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工作改革探析(合集)

时间:2019-05-14 03:47: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执行工作改革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执行工作改革探析》。

第一篇:执行工作改革探析

执行工作改革探析

改革是动力,改革出效益,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了的事实。农村的改革使我国农民一步步走向富路,国家在改革这一“巨力”推动下,一步步走向强盛。同样如此,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亦在改革中求发展、求创新。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在《公正与效率:新世纪人民法院的主题》一文中指出:以建立民事审判新格局和执行工作新体制为重要标志,人民法院的司法体制改革和创新在一些方面已经取得重要进展,这为人民法院在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此证实和说明,人民法院的司法体制包括执行工作机制在内的改革与时俱进,收获颇丰。同时说明,司法体制改革由于起步晚,力度不够,在新世纪之初对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只是奠定了一个基础。重要的是在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探索改革理论,指导改革实践,实现“公正与效率”,适应入世要求。为推进执行体制改革进程,现就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改革浅析如下:

一、执行工作改革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搞好执行工作改革是维护国家司法权威的必要。近年来,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各级人民法院审结的案件大量增加,继而各人民法院未结执行案件不同程度的造成了积压,影响了人民法院司法效率。在执行过程中,一些地方的党政机关、领导人员,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滥施权威,乱批“条子”,非法干预执行的行为经常出现。法院人、财、物块块管理体制的弊端,地方部门保护主义这一“肿瘤”的存在等等,严重妨害了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极大的损害了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显而易见,人民法院的执行管理体制、机构模式、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显的尤为重要。因此,进行执行机制改革,对于全面做好执行工作,树立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维护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是十分必要的。

搞好执行工作改革,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必要。当事人的诉讼,人民法院的审判,其目的为了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合法权益的实现,在被执行人不自觉履行义务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执行这一程序来保障。目前情况看,通过司法机制改革,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成绩斐然,然而,随着案件数量的逐年增加,执行案件积压,执行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如有的非依法律程序中止,视中止为结案,以实现所谓的“执行效率”和提高政绩,变相侵害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据统计有的承办人员在报结案的数字中,中止的达近50%,个别达50%以上,而真正达到中止条件,依照法律(法释)规定程序而中止的则较少。因此,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形势不易乐观,治理内外部环境,深化执行工作改革对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十分必要的。

深化执行工作改革,对于实现“公正与效率”这一世纪主题,维护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和统一,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就一支精英执行执法队伍,建立一套与时俱进的执行执法机制,迎接WTO的挑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执行工作改革现状

司法机制的改革,促进了执行工作的开展和有效进行,执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但由于司法体制改革起步晚,力度差,其改革未有亦不可能有一个具体完整的模式和经验可借鉴,各地各级法院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相关问题或与法不一的措施办法,目前,执行工作改革的基本状况是:

1、执行局的设置,突破了多年来执行机构和机制不完善的状况。近年来,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司法实践的探索,各地各级人民法院相继设立了执行局,执行庭在执行局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此举不仅仅是行政编制的增加、“行政长官”的增多和地位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法院内部执行机构和机制的改革与完善和国家、各级党政领导对执行工作重视程度增强。通过机构设置的进一步完善,相对制度、措施的出台,将对人民法院未来的执行工作改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执行工作现状。进入21世纪后的今天,“公正与效率”这一世纪主题的提出,WTO的加入,推动着我国司法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它召示着我国执行工作到了一个新的时期,它预示着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然而,WTO 的加入,我国司法体制的改革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执行工作亦是如此。具体表现在,对执行工作的重视程度将会大大加强,执行体制的改革力度将会更加强化,这是由世贸组织原则和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司法制度所决定的。目前情况下,我国的司法体制总的来讲大的环境是好的,执行工作状况优于过去任何一个时期。但是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主要体现于作为执行体制的司法制度,不仅面临着国内司法工作“公正与效率”的考验,而且还要面临实施世贸组织统一、透明、非歧视原则的制约。因此,执行工作及其改革并非一帆风顺,顺水推舟。在短时期内亦难以推出一个全面系统的有效机制和模式。只能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机遇中推进执行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在挑战中总结经验教训并探索新的理论以指导实践。

