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9-05-14 03:26: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乌海市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乌海市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篇:乌海市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乌海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乌海市政府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7.10

——2007年2月6日 在乌海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乌海市人民政府市长 白向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6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2006年,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庆祝建市30周年为契机,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完善发展思路,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保持经济转型期和结构调整期的平稳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经济建设迈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实现生产总值152.39亿元,增长18.1%;财政收入完成26.36亿元,增长41.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6亿元。神华乌海煤焦化、君正科技、华资煤焦化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推动了工业向“集团化、产业化、基地化”方向发展。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6.76%;工业增加值完成87.23亿元,增长24.2%。努力降低生产能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万元GDP能耗预计降低6%。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8%和41.8%。

新农区建设全面启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02亿元,增长6%。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种养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增保护地800亩,达到4400亩;新增葡萄种植面积4449亩,达到18000亩,四个葡萄品种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准入资格,汉森葡萄酒获得亚洲葡萄酒2006年评比金奖。培育了岱山育肥牛、民生奶业等一批乳肉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农区居民就业培训,向二、三产业引导转移就业近3000人。初步完成了新农区建设规划编制,村庄整合工作开始启动。动物防疫体系进一步完善,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区域服务中心建设加快,辐射带动能力明显提高。第三产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完成投资25.6亿元,增长15.2%。302市场改造二期工程、海达街汽车交易市场建设进展顺利;再生资源回收市场、葡萄保鲜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金融业健康稳定运行,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5.7亿元、贷款余额111.2亿元,分别增长11.18%和16.25%。乌海商业银行挂牌运营,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和就业、支农小额贷款担保体系基本形成。商贸流通、餐饮娱乐、信息通迅、旅游、房地产和社区服务等产业继续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1.63亿元,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3.8亿元,增长16.6%。

——城市服务功能达到新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力度,城市的承载力、辐射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滨河新区开发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41亿元,完成了13条道路及其配套工程,奥体中心、科技馆、图书档案馆、行政中心等八项重点工程加快建设。新增道路面积26万平方米,完成了高速公路海勃湾互通与城区连接线一级公路(迎宾路)改建工程,新建--------------------------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村村通公路62公里,建成巴音陶亥镇、公乌素镇汽车客运站。五虎山、西水等公铁立交桥建成通车,乌海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基本完成。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5公里,排水管网13公里;新增供热面积23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和供热质量明显提高;铺设煤气管网12公里,新增煤气入户3400户。天然气入城工程已完成场站选址等前期工作,输气管道工程即将开工。海勃湾垃圾处理厂投入运行,乌达污水处理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海南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工程开工建设。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贷出金额6134万元,增长51%。继续推进旧城区拆迁改造工程,拆迁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开工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已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矿区人口向城区集中工程开始启动。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完成生态治理面积17.9万亩,新增园林绿化面积31.8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74平方米。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步伐加快,千里沟水库、白独贵湾生态治理、青少年生态园二期等项目进展顺利。继续巩固电石、铁合金、焦炭等行业清理整顿成果,全面推进“蓝天绿地”工程,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好转,海勃湾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15天,比上年增加128天。加大对沿黄排污企业的治理力度,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和综合治理,水质达标率为97%。《乌海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通过国家环保总局评审论证,中国与瑞典可持续发展合作(乌海)项目逐步推进。乌达煤田灭火工程已经开工,卓子山煤田灭火工程已报国家发改委审批。

——改革开放取得新成绩。企业改革不断深入,一通公司政策性破产工作基本结束,西水总公司与西水创业公司改革继续深化,五虎山煤矿政策性破产顺利推进;两矿业公司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进展顺利,平稳移交地方管理。事业单位改革有序推进,撤乡并镇及乡镇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扎实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积极推行财政综合预算,建立了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增强了资金调拨能力。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工作,成功承办中国光彩事业第二届西部扶贫开发协作会,中国光彩事业乌海产业基地正式挂牌;积极开展了一批规格较高、规模较大的经贸洽谈活动,全年共实施国内招商引资项目62项,引进国内到位资金42.14亿元;利用外资147万美元;完成外贸出口2040万美元,增长152%,增速列自治区第一位。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0元,增长14.2%,比自治区平均水平高1072元;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5640元,增长21.7%,人均收入水平、增幅、增速均列自治区首位。新增就业714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对从事灵活就业的“4050”人员进行社保补贴,年人均补贴2100元。扩大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五项保险参保人数创历史最高水平。落实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标政策,月人均增加175元;实现了市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人均月补差达到110元,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提高了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和报销比例,减轻了参保人员的负担。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取得突破,参保人数达1万人,基本完成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不断完善救助机制,在自治区率先为低保老年人每月增加生活补贴50元;672户特困家庭领取廉租住房补贴;173户特困家庭得到医疗救助;138名大学生得到市长助学基金资助,232名大学生得到一次性教育救助,全市没有出现大学生因贫失学现象。新型农区合作医疗体系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补偿标准,参与人数占农区常住人口的78.6%。实行了惠及全社会的供暖补贴政策,补贴标准达到自治区较高水平。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全年竣工面积23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7.65平方米。市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百户家庭家用汽车拥有量为8.3辆。社区建设步入规范化轨道,完成26个社区建设项目。

——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继续深化,天津大学化工中试平台氯产品实现产业转化,一批企业和产品进入自治区科技扶持和奖--------------------------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励范围,三个区都通过了国家科技进步旗县(区)考核。结合两矿业公司学校移交,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两基”主要指标继续保持自治区领先水平,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全民健身设施大幅改善,成功举办了全国男子网球巡回赛等多项大型赛事,竞技体育在自治区第十一届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推进人才资源开发,建立了人才储备长效机制。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蓬勃开展,成功举办了中国名人书画展等一系列书画交流活动,“书法城”建设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广播电视制播设备数字化改造进展加快,覆盖率保持自治区前列。卫生对口支援与技术协作成效显著,在自治区率先开展了免费婚前检查服务,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均开设了济困病房和济困门诊;市人民医院外科手术楼主体完工,市蒙中医院综合楼奠基开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自治区先进行列,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得到加强,双拥优抚、民族、宗教、侨务、外事、档案史志、人防、地震监测、妇女儿童、红十字、老龄和残疾人保障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海勃湾发电厂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成功举办建市3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全面展示建设成果和崭新的精神风貌,增强了全市的凝聚力。各级政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不断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专家学者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制度进一步完善。共承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329件,办复率100%;为民所办的16件实事基本完成。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完成了居委会、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实施“五五”普法规划,依法治市进程不断加快,政府法制工作得到加强,服务水平和能力有新的提高。深入贯彻《信访条例》,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信访数量大幅下降,信访秩序明显好转。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大力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廉政建设得到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全市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辛勤努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公安干警,驻市部队、武警、消防官兵,驻市各单位和支持乌海发展的各方面朋友,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友好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完全转变,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仍然较低,产业产品结构调整、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在市场竞争激烈和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的情况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压力增大;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依然较多,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保障水平不高,结构性就业压力较大,部分群众生活困难;政府职能转变步伐还不够快,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仍需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7年的主要工作

2007年是我市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委五届四次全委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两个中心”和实现“三个率先”,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大社会建设力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环境,促进和谐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完成183亿元,增长20%;财政收入完成30亿元,其中地方财--------------------------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政收入完成12.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分别增长28%和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亿元,增长13.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3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400元,增长17%;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增长20.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以内。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以发展煤焦化工、氯碱化工为重点,继续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做大经济总量、调整产业结构的突破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神华乌海煤焦化一期等建成项目尽快达产达效;加快神华乌海煤焦化二期、君正科技、华资煤焦化等续建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产;全力支持乌海化工30万吨聚氯乙烯、30万吨烧碱和京煤集团2×33万千瓦发电机组等重点项目早日开工建设。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原材料、运输、电力等资源向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优势产业倾斜,争取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尽快实现企业直购电试点,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电源点建设。在推进大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加强政策引导,培育一批延伸配套的加工型中小企业,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高起点承接发达地区的非资源型产业转移,大力扶持直接面向消费市场的轻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现有企业做大做强,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组织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引导企业强化内部管理,促进扭亏增盈。充分发挥行业商会、协会的作用,提高企业的联合竞争力。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的先导,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鼓励支持研发机构建设,继续支持天津大学乌海中试平台、神华乌海煤焦化研发中心等产学研合作项目,加强高科技项目的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大力发展以工业硅为支撑、有机硅为重点的硅化工产业,促进硅化工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推进中润镁业、浙江中成集团、金宇硅业等项目建设。

(二)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把加快经济发展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改善、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的基础上,切实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强化政府责任,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完成地方煤矿资源整合工作,推进质量标准化煤矿建设,提高煤炭资源回采利用率,增加原煤产量,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支撑。加强对非煤矿产资源项目的规范管理,实现有序发展。坚持节约使用土地的原则,按照科学的企业用地规模供应土地资源。建立健全水资源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机制,启动水资源智能化管理项目。合理调配水资源,优先保障重点项目、节水项目供应,鼓励循环用水和中水回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优化经济发展和市民居住环境,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中心,重点控制大气污染,海勃湾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30天,乌达、海南要继续加大防治力度,努力改善空气质量。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继续巩固电石、铁合金、焦炭等行业清理整顿成果,重点加大电力生产企业除尘、脱硫设施改造力度,全面完成北方联合电力乌海热电厂(原蒙华泰热电)、中能发展电力公司(原乌达电厂)、海吉氯碱、西水创业公司等企业的烟尘治理,实现达标排放。调整完善城市水源地保护规划,关停搬迁二级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所有企业,确保居民饮用水安全;严防重特大水污染事故发生,尽快制定处置沿黄企业污染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分解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切实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继续推进中国与瑞典可持续发展合作(乌海)项目;建设医疗垃圾处理场,加强对危险废弃物的处置和安全监管。加大环境执法监督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违法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治理;对重大环境违法案件要挂牌督办,公开曝光,公开处理。健全公众环保参与机制,--------------------------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建立环境质量公示制度,定期发布环境信息,提高群众对环境的满意度。

