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长安区振兴教育事业三年行动计划(2012年—2015年)的通知(长政[2012]36号)

时间:2019-05-14 03:4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印发长安区振兴教育事业三年行动计划(2012年—2015年)的通知(长政[2012]36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印发长安区振兴教育事业三年行动计划(2012年—2015年)的通知(长政[2012]36号)》。

第一篇:关于印发长安区振兴教育事业三年行动计划(2012年—2015年)的通知(长政[2012]36号)

长政„2012‟36号

石家庄市长安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长安区振兴教育事业三年行动计划

(2012年—2015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区直有关单位:

《长安区振兴教育事业三年行动计划(2012年-2015年)》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石家庄市长安区人民政府

2012年9月6日

行动计划,到2015年,长安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面貌得到全面改观,教育发展取得明显进步,进入全市教育工作先进行列。

(一)学前教育普及化。到2015年,全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9%以上,规范化幼儿园入园率达到95%以上。三年时间新建幼儿园5所,创建省级示范园3所,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镇村办和企事业办并举的多元化办园格局。

(二)义务教育均衡化。全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保持100%,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三年时间新建标准化小学5所、标准化初中1所,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优质品牌初中数量达到2所。2012年实现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13年实现基本均衡,2015年实现高位均衡。

(三)高中教育优质化。大力提高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打造特色学校和品牌学校,三年时间创建2所特色高中、1所在省市知名的品牌高中,努力满足辖区学生享受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

(四)职业教育市场化。逐步建立起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到2015年,职业学校校均规模达到1500人,学生“双证书”持有率达到60%,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三年时间创建两所省市知名的优质品牌职业学校。

(五)民办教育规范化。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不

机制和防险救灾应急预案,做好卫生管理和防疫工作,切实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和谐。加强教育宣传工作,在全区上下形成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以改善办学条件为基础,提升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稳步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12年完成22中学音美楼拆除重建项目,完成育才小学、东塔口小学、中塔口小学综合用房拆建项目;2013年完成22中学、翟营大街小学整体加固改造项目,完成81中学综合楼拆建和教学楼加固项目。加快学校整体拆建步伐。2012年完成13中学易址新建项目;2013年完成82中、83中旧校区改造重建项目;2014年完成铁职专整体改造项目。继续增加塑胶运动场和体育园地数量。2012年完成十里铺小学、53中学2个塑胶运动场建设和东塔口小学操场硬化项目;自2013年起,每年增加2-3块塑胶运动场,到2015年城区学校塑胶运动场达到“全覆盖”,农村学校操场塑胶运动场比例大幅提升,全区学校全部建成体育快乐健身园地。不断提升教育装备水平。根据学校发展和教育需求,按照省、市现代化教育装备要求,高标准配备计算机、多媒体等设备,到2015年全区所有学校实现“校校通”、“班班通”,每位学生都能充分享受网络优质教育资源。

(三)以优质均衡发展为重点,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继续巩固和提高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成果。加大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创建力度,引领全区学前教育水平整体提高。2012年启动长安区

深化课程改革,不断分析和总结先进教育模式,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教学管理,以提高校长的课程规划与领导力、教师的课程开发与执行力和改善学生的发展状态为重点,义务教育阶段突出“规范、有效、均衡”,高中阶段突出“优质、特色、内涵”,通过3年左右时间,努力实现条件上档次、管理上品位、队伍上水平、质量上层次、学校上品牌的综合目标。积极开展“河北省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申报评选工作,2012年首次申报2所,到2015年全区示范校数量达到10-15所。

(五)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完善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自2012年起,每年面向社会招录一定数量优秀教师。加快用人制度、评价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形成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校长和干部队伍管理,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和《校级、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办法》,建立和完善校长培训、定期述职和年度考核制度,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校长和干部队伍。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加强教师培训,每年完成6000-10000人次的培训计划;深化教育科研,积极探索并实施以“问题研究、课题驱动、项目引领”为模式的研训一体化专业发展机制,每年立项课题数量保持全市领先;实施“名师工程”,自2012年起每年评出10名区级名师,利用三年时间,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有影响的教书育人专家,带动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第二篇:关于印发北京市西城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文件

西政发„2011‟13号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北京市西城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

现将《北京市西城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2013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三日

北京市西城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1年—2013年)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精神,落实温家宝同志到西城区幼儿园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事业,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学前教育需求,促进西城区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特制定本计划。

一、发展现状

西城区现有63所幼儿园,包括教育部门办园24所、中央及地方部门办园20所、街道集体办园11所、民办幼儿园8所。全区一级一类幼儿园37所,占全区幼儿园总数的59%,其中市级示范园10所,市级早教示范基地30所,市级学前信息化基地3个,市级特教随班就读基地3个。在园幼儿15174人,教职员工2455人,专任教师1350人。

一直以来,西城区学前教育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并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幼儿园建设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特别是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区的学前教育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厚积薄发的态势,全区已经形成了教育部门办园为示范,公办幼儿园为基础,民办幼儿园为有益补充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

— 2 — 西城区的学前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学前教育资源短缺,造成入园难矛盾突出,尤其是入公办园难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二是幼儿园发展不均衡,表现在硬件条件、师资水平、办学质量等方面,特别是街道幼儿园与其他类型园所的差距越来越大。三是体制机制不完善,管理体制、办园体制、投入体制需进一步理顺。四是存在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不高,部门办园仍有随意撤销或停办的现象。

二、发展思路

立足“服务立区、金融强区、文化兴区”的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将学前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适龄人口出生趋势,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坚持数量与质量同步提升,以“保证基本、广泛覆盖、形式多样、优质均衡”为原则,按照“政府主导、合理规划、分布推进、注重内涵”的思路,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完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满足适龄儿童多元化入园需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进一步加快幼儿园建设,不断增强学前教育资源。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办园,形成以教育部门办园为示范、公办园为基础、民办园为补充,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种形式学前教育服务格局。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学前教育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学前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 3 —

0-6岁儿童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满足辖区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元化学前教育的需求。

(二)具体目标。

——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大力推进0至3岁儿童早期教育。确保0至3岁儿童及其看护人受教育率达到90%以上。

——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三年内新建、改建15所公办幼儿园,使全区幼儿园总数达到80所(址)以上。各类幼儿园中政府办园比例达到50%以上。同时通过扩班扩建幼儿园,增加幼儿学位供给,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

——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保障范围,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并逐年提高。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以及对部门办园、集体办园、民办园的扶持力度,保证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今后三年,区级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3亿元统筹各类幼儿园的建设发展。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保教师资队伍。各级各类幼儿园教师培训全部纳入“十二五”继续教育培训计划,确保95%的幼儿园园长和90%的幼儿教师达到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各岗教职员工均达到北京市规定的任职资格要求,做到持证上岗。市区级骨干教师占全区幼儿教师总数的10%以上。各类幼儿园要按照《北京市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核定编制。

——托幼园所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有显著提高。北京市级示范园占全区幼儿园总数的25%以上,一级一类幼儿园占全区幼儿园总数的70%以上。

