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15消费者权益日黑板报内容参考资料
315消费者权益日黑板报内容参考资料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internationaldayforprotectingconsumers'rights)。这一国际日最先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以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促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由来1962年3月15日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发表了《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消费者的“四项权利”,即:有权获得安全保障;有权获得正确资料;有权自由决定选择;有权提出消费意见。
并作为最基本的工作目标。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的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同时,选择这样一天作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也是为了扩大宣传,促进各国消费者组织的合作和交往,在国际范围内引起重视,推动保护消费者的活动。
从1983年以来,每年3月15日,全球各地的消费者组织都举行大规模的活动,宣传消费者的权利,显示消费者的强大力量。其中包括发布新闻公报、向公众介绍消费者组织的活动;告诉人们消费者组织将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做哪些工作;通过报纸、刊物、电台和电视节目进行宣传,在学校发放宣传材料或消费者刊物。组织消费者权利的演说,努力提高消费者的保护意识。有的国家的消费者组织在这一天向公众征集“消费权益歌”,有的组织演讲比赛、保护消费者知识竞赛或进行“一年最严重的损害消费者利益事件”的评定活动;奖励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作出贡献的人;举办各种展览;举办消费教育讲座;有些国家的消费者组织还开展对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检查;举行集会、演出、现场宣传咨询投诉和义务服务等活动。
[1]我国自1987年开始,每年的3月15日,全国各地消费者组织都联合各有关部门共同举办隆重的纪念活动,运用各种形式宣传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成果,促进全社会都关心、支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宣传活动已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意义深远的社会性活动。
编辑本段节日运动
消费者运动,指的是在近、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消费者为争取社会公正,维护自身权益,同损害消费者利益行为进行斗争的一种有组织的社会运动。起初,在欧美一些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些企业无视消费者利益,生产和推销劣质产品,使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如美国就曾出现过在食品、药品中加入许多有害物质,损害消费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当时,芝加哥的肉类食品加工业的卫生状况也非常令人担忧。正是因为如此,有人提出对食品、药品进行检验的主张。在这种情况下,广大消费者逐渐形成共同意识,要与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进行斗争,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认识到凭个别消费者的力量无法对抗有组织的企业者,必须团结才能产生力量。于是,消费者运动便应运而生。1898年,全世界第一个消费者组织在美国成立,1936年,建立了全美的消费者联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种反映消费者利益和要求的组织,在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出现。在此基础上,1960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宣告成立。之后,消费者运动更加活跃,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建立了消费者组织,使消费者运动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社会现象。目前,全世界已有90多个国家共300多个消费者组织在开展活动。中国消费者协会于1984年12月26日成立,1987年9月加入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成为正式会员世界性的消费者运动引起了联合国组织的重视。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的代表已被吸收并成为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工业发展组织、粮食组织和贸发会议等机构中的顾问和联络员,代表消费者并反映他们的利益,参加有关会议和文件的制定。1985年4月9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保护消费者准则》敦促各国采取切实措施,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编辑本段主要宗旨
⑴向消费者提供信息,对消费者进行教育,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⑵处理消费者投诉,帮助消费者挽回损失;
⑶搜集消费者的意见并向企业反馈;
⑷大造舆论,宣传消费者的权利,形成舆论压力,以改善消费者的地位;
⑸参与国家或政府有关消费者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并要求政府建立消费者行政体系,处理消费者问题;
⑹成立消费者团体,确立消费者主权;
⑺加强消费者国际团体及合作
编辑本段中国世界消费者权益日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企业与消费者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具有做好维护消费者利益工作的制度基础、经济基础与社会基础。尽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消极因素,使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但是,政府、企业及消费者正在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积极推动建