执行工作状况比较好的主要标志在于,一是执行法律规章逐步健全,执行执法环境逐步好转。如为解决执行难,中共中央于1999年7月7日转发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报告》,随后省、市、县委等重要机关也相继进行了转发,使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有了一个法律规章和政策依据,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执行执法环境。二是执行机构、执行机制逐步完善。如各地各级法院执行局的设立及一些相应制度措施的出台,有利的推动了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在这些法律、法规和执行机制感召制约下,干警的执行执法意识、形象意识逐步增强,执行乱、执行滥、违法执行的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和司法权威得到了树立。这种比较好的执行执法环境的改善和执行执法干警素质的提高,对今后的依法执行和迎接入世的考验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人民法院执行难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执行案件不同程度的积压,措施不利仍然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综观执行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其执行机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人们还是反映比较强烈,如人民法庭的执行工作统归于执行庭(局)这种“一刀切”执行机制的变革和执行中止过多过乱等问题的出现,引起一些申请人的不满情绪。究其原因是,执行工作统归于执行庭(局)后,一些申请人到法院申请和多次咨询,因路途较远不便,增加了耗费负担。执行中止比重大、非依法中止的问题的原因是,近年来作为法院本身对执行案件的考核实行(内部掌握)执行中止视为结案,人为地提高了执行结案率,然而,申请执行人的目的仍未达到。因而出现了结案率高,实际执结率低,当事人诉讼目的未达到的反差。另其他原因长期得不到执行的问题仍然存在,致有的当事人跑人大、找党委,有的手捧法院的法律文书而喊“法制社会无法治、人民法院打白条”。据统计,2001年度对执行工作的来访咨询占全院来访者的25%左右(含部分调查和当事人到审监庭进行咨询的)。由此看出,执行工作仍是法院职能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出现执行难和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一是执行机制不够完善统一。作为司法体制改革中的执行体制改革,由于起步晚同时亦系在探索中求发展,不可避免的出现某些问题,如目前有的法院将人民法庭的执行工作全部交由执行庭(局)的办法,由于没有相互配套的措施机制,则难以发挥其良好的社会效益。实践证实,这种一刀切的办法,不但加重了当事人的负担致当事人非议,而且因路途远,面广量大等因素的影响,亦相应的增加了法院的负担,对在法院当前经济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无非是雪上加霜。而且这一办法也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第(二)项的规定相违背。另在执行工作中实施的由当事人申报财产的办法,由于目前情况下,法律法释对拒不申报、瞒报、漏报财产的行为无相应的制裁措施。当事人不申报、瞒报、漏报财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借其通知申报财产之机,藏匿、非法变卖财产,这种执行方式的变革实而变成了当事人非法处置应执行财产的信息源泉。二是执行工作力度不够,执行措施软弱。具体表现在(1)适用扣押、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方面,只注意一味片面追求做被执行人的思想教育工作,忽视及时采取强制措施对他人对社会的威慑教育作用,往往在“慎中求慎”的多次做当事人思想工作过程中,为当事人躲避执行、藏匿、转移财产、提取钱款创造了机会。(2)强制措施汇报审批难。执行工作情况复杂,千变万化,一些问题的出现往往具有突发性,被执行人以刀、棍、棒等威胁执行法官的事件时常出现,而这些事件的处置迫切需要及时性。否则,一方面长了被执行人的淫威,消弱了人民法院的威望。二方面因不能得到及时处理打击违法者,挫伤了执行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工作实践中,这些问题的处理,大多要向定期召开的审委会汇报、研究后,再由院长签发强制执行法律文书,然后实施强制措施,忽视了执行工作及时性和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情况复杂多变性的特点。

出现以上问题的实质是,没有摆正做思想工作与依法强制的关系,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使正常的应当依法及时采取强制措施得以执行的案件,被贫乏无味无止境的思想教育工作所替代。同时,法院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付出了极大代价,在工作实效上却收效甚微。使一些能够及时采取强制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逃逸,财产转移、藏匿,钱款提前支取,使的在依法适用强制措施上显的苍白无力。

3、被申请人主义,影响着法院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实践中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当执行案件存在一定困难,手中案件积压和在年终执行工作过程中,为提高执结率,片面做申请执行人的工作,在当事人违心“同意中止”的情况下(大多不进行依法送达中止裁定)作中止处理,应和了被执行人的“推拖”要求。二是每逢大的节假日,尤其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法院都要安排稳定工作,为过好节日对双方当事人做思想工作,实际执行工作停止。给那些长期在外借外出打工之机躲避执行,只节日回家,节后又很快出走的当事人创造了空档机会,使这类案件长期得不到执行,实践中这类案件屡见不鲜。这种息事宁人之举,只注重了被执行人到家后欢喜过节稳定的一面,忽视了申请执行人其权利受到侵害,节日需钱等物心情急切的一面。因此称之谓被申请人主义,这种做法对解决执行难和社会稳定十分不利。

4、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严重影响着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正常进行,仍是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一大顽症。近年来,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繁荣了经济,提高了生产力。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些地方和部门,为求得地方部门一时的局部发展,不顾长远利益,不惜牺牲全局利益作代价,打着“经济环境保护”的大旗,为肥水不流外人田,出台了一些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文件规定。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WTO的加入,各级党政部门已经或正在清理行政法规和部门文件“市场”,但由于长期的地方部门利益思维方式的存在,短期内难以根除。而作为肩负执行工作重任的人民法院,其人、财、物的管理均来源和从属于地方,与地方部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法院多年来形成的经费不足,必然求助于地方部门的支持和帮助,这是产生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温床,是法院执行难、难执行的极大障碍,已成为法院执行工作的金箍咒,严重禁锢着法院干警的手脚,极大的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国家法律的尊严和统一。

