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征节选 教学反思
《长征》节选 教学反思
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感到这堂课非常新颖,把原本枯燥死板的文字变为形象生动的画面,使学生易于感知,体验。本堂课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全方位看、听、说、读、写、练。使整个教学中知识的内化和外显两种过程动态的和谐的发展。
第二篇:长征教学反思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反思
白沙河中学 苏兴贤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围绕从长征的开始直到长征的胜利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本课的讲授,引导学生们学习中国红军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教学设计中基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一定的了解,我主要设计了三个环节:长征的过程、遵义会议、感悟长征精神。
昨天上午完成了公开课,从教学的流程来看,除了刚上课时有些紧张外还算正常发挥,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总体感觉并不理想,毛病问题较多,在听完区教研室历史教研员吕珍老师的细致入微的剖析和诊断后,对自己的这堂课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也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现对这堂课进行反思。
反思一:认真学习课标,钻研教材教参
虽然我对历史没有知识方面的问题,但我毕竟不是历史专业,在教法和教学设计上都问题较多。在以后的实践中应加强对课标的学习,钻研教材教参,精心准备,用心备课。
反思二:精心设计,努力做好教学设计
我这堂课在教学设计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在设计课堂时没有完全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精心设计,注重目标的达成、重难点的落实。在设疑时设了些教材上就有答案的无效问题,而有利于知识衔接、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却没去设计。比如我多次引用了毛主席的《七律.长征》,但并没有深入挖掘分析,利用诗来感悟长征精神,而在长征精神的分析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没有根据学生对长征历史有一定了解的学情,在讲述长征的历程时花费了过多的时间。教学目标中的学生能力的培养并没落实到位,教学重难点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并没有讲透(“一个转折点”分析到位,而“三个挽救”并没有深入分析讲透)。课堂问题的设计有效性差,设计了较多无效问题,而真正有意义的问题设计不多。比如在讲长征原因时,就可设计“红军被重兵包围该往何处去”的问题,学生很快就能得到正确结论,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又如在各环节的过渡方面设计不理想,过渡生硬。在以后的实践中,应该多在这些细节上下功夫。并努力争取机会多到外面参加教研活动,虚心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武装自己,着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反思三:课堂语言,要千锤百炼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与实践,我对于教学语言的组织有了新的体会。课堂上,宝贵的四十五分钟里,一定要让每句话都实现它的价值。例如在尊重学生认知特点的前提下,通过言简意赅的过渡语,引导学生思维步步深入;或者给予学生个性化的,针对性的评价。语言要与语境相吻合,而不是与预设相一致。作为中文系毕业的我,实在惭愧我的语言表述能力并不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语气平淡无起伏,不能用声情并茂激情饱满的语言感染学生。在以后的实践中,应下苦功锤炼自己的语言加强语言的感染力,如果利用多媒体的话便要精心设计利用媒介弥补自己语言表述能力的不足。
