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木寺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规划(范文)

时间:2019-05-14 03:55: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郎木寺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规划(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郎木寺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规划(范文)》。

第一篇:郎木寺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规划(范文)

郎木寺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规划

第一章 基础概况

一、生态乡镇的内涵

建设生态乡镇,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循环经济理念和系统工程方法,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充分发挥本地区区位、生态、资源、产业和机制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创建生态乡镇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

二、郎木寺概况

郎木寺镇建于2003年3月,海拔高程3500米左右,该镇是碌曲县所辖七乡镇之一,也是碌曲县重要的经济强镇、文化古镇,被誉为“东方小瑞士”、“甘南香巴拉”、“2005中国魅力名镇20强”。全辖镇4个行政村13个村民小组,是一个以藏、汉、回等民族聚居的纯牧业镇。郎木寺镇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位于甘肃和四川两省交界处,是兰郎公路的终点。西倾山支脉郭尔莽北麓的白龙江畔位于甘肃省碌曲县南部郎木寺镇内,西、北分别与碌曲尕海、拉仁关乡相接,东南与四川省若尔盖县红星乡比邻。景内森林郁郁葱葱,景色秀美,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县民族贸易的集散地,也是周边地区经济、文化和商贸交流的中心。

三、郎木寺镇生态乡镇建设的有利条件

郎木寺镇境内无污染项目和工业企业,环境和空气质量较好。在社会发展、环境改善、生态建设方面已取得了较大成就,涉及到牧业、林业、水利交通、城镇建设、小康家园建设、清洁能源、旅游、改善饮水质量等各方面。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等概念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接受和认可,广大干部和群众已初步体会到改善生态环境与自身利益之间的关系。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郎木寺镇干部和群众的共识,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公众环境意识得到较大提高,参与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意愿得到增强。这些都为郎木寺镇建设国家级生态乡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章生态乡镇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理、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以经济建设为核心,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生态经济建设、人居环境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以实现生态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持续发展,注重协调的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由量的扩张向量质并举转变,注重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积极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现代化、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

2、科技支撑,不断创新的原则。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教育的先导、基础性作用,进行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不断增强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的科教支撑能力和体制、机制保障能力。

3、统筹规划、制度保障的原则。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要与郎木寺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和规划相衔接,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要加强法制建设,健全管理体制,努力做好制度保障。

4、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的原则。发挥政府统一协调和政策导向作用,建立市场运作机制,全面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和运行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

5、公众参与,开放合作的原则。广泛开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文化教育,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鼓励与支持民间团体和社会公众参与建设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各项活动。

三、奋斗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扎实有效建设,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抓住体制创新、科技进步和招商引资,使全镇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经济结构更合理,形成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城镇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镇人居环境;环境污染得到根本控制,物质和资源得到高效和持续利用;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科技教育发展,提高科技应用能力;使现代生态文明得以弘扬,建成具有特色鲜明的生态文化体系;城镇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有显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真正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总体发展目标。

(二)阶段目标

1、近期:2011—2015年(基本达标阶段);

在不断巩固原有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使区域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资源消耗速率和生态环境退化的得到有效遏制并有效改善,区域发展转入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轨道。

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控制农村面源污染,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到2015年,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

2、远期:2015—2020年(全面达标阶段)不断完善和深 化生态乡镇建设成果,全面提高城镇居民素质,深化生态文化建设,巩固和完善已进入良性循环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基本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镇建立起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经济结构、产业体系、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管理体系,建立起资源高置换化、产业高效益化、流通高节能化、环保高质量化、社会高和谐化、管理高现代化的区域生态系统进一步加强生态经济建设、人居环境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以及生态文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城镇统筹等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社会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三章 生态乡镇经济体系建设

一、生态农牧业建设

1、林业生产发展快,成绩显著。全镇森林覆盖率已占总土地面积的66%,每年林业三项工程不断增加。

2、生态牧业建设,郎木寺镇在新农村建设中把草场面积较大的吉可河和仁尕玛两个村民小组定为牛羊暖棚育肥产业基地,把回族群众多而且有牛羊养殖技术的加科和仁尕玛两个村民小组定为旅游服务业基地,产业带动,2010年全村各类牲畜存栏1621头(只、匹),全村牲畜商品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为发展旅游业为主导,牧、商并举的经济发展之路。

二、生态旅游业建设

(一)生态旅游建设目标

1、近期目标:抓住生态旅游开发的有利时机,以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为原则,到2015年,将旅游业作郎木寺镇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来抓,通过产业结构利用空间布局的调整,加快重点和优势项目的点状开发,开发生态农业观光、自然风景旅游,精心规划设计,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

2、远期目标:以“打造绿色乡镇、东方小瑞士”为思路,开发生态山沓观光旅游,建设集绿色自然环境休闲、娱乐、度假、生态山水观光、人文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品牌。使旅游业成为郎木寺镇的支柱产业之一。

