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重点食品监管和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发布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文号】食药监食监一〔2014〕33号 【发布日期】2014-04-24 【生效日期】2014-04-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重点食品监管和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食药监食监一〔2014〕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全面落实总局2014年重点工作部署,切实抓好重点食品生产监管,科学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着力提升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构建更加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体系,更好地维护食品安全,促进食品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现就加强重点食品生产监管和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和内容
(一)工作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通过加强重点食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改进监管方式方法、完善监管制度机制等工作,推动各地整顿规范一批重点食品行业,严厉打击一批食品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着力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大力提高执法权威,提振全社会食品安全信心。通过重点食品监管和综合治理,督促广大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断提升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着力规范基层监管人员的监管行为,不断提升基层食品生产监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探索建立更加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整体合力,推动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工作格局。
(二)工作内容。总局确定把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幼儿配方食品、乳制品、肉制品、白酒、饮料、食用植物油、食品添加剂等8类食品作为2014年生产加工环节食品监管的重点品种。各地要在此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和区域特色食品特点,确定本地区需要重点治理的食品品种,深入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扎实做好重点食品安全监管和专项整治工作,有效防范安全风险,着力消除各类隐患,切实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问题的底线。
二、工作措施
加强重点食品安全监管和综合治理工作,要综合运用行政许可、监督检查、监督抽检、风险监测、行政执法等手段,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从原辅料采购、过程控制、检验检测、出厂放行等各个环节入手,改进企业生产条件,切实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
(一)严格制度建设。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结合机构改革过渡期实际,认真做好食品安全规章、规范性文件的梳理工作,为立、改、废工作做好充分准备,探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重点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方法和措施,从制度层面解决好监管什么和如何监管的问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办法》、《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办法》等制修订工作,突出以制度规范重点食品生产监管工作,积极探索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办法,科学确定重点食品企业的风险等级,细化监管措施。从重点食品生产企业抓起,积极探索在重点食品企业推动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授权制度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最严的监管制度,强化对重点食品、重点食品生产企业的规范和监管。要制定基层日常监管工作规范,形成监管工作手册或业务指导书,明确监管项目、检查内容、工作流程和责任要求,为基层日常监管提供依据和制度保障,不断提升基层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二)严格行政许可。要充分发挥行政许可在维护食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严格重点食品的准入条件,提升准入门槛,严禁受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生产许可申请。要科学制修订重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认真落实生产许可制度,严格标准要求、严格审查流程、严格规范审查行为,从严审查企业资质条件,切实把住生产准入关口,及时准确公布获得许可的企业名录和产品信息。达不到许可条件和审查要求的,一律不予许可。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对检查中发现的停产、转产企业,及时注销许可;对不能持续满足获证准入条件或整改后仍达不到审查要求的企业,依法撤销许可;对规模较小、条件较差、管理混乱的企业,推动地方政府予以综合治理、优胜劣汰,促进食品产业规模化、科学化发展。
(三)严格监督检查。要加大对重点食品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健全重点食品企业质量安全信用档案和动态监管信息数据库,彻底摸清本地区重点食品企业底数和基本情况,梳理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潜规则”,形成科学的生产环节食品安全分析报告,定期报送地方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对获证重点食品企业的证后监管,监督企业持续满足获证生产条件,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严格按照许可的品种范围生产食品。督促企业加强质量管控,实行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等供应商审核评估,严格落实原辅料进厂查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批批检验和全过程记录制度。对重点食品生产的重要环节和关键节点要加严监管、全面掌控,重点检查企业原辅料进货记录、环境卫生、生产工艺、质量控制,以及是否存在“两超一非”情况等。要切实加强对重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彻底摸清底数,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严格小作坊登记管理制度,加大小作坊监督检查力度,严防发生区域性食品安全问题。
