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讲话素材
同志们:
今天公司在此隆重召开班组工作表彰大会,热烈庆祝集团公司第二十七个班组长日,在此,我谨代表公司党政向受到表彰的优秀班组长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通过你们向全公司辛苦工作的班组长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当前公司经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可谓是举步维艰,但是我们今天仍然隆重表彰优秀班组长,这体现了公司重视班组建设、真诚关爱班组长一贯理念。公司现有井下班组长163名,通过你们的努力,2014年实现原煤产量89.59万吨,掘进进尺实现13858米,较好的完成了生产目标。今天受到表彰的集团公司金牌班组长、安全诚信班组长、优秀班组长都是公司班组长队伍的优秀代表,你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严峻的形势下,你们的工作成绩对公司的发展弥足珍贵,你们的工作热情催人奋进,你们高度的主人翁精神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广大班组长和职工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以来,公司的班组建设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优化班组长队伍,严格津贴考核
2014年,为进一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条件,优化班组设置,提高班组管理效率,公司在井下班组中开展了“班组长整治季”活动,通过对井下班组进行资源和人员的再分配、岗位的再设置,对各生产班组进行了人员配置的优化,并对班组长进行了统一的直选。通过整治季活动,共合并减少班组51个,精简班组长65人,为提高班组长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现班组长队伍的稳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整治季活动的基础上,公司进一步明确了班组长津贴的考核事项,从出勤、任务、安全、效益等方面全面考核班组长津贴,从而形成了对班组长日常表现的衡量标准。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整治季活动结束一年以来,不但有力促进了班组生产效率的提升,更为公司节约班组长津贴近10万元。
二、优化班组工资分配
为了保障班组职工的合理收入切实进入自己的口袋,充分体现公司对班组职工劳动价值的尊重和认可,公司于三季度组织了全面清查挂名、挂靠不上班人员开工资现象专项行动。行动中共查出有违规加分、违规打卡现象的班组长3人,经核实后,三人均被免除了班组长职务。这种置企业形势和规章制度于不顾的行为,既严重违反企业制度,造成不良影响,为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又严重损害了公司班组长队伍的形象,是真正的害群之马。各位班组长要引以为戒,遵守公司制度,尊重职工劳动成果,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这样才能得人心,树好名,才能真正带好队伍。
三、深入推进班组治亏创效
2014年,治亏创效活动贯穿全年,成为班组建设的核心内容。公司上下积极行动,通过编制岗位治亏创效书册等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各班组扎实推进内部市场化,不断探索班组人力、材料、用电管理的新办法,材料浪费一降再降;积极开展修旧利废,抓好重复利用。同时,区队、班组在班组内采取了各种形式,做好了本班组职工的形势政治教育工作,在公司生产条件艰苦、经营形势困难的局面下,保障了良好的出勤率。可以说,一年来,良好的班组建设为公司治亏创效活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群策群力,促进班组素质和技能提升
班组建设关系着公司安全生产的基础,关系着公司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情况。班组长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班组建设的成就。所以,公司对班组长始终秉承厚爱的态度,努力将公司的各项培训资源向班组长们倾斜,公司在继续对班组长例会的形式进行创新,不断引入培训课题的同时,又酝酿推出了每周四固定举行的班组长每周一课,公司殷殷期望班组长能从中得到素质的全面提升,从而使你的班组建设更进一步,生活中能体会到更多的幸福感。
公司在班组中积极开展“学、练、提、争”活动,搭建技术比武平台,鼓励公司的班组长带头学本领、练技术,参加公司和集团公司的技能大赛。公司专门为技能大赛参赛选手购置了专业书籍,安排脱产进修,协调各非煤单位提供实践操作设备,最终在2014年集团公司的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总分第 名,是近年来公司最好的名次。总体来说,过去的一年,公司的班组建设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是,目前公司正经历着更为严峻的形势,市场的残酷性远远超出想象。事物发展的规律就是有高峰有低谷,企业的发展有顺境也有逆境,逆境之中才能让人更深的体会到“艰难”的涵义。古人说“鞠躬尽瘁”,今天我们也要拿出这种精神来继续做好班组建设工作。因为做好班组工作对于公司渡过当前的难关有着重要意义。
2015年,公司班组建设的重点工作仍然是继续推进治亏创效活动持续深入,继续推进“五型班组”建设。
一、持续深入的推进班组治亏创效活动
班组长要以身作则,算好账,干好活,深入推进班组的治亏创效活动,要继续做好修旧利废,抓好重复利用,杜绝材料浪费,切实做好现场的文明生产。各班组一定要切实做好机电设备和油脂的管理工作,要真诚的如同对待伙伴一样爱护我们的设备,要利用各种机会多看一眼、多学一点,竭尽所能的做好油脂管理,做好设备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和消灭设备故障。
二、建立健全班组安全隐患排查制度,重视职业健康管理
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建立健全班组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班组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滋生和隐藏隐患,作为班组长,有义务和责任应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种安全隐患。班组长要做好现场的安全管理,就要及时巡检,掌握设备动态情况、制度执行情况、个人情绪变化情况、环境因素情况,从中发现各种不安全因素,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隐患。新安法已经开始施行,安全生产的责任更加沉重,各位班组长要时刻牢记安全生产的理念,确保实现安全生产。另外,班组长还要管好班组的职业健康,及时组织职工参加公司每年的体检,督促职工做好现场的职业健康防护,生命健康是每个人最重要的财富,请各位千万珍惜。
三、做好班组思想建设工作
企业经营的压力巨大,职工的思想活跃,对收入的期待与现实之间落差较大,工资的发放也可能有较多的延迟,这就要求各位班组长必须做好班组的思想工作。物质需求之外,要注意职工的精神需求,思想是人的灵魂,班组长要努力营造舒心、团结的工作氛围,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轻视自己的岗位、更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岗位。要引导职工树立信心,相信公司,相信我们正走在治亏创效的正确的道路上,更要相信企业的春天也会再次到来,就像此刻的季节,春意盎然,无法阻挡。
四、做好创新管理
为实现安全、高效生产,班组要群策群力,挖掘潜能,要敢于挑战新目标,敢于创新,敢于探索。班组要经常开展技术、工艺改革活动,激发职工小改小革的热情。区队和班组管理人员要善于鼓励职工在不违章的前提下创造性的解决现场问题,更要懂得倾听和重视职工对生产流程、技术工艺、设备性能的改进方面的创新想法,对于切实可行的好想法、好点子,要小心论证、大胆推广,达到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班组长同志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你们继续发扬风格,锐意进取,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希望你们多倾听职工心声,了解职工所想,感知职工冷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换取职工的信任,进而确保班组的和谐,确保班组职工与企业共担当、同进退,为公司实现安全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讲话素材(精选)
同志们:
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部署安排,经局务会研究决定,今天在这里召开我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议精神,结合人社工作实际,对我局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县委对我局教育实践活动十分重视,派出了以统战部副部长帅晓珺同志为组长的县委第三督导组对我局进行督查指导。等一下,帅组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刚才,姚韬书记传达了市人社工作会议和县委教育实践活动会议精神,张勇局长传达了县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请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好我局教育实践活动,讲四点意见:
一、吃透精神,深刻认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这项活动自去年6月份自上而下开展,从中央、省委、市委到县委对这项工作都高度重视,2月18日,市委召开了动员大会,殷美根书记就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领导讲话精神,搞好我市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八个好”的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2月27日县委召开了全县动员大会,会上孙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开展好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六个到位”的明确要求(总体安排到位、学习教育到位、意见听取到位、问题查摆到位、整改落实到位、建章立制到位),作了全面部署;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聚集作风建设,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密切党群关系,提高服务群众工作能力,从上至下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等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这些年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三讲”、“三个代表”、“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现在,我们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说是新形势下全党作风建设的又一次“大考”。作为人社系统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行动落实到服务人民群众中去,把力量摆布到人社业务工作之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定信心、转变作风。
(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必然要求。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回顾建党93年、执政65年的光辉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一个最初只有50多人的革命党,成长为拥有近9千万党员的大国执政党,靠的就是人民群众这个坚强后盾。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脱离群众已经成为全党上下的最大危险。为什么现在有很多人感到,交通便捷了、与群众联系却少了,通讯发达了、与群众交心却难了,条件改善了、与群众感情却淡了?归根到底,就是一些党员干部把群众观点丢掉了、群众立场站歪了、群众路线走偏了,把“鱼水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我们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追求,深深植根于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以服务群众的实效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2014年既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启之年,又是助推修水赶超跨越发展的关键时刻。去年10月份,市委书记殷美根在修水考察调研时,要求修水“大县大作,大县挑大梁”,我县县委县政府主动担当,适时提出了“工业主营业务三年过500亿元,五年过700亿元的战略目标”。目前,全国两会正在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14年九项重点工作,我们人社系统涉及三项(推动重要领域改革、推动医改纵深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曾在去年12月26日召开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表示,2014年将重点推进促进就业、缓解“待遇差”、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完善工资人事制度等方面工作;2014年2月7日,春节之后上班第一天,国务院就召开常务会议,宣布将城居保和新农保合并,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大家不要小看这样的并轨,我个人认为这是为今后其他制度的城乡统筹树立一个标杆。可以看出,当前,我们人社工作面临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尤其是每一项工作都涉及到群众,每一项政策都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比如养老保险制度和工资制度改革,群众呼声很高,不同利益群体调整难度非常大;再比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涉及单位类型多,人员复杂,新诉求、新问题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时候,无论是哪项工作,都要把群众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优良作风扎实推进人社事业科学发展,更好地服务群众、造福人民。
(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优化人社系统干部作风,树立良好形象的根本保证。近几年来,我们人社系统党的建设、作风建设和各项业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上级部门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获得多项荣誉:“人民满意单位”两连冠,“效能建设”三连冠,“综治工作”五连冠,“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承办工作”六连冠;农保局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社保局被人社部表彰为“全国优质服务窗口单位”,同时被江西省委表彰为“全省创先争优群众满意窗口单位”,人社局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先进单位”。全系统近三年获得的荣誉达就达53项之多。总的来看,我们系统干部队伍总体是好的,政治思想、工作作风是好的,素质是高的,必须充分肯定。正是因为我们有这样一支政治合格、开拓进取、作风过硬、廉洁自律的干部队伍,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上级的各项决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局才有现在的局面。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干部思想作风和效能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当前的发展形势相比,与面临的艰巨任务相比,与我县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满意度要求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县委孙朝晖书记在全县实践活动动员会上指出,当前领导干部和县直部门不同程度存在五点问题:①学习意识不强、②工作缺乏创新、③单位管理松弛、④大局观念不强、⑤工作标准较低。前几天我们局召开了一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讨论会,其中就提到我们系统少数干部还存在学习不够、效率不高,因循守旧、得过且过,纪律观念淡薄、存在自由主义,不能与群众高效顺畅沟通等问题。我们要通过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作风建设赢得人民群众和服务对象内心真正认可,使人社事业发展具有更广泛、更深厚、更可靠的群众基础,凝聚强大的发展合力,树立部门良好的形象。
二、准确把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实质
县委下发的全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孙书记的讲话,明确了此次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原则和方法步骤。我们一定要全面准确吃透县委精神;一定要严格执行县委的决策部署,一定要不折不扣落实县委要求,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扎实地推进。目前,局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的《实施方案》已上报并下发,请大家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各自实际,抓好“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务求取得实效。搞好此次活动,概括起来讲,就是要围绕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根本问题,贯彻一个总要求、盯紧一个聚焦点、抓住三个关键环节、实现四个主要目标。——贯彻一个总体要求。就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照镜子”主要是学习和对照党章,对照廉政准则,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对照群众期盼,对照先进典型,查找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的差距。“正衣冠”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维护良好形象。“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原因,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既要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解决思想问题。“治治病”主要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这4句话,12个字简洁明了、内涵丰富、是开展好活动的重要准绳。全局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系统理解、全面把握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总基调、总目标、总要求,切实把总要求贯穿到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盯紧一个聚焦点。就是要把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坚决反对“四风”。前面我已经强调,我们系统的工作作风总体是好的,但是作风建设“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要对照平时自己的工作表现“照照镜子” “正正衣冠” “洗洗澡”,看看是否有业务政策钻研不透、创新意识不够、进取精神不强、为民办事质量不高、工作效率敷衍拖拉、迟到早退、冷漠病、懒散病、玩游戏、看电影、聊QQ、逛淘宝、干私事等现象,要坚决从自身查起,从细微处着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踏石留印、抓铁留痕的劲头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做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抓住三个关键环节。就是抓好学习教育、听取民意,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这三个环节一脉相承、环环相扣,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既要抓好学习教育、听取意见这个基础,努力掌握思想武器和改进提高的参照坐标;又要抓好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关键,切实做到问题找得准、整改方向明;更要抓好整改落实、建章立制这个根本,确保切实改进、真正提高,把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巩固下来、坚持下去。全系统党员干部要严格按照这些基本程序开展活动,一个步骤不少,一个环节不省,一个标准不降。
——实现四个主要目标。就是重点解决局领导班子和中层以上干部“四风”问题、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基层组织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着力推进人社重点工作进程。人社工作点多面广,所有工作都跟人有关,跟群众有联系,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招工就业、小额贷款、招聘考试、农民工工资清欠等工作都需要我们妥善处理。我们局党委7个支部,每个支部都是我们党委的战斗力基础,都是党委的门面和旗帜,群众对我们局党委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看我们7个支部工作业绩,看我们系统上下党员干部干的一件件具体事情来评价。2012年我局获得县创先争优先进党委,基础较为扎实,今年要结合教育实践活动,以创建“保垒工程”、“青年文明号”、“文明窗口”为抓手,加强窗口单位服务行为规范,落实服务窗口“五项制度”(首问负责制、一站式服务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四项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办事时限公开、办事结果公开)、“三个亮明”(亮明身份、亮明承诺、亮明标准),努力使在窗口单位办事的群众少跑一回路,少排一次队,少等一分钟。全面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促使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三、坚持“四个贯穿始终”,务求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我们要力戒形式主义,做到“不虚、不空、不偏”,围绕“优作风、提效能、惠民生、促和谐”这个主题,坚持做到“四个贯穿始终”,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开展。
一是坚持抓住思想理论武装这个基础,把深入学习强化认识贯穿始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学习是进步的法宝。抓好教育实践活动,必须把深入学习作为首位任务。①要明确学习内容,中央省市县领导讲话、《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及一些为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先进典型影视教育片都是好的学习教材。②要端正学习态度。要克服思想障碍,不要以为自己功底深就不用学,不要以为自己参加工作时间长就不必学,不要以为自己工作任务重就没空学,不要以为“船到码头车到站”就不想学。③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坚持向群众学、向书本学,向先进学、向身边人学,既要学习同群众打交道的最佳方式方法,同时也要学习人社系统的业务知识,使自己成为全能型的业务能手,只有精通业务才能为群众提供满意服务。④要有好的学习计划。本次活动我们已经制定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计划,大家要按时学习、踊跃参与,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用。
二是抓住找准“四风”表现这个前提,把深入群众听取意见贯穿始终。我们要围绕“四风”问题,高质量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不仅要自己找、上级点、互相提,更要敞开门庭搞活动,把身子扎下去,把耳朵伸过去,让群众帮着找,要把群众的赞声、怨声、骂声作为我们真心诚意听取民意,改进工作的主要方式,处处留心、随时留意,让群众看到我们拜师取经的决心,从而凝聚民心,增强党心,夯实党的群众基础。①从群众的“赞声”中,理清工作得失,把握工作方向。“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群众的赞扬,是对我们工作的鼓励,同时也是一种鞭策。听到赞扬声,不能简单地欣然接受,而要用心辨别赞扬的真与假,轻与重。要深刻反思我们的工作是不是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当前群众最期盼解决的问题还有哪些没有落实到位;要深刻反思是不是我们的工作方法还不够妥当,正确对待成绩和问题,方能得到群众更多的赞誉。②从群众的“怨声”中,发现工作短板,明确努力方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群众有怨言和牢骚,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我们的工作落实出现了偏差和失误。要有“闻过则喜”的境界,细究其底,穷究其根。是不是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过于简单粗暴?是不是服务群众的态度还存在“生、冷、硬”的问题?找到问题症结所在,才能了解和掌握群众的真实想法,从而找准工作短板,不断改进工作。③从群众的“骂声”中,吸取工作教训,改进工作方法。群众的“骂声”是意见较为强烈的表现,这说明我们的工作中出现了偏差或失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要正确对待善意中肯的“骂声”,要有虚心纳谏的气度和修养,把群众的骂声作为“警钟”,认真倾听,自我反省并深入调查,弄清情况,找准症结。属于政策制定问题的,要及时纠正;属于工作落实问题的,立即督办整改;属于干部职工违纪问题的,要坚决予以处置,给群众一个公平公正的答复,变骂声为笑声,赢得民心,树好形象。
三是要坚持抓住群众满意这个标准,把深入实际促整改抓工作贯穿始终。发现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是根本。我们要充分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以闻过则喜的态度、虚怀若谷的胸襟、无私无畏的勇气,针对各单位、各股室及自身存在的重点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间表,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不等待观望、不敷衍塞责,说到做到、及时整改。结合我局实际,重点推进以下工作:①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做好整体移民搬迁农民的就业培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园区企业招工服务等工作;②贯彻落实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新政策、新要求。按要求做好机制体制改革、社会保障、民生工程、缓解“待遇差”、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完善工资人事制度、将城居保和新农保合并等工作;③加强基层平台建设。按市局今年70%的基层人社所达到“六到位、八统一”标准,我县重点建设任务达23个乡镇人社所,工作任务非常繁重;④加强信息化建设。继续完善信息机房硬件条件,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社会保障卡推广使用,提高业务经办能力和人社信息化水平;⑤围绕就业提升,健全人力资源配送机制,紧扣电子、鞋帽、服装、饰品、化工、机械制造等重点技能培训,深入开展用工对接,建立招工、培训,就业工作模式,不断扩大就业规模;⑥围绕统筹城乡,健全社保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医保市级统筹运行管理机制,落实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全面推进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以完善政策、扩面征缴为重点,重点解决园区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城乡居民缴费标准低、农民工群体社保关系转移接续难等问题;⑦围绕风险防控,健全基金监管机制。加强社保基金和就业专项资金经办情况的全面检查和审计,加大参保缴费稽核力度,做好社保欠费和企业改制挂账费用的清理回收工作,全面实行基金监管软件联网应用工作;⑧围绕聚才引智,健全人才引进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引进机制,加大聚才引智力度,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⑨推进“两网化”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两网化”建设体系,化解劳动争议,开展劳动监察专项执法检查,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切实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⑩健全信访维稳机制。加强信访预警机制建设,实行局领导分工负责处理和面对面接访制度,强化网络舆情监控,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四是要坚持纠建并重的原则,把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贯穿始终。“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建立起好的制度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才能实现作风建设的常态化,做到有形、有力、有效。要围绕解决“四风”方面突出问题,把此次教育实践活动作为自我教育、自我纠正、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注意把活动期间积累的经验、形成的成果固定下来,转化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四、强化措施,统筹兼顾,确保活动扎实有效推进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规定活动时间不少于三个月,不分阶段,不搞转段,县委是从今年2月份开始到9分月份结束,我们局是从3月份开始,力争在3个月内完成,所以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全局要迅速行动起来,强化措施,统筹兼顾,确保活动扎实有效推进。一要强化组织领导。我局已经成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并抽调专人下设办公室,由黄海燕任办公室主任,组成综合保障组、材料宣传组、督导组,明确了活动组织机构主要职责,人员分工也已经全部到位。各位成员一定要身体力行,做好表率,大家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要坚持统筹兼顾。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我们在集中时间和精力,扎扎实实认真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同时,一定要处理好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做好当前人社工作的关系,做到人社工作与实践活动“两手抓,两不误”,既不能脱离人社工作孤立地搞教育实践活动,也不能因工作任务重而使教育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要把教育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到人社事业各项工作中,变抓单项为抓结合,与创建人民满意单位、“转作风、进园区、强服务”活动、机关效能建设、作风建设、就业创业、人事人才、劳动关系、民生工程等工作相结合,做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要加强检查督导。全系统党员干部职工要坚持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环节不能少,不变通。既把“规定动作”做到位,又要结合实际,把“自选动作”做精彩、多讲“修水话”、多出“人社系统土特产”,彰显人社系统特色。活动督导组,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抓好学习教育、活动开展、纪律作风等方面的指导督查,及时了解掌握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推动活动有序开展。
四要强化宣传引领。材料宣传组要精心组织,充分利用县委活动办《简报》、《九江人社报》、省市网站、各类新闻媒体、局门户网站、局活动专题简报,积极宣传好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相关决策部署、宣传好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及时报道活动的工作进展和实际成效,积极推广有效做法和有益经验,认真总结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优秀事迹,努力营造干部倾心投入、群众普遍参与的浓厚氛围,形成正能量和正确的舆论引导,发挥监督警示作用,促进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五要集中开展“四个行动”。结合人社工作实际,重点围绕增强素质形象、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强化正风肃纪、加强制度建设,集中开展“四个行动”:一是树人社形象行动。在全系统开展“抓学习、强素质、树形象”活动,发现典型,树立先进,进行表彰,塑造人社部门良好形象。二是人社惠民行动。在全系统掀起“下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活动,领导小组每个成员都要联系一个基层点,并结合市局“转作风、进园区、强服务”及我局其他活动,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全部人社工作中,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打造“民生人社”响亮品牌。三是正风肃纪行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效能建设,整顿纪律作风,开展行风评议,确保人社行政廉洁高效。四是建章立制行动。“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谋发展”活动,落实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的领导班子建设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规范和完善各类制度,形成职责明确、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奖惩分明的机制,促进人社工作程序化运转、规范化运作、科学化运行。
同志们,开展好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委督导组的正确指导帮助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扎实有效的工作,恪守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把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好、开展好,以实际行动和明显成效来赢得群众满意,为实现全县工业决战700亿的奋斗目标、推进修水人社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第三篇:领导讲话素材[模版]
全县科技金融融合创新推进产业发展工作会领导讲话
(中小企业局提供材料)
一、取得的成绩
(一)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去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奋战三个一年,决胜九大战役”的总体部署和“突破银夏津,成就金梦想”的奋斗目标,各级各部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加大服务力度,破解发展难题,助推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截止目前,全县民营经济总户数达1.3万户,其中私营企业1800多处,民营经济注册资金突破50亿元。今年1-4月份,新增私营企业13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27处,实现营业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13.6%。全县民营经济呈现出整体运行向好、效益稳步提升的良好势头。
(二)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县中小企业不等不靠,不断加大技改投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想方设法增强市场竞争力。天晟纺织公司新上80台大圆织机、美凯乐木业扩建高档家居生产线、鑫秋种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育繁推一体化项目、宏飞纸业五色彩箱联动生产线项目、恒兴油脂组建的酯交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大批转方式调结构举措,进一步完善了产品结构,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中绵针织项目的投产,拉长延伸了棉纺织产业链条;仁和纺织、纵英纺织、丰润实业、天润纺织等10多处纺纱企业30多万纱锭高档纺纱项目,从根本上改变了全县中小纺纱企业装备水平差、产品档次低的局面,为棉纺企业抢占市场、走出困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产业层次实现新提升。在巩固提升棉纺织、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生物技术、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等新 1
兴产业迅猛发展。责成相关部门对各产业发展目标、发展方向、龙头企业发展进行逐一规划,建立发展台账。目前,以鑫秋种业、圣源酒业为龙头的生物技术产业,以德津再生资源、凯密迪化工为龙头的精细化工产业,以朝阳轴承、锦丹保持器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生力军。棉纺织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两个传统产业已被列入德州市工业产业基地重点培植,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承载能力逐步增强,吸引力和辐射力日益显现。
(四)企业规模实现新扩张。县委、县政府按照做大做强、培植骨干的工作思路,筛选出三十家企业进行重点培植。对这30家企业,逐一制定个性化培植方案,逐企施策,并责成相关部门全程跟踪服务,从项目申报、融资、税收、科技、人才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全力培植壮大“财税贡献十强企业、科技创新十强企业、优势特色十强企业”,进一步做强产业支撑。华芳、仁和、发达、永乐、恒兴、宏飞、朝阳轴承等一批经营成效显著、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脱颖而出,规模不断扩张、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以中绵针织、圣源酒业、振兴面粉为代表的优势特色十强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中绵针织新上16条生产线项目已全部竣工投产,锦丹保持器扩建项目设备已订购,秦发禽业饲料生产线主体工程已完工,圣源酒业新上果酒生产线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