(二)主要建设内容

1、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发掘郎木寺镇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的潜在优势与文化内涵,以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为主,推动郎木寺镇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2、在全镇开发生态旅游,建立生态观光牧业,发展镇村旅游,为游客提供游览观光等“牧家乐”、“度假村”,积极开发旅游产品,在保护的基础上,以实现其生态防护与生态旅游的良性循环。

四、生态型服务业建设

1、畜牧业经济建设方面,以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为先导,先后在郎木村培训农牧民“科技明白”人659人,使全 村户户有劳务技能掌握者。投资60万元在两个村民小组建成了40座牛羊育肥暖棚,树立示范户51户,每户都建立了占地1亩以上的青饲料种植地,并修建了活畜屠宰场,对周边畜牧业的发展形成了联动作用。

2、市场创建和流通服务,主要是建立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畜牧产品交易市场网络体系,搞活畜牧产品流通环节,体现生产、流通环节畅通,相互带动,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特点。

3、生活服务业的生态建设,包括餐饮业,居民区商品批零务业,垃圾回收服务和清洁能源技术服务等。

第四章 资源与生态保护建设

一、建设目标

在规划期内,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促进镇村新能源利用;增加城镇绿化面积,进一步提高绿化标准,使区域总体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牧业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以环境保护为重点,生态保护建设和污染控制并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管理体系,把郎木寺镇建成人文景观优美,自然景色秀丽,生态结构良好,布局规划合理的国家级生态乡镇。

(一)近期目标

进一步完善林业生态防护体系。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生态林建设,同时,推进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的建设,基 本达到路渠林带化、村庄园林化、城镇公园化,林木覆盖率达到65%以上。

(二)远期目标

大力保护草原牧场平衡,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草原牧场资源,极力以先进的科学技术研发草原牧场资源链,努力使先进研发的草原牧场资源链发挥主导作用,争创草原牧区特色品牌名镇。

二、资源保护与开发

(一)水资源

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1)郎木寺镇水资源相对丰富,主要有河流水、地下水组成。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利用率较低。降水分布不均、径流不稳定使水资源保证度差。

(3)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呈上升趋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2、水资源保护与建设总体目标

根据“巩固改造,适当发展,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方针,用好河流水,合理开发地下水。

(二)生态林业建设

1、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以加大经济林的建设,营养水源涵养林、生态防护林和经济林等,网、带、片、点相结合的综合林业,生态体系已开始形成。林木覆盖率已达66%,生态效益明显增加。

(2)林业总体发展水平不够高:城镇绿化面积少,缺乏公共绿地。村庄绿化重植轻管。

(3)林业产业体系还不完备。

2、建设主要目标

高标准、高质量全面完成用材林、育苗基地建设任务,在现 有基础土,发挥本地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林木覆盖率,到 2015年增加到70%以上,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75%以上。

3.主要建设任务

(1)在造林和营林并重的方针指导下,因地制宜坚持多林种、多树种、多方式、多层次造林。河、道绿化以防护林为主,村庄绿化以用材林或经济林为主。

(2)林权改革,将集体荒山林承包到户,进行全面治理。(3)科技保障。进行林业科技推广森林病虫害防治,设置专门的林业推广中心,坚持科学育林,全面监控,随时掌握病虫动态,并及时制定防治措施和组织实施。

二、环境污染治理与控制(一)环境现状 1.水体环境 郎木寺镇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没有收集系统和有效处理设施,城镇污水就近排入水体。由于城镇污水量不大,所以,目前基本没有污染。

2.大气环境

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较好。镇区大气环境质量基本达到《环境 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II级标准,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基本达到I级标准。

3.噪声环境

目前,郎木寺镇基本无噪声污染。

4.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处置现状镇区建设了垃圾收集体系,初步建设了垃圾填埋场。

(二)环境质量控制目标 1.水体环境质量控制目标

境内水体水质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III 类水体水质标准以上。2.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

镇区大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II级标准,区域大气质量达到I级标准。企业烟尘处理率达到100 %;3.噪声环境质量控制目标

控制环境噪声,使区域环境噪声达到或优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规定的相应标准。4.固体废弃物处置控制目标

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利用率接近100%。近期以卫生填埋为主,远期实现垃圾分类回收和综合处置,减轻垃圾处置负荷和实现资源化。

(三)生态保护规划措施 1.水体环境保护措施

(1)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管网,确保85%以上的城镇污水收集到城镇氧化塘内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2)建设1座氧化塘,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后废水就近排入河流。

(3)村民生活污水,应经过化粪池无害化处理,然后可用于灌溉。发展有机农业,提高农产品品质,减少水体污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推广节约用水,鼓励企业和居民节约用水,推进清洁生产,提高水循环利用率。

