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用新兴信息技术支撑智慧城市发展
运用新兴信息技术支撑智慧城市发展
信息孤岛、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政绩工程„„“智慧城市”建设浪潮在席卷我国的同时,还给人们留下诸多不佳的印象,甚至变成了房地产炒作,劳民伤财。如何拨乱反正,让智慧城市建设回归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去?日前,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建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着成效。《意见》中提出的“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的目标,将从哪些层面发力,提出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推进措施?
合理顶层设计下好全国一盘棋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认为,我国一些城市在组织智慧城市建设中,很少关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城市特点,盲目模仿其他城市,跟风建设,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贪大求全。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智慧城市缺乏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宣布建设智慧城市,覆盖东、中、西部地区,经过数年的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从概念走向落地,从试点走向普及。”住建部总规划师唐凯在近日召开的第九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如是介绍。随着包括智慧城市发展内容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全面实施,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将更加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产业经济发展规律,要素资源投入的综合效益和配置效率将会明显提高。据IDC预测,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及发展的投资将显现持续增长势头,全国未来10年的总投资将达到2万亿元。
然而,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高艳丽指出,当前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存在三大症结:第一,技术驱动的特征比较明显,智慧与城市脱节,没有实现信息技术与城市各功能模块的深度融合,解决不了深层次的矛盾;第二,智慧城市规划相对主观,与周围环境缺乏融合;第三,重硬轻软,制度保障弱,实施难度大。
《意见》针对性地提出,要以城市发展需求为导向,根据城市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特色、信息化基础等,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对任何国家或地区而言,智慧城市建设都是一项系统工程,一般情况下包含了网络、共性平台、信息资源、应用系统和服务渠道等层次,如果缺乏整体的战略设计是难以为继的。发达国家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几乎都制定了较合理的计划,既注重硬件投入,更注重软件开发,加强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带动作用,确保智慧城市建设中各行各业之间的有效对接和互联互通。2009年6月,英国发布了“数字英国”计划,明确提出将英国打造成世界的“数字之都”,在2012年建成覆盖所有人口的宽带网络,伦敦市就政府如何更好地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先后提出“电子伦敦”和“伦敦连接”计划。韩国首尔市为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公共管理中的应用,将首尔建成世界领先的商业城市,也于2006年提出了“U-首尔”计划。
我们注意到,我国尚未有统一的智慧城市的评价标准,无法据此对地方智慧城市建设予以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对2013年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情况所做的总结中也同样指出,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统筹管理和顶层设计不全面、不清晰的情况。智慧城市建设目前还未形成国家层面的总体规划设计,没有明确牵头部门,有关管理职责不清楚。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参差不齐,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实用主义现象严重的情况,造成投入成本增高、资源利用率低等严重后果。针对上述难题,《意见》明确,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快研究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和审计监督体系,推行智慧城市重点工程项目风险和效益评估机制,定期公布智慧城市建设重点任务完成进展情况。
当然,顶层设计不可能一次到位,也难以要求所有的部门完全按照一个刚性的框架开展建设。可行的做法是由易到难,建立框架,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地进行改革。而城市人民政府是智慧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加强组织,细化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推进。
对接新型城镇化以需求为导向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人们对城市的评价也日益多元化,更加注重城市软实力发展,毫无疑问,智慧城市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新主题和新动力,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智慧城市要体现特色,必然要从新型城镇化的角度出发,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居民为中心”的建设思路。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京津冀三地利用石家庄市电视塔开展了大气梯度监测,这也是全国首家投入使用的大气梯度监测站。目前,该监测站采集的20米、86米、116米、200米不同高度的TSP、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数据以及20米独有的能见度、TVOC、激光雷达、粒径分布仪等监测数据,已经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和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我们了解到,今年河北省启动了“智慧环保”建设,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和五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灰霾重点实验室,解析河北省大气复合污染的特征及成因,解决对雾霾成因、机理及防治对策缺乏深入研究的不足。这正是智慧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地方特色需求,开发和应用相应信息网络技术的典型。
