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石桥市政府工作报告
大石桥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大石桥新闻网——2015年1月6日在大石桥市
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赵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市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按照“四进”的总要求,积极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发展。
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5亿元,增长6.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170亿元,下降11.9%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1亿元,下降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2亿元,增长12.2%;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80元,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3400元,增长12%。
(一)大力发展三次产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总产值实现81.6亿元,增长6%。粮食生产克服严重旱灾影响实现灾年丰收,总产量10.3亿斤,水稻最高单产创历史新高、平均亩产和最高单产连续6年居全省首位。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建设施农业小区500亩、果树标准园20个、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20个;新增“三品”认证5个、认证面积24万亩。津大绿色生态螯合肥项目正式投产,高坎水产城一期工程投入运营。加快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5家,新发展家庭农场60家。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6%,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在全省县级市率先建成农药监管网络信息平台、率先实现突发事件视频会商系统延伸至乡镇、气象预警大喇叭覆盖到自然村。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节水滴灌工程1.4万亩,大清河和大旱河整治15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2处,解决了9.3万人饮水安全;完成千万亩经济林建设1.1万亩。东部山区4个村367户移民扶贫工程主体建设全部完工。
工业经济稳中有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23亿元,增长6.5%;工业用电量实现47.8亿千瓦时,增长6.8%。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户。新开工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8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2个,群益工业园、辽宁亚泰镁质新型建材等63个项目正式竣工投产。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镁、铝两个产业销售收入分别实现890亿元和115亿元。企业上市工作取得新进展,辽宁中镁集团在新三板挂牌,辽宁环宇等7家企业在辽宁股权交易市场科技板挂牌展示。品牌建设扎实推进,“东邦”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我市驰名商标总数达到11个,居全省县级地区首位。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实现151亿元,增长8%,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1家,实施技术改造项目26个,信威耐火材料“轻烧镁新流程开发与示范”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服务业发展日趋活跃。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59.5亿元,增长6.5%。龙街商贸商务集聚区和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6.1亿元,增长20.2%,盼盼城、青花山庄、佰亿幸福里、国际中心等项目主体完工。文化、乡村、沟域等特色旅游发展后劲持续增强,蟠龙山文化产业园、博洛铺日月湖生态园、黄土岭红峰村沟域经济等项目进展顺利,旅游业总收入实现34亿元,增长20%。电子商务建设取得新进展,东北亚镁质材料交易中心正式挂牌运营。金融业繁荣发展,新增银行、小额贷款等金融机构5家、全市各类金融机构总数达到70家,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实现231.5亿元,增长15.2%,其中新增贷款33亿元,大石桥市金融行业协会正式成立,在东北地区县级市中首开先河。
(二)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187项,下放经济管理权限16项,全年为企业和群众减负4000余万元。工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开展,新登记各类企业397户、新办个体工商户2382户,分别增长59%和13%。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有序开展,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万亩,集体林权改革登记发证率98.3%。17户工业企业生产性服务业主辅分立任务全部完成。
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年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17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1个。实际利用外资实现2.8亿美元,增长12.7%;引进内资实现175亿元。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总投资33亿元的元宝山工业集团高级镍铬合金、总投资30亿元的辽宁科漫硼泥综合利用、总投资23亿元的辽宁高科精制镍铁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不断加大出口企业扶持力度,新增自营进出口企业31家,全年外贸出口8.1亿美元,下降17.7%,其中我市自营企业出口增长12.5%。
项目承载能力不断提高。投资3.9亿元,大力推进了开发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生产要素配套问题,全年共争取用地指标212公顷;完成重点项目融资25.3亿元;220KV东昌变电站投入运营,6座66KV变电站新建改造工程全面完成。
(三)全面加强城乡建设与管理,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城乡道路建设成果显著。共实施道路建设及改造项目10个,完成地方投资2.4亿元,其中蟠龙大街、三山路和青龙山大街、金牛山路4条主干道已分别实现全部和部分通车,岫水线、新后线、黑大线、上白线4条县级以上公路完成大修或中修,岫水线东环路、和平大街改造工程完成当年任务。
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大伙房水库输水配套工程正式通水,结束了我市单一开采饮用地下水的历史,新建市殡仪馆投入使用,东邦路等7条街巷路、10个老旧小区、永宁园广场改造和2处跨街立交桥建设全部完成,3个热源厂建设基本完工,铁西地道桥改造、雷达气象塔建设等工程顺利推进,城区环境和群众生活条件不断提升。
农村环境建设取得新变化。水源、高坎、汤池三镇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水源、高坎两镇被批准为辽宁宜居示范镇,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8.4%。宜居乡村建设有序推进,投入资金9000余万元,深入开展了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共完成农村道路改造193公里,道路边沟治理309公里,农村危房改造1166户,旱厕改造20934户,安装路灯3300盏,建设垃圾中转站、收集中心、收集池2264个,在营口地区率先启动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镇村净化、美化、亮化水平全面提高。
“青山、碧水、蓝天”三大工程深入开展。共治理闭坑矿2处,面积491亩,被评为省样板工程;封闭地下水井136眼,压采地下水1533万立方米;完成企业烟粉尘整治改造90家,完成企业气化改造32家,取缔分散锅炉房4座,淘汰“黄标车”93台,使用双燃料出租车754台,城乡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7项16件惠民实事工程当年任务全部完成。14个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全面推进,开工率达到90%,倍受全市人民关注的2.4区域内动迁户实现了绝大多数回迁的目标,全部5801户动迁居民房屋分配顺利完成,其中4840户得以回迁。
全年新增实名制就业14172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854人;新增城镇基本养老保险2850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4050人,社会保险征缴在营口地区率先实现“五险合一”;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6%。新农合筹资标准和各项补偿比例、大病保险筹资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全部提高,农民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坚持市级领导接访、领导干部下访等制度,建立“轻刑快办”工作机制,强化各类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序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实施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制度,强化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深化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强化监管措施落实,保证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和依法治市工作,我市被推荐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扎实推进“平安大石桥”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公安政法机关打、防、管、控能力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示范区。完成了28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顺利通过省基础教育强县区暨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评估验收,一高中通过省特色高中验收,博洛铺中学、石佛中学正式建成投入使用,第五中学、沟沿中学主体建设基本完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稳步推行,公立医院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基本药物制度有序实施。我市被列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国家纪念金牛山人发现30周年座谈会在我市举行。完成了3个省级、11个市级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石桥社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放映农村电影3024场,新建乡镇电子阅览室4个,安装农民健身器材410套,举办各类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48场,进一步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五)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要求,坚决纠正“四风”问题,严格执行公务调研、会议文件、公务接待等方面的制度规定,严格整治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因公出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全面规范权力运行和行政行为,机关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一大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09件,办复率、满意率均达到100%。依法行政更加规范,先后制定出台了《大石桥市招投标管理办法》、《政府投资类项目竣工综合验收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加强政府内部权力制约提供了有力依据。
继续加强对重点领域、重大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工作,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完成政府投资工程审计项目208个,查处违法违纪案件164起,市本级“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8.2%。全面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建立评价和预警机制,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双拥共建、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扎实推进;人事、统计、物价、计生、地震、气象、保密、消防、新闻、市志、档案、侨务等工作得到加强;慈善、老龄、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残疾人、未成年人、行业协会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与全省各市、县区一样,2014年全市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出现回落,个别指标出现负增长,主要原因:一是外部宏观环境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国内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增速换挡是理性回归;二是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主动减税让利等因素直接影响全市财税收入;三是落实中央巡视组视察辽宁的反馈意见,在经济运行中主动调低预期目标,使财政收入在统计上有一定幅度下降;四是生产要素瓶颈制约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土地、环评、融资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仍然很多,导致部分项目落地难度加大,影响固投等指标的完成。
我市一些主要经济指标没有实现预期目标,但发展质量得到提高;实体经济税收增长6.2%,可用财力并没有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高于GDP增速;民生得到持续改善,社会就业形势依然保持稳定。全市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健康向上的发展势头没有改变、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改善的态势没有改变。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多年来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驻桥各中省直单位和部队指战员,向境内外投资者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大石桥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还没有很好解决。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还不够,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认识和意识有所下降;财税收入增长乏力,债务压力大、财政支撑能力弱问题还没有解决;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环境保护压力仍然很大;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到位;个别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公务员队伍建设尚需加强。对此,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常态带来的发展新趋势、新规律和新要求。中央新一轮支持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我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年来的大量投入,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备,承载能力得到加强;新产业、新企业、新产品正在释放新的产能,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形成;发展质量得以提高,历史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正逐步得以化解;更为可贵的是,我们的干部队伍在不断应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时,得到了锻炼,增强了自信,成为我们克服困难、战胜挑战的可靠保障。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指明了全市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方向和发展目标,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努力开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201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实施“四大战略”,坚持在扩大总量中调整结构,在调整结构中优化环境,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推动城市转型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与上年持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5%。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促进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坚持把稳定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抓好工业企业运行。现有企业是我市发展的根本,也是稳增长的主力军,要更加注重现有企业发展,坚持“因企施策、重点突破”,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多元融资、并购重组、市场开拓等方面问题,在贯彻落实“国发62号文件”的基础上,探索和制定扶持企业发展的新方式、新途径,促进产业龙头和骨干企业提质增量、稳健运行。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户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外贸出口增长7%。加快企业上市步伐,重点推进辽宁中镁集团中小板上市工作,实现我市企业上市零的突破。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稳定投资增长。强化项目前期工作,做好土地、资金、电力等要素保障和征收动迁工作,确保新上项目早日落地开工、在建项目早日竣工投产,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10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6个。强化项目引进工作,紧紧抓住新一轮东北振兴机遇,瞄准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积极开展专业化招商和以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符合大石桥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提升招商层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坚持围绕项目抓园区。进一步明确各开发区、园区功能定位,以项目开工、投产、达产为目标,统筹、有序推进开发区、园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切实提升开发区、园区的项目承载力和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
继续坚持围绕财税抓运行。以增加收入为核心,不断壮大现有税源,培育后续税源,做到抓大不放小,确保基础财源贡献份额稳中有升,切实提高税收占公共财政的比重,增强财政可支配能力。切实强化属地纳税、以票管税、综合治税等工作,堵塞征管漏洞,保证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均衡入库,确保完成年度财税收入计划。
(二)坚持不懈促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新活力
坚持以改革为动力,认真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不断激发社会活力,再创发展新优势。
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积极承接好上级下放的职能,把放给市场的权力坚决转接放开。科学减少前置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推进审批网上运行,打造电子政务平台。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预算体系,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推进政府和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深化国库管理改革,完成公车改革,启动公务卡改革,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和非税代缴改革试点。做好“营改增”扩围工作,加快政府购买服务改革。
积极探索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我市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投资城市公用事业经营、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等领域,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机制。鼓励民营资本设立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创投基金等机构,为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和服务“三农”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和资金保障。
扎实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认真落实农村产权制度、社会保障等改革任务,稳步推进公共教育、医疗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工商、价费等各项社会事业改革,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三)加快步伐调结构,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坚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列入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
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壮大“一县一业”规模,积极推进节水增粮,打造粮食生产示范区。加强以“三水一菜一牧”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发展,新创市级以上农产品品牌和著名商标2个以上。积极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加大对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新发展家庭农场40家,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万亩。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建立健全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确保畜产品安全和动物疫病有效防控。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好7处小型泵站改造、2处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4万亩水土保持等农田水利工程及3000亩造林绿化等工作任务。全力实施“东部振兴”战略,扎实做好开发式扶贫工作,大力推进生态移民工程,不断改善东部山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加快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做精做强镁产业,做大铝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全年镁产业销售收入实现935亿元,争创国家级高端镁产品产业基地,铝产业销售收入实现124亿元。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以沿海新兴产业区为依托,以新开工重点项目为牵动,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和再生资源产业,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坚持依靠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大力开展产学研用对接活动,加快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检验检测、公共研发和电子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实施一批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项目。全年实施技术改造项目25个,新增产学研合作企业15家,新建企业研发机构5个,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8%。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龙首商业街、盼盼城、国际汽配城等主体已竣工项目要尽快投入运营。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抓住国家关于加快东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契机,围绕主导产业集群升级改造,鼓励引导工业企业分立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蟠龙山文化产业园文化场馆要陆续开馆运营,以项目建设来推进迷镇山风景区建设,借文化之力不断提升城市知名度。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继续开发建设一批景观、美食、特色农林产品相结合的旅游线路和景区,打造沟域经济和乡村旅游特色品牌。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电子商务、融资租赁等新兴业态,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四)加大力度惠民生,切实增进百姓福祉
