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汽车新产品上市监测研究季度报告
中国汽车新产品上市监测研究季度报告
北京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原北京新华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认为,新产品开发与上市是汽车企业推动市场发展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汽车新产品的上市可以体现汽车企业在产品线策略上的规划特点,而结合内、外环境进行产品线的科学规划,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正是当今汽车企业需要不断关注的问题。
此篇《中国汽车新产品上市监测研究》就是从汽车产品上市出发,落脚于汽车企业的产品线规划,一方面定期对上市新车进行监测,另一方面分析新车上市体现出的产品线策略特点,并综合每期的案例分析,为汽车企业提供产品线规划的案例依据与管理理念,是汽车行业企业经营与投资的重要参考。
新产品上市概况及特征分析
在2005年第三季度里,北京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共统计到有77款用于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汽车新产品上市。这个数字一方面既包括中国国内生产的产品也包括国外生产的进口产品,另一方面不仅包括企业以全新品牌方式推出的新产品,而且涵盖了企业在同一品牌下推出的新型号产品。本章结尾处对当月新车的车型、产品、制造商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汇总(见下页表1-1)。
从定量角度分析可知,2005年第三季度的新车上市态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乘用车新产品数量远多于商用车,而且乘用车中轿车新产品仍然占大多数1。如图1-1所示,本季度乘用车新品达到65款,是商用车的5倍多。而在乘用车中,轿车新品数量远居首位,SUV新品数量虽然比轿车少很多,但仍比MPV和商用车多,因此仍然可以判断SUV市场虽然日趋理性,但一定的热度仍然存在。
*中外合资企业仍然是轿车新产品的主力军,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乘用车和商用车两类新产品中表现迥异。如图1―1所示,中外合资企业的新产品总数为32个,远远多于其他三种类型企业新产品数量,其中乘用车新产品为31种,几乎占据了乘用车新产品的半壁江山,其他三种类型企业的乘用车新产品数量势均力敌。国有企业的商用车新产品数目为9种,占据商用车新产品的四分之三,外商独资企业未涉足商用车新产品领域。除了国有企业的乘用车和商用车新产品数量相当之外,其他三类企业的新产品主要是乘用车新产品。
*全新上市的新品牌产品数量远低于新型号产品数量,其中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主要依靠新型号产品进行市场开拓,而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均衡使用新品牌产品和新型号产品渗透市场。如图1-2所示,77种新上市的产品中有28种新品牌产品,49种新型号产品,二者相差悬殊。可见2005年第三季度汽车企业更多地依靠新型号产品上市来争取市场份额。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的新型号产品和新品牌产品的比例分别是23:9和8:3,新型号产品占绝对优势;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该比例分别是12:9和6:7,不相上下。
图1-2 2005年第三季度中国上市新车新品牌产品与新型号产品对比(单位:种)资料来源: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研究
注:
1、*“形式”表示该产品是属于新品牌产品或者新型号产品。
2、本报告所涉及的商用车均指传统上认为的客车和卡车,对于划入汽车新分类标准中的微型客车等交叉车型,出于统汁的方便,本报告统一将其列入商用车。
9、宝马新3系共3款新车,其中两款在伞晨宝马实现国产、一款为原装进口。
资料来源: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研究
汽车企业产品线策略分析
通过分析2005年第三季度上市的部分国产汽车,我们总结了这些产品体现出的产品线策略特点:以同品牌更新换代产品为主,少数产品是向高、中、低端发展的新品牌产品,跨类别新产品极少,新型号产品在原有基础上体现为品质优化、多样化、性价比提高等特点。下页表2-1汇总了这些主要汽车新品。
同时,我们分析了第三季度大部分投放国产汽车新产品的企业,以及所投放新产品在企业产品线中的位置,从中了解到了这些企业在产品线策略上的规律与特点。
产品线的高端延展
企业原有产品线向高端发展意味着产品质量、性能、价格的提升,而企业为了从过去的低端形象中树立起较为高端的形象,往往会创造一个全新的品牌来诠释新的涵义。辽宁曙光的傲龙CUV、上海通用的别克GL8陆尊、东风悦达起亚的赛拉图、北京现代的NF御翔、上海华普海域305都相比各自原有产品链条中同品牌上升了档次,品牌高端化在开发和销售上要付出更大成本,承担更多风险。
辽宁曙光――辽宁曙光的主打产品是“黄海”牌客车;在皮卡市场有三款车型,价格属于同类的中低档;在竞争激烈的SUV市场,辽宁曙光也有多款车型。继瑞虎、哈弗、中兴无限等CUV先后登场,辽宁曙光又推出了新一代都市休闲多功能车型傲龙CUV,成为中高档CUV市场上的一颗新星。
东风悦达起亚――在赛拉图上市前,东风悦达起亚拥有主打产品嘉华、远舰、千里马三大品牌。于2004年上市的商务车嘉华属于中端MPV产品,远舰主攻中端轿车市场,而千里马系列集中在10万元以下的经济型轿车市场。赛拉图使东风悦达起亚产品矩阵更臻完整。
北京现代――北京现代主要生产索纳塔、伊兰特两大轿车品牌和途胜SUV。索纳塔是中级车市场的一款竞争车型,伊兰特是“新三样”之一,属于经济又不乏品质的家用汽车产品。途胜是一款中级SUV。新品NF御翔是对北京现代品牌的又一次诠释,是北京现代产品链条的高端延伸。
产品线的中端补充
中端补充是针对产品线已较完备的企业,该类企业务档次差异较为清晰,企业也有明确的定位,进行中端补充是对产品线的进一步充实和优化。同时,此类企业也以合资企业为主,还包括国内进入较早的企业。
长安福特――在推出福克斯以前,长安福特公司有蒙迪欧和嘉年华两大系列国产轿车。其中蒙迪欧属于中高档轿车,福特嘉年华属于经济型轿车,竞争的是10万元以下的三厢小排量轿车市场。福克斯的加入弥补了长安福特产品线的中端链条,也逐步实现福特公司在华的战略布局。
吉利汽车――吉利汽车拥有豪情、美日、美人豹、华普和自由舰5大品牌,产品线排列较为紧密。优利欧温馨版和美人豹自动挡都是在各自品牌下的延伸,自由舰1.3L小排量款进军中级车市场,美日之星继承美日产品仍然保持高性价比路线,也是对吉利系列产品中低端部分的进一步巩固。
产品线的低端延展
中低端市场的消费者购车门槛较低,因此这部分市场也是企业竞争最为白热化的市场,无论是新进入该行业的企业还是产品线已臻完善的的企业都对这块市场都较为看重,这也比较符合中国目前汽车消费的特点。
东风日产――东风日产以阳光为首,在中国逐步实现六款NISSAN车型的国产,包括位居中高端品牌的天籁、中端品牌的蓝鸟、阳光和颐达,以及两厢骐达川DA(其中风神已停产)。骐达TllDA从价位、配置等来看属于中级轿车,目标定位于更为年轻、追求个性和品质的消费者。
上海通用――上海通用产品线由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三大品牌构成,分别涵盖了高、中、低三个档次。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三大品牌各有表现,从品牌塑造方面来看,凯迪拉克提升了别克和雪佛兰的品牌形象。雪佛兰乐骋的上市,使企业产品线的完善过程更向前迈进了一步。
长丰汽车――长丰汽车集团主攻轻型越野车市场,拥有猎豹、猎豹飞腾、猎豹黑金刚等十余款中高档轻型越野汽车,以及和日本三菱集团合资生产的国产帕杰罗系列产品。随着SUV的销量下跌,长丰推出猎豹奇兵这款自己研发的产品,改变了长丰一直以来占据中高端SUV市场的战略,表明其开始进军经济型SUV市场。
