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邯郸市乡村旅游发展困境的建议

时间:2019-05-14 04:2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突破邯郸市乡村旅游发展困境的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突破邯郸市乡村旅游发展困境的建议》。

第一篇:突破邯郸市乡村旅游发展困境的建议

突破邯郸市乡村旅游发展困境的建议

民盟峰峰支部

分析:在邯郸市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和旅游消费需求日益旺盛的背景下,邯郸市各地的乡村旅游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乡村旅游在有些地区成为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成为推动乡村城镇化的重要动力。但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产品供给日益丰富、服务设施不断改善、经济规模大幅增长、就业机会显著增多、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但同时也面临着环境质量下降、乡村文化受损、旅游同质竞争、整体品质不高、产业培育不足、资金人才短缺、运营模式落后、土地利用错位等现实困境。建议:

一、各级政府要把握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特性 1.把握乡村旅游的时代性。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如何协调城市与乡村的发展,缓解城镇化过程中的困境,已经成为中国城乡发展的重要课题。以旅游发展为驱动力的城镇化是缓解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发展可以与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和破解“三农”问题等有机结合,可以促进城乡交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素质和创业能力,均衡社会财富。

2.重视乡村旅游的科技性。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实现城乡基础设施连通、公共服务共享,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协同发展,实现乡村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利用现代科技建设现代乡村、发展现代农业。建立乡村旅游发展信息平台,利用现代科技营销乡村旅游,推广普及农业科技,塑造乡村和农业的新形象。

3.保育乡村旅游的文化性。发展乡村旅游,保育乡村文化性是一个重要课题。不同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禀赋、文化禀赋。农业环境、农业景观及其文化内涵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物,乡土性是其本质特征。应建设体现邯郸特色的乡土文化多样性,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的特色乡村,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模 式。邯郸乡村旅游发展不应弱化邯郸各地传统乡土文化,而应在发展中加以保护、利用和提升,使乡村成为乡土文化的载体。在旅游发展的驱动下,乡村地区,尤其是区位优越、自然和文化禀赋保护较好的城市近郊区,将逐渐成为兼具城市与乡村优点的新型城镇化区域,这些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是邯郸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

4.突出乡村旅游的生态性。优良的生态环境是重要的乡村旅游资源。着力推进乡村地区的绿色旅游、低碳旅游来丰富生态旅游内容,拓展新的旅游空间和领域。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乡村旅游,挖掘乡村生态内涵,提升乡村旅游的生态品位,营造独特的乡村生态、乡村文化意境,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生态目标。乡村旅游将会有效地实现乡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型升级,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实现生产、生态、生活的共赢。

5.提升乡村旅游的参与性。“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社区是乡村旅游的主体和主要参与者,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社区的主人翁意识,调动社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主动性,加强社区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能力和收入,使得乡村旅游成为实现乡村地区居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二、推动乡村生态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1.乡村生态建设之于乡村旅游发展是“筑巢引凤”,“引凤”发展乡村旅游,能否享受到生态建设“筑巢”的“红利”,取决于“巢”的“安全性、稳定性与景观性”。由于农药、化肥、农膜的大量使用以及随意处置生活垃圾、焚烧秸秆等,乡村的水体、土壤、大气等污染较严重,直接影响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缓解乃至根除当前邯郸乡村生态安全的威胁,不仅要“治标”,如农村的改水、改厕、垃圾集中处理、畜禽圈养等;更要“治本”,调整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服务经济,置换生态价值,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安全 建设体系。提高乡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加强城乡规划“三区四线”(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绿线、蓝线、紫线和黄线)的管理,另一方面在乡村的山、水、林、田、路、居的生境优化过程中,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使其不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乡村生态景观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吸引力之一,生态景观的旅游可 视化、情景化是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要导向。

2.乡村旅游发展之于乡村生态建设是“双刃剑”,如何趋利避害?“适合、适应、适度”发展乡村旅游是关键。邯郸各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应因地制宜,旅游业是可选但并非必选的发展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才是美丽乡村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义,基于不同发展导向的乡村生态建设的具体任务、重点领域、建设路径等必然存在差异。乡村旅游发展对生态的诉求应“适应”生态系统的属性要求,比如片面追求乡村生态景观的新奇、震撼、艺术感而大行其道的“大地景观”,而忽视物种的本土性、敏感性与适应性,会导致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风险。乡村旅游“适度”发展是理念也是要求,乡村旅游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应与乡村的生态、社会、文化、经济系统相匹配,加强生态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旅游生态补偿制度,协调不同利益主体诉求,建构消防、卫生部门联动机制等,争取实现乡村旅游的“适度”发展。

三、开发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1.明确什么是乡村旅游吸引物。辨别一种旅游产品是否属于乡村旅游的关键要素在于是否为游客提供了对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亲切接触,并使游客参与到乡村本土的各种活动、传统和生活方式中去。显然,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乡村性是乡村区别于城市的文化基因,那么乡村性的内涵是什么?乡村性的自然和文化表征是什么?当前中国一些地区乡村旅游的技术化、人工化、城市化痕迹明显,从本质上破坏了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其乡村旅游的生命周期难以长久。认真研究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外延、特征和类型,提炼出乡村旅游资源的核心要素,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明确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历史悠久,城乡一体化基本形成,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甚至出现了城市空心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因此,欧美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本质上属于“文化体验+乡村休闲=绿色度假”。但邯郸市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仍属中下等水平,城乡差别大,现代邯郸市及各县户籍市民人口大部分都来自农村,邯郸地区甚至中国的都市人参加乡村旅游的需求动机复杂多样,不同细分群体的人们对乡村有着有完全不同的文化认同、情感依恋和现实需求。邯郸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实际上是应对大众化乡村旅游市场的产品泛滥。因此,要认真研究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人们对于乡村旅游的需求和动机、兴趣和行为,基于生活方式的不同对乡村旅游市场进行深入细分研究,为针对性开发多元化、个性化、体验化的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提供市场导向,为营造符合市场需求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提供决策指导。

3.认真研究乡村旅游的表现形式与内容。由于乡村分布分散化、自然生态季节化、农业生产节律化以及民俗文化时令化,除了一些资源特别突出的古村落和区位特别优越的乡村外,绝大多数乡村难以完全依赖旅游业生存与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是与乡村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融为一体。大力促进乡村旅游业与乡村经济、社会、文化 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保护乡村景观生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传承传统民俗文化。因此,在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要深入研究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乡村社会及乡村文化融合的机理与途径,揭示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乡村社会文化融合发展的阶段和规律,提出适合不同地域类型的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与乡村社会经济文化融合的模式。

第二篇: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现状与建议

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现状与建议

藏英豪

一、乡村旅游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

(一)国外发展状况

乡村旅游在国外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开展得比较成功的是一些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旅游大国西班牙把乡村的城堡装修改造成饭店,留宿过往客人,这种饭店称为“帕莱多国营客栈”。同时,规划建设大农场、庄园,提供徒步旅游、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参加农事活动等项目,从而开创了世界乡村旅游的先河。乡村旅游尽管在欧洲发达国家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但大规模地开展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乡村旅游可以说是现代旅游文化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迅速在各国发展起来。特别是在美国、法国、波兰、日本等国,乡村旅游得到倡导和较大发展,具有相当的规模,并且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对当地的乡村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乡村旅游开发在世界各地发展迅猛,2001年意大利一万多家乡村旅游企业共接待游客2100万人次,营业额达9000亿里拉(约合4.3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12.5%。在美国有30个州有明确针对农村区域的旅游政策,其中14个州在它们的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中包含了乡村旅游。新兴的“绿色度假”旅游活动每年给法国农民带来的收益相当于全国旅游业收入的四分之一。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前东欧和太平洋地区的许多国家都认为,乡村旅游业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多样化的动力。

