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商品批发市场的火灾预防及隐患整治对策
浅析商品批发市场的火灾预防及隐患整治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市场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以个体经商户为主的商品批发市场逐渐增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商品批发市场普遍存在着老建筑物先天不足、防火间距不足、占用消防救火通道、可燃易燃物多、店铺集中、人员密集、监管机制薄弱等诸多问题。商品批发市场因物美价廉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顾客,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群众的生活,大部分商品批发市场集商品销售和短时货物储存于一体,具有占地大、跨度大、人员流动量大、货物多等特点。由于商品批发市场内的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加之各项防火措施落实不到位,此类场所的火灾危险性较大,易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结合实际经验总结,对于商品批发市场的消防隐患整治工作,相关部门应刻不容缓进行整治。
一、商品批发市场的火灾隐患
(一)建筑物防火等级差。我国的商品批发市场除了喜欢兴建大型市场之外,还普遍存在棚顶市场、临街市场、地下市场等,这些批发市场都存在建筑物耐火等级偏低、建筑简陋易燃、防火间距不足、缺乏防火分隔、安全疏散通道和出口宽度不够等各种消防安全问题,有的甚至是占用消防车通道、居民住宅或公共建筑防火间距的拦街断路的违章市场,严重威胁周围建筑物的防火安全。若遇到火灾,往往会造成“火烧连营”。
(二)可燃物品多。批发市场批发的货物大部分都是可燃货品,比如鞋帽、衣服、塑料制品、文具、工艺美术、家具等,均属可燃商品。一些商品本身虽然属于非燃烧材料制成,但其包装箱、包装盒却都是可燃物品。还有的商品,如指甲油、摩丝和小包装的汽油酒精等有机溶剂及丁烷气体(打火机用)等则属易燃易爆的化学危险物品。有些市场甚至还经营烟花爆竹,绝大部分市场设有设臵专用仓库,商品储存管理混乱,火灾隐患比较严重。
(三)人员密集场所。市场商品云集且经营的商品大都以居民群众生活中吃、穿、用不可缺少的商品为主,是男女老少摩肩接踵,在我国已成为公共场所人员密度最高、流动量最大的场所。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许多市场的顾客流量远远超过市场的承受能力,一旦发生火灾,疏散非常困难。
(四)火源、电源使用不当。批发市场内的商店,除日常照明、夏季排风等用电外,商店内的吊灯、壁灯、台灯,节日或展销期间的彩灯,以及住店人员烧水煮饭用的电热器具,都离不开用电;有的市场店户还在店内使用液化石油气灶具;不少市场都是前面是铺面,后面则设为仓库,店中有店,生活起居混于一室,用火、用电、用气点多量大,加上许多市场用火、用电、燃气用具的安装和使用没有统一规划和管理,都是经营者自行安排,容易发生火灾事故。
(五)商家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根据《集贸市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发市场的消防安全应由其主办单位负责,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予以协助。但不少批发市场由于主办单位消防安全工作不落实,有关部门的配合协调不够,没有成立防火安全管理机构,没有建立健全防火安全管理制度,防火安全管理失控。导致商户们对于消防安全,大都停留在浅意识中,普遍认为自家店铺一直有人看管,不会着火;另外很多商户不懂火灾自救逃生常识,不懂得如何使用灭火器等。
(六)缺乏消防器材且使用不当。商铺的经营者普遍都是注重眼前的利益,往往忽视了消防安全问题,不按照法律规定,购臵消防器材。有的经营者甚至觉得灭火器放在店里占地方,干脆收起来,一旦发生火灾,根本没办法发挥灭火器的作用,有些经营者甚至不会使用灭火器。
二、火灾隐患的整治对策
客观上讲,火灾隐患的整改对策的执行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要根据各批发市场的大小、规模等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火灾隐患整改方案,才能有效开展整治工作。
(一)设立督导小组,加强对市场消防安全问题进行督促。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从各职能部门抽调业务骨干设立督导小组,对商品批发市场的消防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督促,对商场每天上班人员的到位情况、整治进度进行统计,制定详细的表格给予通报,落实相关问题。全面入户进行整治。要联合安监、公安、消防、城管、街道等部门,统一行动,合力攻坚。督导小组还应该对监督的批发市场制定科学的工作任务依据,并且对各小组的整改项目进行验收,以确保整改工作的有效性。
(二)落实整改责任,与经营者签订安全责任书。批发市场的经营者对市场的消防安全是有责任的,排查整治的人员要跟搞经营者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和承诺书,层层落实整改责任。排查整治人员要对各经营者进行解说,结合实际情况发放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书面通知整改的隐患内容和时间。整改人员要采取灵活机动的工作方式,着重解决批发市场各经营者的思想问题。
(三)拆除违章搭盖,打通消防通道。通过强行拆掉楼下门面店铺占道经营;楼上伸出楼面以外的悬楼及用于堆放物品的防盗网;楼顶乱搭乱盖的违法建设。商铺内部住人与经营部分的防火分隔要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人员可以在短时间内逃离起火建筑,所以要求每家商户的楼梯间必须通顶或开设应急逃生天窗,楼梯间一层部分用实体防火墙与店铺完全分隔;相邻店铺之间原先用木板、卷帘门、铁丝网等分隔的位臵,统一改用实体防火墙砌筑,确保批发市场内楼与楼之间的防火间距达到规定要求,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才能够迅速到达火灾现场将火扑灭。
(四)对旧用电线路的改造。用电线路老化是一个引发火灾很严重的问题,而批发市场的线路老化一般都是比较严重的,当地政府应该全力协调当地的电力部门,完成对市场户外线路的改造。市场的经营者也要对电路改造付出一定的责任,从根本上消除了电气线路陈旧老化和私拉乱接等火灾隐患。
(五)实行小区式的商业管理模式。根据批发市场主要经营服装、鞋子、箱包、五金交电,塑料制品等日用百货,可燃物堆放较多的实际,批发市场的管理层应该提出小区式商业管理模式。要求所有经营者晚上不得在商铺内过夜,由市场的警务室统一负责安保工作,确保万一发生火灾至少不会有人员伤亡。
(六)加强经营者的保险意识。根据实际调查,至少90%以上的的市场经营者完全没有没有购买任何保险,有的经营者即使购买了财产保险,其他方面的保险也没有完全买齐。整治人员应该对经营者进行教育,加强经营者对保险知识的了解。
(七)加大社会宣传和监督。充分利用固定宣传栏、广播、报纸、电视台等媒体,深入开展消防宣传活动,提高市场经营者消防安全意识,引导经营者主动配合,完成消防整改。消防部门以《消防法》宣传为主线,向广大经营者阐明市场内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危险性。同时,通过设立消防咨询热线,及时解决经营者心中的疑问,推进整改工作进度。
第二篇:元宝山区建筑工地火灾隐患及预防对策
元宝山区建筑工地火灾隐患及预防对策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元宝山区建筑工地遍地开花。建筑工地是一个多工种密集型立体交叉混合作业的施工场地,在工程施工的高峰期,为了赶进度,作业人员增多,多工种交错重叠施工,明火作业频繁,加上现场管理和施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等因素,造成当前建筑工地火灾发生较多,虽未成灾,但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何遏止建筑工地火灾发生,是我们消防监管部门应该着重研究解决的问题。下面,就加强建筑工地消防安全谈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建筑工地消防安全隐患的特点及表现