北汽福田――福田旗下有欧曼、欧V.风景、奥铃和时代汽车等品牌,涵盖了商用车中的35吨级以下卡车全系列产品、轻客、SUV、皮卡产品及大中型客车系列产品。近期福田的“冲浪”和“SAGA传奇”两大全新品牌同时抢攻SUV市场,标志着福田汽车正式进军乘用车市场。
长春一汽轻型车厂――该厂主要整车产品为一吨、二吨、三吨系列客车及货车底盘等零部件和一吨、_二吨车的前后轿及主被齿轮。“长轻牌”轻卡(低速车)是在原小解放的技术平台上设计开发的新品牌。这种高配置、低价位的轻卡(低速车),主要是针对市场上使用农用车第二次换车的用户群体而开发的。
江铃汽车――目前主导产品有陆风乘用车系列陆风X6、陆风X9和陆风新世界三大系列近20个品种;商用车系列“全顺”轻客、JMC轻卡等产品500多个品种。9月上市的陆风X6舒适版是陆风X6品牌的拓展,进一步丰富陆风的产品线。
同档次产品的型号多样化
除了通过新品牌延长产品线来触到新的市场,企业经常会在原有产品基础上进行改进,或是排量不同、或是内饰不同、或是性能改进。型号的改进是对该品牌的进一步优化和巩固,开拓一块更细分的市场,企业试图在该品牌已站稳的市场上再增添一些砝码。相比开发全新品牌,同档次产品的型号多样化不失为代价更小、更易见效的一种策略。
上海华普――上海华普产品线不长,种类较单一,然而特色鲜明,主要包括海域、海迅和飚风三大系列轿车,主攻经济型低排量小型轿车市场,2005年初刚推出了飚风05款。新上市的海域205属于家用经济的两厢车型,性价比上具有一定优势。
南京菲亚特――南京菲亚特在中国推广的车型有菲亚特?派力奥、菲亚特?西耶那、菲亚特?周末风三款紧凑型家庭轿车,三款车从价格和消费群上都较集中。2005年7月26日,南京菲亚特将升级版派力奥、西耶那、周末风3个系列4款新车型推向市场,而9月上市的菲亚特?西耶那1.5FSX也是对南京菲亚特自身产品谱系中端部分的扩容。
上海大众――上海大众的产品包括普桑、桑塔纳3000(超越者)、商务型的中高级车帕萨特、时尚紧凑型轿车POLO、紧凑型经济轿车GOL以及兼具轿车和MPV的多功能的途安等6大系列几十个品种。其中,帕萨特是上海大众销售最好的车型,进军国内中高级轿车市场。而在05款帕萨特1.8T手动天窗版车型的基础上的增值版车型和帕萨特2.0升自动型超值款,属于产品的延伸型。
天津一汽――天津一汽旗下的威姿、威乐、夏利三个品牌在经历了各自的发展道路之后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型轿车领域的三个典型。7月上市的1.3L威乐在自身的产品谱系中属于较高端。而8月推出的夏利新N3共有6款不同配置的车型,在品质上有较大提升。
吉奥汽车――吉奥汽车的产品主要是皮卡和SUV。在SUV领域吉奥有帅驰、凯旋两大品牌,在配置和定位上前者档次要低于后者,不过都属于同类中性价比较高的车型。这次吉奥推出的全新柴油SUV,主要是针对目前市场上对高质量、高性能、低油耗、低排放柴油SUV的需求呼声而推出的。
奇瑞公司――奇瑞公司目前主要产品有QQ、风云、旗云、东方之子四种轿车车型和瑞虎SUV,分别锁定低档型、经济型、中档型、中高档型和经济型SUV市场。8月的“QQ先生版”是QQ品牌系列下更具特色和针对性的产品,再次强化了其低端产品线,而其余品牌的维持力度近期相对较弱。
一汽―大众――一汽―大众有捷达、宝来、高尔夫、奥迪和开迪5大系列品牌。其中捷达属于经济型小排量轿车;宝来是一汽―大众主攻中偏高档轿车市场的一款车型;高尔夫是运动型紧凑两厢车,定位于该市场的中高档;奥迪则占领中高档轿车市场;而开迪系列则属于多功能车领域。7月一汽-大众接连推出宝来的运动版、奥运限量版两款,捷达伙伴和奥迪简装版。
北京现代――北京现代主要生产索纳塔、伊兰特两大轿车品牌和途胜SUV。索纳塔是中级车市场的一款竞争车型;伊兰特是“新三样”之一,属于经济又不乏品质的产品。途胜是一款中级SUV,8月推出的途胜2.0小排量是继2005年6月北京现代推出2.7L产品之后的第二款途胜系列产品。
东风本田――东风和本田合资的起步产品和主打产品为CR-V运动型多功能车。4月上市的新CR-V动力、外观、内饰。适时四轮驱动、排放技术方面进行了升级,产品集进一步成熟和壮大。8月2.0L、2.4L手动挡的推出,把握住中档SUV市场的特点,使节能、驾乘乐趣等优势竞争地位得到提升,产品链更丰富。
一汽吉林――该公司主要生产一汽佳宝微型客车、微型卡车等各种系列及其专用车。一汽佳宝AV6是完全自主开发和生产的经济型微客,把目标客户定准农村市场。一汽佳宝全新系列微车AV6的加入使一汽佳宝形成了CA6360、CA6361、AV6微型客车和1010A微型卡车四大系列,在一汽的产品线中是向低端延伸。
长安汽车――长安汽车产品包括各种型号的长安牌微型厢货车、微型货车、奥拓微型轿车、CMS都市多功能车以及用于微型汽车的发动机等零部件。9月上市的CM81.6L作为长安汽车首款自主研发车型推出的延伸产品,进一步增强了长安在中高档小排量车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是长安汽车从微车向微型多功能车迈进的重要一步。
东南汽车――东南汽车拥有和别克GL8、奥德赛较量的MPV菱绅,风云一时的RV富利卡及2005年的新品富利卡菱动,轻型客车得利卡和进军中级车市场的菱帅品牌。于9月呈现给消费者的菱帅“满足款”性价比更高,在技术上更接近国际水准,在性能上更贴近消费者需求,以及顺应低能耗的趋势。
一汽红塔云南汽车――公司目前生产
1.0L小排量的经济型轿车-汽红塔幸福使者,“蓝箭”系列工程车,解放蓝箭系列卡车,包括从小卡、微卡到轻卡等7款不同吨位的车型,以及不久前上市的“高原骑兵”SUV多功能车、一汽霸菱MPV等,产品种类较多而全。9月一汽红塔的解放“霸铃”入世,进一步丰富了一汽红塔轻卡系列产品。
重庆红岩――重庆红岩汽车公司拥有红岩、斯太尔两大品牌、33大系列、1700多个品种、载重涵盖5吨~60吨的重型汽车,及总成、零部件产品。红岩新大康金刚和斯太尔霸王两款新车均为系列车型,包括自卸车、载货车、牵引车等重卡领域的多种车型,在各方面技术性能上进行了全面升级。
东风雪铁龙――东风雪铁龙现拥有四个系列雪铁龙轿车产品:经济型轿车富康、中档家用轿车爱丽舍、中高档私家车产赛纳和中高级轿车萨拉毕加索系列,全面覆盖和满足了从7万~20万元价格黄金区间的中档轿车的市场需求,产品线明晰,各档次定位明确。双燃料爱丽舍早在去年就已投放成都出租车市场。
产品线类别的扩展
类别的扩展相对来说最不容易,和前三种方式的新品引入比起来,这种方式的风险最大。企业要打造一类完全不同的产品,从设计开发乃至生产线从头到脚都可能会增添新内容。一般来讲,企业在进入完全不同的产品领域时会在已有产品线基础上发挥优势,或者通过和其他企业联合或收购产品线的方式推出全新类别的产品。企业在整合这些优势时要充分考虑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比率,市场固然诱人,然而代价也很可贵。
浙江飞碟――浙江飞碟汽车制造公司目前已拥有客车制造、SUV制造、中轻型卡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环卫设备制造、专用车制造等六大制造事业部,在产8款客车、1款环卫车和一款专用车。飞碟UFO是浙江飞碟历经三年成功研制开发的第一款SUV,也是国内首款时尚的全新三门车型。该车的上市表明浙江飞碟正从商用车领域向乘用车领域延伸。
北汽制造――北京汽车制造厂的主要产品集中在越野车/SUV、商用车和专用车、改装车领域,有陆霸、雷驰、战旗、传统车、轻卡、轻客、专用车等产品、150多个品种的产品线。在越野车方面走低端路线,在SUV方面进军中端市场。北汽陆铃SUV是陆铃系列中的首款SUV。
江淮汽车――江淮汽车乘用车领域的瑞风MPV长期在国内销量位于前列,旗下拥有瑞风、瑞风Ⅱ以及“彩色之旅”三大系列产品。
7、8月在商用车市场相继推出重卡格尔发和微卡小薇,9月又在瑞风全系列品牌下向市场投放装备了柴油版本车型,包括兼顾商务和越野。
无论向高端、中端、低端发展还是丰富原有产品系列,企业都是在用新品补充和完善自己的产品线,用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渗透原有市场。然而,向高端发展可能意味着花费较多的资金、时间和精力,要以牺牲销量为代价,而向低端发展可能意味着破坏原有的高端形象,失去原有客户的品牌认可,从而流失客户。另外,产品线的成功塑造不会是像推出新产品那样简单,而是需要长远的战略规划和对全方位营销的重视。
新产品上市特别结论与建议
季度新产品上市特别结论