(二)国内发展状况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90年代以后大都市郊区的一些著名景点附近产生了农家乐乡村旅游的萌芽形态,主要以提供当地特色餐饮和兜售乡村土产特产为主要表现形式,此时的乡村旅游基本处于依托著名景区景点的自发和粗放式经营的阶段。第二阶段是1997年以后,乡村开始出现游客采摘等简易的体验类乡村旅游产品,逐渐开始有观光果园、观光花园和观光农场出现。采摘活动是这种经营方式的代表,它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大都市区旁的乡村地区也开始出现休闲度假的旅游度假村等乡村旅游经营业态。但整体上还缺乏有规模、规划好的乡村旅游形式。第三阶段是在2005年以后,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定为“乡村旅游年”,同时,“十一五”规划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为重要内容,乡村旅游开始高速发展。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开始介入乡村旅游的发展,开发较大规模的农场,或者综合利用农村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等资源,提供较多样化的服务。

二、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首先,乡村旅游的发展大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减小了城乡差别,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京郊很多经营农家乐的农户不用到城市打工,利用所在农村的绿色环境,农家的特色餐饮吸引城市消费者,就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收益

其次,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化了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以往的农村经济形式更多的是以粮食作物的种植为主导,间或夹杂蔬菜及水果的种植,还有一些地区从事家禽家畜的养殖。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乡村旅游产品的丰富提供了发展契机,农家特色餐饮、民居住宿、土特产品销售、体验式农庄、农村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等创造了比原来的农村种植和养殖产业更好的经济效益,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快速发展,优化了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

第三,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北京为例,北京周边的郊区山地分布密集,房山、门头沟、昌平、延庆、怀柔、密云等都具有较多的山地资源。过去,山区意味着交通不便、农民收入低、文化水平落后,而且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随着新农村建设逐步展开和乡村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的便利为山区乡村旅游的落地生根创造了条件。北京近年创新了一种崭新的山区发展模式——“沟域经济”。这些对京郊沟峪的区域规划促进了京郊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推动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四,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针对日益增长的乡村旅游客源需求,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种类和形式,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近几年,北京乡村旅游业界通过不懈努力,在“农家乐”基础上,开发、培养了一系列差异化、有特色、受到游客喜爱的乡村旅游产品。而北京市旅游局也针对到北京郊区的自驾车旅游者和徒步旅游者呈迅猛增长的趋势,进一步完善这些消费者所要求的服务范围和内容。

三、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趋同化

以北京周边农家乐旅游方式为例,这些经营者的思维特征是实用理性,他们重模仿、缺创新,所以经营理念雷同。主要体现在农家庭院的建筑样式、园林风格、室内陈设、菜肴品种、娱乐项目等都比较趋同,缺乏个性化色彩。

(二)乡村旅游经济的过度商业化 过度商业化造成有的农户为了从事农家乐经营,在自家院子旁私搭乱建许多简易设施,然后把这些违建设施承包给其他人经营。有的则是由开发企业投资,在乡村建立大型度假村、豪华酒店以及休闲或娱乐中心,走商业化经营的路子。还有的在景区或乡村附近建造所谓的民俗村,走所谓的民俗表演路数,借机强迫客人消费。商业化运作可以促进农家乐的发展,完善农家乐的产品,增加农家乐的宣传力度,提高乡村农户的经济收入。但过度的商业化运作将会使农家乐乡村旅游变味,丢掉传统和淳朴的乡情,同时也丢掉了农家乐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乡村文化特色。

(三)乡村旅游经营的管理缺失

各种经营组织对乡村旅游地跑马圈地,由于没有规划、各自为战,造成整体环境发展不协调,各家自扫门前雪使农家乐的周边环境无人关心,各家各户密集发展,导致旅游地往日舒缓、错落有致的院落变得繁杂混乱,非常像城市中拥挤的建筑,所不同的只是院子与高楼的区别。占地经营造成植被减少,环境破坏日益严重,长此以往,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的推动作用将逐渐减小,乡村经济的发展将不可持续。

(四)乡村旅游环境破坏严重

乡村环境包括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农家乐旅游所倡导的是保护自然、享受自然,但一些地方在农家乐旅游开发建设上却脱离自然、大兴土木、贪大求洋,不仅与农家乐乡村旅游朴素、本土的内涵相脱离,而且还破坏了农村环境。

四、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 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要深入挖掘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不断提升乡村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旅游吸引力,推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产品化,变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同时,注重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在实践中摸索继承和发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子,使乡村旅游成为弘扬优秀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防止将优秀的传统乡村文化庸俗化。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立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在保持乡村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加乡村旅游的魅力

中国众多的乡村承载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传承着中国悠久的农耕文化,积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中国的城市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吸纳了众多的西方文化因子,难以保存中国最为原始真实的传统文化面貌。故而使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之间出现了巨大的文化差异,而这正是促使乡村旅游流行和快速发展的根本。

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的静态互动使乡村旅游产品蕴涵深厚的传统文化,乡村旅游是保护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之一。乡村旅游促进传统乡村文化的复兴,传统文化支持乡村旅游产品创新并且强化地域文化特色;乡村旅游促进传统艺术发展,而旅游艺术品又可促进传统文化复兴。但是,目前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动态互动除极少数是良性互动外,绝大多数却是恶性互动。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首先,根据乡村旅游地的传统文化特点统一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制定完善的可持续发展规划。规划必须体现乡村文化,杜绝城市文化的简单复制,杜绝出现乡村中的城市。按照村一级或镇一级成立专门的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机构,按照旅游主管部门制定的发展建设规划,规范项目的管理,确保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促进乡村旅游有序竞争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对乡村旅游统一经营管理。对于乡村旅游的经营,乡镇一级或村一级应该制定统一的规范和章程,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对外宣传。由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乡村旅游从申办环节到经营管理环节严格控制和监督,并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对不符合要求、不达标准的经营户进行摘牌并停止营业。保证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和经营的规范性,使其良性发展。

第三,由政府主导,配合乡村旅游经营实体,统一乡村旅游的对外宣传,吸收社会资金投入,开发核心景区景点,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采取公司推动的形式,即“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出台优惠政策,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指导、组织农民开展地方风情、渔耕文化、农耕文化等旅游活动,加强对外宣传的力度,让更多的城市游客了解乡村旅游和乡村传统文化。

(二)积极寻找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结合点: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化和多元化

实践证明,一般的城市游客对乡村原生态文化的要求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游客希望体验真实的乡村文化和景观,另一方面,城市居民无法忍受基础设施、卫生状态、舒适程度等方面的落后。为此,可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在尽可能使乡村整体景观和氛围保持浓郁乡村性的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和文明程度,以适应城市居民的需求。人们的旅游需求日趋多样化,出游时往往有观光、休闲度假、品尝美食、增长知识、寻幽访古等多重目的。农民通过文艺表演、旅游服务、生产旅游纪念品、直销农副产品等方式来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由此可以扩大旅游收入来源。多元化的旅游收入有利于农村经济、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减轻农村经济因旅游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而产生波动。