今年7月,11部委联合下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通知。据介绍,此次试点将按照城市设置和简化行政机构联动原则,探索新设市城市的行政管理模式,合理增设城市建制,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而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具体体现,作为城镇信息化的升级阶段,已经得到公认。
住建部已经将智慧城市建设重点放在城镇化建设,并通过智慧城市试点,探索新型城镇化模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崔俊芝表示,“新型城镇化”是国家正式提出的一项任务,而“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新型城镇化的具体体现。实际上,住建部也于日前宣布第三批智慧城市申报试点启动。
国家行政学院有关专家认为,由于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各不相同,智慧城市建设没有千篇一律,而是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居民为中心”的建设思路,需要在充分考虑城市所处区域、城市发展规模以及新旧城区差异的基础上,实现协同合作、优势互补。例如伦敦贝丁顿零碳社区,位于伦敦西南的萨顿镇,由于紧邻一些被拆毁的建筑场地和废弃的火车站,在建造过程中靠“就近取材”和大量使用回收建材大大降低了成本。通过安装智能的太阳能装置、雨水收集设施等措施,零碳社区与普通社区相比减少了81%的供热消耗和45%的供电能源,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社区。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素有“自行车之城”之称,为了保持城市特色,倡导绿色出行,除修建3条“自行车高速公路”以及沿途配备修理点等服务设施外,他们还为自行车提供射频识别或全球定位服务,通过信号系统保障自行车出行畅通。
运用新兴信息技术支撑智慧城市发展
不用搜遍互联网,只要登录“政务云”,就能查询到衣食住行、教育科技、健康卫生、文化娱乐种种信息,就连菜市场卖什么菜品、各大银行ATM机、加油站“地图”、道路交通实时路况都一览无余„„武汉市投资360多万元打造的“武汉市政务云数据网站”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上线运行。专家认为,大数据将成为各地政府转型发展的新机遇,应充分发挥四轮驱动优势,实现政府部门转型。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胡瑞敏说,大数据在政府转型中将起到重要角色。政府部门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进行本部门的业务运转,从而减轻政府行政负担,能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面向公众的公共服务,提高政府效率。
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如何运用好这些新技术,开发出满足城市运行发展需求的应用和产品,成为打造特色智慧城市的关键因素。
专家认为,移动互联网是智慧城市的“神经”,为智慧城市提供无处不在的网络;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血管”,使得智慧城市实现互联互通;云计算是智慧城市的“心脏”,所有数据、所有服务都由它来提供,所以它是一个“心脏”,为城市各领域的智能化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平台;而大数据则好比智慧城市的“大脑”,是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智慧引擎,在这些新技术与新应用的支撑下,智慧城市得以快速推进和发展。
如果有一个统一调度云平台,从春播时就进行农超对接;种植时,将气象数据结合起来;喷洒农药时与气候、风力结合;果蔬成熟时避开物流瓶颈,那么,毋庸置疑政府的投入资金将变得更有效率。云计算中心的人、机、物、智的大脑可以联系从天上到地下,甚至水里,抑或地面。将后台存在智慧平台比喻为大脑,统筹人、机、物智。资源加模式加智慧,将是未来智慧城市的优化路线。云计算数据中心正在各个地方、各个城市普遍建设,除了提供传统虚拟化服务以外,在上一层还提供定位、计费、认证、支付等服务,很多城市将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相结合,形成手机上很多的应用,在手机上可以实现城市一般情况下的电费、水费交纳及相关查询。
在日前举行的百度世界2014大会上,百度发布了多款智能硬件新品,其中智能筷子“百度筷搜”成为最受期待的智能设备。这种筷子拥有智能检测回锅油、饮用水酸碱度和水果甜度、品种和产地等特色功能,可连接智能手机,随身携带使用。智能筷子的背后是强大的物联网,物联网可广泛应用于环境信息、交通流量信息、城市管网状态信息、能源能耗状况和各种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日常管理和应急指挥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信息。物联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定位跟踪,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跟踪技术,通过计算信息界点和目标节点的电磁波传送时间来实现跟踪定位。
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云计算的发展使得智慧城市中所要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多,数据类型也越来越多,于是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用开始逐渐普及。大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产物,大数据将遍布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从政府决策与服务,到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再到城市的产业布局和规划,直到城市的运营和管理方式,都将在大数据支撑下走向“智慧化”,大数据成为智慧城市的智慧引擎。
第二篇: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重庆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发展
