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老服务业改革发展调研报告(全文5篇)

时间:2019-05-14 04:29: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县老服务业改革发展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县老服务业改革发展调研报告》。

第一篇:全县老服务业改革发展调研报告

全县老服务业改革发展调研报告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成了当今社会各国面临的共性问题,发达国家已于上个世纪中后期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国也已于21世纪初进入老龄化社会,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2亿,占全国总人口比例已达15.5%。预计到2040年我国将达到人口老龄化的高峰。目前,我县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8460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4.1%,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有8469人,空巢老人有37500人,失能半失能老人有19580人。各种养老需求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养老事业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因此,加强对养老模式等系列养老问题的研究,了解开江县社会化养老事业现状,分析目前养老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老年人对养老资源需求的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开江县未来养老产业的发展,从容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最近,我们对全县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结合外地的做法和经验,就进一步加快我县养老服务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我县养老事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县共有各类养老机构19所,设置床位2650张,其中,县级中心敬老院6所、乡镇敬老院9所、光荣院1所、农村福利院3所。

(一)敬老院、光荣院建设

2007年以来,我县累计投资2550万元,充分利用历次撤乡并镇的政府办公楼、校点布局调整撤销后的学校教学楼等闲置资产,建成县级中心敬老院6所、乡镇敬老院19所,设置床位2650张,建筑面积共计37770平方米,占地面积共计104.98亩,全县现有五保对象5774人,其中集中供养2434人,集中供养率达46%以上,县级中心敬老院和乡镇敬老院床位入住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开江县光荣院始建于1989年9月,1990年1月正式运行,占地面积2256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1532平方米,现有床位80个、休养老人68名。

(二)老龄公寓建设

开江县老龄综合服务中心位于普安镇九石坎村,总建筑面积29651.91平方米,2010年6月开始修建,目前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住户352户,其中短期服务床位78张,日间照料床位12张,现入住老人达70%。配套服务主要有开江县老年大学西校区,现有学员187人,课程设置户外有唱歌、跳舞,室内有音乐、多媒体、健康知识讲座、棋牌、书法、绘画;还开展了日间照料托老服务、居家养老24小时需求服务、营养餐厅服务、日用品超市服务、老年诊所服务、理发服务等多功能服务网络。

(三)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新宁镇淙城社区、橄榄社区和普安镇九石坎社区,天师镇天师社区,沙坝场沙坝社区等乡镇开设有日间照料中心,7个中心面积达700余平方米,2015年我县新增城镇日间照料8个已在建设中,于2015年底投入使用。日间照料中心设有餐厅、文化室、咨询室、休息室等,配置有休息床位、棋牌、健身器材、电视机、空调等服务设施。到今年止,我县还在新宁、回龙、普安、讲治、甘棠、任市、天师等乡镇建立了30所村级老年活动中心。已落实政府购买服务,完成为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0.56万人的任务。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80.4%,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33%。

(四)日间照料中心

2010年至今已完成投入使用7个,2015年8个城镇日间照料中心已全部完成选址,正在规划建设中。

(五)老年活动场所建设

1.老年大学建设。一是东校区建设。从1991年开始,省上拨款10万元,县财政出资10万元,动员社会捐资10万元,征地2亩,历经三年,于1994年在新宁镇滨河东路蕉溪河边建成教学用房近8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500余平方米。2004年至2006年,学校争取到县财政每年4万元共计12万元资金,对县老年大学东校区校舍进行了维修改造,对教学和办公用房进行了装修。2007年至2009年,学校再次争取到县财政先后三次共计17.5万元资金,对教学设施、办公设施设备进行了添置,初步满足了800余名学员的需求。二是西校区建设。县老年大学西校区座落于老年公寓内的县老龄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楼,共有二、三、四、六楼共四层楼作为教学和办公用房,面积达2100余平方米,由县老龄综合服务中心无偿提供,作为县老年大学西校区长期使用。该公司还提供室外活动场所(含门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健身设施等)及绿化场地共达6500余平方米。目前,西校区共有学员1500余名,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开设课程达20余项,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年龄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2.门球场建设。全县有老年门球场26个,面积达12800平方米。全县设立有县老年门球协会,有县级部门和乡镇老年门球队36个,常年参加打门球的老年人有1500余人。

二、政府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具体措施

县委、县政府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十分重视,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一)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

计划到2016年,基本建成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为基础,以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辅助,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惠及全体老年人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为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广泛开展老年健康教育,普及保健知识,全县老年健康教育普及率达到90%以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月450元,分散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月270元。建立完善阶梯型高龄补贴制度,全县百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90至99岁老人高龄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80至89岁老人高龄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20元。高龄补贴不计入老年人的家庭收入,不影响其享受符合条件的其他惠民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可为家庭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补贴。

(二)建立健全功能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导向,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专业化养老机构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计划到2016年,基本建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全县新增各类养老床位1000张,床位总量力争达到4000张。开展全托、日托、临托等多种形式的社区照料服务,全县新增社区日间照料床位300张,日间照料服务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50%以上的乡镇农村社区。深入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创建养老服务示范社区10个。通过改扩建,完善基础设施,拓展短期托养、日间照料、文化娱乐、康复护理、助餐服务等功能,建立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十二五”期间,全县80%的乡镇建立健全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重点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建设,努力形成高、中、低档配套,养、护、医功能齐全,公办、民办等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养老服务机构体系。2015年,全县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认真做好敬老院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登记率达100%。全县至少建成1所集特殊对象供养、社会老人代养、居家养老服务、医疗康复、老年教育、技能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床位达到100张以上。“十二五”期间,建设2所大型示范民办养老机构,每所规划床位200—260张。

