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三思想品德课复习方法与技巧
初三思想品德课复习方法与技巧
思想品德课复习课量大、知识点多,而且理论性、灵活性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就必须选择正确有效的复习方法与技巧。
一、全面复习,夯实基础
全面复习,也就是要求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目的是通过全面复习,能够对思想品德课的所有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夯实基础,这是搞好复习的前提。
首先要通读教材,对教材各章节有个全面而又具体的认识。
其次,要主动记笔记。对课堂教学中老师讲明的重点问题和理解的要点,要及时地标注到课本上。如把问题记到答案的旁边;划出段落中的关键词、句,标上序号①②③等。课堂上的笔记要简练,自己能看明白就行,但课后要及时再加以完善;如果老师有详细的板书,就应该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好笔记。
再次,要主动记忆和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有同学认为开卷考试不需要记忆,不要背诵,只要查查资料、翻翻书就行。但是从实际的考试来看,政、历合卷三个小时,一共十几本书,驾驶考试的紧张因素,如果每个题目都要查书或找资料,时间肯定不够。所以要走出开卷考试的误区,要及时复习,强化记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的基础上巩固所学知识,避免死记硬背。采用多种记忆方法,运用多种方式巩固知识。
以上内容如果第一轮没有打好基础,要注意在后面的复习中去弥补。
二、专题训练,提升能力 第二轮复习的目标是提升能力,形式主要是专题讲座。这一阶段要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串联构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网络,构成树状的知识结构。以某一知识为主干,把相关知识进行汇总,打破教材次序,围绕时政热点,得出一定范围内综合的考试问题,以及相关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这是在单元复习的基础之上,再把知识专题化、系统化的一个过程
第二轮复习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要求同学们不仅和老师一起总结专题相关的知识,而且要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能够使专题知识运用到各种题目和多种题型中去,成为解题的储备知识而不是死的条条。
同时在做题过程中要重视思路,知道怎样得出结论,要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为主。思想品德课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为今后实现有价值的人生做准备。中考也会为这种功能服务。中考不仅关注知识,而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定要克服“抄”的心理。有些同学在平时的考试中经常能在资料中找到原题或相近的题而抄到高分,总以为中考也可以投机取巧,有的同学甚至请家长抄答案来完成思想品德课的作业,这是很荒唐和危险的做法。中考是原创的题,而且都有一定的情景资料,情景资料是千变万化的,问题也是灵活多样的,想找到原样的题是不可能的。
三 搜集资料 学会总结
近几年思想品德考试,题目趋向情景化,人文化。注重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合紧密,更加强调考核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去所谓的“猜题押宝”是不可能出现,但我们可以根据近几年的出题特点,搜集一些典型的题目及做出相应的答案,结合专题训练,用一个专门的软面抄记下来,为中考可能出现的题目做些必要的准备。
结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安徽省近年来的出题特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关注学生的生活。根据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中考试题在设计上增强了德育功能,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引导。所以复习中要关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相关的问题以及以及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道德品质、思维品质、能力品质等问题。如学生的失学情况、考试作弊、抄作业现象、乱花钱及其他浪费现象、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学生追星现象等。
第二、注意国内外大事、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与安徽省有关的重大问题,关注人文精神。中考命题紧扣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紧密联系当地的社会发展实际,注重体现积极的教育价值取向,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努力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宣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改革开放的成果,要让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生活以及人类自身发展,培养学生成为负责任的公民。去年的铜陵市的教育均衡发展,奇瑞的自主创新就属于这类题。今年围绕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和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安徽)是要关注的重点,另外围绕中部崛起谈安徽的优势和不足也是要注意的热点问题。
第三、注意活动探究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命题加大主观题、开放性和实践与创新题的比例,突出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要注意包括:辩论会、板报、展览会、主题班会、调查报告、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进行家务劳动、参加校内的各种活动、参加校外社会公益活动或劳动等要会写出活动的目的、意义,会设计步骤注意事项、设计标语、写感想或启示等。
第四、掌握答题技巧,加强规范训练。
中考试题基本上依据课标,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所以我们在答题过程中既要关注教材,但是又不能完全照抄照搬教材。中考选择题题干情景化现象明显,每个题几乎都设置了具有时代感的情景材料,做题时要注意将题干中的材料与题肢联系起来综合考虑。对于非选择题,无论题目如何变化我觉得有两点是最重要的,即 “联系材料谈感想,回归课本找理论”。做每一个题目都要首先弄懂题意,揣测出题人的意图,找出答题方向。同时要在课本中找支撑自己观点的理论知识,答题时切忌全是自己的口头语言。
中考的八个注重
从2007年开始,新课改实验区将彻底改变原《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1997年版)的要求,全部使用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版)进行考试,这是思想品德课考试的重大变化。笔者认为考生在复习中应注重以下八点。
1.要研究《课标》和《考纲》,注重考点的复习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和标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分为三大部分,即成长中的我(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学法用法),我与他人的关系(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与义务),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中考考点是指《考试纲要》和《课程标准》中要求我们必须掌握的有关知识,如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的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等。近年来,我省实行了“双开”考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能力考核,但这并不意味着降低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要求。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是我们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理论依据,没有一定的学科知识是很难对一些问题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分析。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对知识的运用,二者密不可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之一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有的学生认为,开卷考试只要抄抄书就行了。