研究报告
一、智慧城市发展概述 1.1智慧城市概念与特征
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会上,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随后,IBM又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启动智慧城市建设。
美国:IBM在《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白皮书中,这样定义“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智慧城市是人的智慧与信息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是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因此,它的重要特征体现在智慧城市的更快捷、更强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智慧城市特征具体有:
(1)透彻感知:利用遍布各处的传感设备和智能终端,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进行测量、监控和分析,使城市中需要感知和被感知的人与物可以相互感知,且能随时获取需要的数据和信息。(2)泛在互联:通过融合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网络,打造泛在的承载网络,可将各种采集信息和控制信息进行实时准确的传递,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互通。
(3)高效协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库及公共服务平台,加强行业部门间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使城市各个系统和参与者高效协作,达到城市运行的最佳状态。
(4)精准管控:通过透彻的感知、泛在的互联,以及对海里数据进行快速、集中、准确的分析和处理,进而做出科学的决策,实现对各个城市主体及城市系统的精准化、智慧化的管理和控制。
(5)创新应用:加强各种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创新平台建设,鼓励政府、企业和公众在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及各系统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6)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智能化的决策、管理体系功能,加强城市各系统的相互融合与相互促进,实现城市系统内外、城市各系统间,以及人与自然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
1.2智慧城市产生背景
智慧城市是在信息化、城市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充分利用最新信息技术成果,以智慧的方式规划城市、管理城市和服务城市,促进城市生活更加和谐。受社会生产方式及信息化技术等因素影响,智慧城市的发展经历了数字城市、感知城市、无线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不同的形态和发展阶段。《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一文从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层面的创新对智慧城市进行了解析。强调智慧城市不仅仅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方法应用。
数字城市:起步于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的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它指基于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技术、可视化和网络技术den信息技术,综合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和动态监测管理,强调实现城市运行和管理的可视化、数字化、网络化及城市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与信息技术的初步应用。
信息城市:最早见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纽曼儿.卡斯泰尔出版的《信息化城市》一书,作者认为信息时代正在展现一种新的城市形式,即信息城市。信息城市是对数字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信息社会一种新的城市形态,与数字城市存在本质区别。
1.3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1.3.1 智慧城市的智慧应用
2013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支持公用设备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快实施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水务、智慧国土、智慧物流等工程,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关于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已获国务院明确批复。其指导思想是: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坚持试点先行,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坚持机制创新,协调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其发展目标是:基础设施更加智能,公共服务更加便捷,社会管理更加精细,生态环境更加宜居,产业体系更加优化。
首先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数据处理与分析决策平台
城市的智慧关键在于提供智慧的应用,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能源、智慧物流、智能电网、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家居、智慧民生、智慧环保
1.3.2 面临的主要问题
建设智慧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创新工程,需要立足当地实情,着眼未来,做好分层规划和设计,分步实施。