(三)建立健全文明和谐的老年宜居环境体系。

计划到2016年,基本形成居住条件更加舒适、人际关系更加融洽、社区环境更加安全的老年宜居环境。把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加强街道、社区“老年人生活圈”配套设施建设,为老年人居住、出行、就餐、就医、学习、健身、购物、休闲娱乐提供安全、便捷、良好的环境。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开辟老年文化和运动健身场所。城市新建小区和旧城改造要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规定,将老年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农村老年服务设施建设要纳入新农村综合体、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规划,到“十二五”末,80%的社区(村)建有不低于100平方米的室内老年活动场所。认真贯彻执行《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完善老年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托老所等养老设施的标准规范。突出高龄、失能老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环境的无障碍改造,推行无障碍进社区、进家庭。严格执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新建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养老机构、公共设施和场所等无障碍率达到100%。加快对居住小区、园林绿地、道路、建筑物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设施无障碍改造步伐,方便老年人出行和参与社会生活。养老机构无障碍设施改造率达到90%以上。

(四)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老年精神关爱体系。

计划到2016年,形成老年教育乐在其中、群众文化丰富多彩、体育健身全面普及、社会参与积极主动、生活观念和谐健康的老年精神关爱体系。加大对老年大学(学校)建设的投入,采取政府投资新建、国有资产调剂等方式,新(改、扩)建一批老年大学(学校)。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可一并规划和进行建设。扩大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办学规模,学员达到3000人以上,建成川东北老年教育示范中心。县老年大学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支持10所基层老年学校(老年活动中心)进行建设改造。“十二五”末,全县老年大学、学校(老年活动中心)总数达到40所。加大老年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城乡建设、旧城改造和社区建设中,要安排老年体育健身活动场所。每五年举办一届全县综合性老年人运动会。

(五)建立健全平等共享的老年权益保障体系。

计划到2016年,形成法律服务渠道更加畅通、老年优待更加全面、基本权益得到普遍保障的老年权益保护体系。加强涉老法律法规宣传,健全老年维权机制,做好老年人法律服务工作,全面深化老年人优待工作,确保各项优待规定落到实处。

(六)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老龄社会管理体系。

到2016年,形成制度逐步完善、机制不断健全、基层更具活力、管理更加规范的老龄社会管理体系。加强老龄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规范发展基层老年群众组织,“十二五”期间,全县基层老年人协会覆盖面达到80%以上,加强和创新老年社会管理,充分发挥党支部、基层自治组织和老年群众组织的作用,做好新形势下老年思想教育工作。

三、我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县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进行了投入,改善了养老服务机构条件,增配了工作人员,提高了队伍素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养老服务机构单一,建设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我县现有的财政全额供给的敬老院服务功能单一,主要承担五保老人供养任务,由于供养对象属财政供养的特殊性,一直未接收社会老人的寄养服务,因此,公办养老机构服务其他有需要的老年人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发挥。目前,我县未建立社会福利院,使得很多愿意入住福利院的空巢老人无法得到较好的养老服务,因此,建立一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社会福利院是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同时,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缺乏,专业化水平低,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不高,目前尚无专门的养老服务技能培训、鉴定机构和统一的国家职业标准,很大程度约束了养老服务队伍的管理和专业化发展。

(二)规划编制不利养老事业发展,养老服务设施滞后。

我县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总量仍显不足,并且设施落后,服务内容单一。全县15所由政府投资设立的县级中心敬老院和乡镇敬老院基本上还是传统集体救助式的供养和运行模式,除6所中心敬老院外,其他9所乡镇敬老院硬件设施比较简陋,安全隐患不同程度存在,所能提供的养老服务内容仅限于吃、住等简单的生活照料服务,没有医疗、康复等老年人必需的专业护理。

(三)乡镇敬老院体制不健全,居家养老服务尚在起步。

目前,我县各乡镇敬老院尚未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这对我县政府创办敬老院的财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以及服务人员招聘、培训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同时,我县居家养老生活服务尚处在起步阶段,大部分村居(社区)特别是农村,缺乏老年人活动场所,有的村居(社区)即使有老年人活动场所,但居家养老生活服务功能相对较弱,主要还仅停留在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地,离主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服务、精神慰藉、文化教育等全方位的养老服务还有较大的差距。

(四)社会各界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

社会有关方面对老龄化面临的严峻形势尚未给予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没有充分意识到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与养老设施的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已日益凸现,没有将养老服务工作提到家庭、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来加以重视。有关建设用地、用水、用电、交通以及税收扶持等养老优惠政策在我县尚未得到真正落实;各部门在推进养老服务工作上也没有形成合力,在社会化养老机构审批过程中,规划、消防、卫生等成为了养老机构发展的制约瓶颈。