总之,通过这节课,特别是得到专家的悉心指导后感觉收获颇多压力颇大,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发愤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2010年11月19日
第三篇:《长征》教学反思
《长征》教学反思
今天继续学完了《长征》一课,不甚理想,希望反思一下,于失意中总结一点有用的收获。
一、关于古诗教学。首先,《长征》是一首七律,上课伊始简介了七律的基本格式,提到了颔联和颈联讲究对仗的特点。但未作强调,所以在做《补充习题》时仍有学生问我什么是“对仗工整”。因此,重要的知识点必须在课堂明确要求,落实掌握,改写则写,该记就记。其次,对诗意的理解,应该建立在解决字词的基础上,而字词的理解应该结合诗句中的修辞展开,必要时可以直接讲授。比如“腾细浪”和“走泥丸”运用了比喻,之所以很形象,就是因为“逶迤”是连绵不绝的意思,“磅礴”是气势盛大的意思,对比之下不仅理解诗意,也感受到诗中蕴含的豪迈英雄气概。而“暖”与“寒”似乎含有拟人手法,但不敢肯定,在课堂没有提出,只是补充了“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从而体会红军战士欢快喜悦与心惊胆寒的不同心情。拓展阅读,丰富画面,无疑也是古诗学习的重要策略。此外,主题阅读,对比体会,可以进一步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比如这一课补充毛主席的其它长征主题诗作,而《游园不值》就可以补充描写春的古诗,后面第24课则可以补充描写夏的古诗或者诗人同题材诗作。
二、关于预习。本学期虽然尝试了不同的预习策略,但目前来看基本失败。我觉得这种失败有两层意思,一是学生的预习行为没有效果,二是我的预习期待存在偏颇。学生的预习缺乏主动性,而我的预习指导没有针对性,也就没有了实效性,无论书面作业,还是网络课堂,都无法对学生的预习能力乃至学习能力起到有效指导与提高,不客气地说,流于形式。比如《长征》,需要了解长征故事,我建议学生搜集了解,整理跟帖,但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所知有限,就连我提前发在帖子里的《飞夺泸定桥》等故事也没有读。对,没有读就是根本原因。尽管后来我对跟帖字数作出要求,希望逼着学生整理资料,但仍欠缺可控性。反观钱英东老师的策略更具实效性,将精选的长征故事打印下来,分小组品读欣赏,再交换读书感悟,一节课时间可以对长征的艰辛有了很直观很深刻的感受。而我对预习过分期待,在课前缺少调研,在课上又一味迁就,于是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加剧了学生对预习的抵触心理,也直接影响了课堂师生情绪。对,无法反馈就是预习生成的瓶颈。其实最早想到预习单,就是受到梦轩老师的启发,从而坚定了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只是梦轩老师的预习单以书面练习的形式呈现,我嫌操作上太麻烦舍弃了,现在看来,是最重要的反馈环节被舍弃了。此外,预习内容与形式没有固化,学生无法形成思维反射,我自己也囿于个人能力疲于应付,常常临阵磨枪,生拉硬凑,这也是预习效果底下的重要原因吧。
三、关于课堂。一分付出一分收获,没有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就没有情感交融的教学生成。《长征》一课的教学花了两课时,第一课时上了一半,负气预习;第二课时讲了一节课,我讲得口若悬河,学生也听得兴致勃勃。可这是一节好课吗?课后一回顾,不仅漏掉一些知识点,比如诗句中的对偶、比喻,而且应知应会的内容掌握不扎实,比如长征精神的意义,甚至课文本身的背诵默写等。而最大的败笔就是学生并没有走进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事件中,整节课除了听老师讲,就是捧起书来干巴巴地读,对于诗中所表现的情感根本无从谈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与我的教学设计太过粗放不无关系。在备课时只是考虑教学流程,只是考虑解读文本,对问题的设计不够精致,对互动的引导不够投入。一句话,教师备课的懈怠偷懒,必然带来课堂生成的捉襟见肘。这就像一副毒药,不仅毁了学生的学科乐趣,也毁了老师的钻研精神。所以,我想今后的备课不要太过求新,更要求实,不要太过追求形式的花哨,更要注重有效互动的生成,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用过两次凌版的课件,非常朴素,但从他的反思来看,教学生成精彩纷呈,这就是好钢用在刀刃上的道理吧。还是那句话,好的教学是对学生的亲切款待,而亲切款待经常是主人比客人受益更多。既然是款待,怎么不用心考虑“客人”的感受呢?