(一)人员组成的特点,增加了消防安全管理落实的难度。
一是管理人员方面。部分施工单位负责人的消防意识淡薄,表现为不知道自身的消防安全职责,不懂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思想麻木,对工人的一些违章现象视而不见,更有甚者存在“盲目施工”、“瞎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等现象。
二是建筑工人方面。建筑工人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文化程度偏低,流动性大,消防安全意识差,对消防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发生火灾,不会利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不会报警,不会组织人员疏散,自防自救能力差。
(二)建筑施工的特点,增加了建筑工地火灾负荷。建筑工地场所固定,有限的场地上集中了大量的工人、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进行作业,且施工工期紧。许多单位只重视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不重视消防安全。其特点表现为:
一是用电量大,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由于工程任务重,时间紧,往往需要交叉作业,因而机械化操作和用电量大幅度增加;加之工地违章安装电气设备,私拉、乱接线路现象较为普遍,随时都会出现超负荷运行的情况;现场线路移动多,防水不良,致使电气线路极易发生短路、漏电产生火花,引燃可燃物发生火灾等。
二是动用明火频繁,不规范现象突出。许多大型工地各种设备多、施工技术复杂,现场通常布满大量的金属骨架、框架、支架、吊架以及各种管道、线管,而它们之间的连接一般都靠电焊、气割施工。进行电焊、气割的工作人员有的无证上岗,甚至在火灾危险场地没有事先办理动用明火审批手续,操作时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电焊火花飞溅、散落,很容易引燃现场的各种可燃材料造成火灾。
三是人员集中住宿且住宿条件艰苦。职工宿舍大多是简易可燃临时用房,室内人员密集,衣物、被子等可燃物较多,乱拉乱接电线现象突出,冬季时室内使用电暖器、电热被等取暖,用电炉子做饭等现象较多,火灾隐患严重。
四是易然可燃材料多且不规范存放。施工现场存放和使用大量油毡、油漆、塑料制品及装饰、装修材料等易燃、可燃物品,由于受到场地的制约,房屋、棚屋之间,建筑材料堆与垛之间缺乏必要的防火间距,甚至有些材料直接堆放在消防车通道上。
五是施工单位多层转包或转包给多个施工队伍。因为存在多层转包,消防主体确立不明确,造成工地消防安全管理脱节,消防安全埋有隐患。
(三)消防设施配备上的特点,增加了火灾扑救的难度。
一是消防器材配备不足。因为主观上存有临时观念,单位舍不得投入资金,必备的消防器材购臵、配备不足,甚至形成“空档”;有些施工现场虽配臵了灭火器,但是型号不对;有些施工单位为防止灭火器丢失、损坏,不是锁起来就是固定在某个位臵,致使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使用灭火器材。
二是消防水源设臵不足。一般工地大多只有临时消防水源,且也有统一规划的市政给水管网,但因为尚未开通使用等原因往往不能保持正常的消防供水,不适应扑救火灾的需要。
三是消防通道堵塞。施工现场多设有围棚、挖有基坑沟道,随意堆放建筑材料,已建成的相邻建筑物外侧采用脚手架和安全防护物,占用了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致使消防通道堵塞,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难于接近,妨碍消防灭火的进行。
二、落实“五个到位”措施,预防火灾发生
(一)宣传到位。
根据建筑工地防火实际情况,编辑印刷防火宣传画册,利用黑板报、墙报、宣传栏,介绍一些消防知识、火灾案例,有条件的施工单位,还可组织职工进行灭火演习,对施工及管理人员进行消防法律法规、防火常识及灭火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真正让消防知识延伸到工地的每一个角落,从而有效地增强建筑人员的防火意识,掌握基本的防灭火方法、逃生基本知识,能自查常见的火灾隐患,扑救初期火灾。
(二)制度到位。
施工单位要强化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能力,制订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灭火应急预案,要开展定期防火检查和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动用明火必须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需要进行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动火施工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落实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应有具体防火防爆措施;电焊、气焊、电工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严重的部位确定为重点防火部位,实行严格管理。
(三)责任到位。
一是要成立建筑工地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层层落实到位的消防工作网络。从上到下,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坚持落实全员消防安全职责。
二要按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63号令),确定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工作,再按照分级管理原则,把防火责任切实落实到各个施工单位的具体责任人,责任到人,平时加强检查,尽可能做到隐患早发现,措施早制定,设施早到位,确保每个环节不失控漏管,保证已有的各种防火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要把防火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与年终考核结合,实行奖惩制度,全面提高对消防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四)设施到位。
一是施工现场要设臵消防通道并确保畅通。防火监督人员要加强巡查力度,指导和督促施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占用消防通道。
二是施工现场要按有关规定设臵消防水源。应当在建筑工程平地阶段按照总平面设计设臵室外消火栓系统,并保持充足的管网压力和流量。根据在建工程施工进度,同步安装室内消火栓系统或设臵临时消火栓,配备水枪水带,消防干管设臵水泵接合器,满足施工现场火灾扑救的消防供水要求。临时用水不能满足消防要求的,应在附近应设臵消防水池。
三是施工现场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施工现场的重点防火部位和在建高层建筑的各个楼层,应在明显和方便取用的地方配臵适当数量的手提式灭火器、消防沙袋等消防器材,各种消防器材一定要放在明显和方便提取的位臵,并作“消防用品,不得挪用”的明显标志。
四是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应当分开设臵,并保持安全距离;施工单位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臵员工集体宿舍。