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民生投入,继续为城乡群众办好一批实事,让全市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大力实施惠民工程。继续为城乡群众实施好城乡道路桥梁建设改造、老旧住宅小区维修改造、基础教育改造提升、医疗公共服务体系提升、食品安全、农村环境改造提升、农村电网改造等7项18件惠民实事工程。
加快推进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青龙山大街、金牛山路实现区域内正式通车,岫水线东环路、铁西地道桥、雷达气象塔等工程要全部完成,淤泥河改造全线完工,胜利河改造开始启动,新城、铁西、金桥3座热源厂确保取暖期前竣工并投入使用。积极推进老城区2.4区域、龙街两侧等地块的开发改造,力争开工房地产开发面积120万平方米。
全力推进保障房建设。2.4区域及金桥南、北尚未回迁的居民力争全部安置完毕。加快推进南楼开发区805户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改善城乡群众居住环境。
稳步推进小城镇建设。重点抓好水源、高坎等宜居示范镇和7个宜居示范村建设,促进以点带面,加快城镇化进程。扎实推进宜居乡村建设,严格落实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营造整洁、优美、有序的农村环境。
积极推进生态建设。继续实施青山工程,重点完成好4处608亩闭坑矿治理任务,加快自然生态恢复。深入开展碧水工程,重点抓好污水处理厂运行提标和虎庄河整治任务,巩固大辽河、东大清河等河流治理成果。加快推进蓝天工程,以气化大石桥和拆小并大两项工程、工业企业厂区、建筑工地和街巷路三项标准化建设、工业企业污染、煤炭扬尘污染和城市综合管护三项整治为重点,不断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力争用3年时间使主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让全市人民呼吸上清新的空气。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年完成实名制就业10000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做好养老、医疗等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强化城乡低保管理,不断完善以临时、医疗、升学等为主的救助体系,保障弱势群众基本生活。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做好第五中学、特殊教育学校、职业高中实训基地等学校建设和搬迁工作。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做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和市中医院异地新建工作。不断提升双拥工作水平,争创省双拥模范城八连冠。认真开展送文化下乡、全民健身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完善城乡文化体育基础设施,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五)高度重视防风险,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类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政府融资管理,强化债务风险防控。健全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和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切实按照量力而行、规模适度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建设和举债、债务规模与财力承受能力的关系,严格控制新增债务,积极开展债务资金绩效评价,有效防范财政风险,全面建立起举借有度、偿还有方、监管有力的债务管理长效机制。
加强社会管理,降低和缓解社会风险。进一步加强信访和调解工作,畅通诉求渠道,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严格执行“轻刑快办”工作机制,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客货运市场整治与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市场监管,强化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检查,提升检验检测能力,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应急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政府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有效推动全民学法守法,努力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平安大石桥”建设。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提升政府法律风险防范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用法治思维依法依规调节经济运行、管理社会事务。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确保行政权力依法公正、透明高效运行。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和集体讨论决定的政府决策程序,确保政府各项决策体现民意、符合实际。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切实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点部门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处理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保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
各位代表,在当前的新形势、新常态下,完成全年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体政府工作人员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大石桥新一轮的改革发展中。要强化进取之心,集中精力抢抓机遇、谋划发展、落实工作。要勤办惠民之事,把政策支持和财力保障的重点更多地向民生倾斜,确保各项民生工程任务按时完成,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大兴实干之风,大力倡导脚踏实地、一抓到底、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做到不回避矛盾、不绕开问题、不推卸责任、不做表面文章,真正把心思花在工作上、精力用在发展上、劲头放在创新上,不断提高工作执行力,用实际行动赢得全市人民的信任与支持、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奋发图强,锐意进取,扎实苦干,为保持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2011年大石桥市政府工作报告
大石桥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6日在大石桥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市长 冯殿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和2010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
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10亿元,比上年增长22%,是2005年的2.5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00亿元,增长31.1%,是2005年的4.2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1.3亿元,增长31.5%,是2005年的4.6倍。我市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由2005年的第88位提升到第61位,并被评为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五”期末的9:57.6:33.4调整到7.4:61.4:31.2,工业对全市 1
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由1.9吨标准煤下降到1.5吨,比2005年下降21%;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实现88亿元,增长25.7%,是2005年的3.7倍。
城市规划建设迈出新步伐。全面实施了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明确了城市南扩西拓、产业北上东进的发展思路和建设55万人口规模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发展目标。加大城市开发改造和管理力度,积极推进道路、广场、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功能。
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广泛开展对外经贸合作,外向型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全市外商投资企业总数达到182家,实际利用外资实现1.5亿美元,增长50%,是2005年的3.4倍;内联引资实现76.5亿元,增长118.6%,是2005年的5.4倍。进出口经营权企业总数达到226家,出口创汇实现6.5亿美元,增长58.5%,是2005年的2.1倍。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升。全力抓好民生工程和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7万元,增长18%,是2005年的2.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9500元,增长10%,是2005年的2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农村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有线电视。
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新进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学研合作企业达到160家,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
率达到53%。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双高”普九和“农远工程”均在全省率先通过验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逐步健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人口与计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被评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广泛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工程,人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日益丰富。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0年,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全面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圆满收官,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大力实施招商引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坚持把招商引资上项目做为全市工作的重之中重来抓,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掀起了招商引资上项目的新热潮。金鼎集团金属镁和镁合金、盼盼超烁冷轧带钢卷、万泰铝业铝合金、三三铝业铝型材加工等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全市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83个,总投资364.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0个,总投资291.8亿元。新上项目中,已开工117个,完成投资134.9亿元。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2个。进一步强化项目服务和要素配臵,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顺利启用,“一站式”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首批已争取挂钩指标98公顷,第二批675公顷土地挂钩的组卷、报批等前期工作已完成,有力缓解了用地的瓶颈制约。完成了全国首座数字集
成化大石桥220千伏变电站改造及旺龙等4座66千伏变电站建设,新增供电容量28.6万千伏安。
(二)加速产业优化升级,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 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实现1125亿元,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670亿元,增长30%;新增规模企业25家,总数达到382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85家。“两区两园”共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26个,总投资235.6亿元。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镁质材料产业实现产值500亿元,增长35%,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4%;新型建材、冶金化工、机械加工、服装纺织、农产品深加工五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190亿元,增长17%。盼盼安居门业被中国航天基金会确定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加快发展服务业,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28亿元,增长2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8.3亿元,增长17.8%。加强旧机动车、小商品、果菜、建材等市场管理,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完善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全市商业网点达到1.5万个,农家店发展到613家。引进域外金融机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盛京银行、大连银行成功入驻,全市各项存款余额实现188.7亿元,增长17.4%;各项贷款余额实现115亿元,增长38.6%。以“三山三库”为重点的区域特色旅游格局初步形成,全年共接待游客241.7万人次,增长26%;旅游业总收入实现14.4亿元,增长53.3%。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稳步发展农
业和农村经济,全市农业总产值实现50亿元,增长17.9%。粮食总产量实现8.8亿斤,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创建国家级水稻高产示范区30万亩,新栽果树60万株,新增水产健康养殖小区8个、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25个、设施农业4700亩,改造柞蚕场5.2万亩。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总数达到45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6家,总数达到241家。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50个。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1%。农田水利设施和绿化造林得到加强,投资1.2亿元,完成水土流失治理、病险水库加固等水利工程63项,完成人工造林9万亩,发展林下产业9750亩。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投资1.6亿元,完成公路大中修工程28公里,新建改造桥梁14座,新修黑色及砂石路面100公里,新增自来水用户6500户,建设半封闭垃圾池185个、户用沼气池2000户,实施农村改厕4500户。
(三)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城乡环境明显改善 切实强化规划龙头作用,编制完成了城市战略规划、总体规划和市政基础设施、路网、绿地、风景区等各项专项规划。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投资2561万元,改造城区道路21条、广场2个,完成北分洪暗渠工程408米,设立公交站点100个。铺设燃气管线16公里,污水处理厂、中心热源厂正式启用,生活垃圾填埋场开始动工。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80.4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64万平方米。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市形象进一步改观。不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投资6000余万元,全面完成了大清河
流域硼污染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及全市950座漏窑关闭工作,并整改、取缔各类污染企业140余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85起,城乡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四)全力实施民生工程,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按照政策兑现了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供暖补贴和工资调整。投资8717万元,完成了为农民办的十件实事和城市十方面公益事业。就业和再就业成绩突出,实现城镇实名制就业2.5万人,培训2万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7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确保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6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1万人,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3万人。社会救助水平逐步提高,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3713万元,为灾民和贫困户建房156户,各类捐助款物折款近1000万元。投资1355万元,建立区域性中心敬老院3所。残疾人工作得到加强,被评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
(五)加快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社会稳定局势良好 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80件,政协委员提案133件,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进一步扩大了政务公开范围,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建设用地招拍挂和政府类投资项目招投标制度,切实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深入开展依法治市工作,顺利完成
“五五”普法各项目标任务。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被评为省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县。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严打整治力度,深入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安信息化建设,社会治安状况持续稳定。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同比均下降37.5%。更加重视廉政建设,共查处违法违纪案件125件,办理行政效能投诉10件。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种问题,接待群众来信来访3000余件次,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
(六)注重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编制科技重点计划项目52项,其中营口东吉集团“低品位菱镁矿高效制备电熔镁砂的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项目被纳入国家“863”计划。完成专利申请230件,实施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30项。教育水平和办学条件明显提高,投入5200万元,新建维修中小学校舍2.8万平方米、改造农村中小学操场43万平方米。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中心医院综合业务大楼即将投入使用,重大疾病防治和应急能力不断增强。建设乡镇文化站7个,农家书屋86个,放映电影3200余场,成功举办了市第八届运动会,为社区和行政村安装体育健身器材66套,丰富了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统计、审计、物价、人事、地震、气象、民兵、双拥、人防、消防、市志、外事侨务、民族宗教、行业协会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大石桥的变化令人瞩目,大石桥的发展令人
振奋。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中省直单位、驻桥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大石桥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农业优势产业规模不大,产业化程度不高;工业经济结构较为单一,经济运行质量尚需提高,缺少对全市经济发展有牵动力和支撑作用的大项目;项目建设中土地、资金、电力等要素问题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牵动辐射作用不强,贡献份额较小;城市建设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城市经营管理有待加强;财政形势依然严峻,增收节支任务相当繁重;环境保护压力较大,节能减排和污染整治任务仍十分艰巨;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发展思路及主要目标
今后五年是推进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区,再铸“中国镁都”新辉煌的重要时期。大石桥发展和振兴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机遇千载难逢。市政府将时刻强化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紧紧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以超前的思维、超常的举措,全力开创政府工作的
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开发建设三大机遇,全面实施“工业强市、商贸活市、环境立市”三大战略,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中国镁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把大石桥建设成为综合实力较强、民营经济发达、宜居宜业宜游的辽中南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增长质量,增强综合实力,实现一年打基础,三年翻一番,五年力争跻身全国百强县前20位。
经济实力快速增强。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年均增长3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亿元,年均增长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亿元,年均增长18%;实际利用外资8亿美元,年均增长40%;出口创汇16亿美元,年均增长20%。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做大工业,培育镁质材料、沿海新兴产业两大产值超千亿元工业园区和有色金属、新型建材等六大产值超百亿元产业集群。做强服务业,建设商业集聚区,形成辐射营口乃至周边地区的大型商圈。做精农业,打造全国优质稻米和南果梨生产基地。协调发展三次产业,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到5:55:4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
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1%。
中等规模城市初步建成。城市大路网和水系、绿系、景观全面建成,老城改造基本完成,新城建设初步成型,城市化率达到50%。城镇和村庄建设同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主三副三区”空间格局基本形成。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综合整治城乡环境,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打造“蓝天、青山、碧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森林覆盖率达到40%;污染企业全部退出城市规划区。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万元,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万元,年均增长15%。贫困人口基本消除,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社会建设全面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会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8%,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11年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8‰以内。
各位代表,大石桥“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前景广阔而美好,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坚信,有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有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有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一定能够全面完成,一定能够为全市人民
创造更多的福祉!
