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稽查局5月3日学习材料-税务稽查案件调查取证办法
河北省国家税务局
关于印发《河北省国家税务局税务稽查案件调查取证办法》的通知
冀国税发[2009]192号
各市国家税务局:
为规范税务稽查案件调查取证工作,使税务稽查证据合法、有效。省局制定了《河北省国家税务局税务稽查案件调查取证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在执行过程中遇有问题,请及时向省局反馈。
二○○九年十二月四日
河北省国家税务局 税务稽查案件调查取证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税务稽查案件调查取证工作,使税务稽查证据合法、有效。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全省税务系统稽查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河北省国税系统税务稽查案件的调查取证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税务稽查案件调查取证是税务机关在法律、法规赋予的权限内,为查明和证明涉税案件事实,依据法定程序,采取合法、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调查获取税务稽查证据的税务行政执法行为。
税务稽查案件调查取证包括证据的调取和归集整理等内容。
第四条 税务稽查证据是指能够证明税收违法案件真实情况的相关事实,证据应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
(一)真实性是指税务稽查案件证据的载体和所证明的内容应当客观真实;
(二)合法性是指税务稽查案件获取证据的形式和调取程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三)关联性是指税务稽查案件证据应与案件的待证事实之间存在逻辑联系。只有证明与本案事实有关的的材料才能作为证据。
第五条 税务稽查案件调查取证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据法定原则,即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二)权限法定原则,即调查取证手段和行政强制措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授权;
(三)程序法定原则,即必须遵守法定程序;
(四)全面客观公正原则,即必须做到公正公平、客观真实、全面完整。
第六条 税务稽查调查取证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税务稽查人员应对有关内容和情况进行保密。
第二章 税务稽查证据的种类
第七条 税务稽查案件证据包括以下几类: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证人证言;
(五)当事人的陈述;
(六)鉴定结论;
(七)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第八条 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表达和记载的内容、含义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主要包括被查对象身份证件资料、企业财务会计资料和经营活动资料、纳税申报资料等各种涉税相关材料。具体有:
(一)反映纳税人主体身份的书证。包括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文书、特殊行业资质证明等;
(二)反映纳税人法定代表人或者实际经营者及相关人员身份的书证。包括身份证、工作证、任命(委托)书或者实际履行职责的相应证明材料;
(三)反映纳税人经营行为的书证。包括纳税人的会计报表、账簿、凭证,以及其他部门能够证明企业经营行为的其他资料,如,银行存款账户、银行票据银行对账单、销售部门的销货清单或者销货日记、出库单、入库单、收款收据或者收款证明、付款证明等;
(四)反映纳税人各种经济关系的书证。包括经济合同或者协议、劳动合同、工资单、投资证明以及其他能证明纳税人有经济行为的各种文件、公证书、裁定书、判决书等;
(五)反映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情况的书证。包括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应纳税种认定表、各种纳税申报表、完税凭证、历次税务检查文书、减免税审批(备案)文件等;
(六)其他书证。
第九条 物证是能够以本身所具有的形状、规格、质量、特性等物质特征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在税务检查中主要包括非法印制、买卖、伪造、变造的发票、完税凭证;非法印制发票的机器、作案工具等。
第十条 视听资料是以录音、录像、计算机软件等可视可听的载体储存的,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声音、图像、文字或者其他信息。主要包括照片、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储存资料以及运用专门技术设备得到的信息资料等。
第十一条 证人证言是案件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真实情况所作的言辞陈述。包括询问笔录、证人提供的书面或口头两种形式的证词等。
第十二条 当事人的陈述是案件当事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真实情况所作的叙述和承认。包括当事人自述材料、询问笔录、陈述申辩笔录及其他说明材料等。
第十三条 鉴定结论是指受税务机关的委托或聘请,法定鉴定部门运用专业知识,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对税务稽查案件中有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做出的技术结论。主要表现为书面鉴定结论或鉴定人意见书。
第十四条 勘验笔录、现场笔录是指检查人员对被查对象的生产经营场所的现场、物品进行勘查、测量、检验和拍照、询问等情况所作的客观记录。其形式可以是文字记录、图片、照片等。
第三章 税务稽查证据的调取
第一节 税务稽查证据的调取方式
第十五条 税务稽查证据调取过程中,不得违反法定程序收集证据;不得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不得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证据。
税务稽查案件调查取证方式包括以下几类:
(一)勘验检查;
(二)询问调查;
(三)提取审查;
(四)委托核查;
(五)外调协查。
第十六条 采用勘验检查方式调查取证的,应按照以下规定实施:
(一)在按照法定权限和要求签发和送达《税务检查通知书》后,税务检查人员可到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货物存放地,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商品、货物、其他财产和经营情况进行勘验,并制作勘验笔录;或者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进行检查;
(二)在按照法定权限和要求签发和送达《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并制作《调取账簿资料清单》后,税务检查人员可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调回税务机关进行检查;
调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前年度的账簿、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应填制《税务行政执法审批表》,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并在三个月内完整退还;