三、执行工作改革之管见

人民法院的执行难,极大的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我国的司法权威,影响了社会稳定,已被实践所证实。进入21世纪的今天,人民法院如何做好执行工作改革,以实现“公正与效率”这一主题,保障“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维护我国的司法权威,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需要司法工作者在当前和一个较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根据目前人民法院执行难和执行体制改革现状,现作探析如下:

1、积极应对世贸组织的挑战,加强理论研究,推动执行体制改革步伐。进入21世纪之际,我国已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这即是机遇又是挑战。因为,我国已有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经验,国力的增强和我国司法制度的逐步完善,能够也完全能够适应世贸组织的各项原则,在世贸组织这一大背景和原则下,对我国司法独立、公平、公正、公开将具有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这属于机遇。然而,由于我国司法机制,尤其执行机制改革起步晚,较短的时期内难以推出一个系统完整的有效机制亦无成功的经验可借鉴,加之我国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的地方部门保护主义和在某些领域中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难以即刻适应世贸组织原则这一大环境的制约和束缚,这属于挑战。因此,我们在执行机制改革过程中,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改变旧的思维方式和传统观念,研究新理论,改革旧体制,构铸适应世贸组织原则的新体制,在世贸组织和我国“依法治国”的大原则下,维护我国司法制度的尊严和统一,创造出符合我国国情、民情便于操作的执行工作体制,通过改革,改掉那些与我国法律相驳和不符合国情民意的体制、执行工作方式方法,这是作为一个司法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召示我们,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进行执行机制改革必须进行执行工作机制理论的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探索,制定出符合我国法律和代表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执行工作机制。

2、面对当前,着眼未来,制定出与我国法律相一致,符合我国国情民情的执行工作机制。根据我们执行工作机制现状和执行难的原因,其机制要创新,要完善统一,要面向我国国情国民。其思维方式和在司法实践中,首先要严格执法,具有改革创新理念,并在我国法律范围内对机制进行改革。其次,执行机制改革要严格遵守世贸组织的各项原则。如在执行工作实践中,各地基层法院有的实行的将人民法庭的执行工作“一刀切”的全部归于执行庭(局)后,对当事人和作为司法主体的人民法院均是一种讼累,且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庭若干问题的规定》相违背。司法实践证实,这种与法释相驳,将各人民法庭执行权撤销统归于执行庭(局)的做法应当予以改掉,应当还权于法庭并完善相应的配套机制与措施。在内部管理机制上人民法庭可配备执行员,执行工作由执行局和人民法庭双重管理,当事人可到人民法庭申请执行,由执行员负责到立案庭立案,也可由当事人直接到立案庭立案。人民法庭的执行员负责辖区内的执行工作事项,需强制执行的案件,由人民法庭组织合议(审理该案的审判员可不参加合议)并依法实施,或由执行庭(局)协助执行。按照人民法院组织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庭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规定,各地人民法院机构改革后,法庭撤并和今后大力加强人民法庭建设的情况下,改革完善执行工作机制和措施,执行还权于法庭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强化执行权运行机制,执行方式方法改革,重塑人民法院的司法威望和良好形象。为解决执行中止和不依法进行的问题,在执行运行中引入监督制约机制,实行合议审批制,将中止裁定依法送达当事人,对久执不结(无法定事由)的案件变换承办人,考核中对不符合中止条件中止的案件不作为结案处理,并由审监庭通过卷宗评查予以适当扣分,对需变更承办人的由审监庭报分管院长批准后执行,以改变执行权归于一人,易独断专行、暗箱操作的问题。在对被执行人财产执行方面,拼弃通知当事人自报财产这一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方式方法,以申请执行人提供证据线索,人民法院依法调查的方法进行。强化执行工作力度,强制措施力求依法用足用活,摆正做思想工作与依法强制的关系,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在强制措施的汇报、审批、组织实施等各个环节上,强调一个“快”字,突出其及时性。对污辱、漫骂、殴打威胁执行人员的更要依法及时处理,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为解决地方部门保护主义等导致的人民法院执行难,笔者呼吁人民法院的人、财、物变块块管理为上下垂直管理。

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千变万化,情况复杂,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要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探索新经验,认清新形势,明确新任务,抓住新机遇,全力推进执行工作改革,为使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改革适应国家入世的需要做出贡献。

第二篇:执行工作典型材料

情系百姓 践行司法为民

----记鄂托克前旗人民法院朝宝同志先进事迹

朝宝同志,男,1968年11月生,蒙古族,党员,大学学历,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人民法院副院长。1990年参加法院工作,由于吃苦耐劳,工作业绩突出,1996年被任命为鄂托克前旗人民法院城川法庭庭长,2000年任执行庭庭长,2005年任副院长兼执行局局长。

任法官以来,他共审理、执行案件1400余件,执行结案数量连续10年名列全院第一,1997年—1999年在他的带领下城川法庭获得集体三等功2次、二等功1次,他个人荣立三等功2次,1997年他被评为“全盟十佳法官”,2008年9月他被自治区高院授予二等功1次,2010年他被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全市“执行能手”、被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区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先进个人”。