实际上,开卷考试后,虽然考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减少了,但是基本的概念、原理还是需要识记,甚至要理解或运用的。因为开卷考试“开“的是课本或一定的资料,而在时间、空间、规则、答案逻辑结构的组织上都还是“闭”的。即使有一些题目,不是拘泥于教材,而是根据题意相关内容解答(即采意为主,采点为辅),但是在有限的时间中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知识都不熟悉,回答起来也是很困难的。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无论题目多么新颖,评分标准多么宽泛,但答案更多的是通过教材的相关原理或专业术语体现出来。有时,学生理解不透有关问题,只是知道在课本上大段大段的抄写,结果与答题内容无关,做了很多的无用功,也耽误了考试的宝贵时间。再加上,无论是人教版教材,还是粤教版的教材都没有按照课标的顺序编排,这给考生在复习时增加了难度。在复习中,考生要根据《考纲》的要求,认真地对了解、理解、运用三个层次的考点进行研究,结合教材系统复习主要内容,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最好能够复述各单元的主要内容。要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主次分明、有的放矢。既要把整体知识分解为一条条易于接受的知识条目,又要注意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既要搞清一单元、一课、一目的内在结构,又要挖掘不同单元、课、目之间的有机联系,使知识以网络化呈现;既要注重强调知识结构,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示出来,又要能自由地发现知识,并从中领悟创造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经过这样的剖析、挖掘、创新,最终一定会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还要善于将一些重要的要点分解,将一些相关的要点联系起来,结合重大的时事政治和自身生活的实际,进行有效的复习。尤其对相关内容要进行归纳总结,按专题进行复习。比如,涉及到初中阶段的法律内容主要有:课程标准三
(三)法律与社会秩序中的“3.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3.4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约束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2.要研究考试命题的综合性,注重答题的完整性
思想品德课命题考查的内容注重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必备知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尤其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等。这说明综合性是思想品德考试的重要特征。综合性不仅是指知识内容上的综合,还有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上的综合;不仅是选择材料上的综合,还有在材料和知识的联系上的综合;不是单单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是在一定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有关知识,借助一定的思维过程,在思维过程中运用相关的方法来实现考查目标等,对于综合能力的评价与检测,应该从这些方面把握,并运用适当的形式加以落实,不能简单地把试题的综合性理解为知识的“大拼盘”。如2006年中考思想政治试题第17题(知荣辱 树新风)的第二问,“请从你确定的两个主题中任选一个,运用所学知识为其配上一段简单的解说词。”其主题一是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主题二是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解说词中,就既涉及到八年级的内容,也涉及到九年级的内容。同时又考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题目的综合性较强。
3.要正确处理课内和课外的关系,注重能力的拓展
实行开卷考试后,题目新、材料广、答案活,命题更加注重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更加真实与全面地模拟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引进了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以大量真实的感性材料吸引学生,而且要联系国内外重大时事进行复习,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参与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的能力。增强对时政材料的敏锐感,并以独特的视角发掘普通材料的价值和教育意义所在。这些都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非常重要的导向。考生要多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自身的思想行为实际,尤其是涉及重大的时事政治内容。对于时政复习,一是关注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典型性教育意义、正面的材料。二是关注时政材料的背景、内容、意义和重要作用。三是关注与知识的结合点如何结合?如何运用材料?如何与开展活动联系起来等。如,十六届六中全会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2007年的重大时事政治。可能大家都知道非常重要,但大的纯理论的问题,不可能考得很深奥,要针对自身的生活实际和思想行为去进行思考。如,可从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如何构建和谐班级,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我们学生该怎么做。
4.要把握联结点,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联结点,即教材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点和考点与热点之间的结合点。加强对知识的系统逻辑归纳,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打破教材的章节、各年级知识点的界限,并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横向、纵向的重现,通过归纳、比较,从更高层次上把握教材的体系,构建相应的知识网络,特别是要善于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纵向和横向联系,采用归类的方法使之系统化、专题化。
5.要关注热点,注重与教材内容的结合与渗透
时事热点问题常常是中考政治考查知识和能力的载体。时事政治所考内容为2006年5月至2007年3月底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国内和本地区的时政热点,具体可参考省编《时事政治教育材料》。在安徽省的中考中占8分,多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实际上,在每年的中考中,与时事政治相关的内容远不止8分。在近年来安徽省的中考中从选择题开始,一直到非选择题无不涉及到重大的时事政治内容。如2005年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区域协调发展、反分裂国家法、13亿人口日、循环经济等;2006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世界、青藏铁路、神舟六号、国家实施四大区域“多轮驱动”、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为此,我们要注意找出热点问题同教材知识的结合点,注重时事热点与教材内容的结合与渗透,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对热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认识和分析,从而提高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要关注本地实际,注重联系自身生活实际
要关注本地实际。近年来安徽省中考政治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结合安徽的实际考察所学知识。如2004年的生态安徽而引发的对淮河流域环境污染的一些看法,2006年的“奇瑞“的自主创新和铜陵的均衡教育等。安徽实际问题主要包括,安徽省有关部门做出的重大决策和安徽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安徽的精神文明建设、重大基础工程以及安徽省的居民普遍关心的其他热点问题等。而这一点在省编《时事政治教育材料》的一书中很少涉及,需广大学生注意搜集。要关注身边的小事。课外学习既要关注国内外大事,也不能忽视身边的小事。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善于通过身边的小事印证、深化所学知识。要关注与我们思想实际紧密相连的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扣时代脉搏,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我们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我们身边的同学因家庭困难而中途辍学,就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想办法帮助他维护受教育的权利;其学习方式可以是召开主题班会、辩论会、写日记、记心得等。