三、201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至关重要。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四届十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出发点,着力壮大经济总量,打造民营经济强市;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增长质量;扩大对外开放,全力招商引资;推动科技创新,增强发展活力;创优发展环境,建设生态城市;统筹城乡发展,确保社会稳定,实现“十二五”高起点开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快速、绿色、和谐发展。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0亿元,增长2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增长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亿元,增长2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亿元,增长4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0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10930元,增长15%。
为确保完成上述目标,我们要着力做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举全市之力招商引资,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围绕“33251”工程的实施,坚持内资外资一起引,大小项目一齐上,抢抓各种有利机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全市形成招商引资上项目的浓厚氛围,实现项目建设的新突破。全年要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各类项目300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实际利用外资实现2.1亿美元,增长40%;内联引资实现100亿元,增长30.7%。
加快推进投资57.4亿元的华能热电厂热电联产、投资11亿元的江苏雨润集团畜禽屠宰养殖、投资10亿元的辽宁丰华集团镁合金板卷材、投资10亿元的沃尔玛超市等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今年春秋两季分别集中开工100个项目的工作目标。
全面提高招商水平。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建立招商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专业招商作用。落实优化招商引资政策,真正形成政策洼地效应。认真做好项目包装,积极组织和参与国内外各种招商活动,千方百计扩展招商引资成果。进一步提高招商质量,把招商引资与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自主创新相结合,着力引进适合我市产业发展和布局特点、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大高外项目,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加强项目要素建设。全面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依法清理闲臵土地,保障重点项目和城市开发用地需求。加快推进旗口和南楼66千伏变电站改造,提高供电保障能力。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大力引进域外金融机构,主动与各银行对接,争取更多的项目贷款。积极争取国家、省、市专项资金,继续采取多元化融资模式,提高融资的规模和水平。加快推进“两区两园”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尽快实现“七通一平”,提升园区形象,增强项目承载能力,搭建招商引资优质平台。
继续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强化对出口企业的协调服务,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国家鼓励出口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全年出口创汇要实现7.8亿美元,增长20%。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企业并购,开发利用国外和域外的矿产等资源,为我市企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二)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工业经济强势增长 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实力。大力实施工业“五项工程”,着力调整工业结构,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全市工业总产值实现1380亿元,增长22.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850亿元,增长25.1%。
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按照“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做强特色产业”的思路,不断促进产业升级和集群化发展。镁质材料产业要在大力研发高档耐材产品的同时,鼓励扶持企业引进开发镁化工、金属镁及镁合金等高端产品,加快产业升级,促进国家级镁质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镁质材料产业集群年产值要实现600亿元,其中深加工产品产值实现420亿元。新兴产业要依托沿海新兴产业区和盼盼产业园,积极发展有色金属、新型建材、新材料、机械制造、服装纺织等产业,培育壮大新的产业集群,加大新兴支柱产业比重,全面构建优势互补、协调配套、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
促进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坚持引进新项目与发展老企业并重,切实强化对现有企业的扶持与服务,全力为其发展壮大创造有利条件。要鼓励和引导企业树立现代发展理念,加快上市步伐,提高企业的资本运营能力、品牌影响力和整体竞争力,年内力争有1-2家企业实现上市。
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广泛开展“科技创新年”活动,积极引进和开发一批提升工业技术层次、优化工业技术结构的重大项目,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联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规划建设名牌产品展示中心,举办各种展会,促进品牌战略的实施。着力打造国家镁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抓好镁质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加快国家镁质耐火材料监督检测中心建设,组建营口镁质耐火材料研究院,搭建镁产业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快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循环经济型企业建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及废弃物循环利用水平。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强力开展污染企业整治工作,严把项目环保准入关,切实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三)加快发展服务业,繁荣活跃城乡经济
进一步拓展服务业发展规模。坚持把发展服务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不断提升传统服务业,壮大现代服务业。继续加强建材、旧物、果菜等各类专业市场建设,优化市场结构和网点布局,扩大市场吞吐量,增强市场辐射功能。充分发挥大石桥的地域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保险、连锁经营、“楼宇经济”、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重点推进投资3.4亿元的汽车商贸城和投资2.8亿元的真实惠连锁商城等项目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培育发展服务业
新的增长点。
全力打造商业集聚区。以建设营口乃至沈阳、大连之间规模大、特色强的商业集聚区为目标,加快朝阳路东段2.4平方公里商业圈规划建设,广泛吸引国内外大型商业企业入驻经营,形成浓厚的商业氛围,推进我市服务业向高层次、高水平、宽领域发展。
加快发展旅游业。深入挖掘我市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着力抓好迷镇山、蟠龙山、金牛山开发改造,加快打造金牛山人文旅游和迷镇山宗教旅游品牌,推进建一黄丫口、周家三道岭水库、虎庄双泉寺等景区建设,尽快形成旅游热线。
(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发展壮大以优质稻米、水果、蔬菜、淡水养殖、畜禽为主导的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一县一业”,加快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专业镇、专业村产业产品规模的提升。
全面实施科技兴农。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引进新技术、新品牌,强化农民科技培训,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着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重点推进营口大米、博洛铺杂粮、营口大闸蟹、张官南果梨、营口轿顶驴、龙山罐头等一批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全面实施大型泵站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大辽河险工治理及
河道整治、水土保持等水利工程。全面做好绿化造林工作,完成9.5万亩农村大造林、封山育林、蚕场补植及退耕还林任务。
(五)全面推进城市开发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 充分发挥规划主导作用。依据城市战略规划和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各项专项规划设计。严格履行工程项目审批规划程序,坚决杜绝违反规划的行为,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加快城市开发建设步伐。坚持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并举,全面提升城市形象。老城区要进一步加快棚户区改造,重点搞好朝阳路以东地块及营大路两侧开发建设。新城区要以绿轴为中心,以水系为纽带,打造生态特色景观,高标准推进1平方公里起步区各类行政服务设施建设,展现城市建设新亮点。要全力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亿元,实施好淤泥河改造和青龙山大街、蟠龙大街、三山路、大金线等大路网道路以及西环路、军民路、和平大街、改水办路、金屯小学东道路等城区主干路建设,加快推进城市供水管网改造、中水回用管线、城区管道天燃气、污水处理厂污水截流干管、大伙房水库配套等重点工程,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搞好绿化工作,重点抓好主街主路、新建道路行道树栽植及“三山”绿化,做足山的文章,体现城市特色。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发展,完成开发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其中商业地产50万平方米。全面做好拆迁工作,确保城市开发建设顺利实施。
切实强化城市管理。进一步提高城市“三位一体”综合管护水平,扩大管护面积。认真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切实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健全管理机构,提高物业服务质量。深入持久地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强化联合执法,重点解决垃圾清运不及时、大气及噪音污染、违章行驶、乱停乱占、乱搭乱建等问题,取缔城区内营运三轮车,努力塑造整洁、优美、有序的城市环境。
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全面完成镇村各项规划设计,加快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积极推进水源、高坎、旗口试点新市镇建设和金桥、高坎、青花峪村、虎庄社区全省城镇化试点工作。大力推进迁村移民,重点抓好金桥、虎庄、汤池、黄土岭、周家五个镇区140万平方米农民新村建设和官屯镇平二房村移民工作,促进农村城镇化。认真开展好黄土岭和建一镇16个行政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六)高度重视民生工作,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完成15项惠民工程。(1)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8处,解决1.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2)建设农户科学储粮仓2000个。(3)购臵农机具3000台套。(4)建设农家书屋129个。(5)完成农村改厕8000户。(6)完成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7)完成职高东巷、兴隆南巷等8条街巷路维修改造及市政配套工程。(8)完成城市排水管线清淤8190米。(9)改造蟠龙山体育场,新建迷镇山广场、和谐广场。(10)异地新建木材专业批发市场。(11)将南市场改建为封闭式
综合贸易市场。(12)对城区70个弃管小区进行维修改造。(13)将钢都、和平2所小学合并新建。(14)增设和改造交通信号灯10处、人行步道灯15处。(15)实施居民健康档案等9项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程。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完成实名制就业8700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6300人。继续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4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2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万人。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完善城乡低保救助制度,加快推进1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全市所有贫困户的温饱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强化安全生产与消防工作的监督管理,积极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争创省平安县七连冠。加强人民调解和信访工作,畅通诉求渠道,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人防和应急工作,不断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臵能力。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加强教育资源整合,科学调整新老城区及镇村学校布局。重视学前教育,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重点发展普惠制幼儿园。推进职业教育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办学质量。积极推进医疗制度改革,健全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搞好农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完善基础医疗服务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积极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切实强化社区工作,完善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巩固双拥模范城建设成果,全面提高双拥工作整体水平。重视和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筹建广电大厦,启动数字电视工作。认真开展好文化“三下乡”、群众文化活动月、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文体活动,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丰富人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紧紧围绕我市既定发展目标,按照“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要求,加快建设创新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诚信政府和廉洁政府。