第四篇:《长征》教学反思(定稿)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毛泽东的诗词艺术风格独具匠心。纵观历史人物,除三国中的曹操,既是著名的文学家,又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然后就是毛泽东了。毛泽东的诗词胸怀经纬,磅礴委婉,有指点江山,又有儿女情长。《长征》这首诗,细析教材,会发现首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统领全文,下面的诗句都是具体表现。因此,在整体把握之后,扣住“难”和“只等闲”,运用简笔画、背景资料、音频等多种资源让学生在直观中、在情境中体验,从而达到与文本对话的目的,生发出对红军战士豪迈、乐观情绪的赞叹。为了强化情感,拉近时空距离,大量采用情境引读,使学生随着作者想象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在层层推进中,情感走向高潮。而在拓展环节,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诗到词,从作品到文风,深入浅出地让学生在浓浓的文学殿堂徜徉,使这节课充满了语文味,对学生的发展自是不言而喻了。《七律·长征》是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之时,毛主席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满怀喜悦和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的一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诗文虽然不长,但知识丰富,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较多,因此,本着学习是以学生为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的教学理念,结合文本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设计为四个活动板块:1、精彩回放,走进长征。2、以读代讲,感知长征。3、文本对话,深入长征。4、诵读延伸,升华长征。
我这样设计并教学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思考:1、突出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从课始到课终,我始终把学生置于主动、自动、互动的平台之上,以读代讲,让学生去自读自悟,读出层次、读出韵味。2、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行为。我十分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见解。鼓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倡导个性化阅读,如教学中我始终鼓励学生多读多悟、心灵交融、读入文本、读出个性。3、正确对待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即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人文性蕴含于工具性之中。现在有的课堂教学为了突显人文性,一味强调让学生感悟,而丢弃了作为第一性的工具性,这是极为片面的。所以在本节课中我既注重传承祖国的语言文字又关注学生的体验和发展,如:对“寒”字的生成、理解。4、创设了师与生平等对话的氛围。在本节课中我没有不厌其烦地分析、讲解,而是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批注阅读,让孩子们在读书中发现问题,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感悟中解决问题,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5、通过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和课上播放影像资料等手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课文的理解减缓坡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铺垫,使得学生对一些重点字词的理解能水到渠成。
第五篇:长征教学反思
长征教学反思
长征教学反思1
今天,我终于走上了讲台。一节课下来,自我感觉很有收获。从刚开始时的茫然无措,不知从何下手,到今天课堂教学的磕磕绊绊,我觉得我在进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觉得我的教学思路是比较清晰,从读准字音、读通诗歌、读懂诗歌,再到深入地理解诗歌,条理非常清楚,在理解诗歌时,能用一个主问题来统领整篇文章的教学。紧紧扣住“长征的艰难”和“红军战士的不怕难”这条主线展开教学,层层深入,使学生心灵受到熏陶感染,体会到长征的艰难,领会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必胜的乐观主义。但是,在朗读指导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由于自身朗读的水平不够好,因此指导朗读显得苍白无力。经过仔细地反思,我觉得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做得不够好。
一、回环复读使用的时机要恰当。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为统领,每个环节教学之后,都会回到这句话的朗读中。理想的`设计意图是希望学生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朗读中,逐渐提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这句话的理解也能逐渐深入,读出红军战士的豪迈气概。但是,由于我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够细致、到位,而且学生也缺乏深入的感悟,所以在一遍又一遍的回环朗读中,学生的语调是单一的,在同一层面上的,让人觉得没有层次感,枯燥乏味。
二、要善于用教师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在一堂课中,如果教师始终是情绪激昂的,那么学生自然也会受到感染,而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之中。这节课中,我觉得我还没有完全地融入文本之中,从而导致学生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三、有些细节的处理不够完善。
在引导学生了解诗歌押韵的特点时,有位学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第三句和第四句的韵母不一样呢?”面对学生突然产生的疑问,我有点不知所措,只能勉强地告诉学生:“这就是律诗的写作规律,具体的知识我们以后在来学习。”我用一句模糊的语言糊弄了学生。其实,我完全可以借此机会,教给给了学生有关押韵的知识。只因为我一瞬间的犹豫而失去了教学的好时机。