围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方案,鼓励企业进行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对重点耗能企业实行节能监测、能耗考核和公示制度,提高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促使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转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在经济开发区和神华乌海煤焦化、海吉氯碱、黄河工贸等规模较大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煤气、煤矸石、粉煤灰、电石粉、硅微粉等资源的集约、综合利用,大力发展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年内淘汰实心粘土砖。

(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区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区支持农区”的力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健全农区投入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从今年开始,市、区两级财政在原有支农资金的基础上,每年另安排1000万元以上资金,专项用于扶持新农区建设;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农区居民在新农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落实市、区两级部门和有实力的企业对口帮扶建设新农区的措施,营造社会资金投向新农区建设的有利环境。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开展土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工作,提高耕地利用率。按照农业向园区集中的原则,认真实施新农区建设规划,继续加快高效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扩大葡萄和反季节蔬菜瓜果种植面积,新增葡萄4000亩,新增日光温室500亩;发展乳肉等农畜产品加工业,加快育肥牛、肉类加工等项目建设,扶持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支农力度,扩大科技特派员承包服务范围,提高葡萄蔬菜种植技术,完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积极培育农区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行免费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区居民就业和创业能力,推进农区富余劳动力向城区和非农产业转移,年内转移农区劳动力2000人以上。推进农区改水、改厕、改路、沼气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千里山水库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实现下闸蓄水;继续推进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完成立项,力争早日开工。开工建设石大门沟淤堤坝,继续建设黄河护坡工程,加快城区泄洪沟改造。大力建设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快扬水站改造步伐。继续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彻底解决农区居民饮用水问题。加大动物防疫工作力度,做好疫情应急防控工作。

(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围绕建设“小三角”区域服务中心的目标,大力发展服务业。突出发展生产型服务业。促进物流、仓储、加工配送及专业市场的发展,建设一批新型物流项目。加快现代金融业的发展,积极支持乌海商业银行尽快发展壮大,鼓励发展保险、证券、典当、信托等金融服务。建立和完善资产评估、法律咨询、会计审计、科技指导、项目策划等中介服务。大力推行电子商务,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数字乌海”建设。积极发展生活型服务业。

全面实施商业网点规划,加强对流通业的政策指导,促进商贸流通业快速建康发展。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引进知名品牌连锁企业入驻我市,着力培育几家销售额上千万元的大型连锁企业。继续提升餐饮娱乐业的档次和水平,吸引周边地区的消费。不断完善房地产交易市场,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规范物业管理,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大力培育社区服务业,完善多功能的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增强社区在就业、文化、卫生、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服务功能,扩大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等服务规模。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加快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改善金沙湾等旅游景区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业档次和水平。落实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强市场监管和服务,营造平等、和谐、活跃的市场环境。

(五)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优化政策环境,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扩大中小企业群体,壮大企业规模,争创名牌产品,提高企业知名度。坚持市场化方向,加快推进公益性企业改革,妥善解决企业改革遗留问题。加快市直事业单位改革,启动各区事业单位改革,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市场化,完善公益性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职能。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为主要内容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认真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积极向国家、自治区争取社会建设专项资金,加强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进一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城市建设融资和偿债机制,努力形成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大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切实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好。围绕煤化工、氯碱化工、电石化工、硅化工产业集群建设和区域服务中心建设,成立专门工作组,年内建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大中小兼有、各产业齐备的招商引资项目库,并实施动态管理,及时为招商引资提供优质项目保障。加强载体功能建设,完善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为大项目、新项目落地创造条件。加强招商引资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创新招商方式,以开发区委托招商、企业二次招商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的大企业入驻经济开发区,推进特色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软环境建设,实施经济开发区封闭式管理,建立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跟踪服务运行机制,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对外开放环境。

(六)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打造自治区西部宜居城市。

科学、统筹安排城市发展布局,加快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各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滨河新区二期和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进一步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开展规划效能监察,严格规划执行过程监管,加大对违规工程的处罚力度,保证规划的权威性和约束力。继续完善滨河新区供热、给排水等基础设施,科技馆、图书档案馆、党校电大综合楼、市职业技术学校等重点工程年内投入使用,奥体中心、行政中心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完成科技馆内的规划展示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装修布展工作。继续加快旧城区拆迁改造步伐,确定重点改造区域,集中连片开发,鼓励改造“拆迁死角”,今年新开工建设住房面积12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经济适用住房30万平方米以上。加大中小户型住房的供应,抑制房价过快增长。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全面实施矿区人口搬迁工程。

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体系,新建改造9条城区街路;开工建设海勃湾绕城公路和运煤通道,力争开工110国道新地至麻黄沟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加强公交场站建设,年内建成乌海长途一级汽车站和乌达二级汽车站,启动滨河新区和白独贵湾公交枢纽站建设,结合城市发展与村庄整合,加快农区公路建设。加大财政对公交的补贴力度,加快车辆更新,增加公交线路和班次,提高公共交通能力,方便市民出行。完成乌海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提高通航能力。集中力量推进城市供水、供热、天然气入城、垃圾污水处理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成乌达区和海南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启动乌达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工程。加快千里山祥和变电站建设,提升乌海北部供电能力,形成全市20万千伏环网;开工建设滨河新区变电站,完成地下供电网络铺设,为滨河新区加快建设和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开工提供电力支撑。

加快生态绿洲型工业城市建设步伐,大力实施生态保护治理和绿化建设工程,加快沙草产业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加强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保护,积极支持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工程,完成白独贵湾生态治理二、三期工程基础设施和林网建设任务。抓好滨河新区沿黄河景观带、青少年生态园、乌达区西山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面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加强城区街头绿地、园林小品、休闲场所、文体娱乐设施建设。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和改造力度,提高环卫质量。加强城市管理,全面开展争创国家卫生城市综合整治活动,塑造秩序井然、环境优美的城市形象。

(七)更加关注社会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扩大公共财政服务职能,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和谐社会建设的突出位置,让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严格执行全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不断增加员工收入;确保国家、自治区规定的离退休人员待遇落实到位,落实公务员工资制度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实施积极平等的就业政策,力争年内培训劳动力1.5万人、新增就业岗位1万个,建立健全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加强对“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的动态管理,开通再就业援助绿色通道,基本实现城乡充分就业。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监察,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减轻市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构建基本养老保险为主、社会保险为辅的、广覆盖的养老保险体系;启动城区居民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大额医疗保险工作,继续做好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工作,不断扩大覆盖面。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加快研究扶持政策,鼓励社会捐赠并广施善意,着力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慈善事业体系;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的要求,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营造互助友爱的氛围。起步建设廉租房,进一步落实廉租房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覆盖面,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将市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180元提高到200元,并严格实施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落实好优待政策,建成老年公寓一期工程。关注农民工生产、生活,确保不再发生新的工资拖欠。从新学期开始,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书本费实行全免,并对住宿生免收住宿费、补助生活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继续发挥市长助学基金和教育救助的作用,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努力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完善运行机制,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继续完善济困医疗、特困群体医疗救助和新型农区合作医疗制度,为市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围绕食品药品放心城市建设,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增加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设备投入,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日常监管,让老百姓用上安全的药品、吃上放心的食品。不断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围绕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统计评估制度,进一步关注社会贫富的差距度、群众和企业对政府的满意度、社会的安全度和人民的幸福程度,建设和谐文明乌海。

(八)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线,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大力提倡志愿服务,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文明、促和谐的良好风尚。继续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巩固和发展双拥成果。按照构建“小三角”区域技术型人才培育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的目标,不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完善人才机制,调整人才结构,大力引进各类紧缺人才,继续实行人才储备,积极培养适用型人才,创造“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深入推进“科教兴市”战略,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信息服务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力开展科技进步城市创建活动。结合矿区人口向城区集中、村庄整合等工作,进一步撤并生源大幅减少、基础设施薄弱的学校,优化整合教育资源,调整教育布局,积极推进集中规模化办学,提高办学效益。继续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迎接国家“两基”达标验收。加强中小学、幼儿园科学管理和安全管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和谐校园。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扩建、改造一批中小学教育教学设施,不断完善现代远程教育城域网。加强民族教育,规范和鼓励民办教育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扩大乌海学院和市职业技术学校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按照自治区建设文化大区的要求,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大力培育发展民族--------------------------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文化、特色文化,提高文化创新和精品创作能力;以“书法城”建设为龙头,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支持社区、农区、校园和企业等群众性文化建设,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强化文化市场管理,提升我市文化的影响力。积极筹备自治区第十二届运动会,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搞好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优化整合医疗卫生资源,规范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市场秩序,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做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完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完成120指挥系统建设,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救助服务;加快蒙中医院综合楼建设,人民医院手术楼建成投入使用。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民族、宗教、防震减灾、侨务、外事、人防、档案史志、无线电管理等工作,关心支持妇女儿童、红十字、老龄、残疾人等事业。