调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当年的账簿、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应填制《税务行政执法审批表》,经设区的市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并在30日内完整退还。
第十七条 采用询问调查方式调查取证的,在按照法定权限和要求签发和送达《询问通知书》后,税务检查人员可询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问题和情况,并制作《询问(调查)笔录》。
在被查对象生产经营场所询问的,可以不签发和送达《询问通知书》。
调取证人证言和当事人陈述,也可由当事人或证人自己书写材料。
第十八条 采用提取审查方式调查取证的,应按照以下规定实施:
(一)税务检查人员可责成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供与纳税或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文件、证明材料和有关资料进行审查,不提供的,可按照法定权限和要求签发和送达《税务事项通知书》责令限期提供;仍不提供的,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进行处罚;
(二)在按照法定权限和要求签发和送达《发票换票证》后,税务检查人员可向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取已开具的发票原件进行审查;
(三)税务检查人员需要将空白发票调出查验时,应当开具《调验空白发票收据》,经查无问题的,应当及时退还;
(四)在按照法定权限和要求签发和送达《提取证据专用收据》后,税务检查人员可向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取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问题和情况的文件、资料和证明材料原件进行审查;
(五)在按照法定权限和要求签发和送达《检查存款账户许可证明》后,税务检查人员可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调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案件涉嫌人员的存款账户余额和资金往来情况进行审查;
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账户情况的,应填制《税务行政执法审批表》,经县级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
检查案件涉嫌人员储蓄存款情况的,应填制《税务行政执法审批表》,经设区的市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
(六)在按照法定权限和要求签发和送达《税务检查通知书》(格式二)后,检查人员可向有配合调查义务的单位或个人提取证据。
第十九条 采用委托核查方式调查取证的,税务检查人员在按照要求填制《勘验(鉴定)委托书》后,可委托法定、指定或其他具备勘验、鉴定资格的部门,作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勘验笔录、鉴定结论。
第二十条 采用外调协查方式调查取证的,可以派员或者采取向异地稽查局发出《协查函》的方式委托协查,具体应按照以下规定实施:
(一)需要派员异地调查的,应持所在单位签发的《介绍信》请求当地税务机关予以协助调查,搜集涉案证据;
(二)需要发函协查的,在按照法定权限和要求签发和送达《协查函》后,检查部门可函请域内异地(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除外)税务机关,协查并提供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文件、资料和证明材料;
(三)需请求域外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税务机关协查,并提供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文件、资料和证明材料的,由上级或本级税务机关以书面形式上报省局,由省局统一协调处理;
(四)增值税抵扣凭证的协查,应按照对方税务机关提出的协查要求进行。
第二节 税务稽查证据的调取方法
第二十一条 税务稽查案件调查取证应由两名以上(含两名)具有税务行政执法资格的检查人员,在法律、法规赋予的权限范围内实施,并按照有关规定出示《税务检查证》和送达《税务检查通知书》或税务检查专用证明。
第二十二条 税务稽查案件调查取证应在作出税务处理决定或税务行政处罚决定前完成。
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过程中,作出决定的税务机关不得自行调查补证。
经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原决定被撤销或部分撤销的,税务机关在重新作出决定前,可以进行调查取证。
第二十三条 税务机关一般应调取据以作出税务处理、处罚决定的全部证据。
税务稽查证据数量较多,且抽样取证不会对案件性质和税务处理、处罚金额产生实质影响时,由检查人员书面请示本级稽查局长同意后,可采取抽样取证方式,并制作税务稽查证据汇总表和记录抽样方法。
检查部门调取证据以调取全部证据为原则,以抽样取证为例外。
第二十四条 税务稽查证据应当调取原件、原物,在无法调取原件、原物,或者调取后应返还的,可采用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的方法取证。复制方法包括复印、打印、备份等。
(一)书证可以调取原件,也可以采用复印、照相的方法取证;
(二)物证应当收集原物。若收集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收集与原物核对无误的复制件或证明该物证的照片、录像等其他具有证明效力的证据;
(三)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可以由当事人、证人自行提供书面材料,也可以采用记录的方法取证;
(四)视听资料可以调取原件,也可以采用打印、备份的方法取证;可打印的视听资料,必须进行打印并保存;
(五)勘验笔录可以调取由委托勘验部门出具的原件,也可以采用记录的方法取证;
(六)鉴定结论应调取由委托鉴定部门出具的原件。
第二十五条 采用记录方法的,应按照以下方法取证:
(一)使用《询问(调查)笔录》记录的:
1.应记录询问时间、地点;
2.应记录询问(调查)人、记录人姓名;
3.应记录被询问(调查)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证件种类及号码、工作单位及职务和现在住址,并附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证明证人身份的文件;
4.应使用第一人称;
5.应记录原话,对方言、土语、简称、别称应加以说明;
6.当事人、证人使用民族语言和外国语言的,应聘请具有翻译资质的人员翻译后再进行记录;
7.当事人、证人是聋哑人的,应聘请通晓哑语、手势的人员翻译后再进行记录;
8.可以配合采用录音、录像的方法取证;
(二)使用现场笔录、勘验笔录记录的:
1.应记录查验、勘验的日期、地点、开始和结束时间;
2.应记录查验、勘验人、在场人的姓名和单位;
3.应记录查验、勘验的经过和结果;
4.可对查验、勘验现场或过程进行照相或录像。
第二十六条 采用录音、录像方法的,应按照以下规定取证:
(一)应使用录音、录像专用设备及存储介质;
(二)应当附有与声音资料内容一致的文字记录;
(三)录音、录像时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应确认专用设备设置为当前日期和时间;
2.应确认存储介质中未存储其他内容;
3.应确认录音距离合理、录音质量清晰、录音环境安静;
4.应确认录像摄取范围包括有关当事人或物品;
(四)对取得的录音、录像资料,应保持事实的完整性、真实性,不得进行剪辑、拼接等;
(五)录音、录像的载体应进行专门保存。
第二十七条 采用照相方法的,应按照以下规定取证:
(一)应使用照相专用设备;
(二)应确认镜头的正确使用;
