年4月,总局印发了《关于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特种设备节能工作的目标、措施和要求。目前,工业锅炉能效状况普查和“三个万”节能工程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截至6月底,总局已对1000家锅炉制造企业的产品能效状况进行了调查,试点省市质检部门对12000多台在用工业锅炉能效状况实施了普查,对1500多台在用工业锅炉开展了能效测试评价。在此基础上,全国100多个节能示范点凝练出一批节能工作经验成果,如燃烧系统改造、排污控制、余热综合利用、水处理达标、冷凝水回收、集中供热、先进锅炉房、换热压力容器节能改造技术等。其中,辽宁省质监局全面推行工业锅炉能效测试评价和节能改造示范工程,工作扎实,成效显著,总局已将辽宁局的经验印发全系统借鉴、参考。特种设备节能监管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山西、江苏等地方强制性节能标准陆续颁布实施。
今年上半年,全国质检部门按照总局的统一部署,全面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各项工作。法规标准体系、动态监管体系、安全责任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安全评价体系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取得新进展;提升把关能力、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取得新成效;坚持改革创新、提高行政效能、促进科技进步取得新成果;特种设备总体安全状况继续保持了平稳态势。截至6月底,全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124起,死亡109人,受伤165人。与2007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33起,下降21%;死亡人数减少78人,下降42%;受伤人数减少21人,下降11%。
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和重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节能监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完成奥运会特种设备安全保障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奥运安保目标高、压力大、责任重,加之影响特种设备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反恐任务繁重,当前又面临人员不足、精力疲惫等困扰,需要有更多的努力与付出。二是相当数量的隐患尚未治理到位。截至6月底,全国在隐患治理和百日安全督查活动中发现的重大隐患还有32.6%共计5656项没有治理到位,我们必须加大督促检查的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促进企业落实治理整改的主体责任。三是实现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目标任务繁重。这项工作起步较晚,法规依据还不完善,普查工作量大面广,各项措施亟待落实。我们要在下半年的工作中,以倍加努力的工作热情、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二、关于下半年的重点任务
按照今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的安排,今年下半年的工作任务很重,压力很大。特别是再过18天,举世瞩目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就要开幕了,喜事临门,形势逼人。下面,我就当前和下半年的重点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要确保奥运会特种设备安全。
总局已经确定了奥运会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的既定目标,这就是:奥运会期间,核心区不发生事故,缓冲区不发生人员死亡事故,承办城市不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全国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事故。为了完成这个既定目标,全国各级质检部门深入开展“百日安全督查”专项行动,已经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北京等6个奥运承办、协办城市和3个相关省级质检部门,更是全力以赴,落实保障措施。当前,各项工作已经进入了实战状态。为了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我们要按照国务院安委会“迎奥运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监督检查,切实做到以下两个时间段各项工作“全部落实到位”:
第一,奥运开幕前各项安保措施要全部落实到位。
奥运开幕前,北京等6个奥运承办城市质检部门要在全面完成特种设备奥运安保6个100%要求的基础上,开展“回头看”,查找新问题,应对新情况,治理新隐患,把各项安保措施落到实处。一是值守人员到位。督促落实所有值守人员立即进驻“核心区”值守现场,组织特种设备应急队伍立即进入待命状态,应急装备应当完好,应急人员确保在岗。二是维保监控到位。督促现场值守人员对设备进行赛前最后的全面维护保养,使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同时加强“核心区”电梯机房等关键部位的监控,严格设防,坚决阻止岗外人员接近,严防人为破坏。三是应急措施到位。要针对高温多雨、客流密集,尤其是恐怖袭击等新情况、新问题,制定针对性应对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并按照赛事组织部门的统一安排进行演练。
奥运开幕前,全国其他地区要按照国务院安委会“百日安全督查”专项行动的总体要求,结合“迎奥运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一是“百日安全督查”的任务完成到位。在奥运前全面完成3个1/3的督查任务,即省级要对不少于1/3的市(地)进行督查,市级要对不少于1/3的县(区)进行督查,县级要对不少于1/3的乡(镇)进行督查。二是重点设备排查到位。全面完成对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设备的隐患排查,尤其是对涉及奥运旅游以及奥运城市周边地区的特种设备,必须全部排查完毕。三是重大隐患治理到位。要督促企业切实落实重大隐患的整改责任,对不能完成整改又难以有效监控的,要立即报告当地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在奥运期间停运,严防发生有重大影响的事故,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营造良好环境。
第二,奥运会期间安全值守和应急工作全部落实到位。
奥运会举办期间,北京等6个奥运举办城市质检部门要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将各项安全保障工作落实到位。一是全员值守到位。按照职责分工,所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检验人员必须全部到岗,同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掌握奥运场馆特种设备运行状况。二是信息联络到位。各级质检部门之间、质检部门与使用维保单位之间要保证信息畅通、情况清晰,奥运城市质检部门应在每日17时30分前向总局值班室报告当日安全状况,比赛日可在全天赛事结束后上报,重大事件随时上报,无事报平安。三是应急处置到位。要做好随时启动应急预案的准备,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必须按照“反应主动、从快从稳、控制影响”的原则,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害和损失,最大程度地减小社会影响。