五是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宿舍管理。宿舍内严禁乱拉乱接电线,使用电暖器要注意周围近距离内不要放臵可燃物,无人时要关闭电源,电热被要购买合格产品,无人时不要开通电源,防止温度过高引燃床垫、被子等可燃物。严禁采用电炉等大功率电器,不乱扔烟头。
(五)监督到位。
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监督,防火监督人员要主动上门服务,定期对在建工地消防安全进行检查和抽查,督促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防火安全责任书》,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和要求。主要以未经消防部门设计审核、验收或审核验收不合格擅自开工、投入使用的工程;是否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情况;是否确定各部门、岗位的消防责任人;是否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臵消防设施和器材、设臵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等相关要求进行详细检查。在检查中,消防监督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对施工现场布臵的合理性,功能的划分,相关的防火措施,防火间距等情况进行了全方位检查,指导施工现场负责人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严格落实防火巡查制度,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同时,对工人住宿、用火用电、器材配备等方面存在的隐患问题,责令其整改并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加大对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发生火灾的工地及责任人员的处罚力度,确保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
第三篇:打火机生产企业火灾隐患分析及整治对策
打火机生产企业火灾隐患分析及整治对策
近年来,打火机生产企业在我国呈不断壮大的趋势,在浙江温州、慈溪,广东德庆、河南夏邑、湖南邵东等均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打火机生产基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年产打火机300亿只左右。打火机行业迅速崛起,带动地方经济的同时,其安全问题也逐渐被关注,鉴于打火机生产工艺流程中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决定了其火灾危险性大,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本人曾参与了浙江慈溪打火机行业专项整治活动,并参与了多起打火机企业火灾的事故调查,通过结合整治情况及火机企业火灾事故案例,剖析火灾特点和原因,从总平面防火设计、生产工艺及设备、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分析火机生产企业的火灾危险性,指出所存在的火灾隐患,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提出加强工艺改造、提高从业人员消防安全培训和安全管理、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除各类点火源等解决对策,以期为火机企业的防火工作提供参考。关键词 火机企业;火灾隐患;防火对策
一、引言
打火机,英文名Lighter,是一种比火柴使用起来更方便的取火机械。最早的打火机由德国化学家德贝莱发明。他是利用锌和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喷到铂棉上自动起火。1973年,法国的比克公司发明一次性打火机。我国打火机行业的发源地在温州,而慈溪市生产打火机的历史也有近30年。特别是九三年后,火机行业不断发展并随之上了规模,目前,慈溪全市共有大小生产企业40余家,年产打火机约80亿只,产量和出口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一。火机企业带来大量经济效益的同时,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2007年至今,慈溪市火机企业就发生火灾13起,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暴露出火机企业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本文将结合慈溪市开展的火机行业专项整治活动,对火机企业存在的火灾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二、火机企业的火灾特点
打火机生产线一般由注塑、冲床、模具、充气、调火、装配、压电、焊接、粘贴、包装、三件套车间组成,由于规模不同设置的工序略有差异。总结近年来发生的火机企业火灾事故,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易燃易爆性
一次性打火机充灌气体多为液化丁烷,闪点-58℃—8.1℃,自燃点=405℃,沸点=-0.5℃,爆炸下限=1.9%,爆炸上限=8.5%,点燃能量为0.75mJ,在-20℃的低温下遇微弱火源就会爆炸[1]。在标准状况下,1m3 液化丁烷气完全燃烧,其发热量会高达数万千卡;1m3 液化丁烷气如果泄漏在大气中,体积会迅速汽化为250~300m3,并变成3000~15000m3 的爆炸性气体。丁烷的混合性爆炸气一旦爆炸,其爆速可达2000~3000m/s。由于液化丁烷气燃烧热值大,爆炸速度快,瞬间就会完成化学性变化,其破坏性和伤害性就显得特别强。
(二)火势易扩散
由于丁烷气相对密度为0.59,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05,比空气轻,如果通风不畅,泄露出来的丁烷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积聚在地面低洼处,并沿地面四处扩散,遇点火源即可发生爆炸[2]。
(三)可燃物荷载多,扑救难度大
受到场地及库房的限制,打火机企业内的成品、半成品、原料堆放相对比较集中,且一旦发生火灾,由于多数材料为塑料制品,加之丁烷气遇火易燃易爆,会迅速导致火灾蔓延扩大。此外,塑料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和有毒有害气体,且打火机塑料外壳熔融后,会迅速结块,给火灾扑救带来极大的困难,并危及现场人员的安全。
三、火机企业火灾危险性
(一)打火机企业总体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1、布局布置不合理
大部分打火机企业车间、仓库、办公区等功能模块区之间未能进行相对独立的划分,常常共存于同一幢厂房内。尤其是仓库不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独立设置,也未按照甲类仓库的要求进行防火分隔,导致防火分区过大,一旦发生火灾,火势极易在短时间内就蔓延扩大。从近四年来的火灾数据看,13起打火机企业火灾中有10起是发生在成品仓库或者半成品仓库,占总数的77%。此外,出于增加厂区内土地利用率的目的,厂区内违章搭建,导致建、构筑物安全距离设置过小,与国家规范的要求相距甚远,任何一处发生问题,都会对相邻的建筑或设施产生巨大的影响,给事故的迅速蔓延扩大提供了便利。
2、建筑先天存在不足
由于部分打火机企业厂房建造时间较早,如慈溪掌起镇火机园区内的企业大部分厂房建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消防规范并未对厂房的消防安全条件作出具体的规定,导致这些厂房先天不足,与现行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例如厂房耐火等级不足,部分甲类车间达不到一级耐火等级标准,甚至有些设置在三级、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中;厂房楼梯间直接采用敞开式楼梯间,未设置为封闭楼梯间,即使设置了封闭楼梯间,楼梯间的门也未采用乙级防火门。