2.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合理布局城镇用地, 对于新进企业, 做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推进清洁生产技术, 提高废气回收利用率, 提高粉煤灰收集率和综合利用率。有效控制各种企业大气污染源。

(2)提高城镇绿化率,加强防护隔离带和行道树建设,降低机动车尾气对城镇大气环境的影响。(3)改变工业能源结构,推广使用清洁能源,降低工业生产中煤的消耗量;提高居民生活清洁能源普及率。

(4)提高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避免秸杆露天燃烧对区域环境造成污染。

(5)实现农田林网化,使苗圃、经济林、防护林和农田合理布局,提高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

3.噪声控制措施

(1)加强交通管理,禁止在镇区呜高音,严禁夜间鸣笛:道路两侧绿化防护带建设,减轻机动车噪声对沿线居民的危害。

(2)合理布局城镇道路,加快道路建设,实现车辆分流。(3)限制建筑施工的时间,防止建筑噪声对镇区环境的污染。

(4)对社会生活及其他噪声污染源采取必要的控制管理和防 治措施。

4.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1)设置生活垃圾容器,分类处置,并提高垃圾清运水平。建设新的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场应注意防渗和及时覆土,防止产生次生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并逐步实施垃圾资源化。

(2)中心村建设垃圾中转站,将垃圾收集到垃圾填埋场处理处置;一般村庄应实现垃圾综合利用,有效治理各种垃 圾污染源。

(3)提高农民对白色污染的认识,利用市场手段,提高农膜回收率 , 控制白色污染。

(4)农村建立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和处理设施,控制畜禽粪便的对农田和农村的污染。

5.生态安全建设

(1)自然灾害防治。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城区防洪堤岸设 防标准。建立可靠的雨水排水系统。设立预警系统,建立抗震防灾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2)环境健康安全

环境卫生安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加强医疗技术队伍建设,扩大乡医院规模。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疾病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疾病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建立完善的应急反应系统。严格实施化学品生产、流通、使用、废弃处置等的全过程控制,加强化学品安全管理。

(4)生态安全防治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联动机制和公众参与监 督机制;建立完善生态安全监测报告体系;加强城镇、村庄及生态保护区等重要区域、物种、物品、疾病的监控;建设自然灾害、污染事故、危险物品泄漏、外来生物入侵和公共卫生等突发性事件应急系统。第五章 生态人居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

一、生态人居建设(一)建设目标

通过生态建设,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农村集镇的基础设施基 本完善,农民生活比较富裕,文明程度较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居民生活、医疗卫生条件极大改善和提高,城镇统筹发展,构筑文明、健康、和谐的绿色人居环境体系。

(二)建设内容

1.加快小城镇建设,形成富有特色的生态城镇体系 遵循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期推进,区域实施的原则,根据各区域的特征和发展方向,把生态建设同城镇特征与形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不同生态示范类 型,层层抓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广,通过生态镇建设,形成“生态乡镇—生态村一生态户”的生态城镇网络体系。

改变城区用地混杂交叉,布局零乱的现象,在总体布局协调统一的前提下,建设不同区块、片区以满足不同功能。优化城镇发展的功能布局,继续整合提升扩容,不断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加强中心城区与外围居民点的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和城镇发展的一体化。

完善生态绿地系统,把自然引入城区,加强城区与自然的联系,形成以自然环境为骨架,林地、农田为基础,园林绿 地为重点,多样化的园林绿地系统为依托的城镇生态绿地系统,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2.村庄建设

突出中心村的建设和发展。对中心村庄进行统一规划,明确发展定位,优化区域内村庄分布格局,促使农村人口和生产力向中心村聚集,努力形成梯度辐射、协作联动的村镇体系。加强农村建房的布局管理,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严格限制公路沿线滥建房。按照现代化要求改造和建设农民住房,注重居住点周边环境、道路、河道的绿化和美化。

3.生态村建设

生态村建设是生态示范建设的基本单元,加强生态村建设对国家级生态乡镇具有重要作用。应在建设一批专业和特色的生态村 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布局和优化行政区划,解决目前村庄建设过于分散、土地资源大量浪费的局面,同时为加速林镇乡城市化进程提供基础。生态村建设应与农村居住点改造相结合,按照布局合理、设计科学、风格独特的要求做好规划和建设工作,并注重与当地农村文化和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保持农村特有的文化底蕴。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发展一定比例的农业生态示范点和生态户、生态家园。积极发展生态型村庄,在农村逐步发展低层独立式生态型住宅和小康家园“145”工程,大力发展自身良性循环的生态型建筑,即建筑物地下设置以净化为主要目的的沼气净化池,屋顶设 太阳能利用装置。