又如在长征路线图的使用时机上,也可以有更好的选择。我用长征路线图作为学生了解长征的工具,如果能把这一工具与理解“万水千山”结合起来,在理解“万水千山”时让学生去对照长征的路线图,算一算跨越11个省到底需要走多远的路,将长征路程数据进行折算,让学生感受路程的遥远。学生一定能够了解得更深刻,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回味着这节课,或许我的教学设计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或许我的语言引领不能直达学生的心灵,或许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遗憾,但是,我还是觉得欣慰,因为在这过程中,我已经收获了许多,勇于尝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想如果以后有机会再上这一课,我一定会修改一些环节,努力压缩,让精华凝缩在四十分钟里,使这首诗的教学一气呵成,呈现出更加完美的姿态。向着这个目标,我会不断努力的。
长征教学反思2
《七律·长征》是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首七言律诗是毛泽东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整首诗是以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统领全诗,下面的诗句都是具体表现“难、只等闲”,因此,在具体把握之后,扣住“难”和“只等闲”运用画面,背景资料让学生以直观的体验,到达与文本对话目的,对红军长征途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的赞叹。
在教学中,我将教学环节分为四个版块,先扫除生字词,初步感知长征,再进一步走进长征,以读带讲,深入长征,体会长征路的“难”和红军的“只等闲”乐观精神,最后诵背全诗,升华情感。在教学时,我以问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统领全诗,那从诗句中哪些地方能够感受到“远征难”?学生透过通读全诗找到“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金沙水”、“大渡桥”、“千里雪”。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远征难”,我找来“连绵起伏的.五岭山脉”在云海中若隐若现,红军与“高大耸立的陡峭的乌蒙山”相比较显得那么渺小;“水流湍急的金沙江浪花用力的拍打着岸两边陡峭的悬崖”;“宽阔的大渡桥上横跨着13根冰凉的铁索,望着铁索下湍急的河水令人毛骨悚然”;“一望无际的千里雪山给人感觉刺骨的寒冷”。透过这些画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长征的艰险,困难重重,并且播放了《飞夺泸定桥》的视频片段,帮忙学生感受“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惊险悲壮。我还穿插了长征的背景资料,“当时红军是前有堵军,后有追兵,上有轰炸,除了这些困难,红军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应对这些困难,红军是怎样做的呢?学生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红军不畏艰险,勇敢应对困难的革命精神。最后,透过欣赏《长征组歌》中的”红军不
怕远征难”来进一步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由于受潜力限制,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把握还尚有偏颇,在教学中留下了很多遗憾,如教师的指导还是过多,放手的力度还不够等等,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有所改变,有所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着重从学生学情思考,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多交流自己掌握的资料,在交流中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感悟课文资料。
长征教学反思3
在学校组织的学年集体备课示范活动中,我选择了执教《七律·长征》这一课,因为我觉得毛主席写的这首诗实在是太有气势了,我很喜欢。但全诗仅有五十六个字,这么短短的一首诗,怎么才能教好呢?而且,我一直都喜欢选择一些情感细腻、比较深沉的文章来作为公开课的教学内容,这次忽然换成这么气势磅礴的课文,我能为此作出转变吗?我有些许担忧。为此,我曾好几次打退堂鼓,“算了,实在不行,那就换一篇课文吧。”我这样对自己说。但是,我为了上好这一课,已经花了好多时间了,一遍又一遍细细地读课文,细细地思考,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还特意去买了好几本有关长征的书,恶补长征相关的`知识,就这样放弃吗?我好象并不甘心。在一次又一次的犹豫、矛盾与彷徨中,指导老师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的指导,使我最终选择了坚持。不管结果如何,我得去试一试。
长征教学反思4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它是毛泽东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和乐观精神,抒发了作者勇往直前的豪迈情怀。
一、精彩回放,走进长征。
首先介绍有关长征的资料,使学生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再通过课文中注释,从字里行间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二、以读代讲,感知长征。
特别引导学生高声朗读课文,领会和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是很讲究炼字炼句的具有音乐美的一种语言艺术。因此,读诗对语言要进行咀嚼,反复地深入地体会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有所表现的丰富的内涵,还要通过吟诵,体会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逐步培养欣赏和朗诵诗歌的能力。
三、文本对话,深入长征。
诗人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创造出新的艺术境界,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突出了乌蒙山的高大险峻,可在红军战士眼中它们不过是细浪和泥丸而已。足见红军的顽强和乐观。在学习课文时,把诗歌反映的具有高度集中性和跳跃性的生活内容,人物形象通过想象加以充实,加以补充,使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如为了更好地理解“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诗句中“暖”和“寒”在句中的意思,就及时地补充了长征途中红军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视频。这样学生轻而易举知道了既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从中体会到了红军的神勇无比。