(1)顶层设计缺乏,综合协调机制欠缺。智慧城市建设涉及交通、医疗、教育等诸多领域,首先应该做好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对整个架构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参与力量、各种促进因素和限制因素进行统筹考虑和设计。尽快出台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标准、系统接口协议,为地方政府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指引,减少重复投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统一数据标准,为各级政府部门间的横向协同和纵向互联做好准备。实际上,任何单一部门或者企业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都会面临诸多缺陷,必须建立一种能够综合协调各方业务内容并实现资源共享的智慧城市建设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就相关问题举行跨部门协调会议,解决项目建设、业务协同与资源共享问题。
(2)对智慧城市理解不透彻,概念不清、外延不明。从当前智慧城市发展实际来看,我们对于智慧城市的理解并不一致,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往往不同。例如,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往往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的角度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化主管部门则从工业化、信息化相互融合的角度规划本地的智慧城市建设,而地方政府如地级市则又从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角度去规划智慧城市建设。且有些地方甚至没有考虑物联网、无线宽带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仍然沿用以前的技术思路和模式。智慧城市的建设变成了各自为政,同时也存在了大量重复建设的情况。
(3)规划庞大,落地能力差。
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大多由政府主导,由政府立项,从平台建设到应用开发全部包揽的政府招标投资的建设模式,这种建设模式往往开放性不够,社会参与度不高,没有形成智慧城市建设可持续的商业发展模式,导致公众实际感受度不够,影响了智慧城市快速健康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应该建立在政府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的基础上,把智慧城市建设着力于市场应用、公众信息内在需求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一种投资共赢的可持续商业发展模式。
(4)各环节信息缺少互通互联,信息感知能力不够。在智慧城市的众多应用中,各种信息的感知均需要基于一个规范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如智慧交通建设拥有各个实时路况数据信息等,智慧医疗拥有个人就医等数据信息等,但是这些信息往往是建立在各自的信息平台中,各类应用缺乏有机的融合以及有效地管理。故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智慧城市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能够对各种数据进行识别分类处理和挖掘,运营各种创新的应用服务,真正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1.4重庆智慧城市建设思路 试点先行,服务民生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参事牛文元认为,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要点主要在于五个方面,一是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二是基础框架的布设、融合、标准,三是数字生产、数字流通、数字分配、数字消费建设,四是全方位物联网、监测网、计量网建设,五是市政管理与家庭智能生活建设。
建设智慧重庆的总体目标是实现智慧政务、智慧产业和智慧民生需求为导向,着眼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信息化基础设施为支撑,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重点,以智慧城市为抓手,全面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创新社会管理、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营造发展新优势,让我们的城市变得聪明起来,变得可以感知,真正实现宜居、畅通、环保、健康和平安。
二、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关系 2.1智慧城市对智能电网建设需求 2.1.1智慧城市需要强大的基础电力支撑 2.1.2智慧能源倡导绿色、清洁能源 2.1.3智慧环保要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2.1.4智慧生活要求丰富、便捷的惠民服务 2.1.5智慧产业引导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 2.2 智能电网对智慧城市支撑作用 2.2.1智能电网促进城市绿色发展 2.2.2 智能电网保障城市用电安全 2.2.3智能电网完善城市通信信息网络 2.2.4智能电网丰富城市服务内涵 2.2.5智能电网带动城市产业发展
三、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发展有效举措 4.1基于智能电网的智慧城市基本架构
4.1.1信息采集层 4.1.2运作操控层 4.1.3领导决策支持层
4.2重庆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有效形式
4.2.1 4.2.2 4.2.3
四、智慧重庆发展效益分析
5.1经济效益 5.2社会效益 5.3环境效益
五、意见和建议
第三篇:城市发展硬支撑
以城市发展硬支撑提升文化软实力
城市不仅是文化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也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县按照“科学、绿色、人文、统筹”的原则,将文化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基调,在****的全面创建中不断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实现了城市建设与文化发展的互推共进。
主题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县委、县政府经过慎重考虑和认真研究,突出“草原”和“水”两大主题文化元素,提出了全面“******”的工作思路。在创建中,本着挖掘、开发并重的原则,努力探索城建、旅游、文化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在城市建设中充分挖掘草原、湿地和水等自然禀赋的优势;在旅游发展中充分彰显地域文化、民风民俗等方面的特色,重点规划了蒙元文化区、民俗风情园、特色一条街、和代表性节点等精品亮点,着力构建城建、生态、产业、文化互动共赢的城市发展格局,进一步丰富了草原水城的文化内涵。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文化繁荣的重要保障。要以建设环首都扶贫攻坚县为契机,通过将产业聚集到园区中,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上,人口吸引到县城、小城镇和中心村中,不断提高了草原水城的吸附能力,为县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在建设中,转变了单打一的片面