(三)应确认专用设备设置为当前日期和时间;
(四)应将拍摄的内容使用专用设备打印保存。
第二十八条 采用打印、复印方法取证的,统一使用A4纸进行打印、复印,打印、复印篇幅超出A4纸张篇幅的,可以缩印或使用适合的纸张进行打印、复印。
第二十九条 采用备份方法取证的,应使用专用设备及存储介质进行备份,备份件应保存在税务稽查调查取证专用袋中。
第三十条 税务稽查证据有遗漏或差错的,提供人可以要求进行补充或修改,提供人应在补充或修改处押印和签名,并就补充、修改后的证据进行重新确认。
第三十一条 对涉及外国文字、民族文字或外国语、民族语的证据,应当附有由具有翻译资质的机构翻译并签章确认的中文(汉字)译本。
第三节 税务稽查证据的固定
第三十二条 税务稽查证据的固定可采用签章、押印、公证等方式。
第三十三条 税务稽查证据的提供人为单位的,应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单位授权人员核对并签字确认后,加盖单位公章;提供人为个人的,应由本人或本人授权人员核对并签字确认后,押印。
第三十四条 税务稽查证据的提供人、提供时间、提供地点等内容,应由提供人核对并签字确认后,加盖公章或押印。
税务稽查证据的制作人、制作时间、制作地点等内容,应由制作人核对并签字确认。
第三十五条 书证应按照以下方法确认:
(一)取证为原件的,应将原件粘贴在A4纸上,在A4纸的右下角由提供人签署“该原件内容真实、有效”的字样,签名和签署日期,并在原件和所粘贴的税务稽查调查取证专用纸张骑缝处由原件提供人加盖骑缝公章或押印;
原件与税务稽查调查取证专用纸张大小一致或超出的,应将原件向内折叠;
(二)取证为打印件、复印件的,应在打印件、复印件的右下角,由原件提供人逐页签署“与原件核对无误,原件存于我处”的字样,并签名和签署日期,加盖公章或押印进行确认。
第三十六条 当事人的陈述、证人证言应按照以下方法确认:
(一)当事人以书面形式陈述或者提供证言的,应在落款处签名和签署日期,加盖公章或押印,并附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证明证人身份的文件;
(二)《询问(调查)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核对无误后,由被询问人在尾页结束处写明“以上笔录本人看过,和我所说一致”,签名押印,并附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证明证人身份的文件;被询问人认为笔录无误的要在笔录上连页押印;询问笔录所有涉及数量、单价、金额、时间、页码等数字记录及改动部分,均需由被询问人逐处押印;
没有阅读能力的,由被询问人委托的授权人代为核对签署;
(三)当事人、证人更改陈述或者证言的,应当注明更改原因,但不退还原件。
第三十七条 现场笔录、勘验笔录、鉴定结论应按照以下规定确认:
(一)现场笔录、勘验笔录由税务检查人员作出的,应由对方当事人在记录件的右下角,逐页签署“经核对与实际情况一致,内容真实、有效”的字样,并签名和签署日期;
(二)委托勘验、鉴定部门作出的,应由受托部门的人员签名和签署日期,并加盖勘验、鉴定部门公章。
第三十八条 提取或者制作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应按照以下规定确认:
(一)在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标签上,注明制作方法、时间、制作人和证明对象等内容;
(二)提取视听资料的,应当提取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不能提供原始载体或者提取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可以提取复制件,但应当说明复制方法、人员、时间和原件存放处所等内容;
(三)提取或者制作声音资料,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提取或者制作图像资料,应当附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第三十九条 电子数据应按照以下规定确认:
(一)检查人员应当要求当事人将有价值的电子数据打印成纸质资料,在纸质资料上注明数据信息出处、打印场所,签注“与电子信息核对无误”,签章押印并注明日期,按照书证调取方法进行固定;
(二)对确需以有形载体形式固定计算机数据资料的,应当与提供电子数据的个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财务负责人一起将该电子数据库资料复制两份,一份装入税务稽查调查取证专用袋中封存,由当事人在封条上注明“该数据出自我单位电脑中,未经修改,数据真实”字样以及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封存日期等,并于骑缝处加盖公章或押印预以确认,由检查人员将封存的电子数据存储介质带回单位保存。对另一份内容相同的存储介质由检查人员进行检查时使用。
第四十条 采用抽样取证的,应在制作的《税务稽查证据汇总表》右下角,由提供人签署“经核对该汇总表数据与原件数据一致,内容真实、有效”的字样,签名和签署日期,并加盖公章或押印。
第四十一条 税务稽查证据应当得到当事人的签章或确认生效,被查对象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拒绝签字、盖章、押印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拒不签收相关税务文书的,由检查人员在文书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理由和日期,邀请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后留置送达;或者采取委托、邮寄、公告的方式送达;
(二)当事人拒绝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的,由检查人员在笔录上注明原因,如有其他人员在场的,可由其签名;
(三)被查对象或其他相关当事人拒绝确认账簿、凭证等财务会计资料复制件作为证据的,可以委托公证机关对取证过程进行公证;
(四)若见证、公证工作存在困难的,可以对取证过程进行录音、录像等。
第四十二条 签名、签署日期应使用蓝色、黑色或蓝黑色墨水的钢笔、签字笔或毛笔书写。
加盖公章应在签署日期处骑年压月。
押印应使用右手食指。
第四章 税务稽查证据的归集整理
第四十三条 税务稽查实施完毕后,检查人员应及时审查税务稽查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各种证据材料,进行归集整理,并制作《税务稽查证据清单》,连同案卷一起提交审理机构。
第四十四条 检查部门应将证明同一事实的证据进行分类、归集和整理。
一个证据可证明多个不同事实的,应单独进行归集整理。
第四十五条 《税务稽查证据清单》,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证据组编号及名称:证明同一涉税事实的证据作为一组证据,依序编号,并根据涉税事实标注名称;
(二)证据编号及名称:应具体填写每一证据组包含的账簿、凭证、发票、合同等每类证据的名称,并顺序编号;
(三)页码:标注每份证据的起止页码;
(四)证明内容:简述该项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
(五)备注:填列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四十六条 检查部门在归集整理税务稽查证据时,应逐页在证据上标注页码,正页在右上角,反页在左上角。
第五章 附则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由河北省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河北省国家税务局办公室2009年12月4日封发
第二篇:税务稽查案件复审办法
税务稽查案件复审办法(试行)
(讨论稿)
第一条 为了促进依法治税,加强税务稽查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提高税务稽查工作质量,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国税发【2009】157号),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税务稽查案件的复审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客观、公正、及时、效率的原则。