从前边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从第三季度来看,整个汽车市场新上市产品一共有77款,涉及24家企业,其中以一汽大众、吉利汽车、南京菲亚特等推出新产品最多,新品牌轿车达到8种,2003年和2004年全年轿车新品牌数量在20个左右,因此2005年汽车新产品上市更为频繁,引发激烈的市场竞争。汽车企业不断通过新产的上市拓宽或者强化其产品线,最终目的是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巩固其竞争优势,同时也导致整个汽车市场更加细分。
2.创新速度加快,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最终推动力量。目前中国整个汽车行业各种新款车型不断推出,创新速度也在加快。虽然中国的汽车市场依然以合资为主,但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民营资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汽车作为中国政府不断支持的主导产业,积聚了大量的民营资本,而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和竞争,民营企业的创新意识不断加强,在第三季度中,推出新产品的企业中,民营企业有8个,而且单吉利汽车就推出4款,这充分说明民营企业的创新观念不断在加强,很可能在未来的汽车产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国有企业的创新意识也在加强,本季度推出新产品9种。
针对产品线建设的建议
汽车产品线的建设在汽车企业的整个竞争策略中十分重要。在第三季度中,众多企业通过推出新产品从不同的方面在拓展产品线或者强化产品线,但是在整个产品线的建设中,企业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企业新产品的推出应该与企业发展战略保持一致。企业推出新产品不仅仅是一个短期的策略问题,更应该立足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一方面新产品的推出将会影响到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定位,汽车在中国依然是一个高消费产品,品牌十分重要,如果一个一直定位于高端的企业忽然推出低端产品,必然造成该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整体定位,从而影响其高端产品的消费需求,因此定位于高端用户的企业不应该因为低端汽车消费需求的增大而盲目进入低端市场;另一方面新产品的推出将会耗费现有的资源,对企业来说,将会围绕企业战略,集中优势资源,而一旦推出新产品就需要分担出一部分优势资源承担新产品的推出、推广,销售费用,甚至要承担一定时期内的亏损,因此企业在推出新产品时,需要慎重考虑其与企业整个战略是否相一致。
2.新产品的不断推出不是企业竞争优势提升的必然条件,核心技术才是关键。在现在的企业竞争中,差异化和低成本是企业的两大竞争策略,而往往差异化的效果更加明显,但是所需要的能力更高。而某些汽车企业盲目的追求差异化,只注重汽车外观的不断推陈出新,却忽略了核心技术才是致胜的关键。而在汽车产业链中,发动机技术是核心环节,中国国内大部分企业使用的都是国外企业的发动机,使用本土发动机的企业极少。因此,企业应该从核心技术着手,建立起核心竞争力。
3.产品线的塑造需要长期的战略规划和全面的营销策略。产品线的塑造不是单可以通过推出新产品就能够实现的,特别是低端企业在进入高端市场时,所要承担的风险更大,不可急于求成,而更应该从本质着手,在取得技术突破以后再向高端市场迸发。
第二篇:新产品如何上市营销
新产品如何上市营销
《中国企业营销难题》调查活动,使我们对中国企业营销的现状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中国企业营销仍处在导入期。本篇所论述的一个话题,就是目前企业较为头痛的问题之一。
调查结果(三):你认为市场营销最困难的是哪几项?
1.47.5%
市场拓展问题
2.48%
新品种的确定与上市策划
3.30%
新产品上市的市场调查
4.30%
产品与市场定位
5.47.5%
有关营销管理问题
6.13%
产品命名与商标注册
7.11.3%
产品的开发问题
以上7个问题均与新产品研发及推广有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对市场进入、新产品上市营销策划作一较为全面明晰的陈述。
一、关于市场进入的论述
市场进入是企业根据自己的市场扩张战略而决定进入到一个本企业尚未开发和涉足的新区域或产业领域的行为与过程。这一定义可作如下界定:
其一,市场进入必须服从于企业自下而上和扩张的整体战略。企业何时进入或退出市场应从企业的全局利益考虑,而不存在一个单独的脱离于企业战略的“为进入而进入“的问题,即市场进入从来就不是一种孤立的行动或过程。
其二,市场进入的对象必须是新的市场,包括区域的或产业的或二者兼之的。对于已经涉及市场领域的市场追加活动,应属于市场扩张的范围,那是市场进入后的过程。
其三,市场进入既是一种行为,又是一个过程。说它是一种行为,是因为市场进入是企业向陌生市场进发 的一种活动,说它是一种过程,是因为市场进入不可能在一个时点上瞬间完成,它必须在一段时期内分阶段完成。
其四,市场进入的主体必定是企业,市场进入的途径也必定是市场活动,整个活动和过程必须在市场上完成。任何行政性活动都要通过企业活动才能最终实现。
市场进入作为一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启动期、开业期、立足期。与之相应,这三种时期的进入活动可分别称为试探性进入(包括策划、调研和试销等)、正式进入(包括正式成立分支机构或确立合作关系、针对当地的广告宣传和营销策划、各种准销、许可证等手续的完成等)、初具规模进入(为达到企业的初期进入目标,而能连续稳定地向市场追加销售,包括市场渗透和初期扩张)。以后,便转入扩张期。
就市场进入的内容而言,可概括为“为什么进入?如何进入?进入后怎么办?进入的后果如何”等问题。
市场进入还包括产业市场进入和区域市场进入两大类。前者指一个企业进入到一个自己以前未涉及的生产或经营领域,从事生产开发和销售,后者指将自己长期生产或新开发的产品与服务推广到一个新的区域(国家或地区)市场去销售。然而,一般情况下,这二者很难分开,并存在交叉关系,即一个企业进入市场时,既是进入一个新的产业市场,同时也是进入一个新的区域市场,既进入一个新区域的新产业市场。此外,市场进入还指将旧产品销入一个新的区域市场,或指在一个旧的区域进入新的产业市场。
二、关于市场渗透、市场开拓、市场扩张、市场占领
1.市场渗透
市场渗透可以说是一种蚕食式的市场活动。可口可乐用8年时间、雀巢咖啡用7年时间逐步进入中国市场的活动即属此类。因此,市场渗透一般是指企业或产品刚进入市场时,为了延伸市场进入的半径和扩大进入的深度,而不断向四周市场或关联市场辐射的行为过程。市场渗透的重点在于谨慎小心地或有策略地打入原有市场的范围,尝试地抢夺原有竞争者的市场份额,同时,也是试验本产品或本企业在市场上的进入能力、吸引力和生存力。
此外,市场渗透还是巩固市场进入过程的一个有效途径。如果不进行渗透,市场进入可能就只停留在表面,而难以融入到整个市场的体系中去,缺少根基,从而可能失去原来的努力。
2.市场开拓
市场开拓可以说是大刀阔斧式的市场行为。像三株口服液的全国市场拓展,孔府家、孔府宴、秦池等的广告轰炸带动市场发展均属此类。因此,市场开拓一般是指企业在现有市场开发水平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大的效果。当然,就市场开拓与市场进入论而言,二者既有区别,也有一定重合,即市场进入过程可以是企业市场开拓的一个方面,也就是说,开拓新市场自然少不了市场进入环节。但是,市场开拓也可以是市场扩张时期的活动,即使在成熟时期,市场开拓活动也少不了。因此,市场开拓的内涵比市场进入要宽泛。而市场开发与市场开拓相近,在定义上无须严格区分。
3.市场扩张