(四)严格监督抽检。要加大对重点食品的监督抽检力度,结合总局监督抽检计划,科学确定本地监督抽检品种,增加重点食品抽检频次和市场采样量,扩大抽检的覆盖面,全面分析检验数据反映的本地食品安全风险,为日常监管和行政执法提供技术支撑。要突出白酒中塑化剂、含油脂类食品中塑化剂、植物油中苯并芘、乳制品中三聚氰胺,以及食品中重金属、农药残留量、食品添加剂等危及人体健康安全的关键指标为重点,依法组织开展重点食品的国家和省级监督抽检,依法公布监督抽检结果,逐步形成抽检信息共享机制。要切实抓好监督抽检后处理工作,对监督抽检中发现的安全问题,依法从严处置。
(五)严格风险管理。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科学运用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科学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确保对食品安全风险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加强重点食品安全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加大对重点食品的风险监测力度,特别是对高风险高敏感性的食品要实施重点监测、跟踪监测、持续监测,对监测到的问题和可能发生的风险,及时向地方政府通报风险情况,向社会发布风险预警。探索建立以预防为主的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完善重点食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适时开展问题食品追溯和召回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六)严格行政执法。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保持高压态势,严惩重处各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重点打击无证生产、超范围生产、滥用标签标识、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绝不姑息,该处罚的坚决处罚,该移交司法机关的坚决移交,严禁以罚代管、以罚代刑。针对重点食品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打假,对形成区域性问题的重点食品要组织开展区域整治,对危害较大、影响范围较广的重点食品违法案件,要提请公安机关及早介入、联合执法。严格食品召回、退市和销毁管理制度,防止过期食品等不合格食品回流到食品生产环节。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及时处理群众投诉举报,联合有关部门共同打击食品生产违法犯罪行为。
三、工作要求
各地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有序开展本地区重点食品监管和综合治理工作。
(一)细化监管方案。总局原则上不再下发单一食品品种的专项整治方案,已经下发的要结合本指导意见抓好落实。各地要合理确定本地区需要加严监管的重点食品品种,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细化提出重点食品的监管任务和具体措施,因时因地开展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工作,确保方案能落实、措施可操作、整治见成效。
(二)明确责任分工。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明确重点食品生产监管的目标要求、责任部门和工作时限。要切实发挥组织领导作用,抓好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注重创新监管方式方法,着力推进重点食品监管工作提质增效。总局将加强科学统筹,实施分类指导,整体推进重点食品监管任务落实。
(三)加强督促检查。各地要把重点食品生产监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安排,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准确掌握重点食品监管工作情况,研究解决监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要切实加强对重点食品监管工作的督促指导、日常检查和年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各级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四)总结工作经验。各地要注重总结工作经验、选树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报送加强重点食品监管的做法、经验和成效。总局将适时组织交流研讨,开展相关制度研究,推动构建重点食品生产监管和综合治理的制度规范和长效机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2014年4月24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食品监管职能纳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食品监管职能纳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赵超、霍小光)根据10日披露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国务院将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当前,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关注,对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提出更高要求。现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既有重复监管,又有监管“盲点”,不利于责任落实。药品监督管理能力也需要加强。为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水平,有必要推进有关机构和职责整合,对食品药品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方案提出,将食品安全办的职责、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职责、质检总局的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工商总局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职责是,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等。将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相应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和检验检测机构划转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保留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具体工作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承担。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加挂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同时,不再保留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单设的食品安全办。
为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衔接,明确责任,方案提出,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农业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将商务部的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农业部。方案的说明指出,改革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作用,建立让生产经营者真正成为食品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有效机制,充实加强基层监管力量,切实落实监管责任,不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质量水平。