— 4 — ——大力推进0至3岁儿童早期教育工作。新增6个市级社区儿童早期教育示范基地,面向社区散居儿童开放。开展对学龄前儿童家庭看护从业人员的培训,向学龄前儿童的父母和看护人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定期举办亲子教育活动。每个社区散居儿童早期教育示范基地配备早期教育专业教师2名。

——积极开展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以幼儿园为依托,新增2个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康复资源中心,基本满足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努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以幼儿园为依托,新增6个学前教育信息化基地,提高幼儿教师信息化水平及幼儿园科学管理水平。

(三)目标。

2011年,新建、改建6所幼儿园,扩建1所幼儿园,扩班8所幼儿园,增加学位2040个,基本缓解入园难问题。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用于幼儿园的发展建设工作。90%的幼儿园园长和85%的幼儿教师达到大学专科以上学历,10%的教师成为市区级以上骨干教师,一级一类幼儿园占全区幼儿园总数的60%以上,市级示范园占全区幼儿园总数的15%以上。新增2个市级社区儿童早期教育示范基地,新增1个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康复资源中心,新增2个学前教育信息化基地。

2012年,新建、改建3所幼儿园,扩建2所幼儿园,实行扩班扩招和小规模幼儿园推进计划,扩大学位1440个。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用于幼儿园的发展建设工作。93%的幼儿园园长和87%的幼儿教师达到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一级一类幼儿园占全区

幼儿园总数的65%以上,市级示范园占全区幼儿园总数的20%以上。新增2个市级社区儿童早期教育示范基地,新增2个学前教育信息化基地。

2013年,新建6所幼儿园,扩建1所幼儿园,扩大学位2130个。同时加强社区托幼中心建设。总体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用于幼儿园的建设发展。95%的幼儿园园长和90%的幼儿教师达到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一级一类幼儿园占全区幼儿园总数的70%以上,市级示范园占全区幼儿园总数的25%以上。新增2个市级社区儿童早期教育示范基地,新增1个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康复资源中心,新增2个学前教育信息化基地。

四、主要措施

(一)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实施幼儿园基本建设工程。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增加供给,建设数量充足、条件达标、收费合理、面向区域内所有适龄儿童的普惠性幼儿园。

1.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机构。

2011年至2013年,新建、改建幼儿园15所,扩建幼儿园4所,并挖掘现有幼儿园潜力,适度扩班。中小学布局调整出的资源优先用于改扩建幼儿园,促进公办幼儿园的合理布局。采用优质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的方式,增加公办园数量,使政府办园比例达到50%以上。

2.建好、用好和管好小区配套幼儿园。将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主要渠道和规范管理的重点,在小区规— 6 — 划、审批、验收和使用等各个环节落实配套幼儿园建设政策,确保小区配套幼儿园不流失。今后各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原则上由政府举办。

3.设立社会力量办园专项建设奖励资金,对新建、扩建增加学位的社会力量办园给予扩班建设奖励。每增加1个班级,配套奖励资金10万元。鼓励中央及地方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继续办好幼儿园,保证现有园所不撤销,并适度扩大办园规模。

4.对街道、公民和社会团体举办的小规模幼儿园给予正面引导和积极扶持。

(二)加大投入,实施办园条件标准化工程。

切实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落实各项财政支持政策,做到预算有科目,增量有倾斜,投入有比例,拨款有标准,资助有制度。

1.为各类幼儿园建设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并逐年提高。优先保证政府举办幼儿园的经费投入。

2.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向薄弱园倾斜,改善其办园条件,提高办园标准,缩小与其他园的差距。

3.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采取减免费用的方式给予重点资助。

4.建立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和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投资办园和捐资助园,拓宽学前教育经费来源渠道。

(三)加强队伍建设,实施幼儿教师培养工程。

1.严格执行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将热爱幼儿教师岗位、适合该岗位的人员选拔到幼教队伍中来。严格执行园长、其他各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2.对招聘的非师范类毕业生,委托区教研部门和区内优质幼儿园对其进行培训,使之尽快熟悉和掌握学前教育的规律与特点,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3.依据《北京市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科学核定幼儿园教师编制。

4.落实各项待遇,切实解决好幼儿教师的工资福利、职称、评优评先和社会保障等问题,保障其合法权益。加强监管,保障民办园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奖励表彰等方面与公办园教师同等待遇。

5.加强幼教师资队伍培训,做好培训规划。将幼教师资培训工作纳入“十二五”继续教育计划,保证专项资金用于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每年每位教师不少于规定学时的培训。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和远程平台,创新培训模式,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不断提高师德修养、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6.设立社会力量办园专项师资培训资金。每年依据专任幼儿教师数量保证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经费足额到位。参照《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每年人均1000元执行,保障各类幼儿园教师的在职继续教育。

(四)加强管理,实施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1.深入进行教育改革,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开展课题研究,提— 8 — 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2.加强对幼儿园办园质量的监控,以分级分类验收考核为手段,实施动态管理,提高幼儿园整体质量。

3.采取分类管理、分层指导的方式,加强对不同类型、不同水平幼儿园的监督与指导,使每一个园所办园质量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4.设立社会力量办园专项质量奖励资金。每年对社会力量办园进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通过“以奖代投”的方式奖励社会力量办园。达标园所每园奖励10万元,晋升一级一类园所,每园奖励10万元。

(五)加快发展,实施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工程。构建0至6岁儿童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满足社会多元化学前教育需求;

1.依托社区早期教育示范基地和社区托幼中心,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2.依托幼儿园及校外单位(少年宫)学前班资源,开展3-6岁幼儿教育;

3.依托学前信息化教育基地,开展远程早期教育课程服务; 4.依托学前特殊教育基地,开展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

五、保障机制

(一)加强对落实《北京市西城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的领导,成立西城区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实施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主管教育的副区长担任组长,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区教委主任担任副组长,— 9 —

区学前教育工作联席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委,由区教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落实《三年行动计划》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实施领导小组要充分履行领导责任,区学前教育工作联席会各成员单位要明确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二)设立学前教育专项奖励资金。资金主要用于落实幼儿园基本建设工程、幼儿教师培养工程、办园条件标准化工程、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用“以奖代投”的方式,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办好幼儿园。

(三)建立和完善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开展学前教育督导和评估,营造全区良好的学前教育发展政策环境。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开展对新建、改扩建、小区接收配套幼儿园等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督导检查。对实施素质教育优秀的办园达标单位进行奖励,对优秀社会力量举办者进行表彰奖励。不断总结经验,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主题词:教育

计划

通知

抄送:区委办公室、各部、委,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各处、室,区政协办公室,区公安分局,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区武装部。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6月14日印发

第三篇:关于印发《六安市争创全省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中共六安市委办公室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六安市争创全省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六办发〔2006〕17号

各县区委和人民政府,开发区、试验区工委和管委,市直各单位:

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将《六安市争创全省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中共六安市委办公室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6年5月10日

六安市争创全省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

2005年,我市顺利实现争创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的目标。为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年打基础,两年上水平,争取三年内达标,确保“十一五”期间成功争创全省文明城市的目标,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建设小康六安,根据全国和省文明城市考评细则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的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和居民生活质量为重点,着力优化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品位,促进全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把我市建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二、创建目标