(九)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的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意见。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抓好“五五”普法工作,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依法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行和完善以职代会和厂务公开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增强依法行政观念,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建立健全重大事项专家咨询、公示听证、绩效评估、集体决策等制度,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加强电子政务和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继续扩大政务公开范围,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透明度。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满足社会公众对政务信息的需求。

加强社会管理。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应急机制,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水平。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大力实施安全生产综合治理,重点抓好交通运输、煤矿、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畅通信访渠道,强化信访责任追究,努力满足群众的合法诉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深入开展“平安乌海”创建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为全市人民创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加强行政监察工作,加大对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等问题的查处,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矿产资源配置、产权交易、医疗购销和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充分运用审计成果改进工作,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切实加强政风建设,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促进干部作风的进一步好转。坚决杜绝铺张浪费,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带头建设节约型社会。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求真务实、勤政为民,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同志们,今年是为我市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奠定坚实基础的奋斗之年,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让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奋发前进,以实际行动向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精品

文档-------

第二篇:乌海市2007政府工作报告

乌海市2007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的工作

第六届人民政府处于我市跨越式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承担了实现“十五”计划和开启“十一五”规划的历史重任。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庆祝建市30周年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为契机,开拓进取,扎实苦干,圆满完成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经济社会走向又好又快发展轨道。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三次产业比例由2003年的2.3∶71∶26.7调整到目前的1.2∶65.1∶33.7。经济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预计2007年生产总值超过183亿元,比上年增长约20%,是2003年的2.7倍,年均增长20%左右;财政收入超过39亿元,比上年增长约49%,是2003年的5.4倍,年均增长53%左右;四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90亿元左右。

特色工业优势凸显,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依托经济开发区和重点项目建设,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四个支柱产业优化升级,产业产品链条不断延伸。坚持工业向开发区集中,乌海经济开发区成为自治区重点开发区之一。四年实施工业重点项目129项,完成投资142亿元,其中自治区工业重点项目60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3年的83户上升到2007年的150户,其中产值超亿元的达到45户。预计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超过106亿元,比上年增长约23%,是2003年的3.2倍,年均增长26%左右;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超过200,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

城乡一体化改革深入推进,新农区建设开始启动。在全区率先实施城乡一体化改革,统一了城乡居民户口,落实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各项政策,统筹城乡各项事业发展。编制完成新农区建设规划,逐步推进村庄整合和农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农业向高效园区集中,入园居民收入由2000元提高到12000元左右。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形成以葡萄、蔬菜、乳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扶持培育了一批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日光温室和葡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分别达到4800亩和22000亩,是2003年的1.8倍和2.4倍。动物防疫检疫体系不断完善,重大疫情得到有效防控。预计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超过2.2亿元,比上年增长约8.5%,是2003年的1.4倍,年均增长9%左右。

区域服务中心作用日益显现,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传统服务业有了长足发展,建成一批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专业市场和购物休闲餐饮场所。金融业健康稳步发展,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超过169亿元和125亿元,比2003年增加94亿元和62亿元。成功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基本形成中小企业信用和就业、支农小额贷款担保体系,解决了一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房地产、旅游、物流、信息、中介和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周边地区来我市居住消费、就医上学的人数逐年增加。预计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61亿元,比上年增长约19%,是2003年的2.3倍,年均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9亿元,比上年增长约17%,是2003年的1.9倍,年均增长17%左右。

(二)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对外开放继续扩大。

竞争性国有企业全部完成转制,并接收了企业办社会职能。乌海化工、黄河化工等企业转制后活力焕发,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所有制结构继续优化。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城建投融资公司、土地储备中心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三轮行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有序推进,撤乡并镇及乡镇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扎实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积极推行财政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集中招标制度。合理划分事权,理顺财政体制,下放了义务教育、煤炭管理、安全生产、城管综合执法等管理权限,进一步调动了区级政府的积极性。

区域合作不断推进,加入宁蒙陕甘毗邻地区经济联合会并承办第二届年会,成功承办第二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和中国光彩事业第二届西部扶贫开发协作会,中国光彩事业乌海产业基地正式挂牌。投资服务环境明显改善,引进项目规模逐年扩大、层次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四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29项,其中投资额在亿元以上达31项;引进到位国内资金超过14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近3000万美元。预计2007年进出口贸易额超过1500万美元,是2003年的近4倍。

(三)城市面貌大为改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三个中心城区、滨河新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三个工业园区规划。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全面启动建设滨河新区,累计投入13亿元,基础设施基本配套,一期工程已见雏形,成为扩张城市规模、增强城市辐射功能的新亮点。建成乌海学院,开工建设了八项重点工程,其中职业技术学校、科技馆、图书档案馆、党校电大综合楼已投入使用,奥体中心、行政中心、蒙中医院、滨河中学加快建设。一批中高档住宅小区、行政商务办公楼、园林绿化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旧城区拆迁改造步伐加快,四年投入45亿元,拆迁120多万平方米,新建住宅450多万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8平方米。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四年投入近80亿元。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乌海飞机场运营良好并实现盈利,包兰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进展顺利,东乌电气化铁路完工。“三纵四环”公路框架基本形成,京藏高速公路乌海段建成通车,新建海勃湾高速出口连接线,改建109国道乌海段和世纪大道、机场路。完成长途客运乌海一级站和乌达二级站改扩建工程,建成公乌素、千里山、巴音陶亥汽车站,新增10条公交线路和210个公交站点,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加大三个中心城区街路改造力度,新增城市道路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建成五虎山、西水、海达街、建设路等公铁立交桥。完成220千伏供电双环网建设,初步建成500千伏超高压外环供电网络,供电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新增给排水主管网130公里,海勃湾、乌达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海南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即将投入使用,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54%。推进热电联供工程,新增供热管网100公里,实现集中供热面积95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达到64%,供热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实行了惠及全市的供热补贴政策,累计发放补贴3500万元。新增煤气入户1.5万户,天然气入城工程进展顺利。新建一批垃圾转运站,海勃湾生活垃圾处理厂投入运行,垃圾综合处理率达到79%。新建改造公厕480多座,基本解决城乡居民如厕难问题。

(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循环经济有序推进。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大力推进白独贵湾、东山青少年生态园、乌达西山、海南东山等绿化项目。四年完成生态治理面积71万亩,新增园林绿化面积19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9平方米。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项目建议书通过黄委会和水利部审查。加强黄河堤防和城区泄洪沟建设,千里沟水库具备蓄水条件。

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四年投入60多亿元。淘汰大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落后产能,关闭小企业650多户,小火电机组22.4万千瓦。严格实行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完成污染治理项目435个。四年来,在工业经济总量增长2.2倍的同时,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削减烟粉尘6.9万吨,二氧化硫6.3万吨,化学需氧量0.6万吨。水资源保护得到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5%。2007年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海勃湾超过260天,比上年增加40多天,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乌达和海南超过150天,比上年增加20多天,污染状况有所缓解。

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全区率先制定并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成为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城市。20多户企业形成内部循环系统,乌达、海南经济开发区初步形成特色循环。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开始启动,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得到有效推广。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四年关闭浪费资源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煤矿112户,非煤矿山105户。启动乌达煤田灭火工程。资源回收率和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预计2007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左右。

(五)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四年来,每年都要围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解决实际问题办理一批实事,人民群众在发展中普遍得到实惠。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收入比缩小到2∶1以内,达到全国先进水平。预计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3400元,比上年增长约17%,是2003年的2倍,年均增长18%左右,走进全区前列;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800元,比上年增长约20%,是2003年的2.2倍,年均增长22%左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区首位。

广开就业门路,实现新增就业4.9万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4.4%以内。不断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参保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提高到每月919元,比2003年增加369元。提高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比例,增加了大额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降低了个人支付比例。开展新型农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5.6%。进入全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城市,参保人数达到9.6万人。高度关注困难群体,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建立“市长助学基金”和贫困大学生救助制度,5068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03年每月130元提高到2007年的200元,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建成社会福利院和救助管理站,老年公寓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实施了免费婚检服务。建立“生育关怀”公益金,提高了独生子女补贴标准,对计划生育家庭实施奖励扶助。

推动矿区人口向城区集中,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搬迁改造工程全面启动,计划总投资60多亿元,规划新建住房335万平方米,配套设施24万平方米,惠及矿区4.5万户、14.6万人;2007年完成投资1.6亿元,建设住房66万平方米。着力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四年建设133万平方米。实行廉租住房补贴政策,累计发放补贴160万元。

积极推进“平安乌海”建设,公共安全保障不断加强。建立了各类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系。食品药品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四年大幅度下降,2007年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实现零死亡。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人民调解、仲裁、行政复议等工作得到加强。畅通信访渠道,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合理诉求。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科技强警投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