(三)保护乡村文化和乡村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和乡村生态环境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要保证乡村旅游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一定要全面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我们要切实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乡村环境规划,就地取势、借山用水、和谐发展,建筑布局要充分体现山区、丘陵、城郊的特色,严禁私搭乱建,以及对植被的乱砍乱伐。二要全面规范管理,着力美化村容村貌,所有村庄都要尽快改变环境脏乱差的局面,严禁乱丢垃圾,乱倒污水,尤其要重点抓好名胜景区、城镇周边的村庄环境整治,努力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污染。三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加大公路、电路、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的建设投入,让每个村庄都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四要深化村镇生态创建活动,强化理念、强化机制,实行生态保护和建设一票否决制,推动村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继而保证乡村旅游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来源:《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第04期

第三篇:乡村旅游发展

摘 要:在旅游消费由大众观光型转向休闲体验型的今天,面对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的五花八门的问题,乡村旅游到底该如何开发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开发一套乡村旅游策划开发的基本流程和示范模板是必要的。

关键词:乡村旅游;示范模板;必要性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

1.1 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是随着城镇化推进而出现的旅游类型,是以农村自然资源、农业经济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为旅游吸引物,以大中城市居民为目标客源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职和回归自然资源等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方式。其最早兴起于欧洲,不少国家的政府倾向于将乡村旅游看作乡村传统产业的替代产业。在我国乡村旅游的概念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前,我国旅游业基本上是一种以接待外国客人为主的接待型旅游形式;改革开放后,随着收入的增加,国内旅游市场开始逐渐繁荣,发展成为至今的创汇型旅游形式。旅游消费逐步由以大众观光为主的单一形式发展成为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生态、探险、自助等多种旅游形式并存的格局。

1.2 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1)乡村旅游为农村经济拓宽了增收渠道。他利用已有的农田、果园、林地、牧场、养殖场,加以美化、修饰,增加旅游接待设施,建成观光农园、观光果园、观光林场、观光牧场、观光养殖场等观光农业项目,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帮助农民摆脱贫困。

(2)乡村旅游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可能。世界旅游组织指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就业人员,能为社会提供6—8个就业机会,乘数效应极大。而发展乡村旅游会促使农民利用农村现有的空间和自然资源,实现“零距离就业”、“足不出户就能挣钱”、“既不离乡,也不离土”,以地生财,使就业竞争力弱的农民,通过一定的就业职能培训,便可以承担起乡村旅游所需的接待、服务、导游、卫生和管理等工作。

(3)乡村旅游能够提高乡村旅游的开发程度。旅游业是促进人流动的产业,由于人的频繁流动,带动了信息,技术、资金的流动,促进了当地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转变。给他们带去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知识,使他们摒弃小农经济观念,参与市场竞争,提高自身的素质。

(4)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当地农产品的销售。乡村旅游的特点之一就是游客的参与性,游客可亲自参与采集、品尝农产品,农产品就地销售,减少了农产品的营销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

(5)乡村旅游为优化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我国农业仍然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第三产业比例太小,农业经济效益低下等是国内农业的普遍现象。乡村旅游不仅能够带动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加工业等相应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能够带动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村人和农产品走出村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国内乡村旅游面临的发展机遇

(1)从宏观方面看,中国新农村建设给乡村旅游带来了发展机遇。

中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之一,2006年底统计显示,全国共有农村家庭28000万户农村人口将近70000万人,占到全国人口的67%,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

(2)从微观方面看,发展乡村旅游也是发展农村的有效途径。

第一,农村有着可观的投资需求。借助这一次全球金融危机开发农村巨大的投资潜力,农村的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工业企业、学校村镇建设以及各项服务设施等都有巨大的投资潜力。而这些设施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保障。不管是“家电下乡”还是“汽车下乡”,这些政策无非都是想拉动农村消费市场,来向下寻求城市不能给予的经济增长。在一切都追求“利内需”、“利分配”、“保增长”的情况下,乡村旅游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第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当代农村的一种经济产业。当今乡村旅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和谐发展的重要产业。就当前全球的金融形势来说,还担当着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大责任。与其说是重任倒还不如说是机遇,是全球给中国解决农村发展、农民增收问题的机遇。

乡村旅游目前的开发状况

(1)乡村旅游不同于景区旅游。

首先乡村旅游需求量大。随着国内旅游的兴盛,乡村游的市场需求逐步增长。城里人希望摆脱高楼峡谷、水泥森林,缓解工作高负荷的压力,荫足怀旧和对自然的向往的需求。其次乡村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具有类似的特点。注重休闲和娱乐、健康身心等需求,同时,乡村游很大程度上也存在重复消费的特点。再次乡村旅游强调乡村气息、旅游体验与城市生活方式相结合。乡村气息要突出,如天然的山水,原汁原味的农村风情等。

(2)目前的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①最普遍的问题是政府和开发商盲目的搞乡村旅游,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认识不到位。就拿重庆市九龙坡区的“景观乡村嘉年华”来说,他实际上并非乡村旅游的范畴,因为他犯了乡村旅游开发的致命错误,即空心化开发模式。所谓的空心化开发模式就是圈出一块地,毁掉该划定区域内的所有建筑和设施来重新规划开发。空心化开发模式是广泛应用于景区开发的一种模式,然而景区开发远非乡村旅游开发。怎样开发好乡村旅游是在不违背其本质的前提下来规划的,而不是在一块毁掉了的农村里的一块土地上异想天开。乡村旅游游的就是不同于城市的乡村味,而且这种感觉要真实,而并非是让城里人看一块建在农村的农村公园。

②乡村旅游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一些乡村旅游项目更是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的基本原则,由贪大求全的迹象,其娱乐配套设施与乡村旅游的特点不相符合,高档餐饮、高档洗浴、豪华客房等设施越来越多,这种做法严重扭曲了乡村旅游的根本,严重阻碍了乡村旅游的成长和发展。乡村旅游开发示范模板的必要性

(1)开发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

在中国台湾,农业旅游被认为是面临利润下降、需要新的经济支柱的农民在乡村产业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的经济选择,是克服低收入和提供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我国大陆的情况也是如此,很多地方的乡村旅游业是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指引下陆续发展起来的。但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通过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进而促进农村社区发展从长远来看是一种促进增收的有效途径。

(2)开发乡村旅游的社会效益。

世界旅游组织指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就业人员,能为社会提供6—8个就业机会,乘数效应极大。而发展乡村旅游会促使农民利用农村现有的空间和自然资源,实现“零距离就业”,“足不出户就能挣钱”。中国的大量剩余劳动力都接种在广大的农村,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繁荣农村,更能解决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展望。

“98华夏城乡游”,“99生态环境游”等都是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标志。2004年胡锦涛视察上海时又指出:要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促进农民增收。2005年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全国旅游工作年会上也指出,旅游业发展要有新思路,要把旅游业与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业旅游。2006年国家旅游局又提出“中国乡村旅游年”,宣传口号“新农村 新旅游 新体验 新时尚”。乡村旅游在国内全面启动。结语