市场扩张属于一种“锦上添花”型的活动,它是要在生存的基础上继续求得更大的发展。它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市场进入后的下一个演进过程的行为,即企业只有在市场进入并完全立足后,才转入市场扩张期。因此,市场扩张必须建立在成功的市场进入的基础上。如果当初的市场进入失败了,则市场扩张就无从谈起。当产品的第一轮广告还没有打完,企业的生存就面临问题,市场进入失败,此后就不可能谈扩张了。二是在市场份额达到并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后,为求得更大的份额而采取的行为。如长虹的市场扩张即属于此种类型。
4.市场占领
市场占领是指企业进入市场以后,经过一段时期的生存竞争和扩张,已取得了相当的地位,为了进一步把握和控制市场的主动权,企业再进一步采取驱逐竞争者的行动,最后进入垄断地位。
“渗透”和“占领“的区别在于:市场渗透是为了生存,而市场占领则是为了市场霸权以及为了达到垄断和高额利润、减轻市场竞争压力而采取的行动,其目的是为了遏制和驱赶竞争者。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渗透”与“占领”并没有准确划一的分界线。不过从市场占有率的角度分析,“渗透”的市场占有率一般比较微弱,而“占领”的市场占有率当然要达到较大的份额。在分析“渗透”战略时,基本上立足于主体企业讨论战略的酝酿和策划;而研究“占领”战略时,常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市场竞争的敌我双方进行战略战术的比较分析上。
但必须指出的是,在市场的活动中,方法的使用不一而足,有时可能是综合使用的。如法国白兰地通过给艾森豪威尔总统做寿,借势生势,集广告、公关等手段于一体,将市场渗透、开拓、扩张并行,成功地进入并占有了相当份额的美国市场;绍酒1997年借为董建华做寿进入香港市场与法国白兰地进入美国市场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借助世界瞩目的1997年香港回归达到了向国际市场渗透的目的。
三、新产品经过试销全面上市时,一般需采用无差别广告策略
无差别广告策略指一个问题的广告策略,或被称为独具说辞的销售点。无差别广告策略,可以集中资金推广“一种说法”,该说法使产品能较快被消费者认知。海珊口服液推出的“本质美容”概念,“太太口服液”推出的“消除黄褐斑由内做起”、阿婆炖品的阿婆形象,都是采用无差别广告策略而取得成效的。广告大师奥格威说,“许多好广告,在失去广告效力之前,便被打入冷宫。”“如果一个冰箱广告的好主题,能够把冰箱卖给去年结婚的夫妇,它一定也能卖给今年的夫妇。“所以寻找一个好的产品主题是很不容易的,请不要轻易换掉。
四、铺货渠道要多样化、均匀化,以保证有购买冲动的消费者方便购买
如果广告打出之后,而与广告相应的铺货面偏窄,就会造成销售受阻、广告费浪费。
但是不是铺货面越广越好呢?也不是,应根据产品的档次、性质来选择合适的零售店。因此,铺货既要注重广度、适度,更要注重选点,使之分布均匀,使消费者尽可能就近购货。这需要3~6个月反复筛选,销售网络才能基本趋于稳定,从而对产品上市后争取较高的销售额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五、新产品上市行销要制造“新闻”
新产品上市后,知名度、品牌忠实度、消费者认知度都极低,为了使产品迅速成名,除了硬性的广告之外,需要制造一些“新闻效应”。例如台湾某大酒店在人类首次登月成功后,马上推出“登月套餐”,餐饮佳肴均用登月术语,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引得消费者争相前往。
六、新产品上市行销一定要注重理货工作
“理货”是整理货架上的产品之简称,又称“业务终端”。当广告打出之后,理货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理货主要包括催促经销商使产品上货架、布置焦点广告、营业员教育推广、及时补货到货架、帮助营业员促销、及时退换不合格产品。理货工作做得是否扎实、完善,对销售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广告打出之后,消费者开始采取购买行动时,由于理货工作不完善而造成消费者购买不方便,将会大大影响销售额。很多企业注重经销网络的开拓,而忽视理货工作,这实际是“狗熊掰玉米”的做法,理货工作要经常进行,并要进行标准化作业才能行之有效。
七、新产品上市行销一定要做好计划
根据试销情况制定出3个月的销售计划、广告计划、费用预算、铺货量预算、回款计划、促销计划、公共活动计划、市场拓展计划等,然后根据目标管理的原则,设定项目管理计划书,对每一计划的实施、监督、评估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以保证每一计划项目的顺利完成。
为新产品上市行销实施计划、项目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销售的盲目膨胀或散漫不经的做法,就如同小树苗要精心护理一样,新产品也要精心管理才能使产品早日完成导入期,顺利进人茁壮生长期。因此,新产品上市计划一定要规划周密、妥当。要多根据市场反映进行修订,直至计划与实际动作大体相符。
目前的许多企业新产品上市就存在盲目膨胀的问题,产品一上市反响热烈,马上大面积推广,无计划地销售,从而使好产品过早成熟,不久就在市场中消失了。
八、新产品上市行销要建立一套别具特色的服务体系
任何新产品上市时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消费者的种种投诉,包装问题、质量问题、价格问题等等。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务体系,是新产品上市行销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售后服务包括两大块:第一大块是对经销商的服务,包括送货、补货、帮助经销商促销,与经销商及时沟通、亲和;及时处理未上货架的不合格产品等等。第二大块是对消费者的服务。设立专人负责投诉的接受、处理工作,设立咨询热线。目前对保健品、化妆品的投诉较多,这类企业一定要设立专人探访制度,以实际行动安慰、理解消费者,并根据投诉,改进、提高产品品质。售后服务是产品上市行销公关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良好的售后服务,全面沟通了与经销商、消费者的联系,对树立产品的形象、提升企业形象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新产品上市策划案
市场营销学期末论文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姓名:纪安康
学号:
指导教师:汤杰1)班2010512
532苹果iphone5上市推广策划书
1、前言
iPhone5已于2012年9月21日上市。新产品屏幕更大,同时也变得更轻薄。iPhone5采用4英寸视网膜屏,屏幕分辨率由原来的960x640升级为1136x640,同时主屏幕中的应用图标增加至5排。iPhone5 预装最新的 iOS6 手机操作系统。
策划目的:在该款手机上市之前,充分向目标消费者展示其独特的优势和新功能,让目标消费者对其形成期待感,为产品上市之后迅速占领目标市场打好基础。
2、营销环境分析
2.1、宏观环境
近几年读我国经济基数增加,整体已达到小康水平,无论是基于娱乐还是商务,对数码产品的消费明显增加。未来一段时间不会改变。在智能手机渗透率方面,中国落后北美三年左右,但领先于大部分新兴国家。在功能手机市场,我们认为中国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低于印度、非洲和拉美的消费者,同时也是多媒体手机最早的用户群。此外,中国的手机应用程序市场因用户群庞大而对开发商也颇具系盈利。
2.2、微观环境
2.2.1、企业现状
近几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发展迅速。智能手机作为手机市场新的利润增长点。操作系统之间的对决进一步升级,各大厂商之间的争夺也更加激烈,占据关注优势的国外品牌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智能机市场的发展方向。尤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智能手机的商务、娱乐等应用功能越来越被消费者认可,用户关注度再度攀升,逼近七成。其中,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风生水起尤为值得关注。