第三条 税务稽查案件复审是指市局稽查局对下级稽查局所查案件的内容、程序等方面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核、查验。
第四条复审对象是指下级稽查局已检查、审理完毕而未下发处理(处罚)决定的税务稽查案件。
第五条 市稽查局设立税务稽查案件复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复审委员会”),由市稽查局局长×××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审理执行科、管理科等部门组成,负责领导税务案件复审工作。复审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复审机构”)设在审理执行科,具体负责复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六条 查补税额达到下列标准的税务案件,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移送复审机构复审:
未达到上述移送标准,但各县(市)局领导认为应当移送复审的税务稽查案件,可以移送复审。
第七条 复审内容:
(一)稽查执法程序是否合法;
(二)税务文书使用是否正确规范;
(三)认定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数据是否准确,资料是否齐全;
(四)定性处理适用依据是否正确适当;
(五)拟处理、处罚意见是否得当。
第八条 各县(市)稽查局(以下简称移送机构)对达到复审标准的税务稽查案件,应当在审理终结后十日内将所有案卷材料移送复审机构。
第九条 移送复审时,移送机构应制作《税务稽查案件移送复审清单》(一式二份),逐项载明所移送的案卷材料及其他有关材料,并由复审机构签字后返回一份。
第十条 复审机构收到移送的案卷后,应对案卷材料进行核对登记,并填写《税务稽查案件复审登记簿》。第十一条 复审人员复审税务案件时,应如实作好复审记录。复审记录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复审的起止时间、复审人员、复审中的不同意见、最终复审结论、复审人员的签字、复审机构负责人的意见和签名、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第十二条 税务稽查案件的复审实行书面复审的原则,复审人员不得自行向纳税人调查收集证据。
第十三条 复审机构应当对案件的下列事项进行复审和确认:
(一)移送机构执法过程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二)移送机构所认定的当事人的违法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
(三)经移送机构审理提出的拟处理(处罚)意见所依据税收法规是否准确,处罚是否合理、得当;
(四)当事人陈述、申辩的理由是否成立,移送机构是否采纳;
(五)经听证的,调查人员的指控、举证与当事人申辩、质证及双方辩论的事实、证据等材料是否齐全、合法;
(六)移送机构的案件材料是否齐全。
第十四条 复审机构在审查过程中,发现移送机构所认定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材料不全或程序有错误的,经复审委员会负责人批准,应当退回移送机构限期补充调查。复审委员会认为原移送机构应当回避的,可以提请移送机构所属税务局领导,由其指定有关部门对复审的稽查案件补充调查。
第十五条 复审终结,复审机构应当制作《税务案件复审报告》(一式三份,以下简称“复审报告”)。《复审报告》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基本案情;移送机构调查认定的事实、证据、法律依据和处理(处罚)意见;当事人陈述、申辩情况;听证情况;复审机构复审认定的事实、证据,适
用法律及处理(处罚)建议;案件复审人员的签名和复审机构负责人的审核意见及签名;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十六条 复审终结,复审机构的意见与稽查部门的意见一致的,复审机构应将《复审报告》连同移送机构的意见及有关案件材料一并报送复审委员会负责人审批;复审委员会负责人应当在收到《复审报告》及案卷材料后三日内审阅完毕,并在《复审报告》上签署审批意见。
复审机构的意见与移送机构的意见不一致的。复审机构应报告复审委员会负责人决定提交复审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并由复审委员会负责人签署审批意见。
第十七条 复审机构应自收到复审委员会负责人审批意见之日起三日内,将审批意见(一份)交案件移送机构,由移送机构根据审批意见制作处理(处罚)决定书,交移送机构负责人或者所属税务局领导签发后执行。复审机构应将审批意见交移送机构的同时,退回案卷材料,并办理移交手续。第十八条 移送机构执行完毕后三日内,应当将处理(处罚)决定书和执行报告各一份交案件复审机构备案。
第十九条 对税务稽查案件的复审应当在收到案卷材料之日起十五日内完成;案件特别重大、疑难的,在规定的期限内确实无法复审终结的,报复审委员会负责人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
移送机构增补材料、补充调查以及就有关政策问题书面请示上级的时间不计算在复审期间内。
第二十条收到移送机构的处理(处罚)决定书和执行报告后,复审机构应将税务案件复审的有关材料依照有关规定装订存档,并填写《税务稽查案件复审登记簿》。第二十一条本实施办法由××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实施办法自二○一二年四月一日执行。
第三篇:浅谈如何进行税务稽查案件取证
文章标题:浅谈如何进行税务稽查案件取证
所谓收集证据,是指法定的机关和人员,依照法律程序,发现证据、提取证据,并将证据予以固定的诉讼活动。
税务稽查机构要正确查处涉税违法行为,首先必须查明纳税人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事实。在稽查工作中,大多涉税违法行为都是在税务稽查机构立案以前发生的,对于整个涉税违法行为的发
生和发展,在稽查初期,稽查人员并不是对整个案情十分了解。因此,要查清案件事实,一方面要对纳税人账务资料进行细致检查,并对案件所涉及人员依法询问,另一方面针对该纳税人生产、销售等环节认真分析,发现其疏漏,并展开细致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与案件有联系的,能够反映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证据。只有掌握了充分的证据,并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研究,才能查明稽查案件的事实真相,对稽查案件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并依法做出处理。
一、取证的步骤
收集证据工作通常包括发现证据和取得证据两个方面。发现证据,是指利用合法手段和方法索取能够证明稽查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材料,是证据收集的首要任务,因为只有发现了证据,进而才能取得证据。发现证据在稽查案件查处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涉税违法案件的情况非常复杂,许多证据是不易发现的,因为涉税违法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惩罚,其在实施涉税违法行为时,大多采用隐蔽的形式和狡猾的手段进行。在实施违法行为后,往往又利用伪造或虚假的财务资料,千方百计地掩盖其罪行,力图迷惑、欺骗税务机关。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反映其实施涉税违法行为的证据也会发生变化,如第二套账的转移或残缺不全,甚至有被销毁的可能,需外调的与该纳税企业有业务往来的其他公司也存在注销、失控的可能。知情人也可能因时间久远而记忆不清,不能准确提供情况,或者因心存顾虑,不敢如实地反映案情。诸如这些情况,都给发现证据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但是,只要涉税违法犯罪分子实施了违法行为,不论他如何狡猾、诡秘、善于伪装,总会在作案过程中留下有关犯罪活动的痕迹、物品和线索。尽管发现证据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只要稽查人员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采取正确的方法,依靠群众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就一定能够发现证据。