奥运会举办期间,全国其他地区质检部门也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监督检查,严防事故发生。一是重点设备巡查到位。要因地制宜对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设备进行巡查,督促使用单位加强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做好安全设防,防止人为破坏,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同时,继续按照总局的部署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压力管道元件、起重机械专项整治等相关工作。二是应急值班工作到位。要安排专人值班,及时沟通相关信息,随时上报重大情况,快速处置突发事件。三是应急增援准备到位。奥运城市周边地区质检部门,要动员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处于待命状态,根据奥运城市的要求和总局统一调遣,做好应对突发事件参与救援的相关工作。
(二)要坚决完成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工作的既定目标。
国家质检总局新“三定”规定已经国务院批准,其中明确赋予了国家质检总局对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的职责。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总局提出了今年要完成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1000万吨以上标准煤、2010年要实现年节约5000万吨以上标准煤能力的目标,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各地质检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精心组织,主动协调,加大力度,不断推进节能工作向纵深发展。
第一,加快完善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法规标准。总局将积极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修改进程,加快制订《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审查和监督管理办法》,积极推进规范、标准的制修订,为开展节能监管工作提供法律支撑。同时,各地也可推进地方相关法规、标准的制定工作。
第二,深入开展工业锅炉能效状况普查。各省(区、市)质检部门要按照总局的要求,充分发挥检验检测机构和相关行业协会作用,抓紧完成普查工作,并形成本地区在用工业锅炉能效状况分析报告。工业锅炉能效状况普查不同于6年前进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普查,可采用对典型锅炉能效测试评价、抽样调查、科学测算的方法快速推进。为此,各地可以参考借鉴辽宁省质监局开展节能工作的经验。
第三,积极推进工业锅炉“三个万”的节能工程。各地要分解任务,明确指标,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工业锅炉改造试点工作要以技术服务为切入点,通过能效测试评价,提出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节能改造方式,供企业自主选择。锅炉水处理达标活动要以锅炉定期检验和日常安全监察为抓手,对在用工业锅炉的水处理状况进行监测,提出促进水处理达标的有效方法。司炉工节能培训要结合本地锅炉的炉型特点和能效测试评价结果,加大培训力度,广泛提高节能操作水平。有条件的地区,还可先行开展换热压力容器、电梯等其它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节能试点示范工作,为明年全面开展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工作奠定基础。
第四,加快建立节能准入和退出制度。在完成相应法规和规章制定的基础上,选择锅炉等特种设备,力争年内开展节能设计审查和产品能效测试工作,从源头把好节能审查关。抓紧制定特种设备节能产品目录和淘汰产品目录,力争与有关部门联合发布。为此,总局将尽快制定并组织实施特种设备能效测试和技术服务机构的发展规划。
第五,建立科学严谨的节能统计分析制度。节能工作要注重科学分析、注重量化价值,用数据说话、用效果评价。各地要加强节能工作效果的信息收集,对开展的锅炉改造、水处理达标以及司炉工节能培训所取得节能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科学测算,按照统一要求汇总上报总局。
(三)要不断深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改革创新。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变革创新,探索了一条充满生机活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今年也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事业恢复重建30周年。30年来,我们在改革中探索、在创新中发展,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过程安全监察的基本制度。质检总局成立后,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创新进取的力度,积极推进开放立法、行政许可三分离、检验机构联合重组、转变现场监管方式和科技创新等,开拓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新局面。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永无止境。在今年工作会议上,树平局长又向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战线提出了“要更加勇于创新”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改革创新的方向,提出要大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新路。我们要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继续在创新中发展。当前,要着力在以下3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在创新中不断深化监管体系的建设。5个工作体系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新路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要用创新的方法继续完善5个工作体系的建设。法规标准体系建设要继续创新制修订机制;动态监管体系建设要在“动”字上创新实现方式,力求组织网络的规范化和信息网络的实效性;安全责任体系建设要创新“落实企业安全责任主体”的促进方式;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要结合质检部门的准确定位与社会资源的有机整合,创新整体推进的科学方法;安全评价体系建设内容很广、影响很大,当前要着力创建安全监察工作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机制。