乡村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是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只有在正确认识乡村旅游最大特点的基础上,改正已有的开发和经营乡村旅游中的一些错误观念,贯以新的、正确的思路才能把乡村旅游开发成为“点石成金”的朝阳产业。所以开发出一套模板作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工具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篇:关于加快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关于加快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永和县政协调研组(2011年9月)

县委、县政府:

围绕永和县委“脱贫致富、增进福祉”千方百计谋跨越的要求,按照主席会议安排,由政协科教文卫委员会负责牵头,县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于今年8月中旬至9月初,就全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先后深入全县阁底、南庄、桑壁等七个乡镇13个乡村旅游点深入调研。9月2日召开县政协八届2次常委会议进行专题协商讨论,形成政协建议案如下:

一、发展现状

通过调研,常委们看到,乡村旅游作为一项新型的朝阳产业,正在我县悄然兴起,显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一)优势突出,旅游开发潜力巨大。一是地理条件优越。我县邻近吉县壶口瀑布、延安革命圣地、隰县小西天、大宁黄河仙子祠等知名旅游目的地,位于山西“黄河旅游经济带”中段区域的重要节点,加之已建成通车的“沿黄干线公路”、“沿黄扶贫公路”以及正在兴建的霍永高速公路和中南铁路,立体交通网络逐渐形成。二是生态环境良好。我县地处吕梁山脉南端,山峦起伏,1

梁峁层叠,沟壑纵横,呈千沟万壑之貌,造林绿化森林覆盖率达37.6%,生态改善,环境宜人。三是旅游资源丰富。除了拥有以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为重点的红色旅游、以黄河乾坤湾为重点的黄河文化游这两个等级较高的特色旅游景区外,更有望海寺、楼山、永和关等极具吸引力的景区景点亟待深度开发打造。与此同时,黄河中游的山河地貌、逶迤幽静的三北防护林、如诗如画的乡村田园、绿色环保的农副产品以及热情好客的农民朋友,都是以绿色产品采摘为主的生态旅游极好的乡村旅游资源。四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县古来素有“民风淳厚”“永和为贵”之美誉,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境内出现过伏羲、女娲、刘和、刘训等重要历史名人,存有县城文庙大成殿、红军崖、朝阳寺等珍贵历史文物,剪纸鞋垫、家用小吃、草竹编织、刺绣布艺等民间艺术发扬光大,红军文化、黄河文化饮誉全国。这些优势资源,使我县乡村旅游极具发展潜力和空间。

(二)党政重视,旅游投入逐年加大。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把旅游工作纳入全县克难攻坚工作目标,纳入责任单位综合目标和单项目标考核,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统筹推进的工作局面,旅游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 2 的效果。一是编制完成了《永和县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发展三年执行计划》。二是整合旅游、文化、林业、交通、以工代赈、土地整理、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等项目资金,打捆投入到改善旅游可进入性工程,全力打造“一馆一湾”,积极建设“一关一山”等景区景点建设,完成了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改扩建工程,启动了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景区起步建设工程,完成地质博物馆主体建设工程,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黄河乾坤湾被列为全市十大特色景点之一。三是出版发行了《红军东征在永和》、《大晋商》等反映红军东征、永和风情的系列纵书,旅游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

(三)规模初具,旅游发展势头看好。我县围绕红色(革命老区)、黄色(乡土禀赋)、绿色(生态家园)“三色”旅游发展,坚持把乡村旅游发展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及新农村建设等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山区农业、生态、文化、旅游“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我县以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为重点的红色旅游、以黄河乾坤湾为重点的黄河文化旅游、以绿色产品采摘为主的生态旅游的格局初步形成,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小康新农村建设相融互动的发展路子。

(四)精品迭出,乡村旅游已具雏形。通过近几年的精心打造,我县旅游业从无到有,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旅游品牌。一是形成了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深度挖掘红军文化、佛教道教文化、枣乡民俗文化、黄河风情文化,“一馆一湾”国家特品级旅游景区已具雏形。永和红枣以核小、皮薄、肉厚、天然无虫、无公害、无污染而久负盛名,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证书和有机红枣产品认证,是全国无虫红枣第一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枣乡”称号。二是形成了生态农业旅游品牌。坚持乡村旅游发展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相结合,连片推进产业园和旅游景点建设,在实施西峪沟、榆林则等6条水土保持坝滩联治工程的基础上,成功打造了白家崖小流域综合治理精品工程,治理经验在全省推广,被评为“全省水保工作红旗县”,获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最高奖——“禹王杯”,全省水土保持精品工程现场会在我县成功召开。整合涉农项目进入芝河、桑壁河流域,整理开发土地2万亩,栽植各类苗木50万株,农业综合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这两大现代农业园区有望建成生态农业旅游景区。三是形成了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打造了大寨岭、永和关、沿黄公路、东征旅游沿线等大批荒山绿化精品工程,成功召开了三北防护林科技推广现场会,先后被评为“全 4

国三北防护林突出贡献单位”、“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获国家三北局优质工程奖。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乡村旅游发展方兴未艾,势头看好,但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资源还未能真正形成产业优势,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不容忽视。

(一)重视程度不够,主体作用不足。我县乡村旅游处于起步阶段,乡村旅游发展还没有摆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一些部门和经营者对乡村旅游的内涵、发展重点发展目标方向等等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狭义、片面的理解。部分干部群众片面地认为旅游只应在风景名胜区和城镇,乡村没什么可游的,对发展乡村旅游没有积极性。还有的人对乡村旅游特征和内涵缺乏正确认识,忽视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有效地保持“乡村性”和“乡村意象”,出现建筑、业态城市化等趋向,人为破坏乡村生态环境行为时有发生。以上种种错误认识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二)缺乏统一规划,乡村特色不浓。规划的滞后意味着资源配置的滞后和政府统筹指导的滞后,导致景区内乡村旅游形式单

一、布局分散、特色不强、水平不高。很多人以为乡村旅游“就是耍农家乐,就是在乡下 5

吃饭打麻将”,反映出我县乡村旅游产品单一,品位不高,深度开发不够。旅游产品仅仅局限于吃“农家饭”和打牌娱乐,而乡村住宿、农事体验、田园观光、民间文艺展演、民间工艺品展示、销售购物等系列旅游产品缺乏设计和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尚未形成紧密联系的产业链条,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需要,也无法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资源整合薄弱,功能配套不够。目前我县乡村旅游资源规模小,较为分散,各个为政,缺乏合力,还没有形成集中集群的旅游产品体系。缺乏参与乡村旅游营运的旅行社,星级旅游饭店和宾馆数量严重不足,旅游运输车辆档次不高,旅游商品专卖店、地方名特小吃不成规模,旅游公路等级低,旅游专线公路路况差。在一些旅游点,道路不畅,停车场、卫生间、座椅、指示牌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客房、餐厅等条件差,适应不了发展旅游的需要。

(四)景点管理滞后,服务水平较低。我县乡村旅游景点管理滞后,服务质量普遍不高。环境卫生状况不好,“脏、乱、差”现象大量存在。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专业管理人才缺乏,管理力度不够,许多开发和经营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规范,服务质量难以让游客满意,6

