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科研工作汇报材料(写写帮整理)
深化教育科研工作,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_________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汇报
通化市二十一中学
2013年11月
深化教育科研工作,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_________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汇报
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学校前进和发展的强大助推器。在近几年中,我校承担了吉林省“十二五”课题《学科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实证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设计与效能的研究》、《新课程体育(音乐、美术、卫生)等课程教学法研究》,在市教科所的领导和关怀下,通过我校全体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科研任务。在研究中,我们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研究资源,培养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师。为了促进学校发展、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努力开创学校“十二五”新局面,近年来,我校一直在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教育科研发展新思路,基本确定了“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科研育才、科研名师”的教育科研工作目标,努力在科研中“求发展、求活力,求创新”。
“十二五”初,我们对学校教科研工作重点作了重新定位与调整,确定了以“十二五”课题引领课程改革,提出了“让课题走进课堂”的研究思路,立足课堂教学,使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产生良性互动,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推动教科研质量和现代教育的发展。现将我校教科研工作汇报如下:
一、建立和完善机制,为科研工作高效运作保驾护航。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教师素养的有效途径,但教育科研的高效运行必须建立在完善的机构组织和规范的规划管理基础上。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建立教科研工作四级管理网络
1、健全了“学校——教导处——课题组(教研组)——教师”四级科研工作管理网络。为了使教育科研工作更为规范、扎实、有效,学校于近年安排科研主任主抓,学校配备了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参与研究,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和要求。课题有研究小组,成员基本稳定,基本形成以学校主课题带动各学科子课题规范运作的格局。中青年教师占各课题组成员100%,骨干教师占各课题组成员80%。在科研管理上我校主要采用分层负责制的管理办法: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负责定向;以教导主任为主的教导处具体实施指导教科研工作,负责定标;以各课题组组长为主的课题组具体落实教科研工作,负责定位。同时,学校能逐步优化教师群众性的教育科研运行机制,在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中,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中心,做到“计划、实践、反思、总结”四个结合。这样层层负责,责任到人,使我校教科研工作逐步入轨运行。
2、明确课题组职能。我们明确规定课题组负责人必须负责制订好计划、组织指导开展研究活动、听课评课活动等;课题组成员要有相应的任务落实,积极主动参加课题组各种研究活动,撰写好教学设计、经验总结、研究论文、实验报告等。
3、校长重视教育科研,把教育科研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经常深入课题组指导研究工作,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活动。现在几个课题的研究工作运作良好,有序结题,与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带动是分不开的。
(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了加强科研工作的管理力度,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了有关科研工作的管理制度和职责,执行情况良好。如: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科研工作条例、教科研奖惩制度等。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实施,我校科研工作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序列化发展。
(三)抓好教科研工作三项流程的管理
1、目标管理。每学期初,我们要求各课题根据各自特点制定好阶段性研究目标。各教师也相应根据各学科特点,确立各自的科研工作研究目标,围绕各研究任务与主题,联系实际确定各自的研究子课题,我们要求各子课题宜小不宜大,要源于教学并服务于教学。
2、过程管理。学校能充分重视科研工作的规范管理,能切实做好科研信息的收集和科研资料的积累、整理和保管工作。各类资料管理较好,主要资料齐全,有一定的过程和活动资料。同时,教务处能根据研究过程适时进行督查指导,激励促进科研工作,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督查:(1)科研课题方案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2)研究过程记录及材料积累是否完善;(3)研究效果如何;(4)科研阶段性成果的推广。