(一)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一是加强干部理论学习与从政道德教育,特别是“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机关干部学习和受教育面达到95%以上,考试合格率达到99%以上;二是加强政务行为规范建设,群众对党政机关工作满意度达到90%以上,对反腐倡廉工作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二)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一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保障机制,落实社区民警值班、巡逻、群众报警接待等制度。二是加强老人、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建立未成年人教育“三结合”网络和权益保护网络。三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做到法制教育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四是加强法律援助与服务工作,开通法律服务热线,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度,有政府财政保障的法律援助机构。五是加强社区居委会民主建设与管理,推进社区居委会民主建设,完善居委会民主决策制度。群众对法治环境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三)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一是建设社会诚信体系,抓好诚信政府建设,市民对政府诚信满意度达到90%以上。开展诚信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二是加强市场经营秩序监管,政府各职能部门建立打击假冒伪劣、走私贩私、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投诉和处置机制,注重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窗口”行业特别是医疗、供电、电信、邮政、金融、供水、交通、旅馆等单位实行优质服务、文明服务、承诺服务、依法服务,无乱摊派和吃、拿、卡、要等违纪行为。

(四)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一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理论宣传与研究,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文明市民教育等,公民道德教育有阵地。二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三结合”网络建立健全。对文化娱乐场所,特别是网吧、电子游艺厅等实行严格管理。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科普、道德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建立经常性工作机制。三是舆论引导,树立典型。四是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城区公共图书馆建成,藏书量达到一定标准,市档案馆达到省要求标准。五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建立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管理与培训制度,80%以上的居委会社区有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并能经常开展群众性业余文体活动。六是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实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遗产完好率达到95%以上;无非法出版物在市场销售。七是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八是营造有利于市民文明行为养成的浓厚氛围。主要街道、公园、广场、城市入口处等地段设有不少于20%的公益广告和文明提示牌,公共设施完好率达到90%以上。九是加快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建立专门的扶贫帮困机构,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扶贫帮困活动。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志愿者人数占人口总数的8%以上。健全完善公益性活动机制,无偿献血量占临床用血量80%以上。

(五)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一是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人均生产总值高于全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贫困率低于3%以下。二是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城市规划评审报批工作规范,主要道路、公园、公厕等公共场所设有无障碍设施,人均道路面积达到8平方米以上;城市道路畅通无阻,道路名称、标牌、公共图形标志设置合理规范,护栏等设施无毁坏、侵占现象;公交站点分布合理,市民对交通满意度在70%以上。三是加强医疗与公共卫生事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布局合理,95%的卫生服务中心(站)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系统信息网络健全,应急服务完善。四是提高人口与生活质量。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收入稳定增加,人均住宅面积达21平方米以上。五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逐年加大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投入,对城市低收入者实现应保尽保,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在95%以上,登记失业人口再就业率达到70%以上。

(六)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一是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绿地率达到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平方米以上。二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加强废弃物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环保投资指数达到2.0%以上,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90%以上,环境噪声达标社区覆盖率达到70%以上,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

(七)扎实有效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一是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创建文明城市的主要指标纳入城市整体发展规划,制定方案并积极实施。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创建工作,督促任务落实。二是健全工作机构。各级文明委工作制度健全,各职能部门职责明确。文明办组织机构健全,有单列的行政编制,人员落实,职级明确,经费按规定足额拨付。三是筑牢创建的群众基础。创建文明城市群众知晓率达到90%以上,市民对创建工作支持率达到80%以上。四是文明社区建设方面。有明确的创建目标、计划和具体的保障措施,创建达标率达到90%以上;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覆盖面达到80%以上;“窗口”行业、执法部门创建文明行业活动覆盖率达到100%;文明单位、文明工地、文明村镇等创建工作制度健全,考核评比严格,效果显著。五是营造创建工作氛围,加强创建工作管理。主要新闻媒体设有创建专题或专栏,道德建设的公益广告数量达到总广告数量的20%以上;地方财政把创建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随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认真执行文化经济政策,形成创建活动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实施步骤分

三年实施:

第一年(2006年):重点抓好“四个建设”、开展“十项整治”,在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和创建活动上打好基础。

第二年(2007年):全面提升创建水平,启动政务、法制、市场环境的综合整治。

第三年(2008年):全面提升政务、法制、市场、人文、生活、生态、社会等七个环境的综合整治水平,努力实现争创目标。

四、工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至少每半年听取1次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党政“一把手”要亲自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亲自抓创建工作任务的落实,亲自解决创建活动中的困难和问题。市文明委常务班子及市文明办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入调查研究,搞好组织协调,推动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制定《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考评细则》,把创建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层层分解落实,做到指标到岗、责任到人。建立创建工作奖惩机制,把创建工作实绩作为对领导干部进行奖励、任用的一个重要依据。

(二)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市、区两级财政要把创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挖掘一切潜力,千方百计保证创建工作所需的资金投入到位。结合招商引资,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加大经营城市力度,吸引外来资金和社会各方面的投入,逐步形成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资助和自我发展相结合的创建文明城市投入机制。

(三)营造强大舆论声势。各新闻媒体要精心制定宣传报道方案,开辟专版、专栏,制作专题节目,宣传市委、市政府、市文明委关于创建工作的各项部署,及时总结推广创建活动中涌现的好经验、好做法。要通过设置公益广告、在公共场所张贴悬挂有关宣传标志等多种方式,全天候、全方位地扩大宣传,真正使创建工作要求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对各种不文明行为要公开曝光,并依法予以处罚。

(四)齐心协力打总体战。全市上下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积极支持、参与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工作,形成上下一心、各方参与的创建工作合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责任范围内创建任务的落实,巩固达标项目,加强薄弱项目,采取坚决果断措施攻克未达标项目,确保目标任务完成。工作中既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又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决不允许扯皮推诿。同时,要广泛发动各方面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人人为创建出力、个个为六安增辉”的全民创建热潮。

(五)认真搞好督促检查。各级党委、政府督查、考评部门要把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工作情况作为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改进督查方式,提高督查效果。市文明办要经常深入一线督查、暗访,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对存在问题较多和工作进展不大的部门和单位,要及时督办,限期整改。

第四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2016〕45 号)

福建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根据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管理,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大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到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健全,全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总体得到管控。到2030年,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建立健全,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主要指标: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1%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掌握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1.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详查

2017年6月底前,完成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在现有相关调查和监测工作基础上,以农用地和工矿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查明耕地、园地等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18年底前完成;掌握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电镀、制革、铅酸蓄电池等重点行业企业(以下简称“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2020年底前完成。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建立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每10年开展1次。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国土厅、财政厅、农业厅等参与,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2.建立土壤环境监测体系

重点加强市、县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配备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所需仪器设备和人员。以厦门、泉州、福州、三明等土壤环境监测基础能力较好的地市为依托,提升区域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建立健全监测人员培训制度,每年至少开展1次全省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培训。各级政府要根据土壤环境监测事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对土壤环境监测等基础能力建设投入,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农业厅、财政厅等参与