要以更加解放的思想开拓创新。坚持以科学发展理念统领政府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敢于破解阻碍发展的思想束缚,敢于破除阻碍发展的陈规旧律,对有利于发展的做法就大力支持,有利于和谐的意见就积极采纳,有利于民生的事情就全力促成,以思想上的大解放,工作中的大创新,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要以更加科学的理念依法行政。坚持定期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工作,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健全行政执法体制,加强行
政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要以更加务实的作风优化服务。坚持致力民生、关注民意、解决民忧,全面增强主动为基层、为企业、为群众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充分发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作用,做到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创新服务,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健全和落实岗位责任制,完善部门协同配合机制,做到责任有主体、实施有监督、结果有考核,确保政令畅通。
要以更加实际的行动取信于民。坚持从实际出发,广泛采纳群众意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扩大公开范围,丰富公开形式,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管理、教育和约束,严格按规则行事,认真履行社会承诺,切实做到言必信、诺必践、行必果,提升政府的诚信度。
要以更加严格的要求廉洁从政。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严格控制政府消费性支出,把财力保障的重点向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倾斜。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监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厉惩处各种腐败行为,决不让腐败问题影响政府形象,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各位代表,全面完成新时期的发展任务,积极创造大石桥新的辉煌,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全市人民对我
们的信任和重托。让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加强烈的发展意识,更加坚定的发展决心,更加有力的发展措施,同心同德,顽强拼搏,扎实工作,为实现大石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大石桥市县域经济发展调查
大石桥市县域经济发展调查
大石桥市被称为“中国镁都 ”在2010年12月28日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行中,大石桥市位列第61位,与过去相比上升了15位.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6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353美元。改革开放30年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有民营企业大县之称。大石桥市基础情况
大石桥市隶属辽宁省营口市,位于营口市的北部,辽河下游左岸。东与海城市、岫岩满族自治县相毗邻,南与盖州市相接壤,西临营口市老边区,西北与盘锦市的大洼县隔河相望。地处东经122°05′至123°00′,北纬40°19′至40°56′之间。现辖18个镇,19个居民委员会,252个行政村,总人口72万,其中城镇人口17万。有汉、满、蒙、回、朝鲜等民族。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大石桥市经济概况
大石桥市工业基础雄厚,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形成以镁质材料、新型建材、机械加工、服装纺织、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六大支柱产业和以青花、盼盼、嘉晨、新型、金龙、金辉、群益、金鼎、永壮等企业集团为基础的工业体系,特别是镁质材料产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产值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50%以上。2002年12月,大石桥市被国家科技部确立为国家镁质材料产业化基地,2005年4月,被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 会授予中国镁都---大石桥
“全国镁质耐火材料生产和出口基地”称号。亚洲第一大碱性耐火
材料生产企业---营口青花集团、国内最大重烧镁砂生产企业---嘉晨集团和国内最大的电熔镁砂生产企业---新型集团均坐落大石桥市,全市拥有各类镁产品企业570多家,年产各种镁制品700多万吨,高品级镁制品的种类、产量、出口以及镁制品企业装备水平、创新能力均居全国第一位。大石桥市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目前,全市已有130 余家企业与国内外10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大石桥市是国家确定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优质米生产基地。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现代农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形成了具有产业化特点的优质米、水果、蔬菜、柞蚕、畜禽、淡水养殖六大产业基地。
竞争力主要表现
资源大石桥市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兼有陆路、水路交通便利的条件, 大石桥市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具有稠密交通网的县级市,沈大高速公路、哈大公路、沈营公路、长大铁路贯穿南北,至北京盘海营高速公路、大岫公路、营大公路、营大铁路连接东西,境内有6个高速公路出口,4座铁路跨线桥,更是连接营口港、鲅鱼圈港、大连港“三港一市”沟通全国的纽带。
大石桥站站址在辽宁省大石桥市内。建于 1900 年。离营口站 公里,隶属沈阳铁路局大连铁道有限责任公司管辖。现为一等站。客运货运两用。
境内有6个高速公路出口,4座铁路跨线桥,更是连接营口港、鲅鱼圈港、大连港“三港一市”沟通全国的纽带。
大石桥市是全省16个开放县(市)之一,开放水平位居全省前列,与1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关系。全市初步形成十大出口商品生产基地,有80家三资企业,出口产品达57种,1997年,外贸出口额实现9.3亿元。2004年新办三资企业18家,三资企业总数已达148家;新增产品进出口经营权企业25家。
以其丰富的菱镁资源为世人关注,素有 “中国镁都” 之称,是世界四大镁矿之一。其菱镁石储量高达二十五万二千九百八十六亿吨,矿床规模之大、储量之多、品质之优均居世界前列,一直为中外地学界所公认。大石桥市矿产资源丰富,其特点是品种多、储量大、质量好,尤以盛产菱镁石、硼石和滑石著称。
现已探明的矿藏有 27 种,其中非金属矿石有菱镁石、滑石、硼石、石灰石、硅石等 21 种;贵重金属和稀有金属矿藏有金、银、铜、钴、铀、铁 6 种。全市菱镁石储量 9 亿吨,是世界四大镁矿之一;滑石储量 40 万吨,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硼石储量 500 万吨,居全国第二位;石灰石储量 4550 万吨;黄铁矿储量 1232 万吨;钠
长石储量 120 万吨;磁铁矿储量 150 万吨;黄金矿储量 11 万吨;
硅石储量 50 万吨;石英石储量5亿吨;钴矿储量 540 万吨,石墨储量 250 万吨;铀矿储量 200 万吨;黄铜矿储量 107 万吨,此外,钾长石、铅锌矿、砷矿、莹石、白云母等也有相当大的储量和较高的开采价值。
历史文化悠久,金牛山猿人头盖骨的发现证明了新石器时代大石桥地区就有人类活动。
第一第二产业全面发展 农业
大石桥市是辽宁省一个重要的农业区。农作物以水稻种植最具有突出地位,其他如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和花生、棉花、柞蚕、水果、药材等经济作物也种植很广。
农业生产结构,按自然条件特点在桥市划分为东部、中部、四部三大区域。以林、果、蚕为主的东部山地区这里地势高,山地面积广,地形崎岖,大部分地区土壤薄瘠,农作物单产很低。但是,宜林面积很广,适于油松、落叶松、水曲柳、黄菠萝等多种针叶和阔叶乔木以及山枣、榛子等多种灌木的生长,是桥市森林资源丰富地区域。黄土岭村以西的低山缓坡地带,已经成为桥市主要苹果产区。苹果
栽种面积占全市的80%。主要品种有国光、红玉、红富士、黄元帅、祝光等。黄土岭以东约400米以下的低山地带,气温较低,以栽种山楂树为主。山楂的产量约占全市的90%左右。此外,桃、李、杏等果木得栽种在山区也很普遍。
随着林木资源的发展,也促进了养蚕业的发展,除在山坡地带陪植柞树幼林,进行柞蚕养殖外,还利用梯田坡,山脚和林间空地,栽种桑树,发展桑蚕养殖。
东部山区还有面积广大的草场,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广大山区,也是多种药材的主要产区。分布错综的山间谷地和河流沿岸,土质较好,又是多种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的生产地带。
以粮、油、棉为主的中部丘陵区本区包括汤池、百寨、官屯、永安、博洛卜、虎庄六个乡镇和大石桥市郊。地形以低丘缓坡为主,其间错落着大小不等的开阔平地,这里无论坡地和平川、土层都较厚、具有良好耕作条件,是桥市粮食、水果、油料等多种作物的重要产区。
本区农业因受水资源和地形条件的限制,以种植旱田作物为主,只在沿河两岸和部分平坦地区,庄稼才能得到灌溉。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和高粱,其次为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
以水稻、鱼、禽饲为主的西部平原本区包括高坎、旗口、沟沿、水源、石佛五个乡镇。由于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有位于石佛乡桥
市最大的黑鱼沟提水站和高坎镇东风排灌站等水利设施,灌溉便利,具有发展水稻生产的优越条件。水稻种植面积达40多万亩,亩产稻谷在千斤以上,为桥市最主要粮食产区,也使辽宁省重要商品粮食基地之一。
西部平原坑塘星罗棋布,是发展淡水养殖的好场所。利用坑塘水面,养殖鱼、河蟹、河蚌、甲鱼等淡水产品。此外,家禽养殖和蔬菜等副业生产发展很快。
大石桥市是辽宁省柞蚕主产区之一,有柞树资源近40万亩,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近年来饲养柞蚕在2500-3000把左右,产 柞蚕茧1500-2000吨左右,蚕民直接收入1500-2000万元。土特产品:全市果树主要树种有苹果、梨、葡萄、山楂、桃、猕猴桃等。在东部山区的原始森林中长着中草药90多种,蕨菜、大叶芹等山菜30余种,年产量均在 11 万公斤以上。
矿业及矿业深加工
本市主要有菱镁矿、铁矿以及金、硫、硼、滑石、硅石矿等,尤以其丰富的菱镁资源为世人关注,素有“中国镁都”之称,是世界四大镁矿之一。其菱镁石储量高达二十五万二千九百八十六亿吨,矿床规模之大、储量之多、品质之优均居世界前列,一直为中外地学界所公认。
进入九十年代,大石桥人大力开发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 的镁质制品,带动了整个菱镁矿业的快速发展,牢固地树立起大石桥镁质制品在世界市场上的霸主地位。到目前,全市已有镁质制品生产企业四百一十七家,年产各类镁质制品二百余万吨,出口量超过了一百万吨。涂层颗粒镁、连铸用耐火材料、镁铬砖等五十多种高新产品不仅高标准地满足了国内钢铁企业的需求,更辐射到美、日、俄等世界上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并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形成了一批真正有实力、有潜力、有影响力的镁质制品企业。
这里有全国最大的耐火材料生产基地,装备有目前全国最长的一百一十米最高烧成温度一千八百五十度的超高温隧道窑四座,以及轻烧镁砂窑二十四座、重烧镁砂窑二十座,年产各类镁质耐火材料六十万吨,镁质产品深加工能力和实际水平均居国内首位,所生产的电熔再结合镁铬砖、高纯镁铝铬砖、AOD炉镁钙砖等已完全取代进口同类产品,除销往中国各钢铁、有色冶金、玻璃、机械制造等行业外,还远销日、美、韩、俄及东南亚、欧洲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里有居世界领先水平的涂层颗粒镁脱硫剂生产企业,独家引进乌克兰涂层颗粒镁生产技术和部分关键设备。实验结果证明,大石桥生产的涂层颗粒镁远远优于进口的切削镁粉,结束了中国长期
依赖高价进口这种产品的局面,使中国钢铁企业含硫指标由千分之
七下降到千分之一以下,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成为钢铁强国的主要难题,并必将在中国的钢铁工业掀起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目前,加拿大、韩国的钢铁企业也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镁都——大石桥。大石桥还有居全国领先地位的连铸用耐火材料生产企业。连铸用耐火材料是当今世界钢铁企业广泛使用的一种高科技产品,有助于降低炼钢成本,提高钢的成材率,但多年来在中国 却一直是个空白。去年,这里生产的连铸用“三大件”耐火材料(转动式水砖、浸水式水口砖、整体塞棒),替代进口产品,使中国炼钢连铸比由原来的百分之六十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达到国外先进国家平均水平。国内的攀钢、重钢、涟钢、武钢、湘钢等钢铁企业已纷纷采用这种连铸用耐火材料。
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大石桥镁质制品行业正以强劲势头迅猛发展,出现了亚洲最大的高纯电熔镁砂企业和四十多家外商投资镁制品企业,大石桥的外向型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实现了中国镁都——大石桥对国内外镁质制品市场的覆盖。第三产业资源 人文资源
大石桥市历史悠久。从境内金牛山猿人古化石遗址和远古石棚“巨石文化”遗址考证,早在28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古为幽州属地,秦汉属辽东郡,唐高宗总章三年(公元668年)属
安东都护府永安乡西田村的金牛古猿人遣址,揭示了30万年前古猿人生活、劳动、创造灿烂古代文化的史迹,证实了大石桥区乃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现在金牛山古猿人遣址已被列为国 家级文作保护单位,并建有古人类遣址陈列馆,供游人参观。此外,位于大石桥镇东北8公里、石棚峪西南山上的石棚,是新石器时代末青铜时代初期的“巨石文化”遣址,虽经历了4000年的风风雨雨,却依然敖聂耸立如故,仿佛向凭吊的人们述说着祖先高超的建筑艺术和远古传来的神秘信息。还有砬山火台以及新开发并修建的数处旅游景点,吸引着大批前来观光的游人。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大石桥地势自东向西北倾斜。西部是一望无垠的辽河冲积平原,最低海拔仅2米左右。中部为平原和丘陵缓冲地带。东部为千山余脉,山地蜿蜒,沟谷纵横。有金牛山、猪龙山、秀才岭、迷镇山、海龙川、蟠龙山等。东部边境的老轿顶山海拔1033米。