二是在创新中不断提升安全监察工作的效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种设备总量与日俱增,人员严重紧缺,人均监管强度大幅增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创新监管方式。要大力推进企业分类监管,把有限的管理资源用在重点企业、管理薄弱的企业上;要积极探索设备分类监管,打破8类特种设备统一的监管模式,按照设备管理的客观规律和潜在危险性差异,实施不同的监管方法。要继续坚持检验机构联合重组,走规模化发展的改革方向,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探索、打造“中国特检”的品牌,提升检验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三是在创新中加快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要创新服务理念。主动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置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考虑,追求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协调统一,目前正在探索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就是颇具意义的实践。要创新服务方法。在主动向企业提供法规标准、管理咨询、检验技术服务的同时,努力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措施提供服务,如近年来实行的基于风险的检验方法,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创新服务途径。在实现确保安全的同时,可充分利用安全监察的管理资源,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水平的提升;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不仅要立足国内,也要围绕我国经济(如能源)发展战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同志们,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节能监管工作的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迎难而上,创新进取,恪尽职守,扎实工作,努力夺取奥运会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的最后胜利,为实现今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各项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2012年1月13日在全国检验检疫信用AA级企业暨行业质量诚信企业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在全国检验检疫信用AA级企业
暨行业质量诚信企业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
(2012年1月13日)
今天,我们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全国检验检疫信用AA级企业暨行业质量诚信企业经验交流会,请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和我们一起,为这些优秀的企业授牌,大张旗鼓地表彰和宣传他们的业绩和经验。在此,我代表国家质检总局,向亲临会议指导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崇高敬意和诚挚感谢!向检验检疫信用AA级企业和行业质量诚信企业表示热烈祝贺!
在新年之初这样一个十分繁忙紧要的时节,我们召开这样一个大会,意义不同一般,导向十分鲜明。我们就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活动,推动全社会更加重视质量工作,维护质量安全,彰显质量诚信,提升质量水平,共同建设质量强国。
首先,要更加重视质量工作。质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对一个国家来说,体现的是综合实力和形象;对一个民族来说,代表的是民族素质和精神;对一个企业来说,反映的是责任心和竞争力。纵观世界发展史,许多国家都曾把质量上升为国家战略来抓。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核心都明确讲过“质量第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质量工作更加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写入“以质取胜”,“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全面提升我国产品质量水平。就在前天,也就是1月 1
1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历时2个多小时,专题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原则通过《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温家宝总理强调了质量的重要性和加强质量工作的必要性,从8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严格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加快质量法制建设,加强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工作,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完善质量工作体制机制,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参会的副总理和国务委员都一一发言,一致强调要重视和加强质量工作。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质量工作,意义十分重大,突出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对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的高度重视,对民生、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质检部门的厚爱和期望。这在质检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性、标志性意义。