7.要重视语句的组织和综合,注重多种能力的训练
实行“双开”考试后,特别是开放性试题的引入,学生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出现的漫画、图表、材料等发表自己的看法、感想、评论,突破定势思维,逐步培养自己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准确捕捉信息、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针对试题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实际,学生要多关注课本“探究园”和“实践与评价”中的提问、自己通过“阅读与感悟”材料后的感悟,启发自己动脑思考,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提高整理、归纳知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学生要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特别要审好题,弄清要求,然后回归教材中,把相关知识点找到,即“切入点”,然后多层次、多角度,发散思维去寻求答案,组织答案的语句。这几年安徽省的中考试题,非选择题部分灵活程度高,综合性强,往往一道题目的考查都涉及好几个知识点。如2005年的“维权在行动“,既考查学生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又考查学生对购物索要发票的看法和如何维权;2006年的“知荣辱 树新风”,既考查学生对漫画寓意的识别能力,又考查学生对反映主题的分析能力。要学会组织语句和内容;要根据所学知识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能望题生畏,根据自己意愿胡乱答题;要目光远大,避免答题“近视眼“,不能漏点或题意不清楚。
8.要回归课本,注重对所学知识的再梳理和巩固
在复习中,考生应对照《考纲》要点,回归课本,对所学知识逐一进行再梳理、再巩固,可适当将所学知识分专题归类,对重点知识、平时自己易错或易漏点的问题、学校的模拟试题、期中期末的考试试卷、教师在课堂上重点强调的问题要给予特别地关注。要清楚地知道所学内容所在的册数和页码,可做适当的整理,标清问题所在的位置,以便在考试中尽快“找到”答案;要适当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可做1至2套政治模拟试卷,也可与历史合卷做1至2套模拟试卷,以便合理地分配好政史答题的时间,提高答题的效果。
中考复习点1 政治学科的知识点多、复习量大,而且中考试题灵活多变,要在一年时间内进一步提考试成绩,就必须选择有效的学习、复习方法,熟练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同时要培养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把握开卷考试的脉搏,激发创新意识。
掌握依据
方向不正确,犹如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其结果是事倍功半。2006年中考命题方向体现出各学科的共性,如能力性、实践性、综合性;又体现了政治学科思想性、时效性;也体现了考试改革要求的人文性、开放性、新颖性。在学习过程中要明确把握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以避免盲目性。要特别关注课标中新增加或重点强调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每次考试的重点,要把这些知识点重组,抓住重中之重的核心内容进行内化。
构建体系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垫,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本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而相对于时政热点、社会热点,课本内容确实有一定的滞后性。而开卷考试所选取的材料又多为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因此有人认为,只要学习时政热点,抓住社会热点就行了,不需要学习教材,显然这是错误的。热点问题与教材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一方面,热点说明课本内容与观点。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用课本内容与观点可以解释、剖析时政热点。中考试题的形式虽然求新、求活,求变,具有开放性,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无论内容多新、形式多活,题型多变,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知识的支点,这就是说“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建议同学们按照“课题———节题———框题———目题”的顺序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然后仔细阅读教材,把每一“目题”下的知识点填充到图表的对应位置,使知识大树枝叶丰满。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脉络清晰、全面,有利于同学们把握各年级知识之间、课与课之间、节与节之间、框与框之间、目与目之间的内在联系。考试中同学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运用这些知识多角度思考问题、解答问题。
关注时政专题
中考政治是半开半闭卷考试,不管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模式都是“题干加问题”。“题干”多源于时政热点材料,所以,结合平时师生共同收集、整理的国内外重大事件,特别是与教材内容联系紧密的材料,以及与家乡建设紧密相连的材料。
近年来的“三农问题”、逐步取消农业税、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国家对重点贫困县学生实行“两免一补”、两会、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时政材料,与教材上社会主义本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国两制”等观点联系很紧,做这方面的习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角度设问,运用课本内容进行多角度的综合性认识,逐步提高思维的完整性、逻辑性、准确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调整思想心态
对开卷考试,不少教师、家长和学生存在着错误看法,一是认为开卷考试题目很容易,就是翻翻书,抄答案就行了,平时用不着花时间去学习政治,不少学生把原来阅读政治的时间用来学习其它学科;不少学校则对政治减少课时量,尽量少排课;其他学科的老师则经常从舆论上引导学生多学习其他中考课目,这种思想认识非常普遍。二是认为开卷考试题目很难、很活,答案在课本上又找不到,主要靠语文功底和临场发挥,时间花在政治上也是白搭,不如花在其他学科上。三认为开卷考试无需多花力气,平时做好笔记,临考时只需翻翻书和资料就行了,结果,每次考试单选题失分很多,影响总分成绩。
这些看法都是不可取的,开卷考试也需要记忆,教材上的基本观点、原理,有的需要重点记忆,有的需要理解。只有以记忆的知识作铺垫,答题才会得心应手。因此,一定要分清哪些知识只需理解,哪些知识必须记忆,平时做到有的放矢。熟悉、理解教材
中考政治命题突出对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形成恰恰是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所以,中考复习时,就要特别注重对课本基础知识 的深刻理解、把握。具体方法首先从目录、标题着手,在宏观上构建知识结构,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归类整合,比如说,有关发展教育、国家统一、标志、根本原因……可以整合在一起。只有对教材知识横向、纵向进行准确、全面、系统地把握,在答题时,才能运用自如,这是提高复习效果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时政搭台 注重能力培养
近几年来,各地的中考试题往往以时政材料为背景来命题,所以我们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要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能与课本主干知识相结合的热点材料为背景,多角度、多层面提出问题,训练自己对知识迁移、再生和重构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立足中考试题 掌握基本答题方法
政治中考题虽然年年在变化,但基本的题型具有相对稳定性。常见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材料分析说明题、实践活动题等题型,解答这些题型是有章可循的,如何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思路呢?最好的训练方法就是采用典型试题分析法,即研究分析历年的中考试题,这些试题在命题上都是较严谨的,我们可以研究探索它的设计意图、设题形式、设问角度、答案的拟定等命题思路,从中去发现、掌握这些题型的思路和方法,进而培养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下面就主要题型的答题思路和方法做一简单的总结。