(五)企业培训取得新成效。近年来,把加强企业家培训、提升企业家素质作为做大做强民营经济的有力举措,每年制定企业培训方案,多方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形式,拓宽培训渠道,积极走出去、请进来,有针对性的根据企业需求、产业需要进行培训。去年以来,共举办各类综合性培训班13期,培训人员2000余人。一系列培训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开阔了企业家视野,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为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产业做靓做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去年以来,全县新增省级“一企一技术”创新企业1家,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3家,市级“一企一技术”创新企业1家。到目前为止,我县共有省级“一企一技术”创新企业2家,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5家,市级“一企一技术”创新企业9家。恒兴集团成立了植物油酯交换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并高薪聘请2名博士和1名工程师进行科技攻关,通过自主研发,现已发明四项国家专利;永乐面粉公司成立了面粉及制品研发中心,并与中国农科院建立了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顺天新能源致力于新型电动汽车专用电机的研发,已取得多项国家专利;为更好的促进我县棉纺织企业发展,县政府投资200万元与东华大学合作,建立了夏津纺织产业科技合作创新中心,并筛选出丰润、天润、瑞鑫、鑫秋、鑫润福等一批规模比较大、信用度较高、经营状况良好的成长型纺织企业与东华大学进行对接,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科技创新、产品成果转化、企业现场指导等方面开展合作,为企业提档升级、做强做优指明方向,全面提升了夏津纺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七)发展环境得到新优化。特别是在政务环境方面,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不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有效解决行政审批、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全面推行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制度,加快企业一费制改革,降低企业贷款利率,成立了科技人才推进委员会,大力实施“鄃城英才5551”计划,强化企业人才引进和培育,成立夏津县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平台,搭建以融资服务、信息培训、会计代理、项目申报和创业辅导为主体的服务机构,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全
方位服务。同时,市场监管工作得到有力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依法治县工作成效明显,整体发展环境明显优化。
二、主要问题
尽管我县民营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民营经济总量小,骨干企业规模小,缺大少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产业链条不完善,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同时,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生产成本上升,资金制约明显,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存在缺少技改资金、流动资金或建设资金等问题,另外部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三、推进措施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产业体系建设。培植产业集群是县委、县政府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并结合夏津实际情况而确定的,也是当前市委、市政府部署的科技金融融合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并举,积极构建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两大传统产业和精细化工、生物技术、装备制造三大新兴产业为主的五大产业集群,对于促进县域经济提档升级,跨越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关系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各部门务必将产业体系建设作为统领全局工作的总抓手,集全县之力、汇全民之智,把几大产业培育好、发展好,为科技金融融合创新推进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始终如一地抓好企业素质提升工作。民营企业整体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力提升民营企业整体素质既是国家、省市推动广大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县民营企业急需补齐的短板。由于企业负责人综合素质有
待进一步提高,导致全县中小企业发展思路不清晰,产品雷同,立县企业龙头企业缺乏,难以形成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立县企业。由于中层以上人员和技能工人缺乏系统的培训学习,难以适应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高精尖设备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必须一如既往的把加强民营企业整体素质提升作为加快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着力点,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形式多样、贴近实际的培训活动,切实提高企业家队伍、管理团队和一线员工的整体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一如既往地推动重点企业发展。支柱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大局,如何促进支柱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使其尽快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任重而道远。这不仅仅是政府或者企业一厢情愿的事情,需要政府的推动和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发力,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预期效果。企业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千头万绪,只有各级各部门明确自身定位,明白自己能够为企业服务什么,应该为企业做到什么,方能凝聚起强大合力共同推进企业在短期内做大做强。县政府各职能部门根据县委、县政府下发的“三个十”培植企业名单,结合职能分工,深入开展我为企业做什么的调研讨论,由县政府办公室和考核办汇总整理各部门服务企业发展的具体举措,列入县直部门综合考核体系,年底根据各部门完成情况进行评比,对于职能突出但是行动迟缓效果较差的部门进行通报。县政府从发改、国土、建设、环保、金融办等涉及项目建设的职能部门抽调人员组成项目推进办公室,单独办公,单独考核,专职负责“三个十”企业的扩建和技改项目推进,项目建设厂区以外的所有事项都由推进办公室全权负责,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为企业做大做强奠定坚实基础。对列入“三个十”重点培植的企业,由县纪委牵头出台单独的优化发展环境实施办法,在涉企检查、道路运输、规费征收等方面提出有别于其它企业的特殊规定,切实减轻企业负责人应付各类检查评比的时间和精力,使企业负责人将精力专注于研究企业如何加快发展上。
(四)持之以恒的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信誉是立企之本,虽然当前多数企业规模小,负担重,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唯有诚实守信照章经营才能造就百年基业。因此,各级各部门要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来引导企业做到以诚待人,以诚做事,只有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才能构建起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共融,才能与客户搭建起荣辱与共的患难真情。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行动,一方面对违背诚信经营原则的企业予以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另一方面要大力引导企业诚实守信,积极组织企业加入省级和市级信用信息数据库,逐步形成诚信光荣违信可耻的良好氛围。将诚信体系建设贯穿于经济建设始终,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张名片,有利于本地企业规模扩张和招商引资工作开展。
(五)坚定不移地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船小好掉头的优势,积极引进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最新成果,对传统产业进行嫁接改造,鼓励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不与国企央企比规模,不与上市公司比融资,只求科技领先、特色突出、发展前景广阔,逐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小规模、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发展格局。科技部门、金融部门要把扶持中小企业上水平、上档次作为服务工作的重点,在产学研合作、专利技术引进、人才引进、金融扶持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短时间内形成企业核心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四篇:六一儿童节县长讲话素材
各位领导、同志们,福利院的护理人员和小朋友们:
你们好!
今天,是第61个“六一”国际儿童节,为体现县委、政府对孤残儿童群体的关爱,受县委陈副书记的委托,我与县人大吕副主任、政府李副主席带领县妇联、民政局、残联、教育局等有关部门的同志慰问巧家县福利院的小朋友们。在此,我代表四家班子领导向福利院的小朋友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向福利院的工作人员、护理人员以及收养孤儿的人士表达敬意,向一直关心和支持孤残儿童群体的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以不同的方式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积极在成人中倡导“儿童优先”,努力营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全世界的儿童无论肤色、阶级、贫富等差异,都共同欢庆自己的节日。所以,今天,在这里,我要祝福利院的小朋友们“六•一”节快乐!祝愿你们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享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祝愿你们健康茁状成长!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给所有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社会和学习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一直是世界各国努力的目标!我国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都很关心重视儿童事业,专门制定了《儿童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儿童事业发展,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儿童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儿童优先的社会发展理念初步形成,关心保护儿童的意识明显增强,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日臻完善。今年,县委、政府还专门召开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从各个层面做好儿童工作。
关心儿童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和义务,全县有近10万14岁以下的儿童,其中孤残儿童又是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但赋予儿童的各种权益都不应当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世而缺失,更应当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爱。巧家县福利院建院以来,收养了很多社会上最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为县委和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愁,切实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谐。特别是近几年来,福利院加快发展,加强管理,拓展收养渠道,让孤残儿童有了一个温度的“家”,这是福利院全体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福利院从事的社会福利事业,是一项平凡而伟大的事业,也是一个城市文明和进步的标志之一,她的变迁见证了社会的文明进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时代对福利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福利院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我衷心希望福利院全体职工同心同德,团结拼搏,一手抓好服务质量,一手抓好环境建设,继续创造佳绩!也希望各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继续为儿童特别是孤残儿童奉献爱心,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儿童福利事业的要求,让更多的孤残儿童享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学校、民政、残联、妇联等有关部门要从各自的职能职责出发,开展各种针对性的活动,勉励孩子们要战胜困难,珍惜学习时光,掌握本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更加关注贫困地区儿童、特困家庭子女、孤残少年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对他(她)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给予必要的扶持和关心,帮助他(她)们健康成长,努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小朋友们,你们是祖的花朵,是含苞待放的花蕾,是展翅待飞的雄鹰,党和政府对你们寄予无限希望和重托,希望你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好好学习健康成长,长大报效祖国。同时,要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养成热爱祖国、文明礼貌、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勤奋自立的良好品行,努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来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副县长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讲话
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广播电视讲话
(今年月日)
亲爱的小朋友们,尊敬的儿童少年工作者和家长同志们:
“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这是孩子们欢乐的日子。首先,我代表县政府、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向全县小朋友们表示节日的祝贺!向为儿童少年健康成长付出辛勤劳动的少儿工作者、家长及所有关心支持儿童少年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亲切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儿童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关心儿童少年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近年来,我县儿童少年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儿童优先的社会发展理念初步形成,关心保护儿童的意识明显增强,儿童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日臻完善。我县儿童少年正在全社会的共同关爱下,茁壮成长。
坚持以人为本,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基础,努力培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可靠接班人,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战略任务。
希望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儿童少年工作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统筹儿童少年工作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大力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决议》等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儿童发展纲要》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要多为儿童少年办实事,特别要关注贫困地区的儿童少年、特困家庭子女、孤残儿童等弱势群体,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她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给予必要的扶持和关心,切实为儿童少年送去节日的问候。
希望儿童少年工作者,热爱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加强自身修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孩子,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孩子,以高尚的情操陶冶孩子,以优秀的作品鼓舞孩子,教育儿童少年热爱祖国、尊敬父母、诚实守信、热爱劳动、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勤奋自立,为促进儿童少年茁壮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希望家长们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亲子观和人才观,用科学的方法和自己的言行让孩子从小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为孩子营造和睦、温馨、文明进步的家庭氛围。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是祖国的希望,是含苞待放的花蕾,是展翅待飞的雄鹰。党和人民对你们寄托着无限的厚望,老师和家长期望着你们健康成长。希望你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爱国信念,学习科技知识,掌握报国本领,培养优良品德,锻炼强健体魄,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教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贡献力量!
最后,祝小朋友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学习进步!祝儿童少年工作者和家长同志们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县长庆祝六一儿童节讲话稿
[日期:2011-05-15] 来源:贵州电力网作者: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少年儿童小朋友们、老师们: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热烈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2万多名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的问候,祝你们节日快乐!向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辛勤耕耘的广大教师、少先队辅导员、少年儿童工作者和关心支持少年儿童事业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少年儿童工作,十分关心广大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近年来,我县以全面落实《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的目标和任务,坚持”儿童优先”的基本原则,牢固树立”爱护儿童,教育儿童,为儿童作表率,为儿童做好事”的责任意识,调动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启动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希望工程”、”春雷计划”、”爱心助学”等一系列为少年儿童办的实事工程,极大地促进了我县儿童事业的发展。我县儿童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保护,儿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日趋优化。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今天的幼苗,明天就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我们要始终把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人作为自己的任务,坚持对广大少年儿童进行基础的共产主义启蒙教育、组织教育、自我教育,积极投身青少年思想建设的主战场,充分发挥实践教育的优势,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素质。共青团组织更要肩负起全团带队的光荣任务,加强少先队的建设和发展,扩大少先队的社会影响,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少年儿童工作深入开展。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关心和支持少先队工作,加强少年儿童的思想教育,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在落实学生减负工作的同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抓好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利于更好的开展工作。也希望社会各界人士都来关心和爱护少年儿童,形成全社会关心少年儿童的良好氛围。
张云川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负起责任,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投入、更多的精力抓教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证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第五篇:教育工作 讲话 总结 素材
谢新学同志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总结2009年全县教育工作,安排部署2010年的工作。刚才,大会对在2009年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进行了表彰,董官屯镇中心校、大义镇一中、章缝镇中心小学三位校长分别作了典型发言,稍后,李峰县长还要做重要讲话。下面,我先作一发言,供同志们在工作中参考。
一、充分肯定成绩,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一是教育综合水平显著提高。全县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4月份,我县统一了教师工资标准,全县教师人均月工资达到1652元,高于全市平均工资55元。在全市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中,我县排名第二位,总分仅比牡丹区低0.6分,被市政府授予2009“教育工作先进县”称号。在1月14日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李县长代表县委、县政府作了典型发言。
二是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全年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5871万元;发放普通高中政府助学金128.5万元,资助学生2550名;发放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220万元,资助学生2929名。为1544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贷款金额800余万元,确保了我县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
三是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启动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年投资1100万元,新建中小学校舍2.1万平方米,建设城区学校2处。投入1900万元,新建校园网、局域网20个,装备计算机2500余台,建成多媒体教室160口,加快了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投入资金570万元,新增实验室90个,装备实验桌台2500套,新增大批教学实验仪器,年内召开了县、市实验教学现场会,有力推动了实验教学工作。投入资金500余万元,购置空调2671台、其他取暖设备818套,开展了学校冬季取暖专项督导检查,基本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冬季取暖问题。
四是队伍建设明显加强。9月份,县委、县政府专门研究,由组织部门对教育局机关及县直学校领导班子单独进行了考察,调整干部15名、提拔重用18名,加强了教育领导班子建设,也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的关心、重视和厚爱。2009年通过公推公选,调整提拔中心校校长和中学校长21人(新提拔20人),加强了基层班子建设,形成了有为就有位子、提拔重用凭工作、看水平、靠能力的用人导向,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为做好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公平、公正、公开选拔录用教师182名,优化了队伍结构,树立了良好的教育形象。深入开展各级各类校长培训、教师远程培训、校本培训、全员集中培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五是素质教育扎实推进。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县中小学较好地落实了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作息时间、教辅资料、家庭作业量等得到有效控制,办学行为逐步规范。深入开展农村中小学和城区学校观摩评比活动,加快了示范学校建设步伐,推动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学校安全工作得到重视与加强,全县上下人人讲安全,时时抓安全,全年没有发生一起学校安全事故。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成绩突出,全县中小学没有发生重大疫情。
六是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9年高考,我县在考生比上年减少近500人的情况下,高考本科录取2127人,同比增长41%,高于全市增幅15个百分点,增幅列全市第二位,被市教育局授予“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全市普理前50名考生我县占了20人,巨野一中考生赵卉以总分688分的成绩荣获2009年全市高考理科状元,人才输出的数量与质量都得到新的提升。
另外,职业教育、幼儿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工会工作、教育宣传、计划生育、规范收费、信访稳定等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出现了新的局面。县教育局获得全市“五一”劳动奖状,在县行风评议中,教育系统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教育环境进一步优化,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2009年是全县教育工作快速发展的一年,是成果丰硕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是得益于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及各部门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近年来,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大,人大政协坚持每年视察教育工作,解决了很多困扰教育发展的难题,为教育发展营造了宽松的环境。二是得益于领导同志对教育工作的具体指导。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并提出明确指示。李峰县长对教育重点工作亲自调度,直接推动了教师补充、教师工资标准统一、城区学校建设等工作。三是得益于全县教育系统干部职工的辛勤劳动和默默奉献。在此,我代表县教育局党组向在座的各位和所有一线教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当客观分析当前我县教育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办学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校舍抗震加固、学校标准化建设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农村教师老龄化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教师现代化教学手
段的应用能力还不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城区个别学校大班额、择校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农村学校在实施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方面还面临诸多困难;职业教育规模小,与普通教育比例不协调;镇区之间、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不均衡的现象突出,教育均衡发展的路还很长。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认真整改、提高,全力推进。
二、明确目标,抓住重点,实现全县教育新发展
2010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意义重大。今天,我们下发了《巨野县2010年教育目标管理方案》、《2010年教育工作计划要点》等几个文件,今年的工作任务目标已经明确,希望大家结合各自实际,多动脑筋,周密筹划,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010年全县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工作目标,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统筹配置教育资源,逐步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健康发展。
2010年,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65%以上,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2%以上。
——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和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分别保持在99.5%、98.5%、85%以上;小学、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5%以内;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达到85%。
——高中阶段招生7000人左右。其中普通高中招生4200人左右,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800人左右,职普比基本维持在4:6。
——投资1500万元,维修加固改造中小学校舍2.5万平方米。
——全面实现“校校通”,县直学校、镇区初中和中心小学建成校园网,全县多媒体教室达到400座,中小学计算机配备达到国家标准,全部按课程标准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逐步实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继续开展示范学校建设观摩评比活动,每个镇区打造1—2处示范小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一中西校建设,推进城区教育资源整合;新建城区小学1处,对朱庄小学、万堂小学等进行升级改造。自起始年级起,将城区学校班额严格控制在规定标准之内。
——按照“退一补一”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一定数量的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选拔100名优秀教师组建精英教学团队开展支教、交流和教学研讨活动;选拔100名菏泽学院优秀师范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
围绕上述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今年要抓好以下六项重点工作。
(一)加强教育管理,促进规范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不断规范教育行政行为和从教行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不断提高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为教育发展营造安定和谐的氛围。
一是要制定好教育发展规划。2009年,按照县委统一部署,全县教育系统先后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通过这一年来的学习,广大干部职工提高了自身素质,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我们不能满足于目前的学习成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仍然是我们教育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要认真、系统地总结教育工作,深刻剖析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落实教育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好具有我县教育特色、反映我县教育水平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精心谋划巨野教育未来发展走向。各学校也要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理清发展思路,开创全县教育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二是要规范教育收费。应该说,经过近年来持续不断的治理,教育收费已经逐步规范,群众反映教育乱收费的信件、电话明显减少,这是全县上下高度重视、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年,要将工作重点转移到规范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上,加强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和内部审计监督,做到“未病先预防,小病早治疗,大病防变质,病后防复发”。从严治理各项教育乱收费行为,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教育收费工作作为对镇区和学校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各学校要提高认识,把国家好的政策宣传好、落实好,把规范收费行为的“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把各种诱发乱收费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要严格执行高中学校“三限生”政策,巩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成果,坚决制止“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三是要严格规范从政从教行为。继续加强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工作,切实把政务、校务公开落到实处。要积极开展民主评议教育行风活动,坚决制止有偿招生、有偿家教、摊派推销教辅用书、违规收取保险费等以教谋私行为,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营造公平考试环境,对个别违纪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查处,绝不姑息。
(二)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党的十七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育部提出的今年的工作重点,我们要牢固树立教育公平的理念,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要加快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加固工程。由于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的提高,我县需要加固改造的校舍将大幅度增加,虽然最近几年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任务仍十分繁重。按照计划,2010年全县将投入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1500万元,加固改造中小学校舍2.5万平方米。希望各镇区根据新的情况,制定校舍加固改造计划,分批分类进行改造。要落实好以县为主的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改造力度。
二是要加快城区学校建设。治理城区学校大班额是今年市教育工作的一个重中之重,市还要对城区学校建设这项工作进行单项考核。我们要提前考虑,要在做好城区学校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城区教育资源整合,加快城区学校建设。要加快一中西校区建设,启动一中西校教学楼建设,县主要领导已经批准巨野县图书馆建到一中西校,实现学校、社会资源共享;要在新城区新建或改建1所标准化的完全小学;要加快三里庙小学的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完善育人功能;要继续推进吕官屯小学建设,加快朱庄小学、万堂小学升级改造步伐;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逐步形成城区小学、初中均衡发展,高中有序竞争的良性格局,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全面消除择校现象,提高城区学校整体办学质量,三是要加强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更新配备。由于资金问题,我县中小学在教学仪器、体育器材、图书资料等方面的配备情况普遍较差,特别是农村学校,不仅严重缺乏,而且利用率低。现代教育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种现状已经成为实施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一个瓶颈。我们一定要从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进一步加强教学仪器、实验器材、图书资料更新配备,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图书室、器材室等功能用房建设,争取三年内全县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基本达到部颁标准。