四、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努力方向

(一)多元参与,鼓励扶持社会资金兴办养老机构。

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采取股份制、民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联锁经营、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吸引和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兴办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公寓、托老院等机构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养老机构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利用养老服务市场的潜在需求,加大建议县政府应在中央政策的引导示范下,结合实际,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实施政策及配套措施,在规划、建设、税费减免、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提出优惠扶持政策的力度,对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可采取合伙、独资、租赁、官办民营、民办公助的形式,进一步鼓励、扶持、吸引社会力量和民间资金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发展高端养老服务产业,解决我县国办养老机构床位不足的问题,缓解我县社会养老拥挤的问题,为解决社会就业、拉动地方消费创造条件。认真解决执行难问题,对已出台的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举办养老机构优惠政策,各有关部门应按照2009年县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意见》精神,对土地、税收、供水、供电、通信、有线电视、医疗、计划生育等方面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自查自纠或组织督查、监察。认真落实养老服务机构税费减免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免征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对借养老服务机构之名套取政策优惠的要坚决给予打击。

(二)加强监管,提升机构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不断完善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标准,明确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做到服务功能标准化。通过制定和完善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康复、医疗、娱乐、心理关爱等服务项目的内容和标准,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机构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社会养老服务效果评估办法,适时开展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工作,全面提高社会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应进一步加强设施、收费、服务等方面的检查监管,将养老服务机构全面纳入政府监管体系。既要加强监管,又要帮助其完善提高。对条件较好而未登记的,应及时组织验收,纳入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使其能够享受国家的有关优惠政策。对一些经过整顿或联合经营后符合条件的,可在检查验收后纳入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对极个别有较大安全隐患又无法整改或经营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又不愿进行整改的,应及时制止,责令停办,保证养老服务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整合资源,加强区域养老服务机构的统筹规划。

应按照为全社会老年人服务的发展思路,制定机构养老事业发展的专项规划。把发展养老服务业纳入社会发展整体规划。要将机构养老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有机结合,科学合理制定养老机构发展规划,明确养老机构建设规模和进度。积极做好区域内养老服务机构的资源整合,加强养老机构布局、规模、功能的统一规划,发挥好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示范引导作用。结合我县实际,政府应在以下两个方面加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力度。第一,急需建设两个老年活动中心。开江县城已经与普安镇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连为一体,现有常住人口达20万余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近3万人。按照现行体制和相关政策,可采取政府划拨土地、专业队伍建设、老龄部门管理的方式,在新宁镇和普安镇各建设一个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以满足各类老年人文化体育活动的需要。如参加老年活动最多的室内乒乓球室、室内门球场、室内羽毛球场、室内柔力球场、室内网球场、室内健身舞蹈室、室内棋牌室等等。第二,急需发展和建设民办养老院。由于人口老龄化的急需增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到养老院和福利院度过晚年生活。除收养农村五保老人的县级中心敬老院和乡镇敬老院外,我县目前没有一处收养社会老人的民办养老院和福利院。按照现行体制和相关政策,可采取政府划拨土地、社会力量建设、自主经营管理的方式,在新宁镇和普安镇发展和建设一批民办养老院和福利院,以满足社会老人的晚年生活需要。

(四)强化职能,加大机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行政推动。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群体已经成为事关基层政权稳定的主体,做好庞大的老年群体的管理、服务工作任重道远。原来处在民政边缘的老龄工作,已经成为前沿工作,需要有一个专门机构来从事这方面的管理和服务。应大力支持建立非政府性质的养老服务行业协会,逐步完善行业管理办法,建立养老服务投诉渠道,并对民办养老机构进行中端管理,以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行业发展趋势,向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反映会员要求及会员合法权益,为政府规划政策的科学制定提供依据,成为沟通政府与养老服务机构的桥梁与纽带。应以行政推动为主要手段,加快养老服务队伍建设。要注重对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储备,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养老机构培训高素质的管理和服务人才。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可与再就业工程、劳动力转移工程相结合,通过招聘社区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参加专业培训,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推行持证上岗,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陪护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可加强医院与养老机构的合作,利用医院的优势资源为养老机构提供“短、频、快”式的应急培训。应采取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办法,鼓励和支持退休医护人员加入到养老服务队伍中来。

第二篇: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

按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中国西部千里生态休闲旅游大峡谷的战略构想,围绕县委“三县建设”目标,依托高峡平湖、长湖竹海、群峰叠嶂、林茂水清等优势,充分发掘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着力打造特色生态休闲旅游品牌,把现代服务业建设成为xxxx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服务业发展现状

(1)xxxx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39:42,2011年为18:43:39,2012年为18:42:40,预计2013年为18:34:48。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

2012年完成2013年预计

增长% 增加值

70664 80105 1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6810 7659 12 批发和零售业

15893 17481 10 批发业

11277 12453 10

零售业

4616 5028 9

住宿和餐饮业

5363 5996 12

住宿业

634 702 11

餐饮业

4729 5294 12

金融业

5257 5686 8

房地产业

4407 4764 8

房地产业(K门类)29 0 居民自有住房服务

4378 4735 8

营利性服务业

4633 5004 8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2577 2817 9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

2056 2187 6 非营利性服务业

28301 33515 18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8670 22489 20

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

9631 11026 14

(2)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和餐饮服务分别占第三产业增加值30%。2012年下半年,新城集镇三产服务业呈现下降趋势,消费低迷,由于xxxx经济在这几年内都属投资拉动型经济,新城集镇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商业网点、餐饮、宾馆、娱乐、加油站点等设施不健全,社会消费和居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3)物流业、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和旅游服务业将成为xxxx未来几年重点发展行业和支撑。

二、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及机遇

(一)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一是县域经济底子薄、规模小,县域经济自身几乎无自我积累、循环发展能力,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低,贫困面大,与全省水平差距大,与全国更大。三是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巨大,生态保护与自我发展矛盾巨大,承担的生态保护任务与地方政府自身的能力呈巨大反差。