选择题 政治学科考试中最重要的题型,它的形式主要有单选、多选等。目前中考最常见的形式是材料式最佳选择题,解答这类题型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审清题干。首先要准确理解题干中背景材料的意思,明确考查意图。其次要弄清题干所提问题的要求以及其规定的范围和角度。②分析题枝。这是进行正确判断的关键。在选择时首先排除本身错误或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要求的题枝,然后将符合题干要求的题枝入选。
简答题 为适应开卷考试命题形式的要求,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近年来简答题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形式有背景材料型、图表型、漫画型的简答题,要解答好这类题应做到:①准确审题。即审清题目的考查要求及题中的每一个关键信息点,并逐个分析。②答题要精练。在分析题中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回归教材,列举课本上的相关知识点,特别注意回答问题一定要紧扣材料,言简意赅,点到为止,不必详细阐述。③答案要点要全面。注意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作答。④表述一定要用政治术语。
辨析题 这类题型具有思辨性、灵活性,能综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创新能力。根据题目内容,辨析题大致可分为两类:①单观点型辨析题。该命题只包括一个观点,或正确观点、或错误观点、或观点不全面,解答此类型的辨析题首先要对题目观点进行判断,指出其是正确的、错误的或不全面的,然后进行分析,即说明正确的理由、错误的理解或不全面在什么地方。②复合型辨析题。这种类型的辨析题难度较大,是近年来中考常见题型。解答这类题型一定要认真审题,弄清题目涉及了几个观点,并注意各观点之间的关系,然后将每一个观点化为一个单观点型的辨析题来做。
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也叫分析说明题,是政治中考最重要的题型,其分值和难度也相对较大,要解答好这类试题,步骤如下:①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关键。审题包括审材料、审问题。审材料特别要注意抓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准确理解材料的基本内容。审问题即弄清题目所问问题,明确答题要求。②回归教材,寻找答案。回归教材一定要注意全面性,有时题目涉及的知识点会跨年级、跨课节。要注意多角度地联系教材知识。③理清思路,准确作答。注意思路清晰,逻辑性要强;知识点全面,要考虑要点的主次、先后,并用序号标明,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精练、规范,尽量使用政治术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同学们只要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一定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第二篇:初三思想品德课复习方法与技巧
初三思想品德课复习方法与技巧
思想品德课复习课量大、知识点多,而且理论性、灵活性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就必须选择正确有效的复习方法与技巧。
一、全面复习,夯实基础
全面复习,也就是要求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目的是通过全面复习,能够对思想品德课的所有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夯实基础,这是搞好复习的前提。
首先要通读教材,对教材各章节有个全面而又具体的认识。其次,要主动记笔记。对课堂教学中老师讲明的重点问题和理解的要点,要及时地标注到课本上。如把问题记到答案的旁边;划出段落中的关键词、句,标上序号①②③等。课堂上的笔记要简练,自己能看明白就行,但课后要及时再加以完善;如果老师有详细的板书,就应该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好笔记。
再次,要主动记忆和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有同学认为开卷考试不需要记忆,不要背诵,只要查查资料、翻翻书就行。但是从实际的考试来看,政、历合卷100分钟,一共十几本书,驾驶考试的紧张因素,如果每个题目都要查书或找资料,时间肯定不够。所以要走出开卷考试的误区,要及时复习,强化记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的基础上巩固所学知识,避免死记硬背。采用多种记忆方法,运用多种方式巩固知识。
以上内容如果第一轮没有打好基础,要注意在后面的复习中去弥补。
二、专题训练,提升能力
第二轮复习的目标是提升能力,形式主要是专题讲座。这一阶段要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串联构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网络,构成树状的知识结构。以某一知识为主干,把相关知识进行汇总,打破教材次序,围绕时政热点,得出一定范围内综合的考试问题,以及相关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这是在单元复习的基础之上,再把知识专题化、系统化的一个过程
第二轮复习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要求同学们不仅和老师一起总结专题相关的知识,而且要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能够使专题知识运用到各种题目和多种题型中去,成为解题的储备知识而不是死的条条。
同时在做题过程中要重视思路,知道怎样得出结论,要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为主。思想品德课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为今后实现有价值的人生做准备。中考也会为这种功能服务。中考不仅关注知识,而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定要克服“抄”的心理。有些同学在平时的考试中经常能在资料中找到原题或相近的题而抄到高分,总以为中考也可以投机取巧,有的同学甚至请家长抄答案来完成思想品德课的作业,这是很荒唐和危险的做法。中考是原创的题,而且都有一定的情景资料,情景资料是千变万化的,问题也是灵活多样的,想找到原样的题是不可能的。
三、搜集资料 学会总结
近几年思想品德考试,题目趋向情景化,人文化。注重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合紧密,更加强调考核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去所谓的“猜题押宝”是不可能出现,但我们可以根据近几年的出题特点,搜集一些典型的题目及做出相应的答案,结合专题训练,用一个专门的软面抄记下来,为中考可能出现的题目做些必要的准备。
结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陕西省近年来的出题特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关注学生的生活。根据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中考试题在设计上增强了德育功能,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引导。所以复习中要关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相关的问题以及以及
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道德品质、思维品质、能力品质等问题。如学生的失学情况、考试作弊、抄作业现象、乱花钱及其他浪费现象、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学生追星现象等。
第二、注意国内外大事、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与陕西省有关的重大问题,关注人文精神。中考命题紧扣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紧密联系当地的社会发展实际,注重体现积极的教育价值取向,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努力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宣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改革开放的成果,要让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生活以及人类自身发展,培养学生成为负责任的公民。2013年试题以当今的社会生活为背景,关注时政热点,如党的十八大、芦山地震、感动中国人物、禽流感、中国梦等热点新闻,在试题中都有体现,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彰显时代精神。选择题第10题和非选择题第25题分别以“陕西发布”和“陕西梦”为背景,引导学生树立关注陕西、热爱陕西、建设陕西的意识,把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与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有机结合,既增强了建设美好陕西的主人翁责任感,又体现了试题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第三、注意活动探究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命题加大主观题、开放性和实践与创新题的比例,突出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要注意包括:辩论会、板报、展览会、主题班会、调查报告、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进行家务劳动、参加校内的各种活动、参加校外社会公益活动或劳动等要会写出活动的目的、意义,会设计步骤注意事项、设计标语、写感想或启示等。