四、诵读延伸,升华长征。
把这一课真正上成读书课,通过反复情感朗读,读出诗的意境,读出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长征教学反思5
毛泽东的诗词艺术风格独具匠心。纵观历史人物,除三国中的曹操,既是著名的文学家,又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然后就是毛泽东了。毛泽东的`诗词胸怀经纬,磅礴委婉,有指点江山,又有儿女情长。《长征》这首诗,细析教材,会发现首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统领全文,下面的诗句都是具体表现。因此,在整体把握之后,扣住“难”和“只等闲”,运用简笔画、背景资料、音频等多种资源让学生在直观中、在情境中体验,从而达到与文本对话的目的,生发出对红军战士豪迈、乐观情绪的赞叹。为了强化情感,拉近时空距离,大量采用情境引读,使学生随着作者想像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在层层推进中,情感走向高潮。而在拓展环节,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诗到词,从作品到文风,深入浅出地让学生在浓浓的文学殿堂徜徉,使这节课充满了语文味,对学生的发展自是不言而喻了。
长征教学反思6
《七律·长征》与我们的生活较远,如何才能将学生引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呢?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写作背景,多渠道让学生了解长征的历史史实、故事等,让他们问身边的人,查阅书籍,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上网观看影视剧等,课堂上我除了介绍一些图片、影视片断外,还简单介绍了长征途中的一些经典故事和经典战例等,如倔强的小红军、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等长征故事,四渡赤水、抢渡大渡河、与藏族同胞结盟等,使学生初步感受长征的艰难。同时让学生把课前收集的有关长征的背景资料,在课前互相交流,使学生对长征有了一定了解,再通过课文中注释,从字里行间大致了解课文内容。接着让学生通过多次朗读、背诵,理解诗句内容,从而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难和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资料来感受五岭,乌蒙的天险。在感受乌蒙山的高大和过乌蒙的艰难时,我让学生回想自己曾经的爬山经历,然后作对比,让他们结合爬山的.感受来体会爬乌蒙的劳累,接着又结合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战士们爬乌蒙山还要背武器和军需物品,还要面临追截的敌人,就更加艰难了。在学生阅读感受后启发学生思考“战士们怕吗?他们是怎么看待的?”紧扣“走泥丸”来感受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感悟“暖”和“寒”时,我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背景资料,感受人物心理来理解感悟“暖”和“寒”。同时让学生了解这四句怎样很好地体现一、二句“万水千山”的内容,怎样体现“远征难”的,怎样更好地体现红军的“不怕”精神的,还有三、四两句,怎样较好的体现了这首诗的艺术性等。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我感受到,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还是兴趣不太浓厚,诗歌的理解只是看一些参考书机械地背诵,对于诗歌的内容不是真的理解,真正的感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没有和作者产生共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从学生平淡的诵读中也可以
证明
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多从自身找不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长征教学反思7
教学本课我充分借助各种教学手段,注重形象感悟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在电视、电影、书包中看到的实例,感悟课文中诗句的意思,而没有孤立地讲句析句;此外是充分地指导学生在感情读中感悟,这当中教师注意采用了多种读的方式,如示范读、男女生接读、分句读等,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如第一、二行中要读出红军“不怕难”的`语气,语气要读得坚决,充满信心;读第三、四行时要读出五岭的绵延,乌蒙的气势磅礴;第五行要读出红军的欢快心情;第六行读时语气低沉些,以表示对牺牲战士的缅怀之情。这样不仅指导了学生的感情朗读,也为背诵全诗打下基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指导读中发现学困生在读的能力比较差,特别是新转入的学生,对这些同学的朗读还有待多指导,首先加强对词句读的巩固,再重视对课文的朗读。
长征教学反思8
第一、第二句诗是整首诗的总概括,我先引导学生从“远征难”和“万水千山”这两个词来体会长征中艰难重重,再让他们找出红军对待困难的态度的词语,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诗句,还知道了应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朗读诗句。同时,我还引用第二句诗中的“万水千山”把学生导入下面的'诗句。让学生自己找出“千山”和“万水”的代表,学生找出“千山”的代表是“五岭”和“乌蒙”,我就让学生自己去朗读诗句,再谈谈“五岭”和“乌蒙”给自己留下什么印象,接着引导学生注意“逶迤”、“磅礴”和“腾细浪”、“走泥丸”的对比,让他们说出诗人为什么这样写,从中体会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藐视困难的精神。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五岭和乌蒙的特点,我还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五岭和乌蒙山,大多数同学都能准确地画出来。最后,让学生说出朗读这两句诗时应注意哪些词,该用怎样的感情朗读。
长征教学反思9
今天是一个紧张又收获满满的日子。我开始上公开课《七律长征》。
上课伊始,我采用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让学生了解长征的历史,为下面朗读做铺垫。新授时,我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读准确,读流利。为了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我采用小组交流的方式,交流每联的解释。当然,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对自己所交内容的教学重点把握不够准确,也正是因为此,课堂的.时间没把握好。