合理布设土壤环境监测点位。由省环保厅会同各相关部门统一规划、整合优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2017年底前,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建设覆盖全省、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按照国家统一规范开展监测和评价。在耕地、林地等布设土壤环境监测基础点位,每5年开展1次监测,掌握全省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选取蔬菜产业基地、果园和茶园集中分布区、饮用水水源地,以及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及其影响区域等,布设土壤环境监测风险点位,每3年开展1次监测,掌握重点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情况。2020年底前,实现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所有县(市、区)全覆盖。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国土厅、农业厅、经信委等参与

3.构建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结合全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构建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2017年底前,制定全省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整合环保、农业、国土、科技等现有土壤监测数据,统筹土壤环境监测数据采集网络,优化监测数据采集流程,力争2018年底前完成系统构建,实现省—市—县三级土壤环境数据共享、动态更新,并对接国家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数据共享,编制资源共享目录,明确共享权限和方式,发挥土壤环境大数据在污染防治、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第三方运行维护等方式,提升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专业化水平。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农业厅、国土厅、数字办、经信委、卫计委、林业厅、住建厅、科技厅、海洋渔业厅等参与

(二)严格监管各类土壤污染源

1.强化工矿企业环境监管

加强日常环境监管。各地要根据工矿企业分布和污染排放情况,在2017年底前,确定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实行动态更新。列入名单的企业每年要自行对其用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结果向所在地环保部门备案。有关市、县每3年对重点监管企业周边区域至少开展1次土壤环境监测,数据及时上传省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结果作为环境执法和风险预警的重要依据。以电镀集控区、制革集控区和铅酸蓄电池生产集中区域等为重点,鼓励企业优先选用易回收、易拆解、易降解、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材料并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定期开展生产设备、设施巡查巡护,及时处理生产过程中材料、产品或者废物的扬散、流失和渗漏等问题,防止土壤污染。各市、县环保部门要定期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巡查,督促企业及时采取措施应对非正常运行情况。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经信委负责

规范企业拆除活动。以工业企业“退城入园”较多的地市为重点,严格监管重点行业企业拆除活动,在拆除生产设施设备、构筑物和污染治理设施活动时,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事先制定残留污染物清理和安全处置方案,并报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工信部门备案,防范拆除活动污染土壤。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经信委等参与

严防矿产资源开发污染土壤。以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区域为重点,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建立矿产资源集约开发机制,继续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绿色矿山发展示范区建设。自2017年起,在全省铅锌、铜等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集中的区域,制定并实施重点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实施方案。2018年底前,完成我省铅锌矿污染专项整治。在返还采矿权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或采矿权许可证续约时,采矿权人要按照现行国家有关技术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开展土壤污染治理情况调查评估,调查评估结果向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国土资源部门备案。土壤污染治理纳入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完成情况的重要验收内容,矿山企业未开展土壤污染治理的,环境影响后评价不予通过。2017年底前,各市、县要完成历史遗留尾矿库排查,制定综合整治方案,优先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上游和永久基本农田周边地区开展整治工作。重点监管尾矿库所在企业要在2018年底前完成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按规定编制、报备环境应急预案。强化对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辐射安全监管,自2017年起,稀土、锆英砂等伴生放射性矿产开发利用企业每年要对矿区和厂区土壤进行辐射环境监测。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国土厅、安监局、经信委等参与

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国控区和省控区要持续推进重金属污染整治,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强化环境风险防控。严格执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标准并落实相关总量控制指标,提高制革、铅锌矿采选、铅酸蓄电池、电镀等行业准入门槛。新建的重点行业企业,原则上应布局在规范设立的工业园区内;加快推进现有涉重金属行业企业进入园区集聚发展,在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实施深度治理,进一步削减重金属排放量。强化对重金属污泥等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理处置。严格控制有色金属生产、炼钢、铁矿石烧结和废弃物焚烧等重点行业规模。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经信委负责

2.规范废物处理处置活动

由各市、县负责开展重点行业企业及大宗固体废物的堆存场所排查和整治,完善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设施,2017年底前制定完成整治方案并有序实施。进一步健全危险废物源头管控、规范化管理和处置等工作机制,科学规划和建设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在大型石化产业基地、以化工为主导行业的工业园区,以及规模化的皮革、合成革、电镀专业集中区,配套建设危险废物贮存处置设施。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经信委牵头,省发改委、国土厅、商务厅等参与

以电子废物拆解集中区和拆船厂等为重点,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加工工艺、集聚发展,集中建设和运营污染治理设施,不得采用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工艺或者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经信委牵头,省国土厅等参与

3.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强化典型示范引导,大力推广先进工艺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以生猪养殖大县为重点,组织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整县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创新治理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着力提高治理的专业化水平和防治效果。继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可养区生猪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任务,实现零排放或达标排放。严格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防止兽药、饲料添加剂中的有害成分通过畜禽养殖废弃物还田对土壤造成污染。到2020年,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75%以上。

责任单位:省农业厅牵头,省财政厅、环保厅等参与

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以我省水稻主产区为重点,推广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商品有机肥生产等措施。推进化肥施用零增长行动,2016年底前,全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不低于2000万亩(次)。科学施用农药,推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在蔬菜主产区、水果优势产区和茶叶优势产区,建设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县,2016年底前,完成28个示范县建设,全省推广应用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健全完善“监管部门+农资企业+农户”的农资监管信息化网络,推行农业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实名购买农药、兽药制度,2016年底前,建成农药、兽药监管平台。加强平台线上巡查,适时掌握农药、兽药产品特别是高毒、高残留农药流向动态,及时调查处理购销异常情况。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自2017年起,选取地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列入省级规范社名录的农民合作社等,开展绿色生态农业补贴试点。到2020年,全省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有机肥养分还田率达到60%;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

责任单位:省农业厅牵头,省供销社等参与

加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严厉打击违法生产和销售不合格农膜的行为。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农膜回收处理体系,建设农村定点有偿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农膜站点,建立健全贮运和综合利用网络,自2017年起,在我省水稻主产区、蔬菜主产区、水果优势产区和茶叶优势产区,选择部分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到2020年,实现上述农产品主产区全覆盖,废弃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模式。

责任单位:省农业厅牵头,省供销社等参与

加强灌溉水水质管理。各县(市、区)每年至少开展1次主要灌溉水水源的水质监测。灌溉用水应符合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

责任单位:省水利厅牵头,省农业厅等参与

4.加强生活污染控制

结合宜居环境建设行动,在福州、厦门等地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完善城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落实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制度。深入实施“以奖促治”政策,扩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范围,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2020年底前全省70%以上行政村覆盖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责任单位:省住建厅牵头,省发改委、财政厅、环保厅等参与

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对我省在用、停用和已封场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评估,2018年底前,完成全省生活垃圾填埋场所的排查,摸清数量、分布及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严格规范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坚决查处渗滤液直排和超标排放行为,完善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漏、防扬散等措施。各地要加大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去向检查力度,规范污泥处置。到2020年,市、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开展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建材产品等资源化利用示范。逐步建立全省有毒有害生活垃圾的收集贮存网络和安全处置体系。减少过度包装,鼓励使用环境标志产品。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住建厅牵头,省发改委、住建厅、经信委、财政厅等参与