(二)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一是国家将继续实施“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保民生”等宏观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务院将乌蒙山区立为新一轮的重点扶贫区域,将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特色产业、生态建设和民生等领域的支持;二是云南省打造昆水经济发展走廊和市委市政府构建沿江绿色经济发展带以及建设xxxx特色小集镇群的战略部署,使xxxx有更多的机会争取上级的投资,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国家和省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突出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其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领域,以缩小城乡差距,为我县加快城乡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四是xxxx融入长江上游经济带、成渝经济圈、昆水经济走廊步伐将加快,特别是国家已经批准的成渝城乡统筹实验区,必将有力地拉动我县经济发展,xxxx经济社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是xxxx县发展的加速期、结构的调整期、矛盾的凸现期、民生改善的提升期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突破期,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创新发展模式,推动转型发展,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

三、服务业发展思路及目标

把发展服务业与增强城市功能、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以物流和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升级发展,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构筑面向生产和生活、面向广大农村和城镇、体现xxxx特色的现代服务业。着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信息咨询、旅游和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工农业生产互动发展。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大力发展创业成本低、吸纳就业能力强和市场需求大的生活性服务业,全面提高服务业发展速度、质量和水平。顺应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的需求,以居民住宅为重点,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发展。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社区服务业,创新社区服务形式,鼓励发展设施维修、病老护理、社区卫生、美容和健身娱乐等社区服务业。加快以山水人文、生态、湖滨资源为依托,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业,形成二线三区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到2017年三产业增加值将达到14.3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其中:交通运输占15%,餐饮服务15%,批发零售占15%,物流占20%,非盈利性收入占20%,金融占10%,其它占5%。

四、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一是构建服务业发展平台,为服务业发展奠定基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设施建设,构建综合运输网络体系;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打造产业发展载体;打造服务业集聚区,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解决群众有钱消费问题。建设xxxx物流中心,努力把物流中心建设成为以仓储、运输、配送为主的现代化、开放式和多功能的综合物流基地,实现货物集散、中转、配送、物流信息服务、商品展示交易、贸易洽谈及电子商务等综合商贸流通服务功能。加快建设便捷、高效的物流集散中心和物流网络,坚持“以港兴县”,以县城为依托,以黄龙溪货运码头、南岸铜船货运码头、会仪货运码头将为次枢纽,以沿江港口、客运码头、旅游码头、金沙江港航配套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航运交通建设。努力形成金沙江港物流园区,加快建设集装箱港口和物流园区,构建高效衔接的综合物流运输体系,推动现代物流加快发展,建设快速通道,构建集仓储、加工、调拨、配送于一体的集输运基地,打造服务滇川结合部区域的物流中心。积极引进国内物流集团、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在xxxx设置分支机构,依托邮政、大型物流企业整合全县物流资源,发展壮大本地商贸物流企业。积极发展大型交易市场、连锁商业配送、电子商务物流,加快发展航空快件快递、电子商务业务,积极培育连锁经营、仓储式商场、特色商业街区和专卖店等新型流通业态。

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群众敢消费问题。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确保群众有吃、有住、就医、就学、养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四是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解决群众有地方消费问题。依托沿江公路和金沙江黄金水道,打造向家坝库区精品旅游品牌。其主要特色为集大坝水利枢纽工程、坝区不夜城、高峡平湖、湖滨生态城镇、长湖竹海、农家生态风情园、水上游乐等为一体。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大力开发和全面整合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把旅游业培育为新兴支柱产业。加快县城、旅游城镇、景区景点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加快建设新县城B区特色商业街和C区四星级旅游度假区,提升城市品味,提高知名度,争创全国最佳宜居城市,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历史文化旅游多元化发展和融合发展。重点打造金沙江文化、竹海、向家坝峡谷库区等精品旅游景区。最终形成以向家坝库区为核心,以山水人文、生态湖滨资源为依托,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业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安全快捷、沟通旅游交通骨干网的进出通道,建成县域旅游小环线,推进旅游区域协作,建设滇东北与川西南旅游无障碍区,与周边地区共同建设和完善旅游中环线和大环线,促进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共享,明显提高客源比重。加大旅游纪念品、绿色特色食品开发,延伸带动商贸、餐饮、物流、娱乐、文化等服务业的繁荣发展。

五是坚持扩大开放,发挥鲶鱼效应,推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国内知名的服务业大企业、大集团投资经营服务业,带动xxxx服务业发展。

第三篇: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红山区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

繁荣兴盛的服务业一直是红山区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红山区紧紧抓住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赤峰市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政策措施,将加快服务业作发展为全区的重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不断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创新机制,强化落实,使

我区服务业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

2006年我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2亿元,2007为45.6亿元,2008年为52.4亿元,年均增长17.4%。2009年上半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2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1亿元,同比增长10.7%。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均衡协调发展,批零餐饮业、交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及其它服务业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等新兴第三产业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为优化我区服务业产业的结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今年1-6月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21.1亿元,同比增长19.5%;餐饮业实现3.2亿元,同比增长19.2%;其它行业实现0.5亿元,同比增长13.5%。