3、建筑消防设施滞后
根据《打火机生产安全规程》(GB 19288-2003),带气操作的车间、仓库火灾危险性均为甲类2,应设置相应的可燃气体探测、自动灭火、防爆、通风、防静电设施,但是从实际检查看,很少、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完全按要求设置这些设施。
4、消防水源建设滞后
虽然企业都能按规定设置消火栓系统,但是单就慈溪而言,观海卫及掌起两个打火机工业园区均属于缺水地区,消防栓常常存在管压不足的问题,加之天然水源匮乏,企业又未建造独立的消防水池,仅仅依靠设置的消火栓,远远满足不了消防用水的需要。这一问题已在2010年1月11日宁波海路火机实业有限公司发生的火灾中凸现出来。
(二)生产工艺及设备存在的火灾隐患
1、成产方式简单原始
火机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主要还是依靠人工,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慈溪40余家火机企业中,仅新海火机一家从日本引进了一套自动生产设备,但遗憾的是,也仅仅是代替了部分手工操作。生产方式的简单原始,直接导致工人手工操作过程中极易诱发事故的发生。以调火工序为例,还停留在调火工人一手执半成品打火机用明火点燃, 另一手调节打火机的调气阀,将火苗大小调至适中位置固定的方式,稍有疏忽,就会引燃周围物品引起火灾。
2、产品搬运、存储过程隐患巨大 在产品搬运过程中,完全依靠工人手工搬运,搬运过程中极易发生打火机掉落的现象;半成品存储时,产品在未进行安全防护的状态下直接一层叠一层,最高时可达一人多高,堆放时稍有不注意就可能导致产品掉落或者引发打火。有些企业采用塑料筐盛放打火机产品,虽然初期对于保证安全有一定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塑料筐逐渐老化脆化,多层堆积的情况下甚至会破裂,又成为了火灾发生的隐患。此外,全球经济衰退,欧债危机的发生,火机产业萧条,大量火机成品滞销,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类危险的发生。2007年至今的13起火灾中,有8起是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的。
3、产品自身存在质量问题
部分企业业主一味为了降低成本,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忽视产品的质量,选用劣质回收塑料,削薄火机的壳体,直接造成火机质量不过关,遇高温、暴晒、挤压、震动就有一定几率发生自爆。此外,为了促进销量,企业近年来还向市场推出了一款名为“机旺”“机皇”的巨型打火机,其体积为普通打火机的六倍,丁烷气体容量可达15—20ml,相当于一枚木柄手榴弹,潜在危险性巨大,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也给灭火救援带来巨大难度。
4、电器设备隐患
在充气房、气瓶房、成品仓库、半成品仓库等爆炸危险区域,未选用安装防爆型电气设备,只是采用普通型,或者选用安装了防爆型电气设备,但是在选型、安装环节出现种种问题,防爆电气不能发挥正常功用,达不到防爆的要求。另外,有些打火机企业不注重对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与检查,加上私拉乱接、超负荷用电,使得电气设备老化、绝缘破损、短路,成为潜在隐患。
(三)管理上存在漏洞
1、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
部分打火机企业消防工作指导方针不明确,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表现在对于消防安全责任人、安全领导小组、防火安全员的设立以及人员配备不到位,各类安全管理制度与责任制度的内容不具体不全面不合理。而另外有些打火机企业虽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有很大的一部分是相互抄袭,安全管理制度的存在变成了表面文章,落实不下去,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流于形式,只在应付检查时发挥作用。
2、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打火机行业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大部分员工未经岗前培训就擅自上岗,对打火机生产的流程、火灾危险性、火灾扑救方法及逃生自救方法知之甚少,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违章操作多。而且员工没有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与经验,遇到事故容易慌乱,不能够冷静地作出判断和行动,控制事故扩大、逃生自救护救的能力弱。
四、整治对策
通过对打火机生产工艺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我们认为应从打火机生产企业设施设备建设、从业人员消防安全培训和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加强消防管理。
(一)严把建筑源头关
对于新建、扩建厂房,必须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打火机生产安全规程》等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建设,保证建筑耐火等级、防火分区、消防设施、防火间距、消防用水等方面符合要求。对于已建厂房,要对各车间的功能分区和部局进行一次全面的规划统筹,车间及仓库必须设置在二级耐火等级以上的建筑内,充气车间、气瓶库和成品库应分别独立设置。中转仓库应设置在厂房的首层靠外墙,且采取防火墙与其他部位分隔,减小每个防火分区的面积,面积不大于250平方米,减小火灾情况下蔓延扩大的危险。
(二)加强消防设施建设
必须按要求配备必要的防灭火设施,要在甲类,即带气操作的车间、仓库设置可燃气体浓度自动探测报警系统、排风通风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达到可燃气体浓度可检测、气体泄漏可排出、初起火灾能扑救的目的。采用的电气设备要按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必须选用可靠防爆型电器电气设备规格型号按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划分来确定,所选用电气设备高于或等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同时,火机企业集中的工业园区要加大消防水源管网建设,加大压力,以邻近企业为一个区域建设消防水池。
(三)落实技术改造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淘汰陈旧落后的手工组装的生产模式,采用全自动流水线生产,降低人为因素。同时,在一时难以采用自动化生产的现实面前,要采用一些好的办法降低火灾危险性,如在成品、半成品搬运过程中,大力推广铁质货架、托盘、推车的使用,要逐步淘汰现有塑料框的使用。
(四)减少成品的库存量
切忌盲目追究效益而忽视安全,严格按照需求控制产量。成品仓库内不积压大量货物,货物严格采用货架平整堆放,层数不宜过高,堆放不宜过密,货架与货架之间留出足够的间距;中转仓库内货物原则上不得过夜,要加快流转量,如果切实需要存放货物,也不得超过一昼夜的量。
(五)落实企业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火机企业要切实加强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认真落实消防安全的主体责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层层责任制,一级对一级负责,以调动全体成员参与消防安全的积极性。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使其掌握打火机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和安全防范措施, 掌握安全操作规程。打火机生产企业制订并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明确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 建立一整套规范化的安全体系并认真抓好落实[3]。