取得证据,是在发现证据之后予以提取的活动,发现证据是一项重要任务,取得证据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稽查人员在稽查中发现了证据,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把它提取出来,以便向当事人展示和审理部门的审核。同时,某个被发现的事实材料能否作为证据,还必须和其他证据相比较,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提取证据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如运用化学、物理学等方法,也包括使用传统的方法,如笔录、绘图、复印等。不论采取何种方法提取证据,都要保持其原状和真实性,防止因提取而发生变化。总之,要尽可能使取得的证据与被发现的证据保持一致。
对于收集的证据,应当妥善保管,使其不受损毁,以便分析研究,作为稽查案件处理的依据,如果对收集到的证据不加以妥善保管,随意使用,以致发生变化,影响对稽查案件做出正确判断与处理。因而,妥善保管证据也是收集证据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税务稽查取证的原则
税务稽查机构收集证据是从事稽查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保证其顺利进行和取得成效,为正确处理稽查案件提供可靠的依据,必须遵循以下两个方面原则:
(1)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
稽查人员为了发现和取得证据所进行的检查活动,是否遵循一定的程序,不仅关系到能否收集到确凿充分的证据,而且关系到证据是否合法、有效以及纳税人的权利是否得到保障。为了保证一切与稽查案件有关或了解涉税案情的当事人、证人,有客观、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防止可能出现的偏差和错误,使收集证据工作能够有效地进行,我国《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就收集证据的具体行为规定了方式、方法。例如,《刑事诉讼法》规定:侦查中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而且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还应告知他应当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以及有意作伪证、假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侦查人员执行勘验检查,必须持所在机关的证明文件,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和医师进行;严禁司法人员刑讯逼供和使用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方法非法收集证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勘验物证或现场,勘验人员必须出示证件,邀请当地基层组织或者当事人所在单位派人参加。对勘验情况和结果应当制作笔录,并由勘验人、当事人、被邀请参加人签名或者盖章。
《行政诉讼法》对一些收集证据具体方式和方法也有规定。例如,该法第35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认为对专门性问题需要鉴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
”因此,在税务稽查取证过程中,必须参照上述规定展开收集证据工作。
为了保证税务稽查人员能够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证据,《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第22条至第25条也对税务稽查如何规范、合法地展开取证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并对采取非法方式所收集到的证据,规定了不能作为定案依据。这对促进稽查人员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证据,无疑具有重大的作用。
(2)依靠群众的原则。
无论稽查案件当事人如何狡猾,只要其实施了涉税违法行为,总会留下一些线索和证据,难免被周围群众直接或间接地察觉和了解,因此在收集证据过程中,必须贯彻群众路线,相信和依靠群众。稽查人员要深人群众调查访问,注意发现知情人,就能较容易地收集到确凿充分的证据。
依靠群众收集证据原则,也是法律所明确要求的,我国《宪法》第27条第2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收集证据是税务机关行使职权的一项重要工作,自然应当严格遵守《宪法》的规定,坚持依靠群众。除《宪法》外,《刑事诉讼法》第43条还规定:“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并且可吸收他们协助调查。”
稽查人员深入群众调查,收集证据,必须具有群众观点和虚心态度。只有尊重群众,虚心向群众求教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群众才能提供线索和有关证据,愿意讲出自己所知道的与案件有关的真实情况,积极协助稽查人员做好收集证据工作。实践中被调查人的情况很复杂。有的怕打击报复,不敢大胆提供情况,还有的大多数知情人是当事人的雇员,往往顾虑很多,不愿讲出真实情况。因此,稽查人员应善于根据不同对象,有的放矢地宣传法律和税收政策,讲究工作方法,以便使收集证据的工作取得成效。
三、稽查案件取证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实践证明,在进行税务稽查时,首先要做好被查对象的企业基础资料的取证,包括:纳税人自然情况明细表,所检查的会计资料即企业年报、纳税申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全库存商品盘点表等。通过对企业基础资料的取证,可以对所查对象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及时调整稽查方向、重点,也可以通过对报表的勾稽关系的分析,发现问题及线索。其次,应重点围绕对所发现问题的具体账册、凭证、报表及相关资料的取证。与此同时,稽查人员在取得上述证据过程中还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取证工作必须及时。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都是事实,要由一定的物品、痕迹或者人的语言文字表现出来。一般来讲,涉税违法案件的查处时间与当事人违法的时间间隔较长,不像刑事案件,一旦有案件发生,司法机关就能立即发现并展开调查。而且大多涉税违法案件当事人为了逃避承担法律责任,总想方设法隐匿或毁掉一些对自己不利的证据,企图利用虚假的账务资料迷惑稽查人员。因此要求稽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必须及时收集证据,以防能够证明稽查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和痕迹以及账务资料发生变化或者消失。