3、评价管理。学校根据制定的科研工作目标,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专项评估,采取过程管理和结果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评模式,同教师学期考核相挂钩,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效果,评估结果纳入教师科研工作考核。对科研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包括进行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学术交流等)的教师,根据学校考核细则进行奖励。
二、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提升科研队伍工作实效
(一)构建学习型组织,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与科研能力要全面推进学校科研的工作,提升学校科研的质量,关键在于人,在于学校的教师群体的思想和业务素质。而面对时代的要求,我们教师群体中原有的问题和缺陷也逐步地暴露出来,所有这些,都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科研工作的开展。为此,我们学校把科研的首要任务放到了努力构建自主学习型组织,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与科研能力上。
1、加强对教师理论学习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水平。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掌握育科研的思路与方法。近年来,我们采用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组织教师学习一些与学校研究课题相关的现代教育理论,学习课改前沿理论,促进教师更深入地把握课程改革的内涵。在学习中我们要求:(1)读书活动要做到常态化、经常化、自主化,要把读书作为生活的一部分。(2)要讲究学习的实效,要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每学期撰写读书笔记、学习体会等。(3)学习的方式要多样,一方面要加强自学研修,促进专业知识的增长;另一方面要通过讲座、进修、研讨等形式聆听窗外声音,促进教师对外来知识吸收和分享,教研组内要注重信息的互通与交流。通过对现代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和讨论,从整体上提高全体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为深化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组织教师开展读好书活动,并做好相关理论摘录,写好学习心得,100%的教师有读书笔记。同时鼓励教师上网阅览,及时了解教育科研的新动态,并且积极为区网站建设投稿。
2、为提升我校信息化水平及教师信息化素养,我们对学校全体教师进行了多层面的培训。
3、抓好各级各类培训和校际交流为迅速提高学校科研整体水平,力争使学校科研质量上个新台阶,我们持之以恒地抓好了校本培训,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掌握新理念。同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加强业务培训:一是继续努力创设机会,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走出去,扩大眼界,通过学习把更多的先进理念、教学方法、研究成果带回来,加以融合、内化、吸收,使全体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跟上了新课程标准的步伐。二是我们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教科研培训、学历培训,为教师创设优越条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学历层次,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4、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学校非常重视培养骨干教师,认真制定了教师培训计划。为培养骨干教师了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搭建了促进他们成长的平台,让广大骨干教师尽快成熟起来,向成为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而努力。
(二)树立人人都是科研工作者的意识,积极投身于教改实践我们学校响应校本研训的口号,号召全体中青年教师都来参加教育科研,都来争当科研型教师。目前我校现有研究课题三项,参与课题研究的中青年教师达100%。学校则根据课题分解的原则,让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围绕主课题,确定好自己的研究专题,并制订好研究计划,做到期初制定个人研究方案,期末写好个人总结。各青年教师都要通过实践课、论文、案例等形式体现自己的研究成果,随堂课均要能看出课题研究的痕迹。
三、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经过总结看到,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但是还存在着很多将现实性的问题,我们在“十二五”教育科研工作中,还要把研究目的明确化、研究工作日常化;更要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教学领导的参与引领作用,发挥教师间的交流促学习的作用,更加有效的、切实的开展好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
第二篇:教育科研工作汇报
教育科研工作汇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教育科研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我校在十一五期间勇于科研,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先将十一五期间的教育科研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着眼现状、科学定位、精选课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互助协作、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小学课程标准把关注学生,过程转变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关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成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特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确定为教育的四大支柱,其中学会认知就是学会学习方法,自主的、主动的参与学习,学会共处就是要学会与他人协作。尊重他人相互交流,分享成果,结合我校学生的学习往往只立足于被动的接受老师的知识传输,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实际情况我校于2005年12月将《农村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作为省级科研课题申报,获得上级科研部门批准认可。