城市发展理念,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到广场、公园、街道、建筑、企业、旅游、娱乐、活动、节庆、宣传等各个领域,体现在城镇建设、园区打造、产业发展、群众生活的各个环节,将****真正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进行规划创建。
作为草原文化的核心区,我们要借势发力,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抢抓**打造大文化品牌的大好机遇。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工作思路、深化发展理念、丰富创建内涵,逐步向打造 “全国唯
一、世界独特”的城市品牌目标迈进,使****成为**名副其实的代名词。
第四篇:智慧城市发展论文
中小型智慧城市建设
摘要:智慧城市建设以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为基础,包含了众多领域,各个领域之间有机互联,互为整体,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开展如火如荼,但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多种举措稳步推进。
关键词:智慧城市 智能交通系统 智慧医疗系统 智能电网 发展前景
一、发展背景
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公布,明确提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智慧发展、五化融合。2014年8月29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根据八部委文件精神,推进智慧城市的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以人为本,务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突出为民、便民、惠民,推动创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向城市居民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避免重建设、轻实效,使公众分享智慧城市建设成果。
(二)因地制宜,科学有序。以城市发展需求为导向,根据城市地理区位、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产业特色、信息
— 1 — 化基础等,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综合条件较好的区域或重点领域先行先试,不断总结经验,再逐步扩大建设范围和领域,有序推动智慧城市发展,避免贪大求全、重复建设。
(三)整合资源,统筹协调。进一步依托云计算中心及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等系统性软硬件设施,整合政企各方现有的软硬件资源,统筹协调,减少不必要的资源重复及浪费,不断优化流程,提升效率。
(四)市场为主,协同创新。积极探索智慧城市的发展路径、管理方式、推进模式和保障机制。鼓励建设和运营模式创新,注重激发市场活力,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投资和运营,杜绝政府大包大揽和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五)可管可控,确保安全。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强化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落实责任机制,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和保护个人信息的力度,加强要害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确保安全可控。
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六)细化要求。
1、公共服务便捷化。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环境保护、交通出行、防灾减灾、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领域,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的信息服务体系,公众获取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方便、及时、高效。
2、城市管理精细化。市政管理、人口管理、交通管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社会诚信、市场监管、检验检疫、食品药品安全、饮用水安全等社会管理领域的信息化体系基本形成,统筹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及建(构)筑物数据库等资源,实现城市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数字化、精准化水平大幅提升,推动政府行政效能和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3、生活环境宜居化。居民生活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水、大气、噪声、土壤和自然植被环境智能监测体系和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在线防控体系基本建成,促进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4、基础设施智能化。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建成。电力、燃气、交通、水务、物流等公用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运行管理实现精准化、协同化、一体化。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
5、网络安全长效化。城市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基础网络和要害信息系统安全可控,重要信息资源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居民、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得到有效
— 3 — 保护。
三、发展前景及问题