(三)加强农用地保护与安全利用

1.开展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

2017年底前,根据国家技术规范,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严格管控类三个类别,以耕地、园地为重点,分别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保障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以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为依据,开展耕地、园地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与评价,在福州、莆田、漳州等部分县(市、区)开展试点基础上,有序推进耕地、园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逐步建立分类清单,2020年底前,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要全部完成划定工作,送省环保厅汇总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审定。根据土地利用变更和土壤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各县(市、区)每3年对各类别耕地、园地面积及分布等信息进行更新。逐步开展林地等其他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工作。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农业厅、国土厅牵头,省林业厅等参与

2.优先保护质量较好耕地和园地

各县(市、区)要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确保其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支持各县(市、区)推进实施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产粮大县、蔬菜主产县、水果和茶叶产业重点县要制定土壤环境保护方案,2017年底前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要向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的地区倾斜。对优先保护类耕地和园地面积减少或土壤环境质量下降的县(市、区),进行预警提醒并依法采取环评限批等限制性措施。

责任单位:省国土厅、农业厅、环保厅、水利厅、财政厅等负责

防控企业污染。禁止在优先保护类耕地和园地集中区域新建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企业,现有相关行业企业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实施提标升级改造。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经信委等参与

3.积极推进耕地和园地安全利用

安全利用类耕地和园地集中的县(市、区),要结合当地主要作物品种和种植习惯,制定实施受污染耕地(或园地)安全利用方案,建立防护隔离带、阻控污染源,采取施用改良剂、翻耕、种植绿肥等农艺调控以及替代种植等措施,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到2020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

责任单位:省农业厅牵头,省国土厅等参与

4.全面落实耕地和园地严格管控

加强对严格管控类耕地和园地的用途管理,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对威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安全的,有关县(市、区)要制定环境风险管控方案,并落实相关措施。制定实施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计划。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到2020年,完成国家下达的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任务。

责任单位:省农业厅、林业厅牵头,省国土厅、财政厅、环保厅、水利厅等参与

5.加强林地土壤环境管理

在林地分布区域,要建立产出食用林产品质量定期检测制度,发现超标的,要及时采取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严格控制林地的农药使用量,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完善生物农药、引诱剂管理制度,加大使用推广力度。对林地土壤污染问题突出的区域,应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与治理修复。

责任单位:省林业厅、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

(四)严格管控建设用地环境风险

1.建立调查评估制度

自2017年起,对拟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电镀、制革、铅酸蓄电池等行业企业用地,以及用途拟变更为居住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的上述企业用地,土地使用权人要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定,负责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调查评估结果向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国土资源部门备案;已经收回的,由所在地的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开展调查评估。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国土厅、住建厅、经信委参与

自2018年起,重度污染农用地转为城镇建设用地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开展调查评估,调查评估结果报送市级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国土资源部门备案。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国土厅、经信委、住建厅、农业厅等参与

2.明确风险管控要求

自2017年起,各县(市、区)要结合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情况,根据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结果,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合理确定土地用途。符合相应规划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地块,可进入用地程序。暂不开发利用或现阶段不具备治理修复条件的污染地块,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划定管控区域,设立标识,发布公告,限制人员进入、禁止土壤扰动,制定周边影响区域环境保护方案,每年至少开展1次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空气环境监测;发现污染扩散的,责令相关责任方清理残留污染,有关责任主体要制定环境风险管控方案,封闭污染区域,采取污染物隔离、阻断等工程和管理措施,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

责任单位:省国土厅牵头,省环保厅、住建厅、水利厅等参与

3.落实监管责任

各市、县要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乡规划和供地管理,土地开发利用必须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各级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等部门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相关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污染地块的环境风险,合理确定土地用途。

责任单位:省国土厅、住建厅牵头,省环保厅参与

各级城乡规划部门要结合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加强城乡规划论证和审批管理。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地块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加强土地征收、收回、收购以及转让、改变用途等环节的监管。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对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状况调查、风险评估、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等活动的监管。建立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实行联动监管。

责任单位:省国土厅、环保厅、住建厅负责

(五)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

1.加强空间布局管控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在红线区域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和产业退出制度。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合理布局重点行业企业,实行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机制,加强规划区划和建设项目布局论证,根据土壤环境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区域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

责任单位:省住建厅、环保厅牵头,省发改委、国土厅、经信委、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等参与

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管理,完善用地控制指标和定额标准,建立节约集约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城乡建设用地“三界四区”(“三界”即规模边界、扩展边界、禁建边界,“四区”即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管理,落实土地用途管制。鼓励工业企业集聚发展,建立完善节约集约用地评价体系,修订完善各行业用地标准和控制指标,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严格执行相关行业企业布局选址要求,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等,有序搬迁或依法关闭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现有企业。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土壤污染防治需要,科学布局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置、废旧资源再生利用等设施和场所。

责任单位:省国土厅、经信委牵头,省发改委、环保厅、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等参与

2.加强海岸带环境保护

沿海各市、县要重点监督沿海工业区污水达标排放,对现有超标排放陆源污染物的单位实施限期治理,依法严查船舶及相关作业活动等向滩涂非法排放油类及油性混合物、含油污水、船舶垃圾、废弃物、倾倒有毒有害物质等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岸线资源保护与优化利用,制定科学的港口发展规划,保护滨海湿地,有效控制主要排海污染物。以陆源污染防治为重点,确保临港工业区入海排污口主要污染物浓度稳定达标。沿海市、县要加强滩涂环境保护,定期开展巡查。

责任单位:省海洋渔业厅牵头,省国土厅、环保厅、农业厅、林业厅、交通厅、福建海事局等参与

3.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

自2017年起,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要与重点行业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明确相关措施和责任,责任书向社会公开。排放重点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增加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价内容,并提出防范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需要建设的土壤污染防治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有关市、县环境保护部门要做好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工作。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经信委等参与

(六)有序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1.明确治理与修复主体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造成地块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要承担治理与修复的主体责任。责任主体发生变更的,由变更后继承其债权、债务的单位或个人承担相关责任;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或双方约定的责任人承担相关责任。责任主体灭失或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依法承担相关责任。责任主体怠于承担相关责任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代为履行,相关费用由有关责任主体承担,环境保护部门要依法对怠于承担相关责任的主体进行处罚。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国土厅、住建厅参与

2.有序推进治理与修复

制定治理与修复规划。按照国家统一要求,2017年底前,编制完成全省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建立省、市、县三级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库。2018年底前,各设区市要组织有关县(市、区)以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的突出土壤污染问题为重点,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明确重点任务、责任单位和分实施计划,报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农业厅、住建厅、国土厅等参与

确定治理与修复重点。各市、县要结合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和发展布局调整,以拟开发建设居住、商业、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项目的污染地块为重点,开展治理与修复。污染耕地集中区域所在的设区市要优先组织开展治理与修复;其他设区市要根据耕地土壤污染程度、环境风险及其影响范围,确定治理与修复的重点区域。到2020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任务。

责任单位:省国土厅、农业厅、环保厅牵头,省住建厅参与

监督目标任务落实。建立工程进展调度机制,设区市每半年向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进展情况。建立通报制度,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定期通报有关情况,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督导检查。建立成效评估制度,有关设区市可委托第三方机构,按照国家关于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评估的技术规定,对本行政区域有关县(市、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住建厅、农业厅、国土厅参与