4.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强化农村规划指导,从治理农村“脏、乱、差”入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整治改造村庄环境,重点保障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建设,合理设置垃圾收集仓点和公共厕所,建立村级保洁队,落实长效管理,加强河道整治及对生活污水排放的管理与治理,改善农村水环境卫生面貌,村域内所有的水面,河道清洁,水体流动,水质达到功能区划的要求。切实加强旧村庄整治和公路沿线卫生整治工作,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态优美、设施配套、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农村。

二、基础设施建设 1.市政基础设施

积极新建和完善供水管网,提高自来水普及率和管网水质综合合格率。抓好农村饮用水供给,依托道路网铺设供水管道,争取实现全范围供应自来水。

建设标准化城镇公厕,改造旧式的旱厕,逐步建设生态型厕所。公厕布点符合部颁标准,在乡镇街道问距不大于500 米。建有与人口相适应的公共厕所,消灭露天粪坑。计划新建水冲式厕所1座。

2.污水、垃圾处理设施

整个城镇在规划期内实现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完善 城镇排污管网,加快建设城镇污水处理氧化塘和垃圾填埋场。加快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系统的建设,到2015年初步建成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其它基础设施

优化城镇文化、教育资源布局,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满足农 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新建综合文化体育广场和文化站。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涵盖科技文化等多种内容的教育培训体系。着重加强农民农业实用技术和就业能力培训。进一步做好通讯、广播电视、互联网、电力等进村入户工程,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和品位。加速农村电网改造,提高输变电能力,缓解用电高峰电力紧张的矛盾。

第六章生态文化建设

一、建设目标

生态文化目的在于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竞争与共生、开发与补偿间的生态关系,创建民风素朴、环境优美、社会风尚良好、文化氛围浓郁的城镇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化建设内容 1.体制文化建设

体制文化的落后体现在环境与资源的成本没有纳入经济核算中,公众对环境的知情权和民主参与环境监督的权利未充分实现,为此必须从组织机构、管理机制、决策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建设政府绿色政务。(1)建立绿色政府

由镇党委、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成立乡生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乡生态文化建设的部署、协调、检查、考核。开展绿色机关建设,推行绿色办公,提高政府公务人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绿色政府形象。

(2)完善生态决策机制

推行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改善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方法,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重大决策行动, 实行听证会制度。

(3)加强生态文化的制度建设

编制生态文化建设规划,规划规定的目标不能以人事变动而改变,保证规划的连续性。

(4)建立社会舆论监督和信息反馈机制

建立生态文化建设群众监督举报制度,同时建立公众信息反馈渠道和机制。

2.社区生态文化建设

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可与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有机结合,制定创建规划,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制。以人为本,邻里和睦,人与自然 和谐共处。建立社区生态文化教育网络和制度,注重公众参与社区生态管理,倡导节能、节水、生活俭朴、环境良好。加强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修养等。3.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为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群众的素质,建设一批富有传统特色和时代特征、积极向上的农村文化项目,培育一品批个人素质好、示范带动强的农村文化带头人 , 大力培植一批文化中心户,全方位推进农村文化阵地。

4.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生态文化教育

利用报刊媒体和“世界环境日”、“世界人口日”、“地球日”等纪念活动,广泛开展群众生态教育,创建生态环境教育基 地。大力开展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发展和培育文化传媒业,拓展演出业,发展展览业和娱乐业。新建一批文化公园、文化广场、文化站(所)。

第七章规划实施的保障体系建设

一、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1.确立规划的法律地位

规划作为林镇乡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纲要文件,对林镇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应将规划中的具体建设内容、指标目标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的建设内容和远景规划之中,并在通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经人大审批通过,成为林镇乡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的指导文件。然后根据规划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依法进行生态建设和管理。

2.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 在贯彻执行现有地方行政法规、规章的基础上,加快制定与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配套的地方产业政策、促进清洁生产、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等的各项措施,抓紧清理和修订现有不完善或与生态建设不相适应的制度,保证规划的实施和促进生态建设。建立鼓励政策,对生态产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优先发展的项目提供相应的优惠和政策倾斜,根据国家和省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办法的要求,推动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二、组织机构与管理保障体系 1、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林镇乡国家级生态乡镇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协调各项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领导和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和处理生态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并对各项生态建设工程实行项目管理和监督。同时要加强各单位之间的配合、联系和协调,形成分工合作、相互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运行机制。、完善合理的考核体系