二、红山区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做法

(一)举全区之力搞好红山物流园区建设

多年来,红山区的服务业发展始终处于层次低、规模小、布局散,新型业态发展缓慢的状态。为了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层次、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根据红山区地处中心城区信息流、资金流、商品流和车流相对集中这一特点,运用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理念,于2006年6月正式启动了内蒙古红山物流园区建设。目前园区建设已累计投入资金23.8亿元,全面启动5100亩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建成区面积达到3800亩。共引进各类企业118家,其中73家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完成各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形成了以物流配送、汽车贸易、建材交易、货物仓储同步发展的经营格局。2009年上半年,园区实现交易额26.2亿元。预计全年可实现交易额55亿元,税收1.2亿元,安置就业达到1万人。

一是将规划先行作为首要原则。作为自治区批准立项的首家大型物流园区,红山物流园区在建设初期就确定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门槛招商,高水平发展”的工作思路。聘请国内资质较高的中交协物流研究院制定了园区可研及建设规划,园区由最初规划建设面积5000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调整为7500亩计划总投资35亿元。基本服务半径约为500公里,主要方向的服务距离超过1000公里。是集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于一体,辐射蒙冀辽的综合性物流园区。

二是不断优化政策环境。认真落实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赤峰市中心城区物流产业园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和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红山经济开发区、红山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审批及有关优惠政策问题的会议纪要》所提出的各项优惠政策,制定了针对红山物流园区简化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的配套措施(赤红政发2008【102】号),全力推进红山物流园区项目建设。优惠的扶持政策为园区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同时,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为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林业、国土部门先后完成林地审批5019亩、土地审批4488亩;发改、财政、商务、金融等部门在为园区争取产业项目扶持资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缓解了园区建设资金紧张问题。各部门积极配合形成合力,为园区的顺利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是坚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红山区委、区政府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等各方面,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一是投资5.9亿元,完成了3800亩范围内“七通一平一监控”基础设施建设,共建设道路27条,总长度21公里,总面积46万平方米。2009年,园区三期首批620亩路网工程开工建设,共建设道路5条,总长度2.3公里,形成了“筑巢引凤”的良好局面。二是建成了行政综合办公楼,将工商、税务、公安、物业等部门引入园区联合办公,实行“一体化管理”和“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全面提高了办事效率。三是完善了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80万元,建设了专业物流信息平台系统。启动建设了占地70亩集商务、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商务广场,满足商户产品会展需求。同时在广场北侧新建一处8400平方米的信息中心综合楼,满足信息中心发展的空间需求,进一步提高了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四是进一步整合了城区物流资源,将城区内近120家配货站全部引入园区,实现了区外长途运输、市内短途运输及城市配送的有效衔接。

四是加强园区招商引资吸引商气人气。园区地处城市边缘地带,地势偏僻,人气不足,商气低靡,建设初期投资者对园区发展信心不够,使园区最初招商十分困难。为了扩大园区知名度,增加园区的商气、人气,园区采取了“物流+市场”的经营模式。对园区入园企业实施“2年内免收企业所得税,2年后再减半征收3年;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办理相关手续费能免则免,不能免按最低标准收取”等的优惠政策。同时,视入驻企业规模、发展潜力、投资大小、经营种类收取不同标准的配套费,特别是对能够起到拉动作用的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行业特色明显的企业,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给予以一定灵活的优惠政策。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惠的入园政策,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园区的“洼地”效应逐步显现。

五是强化管理保障园区运转有序进行。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注重管理工作,有效地推动了园区规范化发展。招商引资过程中,坚持“四个严格”,一是严格功能区划分,按功能区定向招商;二是严格准入,确保入驻企业具有活力;三是严格合同约定,确保施工进度;四是严格执行保证金制度,确保园区工程质量。为规范政府投资工程建设和管理,区政府出台了工程招投标、材料采购、资金管理、工程审计等管理办法,保证所建项目的质量和工期。完善了园区规划监察管理办法、水电暖管理办法、绿化管理办法、广告牌匾管理办法、物业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建设,强化了园区管理。同时,加强服务企业力度,全程协助新入驻和新开工企业办理规划、建工、消防、土地、房产等审批手续以及证照等相关经营手续;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帮助企业融资,解决资金困难问题。

(二)千方百计行进服务业商贸聚集区和特色市场建设

一是以项目建设带动进一步巩固新华商业步行街作为全市商贸零售业的龙头地位。红山区新华商业步行街地处城区中心地段,是赤峰城区最大最繁华的商业街。始建于2000年,历经9年的发展,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完成了774延长米主街和1579延长米的辅街建设和改造。截止2009年6月整个新华商业步行街内共较大的综合类百货商厦23家,各类专卖店、品牌店、精品店157家,从事各种经营的大小商户4000多户,总营业面积近19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超过10000人,年营业额超过10亿元。在盘活步行街现有资产,调整经营业态,实现步行街商贸业提档升级的同时,扎实推进步行街向北延伸及向东西两翼扩展工程,启动了航宇商务中心,蒙中商贸中心,华兴商贸中心改造、草原明珠购物广场等一批商贸业重点项目,全力打造以步行街为主体,辐射两翼的中心城区核心商贸区。