2.2.2、竞争者
目前,全球多数手机厂商都有智能手机产品,而芬兰诺基亚、美国苹果、加拿大RIM(黑莓)、美国摩托罗拉、中国台湾宏达(htc)更是智能机中的佼佼者。目前,智能手机主要操作系统有七大类,分别是: Mac OS(iphone)、Windows Mobile(WM)、Palm Nova(Pre)、Symbian(UIQ、Series60、Series80、Series90)、Google、Android Liunx OS、Blackberry OS操作系统是智能手机最重要的,目前英国 Symbian 是世界最大的手机操作系统,Linux在高速成长,是目前公认的最好手机操作系统,把持着第二的位置,另外还有加拿大 RIM 公司的 BlackBerry OS、美国微软公司的 Windows Mobile、苹果的 iOS 等主流操作系统,Palm 几乎难觅踪迹。
3、市场的机会和问题分析
3.1、优势
iPhone的苹果品牌形象口碑是它最大的优势,这意味着大量苹果迷的关注
和非理性购买,也节省了许多宣传的开销。
iPhone具有突破性的外观和强大的硬件性能。例如,多点触摸控制,iOS操作系统,和各种先进的感应器。此外,SDK开发套件的发布使得iPhone将有数量众多第三方软件共持有者使用。
iPhone革命性的价值链和营销策略,是传统手机厂商无法及时效仿跟进的。苹果文化的流行和积累口碑对iPhone 宣传有推动作用。
3.2、劣势
iPhone 的价格仍然是让人望而生畏,虽然有价格下调,但在售价上仍不具备竞争优势。这和拥有丰富产品线的大厂商无法抗衡,虽然美国市场购买力更强,但对发展中国家的推广不利。
iPhone的功能虽然有所创新但是也有缺陷,因为其进入智能手机行业仅3年之久,行业经验积累不足容易导致决策失误。例如,第一代iPhone没有摄像头,iPhone 3G没有视频通话功能,这些当时必备的功能都缺失。
智能手机在除去娱乐应用外,最大的客户就是商用户。商业用户喜好系统成套的解决方案,而iPhone偏向个人应用的特点使其丧失了部分商用市场的开拓能力。
iPhone的每次升级换代虽然在性能上有显著提升,但其主体印象在3年内已经让多数消费者熟悉,即使此次的iPhone四代改变的外观设计,但仍受到不少缺乏创意的批评。这对以创意为卖点的iPhone来说不是好消息,苹果的创意跟进在寻求日新月异的智能手机市场上受到挑战。
3.3、机会
iPhone的商业模式已获得了很高的利润率,甚至成为了虚拟运营商。iPhone产品若能和运营商延续这种合作,将是iPhone的最大的商机持续保证。
随着iPhone的持续大卖,其他未能合作的运营商都会希望能得到iPhone代理权,例如国内的移动和联通,他们都不愿错过和iPhone合作占有更大的智能机消费群体的机会。所以,这让iPhone在运营商的选择中有了更大的主动权,便于即使改变营销策略。
苹果的iPhone不仅是一款智能手机,更是一个开辟新市场的先锋、一个开创新一代设备、服务和信息系统的跳板、是对各行业之间的力量的重新分配。尤其体现在iPhone的应用程序商店,以及即将真是运作的移动广告iAd平台。这正给苹果在产品发展上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机会。
3.4、威胁
苹果的特色就是苹果的缺点,iPhone的价格使得许多智能机厂家纷纷以降价打压iPhone。
假冒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的模仿和泛滥,会使保守传统观的手机消费者对iPhone的热情降温。
苹果第一次与中国合作,相对来说自然没有Nokia,Motorola等老合作伙伴来得顺利。在份额巨大的中国市场,iPhone迟迟打不开局面,在国际市场上也正受到威胁。
iPhone的音乐及程序商店的服务模式正受到其他智能手机系统的模仿跟进,例如Nokia的 Ovi商店和 Android程序商店。他们正利用已有的消费者群
体,将自己的服务规模及影响力逐步扩大。这让iPhone的后续增长潜在客户逐步减少。
4、市场选择和定位
4.1、细分市场
iPhone目前已经在全球90个国家销售,有超过180家运营商给予支持,按照地理因素市场细分iPhone市场可以分为美国市场、中国市场、印度市场及其它国家市场。
4.2、目标市场
从iphone的现有外观和功能看,苹果公司一直将 时尚一族的年轻人作为主要的目标顾客。年轻人对通讯产品功能、外形有着非常高的诉求,比如多媒体应用、网络浏览等。Iphone手机有着时尚的外形、触摸屏,还整合了苹果ipod播放器的itunes网上下载软件。可以看出iphone是要以购买、喜欢ipod的年轻消费者为首要受众。除此之外,iphone从价格上可以明显显现出的特点是,它是一款高端手机产品。定以市场较高的价格,针对市场中对价格不敏感的群体,满足追逐时尚潮流的人群。
4.3、市场定位
苹果公司是全球最大手机制造商之一,产品基本能够满足各类消费者需求,从特种工程用手机,高端奢侈手机到依靠全球大量分销而超低成本的 20 美元手机,应用尽有。多年来,在全球手机市场,其采用的是完全覆盖市场战略的差异化营销方法,公司同时进入不同的细分市场,并为每个细分市场设计不同的产品。虽然每个公司对手机市场的市场细分有所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细分市场是大致相同的,那就是迅速发展的智能手机市场,随着无线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智能手机市场的容量会越来越大。在智能手机所在的细分市场上,各公司产品除硬件设计外,系统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而苹果公司通过在 Android操作系统之上的 iphone 解决方案,使自己的 Android 操作系统与其他厂家的 Android 操作系统手机产生明显的差异,同时也形成了 iphone 这款产品及该产 品线系列产品的市场定位“聚合社交网络手机”,iPhone 正是苹果公司提出的“聚合社交网络手机”定位主张下的第一款聚合社交网络手机产品,满足自己选定目标消费群的市场需求,定位清晰,使自己在智能手机中脱颖而出,便于消费者识别和选择。
5、营销组合战略
5.1、产品策略
苹果的一体化产品策略使其设计可以完美的以实物产品形态呈现在大众眼前。苹果进行了深入的产业链纵向整合,其从芯片到操作系统,从软件到硬件都是自己的。因此无需借助外部的力量,使得谈判成本降到最低,所以可以达到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高度协调与统一。这就是其纵向一体化带来的对产品的深度把控能力,为精品的打造提供了基础。苹果采取封闭运营的策略也同样是为了增加对产品的把控能力。使其不仅可以提供最好的硬件,同时也能够提供最好的软件。
苹果的产品给人的印象就是贵,在iPhone推出的初期,苹果公司在宣传中曾称之为电子产品的奢侈品。苹果手机的高定价策略就是典型的声望定价,所谓声望定价法是指利用消费者仰慕名牌商品或名店的声望所产生的某种心理来制定商品的价格。因为消费者具有崇尚名牌的心理,往往以价格来判断产品质量,认为价高质必优,这种定价策略既补偿了提供优质产品或劳务的商家的必要耗费,也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如此的定价是苹果一直以来的做法,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他总是能提供全新的产品或者是与其他产品不同的体验,总是能拿出抓得住消费者“钱包”的产品。
在iPhone的定价中另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差别定价。差别定价策略:是指对同一产品针对不同的顾客、不同的市场制定不同的价格的策略。其种类主要有:以顾客为基础的差别定价策略、以产品为基础的差别定价策略、以不同部位为基础的差别定价策略和以时间为基础的差别定价策略。
第一,基于产品的差别定价,每一款iPhone都会有不同的版本,从刚开始的4GB版到现在的32GB版,还有白色版,以及在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推出的无WiFi的版本,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价格,同时也适应不同的消费群体,提高了销售收入。第二,基于消费者的差别定价,苹果手机在全球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销售价格各有高低,针对不同的市场采用不同的价格。