(2)取证必须客观、全面。为了查明稽查案件的真实情况,认识稽查案件的本来面目,稽查人员在收集证据时,必须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客观存在的证据,不能加以夸大或缩小,也不能用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按照主观设想的思想去收集证据,更不能弄虚作假,歪曲事实,制造假证据。否则,收集到的证据不真实全面,不仅证明不了案件全貌,而且如果以这样的证据定案,极有可能造成错案,无法保证纳税人合法权益。
全面地收集证据,是查明稽查案件真实情况的基础工作和十分重要的要求。就涉税违法案件而言,只有全面、客观地收集证据,才能查明涉税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动机、目的、手段、方法、过程、危害后果,谁是主要犯罪嫌疑人;才能据以正确认定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是共同犯罪还是个人犯罪;以及稽在案件当事人是否应负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稽查人员在收集证据日寸必须防止先入为主的思想,不能只注意收集证明纳税人有罪和罪重的证据,而不注意收集其罪轻或无罪的证据;也不能因只注意收集加重被查对象罪责的证据,而不注意收集有关从轻或减轻纳税人处罚的证据。只有全面、客观地收集证据,取得正反两方面的证据材料,才能了解稽查案件真实的各个方面和全貌,为正确处理稽查案件奠定基础。
(3)取证工作必须深入、细致。纳税人实施涉税违法行为后,往往会利用虚假的财务资料,混淆是非,迷惑视听。而在对单位其他的财务、销售、库管人员询问时,由于出于某种考虑,常常只提供有利于本单位的证据,隐匿于己不利的证据。所以,稽查人员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必须到企业生产经营一线,深人群众,收集那些不易发现或未被纳入正常财务核算的资料证据,以便查清纳税人是否严格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申报纳税。
收集证据必须细致,要注意从纳税人生产、销售等环节查找线索,不能放过疑点,决不能走马观花,马虎从事,实践经验证明,如果收集证据不深入、细致,往往会漏掉重要线索和证据,给稽查案件查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4)取证必须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为了准确地查明稽查案件事实,现在应当特别强调运用科学知识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去发现和固定证据。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目前,利用科学技术手段从事涉税违法行为的案件时有发生,例如,利用激光照排技术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和私刻税务、海关、银行印章,利用科技手段篡改防伪税控设备等等。因此,为了破获涉税违法案件,查清纳税人涉税违法行为,必然要求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去发现和收集证据。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为稽查人员查明和杜绝涉税违法行为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四、稽查取证时应注意事项
(1)稽查人员在调查取证时,需要取得证据原件的应向当事人外具提取证据通知书及提取证据专用清单;不能取得原件的,可以复印、复制或照相,但必须注明原件的保存单位(个人)和出处,由原件保存单位和个人签注“与原件核对无误,原件存我单位”字样,并由其签字或押印。
(2)对原始凭证、单据、账簿进行取证时,应完整复印原件,注明什么账簿,并在复印件上由经办人写明“此复印件共计多少页,与原件一致,原件存我单位XX处”并签字,然后由单位加盖公章,并加盖骑缝章。重要证据需做专项询问以固定证据。对账册中的重要数据,应在账册前另附说明,特别是相关数据,应注明“此数据反映我单位某某问题,数字准确,属实”,由具体经办人签字并加盖公章。主要取证人应签名在前。签字、盖章时要注意位置的合理性,以确保资料装订的完整性。对于摘抄、统计数据,应由被查单位注“此数据摘抄或统计于我单位某某账册,摘抄或统计数字属实”,由具体经办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3)在对“视听材料”取证时,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进行,并符合以下要求:①提供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提供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件;②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和证明对象等;③声音资料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中的规定:“制作书证的副本、复制件、拍摄物证的照片、录像以及对有关证据录音时,制作人不得少于两人。提供书证的副本、复制件及照片、音像制品应附有关制作过程的文字说明。”
(4)在对“证人证言”取证时,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进行:①写明证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等基本情况;②有证人的签名,不能签名的,应当以盖章或押印等方式证明;③注明出具日期;④附有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证明证人身份的文件。
(5)对取证票据中已经证实为伪造、变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抵扣联,因需要作为证据使用,由实施稽查人员依据《鉴定结论》制作《提取证据通知书》及《提取证据专用清单》,同时将上述发票复印件一并送达原单位办理相关手续。若纳税人不慎将已抵扣的伪造、变造发票抵扣联丢失,可提取其记账联。
(6)对取证票据中已经证实为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抵扣联,因需要作为证据使用,由实施稽查人员制作《提取证据通知书》及《提取证据专用清单》,同时将上述发票复印件一并送达原单位办理相关手续。若纳税人不慎将已抵扣的伪造、变造发票抵扣联丢失,可提取其记账联。
《浅谈如何进行税务稽查案件取证》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谈如何进行税务稽查案件取证。
第四篇:AAAAA有限公司案件税务稽查报告(本站推荐)
**************公司案件税务稽查报告
根据稽查局2012年5月4日下达的***稽查字[2011]号**稽查任务通知书,我检查组于2012年5月**日至5月***日依法对*****有限公司****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的纳税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企业基本情况
*******有限公司,于****年**月**日办理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号码为********,属于独立核算的*****;法定代表人****;公司注册资本*****;公司注册地址********;公司生产经营地点*********;该公司经营范围**********.该公司于****年**月***日办理了地方税务登记,税务登记证号码为*********,隶属于*******征收管理。
开户银行及账号情况:*************
企业负责人:****,办公电话*****;会计人员:****芹,办公电话****。该公司现有职工**人。截至****年底该公司资产总值******元,负债*******元,所有者权益*******元。
(二)企业生产经营及纳税情况
该公司*****账面主营业务收入*****元,利润总额*****元,实际申报