第四、掌握答题技巧,加强规范训练。
中考试题基本上依据课标,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所以我们在答题过程中既要关注教材,但是又不能完全照抄照搬教材。中考选择题题干情景化现象明显,每个题几乎都设置了具有时代感的情景材料,做题时要注意将题干中的材料与题肢联系起来综合考虑。对于非选择题,无论题目如何变化我觉得有两点是最重要的,即 “联系材料谈感想,回归课本找理论”。做每一个题目都要首先弄懂题意,揣测出题人的意图,找出答题方向。同时要在课本中找支撑自己观点的理论知识,答题时切忌全是自己的口头语言。中考的八个注重
考生在复习中应注重以下八点。
1.要研究《课标》和《考纲》,注重考点的复习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和标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分为三大部分,即成长中的我(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学法用法),我与他人的关系(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与义务),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中考考点是指《考试纲要》和《课程标准》中要求我们必须掌握的有关知识,如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的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等。近年来,我省实行了“双开”考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能力考核,但这并不意味着降低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要求。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是我们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理论依据,没有一定的学科知识是很难对一些问题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分析。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对知识的运用,二者密不可分。开放性试
题的特点之一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有的学生认为,开卷考试只要抄抄书就行了。实际上,开卷考试后,虽然考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减少了,但是基本的概念、原理还是需要识记,甚至要理解或运用的。因为开卷考试“开”的是课本或一定的资料,而在时间、空间、规则、答案逻辑结构的组织上都还是“闭”的。即使有一些题目,不是拘泥于教材,而是根据题意相关内容解答(即采意为主,采点为辅),但是在有限的时间中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知识都不熟悉,回答起来也是很困难的。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无论题目多么新颖,评分标准多么宽泛,但答案更多的是通过教材的相关原理或专业术语体现出来。有时,学生理解不透有关问题,只是知道在课本上大段大段的抄写,结果与答题内容无关,做了很多的无用功,也耽误了考试的宝贵时间。再加上,无论是人教版教材,还是鲁教版的教材都没有按照课标的顺序编排,这给考生在复习时增加了难度。在复习中,考生要根据《考纲》的要求,认真地对了解、理解、运用三个层次的考点进行研究,结合教材系统复习主要内容,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最好能够复述各单元的主要内容。要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主次分明、有的放矢。既要把整体知识分解为一条条易于接受的知识条目,又要注意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既要搞清一单元、一课、一目的内在结构,又要挖掘不同单元、课、目之间的有机联系,使知识以网络化呈现;既要注重强调知识结构,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示出来,又要能自由地发现知识,并从中领悟创造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经过这样的剖析、挖掘、创新,最终一定会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还要善于将一些重要的要点分解,将一些相关的要点联系起来,结合重大的时事政治和自身生活的实际,进行有效的复习。尤其对相关内容要进行归纳总结,按专题进行复习。
2.要研究考试命题的综合性,注重答题的完整性
思想品德课命题考查的内容注重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必备知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尤其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等。这说明综合性是思想品德考试的重要特征。综合性不仅是指知识内容上的综合,还有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上的综合;不仅是选择材料上的综合,还有在材料和知识的联系上的综合;不是单单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是在一定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有关知识,借助一定的思维过程,在思维过程中运用相关的方法来实现考查目标等,对于综合能力的评价与检测,应该从这些方面把握,并运用适当的形式加以落实,不能简单地把试题的综合性理解为知识的“大拼盘”。
3.要正确处理课内和课外的关系,注重能力的拓展实行开卷考试后,题目新、材料广、答案活,命题更加注重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更加真实与全面地模拟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引进了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以大量真实的感性材料吸引学生,而且要联系国内外重大时事进行复习,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参与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的能力。增强对时政材料的敏锐感,并以独特的视角发掘普通材料的价值和教育意义所在。这些都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非常重要的导向。考生要多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自身的思想行为实际,尤其是涉及重大的时事政治内容。对于时政复习,一是关注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典型性教育意义、正面的材料。二是关注时政材料的背景、内容、意义和重要作用。三是关注与知识的结合点如何结合?如何运用材料?如何与开展活动联系起来等。
4.要把握联结点,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联结点,即教材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点和考点与热点之间的结合点。加强对知识的系统逻辑归纳,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打破教
材的章节、各年级知识点的界限,并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横向、纵向的重现,通过归纳、比较,从更高层次上把握教材的体系,构建相应的知识网络,特别是要善于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纵向和横向联系,采用归类的方法使之系统化、专题化。
5.要关注热点,注重与教材内容的结合与渗透
时事热点问题常常是中考政治考查知识和能力的载体。时事政治所考内容为2013年5月至2014年43月底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国内和本地区的时政热点,具体可参考省编《时事政治教育材料》。在陕西省的中考中占6分,多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实际上,在每年的中考中,与时事政治相关的内容远不止6分。在近年来陕西省的中考中从选择题开始,一直到非选择题无不涉及到重大的时事政治内容。为此,我们要注意找出热点问题同教材知识的结合点,注重时事热点与教材内容的结合与渗透,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对热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认识和分析,从而提高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6.要关注本地实际,注重联系自身生活实际