3.强化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管

治理与修复工程原则上在原址进行,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污染土壤挖掘、堆存,以及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造成二次污染;需要转运污染土壤的,有关责任单位要将运输时间、方式、线路和污染土壤数量、去向、最终处置措施等,提前向所在地和接收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工程施工期间,责任单位要设立公告牌,公开工程基本情况、环境影响及其防范措施;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要对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工程完工后,责任单位要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治理与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终身责任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的指导、监督,建立相关机构的诚信档案,将第三方机构诚信档案纳入社会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并向社会公开。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住建厅、农业厅、国土厅、发改委参与

(七)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先试

1.建设土壤环境保护示范区

在漳州、三明、南平等地市启动土壤环境保护示范区建设,重点在土壤污染源头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有关设区市人民政府要编制示范区建设方案,报省环境保护、财政主管部门备案。省级财政视情况从中央土壤污染防治等资金中给予倾斜。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财政厅牵头,省发改委、国土厅、住建厅、农业厅、林业厅等参与

2.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

2017年底前,综合考虑土壤污染程度、土地利用类型、地区代表性等因素,选择重污染企业污染地块,以及受污染耕地和园地、蔬菜基地等,启动5至8个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工程,打造一批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典型案例,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模式。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财政厅牵头,省住建厅、农业厅、国土厅、科技厅等参与

(八)强化土壤环境法治

1.完善地方法规标准

以《福建省土壤污染防治办法》为基础,加快制订《福建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研究制定污染地块、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等相关规定。研究制定省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省土壤环境损害鉴定、土壤环境监测、调查评估、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等技术指导文件。出台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技术规范。到2020年,全省土壤污染防治法规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土壤环境监督管理、调查评估、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等方面的制度基本健全。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法制办、质监局、国土厅、农业厅、住建厅、经信委、林业厅、水利厅等参与

2.加强环境监管执法

明确监管执法重点。重点监测土壤中汞、铅、镉、铜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重点监管有色金属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电镀、制革、铅酸蓄电池等重点行业,以及产粮大县、蔬菜产业重点县、果茶产业重点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城镇建成区、畜禽集中养殖区等区域。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经信委、国土厅、住建厅、农业厅等参与

加大执法力度。提高环境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水平,对全省环境执法人员定期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专业技术培训。加强土壤环境日常监管执法,建立环保、公安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违法违规存放危险化学品、非法处置危险废物、不正常使用污染治理设施、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环境违法行为。开展重点行业企业专项环境执法,重点查处焚烧电子垃圾等环境违法行为和皮革与电镀等违法生产企业等,对严重污染土壤环境、群众反映强烈的企业进行挂牌督办。对土壤污染违法行为应及时依法处罚,对涉嫌犯罪的,应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查处。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完善各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加强环境应急管理、技术支撑、处置救援能力建设。国土、农业、住建等相关部门应按职责分工,配合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专项执法工作。完善环境行政执法和司法的衔接工作机制,推动环保、公安等执法案件信息录入共享,巩固和提升执法效果。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经信委、公安厅、国土厅、住建厅、农业厅等参与

(九)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1.加强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

支持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研究与应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充分发挥海峡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等成果转化平台作用,推动环保产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建设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技术交流,针对全省土壤污染防治需要,重点引进消化土壤污染风险诊断评估、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牵头,省发改委、环保厅、教育厅、经信委、国土厅、住建厅、农业厅等参与

2.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科学研究

安排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土壤污染防治研究工作。依托省内外相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科研单位,研发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与修复技术,工矿企业污染地块的调查评估、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技术,以及先进适用装备和高效低成本功能材料(药剂)。开展省级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建设。

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牵头,省财政厅、教育厅、经信委、环保厅、发改委、国土厅、住建厅、农业厅、林业厅等参与

3.推动治理与修复产业发展

推动有条件的市、县建设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示范基地。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从业单位的监管。鼓励第三方社会机构参与土壤环境监测评估等活动。加大政策扶持,推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发挥“互联网+”模式作用,加快完善覆盖土壤环境调查、分析测试、风险评估、治理与修复工程设计和施工等环节的产业链,培育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企业。

责任单位:省经信委牵头,省环保厅、发改委、科技厅、国土厅、住建厅、农业厅、工商局等参与

(十)构建全社会共治体系

1.明确工作责任

各市、县人民政府是落实本实施方案的主体,要抓紧研究制定并公布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确定土壤污染防治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2017年3月底前,各设区市要编制完成工作方案,并报省环保厅备案。各地要把土壤污染防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强化监督管理,抓好工作落实。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相关部门参与

建立全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省环保厅要加强统一指导、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做好土壤污染防治相关工作。每年1月底前,省环保厅要将上一工作进展情况向省政府报告。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发改委、科技厅、经信委、财政厅、国土厅、住建厅、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等参与

落实企业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将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企业要按照环保规范要求,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治理技术,确保达标排放;将土壤污染防治纳入企业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按规定编制和报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环境应急演练;自觉履行土壤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接受社会监督。因生产、经营活动或突发环境事件导致土壤污染的企业和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扩散,避免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经信委、农业厅等参加

2.加大财政投入

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土壤污染防治的财政投入,主要用于土壤环境调查与监测评估、日常监管能力建设、科技研发、试点示范等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统筹相关财政资金,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涉农资金,更多用于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的县(市、区)。省级财政可对优先保护类耕地面积增加的县(市、区)予以适当奖励。全面落实国家扶持有机肥生产、废弃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等企业的激励政策。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牵头,省环保厅、发改委、国土厅、农业厅、水利厅、经信委等参与

3.发挥市场作用

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治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土壤污染防治,推动受污染耕地和工矿企业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加快培育壮大一批环保产业龙头企业和综合性环境服务集团公司,提高土壤污染防治的专业化水平。积极发展绿色金融,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发放绿色信贷的力度。支持银行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企业发行绿色债券,鼓励对绿色信贷资产实行证券化。探索在重点行业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发改委、环保厅牵头,省金融办、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银监局、福建证监局、福建保监局等参与

4.加强社会监督

推进信息公开。根据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调查结果,适时公布全省及各设区市土壤环境状况。重点行业企业要依据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其产生的污染物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排放总量,以及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国土厅、住建厅、农业厅等参与

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实行有奖举报,鼓励公众通过“一网两微一平台”“12369”、信函、电子邮件等途径,对乱排废水、废气,乱倒废渣、污泥等污染土壤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需要聘请环境保护义务监督员,参与现场环境执法、土壤污染事件调查处理等。鼓励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以及民间环境保护机构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国土厅、住建厅、农业厅等参与

推动公益诉讼。有关市、县检察机关可依法督促或者支持法律规定的机关或者有关社会组织对污染土壤等环境违法行为提起公益诉讼。没有适格主体或者适格主体不提起诉讼,但社会公共利益仍处于受侵害状态的,检察机关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监督、诉讼及相关案件办理工作。

责任单位:省高院、检察院牵头,省国土厅、环保厅、住建厅、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等参与