智慧城市是指充分借助各种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是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交汇点,代表了信息技术发展和综合利用的方向。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正面临着人口膨胀过快、交通拥堵不堪、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等多种挑战,推动城市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打造智慧城市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智慧城市建设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智慧城市已成为医治“城市病”的最佳良药,是城市发展的高层次需求。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智慧的基础设施、智慧产品、智慧技术、智慧设备等协同推进,最终形成城市整体智慧产业链,推动传统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型升级。未来成熟的智慧城市体系将包含以下几种必要组成。
1、集多种技术为一体化的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从而建立起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目前,智能交通系统已发展为集交通信息采集、通信传输、数据处理、控制指挥等技术为一体的多学科应用型产业,因其实时、准确、高效、绿色的特点,成为解决一些大型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2、实时互动的智慧医疗系统。智慧医疗是以医疗信息化为基础,核心是借助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通过传感设备进行患者的身份管理,形成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患者主索引,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约定的业务逻辑和网络协议,进行信息的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目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疗主要应用于医疗器械与药品的监控管理、数字化医院和远程医疗监护三个方面。未来智慧医疗产业将向个性化、移动化方向发展,智慧胶囊、智慧护腕、智慧健康检测产品等移动智慧医疗产品将会广泛应用,借助智慧手持终端和感测器,有效地测量和传输健康数据。
3、坚强型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基于高速通信网络,利用传感和测量技术、设备技术、控制方法以及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等先进技术,实现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高度融合。智能电网具有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等特点,能够抵御各类外部干扰和攻击,同时,由于具有强韧的电网基础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因此在实现多种能源便捷接入的同时,能够抵御各类外部干扰和攻击。智能电网是电网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世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个性化智慧家庭。智慧家庭又可称为智慧家庭服务平台,是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家电控制等技术,将家庭电器智能控制、信息交流及消费服务等家居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创造出高效、舒适、安全、便捷的个性化家居生
— 5 — 活。智慧家庭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全新的体验,依托数字电视机顶盒、个人手机等终端载体,实现政务服务、社会服务信息化,将人们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机联系并融合起来。同时,智慧家庭可将技术、产品、应用、服务和社会、社区、家庭、个人等单元密切联系起来,体现出科技创新对于提升消费水平、推动人文生活进步的巨大力量,真正做到安全、便利、舒适、节能、智能。智慧家庭产业融合了硬件升级、软件应用与运营服务等多个领域,为芯片制造商、面板厂商、终端厂商、内容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等产业链参与者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及空间。
(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仍存在的问题。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基本与世界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并且具有良好的实践土壤。随着科技部在2013年10月将20个城市纳入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的规划数目已超过220个,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各地先后投入智慧城市建设中。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但综合分析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1、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缺少运营准入标准,存在项目一哄而上等现象。此外,由于缺乏相关的标准体系,项目建设水平、基础参差不齐,严重制约智慧城市的建设。
2、缺乏详细的工作任务和实施路线。目前我国有些城市盲目跟风,把智慧城市仅仅定位在工程建设,或者是作为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没有深刻领悟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国家 — 6 — 打造智慧城市的核心目的。
3、缺乏相应的配套体制和法制环境。由于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工程,而当前各地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这一特性认识不足,没有建立推动智慧城市运营和管理的长效机制,仅仅依靠政府投资来推动建设,无法充分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将直接导致智慧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严重不足。