要关注本地实际。近年来陕西省中考政治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结合陕西的实际考察所学知识。而这一点在省编《时事政治教育材料》的一书中很少涉及,需广大学生注意搜集。要关注身边的小事。课外学习既要关注国内外大事,也不能忽视身边的小事。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善于通过身边的小事印证、深化所学知识。要关注与我们思想实际紧密相连的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扣时代脉搏,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我们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我们身边的同学因家庭困难而中途辍学,就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想办法帮助他维护受教育的权利;其学习方式可以是召开主题班会、辩论会、写日记、记心得等。7.要重视语句的组织和综合,注重多种能力的训练实行“双开”考试后,特别是开放性试题的引入,学生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出现的漫画、图表、材料等发表自己的看法、感想、评论,突破定势思维,逐步培养自己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准确捕捉信息、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针对试题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实际,学生要多关注课本“探究园”和“实践与评价”中的提问、自己通过“阅读与感悟”材料后的感悟,启发自己动脑思考,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提高整理、归纳知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学生要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特别要审好题,弄清要求,然后回归教材中,把相关知识点找到,即“切入点”,然后多层次、多角度,发散思维去寻求答案,组织答案的语句。这几年安徽省的中考试题,非选择题部分灵活程度高,综合性强,往往一道题目的考查都涉及好几个知识点。要学会组织语句和内容;要根据所学知识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能望题生畏,根据自己意愿胡乱答题;要目光远大,避免答题“近视眼“,不能漏点或题意不清楚。8.要回归课本,注重对所学知识的再梳理和巩固
在复习中,考生应对照《考纲》要点,回归课本,对所学知识逐一进行再梳理、再巩固,可适当将所学知识分专题归类,对重点知识、平时自己易错或易漏点的问题、学校的模拟试题、期中期末的考试试卷、教师在课堂上重点强调的问题要给予特别地关注。要清楚地知道所学内容所在的册数和页码,可做适当的整理,标清问题所在的位置,以便在考试中尽快“找到”答案;要适当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可做1至2套政治模拟试卷,也可与历史合卷做1至2套模拟试卷,以便合理地分配好政史答题的时间,提高答题的效果。
第三篇: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复习方法与技巧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复习方法与技巧
思想品德课采用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能把中考考试要求、社会热点、解题技巧“颗粒归仓”,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做法。这里向读者尤其是教初三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介绍一种独特的复习方法,即“专题式复习法”。
所谓“专题式复习法”就是指围绕基础知识、社会热点、考试题型、考试心理等进行专题复习或辅导。这种复习方法由于跨章节、跨教材,“以生为本”,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比较宽、广,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深受学生欢迎。
一、巩固基础知识专题复习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和其它课程一样,都要把搞好基础知识的教学放在首位。因此,思想品德课复习课教学,首先也应把巩固基础知识作为第一要义。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教学,应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实际,对基础知识认真设计好适量的书面练习。练习题力求做到系统全面,重在基础同时,练习题的设计要尽量做到标准化,促使学生思考。这样,通过完成练习题,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熟悉教材的基本内容。
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有赖于教师在复习教学课中将教材内容梳理好,使内容系统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复习初三思想品德(科教版)第四单元时,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然后由教师归纳出本单元的考点与热点:
考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过程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
3、政府的报告、代表的仪案、会议的决议体现着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思想。……
热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2、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并把它板书出来,详细阐述构成课文的内容体系。可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全文的内容要点。避免了学生只孤立地掌握些支离破碎知识的现象。
我们在复习教学中,通过巩固基础知识专题复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学科主干知识形成知识树,建立起知识网络,学生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时才会出现“会当岭绝顶,一揽众山小”局面,达到满意的解题效果。
二、热点问题专题复习
“题在书外、理在书内”,“以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素质教育为要求,加强与社会热点、社会实践及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通过试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与自然、关注国家现代化”,这是近些年来中考命题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在初三后期教学中,作为初三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按照《思想品德考试要求和范围》所要求考查时间内,对国内、区内及本市发生比较大的事件进行必要的筛选,找到影响力大、影响时间长的重大时政事件,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反映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形成问题,并进行讲授、分析,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而且还要让学生关心热点问题的最新动态,甚至吸取最新的理论成果。
多年的初三毕业班教学实践表明,筛选重大时政热点问题原则与方法是:以近期为主、远期为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知识为主,科技教育体育文化卫生为辅;法律知识以运用为主,理论为辅;以定性热点为主,争议热点为辅;以长效热点为主,短效热点为辅。
通过热点问题进行专题复习,学生可以开阔视野,活跃思维,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以致用,体现思想品德学科的时代性、实用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社会生产,关注社会生活,实现思想品德学科固有育人功能。
三、考试题型专题复习
在考试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答题不注意方法技巧,只知道照抄照答。因此,在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把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作为一个重点,提醒和指导学生对题目进行认真审阅、分析,弄清题目内容是属于教材的哪一部分,然后再根据题意认真作答。避免学生出现答案写得不少,得分却极少的现象。通过经常性地讲练,使学生熟中生巧。