二是强化市场体系建设。几年来始终坚持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组成专项工作组推进市场建设,通过开展商务、公安、安监、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卫生防疫等部门联动,集中对酒类、粮食、成品油和定点屠宰企业的登记备案和专项整治,打击假冒伪劣和非法经营行为,净化和规范商贸流通领域秩序。目前红山区现有各类交易市场20余家,西城市场、同兴市场、天越市场、千禧建材市场、果菜粮市场、古玩市场、解放街小商品市场、万商大院、三宇陶瓷市场9家市场交易额超过亿元。其中,赤峰果菜粮批发市场经过十年的发展建设,已成为内蒙古东部地区最大的区域性专业粮油批发市场,具备了对全市及周边地区成品粮油交易的调空能力,市场多次被评为市和自治区文明市场,成为了全市粮油供求的晴雨表,杂粮外销的集中地。赤峰西城市场始建于1994年,占地面积由最初的50总发展到近200亩。西城市场现与全国200多家大型农贸市场联网,成为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指定信息采集点,全国农贸市场协会会员单位,是我市最大的农牧业产业化农贸龙头企业,是内蒙东部地区最大的果菜批发市场,水果蔬菜集散中心,内蒙古最大水果蔬菜集散地。通过加强市场建设,形成了以市场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安置富裕劳动力,集聚资金的良好局面。

(三)下力气抓好社区服务和养老体系建设。

几年来,从红山区地处中心城区,城市化程度较高,城市社区发展较快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和养老体系建设。通过引进市场化运作体系,组建了我市唯一一家区级社区服务中心——红山区社区服务中心。经过几年的发展,社区服务红山模式不断成熟和完成,已经形成了一个社区服务中心配套十个社区服务平台、一百个社区服务站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在实际工作中,以下七个方面为重点开展社区服务和养老工作。

一是顺应居民实际需求,建立完善了社区服务系统。中心投资40万元,建立并完善了社区服务信息网络系统和24小时热线电话呼叫系统。针对许多居民家中没有电脑的这一实际情况,开通了8666666热线电话,居民有服务需求时,通过拨打该热线电话,中心工作人员即可对居民的要求做出明确答复。日前,已有400个服务企业加盟,每天接到居民各类咨询达70多人次。

二是以居民健康为根本,开展了贴近居民的社区医疗服务。2008年投入36万元成立了三西街社区卫生服务站,针对部分社区居民存在的看病贵、看病难的实际困难,实行对辖区居民20%—40%的优惠就医承诺,初步实现了“小病不出社区”的办站目的,满足了城区居民就医就诊的服务需求。

三是灵活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了居民较为满意的物业管理服务。本着“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的原则,成立了心连心物业公司,共接管了城区14幢弃管楼和1个弃管小区,为部分居民小区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在改变了这些旧老小区原有的脏、乱、差的环境面貌的同时,方便了小区居民的基本生活。

四是依托现有服务资源,开展了全方位的家政服务。中心投资16万元组建了自己的家政队伍,根据城区广大居民和社区单位的具体要求,通过两套服务系统,分别采取有偿、低偿、无偿服务等多种服务方式,在城区分散设点,就近派出服务。

五是大力拓展服务领域,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中介服务。针对居民房屋买卖、就业求职等方面服务需求越来越多的实际情况,在中心成立了中介服务大厅,设立婚姻介绍、职业介绍、房屋介绍、家政服务、法律咨询5处咨询服务处,实行一厅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满足了广大居民交友、买房、法律诉讼等方面的服务需求。

六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开展了居民广泛关注的社区培训服务。满足了居民多层次、多元化、具体化的服务需求。截至目前,中心已为广大居民开展英语培训150期,自我保健护理培训11次,保姆、钟点工培训4期,大型健康知识讲座3次,参加培训人员达6800多人次。

七是以社区为单位,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开展日托养老、管家登门、家政保姆、健身康复、代购配送、休闲娱乐等服务内容。同时在社区开展居民旅游、异地养老、养老机构中介、老年大学、低偿或无偿体检,并为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办理出行120卡,建立家庭服务档案,一方面更好的照顾社区内空巢老人,另一方减轻社区居民子女生活负担。中心还联合赤峰市慈善事业服务中心,共同实施“全国百岁希望健康工程”,分期分批为我区低保户、孤寡老人、军烈属、残疾人提供救助和服务。

三、红山区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下步打算

当前,红山区服务业运行总体情况良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物流等新型业态快速发展,有效第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运行中也暴露出许多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开放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市场的规模、档次不是很高,市场辐射力小、网络化、信息化程度低。农村消费启动缓慢,需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村消费水平。

为此,我们将以自治区、赤峰市有关要求为指导,加强服务业的区域合作和融合。针对我区服务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扎实措施,加快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积极有效地推进现代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是继续搞好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物流园区三期建设工程,加快铁路专用线、高速公路接口、保税仓储区、汽车租赁区建设及园区政务信息综合楼、商务广场、园区监控及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二是尽快开工建设红山区蒙中商贸中心项目、航宇商务楼等建设项目。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把业态调整和项目落到实处。使哈达街中段经营环境明显改观,经营档次逐步提升,亮化、美化水平及硬件设施均有明显改善;推动步行街周边的草原明珠购物广场建设项目,力争启动古玩文化艺术市场、华兴商贸中心项目,确保按计划开工建设。

三是加大对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工作的专项推进力度。对确定的商贸重点项目实行全程、全方位的跟踪服务,抓好商贸项目调度、统计、服务工作。同时把握国家政策取向,认真策划、包装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良好发展潜力和优势的商贸建设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缓解我区商贸企业投融资压力。

第四篇:家庭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

以更务实的举措推动家庭服务业发展 ——对(长政办发〔2012〕26号)文件实施三周年的情况调查

市政府研究室

市妇联

为进一步提升家庭服务业发展水平,2012年8月9日,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长政办发„2012‟26号)。为全面了解26号文件颁布近三年以来长沙家庭服务业发展现状,根据市政府领导指示,市政府研究室、市妇联组成联合课题组,深入有关区县、部门和家庭服务行业协会、部分企业,就26号文件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特形成此调研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行业发展整体情况