我们要以学习贯彻这次常务会议精神、宣传贯彻将要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为契机,大力推动质量宣传教育,选树一批讲质量、高质量的典型,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第二,要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应该肯定,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质量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我们必须看到,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产品、工程等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仍然比较严重,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2011年仅质检系统查处的质量违法案件就有10万多件。解决质量问题,做好质量工作,必须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特别要强化法治、落实责任,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充分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维护质量安全。首先企业要负起主体责任,坚守“质量第一,诚信至上”的理念。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对质量安全负首
要责任。广大企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档案,严格实施企业岗位质量规范与质量考核制度,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经营,严格关键过程质量控制,严格质量检验和计量检测,严格执行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制度,切实履行质量担保责任及缺陷产品召回等法定义务,依法承担质量损害赔偿责任。各级政府也必须负起责任,把质量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整体谋划,统一部署,狠抓落实。特别是要抓好质量安全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努力提升本地区质量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政府有关部门都要负起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形成抓质量安全的合力。尤其是要加大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力度,狠抓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重点区域的整治,严厉打击各种质量违法行为,给人民群众质量安全感,让人民群众安全消费、放心消费。
第三,要加快质量诚信建设。中华民族素有崇尚诚信的传统美德,倡导“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睦,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我们党高度重视诚信美德的传承与弘扬,把诚信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准则。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臵,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1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严肃提出,一些生产经营者质量诚信缺失,肆意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破坏市场秩序和社会公正,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损害国家信誉和形象。突出强调质量问题不仅是技术和管理问题,更是法治和诚信道德问题,明确要求加快质量法治建设,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国务院的要求非常有针对性,应当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各级政府部门要重视,认真予以落实。
质检总局是国务院质量综合管理部门。这几年我们确立“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工作方针,大力推进质量诚信建设,探索建立企业质量信用信息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尤其注意对进出口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开发了进出口企业诚信管理系统,制定了《质量诚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质量诚信企业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完善了由企业分类规则、信用信息采集规则、信用评价规则、企业监管规则组成的进出口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我们运用各种手段,通过多种方式,表彰守法诚信企业,惩处违法失信企业,建立了进出口企业“黑名单”制度。我们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完善评定规则,增加设臵检验检疫信用AA级企业,优胜劣汰,优中选优。今天有130家企业推荐授牌为检验检疫信用AA级企业,既有生产加工企业,也有进出口经营性企业,既有国有大中型企业,也有小微型民营企业。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抓质量、讲诚信、重责任、践承诺。同时,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也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动行业诚信建设,有345家企业授牌为行业质量诚信企业。
今天这次授牌和交流,既是过去一年质量诚信建设的总结,也是进一步推进质量诚信建设的动员。质量发展是永恒主题,质量诚信建设任重道远。
——我们希望,今天被授牌的企业要珍惜荣誉,再创佳绩。要把今天的荣誉作为一个全新的起点,坚持不懈抓质量,矢志不渝守诚信,视质量诚信为生命,在推进质量发展、加强社会诚信建设中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我们表态,要让诚信企业享受实实在在的扶持政策。实施质量诚信信用分类监管,引导企业深入开展诚信建设,不仅不能以赢利为目的,不为企业增加任何负担,而且要给予诚实守信企业各种优惠
便利政策,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良好氛围。
——我们期待,尽快形成诚信建设的合力。诚信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努力,形成合力,持久推进。我们期待更多企业主动参与到诚信建设中来,确保质量安全;我们期待加强与银行、商务、海关、税务、工商、工业、保险、统计等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共享质量信用信息;我们期待更多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的参与,共同推进诚信建设;我们期待新闻媒体加强对质量工作的宣传报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曝光质量违法行为,监督监管部门工作,为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质量诚信而战,为建设质量强国而战!