(三)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多种举措稳步推进。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智慧城市建设对于加快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求解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复杂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途径。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多种举措稳步推进。
1、要制定顶层设计和长期规划。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指导性政策,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力量,联合推进,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要求,加强对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管理和监督。
2、要考虑各个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从自身特色和需求出发,以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为着眼点,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在统一规划下考虑到每个城市所处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3、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配套措施和法制环境。建立运营和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多种手段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重照,刘淑华.智慧城市:中国城市治理的新趋向[J].电子政务,2011(06).[2]李峰.智能交通系统在国外的发展趋势[J].国外公路,1999(01).[3]王立谦,朱明清.浅谈智能电网的现状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9).[4]李建功,唐雄燕.智慧医疗应用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J].中兴通讯技术,2012(02).[5]李艳.如何认识和推进社区信息化——面向社区服务和管理开展社区信息化的经验总结[J].中国信息界,2007(06).— 8 —
第五篇:新兴CBD城市发展 高峰论坛策划方案
新兴CBD 城市发展 高峰论坛策划方案
一、前言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21世纪的中国是城市的中国。中国加入WTO之后,随着中国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中国各区域板块的发展也百舸争流,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明显,中国进入了城市经营时代,每个城市都在寻找最能代表自己的特性和定位,城市的经济也继产品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顺应当今世界经济的大潮走向体验经济。然而,作为我国三大三角洲区域之一的黄河三角洲,在珠三角和长三角一路高歌猛进的日新月异中,却显得沉稳有余而活力不足。是区域位置的限制,还是城市定位的偏颇,在新世纪里,黄河三角洲的崛起任重而道远。作为黄河三角洲的房地产业,则扮演着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及其竞争力、承担起城市品牌建设和城市运营的重任。
二、论坛策划思路探讨黄河三角洲区域、城市发展与房地产开发的高端问题,搭建城市运营与房地产发展的交流平台,吸引城市乃至省级各主流媒体的关注支持,引导城市房地产投资及选择 消费的方向,成为业界人士思想沟通、碰撞的舞台和商业合作的纽带,并以此为契机,成为东营房展会一个固定的活动营销工具,每年都于相同的时间段举行,这是高峰论坛总的策划思路。
三、论坛名称与宣传口号
1、本届论坛名称:黄河三角洲城市发展高峰论坛
2、本届论坛宣传口号: 聚焦黄河三角洲区域发展,关注东营城市未来!
四、论坛目的
1、拔高2005东营房车展的展会规格,制造亮点,吸引人气,树立展会品牌;
2、为黄河三角洲的城市发展寻找脉络与突破口,为东营房地产业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视角,使行业朝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
3、为东营房地产业内人士创造一个与国内行业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共讨发展大计的机会,这有对于培育行业内健康良好的交流合作环境。
五、论坛筹备
1、论坛支持单位东营市人民政府东营市建委东营市房地产管理局
2、论坛媒体支持东营住交会主流媒体联盟:齐鲁晚报东营日报胜利日报鲁中晨报城市信报东营电视台胜利电视台东营广播电台
3、论坛主办单位东营市房地产管理局
4、承办单位:知己知彼广告特约协办:深圳瑞尔特房地产顾问机构
5、论坛时间 2005年04月16日星期六
6、论坛地点大明大厦会议室
7、主讲嘉宾朱曙东:深圳瑞尔特房地产顾问机构董事长蔡家声:蔡家声特许建筑师行总裁李卓章:广东省房地产协会副秘长 刘锐:深圳瑞尔特机构副总经理兼东营项目群总经理市政府市委官员
8、邀请嘉宾、领导及各界人士(待定)【政界要员】东营市主管城市建设副市长东营城建局局长 东营房地产管理局局长东营国土局局长东营规划局局长东营建委主任【业界要员】国内知名经济专家学者【媒介要员】齐鲁晚报东营日报胜利日报鲁中晨报城市信报东营电视台胜利电视台东营广播电台【房地产界】东营各大型房地产负责人东营房地产业内专业人士【论坛主持】
9、邀请主讲嘉宾活动安排日期 时间 地点 事项
11月13日
下午 抵达东营 下榻东营宾馆
下午至晚上 东营市区 参观、到房车展现场指导工作
11月14日
上午 大明大厦会议室 与东营各界人士会面、高峰论坛
下午 大明大厦会议室 与东营各开发商会面、房地产业界人士高峰会议
10、演讲嘉宾与内容论坛地点
论坛主题 演讲人 演讲人身份 演讲主题 演讲时间 大明大厦会议室
黄河三角洲城市发展高峰论坛 朱曙东 深圳瑞尔特房地产顾问机构董事长 城市商业地产开发模式及投资形式 40分钟
蔡家声 蔡家声特许建筑师行总裁 房地产建筑与人的和谐 25分钟
李卓章 广东省房地产协会副秘长 黄河三角洲区域城市房地产发展趋势 25分钟
刘锐 深圳瑞尔特机构副总经理兼东营项目群总经理 东营城市发展趋势 25分钟
待定 待定 市政府、市委官员 待定城市规划 待定大明大厦会议室
房地产业界人士高峰会议
朱曙东 深圳瑞尔特房地产顾问机构董事长 与东营各界人士会面、依现场情况做主题演讲 不限 蔡家声 蔡家声特许建筑师行总裁 同上 不限
李卓章 广东省房地产协会副秘长 同上 不限
刘锐 深圳瑞尔特机构副总经理兼东营项目群总经理 同上 不限 待定 市政府、市委官员 同上 不限
待定 开发商A 同上 不限
待定 开发商B 同上 不限
待定 开发商C 同上 不限
待定 开发商D 同上 不限
六、论坛的宣传报道
(一)论坛宣传报道策略:拔高本次论坛高度,将区域经济、城市发展、房地产业发展、现代媒体策略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联合东营各大主流媒体及官方网站进行全方位告知、推广、宣传、报道。
(二)论坛前期宣传报道主题与内容:
论坛主题与内容的告知媒介:直投、软文、硬广、网站、展会平面、户外广告印刷或打印论坛宣传资料,招商的同时与开发商进行沟通。在各种媒体宣传时加入论坛宣传口号。