(六)定期检查, 消除火灾隐患
消防、工商、安监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把好审批验收关,杜绝违法经营或带隐患经营的火机企业,特别是家庭式火机生产作坊的出现。定期对火机企业进行安全评价与检查,形成一个完整的由日常检查、专项抽查、稽查、暗访等多种方式构成的监督检查体系,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责令其立即改正,存在重大隐患的,通过停业、改造、转型等方法强制要求其消除隐患。奖罚并举,与保险企业形成联动评估体系,对于经评估火灾危险性小、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的企业在保费上给予一定额度的优惠,反之则大幅提高保费或不予提供保险,促使企业自觉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
五、结束语
当前,火机企业正朝着规模化、自动化的趋势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如何降低它的火灾危险性成为消防研究的重点。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火机企业的安全问题,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同时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及方法,重点加强员工培训、改进工艺系统和硬件配置、控制明火源,落实安全责任制度等,把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
慈溪市打火机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提高全市打火机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打火机生产安全规程》(GB19288-2003)和《浙江省打火机生产企业安全管理规定》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打火机、点火枪生产企业(以下统称“生产企业”)适用本规定;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消防安全、特种设备等安全管理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
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四条
市安全监管局负责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的综合监管;市公安、质监、气象等部门分别负责对生产企业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防雷防静电安全的监管;市经济发展局负责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的指导;涉业镇(街道)负责对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管。
第五条
生产企业必须遵守本规定和其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具备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严格控制新建、改建和扩建打火机项目,符合产业布局,确需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一律实行项目评审制。
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打火机、点火枪生产。
第六条
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并组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三)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和相关经费的提取使用;
(四)组织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组织事故抢险,配合安全事故调查,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不擅离职守;
(七)向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定期报告安全生产情况;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责任。
第七条
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安全生产台帐。同时,强化安全生产各类管理制度,如安全设施“三同时”、教育培训、检查、奖惩、事故报告、重点部位、设备设施、劳动防护、防火防爆、危险作业等方面的制度。
第八条
生产企业按规定进行安全评价。
(一)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项目,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后或扩初设计之前进行安全预评价;
(二)已投入试生产、准备竣工验收的企业,进行安全验收评价;
(三)已通过竣工验收并投产的企业,进行周期性安全状况综合评价。评价周期为两年一次,企业按评估报告的要求实施整改。
第九条
生产企业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未经培训教育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并持证上岗。
第十条
生产企业必须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十一条
生产企业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用。
第十二条
生产企业现场安全管理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生产企业应合理规划,选址远离其他行业企业、人员集中场所及居民住宅区。严禁在住宅区民宅内从事打火机生产。
在打火机生产区域内不得设置集体宿舍,严禁“多合一”。
第十三条
建设项目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等标准。
(一)生产厂房、库房的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一、二级。
(二)甲、乙类厂房、库房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小于25米,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小于50米,与厂外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距离不小于30米。
(三)厂区内甲、乙类厂房、库房与有明火作业的生产车间的安全间距不小于25米,与非明火作业的生产车间的安全间距不小于12米。
(四)采用燃气贮罐储存、供应燃气的企业,其燃气贮罐及卸液台等设施的设计规划必须符合消防和安全管理规定。
(五)其他要求按相关国家标准执行。
第十四条
生产企业所有车间内,严格控制作业人员密度,按照实际使用面积计算,人均不得低于2平方米。
第十五条