立消费者组织,这是措施之一。
据统计,截止1992年底,中国已建立县以上消费者组织2400多个,在农村乡镇、城市街道以及学校、机关、集贸市场、大中型工商企业中,建立各种类型的分会、联络站、监督站总计达3万多个。各级消费者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35万件,其中90%的问题都得到了合理解决,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亿元。由于中国消费者组织受到群众拥护以及党和政府的支持,且具有半官方性质,所以具有较高的权威性,问题的解决也比较顺利。中国保护消费者利益工作的另一个突出之点,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立法工作进展也较快。
中国的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个计划单列市制定颁布了地方性的保护消费者权益专门法规。全国的保护消费者权益专门法规也将很快出台。与此同时,许多工商企业也积极开展自我监督,做好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工作。从中国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发展实践可以看出,在短短的几年内,中国完成了资本主义国家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做得到的事情。事实证明和将要继续证明,中国的消费者运动具有资本主义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和特色。综上所述,消费者运动经历了一个从自发的群众性活动到有组织的群众性活动;从政府的行政干预到用法律保护消费者利益;从生产者、经营者对保护消费者的放任状态到积极参与的历史过程。全球一个总的趋势是,世界各国政府越来越关注国民生活,把保护消费者利益列为社会及经济政策的重要部分。由此可以说,消费者运动的前景无疑将是无限光明的。
编辑本段消费者权益定义
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有偿获得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以及在以后的一定时期内依法享有的权益。
消费者权益,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下适应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赋给商品最终使用者享有的权利。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依照社会经济运行的需要和市场上消费者的主体地位,制定明确的立法,这就使消费者权益不仅是一种公共约定和共认的规范,还得到了国家法律的确认和保护。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消费者联盟就已确定了消费者有下列基本权利:
安全权
知情权
自主选择权
公平交易权
依法求偿权
获得教育权
结社权
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
监督权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消费者不仅是市场的主体,而且是国家社会的主人。
编辑本段消费者权益保护
[2]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起源于欧洲,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各消费者组织便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到发展中国家。
1960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和荷兰等5个国家的消费者发起成立了独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无政治倾向的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简称ci),总部设在海牙,后迁至英国的伦敦。经过发展,全世界共有90多个国家的300多个消费者组织加入了ci。同时,世界性的保护消费者活动也受到了联合国组织的重视。国际消联的代表已成为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工业发展组织、粮食组织和贸发会议等机构中的顾问和联络员,代表消费者的利益,参加有关会议和政策的制定工作。1985年4月9日,第39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保护消费者准则》。大大促进了世界各国制定并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工作,使全球消费者保护运动进入了一个更加蓬勃发展的阶段。
中国发展
中国消费者协会于198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全体性社会团体。它的宗旨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引导广大消费者合理、科学消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1987年9月,中国消费者协会被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接受为正式成员。从这一年开始,每年的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及地方各级协会也都要联合各有关部门共同举办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运用各种方式介绍消费知识和有关法律知识,宣传消费者的权利;唤醒、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
XX年“”标志的期间,中国消费者协会推出“标志”。它是中消协推出的一种信誉认证,是对所有行业,商品、服务质量上乘,接受消费者协会调节的骨干企业的认可和证明。任何产品申请使用“标志”,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考察审核程序,从而确保“标志”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标志”以中国消费者协会会徽图形为上方图形,同时加注“”字样。此标志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优质商品或服务的一种认可和证明,二是使企业履行做出的承诺:即发生小额消费者权益争议时,消费者与经营者双方协商不成,经经营者自愿接受消费者协会的调节意见,以避免小额争议久拖不决。
中国消费者协会推出“标志”的目的有四:一是便于更有效地解决小额消费者权益争议,从而使消费者协