▊2005黄河三角洲城市发展高峰论坛——聚焦黄河三角洲区域发展,关注东营城市未来!东营房车展第一次接轨中国住交会,引入“黄河三角洲城市发展” 主题高峰论坛,打造东营房地产专业第一论坛;
▊2005黄河三角洲高峰论坛之“房地产业界人士高峰会议”
七、论坛后期的报道
1、对本次高峰论坛成功举办的相关内容报道;
2、各界人士、专家学者为黄河三角洲城市发展、房地产业发展、城市规划定位的“激扬文字”;
3、东营人怎样看待自己发展的讨论。
八、论坛资料1、2005东营房车展会刊、东营城市宣传资料;
2、论坛资料:特邀佳宾介绍、论坛日程安排、手袋;
3、本次高峰论坛礼品:待定。
九、分工协作
(一)、主办方
1、负责邀请联络各政府部门要员
2、负责各嘉宾接待工作
3、出面与媒体合作的前期沟通与宣传报道
4、全程承办本次论坛的所有活动的开展及其费用支付
(二)、协办方
1、配合作好本次论坛的组织接待工作
2、协助主办方的工作开展
3、落实朱曙东和各位演讲嘉宾与演讲内容
(三)、双方的衔接与沟通双方各自确定主要对接人及其对接方式
十、论坛操作流程
(一)、前期准备工作
1、媒体的前期宣传与炒作为将本次论坛的层次拔高,联合东营各大主流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与跟踪报道。
2、论坛前期的宣传:报纸:软文、新闻、硬广介绍论坛相关内容;电视、报纸:特邀主讲嘉宾相关采访;网站:高峰论坛与高峰会议公布;展会现场、手机短信:向市民发布论坛消息。
3、准备工作(均指定专人负责)会议工具: 邀请函的发放(4月8日前)
会议资料与会议礼品装袋(4月13日); 签到本、礼品、花篮订制(4月13日); 鲜花、水果、茶水(4月14日);
嘉宾牌、投影仪、灯光、音乐碟、话筒、音箱(4月14日准备完毕,会前提前半小时再确认)。现场包装:大明大厦外包装、会场包装、导视系统(4月13日准备完毕,4月14日布置完毕)。
嘉宾接待:下榻宾馆预定、房车展现场指导、休闲活动安排用 餐:在4月14日确定菜单; 4月14日确定来宾人数后预定用餐数量;先拟定人员坐位,最终根据当日到会签到人员确认坐位(会 议开始半小时候后以来宾名册安排)
用 车:特邀嘉宾专人专车配送及其工作要求(4月13日拟定,4月14日确定)
[论坛流程] 主题:2005黄河三角洲城市发展高峰论坛 时间:04月16日08:30—12:00 地点:大明大厦会议室1、08:00本次论坛主办方接待小组成员及工作人员在大明大厦会议室集合,开始最后的检查、准备工作、进场准备迎接参会人员;
2、整个大明大厦会议室按照面向讲台、从左到右的顺序,分为讲台区和座位席的四个分区,每个区都设置专人负责,具体是中间前三排的嘉宾区(由 负责)、中间前三排嘉宾区后面的开发商、业内人士区(由______负责)、左边进门的座位为媒体记者区(由 负责)、右边的座位为客户及市民区(由______负责);讲台区设置左右两个演讲台,左边为主讲嘉宾演讲,右边为主持人,讲台区台上台下各设置礼仪服务小姐一名,专司嘉宾引导、茶水和麦克风的递送;
3、08:30论坛接待小组及工作人员现场接待参会人员、迎接嘉宾并签到;
4、09:00 主持人介绍参加本次高峰论坛的特邀嘉宾和政府领导;
5、09:10主持人介绍并宣布本次高峰论坛正式开始;
6、09:15特邀嘉宾 演讲;
7、09:55特邀嘉宾 朱曙东先生 演讲;
8、10:20特邀嘉宾 演讲;
9、10:45特邀嘉宾 演讲;
10、11:10主持人安排各大主流媒体和与会者现场采访(主持人先大致回顾本次论坛的精彩片断,同时工作人员上台搬开左边的演讲台,另外放置四把主讲嘉宾座椅,并请主讲嘉宾座上台接受采访);
11、12:00宣布2005黄河三角洲城市发展高峰论坛结束,同时宣布房地产业界人士高峰会议下午14:00在大明大厦会议室举行;并邀请来宾合影留念;
12、12:10参会人员退场,前往宾馆用午餐。后勤13、11:30嘉宾接送专车到达场外迎接;
14、11:30 宾馆订餐对接人员到场安排工作;午餐12:20 宾馆盛宴款待来宾;用完餐:嘉宾接送专车到达场外送嘉宾休息。
[高峰会议流程] 主题:房地产业界人士高峰会议 时间:4月16日14:00—17:00 地点:大明大厦会议室1、13:20全体接待小组工作人员在大明大厦会议室集合,开始最后的检查、准备工作;
2、13:30工作人员进场准备迎接参会人员;
3、14:00高峰会议接待小组及工作人员现场接待参会人员、迎接嘉宾并签到;
4、14:30参加本次房地产业界人士高峰会议的嘉宾就座(台下),主持人介绍并宣布高峰会议正式开始;
5、14:32主持人介绍参加本次高峰会议的嘉宾;
6、与会人员互动式交流7、17:00主持人宣布2005黄河三角洲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暨房地产业界人士高峰会议结束,并邀请来宾合影留念;
8、17:10参会人员退场,在宾馆用餐。后勤9、16:55嘉宾接送专车到达场外迎接; 10、16:55 宾馆订餐对接人员到场安排工作;晚餐17:30 宾馆盛宴款待来宾;用完餐:嘉宾接送专车到达场外送嘉宾休息或活动安排。
十一、费用估算(另案)
十二、注意事项本次高峰论坛的举办本着“办大、办好”宗旨,坚持方案的可操作性与可控制性原则,操作必须早作准备,反复推敲各个环节,具体操作中,下午的房地产业界人士高峰会议可以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调整会议形式。本次高峰论坛要统筹管理,对关键环节要实行重点控制。
附件一(给开发商或同行的):论坛邀请函尊敬的 公司 领导:
“2005黄河三角洲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是2005东营第六届(春季)房地产暨汽车展示交易会中最为重要的活动,本次论坛主要是:通过探讨黄河三角洲区域、城市发展与房地产开发的高端问题,搭建城市运营与房地产发展的交流平台,吸引城市乃至省级各主流媒体的关注支持,引导城市房地产投资及选择消费的方向,达到让论坛成为业界人士思想沟通、碰撞的舞台和商业合作的纽带,并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交流合作环境的目的。
“2005黄河三角洲城市发展高峰论坛”诚邀阁下参会,与行业精英共同探讨黄河三角洲城市的发展。本次论坛的主题是:黄河三角洲城市发展本次论坛宣传口号:聚焦黄河三角洲区域发展,关注东营城市未来!
本次论坛的时间为:2005年04月16日星期六 本次论坛的安排是:
上午: 08:30—12:00 为 2005黄河三角洲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地点:大明大厦会议室(免费)下午:14:00—17:00 为 房地产业界人士高峰会议(拟邀请东营房地产主流开发商5家,会议交流费2000元。)
地点:大明大厦会议室 回 持单位名称:参加人数:姓名: 职务:联系电话:
附件二(给嘉宾的)
TO: 公司 先生 FROM: 深圳瑞尔特房地产顾问机构 FAX: [关于2005黄河三角洲城市发展高峰论坛]
本次论坛宣传口号:聚焦黄河三角洲区域发展,关注东营城市未来!
论坛支持单位:东营市人民政府、东营市建委、东营市房地产管理局论坛媒体支持:东营各主流媒体(报纸、电视、电台)论坛
承办单位:知己知彼广告公司论坛特约协办单位:深圳瑞尔特房地产顾问机构 论坛时间:2004年4月16日星期六论坛 地点:大明大厦会议室拟确定 主讲嘉宾及主题:
朱曙东:深圳瑞尔特房地产顾问机构董事长演讲主题:城市商业地产开发模式及投资形式(待定)蔡家声:蔡家声特许建筑师行总裁演讲主题:房地产建筑与人的和谐(待定)李卓章:广东省房地 产协会副秘长演讲主题:黄河三角洲区域城市房地产发展趋势(待定)演讲主题:东营城市发展趋 势(待定)
需要 先生确定的演讲主题:
本次论坛涉及主题内容:
一、城市运营与城市运营商;
二、国内商业房地产开发状况及国内商业地产开发模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