一、办理案件效率高、社会效果好

1996年朝宝被任命为鄂托克前旗城川法庭庭长,他所在的城川镇地处蒙、陕、宁三省区的交界处,人员情况复杂,流动性大,法庭人手少、案件多,面对这种情况,朝宝起早贪黑,带领全体同志抢速度,争时间办案,他们的脚印遍布了辖区嘎查、村的每一处。在办案过程中他注重审执结合,以执行作为办案的最终目的,及时采取措施,使执行难的问题得到改善,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1996年至2000年在城川法庭工作期间,他共参与审理了300余起案件,审结率达到100%,到期案件执行率达到100%,所审结的案件 无一起错案,无一起上诉,被当地群众称“神速办案好法官”。

二、公正司法、一心为民

在执行过程中,朝宝处处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尽量使每一位当事人在诉讼的道路上都能走的顺畅些。为此,他工作起来没有和白天、黑夜、工作日、休息日之区分,只要有被执行人的线索,他立即就会驱车前往,并在第一时间主动调查被执行人的房产、车辆、银行存款等财产状况以及工商、税务登记情况,了解被执行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情况。他千方百计地收集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不吝千言万语地做被执行人的工作,想方设法地促成当事人以和谐方式实现案结事了。十年来,朝宝共承办执行案件1100多起,执行标的近千万元,结案率达100%,实际执行率达93%以上。在他的带领下,2009年鄂前旗法院执行局将历年来形成的128件旧存执行积案全部肃清,彻底甩掉了执行积案的包袱。

2009年,鄂前旗法院二件涉府积案又一次摆到朝宝桌前:被执行人旗计划生育局与刘某的劳务合同纠纷、与王某的其他合同纠纷。因偿还标的额较大,部门资金紧张等原因,多次执行始终没有进展。朝宝决心将这两起案件执结。此时,申请执行人王某已病故,其家人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居住,朝宝事前多次与几方当事人联系、做工作,更借被执行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也在东胜区培训这一有利时机,专门带领干警远赴400公里外的东胜区开展工作,经过两天的耐心调解,双方都被法官的敬业精神所打动,申请人放弃了部分利息,被执行单位一次性拿出了16.3万元,终于使这2件3年前的积案一次性得以执结。

多年来,他始终是法院执行案件最多,执行到位率最高,采取强制措施最少,外出执行“空手而归”最少的;他从不对当事人发火,然而却令许多被执行人惧怕他……那是因为他有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令故意拖延者无计可施。

三、刚正不阿、廉洁奉公

朝宝始终奉行“追求最大程度的公正”的司法理念,不论案件大小,不问当事人身份贵贱,均一视同仁,最大限度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010年5月,朝宝在执行姚某与谢某其他合同纠纷一案时,被执行人谢某给朝某送来2000元钱,希望不要执行他的案子,遭到朝宝严词拒绝,当事人面红耳赤的离开。像这样的事例,对他来说还有很多很多……在他的20年法官生涯中,他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始终不为权势所屈,不为金钱所动,不为私情所感,拒收现金、礼品达数万元,用自己两袖清风的实际行动维护着头顶上神圣国徽的尊严,用他对祖国、对人民的诚挚感情,深刻诠释着身为法官的高尚情操。

朝宝同志把无私的奉献和强烈的责任感,融入了执行工作的始终,用扎实有力的脚步,为维护当事人权益而努力,把满腔的热情、宝贵的青春,化为对党、对人民的一颗赤胆忠心,努力实现着司法的公信、法制的权威,踏出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第三篇:“债权凭证” 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司法改革新亮点(写写帮推荐)

“债权凭证” 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司法改革新亮点

日前,记者在采访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过程中注意到,一种新的执行方式方法——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给债权人制发债权凭证,成为执行工作管理体制、机构设置、执行权运行机制和执行方式方法四个层面改革进程中的新亮点,且在司法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改革中,基于何原因创建了给债权人制发债权凭证的制度呢?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就此问题介绍说,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中,既要追求执行程序的公平与公正,又要追求申请执行人债权的最大化实现。但是,执行实践中,在执行债权不能到位的原因中,被执行人确无可供执行财产的情形居多,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34条和第235条的规定,对于这种情形,均要予以裁定中止执行或者终结执行。其中中止执行情形“消失”后,才可恢复执行,而此情形的“消失”又是处于自然状态,致使相当多的执行案件实际上很无奈地被长期中止;其中终结执行的更等于宣告了申请执行人丧失再申请执行权。在此环节上首先基于最大限度地维护债权人即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的充分考虑,谋求弥补以往的依法中止执行和终结执行给债权人带来的救济手段的欠缺,地方法院在执行工作改革中,借鉴境外和国外的经验,创建出制发债权凭证的制度。这位负责人称,实践已经证明:这一制度具有公正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执行法院制发债权凭证并非无条件地进行。据了解,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去年执行结案630件,其中发放债权凭证的执行案件仅9件。