会能更好的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能;二是对优质商品及服务的一种证明,便于消费者择优购买;三是通过使用便于识别的统一标识,帮助广大消费者正确选择商品和服务,行之有效地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安全、健康消费;四是有利于扶优限劣,增强企业竞争力
第二篇:XX消费者权益日手抄报内容资料
XX消费者权益日手抄报内容资料
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今天聘才小编为大家收集了XX消费者权益日手抄报内容资料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消费者权益日
为了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重视,促进各个国家、地区消费者组织的合作与交往,更好地开展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从1983年以来,每年3月15日,全球各地的消费者组织都举行大规模的活动,宣传消费者的权利,显示消费者的强大力量。其中包括发布新闻公报、向公众介绍消费者组织的活动;告诉人们消费者组织将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做哪些工作;通过报纸、刊物、电台和电视节目进行宣传,在学校发放宣传材料或消费者刊物。组织消费者权利的演说,努力提高消费者的保护意识。有的国家的消费者组织在这一天向公众征集“消费权益歌”,有的组织演讲比赛、保护消费者知识竞赛或进行“一年最严重的损害消费者利益事件”的评定活动;奖励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作出贡献的人;举办各种展览;举办消费教育讲座;有些国家的消费者组织还开展对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检查;举行集会、演出、现场宣传咨询投诉和义务服务等活动。
我国自1987年开始,每年的3月15日,全国各地消费者组织都联合各有关部门共同举办隆重的纪念活动,运用各种形式宣传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成果,促进全社会都关心、支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宣传活动已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意义深远的社会性活动。
二、及标志由来
1960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和荷兰等5个国家的消费者发起成立了独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无政治倾向的世界消费者联盟,总部设在海牙,现已迁至英国的伦敦。目前,它的成员已有来自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三百多个消费者组织。
“”“即国际消费者权益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protecting consumers’ rights)。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把每年的3月15日定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并规定消费者享有获得安全保障、获得产品正确资料、自由决定选择以及要求赔偿和要求保障有益的健康环境等权利。
中国消费者协会于198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全体性社会团体。它的宗旨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引导广大消费者合理、科学消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1987年9月,中国消费者协会被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接受为正式成员。从这一年开始,每年的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及地方各级协会也都要联合各有关部门共同举办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运用各种方式介绍消费知识和有关法律知识,宣传消费者的权利;唤醒、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
XX年“”标志的期间,中国消费者协会推出“标志”。它是中消协推出的一种信誉认证,是对所有行业,商品、服务质量上乘,接受消费者协会调节的骨干企业的认可和证明。任何产品申请使用“标志”,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考察审核程序,从而确保“标志”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标志”以中国消费者协会会徽图形为上方图形,同时加注“”字样。此标志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优质商品或服务的一种认可和证明,二是使企业履行做出的承诺:即发生小额消费者权益争议时,消费者与经营者双方协商不成,经经营者自愿接受消费者协会的调节意见,以避免小额争议久拖不决。
中国消费者协会推出“标志”的目的有四:一是便于更有效地解决小额消费者权益争议,从而使消费者协会能更好的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能;二是对优质商品及服务的一种证明,便于消费者择优购买;三是通过使用便于识别的统一标识,帮助广大消费者正确选择商品和服务,行之有效地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安全、健康消费;四是有利于扶优限劣,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我国的315
我国自1987年开始,每年的3月15日,全国各地消费者组织都联合各有关部门共同举办隆重的纪念活动,运用各种形式宣传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成果,促进全社会都关心、支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宣传活动已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意义深远的社会性活动。
四、我国保护消费者组织
我国的现有的两个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组织是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
(1)中国消费者协会 性 质
中国消费者协会于198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全国性社会团体。