(六)精神文明建设有力推进,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双拥城、书法城、卫生城等创建活动成效明显,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成功承办自治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举行了庆祝建市30周年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暨乌海市首届黄河明珠文化节等活动,进一步鼓舞了士气,凝聚了人心。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取得科技成果35项,其中自治区级科技成果12项,获专利授权62项。积极推进人才资源开发,建立人才储备长效机制,四年引进储备各类人才2000多人。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在全区率先实行义务教育“四免一补”,实现义务教育公办学校零收费,免补资金累计2432万元,惠及全市5万多名中小学生。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撤并学校24所,“两基”达标成果得到巩固提高。积极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成立职业技术学院和职业技术学校。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文体中心等一批体育场馆投入使用,社区文体设施不断完善。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居全区首位,节目制播系统完成数字化改造,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进展顺利。建成市人民医院外科手术楼、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院和120急救指挥中心等医疗基础设施,连续两届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奖。2007年第五次被命名为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市政府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先进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全区先进水平,民族、宗教、外事和侨务工作取得新成绩,人防、统计、档案、气象、消防、国防、防震减灾等工作不断加强,残疾人、红十字会、关心下一代、老龄等事业健康发展。

(七)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民主法制进程加快。

各级政府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四年共办复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608件、政协委员提案686件,办复率均达100%。切实加强与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联系,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意见。

扎实推进依法治市,顺利完成“四五”普法任务,全面开展“五五”普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得到加强。政务中心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宽带基础数据网覆盖全市,政府、企业上网工程有力推进,成功承办全区电子政务现场会。廉政建设不断加强,政风行风进一步转变,服务效能有所提高。监察、审计职能得到有效发挥,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得到严肃查处。议事规则、民主决策和信息公开等制度进一步健全,市政府专家顾问组发挥积极作用,开播市长热线,行风热线、市长信箱、政府门户网站等成为政府与市民沟通的良好平台,提高了政务透明度。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完成居委会、村委会换届工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层次偏低,非资源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资源环境压力增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社会保障水平较低,民生问题有待深入解决;居民增收与经济增长比例不够协调,社会事业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求;公共服务能力不强,政府效能有待提高,投资环境仍需优化,政府工作人员作风仍需着力转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对待,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过去四年,我们经历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艰辛与阵痛,克服了安全生产、环境约束、企业关停等多重压力,仍然保持了经济社会较快发展,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深感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拼搏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驻市单位、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乌海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新一届政府的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新一届政府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五年,也是我市完成“十一五”规划、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在全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五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从外部环境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国家正在打破行政界限实施功能区划,重新调整经济布局;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必将对我市这样已经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地区产生积极作用。从自身条件看,我市地域小,人口少,经过多年奋斗,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发展基础,人均GDP和财力较高,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我们确定了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的新思路,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同心同德促和谐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全市上下要求发展、期盼富裕、渴望和谐的愿望空前高涨,已成为今后发展的强大内部动力。同时,我们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区域之间竞争不断加剧,各地发展呈现你追我赶态势;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对我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给我市扩大经济总量、新上项目带来新的压力。综观形势,尽管困难重重,但总体是机遇大于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坚持好字优先,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发展质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着力解决好影响我市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提升城市竞争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全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创新型工业城市、生态绿洲型城市和区域服务中心城市,构建和谐文明乌海。

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12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4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21%,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4%。到201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0%以上,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28%和23%。

(一)坚持走乌海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工业城市。

新型工业化是建设创新型工业城市的必然选择。围绕建设自治区氯碱煤焦化工基地、特色冶金基地、能源建材基地,着力提升主导产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培育优势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制造业和轻工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工业经济不断做大做强,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到2012年,煤化工产能达到1000万吨左右,氯碱化工产能达到150万吨左右,金属镁、PVC和煤焦油等深加工能力显著提高。壮大企业规模,增加经济总量,狠抓一批投资几十亿、上百亿元的大项目,形成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10户以上,超50亿元的5户以上,超100亿元的1户以上。

科技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工业城市的强大支撑。抓紧制定和实施创新型工业城市发展战略,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现有产业实现升级换代,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强产学研联合,积极开展关键技术工艺的科研攻关,支持企业自主研发新产品。扶持气象火箭、光伏硅等高新技术产品,推进硅化工产业延伸。加快环保产业发展,有效利用太阳能资源,积极开发煤层气资源,争取建设一批新能源项目。

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是创新型工业城市的不竭动力。重点推动规模以上企业进行制度和管理创新,增强发展活力,提升竞争力。理顺和完善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提升服务功能,优化投资环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理顺市区两级政府及部门之间的财权、事权划分,做到责权利统一,使行政职能重心下移,夯实管理服务基础。

(二)坚持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绿洲型城市。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打造自治区西部宜居城市。立足于我市有限的土地、水、矿产等基础性资源,以壮大循环经济规模为突破口,努力实现资源集约开发。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切实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积极探索以市场调节环境资源的排污权交易制度,为我市又好又快发展腾出环境空间。进一步加大污水、垃圾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巩固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到2012年,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海勃湾达到300天以上,乌达、海南达到260天以上。

继续坚持以新城区建设带动旧城区改造,以旧城区改造促进新城区建设。优化调整城市功能布局,完成新一轮市域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启动滨河新区二、三期工程,结合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将库区两岸地带建设成为环境更加优美、功能更加齐全、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现代化新城区。加大三个中心城区改造力度,基本完成旧城区改造任务。继续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生态建设步伐,提高三个中心城区绿化覆盖面,基本完成沿铁路、公路及山脉河流等重点地段、重点区域的绿化工程。到201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21%,城市绿化覆盖率超过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2平方米。

(三)坚持增强城市集聚辐射效应,建设区域服务中心城市。

以全面提升区域中心城市服务功能为目标,大力发展生产、生活型服务业,不断完善城市服务体系。

加快构建区域生产服务中心。规划建设以工业产品、机械设备为主的生产服务专业市场,形成一定规模的产品集散地。大力发展机械加工、设备维修、产品包装等生产服务业。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在我市设立总部和营销、研发机构,搭建区域内最具活力的商务平台。扶持乌海市商业银行壮大业务规模,鼓励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和投资公司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扩展业务范围;扩展服务领域,增强金融服务对周边地区及中小企业的辐射能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人才培养、引进、储备、使用长效机制,依托乌海学院和职业技术学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设人力资源强市。

加快构建区域生活消费服务中心。改造提升餐饮、零售等传统服务业的经营结构和服务档次,完善购物、观光、休闲功能。统筹建设公共安全、公共服务和政务信息平台,积极开拓信息服务新领域。依托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打造具有鲜明区域文化和民族风情的旅游产品,积极发展过境旅游。促进房地产、物业和社区服务业健康发展,提高现代服务业水平。

加快构建区域交通物流中心。完成包惠铁路乌海段电气化改造,扩建乌海火车站,新建乌海铁路货运站,利用策克口岸和东乌铁路,直通沿海港口和中蒙边境,全面提高铁路客货运输能力。加快航空运输业发展,积极开辟新航线。建成绕城公路、运煤大通道和城区间的快速通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大力发展与周边城市的直达客运,形成以公路为基础,铁路、航空运输协调发展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发展以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为主的现代物流业,提高服务市场化、社会化水平,增强辐射力和竞争力。

(四)坚持改善民生,建设和谐文明城市。

优先发展教育。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按照规模办学、集中办学的原则,结合矿区人口搬迁和新农区建设,调整结构布局,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全市中小学校全部建成塑胶操场和水冲式厕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水平巩固义务教育,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健全社会助学机制,确保困难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2012年前,全面实现从小学到高中的免费教育,真正体现教育公平。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增加居民收入,普遍增加家庭财产性收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面向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消除零就业家庭。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区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使全市居民人人享有医疗保障,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大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搬迁工程,实现矿区居民向城区集中。高标准集中建设农区居民住宅。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健全廉租房制度,切实解决生活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加快新农区建设步伐,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坚持“转移、减少、集中、富裕”的原则,推进农业向高效农业园区集中,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区居民普遍富裕。加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生态、高效、特色”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提升葡萄、蔬菜、乳肉等主导产业层次。继续扩大葡萄和日光温室的种植面积,到2012年葡萄种植面积超过4万亩,日光温室超过1万亩。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全市人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市人民医院建成三级甲等医院,乌达建成一所三级乙等医院,市蒙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建成自治区西部示范型医院。加强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与技术协作,提高医疗综合服务水平。

围绕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目标,加快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团结、奉献、创业、争先”的乌海精神,着力提高全市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力推进书法城建设向高层次发展,创建自治区书法城和全国书法之乡。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努力做好桌子山岩画等文物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承办好2010年全区第十二届运动会。

提高公共管理服务水平,构建“平安乌海”。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应急管理。建设食品药品放心城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坚持依法治市,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2008年的工作建议

2008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按照市委五届七次全委会议精神,我们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在结构优化、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9%;财政收入增长2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9%;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围绕上述目标,着重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着力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以项目建设促进结构调整,努力延伸氯碱化工、煤焦化工、硅化工产业链,促进主导产业优化升级。支持神华乌海煤焦化二期、君正科技40万吨PVC、恒业成有机硅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推动乌海化工二期、华资等煤焦化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年内焦化生产能力达到800万吨,PVC生产能力达到43万吨。在积极建设大项目的同时,引进和培育一批延伸配套的中小企业,形成具有一定科技水平的产业集群。继续支持神华乌海煤焦化、君正科技集团等研发中心建设,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和产学研联合。加大经济运行调控力度,定期进行运行质量分析,及时解决趋势性、苗头性问题,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经济开发区路网、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层次,争取进入自治区循环经济开发区行列。大力培育循环型企业,扶持粉煤灰、煤矸石、电石渣等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加快地方煤矿技改进度,实施标准化开采,提高回采率。