由此可见,各地法院在实行这一制度时,依照相关规定,从严把握对个案的处理。采访中记者获知,一般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可确定制发债权凭证。第一个条件是执行法院须穷尽执行手段,依法应采取的查封、扣押、冻结、搜查、拍卖、变卖等执行措施已经实施,甚至在实践中创造并推行的债务人财产申报、执行审计、群众财产举报及债权人财产调查等方式也已用尽;第二个条件是须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且债权人在一定期限内不能提供被执行人有可执行的财产;第三个条件是须经申请执行人的书面申请或须经申请执行人同意。当然,在实践中也有这种情况:债权人明知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但如不申请执行又恐过了申请执行期限,便主动要求执行管辖法院立执行案时即发给其债权凭证。个别执行法院便在未经执行的情况下即给这类申请执行人制发了债权凭证。此种做法欠妥,尚需在司法实践中给予专题研究和完善。而就目前全国执行法院执行这一制度的总体情况看,情况是好的。

两年来,人民法院自推行制发债权凭证制度以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其司法效果和社会效果不容置疑,并带来四个方面的益处———

一是利于最大限度地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债权人领取债权凭证后,可以在十年或者二十年内再申请执行,即可以有效地弥补法定申请执行期限(六个月或者一年)过短的缺欠;还可以防止债权人因“终结执行”而丧失再申请执行权,增加其实现债权的机会;同时,又可减轻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的讼累,特别是申请执行人可以从其企盼“消失”中

止执行情形的焦虑中解脱出来,解除其疲于奔命而又实现债权无望之苦;还因债权人再申请执行时不再交纳申请执行费,而无增加费用之忧。

二是增强市场风险意识。“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形是当事人经商之风险所在,往往是债权人与债务人在经商之初的契约中就已种下了其债权难以实现的苦果。但长期以来,却在债权人实现不了债权时,责怪执行法院“空调白判”、“打法律白条”,由法院充当“被告”,承担债权人的经商风险。现在由债权凭证将经商风险回归给债权人,可以使债权人乃至整个社会改变观念,增加市场风险意识,以增强市场主体自我防范的能力。同时,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后,虽承担着经商风险的压力,但仍可依执行法院的调查令主动调查债务人的财产,以增强自救的责任和能力。

三是节约司法资源。我国法院执行人员仅三万余人,过去平均每年执行结案250万件,其中中止执行的约占20%,这些中止执行又未了结的案件,长期中止,年复一年,积案如山,执行法院不堪重负。现将这其中大部分案件作制发债权凭证处理,可使执行法院从无效的司法活动中解脱出来,以集中力量执行可实现债权的案件,以利司法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充分发挥公力救助的效能作用。

四是促进法治秩序的建立。基于权利本位和市场主体意思自治的需要,确定由申请执行人“申请或者同意”为制发债权凭证的条件之一,体现了司法的公正性、中立性,又张扬了当事人主义;而债权人以债权凭证为执行依据再申请执行成为重要司法活动后,可能导致私证债权凭证也作为执行依据成为现实。这必在新的理念下,引导社会经济秩序的建立朝着法治的方向发展。

诚然,一项司法实践的建立需要有一个过程。我国人民法院制发债权凭证制度为时不过两年,需要执行法院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目前仍存在个别法院确定制发债权凭证的条件失宽,有的又卡得过死,甚至下令搞指标控制;有的操作程序不严谨,制发的债权凭证项目不全、全国尚无统一规定等。对此,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认为,上述这些技术方面的问题将会在实践中得到解决。

据了解,目前各地法院在制发债权凭证过程中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高级法院已在本辖区内普遍推行制发债权凭证制度,有的法院还投入了较强的调研力量,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则,以便在开展此项工作时给予及时指导。实践表明,我国在执行程序中推行制发债权凭证制度,必对维护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司法权威,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发挥出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第四篇:关于执行工作的联动机制

关于执行工作的联动机制

一、我院执行联动机制的背景概述

一直以来,执行局工作向来围绕执行难问题展开策略权衡,院领导向来重视我院执行工作,并对执行方面提出多项整改措施。在结合相关执行法有待完善、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复杂的社会背景之下,执行问题总体还处于人民法院单打独斗解决的局面,尤其我院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鉴于执行难问题的特殊性,谋求根治方案,执行局构建执行联动机制,为实现解决执行难实现部门合作多元化与社会化。以司法主动、社会合作为依托,通过调动包括司法系统本身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形成对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的高压态势和共同惩戒局面,将治理执行难追溯到执行难问题产生的源头上去。

执行难问题在司法工作中的尤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法院孤身奋战,缺乏必要的共同联动所造成。执行工作联动机制的核心是执行联动威慑机制,执行局近年来有效利用社会各方资源,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参与、政协支持、各界配合、法院主办等综合解决“执行难”的工作格局,切实做到加大执行力度,增强强制执行对尚未进行执行程序的债务人的威慑力,从而直接促使生效裁判通过债务人主动履行而不是强制执行实现,因此得以提高生效裁判履行率,同时实现节省司法资源,维护司法权威和社会稳定。