四是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推动这项工作,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加快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我县注重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配备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我们的信息化水平还不高,还不能完全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我们一定要正视差距,采取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加强微机室建设,加强学生用机和教师用机配备,今年要争取配备1000台以上,全县中小学计算机保有量超过1万台,生机比达到省定最低标准,全面实现“校校通”,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力争3年内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开课率达到100%,生机比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全面实现“班班通”,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五是要加强标准化工程建设。近年来,全县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课桌凳更新工程、中小学实验仪器更新工程、城区学校建设工程,中小学办学条件有了一定改善。我们通过开展示范学校观摩评比活动,推动了学校标准化建设,但是我们大多数学校距离全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各镇区、各学校要严格按照全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切实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重点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要将标准化建设与学校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校舍安全工程等工作结合起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继续开展示范学校观摩评比活动,除往年观摩的学校外,五万人以下镇区拿出1所、五万人以上镇区拿出2所小学参与观摩评比,按镇区排名设奖,推动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三)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内涵发展。
内涵发展是教育事业健康、快速、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要求。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是加快和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
一要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提升校长素质。要继续叫响“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思想者、组织者、引领者和推动者。要进一步加强校长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工作作风建设和生活作风建设,加强对校长办学思想、教学水平、内部管理、学校建设等方面的培训指导,不断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打造一支管理精、业务强、理念新、工作实的校长队伍。今年要开展“名校长”、“名教师”评选活动,评出10名“名校长”、10名“名教师”,教师节前在电视台予以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鼓励向榜样学习,向榜样看齐,带动校长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二要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广大中小学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着力加强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职业道德管理与考核,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坚决制止教师有偿家教、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现象发生,严肃处理损害教师形象的各种违法乱纪问题。
三要抓好教师补充和教师培训。今年市教育局对教师补充工作要进行单项考核,对这项工作我们要早谋划、早汇报、早进行,争取暑假前完成。教师培训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培训、送教送课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突出校本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我们要评选“校本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对教师培训工作进行单独考核,单独表彰。要抓好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队伍学历层次和高学历教师的比例,同时要规范学历教育招生秩序,治理个人招生行为,严禁在职教师充当招生代理或中介。
四要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与考核。要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做好教师考核工作,为实施绩效工资做准备。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特色发展。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打造巨野教育品牌的内在要求。
一是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文明礼仪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为重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世情、国情和社情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班主任和德育队伍建设,积极推动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
二是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要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和“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全面发展。广泛动员并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展演、科技创新和国防教育等主题活动。
三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今年是全市“课程与教学改革年”,各学校要把全面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要全面贯彻落实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课程管理,抓好课程方案的贯彻落实,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加强体育、艺术教育,保障开全课程、开足课时。要正确处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关系,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广泛开发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对课程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初中校本课程要开设10门以上,镇区中心小学8门以上,定点小学5门以上。要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推广“选课”和“走班”制教学,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转变教研职能,建立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加强对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指导,积极培植课改典型,交流课改经验,积极发挥课改样本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加强对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制度改革的领导,特别是要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五)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协调发展。
一要全面加快职业教育发展。随着我县高中生源的逐步减少,中职学校招生工作越来越困难。今年,我们继续采取春夏两季集中招生的办法,继续推行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免试注册录取、市外招生、高中分流等有效做法,推动职业教育继续扩大规模。要加快职教中心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培养学生的质量。要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加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调整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突出地方办学特色。要加强校企合作,增强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今年省专项督导把职业教育发展情况作为主要内容,要全力以赴做好迎查工作。
二要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要进一步优化我县幼儿教育的资源配置,扩大幼儿教育的规模,着力解决好提高幼儿教育入园率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两大问题。鼓励支持学校举办附设幼儿园,要逐步取消一年制的学前班,向招收学前三年儿童的完全性幼儿园过渡,力争到2012年,农村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达到85%以上。今年,实验小学、南关小学等几个城区小学学前班招生,必须招收学前三年的幼儿。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特别是乡镇中心幼儿园增加投入,做大做强中心园,做优做美示范园,全面提升普通园,规范和扶持民办幼儿园建设,切实加强对民办幼儿园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指导力度,纠正“小学化”办学倾向,促进全县幼教质量的全面提升。
(六)抓好安全稳定,促进和谐发展
一是强化学校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学校安全责任体系,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每年至少组织两次拉网式的安全排查活动,及时排查消除安全隐患。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维护校园及社会的稳定。
二是加强安全教育。让安全教育进课堂、进头脑,有针对性的举办各种逃生演练活动,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建立健全学校安全预警和报告制度,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是做好教育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群众工作和信访稳定工作的领导,转变工作方式,变上访为下访,及时了解并妥善解决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强化领导包镇区、包学校的
责任工作机制,全面排查并及时化解矛盾。同时,加大教育、稳控和督办力度,全力推进教育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三、狠抓落实,实行问责制,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2010年,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工作任务艰巨,富有挑战性。把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和全县教育工作部署落到实处,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在座的校长同志,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一要加强自身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校长要带头加强学习,通过外出、交流、网络、培训等多种途径为自己充电,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驾驭全盘的能力。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教育有很多敏感地带,高考问题、安全问题等,稍一松懈麻痹,就会出问题、出漏子。因此校长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抓工作落实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工作冲锋在前,做教师的表率。
二要理清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标准。各镇区、各学校要紧紧围绕全县教育工作重点,结合自身实际,确定新的工作思路,明确任务目标,制订具体的工作措施,谋划好一年的教育工作。要提高工作标准,工作标准既是境界,又是水平,要敢于争先创优,敢于争创一流。
三要精诚团结,形成合力。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班子才有凝聚力、战斗力。校长要带好队伍,班子成员要支持一把手的工作,一把手要关心班子成员和每一位教职工,千方百计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团结干事,和谐共事,一个声音喊到底。
四要严格考核,奖优罚劣。教育局把各项工作任务量化分解到领导班子每个成员、局机关各科室,把今年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教育目标管理评估,并建立专项调度、专项检查、专题通报制度。各镇中心校、县直学校也要将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层层分解。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和问责制度,按照《菏泽市教育局行政问责办法(试行)》抓好落实,主要问责内容是教育收费问题和学校安全问题,我建议将问责的重点延伸到财务管理,对各项工作实行岗位目标考核,严格兑现奖惩,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同志们,2010年的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全县教育系统要团结拼搏,众志成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干好每件事,干成每件事。我们相信,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有人大、政协、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广大教职员工的辛苦工作、无私奉献和团结奋斗,我县的教育事业一定会翻开崭新的一页,一定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今天召开这次全县教育工作会议,是在全面总结“十一五”发展成就,谋划推进“十二五”工作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全县教育大会,是关系和决定我县教育事业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回顾过去五年教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部署今后五年全县教育重点工作,谋划和展望未来十年教育发展前景,动员全县上下和广大教职员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新举措,推动我县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努力开创湟源教育新局面。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过去五年湟源教育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湟源教育发展最快的五年,是改革力度最大的五年,同时也是资金投入最多,项目建设成效最显著的五年。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基本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公平教育迈出重大步伐,全县教育事业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落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得到进一步体现。“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资金达到4.1亿元,保证了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教育面貌发生深刻变化。2009年县委、县政府相继召开了“两基工作会议”、“教育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等,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职业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快学前教育的办法》、《湟源县学校布局调整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全县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育布局调整进一步推进。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原则,先后撤并136所学校,全县中小学由原来的188所调整到目前的52所,建成寄宿制学校23所。共投入项目资金1.48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11.63万平方米,新建教学楼、宿舍楼等109幢,为教育布局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进一步优化了办学条件,基本实现“一减四增一提高”目标,缩小了校际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布局调整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依靠自身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人才。五年来,学前教育农村一年、城镇三年的完成率达到95%。累积培养初中学生1万多名,高中学生7000多名,向高等学府输送了5000多名学生,占高中毕业学生的78.6%,高考上线率由2001年的82.2%上升到2010年的94.8%。
——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开展“树立教师良好师德形象”活动,切实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按照“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强化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五年内,完成继续教育、中小学班主任、骨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师培训2.2万人次。以“科研立校”、“质量立教”、“质量兴教”为目标,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生本教育理念进一步确立。坚持以生为本、育人为先的教育理念,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规范德育教育,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结果。实践证明,我县广大教师是一支值得信赖、经得起考验的队伍,无愧于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奋战在全县教育一线、为教育事业辛勤工作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虽然我县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发展还不均衡;教师的质量、数量和结构不尽合理,还不能满足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依然艰巨等突出问题。不仅影响着我县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也影响着全县建设事业的深入推进。强县必先兴教,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切实增强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科学研判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探索教育发展的新规律、新特点,切实破解教育发展的新难点、新问题。着力推进全县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大提升、大跨越,不断奠定湟源发展的新基础。
二、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努力实现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时期,是实现湟源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县教育发展目标是:依托教育资源整合、优化和提升,形成城乡统筹、县域均衡、整体提升的教育工作新格局。普及学前三年至高中阶段的十五年教育,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初步建立健全完备的教育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行列。
第一,夯实基础,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坚持“城办高中规模化、乡办初中标准化、村办小学集中化、学前教育普及化”和“学校规模调大、教师结构调优、办学实力调强、教学资源调活”的原则,利用3至5年时间,投入资金2.4亿元,重点实施13个教育布局调整和校安工程项目,校舍面积在现有基础上增加8万平方米以上,撤并学校29所,最终实现一个乡镇集中建设好1所初中和1至2所寄宿制中心小学,人口相对较少的乡镇联合邻近乡镇集中办好1所初中,实现全县学校总数23所的目标。通过布局调整,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从分散办学到规模办学的转变,从非正规办学向正规办学转变,从传统性办学向现代化办学转变,确保到2015年实现县域内教育初步均衡发展的目标,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公平需求。
第二,统筹兼顾,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依据“广覆盖,保基本”的原则,大幅增加政府投入,将城乡学前教育与中小学布局调整统筹考虑、全面规划建设。通过“民办公助”、“公办引领”等方式,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学前教育领域。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逐年提高幼儿教师待遇。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教育方法,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到2015年,初步形成城镇及周边地区以公办幼儿园为主,农村以乡镇幼儿园为主,一乡一所标准化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发展体系,力争使我县学前教育走在全省前列。
第三,加强管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大幅提升教育质量。把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教育事业整体发展整体战略,加快实现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使农村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合理确定普通高中规模和比例,推进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建立职高专业教育管理体系,逐步健全“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形成政府主导、教育部门主管、部门协调配合、行业企业参与的良性管理机制,保证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完善功能,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认真研究,深入探讨,科学编制学校总体布局、校园建设等系统规划
方案,充分体现标准化学校建设规划的现代化、信息化、人性化、园林化和超前性。学校标准化建设要通过追踪学校历史沿革,挖掘学校文化背景,分析学校发展因素,建设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标准化学校,努力实现生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教师学历等一系列标准目标,将学校建成本县、本地区有标志性、代表性建筑物。
第五,加强培训,提高两支队伍整体工作水平。强化校长队伍建设,大力推行异地挂职、外地培训,努力提高校长科学管理学校的水平。建立健全校长竞聘上岗制度、任期目标责任制度和校长轮岗制度,设立校长奖励基金,形成责权统一,奖惩分明的用人机制。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制定教师培训中长期规划,加大教师队伍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师招考引进办法,从全国师范重点院校中吸收教师人才,着力培养一批优秀教师骨干,为全县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全面实行教职工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制度,健全教师队伍择优聘用制、末尾淘汰制、转岗分流制和培训上岗制,建立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能的竞争激励机制,逐步完善教师优劳优酬的现代教育管理模式。提高教师待遇,建设教师周转房,在职称评审、教师补助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和优秀教师倾斜。
第六,健全机制,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高度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努力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不断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强化青少年学生爱国明理、诚信守法、关爱他人、奋发进取的主人翁责任感。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建立管理机制,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网络。第七,整体推进,构建文明和谐校园。建立校园周边远程监控终端,实现全县所有学校视频监控全覆盖,提升校园安全管理硬件水平。充分利用内部资源,通过各种途径深入挖掘内部的发展潜力。力争学校管理在激发活力、增强实力、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提高竞争力上实现质的提高。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学校权益、危害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组织团员青年,社区、村委等积极投入文明校园共建活动,为中小学生提供法律援助,开展青少年维权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保持全县各学校的安全、稳定、和谐。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开创全县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青海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西宁市教育发展行动方案》,努力形成兴学重教的良好风尚,把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奋力探索一条适合我县教育科学发展的成功之路。第一,全面落实科教兴县的战略地位。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对教育地位、作用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正确处理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民生、抓未来的思想,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真正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落到实处。
第二,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党政组织和社会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和支持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努力形成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氛围。完善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和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教育、投入教育、兴办教育。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更新教育观、成才观、用人观,支持教育改革发展,形成既生动活泼又规范有序的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三,进一步完善教育工作督查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和教育责任考核制度,根据《湟源县教育发展方案》的要求和目标,充实调整考核内容,将教育工作作为今后几年考核重点,为教育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引导各乡镇、各部门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构建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确保教育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第四,扎实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切实增强做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两基”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认真对照“两基”目标责任书,细化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及时查漏补缺,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确保我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
同志们,千秋基业,教育为本。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繁重而艰巨,让我们以国家、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困难、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强化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务实的态度,扎实的作风,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实现全省教育先进县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廖成铭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总结2008年教育工作,表彰先进,部署2009年工作。每年,我县都要在年初召开一次全县教育工作会,而且在家的四套班子领导都参加会议,规格高、规模大。这充分表明,县委、县政府对教育工作的关注、重视和支持,同时也表明县委、县政府的期待,也就是期待我县的教育工作每年都有新业绩、每年都上新台阶。这是因为,全县人民对教育工作始终如一地给予高度的关注、高度的重视,我们要对人民群众负责,要向他们“交帐”。刚才,洪梅同志作了很好的讲话,相关部门和乡镇代表作了表态发言。都讲得很好,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按说的做、按做的说,说到做到、做就做好、做就做成一流水平。会议还表彰了全县教育工作先进乡镇和“新农村、新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学校。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乡镇和学校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通过你们,向全县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年来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大家都知道,2009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年,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各项工作攻坚发展的一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也是深入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扎实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年。过去的一年,是会昌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也是教育工作卓有成效的一年。我希望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新的2009年,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再接再厉、再鼓干劲、再作奉献、再创佳绩,努力开创新一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下面,我简单强调几点意见: 一、一定要有机遇意识。从国家投入方面看,2009年,是我们国家增加投入、调整结构、保持发展的一年。国家、省、市对教育工作的投入,对教育项目的支持,对教育发展的政策扶持,都要比以往力度更大、支持更多,这为我县教育加快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从县内群众的愿望看,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关心、关注、支持没有减少,而是在增加,这是不可多得的工作动力。从外部的支持来看,我们有李永海老书记的大力支持,有李清友等企业家的大力扶持。他们对我县教育、卫生事业,特别是对珠兰示范学校倾注的心血,无疑是我们各级各部门、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这些,对我们的教育发展都是良好的机遇。新的一年,我县教育工作要由外延的抓向抓内涵拓展转变,要由常规的抓向超常规的抓转变,要由一般的要求向从严要求转变,要由单一的职能部门抓向全社会共同的、综合的抓转变,从而把我县的教育工作引入一个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二、一定要有“产出”意识。一个县经济的发展,要由投入来拉动,要由投入来提速,要由投入来刺激。有投入才有产出,有投入才有效益。2008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有较大的增幅。财政收入达3.2亿元,但其中,对教育的投入达1.88亿元,占58.7%,占了“半壁江山”。这说明,全县的新增财力,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占了非常大的比重。这样的投入,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总量小、底子薄的县来说,决不是小数目。有投入就要讲产出。工厂、企业的产出,是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好产品;那教育工作、学校的产出,应该是出更多、更优秀的校长,出更多、更优秀的教师,出更多、更优秀的学生。这样才能实现人才辈出,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三、一定要有进位意识。随着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随着我县大开放主战略的实施,各行业、各单位都要树立争先创优、勇争一流的意识。春节过后,“两办”将下发通知,汇总全县各行业、各单位、各系统在争先创优方面的情况,看看各行业、各单位、各项工作在全省、全市处于怎样的水平,处于怎样的位置,哪些工作能为会昌争得荣誉。在这其中,教育工作也要树立强烈的争先创优、排位前移的意识,不要瞄着更差的地区、更差的县,而要瞄准更好、更强、更出人才的教育强县。我们要坚信,通过前几年打下的基础,通过大家的扎实努力,我们完全可以在赶超进位、勇争一流中有新的作为。四、一定要有质量意识。质量是教育的生命,质量是民生工程,质量是46万会昌人民关注的焦点。没有质量一切都是徒劳的,一切都是对不起人民群众的。教育靠质量立业,学校靠质量立校,教师靠质量立身,这是一条不变的道理。作为教育工作者,毫无疑问应把质量搞上去,这是硬道理。因此,我们教育部门、各级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把求质量、抓质量、提质量,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教育的各项工作、各个环节、每个工作者身上。要以改革为动力,以机制体制创新为活力,加大质量攻关力度。特别是通过前些年的努力,我们教育的氛围不断浓厚,投入不断加大,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必要的改革,我们要在这些基础上不断地上质量、上水平、上台阶。五、一定要有管理意识。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县要以德治县、以法治县、科技兴县。具体到教育工作、具体到每一个学校,也是如此。不论你这个学校是公办的,还是民营的,不论是高中,还是初中、小学,都要讲管理、抓管理、强管理。并且管理不能是零散、粗放的、简单的管理,而应该是精致的、细致的、系统的管理。通过管理,来强化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的精神,来促进各级学校校园环境有较大的改善,来要求广大学生自觉的学习。各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的第一责任人,既是教学者,也是管理者,要励精图治,从严从紧,把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这样,才不会愧对中小学校长这个光荣的称号,才不会辜负所在乡镇、广大群众的期望和支持。
总之,希望通过今天的会议,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向广大人民群众交上一份好的答卷。最后,衷心地祝愿我县的教育工作,在新的一年上新的台阶,也衷心地祝愿广大教育工作者新春愉快!