(二)提升传统服务业水平,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

推进商贸、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向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改造建设家具、建材等专业市场。加快发展物流业,建成铁通公司4.2万吨成品油储备、亚力达物流中心仓储等项目。完善金沙湾等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办好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乌海分站赛。有效发挥信用担保机构作用,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项目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积极开展消费贷款、理财等个人业务。完善物业发展措施,培育优质企业,提高物业服务水平,满足居民的服务需求。健全资产评估、会计、法律咨询等中介服务体系,推进中介组织专业化发展。

(三)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全力加快新农区建设。

加快乌达、海南高效农业园区建设步伐,推进村庄整合,完善园区和中心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新增葡萄面积4000亩,新增日光温室800亩。结合新农区建设,投入8000万元,开展土地整理项目。新开辟无公害基本菜田4000亩。制定农户补贴政策,完成“粮改菜”2200亩。加快畜禽种源基地和农产品直销批发市场建设,稳定农产品价格,保障群众菜篮子供给。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农区居民就业培训,加快转移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3000人以上。

(四)全面落实节能减排任务,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切实从源头上控制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确保完成总量控制目标。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加快节能设施改造。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实现经济开发区和重点企业在线监测,完成火电企业脱硫治理。开工建设海勃湾、乌达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成全市医疗垃圾处置中心。加强对建筑工地、道路施工、拆迁改造的环境管理,企业现有物料堆场、储灰场必须配套建设防尘设施。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地,加强对沿黄企业监管,切实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规范管理煤田灭火工程,加大骆驼山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严厉打击盗采资源和破坏地质环境等违法行为。继续组织实施“蓝天绿地”工程,加强对城区垃圾焚烧和烟煤散烧的日常监控,促进三个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进一步好转。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海勃湾达到280天,乌达、海南达到180天。

开工建设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千里沟水库,建设石大门沟淤堤坝。完成全市泄洪沟改造规划,实施三个中心城区内泄洪沟治理工程,建设兼具防洪和生态功能的水域景观。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四期、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任务。继续做好东山青少年生态园和白独贵湾生态治理项目,推进乌达西山、海南东山生态绿化,完成生态治理面积9.5万亩。

(五)加快城市建设,努力提高城市品位。

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加快编制和完善土地利用、公共交通和城区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城市景观风貌和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强化规划效能监察,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完成第二轮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加强土地规范化出让管理,健全土地储备机构和经营机制,依法经营土地。重点保障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的土地供应,清理整顿非法用地项目。加大滨河新区建设力度,加快在建项目进度,确保已出让地段项目全面开工。建成滨河景观带,启动滨河新区二期工程,规划建设乌达滨河带。推进旧城区更新改造,完成拆迁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商品房120万平方米。

积极支持包惠铁路乌海段电气化改造。加快海勃湾绕城公路和运煤大通道建设,力争开工110国道新地至麻黄沟段一级公路改造工程,改扩建黄河公路桥。完成通村油路40公里。新建改造21条城市道路,同步完成地下管网建设,完善道路交通标志。继续增加公交线路和班次,新建海南长途客运二级站,方便群众出行。加快天然气输配工程建设,实现进城入户。进一步完善热网体系,改造城区和经济开发区供水系统,提高供热、供水质量。推进植物园、奥运公园等公共绿地的精品化改造,加快单位和住宅小区等城区绿化建设。对铁路、公路入城地段进行整治,完成高速公路海勃湾路口环境绿化美化工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大违规违章建筑清理整顿力度,坚决遏制私搭乱建行为。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改善市容市貌,为市民创造整洁、舒适的城市环境。

(六)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合理界定公益性事业单位服务职能。扎实推进农区综合改革。理顺市区城管综合执法管理体制。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加快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市区两级分税制度,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严格执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加强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储备引进一批高新技术项目、资源深加工项目和非资源型、劳动密集型项目。加强招商引资队伍建设,努力创新招商方式。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环境建设,完善重点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切实营造对外开放良好环境。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加快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推进公平准入。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全年力争引进国内(区外)资金48亿元,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00万美元。

(七)突出解决民生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力争年内培训劳动力1.3万人、新增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落实因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20元,低保A类人员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00元;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企业建立正常增资机制,促使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年内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20元以上;从2008年起连续三年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补助标准。加强劳动监察,确保劳动者正当权益不受侵犯。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职工参保率。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努力实现全覆盖。提高新型农区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参合率达到90%以上。投入1200万元,开展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工作,确保大病困难群体得到有效救助。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开展创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活动,新建儿童福利院,老年公寓投入使用。

切实解决低收入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完成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全面推进棚户区搬迁改造工程,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80万平方米以上,建成40万平方米,搬迁居民6000户左右。加快廉租房建设,提高租金补贴标准,建成廉租房1万平方米。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扩大缴纳范围。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改善住房供应结构。

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公民素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利用科技馆等科普平台,普及科技知识。落实科技创新鼓励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努力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快教育资源整合,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建成滨河中学、特殊教育学校,完成市一中、职业技术学校配套工程,开工建设乌达教育园,扩建海南区中学。从2008年起,免除低保家庭学生在高中阶段教育和乌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学杂费、住宿费、教材费。启动全国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启用市蒙中医院综合楼,建成7个标准化社区卫生中心。建设市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强化食品药品质量监督,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食品和药品。加强社区、农区和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岩画遗址博物馆和5个镇级文化站。坚持精品战略,繁荣文艺创作,推进书法城品牌创建活动。以“奥运年”为契机,做好自治区第十二届运动会的筹备工作。建成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新建5处以上社区体育设施。推进广播电视精品节目创作,开播乌海电视台晚间新闻节目,完成城区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任务。加强出生缺陷一级干预,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新闻出版、防震减灾、侨务、双拥、外事、人防、档案史志、无线电管理等工作,关心支持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老龄等事业,全面促进社会和谐。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面对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期待,面对神圣而光荣的历史使命,新一届政府一定要把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工作的着力点,通过扎实工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利益,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坚持勤政为民,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切实转变作风,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规范行政行为,减少行政审批,发挥政务大厅集中办事的职能,推进行政审批代理制和首办负责制,提高行政效能。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建设“阳光政府”。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重大事项决策、审批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理;财政性资金严格纳入预算按程序审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服务事项必须公开办理程序、时限和投诉等内容。健全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向基层和社区倾斜,切实加强社区建设,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坚持诚信务实,建设责任型政府。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预警预测水平,增强反应和处理能力。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强化安全生产措施,完善安全生产远程在线监控体系。开展重大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科技强警,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农区、社区警务建设,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严格落实信访责任制。各级政府领导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型政府。坚决贯彻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诚恳接受人民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推进依法治市进程。政府要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有权必有责,失职必问责。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文明执法水平。自觉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把行政权力的运行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实现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坚持科学执政,建设学习型政府。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理论政策和新知识培训,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在政府内部形成浓厚学习氛围,切实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立足实际,着眼长远,谋划未来。成立市政府第三届专家顾问组,认真执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公示听证、决策评估等制度,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倡导求真务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社情民意,使出台的政策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百姓。

坚持公正清廉,建设廉洁型政府。认真解决政府工作人员在思想、组织、作风及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政府公信力,优化投资软环境。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重视和加强行政监察、审计工作,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重点防治工程建设、土地出让、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医药购销等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坚决治理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坚决杜绝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和铺张浪费行为,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办大事,带头建设节约型社会。牢记“两个务必”,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各位代表,乌海发展的美好前景催人奋进,让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更高的热情、更大的气魄、更实的作风,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为推进乌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2011年乌海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乌海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连同《乌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市推动科学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抢抓机遇,奋力拼搏,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自治区前列。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1%。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68亿元,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8亿元,增长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00元,增长12%;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9200元,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1亿元,增长18.5%。

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预计17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43亿元,增长25%,增速居全区第3位,产值过10亿元工业企业达到10家,税收过千万元工业企业36家。能源、化工、建材、冶金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壮大,原煤产量达到2900万吨、洗煤2900万吨、焦炭630万吨、PVC75万吨、水泥190万吨。煤焦化、氯碱化工两大基地形成规模优势,产业产品链条进一步延伸,产业规模、技术装备、节能、环保等方面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建和已建成百万吨焦化项目18个,其中建成投产11个,西部煤化、万晨能源等13个百万吨重介洗煤和神华能源甲醇、黑猫煤焦油深加工、华清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等项目顺利投产。中联化工PVC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盛远塑胶PVC软制品项目开工建设,海亮PVC管材型材项目建成投产。君正、赛马水泥和包钢万腾钢铁节能技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神华能源发电项目和京海电厂投入运行。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新能源等非煤、非本地资源接续替代产业实现历史性突破,内蒙古华油、陕汽重卡、东北制药、上海利康、恒业成有机硅、腾龙精细化工等一批重大产业转型项目开工建设。强化园区建设,投入6.7亿元,进一步完善经济开发区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乌达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海南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园区集聚力和承载力明显提升。继续开展企业素质提升工程,企业整体形象和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进一步加大上级资金争取力度,到位各类资金25.5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12个,到位资金170亿元,增长39.3%;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00万美元。