二、执行工作联动机制的工作程序

落实执行联动机制的基本要点,在于法院与各机关部门 和单位之间的法律宣传与事项沟通,执行局受理执行案件,要按照法定程序,关于执行联动机制的具体要求,各联动单位应坚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快速准确、依法进行的原则保证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局领导要求执行员在执行过程中,如需联动单位协助时,必须按照统一正规的操作手续办理,出于共同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有效促使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义务的最终目的,执行员须向各联动单位具体说明在接到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后,应当按照协助执行通知书的要求立即给予协助,并及时将处理进展情况及时反馈给法院。另外,各联动单位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向案件当事人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泄露协助执行的内容。针对我院和各单位联动执行的协调机制,局内均有定期组织相关联动单位参加联席会议,交流当前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提出联动新问题,从而确保了联动机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为做好执行工作创造条件。

二、关于联动机制的具体措施

今年以来,我院执行局在联动机制方面加强了多方沟通,针对过去所遇到过社会阻碍或程序滞慢问题,采取了部门整改新措施,具体操作与成效如下:

1、与公安部门的联动措施:针对被执行人个人为逃避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而采取躲、逃、转移、隐匿财产等手段,拒绝配合法院行使执行强制措施,想方设法逃避执行的现象,执行局则依职权向公安机关对未履行法定义务的被执行人,采取对其包括户籍情况包括住址状况、家庭成员状况以及流动状况等展开信息调查,并对向车辆管理部门请求协助调查被执行人的车辆财产状况。公安机关部门除快速如实的提供上述相关登记资料、出具相关证明文件同时,根据法院协助书通知要求,车辆管理部门应对被执行人的机动车所有权的登记、转移、过户等进行必要限制;出入境管理部门应根据人民法院的限制公民出境决定书依法不予办理出境手续,限制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被执行人出境;其他部门应对暴力抗拒执行、非法处臵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执行突发事件应及时出警处臵,对人民法院移送的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案件,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及时立案侦查并寻其下落线索。在与公安部门的联动执行中,执行局有效的威慑了执行老赖,在全额执结案件的同时,也维护了法律的权威。

2、与工商部门的联动措施:法院查询有关企业的设立、变更登记情况和吊销、注销登记等情况,协助人民法院办理股份冻结、企业设备的查封登记等手续,并提供相关证据资料和证明材料;对涉及被执行人有关财产的抵押登记、营业登记、公司、企业的注册等情况及时告知法院。针对被执行

人企业假借转制、改制甚至转移经营场所之机剥离优质资产,将原企业债务悬空以规避执行等不断翻新变化的恶意逃债手段,执行局积极与工商部门配合,从时间段入手,从细节考察,通过工商部门的信息协作认真掌握相关企业逃避债务行为的证据,使得被执行人的“小聪明”显得百密一疏,让其在铁的事实面前自知理亏,唯法是从,最终实现执行效果。

3、与房屋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联动措施:在法院向上述部门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后,其配合人民法院查询有关房地产变更、抵押、转让登记等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据资料和证明材料;对未履行法定义务的被执行人就房地产转让、取得等进行必要限制,并将信息及时告知法院,从而对被执行人的房屋和土地等财产进行有效控制,促使执行。

4、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联动措施:执行局重视关于工人工资和工伤类型案件的执行到位率,为此就加强劳动监察监督,雇佣关系纠纷和工伤认定等各项审查问题提出了司法建议,目的是为预防和及时处理拖欠工资案件,对劳动争议案件快立快裁,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财产等;劳务输出部门应将涉及被执行人外出打工、工资收入等相关信息及时告知法院。

5、与镇乡政府、街道办、村委会及经济联合社等组织的联动措施:佛山市各区拥有数目众多的农村片域,因财产执行需要,法院有权请求相关组织依法协助扣划农村籍被执行人每年应得的股份分红款和征地款。在法院向相关组织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后,各组织配合法院加大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的协调力度,依法及时提供各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的存款、补偿金等财产收入信息,并积极配合法院采取强制措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6、与银行等有储蓄业务的部门的联动措施:根据民事诉讼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规定,银行应及时配合法院对被执行人银行存款或帐户的查询、冻结、扣划等措施,根据法院提供的被执行人信息,在其履行债务之前,对被执行人信用贷款加以限制或禁止,防止新的不良资产形成,并将信息及时告知法院。

7、与新闻部门和网络宣传单位的联动措施:法院与大众媒体的充分发挥作用,是体现在加强对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宣传,在人民法院委托或经人民法院同意时,公开曝光拒不履行义务和逃避执行的相关人员,督促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义务,消除被执行人的抵制情绪和侥幸心理,营造良好的执

行环境,形成解决执行难问题的良好氛围。

三、我院执行局联动机制的整改成效和发展问题

一直以来,执行局和上述各部们均保持着稳定的合作,联动机制进行有条不絮,效果发挥良好。今年以来我院执行局继续加强与各部门的联动执行,并作出了以下新的整改措施:

1、关于在银行部门对被执行人名下财产的控制问题,为继续提高工作效率,局领导与部分银行高层达成一致协议,实现了可以在同一间支行冻结财产的措施,避免因劳途奔波耽误了最佳执行时机。如遇被执行人在中国银行有存款状况,执行人员可先到中国银行同福路支行实现冻结手续;再如遇被执行人在中国农业银行有存款状况,执行人员可先到中国农业银行金叶支行实现冻结手续,上述整改大大提高了执行局对被执行人财产执行的控制效率,打破了原本只能在开户行采取冻结措施的限制。

2、建立快速查询机制,并逐渐整改完善。所谓快速查询机制,即法院与相关信息查询部门建立外网联系系统,随时保持信息沟通,执行员在出具协助查询通知书后,由执行局内勤组统一搜集并梳理,并将信息电子版统一通过外网通讯或邮件系统发送至相关部门,以便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内整合调查资料,在执行局出具的协助查询通知书送达至相关 部门之后,便可快速取得查询结果,大大减少因繁琐审查程序造成的冗余时间,从而对法院所需信息实现尽快掌握。快速查询机制目前本院已与各大银行系统之间落实,但与车管、房管、国土、工商之间还有待实现。

第五篇:浅议司法警察参与执行工作

浅议司法警察参与执行工作的意义

黑龙江省东方红林区基层法院法警队 孙兆林

“执行难”作为困扰法院工作的一种顽疾,引起全国法院系统的重视。为此专门设立了执行局,实行双重管理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笔者认为,司法警察参与执行能够更好的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是人民法院唯一的一支带有武装性质的准军事力量,既担负着提押案犯、送达法律文书、维护审判秩序、参与执行以及执行死刑的重要任务,又肩负着依法保护人民合法权益、维护法律尊严和审判权威的神圣使命。《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列》第七条第一款第四项、第六项规定:执行传唤、拘传、拘留;参与对判决、裁定的财产查封、扣押、冻结或没收活动。这就为司法警察参与执行工作提供了依据。在执行过程中,现在司法警察的主要职责是配合执行人员依法采取冻结、划拨银行存款;查封、扣押、冻拍卖变卖财产;搜查被执行人的住所或财产隐匿地;强制交出财产或票证;强制迁出房屋;强制退出土地等,并维护执行的现场秩序。法警参与案件执行,还是维护社会主义法制权威的客观需要。总之,现在的法警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法警,不管是审判和执行,都离不开法警的参与。

司法警察作为法院的一支武装力量,有其自己的特点,主要是为法院的审判工作服务的,参与执行应该说在法警职责中在以前的情况下不是作为一个重点来考虑的,但是通过现在的制度改革,以及近几年来在执行过程中通过暴力抗拒执行的情况越来越多,不单单是审判上维护正常的审判

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执行中作为制止暴力的责任也就落在了司法警察的身上。司法警察在执行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威慑力强

司法警察在执行的过程中,在执行法官的领导下,作为强制执行的有力保障,可以对被执行人采取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具有打击犯罪、威慑那些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的作用,能够促使一部分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

二、反应迅速

作为法院的一支武装力量,具有反应快,机动性强等特点。这就能够在执行案件的过程中具备了发现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人的财产能够及时到达现场,及时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

三、抗击打能力强

法警作为警察的一种,在平常的时候就需要不断的训练,通过训练来提高自身的技能,每个法警都必须有一身过硬的本领,这样在处理突发事件,处理使用暴力抗拒执行的过程中,能够做很好的应付,能够做到一对一或者一对三都能够胜任,这样就能够做到以少对多,显示出抗击打能力强的特点。

四、装备先进

现在各级法院对于法警建设从上到下高度重视,为法警队配备了优于其他庭室的装备和先进的通讯工具,做到上下级法院于一体,全市范围的调警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赶到现场,对于一些难于执行的案件,单靠一个法院不能够完成的,可以通过全市范围的调剂就能够及时完成,扩大了法警的影响,树立了法院的权威形象。

五、服从命令听指挥

法警一般是半军事化管理,通过这种环境的熏陶,会使单个的力量转化为团队的力量,全队就是一个整体,不论干什么,都会劲往一处使,只要有命令就会无条件服从,这对于执行大局来说是有利的。

现在各地的司法警察的队伍建设区别很大,发达的地区和落后的、偏远的地区的建设可以说有着天壤之别。这是由于经济、观念等制约的,现在各地法院的司法警察参与执行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执行警务化即由执行法官发布执行令,由执行法警去具体执行案件,案件执行完毕以后再交回执行庭。

二派警即通过法警队把一些业务素质比较强的派到执行的庭室直接协助业务庭办理执行案件。这就要求在业务庭的法警不但对于司法警察要熟悉关于司法警察的业务,还要熟悉关于执行的各种业务。

三、协助法警队成立三支小分队,一是协助小分队。对于业务庭和外地法院在执行案件过程中,遇到难办、难缠和社会影响大、需要法警大队协助的案件,有法警大队统一组织和调配警力予以配合,优先派警,优先派车,优先执行。二是应急小分队。为及时处置执行中遇到的执行受阻、干警被围攻、甚至人身受威胁等突发事件,成立执行应急小分队,设立应急专线电话,有专人接听和登记,做到有事即出,有求必应,有急必助。三是执行小分队。在搞好协助和配合执行的同时,根据法警大队的特点,成立案件执行小分队,对一些急、难、险案件独立承担执行任务。