第三篇:江苏省基层食品流通监管指导意见
江苏省基层食品流通监管指导意见
(修订稿)
第一条 为深入推进我省基层食品流通监管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基层食品监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意见。
第二条 基层食品流通监管,是指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关在乡镇或者特定区域设立的派出机构,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本辖区的食品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三条 基层食品流通监管,坚持依法监管、分类监管、企业自律、社会共治的原则。
第四条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派出机关的授权,基层食品流通监管部门主要行使下工作职责:
(一)实施辖区内食品经营许可审核发放工作;
(二)开展对流通食品经营者的日常监督检查
(三)开展对食用农产品经营者的日常监督检查
(四)开展对食品摊贩日常监督检查
(五)开展对物流企业日常监督检查
(六)开展食品(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
(七)开展食品(食用农产品)经营者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采集、录入并上报食品经营主体信用信息。
(八)办理派出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五条 县级食品监管部门应制订监督检查计划,明确阶段性工作任务与工作重点;基层食品监管人员应按照监督检查计划,根据辖区内经营者的不同类型、信用评价状况、所经营食品的风险等级等,编制实施方案,明确监督检查的对象、时间安排和检查事项,做好监督检查记录,按照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六条 基层食品流通监管根据食品流通监管目的和要求不同,检查方式主要有许可审查、监督抽查、专项检查、有因检查四种。
第七条 许可审查,是指食品监管部门根据经营者的许可申请、变更和延续等活动,依法对其经营资质进行核审的检查。仅申请预包装食品(不含冷藏冷冻食品)销售的,以及食品经营许可变更不改变经营场所、设备设施和布局的,必要时,应予以现场核查。许可审查包括对申请材料的书面审查和经营地点的现场核查。
核发及换发《食品经营许可证》应当对经营户是否符合食品经营条件进行检查;换发的还应当重点对经营户以往监督检查发现的缺陷项目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变更的还应当评估变更对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和控制质量风险能力的影响。
第八条 监督抽查。指食品监管部门按照监督检查计划,采取随机抽查的形式,有重点的对食品经营者开展监督检查。监督抽查是食品监管部门对经营者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是否遵守《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一般采取现场检查的形式。
第九条 专项检查。指一段时期内对食品经营过程中某一特定范围或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专项检查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基层食品监管部门应根据上级监管部门确定的专项检查计划、当地食品监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或重大节日、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等制定专项检查实施方案,明确专项检查的时间、对象和专项检查目标,并做好专项检查记录、总结和上报工作。
第十条 有因检查。指基层食品监管部门根据特定的事由,对经营者开展的检查。包括上级监管部门交办的检查事项、社会媒体披露的违法线索、社会公众举报的违法线索和有关部门移交的检查事项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因检查是日常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监管部门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规范的检查流程,认真调查、核实,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第十一条 基层食品监管部门,对本辖区的食品经营者要做到状态明、底数清,按照分类分级监管的原则,对不同的经营主体开展日常监督抽查。
对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展销会举办者,重点检查是否依法审查入场食品经营者的许可证并建立档案,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对入场经营者的经营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对食品经营企业(主要包括商场、超市等),重点检查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经营规范情况。
对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还应当检查是否配置与交易量和交易种类相适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措施,开展有效的检测,并建立检测档案。
对食品摊贩,重点检查是否按规定悬挂食品摊贩证,证上记录的事项是否与实际事项一致。
对网络食品交易者,重点检查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经营者是否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对仅提供贮存、运输、装卸的物流企业,重点检查容器、工具、设备、冷链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对入库的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管理。
第十二条 食品药品监管局实施现场检查时,检查人员须在2名以上,应当向被检查单位出示执法证明文件,必要时可以从政府建立的食品安全检查员队伍中抽取人员共同参加。
第十三条 食品流通监管现场检查形式通常分为许可前现场核查、一般现场检查和简易现场检查。
第十四条 许可前现场核查由主体申请、现场核查、核查结果三个步骤。首先由食品经营者提出许可申请;基层食品流通监管人员对食品经营者的营业场所、设备、设施等情况进行实地查看和核实;核查人员对许可申请者是否具备经营条件做出评价,将核查结果在规定时间内提供给许可机关。
第十五条 一般现场检查由随机抽签、检查告知、主体自查、现场检查、结果反馈五个步骤。首先由制订监管计划的食品监管部门负责人抽取,约占辖区内三分之一以下的不同类型的食品经营者;预先告知经营者检查的时间、内容、要求等检查事项;经营者对照检查的内容和要求,开展自查;食品监管部门根据经营者递交的自查报告,进行逐项核审或有重点的抽查;由监管人员根据现场检查结果,在规定时限内向经营者书面反馈。
第十六条 简易现场检查(飞行检查)流程包括现场告知、检查实施和结果反馈三个步骤。现场告知经营者检查事项和相关要求;检查实施由监管人员和经营者陪同检查人员共同实施;结果反馈由监管人员根据现场检查结果,在规定时限内向经营者书面反馈。
第十七条 对检查中发现经营者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且情节轻微的,应当场责令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书面告知经营者不合格检查项和整改期限;经跟踪检查,经营者未落实整改的,对食品经营者负责人和食品安全管理员进行行政约谈。