更谈不上个性化、特色化服务。

(五)促销意识不强,宣传力度不大。我县乡村旅游地域分散、经营规模小,且资金不足,专业人才匮乏,乡村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不深,还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致使经营者无力走出去宣传推介促销,乡村旅游市场总是定位在游玩景区之后意犹未尽的外地游客和节假日本地游客身上,寄希望于旅游从业人员主动将人带去和呼朋引伴的回头客。宣传促销手段仅以发传单、发名片和宣传册为主,并多局限于窄小的人际范围和较原始的手段,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意识不强,很难适应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

三、对策建议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将乡村旅游作为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我省正积极将旅游产业由城市向农村转移,规划建设3个国家特色旅游县、30个特色旅游镇、300个特色旅游村,目的就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县乡村旅游发展正逢其时,我们要切实加大力度、加快步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下大力气、花大功夫,推动我县乡村旅游进入新阶段、实现新跨越。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正确定位,科学规划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立足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我县应以生态旅游为龙头,以红黄绿“三色”旅游和佛教道教文化旅游为依托,建设形象鲜明、风貌独特、吸引力大、竞争力强的“全国乡村旅游强县”,以此作为我县旅游产业发展定位。在旅游总体规划上,起点要高、着眼要远,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对规划区域的景点线路一时不能实施的,应留足道路宽度,严格控制民宅建筑等。要树立精品意识,突出重点,做到建一处,成一处,有特色,有卖点。除县城及已建景区外,要重点打造“一馆一湾、一关一山”:“一馆一湾”即东征纪念馆和黄河乾坤湾景区;“一关一山”即楼山和永和关,建设好景区沿线的各个旅游节点,尽快形成我县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沿线乡镇均应作为一个旅游休闲点考虑,配套旅游饭店、旅游宾馆、旅游厕所等必要设施,提高景区整体旅游服务功能。

(二)整体联动,加强对乡村旅游的支持。要充分认识发展乡村旅游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其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议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制订一系列的奖励、扶持政策,如项目优先、审批优先、收费减免、以奖代补等政 8

策,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要让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惠及到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兼顾到乡村旅游,积极为发展乡村旅游创造条件。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要结合以工代赈、土地整理、水利建设、移民搬迁等项目的实施,主动为乡村旅游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对进入或准备进入景区开发的业主,要积极引导,关心支持。县文体旅游局和旅产办要强化乡村旅游的整体营销,对乡村旅游发展重点乡镇、重点村、以及乡村旅游产业发育较为完整的重点区域,列入旅游局景点、景区、旅游线路推荐名录,统一包装营销。

(三)因地制宜,选择特色各异的发展模式。我县乡村旅游内涵丰富,要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突出不同的旅游特色,以不同的旅游形式吸引游客。一是农家乐,突出休闲特色。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民俗风情等资源,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特色,让游客体验农家生活。如黄家岭民俗村、于家咀民俗村、永和关古窑群以及城郊的农家乐。二是观光农业园,突出产业特色。在城市近郊或旅游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享受田园乐趣。如河会里枣园、庄则坪西瓜、辛角垣大棚蔬菜、官庄苗圃等。或是以成规模的现代农 9

业园区为载体,把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观光休闲、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等有机结合。如芝河、桑壁河流域两大农业园区、白家崖小流域综合治理精品工程等现代农业园区。三是休闲度假胜地,突出山水特色。依托自然生态良好、风景迷人的高山森林、沿黄风貌,修建纳凉度夏、观叶赏雪的度假村、休闲山庄。如四十里山自然保护区、西峪水库、永和关电影外景滩等。四是怀古寻踪地,突出文化特色。展示我县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满足特定人群的文化精神需要。如红军崖、先人洞、双锁山石窟、观河台等。

(四)拓宽融资渠道,增加旅游资金投入。采取政府引导、政策调动、利益驱动、市场推动的方式广泛融资。一是在生态保护、交通能源建设、退耕还林等项目和旅游发展资金使用等方面实行重点倾斜,搞好政府的引导性投入。二是精心包装旅游开发项目,以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灵活的机制广泛对外招商,吸引大财团大集团资本、县外资本进入开发。三是采取拍卖经营权、出让产权、租赁、合资、入股等方式,积极吸引民间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旅游开发。四是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让村民以资源入股、资金入股等形式,或以工代资,以劳动力转化为股份等形式,共同参与乡村旅游 10

开发。

(五)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景区(点)主体建成后,功能配套是关键。要加快进入核心景区、重点景区的道路建设,提高景区交通等级;确保旅游区水、电、通讯、电视、互联网等服务设施到位;发展壮大星级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运输公司等企业,支持组建集团公司,做大做强,提升服务质量和接待能力;积极开发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纪念品和名特小吃,开辟旅游商品一条街和地方名特小吃城(街),满足游客需要,提升购物等消费在旅游收入中的比重。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建好的景点保持持续的管理和投入,及时修补完善设施设备,杜绝“重建轻管”。

(六)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水平。乡村旅游开发,人才是第一因素。要突出农民的主体意识,通过大力宣传引导,正确引导,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提高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积极性。要加快提升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素质,坚持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既要加强现有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在岗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技能,使用好现有人才,又积极引进急需的旅游专业管理者和经营者,造就更多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旅游知名企业家。县文体旅游局、质监局要建立乡村旅游服务 11

质量标准,组织对乡村旅游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的培训。

(七)加强行业管理,创新运行机制。增加人员编制,创造必要条件,加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职责,充分发挥其规划编制、标准化建设、宣传促销、市场监管、人才培训等职能作用。健全旅游协会运行制度,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行业自律作用。强化乡村旅游经营服务的质量管理,制订乡村旅游行业服务规范和全过程各环节的规章制度,推行农家乐、休闲山庄、度假村的星级评定,回应游客投诉,加强服务监督,不断扩大我县乡村旅游的对外影响。进一步健全、创新我县乡村旅游建设管理运行机制,理顺条块关系,明确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业主单位各自的责、权、利,搞好配合协调,合力促进发展。

(八)精心策划推介,搞好旅游促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调研,制定科学的旅游营销策略。一是利用好报刊、广电、互联网等媒体平台,抓住黄金周、节假日掀起促销宣传高潮。二是在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项目进行整体包装的基础上,建立专业营销团队,精心策划制定综合宣传方案,有重点、分阶段组织好宣传攻势。三是借势而行,利用省内外展销会、博览会,建立展台,举办展示会、新闻发布会,推出旅游精品。四是利用会务、12

商务等机遇,大力展示永和旅游良好风貌,提高知名度,拓展客源市场。同时,要充分调动旅游企业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旅游宣传营销,加强与县内外旅行社、酒店的合作交流,使我县成为更多游客的目的地。

(九)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好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中一定要保护好文物古迹,严格做到保护性开发,搞好古和今的有机结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尽量保持原汁原味,反对因建人造景观而破坏自然生态。控制区范围内的建筑物要充分体现本地特色和文化传统,与周围环境要相互协调映衬。实施绿化、净化、美化工程,整治好周边环境。强化本地居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树立良好公德,共建优美环境,拉大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产业链,真正实现“以旅促农、以旅富农、以旅兴农”的目标,从整体上推动我县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发展。