李侃桢、张一新同志在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李侃桢同志的讲话
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五年一次。这次会议是在“十二五”发展开局起步、全面推进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市教育局吴局长对雨花教育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我区的教育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张区长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十一五”我区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理性客观地分析了面临的形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全面部署了“十二五”时期全区教育工作的总体安排;三家单位做了很好的发言。大家要把这次会议精神领会贯彻到位。
“十一五”期间,雨花教育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素质教育创造了新特色,办学条件实现了新提升,队伍建设取得了新成果,教育事业实现了新跨越,走在了全区各项事业的前列,为全区改革发展大局作出了重大贡献。全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为雨花的教育事业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这里,我代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向全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所有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按照国家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的要求,立足雨花全面发展的战略、立足教育更高平台的发展、立足教育优先的战略,“十二五”雨花教育改革发展,任务繁重,工作艰巨,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善和提高,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深化和践行。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立足雨花全局,认识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意义 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十二五”期间,我们创造美好生活,建设幸福雨花,建设现代化创新型生态新城区,离不开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支撑,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繁荣。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统一认识。
第一,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是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把水浇在根上,把阳光洒在心里。推动教育权利公平、教育机会公平,让更多的人享有接受教育、接受优质的教育、提升发展的机会,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作。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办人民满意教育,是党委和政府践行为民宗旨的重要课题。我们要努力缩小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让所有雨花人都充分享有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充分享受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第二,提高教育质量、营造一流教育环境,是提升优化发展环境、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抓手。教育是一个地区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关系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要素。雨花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引进更多的海内众多高端的企业、吸引更多的集团投资者、个体投资人,这样择商选资引智才能顺利实现,这其中良好教育资源配套、优质的教育资源,就是服务和支撑。而建设现代化创新型生态新城区,就必须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保证,从而以教育率先基本现代化,促进全区基本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第三,提供高质量教育成果、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居民素质的重要途径。现代化创新型生态新城区,不仅仅是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不仅仅是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还要有居民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还要有居民文明程度的快速提升。教育承担着传承文明的重要职能,对提高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用现代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一流的教育质量,培养一批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培养一批批创新创业创优人才、培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明风尚,整体提升雨花现代化水平。
二、要立足更高平台,推动教育事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实现由城郊结合部向主城区的全面转变,由城郊经济向城市经济的全面转变,由全面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的全面跨越。高水平的转变、高水平的跨越,需要高水平的教育,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要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我们要把握发展规律,抓住关键环节,以高水平教育促进高水平的发展。重点强调“四项工作”。
一是要科学实施教育发展规划。科学的规划是教育发展水平提高、质量提升的关键。这次提交会议征求意见的《雨花台区“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请大家充分发表意见,一经研究通过就下发执行。这是指导雨花教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要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抓好落实。要围绕《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工作措施,提出具体方案和详细措施,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要创造性地实施《规划》,鼓励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对好的做法和有效经验,要及时总结、积极推广。对《规划》实施情况,要进行监测评估和跟踪检查,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是要健全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要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要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普及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普通高中内涵发展工程、职业教育特色发展工程,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当前一段时期,尤其要推进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加大资源投入,强化组织协调,着力破解学前教育分布不均、资源短缺的难题;尤其要推进高中教育突破发展,力争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考入国内外著名高校;尤其要推进职业教育提升发展,紧紧围绕“3+2”产业体系发展需求,加大职业教育培训力度,着力培养一批懂技能、善管理的新型实用人才。
三是要着力提升教育发展质量。教育的竞争,既是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竞争,更是发展质量和水平的竞争。我们已经基本具备了一流的硬件水平,更要实现一流的软件水平。要着力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升教育质量上来,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努力协调好教育发展和人的协调发展、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真诚之心关爱学生的成长,以优质教育提升学生的能力,使每个学生不仅能接受优质的教育服务,更能享受学校和社会的关心和帮助,让学生能力提高、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有责任、对事业发展有能力的一代新人。
四是要全面推进教育创先争优。“十二五”发展,我们强调要坚持以品质赢竞争,教育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工作,尤其要在提升品质上下功夫、求实效,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雨花特色的教育教学精品。要大力建设品牌学校,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创新发展、特色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立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领军学校。要大力实施名师计划,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名师队伍。要大力塑造教学精品,加快形成一批品牌学科课程、品牌教育活动、品牌校本教材,不断提升雨花教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要立足教育优先,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雨花教育是雨花全区的共同事业,实现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要广泛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推动雨花教育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重点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关键点。
一是要强调教育优先发展。实现教育优先发展,重点是要处理好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保障教育规划的顺利实施,保障教育的经费投入。特别是要落实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个优先”、“三个确保”的要求。“三个优先”: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求。“三个确保”:即确保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高于省定标准,确保全社会教育投入增长比例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比例,确保生均公用经费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二是要营造尊师重教氛围。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良好政策环境、工作环境、人际环境和生活环境,使教师职业成为既受人尊敬又令人向往的择业岗位,营造全区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健全完善教育人才建设和管理机制,让最优者安心从教,让从教者诚心敬业,让敬业者成就事业,为雨花教育事业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队伍。
三是要凝聚教育发展合力。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区委区政府要更加重视教育工作,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人大政协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加大教育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同时,要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鼓励全社会共同支持和参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障教育设施达标配套到位,保障校园安全,保障校园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聚心,让家长放心。特别是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更新教育观、成才观、用人观,支持教育的改革创新,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要加强教育统筹协调发展工作力度,各街道(园区)都要支持教育发展、支持教育工作,各部门都要加快职能转变和体制机制创新,围绕教育需要,增强服务意识,为教育发展创造条件、提供帮
助。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教育关系国计,关系民生;教育是今天,也是明天。“十二五”是雨花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雨花教育发展的至关重要时期。我们要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雨花教育事业在新时期再创新辉煌,为雨花现代化创新型生态新城区建设、为南京教育名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张一新同志的讲话
今天,区委、区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总结“十一五”期间全区教育工作,部署“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动员全区上下,深入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努力办高质量的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十一五”期间全区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十一五”期间,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经过全区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雨花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一)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指标全面达到和超过省教育现代化指标,2007年通过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验收。基本普及15年基础教育,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99.3%,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保持在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2.5%,新增劳动力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15年。全面构建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再到成人教育的比较完整的教育框架,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教育普及水平基本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指标。
(二)教育硬件设施日益完善。切实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高标准建成雨花外国语小学和雨花台中学学术报告厅,完成板桥中学高中部一期工程。“十一五”期间,全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23亿元,竣工面积6.51万平方米,校舍维修面积32.97万平方米,塑胶跑道覆盖面达100%。在全市率先建成区级教育门户网站,中小学和幼儿园宽带接入率在全市率先实现100%,教育信息化水平位居全市前列。
(三)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学质量进入全市第一方阵。全区高考、中考连创佳绩,雨花台中学高考各学科均分超过省均水平,连续六年荣获市高中教学发展性评估综合奖;全区小学教学质量校际间差距明显缩小,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素质教育亮点纷呈。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课程改革深入实施;全区各校立足校本建设,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课程体系,基本实现校校有特色、校校有亮点,在省市产生较好影响。
(四)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加大“名特优”教师培养力度,制定全区名师培养计划,定期开展区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等评比活动。实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十一五”期间,全区新增省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青年教师26人,有31位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市劳动模范、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全区获得区级以上表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被评为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区。
(五)教育创建成果丰硕。全区有四星级(国家级)示范高中1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所;100%的初中为省级示范初中;100%的小学为省市级实验小学、市现代化小学;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达64%;板桥中学通过省三星级高中评估验收。我区先后荣获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考核先进区、省幼儿教育先进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十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教育综合实力位居省市前列。
二、全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一个时期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是全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第一,从行业政策看。国家出台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把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今后10年的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尤其是把学前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将为我区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第二,从外部环境看。国家、省市相继召开了高规格的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新时期江苏教育最基本的定位是率先发展,最迫切的要求是改革创新,最重要的任务是提升内涵。这将为我区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第三,从全区教育发展现状看。“十一五”期间,我区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入全市第一方阵。这为我区向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四,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看。南京市新一轮发展规划,把雨花定位为中国软件名城核心区和全国最大的软件产业
集聚区、华东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南部新城核心区。“十二五”期间,雨花将建设现代化创新型生态新城区。这既对我区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教育发展增添了新的更强动力。
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区教育发展与全区人民的期待相比,与教育先进区的水平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教育资源供需矛盾还比较突出。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推进,教育资源的供给与老百姓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特别是优质教育、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明显不足。二是品牌学校建设还需要加强。在省市真正有影响的品牌学校还较少,学校办学内涵还有待丰富,办学特色和亮点还有待打造,优质教育资源需要进一步放大。三是名师队伍建设还需要加强。在全国、省市真正有影响的名师数量还不多,名师队伍还需要壮大。教师队伍结构还不够合理,整体素质还需要提升。四是教学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还不能满足雨花儿女的求学要求。
三、努力办高质量的人民满意的教育
未来五年,全区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立覆盖全体公民和人生全过程的现代教育体系,加快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人人平等享受良好的公共教育服务,努力办高质量的人民满意的教育。到2015年,主要指标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本世纪初的同期水平,成为教育现代化先行区、素质教育实验区、学有优教示范区。
(一)深入推进教育优先发展。一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要逐年提高全社会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到“十二五”末达到4%。要继续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统筹各项收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要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鼓励民间资本、社会团体及公民个人,以多种形式办学和捐资助学。二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要加快教育资源配置,完善教育布局,不断提升教育硬件设施水平。要加快推进名校建设,着力培育几所名校,在全市领先、叫得响,在全省有地位、有影响,雨花台中学、雨花外国语小学、雨花实验小学、中华职教中心等要率先进入名校行列,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要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和品牌创建,使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亮点、自己的品牌。三要加强名师队伍建设。要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的引进、流动、评价和奖惩机制,建立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参加业务知识和能力的培训,鼓励教师参加专业技术职称考试和更高学历的学习,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交流、深造,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学习自觉性。四要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抓素质、创特色,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既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要注重课外教育效果;既要倡导教育原则,也要倡导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既要保证每一个孩子有学上、不失学,还要努力使孩子们上好学、不厌学;既要重视学习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创优精神和生存发展能力。
(二)全力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要逐步加大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兴办幼儿教育(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扩大幼儿教育资源,以增加教育供给、形成竞争格局,来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同时降低收费标准、减轻老百姓负担。到“十二五”末,全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9%以上;建立覆盖全区的0-3周岁婴幼儿早教体系,覆盖率达80%以上。要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的保教质量,严格办园标准,到“十二五”末,全区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达80%以上。要继续提升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到“十二五”末,全区幼儿园教师具有专科以上学历达90%,其中本科学历达40%以上。二要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要强化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主体责任,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要通过扩大本部、组建教育集团、学校共同体等多种途径,放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形成稳定的共建机制。要以人人受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为前提,以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成长发展需要的学校教育为目标,全面实施“新班额计划”。到“十二五”末,全区义务教育阶段每班学生力争控制在40人以内;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90%以上在公办小学就读,100%在公办初中就读,享受“同城待遇”。要完善区域内“名特优”教师和校长有序流动机制,全面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到“十二五”末,全区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95%,大学本科学历达50%以上;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90%,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10%以上,新进教师本科率达100%。三要提升高中阶段教育品质。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支持普通高中立足学校历史、传统和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办学理念,推进学校办学模式、育人方式的多样化和特色化。要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保持100%。要办好每一所普通高中,到2011年底,全区所有普通高中都成为三星级以上高中;到2015年,四星级以上优质高中达80%。要实行标准班额办学,争取每班不超过45人。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到“十二五”末,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20%,其中新增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比例超过25%。要创新综合高中发展模式,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和职
业教育的融合渗透。在三星级高中尝试增加职业教育内容,探索普通高中与大学相衔接的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探索普通高中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工作机制。四要构建职社教育特色品牌。要把职业教育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开发职业教育资源。要围绕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需求,优化专业设置,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能力。要加强高水平特色学校和省级示范专业建设,打造4个品牌专业,建设高水平特色职业学校,争创国家优质特色学校,确保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要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到“十二五”末,研究生学历比例达15%以上,“双师型”专业教师比例达70%以上。
(三)着力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全区各单位、各部门要围绕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目标,认真履职,各负其责,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规划、财政、舆论等方面支持。二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要完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推进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化、均等化,基本实现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标准统一、教师收入标准统一、学校配置标准统一、教师队伍配置标准统一。要优化公共政策和公共资源配置,在制定城市规划、新城镇建设和小区配套建设规划时,优先考虑教育发展的需要,并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各类文化、体育、科技场馆等,要免费向学生开放,并为学生和市民提供良好的服务。三要促进教育和谐发展。要切实加强对出版、网络等的监管,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要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将学校安全管理进一步系统化、制度化。要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立保障学校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要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强化相关部门和社区保障学校安全稳定的责任,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同志们,新时期全区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全区上下要以这次教育工作会议为动力,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加快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努力办高质量的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市级机关相关部门调研时的讲话提纲
孙 建 华
同志们:
近几年来,教育工作始终全面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这一中心,努力把教育发展作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克服困难,勇挑重担,成功创建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县(市),使启东教育成为展示启东形象的重要窗口和靓丽名片。体育工作,紧紧围绕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群众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目标,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和荣誉。在此,我谨向全市广大教育、体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包含着教育、体育水平的提高。教育、体育的普及程度、质量效益、社会认同、素质水平等表现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下阶段,教育、体育工作要围绕“提升软实力”这一核心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教育、体育强市建设,努力为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育和体育支撑,为我市实现沿海开发新突破、勇担江苏沿海开发排头兵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借此机会,我提四点希望和要求。
一、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 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围绕中心,强化服务意识,服务好大局,服务好发展,服务好群众,真正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
一是服务大局。教育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实现沿海开发新突破、勇当江苏沿海开发排头兵”这一工作大局,突出“教书育人”的主旋律,始终做到脑里想着大局、心里装着大局,牢牢把握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对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增强服务大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为启东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是服务发展。教育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在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教育发展要努力改变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不相同步的现状,纠正教学实际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提高的痼疾,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发展适合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各类教育,促进教育质量、规模、效益、结构相统一,培养多类型、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努力增强教育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是服务群众。教育事业,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倾听群
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反映群众诉求,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诚心诚意办教育实事,尽心竭力解教育难事,坚持不懈做教育好事。
二、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
加大统筹力度,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性工作。
一是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是平民教育思想的延伸,是教育公平的基础。要从关注民意、惠济民生、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的角度,在加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功能划分、城市化进程、镇村建制调整及交通状况等情况,按照“适度超前、相对集中”的原则,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做好农村中小学、新城区学校的布局调整,不断完善和落实区域教育的整体发展规划。要融合现有教育资源,促进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资源配置、教育机会等方面均衡发展。要加大教育投入,特别是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做到经费投入向薄弱学校倾斜,好师资向薄弱学校补充。要进一步扩大热点高中招生指标计划分配比例,推进城乡“1+5”结对帮扶,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完善城乡换岗、薄弱学校的教师到优质学校跟班进修、骨干教师定期轮岗制度,从制度上促使名师、骨干成为共享资源。
二是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础,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积极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发展职业教育,是老百姓的就业需要,也是我市实现沿海开发新突破、勇当江苏沿海开发排头兵的发展需要。要充分认识到抓职业教育,就是抓就业、抓产业发展、抓投资环境、抓发展后劲。要继续优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大力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水平。要认真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重点建设一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示范专业、一批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一批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先进实训基地。要稳步推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开展职业、岗位和就业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和职业技能。要积极开展现代农村教育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帮助农民提高素质和就业、创业技能。
三是品牌教育与素质教育共同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的本质和主题,是打造教育品牌的前提。要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重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立足于素质教育上水平提层次,遵循“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办学思路,结合学校实际,注重内涵发展,创建学校特色,打造教育品牌。要着重在“创新个性”上求发展,在“彰显特色”上做文章,明确发展重点,做强启东中学学科竞赛、少年宫艺术教育、大江中学科技小发明等特色教育,由点到面,努力形成我市“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多校一品”的素质教育亮点。
三、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
坚持教育创新与管理机制创新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源泉。要不断提升管理理念,创新管理举措,坚持“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重点抓好队伍管理、教育管理、校园管理、教务管理等关键,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符合学校特点的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走内涵立校、管理兴校、特色强校之路。
一是强化队伍管理。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市的重要基础。要优先落实教师的各项待遇,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要满腔热情地关心教师,努力改善教师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要强化现有教师的全员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教书育人能力,努力培养一批教育名师和专家。要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师德风尚。要切实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加强学校中层管理队伍的培养,完善学校领导干部的管理、考核和监督制度,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管理能力。
二是创新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水平决定教育发展水平。要把握教育规律,摆脱传统观念束缚,创新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方式,提倡思想者治校、教育家办学、精细化管理、科学化发展,不断增强教育管理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促进我市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督导是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抓手,一定要围绕政府教育工作目标,坚持督政与督学、督导与服务相结合,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职能,切实加强教育督查管理。要善于发现和思考教育上的亮点、热点问题,并给以科学、合理的分析和理性的引导。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和教育教学质量督导评估制度,引导所有学校注重内涵发展,推进教育教学创新,规范教育教学管理,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三是抓实校园管理。管理是科学,也是生产力,一流的教育必须有一流的管理。当前尤其要抓好校园的安全管理。这段时间,校园安全事件频发,3月以来,福建省南平市、广东省雷州市、江苏省泰兴市等地相继发生校园恶性暴力事件,给我们校园安全敲响警钟。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师生的安全高于一切,要切实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秩序的整治和长效管理,防止不法分子或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的人铤而走险在校园内外制造事端,为教育教学工作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具体要做到以下四点:第一,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建立安全责任制,一把手负总责,责任到人;第二,面向师生,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法制教育;第三,经常性排查安全隐患,做到及时整改;第四,建立健全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预案,要对所有的预案进行演练,增强及时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满足群众需求,加快体育发展
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是提高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一要抓好全民健身运动。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体育需求,开展好亲民、便民、利民和生动活泼、富有实效的全民健身体育活动。要以学生靠学校、职工靠工会、老人靠社区、体育爱好者靠俱乐部与健身会所为方式,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和工作网络。要高度重视学校体育课教学、课外锻炼、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切实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让广大青少年学生走进操场、走进自然、走到阳光下,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要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不断向上输送优秀苗子,锻造体育精英,不断地提高我市体育知名度。
二要抓好体育设施建设。要结合城区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在居民相对集中的新建住宅区规划建设相配套的市民健身活动场地和体育设施,以方便群众健身需求。要实行多元发展战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和资金参与投入体育设施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实用耐用的原则,进一步加快农村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步伐。要坚持资源共享,实行共建共管,大力推进市区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三要抓好体育产业发展。体育既是一项社会事业,也是一项健康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主动融入市场,整合产业资源,引导多元投入,大力发展现代体育服务业,努力使体育产业成为我市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要完善体育场馆配套服务,努力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王通林
同志们:
再过几天,新学期就要开学了。上个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进行了深刻阐述和全面部署,对未来10年教育事业发展进行了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今天的会议有着特殊的意义,既是一次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的大会;也是围绕中央和省委教育规划纲要,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教育事业发展,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潘碧武副县长作了一个全面的工作报告,温溪镇、财政局和青田中学分别作了典型和表态发言,待会省教育厅张厅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共同推进我县教育事业再上新的台阶。下面,就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强力推进青田教育现代化建设,我讲四方面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切实增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发展,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目标,抓住优质、均衡发展两条主线,全面提升教育整体水平,全县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成功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实现了青田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作为欠发达县,我们千方百计筹集教育发展资金,“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校建经费2.6亿元,新建校舍建筑面积近9万平方米;投入专项经费1800万元,全县所有中小学实现“校校通”,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名列全市前茅。可以说,县委、县政府在加大投入上,确实是做到了优先发展、不遗余力,近三年每年的教育经费均超过了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二是教师队伍不断优化。我们高度重视师资队伍规范化建设,突出教师继续教育和师德建设,实施了“名师名校长”工程、“领雁”工程,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同时,积极克服财政压力,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绩效工资制度,提高全县教师住房公积金缴存额,2007-2009三年内全县教师人均增加收入2万余元,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发挥。三是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基础教育在全市实现位次前移,高考上线人数连创历史新高。同时,我们立足青田实际,大打特色教育品牌,章旦中学