二、立足课堂、注重实效、推进研究
我们将课题研究工作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准备阶段(2005年10月——2005年12月)、探索阶段(2006年2月——2006年8月)、实施阶段(2006年8月——2007年2月)、巩固提高阶段(2007年3月——2007年8月)、分析总结阶段(2007年9月——2008年2月)。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立足课堂这一研究主阵地采用理论学习,典型引路的方式,采用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科学的研究方法,积极组织教师进行研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座谈、交流、讨论,也积极走出去,珍惜上级科研部门给创造的机会,到省、市、县进行学习,回校后搞好业务讲座,学校引导教师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协作性。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意识浓了,表现的欲望和情感交流极强,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焕发了课堂的生命力。
三、素质提高、观念更新、科研结硕果
通过三年多的研究,学生素质得到了发展,教师的观念进一步更新,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均不同程度有所提高,除学校的整体素质提高外,部分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和谐发展,于畅同学的《我爱福娃》荣获全国校园手抄报大赛一等奖;温舟同学正文《生日,我为妈妈洗脚》荣获县三等奖;程璐荣获全县小学生三独比赛独舞一等奖;孙博、张弛同学参加全县读书活动知识竞赛荣获第二名的好成绩。
教师理论水平增强了,科研能力增强了。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教学设计50余篇,其中田龙同志的论文《科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探析》获市级二等奖;温艳伟撰写的《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闫守纯《在小组合作中得到体验》、潘亚男《怎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韩金岩《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张敬华《一节美术课的思考》、张立秋《让综合实践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被评为省级科研成果。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潘亚男执教的《研究摆的快慢》、翟丽光执教的《3的倍数的特征》、《将相和》、张敬华执教的《徐悲鸿画马》、韩金岩执教的《小鹰学飞》、温艳伟执教的《我们的学校》、《》我自己会整理》、陈秀芳执教的《长方形的周长》、郑士丽执教的《EEC教材Lesson9》等在课题研究进课堂展示活动中被评为市级一等奖。
四、后续研究、成果转化、搞好校本研修
虽然《农村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已经结题,但科研工作无止境,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教育科研工作,广大教师用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指导我们的工作,我校把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研究作为我们的校本研修专题,深入经常地开展下去,以便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教育科研工作中,我们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参与度的问题。合作的深度问题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会倍加努力,使教育科研更好的为学校发展服务。
教育科研工作汇报
宁姜中心小学
2010.6
第三篇:教育科研工作汇报
教科研工作汇报
我校一直以“教育科研促教育改革,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方针为指导,全面实施“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科研助学”工程。全面贯彻教研室确立的科研先导的教改思路,制定了科研要“提质量、出成果、出人才、创特色”的目标的工作部署,以“深化课改实验,重在科研先导”为工作重点,确立“以教科研为先导,依托课题研究,整体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科研新思路,深入开展学校教育科研学习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1、建立健全机构,形成教科研网络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是一项群众性事业。为此,我校从强化教科研的领导入手,建立健全教科研组织,建立以校长为组长,业务校长为副组长,各学科组教研组长组长和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教科研领导小组,形成行政、教研、领域、班级一条龙的教科研网络。教科研工作列入我校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坚持业务校长主管教科研工作,校长进行宏观调控指导,业务校长组织管理微观调控,教研组、领域组贯彻落实,班级具体实施操作。教科研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总结、研讨、计划教科研工作;对教科研课题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每一专题,均成立研究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开展教科研活动。