思想品德考试题,目前由单项选择题(又称客观题)、材料说明题和实践与探究题(又称主观题)三大题型构成。解答客观题的逻辑思路和步骤。对题干的审题是关键,题干往往由立意、情景、问题设置三部分构成,通常采取“一看、二抓、三领、四想”来指导读题干,“一看”就是要看设问,弄清题设问的指向,看看题目设问是法律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知识或时事政治,以及哪个知识范围;“二抓”就是要抓关键词,采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号法;“三领”就是要领悟出题者的意图----考什么原理;“四想”就是要想思想品德术语即:书本术语和时政术语。弄清题干基础上,对题肢一般采用“三排一保留”办法即可以做对选择题,“三排”就是一排谬二排异三排重,在题干是正向选择前提下,那么题肢中的知识错误、观点错误、正误混杂、张冠李戴、模棱两可、与事实不相符就要被排除,在将剩下的题肢代入题干的指向性和逻辑性中去排异,同时还要注意题肢的观点不是回答题干的问题,而是对题干意思的变相重复,须排除掉。经过“三排”之后剩下的题肢就是正确选项了,最后还要将正确的选项再代入题干中的指向性和逻辑性中去验证。如果题目是要求选最佳答案的,那就用“最直接、最根本、最全面”去指导做题。
解答主观题的逻辑思路和步骤。一是要带着设问对材料进行逐段、逐句、逐层地进行阅读,找到关键词语,通过关键词语上升到所学理论。二是归类对号,落实课、节、框,试题虽然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在读题时,须判明答题要用教材哪些章、节、框的内容,这样就缩小了思考范围,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三是规范化答题的一般步骤:第一是先归纳题目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第二步是说清有关理论观点,即说清材料说明问题的理论依据;第三是用事实证明,答题不仅要有理,而且要有据;第四是表明态度或简述自己的认识体会。这四步并不是回答所有主观题都必须具备的,要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分别加以运用。
答题时一定要使用思想品德课中的观点,而不能使用自己创造的语言、概念及社会、家庭流行的俗语。只有使用教材中的观点,才能做到表述规范、准确、科学、简洁,才能和阅卷老师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形成共识、减少误解。
通过考试题型复习,要贯穿考试技巧方面知识教学,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掌握解决各类题型的技巧。学生在参加中考时,就会有备而去,满意而归,考出比较满意的成绩来。
四、考试心理专题辅导
初三学生考试过程的心理障碍主要有四种现象:第一种现象是心理过分紧张而怯场;第二种现象是情绪低落、丧失信心,在考试中由于考试者出于被迫参加,或是认为目的达不到,或是在应试过程中预感成绩不好,或第一堂考试试题难度较大,对第二堂考试中考试者心理带来干扰,表现为消极,没有信心,直至不能坚持下去;第三种现象是外来“刺激”对心理带来的干扰,在解答试题过程中,考试者在对所学知识经过回忆,联想、知识重现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时,突然外来“刺激(”包括监考教师来回走动、别人试卷翻的哗哗声、考试秩序混乱、附近传来噪声等)往往容易使“神经联系”中断,强“刺激”还能使原来已知“信息”难于“提取”,其结果影响考试者的正常答题;第四种现象是偶发事项对心理带来的惊慌,在考试者缺乏思维准备情况下发生一些事项、事件,会使考试者惊慌失措,心理紧张,影响正常思维,造成考试者考不理想的成绩来。
由于中考强大的作用及社会的高度重视,考生在考前、考中出现一定程度的考试心理障碍是正常的。那么,教师在初三后期采用考试心理专题辅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的结果。教师可以采用这些专题辅导,如考生如何度过考前“学习高原现象”、如何树立中考信心、如何调整考试情绪与状态、如何看待考试焦虑、如何克服中考考试中“克拉克现象”等,使初三学生在参加中考时有比较充分的考试心理准备,从而在中考中发挥出超常的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绩来。
总之,“专题试复习法”是一种比较切合初三后期教学实际,学生比较欢迎,教学实际效果比较好的一种复习方法,值得初三思想品德教师借鉴。
第四篇:初三思想品德课教学总结
本学年本人担任了初三四个班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与复习工作,是我第一次使用山东版的教材。虽然感到很累,压力很大,但在年级组、主任的带动和帮助下,始终抱着“对自己负责,更要对学生负责,要对学生的中考负责”的信念,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
教师方面 :
1、制定教学计划,注重中考发展方向,认真备课和教学。
由于我是第一次胜山东版的教材,无论是对教材的熟练程度和驾御能力,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把握,还是对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应对中考的方法,都有不少的缺陷。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并且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注意把自己积累的时政热点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以开阔学生视野,也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将时政热点潜移默化的吸收,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2、练习册、参考资料的使用。
政治只选用了由成都市教科所出版的《中华一题》作为练习册,在使用的过程中教师挑选好符合最新的课程要求的题目,其他的有选择让学生去做。
我把76个知识点给学生做了总结,编写成复习提纲,使用效果很好,尤其是知识点归纳、答题思路分析这两方面特别做得非常好。
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类听课、讲课,不放过任何向他人学习的机会;不仅如此,我还走访其他学校,诚恳向本专业老师指教。在听课后,仔细认真的写好听课反思,以便更好的学习他人的长处,寻找自己的短处,补己之短。
学生方面:
1、防止两极分化
政治这一科区分度不高,但是也会出现两级分化的情况。这在教学上带来了不少难度,学习好的学生感觉吃不饱,学习差的学生感觉老师说得太快、听不进。老师在备课时所选择的事例要有典型,从多角度分析材料,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对进步慢的学生课后要做必要的学习方法辅导和重难点的提点。
2、掌握学生心理动态
初三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尤其是成绩中上的学生。曾有很多学生来找我咨询,当时他们表现出来的焦虑很明显,夜里失眠、多梦,影响他们白天的学习。成绩中下但希望考上高中的学生也出项不安、焦虑的现象。对这一部分的学生,老师帮助他们释放心理压力,化压力为动力。另一方面,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自己成绩不好,或者因为父母能帮他们轻易考上高中,所以放弃了努力,此时教师应帮助他们认识到个人努力的重要性,学会对自己负责,克服依赖心理。科任老师不仅仅是上课,同时要利用课堂教学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领导方面 :
年级领导非常关心我们中考的情况,跟进我们的工作,对我们给予必要的心理指导。关注我们的身体状况和教学情况,与我们交流思想。同级组间老师团结一心,每位科任老师都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各位老师都积极交流教学心得,让我快速成长。
人的经验是慢慢积累的,在半年教学中我也许多不足不处:
1.在课堂教学中,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但有时由于初三课堂的知识容量较大,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导致部分学生最后干脆不学了,只等拿毕业证。
2.期望值过高,在教学过程中有时急躁冒进,欲速不达。而且,个别学生对老师的要求无动于衷,喜欢拖拉不完成任务,没有找到更具体有效的方法教育学生。
3、在复习中,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划了重点,但是有片面性,个别知识点漏掉了。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重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教学中工作中,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加强对教材的驾御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领会新课改的精神,使学生主体性更进一步充分发挥出来。
2.改良课堂结构和提高课堂效率,杜绝不想学、无所谓的现象的发生。
3.认真并及时的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
4.继续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及时纠正和改过,使自己的素质不断提高。
5.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懒惰思想严重,学习自觉性不高,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有了今年的经验,我想在以后的毕业班工作中,我会更好的发挥,与老师、同学们共同进步!