教育集团被评为全国先进,青田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石雕专业被评为省示范专业,石雕艺术学校被评为省示范集训基地。四是教学环境日益改善。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教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各相关部门积极服务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形成了支持教育发展的工作合力,全社会发展教育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浓厚。特别是高中招生工作逐步改变了被动局面,近两年均超额完成招生计划;初中优秀生源外流现象得到了较好遏制,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有了新的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倾注着全县各级、各部门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饱含着社会各界和全县人民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和帮助,更是凝聚着教育战线广大教职员工的智慧和心血。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奋战在教育一线、为教育事业辛勤工作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县教育离省内先进地区还有不小差距,还面临着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一是优质教育资源依然有限,与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不相适应,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还需要下大功夫、花大力气。二是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仍然突出,农村教育依然是主要短腿,学前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三是部分教师的素质和水平还不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师德师风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四是各乡镇履行教育发展职责情况不平衡,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合力抓教育的氛围还需着力营造。这些问题表明,我县教育事业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务必要在肯定成绩中树立信心,在分析问题中寻找差距,进一步增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领会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今后几年,是我县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和谐小康新侨乡的关键时期。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更迫切地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作支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不仅是完成省市下达的任务,也是县委、县政府着眼全局、放眼未来的一项战略部署,更是顺应民意、惠及百姓的一项民生工程。我们要从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把握客观形势,提高思想认识,坚定优先发展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一要从促进青田科学发展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教育是国之大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的作用。近几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快速、稳定、健康的良好态势,应该说,包括教育在内的全面现代化建设有了更加充分的条件。但是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我县土地、资源等方面的制约还在加剧,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依然不强。破解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要靠科技、靠人才、靠教育。只有坚持不懈地培育和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队伍,才能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因此,加快教育现代化,是从根本上提升青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措施,希望全县各级干部从事关全局发展的高度来认识、重视并推动教育现代化工作。
二要从改善民计民生的现实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性。教育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也是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把优先发展教育放在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首位。当前,随着我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人民群众更加重视教育、文化等发展性需求,更加期盼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公平的保证。而我县教育的基本矛盾仍然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教育存在问题的根源仍然是教育发展不够充分、教育资源不够丰富、优质教育不够均衡。所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向社会提供尽可能优质、多样的公共教育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是惠及千家万户的头等大事,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关注民生、发展民利,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内容。
三要从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全省各地都在抓紧推进教育现代化。为什么各地如此重视这项工作,说到底,就在于大家认识到,在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一个地区无论其自然禀赋多么独特,交通区位多么优越,要获得先人一步、高人一筹的地区竞争力,除了引进人才之外,更主要的是优化人才成长的环境。所以,办好一流的教育,拥有一流的人才,形成一流的综合竞争能力,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青田要在今后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造性的人才,为新一轮竞争与合作赢得发展先机。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
当前,全省教育强县达95%以上,已全面进入了“教育现代化强县”的创建阶段。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教育主要任务是以创建“教育现代化强县”为载体,以“教育资源优质、教育体系完善、教育特色明显、教育质量满意”为目标,建立起具有青田侨乡特色、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建设和谐小康新侨乡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围绕目标任务,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个欠发达县,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切实把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
展的问题摆上突出位置,同步规划,统一实施。要加大教育资源统筹力度。加强教学设施、师资分配等教育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更多地向农村学校倾斜,帮助农村学校提高办学水平。进一步推进教育对口支援、教师支教活动,切实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尽可能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与城镇孩子同样的优质教育。要大力扩张优质教育资源。以制定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为契机,立足青田实际,谋划好今后五年教育发展规划,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当前,要重点抓好江南学校新建、青田二中校园改造、船寮中小学扩建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水南小学幼儿园改造,缓解城区教育压力。要解决弱势群体教育问题。高度重视外来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保证外来民工子女基本的受教育的权利。同时,要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通过学校减免助学、社会捐资助学等多种渠道,帮助这些孩子解决求学的后顾之忧。
二要积极促进教育协调发展。办好各级各类教育、优化教育结构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立足我县实际,促进我县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完善学前教育发展政策,开展丽水市学前教育达标乡镇、示范乡镇创建,加大公共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抓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扭转学前教育落后局面。要巩固提高义务教育。积极推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高中教育输送更多优质生源。要着力办好高中教学。继续设立高考专项经费,激发广大教师争创佳绩的积极性,不断提高高考升学率和第一批上线人数。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立足侨乡实际,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启动职业技术学校扩建工程,创建国家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努力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力,为全县工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要不断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抓好教育管理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着力点和重要保证,必须进一步强化创新、创先、创优意识,为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要创新教育发展观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更加注重学生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和人格精神的塑造。积极创新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使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完善教育发展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模式,增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能力。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生动局面。要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强化师生安全教育,积极应对社会思想多元化、互联网普及、校园安全形势复杂化等多种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班主任负责制和“一票否决制”,抓好学校重点部位安全规范整顿工作,确保不发生一起校园责任安全事故。
四要努力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提升我县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保证。要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校长任期制,建立健全校长权力约束机制,完善竞争上岗、择优聘任、能进能出的教师任用制度,有计划开展“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工作,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要提升师资队伍专业水平。深入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和教师培优成名计划,加强与温州大学、丽水学院等大专院校的交流和合作,继续推进“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和农村教师“领雁”工程,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培养一批青田名师名校长。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践行以德立校的理念,把师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严格规范教师行为。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师德师风锻炼,提升思想政治水平,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努力培养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春蚕”精神。
四、强化责任,统筹协调,确保把教育现代化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工作难题多,各乡镇、部门一定要把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切实加强领导,保证教育优先发展,为教育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一要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优先发展战略。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树立“不重视教育的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的责任意识,积极做教育优先发展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在具体工作中,教育优先发展主要体现在制定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安排计划时,保证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在安排地方财政预算时,保证教育经费的优先增长;在制定城市建设规划和基建计划时,优先考虑学校建设布局,保证学校的用地和基本建设;在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职工生活待遇时,优先安排提高教师工资和改善住房条件。
二要明确职责,进一步形成教育发展合力。教育作为一项需要各方合作、全民参与的系统工程,落实责任、形成合力至关重要。今年,两办已经专门下发了第83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乡镇、部门的教育责任。今后一个时期,各乡镇的职责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做好幼儿园的布局规划和校园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鼓励多种形式发展幼儿教育,改进和治理不合格幼儿园;二是依法确保适龄儿童入学,严格控制中小学生辍学;三是按照中小学学校布局规划做好学校新建、扩建所必须的土地预留、划拨及征地的协调工作;四是坚持学校安全工作属地管理原则,维护学
校的治安、安全和正常的教学秩序。各部门的职责在文件上也都予以了明确。今年11月,省里将对我县教育强县进行复查,希望各乡镇、各部门各司其责,共同抓好教育工作,确保教育强县复查顺利通过。
三是广泛发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教育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新闻媒体要发挥好正确的导向作用,积极动员和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助学,为教育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各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要主动配合全县教育工作,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便利条件,特别是在校长任免、教师调动、招生考试等过程中,少些干扰,多些呵护,努力营造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社会环境,使全社会都来关注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
同志们,千秋大业,教育为本。抓教育就是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未来。我们一定要本着对党和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不断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形成坚强合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和谐小康新侨乡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白下教育迈向现代化的实践与思考
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可以说,教育现代化既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区域现代化,就必须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大力推进教育普及和发展。近年来,我区坚持实施“科教兴区”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强区,走出了一条教育现代化建设之路。
一、我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体会
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诸多教育元素的和谐统一,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实现教育现代化,就要有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这是教育现代化的统率和导引,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育思想是教育行为的灵魂。从政府角度,要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教育的优先发展问题,真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工作氛围。如今,教育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已成为全区上下的共识;从教育系统自身角度,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对育人观、质量观等有全面的理解,准确把握现代教育的实质内涵。我区在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和弘扬现代教育思想,以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引领、推动、支撑和深化白下整个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2、实现教育现代化,就要有教育设施的现代化。这是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包括办学条件的改善及教育装备的现代化程度。“十五”以来,全区先后投入5个多亿,完成了金陵职教中心、行知实验中学、南航附属初中、游府西街小学、大光路小学、第一幼儿园、瑞金路幼儿园等近20个教育基建项目。90%以上学校的整体面貌得到彻底改观,100%学校办学条件达到规定标准。我区还在全市率先实施了“校校通光纤”、“班班通网络”,按标准配齐计算机教室和专用教室,目前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已达到省“校校通”第三层次标准。
3、实现教育现代化,就要有教育内涵的现代化。教育内涵的现代化,就是要追求高质量高品质的教育,这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高质量高品质的教育应当以高位均衡发展为前提,给多数人带来成功和幸福的优质教育。近年来,我区加快教育布局与结构调整,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全区13所中学中有四星级高中5所(含市属一中)、三星级高中1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所、省示范初中4所;28所小学中有省实验小学13所、市实验小学15所。中小学优质学校比例达95%。全区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中考优秀率、合格率和高考推进率稳步提升。高质量高品质的教育应当具有国际化视野,富有创新精神和充满活力的现代教育。我区坚持大力发展并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外教育交流。第一幼儿园、游府西街小学先后创办了国际部,中山小学被誉为“小小联合国”,行知实验中学创办了中韩班与韩中班,金陵职教中心与德国合作培养汽车维修人员,等等。
4、实现教育现代化,就要有教育方法的现代化。这是教育现代化的支点,重点就是要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近年来,我区以“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育人”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扎实推进课程改革,目前已形成百花齐放、特色纷呈、生机勃勃的具有白下特色的素质教育。第三高中的女排、五中的平民教育、六中的艺术教育、南航附属高中的航模在南京市乃至省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12所中小学被列入市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28所小学均建立了特色项目研究所;第一幼儿园的研究性学习、太平巷幼儿园的田野课程等在江苏省均有影响。
5、实现教育现代化,就要有教师队伍的现代化。这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包括教师的学历层次、文化知识、敬业精神、师德修养、教学基本功和专业技能等。近年来,我们通过严把教师“入口关”,组织开展师德先进个人
和师德模范群体评选,举办“新秀杯”、“希望杯”等赛课活动,推荐优秀教师报考教育硕士或赴国外培训,充分发挥区教师进修学校作用,成立特级教师工作室等举措,使得全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适应教育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力不断增强。
6、实现教育现代化,就要有教育管理的现代化。这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只有具备一支用现代化教育思想武装、拥有现代化管理知识的高素质管理队伍,具备一整套现代教育管理制度,具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才能实现教育管理科学化和高效率。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依法治教,扩大民主,增强透明,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切实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努力使校级领导班子都成为大局观念强、责任意识强、驾驭能力强的坚强堡垒;加强教育督导,严格经费监管,为教育现代化保驾护航。通过追求教育管理的精致化,持续激发了教育现代化的活力。
二、我区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办学整体实力和教育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我区虽然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但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具有优势的特色品牌学校(尤其是中学)还不多,教育的优质均衡程度有待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教师数量相对过剩,骨干教师尤其是在省、市有一定知名度的优秀教师紧缺,后备力量也显得不足。
3、教育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步伐不够快。一些传统的办学观念和管理体制仍束缚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还有待提高,师资队伍长期得不到合理流动的现象依然存在,激励竞争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三、把我区教育现代化推向更高发展水平的几点思考
1、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均衡。一是促进教育公平。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说,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就是提供公平的开发个人潜能的机会,也就是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而公平的发展机会是社会活力与和谐、稳定的源泉。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和谐社会就难以构建。因此,我们要坚持教育公益性质,继续注重保障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少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免除课本费(作业本费),促进不同群体受教育的公平公正。二是促进教育均衡。这里所指的均衡,是一种高位的均衡、优质的均衡。我们要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校际之间在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让区域内每一位人民群众都能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公平机会,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的跨越。
2、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区的根本保证,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力量。一是突出抓好校长队伍建设。继续完善中小学校长选拔和任用制度,推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公开选聘制、校领导定期轮岗制度,培养一支能干大事、会干新事、敢干难事、勤干实事的优秀校长队伍,让校级领导班子真正成为教师的领头人、发展的引路人、竞赛的领跑人。加大名校长培养力度,建立优秀后备校长人才库,在名校长培养数量和质量上取得明显进步。二是着力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大教师道德和责任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敬业爱岗,努力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加大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在区教师进修学校建立教师发展学校,为全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菜单式”个性化的服务,使教师不仅成为学科的专家,而且成为教育的专家。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加快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引进,积极创造各种载体和舞台,让优秀教师施展才能、脱颖而出。充分发挥名特优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加大区内“校校结对”、“师徒结对”工程力度,使全区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通过几年的努力,力争使我区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达到150名。三是完善教师待遇保障和激励机制。要进一步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和待遇,逐步缩小教师与公务员的津补贴差距,启动在职教职工住房分配货币化工作,切实关心教师生活和身心健康,竭力帮助教师解决后顾之忧,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使教师人格有尊严,工作有平台,干事有空间,事业有发展,待遇有增加。要进一步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教师队伍的激励竞争机制,加大对名优教师的奖励力度,以情留人、以事业聚人、以氛围引人。
3、进一步打造教育品牌。我们要继续按照“学前教育全国示范引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内涵质量提升、社区教育相互依托促进”的思路,立足建设好两个体系,即优质充分的基础教育体系和开放多样的终身教育体系。扩大已有教育优势,在做强做大做特,形成品牌上下功夫。一是打造素质教育品牌。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每一所学校都“彰显一个特色、塑造一种形象、形成一道风景”,使我区素质教育在省、市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二是打造高中教育品牌。进一步优化高中结构,确立各自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抓紧启动牌楼寄宿制五星级高中
规划建设,力争用五年时间打造出1—2所能进入南京市第一方阵的高中教育品牌。三是打造职业教育品牌。进一步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观念,紧贴市场需求,依托行业办学,加强汽修等重点专业建设,建设一批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相关的实训基地,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金陵职教中心要积极争创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四是打造社区教育品牌。按照教育服务社会的要求,确立“全员、全程、全方位”理念,充分发挥区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在社区教育中的指导作用,充分整合各种社区教育资源,在全区基本构建多层次、开放式、全覆盖的社区教育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多种教育服务,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提高区域的文明程度。
曹鉴燎在海珠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么高规格的教育工作会议,具有重要的意义。参加会议的除了区五套班子领导、各街道、局、部委办的领导外,还包括教育系统的校长和园长、各村改制办的领导。召开今天的会议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创强后如何进一步提高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我在创强总结大会上说过,达到创强目标只是划上一个逗号,并不是一个句号。逗号,意味着我们今后还有很多文章要写、多语言要讲、很多事情要做,丝毫也不能松懈。进一步思考如何加大对教育的认识和投入,这点特别重要。创强后我们有的同志老是自我感觉不错,说以高分通过了强区的评审。必须知道,高分只是一个指标而已,想通过一两年的创强就达到很好的目的和效果是不可能的。教育工作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没有经过长期努力和扎实工作是达不到真正要求的。二是在全区上下特别是教育系统进一步动员,统一认识,促进全区基础教育上一个新台阶。区委、区政府经过认真的调研和准备,在今天的大会上提出了《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希望大家充分发表意见,集中智慧修改完善好文件。刚才,邓区长和黄信仪副区长作了很好的讲话,对推进我区教育现代化作了全面的部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落实。下面,我就为什么要重视教育和怎么做谈一些意见:
一、为什么要进一步重视教育工作
(一)教育是一个国家、地区、家庭和个人最主要的竞争力。
无论一个人、一个团体,还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教育是人类一切文明的起源和基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正是由于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文化、不断地教育,才得以形成人类文明。我们不仅要做到科教兴国,更要做到“教科兴国”。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当时急于改变科技落后的状况,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把教育放在科技的后面。但人类发展文明史贯穿了一条主线:教育代代相传,文化代代相传,有了教育才有科技,有了知识才有发明。现代科技来源有三种。第一种是发明创造;第二种是买技术,买技术要有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而且要懂得去买,不然就会买来一大堆垃圾,这方面一些国企从国外引进的一些淘汰的生产线就是深刻的教训。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很有钱人,但如果他的审美观不行,从他的衣着打扮就可以看得出,可以判断出这个人的素质不行,他接受教育的程度不高。第三种是“偷”,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小偷”很多,“小偷”已经成为获取全球科技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秘密技术的重要手段。我将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之间这种新的斗争称作第三次世界大战,在这样的形势下,政治间谍虽然重要,但表现更多的是经济间谍。现在有的地方要开展村民素质教育,报纸说要先让村民懂得技能,我反对这样的做法。要让农民先懂得文化,才去学技能。数字化的时代,一个人连ABC都不懂,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怎么又可能去学技能呢?在教育与科技的问题上,千万不要本墨倒置。教育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持系统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等核心问题。教育能够改变和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命运,教育也能够改变和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增强优先发展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下面我们来作一个分析比较:去年教育部公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显示,国民受教育水平,中国和美国差距达一百年。我国15岁以上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85年,2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为7.42年,是美国100年前的水平。25—64岁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美国是35%,中国不足5%。中国15岁以上人口中仍有文盲8700万人,超过德国的总人口。这些数据足以证明:我国的整体国民素质偏低,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与美国的总体教育水平相差100年,这是相差几代人的概念。温家宝总理在国外访问时,也指出我国的总体教育实力与美国相差30年。我们要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地位,教育是综合国力最主要的标志,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在于教育实力的竞争。
同样道理,经济发达与教育密切相关。哪个地区的教育发达,哪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就高,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与其长期发展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相比,由于城市的教育水平相对比农村高,所以城市 的收入、生活水平要比农村好。区与区之间的比较,海珠区的教育在老八区中处于中等水平,如果不算辖内的大专院校和研究所,单从本区居民受教育的水平来看,那我们在老八区的排名还要往后压,形势严峻。教育水平决定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区周边也有的区的经济基础还比较差,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教育比较落后。人与人之间受教育程度影响的对比也很明显。一个五口人的家庭,如果能有三个人上了大学,那么这个家庭的经济来源、就业和生活等方面一般不会有困境。从微观主体个人来看,要想获得好的享受,就必须接受教育。综上所述,教育确实非常重要,它起软作用,发挥软力量的功能。教育的效益不是吹糠见米的,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有胸怀,不能追求急功近利的政绩。一年半载可以搞一个公园、一座桥梁等设施,老百姓看到你的成绩说你好。但教育需要不断的积累,需要宽广的胸怀和持久的耐心,等待社会的变化,在现行体制下,领导重视与否是重视和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促进发展。
没有远见的人,一提到教育,就把它归结为是单纯教育局和学校的事。其实,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社会、学校、家庭的大事,这三大块与各级组织、单位和各级领导密切相关。居委会(村委会)和街道是否给予每个家庭充分的关爱,怎么帮助家庭的成员走上好的道路,创造良好的社区氛围,培养教育学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个国家如果不重视教育,这个国家和民族就没有希望。近几年来,印度的软件业发展迅速,这与这个国家在国民教育中推广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很早就开展英语的学习,学习英语可以跟国际接轨。我国在10多年前才比较重视推广英语。有人说我们的汉语很好,为什么还要学别人的语言?汉语好不能光自己说了算的,要人家说你好、承认你、愿意跟你学才行。现在的人很势利,谁做好就跟谁,美国最强就跟着学美国英语了。英国英语比较传统、古典,而美国英语由于不断简化、创新、开放,所以越来越多人跟着学美式英语了。我国20多年来虽然在教育上重视了,有很多的改进,但在本质问题上还没有改革好。
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很重要,只有统一认识,才会有责任感和社会感。区委倡导大家多读书,但不要当成一种学历和任务,感觉是人家逼着你学,就样你就会有压力和包袱。如果你本着去多学点东西,当成学习是一种享受,读书就会成为人生的伴侣。你就会把业余时间用在学习和锻炼身体等有益的活动上,就不会把时间耗费费在麻雀台上了。
二、积极构建“四优”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既然具有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首先还是要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像医生开药一样,只有找到病源,诊断清楚对症下药,才不会乱开药。领导决策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跟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教育在量和质上都相差很大。量,与美国比足足差了100年。质,西方发达国家追求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理念,重视人的开发,以人为本,而我国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东西一直没有抛弃,应试教育一直没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还是想着怎么控制人和管理人,进行机械贯输,与西方教育的重视人本、创造性和思维创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我国,经常会有宣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奖的宣传,却很少看到国外有获得这样的数学奖项。数学是基础学科很重要,但西方对这种纯技术性为主,死记硬背、公式化的东西,他们不大喜欢。然而,西方人的创造性思维又令我们刮目相看,在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我国的运动员入场式步伐特别整齐,而他们却显得十分散乱,但比赛起来又能获得好成绩。这与教育方式和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教育的理念、手段、传统等各方面的改革到底沿着什么方向发展?从宏观、微观上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结合我区教育的实际,区委认为必须积极构建“四优”教育。区委在考虑教育发展的问题时,也曾想用“一流教育”的定位,但总觉得现在社会上提“一流”的东西太多了,我们老跟在别人的后面,没意思。这次区教育局在有关的文件中也提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想法,跟“四优”比较吻合。“优”的确对教育非常重要,把握了教育的主要矛盾。
(一)构建优越的教育体制。
有的同志可能会以为这只是领导班子的问题,因为我们经常说各级组织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其实这只是提对了某一方面。现在为什么老是出现58岁现象?红塔山现象?80年代曾经很有名的像白云山集团等一批国企为什么现在都经营困难?因为靠人靠不住,只有制度才靠得住。经济学对经济人的假设,人是自私自利的,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人的自私并不影响社会发展,也不影响与其他人的矛盾,关键是要构建一个制度平台,使自私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协调程度。制度是长期的;人管人,是短期、暂时的。同时,教育体制是我国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现在的大学都有行政级别,把应试作为一个硬指标。小学、中学的计划程度是否也这样呢?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计划经济的东西仍占很大的比例。市场经济并不完全否定计划,市场经济本身也包含计划的调节,但我们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从以下几方面加快改革一是正确处理行政部门与学校的关系。我今天不是批评教育局的领导,而是跟
大家一起来探讨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现在教育局长的权力非常大,校长权力却比较小。学校要招进一个学生估计也要教育局长批准才行,对老师的奖惩、调进、调出等权也没有。可以说,一个教育局长就等于100多个校长。我们强调上下级的领导,但这个领导关系的度要掌握好。但凡事都有一个度,过之或不及都会带来消极后果,破坏事物正常发展的条件。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关系的改革成功与否,关键是正确处理责权利的关系。这点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中遇到的关键性问题也是责权利不一致也一样。所以,确实需要我们从体制上进行反思,不要看文件、看领导讲话,对于责权利的问题,教育局、学校要认真检查,看哪些应该由局掌握,哪些该还给校长,哪些该还给老师。一个人的脑袋是不够用的,一个教育局长不可能指挥100多间学校的校长及教学。封建社会皇帝就是天子,老百姓就是蠢才,这种奴性哲学对人的影响太深了。现在学校自主办学的权力太小了,要多放些权给校长。这需要有胸怀,因为牵涉到行政部门的主要领导的权力。企业改革也遇过这样的问题,我在天河区工作时,副处级以上的企业干部有100人,原都要由区委任命,这帮人肯定会跟着你,听你的话。但企业改制后,就会少了100多人来恭维你,来给你送礼了。改革就是要革自己的命。所以,当领导的一定要有胸怀,有一个正确的理念作支撑,管得越少越好。我们区领导也是这样的态度,我和邓区长希望管得越少越好。管得少,做得少越好,但所有的成绩都会归到书记、区长身上的。学校的工作做出成绩,也会归到局长身上的。
二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如何改革。要从微观上搞活内部管理,调整内部结构,强化内部管理。
三是借鉴国内外特别是国外先进的教育体制、理念、手段和方式。教育局的科研部门要注意随时追踪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手段,要把一些学历高的人放到科研机构中,经常上互联网接触国外先进的东西,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结合实际改进我们的工作四是公办、民办、外办并驾齐驱。要以公办为主,但仅有公办的竞争局面不会太活跃。利益驱动的背后就是竞争,要百花齐放,互相竞争。竞争局面以公办为主,适当引进民办、外办。这种做法只会对我们有利,我主张医院也要开放,让外面的先进医院进来冲击公立医院,这样可以提高服务质量。
(二)构建优美的教育环境。
环境可以熏陶人,环境可以感染人,环境可以育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教育要达到一定的水平离不开一个优美的环境。国外学校在搞好环境建设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学校是文明的窗口,我到国外考察时,即使没有考察学校的安排,我也会尽量抽时间去参观一些大中小学环境,感受一下这些学校的环境、教育氛围和文明程度,看到有的著名大学,学生就围在草坪周围,听教授讲课,很容易被这种读书的氛围所感染。他们的中学教学有的是采用圆桌会议的形式进行的。良好的环境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催人进取,从而具有良好的素质;不良的环境会使人丧失上进心而随波逐流。一个人成长在一个整洁文明的家庭环境中,其素质自然会比较高。学生有很长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理所当然地所为最适宜读书的环境。
1、营造良好的硬环境。主要指标是“四化”建设:一是美化。学校不要搞到破破烂烂,沉沉旧旧、脏乱差。对沉旧的,要进行必要的整饰。我不是说旧的就不行,国外很重视历史文化的积淀。但要力求校园整洁、干净、文明,美化不用花太多的钱。买衣服才要多钱,洗衣服不用很多钱的,经过整饰,即使不洒香水也有肥皂味,各间学校要抓紧美化工作。二是绿化。光有美化,还不够。哪个地方的绿化搞得最好,哪个地方的房价最高。哪个地方的绿化搞好,哪个地方的环境也最吸引人。我看,广州应数从化、花都是最适宜生活居住的环境。种树绿化也不花很多钱,现在一棵芒果树种可能200元左右。广州的夏天天气很热,如果校园没有树荫,就不像校园。绿色是美的享受,没有绿色就没有美,没有活力,没有生命力,没有享受。学校不要老是搞围墙、封闭自己了,这样不利于教育。要让绿色露出来,与社会接轨,让学生有一种开放的感觉。不然,培养出来的学就会失去社会理念。建通透式的围墙,不容易,等于是革学校的命,许多学校靠这些取得一定的收入,通透式必然损害到学校的利益。但这个问题必须树立长远的眼光,从整治后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考虑,赶紧整治,越快越好。校园环境整治好了,学生、家庭高兴,教育质量提高,就会有更多人愿意进入学校读书,一年多招一个额外生就有几万到10万的收入,这笔帐要算大帐,不要算小帐、眼前帐。学校就是学校,不要再搞经营了,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推进这项工作。三是净化。净化工作要求区各部门共同配合。要动员全区干部、群众大搞绿色文化,建设好软、硬环境。我有时到我们的一些学校去看到学校周边都堆放着垃圾桶,甚至学校门口成了垃圾集散地,这样的环境让学生怎么学习、老师怎么教学?!区各有关部门、学校一定要多想办法尽快对学校的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创造一个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文化气息,提高文化品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文化熏陶和精神塑造。四是现代化。主要是指教育设施的现代化,包括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等。力求实现办学条件的现代化,校舍设施、装备条件具有比较先进的水准,能够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体能训练器械、艺术教育手段以及先进的科学实验与生产实习设备、充足的图书资料来装备学校
2、加强软环境建设。软环境从全区来讲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高效的、公平的和公正的政府
服务环境。对教育系统来说,就是要创造良好的民风、校风和学风。良好的民风,指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重视学习和重视教育,全社会共同支持教育,全社会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这样社会才会发达。良好的校风,要求做到爱校、爱生、爱教,勤奋、务实、创新,如果一个老师不爱学生,不爱教育,怎么会有好的校风和好的育人环境呢。良好的学风,主要是指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人格品德和道德的塑造,要重注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强能力。
(三)构建优秀的教师队伍。
构建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我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是“四优”教育的根本。要用先进的、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去武装、引导老师,建立一种优胜劣汰的教学体制,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培养好的教师队伍,必须做到“内培外引、内培外培”相结合,有计划选送一批教师到国内外重点、知名的学校进行培训,使重点教学骨干感受教育前沿先进理念和教育环境,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带动作用。要切实加强对在职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及业务知识的培训,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同时,各级领导要多想办法,共同努力,逐步提高教师的待遇。
(四)构建优质的教育质量。
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是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我们强调素质教育,但教育也不仅仅是德育,还包括升学率等各方面的综合指标,要积极构建多种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向“四有”和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体要求做到“三型”:
一是综合型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理念、手段、思维和方式,达到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三是实用型人才,努力培养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对推动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
同志们,巩固和发展教育强区的成果,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而是全区的大事,需要全区干部群众共同参与。我们要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使教育优先发展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全区人民的实际行动,不断开创我区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程海波在常德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2002年7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工作座谈会,作出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全面深入地实施教育优先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步伐。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在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教育优先的认识
近年来特别是2002年全市教育工作座谈会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落实教育优先战略,教育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教育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我市教育改革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有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同志在思想上没有把教育摆在应有的高度,在工作上没有把教育摆在应有的位置,在投入上没有给予教育应有的倾斜,全市教育供给能力、教育质量、教育环境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教育是百业之基、百业之首。全市各级党政组织一定要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坚持教育优先的思想认识,大力抓好促进教育发展的各项工作。