第五篇:教师主体性发展的困境及其突破

教师主体性发展的困境及其突破

教育需要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研究的推动。教育研究者,不只限于也不能限于专业的教育科研人员,教师——最广大的教育实践工作者——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主体。“教师成为研究者”,不仅是一种教育理论的倡导、教育政策的要求,更现实地体现在教师的教育实践和自我思考活动之中。然而,理论上的积极并不必然转化为教师实践中的主动作为,政策的强制要求并不足以维持教师长久的研究激情,研究数量和形式的丰富也难以掩盖研究内容和质量的空乏,教师的研究内容愈加远离教师自身。目前,对教师从事研究的要求偏重促进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师职业地位、丰富教育理论、推进教育改革事业等,相对教师而言外在的、整体性的、工具性的以教师作为客体的价值受到重视,而忽视教师研究和教师主体性的本质关联以及教师自身切实的个人需要,教师自我存在和发展的主体性意义方面的研究缺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自我、内在、本质的需求和目的在于达成自我主体性的觉醒和完善,臻于自我教育价值的提升与实现。教育研究应该成为教师不断拓展自我主体性的途径。

教师主体性发展的现实困境

同学生主体性发展一样,教师主体性发展也应是主体教育的重要主题。如今这一主题的实现困境重重,必要的关注和探索并不充足,简而言之,教师主体性发展面临教师让渡、过度和失度三大困境,在自我、人际和社会三大层次呈现出失声、咆哮和失聪的三重形态。

(一)失声:教师主体性的认渡与自我无力

教师职业一度被描述为保守性、遵从性和适应性的“安稳工作”,自我主体性让渡被认为是一种职业常态。我国教师培养强调教师依照教育上级部门统一制订的要求和安排,遵从课程大纲和课标安排进行教育教学。这种培养模式使教师成为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订者的“忠诚执行者”和“熟练技术工”,压抑了自身作为主体进行充满生命力的主动积极性和自由创造力的表达。教师得了失语症而“无法开口说话”,因为教师教育者、教师管理者、教师教育研究者都在替教师说话。在行政管理者的管理强权和专业研究者的知识权威下,教师作为一个“人”的主体性逐渐消解,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和创造性难以表达,鲜活的教育生命被压抑,越来越多的教师产生了消极的教育无力感和缺失感。同时,随着学生主体性的成长和家长等教育公众的觉醒,教师自我主体性进一步动摇,在学生反抗、家长意见和社会舆论压力的裹挟下,教师的自主性空间愈加狭小,职业尊严和职业效能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教师面临着自我主体性让渡的现实危机。

(二)咆哮:教师主体性的过度与人际障碍

矛盾的是,当下教育中教师主体性的过度表达与教师主体性的让渡同时并行。在传统权威性教师主体的消解向新型民主师生关系的平等主体的过渡过程中,部分教师仍坚守教师权威的余晖,过度维护和彰显自身主体性,使教师将自身与其他重要他人的主体性对立与隔绝。师道尊严的瓦解激起了教师内心的恐惧和对教育教学的失控感,从而促使教师采用未经成熟思考的过度应激机制来捍卫自身地位,对学生采取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甚至以辱骂、体罚来抑制学生不服从、不顺应的个性化表达,用咆哮式的强硬管理强化自身岌岌可危的权威,这导致近年来师生冲突频发和激化。同时,部分教师抱守对自身课堂的绝对自主权,对其他教师的实践和思考采取不干涉、不参与的原则,追求稳定性和恒定性,远离合作,排斥交流,进一步局限自身主体性发展。对家长等其他教育重要他人的意见,部分教师采取回避和忽视的态度,力图避免纷争和消弭麻烦,却难以意识到这种缺乏沟通交流的缓兵之计仅会使家长对教育的不满积蓄、对教师的信任降低,成为后期冲突的潜在导火线。教师对自我主体性的过度维护和对他人主体性的隔绝,形成了教师自我主体性发展的人际障碍。

(三)失聪:教师主体性的失度与理念自闭

有人认为,正是由于传统教育中教师主体性的过分彰显,压抑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师主体性应该得到遏制。其实不然,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造成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恰恰在于教师主体性未能得到合理定位和充分弘扬。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维持管理、保障自身教育教学的平稳和高效,教师的德性修养、境界提升、精神塑造等同样是教师应有的人生追求。教育教学不应只是外在于教师的任务、工作和负担,它更是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的精神照应、教师的自我实践路径,深深植根于教师内在的自我主体性发展。同时,教师作为公共性的“知识分子”还承担着对教育事业发展、对社会变革、对文明传承、对环境保护、对人类共同利益宣扬等更广阔的公共责任。如今教师专业化理念热潮在我国如火如荼地扩展,教师在重视自身专业化进程的同时,也易于将自身的发展局限在狭隘的工具性层次,自身提升更多围绕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其视野的扩展、情怀的追求和公共教育理念的树立,使其成为“只管教学门前雪,不管社会瓦上霜”的“失聪者”。而如今,深化教育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以及教育事业的崇高性,要求教师承担起转化性知识分子的角色,即专业性的知识人、公共性的社会良知者、批判性的洞察者和转化性的行动者,以推动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教师成为研究者就是唤醒和发展教师合理主体性的重要方式。研究起源于教师主体对现象和问题的探寻和追问,可以说没有教师主体性就没有研究的触发,没有研究的必要条件也没有研究的落脚点;同时研究也在另一方面不断构建和拓展教师自身主体世界,仅仅进行机械教学而缺乏研究和思考的教师自我是狭隘的,主体性的发展也必然是僵硬滞后的。

主体性回归促使教师成为研究者

自英国课程专家劳伦斯·斯藤豪斯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以来,鼓励、推动和组织中小学教师进行研究就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新课程改革之初,侧重于讨论教师的研究对教师职业群体、教育事业和教育学科的作用,“改变教师的职业形象,使教师不仅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而且具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实现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以及“建设一门既是科学的又是生动的教育学科”,此类观点无意间遗漏了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和教师本人。很快学生进入讨论范畴,“教师成为研究者,就是要研究怎样使自己的每一项教学活动都有教育的意义,怎样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实现教育的意义”。随后是教师,“教师的研究„„是对自己生存、发展意义的不断探寻和叩问”。近年来教师的研究回归主体价值,特别是教师主体性回归的趋势进一步明确。“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主体回归的必然。”教师研究的探讨不能仅仅惯常性地关注时代变迁、教育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或单纯的学生成长等为他性且工具性的方面,还需要聚焦教师本身,以教师立场和诉求为视角,探究研究之于教师内在的、自我的且富有生命意义的主体性价值。

(一)教师研究意义的生发

首先,人是一种意义的存在。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起点是教育实践的现实需求,而这种需求诞生于一种教育的应然追求和教师实然状况的可见落差。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先进于教育现实的意义理解和价值追求,教师科研的行为才可能得以发生。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认为,对生命和生活意义的探索和追求是人类的基本精神需要。教师成为研究者不但是教师对教育教学进行实践改造和提升的要求,更是教师自身教育理解和追求的具象化,是教师拓展和延伸自身主体生命性意义的重要渠道。一旦教师科研脱离教师主体性的教育价值,就会成为没有灵魂的研究,如同无本之木,涌现出现实中大量的虚假论题、形象工程、空洞研究。教育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教师的使命就是使教育的意义得以实现。而教师意义世界的构建关键在于教师主体性的成长。