第五篇:2013初三数学期末考试复习方法及技巧
2013初三数学期末考试复习方法及技巧
深刻理解概念。
概念是数学的基石,学习概念(包括定理、性质)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许多同学只注重记概念,而忽视了对其背景的理解,这样是学不好数学的,对于每个定义、定理,我们必须在牢记其内容的基础上知道它是怎样得来的,又是运用到何处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来解决问题。多看一些例题。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老师在讲解基础内容之后,总是给我们补充一些课外例、习题,这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学的概念、定理,一般较抽象,要把它们具体化,就需要把它们运用在题目中,由于我们刚接触到这些知识,运用起来还不够熟练,这时,例题就帮了我们大忙,我们可以在看例题的过程中,将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具体化,使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由于老师补充的例题十分有限,所以我们还应自己找一些来看,看例题,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能只看皮毛,不看内涵。
我们看例题,就是要真正掌握其方法,建立起更宽的解题思路,如果看一道就是一道,只记题目不记方法,看例题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每看一道题目,就应理清它的思路,掌握它的思维方法,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或同类型的题目,心中有了大概的印象,做起来也就容易了,不过要强调一点,除非有十分的把握,否则不要凭借主观臆断,那样会犯经验主义错误,走进死胡同的。
要把想和看结合起来。
我们看例题,在读了题目以后,可以自己先大概想一下如何做,再对照解答,看自己的思路有哪点比解答更好,促使自己有所提高,或者自己的思路和解答不同,也要找出原因,总结经验。
各难度层次的例题都照顾到。
看例题要循序渐进,这同后面的“做练习”一样,但看比做有一个显著的好处:例题有现成的解答,思路清晰,只需我们循着它的思路走,就会得出结论,所以我们可以看一些技巧性较强、难度较大,自己很难解决,而又不超出所学内容的例题,例如中等难度的竞赛试题。多做练习。
要想学好数学,必须多做练习,但有的同学多做练习能学好,有的同学做了很多练习仍旧学不好,究其因,是“多做练习”是否得法的问题,我们所说的“多做练习”,不是搞“题海战术”。后者只做不思,不能起到巩固概念,拓宽思路的作用,而且有“副作用”:把已学过的知识搅得一塌糊涂,理不出头绪,浪费时间又收获不大,我们所说的“多做练习”,是要大家在做了一道新颖的题目之后,多想一想:它究竟用到了哪些知识,是否可以多解,其结论是否还可以加强、推广,等等,还要真正掌握方法,切实做到以下三点,才能使“多做练习”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必须熟悉各种基本题型并掌握其解法。
课本上的每一道练习题,都是针对一个知识点出的,是最基本的题目,必须熟练掌握;课外的习题,也有许多基本题型,其运用方法较多,针对性也强,应该能够迅速做出。
许多综合题只是若干个基本题的有机结合,基本题掌握了,不愁解不了它们。
在解题过程中有意识地注重题目所体现的出的思维方法,以形成正确的思维定势。
数学是思维的世界,有着众多思维的技巧,所以每道题在命题、解题过程中,都会反映出一定的思维方法,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注重这些思维方法,时间长了头脑中便形成了对每一类题型的“通用”解法,即正确的思维定势,这时在解这一类的题目时就易如反掌了;同时,掌握了更多的思维方法,为做综合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多做综合题。
综合题,由于用到的知识点较多,颇受命题人青睐。
做综合题也是检验自己学习成效的有力工具,通过做综合题,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所在,弥补不足,使自己的数学水平不断提高。
“多做练习”要长期坚持,每天都要做几道,时间长了才会有明显的效果和较大的收获。如何对待考试
学数学并非为了单纯的考试,但考试成绩基本上还是可以反映出一个人数学水平的高低、数学素质的好坏的,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是必不可少的。
功夫用在平时,考前不搞突击,考试中需要掌握的内容应该在平时就掌握好,考试前一天晚上不搞疲劳战,一定要休息好,这样,在考场上才能有充沛的精力,考试时还要放下包袱,驱除压力,把注意力集中在试卷上,认真分析,严密推理。
应试需要技巧,试卷发下来后,应先大致看一下题量,大概分配一下时间,做题时若一道题用时太多还未找到思路,可暂时放过去,将会做的做完,回头再仔细考虑,一道题目做完之后不要急于做下一道,要再看一遍,因为这时脑中思路还比较清晰,检查起来比较容易,对于有若干问的解答题,在解答后面的问题时可以利用前面问题的结论,即使前面的问题没有解答出来,只要说清这个条件的出处(当然是题目要求证明的),也是可以运用的,另外,对于试题必须考虑周全,特别是填空题,有的要注明取值范围,有的答案不只一个,一定要细心,不要漏掉。
考试时要冷静,有的同学一遇到不会的题目,脑袋立刻热了起来,结果,心里一着急,自己本来会的也做不出来了,这种心理状态是考不出好成绩的,我们在考试时不妨用一用自我安慰的心理:我不会的题目别人也不会,(俗称精神胜利法)或许可以使心情平静,从而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当然,安慰归安慰,对于那些一下子做不出的题目,还是要努力思考,尽量能做出多少就做多少,一定的步骤也是有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