课后,李校长和其他老师对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也让我从本次公开课中成长许多。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帮助。谢谢!以下是我根据各位老师的意见所整理,与大家共勉。
首先,朗读不充分。不管是老师带读,还是学生读,都缺乏目的性。朗读的时间虽有,但仍缺少时间。众位老师都指出,在充分朗读后,可以以读代讲,结合图文,理解诗意。这样,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能达到。在读的方式上,可以先听老师范读或听录音读,再让学生分组读。
课堂气氛也不够热烈。李校长指出,学生是被动参与,老师讲为主,没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精心备课,深入反思,成长自我。
长征教学反思10
设计本课时,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结合本册教材,我在设计时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新理念。下面就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两方面来谈谈对这一课的认识。
成功之处:
一、是突出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从课始到课终,我一直把学生置于主动、自动、互动的平台之上。板书课题、搜集介绍资料、自学课文、体悟情感等教学的环节和重点,都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学生始终处在乐此不彼的积极思维状态之中。
二、是尊重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行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本人十分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概括以及文中个别用词的见解,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又不似是而非,让每个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三、本人注意事先让学生搜集与长征相关的各种图片资料,既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了社会和课外的读物及媒体,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又为课文的.理解放缓了坡度,为学生自主学习获得成功作了很好的铺垫,打破了课堂就课本啃课本的封闭程式。
不足之处:
一、教学中使用的资料要有实效性,不能把没经过处理的原始资料给学生,因为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是有限的。
二、教学中,要注重教师对学生发言的评价,对于学生有价值的发言,教师的评价应该使学生有自豪感。
长征教学反思11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初步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感情丰富的强烈特征。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和乐观精神,抒发了作者勇往直前,无往而不胜的豪迈情怀。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写作背景
一、首先介绍有关长征的资料
使学生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再通过课文中注释,从字里行间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二、特别引导学生高声朗读课文,领会和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歌是很讲究炼字炼句的具有音乐美的一种语言艺术。因此,读诗对语言要进行咀嚼,反复地深入地体会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有所表现的丰富的内涵,还要通过吟诵,体会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逐步培养欣赏和朗诵诗歌的能力。
三、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采用比喻的手法,创造出新的`艺术境界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突出了乌蒙山的高大险峻,可在红军战士眼中它们不过是细浪和泥丸而已。本体喻体强烈反差,足见红军的顽强和乐观。在学习课文时,把诗歌反映的具有高度集中性和跳跃性的生活内容,人物形象通过想象加以充实,加以补充,使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深刻体会到介绍背景、高声朗读、特别是运用想象再现诗的意境,确实是学习诗歌的一种良好方法。在以后的诗歌学习当中,将继续推广运用这些方法,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长征教学反思12
长征难,重走长征路更难!
这是朗读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在这个单元中,孩子们将从学习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开始来学习朗读诗歌。
单从诗句来看,《四渡赤水出奇兵》这首诗的层次是比较清楚的:前面的长短句交错,表现了当时环境的恶劣,衬托了红军战士坚强的意志,后面长句着重描写了红军的神勇与指挥员的战斗智慧。但是后面的句子包含的信息容量太巨大了:四渡赤水奇在哪里?乌江天险怎样重飞渡?兵临贵阳怎样逼昆明?调虎离山怎样袭金沙?这些历史情节早已离孩子们远去了,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怎样让孩子们走近历史去由衷地体会“用兵如神”?开始我想在课堂上只把诗句读懂,诗句里的历史让学生在课外去了解,然后以故事会的形式来交流,但是,我联想到在课前我所做的“艰苦卓绝”的工作,我放弃了个想法。在课前,我查找了许多关于四渡赤水的资料,在这些资料中对这段历史都有大量的文字介绍,其中有错综复杂的线路、陌生拗口的人名、还有扑朔迷离的前因后果,我甚至动用家人的关系请教了部队的“专业人士”,最后还是没有彻底理清楚,我怎么能把这个难题丢给学生?最后,我还是选择了边读边补充的方式,在补充背景中创设情境,在创设情境中理解诗句,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指导朗读。
当然,我补充的背景都是浅层的,都是梗概,我把重点放在了理解诗句和朗读诗句上。其实在课前我也学生收集了相关资料,但刚上五年级的学生并不能在如此多的.信息中去辨别去选择,甚至有的孩子连把自己收集的资料读完的耐心都没有,这就使课堂上老师的引导显得格外重要。那么,对于这样一些关联着厚重历史的课文,让学生对历史的了解达到什么程度才比较合适?这种渗透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操作?以扫清学生的理解障碍、朗读障碍为标?还是以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标?