气候特点
全市地处南温带亚湿润区内,属于北温带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全年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海陆气候兼有,年平均气温在8℃-9℃,一月平均气温-10.6℃,最低气温-30℃;七月平均气
温24.6℃,最高气温35℃。平均日照为2500-2800小时,4至9月 份≥10℃积温为3353℃,无霜期为151-168天。年平均降雨量为640-750毫米,多集中在七、八月份,无霜期175天左右。
水文状况
主要河流除西部边境的大辽河外,还有贯穿东部和中部的大清河及其支流。
大清河:大石桥市境内的大清河属大清河的上游。按流域分为东大清河,西大清河。东大清河发源于吕王、建
一、黄土岭镇的虎皮峪三支流交汇于黄土岭后淌入石门水库,在盖州汇入大清河主流,再入西海。东大清河上有厢房水库、虎皮峪水库。西大清河发源于周家镇的大金寺、猞猁沟、瓦房沟等和海城市的英落境内。西大清河上有“周家水库”和“三道岭水库”,二股水汇于汤池,从汤池东经下汤池,茨沟出境流入盖州大清河主流。因东,西大清河都发源于山区,流经河道都以石砂子为底因此河水清澈见底,故称之为大清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全市土地总面积 239.5 万亩,其中耕地面积 78.3 万亩,林、牧地面积 83.5 万亩,荒山荒地面积 20 万亩。
水资源:全市水资源开发前景广阔,有自然水域23万亩。全市
共有天然和人工河流 30 条左右,较大的河流有辽河、大清河、劳动河。有大小型水库14 座,总容水量为 5,004万立方米。全市水资源开发前景广阔,有自然水域 23 万亩。矿泉水资源储量大,现已探明金桥、南楼开发区、建
一、钢都等镇区储有矿泉水资源,其中金桥镇李屯矿泉水水场每天出水量可达 50-60 吨。
风景名胜
蟠龙山公园
蟠龙山紧靠大石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本世纪初,日本学者稻叶岩吉等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前后,在山上发现商周时期的夹砂陶片、彩绘陶片及战国时期燕之刀币,史称“大石桥明刀”。
蟠龙山公园,建于本世纪初。由于战乱,断断续续建了10年,及至1914年(民国三年)才有点眉目,1928年初具规模。时有署名“润身”者著文道:“距营口四十里,有蟠龙山焉。螺髻蛾眉,仰石万寻。每当阳春佳日,白云四面,绿柳前头,极尽苔花著色,眷欲笑之致。峰间筑有茅亭,凝云积翠,涵碧垂红,倚栏伫立,全景在望。
山下小轩傍崖,窗纳黛翠。
去此十数载,小园及亩,剪树为篱,垒石移花,纤巧旖旎…..”。后来此园易主,其主忙于“圣战”,致使此园逐年凋落。1945年以后,山上树木被国民党军队砍伐殆尽,遍山修起明堡暗碉,战壕纵横交错,昔日园中设施几乎荡尽,满目荒凉,不堪一瞥。我军几经鏖战,红旗终于插上蟠龙顶峰。1949年后,蟠龙山公园几经修复,至今焕然一新,游人络绎不绝。
电视差转台屹立山上,十分壮观。亭阁立于山腰,宜人小憩凭眺。更见绿树成荫,连碧成云,花圃瑰丽,争芳斗艳;静坐细聆,树声怡耳。山麓南角辟为“童稚乐园”,玩具齐全,令人迷恋。游泳池、旱冰场,诱引少男倩女,园中的解放战争纪念碑和烈士馆,庄严肃穆,一年四季均有人前往观瞻和参观凭吊。
迷镇山娘娘庙
营口市区以东20公里有座迷镇山,山上建有一座古刹——娘娘庙(海云寺)。该建筑气势宏伟,历史悠久,为辽南五大名寺之一。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为庙会日营口市区以东20公里有座迷镇山,山上建有一座古刹——娘娘庙(海云寺)。该建筑气势宏伟,历史悠久,为辽南五大名寺之一。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为庙会日,届时,四方僧侣、各界人士,蜂拥而至,其人数不下十万之众,成为我地区重要的人文景观之一。
十二五计划
期间的发展目标是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增长质量,增强综合实力,实现一年打基础、三年翻一番、五年力争跻身全国百强县前20位。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年均增长3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亿元,年均增长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亿元,年均增长18%;实际利用外资8亿美元,年均增长40%;出口创汇16亿美元,年均增长20%。实现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中等规模城市初步建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社会建设全面加强。
围绕这一目标,我市又确立了“十二五”期间的七项重点工作:
一是举全市之力招商引资,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全面提高招商水平;加强项目要素建设;继续扩大对外经贸合作。
二是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工业经济强势增长。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实力发展壮大产业集群;促进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
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繁荣活跃城乡经济,进一步拓展服务业发展规模。
四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实施科技兴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五是全面推进城市开发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规模主导作用;加快城市开发建设步伐;切实强化城市管理;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
六是高度重视民生工作,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完成15项惠民工程;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七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要以更加解放的思想开拓创新;要以更加科学的理念依法行政;要以更加务实的作风优化服务;要以更加实际的行动取信于民;要以更加严格的要求廉洁从政。行政区划及镇域经济状况
南楼街道、石桥街道、钢都街道、金桥街道共同组成大石桥市市区,是大石桥市的主要工业、商业区。
水源镇镇政府驻水源,人口4.20万人,面积44.3平方千米,辖24个村委会。水源镇地处连接关内外的要冲,交通便捷畅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南与港城营口市接壤,北与辽河油田、盘锦市隔河相望。庄林公路(305国道)纵贯南北,岫水公路横穿东西。全镇拥有高标准水田7000公顷,自然水域1000公顷,因地处大辽河下游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水利资源充沛,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全镇产业化、规模化农业生产格局已基本形成。稻 蟹、稻虾、稻鱼套
养及坑塘养殖蟹、虾、鱼面积5000公顷,年产河蟹5000吨,对虾、鲜鱼4000吨,绿色无公害大米42000吨。大石桥市水源镇畜牧场年产“京鸟牌”肉鸭2000余吨,产品远销日本、菲律宾、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并形成“公司+农户”产业式链条。1999年水源镇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优质粮食生产示范基地,2000年“水源牌”大米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水源牌”大米、“水源牌”河蟹畅销全国。
目前,全镇拥有民营企业近百家,已初步形成了以金属加工、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工业化体系。盼盼集团已发展成国家大二型企业,亚洲最大的门业生产基地,生产的“盼盼牌”防撬门畅销海内外,辽滨碳黑厂、聚银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营口三征有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37家企业纳税均超百万元,为水源镇综合经济实力成为“辽宁省百强镇”、“营口地区榜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水源镇小城镇建设方兴未艾,按照“代表辽宁形象,达到先进水平,建设高标准盼盼城”的总体思路,已形成以盼盼广场为中心,以府前大街、盼盼路、商贸路为主线,具有豪华路灯,电脑喷泉,花草美化装饰的现代化商业街和景观路。镇内能源、交通、通讯、市场、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福利事业日臻完善。
水源镇属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春天,碧
野炊烟,家家农忙;秋天,蟹肥稻黄、芒花飘香。
沟沿镇镇政府驻沟沿,人口3.68万人,面积90平方千米,辖18个村委会。近年来,大石桥市沟沿镇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素有“畜牧第一镇”的称誉。畜牧业成为沟沿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政府引导,科技带动。镇政府在巩固猪鸡生产的同时,开辟养羊、狐狸等草食动物及特种养殖项目,推动畜牧业生产向一村一品方向发展;建立各种科技服务协会,对于专业户和养殖大户给与帮助和扶持;定期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和科普宣传月活动,促进了全镇畜牧业的发展。沟沿镇是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为加快小城镇建设,他们多次请省市城市建设专家实地考察论证小城镇建设,2.54平方公里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编制与新农村建设融为一体。结合小城镇建设,出台了《沟沿镇镇村规划建设管理的规定》,使小城镇建设依法运行。加强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重点。
旗口镇镇政府驻旗口,人口5.35万人,面积106.8平方千米,辖33个村委会:红旗东、红旗西、东升、二道边、孔家屯、新开河、新兴、曾家屯、曹家屯、王相、后会、腰会、前进、前 会、后老墙头、前老墙头、旗口、长屯、西铺、吴连、腰屯、滚子泡、杨家、李屯、王家围、莲花泡、长沟沿、丁家园、新立西、新立东、宿西、宿东、刘家。旗口镇有耕地面积12万亩,过去以种植水稻为主。近
年来,该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把蔬菜产业化发展工作放在首位,突出抓了基地、科技、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使原来的水田乡一跃成为东北闻名的蔬菜大镇。
1、发展规模大。全镇日光温室黄瓜、芸豆等面积4万亩,年产量1.6亿公斤,产值2.4亿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高达3079元,是东北闻名的冬季蔬菜生产基地。
2、科技力量强。多年来该镇的农业学校培养了3000多名中专以上水平的种菜能手,创造了稻菜轮作、温室黄瓜、芸豆套种等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模式。目前已与国家蔬菜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教委、沈农大等单位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成为农业高等科研院所的蔬菜教学研究基地。
3、投资力度大。建成了一座吞吐能力强的蔬菜批发市场,使旗口成为辽南地区蔬菜、水果、稻米等农产品的大型集散地。投资建设一个占地300亩的蔬菜新品种科技示范园,并引进栽培应用了五彩椒、飞蝶瓜等40多个特菜品种及其配套新技术。是营口市蔬菜高新技术培训基地。
4、销售渠道广。目前该镇在哈尔滨、长春、吉林等地区设立了蔬菜销售办事处,并已形成一支由2000多名农民 组成的蔬菜销售队伍,年外销蔬菜1亿公斤以上,带动周边地区乡镇蔬菜业的发展。沈营公路贯穿南北,旗感路起于旗口村,东与感王相连。盘海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并设有出口。西南营口港30公里,鲅鱼圈新港70公里,距海沟铁路牛庄站10公里。铁路陆路、水路及镇内运输便利。
石佛镇镇政府驻建立,人口2.55万人,面积37.5平方千米,辖1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兼产生猪、淡水鱼等。近年该镇为村民搭建一个致富平台。通过考察、论证,他们与营口纸工艺品厂取得联系,为丝瓜村引进纸工扎花这一项目,全村300余户500多人从事这一致富项目,仅此一项每年就为村民增收300多万元。在此基础上,还积极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
建一镇镇政府驻建一,人口1.93万人,面积169.1平方千米,辖17个村委会。自然资源:
⑴土地资源:建一镇有耕地15238亩,其中水田4000亩,旱田11238亩,果园面积1万亩。
⑵林业资源:建一镇有柞蚕场10万亩,山林6万亩。⑶矿产资源:建一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且具有矿种多、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分布集中等特点,已探明的矿产品主要有:硼石、硫石、铁石、石灰石、钠长石、钾长石、玉石、硅石、滑石、铅锌、镁石等。建一镇内岫水公路贯穿全境,各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板油,村路硬化达到90%。建一镇距离大石桥市48千米,距营口港80千米,距鲅鱼圈115千米,距沈大高速公路52千米。建一镇农业主产玉米、水稻、高粱,兼产蚕茧、山羊、山鸡。[1]以开采和加工为主的企业有23家,矿产品开采及深加工既是建一镇特色的经济产业,也是支
柱产业。全年仅硫铁石一项开采量可达到100万吨,企业自己加工消化每年可达85万吨,产值可实现1.5亿元,利税可达到1800万元。建一镇内有锦绣如画的黄丫口,有千年古松,有诸多古寺庙遗址,有万亩苍翠如毯的原始森林,有百亩秀美鲜艳的野杜鹃林。
高坎镇镇政府驻新兴,人口5.43万人,面积94.9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
途经高坎镇内的3条省级公路--盘大公路,鞍营公路、牛营公路总长41公里,5条总长为40公里的镇级柏油路,将全镇25个村1个社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区位优势:
1、地缘关系多元,区位优势明显。高坎镇位于大石桥市西部,距离大石桥市区20公里,距营口市区15公里,周边分别与虎庄镇、沟沿镇、石佛镇、旗口镇、营口郊区交界,高坎镇处于该区域几何中心位置,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2、交通网络发达,对外联系便捷。高坎镇 域内有盘(锦)营(口)高速公路和沈营线、岫水线、高吉线四条高等级道路穿越且都经过镇区,辅以良好的镇级和村级公路,形成了发达的路网,具备便捷的内外联系。
3、农业基础雄厚,养殖优势突出。全镇确立了水稻、淡水产品、畜牧、蔬菜4项主导产业。2004年,全镇农业总产值实现62490万元,同比增长44.7%;人均收入4580元,增长9%,水稻总产量达到1.7亿斤。稻蟹套养面积达到8000亩,淡水精养水面达到4万亩(含域外水面),全镇淡水产品产量达到12000万斤,产值
达到4.3亿元;蛋鸡蛋鸭饲养量达到50万只,生猪饲养量达到3万头。
4、城镇品牌优秀,政策倾斜助力。自从1998年,高坎镇被辽宁省政府确定为营口地区唯一一家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各级政府对高坎建设高度关注,大幅度的增加基础设施投资。
高坎镇素有“辽南淡水养殖第一镇”的美称,地处大辽河下游东侧,河渠纵横交错,池塘星罗棋布,镇内水量充足,水质肥沃,全镇池塘面积二万余亩、镇外承包池塘近二万亩,稻蟹套养近八千亩,南美白对虾养殖千余亩,年产淡水鱼4.8万吨,产值收入四亿四千万元人民币,成蟹、扣蟹收入达三千万元,南美白对虾收入七百多万元,三项水产养殖产业收入,超过全镇人均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现已成为富民强镇的大产业。镇党委、镇政府为了快速发展提高水产养殖产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适应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效解决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不适应国内外大市场需要的矛盾,把我镇淡水水产养殖产业链做粗、做长、做大、做强,经镇党委、镇政府研究决定,申报大石桥市政府与科协,民政社团等部门审核、批准,于2005年5月15日正式成立大石桥市高坎水产养殖协会。