5.开展宣传教育

2016年底前,编制完成全省土壤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利用多种手段,结合世界地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普及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知识,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解读,营造保护土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土壤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融入党政机关、学校、工厂、社区、农村等的环境保护宣传和培训工作。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教育厅、国土厅、住建厅、农业厅、粮食局等参与

6.加强目标考核

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考核纳入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完善环保督察制度,将土壤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督察的重点内容。2016年底前,省人民政府与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明确考核内容。每年对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委组织部等参与

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考核结果经审定后作为地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作为对地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及相关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综合考评的重要参考。考核结果作为土壤污染防治相关资金分配的重要参考依据。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审计厅、统计局、效能办等参与

对考核结果较差或未通过考核的市、县,提出限期整改意见,整改完成前,对有关地区实施建设项目环评限批;对整改仍不到位的,依法依纪进行责任追究。对在评估考核中瞒报、谎报的地区,予以通报批评,对有关人员区分情节轻重,予以诫勉、责令公开道歉、组织处理等;对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土壤污染问题的,按照党政同责的有关要求,相关负责人需要承担责任的,要依纪予以处理;涉嫌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已经调离、提拔或者退休的,依法依纪实行终身责任追究。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其他违反治安管理有关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公安厅等参与

第五篇: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通

[2012-3-9 12:36:32]阅读36次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闽教基〔2011〕14号

各设区市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闽政[2010]24号),在各县(市、区)编制并由设区市(管委会)上报的《县(市、区)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规划》的基础上,我厅编制了《福建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福建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日前已以省政府名义报送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学前教育发展推进规划,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1.福建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

2.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市、县(区)情况汇总表

福建省教育厅

二○一一年四月八日

附件1:

福建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1~2013年)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精神,全面落实《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加快我省学前教育发展,切实解决“入园难”问题,针对我省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学前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全省现有幼儿园6179所,在园幼儿116.63万人,较2000年增长46个百分点;全省幼儿入园率达90%,较2000年增加了13个百分点,每万人口在园幼儿数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二;全省近90%的乡镇建有公办中心幼儿园,省、市、县(区)示范性幼儿园871所,在园幼儿占全省四分之一;0~3岁婴幼儿早教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在全省13个0~3岁婴幼儿早教实验区先行试点的基础上,省、市、县(区)示范性幼儿园全面开展面向社区婴幼儿家长免费培训、指导与咨询工作,取得了初步的社会效益。

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重要性认识的逐步提高,我省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一是公益性、普惠性的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全省幼儿园中公办园仅2118所,虽已接纳了52.8%的幼儿入园,但质量合格、收

费适宜的普惠性民办园难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入园难”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二是城乡发展差距大,全省农村幼儿入园率85.4%,城市则为99%,相差13.6个百分点。农村园舍条件差、师资不达标、内部管理不规范问题,凸显发展的不平衡。三是师资缺口较大,全省现有3.76万个幼儿班,幼儿专任教师3.68万人,两所省属儿童发展学院和有关师范院校每年培养的幼教师资不到2千人,远远满足不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四是学前教育发展保障机制不健全,学前教育经费未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制约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初步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满足3~5岁适龄幼儿的入园需求,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93%,“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各级各类幼儿园达到办园基本标准,幼儿园保教人员配备符合基本要求,保教质量整体提升。早教指导服务网络逐步完善,0~3岁婴幼儿家长或看护人员普遍获得科学育儿指导。

分目标:

——到2011年,全省新建幼儿园453所,改扩建幼儿园240所,城乡新增15万个幼儿教育学额,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1%,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实现每个乡镇(街道)有公办园目标。新增幼儿园教师3853名,以保证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中新增169所公办幼儿园需求。幼儿教师专业合格率达到70%以上。

——到2012年,全省新建幼儿园415所,改扩建幼儿园257所,城乡新增12万个幼儿教育学额,有效缓解城乡结合部和城区幼儿园“大班额”现象,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2%,幼儿园均达到办园基本条件。新增幼儿园教师7200名,满足新增300所公办园需求。教师专业合格率85%以上。

——到2013年,全省新建幼儿园341所,改扩建幼儿园328所,城乡新增10万个幼儿教育学额,学前三年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幼儿园班生额基本达到规定标准。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3%。0~6岁儿童家长或看护人员普遍获得科学的早期教育指导。各级各类幼儿园办园水平普遍提升,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达150所,各级示范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全省在园幼儿数的一半以上。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素质全面提升,具备专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达50%以上。

三、主要举措

(一)科学编制规划,实现学前机构布局全覆盖

1.明确学前教育机构布局要求。按照“城镇服务人口1万人、农村服务人口3~6千人应设置1所幼儿园,每所幼儿园规模原则上不超过360人;人口较少无法独立建园的建制村,采取多种形式为适龄幼儿提供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的布局安排,确保学前教育机构全覆盖,满足群众需求。

2.以县(市、区)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根据县域“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区域人口变化趋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幼儿园布局设置要求,逐县(市、区)制定学前教育发展目标,明确分学前教育发展任务、实施的具体对策与保障措施。

3.落实幼儿园的建设用地,切实做到幼儿园与城镇化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已经改变性质和用途的要限期整改。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在出让土地前,应按照规划要求明确配套幼儿园的建设规模、标准、所有权属和建设时序等要求,承建方必须按照土地出让合同要求和有关规范标准建设幼儿园,与住宅小区项目同期竣工验收。建成后将房产产权交教育主管部门,由教育部门举办公办园,或由教育部门通过组织竞标由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民办园,不得改变性质和用途。对根据学前教育规划新建、扩建的民办幼儿园,当地政府按照国家公益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优惠。

(二)公办民办并举,积极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1.多渠道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一是新建、改造、扩建一批,在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中通过确保幼儿园规划建设用地举办公办幼儿园;对人口密集难以新建幼儿园的旧城区采取调剂用房、改扩建等方式举办公办幼儿园。二是多元主体举办一批,鼓励国有企事业和集体单位、街道(乡镇)利用国有和集体资产举办公办性质幼儿园。三是盘活资产新设一批,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校舍举办公

办园,在幼儿人数少的农村地区由当地小学(教学点)建立附属幼儿园(学前班)。四是改善提升扩大一批,对城乡办园条件较差的公办幼儿园进行改造提高,扩大学额,改善办园条件。

2.实施“公办幼儿园近期发展计划”。落实省政府“加快幼儿园建设”惠民实事,2011至2012年,按分类分档定额补助和以奖代补方式在全省新建、改扩建469所公办园,其中2011年省级财政安排4个亿建设169所,并在秋季投入使用,实现每个街道(乡镇)至少有1所公办幼儿园;2012年底再完成300所建设任务,重点解决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入园难”问题。通过三年规划建设,省、市、县(区)新建公办园1215所,改扩建公办园825所,努力扩大公办园和公办园在园幼儿数的比例。

3.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对获得办园许可,入园幼儿人均月收费在150元(不含伙食费)以下的民办幼儿园,由省级财政按在园幼儿数予以每人每年100元补贴。对符合税法规定的民办幼儿园免征企业所得税。对民办幼儿园报经当地有关部门备案并公示的收费标准范围内收取的教育费、保育费免征营业税。民办幼儿园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按照居民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执行。