将林镇乡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将生态建设的内容逐项分解,落实到具体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建立跟踪考核制,使规划切实得到实施。、建立健全评价监督体系 所有重大决策、工程项目都必须执行环评制度、项目预审制度、决策咨询制度、会议审议制度、公众参与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对项目实施的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并及时汇总、上报,然后对实施情况进行动态分析评估,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对规划的内容进行调整或补充。、探索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在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础上,研究并试行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有关统计指标能够充分体现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价值,引导人们改变传统观念,从而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资金筹措与投资保障、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建立林镇乡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专项资金,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入占财政总支出比例要逐年有所增加,尤其对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质量监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水环境治理等重大生态建设项目,要重点投入,确保实施。、建立和完善投资体制制定有利于筹集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资金的各项政策,鼓励不 同经济成份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股份制、股份 合作制等不同形式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全社会各界和群众投入的积极性,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大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3、建立和健全自然资源与环境补偿机制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机制。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逐步实行按排污总量进行收费,所征收的资源和环境保护费,集中用于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

四、技术与实施手段保障 1、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立生态环境专家咨询和技术支撑 系统,完善科技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和技术交流网络,为林镇乡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积极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开发,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优先领域和关键技术进行重点研究。发展和培育科技市场,健全技术市场功能,形成高效运行的科技信息网络。对科技含量较高的生态产业项目和有利于改善环境的适用技术,予以政策优惠和重点扶持。

2、加强人才培养

重视发挥人才作用,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充满活 力的用人机制。同时,加强对本地人才的培养,逐步建立一支懂 技术、懂管理的人才队伍,满足生态建设的需求。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参与意识切实力口大国家级生态乡镇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人民的生态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提高人们对林镇乡国家级生态 乡镇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宣传网络,对公众进行有关生态环境教育。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表扬先进典型,揭露违法行为,完善有奖 举报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和监督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工作。

第二篇: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汇报材料

回顾开展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以来的工作,我们主要的做法和成果如下:

一、领导重视,创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是提高农村环保工作水平,促进

农村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前进的有效载体,为达到创建目的,我们紧紧围绕既定目标,全力组织创建。一是强化领导,广泛发动。创建伊始,成立了党委书记牵头,镇主要领导、职能部门成员组成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创建办,制定了创建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党政一把手做到了创建初期定目标,创建过程定思路,关键问题定决策,疑难问题亲自抓。文章版权归范文大全作者所有!二是强化考核,落实责任。我们及时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创建工作动员会议,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广泛发动的基础上,同各村、各厂矿企业签定了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制力求切实可行,坚持跟踪考核。三是强化规划,编制文本。组织力量编制了《___镇环境保护规划》并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规划的编制体现在水、电、气立体规划;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工业区、生态农业区、生态住宅小区合理布局;道路绿化、人文景点,公益设施统盘考虑,充分体现小康社会,优美乡镇的一流风貌。

二、常抓不懈,搞好环保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工作的好坏是创建工作成败的关键。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好环保宣传工作,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一是利用阵地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黑板报、标语横幅等形式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在镇内主街道、重点村、重点厂矿企业设立永久性环保宣传标语,努力营造创建氛围。二是组织专题活动。以镇党委、政府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倡导全镇人民“人人关心环保,个个参与环保”。

三、强化投入,全面启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2005年6月,镇党委、镇政府负责集镇建设日常工作后,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同时成立了城建交通管理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针对___集镇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集镇综合管理办法,对集镇的镇容镇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交通、建设等进行规范管理。加强了对集镇居民的宣传教育,引导和增强居民自觉维护集镇形象的意识。与集镇居民、单位签定了门前“三包”责任书,按规定收取生活垃圾处理费。组建了集镇环卫队,对整个集镇进行保洁。同时,加强了日常巡逻,对违反集镇管理的行为进行综合整治,取缔以路为市、车辆乱停乱放的行为。

四、机关环保工程建设

为了与集镇环保建设同步,镇党委、政府决定,进一步完善镇机关建设,去年投资几十万,对计生办、机关食堂、政府大门进行整修和新建,同时,建立一个大型垃圾池,并且每天早上和晚上有专人清扫机关内垃圾,以便保证机关内环境洁净,今年又投资40万元,新修一栋干部宿舍楼和一个篮球场,周边规划一片绿化带,机关建设全面完成后将会是焕然一新。

五、开展环卫活动,展示企业形象

近年来___镇作为“3+2”工业重镇,通过机制创新、内引外联等多方式发展,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工业企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但大部分企业属于粗放型经营,在经济效益日益彰显的同时,社会效益却体现滞后,脏、乱、差现象较为严重。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

的良性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今年我镇提出了“扩大规模,优化产业,保证安全,实现环保”的工作主题,开展了“美化厂容厂貌,展示企业形象”活动。同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自开展此次环卫活动,永兴公司突出一个“早”字,在厂房前新建一栋办公楼,让厂房掩映在山林间,通往公司的路上也打上了水泥路面,两旁装上了漂亮的护栏,小土坡植上了翠绿的草皮。投资100多万元的尾砂库也已完工,将投入使用。