在备课时,我总是把自己想成一个学生,我总是在动笔之前问自己,如果是你,你想从这节课中学到些什么技能,获得些什么知识?所以,我的备课总是很艰难,每一段相关的历史,每一种相关的文化我都想翻个底朝天,让自己在走上讲台时底气更足一些。但也正是这样,我的教学工作受到了许多牵绊。走到高段,课文愈加深奥,现在的我,渴望早日突围!
长征教学反思13
由于学生从未学过有关红军长征的相关课文,我就在课前让学生收集一些红军长征的资料,课前正好赶上军博举办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展览,我就鼓励学生利用休息日到军博参观,对红军长征有一个系统地了解。这样,对于理解这首诗奠定了基础。
课上我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高声朗读课文,领会和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是很讲究炼字炼句的具有音乐美的一种语言艺术。因此,读诗对语言要进行咀嚼,反复地深入地体会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有所表现的丰富的内涵,还要通过吟诵,体会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逐步培养欣赏和朗诵诗歌的能力。
1、让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
在分析: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时,我问学生:这五岭、这乌蒙是什么样的山呢?红军翻越这些山的时候会遇到什么困难?那该怎么读呢?那细浪、泥丸是什么样的呢?这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为什么像起伏的微波细浪、滚滚的小泥丸呢?那该怎么读?
这两句诗作者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正是为了反衬红军,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学生理解到位后,我就指导学生朗读:怎样读出红军的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这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然会读出感情来。
2、观看影像资料,再现红军长征时的情景,使学生受到感染,帮助学生进入情景,读出感情:
当分析到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谈从哪里感受到红军英勇无畏,学生谈到暖、寒两个字,特别是寒字,学生体会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险,我就说: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惊险悲壮、惊心动魄的战斗吧!接着我就放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录像,学生看后,我说:从这九死一生、背水一战、湍急的河水、枪林弹雨,你体会到了什么?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学生当时能够读出自己的感受。
3、学生感受红军翻阅雪山的艰难时,我又放了一段录像,学生看到在茫茫的大学山上,红军战士,艰难地行走着,配上令人恐惧的音乐,使学生内心感受到翻越雪山的艰难。当时我听见前面的学生脱口而出:啊!这哪有路啊?这么陡,这么滑,怎么爬上去呀?然后,我让学生体会着红军的这份艰难读一读,那么,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就在眼前,这一切怎么不令红军欣喜若狂、兴奋不已呢?让我们把红军的这种胜利之喜,这种万丈豪情读出来吧!学生自然能够读出来了。
4、给学生放广播员朗诵的录音,作为范读:
学生听时,十分认真,有的学生小声地跟着读,我叫同学学者广播员的.样子读一读,很多同学都举起了手,郭媛媛读这首诗时,感情充沛,真的有些吟诵诗歌的韵味了。
在所有文体中,诗歌的音乐性是最强的,很讲究韵律和节奏。郭沫若把音乐性看作是诗的生命,只有吟咏、诵读,才能把诗歌的音乐美充分表现出来。所以,朗读自然也就成为综合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朗读不仅是感悟诗歌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使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得到不断积淀与升华,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
这节课我就是一次大胆地尝试,为我今后教诗歌体裁的文章积累了很多经验。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很多问题,如:老师在课上说的话过多,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地体现,由于时间的原因,有些语句,学生体会得还有待深入。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改正。
长征教学反思14
这篇课文是向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好教材。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时代比较远,对小学生来说体会长征精神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学习理解课文最后一节时,我先让学生回顾文中描写红军遇到困难的语句,通过朗读再次感受当时的恶劣环境。随后播放一段红军长征的录像,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了解红军在过草地时历尽艰难的情况。当同学们的情绪进一步受到感染时,我有意识地进行点拨,请大家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长征精神的。在彼此的交流讨论中,学生们又一次感受到了红军的大无畏精神。我想,民族精神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引读课文第3节)
师:长征途中,红军经历了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天上有——,
生:敌机侦察轰炸,
师:地上有——
生:敌军围追堵截,
师:然而阻碍红军的不只是敌人,还有更恶劣的自然环境。当时正值——
生:寒冬季节,风雪交加。
师:红军面对的困难无法想象。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师解说:红军开始爬雪山似乎很顺利,可是没多久,进入了一个冰雪世界。眼睛突然看不见了。山上没有路,踩在冰上滑倒了,挣扎着往前爬,却没有气力。有的人挣扎着要站起来,结果却永远倒了下去。红军过草地之艰难,更是后人难以感受到的。泥沼一般很深,如果拼命往上挣扎,会越陷越深,来不及抢救就会被污泥吞噬。草地上有不少河,有的河宽流急很难过。战士身体虚弱,挨冻受饿,禁不住冰冷的河水刺激。几乎每过一条河,即使是一米深的小河,都有战士倒下。)
师:现在,你们知道什么是长征精神吗?谁来说说?