第十八条 对检查中发现经营者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且情节严重的,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食品安全风险或隐患,规范制作现场检查笔录,如实记录违法违规行为并做好前期调查和证据保存工作,并及时移(交)送至查案部门。
第十九条 对检查中发现不合格食品,应责令食品经营者立即停止经营,封存相关不合格食品,追查不合格食品的源头和流向,并将相关信息上报下达应急指令的机关。
第二十条 辖区内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应立即上报所在地政府和上级监管部门,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调查取证工作。
第二十一条 基层食品监管人员根据县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授权,在监督检查中可以采用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品进行抽查检测。食品快速检测是基层食品流通监管常态化监管措施之一。基层食品监管部门应根据上级部门制定的计划,由通过专业培训、持有食品快速检测资格证的人员,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规范的程序和方法,根据食品自身属性、季节性、地域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快速检测,并及时有效处置经检验不合格的食品。快速检测人员还要及时对食品经营企业及市场开办者快速检测情况进行监督抽查。
第二十二条 监管人员应认真落实检查记录制度,按照“一户一档”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按照“谁检查、谁录入”的原则,如实记录辖区内食品流通监管信息,经2名监管人员和经营者签字后归档或录入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化系统,并认真做好数据的汇总、分析、上报工作。
第二十三条 各地政府要配齐配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员队伍,建立食品流通监管员联系人制度,在食品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示食品流通监管员的照片及联系方式。
第二十四条 各地政府要建立由食品安全专家、监督员、食品行业协会成员及新闻媒体等组成的食品安全检查员队伍。
第二十五条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基层食品监管人员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的履职能力和水平。
第二十六条 实行食品流通监管人员监督考核责任制,对监督管理工作成绩显著、效果明显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和表彰;对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发生失察、失职、渎职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责任。
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八日
第四篇:平利县食品药品监管重点工作汇报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半年重点工作情况的汇报
安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今年以来全县食品、药品和餐饮监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及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领导下,按照“宣传教育,源头治理,依法监督,规范市场”的工作思路,不断改进食品安全监管方式,加大监管力度,扎实推进全县食品安全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努力保障全县公众食品消费安全。
一、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努力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一是县食安委牵头,以贯彻《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精神为重点,组织全县各镇、各职能部门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方式,扎实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大力营造“食品安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人人有责”的氛围;二是以增强食品从业人员自律意识为重点,强化法律法规和操作技能培训,工商、质监、卫生、药监等部门结合职能,分别定期不定期对食品行业业主进行培训,全县先后举办培训班25次,受训人员达2150人次以上,有效增强了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三是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为重点,充分运用综治宣传月、食品安全宣传月、“3.15”等活动载体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今年以来全县制作宣传标语20余幅、印发宣传资料25000余份、展示假劣食品、现场咨询 1
等20场次。同时充分运用网络、报刊、电视等阵地,大力营造声势、氛围,普及食品安全法规知识,积极引导公众参与食品安全工作。
二、严把准入关口,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按照“源头治理、分口规范”的原则,各职能部门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准入关口,制定细化标准,有效提高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在餐饮服务管理方面,积极改进监管方式,推行科学监管。一是根据《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县情实际,先后制定出《**县餐饮服务准入标准》和《餐饮行政许可工作流程》。二是注重监管效率。在人少面宽、监管量大的现实情况下,充分运用人力资源,加强协作,实行“分块监管,责任到人”的方式,落实责任,强化督查检查,确保任务落实。三是推行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对全县餐饮单位食品安全进行评定等级,挂牌公示。目前,城区257家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情况,已在**县政府网站公示,本周开始挂牌实行动态管理,力争10底前完成城区挂牌公示,全县用一年时间完成。
三、夯实责任,积极推进食品安全工作有效落实。一是认真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县政府与各镇、各部门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制,调整充实了县食品安全工作机构,明晰了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各镇、各部门明确了食品安全分管领导和信息员;二是逐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工作机制,今年先后制定下发《食品安全考核办法》、《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制度》,转发《陕西省食品安全
督查督办制度》,修订和完善了《**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加强检查督查,推进责任制落实。六月份县食安委组织对全县半年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进行了检查督查,对存在问题落实部门责任,要求整改。
四、突出重点,扎实组织各项整治行动