XX公司宏伟壮观的办公大楼完工后,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植上大面积的草皮,晚上亮起了巨大闪烁的霓虹灯。升起了厂旗、挂上了厂徽。同时,调整规范了管理层,设立六部一办管理体系,以点带面起到标榜的作用,其他公司也纷纷行动起来。

六、搞好沼气建设,共建生态家园

沼气池建设不仅是增收节支的经济工程,更是新农村建

设的绿色工程。为了提高农户建设沼气池和改厨、改厕、改栏(三改)积极性,挑选一些熟悉沼气建设业务的干部深入到农户,给一些科技意识强,接受能力快的农户进行宣传发动,同时,还组织示范村的村干部及群众代表到太常乡黔中郡村实地参观,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沼气池建设和“三改”所带来的好处,从而极大的激发出农民群众建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变“要我建”为“我要建”,加快了建设生态家园的步伐。

七、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优化环境绿化步伐

结合我镇实际,采取因地制宜方式,狠抓村镇绿化、封山育林、通道造林和荒山绿化。绿化覆盖率、镇居民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均超过创建指标的要求。实施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工程,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林吃林”为“靠山养山、靠水养水、靠林养林”,加强山、林、水的保护,有效保护了自然资源,开山采石、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整治。实施生态产业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和功能布局,降低消耗,减少污染,集约利用,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过去的工作里,我镇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先进乡镇的经验,仍有不小差距。目前我镇有相当数量的村由于区位优势差、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生态环境低劣,在客观上达到环境优美乡镇的标准,难度很大,在主观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创建任务还很艰巨。今后我们将以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为新的起点,更加扎实地工作,为不断提高我镇的环保工作水平,为把我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开放的现代化优美乡镇而努力奋斗!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汇报材料(范文)

文章标题: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汇报材料

___镇位于___县西南部,系2005年全县行政区划调整中由原___镇、___乡和___乡部分行政村合并组建的新镇,全镇现辖面积246平方公里,共有19个村(居)、12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万。地处沅、泸、辰三县交界之地,319国道和常-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

优势和区位优势明显,素有___县“南大门”之称。长期以来,我镇党委、政府在加快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构筑特色鲜明的现代化集镇,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一直十分注重环境的保护,强化资源节约,珍惜大自然赋予的秀美风貌和独特环境资源,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自2005年启动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以来,我镇政府和群众热烈响应、积极参与并且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各级各部门的悉心帮助下,通过近两年的不断努力,我镇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完成了集镇1.2公里水泥路面硬化;黑毛冲等水库的除险保安;舒溪流域4800亩的土地整理等一系列工作,创建活动也推动了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镇经济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美化了村容镇貌,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增强了生态环境意识,提升了乡镇生态文明水平,推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回顾开展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以来的工作,我们主要的做法和成果如下:

领导重视,创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是提高农村环保工作水平,促进

农村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前进的有效载体,为达到创建目的,我们紧紧围绕既定目标,全力组织创建。一是强化领导,广泛发动。创建伊始,成立了党委书记牵头,镇主要领导、职能部门成员组成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创建办,制定了创建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党政一把手做到了创建初期定目标,创建过程定思路,关键问题定决策,疑难问题亲自抓。文章版权归好范文 wenmi114.com作者所有!二是强化考核,落实责任。我们及时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创建工作动员会议,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广泛发动的基础上,同各村、各厂矿企业签定了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制力求切实可行,坚持跟踪考核。三是强化规划,编制文本。组织力量编制了《___镇环境保护规划》并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规划的编制体现在水、电、气立体规划;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工业区、生态农业区、生态住宅小区合理布局;道路绿化、人文景点,公益设施统盘考虑,充分体现小康社会,优美乡镇的一流风貌。

常抓不懈,搞好环保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工作的好坏是创建工作成败的关键。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好环保宣传工作,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一是利用阵地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黑板报、标语横幅等形式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在镇内主街道、重点村、重点厂矿企业设立永久性环保宣传标语,努力营造创建氛围。二是组织专题活动。以镇党委、政府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倡导全镇人民“人人关心环保,个个参与环保”。

三、强化投入,全面启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2005年7月底,镇政府与湖南省银信置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___集镇市场开发合同,双方合作开发50亩国有存量土地,通过出让国有存量土地换取工、农贸市场、停车场、休闲广场、道路、下水道、公厕、垃圾站等集镇基础设施。现今已完成319国道集镇段长1.2公里、宽12米的水泥路面硬化;完成了筲用路口硬化和下水道建设,完成了集镇道路两边下水道及彩色人行道板铺装绿化、亮化工程,将形成___南大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___镇的经济发展、集镇品位提升,锦上添花。