在苹果手机的定价中还可以看到的就是奇数定价,所谓的奇数定价是利用消费者在数字认识上的某种心理制定尾数价格,使消费者产生商品价格较廉、商家定价认真以及售价接近成本等信任感。
5.3、渠道策略
苹果公司采用的渠道策略是多营销渠道策略,这也是现在的大多数的厂商采用的。购买iPhone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第一是在苹果的App Store零售店,第二是在苹果的在线商店,第三是在与苹果合作的运营商,第四在是其他的分销商包括亚马逊、沃尔玛及国内的苏宁、国美等。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苹果零售店,在苹果零售店内用户可以免费体验,并会有工作人员指导操作,别的手机厂商那就没有这样的体验。
苹果在渠道策略上采取“独家专卖”的排他性合作方式是其最大的特点,也是备受质疑的模式。比如,在日本iPad仅在软银移动营业厅或软银合作的家电连锁卖场预售,第一大移动通讯巨头NTT遍布全日本的DoCoMo营业厅,第三大巨头KDDI的AU营业厅,并未获准销售iPad;在美国,第一大移动运营商Verizon无线、第三大移动运营商Sprint Nextel的营业厅,iPad芳踪同样难觅。在英国,法国,加拿大等首批预约销售的市场,iPad同样采取了排他性合作的方式。
苹果从来不通过直营渠道打折销售。苹果公司确实打折销售过一些产品,这些产品的价格比较便宜,但是这个并不是“销售”价格,而是叫假日特价之类的名头。
苹果分销商的价格非常稳定。虽然操纵销售给最终用户的价格是违法的,但苹果公司仍然试图控制零售价格,让它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他们也许是通过将分销商的利润控制在比较微薄、不提供批量折扣等方法让不同的分销商按照同样的价格销售同样的产品。
促销策略是市场营销组合的基本策略之一。促销策略是指企业如何通过人员推销、广告、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等各种促销方式,向消费者或用户传递产品信息,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
苹果的促销策略一直是很多人口头议论的话题,笔者认为苹果的成功,第一是其产品的创新,第二就是其精心设计的促销策略。从iPhone上看有以下几点。
6、营销预算
广告预算为4.86亿美元
7、组织与实施计划
7.1、组织队伍
苹果企业的技术开发人员
7.2、制定实施时间表
9月14号将是在旧金山地区举行的发布会当天。
9月28日iPhone 5最终提供给大众。
8、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云计算、4G、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消费者的需求也会有相应的改变,慢一步就有可能会被市场淘汰。像苹果这样的公司谁也不能保证他能在市场一直有着强劲的表现,所以苹果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在以后市场上的表现还需要去研究,或者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对其研究。
第四篇:新产品上市如何进行策划
Ⅶ
新产品上市如何进行策划
当今白酒市场,各生产企业为了保持市场活力、扩大市场份额,他们正越来越多地试图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来推动企业销售增长,但大多数结果是出现了“产品结构乱,品种上量难,品牌提升慢”的现象,打乱了整体市场的销售布局。推出新产品的策略无疑是正确的,但没有哪一个新产品的上市能随随便便成功!众多经验和教训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新品的上市,策划方案是纲,是企业成功的前提,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良好的PDCA(工作安排管理系统,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反应)循环能力的系统,我们的系统有没有准确的预测能力,我们的系统有没有强大的执行能力,我们的系统有没有快速的信息反馈能力,我们的系统有没有纠编和纠错能力,我们的系统有没有预警能力,我们的系统有没有补救能力,等等。
1.大量的市场调研与分析
任何一项产品,如果不能以市场为导向,未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果没有有别于其它对手的特性,如果没有自己的实力支撑,如果没有叫得响的卖点、诉求点和利益点,很难在市场上一炮打响或者持续走高!
因此,一项产品需要具有以上的特性,就必须进行前期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只有调研,才能够准确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避开竞争对手的壁垒和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以强有力的卖点、利益点来满足消费者。也就是说:只有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以合适的方式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价格卖给合适的人群。调研要务实、简单、快速,切不可盲目照搬西方营销学理论,一定要和国情、市场行情和企业多方面实际情况结合,如脑白金前期的市场调研论证就非常值得国内企业学习。市场调研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调研阶段,包括已有产品的上市调研和研发产品的调研,主要通过定性定量的调研方法确定出产品、品名、定位、定价等课题,二是新产品上市前的市场测试调研,主要是针对消费者展开试用、首次重购、采用和购买频率的调研;三是对企化方案的调研;而此处针对主要是对产品商业机会的论证。总之,经过调研就是要论证自己的产品商业机会是填补市场空白,而不是填补企业空白。
2.产品包装设计
包括产品的概念提炼,商品名称,商品规格,内、外包材的选择,外包装的设计。产品命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产品名本身就是一个直白的广告语,直截了当的表明产品的独特之处,还能给消费者以积极的联想。在竞争产品非常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优秀的产品的名称和标志不仅能够广为传播,还能够引起人们的消费联想,因此,它在吸引人们的目光刺激人们需求欲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包装设计。外包装是最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媒体,一个醒目、视觉冲击力极强的产品包装十分有助促进终端的购买,如果再能在陈列时达到生动化,它就是一支非常优秀的广告。好包装自己会说话,要达到在狭窄的空间里做到最大化传递有效信息,产品包装必须能在众多的产品当中“跳”出来。
堪称保健品楷模的脑白金包装由胶囊与口服液复合而成,两者各有功能偏向,而这种复合型的产品在国内不多,避开了单一性的睡眠类和肠道类产品的跟进,有效地回避了竞争风险,同时也可诉求缓解中老年入的多种病态,将两种功效的成分叠加在一起,使脑白金别具一格,创出了自己的特色。
3.市场预测
⑴概念预测 :我们的产品概念和产品品质是否一致?我们的产品品质是否与消费者的需要结合在一起?我们的产品概念是否能够深受消费者喜欢从而深入人心?我们的产品概念是否与众不同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还是一般的大众化被掩盖在人流中无从被人知晓?否则,我们的产品概念和品质,永远就是两张皮无法贴在一起!或者是被掩盖在澎湃的广告潮流中!