安全疏散条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一)甲、乙类厂房以及带气作业的车间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每个门的宽度不小于1.40米且门朝外开启。不得设置门斗、安装门帘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二)两层及两层以上的厂房必须有2个以上疏散楼梯,楼梯最小总净宽度不小于1.00米/100人,单个最小宽度不小于1.10米,并保持楼梯畅通;
(三)合理布置车间内工作台及工艺走向,保证走道畅通,不留“U”形走道,作业人员距最近安全出口的步行距离不得大于25米;
(四)严禁在安全疏散通道堆放货物,严禁安全疏散门上锁或其他严重影响疏散通道畅通的行为。
第十六条
爆炸危险场所采取必要的防爆措施。
(一)生产企业按危险区域等级和爆炸性混合物的级别、组别相应配置符合国家标准规定防爆等级的电气设备,防爆电气设备的配置须符合防爆要求。甲、乙类厂房、库房以及带气的车间、库房均须安装防爆电气设备。
(二)生产企业须加强对防爆电气的管理,选用经国家认定的防爆检验单位检验合格的防爆电气产品,禁止降低防爆等级。
(三)甲、乙类厂房、库房以及带气的车间均须安装可燃气体浓度自动探测报警系统,正确安装并不得阻挡、埋压、罩盖。
(四)甲、乙类厂房、库房以及带气的车间必须配置良好的通风设施,按通风需要,每单元设置两个以上自然通风口、机械排风口。机械排风采用防爆型通风机,车间容积不大于1000m3或2000 m3时,排风流量分别不小于2000 m3/h或3500m3/h,或按实际排风流量选择通风机。
(五)甲、乙类厂房、库房以及带气的车间如设置空调,应选用分体式空调,不得设带有风管的中央空调,所选用的空调必须为防爆型。
(六)燃气输送设施须设置自动和手动紧急切断、泄压排放处理装置等设施。必须将安全阀放空管的导出管置于室外,高于建筑物2米以上,并在避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之内。
(七)甲、乙类厂房、库房以及带气的车间周围25米范围内,不得设地沟式下水道,如必须设置,须采取水封隔离措施。
(八)危险场所使用的机动车辆须采取防爆措施。
(九)其他要求按国家标准执行。
第十七条
生产企业的贮罐、建(构)筑物,应设计可靠的防雷保护装置,并按规定定期检测。
第十八条
在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场所,须配备防静电装置和静电用品用具,并按规定操作,定期检测。
第十九条
生产企业设备、设施、器材、防护用品和安全检测仪器,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行业安全标准。
生产企业的贮罐和管道的材质、压力等级、制造工艺、焊接质量、校验要求等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
生产企业设备、设施、器材应定期维护、保养、检测、检验、校准,保证其安全运行。
生产企业必须对生产设备、设施、生产区域内的安全防护装置制定管理制度,建立管理台帐和技术档案。
第二十条
生产企业的特种设备管理
(一)生产企业使用的特种设备,如压力管道、贮罐、电梯、升降机等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必须具有设计文件、产品质量证明书、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书、监督检验证明等文本。已使用升降机的必须由具备升降机安装改造资格的单位改造,并通过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心验收。
(二)特种设备安装、改造前,首先由具备特种设备设计资格的单位进行设计,安装、改造、维修由具备安装资格的单位施工,施工前应报质监部门。
(三)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过程中,必须由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部门现场监检,工程结束后进行总体验收。
(四)通过总体验收的特种设备方可交付使用,企业在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1个月内到质监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
(五)生产企业须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主要包括:1.特种设备出厂文件资料;2.定期检验和自行检查记录;3.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的检验和保养记录;4.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六)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须按规定通过质监部门考核,取得特种作业证书,方能从事相应的作业或管理工作。
(七)按规定定期检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1个月内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交检验申请,检验不合格或超过合格有效期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八)使用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特种设备出现故障,待事故隐患消除后方可继续使用,发生事故时立即报告有关部门。
(九)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超过使用年限,应及时报废并向原登记部门办理注销手续。
第二十一条
打火机充气须使用定量灌装机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械,禁止手工充气。
第二十二条
合理选用盛装工具配发待装配件,严格控制人员密集区域的产品数量。全面推行专用推车及专用货架运送、堆放产品,严禁裸机(指半成品、成品打火机、点火枪)直接多层堆垒于地面或工作台面上。
第二十三条
生产企业须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指定专人维护管理,并定期检查须保证消防设施、器材的正常使用。禁止改变消防设施用途和其他影响消防设施使用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
生产企业须在有危险因素的生产、储存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应设在明显位置。
第二十五条
生产企业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规定佩戴、使用。
第二十六条
生产企业应,对安全事故易发领域和环节进行监控,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并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
第二十七条
生产企业应按规定,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及时修订完善。
生产企业应定期演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不得少于2次。
第二十八条
生产企业应设立专职消防队或义务消防组织。
第二十九条
生产企业发生安全事故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本企业负责人。
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并报警,防止事故扩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要按规定及时、如实向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报告。企业负责人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生产企业应当保护好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作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证物;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 ⒒倜鹩泄刂ぞ荨?