宗 旨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宗旨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引导广大消费者合理、科学消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2)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
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民政部注册,于1989年11月正式成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消费者组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又是公益性社会团体。宗旨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消费者地位、推进保护消费者事业的发展。积极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组织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职责;正确引导消费,向社会推荐优质商品和优质服务;致力于与国内外热心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团体和其它组织以及知名人士的友好合作和国际交流。
第三篇:3.15消费者权益日板报资料
3.15消费者权益日板报资料
1962年3月15日,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发表了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消费者的“四项权利”,即:有权获得安全保障;有权获得正确资料;有权自由决定选择;有权提出消费意见。肯尼迪提出这这四项权利,以后逐渐为世界各国消费者组织所公认,并作为最基本的工作目标。
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的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选择这一天 作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也是为了扩大宣传,促进国际范围内保护消费者的活动。正如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主席帕金女士所说:“人民的交往,产品的交换,技术和通信的活动等等,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考虑并行动。当这种斗争每天继续下去的时候,我们每年选择一天,让各方面都能听到我们为消费者而发出的声音,并且获得为未来的任务而努力的精神动力.”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纪念活动包括:举行记者招待会或发布新闻公报,向公众介绍消费者组织的活动情况,公布新的一年的工作计划,告诉人们消费者组织将为保护消费者利益做哪些工作;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发放传单或消费者刊物、电视节目、咨询和多种形式的展览等活动介绍”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内容,努力提高一般消费者的认识。
中国消费者协会于1987年9月加入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后,每年的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也都组织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举办大规模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咨询服务活动,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声势大,影响大,效果好。
第四篇: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宣传资料
年年3.15,今又3.15.在2011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耒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质量至上,安全为天”为题,热忱向全市广大消费者宣传和提示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质量和安全隐患,从而避免因产品质量缺陷或操作不当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和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
一、如何选购烟花爆竹
▲看供应商。建议消费者到有销售许可证的专营公司或专营店去购买。因为我国对烟花爆竹产品的销售有严格管理,正规渠道的产品品质更可靠,质量安全也更有保障。
▲看类别。烟花爆竹产品有十几类几千个品种,消费者应根据年龄,掌握烟花爆竹知识程度、燃放程序、消费的场地,合理选购烟花爆竹产品。消费者一般选购药量相对较少的B、C、D级产品,A级产品国家标准规定只能由专业人员燃放,无专业人员燃放时请勿购买消费。▲看外观。应整洁、无霉变、完整未变型,无漏药、浮药的产品。▲看标志。应完整、清晰,即有正规的厂名、厂址,有警示语,中文燃放说明清楚,如是否有警示语、燃放方法(如何选择地点、时间、操作方法等)、燃放过程中注意事项等。
▲看引火线。除摩擦类和部分线香类外,应无霉变、无损坏、无藕节的安全引线,安全引线是一种能控制燃烧速度的外部裹有一层防水清漆的,颜色一般为绿色的引火线。
二、如何燃放烟花爆竹
▲燃放前,一定要花几分钟时间认真阅读产品燃放说明,对燃放说明和警示用语中明确提出的禁止条款,切不可轻越雷池。严格按照燃放说明来正确操作是防止意外的有效保障。
▲选择燃放场地,要选择空旷、平坦、无障碍的地点,特别要注意远离易引起火灾的山林、油站、电网等危险源。无适当的燃放场地宁可不放,否则可能发生意料不到的火灾,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在城市和道路附近燃放,特别注意遵守相关管理规定;利用道路燃放,一定要设置警戒,防止变化中的人流、车流靠近危险源。花炮放置点地面一定要平、要硬,条件受限时或产品本身细长的一定要采取四周用砖石等圈围的方式增加产品稳固性,这是有效防止意外倒筒的办法。▲点燃时,头部一定要偏离发射筒口,点燃后,要迅疾离开到安全距离之外,切不可一人试图点燃两个以上的花炮。在燃放过程中出现瞎火,一定不能立即上前,一般应在15分钟后处置,处置时特别注意不能将头部置于发射口上方,此外燃放中还要注意防止行人和观众向正在燃放的产品靠近。
▲点燃产品尽量采用香或香烟点火,不宜直接用打火机点火,以免烧伤手指。侧身点燃后(严禁身体任何部位正对产品的燃放轨迹方向),人即离开到安全位置。
▲烟花的燃放不可倒置。吐珠类烟花的燃放最好能用物体或器械固定在地面上进行,若燃放说明明确有禁止手持时,绝不允许手持。允许手持的,只能用手指掐住筒体尾端,底部不要朝掌心,点火后,将手
臂伸直,烟花火口朝上,尾部朝地,对空发射。禁止在楼群和阳台上燃放。
三如何选购室内加热器