随着国家对家庭服务行业的重视,省市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尤其是(长政办发„2012‟26号)文件颁布以后,长沙市家庭服务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到2015年,累计新增家庭服务从业人员10万人以上,形成10—20个家庭服务业知名品牌企业,培育和发展家庭服务连锁网点400家,年培训家庭服务人员3万人,基本形成以知名度高、信誉好的各类家庭服务业企业为骨干,服务门类和品种齐全,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好的多层次家庭服务体系” 的主要目标基本可以实现。家庭服务行业已经成为第三产

(二)行业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产业化程度还不高。目前,长沙市家庭服务公司经营模式呈现明显的单一性特征,基本都是以中介式管理模式为主,基本没有实行员工制的企业,仅有少数企业兼有部分员工制、准员工制。“正规军”只有两类,一类是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一类是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具有公益性的非企业。目前两类家政服务占有的市场份额不到50%。此外,受当前税制和社保政策影响,家政企业业绩无法做大,很难培育出产业化发展的家政上市企业。以一个月嫂服务收费为3000元为例,通常管理费收入为10%-20%之间,如按10%计算,其中有2700元是代收代付的家政服务员工资,企业实际收入金额应为3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按照企业收取客户的服务费全额征税6%,营业税金达180元,占企业实际收入佣金额的60%,家政公司无法承受。现在通用的办法是直接少报收入,或者采用要客户直接只支付给家政公司管理费,由家政公司代收代付的家政服务员工工资由客户直接支付给家服员工。如家政公司给家政服务员购买五险,需向人社局支付713元/月的社保费用,全部管理费帮家政服务员工缴社保费都不够。家政企业因为不能为家政服务员工购买社保,就只能与家政服务员工签订中介劳务合同,家政服务的标准化、职业化、规范化、产业规模化很难推行,整个行业很难实现产业化大发展。

二是缺乏企业准入标准。家庭服务市场门槛低,行业呈现“小、杂、散、乱、弱”的特征比较明显。据调查,目前长沙市大大小小家庭服务企业主要依托于街道、居委、社区,多数没有进行工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务消费在全部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城市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人口的老龄化和生活的现代化以及家庭在子女教育、个人健康、居室环境、休闲方式、社交往来等生活方式的变化,居民对包括家务、照顾老人等方面的家庭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家政服务业是就业容量非常大的行业,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孕育着无限的商机。发展家政服务业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促进行业转型发展、提升城市文明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加快发展家政服务业,培育更多的家庭服务人才,提供更多品种更高质量的家庭服务,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对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26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有待加强

由于种种原因,26号文件一些举措缺乏有效推动,优惠政策难以落到实处,导致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难以突破,全市家政服务业仍处在举步维艰的境地。

(一)政府引导难推动。联席会议制度形同虚设,3年内没有召开过一次发展家庭服务业联席会议。没有成立专门工作部门或工作协调机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基本没有履行职责,没有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各区县(市)普遍没有把发展家庭服务业列入议事日程,尽管妇联积极作为,2003年成立长沙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做了大量工作,由于妇联作为团体组织缺乏行政权利,导致工作推动困难,家政服务企业缺

关调查分析情况看,有47.5%的人没有参加任何基本社会保障,参加工伤保险占28.8%,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仅占15%,失业保险只占6.2%,生育保险基本没有。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政策制约;二是企业规避责任,认为一旦为员工办理了相关社保,劳动、工商、税务、民政、残联等机构就会要求企业承担相关的社会责任,增加企业负担和经营成本;三是从业人员不了解相关政策或无所谓,特别是外来从业人员要求并不很强烈。绝大多数企业都无法为家政服务员工购买社保五险,导致家庭服务行业的现状是因为不能为家政服务员工购买社保五险,家政企业就只能与居民用户签订三方中介合同,无法对家政服务员工进行员工制职业化发展管理,居民用户的权益很难得到充分保障。

(四)就业培训难普及。26号文件提出“家庭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全部持证上岗”,但目前长沙市约90%的家政服务员未接受过任何专业培训。

1、企业自身培训对企业而言成本较高,培训后人员依然流动大,真正留下来为培训企业服务的人比例较少,而且多数企业并不具备培训的相关条件和资质;

2、国家政策性培训主要以委托各地指定培训机构(企业)为家政人员提供免费培训为主,但由于从事家政服务人员本身素质偏低,培训时间又较短,而且每个家政人员又只能接受一次免费培训,不能全面地对家政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3、政府人力资源部门培训主要针对本市户籍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免费培训后上岗,但对户籍之外人员的免费培训办法至今是空缺的;

4、地方工会与妇联等社团组织的开展的免费培训由于规定接受培训人员的条件所限,所以能参加普及培训的数

务机构资质规范,建立家政服务机构或其他从事家政服务经营的行政准入制度。大力开展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诚信经营和家庭守信教育,形成供需各方相互信赖、安全可靠的市场环境。引导家政企业向专业化、规范化、产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将职业道德作为从业人员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家政服务企业资质评级及日常监管、表彰奖励中,重点考核诚信经营情况,将家政服务诚信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与其他部门诚信记录联网。同时,要大力拓展家政服务消费市场。一是要推动家务劳动社会化。积极引导人们转变消费观念,扩大家庭服务消费领域和消费群体,努力营造有利于家政服务业发展的社会氛围。二是要推动单位后勤社会化,加快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三是要推动社区服务市场化、网络化、社会化,逐步实现社区保安、保洁、绿化、公共设施养护等服务的社会化。