生:长征精神就是不怕苦、不怕死。
生:长征精神是一种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红军战士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想办法克服。
师:你说得真好。
生:我觉得长征精神就是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
生:红军战士为了革命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也是长征精神。
师:长征是我们中国人了不起的壮举!那么多的战士,为了绕开敌人的围剿,为了保存实力以抗击日本人的侵略,冒着枪林弹雨,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面对饥饿、寒冷、疾病,他们毫不畏惧,历经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正是凭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红军终于到达了陕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贺捷生奶奶认为这些精神就是她一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一直激励着她。
(出示课文最后一节,学生齐读。)
师:文中的“走”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呢?
生:这不是真正的“走”,婴儿是不会走的。这个“走”是指父母亲抱着她走完长征路。
生:这个“走”不是指真的走,而是说贺捷生奶奶也经历了长征。
师:是啊,尽管当时贺捷生奶奶只是个婴儿,但她同样经受了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走”完长征路后,父辈们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革命意志就一直激励着她。
课后反思:
本单元开始,学生要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能力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能力。阅读教学中的概括,是要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通过概括能力的训练,学生能深入理解课文、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达到提高语文整体素质的目的。概括不同于复述,它要求学生用关键词句来提炼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刚开始进行概括训练时,我的指导、我的态度显得非常重要。课堂中,我发现每当提出复述或概括的要求时,主动发言的学生总是很少。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进一步的原因,可以发现主要还是自己的问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要尽量做到这样几点:
1、要避免急于求成的心态。学生的归纳能力不是凭教师的讲解便能获得的,而是要求学生不断从阅读实践和积累中,从阅读习惯的养成中逐渐形成的,不能指望在短期内甚至几节课里完成,它是一个长期训练和体验的过程。
2、要善于分析学情,研究并发现学生的薄弱之处,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概括时,学生的困难一方面表现在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上,另一方面表现在方法的掌握上。应善于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点,教给学生有效的概括方法,把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
3.应避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自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长征教学反思15
《七律·长征》是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之时,毛主席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满怀喜悦和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的一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诗文虽然不长,但知识丰富,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较多,因此,本着学习是以学生为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的教学理念,结合文本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设计为四个活动板块:
1、精彩回放,走进长征。
2、以读代讲,感知长征。
3、文本对话,深入长征。
4、诵读延伸,升华长征。
我这样设计并教学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1、突出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从课始到课终,我始终把学生置于主动、自动、互动的平台之上,以读代讲,让学生去自读自悟,读出层次、读出韵味。
2、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行为。我十分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见解。鼓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倡导个性化阅读,如教学中我始终鼓励学生多读多悟、心灵交融、读入文本、读出个性。
3、正确对待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即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人文性蕴含于工具性之中。现在有的课堂教学为了突显人文性,一味强调让学生感悟,而丢弃了作为第一性的工具性,这是极为片面的。所以在本节课中我既注重传承祖国的语言文字又关注学生的体验和发展,如:对“寒”字的生成、理解。
4、创设了师与生平等对话的氛围。在本节课中我没有不厌其烦地分析、讲解,而是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批注阅读,让孩子们在读书中发现问题,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感悟中解决问题,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
5、通过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和课上播放影像资料等手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课文的理解减缓坡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铺垫,使得学生对一些重点字词的理解能水到渠成。
由于受能力限制,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把握还尚有偏颇,在教学中留下了很多遗憾,像教师的指导还是过多,放手的力度还不够等等问题,真诚地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