高坎镇的淡水鱼养殖历史悠久,发展绿色水产养殖是时代的需要,市场的需求。全镇二万余亩池塘经过省、市两级绿办检测,化验水、土、空气等全部达标,已发给绿色无公害生产产地认定绿色
证书,注册了“高坎宴鱼”品牌商标,镇内养殖品种达二十三种,在鲤、鲢、鳙、鲫四大家鱼的养殖基础上又引进发展新的品种,如
大口鲶鱼、黑鱼、草鱼、中华鲟、美国大口胭脂鱼、桂鱼、鲈鱼、宫城鲫、日本红鲫、武昌、非洲鲫等名、优、新二十几个种类,每年可产扣蟹一百六十万斤,南美白对虾五十万斤,产蟹田大米八百万斤。由于淡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渔业机械制造产业和饲料生产加工产业的腾飞,也活跃了鱼药销售市场,拉动专业捕鱼网队的经济进入高收入。为全镇5000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致富的大平台,大大提高,了全镇人均收入及生活水平,活跃了我镇市场经济。高坎小城镇建设到1997年进入崭新阶段,投 资100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9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的营口地区最大的农村全封闭市场。
高坎镇总体规划(2005-2020)共分三个部分:镇域总体规划、镇区建设规划和风貌规划。总体规划确定了高坎镇镇区性质为营口北、大石桥西地区的经济、交通、物流中心,以农副产品、小型机械加工、轻工纺织为主导产业,贸工农协调发展的大石桥西、营口北部卫星镇。尤其是本次规划修编调整了区域布局,重新规划出了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在盘营高速出口南往营口方向,占地123公顷,为今后招商引资上项目奠定了基础。
虎庄镇镇政府驻一街,人口3.13万人,面积80平方千米,辖29个
村委会。被选为新农村建设试点。
虎庄镇耕地总面积72650.8亩,其中水田33802.9亩,旱田
38687.9亩;山地面积7880.5亩,果园6580亩,林地224.3亩;水域面积12883亩,养殖水面1000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高粱、大豆等,水果有苹果、梨等。水田全部种植水稻,平均亩产550公斤/亩;玉米平均亩产500公斤/亩;高梁平均亩产490公斤/亩;苹果平均株产75公斤/株。虎庄镇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农机总动力超过12400kw,排灌机械动力超过560kw。水旱田已全部实现机械耕作。农业发展中心负责农机管理及服务,并有农机服务队。
凭借着周围菱镁矿、滑石矿蕴藏丰富的优势,虎庄镇已逐步发展成以非金属矿产品深加工为主体经济的开放型城镇,主要有嘉晨集团、大益矿产品公司等企业,其中大型企业嘉晨集团是虎庄镇重点企业之一,拥有职工2600余人,主要产品有重烧镁、滑石粉等,年产值近7亿元。除此以外,还有机械制造、粮油加工、化工、服装加工等企业。境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有长石、铁矿、金矿和铅矿等,得到了合理的开采与利用。虎庄镇工业发展迅猛,开发区初具规模,投资环境不断改善。
服务行业种类繁多,商业网点主要集中在镇内主街道两侧。镇内还有一个农贸市场,占地9400平方米,年成交额达5000余万元。1996年,由镇政府出资在原供销社的位置重新兴建,成为现在的农
贸市场。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沈大高速公路、哈大公路、中长铁路、盘海高速公路贯通全镇,沈大高速公路有虎庄出入口,中长铁路有客货两用的分水车站。全镇各行政村全部实现现代化小城镇标准。
官屯镇镇政府驻官屯,人口3.23万人,面积93.5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19个村委会。官屯镇西临长大铁路,哈大公路,过境里程15公里。新改造升级的高平公路由西向东横贯全境,总长13.2公里。大交线公路由南向北穿过该镇9个自然村后与哈大公路相连。镇内村村通柏油公路,总里程120公里,四通八达。
官屯镇地处长白山脉与东北平原交汇处,地势以山地丘陵为主,总面积91.8平方公里。境内共有5条季节河流,总长44公里,流域面积52平方公里。兴修水库两座,水面共90亩,库容量60万立方米。全镇耕地面积38,145亩;果树面积25,080亩;林地面积33,540亩,并有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宜林荒山。博洛铺镇镇政府驻溥洛铺,人口5.07万人,面积63平方千米,辖21个村委会。全镇耕地面积4.3万亩,林地面积1.2万亩,荒山面积5000亩,水面1300亩。哈大公路纵贯镇区。
汤池镇镇政府驻前汤池,人口4.32万人,面积102.5平方千米,辖28个村委会。
自然条件
(1)土地资源:汤池镇现有耕地52000亩,其中70%为大清河
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适宜种植北方各类粮谷、蔬 菜、水果等作物。(2)水利资源地下水丰富,上游有二道水库,三道岭水
库和周家水库,可经大清河纵贯汤池全境,为全镇各业提供充足用水。
汤池镇交通四通八达,省级水岫公路贯穿全境,博英路、汤榜路、汤白路、汤永路辐射周围乡镇,各村村路全部柏油路,形成方便交通网络,使汤池镇成为大石桥市东部商品集散地。
汤池特业(1)辽南 瓦刀第一乡,20个工程队伍,从事建设人员6000人。(2)汽车运输专业镇:汤池运输业飞速发展,现有运输重型车辆450多辆,其中大型长途运输货车400多台,大型翻斗车50多台,运输业务遍布全国各地。(3)汤池羊汤:闻名全国.各地均有汤池羊汤馆招牌,汤池羊汤馆甚至开到了北京。在镇内有羊汤一条街,每天都有很多外地人员前来品尝汤池羊汤。(4)割大茧业兴旺:三元井村是割大茧专业村,每年割大茧1万吨,产柞蛹750公斤,畅销全国各大城市,零产茧壳20万公斤。
周家镇镇政府驻周家,人口2.3万人,面积109.7平方千米,辖20个村委会。周家镇系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5℃,年
平均降水量750毫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周家镇是一个农业经济大镇,有着雄厚的农业生产基础。全镇共有耕地面积23‚500亩,山林面积9万亩,柞蚕场面积6.5万亩,果园面积1.7万亩。土质大部分为黄土、河淤土,土质肥沃。农民主要从事粮食、水果、柞蚕、畜禽养殖等生产项目。全镇农业产业
化、规模化生产格局已基本形成。年平均粮食总产850万公斤,水果420万公斤,柞蚕40万公斤,各种畜禽年出栏70万只。精品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已形成一定规模,食用菌生产,中药材种植、大棚产业与高效农业已具相当规模。农业企业化建设步伐加快。
黄土岭镇镇政府驻黄土岭,人口3.14万人,面积191平方千米,辖27个村委会。
黄土岭镇地域特点是“九山半水半分田”。属东高西低的丘陵地形,土壤多为粘壤土和砂壤土,大清河上游自东向西流经全镇,水旱田大多分布于大清河支流两岸,有着较为便利的灌溉条件,较为适宜栽植中药材和北方的各类果树,可供开发的宜林荒山5000亩;可栽植生态经济林800迈出株。镇区内有水库一座,方塘两座,水域面积510亩,储水量180万立方米,可养殖淡水鱼10万尾。黄土岭镇内县级公路岫水线横贯全镇约5千米;镇级公路黄盘公路西起黄泥头,东至盘道岭,与岫岩相通,全长20千米;其余村级公路均为黑色柏油路面。铺修了黄虎线、黄汤线、虎茶线、和虎线四条村
级公路和黄盘线镇级公路,全长约30多千米。
永安镇镇政府驻永安屯,人口2.64万人,面积53.7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永安镇气候宜人,半平原,半丘陵地带,三面丘陵环抱,西部是平坦开阔之势,永安河流经全镇、哈大公路中长铁路穿镇而过。
区域经济合作之金牛望海新城区总体规划
大石桥市金牛望海新城区位于大石桥市老城区南部,距营口港25公里,紧邻沈大高速公路和哈大高速铁路。规划总用地25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25万人。在新城区内将建设行政办公区、金融商业服务区、文体会展中心、高档居住区。大石桥市金牛望海新城区已列入辽宁省五点一线重点建设项目规划,是大石桥市未来十年重点发展和建设区域。
大石桥市金牛望海新城区已纳入营口城市总体规划,新城区北起南环路,南至永安镇,东起红旗山,西至老边区交界,规划总用地25平方公里。为加快新城区建设步伐,构筑城市发展的新支撑点,大石桥市决定加大南部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内容主要包括:建设两条道路红线宽100米,总长9公里城市主干道;建设5条道路红线宽30米,总长30公里城市次干道;建设一座跨越沈大高速公路、哈大高速铁路立交桥;建设一座跨越中长铁路立交桥;3公里大旱河整治工程;道路管网配套设施 等其它工程。
金牛望海新城区•文体会展中心
建设文体会展中心是大石桥市建设“文化商城”的一个重要举措,是金牛望海新城区重点工程之一。该项目位于大石桥市教育城南,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用地性质为公共设施用地。会展中心规划层数2-3层,地下设停车场,其南北两侧为广场用地及停车场地。主要功能包括:体育馆、展览厅、图书馆、城市规划展示厅、档案馆等,是一座多功能综合性建筑。
在会展中心南侧,建设35万平方米豪华居住区,层数18层以上,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绿地率达到35%以上,项目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
金牛望海新城区•精品居住区
金牛望海新城精品居住区是大石桥市新城区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位于大石桥市新城行政中心南,哈大路西,金牛山古人类遗址北500米,地理位置优越。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规划总用地面积5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建筑层数不低于12层,容积率2.0-3.0,建筑密度35%以下,绿地率35%以上。力求打造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的精品居住社区,项目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总结
大石桥市经济发展模式反应了我国建设社会现代化的基本模式。例如其支柱镁产业,由镁矿石开采到镁制品深加工的过度代表
着经济从粗犷型经济发展到密集型经济发展。温总理在总结“十一五”工作报告中指出以下三点: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二是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三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大石桥市位于环渤海区域经济带,依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伟大契机。大力发展密集型镁产业,创造出高附加值产业,从而提供更多高薪岗位和争取更多国际市场份额。作为钢铁(有工业粮食之称)行业的影子行业的镁碳砖行业,在环渤海经济带有广阔的市场领域,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且从粗犷的任意开采到有计划的开采再进一步深加工成产品,降低能耗,节约资源,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大石桥市经济发展中民营企业起着主人翁角色,这些民营企业家都是赶着改革开放的契机,顺应时代发展浪潮。这些民营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村民集体所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村不再需要太多劳动力,农村城镇化就成为历史发展必然选择。这样农村剩余劳动力就需要到工厂工作。对比其他地区农民工,大石桥市部分农民选择依托本地资源集资建厂自己给自己打工,不仅满足 自己工作需求,也创造出大量工作岗位给其他本地居民和外地居民。
全国“十二五”计划指出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结合起来,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作为工作要求。总之,经过未来五年努力,在“十二五”计划指导下,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大石桥市的综合实力就会有更大的提升,人民生活就会有更大的改善,城市整体面貌就会发生更大的变化。我们期待着。
第四篇:大石桥市铝型材产业可行性报告
大石桥市大力发展铝产业的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大石桥市铝制品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二○一二年六月
目 录
第一章 世界及我国铝产业发展现状„„„„„„„„„„1
一、世界铝产业发展现状„„„„„„„„„„„„1
二、我国铝产业发展现状„„„„„„„„„„„„1
三、我省铝产业发展现状„„„„„„„„„„„„2
四、我市铝产业发展现状„„„„„„„„„„„„3 第二章 我市发展铝产业的必要性„„„„„„„„„„„4
一、铝产业发展历史较长„„„„„„„„„„„„4
二、铝产业基础雄厚„„„„„„„„„„„„„„4
三、铝产业发展前景广阔„„„„„„„„„„„„5 第三章 我市发展铝产业的可行性„„„„„„„„„„7
一、产业基础坚实„„„„„„„„„„„„„„„7
二、区位交通便捷„„„„„„„„„„„„„„„7
三、产品市场旺盛„„„„„„„„„„„„„„„8
四、人才资源丰富„„„„„„„„„„„„„„„9 第四章 我市铝产业发展规划„„„„„„„„„„„„11
一、铝产业园区选址„„„„„„„„„„„„11
二、铝产业发展目标„„„„„„„„„„„„11
三、铝产业发展措施„„„„„„„„„„„„12
第五章 我市铝产业发展政策„„„„„„„„„„„„17
一、国家现行铝行业准入条件„„„„„„„„„„17
二、我市促进铝产业发展政策„„„„„„„„„„19
第一章 世界及我国铝产业发展现状
一、世界铝产业发展现状
全球铝型材产量及分布情况,从2001年至2011年十年间,全球铝型材产量逐年增长,从2001年的880万吨增长至2011年的3000万吨,年均增长12.8%。从产量分布来看,全球铝型材约60%的产量集中于中、美、日三国,北美、欧洲、东北亚和东南亚等国家也有一定的产量。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球生产铝型材的国家和地区有98个,生产企业约为3200家。世界铝土矿可开采量约为305亿吨,几内亚、澳大利亚两国的储量占世界储量的一半。
二、我国铝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建筑铝型材产业始于1980年,经过30余年的发展,进入全球产销量大国行列,总产量和总消费位居全球第一。据统计,2010年我国铝型材产销量1000万吨;2011年我国铝型材产销量1200万吨;据预测,2012年我国铝型材产销量将达到1440万吨,我国铝型材产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接近50%。2010年我国铝型材出口270万吨。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4613.88亿元,同比增长47.46%。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底,我国规模以上铝型材企业有824家,资产总额达到2181.40亿元,统计,全省2011年铝型材产量206万吨,产值390亿元。
四、我市铝产业发展现状
我市共有铝企业40家,铝产品挤压生产线130余条,从业人员近万人。据初步统计,2009年铝制品行业产量18万吨,产值40亿元;2010年铝制品行业产量31万吨,产值62亿元;2011年铝制品行业产量40万吨,产值75亿元。2009年铝制品企业纳税3500万元;2010年铝制品纳税超百万元星级企业7家,纳税5110万元,加上星级以下企业,纳税额预计5500万元;2011年铝制品纳税超百万元星级企业10家,纳税8531万元,加上星级以下企业,纳税额预计9000万元。
三、铝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国际铝型材行业发展前景
未来几年世界铝型材加工业的发展趋势是:企业数量和规模不会有太大变化,产能和产量也不会有太大增长,而产品品种会不断增加,特别是工业型材的比重将由现在的50%逐渐提高至70%,产品质量会更加精益求精,产品附加值更高,更加节能环保。具体来讲就是:在铝加工工艺上,向着更精细化方向发展;在铝加工装备上,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在企业建设上,向着大而强和专而精方向发展;在铝产业分工协作上,向着互相配套、衔接紧密、互利双赢方向发展。在目前全球强调节能环保的前提下,铝型材在航空航天、交通、家电、电子及机械设备等领域的未来市场十分巨大,是前景诱人的朝阳产业。
我国铝型材行业发展前景