按照“属地管理,分段管理”的监管责任要求,突出重点,坚持集中整治和分口整治相结合的原则。全县各职能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加强日常监管,积极组织专项整治,先后组织开展食用农产品、食品生产、流通、饮用水和小餐饮等集中整治6次,分口整治行动29次。一是扎实开展“地沟油、瘦肉精、食品非法添加、注水肉、桶装水”等专项整治行动;二是组织对全县食品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和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进行检查督查。三是组织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集中整治行动3次;四是积极组织开展“六小行业”集中整治行动。半年来全县立案查处各类食品安全案件137起,销毁不合格食品、饮料及食品原料2000多公斤,不合格一次性餐、饮具50000余份,下发食品安全整改意见261份,调查处理媒体网络反映食品安全舆情3起,停业整改15家,取消餐饮服务单位资格14家,强有力的治理措施,有效的威慑了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五、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全民食品安全意识不浓,特别是食品生产、经营业主食品安全法律意识、诚信经营、可持续发展意识差;二是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规模小、设施简陋、卫生环境差、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三是食品安全基层网络不健全,监管力量比较薄弱,县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执法力量单薄,各镇没有食品安全工作机构、无食品安全专职工作人员,食品安全监管在人员覆盖面上存在缺位,工作也存在盲区;四是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有限,除经费投入不足外,食品检验检测手段落后,无专业人员,目前,食品安全监管只能靠目测和工作经验,无技术支撑,严重制约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效果。
六、当前的重点工作
县食安办及成员单位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双创指挥部落实的食品安全工作任务,认真落实好责任,努力抓好职能范围内工作,加强协作,加大治理力度,全力确保工作目标实现。
一是继续加大食品安全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大力营造全社会参与、重视食品安全的氛围,切实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自律意识,增强诚信守法的自觉性。
二是下硬茬加大小食品行业整治力度,强化小食品行业病媒生物防治,操作规范和门前四包责任落实,组织做好秋季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治理,特别是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督导检查,进一步落实各级食品安全工作责任,确保食品安全的各项措施得到落实。
三是始终保持对食品安全严管的高压势态,重拳查处食品违
法案件,从严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切实推行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通过查处和曝光一批典型案件,形成食品安全监管的强大震慑力。
四是建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落实人员和经费保障。切实保障辖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领导抓、有工作人员干的基本工作局面。
五是严格食品从业准入标准,加快推进企业诚信建设。着力在全县特别是城区培育一批从业素质高、安全管理到位、经营规模大、诚信守法的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服务单位,充分发挥典 型示范效应,切实增强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社会责任,共同维护全县食品安全。
第五篇: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简讯)
草坝镇召开2011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
3月4日9时,草坝镇2011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在政府三楼会议室召开,回顾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的目标要求,研究部署2011年我镇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镇长就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副市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会上镇长对2010年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满意,并对今年全镇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寄予新的厚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批示中指出,2010年,全镇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职责,严格依法行政,坚持科学监管,不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确保了全镇食品药品安全,各项工作均取得显著成绩。食品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社会稳定,事关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希望全镇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紧紧围绕镇委、政府主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创新服务举措,全力保障我镇食品药品安全,坚决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大力推进我市生物和医药产业快速发展,为全
镇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草坝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发展提升中深化药品
专项整治
草坝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深入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中,与监管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把“发展提升年”的最终成效直接体现到解决突出问题、促进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发展上来。
在开展拉网式药品专项整治的基础上,该局针对监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大胆创新和实践。在例行执法检查活动中,一是推行错时工作法。即:尽量避开诊所、卫生室、药店患者就诊和购药高峰期,对农村诊所、医务室尽量避开农忙季节,减少对经营使用单位正常合法经营的影响;二是推行文明用语执法。在执法过程中,要求每个执法人员从电话接听、来访接待、现场检查、调查询问等方面都必须规范文明用语;三是推行换位思考法。在严格依法监管的基础上,主动进行换位思考,对抵触情绪大、不配合行政相对人加强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自觉配合工作,并指导和帮助行政相对人搞好整改。乐平老百姓大药
房有感该局人性化执法的新形象,逢人便说:“药监的同志是真心为咱老百姓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