第三十条
生产企业和个人应当主动配合事故调查,不得阻挠、干涉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依法调查、事故责任认定以及责任人员的处理。
第三十一条
本暂行规定由市安委会会同市安全监管、经济发展、公安、工商、质监、气象等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暂行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打火机生产安全规程 GB 19288-2003
第四篇: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分析及对策
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分析及对策
摘 要:高层民用建筑火灾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客题,笔者根据多年工作实际,就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相应提出了预防措施。
关键词;高层民用建筑、火灾隐患 对策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也随之剧增,而高层建筑历来是重特大火灾事故的高发区,也是消防监督管理的难点区,更是灭火救援的难题区。因此分析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分析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对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灭火救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高层建筑普遍存在的火灾隐患
一是设计、施工不规范,“先天性”火灾隐患严重。有的高层建筑物未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标准进行设计,有的高层建筑物虽按相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标准进行了设计,但为了节省投资,擅自更改设计,减少建筑消防设施,从而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如:防火防烟分区不当,分隔不严,无防排烟设施,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问问题较多。
二是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维修保养管理不到位。由于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建筑消防设施日常维护保养、隐患整改经费落实困难,致使一些安装在建筑内的固定消防设施年久失修,不能正常投入使用,形同虚设。系统一旦日常维护管理不到位,隐患积累后,整改成本加大,另一方面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相关产品为电子产品,保养不到位,还会缩短使用周期,系统瘫痪后,整改成本更大,使本就紧张的消防经费雪上加霜,形成恶性循环。
三是职责制度不明确,安全管理不到位。高层建筑内部功能复杂,使用单位多,相互之间各自为政,没有明确的责任制度,消防安全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如有的高层建筑消防系统的管理分为几部分,消防设施管理、维护保养无章可循。高层建筑物业公司管理人员消防业务素质普遍不高,达不到高层公共建筑消防设施专业维修管理人员的标准,没有一套规范的运作程序和管理队伍,尤其是消防控制室人员变动较快,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值班人员业务不熟悉、未取得上岗资格,日常的防火巡查检查流于形式、甚至不落实,不会利用末端试水装臵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检查等问题。
四是采用可燃易燃材料,增加火灾荷载。建筑物使用易燃可燃外墙保温材料已成为一类新的、危害性很大的火灾隐患,并且呈多发势头,上海胶州路唐民楼火灾、北京央视火灾、南京中环国际广场火灾、沈阳皇朝万鑫国际大厦火灾等都与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有关。高层建筑室内装修装饰材料存在的火灾隐患较为突出,尤其是宾馆、酒店等高层建筑不断改建装修,新建的多功能高层建筑装修采用大量可燃装饰材料,这样既增加了高层建筑室内火灾荷载,又降低了建筑的耐火等级。而且装材料里有不少塑料高分子材料,不但易于燃烧产生:轰燃现象,且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分解出大量的CO、NO2〃及少量的H2S、SO2等烟气和毒气,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
五是公众消防意识薄弱,隐患整改难度较大。由于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普遍还不高,没有安全用火、用电、用气常识,不具备正确疏散、逃生自救的常识,对身边的消防隐患臵若罔闻。如在小区主干道或出入口设臵限高限宽的障碍物,限制了消防车的通行;在消防车通道上设臵停车位,堵塞消防车通道;在屋顶疏散平台违章搭建,影响疏散;装修中破坏室内消火栓等公共消防设施;圈占室外消火栓等违法行为比较普遍。而隐患的整改涉及多方利益,整改难度较大、整改不能彻底,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无法进入、消防设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人员疏散困难,延误最佳灭火时机,势必会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六是监管部门检查不够,隐患不能及时整改。目前消防部门和公安派出所的日常监管重点在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公共建筑等,而高层居民住宅的物业公司普遍未列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高层居民住宅的监督检查频次没有明确的规定。按照现行的管理体制,高层居民住宅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公安派出所负责,派出所人少事多的矛盾突出,用于消防监督检查的时间有限,对高层居民住宅的监管力度不够,同时派出所专(兼)职消防民警消防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决定了火灾隐患的发现和督改能力,派出所民警不会检查消防设施,导致火灾隐患不能及时发现。