1、实施教育优先战略,是坚持立党为公、代表人民利益的具体体现。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着眼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代表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坚持和深化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党的十二大提出,要把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党的十三大强调,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明确,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五大以来更加鲜明地指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可以说,20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顺应了时代要求,顺应了人民意愿。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日益强烈,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凡是当家长的,都有望子成龙的强烈愿望。我们只有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实施教育优先战略,是实施千亿工程、建设工业常德的迫切要求。
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实施千亿工程,建设工业常德,必须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庞大的人才队伍作支撑。以美国学者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论”认为:“人力资本是国家的一种重要生产要素。教育投入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双增长。”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成为经济强国,是与他们
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分不开的。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就确立了“教育是立国之本”的国策,“二战”战败后的日本更是举国上下勒紧裤带办教育,从而带来了20世纪60-80年代的经济腾飞。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不兴,国家难兴;教育不强、经济难强。我们实施千亿工程,建设工业常德,离不开人这个生产力中最具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因素。我们一定要大办教育、办好教育,充分依靠教育这个主阵地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为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3、实施教育优先战略,是谋求科学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些目标和要求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更体现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上;不仅体现在城市发展上,更体现在统筹城乡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上。当前,城乡之间的差距,表面上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实质上是人们教育水平的差距。由于广大农民群众受教育程度不高,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直接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和人口大市,农村人口占到全市人口的70%以上。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减少农村人口,提高农民素质,繁荣农村经济,就必须以特殊的感情、特殊的责任、特殊的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以教育腾飞带动农村繁荣。
4、实施教育优先战略,是增强区域实力、创造竞争优势的长远大计。
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区域之间的竞争,表现是经济发展的竞争,核心是文明程度的竞争,实质是教育水平的竞争。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是永远打不倒的国家。1806年普法战争中失败的普鲁士当局,在经济条件极为匮乏的困难年代里,作出了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抉择,即1819年颁布了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由于用教育积累了制胜优势,普鲁士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夺取了最后胜利。当时的普军元帅毛奇生称:“普鲁士的胜局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的。”当前,经济发展正在由“资本积累”型向“知识积累”型转变,区域竞争正在由利用资源向集聚人才转变。在教育发展上领先一步,就可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上领先一步。全市上下一定要着眼未来、着眼长远,坚持从教育抓起,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气兴旺的生动局面,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
二、要瞄准建设教育强市的目标,进一步提高教育发展的水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高标准高要求高水平抓好教育工作,做大做强做优常德教育,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教育强市。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要扩大教育规模,在增强供给能力上迈开新步伐。
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供给的需求。我们要按照基础教育抓提高、高中教育抓普及、高等教育抓发展的要求,优化教育结构,扩大教育规模,不断提高教育供给能力。一是要巩固提高“普九”成果。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确保适龄儿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以及城镇小学班额过大的问题,确保适龄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继续下大力巩固扫盲成果,确保不产生新的文盲。二是要尽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近几年我市正处于高中渡峰期,尽管目前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了80%,但每年仍有比较多的初中毕业生过早地进入社会。要进一步挖掘办学潜力,认真做好改造薄弱学校、扩大名优学校的工作。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坚持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每个区县(市)要集中力量办好1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示范性职业中专,2所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力争到2007年,全市初中升高中比例达到85%以上,其中优质教育资源所占份额达到60%以上,在全省率先实现高质量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三是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现有的4所普通高校要继续多渠道争取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切实加大师资队伍和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力争在2-3年内,4所高校在校学生达到5-6万人。
2、要加强队伍建设,在提高师资水平上迈开新步伐。
国家振兴,教育为本;教育振兴,教师为本。加快教育发展,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当前,我市教师队伍总体上是合格的,但也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反映,必须进一步加强建设和管理。一是要进一步理顺教师管理体制。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要在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额内,依法履行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档案管理和考核奖惩等管理职能。要建立完善教师队伍的正常补充机制,切实解决好新课程改革所需的师资问题。当前,要突出解决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英语、信息技术教育等课程的师资问题。要搞好城乡师资力量的统筹调配,鼓励和引导城区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到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任教帮教。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师德教育摆
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采取多种措施,坚持常抓不懈,始终保持广大教师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对于师德建设中的反面典型,必须严肃查处,坚决清除,决不姑息迁就。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名教师、名校长的培养力度。一位名教师能带出一批好学生,一位好校长能办出一所好学校。要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真正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生动局面,努力培养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名教师、名校长。
3、要加大教育投入,在改善办学条件上迈开新步伐。
当前我市教育最紧迫的问题是资金问题。近几年,虽然我们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但是由于经济总量偏小,教育规模较大,财政的投入仍然难以满足教育的需求。特别是农村教育这一块,办学条件改善缓慢,“两基”达标负债尚未有效消化,教师的政策性津贴没有稳定来源,学校公用经费严重短缺。这次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推出了一系列确保教育投入的政策。各级政府要下决心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按照“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的要求,依法保证并逐步增加对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投入。这里,我强调四点意见:第一,各区县(市)必须把教师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不留缺口;第二,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教育资金必须按规定比例足额到位,并全部用于弥补因取消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而收入减少的项目,不得顶抵区县(市)本级的教师工资预算,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适当提高比例;第三,中小学杂费收入必须全额用于所在学校共用经费开支,任何部门单位不得挪用;第四,“两基”达标造成的教育负债,必须纳入政府减债消赤的整体规划,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逐步加以解决。振兴教育需要大量的投入,投入教育需要全民的参与。我们要面向社会,以开放的方式筹集更多的资金发展教育。要深入开展兴教助学活动,完善工作机制,畅通募集渠道,改进捐助办法,规范资助行为,推动助学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4、要推进体制创新,在增强教育活力上迈开新步伐。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当前我市教育工作的一个主要着力点。一是要积极推进办学体质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公民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办学,积极发展民办公助、公办民助、国有民办、股份制等多种办学模式,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市教育融资担保公司要尽快成立并运转起来,充分发挥金融手段对民办教育的支持作用。二是要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按照“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教育、科技等部门的合作机制,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资源,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对农民的培训,着力构建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农村教育培训网络和科技推广网络,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三是要积极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教职工聘任制度,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尽快形成优胜劣汰、奖罚分明的教师激励机制,积极促进教育人才的合理流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要积极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按照整体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实施中小学危改工程,全面启动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整合基础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三、要按照提高执政能力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办好教育,是各级党委政府执政为民的一项重要职责。作为一级地方党委政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提高发展教育的能力。我们一定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出发,切实担负起本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任,不断提高领导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1、要正确把握方向。
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管住教育的发展方向。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坚持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学校,始终保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要切实加强学校的领导班子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党风建设带动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要切实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境界,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四有”新人。
2、要严格落实责任。
实践证明,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是抓好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省政府已下发湘政发[2004]14号文件,从今年开始,省里将建立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机制,重点督查“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保工资、保入学、保安全、保运转”目标的落实情况,以及“两基”巩固提高和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督导评估结果将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我市从今年开始,也要把教育工作列入区县(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各区县(市)要对照工作要求和责任目标,认真搞好自清自查,查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是否到位,查危房改
造任务是否完成,查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是否按时,该整改的要迅速整改,该补火的要及时补火,确保各项教育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各级政府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对抓教育不力和违纪违规者,要坚决实行责任追究。
3、要全面优化环境。
经济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教育发展同样需要良好的环境。现在一些学校反映,有的职能部门由于受利益驱动,到学校乱检查,向学校乱摊派,对学校乱罚款。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各级各地要认真落实《教育20条》,切实规范好职能部门对学校的执法行为。今后,要在全市教育系统全面实行五项制度:即进校检查审批制度、零收费制度、首查不罚制度,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和市纠风办每年要牵头组织一次专项督查,确保落到实处。同时,文化、工商、公安等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扫除校园周边的“三室两厅一吧”现象,打击不法人员到校园寻衅滋事行为,让学生安心读书,让教师放心教书,给学校一方净土。
4、努力多办实事。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合格的、成熟的、有远见的领导,必须是一个重视教育的领导。全市各级部门的领导同志一定要以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心怀教育,情系教育,尽心尽力为教育多办实事。要完善教育工作领导责任制,落实党委政府定期议教制度。各级党委政府要经常听取教育工作汇报,认真研究制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教育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对偏远山区的农村教师,要在待遇上给予倾斜,为他们敬业乐教创造良好的环境。
同志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方,教育上去了,就大有希望。人民对常德的教育事业充满期待,对常德的改革发展充满希望。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为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城、和谐常德而不懈奋斗!
坚持优先发展
建设教育强县
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暨第26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冯
岩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暨第26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以及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进教育强县建设,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为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教育支撑和人才保证。刚才,县政府表彰了一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系统先进集体,3所学校和2位优秀教师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县教育工作,重点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教育优先发展的重大意义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科教优先”战略,切实把教育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抓,有力地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科学发展。一是坚持优先投入,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把教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逐年增加教育投入,“十一五”以来,全县教育总投入达21亿元,年均增长20%,今年预算安排教育投入6.6亿元,增长21%。目前,全县已创建省四星级高中2所、三星级高中2所,省四星级职业学校1所、三星级职业学校1所,省示范初中15所,省实验小学6所,省优质幼儿园13所。
二是强化资源整合,各类教育快速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科学谋划农村中小学新一轮布局,基础教育有效加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3.1%,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8.9%,普通高中毛入学率达97%。大力推进普教职教协调发展,投入资金9340多万元,筹建宿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2万人,普职高比例达4.3:5.7。大力推进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兴办各类民办学校18所,总资产达5.8亿元,占全县28%。
三是立足质量兴教,素质教育成果丰硕。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有效教学优化工程”、“课程实施提升工程”、“自主发展引导工程”三大工程,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4000多名学生在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2010年,全县高考取得新的突破,二本达线2809人,比去年增加660多人,达线率提高了7.2个百分点,增幅居宿迁市第一,摘取了全市文、理科状元两项桂冠,有2人被清华大学录取,连续三年获全市普通高中教学一等奖。
四是突出惠民利民,助学体系不断完善。在全市率先成立 “失学救助中心”,累计募集救助资金270万元,投放155万元,受益贫困学生3200人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家、社会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助学兴教,打造“留守儿童关爱行动”、“阳光助学爱心圆梦”等一批具有特色的助学助困品牌。“十一五”以来,累计投入助学资金9500万元,发放生源地大学生助学贷款5600万元。8月23日,对2010高考成绩优异的103名同学、280名新录取的贫困大学生进行奖励和资助,资金总额达126万元。
五是加强队伍建设,教师素质显著提升。实行教师全员聘用、竞争上岗、岗位责任、目标考核奖惩和绩效工资等一系列制度,着力提升广大教师综合素质。加大教育人才引进力度,“十一五”期间公开选聘教师593名,其中本科学历占55.8%。目前,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达100%。
展望未来的发展,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泗洪教育发展水平与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相比,与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广大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义务教育发展还不够均衡,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差距比较明显,促进教育公平还需要作出更大努力。二是优质教育资源明显不足,虽然“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比较薄弱,“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依然存在。三是民办教育发展面临新的问题,需要切实加强扶持,特别是在管理、招生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以规范。四是教师队伍建设仍需加强,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育科研能力不强,素质教育有待提高;师资结构不尽合理,“超编缺人”问题相对突出,等等。这些问题务必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前不久,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对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省委、省政府提出率先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规划了未来10年教育事业发展的美好蓝图。市委、市政府也即将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将对全市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出新的目标要求。全县上下务必要充分认识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地推进我县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培养人、教育人、服务人。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所在。我们必须站在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始终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优先投入、优先发展,努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其次,增创发展优势、实现跨越赶超,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创跨越发展新优势,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当前,我县正处在跨越赶超、争先进位的新起点、新阶段,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拥有人才,一靠引进,二靠培养,但主要靠培养。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教育作为培养人才、赢得竞争的重要抓手,通过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持续发展,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着力形成各类人才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赶超,构筑持久的智力支撑。
第三,维护群众利益、提高教育质量,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是群众最为关注、最为牵挂的公益事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改变命运的愿望更加强烈。我们要积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进一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推进教育事业快速协调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充分享受优质教育,全心全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明确目标,把握关键,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县上下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实现从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从人力资源大县向人力资源强县迈进,使我县教育事业处于区域领先地位,确保到2011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2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一是要坚持内涵发展,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首先,要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坚持德育为先,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要求,把德育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要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切实把教育的着力点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上来,放在引导学生应用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上来,放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上来。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压力,增加学生接触社会、锻炼能力的机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其次,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要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公办与民办并举,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提高工程,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出来的校舍,要优先满足学前教育需要,中小学教师经过培训可以转入学前教育。要以创建省优质幼儿园为抓手,加强规范管理,提高保教质量,确保到2012年,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公办省级优质幼儿园;到2015年,全县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以创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为抓手,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加快校舍、场地、师资、设施装备建设,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水平。要坚持精品化、品牌化、多样化的方向,积极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努力实现“一校一品”的办学风格和差别竞争的办学策略,确保到2015年建成高中教育特色发展项目8个,到2020年建成省特色高中6所。第三,要大力兴办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之计。要以富民为主题、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依托我县产业发展实际,合理规划和设置专业,实现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要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投资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要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涉农专业建设,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要全面推行工学结合、生产实训、顶岗实习,着力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要加强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快造就一支产教结合的优秀教师团队。到2015年所有职业学校都要有符合教学要求的实训基地,到2020年各类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平均达到75%。
二是要坚持统筹协调,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发展。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取向,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为重点,为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公平的起跑线。首先,要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优化城乡教育布局,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城乡学校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管理体制、统一办学标准、统一办学经费。要积极探索城乡挂钩帮扶措施,鼓励优秀教师和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对长期在农村任教的教师,在工资、职称、评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要深入开展援助农村教育行动,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派优秀教师下乡支教,强化农村教师到县城学校进修学习,定期开展名师对口支援、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等活动,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合理布局、均衡发展。其次,要重点扶持薄弱学校发展。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均衡配置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建立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构建教育区域网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要大力推进优质资源普及化,着力构建学校结对共建、师资交流使用、资源互补共享机制,推动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提供管理和教学服务。要建立县域内教师、校长流动的刚性机制,实行弹性编制,激发办学活力。要严禁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优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名额,要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级中学,切实解决择校问题,促进薄弱学校健康、快速发展。第三,要健全完善扶贫助学机制。确保每一个孩子不因贫失学,是教育公平的基本目标。要大力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计划,建立学前教育家庭困难幼儿资助体系,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标准,扩大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资助规模和范围,健全中职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孩子都能完成学业。要解决好特殊群体孩子上学问题,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等流动就业人员子女上学政策,保证他们能够在全日制公办学校免费接受义务教育;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服务体系;要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平等受教育权利,提高特殊学校办学水平,让所有孩子同在蓝天下快乐成长。
三是要坚持机制创新,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增强活力,以改革提高质量。首先,要加快发展民办教育。发展民办教育,是满足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增强教育发展活力的必然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汇集各方力量,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不断规范、完善和提高。要采取“以奖代投”、“以奖代补”等方式,在基础设施、教学设备、人员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更大倾斜,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扶持的引导和撬动作用,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壮大。要鼓励和引导民办学校采取办学权转让、融资扩股、校企联办等方式,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各类民办教育机构要不断完善治理结构,更新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教育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推动民办学校依法办学、规范办学。到2015年,要确保所有民办高中阶段学校达到省级优质高中办学标准。其次,要提高教育管理水平。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更多地运用法规、政策、公共财政等手段引导和支持教育发展,加快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实现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要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积极倡导教育家办学,建立符合各类学校特点的办学方法和管理方式,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要全面推行校长聘用制,完善教干公开竞争选拔机制,着力打造“校长潜心办学、教师爱生善教、学生全面发展、校园充满生机”的有特色、高水平学校。第三,要完善教育评价体系。要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把“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贯穿教育全过程。要建立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多方参与的教育评价制度,将
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升学率对学校排名;学校和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逐步建立更加科学、导向鲜明的教育评价体系。
四是要坚持人才强教,全面激发教育内生动力。拥有一流的教师,才能产生一流的教育。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建设。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要加强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加强师德师风和实绩考核,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工作督查机制、师德考评指标体系、师德问题报告和舆论监督机制,把师德考评与教师聘用、评级评优、绩效工资相挂钩。要健全教育准入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健全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对不适应教师岗位的人员要及时分流。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德修身、以德治教、以德育人的理念,树师德、铸师魂,塑师表、强师能,做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教师;要继承和弘扬陶行知先生当年倡导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恪尽职守,关爱学生,乐于奉献,甘为人梯,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次,要进一步加大教师队伍培训力度。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教师的知识和业务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质量。要把加强培训作为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基础性工作,全面落实每5年一周期的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全员培训制度,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参与学历提高教育和各类业务培训,拓宽眼界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成为名师名家。要高度重视各类教育研究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建立健全教育科研网络,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要深入实施名校长培养工程,着力培养一批有思想、懂管理、肯探索、敢开拓,有创造精神的学校管理带头人。第三,要进一步完善教师激励保障机制。要切实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着力保障教师待遇。要完善教育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对名特优教师、硕士生以上人才,要给予增加工资、住房补贴、优先晋级晋职等政策待遇。要大力推行分配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给予优秀教师更高的待遇,让干得好的得到更多的实惠,充分激发教师队伍整体活力。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吸引优秀青年读师范、优秀人才当教师,努力使教师成为最有吸引力和最令人尊敬的职业。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切实保障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要明确职责,强化组织领导。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领导是关键。要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各级党政组织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教育优先发展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亲自调查研究,亲自处理解决,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要认真抓好全国和省、市《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与制定“十二五”规划紧密结合起来,使教育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发展目标上来。要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定期考核各级党政组织和主要领导抓教育的情况,把工作实绩列为各级党政干部政绩考核和选拔干部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二是要完善机制,加大投入力度。教育投入是支撑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惠及千家万户,造福子孙后代。要切实做到“三个优先”,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要努力做到“三个高于”,确保财政教育支出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高于中央核定的比例,全社会教育投入增长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要调整投入支出结构,重点提高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队伍建设投入,建立贫困学生教育救助机制,切实减轻普通家庭特别是困难家庭的教育负担。要不断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积极稳妥地化解学校债务,保障学校轻装上阵,放手发展。要鼓励社会资本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教育投入机制。要统筹协调教育投入经费使用和管理,加强财政投入监管,提高教育投入效益。
三是要齐抓共管,凝聚工作合力。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各个乡镇、各个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教育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切实把中央和省、市《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落到实处。共青团、少先队及关心下一代组织,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健全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大教育体系,着力提高教育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功能,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政法、交通、住建和文化等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扎实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新闻媒体要加大教育宣传报道力度,宣传先进典型,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引导更多的企业家投资、资助教育,使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向教育,形成人人关心教育、人人支持教育的良好社会风气。
同志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寄托着全县百万人民的殷切期盼,责任重大,使命崇高。让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泗洪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县、推进教育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建设新武进
教育率先行 为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在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沈瑞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一五”以来武进教育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工作。刚才,市教育局丁局长作了很好的讲话,周区长也作了工作报告,会后,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深入推进教育改革,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切实加强学校管理,武进教育事业继续保持跨越发展的良好势头,教育总体水平走在了全省、全国的前列,各项教育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武进还先后荣获“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区”、“江苏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江苏省首批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区”等众多荣誉。回首历程,武进教育喜事连连、战果累累。可以说,这几年是武进校园建设大投入、教育环境大改善的几年,是武进师资能力大增强、管理水平大提升的几年,是武进教育改革大推进、办学体系大优化的几年,也是武进教育声誉大提高、争先进位大跨越的几年。教育战线的同志们以改革创新的成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尊重。借此机会,我代表区四套班子向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向所有关心支持武进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区委鲜明提出了建设“智慧武进、低碳武进、幸福武进”的战略决策,办好教育事业是推进“三个武进”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有力支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从建设人力资源强区的高度,以更宽的视野来把握教育工作的新形势,以更新的理念来审视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以更实的举措来推进教育工作的新任务,加快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特征、具有武进特色的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均颁布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推进教育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目标任务,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精神,深刻认识“建设新武进,教育率先行”的重要意义,加快开启建设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崭新征程。
1、教育现代化是传承人类文明的现实之需。古人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虽是对孔子的高度评价,也有力地说明了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教育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教育,就没有历史的记忆、文脉的传承和人类的进步。武进自古文教昌明、才俊辈出,先后诞生了9名状元和1547位进士,享有“儒风蔚然为东南冠”的盛名。也正是因为一如既往的重视教育,不断地传承、发展和繁荣武进文明,才成就了“诗画江南、人文武进”的历史美誉,赢得了“现代之城、魅力武进”的靓丽名片,孕育了“科教强区、创新武进”的光明前景。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积极用现代的眼光来审视教育、用现代的理念来谋划教育、用现代的手段来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全力打造主动学习与终身学习积极践行的学习之城、创新人才与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智慧之城、历史文脉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的魅力之城,努力使武进的悠久文明持续繁荣、世代相传、源远流长。
2、教育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回报率高达1∶3,世界上60%的财富依赖于人力资本,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国民生产总值就增加9%。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之所以能够快速崛起,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牢固确立和实施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从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实现了人口素质的大提升,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大进步。武进也是如此,长期以来,全区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够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最基础的是武进的教育工作始终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武进在物质资源方面没有特殊优势,最可依靠的资源