我国铝型材产品结构过去一直以建筑型材为主,占铝型材总量比重70%,随着中国工业化水平和规模的不断提高,工业用材产量也逐年攀升。在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电力、机械装备制造业、家电等行业,对铝型材的需求迅速增加,新产品、新工艺、新用途的铝型材不断出现,推动了技术进步和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未来铝型材产品结构将明显调整在工业领域,目前,我国工业铝型材占铝型材总应用量约30%,主要应用于交通运输业(包括汽车制造业、轨道交通业)、装备和机械设备制造业、耐用消费品业(含轻工业)等,分别在我国铝型材应用中占比约
第三章 我市发展铝产业的可行性
一、产业基础坚实
我市铝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批以瑞达铝业、永壮集团、托田铝业、赛斯德型材、永顺铝材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托田铝业‚北晨‛牌商标、永壮集团‚永壮‛牌商标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铝产品主要包括建筑铝型材、工业铝型材、铝镁合金、铝锭、铝棒、铝粉等,同时,带动五金配件、玻璃、不锈钢制品,门窗加工、结构密封胶等相关配套产业,产业链条长、配套产品齐全,初步形成了铝产业集群,铝制品规模以上企业20家,铝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日本、俄国、朝鲜、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等欧美和中东等国家。我市建筑铝型材在全国铝行业中具有广泛的知名度,近年来又涌现出了万泰铝业、汇吉佳美铝业、昌泰铝业等为代表的生产工业型材新兴铝企业,为我市铝产业的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产业布局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新老企业互促、互助的团结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为我市铝产业大发展、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区位交通便捷
我市地处东北亚环渤海经济圈,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铝型材品种会不断增加,新产品、新工艺、新用途的铝型材不断出现,推动了铝产品技术进步、升级换代和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我市铝行业以建筑型材为主,建筑型材产销量占全市铝型材产销量的90%,工业铝型材只占10%,以工业铝材和装饰铝材为补充,年产能达60万吨,在铝型材生产、研发、加工、销售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产品除销往全国各地外,还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强大的生产能力势必会吸引生产加工、原料供应、产品销售、废品回收再利用等相关产业链条向我市聚集和延伸,为我市打造集产、供、销一条龙,回收、利用于一体的循环式发展铝产业集群,提供雄厚基础和有力保障。
四、人才资源丰富
我市的铝制品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涌现和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才,有多人被评为劳动模范和高级技术职称,他们具有企业家和专家的战略眼光、开拓精神和拼搏意识、创新意识;我市创造良好的留才、用才环境,推行更加宽松和优惠的人才政策,吸引了一大批铝产业专业技术人才,有初级以上职称的近900人,这些专业技术人才在企业留得住、干得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时,我市的产业工人资源丰富,技术型工人越来越多,在铝制品企业从业人员近万人。他们通过在岗培训,操作实习,能熟练掌握操作要领和技术,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为铝企业的发展打下了
10年实现铝产品产量78万吨,产值实现172亿元;2015年实现铝产品产量100万吨,产值实现230亿元。
三、铝产业发展措施
(一)进一步规划建设高端铝制品产业园区,为铝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提供重要载体和平台。
要把规划建设铝制品产业园区作为我市发展铝产业的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利用沿海新兴产业区已经形成的铝企业、土地、能源、交通、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沿海经济带优惠政策等优势,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我市高端铝制品产业园区,按照项目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大园区吸引大产业,大产业支撑大发展的思路,鼓励、引导铝企业向园区聚集,形成产业布局科学、产业发展集聚、产业竞争力和生命力较强的铝产业集群。园区规划方案要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市规划部门或权威规划设计单位负责规划设计,有关部门和镇(区)积极参加,尽快实施。高端铝制品园区要按照边规划、边建设、边实施的原则,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项目承载能力,从而把高端铝制品产业园区作为培育壮大铝企业的主阵地,作为承接铝产业转移和发展壮大的主要载体,作为推动铝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平台。
(二)进一步规划建设高标准铝材专业市场,为铝产业和配套产业大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铝材市场(铝产品交易中心)项目是我市将铝产业重点从
2‚外引‛就是要着力引进一批投资大、关联度高、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牵动作用的铝制品‚大、高、外‛项目,同时也要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大、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中小项目和配套项目,大小项目相互依托、共同发展,大小项目一起引,招商扩股一起抓。我市应组织铝制品企业和相关镇区、部门到铝产业发展先进的地区招商引资,搞好大型铝产业主题概念招商活动,吸引他们到我园区投资办厂。同时,要开展以商招商、以企招商活动,将宣传招商范围锁定在国内铝产品的各大展会上,扩大到国内知名的铝企业中,提高招商宣传的针对性、有效性,将国内铝产业巨头的目光都聚焦到大石桥。
‚内培‛就是对现有本地铝企业搞好服务,给予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发挥内生动力,吸引外来资本,推进企业增资扩股、升级改造,尽快做大做强。要优化招商引资环境,筑巢引凤,要加强项目建设的要素保障,超前解决项目建设所需的供水、供电、用地、环评、基础设施等辅助要素,确保项目按时开工、投产、达效。本着‚一切为项目让路,一切为企业服务‛的理念,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真正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全程服务,努力塑造我市最佳的投资环境。
(四)进一步加速铝产业技术创新,促进铝企业转型升级。从世界发达国家铝型材应用和消费领域来看,工业型材的消费比重超过60%,而我国工业型材的消费比重仅是30%。我市工业型材的生产和应用销售比重在10%左右,主要是生产、销
4型材产业。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积极支持铝产业向工业、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快速发展,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大铝产品名牌战略实施力度,使我市的工业型材发展尽快进入快车道,促进我市建筑型材传统产业和工业型材新兴产业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五)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大石桥市“东北亚铝产业基地”和“镁都铝城“的浓厚氛围。
全市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凝心聚力,采取超常规的办法、超常规的举措、超常规的思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和‚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宣传我市铝产业的不扉业绩,宣传我市铝产业的基础优势、区位交通优势、政策优势、市场优势,充分展示我市良好的投资兴业环境和形象,展示我市铝产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展示我市铝产业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商机,提高我市铝产业的知名度,激发和坚定国内外铝企业来我市投资兴业的热情和信心,强力打造铝产业集群,推进全市经济社会爆发式发展,早日实现大石桥市‚东北亚铝产业基地‛和‚镁都铝城‛战略目标。
678%、熔铸成品率高于91%;铝板材加工成品率高于70%、带材加工成品率高于77%、箔材加工成品率高于79%、型材加工成品率高于88%。现有加工企业铝加工材金属消耗要低于1035千克/吨,其中铝型材金属消耗要低于1020千克/吨;铝加工材综合成品率要高于72%,其中加工材成品率高于78%,熔铸成品率高于91%;铝板材加工成品率高于69%、带材加工成品率高于75%、箔材加工成品率高于78%、型材加工成品率高于87%。现有加工企业要通过技术改造降低金属消耗,在‚十一五‛末达到新建企业水平。
(五)环境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所有新、改、扩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持证排污(尚未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地区除外),达标排放。铝冶炼、加工企业污染物排放要符合国家《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处理处臵的有关要求及有关地方标准的规定,必须符合经合法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规定的控制值和总量指标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所有新、改、扩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持证排污(尚未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地区除外),达标排放。
8不罚款、不扣车。
大石桥市铝制品工业园区管委会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日
0-
第五篇:大石桥市残联2009年工作总结
大石桥市残联2009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残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完成项目年建设任务,全面落实残疾人事业的各项目标,以“夯实基础、突出特色、提升水平”为工作思路,坚持以残疾人为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实现残疾人工作的新突破,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加强了残联三级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今年年初,我们结合市委组织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强化了残联干部队伍建设,对这次活动残联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召开党委会,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对每一阶段都进行具体的部署和指导,任宏伟理事长在机关干部会上传达了上级的文件和有关指示精神,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动员。残联定做了统一的学习笔记本,制订了学习计划,做到了学习有记录,有体会,有讨论。还针对残联工作实际开展了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推动大石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题讨论。积极参加市委组织的党员走进万户千企百村(社区)活动,在走访活动中了解残疾人状况,帮扶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通过学习教育,达到了残联干部思想受教育,工作受触动,觉悟有提高的目标。
为加强市残联、镇区残联和残疾人协会及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建设,我们提出了“夯实基础、突出特色、提升水平”的工作思路。注重在五个抓好上下功夫:一是抓好思想教育。结合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针对邓朴方同志在省级残联新任领导干部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对三级残疾人工作者进行了人道主义、理想信仰、工作能力三个方面的教育。二是抓好业务培训。根据残疾人工作者不同的岗位,我们分别组织了残联机关业务培训,镇区理事长领导方法培训,残疾人各协会法律、法规培训和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业务能力培训。三是抓好作风建设。对残疾人工作者提出了服务的五要、五不要:即对待残疾人要热情,不要冷漠;要主动,不要被动;要细心,不要随意;要耐心,不要粗暴;要快捷,不要脱拉。四是抓好制度建设。为加强对三级残疾人工作者的管理,我们制定了岗位职责、考核、奖惩等七项管理制度,使基层残疾人工作逐渐得到加强和规范。五是抓好一个队伍。为使残疾人工作更深入、更具体、更周到,我们动员三正电子的老板出资3万元,注册成立了大石桥市助残自愿者协会。助残志愿者协会成立的3个月以来,相继发起组织了
“一件衣服一份温情”、“关爱孤残儿童健康成长”等系列活动,助残志愿者多次为福利院儿童送去衣服、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为孤残孩子招募义务教师,为他们的启蒙教育提供帮助,辅助残疾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
二、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拓宽了残疾人工作的渠道。
残疾人工作不能靠残联单打独斗,必须注意搞好协调、搞好配合。既要有创新精神,更要搞好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残疾人工作乘势而上。项目建设年活动的开展对于残疾人工作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为了让项目能为残疾人服务,理事长任宏伟同志亲自抓,他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项目建设工作。对所上项目进行现场指导,全程监管。对项目的进展情况时时掌握,努力完成项目的实施落实。通过不懈努力,目前已建设了四个项目。
一是引进了一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我们与其合作,他们租用我们的场地,我们借助他们的人才、文化资源,定期免费为残疾人书法绘画爱好者进行培训指导,现已有16名残疾人书法绘画爱好者得到一方公司书画名家的指导。二是将濒临倒闭的天智康复器材厂纳入残联的管理范围,由残联提供场地,办公场所,利用残联与各省、市残联交往的便利
条件,推介其产品,器材厂免费为残疾人康复器材进行维修。三是成立了大石桥市态和心理咨询测评有限公司,主要是进行心理的测评和精神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免费为残疾人服务。残疾人心理咨询测评中心,对残疾人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测评,这一项目填补了省内的空白,为残疾人工作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四是建立了大石桥市残联呼叫服务中心,结合我市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活动的要求,在社区开展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我们与秦皇岛市光彩服务有限公司合作,率先在我省建立了第一家残疾人呼叫服务,即“电子保姆”家庭联网自助呼叫系统。残疾人不用花电话费,足不出门就能得到医疗急救和各类生活帮助。市政府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期拿出9万元,免费为250名重度残疾人安装了电子保姆,为其进行日间照料服务。通过该系统搭建起政府与残疾人相互交流的桥梁。