⑵销量预测 :销量预测,一方面来源于企业组织的产品战略目标,另一方面来源于市场容量和消费需求的结合,再次是来源于竞争的激烈程度,最后还要考虑企业组织的自身的资源力量。有了销量预测,就可能比较合理地确定我们的资源跟进力量和后续资源力量以及资源的整合与二次分配。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广告资源、促销资源、人力资源及服务资源。如果没有一个比较准确的预测,我们就会跟着感觉走,滑西瓜皮!要么是产品滞销,卖的比买的人多,而后又追加资源,不行再又跳楼大甩卖,新品还没上市,就已开始准备退出市场;要么是产品脱销,各项后续资源跟不上,二次分配更不用谈。
⑶对手预测:对手预测,主要是预测其反应及反应的程度和力度。如果对手没有反应,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如果对手反应一般,我们也无所谓;如果对手反应非常快,且力度非常大,那我们就要考虑我们如何扼制其反应,使其永远跟在我们后面被动地应变,而且其程度和力度一定不能不能超过我们组织的,否则,最后的“眼球”和“秋波”都是属于对手了,那我们以前的“媚眼”和“白银”算是白花了!!
3.决策
决策,从其本质来说,是根据现有的背景、预测的数据、推定的结论,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中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
新品的上市也不例外。而且,这个决策的过程更是一种持续决策的过程,要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包括不可预估的情况的发生及不可掌控的变化。从狭义上来说,产品上市一般是指产品的上柜和出货这两个阶段和过程;但从广义上来说,则是指从上市(渠道研究)——推市(媒介促销研究)——稳市(满意度研究)——拓市(忠诚度研究)——提市(完全品牌研究)这一个完全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过程。各位看官可以参考在国内做新产品策划比较知名的麦肯光华国际营销策划机构的案例发表,定将有所收获。
确定了新品上市的过程的决策研究后,针对每一个过程,我们都要有详细的细分决策。上市阶段之前的渠道决策?我们的渠道怎么定?是长线还是短线?是直营还是代销或经销?是纵向经营还是横向发展?推市阶段的媒介怎么组合?“高空部队”与“地面部队”如何结合?有了“正规军”要不要“游击队”?有了“飞机”“大炮”的常规打击还要不要“原子弹”和“中子弹”的非正常关键性打击?还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的考验?
做好了上市和推市阶段的决策后,其主要工作已基本完成。但一个产品要持续比较长的生命周期,绝对少不了稳市、拓市和提市。否则,只会是“流星雨”和“昙花一现”。稳市阶段的产品满意度决策和研究、服务满意度的决策和研究,拓市阶段的顾客忠诚度决策和研究(尤其是快速流转消费品)及提市阶段的品牌决策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不同的阶段,决策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也不一样。从侧重点上来讲,上市阶段的主要内容是整合传播和形象占位,重在拉力的建设;而推市阶段的主要内容便是互动推广和销售促进,重在推力的建设。通过上市阶段与推市阶段的相辅相成,推拉结合,从而实现决策的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4.执行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形象地道出了决策与执行矛盾的一面。的确,再好的一个决策,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执行,绝对是一纸空文;但当然,如果一个鳖脚甚至是错误的决策,执行力越强,破坏力就越大。这就是“做正确的事”与“正确地做事”如何地结合的问题了!
市场就是战场!军令如山倒!一旦一项市场决策经过讨论,决定下来,所有的驻地营销机构就都要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否则,只会是自乱阵脚自取灭亡。从目前来看,国内企业的营销策划大多数都很好,有创意,有思路,但最后的结果往往都不理想,为什么?就是因为缺乏强有力的执行。而国外的企业恰恰相反。我们也很少看到国外企业有什么比较新颖的策划创意,但是往往最后了出业绩了出成果就是他们。因为他们哪怕是再怎么鳖脚的策划方案,他们都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水滴都会石穿!何况乎人?这就是执行的力量。
从厨具行业来看,樱花算是一个没有什么创意的企业。热水器就是“免费安检”,油烟机就是“免拆洗”和“免费送油网”,从广告到服务,从安装到维修,十几年如一日,都是如此,但不知不觉地,也挤身行业前几名。相反,国内的企业不是今天说“投资几千万进军小家电”,就是明天说“我们半年就产销一两个亿”,或者今天就说“双油路”明天就说“双层面板”再后天没什么说的就编一个“自动清洗”!不知道是中国企业太聪明了,还是外国企业太笨了!但往往“谁笑到最后谁就笑得最好!”樱花重在执行,一步一个脚印,进入了前几强,而那些“雷声大雨点小”的国内企业却总是不见走货。
5.市场反馈
反馈是市场链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营销系统PDCA闭合循环中最重要的一环。没有反馈,我们就无法判断我们的决策力,也无法判断我们的执行力?有了反馈,我们就知道我们的决策是否可行?我们的执行是否到位?我们的市场是否走在了销售之前?我们的产品概念怎么样?我们的销售有没有压力?有没有出问题?我们的推广是否与销售进行很好地结合?是否避开了竞争对手的冲击?我们的促销是否独树一帜?我们的促销物是否真正到达终端消费者的手中?流失率多高?我们的发货、出货、回款三者的数字是否统一?我们价格体系是否混乱?我们最大的成绩是什么?我们最大的不足又是什么?竞争对手的销量怎么样?我们能否在第一时间不仅拿到自己的分产品分区域分型号的分价位的准确市场数据,也能拿到对手的?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厘清和反馈。
当然,反馈不仅仅是从市场中来的数据和反馈,还包括到市场中去的反馈。
事中的反馈主要是为了解决问题,事后的反馈可能更大程度是为了维持和改善现状,而不仅仅是问题的解决,可能很大程度是一个系统的改善或机构的调整等等。
6.市场评估
有了反馈的信息和数据,我们就要对各种评估:从决策到管理到执行的每一个环节及其循环的横向评估,到从成本到效益的每一个环节的评估及其结合的纵向的评估,到最后的系统的立体评估。这包括决策评估、管理评估、执行评估、成本评估、效益评估、系统评估等几方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总结过去,面向未来;反思不足,发扬优点;检讨失误,走向成功。
系统有没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没有良好的PDCA循环能力?我们的系统有没有准确的预测能力?我们的系统有没有强大的执行能力?我们的系统有没有快速的信息反馈能力?我们的系统有没有纠编和纠错能力?我们的系统有没有预警能力?我们的系统有没有补救能力?„„单个系统的最优化并不代表整个组织有系统会最优化,只有当各个子系统达一最佳组合时,整个系统的力量才会达到最大。新产品的上市,表面上是营销系统的事,而实际上是整个组织系统能力的最好检阅。
第五篇:新产品上市营销策划书
新产品上市营销策划书
海尔V 6蒸汽熨洗干一体机
策划者:李晓
前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电器产品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随着气温的不断降低,人们身上的衣服也日渐厚重起来。毛衣、棉服等这些大件衣物的清洗和晾晒问题,让不少人犯难。手洗太累,干洗太贵,而衣物的晾晒更是麻烦,湿乎乎的衣物在低温天气久晾不干。海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研发海尔V6蒸汽熨洗干一体机,它独有的涡流系统加速空气流动, 让蒸汽小分子团逐层穿透织物纤维、带走水分、蓬松衣物,抚平衣物褶皱;65℃~85℃的变温蒸汽烘干实现衣物更柔软贴身;496mm的内筒直径使得衣物更易舒展、保持柔软;JIT衣干即停技术则实现对衣物干湿程度每秒100次的精确检测,衣物一干,烘干即止。
该机通过V6烘干系统、强劲涡流装置,使烘干热气与水蒸气以16米/秒的速度吹抚衣物,有效穿透衣物纤维层,使衣物均匀受热,提高烘干效率。烘干的最后10~15分钟,内筒缓慢转动吹入冷风,自动抖散的同时让衣物均匀散热,防止产生褶皱;变温烘干技术实现烘干无异味,衣物无残留线屑,避免滋生细菌。
一、市场分析:
政治:1984年12月26日,张瑞敏带领新的领导班子来到小白干路上的青岛海尔总厂,这便有了海尔集团的前身。在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招标中,海尔洗衣机战胜十多个国家的洗衣机产品,第一次在国际招标中中标!海尔的发展逐渐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1999年,江泽民同志视察海尔集团后,对海尔的发展成果和创新精神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张瑞敏向江泽民同志汇报:“我们的目标是进入世界500强,振兴民族工业!”江泽民同志说:“我看完全行!”