2005年6月,镇党委、镇政府负责集镇建设日常工作后,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同时成立了城建交通管理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针对___集镇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集镇综合管理办法,对集镇的镇容镇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交通、建设等进行规范管理。加强了对集镇居民的宣传教育,引导和增强居民自觉维护集镇形象的意识。与集镇居民、单位签定了门前“三包”责任书,按规定收取生活垃圾处理费。组建了集镇环卫队,对整个集镇进行保洁。同时,加强了日常巡逻,对违反集镇管理的行为进行综合整治,取缔以路为市、车辆乱停乱放的行为。

四、机关环保工程建设

为了与集镇环保建设同步,镇党委、政府决定,进一步完善镇机关建设,去年投资几十万,对计生办、机关食堂、政府大门进行整修和新建,同时,建立一个大型垃圾池,并且每天早上和晚上有专人清扫机关内垃圾,以便保证机关内环境洁净,今年又投资40万元,新修一栋干部宿舍楼和一个篮球场,周边规划一片绿化带,机关建设全面完成后将会是焕然一新。

五、开展环卫活动,展示企业形象

近年来___镇作为“3 2”

第四篇:莲塘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实施方案

莲塘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实施方案

为深入开展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活动,加快推进我镇生态经济的建设步伐,促进我镇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发展,根据《省级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防治污染与生态保护并重,全面提高群众素质,着力打造莲塘品牌形象,建设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2、坚持体制创新的原则,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明晰产权,合理补偿,建立生态环境建设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3、坚持政府统一组织,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

4、坚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原则。

三、主要目标

莲塘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立足于现有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条件,通过创建全省环境优美乡镇活动,把莲塘镇建设成为生态效益型经济较快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清洁、安静、舒适,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经济繁荣、生态文明的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实现全镇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共赢。

四、主要创建任务

(一)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

按照“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以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为目标,突出资源节约、合理利用和保护,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形成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相融合的新格局。

(二)构建良性循环的农村生态环境

1、开展卫生镇、卫生村创建活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善农村居民卫生条件。

实施“美化家园”工程,所有公厕完成卫生无害化改造,农厕改造率达80%以上,农禽、家畜圈养达90%以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卫生清洁户达90%以上。

2、加快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建立健全镇、村两级环卫工作队伍,在各村建立垃圾集中清运点,并实行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到2009年底全镇生活垃圾基本实现定点堆放、定时清运。

3、创建“生态型村庄”、“生态型庭院”

发挥我镇生态优势,突出抓好乡村道路、农家庭院绿化美化建设,提倡园林式种植、菜地、花卉,形成具有特色的乡村生态环境景观。到2010年60%村成为生态型村庄,40%的农户庭院成为生态型庭院。

4、加强农村两源污染的综合防治

(1)有效控制和削减农药、化肥等两源污染,结合生态农业建设,加快无污染的先进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改变传统的耕作施肥用药习惯,扩大平衡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使之大幅度地降低农药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同时,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到2009底,基本农田保护区和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覆盖率达80%以上,并大力推行无公害栽培技术与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基本实现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达标。

(2)加强养殖业污染的综合整治,规定散养家畜要圈养,并严格控制养殖密度,养殖家禽要建立沼气池对畜禽粪便进行沼气化处理,确保养殖废物达标排放。

(三)加强企业污染治理

根据各企业的排污情况,制定一厂一策,落实治理措施,实现达标排放;对已达标的企业,要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确保稳定达标。

(四)建立自然和谐的城乡人居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建设有利于身心健康,资源节约利用,环境自然宜人,布局科学合理凸显山水园林特色的生态型城乡,为所有居民提供方便、舒适、优美的聚居环境。

1、加强城镇规划管理和基础设施实施

各村按照规划程序负责组织编制村级体系总体规划。规划要坚持生态建设、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的方针,要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将乡村传统风貌与镇村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同时,加快各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至

2009年底,各村居民自来水普及率达80%,卫生公厕比例达90%,道路硬化率100%,乡村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8平方米以上。

2、开展生态社区试点建设

全镇开展斗柏路、体育馆、莲富路三个生态社区试点建设。推动“以人为本”理念,制定生态社区建设规划和标准,规划社区的居住、生活服务、文化教育、环境绿化、公共基础设施等进行综合布局,科学安排。加强社区服务中心、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社区绿化、美化、净化工作,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科普等活动,普及生态文化,提高社区成员对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福利的拥有程度,增强社区自我服务意识。

五、工作步骤

(一)动员宣传阶段(2009年3月上旬)。召开动员大会,印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3月下旬—7月)。严格组织实施,按期全面完成创建工作目标任务。

(三)验收阶段(2009年7月—10月)。迎接市、省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

六、主要措施

(一)强化领导,健全组织。成立由镇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镇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创建省级环境优美镇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创建环境优美镇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各项创建工作的督导落实。