是人才资源,最可依托的力量是科技力量,最可依赖的优势是教育优势。武进要发展新兴产业、推进转型升级、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重点靠科技创新,关键靠人才培养,而归根到底要靠教育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率先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努力让每个参加现代化建设的人都接受到现代化的教育,真正使教育成为武进经济社会发展最有力的智慧支撑、最突出的竞争优势、最强劲的动力引擎。
3、教育现代化是改善民生福祉的强本之策。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对党和政府而言,办好教育是改善民生福祉、促进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内容。对家庭和社会而言,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多数家庭为了子女的前程和幸福,把教育作为开支的首要选项,节衣俭食地投资子女学业,努力为下一代争取更多的教育机会,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家庭命运、创造幸福生活、开启美好未来。我们要建设幸福武进,必须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民生、抓未来”的理念,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努力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力争让每个武进人都能通过良好的教育提高素养、成就事业、获得成功,过上更加富裕、更加体面、更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努力使每一个武进人都能成为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有用之才。
二、要全面开启教育现代化的崭新征程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武进教育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始终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紧紧围绕“率先实现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深入实施《武进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武进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积极构建“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学段配套、前后衔接、门类齐全、城乡一体、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现代化教育体系,着力培养“政治坚定、德才兼备、勇于开拓、充满活力、堪当重任”的新一代武进人,全力打造“全市一流、全省领先、全国闻名”的教育名区和人力资源强区。具体来说,就是要大力提升“五个化”,努力实现“五个新”,着力培养“五种人”。
1、要准确把握教育发展趋势,大力提升“五个化”。当前,教育发展呈现出了“普及化、优质化、均衡化、终身化、国际化”的鲜明趋势,这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前进方向,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牢记“教育上抢抓的机遇是最大的机遇,赢得的发展是最大的发展,造成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的道理,进一步认清形势、抓住机遇、率先发展,努力兴办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历史进程、满足人民期盼的优质教育。一是要大力提升教育普及化水平。要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建立健全惠及全民的教育体系,努力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不因贫困而失去教育机会,让每一个武进人受教育的基本权利都得到有力保障。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针对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的突出问题,分清政府、家庭、社会的角色,多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多形式配置学前教育资源、多途径加强幼师队伍建设,切实满足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要不断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大幅提高义务教育的公平度、适合度和满意度,妥善解决好新市民子女入学问题,让全区所有少年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大力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二是要大力提升教育优质化水平。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牢固确立质量兴教理念,以“硬件更优,软件更强”为指导思想,以“设施优良、功能优化、校园优美、师资优秀、质量优异”为基本要求,更大力度地增加教育投入,更高标准地创建优质学校,更高水平地提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全区各类教育的成效,努力让每一个武进人都能享受现代化的优质教育,让武进的每一所学校都能成为“家长放心、人民满意、学生自豪”的现代化优质学校。三是要大力提升教育均衡化水平。要把均衡化发展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坚持以公平配置教育资源为重要抓手,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工作重点,以完善各类助学体系为基本保障,从制度上解决择校问题、从管理上杜绝无序竞争、从机会上提供选择路径、从政策上保障城乡统筹,大力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不断缩小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教育差距,努力让每一个武进人不论户籍、不论城乡、不论贫富,都能实现人生的起点公平和发展的机会均等。四是要大力提升教育终身化水平。要积极适应人们“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化学习趋势,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型升级主线,切实加大职业教育力度,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加快推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有效衔接,加强空中课堂、老年大学、网上图书馆、社区中心校等终身化教育平台建设,不断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努力让每一个武进人都能获得终身接受教育的学习机会,让每一个武进人都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自觉行动。五是要大力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要大胆探索教育国际化新模式,积极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强与国外知名学校和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加快设立一批中外教育合作办学项目,着力办好1-2所省市一流的外商子女学校,不断完善从幼儿园、中小学到职业教育等一条龙优质服务的国际教育体系,努力让一切优质的教育资源都能为武进所用,让每一个在武进的外籍人士都能获得满意教育,让更多的武进人不出国门就能享受世界的先进
教育成果。
2、要扎实推进教育工作重点,努力实现“五个新”。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创新的过程。武进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就必须与时俱进、持之以恒、创优举措,狠抓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重点。一是教育布局要有新优化。教育布局事关教育的长远发展。要根据武进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科学前瞻地研究教育规划布局,根据教育的实际需求,对各类学校实行宜撤则撤、宜并则并、宜建则建,不断优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的学校布局,让武进的每一孩子都能享受便捷、优质的教育服务。二是资源整合要有新突破。教育资源整合是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重要举措。要根据科学的规划布局,及时整合学校、师资、设备、品牌等教育硬件、软件资源,真正做到全区教育资源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科学配置,充分发挥出现有教育资源的最大效应,努力把全区的各类教育资源用好、用足、用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需求。三是深化改革要有新思路。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武进教育的过去曾因改革而闻名,也因改革而得益。要继续加快教育改革步伐,积极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让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让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资源充分释放出来,让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大力解放和发展教育生产力,有效形成武进教育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四是队伍建设要有新面貌。教师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要深入实施人才强教战略,积极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大力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切实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真正让教育岗位成为武进最受尊重、最受爱戴、最受羡慕的崇高职业,让广大教师成为武进最具素质、最讲奉献、最富价值的优秀群体。五是教育管理要有新加强。要坚持把思想工作贯穿于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学校领导干部培养以及学校和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等,大力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入学招生行为、教育收费行为、违反师德行为,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损害学生利益、损害教育形象的不正之风,不断提高教育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加快形成有利于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3、要牢记教育工作目的,着力培养“五种人”。教育工作,育人为本。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和措施贯穿到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努力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新一代武进人,为武进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一是要着力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一代新人。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要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使学生的理想抱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武进齐奋斗。二是要着力培养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一代新人。立身立业,必先立德。要坚持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积极创新德育方式方法,努力把德育融入课堂教学、学校管理、学生生活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德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德育更好地引导、关怀、涵养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意志品质和行为规范,真正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意志力、有奉献精神的人。三是要着力培养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一代新人。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不断开阔视野、丰富学识、提高素质,真正学会用历史的、时代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用开放的、现代的理念去分析问题,用科学的、系统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让每个武进学生都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培养广阔的眼界胸襟、练就出色的实践能力,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勇立潮头。四是要着力培养开拓进取、创新创业的一代新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要大胆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倡导创新精神,大力营造创新氛围,全面激发创新活力,努力用“事事当争第一流”的阳湖精神来引领学生,用武进企业家“敢创新业、勇创大业、争创伟业”的创业胆识来激励学生,用近年来“化不可能为可能”的武进奇迹来鼓励学生,让学生从小就练就敏于观察、善于创造、力于实践的创新创业能力,真正成为推动武进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强大后备军。五是要着力培养体魄强健、朝气蓬勃的一代新人。健康是人生之基石、兴业之根本。要切实加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积极创新体育教育形式、提高心理教育水平、丰富艺术教育内涵,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行动”、“心理健康工程”等项目,大力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切实加强学生的“精神家园”建设,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过硬的心理素质、高尚的审美情趣,让每个孩子都能身心健康、情趣高雅、充满活力,真正成为全面发展、堪当重任的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要切实形成教育现代化的坚强保障
教育是造福社会、惠泽子孙的千秋基业。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带着感情、带着使命、带着责任抓好教育工作,共同开创武进教育科学发展的崭新局面。
1、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把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有效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人大政协审议视察、教育部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的教育工作新格局,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真正把武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落到实处。
2、要加大教育投入。要把增加教育投入作为优先发展教育的根本性举措,加快建立健全合理的教育投入分摊机制,不断完善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机制,确保财政性教育支出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高于省核定比例,全社会教育投入增长高于GDP增长,为建设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今后,区级财政教育支出要突出投入重点,主要用于大幅度增加教育公用经费,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3、要凝聚社会力量。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必须发挥人民群众聪明才智,动员全社会一起努力,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武进素有崇文重教、爱心助学的优良传统,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要继续强化振兴教育、人人有责的共识,大力营造兴教助学、无上光荣的氛围,积极鼓励更多的企业家投资教育、捐资助学、造福桑梓,充分调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有效形成“人人关心教育事业,人人支持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教育既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既是今天,更是明天。武进教育过去的辉煌,凝聚了大家的智慧和汗水;武进教育未来的发展,更需要大家的创造和奉献。希望全区上下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团结拼搏,率先实现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为“加快现代化,建设新武进”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葛益平同志在全市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庆祝第二十三个教师节,表彰近年来我市教育战线上涌现的先进个人。首先,我谨代表中共瑞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为瑞安教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离退休老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今天受表彰的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瑞安教育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育,是培养和开拓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创造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实现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千秋大业。中央、省市对教育事业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时强调,必须突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上周王建满书记就专门安排了近一周时间调研教育工作,并在瑞安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对瑞安教育予以充分肯定。回顾历史,瑞安教育曾有过辉煌的成就。清末“一代巨儒”孙诒让极力主张“富强之源在于兴学”,在温州、丽水等地创办各类新式学堂300多所,其中就包括瑞安中学的前身——瑞安学计馆;清末著名改良主义人物陈虬创办的利济医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西式中医学堂;近代机械工业先驱李毓蒙,发明弹棉机,创办工业职业学校,为我国近代工业兴起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在近代教育史上,瑞安的教育在浙江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地位。分析现状,瑞安教育取得了蓬勃的发展。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撤县建市二十年来,我市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全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深化教育改革,在全国率先推行“教育助学凭证”制度,在教育规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先后被评为省“两基”先进县(市)和省教育强市,可以说,瑞安的教育已经从量的扩张期进入质的提升期。展望未来,瑞安教育面临着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全力打造‘三个瑞安’,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要求全力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这给全市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赋予教育战线更加光荣的使命,也为教育加快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起来,进一步明确方向,把握重点,创新举措,全力推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教育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把握我市教育现状与未来发展,进一步深化对发展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加快教育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一,加快教育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目的是实现经
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近年来,瑞安教育事业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还存在教育投入相对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困难和问题。这与瑞安经济发展的水平还不相称,与推动瑞安跨越发展、率先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把教育事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实施教育“十一五”规划,加大统筹发展力度,全力推动我市教育事业跨越发展。
第二,加快教育发展,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本质要求。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社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就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享受教育权利和接受良好的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因此,加快教育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关注民生、维护群众根本利益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
第三,加快教育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内在要求。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推广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尽快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是实现富民强市的必然选择。从我市实际情况看,各级各类人才还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建设的需要,尤其是高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十分短缺。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发展,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明确目标,创新理念,着力把教育办成人民满意的事业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创新教育发展理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统筹教育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第一,要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一要抢抓机遇。当前,我市经济社会正处在大建设、大发展、大提升的关键时期,中央、省市对教育发展更加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利用好这个大环境,勇于突破,敢于创新,优化教育布局,完善投入机制,强化师资建设,全力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二要明确定位。以实现教育优先发展为要求,以办好人民群众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提升教育强市内涵为重点,进一步明确教育发展战略,努力使瑞安教育发展走在温州乃至全省的前列。三要打造品牌。要充分利用我市教育发展的特色优势和基础优势,深入挖掘瑞安教育文化的深厚底蕴,弘扬孙诒让等文化名人投身教育事业的精神,不断提升我市作为省级教育强市的内涵和水平,全力打造具有瑞安特色的教育品牌。
第二,要树立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一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城乡不均衡是现阶段我市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在推进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把农村教育发展摆到更重要的位置,加大对基础教育的统筹,依法确保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二要保障公平教育权利。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是起点的不公平,是社会的不公平。我们要高度重视教育的公平和均衡,要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惠及农村贫困群体、残疾儿童少年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保障他们平等受教育的权利,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温暖。特别是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问题,我们一定要转变观念、高度重视,从吸引高素质人才、稳定优质劳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认真落实好“同城待遇”政策,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好上学”、“上好学”。三要促进各类教育统筹发展。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大统筹力度,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着力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发展、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协调发展,逐步建立起具有瑞安特色的国民教育体系。
第三,要树立教育创新发展的理念。一要创新教育观念。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更加注重学生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和人格精神的塑造,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要坚持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教育工作评价体系,改革和完善招生制度,全面推进初中毕业及升学考试改革。二要创新投入机制。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深入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家捐资助学,依法保护和支持民办教育,切实破除民办教育的瓶颈制约,大力推进民办教育发展,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教育发展的局面。三要创新管理机制。要强化服务,以校为本,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模式,增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能力。要提升质量,以生为本,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生动局面。四要创新用人机制。要建立健全教师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机制,继续完善“准教师”凭实力单向择校制度和农村支教制度,逐步缩小学校之间教学水平的差距。
三、以人为本,常抓不懈,切实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时,殷切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34
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这是对新时期师德精神的新阐述、新概括。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按照这一要求,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借此机会,我想对全市广大教师提三点希望:
第一,要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表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集中反映了广大教师的崇高使命和中心任务,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质和精髓,也是教师这个职业受人尊敬的根本所在。每一位教师都要立足岗位、忠于职守,淡泊明志、不计名利,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去。
第二,要做教书育人、行为模范的表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广大教师要真正肩负起传播文明、塑造灵魂的神圣使命,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等各个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好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渊博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
第三,要做终身学习、锐意创新的表率。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广大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更应该与时俱进,坚持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创新,做终身学习的楷模。同时,要聚精会神地钻研教育教学艺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做到精于教学,精于教育,精于教人。
四、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大力营造有利于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发展教育事业,是全党全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全市各地各部门一定要着眼现代化建设全局,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坚持多管齐下,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推动教育事业取得新的突破。
第一,要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始终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工程来抓,确保让教育事业得到优先发展。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要深入研究当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发展思路,强化工作措施,着力解决影响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教育事业的加快发展。要建立健全自上而下抓落实的责任体系,改进考核手段,完善政绩评价方法,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
第二,要把握规律,依法治教。现在发展教育事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我们抓好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必须积极探索和掌握新形势下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律,改进领导方法,转变思想观念,不断提高工作水平。要坚持依法治教,强化依法行政,认真贯彻新修订的《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相应的教育制度,切实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使教育工作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第三,要部门联动,增强合力。发展教育事业,需要各个部门团结协作,共同推进。教育部门要积极履行职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发改、财政、规划、土地等部门要把教育事业作为优先发展领域予以大力支持。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要抓好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净化周边环境。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采取积极措施,千方百计为学校和教师多办实事、多做好事,经常倾听教师的呼声,积极帮助解决教师的一些实际困难,切实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第四,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大力宣传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的先进事迹,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兴教助教,积极倡导助学为荣的良好风尚;大力宣传教育战线上的优秀典型,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建功立业。
各位老师,同志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三尺讲台,关乎未来。加快教育发展任务繁重而艰巨,但我们相信,只要全市各部门、各乡镇、全体教师齐心协力,真抓实干,迎难而上,就一定能将瑞安的教育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就一定能开创瑞安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教师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有成!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明天就是第24个教师节。今年既是奥运之年,又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为此,我们今天在这里隆重集会,回顾和展望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尤其是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并表彰教育战线上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庆祝老师们自己的节日,其目的是客观、辩证、历史地分析教育发展形势,肯定成绩,寻找差距,把“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把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实践经验,更加有效地付诸到教
育事业的伟大实践之中,实现我市教育事业更好更快的、可持续的发展。在此,我首先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即将受到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所有的教师、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向曾经为平湖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所有离退休老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平湖教育事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改革开放以来,平湖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40.6亿元、人均GDP 6802美元,是1978年的47.2倍,年均增长14.2%;财政总收入31.9亿元,年均增长18.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20629元和10082元,年均分别增长14%左右;工业企业利润33.48亿元,年均增长20.5%。平湖连续8届进入了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最后一届列第28位,成为全省扩大经济管理权限的强县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列全省第二,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生态示范区、绿化工作先进市,获得了省平安市、省文明城市、省园林城市、省教育强市、省文化先进县(市)、省卫生城市等一系列荣誉。
平湖经济社会的发展,之所以在全省乃至全国位居前列,教育功不可没。教育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30年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历史。没有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换不来今天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成就。正是一直以来教育事业所取得的累累硕果,为平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人才支撑、基础保障。平湖,自古以来就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历史上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改革开放以来,平湖的历届党委、政府秉承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始终把教育作为一项最基础、最关键的社会事业,加大投入,深化改革,推动教育城乡一体、均衡发展,教育事业呈现了规模扩大、结构优化、质量提高的喜人局面。规模上,全市已拥有一支5300多人的教师队伍、比1978年的3413人增加了56%,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27所、在校学生87000多人,校均学生数是1978年的3.4倍,办起了嘉兴学院平湖校区、电大平湖学院等“平湖人自己的大学”。结构上,形成了涵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类教育的完备体系,尤其是“以市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并不断健全,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至今,小学、初中生均公用教育经费分别从44.3元、129.1元增加到了355元和455元,分别增长了8倍和3.5倍,完成了三轮教学网点调整,城乡教育发展的均衡度不断提高,以政府为主、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教育投入机制正在形成。质量上,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6.7%,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指标全省领先,初升高比例达96.5%,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保持在1∶1,中职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8%,高考重点上线率连年居嘉兴前列,我市相继获得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市、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等荣誉,在成为省教育强市的基础上,10个镇、街道全部成为省教育强镇、街道。
平湖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饱含和凝聚着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一直以来,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着不平凡的事业,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真谛,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今天将受到表彰的274名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以及获得荣誉的91名任教满30年的老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以优秀的专业修养和道德品质,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我们不应当忘记教育所作出的贡献,不应当忘记教师所付出的辛劳。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和基础。实践已经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落后,关键是教育落后。一个地方穷,是穷在教育;发展慢,是慢在教育;竞争能力弱,是弱在教育。我们昨天对教育的重视与投入,换来了今天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今天教育的振兴,也必定会换来明天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尤其是当前,平湖的发展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进一步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从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作出了“咬定目标,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奋力推进平湖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稳定第一责任、民生第一情怀的具体措施。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必须优先发展教育。现阶段我们讲发展,是讲科学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这个发展,不仅仅包括经济的发展,也包括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也包括教育的科学发展。尤其在当前,宏观调控、经济紧缩,增加了我们阶段性发展的压力和困难,各种要素非常紧张,缺土地、缺资金、缺环境容量成为制约平湖新一轮发展的瓶颈。同时,分析经济运行的态势,从国际看,整个国际经济形势仍相当低靡,美国次贷危机和高油价、高粮价、高通胀引发的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从国内看,人民币汇率、银行利率、通胀率和原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等“三率二价”居高不下,广大企业盈利空间缩小,竞争十分激烈;从企业自身看,不少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困难。特别是我们平湖处于沿海地区,是一个出口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县市,经济运行又处于一种资源、市场“两头在外”的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劳动力成本占整个生产经营成本的比例很高,要把涨价等不利因素全部消化在加工环节,显然十分困难,必须把知识物化到产品上,提高其附加值,才
能真正提升竞争能力。这些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都只是“现象”,它们的背后是创新能力的缺乏,创新能力弱是最大的问题。这一切,归根结底还是缺人才。缺人才,才是制约平湖发展的真正瓶颈。新形势下区域之间的竞争,说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实质是教育质量的竞争。尽管这几年我们加大了教育发展的力度,教育发展速度快于嘉兴平均水平,已经拥有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培养了4万多人的各级各类人才,但总体上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先进县市相比还有差距,与老百姓的要求与期盼相比还有差距,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分析,在软硬件建设尤其是在软件建设上还有不少差距,还需要我们共同不懈的加倍努力。下一步,要破解人才瓶颈的“硬约束”,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惟有靠教育来提升创新发展的“软实力”,以教育发展的更大突破来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大突破。当然,这是一个不懈努力的过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坚持稳定第一责任,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发展和稳定是紧密相联的,不发展什么事也不能办,不稳定什么事也办不成。我们常常讲,目前所处的阶段,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因为,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利益格局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增强,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矛盾问题。解决这些矛盾问题,必须多措并举,标本兼治,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通过教育来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民众的受教育程度都很高了,有知识、有文化、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相对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度就高,社会就肯定会更加稳定。我们平湖目前集聚了近30万新居民,总体上这个群体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因而文化水平、综合素质也就相对较低,犯罪率就相对较高,去年全市抓获的刑事作案人员,属于这个群体的占73.4%。我们去年专门成立了新居民事务机构,并更加注重对这个群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今年犯罪率已有所下降,1-8月全市抓获的636名刑事作案人员中,属于这个群体的431名,占比下降到67.8%。我们还要看到,从我市自身来讲,我们的“青少年刑事案犯数占刑事案犯总数的比重”也很高,2006年为嘉兴最高,2007年的评价结果还没有出来,这个问题不容忽视。所以,我们在强调教书的同时,更要强调育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坚持民生第一情怀,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教育是民生之基,真正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事业。受教育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只有把教育办好,把这些关系千家万户的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提供好,让每一个家庭的子女都有享受教育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因贫困而失学,让每一个市民都有接受多样化、多途径继续教育的渠道,使老百姓放心、称心,使人民群众满意、高兴,才算真正实践了民生第一情怀。在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上,我们出台了《关于实施全面改善民生“六项计划”促进社会和谐的意见》,这六项计划包括富民、惠民、育民、便民、健民、安民等一系列内容,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实践过程中,既要完善“以市为主”的义务教育体制,又要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既要坚持义务教育政府主办,又要坚持社会力量办学为辅,并采取更加灵活、开放、多样的办学体制发展非义务教育;既要提高硬件,又要提高软件,更加注重教育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班子队伍建设,软件建设要大于、重于硬件建设;既要重视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又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和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作用,紧密联系全市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认真组织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地推进全市教育发展的优质化、均衡化、现代化。各有关部门,要想教育之所想、急教育之所急、帮教育之所需,立足本职、心系教育,多为全市教育发展办实事、办好事。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既继承优良传统,又做到与时俱进,既发挥自身优势,又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更新办学理念,丰富办学内涵,改进办学方法,提高办学质量。社会各界,要更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关心教师,广泛了解教育和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教育的发展,教师队伍是关键,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发展。正因为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如此重要,我们必须更加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爱护教师、善待教师、支持教师,努力为教师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努力为教师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努力为教师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真正尽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最后,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万事如意,节日快乐!