在海尔发展的将近30年来,一直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秉持着遵纪守法的理念,进行企业管理,企业发展。在国内,也是守法企业的代表。
经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完善和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海尔抓住时机,顺应经济的全球化,适时打入了国际市场。1993年,海尔品牌成为首批中国驰名商标。海尔品牌旗下洗衣机等18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社会:海尔集团,1994年成立了美国分部。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站稳脚步。前身“青岛海尔总厂”,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青岛的白色家用电器制造商,是全球第三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也是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海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援建了129所希望小学,制作了212集儿童科教动画片《海尔兄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白色家电赞助商。这更是加大了海尔在人们心中的印象。
技术:创新是海尔发展的灵魂,也是海尔洗衣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强有力的法宝。海尔中央研究院是海尔集团的核心技术机构,是海尔集团通过技术合作建成的综合性科研基地。目前研究院联合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 28 家具备一流技术水平的公司,拥有1.2万平方米的研发大楼和1.6万平方米的中试基地,配备了国际先进水平的软、硬件设施,并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优势在国内外建立了48个科研开发实体。
1.市场供求状况:生产厂家的不断增加,先进技术的不断引进,产量的不断提高,使得洗衣机市场将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
2.产品普及状况:洗衣机普及率及不平衡,南方高于北方,沿海高于内地,城市高于农村。且有些地区家庭的这些生活耐用品已处于更新换代阶段。
3.市场消费状况:人们消费观念的逐渐成熟,人们的消费意识逐步由冲动型转化为理智型,人们对洗衣机的选择性加强,不再一味地追赶潮流,所以洗衣机市场均出现了多层次消费状况,既需要大容量的(适于家庭大批量冷藏和洗涤的需求),又需要小容量的(适于单身用),使得人们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在洗衣机市场消费需求趋势是追求名牌、优质、节能、多功能、大容量、新款式。
4.竞争状况:竞争对手众多,市场形势严峻。占市场份额较大的“海尔”早年引进的德国利勃海尔洗衣机市场技术,质量上乘,虽然每台零售价均比其他各品牌同类产品高出百元,其品牌的市场份额和声誉仍在不断地提高。产品系列各种型号齐全,几乎覆盖了所有的细分市场空间。广州科龙集团生产的容声洗衣机性能优异,具有节能、电子除臭等多项先进功能,市场占有率也相当高。洗衣机市场受日本技术的影响较大,小天鹅、荣事达、松下爱妻号洗衣机等知名品牌都占有很大的市场分额,生产小鸭圣洁奥洗衣机的小鸭集团是亚洲最大的滚筒式洗衣机生产厂家;“海尔” 推出价格低廉的搅拌式洗衣机“小神
泡”、“小神澡”系列,国内广泛流行的波轮式洗衣机“小神童”系列等产品均占有较大市场分额。现在竞争重点已转向品牌,广告和售后服务等方面。
二、产品核心利益点分析:
三、新产品SWOT分析:
--优势:健康的整体形象,较强的品牌渗透力, 理想的预购率, 良好的服务口碑,具有竞争优势, 产品线宽,利于组合促销, 新品开发能力较强, 物流管理先进,便于迅速反应市场需求。
--劣势:价格相对偏高,往往超出预购者的心理价位。AV、IT产品缺乏技术上的竞争力。SP预算分散,各产品系列较竞争品牌均缺乏力度,SP对消费者没有吸引力。缺乏真正的核心技术。管理、市场、技术人才与跨国企业存在差距。--机会:入世后,消费者持币待购心理削弱,换购需求加大。马太效应,消费信心向强势品牌集中,海尔品牌优势显露。家庭收入提高而家电产品价格回落,家电换购更新速度加快。产品同质化使家电消费日趋感性,为促销和差异化行销手段提供更多机会。
--威胁:由于关税下降造成的进口家电价格回落,使海尔产品的高价位问题更为突出。部分小品牌为求生存,不得不进一步降价,引发价格恶战,造成行业性灾难。供大于求的市场现状及内外交困的竞争压力对国产品牌提出的是实力和耐力的考验。
四、产品定位:高洗净比、高品质、高转数、高度人性化、高性价比、全面克服滚筒洗衣机的常见缺点,属于高科技产品和高端品牌,志在成为滚筒洗衣机第一高端品牌和销量第一品牌。-高洗净比:大多数滚筒洗净比在0.93左右,A级标准是1.03,而海尔V6蒸汽熨洗干一体机洗净比在1.14-1.185.是洗得最干净的洗衣机。
-高品质:通过CE、ROHS认证和国际羊毛局认证;
-高转数::转速是衡量滚筒机档次的重要指标,转速慢,脱水脱不尽,残留污渍和洗涤剂甩不干,洗净度低,阴干的衣服容易滋生细菌,容易产生异味,残留洗涤剂会刺激皮肤:国内大多数洗衣机在700-800转左右,海尔最低转速900转,转速可调,主要销售1000-1400转的产品,比波轮机甩得还干,洗得净也漂得净;海尔高转速、低振动,脱水时盖板上能竖香烟或硬币;
-高度人性化:上扬式斜把手、可添加底座、中途添衣、即时开门、28分钟快速洗涤、一级节能、停电记忆、应急排水、童锁、多段水位、和旋铃声、防烫罩、全部是高端电脑控制、LCD和LED显示,全面克服市面上滚筒洗衣机的缺点;-高性价比:海尔功能全面,很多品牌仅具有海尔的部分功能,售价就高达5000以上,海尔性价比高20%以上。
五、推广目标: 使更多人了解并使用海尔V6蒸汽熨洗干一体机,使海尔V6一体机能作为市场一体机的主打,掀起海尔热的热潮。并提高市场占有率。
六、推广策略:
进行相应的公关活动策划,在湖南、中央电视台播放广告,同时网络上也投放该广告,并利用各地报纸,报道该产品。在销售商场举行促销活动,招聘兼职人员发放传单。举行活动。
活动一:
海尔V6蒸汽熨洗机买1送10
-活动内容:购买海尔V6蒸汽熨洗机产品。赠送10件新“低碳十件宝”。
-活动形式:将10件便宜的绿色低碳用品,如环保购物袋、手帕、衣服袋、衣架、围裙等打包成一个大礼盒,在终端用于赠送。买1送10增强炒作的吸引力。活动二:
爱情从绿到金:
-活动背景:在4、5月份结婚旺季的时候针对此类人群促销。
-活动内容:购买海尔V6蒸汽熨洗机给予消费者2000-3000元不等于的旅行婚纱摄影金卡,可选择的婚纱地点邵阳、云南等。
七、经费预算:
1、广告费:网络广告费1000000元,电台广告费3000000元;
2、促销费:促销人员费用3000元,场地费4000元;
八、效果评估:
1、了解海尔品牌的市场状况,提高海尔公司服务水平和针对性。
2、提高销售业绩认知度、美誉度、培育品牌忠诚度和潜在消费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