(二)教师研究意识的唤醒

学界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界定有一定争议,如教师成为实践反思者、行动研究者、叙事研究者、准研究者或学者型教师等,但众多观点都共同认可一点:教师成为研究者必然建立在教师自我意识觉醒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基础之上。当教师摆脱工具性、职能性的行政意志执行者和专业理论的依附者身份,拒绝不假思索的唯命是从和因循守旧的理所当然,开始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地进行主体性思考时,教育科研才具有内在生命力。反思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起点。当教师不再只是无所知觉、按部就班地生活,而是“对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教育现象或事实追问‘何以’如此、‘将该’如何等问题时,也就意味着教师进入了教育教学研究状态”。教师研究意识的唤醒高度依赖于教师自我觉醒、自主思考的主体性特质。

(三)教师研究气质的适切

教师成为研究者与专业研究者的重大区别之一在于,专业研究者更为关注普适、宏观、抽象的课题,进行去现实化、去个人化的研究,而教师研究的根基恰恰是复杂的现实境遇和多样的个人经验,教师研究需要彰显教师气质和个人特色,重视学生、班级、学校丰富的实践独特性。教师的研究需要顺应教师自身的个性特征、教学风格、行动模式和职业倾向,具有鲜活的个人性和情境性特质,有生命力的教师研究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且有活生生的个人参与研究的前提下才存在。不同教师具备各异的主体性特征,进而形成丰富而生动的研究气质。教师进行研究必然建立在教师主体性的独特气质基础上,只有符合教师自身状况的研究才是实践中教师会用、可用、能用的,而不是进行脱离自身需求和特色的伪研究。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主体性发展价值

教师的主体性发展层次应该是丰富和广阔的,主体性的层次取决于相应客体的存在形式,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或世界中的主客体关系中,教师的主体性不断扩展进而推进个人的自我实现。复杂性理论认为人是“自主的、依赖环境的、组织的人”的存在。教师的主体性不仅仅局限于教师个人的狭隘层次,而具有从教师自身出发进而不断辐射扩展的广阔特性。教师的主体性绝不是割裂他人、社会、环境存在的,而是紧密依存于这种相互关联之中,主体性本质是一种关系属性。针对教师主体性缺失的三层表现,从自我层次、人际层次和理念层次分析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功用,帮助教师实现从让渡的失声走向自我觉醒和创生、从咆哮的过度走向人际交流和共建、从失聪的失度走向理念通达和升华的过渡。

(一)自我层次的觉醒与创生 教师自我主体性让渡的根源在于教师自我意识的沉默和失声,教师仅仅机械地听命而放弃对自我的追寻。自我意识是主体性的根基,人的一切自主活动都是为了构建和完善主体的自我。我们强调教育中的主体性,不仅是学生的主体性,也包括教师的主体性,尤其是教师自我完善的主体性。教师不是作为环境刺激或他人作用的被动应答器,也不是制度要求或权威意志的简单执行者,而应成为具有自主生命意识与活力的且能主动选择和创造的教育主体。对于解放教育研究者而言,教师进行研究是一种解放。教育研究给了教师话语权和行动权,从机械的工作和单调的生活、被动的控制和一味的顺从、无意识的重复和有意识的逃避中解放出来,赋予教师一种自我生命意义上的积极自由,去表达和争辩,去参与和建构,完成“从自我遮蔽到主动介入”。研究并不是重新布置给教师的附加任务,而是一种归还,归还给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应有的权利——一种在自己的教育实践范围内表达主张、创生方略、参与事务、影响决策的权利,每个教师作为教育主体都应是该项权利的合法拥有者。

主体性表现为人面对客观世界体现出的自主精神、主动性与创造性。“自我”这种存在是人有意识创造的。人与物的区别在于人是有意识的,特别是有自我意识的,人能够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并自我创造。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教师的本质绝非先验的、固定的、外部加持的,拥有教师的身份只是成为教师的起点,教师主体性的本质是在积极主动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思考探究过程中逐渐建构和创造的。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创造自我独立个性和生命价值的一种高级形式。教师不再按部就班或因循守旧,而是通过反思和研究唤醒“沉睡中的作为教师的自我”,重新开始自主地思考、有意识地探究、主动地构建自我世界,对教学、对学生、对教育形成自己的精神体系,主动构建自己作为“教师”的自我主体层次,实现自我的创生。

(二)他人层次的交流与共建

教师主体性的过度表达植根于其对师生关系、工作关系乃至最广阔的“人”与“人”的关系的滞后解读,缺乏民主、平等、合作、共赢的现代人际观。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镜中我”的概念,他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无非是他意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的反映”。雅思贝尔斯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教师的主体性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主体性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开阔和开放的人际交流互动。通过交流互动而形成有机的人的整体,往往能激发超越个体简单集合的巨大生命力量。同时,如今教师的发展早已不再是一种个人事务,而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之一。教师个人的单打独斗、闭门造车早已不能适应教师职业发展的要求,也无法解决复杂多变的教育问题。因而教师的研究转向团队、协作、共进,这是教师主体性发展和时代呼唤的必然趋势。

教师进行研究可以在多个层次增加教师的主体交互性。其一,学生是教师教育的对象,也是教师研究的主要对象。所谓“教学相长”,学生的经验是教育的重要资源,教师能够,也必须从与学生的交互活动中汲取自我主体性发展的力量。教师的研究是在师生交往中进行的,其成效最终也体现在师生交往的改善和学生的身心发展上。其二,教育教学研究有助于促进教师个体间形成研究团队,共同合作承担科研任务,将主体性融入合作性,组织教师工作坊、研究团队等小型自组织,结合传统的学科组、教研室等,增强学校内教师群体间的交流合作,将零散的教师研究组织化、规模化、制度化。其三,教师的研究成果通过成果展示、学习培训、出版发表、网络分享等方式进行传播与扩散,进一步扩展教师主体的辐射领域,实现更大范围内教师群体间的交流,形成有利于教师研究扩展的积极文化氛围。其四,研究有助于实现中小学一线教师与高校教育研究者的沟通互接,打破理论和实践的隔阂,进一步提升教育研究系统的开放性。教师由研究对象变成研究主体,经历和体验教育研究的全过程,将有利于密切理论与实践、研究与应用、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关系。通过研究,教师个体实现与学生、同事、专家乃至更广大范围的同道中人的交往互动,从而将主体性拓展到更广阔的人际领域中。

(三)社会层次的扩展与通达 教师主体性的最高层次是教师作为主体与社会乃至世界的发展和改造产生积极的关联,教师能以社会的进步、文明的传递、人性的完善、环境的保护等更广阔的公共性理念作为自身教育的追求,而不仅仅是上好课、教好书、管好孩子等基本层面的稳妥高效。教师不但专注于专业性,也应承担公共性社会责任,避免在教育公共性层次的集体失聪。教师是否矮化为教书匠不取决于教师是进行教学还是科研,而是取决于教师在怎样的理念下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与自身主体性发展产生怎样的关联。教师成为研究者就是帮助教师突破自身教育教学和生活交往的固有限定,从狭隘的职业视野限定走向更宽广的公共性视野和教育终极追求,真正启动从专业化教师到公共性教师的转化。