城建投入力度空前,城市面貌呈现新变化。以承办自治区“十二运”为契机,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启动编制乌海及周边地区城镇总体规划、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环乌海湖概念性规划。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导流明渠工程竣工,具备截流条件。全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74亿元,增长58%。滨河新区一期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滨河西区规划建设快速推进,乌海书画院、神华研发中心综合楼、五星级酒店等一批标志性建筑进展顺利。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全面完成居民天然气置换工作,新建改造热力站17座,铺设供热主管网15.4公里,新增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改革城市水资源管理运营体制,组建市水务集团公司。新建改造给排水管网39公里,供水水质合格率达97%以上。大力实施景观亮化工程,完成203处单体建筑及景观带亮化,新建改造路灯4000基。城市快速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新建改造海拉路、海北大街、海达街、乌兰淖尔环湖道路、公乌素街等34条街路,京藏高速乌海互通立交桥、林荫大道公铁立交桥、三区城际快速通道、110国道连接线和机场路改造等工程建成通车,海公铁路扩能改造全线贯通。完成机场航站楼和飞行区扩建,实现了北京直飞,增开上海航线,航线增至5条,空港旅客吞吐量超18万人次。城市更新改造力度加大,全年完成拆迁建筑面积81.3万平方米,收储土地600万平方米,新建续建410万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1平方米,三区面貌明显改观。生态园林建设力度加大,建成自治区级园林城市。青山翰墨园、神华墨玉广场、法制广场、运动公园等8个主题公园广场建成开放,乌达区人民公园完成改造,海南区人民公园启动建设。实施带状公园、街心游园、滨河景观带等绿化工程50多项,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4.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86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完成甘德尔河整治一期工程,实现河道蓄水,音乐景观喷泉投入使用。大规模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整体形象不断提升。

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规模层次实现新突破。预计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15亿元,增长13.5%,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亿元,增长60%,吸纳就业14.1万人,占就业比重的53.8%。围绕建设自治区西部物流中心,启动建设呼铁众利、如意俊安、海勃湾物流园等一批物流项目,呼铁同洲物流园一期和铁神物流园二期建成运营。通用时代广场、维多利财富广场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第一粮库退城进郊建设项目基本完成。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5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382万平方米,销售面积102万平方米。金融业实现新突破,乌海银行进一步做大做强,内蒙古银行、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黄河村镇银行投入运营,新增小额贷款公司9家,全市贷款余额353亿元,新增贷款110亿元。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乌海博物馆建设进展顺利,旅游业总收入达到6.4亿元,增长17.6%。

配套政策趋于完善,城乡一体化步入新阶段。制定实施了城乡一体化居民就业安置、住房、社保、低保、对口帮扶、耕地流转6个配套办法和库区征地、移民安置相关政策,农区居民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在就业、低保、社保、住房等方面享受比城市居民更加优惠的待遇。葡萄、蔬菜、花卉苗木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汉森葡萄酒庄园、吉奥尼葡萄庄园、农业科技示范园、云飞农科公司等16个投资千万元以上在建龙头项目进展顺利,葡萄种植公司化比例达到94%以上,5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有机认证。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增长20%。全年争取上级各类支农资金2000万元,实施了一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开工建设农区居民安置楼48栋。进一步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300万元。预计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5亿元,增长12.5%。

节能减排强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继续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淘汰水泥65万吨、电石16万吨、铁合金9万吨、焦炭36万吨、玻璃34万重量箱。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推动现有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推广使用煤矸石、粉煤灰砖等新型墙体建筑材料,完成建筑节能改造20万平方米,全年单位GDP能耗降低6.31%,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到8.6万吨和0.8万吨,圆满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加大矿产资源开发综合整治力度,露天采矿区二次扬尘污染得到有效缓解。生态建设力度加大,投入6亿元,实施机场路、110国道、包兰铁路乌海段、乌达西山、海南环城绿化带等26项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7.49%。深入推进新一轮“蓝天工程”,海勃湾城区优良天数达到295天,乌达、海南城区分别达到236天和230天。

富民惠民力度加大,民生工作再上新台阶。财政支出58%用于民生事业,承诺为民所办十件实事全部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稳步推进,投入26.8亿元,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3139套、240万平方米,搬迁入住6894户,低保无房户全部实现实物配租,发放租金补贴357万元,15平方米以下低保户住房实现应保尽保。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建成创业孵化基地6个,全年新增就业885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50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336万元,1773人成功创业,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达到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原国有、集体、劳服、农垦企业职工全部纳入养老保险统筹,市区两级又安排1亿元资金,资助“零社保”低保家庭、库区移民、残疾人、精神病人、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1.88万人参加养老保险。争取神华集团、自治区政府资金1.18亿元,为神华乌海能源公司、市属国有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补贴续保缴纳养老保险金,2.9万人受益。全市离退休人员取暖费补贴标准和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标准分别提高到650元和1364元。全市各类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困难企业职工全部纳入职工医疗保险,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报销限额分别提高到28万元和9万元,职工医保银联卡正式启用。增加外地知名医院为医疗定点医院,群众就医选择权得到有效保障。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53万人、10.5万人和12万人。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110元,达到360元,月人均补差提高34元。为企业退休人员病亡遗属每人每月增加200元生活困难补贴。发放贫困大学生救助金和市长助学金112万元,400多名贫困学生顺利入学。为特困群众发放医疗救助金800万元,1万多人受益;发放一次性价格临时补贴资金720万元,2.4万人受益。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五保供养和孤儿供养标准居全区第1位,低保标准、医保报销比例居全区第2位,其他民生指标均居自治区前列。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市儿童福利院、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开工建设。投入7476万元,完成社区用房新改扩建项目16个。免费为适龄聋儿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积极推进“白内障无障碍市”创建工作,为500名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制定出台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惠及少数民族群众3.15万人。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扩大到全市范围,奖励扶助金提高到2000元。继续开展“一杯奶”生育关怀行动,启动实施“公共卫生服务九项”、“优生八项”和“两癌”普查等惠民工程。加快公交事业发展,市政府投入3000万元购置新能源公交车100辆,新开延伸公交线路5条,增加公交班次,降低票价,海南长途汽车站投入运营,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和谐稳定开创新局面。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市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6亿元,全面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累计开工校舍60栋、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滨河中学和市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投入使用,建成市职业技术学校实验实训楼和市十中综合楼。高中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全市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达到36%,比自治区平均录取率高出10.5个百分点。高度重视幼儿教育,制定出台加快幼儿教育发展政策意见,投入2060万元,新建3所标准化幼儿园。新购置一批教育教学设备,职业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加大校园安全人防、物防、技防投入力度,学生人身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实行基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市人民医院内科楼、市妇儿医疗预防保健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市蒙中医院正式运营。投入近6000万元购置一批先进医疗设备,与多家国内知名医院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成功开展一批高技术医疗项目,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与中科院北京分院、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产学研基地成果转化应用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万名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拥有量两项指标位居全区前列。人才工作不断加强,全市企事业单位引进各类人才2755名。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建煤炭博物馆、葡萄酒博物馆、青少年宫和5个文化站、31个草原书屋。大力推进书法城建设,成功举办首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近30个国家的大使、参赞、著名书法家和专家学者400余人参会,500余件艺术精品参展,近2000名展销商积极参与,书画、奇石、会展等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组织“万人看乌海”活动,近万名群众感受城市新变化。全面启动“十城联创”,成功举办全市第二届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高水平、高质量承办自治区第十二届运动会,成功组织400多场赛事活动,600多名志愿者积极投身服务,接待运动员、裁判员和来宾万余人,赛事服务和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实现零失误、零差错目标。以自治区“十二运”为契机,大力推进体育事业发展,市体育中心、网乒中心等一批大型体育场馆投入使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达到自治区先进水平。自治区“十二运”和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城市建设巨大变化,充分展示了我市人民奋发进取、和衷共济、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极大提升了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向市人大、政协报告、通报工作。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00件和政协委员提案163件。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全面完成“五五”普法验收工作,全社会民主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稳步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清理行政审批事项175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70项,政府效能稳步提升。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改革,工程招投标、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等工作进一步规范。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民生领域资金审计工作,保障了资金安全有效运行。严格执行“一岗双责”等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强化技术支撑,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危险源监控制度,加大煤矿、危化企业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力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加强食品药品监管长效机制建设,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社会总体保持和谐稳定。编制完成“十二五”规划。双拥工作成果继续巩固,荣获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六连冠”。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完成入户登记工作。广播电视网络实现全覆盖。国防建设、民兵预备役、档案史志、侨务外事、人防、气象、防震减灾、新闻出版、无线电管理、红十字和老龄事业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二、“十一五”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建市以来经济增长最快、城市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和节能减排的强大压力,我们上下齐心、攻坚克难、积极进取,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经济总量实现倍增,超额完成再造“两个乌海”目标。地区生产总值是“十五”期末的3.24倍,年均增长26.5%,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是“十五”期末的3.9倍、1.8倍和2.6倍。地方财政收入是“十五”期末的3.75倍,年均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是“十五”期间的2.6倍,超过“十一五”前历年投资总和。这些成就的取得,标志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两大基地建设成效明显,经济转型实现重大突破。工业经济在调整结构中扩张总量,在做大总量中加快转型升级。坚持“关小上大、扶优汰劣”,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累计关停小企业1500多户,100万吨以下焦化企业全部关停,万元GDP能耗从“十五”期末的6.75吨标煤下降到4.84吨标煤,二氧化硫排放量在GDP翻一番的情况下减少3.46万吨。加快产业多元、延伸、升级步伐,煤焦化、氯碱化工两大基地规模优势进一步显现,一批投资大、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迅速发展壮大,非煤、非本地资源等接续替代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47户增加到177户,户均产值由不到1亿元提高到3亿多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3%,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73%。第三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一批大型物流项目开工或运营。金融业发展步伐加快,多家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旅游业取得历史性突破,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等一批旅游景区开工建设。坚持“转移、减少、集中、富裕”的发展思路,五年转移农区居民2.4万人,流转土地1.4万亩,全市54个行政村整合为13个行政村和6个涉农社区。不断完善政策保障措施,一产与二、三产业融合互促步伐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向纵深推进。