(三)落实“五有”政策,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力度

学前教育投入做到预算有科目、增量有倾斜、投入有比例、拨款有标准、资助有制度。

1.省、市、县(区)政府将学前教育纳入财政预算,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并做到逐年增长。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

2.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公办园的办园经费由同级财政全额拨款或定额拨补,保障公办园正常运转。

3.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资助体系,2011年起省级财政对城乡低保家庭儿童给予每人每年1000元保教费补贴。

4.加强学前教育经费管理,学前教育经费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前师资整体素质

1.按规定配齐配足教职工。落实《福建省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和小学附设学前班人员编制标准》(闽编〔1990〕035号)教职工配备要求,示范性幼儿园员生比按1:7配备,其他幼儿园按1:8配备,其中,每个幼儿班配2名专任教师。将民办幼儿园按此标准配备教职工情况纳入办学许可范围。2011年新建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及原公办幼儿园新进人员,除专任教师、医务人员和骨干管理人员外,其余人员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实行编外聘用。

2.多渠道补充教师,力争经过3至5年的努力,解决幼教师资短缺问题。一是扩大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规模,以现有2所儿童发展职业学院作为全省幼教师资的主要培养基地,并依托设置师范类专业的高校扩大幼教师资培养规模。二是以县为单位实施农村小学富余学科教师转岗培训合格后从事幼教工作,转岗教师身份和待遇保持不变。三是引导具备相应资格和条件的非幼教专业高校毕业生,经培训合格后担任幼儿教师。四是通过非幼教专业的在校师范生自愿转专业或主辅修等形式培养幼教师资。

3.严格持证上岗和培训制度。全面实行幼儿园园长持证上岗制度,规范幼儿园园长任职标准,建立民办幼儿园园长报备制度和园长目标考核制度,加强对园长的管理。全面实施幼儿教师和保育员持证上岗制度,严把入口关。

全面开展幼儿教师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幼儿教师五年一周期的培训制度。实施“农村和民办幼儿园教师(园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全面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知识素养、教育教学技能和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农村、民办幼儿园园长的政策水平、教育理论素养和管理能力,提升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水平。

4.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和全员聘用制,编制外聘用人员的工资按不低于当地一般同类型用工工资标准确定,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参照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标准合理确定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最低工资水平。落实民办幼儿园举办者与聘用教师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兑现教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规定。维护民办幼儿园的合法权益。保障民办园教师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同等权利。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民办幼儿园教师合法权益落实

情况的督查。

(五)坚持科学保教,着力提高保育教育质量

1.深化学前教育改革。认真实施国家《幼儿园工作规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创设幼儿自主学习的空间,为幼儿提供符合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保育和教育。加强养成教育,满足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观察探索、感知体验、享受快乐、全面发展的需要。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2.建立覆盖辖区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片区教研网络,提高片区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学前教育整体水平。提高优质幼儿园示范辐射能力,构建各级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城区幼儿园与农村幼儿园的联动发展机制。鼓励、支持优质园集团化办园,扩大优质园资源,提升办园整体水平。

3.制定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建立科学的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对幼儿园保育教育的指导和质量监督。建立优质园和薄弱园对口帮扶,公办、民办携手发展的机制,鼓励各类幼儿园整体提升办园水平。开展幼儿园达标创优活动,对达标升级的民办幼儿园予以奖励,鼓励创建具有特色与品牌的民办幼儿园,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4.逐步推进学前教育一体化。构建0~3岁婴幼儿早教指导服务网络,开展以幼儿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面向社区0~3岁儿童家长的早教培训与指导服务工作。各级示范性幼儿园均应成为社区早教指导服务中心,提高0~3岁儿童家长或看护人员科学育儿水平。

(六)强化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

1.严格学前教育机构准入制度。在完善举办幼儿园的基本条件和登记注册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制订《福建省学前教育机构设置基本条件》和《福建省学前教育机构审批管理办法》,严格举办学前教育机构审批条件和程序。

2.完善学前教育机构动态监管制度。完善和落实幼儿园年检制度,健全幼儿园安全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学前教育机构审批机关及时向社会公布幼儿园资源信息制度。加强对社会各类幼儿培训机构和早期教育指导机构的监督管理,对超经营范围的依法查处。

3.严格规范学前教育机构收费行为。制定《福建省学前教育机构收费管理意见》,完善公办学前教育机构定价收费和管理制度,严禁用政府投入建设高标准、高收费的幼儿园。严格民办园办园成本核算、收费审核和报备制度。严禁幼儿园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和兴趣班等为由收取额外费用,严禁收取与幼儿入园挂钩的赞助费、支教费。对于违规的收费行为坚决查处。

(七)健全体制机制,落实政府职责和部门分工

1.落实政府职责。省、设区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学前教育的发展,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积极指导、扶持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工作,促进城乡学前教育事业共同发展。建立以县(市、区)为主统筹建设,乡镇(街道)依法管理的学前教育工作机制,县(市、区)政府承担本行政区域学前教育组织实施、统筹建设和管理职责,负责公办幼儿园教师配备、工资发放和办园经费的统一管理,实行民办幼儿园设置审批、保教工作和质量评估的统一管理。乡镇(街道)政府负责辖区内学前教育机构的日常管理,规范办园行为,构建以乡镇(街道)公办中心园为核心,延伸至区域内各建制村(社区)的学前教育网络,努力提高办园水平,满足辖区内包含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内的适龄幼儿的入园需求。

2.明确部门分工。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完善学前教育发展政策,修订相关标准和准入要求,对幼儿园实行分类定级管理,充实学前教育管理和教研力量,加强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导。机构编制部门要根据国家基本要求,结合实际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发展改革部门要把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进幼儿园建设发展。价格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幼儿园收费的管理。财政部门要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制定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城乡建设和国土资源部门要落实城镇小区和新农村配套幼儿园的规划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制定幼儿园教职工社会保障政策。公务员管理部门要制定幼儿园教职工的人事、工资待遇和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政策。综治、公安部门要加强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加大执法工作力度,整治、净化周边环境。卫生部门要监督指导幼儿园膳食营养与饮用水卫生、生长发育监测、疾病预防,落实国家免疫规划等方面的卫生保健工

作。民政、工商、质量监督、安全生产监管、食安办、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登记、设施设备、餐饮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指导和管理。妇联、残联等单位要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残疾儿童早期教育的宣传。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和农村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社区和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和监督的机制。

3.建立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执法机制。省、市、县(区)政府建立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执法机制,定期和不定期地研究解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政府的统筹领导下,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推动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

4.完善督导评估机制。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经费投入、设施设备、师资队伍建设、整治无证办园、规范办园行为等内容作为教育督导的重点,纳入“县(区)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抓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和“教育强县”督导评估等综合督政指标体系,加强对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阶段目标的监督、检查和评估、指导,确保三年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

下载关于印发长安区振兴教育事业三年行动计划(2012年—2015年)的通知(长政[2012]36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印发长安区振兴教育事业三年行动计划(2012年—2015年)的通知(长政[2012]36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