做大做强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在全区教育工作会议暨庆祝第25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肖本明
各位老师、同志们:
在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共商清河教育发展大计。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刘永忠书记在清河中学调研时的指示精神,隆重表彰近年来全区教育战线上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强力推进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创建工作,加快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好更多地普惠于民,为推动清河科学跨越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刚才,李宗林等五位同志从不同层面向我们介绍了淮阴中学教育集团清河中学的发展历程和事迹,给我们以感染、教育和启发,清河中学几年来的快速发展正是全区教育事业不断进步提高的一个生动缩影,也验证了我们聚全区之力大力发展优质教育资源的正确决策。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更加重视、优先发展教育不动摇,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积极创新教育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全区教育事业呈现了良好发展态势。一是以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为抓手,突出主城区办学特色,大力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做优小学、做强初中、做精高中,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各项创建指标均达到了验收标准。二是以打造龙头学校为重点,清河中学改扩建工程如期完成、省四星级高中创建稳步推进,与省淮阴中学联办清河开明中学,第六中学、淮海路小学教育集团、师院附小教育集团、繁荣小学等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龙头效应逐步凸显。三是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加大优秀教育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全区教师中市基础教育专家组成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比例达21%,教师队伍素质显著提升、结构更趋优化。四是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突出德育为先、寓德于教、寓教于乐,大力加强教学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初步形成富有清河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当前,全区教育事业发展已基本解决了“人人受教育”的问题,进入了“追求质量”的崭新阶段。进一步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区教育工作改革与发展的一项突出任务。下面,我就加快全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推动全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谈四点意见。
一要把发展优质教育资源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推动区域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实现区域发展的率先,首先要有教育水平的领先。区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建设长三角北部地区商贸名区,必须不断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切实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集聚辐射力,而优质教育是提升城市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优质教育资源能够有效地集聚各类资源尤其是高端资源,为推动科学跨越发展、加快城市现代化提供强大支撑。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日益重视,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高涨。当前,初中、高中“择校风”愈演愈烈,甚至幼儿园、小学的择校行为也走向“白热化”,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的不足。尽管近年来我们始终高度重视发展优质教育,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办学条件、教学质量明显改善,但是高中教育的竞争力还不强,初中教育的影响力还不够,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的品牌资源还不足,校际之间的发展还不够平衡,这些都与清河作为主城区的地位不相匹配,与建设教育强区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与广大群众对高素质、高水平教育的渴求不相适应。因此,我们一定要本着对发展、对社会、对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更好地回应群众新的期待,切实增强发展优质教育资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优质教育体系,努力推动全区教育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二要以更加科学的思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发展。
一流的硬件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和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发展优质教育资源的必备要素。要把打造一流的硬件设施作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发展的基础。要围绕“长三角北部地区商贸名区”的发展定位,结合新区开发、重点项目建设以及旧城改造,科学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完成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创建指标的基础上,更大幅度加大教育设施的投入、提高教学装备的水平、提升学校办学的品位,加快建设一批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标志性学校。要把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作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发展的关键。深入实施“名师培养计划”,建立健全师德、教学、科研综合素质考核评价制度,健全完善教师校本培训模式与机制,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制订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高水平教师到清河任教,探索建立优秀中青年教师和管理干部出国学习考察制度,推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研究制定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划,逐步提升校长的职业化水平,加快培养、造就一批符合清
河教育发展需要的“名校长”。要把培育一流的教育质量作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发展的根本。深入实施“一校一特”、“一校一品”战略,鼓励引导第三中学、第十中学、老坝口小学、永宁小学等中小学走提升内涵、特色办学之路,加快打造一批在全市乃至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名校,推动全区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进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推动第六中学、繁荣小学、承德路小学等学校开展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活动,着力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加快探索教学质量高、学生课业负担轻、德育工作实效性强,符合国家要求、得到百姓认可、具有清河特色的素质教育新模式。
三要以更加开放的思想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发展。
市委刘永忠书记在清河中学视察时充分地肯定了以开放的思路加入省淮阴中学教育集团的做法,作出了“要用开放的思想集聚高端教育资源”的指示,这对于我们加快清河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清河整个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要深入推动教育“集团化”发展战略。推动清河中学与省淮阴中学的深度合作,进一步加大软硬件投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确保明年创成省四星级高中,实现师资优秀、设施优质、功能优化、环境优美、成绩优异的“五优”发展目标。总结清河中学、师院附小教育集团、淮海路小学教育集团等学校建设的成功做法,积极探索联合办学、托管办学以及领导挂职、互派教师、集体备课等新机制,充分放大优质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的带动效应,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要积极推行教育“集约化”发展战略。以构建和完善多元办学体制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多渠道筹集资金,更大力度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当前,尤其要积极吸引外来的战略投资者,着力将新区教育文化体育社区打造成投资渠道多元、办学模式多样、文化氛围浓郁、管理科学规范的一流社区。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进一步打破校际和区域壁垒,促进辖区内教育设施的共享,推动优秀教师在学校间的合理流动。要加快实施教育“共享化”发展战略。发挥政府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工程”,大力开发和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信息库,加快建立完备、高效的现代化应用信息平台,全面革新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满足学校及社会对教育信息不断发展的需求。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加强与先进地区交流与合作,鼓励优质品牌学校与海外学校建立联谊关系,充分吸收和借鉴先进地区的教育发展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加快推动全区教育现代化进程。
四要以更加有力的措施保障优质教育资源发展。
发展优质教育资源,是一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任务,必须加强领导,强化保障,精心组织,强力推进。要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已经成立了全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指导推进全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教育局要切实履行好牵头负责的职责,制订完善全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发展规划,加强对优质教育资源发展的部署、协调和组织实施,努力实现学前教育品牌化、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优质化的发展目标。各学校要充分发挥发展优质教育资源的主力军作用,切实加强校园建设和管理,突出以特色化求发展,以人文化强内涵,以优质化创品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要强化投入保障。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在确保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经费、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实现逐年增长的同时,在保障各学校教育教学基本需求外,一定要打破人、财、物投入的平衡,制造新的不平衡,聚焦和发展优质学校,加快优质教育的发展,进而追求在新的起点上的一个新的平衡,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要不断提高教师待遇,确保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与市级学校实现“同城同待遇”,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切实加强对上沟通、协调,积极排出更多的项目纳入省、市教育发展的总盘子,努力争取上级更多的教育专项资金支持。进一步规范公办学校收支、负债行为,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所有公办学校的收支、负债全部纳入财政统一管理,确保教育经费使用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要优化发展环境。发展优质教育资源是全区上下的共同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不断创优发展环境。政法、文化、卫生、工商、城管等部门要强化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加大联合执法力度,维护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共同建设平安、和谐校园。民政、劳动保障、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和团体要在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扶贫助学、社区教育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优质教育资源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更多的帮助、更优的服务。宣传部门要加强对全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宣传,大力弘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和先进事迹,不断扩大清河优质教育资源的知名度、美誉度。
同志们,做大做强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全区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意义深远。让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正确指引下,坚定不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清河教育,为推动清河科学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庆祝第24个教师节暨推进教育现代化大会上的讲话
王
建
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庆祝第24个教师节,研究部署推进我区教育现代化各项工作。首先,我代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向今天受到表彰的优秀教师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这次会议,既是庆祝表彰会,也是教育现代化推进会。刚才,寿南同志总结了近年来我区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情况,并对下一阶段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就推进教育现代化再讲四点意见。
一、教育现代化,既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
当今世界,衡量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标准有很多种,但不管哪种标准,教育水平的高低、教育现代化的程度,都是其中必不可缺的要素之一。因为人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人的素质的提高,而教育是提高个人素质的主要途径。如果没有教育提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社会的进步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知识作为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把人力资源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对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要求。
市委三届五次全会对高港作出了“发展滨江港城区”的决策部署,要求高港“发挥滨江临港的独特优势,促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互动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靠人。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全力抓好产业发展、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把教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修编“一城三片区”城市发展规划时,专门在“人工湖商住片区”中规划了教育板块,整合城区教育资源,力争今年内启动口岸中学、高港中学、口岸中小、职教中心新校址的规划,努力提高高港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科技支撑、智能支撑。全区上下必须认清形势,提高认识,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人才、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未来的思想,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方针,克服一切困难,切实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确保我区2009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教育现代化,既是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也是使用人才的重要窗口
推进教育现代化,不仅要重视硬件建设,更要加强软件建设。要通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理念、思维、方式、方法的现代化,推动学生学习思维、方式、方法的现代化,培养出适应现代化要求的人才。要树立创新、创先、创优意识,建立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重视学生的学业知识,更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健康、协调、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理想的接班人。教育系统是人才汇集之地。区文教局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使用,努力为广大教师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形成“用人所长、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让能者有用武之地、让干者心情舒畅。要严把进口关,深入推行师范类毕业生公开招聘制度,为高港教师队伍补充优秀人才。要加强教师业务素质培训,通过在职继续教育、组织参加高层次教育教学交流、选派优秀教育工作者到国外观摩培训等形式,形成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机制。要加强教师队伍激励机制建设,广泛开展优秀、星级教师评选等活动,培养一批名师、名校长,并给以相应的待遇,调动教育工作者提升自身素质和本领的积极性,增强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成就感。要加大教师交流工作力度,逐步完善岗位竞争淘汰制度,努力形成富有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
三、教育现代化,既要深化教育制度改革,也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体制机制,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在坚持义务教育以政府举办为主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外来资本在非义务教育领域投资办学,加快推进办学主体的多元化。要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中小学管理体制、领导体制和教师队伍评聘制度改革,健全职务能上能下、职位能高能低的机制,促进教育人事制度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公开化。要结合健全教师考核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把学校考核与社会评议结合起来,科学评价教师的“德、能、勤、绩”,考核情况与收入挂钩,合理拉开教职工奖励、待遇差距,逐步形成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
教师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实现教师队伍的现代化。要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积极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风尚。要自觉提升综合素质。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增强职业光荣感和责任感,进一步解放思想、爱岗敬业,主动参加学习培训、积极配合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要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勤政清廉、团结协调的要求,配好配强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班子,40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管理能力。
四、教育现代化,既要党委政府的重视,也要社会各界的支持
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需要全区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根据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部署安排,把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政策,切实做到教育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先谋划,教育投入在公共服务中优先保证,教育需求在社会资源配置中优先考虑,为广大教师办更多的实事、好事。要强化协调配合。教育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认真组织好教育改革和发展各项工作,大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教育发展的均衡化、优质化和现代化。各相关部门的工作也要体现教育优先的原则,保证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人民群众尊师重教,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教育事业,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推进教育现代化,对于促进我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全面达小康进程,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滨江港城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祝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在全区庆祝第二十三个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
王建平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志们:
在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推进创业创新的关键时期,在各行各业硕果累累、喜获丰收的金秋时节,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第二十三个教师节。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共台州市椒江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向全区广大老师、教育工作者和离退休教师表示节日的慰问!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近年来,我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育投入持续增加,教育条件明显改善,教学环境不断优化;教育改革成效明显,去年我区被评为“国家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先进单位”;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稳步上升;教育管理日趋规范,学校形象不断改善;名校战略成效显著,椒江实验小学荣膺“浙江省百年名校100强”;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今年高考上重点线万人比居三区第一,全市第三,全市理科高考状元花落台州一中,中考成绩在全市四个省级首批课改实验区名列前茅。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结果,更是全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无私奉献的结果。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古往今来,人们把教师比作蜡烛,比作春蚕,比作人梯,比作园丁。教师的职业普通而崇高,教师的工作平凡而伟大。教师不是演员,却在讲台上演绎着教育人、影响人的话剧;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教师不是明星,但教师的身上聚焦着学生如此炙烈的目光。长期以来,你们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下,始终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工作热情、高尚的道德情操、过硬的业务能力,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耕耘,为全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树立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全社会的敬重。今天受表彰的同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正是有了这么一支爱岗敬业、奋发有为的教师队伍,正是有了这么一种辛勤耕耘、积极进取的教师团队精神,才使得我区的教育事业年年有进步,年年上台阶!
当前,椒江正处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发展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此,我衷心希望我区的教育事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各级学校都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取向,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把我区的教育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下面,我提五点要求:
一、要更加注重提高认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新形势下的经济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最近,区委、区政府作出了要坚持走“创业富民、创新强区”发展之路的决策,要实现椒江新一轮的创业创新,教育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我们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创业创新的角度,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建设经济强区、魅力之城与和谐家园。
今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时作了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对广大教师寄予厚望,也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全区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都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区七届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一基地,两城区”的奋斗目标,按照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全面振兴椒江教育事业。
二、要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提升教育工作水平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我区的教育事业要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实现新的突破,必须要坚持改革创新。一是优化教育结构。要高标准普及十五年教育,努力形成各类教育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二是创新教育方法。要强化创新、创先、创优,建立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切实推进教育信息化。三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要统筹教育资源的管理,减少教育资源的重复配置和浪费。四是完善教育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加强对各类学校的管理。同时,重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竞争机制,形成名师荟萃、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三、要更加注重均衡发展,推进农村教育发展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农村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我们要高度重视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加大农村薄弱学校的扶持,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投入,加大农村学校校网调整力度。改善办学条件,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有优质教育,努力实现农村教育的均衡化和优质化。
四、要更加注重素质内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推动我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刚才教师代表张燕同志充满深情地说出了全区广大教师的心里话,我非常赞同。我希望全区教师要勤奋钻研、严谨好学。在当今时代知识进步、知识更新不断发展的条件下,要成为合格教育者,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广大教师要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争当学习的模范、创新的模范。要立足岗位、关爱学生。广大教师要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牢固树立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每个教师要以自己的良好形象和人格魅力教育学生和影响学生,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要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工作。我们的广大教师,要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就必须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树立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长的人才观,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以改变学生的求学观念、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为使他们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他们将来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打下良好基础。要淡泊名利、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自尊自律,为人师表,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五、要更加注重强化领导,合力推进我区教育事业发展
各级领导、各级党委、各级政府都要关心重视教育工作,我们一定要站在战略的高度,谋划教育,关心教育,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经常研究教育工作,及时解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支教、助教活动,积极为教师办好事、办实事,不遗余力地解决教师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全区形成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强大合力,形成尊师重教、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各位教师、同志们,伟大的时代给我们提供了创业创新的广阔舞台,新的学年又拉开了序幕,教育的光辉与梦想,椒江经济的崛起和辉煌,要靠我们脚踏实地,重新铸造。在推进新一轮创业创新中,教师的事业大有可为,教师的职业崇高而伟大。我们要继续发扬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加快椒江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老师们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
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蒋
洪
亮
同志们:
这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是在我市加快转型、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一五”以来全市教育工作,动员全市上下牢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立足新起点、再创新辉煌,为建设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前面,我们一起参观了部分学校,观看了“十一五”教育发展专题片,充分感受到了宜兴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会议隆重表彰了全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广大教师要以他们为楷模,奉献三尺讲台,书写精彩人生;王市长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即将过去的“十一五”,是宜兴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也是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绩的时期。一是整体办学水平全省领先。各级各类学校中涌现了一批无锡乃至全省的亮点,高考本科进线率连续5年居无锡第一、全省前列,先后获得多项省和国家级荣誉。二是教育投入前所未有。教育成为我市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均增幅近25%,高于同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幅,顺利建成了新省宜中、实验幼儿园等一批重点工程,教育保障能力整体提升。三是教育改革成效显著。办学体制、绩效工资、素质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等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教育发展的内在活力明显增强。四是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择校热、教育乱收费、有偿家教等一系列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树立了教育的良好社会形象。应该说,宜兴教育的大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再简要强调三点意见。
一、坚持高点定位,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今后一个阶段,是宜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将更加突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更为密切。我们要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实现新赶超,在加快转型升级中赢得新优势,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走在最前列,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真正以教育的率先现代化,引领宜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可以说,宜兴的未来发展,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今后五年,全市教育工作必须按照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围绕“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一主题,突出“高位均衡、公平发展”两大关键,狠抓“教育质量、师资队伍、教育贡献”三大重点,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加快把宜兴打造成“城乡一体的先行区、优质资源的集聚区、素质教育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先导区”,努力建成现代教育强市、人力资源强市和学习型城市,力争五年内培育国内有影响的名校3所、名师5位、教育品牌10个,使宜兴的教育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成为推动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成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关键要完善“三个机制”。一是要完善优先投入机制。坚持“教育投入是最有价值投入”的理念,继续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以优先投入保障优先发展。二是要完善规划引领机制。紧密结合宜兴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以更高的目标、更高的标准制定和落实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如期实现。三是要完善考核问责机制。把教育优先发展摆上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以更加健全的决策机制、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推动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坚持内涵发展,大幅度提高教育整体质量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是办高质量的教育。要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更加注重内涵建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推动教育质量全面持续提升。一是要最大限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不仅要扩“硬资源”,更要扩“软资源”,不仅要优化现有教育资源,更要增加新的资源,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滚动开发、不断生成效应。通过前几年的大投入,我市学校的硬件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今后,要把教师培养特别是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教师培训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一方面,要放大名校、名师等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效应,通过教育共同体、教师结对等途径,使已有的优质资源覆盖更大范围;另一方面,要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大力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培训工程,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确保每所学校都有一支优秀教师团队,真正实现优质教育普惠于民。二是要坚定不移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今年,宜兴在认真执行“五严”规定的前提下,高考成绩又创下历史新高。实践证明,提高质量与素质教育是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我们绝不能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去片面追求高分数,而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对学生特长和潜能的挖掘,让每个学生获得全面、合适而又富有个性的
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负担轻了,而是责任更重了。广大教师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教学科研上来、集中到提高课堂效率上来,努力实现素质和质量的“双赢”。三是要更加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培育特色、打造亮点的重要内容,更是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隐性课堂”。今天参观的几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都很有特色,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每一所学校都要确立“文化育人”的理念,按照独特性、教育性的定位,对校园文化进行系统设计,使学校的每栋建筑、每处景观都渗透文化基因,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质、养成健康人格。
教师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师,没有教师的高素质,就没有教育的高质量。随着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都有了极大提高,教师已成为最令人羡慕的职业。全市广大教师要倍加珍惜、倍加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一番党委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不凡业绩,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要把为人师表作为立身之本。牢记“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对教育事业充满执着,对每个学生满怀爱心,以崇高的人格魅力、丰富的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引领社会道德风尚。要把无私奉献作为人生境界。大力弘扬“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红烛精神,立足三尺讲台,默默耕耘、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奉献给教育事业,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要把追求卓越作为努力方向。坚持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新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方法,增强业务能力,以前沿的教育思想、高超的教育艺术、一流的教育业绩,培养一代新人,赢得社会尊重。
三、坚持服务为本,着力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衡量教育价值的重要标志。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新需求,不断提高教育的贡献度。一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一个地方的职业教育越发达,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作用越明显。这几年,宜兴的职业教育发展很快,但总体上还滞后于企业和社会需求,尤其随着我市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技能型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计。要加快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保持高度一致,形成职教促进产业、产业反哺职教的互动发展格局。办好职业教育,关键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每个镇园、街道都要结合各自的优势产业,选择2-3家骨干企业与市职教中心结对挂钩,实现企业与学校的零距离对接,使更多的社会资源为职教所用。二是要突破发展高等教育。南邮通达学院的成功引进,标志着宜兴在高等教育发展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要围绕2012年一期建成投用的目标,一手抓高起点规划设计,一手抓快速度项目报批,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努力打造国内环境最好、设施最优的一流大学,成为宜兴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地。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是宜兴高等教育的一个品牌,但目前毕业生的本地就业率还不高,对地方经济的贡献还不明显。今后,要着力在提高本地学生入学率、本土化就业率上下功夫,使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扎根宜兴、服务宜兴。三是要加快完善终身教育。进一步整合学校、企业、社会培训机构等教育资源,加快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终身教育体系,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和培训需求,加快把宜兴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城市。
这几年,宜兴教育之所以走上发展的快车道,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个部门通力协作、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宜兴的教育事业,更需要凝聚起强大的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全力当好教育发展的“后勤部长”,教育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分工主动履职,为教育发展保驾护航、争作贡献。崇文尚教是宜兴的优良传统和城市精神,也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要倍加珍惜全社会对教育事业的理解支持,积极倡导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共同营造有利于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近年来,宜兴企业家兴办教育、捐资助学的积极性很高,要大力营造兴教助学、无上光荣的良好氛围,在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的前提下,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民资、外资等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多元、充满活力的教育事业发展新格局。
同志们,教育承载着宜兴的未来,寄托着群众的期盼。全市各级要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众志成城、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宜兴教育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为加快跨越赶超、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