2、分层培训,分类指导,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
开展教科研的基础是普及教科研知识,关键是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建设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为了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我校充分利用园内外的各种资源,有针对性开展讲座、示范、指导、解疑活动,主要做法是:以科研成果为培训资源,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系统的科研培训。注重引进外单位的教学新信息、积极搜索教育教学及教改新动向、新观念,选定为校本培训内容,深入开展教科研培训活动,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1)、加强科研骨干教师的培训。分层培训教科研的骨干。大胆起用教研组长、热衷教科研实践并在研究中取得成效的教师做为校本培训的资源。分批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研讨活动,走出去参观学习、考察科研项目的老师回校后及时写汇报材料、作专题讲座、上示范课,产生单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果,在具体实验过程中,有步骤、分层次地起到骨干引路示范的作用。提倡“一师多徒、一徒多师”,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2)、组织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开展科研课题研究,我校近年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教学、科研综合能力。
3、求真务实,科研见成效
如今,“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已深入每一位教职工的心中,在教科研课题研究和教改实验中,我们不搞贪大求洋,不搞形式主义,不搞所谓“轰动效应”,鼓励教师扎扎实实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目前,在教科室的领导下,我校课题科研逐步呈现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
(1)我校申报的“十一五”课题《网络教学环境下,农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顺利结题,我校确立的教改实验思路取得了初步成效,本学期10月中旬,我校由蔡志瑞主持的《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李霜主持的《农村留守儿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沈雪梅主持的《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研究》、徐翠主持的《新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研究》、孙聪利主持的《小学语文自主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谭琴主持的《多样化作业的研究》共6项宿城区“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都取得了研究性成果,并顺利结题。
(2)我校李霜主持的《学科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研究性学习品质的研究》、徐翠主持的《新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研究》均被立项为宿迁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徐艺的《在语文教学中创设读书环境培养学生读书习惯》、均被立项为宿迁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个人课题”;蔡金玲的《小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障碍的归因与对策》已通过市教科所的评审验收,顺利通过结题。
(3)在本课题申报中,我校由王少华、张文博、张成龙、靳宏顺、蔡小菊、沈雪梅等个人申报的课题均被市教科所立项为市级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个人课题”,并与12月底经区教育局批准申报结题,目前结题工作正在积极准备之中。
(3)在宿城区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教学减负增效专项课题中,我校各教研组积极申报,共有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品德组、艺体组5个学科组在教研组长带领下组织课题申报,并同时被批准为区级专项课题。
(4)在2011年8月,我校李霜教师被评为宿迁市小学语文教学“骨干教师”,蔡金玲老师被评为宿迁市小学英语“教学能手”,黎阳老师被评为宿城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何新艳老师被评为宿城区小学语文“教学能手”。
(5)在上级组织的各级各类的论文、教学竞赛中,我校屡获功绩,如:在省2011“师陶杯”论文评选中,我校李霜老师上交的论文被被评为三等奖。在省20111“行知杯”论文评选中,我校张文博等5位教师积极撰写,并在省评选中荣获二、三等奖。王少华老师在宿迁市教师下水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乔宏伟、谷绍建老师在区级教师下水文竞赛中荣获二等奖。程倩倩老师在青蓝工程中被区教育局评为“青年教师新秀”。沈雪梅、张艳萍两位教师在指导“双语阅读”竞赛中我校多位学生获得一、二等奖,这两位教师同时荣获“优秀指导奖”,我校也在此项活动中被评为“双语阅读优秀单位”。我校的谭琴老师作为宿城区科学教师代表参加市级科学教学研讨竞赛,并在竞赛中成绩突出,荣获市级二等奖。吴雪梅、施翠在区教育局组织的数学教师基本功竞赛中均取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第四篇:教育科研工作汇报
水曲柳镇中心校
教育科研工作汇报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首先非常欢迎各位领导莅临学校,检查指导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下面从四方面将我校校本研修工作汇报如下:
一、我镇小学师资现状及课题开展情况:
1、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十分严重,全镇小学教师队伍平均年龄在45周岁以上,教师队伍老龄化十分严重,新教师又调不进来。
2、专业结构不合理:部分教师知识老化,教法落后,骨干教师缺乏,音体美学科无专业教师,学科严重不配套。
3、师资不稳定:由于我镇距舒兰较近,交通便利,多年来师资和生源的外流现象一直比较严重,一些不能直接调入市区学校的教师,便把水曲作为一个跳板,致使我校的教师队伍一直不够稳定。
如何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使之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成为我们的一大难题,在这种现状下我校认真依据舒兰市教育局科研工作要求,将校本科研工作作为带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进行实施,认真开展问题研究,从学校到教导处、学年组长、骨干教师均确立了科研课题,如学校确立的课题为《精心设计,认真开展系列活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导处确立的课题为《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研究》,学年组则纷纷立足学科实际设立了以“导语、学法指导研究、积极学生积极性方法研究及“课后反思”研究,选题方式自下而
上,充分尊重立足教师实际,以点带面在全校范围内营出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并将校本科研工作与校本教研工作有机整合,以活动开展为载体,层层带动了科研课题实施。
二、课题实施情况:
学校加强了课题研究力度:行政领导蹲点课题组,检查和指导课题研究;间周开展一次研究活动,学科教师全员参与,参与面100﹪;每次研究活动保证时间、地点、人员、主题四落实;严格按照课题研究程序,规范操作,及时收集、整理阶段资料,资料齐全。我们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课题研究工作落实在平时,走实每一步,着实体现课题研究的实效。
1、把学习培训做为课题研究的重要基础。
为了让广大一线实验教师熟知科研课题的相关知识,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把学习培训工作做为课题研究的重要基础。开学备课之初,学校课题领导小组召开了全镇小学教师培训会,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有关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研究内容普及的培训,并组织组内教师进行了研讨。以后学校利用周三业务学习时间每两周组织一次集中学习培训活动,就学习方法指导的特点、方法,等相关知识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同时争订了《中小学语文教学方法》《青年教师》等刊物,这些刊物成为广大教师的范例、参谋和助手。为了进一步拓宽教师们的视野,学校积极提供网络让广大教师登录《中国教育网》《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站,与专家对话,与全国各地的同行对话,同时认真参加上级部门的培训研讨活动,不断地把新的理念与教育思想传达给实验教师,从多方面、多层次、多途径来提高实验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实验能力。
2、把活动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载体。
为充分调动广大实验教师投身课题研究工作的热情,提高实验教师的科研和实验能力,学校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做为课题研究的重要载体,我们充分立足教师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常规教学“五项管理”,在课题研究中,认真开展了 “三同一评”模式研究,即围绕“学法指导研究”或“充分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实现教学效果的更优化”等课题研究,组织实验教师通过具体课例进行深入探究与反思,采取同备一节课、同上一节课、同反思一节课,共同评价一节课的模式开展行动研究,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入,从常态课做起,夯实课题研讨课。通过“备课——课例展示——集体评课、诊课——教学效益反思”的一体化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内化教学新理念,提升课堂教学效能。在聚焦课堂、关注细节的教学研讨中,课题组立足课堂,以发现问题为切入点,以分析问题为关注点,以解决问题为终极目标,共同探索提练简洁活力、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几年来,我校先后开展“三同一评”课题模式教学研讨活动6次。同时通过通过理论学习与培训,骨干教师学法指导研究汇报课、特色班集体展示、“三计“设计教师基本功竞赛、课题研究优秀案例、反思展评等多种活动形式夯实了校本研究工作,广大教师在活动中实践、反思,使课题研究向深度、广度发展。为加强课题
管理,我校认真执行教科研制度,学校确定了教导处副主任专职负责教科研工作,根据子课题的内容,加强教科研与教学研究的整合工作,认真组织教研组开展教研,学校从制订了相关的教科研工作规章制度,并逐年修订、补充、完善一系列的规范管理。现在已形成完整的一套符合学校实际、行之有效的校本研修制度,如:《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水曲柳镇中心校科研制度》、《校本研修制度》等,规范的管理确保了我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课题研究成果及成效;
1、促进了实验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学校研究型教师队伍初步形成。
在课题实施进程中,广大实验教师通过学习培训和学校系列活动的开展,科研、写作、课堂实践能力均有所提高,有效地满足了事业发展的不断需要,使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特别是涌现出韩旭华、张术娟、张宏艳等一批优秀骨干教师。教师们不但广泛搜集整理了很多典型案例,而且结合自身实践撰写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教学案例,分别在镇、市、省等评比活动中获奖,按实验前后对比,实验教师所教学科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都有所提高,特别是岗街的路秀英、中心校的滕淑艳、韩旭丽老师、大树的苑秀英老师教学成绩始终排在全镇前列,并多次承担各级公开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开创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崭新局面,教、研、培三位一体校本培训模式初见成效。