司法警察参与执行的方式主要是以上三种,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对于逃避执

行也出现一些新的方式,来对抗执行工作,这就需要加强现有的执行力量,需要研究一些新的方法来干好现在的执行工作,而法警原来作为通过行使职权,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的职能需要进一步扩大。这是因为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现有的执行力量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法警更多的参与到执行当中,担当起更多的重任,成为执行的先锋。作为这一点,这也是与国际上的普遍做法,通过这样,也慢慢的和国际接轨,实行全国统一的执行格局。现在各地的执行是不一样的,各地有各地的执行方式,通过法警执行应该说是一种确实有效的方式。法警作为警察的一种,在执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执行法官签发执行令,对于被执行人的情况可以通过和各个部门的协调,做到社会执行的大格局。对于被执行人而言,逃避执行主要是转移自己的财产和金钱,让执行人员没有办法查到。而有效制约这些的方法就是通过社会监督,限制被执行人不得进入比较高级的娱乐场所及酒店,限制他们的消费水平,只要高出一定的消费水平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渠道对其进行处罚,这样做才能够有效地防止执行难的问题,而做到这些,法警拥有先天性的优点,因为他们可以和这些部门更好的沟通更好的配合。

法警参与执行,在执行中担当重任,主要是由于他的性质所决定的,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呼吁要实行执行警务化的根本原因所在,这些也从各个法警大队、支队的工作经验中有着专门的介绍,很多“执行顽疾”在法警的参与执行的情况下迎刃而解,很多难办的案件也在法警的独立执行的情况下执行完结。而法警自身所存在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法律知识不够丰富,执行业务还有很大一部分达不到标准,这些还得需要进一步

加强培训,做到一警多能,一警多用,行动迅速,作风过硬,尽快的适应现代形式的需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法警队伍的建设: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法警队伍的根本基石,作为法警来说,在法院中主要属于辅助地位,但是在审判、执行、安全保卫等都离不开法警的参与,并且作为法警还带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就需要加强对其的思想教育,树立英勇奋战,不怕牺牲、服从命令、服从大局的意识;还要通过思想教育树立干警的廉洁意识,要求做到送礼不收、宴请不去、说情不准,严以律己;另外还要要求法警在工作中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敏感性,提高防范意识,增强保密意识。第二,提高业务素质。业务熟练是做好法警工作的基本条件,作为司法警察,既要懂“法”又要懂“警”,这样才能适应法院新形势的需要,即法律业务与警务技能并重,定期学习民事、刑事、经济、行政以及执行业务知识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定期进行集中训练,进行体能、擒拿格斗、警械警具使用、实弹射击、值庭押解等各方面的正规化训练,再平常上班时间没有任务的法警,可以再训练室内训练,这当然是说那些有条件的法院了。第三,积极开展调研工作。通过开展调研工作,扩大对法警的宣传,是社会上对法警有足够的认识,树立法警光辉的形象。

下载执行工作改革探析(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执行工作改革探析(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活动执行工作职责

    活动执行工作职责1.根据总部品牌推广方向,落地执行地面推广活动;2.推广物料设计对接及分配、控管;3.促销人员招聘,培训及监督;4.主管交办的其他事项。活动执行工作职责21、根......

    所谓执行工作长效机制

    发挥执行工作长效机制作用,切实化解执行难题,促进社会和谐 ——什邡法院执行局 所谓执行工作长效机制,是指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政法委协调、人民法院主办、有关部......

    建立健全执行工作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执行工作长效机制 8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在湖南法院就执行工作进行调研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司法理念,把握工作重点,狠抓执行规范,创新执行举措,建立健......

    策划执行工作职责

    策划执行工作职责 策划执行工作职责1 1、负责公司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实施;2、组织指导及撰写公司各活动方案;3、根据市场信息及行业动态,进行活动的策划和执......

    活动策划执行工作职责汇总

    活动策划执行工作职责汇总1、承接市场处推广策略,开展辖区内推广活动;2、精进辖区内推广平台,落地展开多元化推广活动;整合区域资源,合理使用费用;3、店内/户外品牌布建执行与......

    活动策划执行工作职责

    活动策划执行工作职责5篇1、搜集相关行业信息,对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及时汇总,提出有建议性问题;2、负责制定校区活动、市场推广及公关活动的策划及执行;3、负责活动场地设计与布......

    活动策划执行工作职责合集

    活动策划执行工作职责合集1、负责世界记忆锦标赛年度赛事及营销活动的规划;2、负责世界记忆锦标赛国内各类重要活动的方案策划,负责活动现场的统筹执行与协调工作,例如大赛新......

    多举措推进执行工作

    多举措力争解决执行难问题 作者:郝伟2016-11-16 从9月27日起,河北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飓风行动”拉开帷幕,县法院积极响应号召,着力解决执行难问题。执行难问题既是社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