教师成为研究者给予教师一个与公共性理念和关怀交汇的机会,从而突破、重组、扩展教师自身已有的意义理念体系,这也意味着教师对教育形成了一套比较全面的解读,既有助于教师从更高层次认识和处理实际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也能够帮助教师主动地促使教育合乎自我理想的发展。教育理念是教育研究者建立在教育实践认识和构想上的信念,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意义的探寻和表达,是教师自觉反思自我教育生命的结果。不经反思的生命是没有价值的,教师需要不断审视自己的职业、人生、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人和世界的意义,找寻自己作为教师的主体意义。教师不但承担着教书育人的本职性工作,更肩负着社会改造、文明传播、环境保护、人性解放等社会层次和人类层次的使命。教师要努力将个人的生命与社会历程接驳起来,实现个人主体与更为广阔的整体世界的通达和交互,不断追求“由教而道”的自我突破和自我实现。

教师主体性发展的实践突破

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理念层面的应然价值,其研究不能仅是积极而空虚的理想形态,而应是深深植根于教师教育实践的各个层次,与教师主体性的成长息息相关。要使教师研究的主体发展功能得以有效发挥和最大化,需要站在对教育、对社会、对世界的整体理解上,从尊重教师主体性和关怀教师生存状况的角度出发,让教师科研不再仅仅开始于学者的理想感召、教育行政部门的运动口号或者硬性的教师职称要求,而是能切实抵及教师需要和发展的实处、成为教师认可和主动欲求的生活方式,从而使教师的研究真正抵及教师主体性发展的核心。

(一)教师需要突破固有臆见,成为发声的参与者

在我国社会大众和许多教师的心中,教师是社会的代言人,教师的职业就是国家意志和社会主流文化的播种者,仅仅是教育专家和教育主管部门意志的执行助手,教师职业的特质是按部就班的、安稳的、适应性的、服从的。然而必须声明,教师承担的从来不是机械重复、简单轻松、自我主体性剥离的任务,而是最复杂、最具挑战性、自我主体性最集中涌现的创造事业。教师不应将社会和国家的要求与自身主体性发展相对立和隔离,在当今迅猛发展的时代,国家对高素质、专业化和具有自我主体性教师的需求只会更加强烈。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提升自身参与度。其一,参与班本或校本研究,此类研究针对班级或学校的发展特点,建立在对具体课堂和学校特殊境遇的把握上,定制化的科研中教师天然具有优势,有着较充足的自我主体性表达空间。其二,积极参与学校改革研究,通过自身的研究把握学校问题的困境和症结,有理有据地提出切实的建议,用调查事实为自己在学校决策中增加话语权。其三,关注教师评价制度的研究,评价制度(包括职称制度)与教师自身生存状况息息相关,教师需要重视此类研究,从自身的立场出发审视已有制度,为自身权益发声。在国家和课程层面已经开始不断为教师自主性发展松绑的同时,教师也需要通过研究不断促进自我突破固有臆见,增强对自我主体性的认同和欲求,主动争取和使用合理的话语权,推进自身从失语者到主动发声的参与者的转型。

(二)教师应努力形成研究共同体,成为合作的共建者

信息技术推动了知识普及化的进程,这导致教师权威的本源性危机,大势所趋下教师反弹式的个人主体性的咆哮,这并不能化解困境反而进一步激化师生矛盾,催生师生对立情绪,衍生出教育恶性事件频发。同时,对他人评价的过度在意和对他人干预的本能抗拒也成了教师和其他重要他人合作的人际壁垒。而教育是一项集体的共同事业,一个教师要做好教育工作,离不开学生、同事、家长以及更多人的支持。其一,与学生协作研究。教师主体性发展与学生有着最为密切的关联,学生不仅是教师研究的对象,同时也可以是教师研究的辅助伙伴,为教师提供研究的问题、动力、启发和被试资源,教师研究无法离开学生的支持。其二,与其他教师共同研究也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主要形式,但并非教师聚在一起或者成立固定组织就能真正实现合作研究。教师们需要确立共同的研究目标,进行明确的分工并且定期互相交流,各司其职又共同推进。其三,与家长、专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合作并非常态化,但可以提供其他独特研究资源,为教师研究创造较好的条件。所有人都会对教育进行思考,教师个人要善于借鉴和理解他人的思考,同时将自己的思考汇入更宏大宽广的群体思考之中,重获教师在群体内的自我效能感,跨越人际障碍的鸿沟,从失度的失意者走向合作的共建者。

(三)倡导教师进行向内反思和向外学习,成为开阔的理智者

教师由于自身工作场域——学校的半封闭性和教学历程的固有重复性,易于生成相对狭隘的自我发展观,形成较为固化的理念自闭。同时,教师专业化的趋势在我国正如火如荼,其本意是促进教师自我主体性,但难免会导致教师自我主体性发展深度有余而广度不足。教师对提高成绩、开展教学、实施管理进行研究,并未将自身与更为广大的生活、社会、世界联系起来,使教师研究缺失了理念的向度。而反思和学习是人类拓展自我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从向内和向外两个角度开拓自身发展的界限,使教师主体性走出失度和理念自闭的困境。首先,自古以来,自省就是主体性发展的常用方式,如儒家的“吾日三省吾身”和佛教的冥想等,而教师也可以通过自我经历回顾、自我立场叩问、自我教育理想探寻、自我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等不断向内挖掘自身。其次,在瞬息万变的今天,反求诸己并不足以支持教师主体性的发展,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向外学习,除传统的阅读、观摩、培训、实习等以外,教师还需要学习运用互联网技术让自身与他人、世界进行更广阔的交流,同时对时代趋势进行敏感的把握。最后,教师还需要结合两个向度形成自身的理智能力,对教师专业化或者其他教育运动热潮保持足够的清醒,尝试从向内的自我需求和向外的社会、人类、世界等共同利益出发进行判断和考量,在频繁的教育变革中把握明晰的方向,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积极力量。

下载突破邯郸市乡村旅游发展困境的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突破邯郸市乡村旅游发展困境的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汇报

    XXX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XXX位于XXX市北10公里处,与XXX市接壤,景色秀丽多姿,文化底蕴深厚,山奇、地绿、水清,堪称:“灵山秀水、林海果园”,先后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山东省旅游强乡......

    乡村旅游发展评价

    乡村旅游发展评价乡村旅游以其浓厚的乡上性、价廉物关等特色吸引了人批的游客,成为人们周末体闲的重要活动。经过多年发展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必须调整思路,突......

    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

    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南昌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森林旅游 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一、为规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发展资金(以下简称“发展资金”)的使用管理,充分发挥“发展资金”的导向和......

    乡村旅游发展类型

    乡村旅游发展类型 一、乡村度假休闲型(“农家乐”型)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花乡 依托核心风景区 发展特色“农家乐”——重庆市南岸区石牛片区 积极引......

    乡村旅游发展思考

    近年来,江苏省各级旅游部门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全面领会中央、省委、省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按照国家旅游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明确以旅促农、富......

    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结

    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结1 一、主要做法(一)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近几年,我们坚持多规合一的思路,先后编制了“1+4”旅游规划、《“十三五”旅游专项规划》《休闲农业与乡村旅......

    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 王建华 发展乡村旅游,能有效发挥农村的旅游观光和文化传承等功能,进一步拓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形式和途径,有利于促使农民就地转向非农领域,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