▲消费者应选购知名企业生产的名牌产品和在售后服务上有保障的产品,查看产品的保修期承诺和维修站的设置情况,以确保有可靠的维修服务保障。
▲室内加热器产品的电气安全性能至关重要,在购买室内加热器产品时,消费者应挑选那些经过国家强制性认证贴有CCC认证标识的产品,并注意产品是否带有产品合格证。另外,还要检查产品的标志、规格型号和商标是否与产品包装箱、使用说明书相一致。
▲消费者在选购该类产品时应检查室内加热器产品的外表面质量,看烤漆是否均匀、色泽光亮,是否有脱落、凹痕、严重划伤和挤压的痕迹,看各种开关、旋钮是否灵活可靠,控制面板字迹是否清晰,附件是否齐全,电源线、插头是否牢固,必要时应在现场通电体验一下产品的使用效果。
专家提醒,消费者应根据家庭电表容量、使用环境、使用房间面积和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室内加热器产品。
四、如何带小孩安全玩好游乐设施
▲乘坐大型游乐设施,请认准“安全检验合格”标识。
▲当你决定要玩某一游乐设施时,你一定要仔细看一看“乘客须知”及相关的“警示牌”,“乘客须知”会告知乘坐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同时提出哪些人不宜乘坐。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量力而行,未达到身高或年龄条件的不要乘坐刺激性高的设备。
▲在游玩中,游客是安全工作的重要成员。为了您的安全,您一定要遵守安全规定。设备运行中,您千万不要将手、胳膊、脚等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不要擅自解开安全带、打开安全压杠。
▲请勿将眼镜、相机、提包、钥匙等易脱落物品带在身上和带入车厢。▲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按顺序上下,坐稳扶好,千万不要擅自进入隔离区。
▲在运行中若出现意外情况,不要着慌、乱动,在原位置等待工作人员的救援,不要擅自解开安全带、打开安全压杠。
▲乘坐完游乐设施,您一定要听从工作人员指挥和引导,千万不要忙于起立下车,一定等设备停稳后,解下安全带和安全压杠,由站台服务人员引导,从出口走出隔离区。
五如何使用和购买液化石油气钢瓶
▲要购买和使用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液化石油气钢瓶,不得使用假冒伪劣产品和超期未检的钢瓶。
▲使用者要到已办理充装许可的单位或其经销点购气。
▲对新用的钢瓶要认真检查,新灌气钢瓶在首次使用之前,应进行宏观检查,并采用涂刷肥皂水的方法检查瓶体,以及角阀、减压器、胶
管等连接部位是否有漏气。
▲液化石油气钢瓶在使用时应有人看管,特别是用小火或瓶内气体即将用完时,以免火焰熄灭造成火灾事故。
▲液化石油气钢瓶必须直立使用,不得将钢瓶卧放或倒置。钢瓶的放置位置不要靠近热源和明火;钢瓶不能在阳光下曝晒,不准用火烤、浇热水等方法加热钢瓶。
▲点燃液化气的方法是“先点火,后开气,做到火等气”。
液化气钢瓶在使用中一旦出现着火事故,应立即将气瓶角阀截门关闭,并将气瓶移至室外空旷处,防止爆炸。如发现液化气钢泄漏时,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散气,千万不可点火,也不要开关电器设备,防止引起爆炸着火。
▲液化石油气用户及经销者,严禁将气瓶内的气体向其他气瓶倒装,严禁自行处理气瓶内的残液。
▲液化石油气钢瓶应做到专瓶专用,严禁擅自更改气瓶颜色。
五、如何识别出租车计价器
▲出租车计价器上应贴有强制检定标志,并处于有效期内;
▲起步前,计价器“空”字是否亮着灯,驾驶员是否重新将计价器回零重新计价并显示起步费金额,晚上 11 点前后乘车,不妨对一下表,以免被提前加价计费;
▲营运中不应有任何物品遮挡计价器主机面板,如发生意外情况连续
停驶达 15 分钟,驾驶员应当使用“暂停键”,暂停计费。
专家提示:正规出租车的标志是出租汽车计价器、统一顶灯、显示空车待租的明显标志、标价、运营证正本、经营者全称及投诉电话。如果您对出租车计价器的计量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向出租汽车公司或者拨打12365热线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投诉。
第五篇:315消费者权益日
问: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以下简称3·15)可谓是广大消费者的节日,请您介绍一下3·15的来历。
答:首先,我代表市工商局、市消协向全市广大消费者致以节日的问候。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的3月15日为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987年9月,中国消费者协会被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接受为正式成员。从这一年开始,每年的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及地方各级协会都要联合各有关部门共同举办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介绍消费知识和有关法律知识,宣传消费者的权利,促进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
问:每年3·15都有一个主题,请问今年的主题是什么?它有什么含义?
答:今年,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的主题为:“新消法、新权益、新责任”。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将于今年3月15日正式施行。新《消法》拥有众多新意和亮点,其核心就是“新权益、新责任”。一是新《消法》创新消费维权新理念。构建了消费维权新机制,提供了解决消费纠纷新对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二是新《消法》赋予消费者新权益。加强了新领域的消费者保护,拓宽了消费者保护的范畴,丰富了消费权益保护的内涵。三是新《消法》增加经营者新义务。加重对不诚信经营行为惩处力度,扩大消费者损害赔偿的范围,强化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四是新《消法》对消协组织重新定位。赋予消协组织新职责和维权新手段,增强消协组织的维权力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五是新《消法》进一步加大政府责任。明确各级政府落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新职责,以推进全社会承担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共同责任。
消费者协会以深化改革和贯彻落实新《消法》为契机,向全社会吹起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号角。“新消法、新权益、新责任”既是消协组织对落实法定职责的自我要求,也是对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落实保护消费者责任的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