——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区域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高标准、高起点修编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重点区域规划,实施了城市功能设计、特色街路、园林景观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围绕“三进一靠”,大力推进滨河新区建设和旧城区扩容提质,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城区面积由2005年的37.5平方公里增加到53平方公里。依托库区规划建设的滨河一期基本建成,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完工。全市供气、供热普及率和生活垃圾、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69.5%、80.8%、81%和89.8%。一批重点交通项目建成通车,区域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深入推进,区域中心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进一步增强。

——发展成果普惠民生,居民收入实现翻番。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财政投入更多向民生倾斜,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6年位居全区第一。实施惠及5.1万户、15.1万人的棚户区居民搬迁改造工程,采煤沉陷区搬迁改造工程全部完成。大力推进就业、社保、医保、低保等民生事业,惠及全民的民生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各项民生指标均位居自治区前列。不断加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安全等社会事业投入,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各族干部群众,向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市部队、武警消防官兵、公安干警和各方面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偏重,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不足,服务业相对滞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任务繁重;城市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仍需不断加强;民生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不够协调,物价监管、养老服务、物业管理、“菜篮子”工程建设等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需进一步提高;政府职能转变和作风建设与建设法制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在“十二五”时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加以解决。

三、“十二五”工作思路与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实现经济和城市转型、建设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根据市委五届十二次全委会议精神,“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城市转型,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人口产业集聚、生态环境宜居、社会民生普惠和谐”的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1%,突破1000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2%,达到180亿元,力争达到19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五年累计完成1500亿元,力争完成170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8%,达到4万元以上;节能减排完成自治区控制性指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围绕上述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乌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重点要扎实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经济转型,构筑现代产业体系;二是推动城市转型,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三是实施创业就业、收入倍增、社会保障、住房安居、人口素质、人才强市、法治文明、公共安全八大民生工程,建设和谐乌海;四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五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发展承载力;六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发展活力。这些重点工作的具体内容已全部体现在了《纲要(草案)》中,本次会议通过后,市政府将以积极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认真组织实施。

四、2011年的主要工作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推进我市经济和城市转型、打造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对于开创我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意义重大。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2%,完成475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22%,完成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完成28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达到22260元;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达到1058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亿元,增长18%;节能减排、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自治区下达指标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扩总量、调结构为中心任务,加快经济转型步伐

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以增量促调整,以调整促转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加快打造“一城两基地”。推动自治区西部精细化工城建设,着力促进煤焦化、氯碱化工产业融合互促,产业链相互衔接。重点打造以资源精深加工、产业上下游协作配套和循环发展为纽带的精细化工产业链,构建精、细、深的加工体系。加快推进东源科技1,4-丁二醇、恒业成有机硅、腾龙精细化工、东北制药、西部锆业、明海锆业等项目建设。着力提升“两大基地”建设水平,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煤焦化生产、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及全国最大的PVC生产基地和交易中心。开工建设佳鑫、华信等重介洗煤项目,建成宏阳、家景等7个百万吨级焦化项目,加快华油焦炉煤气制天然气、神华22万吨硝铵等深加工项目建设。积极抓好中联化工50万吨PVC、40万吨烧碱、80万吨电石、100万吨白灰和盛远8万吨PVC软制品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产业多元,积极发展非煤、非资源型产业,突出抓好包钢万腾钢铁节能技改、陕汽5万辆天然气重卡汽车、庞大专用汽车改造、蒙达一期30万条轮胎、斯凯夫高档油漆、隆兴佰鸿科技LED节能照明二期等产业转型项目建设。

二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深入推动“两化融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充分发挥中试平台作用,积极支持宜化、君正等企业建设研发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以我市被列为首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为契机,积极推进神华乌海能源、乌海化工、君正科技、内蒙宜化、黄河工贸5家企业信息化试点工作。

三是狠抓企业素质提升。扎实开展企业素质提升工程,引导企业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全面提升企业内在发展能力和外部竞争能力,力争用两到三年时间,使全市企业素质明显提升。积极扶持乌海化工、君正科技等企业尽快上市。

四是继续加大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启动西来峰工业园区南区建设。新建千里山工业园区、君正集团、蓝星玻璃公司铁路专用线。围绕化工企业下游产品开发,重点配套完善供水、供电、供气、路网等相关设施。高起点设计西来峰工业园区南区产业体系,高水平规划园区功能布局,高标准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引领区域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对接在谈项目,确保尽快开工建设,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主动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积极引进配套服务的深加工项目和非资源型产业转型项目,力争将我市建成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做好招商引资项目跟踪服务工作,争取年内引进到位资金185亿元。

六是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密切关注和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经济平稳运行。认真落实自治区“促进中小企业政策落实年”各项措施,培育和引进中小企业,鼓励协作配套,引导集中布局,加快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进的发展格局。积极做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相关工作,在产业布局、产业协作、政策协同、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主动加强与周边地区沟通联系,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二)以乌海湖形成为契机,精心打造滨水宜居城市 着眼于打造滨水宜居城市,配合自治区编制完成《乌海及周边地区城镇总体规划》,高标准完成重点区域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环湖景观规划等专项规划。围绕环湖开发建设,加快启动乌海湖及周边绿地、水系、景观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个城区向乌海湖靠拢,实现适度集中、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滨河一期功能,启动中心商业区建设,完成神华研发中心综合楼、五星级酒店等续建项目,新建市质量计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心、市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加快推进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库区征地拆迁、规划工作,继续建设黄河护岸工程,全面启动滨河二期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水系,改造完成甘德尔河景观二期工程,实施环海勃湾水系工程。加大三区城市棚户区拆迁改造力度,新建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启动海勃湾区海北新城建设。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供热站34座、配水厂4座,新打水源井33眼,铺设给排水管网96公里。加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海勃湾区狮城街、乌达区滨河大道、海南区经七路等22条街路新建改造,开工建设110国道黄河大桥、跨乌海湖大桥、海南至乌达货运重载通道和海南至拉僧庙二级公路,建成海南区黄河路互通立交桥。

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完成市植物园和海南区人民公园改造,建成开放东外滩公园。大力开展街路、园区企业、住宅小区、机关单位等绿化美化工程,全年新增绿地面积580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重点抓好沿河、沿路、沿山、沿边等绿化景观建设,抓好库区护岸林、甘德尔山东坡绿化、乌阿边界乌兰布和沙漠锁边林带等28项绿化工作,完成造林绿化1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进一步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对集贸市场、居民区、街路死角、拆迁改造区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解决好商业区便道、街路两侧车辆乱停乱放问题,集中实施重点路段、区域、大型建筑亮化装饰工程。严厉打击损毁、偷盗公共服务设施行为。加强争做文明市民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自觉维护城市形象,努力营造整洁优美、秩序井然的城市环境。

(三)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促进第三产业提质增效 不断完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海勃湾物流园、呼铁众利、如意俊安、同洲物流园二期、锦达物流园建设,建成广东塑料交易所物流交收仓储中心。依托货运重载通道,突出抓好集汽车维修、货物配送、运输仓储于一体的公路物流业发展,积极推动二十五公里地区多功能物流园等一批物流项目建设。开工建设维多利财富广场和九龙国际广场,建成通用时代广场、万锦商厦。加快发展金融业,积极引进包头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力争成为自治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突出抓好旅游业发展,制定出台旅游业发展规划和鼓励政策,加快推进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建设,做好龙游湾湿地公园开发和乌海湖旅游项目前期工作,乌海博物馆年内投入使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新型消费业态,提高服务市场化、社会化水平,增强区域辐射力和竞争力。继续推动“数字乌海”建设,组织实施应急管理、便民服务、社会治安和数字城管等一系列信息化应用项目。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积极发展家庭服务业,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行业,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方便居民群众生活。

(四)以落实政策措施为依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进一步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各项配套政策,促进农区居民向城市有序流动,引导进城农区居民转变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共创共享现代城市文明。通过信贷贴息、社保优惠、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鼓励企业优先吸纳农区劳动力就业,提高农区居民非农收入,年内转移农区居民9000人。加快农区土地流转,推进规模经营。加大对葡萄、蔬菜、花卉苗木产业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支持市农业科技示范园、汉森葡萄酒庄、吉奥尼葡萄酒庄等一批龙头企业尽快做大做强。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继续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全力实施“菜篮子”工程,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蔬菜基地和市场建设,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努力缓解居民吃菜贵问题,“十二五”期末蔬菜自给率达到50%。

(五)以加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为重点,着力改善地区发展环境

加大现有能耗企业节能管理力度,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工作。加快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乌达、海南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和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严把环保、用能准入关,继续保持项目环评、能评执行率和“三同时”率100%。深入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综合整治,重点抓好石灰石开采、煤矸石、劣质煤等固废污染和露天开采污染治理,有效缓解矿山企业二次污染问题。坚持节约集约发展,积极引进各种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利用技术,重点抓好粉煤灰、电石渣、煤矸石、焦炉煤气等固废和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开工建设赛马二期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配套低温余热发电等综合利用项目,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争取将我市列入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加强对土地利用状况评价与分析,进一步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利用强度。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质监测,保障居民饮水安全。深入推进新一轮“蓝天工程”和二氧化硫达标专项整治行动,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295天,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下降10%,二氧化硫年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进一步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化企业、建筑工地、消防、交通等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加快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建立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六)以解决就业社保住房为突破口,推动民生工作达到新水平