“课后反思”、“学法指导研究”等课题让一线教师教师深刻体验到科研就在身边,在课题研究中,学校通过引导广大教师结合教育实践,进行课例研究,撰写教学反思或教学案,教育叙事,使学校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实践无痕地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形成了教师队伍由单纯的教学型开始向研究型转化的可喜局面,学校“立足校本-全员培训-分层实施-自主提高”具有农村特色的校本培训模式,“三同一评”课题研究模式得到教师充分认可。
3、学生学习质量有较大提高,学校和谐育人的办学特色初见成效。
在课题带动下,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实验前后实验后相比,全镇学生学科成绩稳步提高,特别是在抽考二年级我校成绩排名位于全市前列,小科成绩位居乡镇前十,这在以往的教学史是没有的。同时学生在音、体、美、书法等方面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舒兰市级学生成果证书达二百多份,吉林省级证书五十多份。老师们普遍感受到实验前和实验中实验后相比较,学生的朗读、演讲等综合素质有所提高,特别是积极而上进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都有很大改变。在这种奋进、团结的办学氛围中,学校和谐育人的的办学特色悄然形成,但课题研究工作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由于刚刚起步,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希望各位专家给予指导和帮助。我们会更好地立足校本研修,加强科研工作建设,继续为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五篇:教育科研工作汇报材料
利用网络资源,做实农村科研
大肚川镇新城沟学校
我校位于东宁县城南10公里处,新建的村级小学教学楼在村中央格外醒目,学校建筑面积一千多平米,校内办公设施较先进,各室完备。有篮球场和供师生健身和娱乐的设施。各方面条件在农村学校来说是首屈一指。学校有教职工11人,全是小高及小高以上职称,教学经验丰富,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我校是一所教科研老校,历任学校领导都把课题研究作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之本。学校今天的成功得益于学校教学理念的前瞻性和实效性。“教育的出路在改革”是历任领导的共识。从“九五”到“十一五”,我校多次被评为市县级教科研先进单位,课改先进单位。在2011年我校又开始酝酿“十二五”的科研立项工作,经过精心的研究准备,在年末向上级提交了课题评审书,在2012年3月接到了市教育科学规划办下达的研究任务下达书。下面,我把我校的课题做以简介并汇报一下一年来课题研究的开展情况。
一、课题简介
1、课题的选题及研究价值
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预设性,常常会使教师不关注教学过程本身,把教学过程看作是预定计划或方案的简单体现,从而使最有活力的教学过程僵化。课改后虽注重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也取得了一些实效,但在网络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使学生学习能事半功倍,这仍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在农村学校,师生们最为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没对网络下的教学效果过多的关注,加上教师过大的工作量、工作压力,没时间进行课件制作,根本不知道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更谈不上提高教学效果。本课题主要研究网络下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如何相结合,进而针对提高教学效果提出意见与建议,这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以及对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校有村里购买的先进的电脑,每台电脑都能上网,加上村里有一套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常年闲置,我们把这些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查阅资料,下载课件,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成绩有很大的帮助。
2、研究目标
1)立足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针对农村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教育环境,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借鉴、整理、选择教学经验,对成功的数学 课堂教学经验进行分析与整合,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上取得突破,丰富、完善和发展现有的课堂教学实效性理论,努力铸造农村小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特色。
2)本研究对于新课改网络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效性进行初步的探索,提出利用网络提高数学 教学实效性的若干建议,这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及教学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3)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更新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他们在新课改形势下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他们在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中提高专业水平,力求成长一批市县级科研骨干教师。
二、课题研究的开展情况
1、学校骨干示范,开题明确任务