第五篇:总经理在饭店消防安全培训会议上的讲话(共)
各位同事:
今天我们专门举行酒店消防安全培训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酒店消防安全责任落实,统一思想,提高消防安全意识,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明确消防安全的工作任务和要点,对全酒店消防安全工作进行部署,强化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明确要求,强化措施。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面对当前酒店的消防安全形势,要以确保消防安全为目标,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为根本,以完善监管工作机制为抓手,进一步强化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坚决遏制各类消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维护酒店、宾客和员工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抓消防安全的思想一刻不能松
近年来,我们酒店全员上下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特别是今年全市继续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活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从全国来看,近期全国发生几起重特大火灾安全事故,尤其是南昌“2·25”重大火灾事故,据通报红谷滩新区白金汇海航酒店“2·25”重大火灾事故处置的最新情况。据通报,火灾原因初步认定为工人违规焊割,24名相关责任人员已被公安部门控制,善后处理工作正在积极有序进行中。
这起于2月25日早上发生的火灾事故截至目前已累计致10人死亡,其中3人为宾馆旅客,其余7人为装修工人。经调查,起火建筑为高层公共建筑,由裙楼和a、b两座塔楼组成。其中裙楼一层局部为酒店大堂,1-2层为唱天下ktv。此次火灾事故的起火层为唱天下ktv的施工改造工地。共造成18人死亡,13人受伤,给数个家庭带来深重的灾难,一些相关责任人员被追究刑事责任,教训极其沉痛。
从本酒店消防安全工作来看,虽然总体是稳定的,但情况也不容乐观,各种消防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一不小心,极易引发大的事故,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麻痹大意。突出表现在:一是个别部门对消防安全工作认识不够,主要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重业务、轻安全,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员工消防安全意识严重滞后,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二是部分部门监管措施执行不到位,对监管人员检查出的安全隐患,整改力度不大,甚至拖延,给消防安全监管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从南昌“2·25”重大火灾事故原因分析来看,系企业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违规使用不合格保温材料,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不符合规范要求,培训教育不到位,企业未组织从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教育等原因,对此我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举一反三,站在保障民生、保障生命的高度上,进一步增强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强化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各项措施的落实,严防各类火灾的发生。
二、抓消防安全的措施一刻不能停
各部门必须把消防安全生产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来抓,集中精力,硬化措施,确保不发生消防安全事故。
(一)隐患排查要细。培训结束以后,各有关职能部门要严格按照要求,深入一线,迅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彻底梳理各类隐患,将隐患排细、排全、排透。
(二)整改动作要快。要严格执行整改制度。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能当场整改的要立即整改到位,对不具备当场整改条件的,要定时间、定措施、定责任,落实专人跟踪负责,无法整改到位的重大事故隐患,必须责令限期完成。凡是整改结束的隐患,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的验收,验收人要签字认可,没有通过签字认可的一律不得通过。要切实加快整改进度。对已经掌握的,各部门都要对号入座,尽快整改到位,决不让一个隐患漏网。
(三)保安部检查、巡视、处理要严。要继续保持消防安全工作的“高压”态势,对不符合消防安全生产条件或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隐患的部门和区域采取强制措施,立即实行停业整顿;
在检查中,要敢于动真碰硬,敢于得罪人,敢于说“不”,在消防安全检查中,宁可听骂声,也不能将来听哭声。要把握好方式方法,把严格检查和有情处理很好地结合起来,务求收到实效。
三、抓消防安全的责任一刻不能放
(一)落实领导责任。消防安全是硬任务、硬指标,是重大任务。各部门的负责人,作为消防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工作必须亲自抓,抓到位;
要扑下身子抓,对分管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工作必须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做到有措施、有重点,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对消防安全工作,要认真研究一次,分析情况,确定重点,特别是对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的分布、整改和监控状况做到胸中有数。
(二)落实监管责任。职能部门、各部门领导人,要深入各区域,强化对消防安全工作的监管。综合利用各种物质装备,做到统一调度、统筹使用。要严格检查,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行为,对违章违纪、蛮干乱干导致事故的,要严格责任追究,从严从重处理。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恪尽职守,密切配合,形成统一领导,通力协作的联动机制,推动酒店系统内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
(三)落实主体责任。
新修订的《消防法》进一步强化了企业单位在保障消防安全方面的消防安全职责,明确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在日常工作中,各部门要全面负责,认真落实企业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要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好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结合本部门区域火灾危险性特点,制定有效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演练,加强对本部门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切实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等符合消防技术标准;严格落实各级、各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认真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工作,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总而言之,企业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工作要常抓不懈,与时俱进。在消防安全意识上要警钟长鸣,在制度保证上要严密有效、在技防建设上要科学合理,在隐患排查上要全面细致,在事故处理上要认真彻底,这样才能真正将企业消防安全工作抓紧、抓好,落到实处。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