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库区移民、残疾人、低保人群、计生困难户的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城镇新增就业岗位9000个,开发公益性岗位1000个,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对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农区居民等群体实行免费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建成14个创业实训基地和孵化基地,年内培训1万人次。强化劳动保障监察,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提高劳动者报酬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决策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依据国家政策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提高10%左右。做好“五七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收尾工作,消除“零社保”家庭。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启动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7%和70%以上。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将全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全部纳入生育保险统筹。继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优抚对象保障标准。发放专项资金补贴卡,加大贫困居民在取暖、购房、入学等方面的救助力度。启动实施“金保工程”和市民健康信息化建设项目,实现社会保障基础数据网上运行和医疗基本信息“一卡通”运行。进一步提高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60岁以上老年人公交补贴增至100元。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年内新开工保障性住房88.5万平方米,其中新建棚户区改造住房7529户、公共租赁住房1300户、廉租房1300户、限价房500户,有效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发展,完善老年人服务体系,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启动“听力无障碍市”创建工作,建成市儿童福利院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加快推进社区建设,新改扩建社区23个。大力发展公交事业,加快公交场站建设,增加公交站点和班次,开通海勃湾至蒙西和海南城区公交线路,逐步延伸乌达至乌斯太、海南至棋盘井公交线路,方便群众出行。新建乌海客运枢纽站,组建乌达、海南公交公司,实现市内公交一体化。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稳定物价。

(七)以加强书法城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品牌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和普及,完善书法家引进、培训和激励机制,积极推进书法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活动,建设老中青少梯次发展的书法人才队伍。加快推进乌海书画院建设。加强书法文化对外交流,继续开展“乌海书法万里行”活动,积极举办第二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和全国产业职工书法艺术节等有影响力的书法会展,进一步扩大和提升乌海书法城品牌影响力。规划建设书法产品交易中心和书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新建乌达区文化产业园区。大力促进书法理论探讨、创新及书法品评、鉴赏,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资机制,促进文房四宝、文博会展、书画奇石印章等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发展摄影、赛车、藏獒、信鸽、地方工艺品等产业。将书法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逐步用书法艺术规范和美化公共服务场所牌匾,城区主要出入地段设立鲜明的书法文化标志,在广场、主要街道、重点企业和重要窗口服务单位等场所设置具有书法特色的文化景观,三区各建一条书法文化特色街路。结合乌海湖和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开发建设,推动书法文化、草原文化、黄河文化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内涵和品位,逐步将我市打造成为文化旅游城市。

(八)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全面提升社会建设水平

结合标准化学校建设,继续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新改扩建校舍3.74万平方米,建成市十中报告厅、教学楼和蒙古族中学生活服务楼,开工建设蒙古族中学教学楼、市十中体育馆和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加大对薄弱学校投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市区财政预算,设立幼儿园发展专项资金1500万元,多渠道筹资新建10所标准化幼儿园。对公办普通高中教育、民族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实行全免费。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结合我市产业特点和用工需求,推动乌海学院和职业技术学校联合企业开展定向培养,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和发展水平。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成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监控系统建设。加强校园安全教育管理,切实保护学生安全。抓好高层次、实用型人才引进和培养,满足本地发展需求。加快医药卫生体制和公立医院改革,建成市人民医院内科楼和市妇儿医疗预防保健中心,启动建设精神卫生中心综合楼,新购置一批先进医疗设备。扎实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切实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快培育广播电影电视文化发展,投入2000万元完成广电设备系统化、数字化、网络化升级改造。深入推进“十城联创”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海南区举办第三届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设立专项资金,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支持群众文化艺术团体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承办区内外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举办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和全市运动会,提高体育场馆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启动“六五”普法工作,推进依法治理和法治城市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积极推进“科技防控城市”和“平安乌海”建设,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加强信访矛盾排查化解,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应急机制,及时妥善处置各类重大突发事件。进一步理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深入推进“食品放心城市”建设,切实保障全市人民饮食用药安全。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民族宗教、档案史志、双拥优抚、侨务外事、气象、防震减灾、无线电管理等工作。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严格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切实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行为准则,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意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扩大公开范围,丰富公开形式。提高服务意识,建设效能政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调整优化机构设置,把政府的主要精力更多地集中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集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加大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力度,继续取消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效能建设,严格行政问责,切实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和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拓展网上审批服务,提升在线服务水平和效率。加强廉政勤政,建设廉洁政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反腐倡廉各项规定,加大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部门行业不正之风。教育和引导广大公务员紧紧围绕职能职责和工作目标,不断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始终保持奋发进取、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各位代表,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未来五年是我市推进经济和城市转型、建设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目标令人鼓舞,形势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为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乌海市新年贺辞

乌海的明天更美好

中共乌海市委书记赵忠

乌海市人民政府市长白向群

光阴荏苒,如驹过隙。我们告别硕果累累的2004年,迎来充满希望的2005年。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谨代表中共乌海市委员会、乌海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干部、各族各界人民群众,向驻军部队官兵、武警官兵、公安干警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乌海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回首过去的一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全市各级党政组织按照市委四届六次全委会议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自治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为契机,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提前一年完成了自治区提出的“两增两提”奋斗目标。国

1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实现生产总值接近10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11亿元,经济发展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等支柱产业不断壮大,一批能够带动乌海快速发展的重点项目相继开工或建成。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旧城区拆迁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业和第三产业稳步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当前,全市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为我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即将到来的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城市建设力度,把乌海建成西部地区功能齐全、特色鲜明、有较强辐射力、文明进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绿洲型工业城市。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充分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共同进步。

新的一年,孕育着新的希望。面向未来,乌海这块蓄势待发的宝地,将迎来又一次蓬勃发展的机遇。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团结带领乌海各族人民,以更加高昂的创造热情,以“团结、奉献、创业、争

先”的豪迈之气,书写更加恢弘的篇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乌海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五篇:乌海市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

乌海市海南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

责 任 书

乌海市海南区残疾人联合会

二0一一年三月 乌海市海南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责任书

(2011)为深入推进全区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将基层组织建设的 工作重点逐步由组建机构、配备人员转到增强活力、提升服务能力和 提高专职委员素质上来,为我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年内完成以下任务:

一、组织健全,富有活力

在巩固完善“三个百分之百”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基层组织的活力。镇(街道)残联、社区(村)残疾人协会要保持组织健全,活动经常。对各种原因出现空缺的镇(街道)残联主席团主席、理事长、专职委员,社区(村)残协主席、副主席和专职委员,要及时补齐,保证工作持续进行。专职委员要全部由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友担任。对考核不胜任的专职委员及时调整,形成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各基层组织在年初要制定全年重要活动安排计划,至少开展1次在当地有影响的扶残助残活动,至少为残疾人做1-2件实事、好事。完成上级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制度完善,工作规范

镇(街道)残联要建立健全学习、工作、定期走访残疾人家庭、信访接待、支援助残、日常管理、考核奖罚等各项制度,保障基层组织工作经费。完善专职委员绩效考核办法;社区(村)残协要建立健全学习、工作、走访残疾人、残疾人基本情况统计汇总等项制度。

三、基础工作扎实,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镇(街道)残联、社区(村)残协要及时了解掌握本地区残疾人基本情况信息,并建档立卡。建立《残疾人基本情况汇总表》、《残疾人基本状况个人登记表》、《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维权等服务需求登记表》、《扶残助残活动记录表》、《志愿者助残活动记录表》、《残疾人求职登记表》、《残疾人来信来访登记表》、《残疾人工作记录册》等工作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要经常深入残疾人家庭了解残疾人情况,及时反馈残疾人的诉求,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

四、加强培训提高,落实专职委员待遇

市、区残联做出安排,在年内对镇(街道)理事长全部培训一次;对专职委员全部轮训一次,保证专职委员实名持证上岗。市残联负责对区残联师资进行培训。街道、社区和镇专职委员年内全部纳入公益岗位;村残协专职委员工作补贴列入财政预算,保证落实。

五、加强督导检查

镇(街道)要与社区(村)签订责任书,加强业务指导、明确工作责任。区残联每季度对乡镇(街道)、社区(村)进行一次检查,切实推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区残联依据本责任书制定具体考核办法,年末进行检查验收。

海南区残疾人联合会 拉僧仲街道办事处残联

签字(盖章)签字(盖章)

下载乌海市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乌海市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乌海市中考满分作文-乌海市中考满分作文

    心灵深处的声音 每个星期一的早晨,几乎每个学校都会有升旗仪式,而伴随着国旗徐徐上升的,是雄壮而响亮的国歌。 国歌是我们再也熟悉不过的歌曲了,星期一的晨会上,当这天的第一缕......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 月 日在 镇第八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第八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

    2008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3月26日在昭通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市长 王敏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

    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9年 3月 11日在广州市黄埔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 杨雁文 各位代表: 我代表黄埔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

    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在涂茨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张茂豪 2014年1月10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涂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3月3日在温州市龙湾区第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龙湾区区长 陈玲玲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

    政府工作报告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07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

    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0年2月22日在周口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周口市人民政府市长 徐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