三、以解决残疾人“三最”为重点,进一步提升了残疾人工作的水平。
我们始终把残疾人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工作首位,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切实在改善残疾人民生,为残疾人谋利益上下功夫。
(一)康复工作成绩斐然。残疾人康复工作是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补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增强社会参与能力的重
要途径,是残疾人工作的核心和基础。残联十分重视康复工作,全年,免费为41例白内障患者进行复明手术,为肢残人安装各类假肢12例,为100名精神病患者发放免费药品,为5名精神病患者免费住院治疗,免费为10名骨伤病患者进行了治疗,其中髋关节置换手术7例,椎管狭窄手术3例。训练脑瘫儿童和弱智儿童18名,发放康复器具70余件。
今年,我市作为营口地区的唯一代表,参加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活动,准备在明年6月底前接受中残联等相关部门的验收。我们与卫生部门密切配合,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11月19日,主管市长朱文铎同志组织召开了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动员大会,朱市长在会上做了动员,标志着我市创建活动的全面启动。
(二)扶贫解困富有成果。一是将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纳入各镇区党委、政府组织的社会扶贫帮困活动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残疾人扶贫解困送温暖工作,使残困户受益。通过开展“帮、包、带、扶、结对子”活动和市委开展的党员干部走进万户千企百村(社区)活动,共帮扶残疾人1300多人。二是注意跟踪康复扶贫贷款的成果,08年我们利用到户贷款100万元,在旗口镇扶持325户残疾人开展大棚种植。今年,我们先后4次去调查、去指导,针对部分残疾人种植技术不过关的问题,我们邀请市示范农场技术员到现场亲自
辅导,使残疾人种植户提高了种植技术,提高了经济效益。25户残疾人种植户实现年收入达50万元。
(三)教育培训效果明显。强化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加“保障金”对残疾人职业培训的投入。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临时的物资救助不如交给他一门永久的技术。
今年以来我们根据各镇区产业化和社会就业等方面特点,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加大残疾人的技能培训力度。全年共培训残疾人1326名,实现残疾人自主创业346人,集中安置就业129人。其中,盲人培训23名,已有6人实现了自食其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利用换发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机会,对来领证的残疾人进行教育培训。全年,共举办了21期培训,对1600名残疾人进行了思想道德、《残疾人保障法》的教育宣传,着力提高了残疾人群体的整体素质和法律意识,培训近2000人次。
积极协助教育部门,抓好残疾学生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扶持工作。一是资助特困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全年为特教学校学生资助资金与物品近8000元。二是为4名考入大学的残疾学生和18名考入大学的残疾人子女,资助4400元。确实保障了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
(四)残疾人就业扎实有效。就业安置是残疾人根本利益所在,只有就业才能体现出残疾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参与和平等,才能体现出残疾人的才智和价值。我们针对大石桥市福利企业多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为增加残疾人就业机会做好服务性工作,实现了对残疾人由生活救济型向就业保障型转变。我们规定,福利企业录用残疾职工必须报请残联批准。我们觉得,福利企业因录用残疾人而存在,而新的退税、免税政策也是根据企业录用的残疾人职工数而定,作为残联,这个审核、督察的权利不仅不能放弃,而且应该进一步加强。这不是在为残联部门争权力,而是为广大残疾人争利益。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企业停产,减员的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残联多次到企业走访动员,经过辛苦努力,使企业对残疾人做到了停产不停薪,减员不减残疾人的承诺,全年无一名残疾职工下岗,同时还安置129名残疾职工上岗。
(五)法律维权工作成效明显。为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我们不断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保证残疾人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发挥法律援助中心的作用,为广大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使残疾人当事人能够得到必要的、及时的法律服务。2009年8月底,大石桥市永安镇永安村的高静反映其肢体残疾的姐姐
因与邻居违章建房严重遮挡光线和视线的问题,曾经诉诸法律,但胜诉后一直未执行。我们当即帮她联系了法律援助中心,并且亲自参加协调,经过大量的工作终于使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今年9月初,高静的姐姐来残联换发残疾人证,说到自己的现状,儿子刚刚完婚,生活富足安定,对残联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也使我们再次受到教育,其实对残疾人的关爱和帮助也许很微小,但却深深的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心态。
为进一步做好残疾人信访工作,我们转变工作思路,变上访为下访。深入镇区、村(社区)了解情况,及时解决问题,排解纠纷,化解矛盾,一年来没有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四、以大力解放思想为动力,进一步创新了残疾人工作的思路。
针对残疾人需求多样性、困难多重性和任务艰巨性的特点,我们以思想再解放、思路再开拓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好残疾人各项工作。
其一是针对贫困残疾人看病难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对患病的特困残疾人,我们与陆合医院协商,由残联领导和陆合医院院长亲自带队,深入到大石桥市官屯镇南山村,为6名包扶户义诊。为3名重症患者建立了家庭病房。对残疾人骨伤病患者,我们与陆合医院合作,在全市开展了“救助百
名骨伤病患者”活动,现已救助37名骨伤病患者,在社会上和残疾人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其二是减轻残疾人负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市第二代残疾人证换发工作是5月20日开始的,根据上级残联的规定,办理残疾人证需要8张照片,收取工本费。我们想到,对于一些贫困残疾人来说即使很少的钱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于是,我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将照片直接打印在表格上,这样只需要2张照片就可以满足办证的需要,不再向残疾人收取工本费,减轻了残疾人的负担,同时又大大提高了办证的效率。仅此一项,就能为我市残疾人节省费用48.3万元。
其三是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使用,打破常规,拓展功能。2008年8月,我市3100㎡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实现了我市近4万残疾人多年的夙愿。但如何利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能,是我们一直都在探讨的问题。一年来,我们牢记省残联张翠玉理事长的指示,“服务中心是为残疾人服务的,不是我们用来办公和享受的。”因此,3100㎡的大楼,办公只用了不到200㎡,其余场地我们建立了康复训练指导站、电脑培训室、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和教室。基本上满足了残疾人培训、康复训练、娱乐活动的需求。今年9月,省残联理事长张翠玉同志到大石桥调研,她看了服
务中心使用情况后,高兴地说:“你们一切从残疾人的需求出发,充分发挥了服务功能,我看方向是对的。”
存在问题:
一、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上做的还不够。部分同志在工作中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创新意识。在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遵循老套路,缺少变通。主要原因还是思想认识问题,还需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二、残疾人专职委员的作用发挥还不明显。我们虽然在各村(社区)设立了残疾人专职委员,但大部分都是有名无实,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主要原因,一是待遇问题没解决,二是培训没到位。
几点体会:
1、要想不断推进我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必须树立舆论引导、政府主导的理念。多年来,大石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残疾人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向残疾人工作倾斜,残疾人工作实现了“四个纳入”。相关部门和新闻媒体都十分支持残疾人工作,主动参与重大活动及重点工作的策划和宣传报道,使全社会扶残助残的意识不断增强,这是推进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2、要想提升残疾人工作的水平,必须树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理念。残疾人工作是一项事业,必须努力做大做
强,不能按部就班混日子,也不能“等、靠、要”讲条件。而是要用前瞻的眼光,创新工作的胆略,想千方设百计把工作做好,而不是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3、要想满足残疾人的“三最”需求,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处处为残疾人服务”的理念。我们在做任何决策时,都要设身处地,站在残疾人的角度出发,看看残疾人是否答应,看看残疾人是否满意。我们创新办证方法,引进项目等工作,出发点就是能为残疾人做点什么,解决点什么,因此很受残疾人欢迎。
下工作打算:
一、抓好思想教育,转变工作思路,结合我市残疾人工作实际,努力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
残疾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针对残疾人“三性”,即特殊性、多样性、类别性的特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探索规律,不断增强工作的实效性,政策的实用性和方法的独创性。本着事一切为残疾人所想,钱一切为残疾人所花,福一切为残疾人所谋的思路,想千方设百计做好残疾人工作。
二、抓好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活动,确保按时限接受中残联的验收,努力在自选动作上下功夫。
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搞好分工,抓好落实。残联所有人员要包村包社区,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抓好落实,绝不走过场。2010年3月底前,要基本实现所有指标的完成;4月份由领导小组进行检查验收;5月份是调整补充整改阶段;6月份为报请阶段。整个工作要实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
三、抓好三级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落实好编制、待遇、培训问题,努力在发挥职能作用上下功夫。
一是请示编办下文,使十八个镇区的残联理事长名正言顺。明确理事长的职责,理顺管理权限。二是筹集资金,保证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工资待遇问题,使其真正成为一个岗位。三是搞好镇区残联理事长、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培训工作,做到意义明确,职责清晰,作用明显。
四、抓好残疾人的“三最”问题,制定好残疾人的各项优惠政策,努力在残疾人心满意足上下功夫。
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解决残疾人基本需求和维护残疾人基本权益的民生工作。只有“三最”问题解决的好,残联才能获得广大残疾人的拥护和信赖,才能获得市委、市政府的重视。
1、要解决好残疾人医疗问题。一是继续发挥陆合医院的作用,对残疾人看病就医所发生的医疗费减免20%,二是
协助医保部门,做好重度残疾人的免费参保工作,做到应保尽保,不漏一人。三是争取将我市残疾人康复费用纳入医保的报销范围。
2、要开展好残疾人日间照料工作。具体要分三步走:第一步要立足现实,协助各社区开展日间照料服务,2010年上半年要在5个社区抓好试点工作;第二步,发挥“电子保姆”呼叫服务中心的作用,为5个镇区,250名重度残疾人开展日间照料服务;第三步,争取政府将残疾人托养照料服务纳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让有需求的残疾人尽快享受到托养照料服务。
3、要制定好大石桥市《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根据(中发[2008]7号)、(辽委发[2009]4号)和(营委发[2009]18号)文件精神,在2010年初要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实施意见,要做到内容具体,操作性强,确实能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问题。
五、抓好扶贫基地建设,利用好各项优惠政策,努力在科技扶贫上下功夫。
与企业家合作,争取政府支持,建立大石桥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逐渐形成“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使
残疾人通过培训、创业、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实现对残疾人救济型向自主创业型转变。
六、抓好残疾人文体活动。挖掘人才、培养人才,努力在活跃残疾人业余生活上下功夫。
一是与有关部门配合,挖掘发现各镇区的残疾人文体人才。二是与一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作,有针对性地培养残疾人文体骨干。三是组织开展一次残疾人运动会,二次文艺演出,三次书法绘画比赛。达到残疾人文体活动活跃,残疾人文体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一年来,我们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省、市残联的部署和要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很好地完成了残疾人的工作,我们深感欣慰。新的一年,新的任务,我们决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残联基层残疾人工作会议精神,真抓实干,为推进我市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而努力。
大石桥市残联 2009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