二、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对策措施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存在着不同的火灾隐患,本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工作,预防火灾的重点应放在防患于未然,在火灾发生前采取消除或 善的措施,降低火灾发生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为此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一是加强消防法制建设,认真实施消防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要明确各级政府、建设、房管等部门以及建设单位、物业公司的消防安全职责。要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强化消防管理力度,加强消防监督,落实各项防火安全措施,建立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火灾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各责任主体的责任,推动责任制的落实,并组织做好经常性的防火检查和督促整顿工作。物业公司应当对管理区域内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维护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未委托物业公司对高层建筑物业进行管理的,乡镇(街道)、社区(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业主、使用人签订防火协议,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对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维护管理,将设有消控中心的高层建筑强制接入城市火灾远程报警监控系统,建立远程监管的保障平台。
二是严把消防设计源头关,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高层建筑因为其建筑本身面积大,功能复杂,装修易燃材料多,火灾隐患相对来说比低层建筑要大,因此高层建筑在设计上的防火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做好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必须强调几个问题:1.合理布臵高层建筑总体布局和防火分区,降低火势蔓延速度,控制火灾燃烧面积;2.确保建筑物耐火能力,杜绝和减少易燃可燃外墙保温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的使用;3.加强自然排烟设计及安全疏散设施设臵,为人员疏散赢得时间,减少火灾损失;4.高层建筑必须在固定消防设施开通后方能进行二次装修,由于高层建筑装修中极易引发火灾,而发生火灾后,主要依靠高层建筑内部的固定消防设施进行扑救,单靠外部消防设施扑救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消防法规,高层建筑土建结束后,必须经消防验收合格方能装修或使用。
三是实行多警联勤,协力消除隐患。公安内部各警种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共同做好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对高层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停用、停车占用消防通道、妨碍消防设施使用等违法行为的监督执法工作,通过开展综合治理、联合执法,进一步提高高层建筑公共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消防、交警等警种和派出所要开展联合治理,指导高层建筑物业公司依据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和有关规定,对已建成的高层建筑的道路进行甄别,合理施划停车泊位,对属于消防通道的,高层公用建筑及住宅的消防登高面,以及消火栓附近l0m之内,要划定禁止停车的道路范围,并设臵明显的警示标志标线。
四是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根据小区规模,调整确定高层建筑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明确其消防安全责任入、消防安全管理人,并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消防部门的培训。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督检查频次,由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和派出所开展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提高火灾隐患发现和整改率。督促指导物业公司按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有关要求,建立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开展日常防火检查、巡查及隐患整改工作。明确消控中心值班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组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提高其业务水平,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全面开展消防宣传“五进”系列活动,指导物业公司在
高层建筑内设立固定的消防宣传栏,将流动消防咨询点开设在大厦内,开展面对面的消防培训,组织成立义务消防宣传队、参加消防志愿者等活动,全面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自觉减少消防违法行为,整改火灾隐患。
参考文献 [1]新编消防设计规范汇编{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第五篇: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实施方案
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镇教委有关学校安全工作及冬季防火工作的指示精神,排查各种安全隐患,着力整治火灾隐患,坚决遏制火灾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隐患和火灾危害,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经研究决定,自2010年12月1日起在校内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一、指导思想
按照镇教委关于学校安全及冬季防火事项的要求,对校内进行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坚决消除各类火灾隐患,净化消防安全环境,维护校园安全。
二、专项行动范围:教室、微机室、图书室、值班室等
三、具体实施1、12月1日下午,我们对学校的校园、教室、图书室、微机室、值班室、供电设施、灭火器材、安全出口、疏散走道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彻底排查。发现的隐患有:(1)四年级二班灯罩吊线不牢。(2)楼道没有应急照明设备(3)楼道没有明显的应急出口标志。
2、现制定整改方案如下:(1)责成四年级二班班主任立即加固吊线(2)立即安装比较醒目的应急出口标志及应急照明设备。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学校的安全稳定是关系社会和国家长治
久安的大事,我校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以赴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制定符合实际,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取得实效。
2、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我校严格按照“有则必改、改则必严”的原则,明确具体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3、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宣传栏、板报、班会课等形式,向广大师生宣传此次专项行动的意义,配合班级寻找隐患,发现问题,狠抓整改。
南高北小学
2010年12月
火灾隐患
排查整治实施方案
201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