(缴纳)企业所得税****元、营业税*****元、城市维护建设税****元、城镇土地使用税****元、房产税*****元、车船使用税***元、教育费附加****元,代扣代缴工资薪金所得税目的个人所得税*****元。(请见证据
1、******财务报表、******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检查批复表)
我们采集了该企业****-****年的电子财务数据,调取了该单位****至****的财务会计账簿、记账凭证、会计报表及其它涉税资料进行查阅,审核了该公司****年至****地方各税缴纳的情况,重点抽查了“长期股权投
资”、“资本公积”、“管理费—福利费、业务招待费”、“财务费用”等科目,并对相关证据按程序进行了复制取证。
二、发现的问题
(一)企业所得税方面
1.****
****该单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元,账面利润总额****元。企业纳税申报自行调整利润总额****元,企业申报利润总额额****元。
“管理费用”中列支“车辆费用”****元,检查发现该公司****账簿中“固定资产”科目没有“车辆”记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六条规定,与企业生产经营未发生联系的费用,不准在所得税前列支,应予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元。(请见证据3)。
2.****
该公司****账面主营业务收入****元,帐面利润总额****元。企业纳税申报自行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元,企业申报应纳税所得额-****元。本次检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元:
①、在“长期投资”科目中核算有销售车位收入****元(详见附件),未记收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元。
②、“其他应付款”记载房屋定金****0元(详见附件),未记收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元。
③、“管理费用”中列支车辆费用****元(详见附件),检查中未见该公司****帐簿中“固定资产”科目中记有车辆入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应调增应纳税所得
额****元。
④、本次检查查补的税费****元作为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查补营业税****元、城市维护建设税****元、教育费附加****元。
⑤、本次检查调整后,该公司****应纳税所得额****元(详见附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国税发[2000]84号》文、《国税函[1997]91号》文规定,该公司****应申报企业所得税****元。
3.****
****该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元,其他业务收入****元,帐面利润总额****元。本次检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元:
①、在“长期投资”科目中核算有销售车位收入****元(详见附件),未记收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元。
②、“管理费用”中列支业务招待费****元(详见附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0.5%。该公司业务招待费列支限额为****元,超标准列支****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③、“管理费用”中列支职工福利费****元(详见附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该公司职工福利费列支限额为****元,超标准列支****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④、“管理费用”中列支车辆费用**** 元(详见附件),检查中未见该公司
****帐簿中“固定资产”科目中记有车辆入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元。
(二)营业税方面
该公司****年7月收**城改办房屋定金****元(见附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一条、第二条、第四条规定,收取的定金收入应按销售不动产适用5%的税率,该公司****年应申报营业税****元,已申报营业税****元,少申报营业税****元。
(三)城市维护建设税方面
该单位****实际缴纳营业税****元,少申报营业税****元,合计****元(见附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第一条、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的规定以及(85)财税字第069号《财政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几个具体问题的规定》第七条“纳税人在被查补查补三税时,应依照城建税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同时补缴城建税。”应申报城建税****元,已申报****元,少申报****元。
(四)教育费附加方面
该单位****实际缴纳营业税****元,少申报营业税****元,合计****元(见附件),根据国务院国发明电[1994]2号《关于教育费附加征收问题的紧急通知》第一条“教育费附加以各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税额为计征依据,附加率为3%,分别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同时缴纳”规定,应申报教育费附加****元,已申报1424.14元,少申报****元。
(二)其他方面
1.****年该公司“费用明细账”“财务费用”科目,采用收据及银行利息单复印件入账****元,应予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请见证据4、5)。****年
度“财务费用”科目列支利息支出****元(详见附件),该公司****“财务费用”科目列支利息支出****元(详见附件)属于向****有限公司贷款发生的利息费用,全部采用收据及银行利息复印件入账,《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第四款的规定,属于“未按照规定取得发票行为”。
2.该公司****“资本公积”新增****元(详见附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及《印花税税目税率表》规定,新增资本公积应按增加额适用万分之五的税率,应贴印花税****元,在****未贴花,经查询****征管系统,该公司在2012年4月申报缴纳营业帐簿印花税****元。
3.****年12月记帐凭证11号所附附件(收据)记载****征地办转入房屋安置款****元,该记帐凭证记载仅按30000000元。相差金额****元待核实。
三、处理意见
在检查过程中,该单位负责人及财务人员能够积极配合,正确对待本次检查。具体处理建议如下: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之规定,建议对该公司少申报****的营业税****元,少申报的城建税****元,少申报的教育费附加****元,少申报的企业所得税****元,责令其限期补缴入库。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之规定,建议对该单位少申报****的营业税****元,少申报的城建税****元,少申报的企业所得税****元,自税款滞纳之日起至缴纳税款之日止,分别按日
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共计****元,具体是营业税滞纳****天。滞纳金****元;城建税滞纳****天,滞纳金****元;企业所得税滞纳****天,滞纳金****元。