(三)强化政策执行。市级有关部门必须消除部门“壁垒”,结合各自职能,尽快出台26号文件专项政策措施和实施细则,全面抓好26号文件提出的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要认真梳理现有支持家庭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扶持家庭服务业重点行业和领域发展。综合运用贷款贴息、经费补助和表彰等多种形式,在项目扶持、房租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技能培训、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宣传推介以及品牌家庭服务企业创建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在社保方面,据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灵活就业的特点,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加以落实。家政人员随同单位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

市人社局或长沙市妇联家政培训中心每月举办一期家政服务员免费培训。具备培训资质的家庭服务企业自主按照市人社局培训标准组织家政服务员培训,可享受长沙市人社局培训补贴。建立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实训基地,加强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病患陪护和高端家庭服务人才的定向培训。根据长沙本地市场需求、用户需要和从业者的特点,提高职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核心,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等级的家庭服务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和比赛,然后按等级发证及制定行业内等级工资标准,让她们在就业择业时持证上岗,建议政府协调劳动部门加大培训的扶持力度、扩大培训面,做到培训补贴资金及时到位。鼓励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对鉴定合格获得证书的给予鉴定补贴。通过高效、优质、有序的培训,逐步将家庭服务业导入职业化的道路,着力培育和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现代服务意识的品牌。

(五)强化法律保障。家政服务业和其他灵活就业一样,因为没有法律上的保护,所以一旦发生纠纷,很难找到法律上的依据。市民一旦加入灵活就业行列,原则上就纳入了就业统计范畴,制定灵活就业的法规为家政服务提供法律保障,以鼓励市民从事灵活就业的积极性。因此,建议立法部门应尽早制定保护灵活就业的相关法律文件,为家政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上的保障。一是规范从业人员用工管理。招聘派遣的从业人员,家政服务机构均应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与家庭签订家政服务协议。以中介名义介绍家政服务员但定期收取管理费用的机构,执行员工制家政服务机构劳动管理规定。引导家庭与中介组织或自行雇用的

附 件

家庭服务行业龙头企业(15家)

长沙市妇联家政服务中心 万众和社区服务管理有限公司 长沙市湘女家庭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华嫂家庭服务管理有限公司 长沙特丽洁清洁技术有限公司 湖南金领伟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长沙市宝宝家庭服务有限公司 湖南恩庆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湖南省中泰家政服务产业有限公司 省妇幼馨月母婴服务中心 鼎好家政服务(长沙)有限公司 湖南省三替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长沙银星清洁服务有限公司 长沙红黄蓝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长沙市力源和一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第五篇: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

Xx镇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服务业发展思路

xx镇共有 x个村、x万口人。近年来,按照 “培育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集群”的思路,立足区位优势,创新体制机制,落实政策措施,在大力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加快了商贸、物流、房地产等服务业项目的建设,实现服务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我镇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总体目标是:努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全力抓好高档商贸、现代物流和新兴房地产等服务业,实现服务业增长速度与整个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年服务业增加值占街道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x%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x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x%以上,服务业税收占境内税收的比重提高到x%以上。

二、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是加快了以x为中心的现代物流园规划建设。我镇的物流业发展格局为:以x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为带动,依托x等专业市场集群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按照县里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园。

二是加快了以x路为中心的专业市场集群建设。建成了x市场,目前,市场情况:占地x亩,总投资x元,是一处集家具、五金功能区为一身的大型综合性

1批发市场。容纳商户x多户,增加就业岗位x个,年营业收入达x元以上。

三是加快了以x路为中心的商居、房地产集群建设。按照县里工作布局和对南区商贸居住的总体规划,全力开展南区三大高档购物中心规划建设,着力打造建设了总投资x元的购物中心、总投资x元的物流城购物中心和总投资x元的购物中心,全面解决南区人口的购物、休闲、娱乐问题。以x路为中心加快改造建设,打造商居、房地产集群,吸纳外来入住人口。

三、服务业发展措施

通过采取政策扶持、市场准入、产业改革等措施,重点扶持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和房地产业。

一是抓好以x物流园为中心的x平方米的现代物流园区建设;

二是抓好x路等主干道两侧的专业市场集群建设; 三是借旧城改造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和中心商务区建设。

x年x月x日

下载全县老服务业改革发展调研报告(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县老服务业改革发展调研报告(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大全)

    农村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农村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2010-06-29 19:14:48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农村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农村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

    关于我市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精选合集)

    关于我市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区域规划明确要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也是我市“调结构、转方式”的内在......

    渭南市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渭南市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服务业是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领域,是促进工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服务业对促进就业、扩大消费、提升结构、降低消耗、改善民生、增强......

    现代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

    现代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近年来,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项目带动、改革开放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近期政府又提出了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为了解现代服......

    农村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服务业是指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多环节发展起来的一大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农、林、牧......

    县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其发展是衡量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鼓励......

    关于全省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省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06年工作要点的安排,常委会将于近期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发展服务业的报告,为协助委员们做好审议工作,财经委就我省服务业......

    服务业发展对策调研报告

    这是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所有行业的总称,在国际上通称为服务业。当今世界经济,服务业已超过第一、第二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