2012年3月,我校接到了市规划办的下达书后先进行了开题会。开题会上有三位骨干教师利用村里的多媒体设备上了示范课,每节课都使用了课件。课后,校长做了开题报告,然后请出课教师座谈,提出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研究中会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最后,镇科研教研员提出了指导意见。
每学期开学初,依据课题方案和教学实际情况,我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计划,明确每学期的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实验教师能够做到认真钻研教材,开展网络备课,精心挑选课件,预设教案。每学期我们都要上至少两节的研究课,课下,实验教师坐在一起交流,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
2、优质课评选,绽放无穷魅力。
做为课题组长的我,带着五年级的数学课,也亲身投入到课题研究当中。一有空,我就上网查阅各种网站,查找各种资料,下载课件,有时也自己动手制作课件。研究中发现,利用多媒体上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未知欲。多媒体课件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将生活中的事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轻松地帮助学生理解了重点,突破难点。在去年的五月份,我校有两名教师的课参加了市县级的优质课评选,课上,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学生学习积极性极高,师生互动活跃,得到上级领导与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这也增强了我们继续进行课题研究的信心。
3、依托课题,构铸特色教研体系 1)围绕大课题,确定小主题
从“情境式教学法”到“主体教育的研究”,“三段式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再到今天的“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数学课堂实效性的研究”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从未间断过,如何把课题研究、常规教研、集体备课、说课、评课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我们经过长期思考与探索,决定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每月一次的常规教研为着力点,提升教师教研水平。为此,每学期开学初教导处在制订学期教研计划时,就围绕大课题为每一位要讲研讨课的教师确定教研小主题(子课题),使教研的切入口更小更精确。现在我校人人有课题,围绕课题搜集相关的理论资料,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形成有效文字材料,写出自己对本主题的认识及感悟,平时研究整理,期末都要写经验总结材料。
2)立足课堂,演绎精彩研讨课
上好研讨课,是整个教研工作中最重要也最精彩的环节,讲课老师的教学基本功、驾驭课堂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个人教学风采等都通过课堂这一灵动的载体而呈现在听课教师面前,讲课者为了上好一节课,往往使出了浑身解数,十八般武艺,因而出现了很多精彩的课堂教学片段。如王晓云老师在讲《时分的认识》,利用网络下载课件,并加以修改,使得课堂气氛活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非常好。王育英老师在讲《抽屉原理》时,精美的课件演示,使得原本枯燥难懂的问题迎刃而解。崔永刚老师《解决问题》,陈红娟老师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都是利用网络资源,下载或制作课件,不但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精心准备,认真说课、评课。
说课评课作为教师的五大基本功之一,其在教研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为了提高自己的说课评课能力,老师们既要把握新课标对本册、本单元、本节内容的具体要求,又要考虑新的教育理念在本节课中的体现。因此,说课评课前,老师们必然要认真阅读新的课程标准,查找相关的教育理念,读书的过程实际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老师们的条件性知识会在这一次次的阅读中逐步提高。在说课评课这一环节中,我们首先请主讲老师说课,说教学内容、说教材解读、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设计、说资源运用、说教后反思等,然后,其它老师围绕“教材解读、设计理念、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程序、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效果、教学创新”这十点对这节课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使得教师得到了锻炼,提升了自身素质。
三、反思与希望
通过研究实践,我发现,本课题研究的涉及面比较广泛,不但数学科可行,语文、英语等科也同样适用,所以这学期我们把研究面延伸到其他学科。但我校参与研究的教师大多年龄偏大,自身素质和能力都有待于提高,特别是对电脑这一方面,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做为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培训指导要纳入主要工作日程。另外,对教师的研究如何更利于操作,能不能用一种模式化方式让研究更具体深入,更易于操作,这都让我去思考。还有就是,每个教师的教学任务都比较繁重,用于研究的时间太少,大多数教师的家里没有电脑,这也是对研究不对的方面。
所以说,我校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甚至可以说是蜻蜓点水。但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会扎实地做下去,所谓“摸石头过河”吧,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每一节课堂的教学效果。也请在座的领导与教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让我们的科研之路走得更顺利。欢迎到我校做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