3.根据《征管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规定以及国税函
[2005]19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虚报亏损适用税法问题的通知》第三条“企业依法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优惠或处于亏损发生虚报亏损行为,在行为当年或相关未造成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适用《征管法》第六十四条
第一款规定”,对该单位虚报****亏损****元行为,建议罚款****元。对该公司虚报****亏损****元行为,建议罚款****元。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该单位采取虚假的纳税申报手段少申报的营业税****元,少申报的城建税****元,少申报的企业所得税****元,建议对该单位处以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的罚款,计****元。
5.****超列支的业务招待费**** 元,职工福利费****元,共计超列支****元。基于企业所得税汇算期内,建议由公司在汇算清缴中自行调整。
以上税费合计****元。
四、稽查建议:
我检查组在****检查中,还发现一下稽查线索:
****年账簿“其他应收款”科目(凭证号:2009-9-20汇-0012)计入(法院划回款)****元;
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 ****元,贷:其他应收款****元。
此笔业务涉及有关纳税事项,主要纳税证据我检查组正在调查核实中,我检查组已向该公司发出了询问通知书并已送达了该公司,一经查实纳税证据,即责令其补缴税款及滞纳金、罚款入款。
第五篇:郎溪县地税局稽查局稽查案件审理管理办法(最终版)
郎溪县地方税务局稽查局稽查案件审理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税务稽查案件审理,提升稽查工作水平,现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税务稽查工作规程》有关规定以及我局工作实情,特制定本办法
一、审理范围确定与审理组织
(一)审理职责确定
1、负责审理查补税款在50万元以下的税务稽查案件;
2、负责对查补税款在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的税务稽查案件进行初审;
3、负责组织税务案件集体审理工作具体事宜;
4、负责提交县局重大税务案件审理相关工作事宜;
5、负责涉税违法案件的司法移送工作;
6、负责税务稽查案卷的立卷工作。
(二)审理组织
各级须建立税务案件审理组织,对权限内的税务案件进行审理。
郎溪县地税局稽查局成立设立税务稽查案件审理小组,成员由稽查局长、副局长、科长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稽查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
二、分级审理
稽查局对税务案件的审理采取分级审理办法,并由审理股负责组织实施。
(一)审理股对税务案件的初次审理
检查股将检查实施结束后的稽查案卷的全部书面材料移交审理股,审理股负责对案件的事实、证据、程序、定性、处理等进行初次审理,对发现案件存在违法事实不清楚、证据不充分、资料不齐全、程序不合法等情况,返回检查股补充、完善。
审理股对以下事项进行审理并提出初审意见后,提请稽查局审理小组对案件进行集体审理。
1、被查对象是否准确;
2、税收违法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数据是否准确、资料是否齐全;
3、适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是否适当,定性是否正确;
4、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5、是否超越或者滥用职权;
6、税务处理、处罚建议是否适当;
7、其他应当审核确认的事项或者问题。
(二)审理小组对税务案件的审理
审理小组负责对审理股提请的查补税款在50万元以下的税务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税务行政处理和处罚决定或其他税务结论;负责对查补税款在50万元以上税务案件(含50万元)进行复审并提出税务行政处理和处罚建议报县局重
大税务案件审理委员会。
对于稽查局审理权限范围内的税务案件,由审理小组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作出最终税务行政处理、行政处罚或其他税务结论。对于提请县局重大审理委员会的案件提出本小组的税务处理建议。
集体审理过程中,审理股负责对与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记录,并经与会人员确认无误后,由与会人员签字存档。
集体审理结束后,审理股根据审理小组集体审理意见,制作《税务案件审理纪要》和《税务稽查审理报告》,由审理部门负责人审核。《税务稽查审理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审理基本情况;
2、检查人员查明的事实及相关证据;
3、被查对象或者其他涉税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情况;
4、经审理认定的事实及相关证据;
5、税务处理、处罚意见及依据;
6、审理人员、审理日期。
同时,审理股根据集体审理意见分别作如下处理:
第一、集体审理中发现存在违法事实不清楚、证据不充分、资料不齐全、程序不合法等情况的,制作《返回补充稽查通知书》,返回稽检查股补充稽查。检查股应对案件进一步检查,查清事实,补充证据,完善程序,核准数据,再报
送稽查局继续进行审理。
第二、经审理,认为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的,进行如下处理:
(1)认为有税收违法行为,应当进行税务处理的,拟制《税务处理决定书》;
(2)认为有税收违法行为,应当进行税务行政处罚的,拟制《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
(3)认为税收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税务行政处罚的,拟制《不予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
(4)认为没有税收违法行为的,拟制《税务稽查结论》。
(5)税收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填制《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经所属税务局局长批准后,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审理报告报经稽查局长批准后,制作相应的税务处理文书,连同案卷一并移交执行股执行。
三、审理管理
(一)审理时限、时间要求
稽查局审理审理股必须在5个工作日初次审理内完成,集体审理案件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但下列时间不计算在内:
1、返回补充稽查时间;
2、就有关政策问题请示上级时间;
在规定期限内未能完成审理工作,必须在到期前填写
《审理延期申请审批表》,提出原因和需延长期限,经稽查局长批准后,方可延期,延期最长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
(二)稽查案卷交接工作
所有稽查案卷在交接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并填制《税务稽查案卷交接清单》,由交接双方以及监交人签字后确认。检查股移送审理股资料由分管检查工作局长负责监督实施,审理股移送卷资料由分管审理工作局长负责监督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