(二)加强宣传,社会联动。把创建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通过举办知识竞赛、讲座,环保下乡、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宣传发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通

过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形成齐抓共管、全民参与、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三)严格考核,落实奖惩。加大对各部门、各单位创建工作考核力度,严格考核标准,切实落实奖惩措施,对做出成绩的单位大力表彰,对出现重大工作失误的单位严肃处理,确保各项创建工作的扎实开展。

第五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方案

卧龙村创建省级环境生态村

工作方案

创建省级环境生态是我村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增强全社会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我村规划建设水平和促进我村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今后各项工作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切实加强我村的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富有成效,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优美村庄、打造美好家园为目标,以开展创建省级环境生态村工作为契机,按照湖南省环境生态村的创建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积极有效地推进乡村规划建设和生态保护工作,全面提升村域综合环境质量,进一步优化村彖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我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二、任务目标

开展省级环境生态村创建工作,通过验收。

三、主要内容

1、按照上级环保部门关于村级环境规划编制要求,完善我村环境规划编制工作。

2、严格按照创建省级环境生态村创建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规范制度管理。

3、落实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各村均达到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标准。

四、时间阶段安排

1、成立班子,制定计划(12月30日前)

成立以村支部书记尹慧文为组长,尹陈强、尹纪荣、尹珍英、尹运生为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工作办公室,尹陈强为主任,负责制定创建省级环境生态村实施方案。在申报创建工作的基础上,接受县、市环保局初审,向市环保局提供创建环境生态村相关基础材料。

2、宣传发动、布置工作(明年1月1日–1月30日)

(1)召集党员组长召开创建省级环境生态村工作动员会,安排部署创建工作任务。

(2)通过设置环境保护标语和橱窗、设立专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营造浓厚的宣传文化氛围,促进全民参与的自觉性。

3、收集整理资料。(明年1月30日至2月中旬)在创建的基础上,收集汇总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及证明材料,编写《卧龙村创建省级环境生态村申报材料》。

4、迎接检查(明年3月份)。

接受县、市环保部门的检查指导。

5、专家验收(明年4月份)。

总结争创省级环境生态村工作,由县环保局初审后向市环保局提出验收申请,市环保局接受申请后向省有关部门申请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并到现场检查验收。

五、具体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村村民要提高对争创省级

环境生态村工作的认识程度,把争创省级环境生态村工作作为加快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实践途径。

2、积极组织,做好工作。相关部门和全村村民要结合省级环境生态村的各项指标要求,加强协调配合,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配合创建活动办公室做好前期材料准备、收集和整理工作。

茶陵县八团乡卧龙村

二o一o年十一月

目录

1、关于八团乡卧龙村创建生态村的请示

2、湖南省省级生态村申报表

3、八团乡卧龙村生态村建设情况总结

4、卧龙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实施方案

5、八团乡卧龙村“十二五”及2020远景环境保护规划

下载郎木寺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规划(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郎木寺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规划(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汇报材料

    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汇报材料___镇位于___县西南部,系2005年全县行政区划调整中由原___镇、___乡和___乡部分行政村合并组建的新镇,全镇现辖面积246平方公里,共有19个村(居......

    创建省级环境优美镇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现将我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镇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孙受镇概况 孙受镇地处胶东半岛中部,处于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四大开放城市之间,莱西市城乡结合部。行政区划面积......

    创建省级环境优美镇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现将我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马岗集乡概况马岗集乡位于固始、潢川、商城三县结合部,是固始的西大岗,全乡辖17个村街,乡域总面积102.6平方公里,耕地567......

    排埠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总结

    排埠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总结 排埠镇位于铜鼓县西南边陲,距县城18km,东邻万载县高村镇,南毗浏阳市张坊镇,西靠大沩山国家森林公园,北接永宁镇,是铜鼓绿色食品与建材工业重......

    1暖水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汇报材料

    多措并举营造环境优美乡镇 ——暖水镇创建全省环境优美乡镇汇报材料湖南省汝城县暖水镇位于资兴、桂东三县交界处,是汝城县北部中心乡镇,境内的地热温泉是华南地区水质最好(富......

    创建环境优美乡镇规划1

    XXX乡2011年创建环境优美乡工作规划一、基本情况XXX乡位于XXX县西南面93公里处,全乡行政区域面积为2651平方公里,边境线长9公里。乡下辖6个行政村,现有人口5245人,1125户,平均海......

    郎木寺镇人民政府五年工作报告

    郎木寺镇人民政府五年工作报告 ----在全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郎木寺镇人民政府镇长 开世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郎木寺镇第十七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五年政府......

    龙源口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总结

    龙源口镇墩上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近几年来,龙源口镇墩上村在镇党委、政府及市、县的关心重视与大力扶持下,在多效并举保护珍稀的生态资源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