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铁路通信系统接入网施工技术(全文5篇)

时间:2019-05-14 04:43: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铁路通信系统接入网施工技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铁路通信系统接入网施工技术》。

第一篇:浅析铁路通信系统接入网施工技术

浅析铁路通信系统接入网施工技术

【摘要】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铁路通信系统也需要与此同步匹配。目前铁道通信部门采用人机控制技术实现了通信传输技术和接入网技术网的融合,使得铁路专用通信系统能够为人们带来相对比较准确且较为可靠的优质服务。然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铁道通信部门需要继续投入到通信系统接入网的研究中去,来满足人们对通信业务的巨大需求。

【关键字】 铁路通信系统 接入网 施工方案

一、前言

随着网络通信业务的大力发展,人们对于网络通信的需求不断加强。一次为背景,我国铁道部门采用人机控制的方式,最终实现了铁路通信传输技术和接入技术的完美结合。然而,随着人们对通信业务需求量的进一步扩展,铁道部门必须考虑对其接入技术进行更新,以满足目前甚至是以后人们巨大的网络通信流量需求。

二、铁路通信系统接入网工程技术概况

2.1 铁路通信系统接入网技术的特点

铁路通信系统的结构主要分为三层。其中处在最上层的是干线长途传输网,而位于最下层是区段和地区传输网,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是中间层,它是各个局线长途和部分区段的传输网。在这三层中,最核心的是最上层以及中间层部分,本文所探讨的接入网技术主要指的就是区段和地区传输网。

与传统的通信网络相比,铁路通信专用网络系统的主要特点包括:线长、点多、支线多、维护难度大、组网复杂、成本较高等。因此,通路通信传输系统的接入网方式与传统的电信网络也是不一样的。比如音频专线板,而且可以模拟的用书比较少等。这些独特之处都可以保证铁道通信网络能够比较安全平稳的运行。

2.2铁路通信系统接入网技术的应用

目前,铁道通信系统接入网的主要接入技术有两种:(1)有线接入。有线接入技术的种类比较多,比如说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多路数字图像信号的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技术;光纤用户环路技术;高速率数字用户环路技术等等。(2)无线接入技术。无线接入网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用户终端和交换点之间的全部环节都使用无线接入方式来实现通信传输功能。目前主要的无线接入方法有集群通信方式,这种方式对资源的利用率比较高,而且服务质量非常高,但是容易受到电磁干扰,所以在保密方面效果不佳;CDMA 移动通信方式;GSM 移动通信方式,这种方式在我国发展的较为成熟,而且经过多年的实践说明,GSM-R相较于其他的方式来说,更适用与我国的铁路通信无线接入技术。

三、铁路通信系统接入网施工方案研究

3.1有线接入网施工方案研究

在有线接入网技术中目前流行的三种材料是金属线、光纤以及混合线。下面分别对这三种材料的施工方式加以阐述。1)金属线接入网技术。主要分布在一些使用铜线用户的电缆上,所以需要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扩充金属线的容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技术方案是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技术以及用户线增容技术。2)光纤接入网技术。主要是旨在主干网络线路中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实现手段包括:无源光网络技术,主要利用无源光功率分配器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功能;光纤环路技术,通常采用全数字传输形式来传输通信信息;SHD 技术、光纤入复用技术等。3)混合接入网技术。主要的实现方案有两种:混合光纤同轴网技术,一般使用副载波调制方法,系统带宽通常是750MHZ;混合光纤ADSL技术,一般使用离散多音频线路编码技术(DMT)、无载波调幅调相技术(CAP)来实现。

3.2无线接入网施工方案研究

无线接入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固定无线接入技术,通常情况下,卫星系统、本地多点分配业务类型、一些新兴的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中会采用这种接入方式;还有一种是移动无线接入技术,主要的使用场合有:数字增强无绳通信系统(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DECT),全球移动或个人业务通信技术等。

四、铁路通信系统接入网发展趋势研究

目前无论是共用网还是铁路通信专用网络都面临着通信业务需求量不断扩增的局面,扩充现有网络的容量,完善现有网络的铺设线路以及接入技术等。如果两种网络各自施工的话,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施工成本等。基于这些,铁路专用网与公用网两者彼此融合,必然是未来铁路通信网络的发展方向。两者联起手来,将我国的通信网络覆盖面更加广泛,充分利用两者的技术及人力资源。以后,对于乘客来说,除了在铁路信号覆盖的区域可以使用通信业务之外,在公共网覆盖的范围内也可以满足通信业务的需求。

结语:面对通信行业面临的挑战和变革,通信系统的有线、无线接入网技术分别称为当前全球通信行业的研究热点。而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强,争取早日实现铁道通信系统全面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 宋?x.铁路通信系统接入网施工技术探析[J].中国新通信,2015,(08): 43112.[3] 徐佳明.铁路通信系统接入网施工技术[J].信息系统工程,2012,(03): 138-139.

第二篇:铁路调度通信系统

1、什么是共线方式?

答:枢纽主系统与多个车站分系统是通过E1数字中继接口连接的(中间经过数字传输通道如光缆、SDH/接入网等)

2、什么是星型方式?

答:每个车站分系统对应于枢纽主系统都有自己独享的2M资源接入各种业务。这种方式以大量的2M资源换取其较高的安全性。

3、什么是混合方式?

答:在数字环中串接的车站分系统数较少,每个车站分系统有自己独享的时隙,这种方式在资源利用率方面界于星型方式与共线方式之间。

4、操作台功能有哪些?

答:(1)具备单呼、组呼和全呼功能。(2)24/48可定义单呼、8个功能键(可扩展),12个数字键。(3)呼叫状态显示。(4)双色灯显(红、绿灯指示含义)。(5)液晶显示屏。(6)会议功能。(7)电子复述功能。(8)台间联络功能。

5、会议板的功能是什么?

答:系统提供8组240方多方会议功能。同时提供与接口模块层的接口驱动电路。

6、车站分系统后台如何组成?

答:车站分系统由分标准层和模拟接口层组成。

7、共电板有哪些部分组成?

答:共电板由通讯单元、共电接口单元、交换网等部分组成。

8、车站分系统由哪些组成?

答:由分主控板、分数字板、U口板、共电板、选号板、接口板、磁石板、环路板、电源板、数据通信板等组成。

9、分主控板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分主控板由主处理机系统(80186)、时钟提取单元、交换单元、会议单元、通信单元、处理机接口单元、告警单元、主/备控制单元等组成。

10、分数字板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分数字板由单T接线器、通信单元、会议单元、E1接口单元、时钟单元、音信号单元、主/备切换逻辑单元、接口驱动和控制单元组成。

第三篇:各种接入网技术论文

宽带接入网论文

姓名:

班级:通信0801

学号: 07

各种接入网技术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各种新业务特别是宽带综合业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一系列接入网新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包括应用较广泛的以现有双绞线为基础的铜缆新技术、混合光纤/同轴(HFC)、网技术和混合光纤/无线接入技术、无线本地环路技术(WLL/DWLL)及以太网到户技术[ETTH(光纤到路边、光纤到大楼、光纤到Anywhere的统称)+ETTH]。关键字:ADSL 光纤 无线 以太网接入

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电信业务向综合化、数字化、智能化、宽带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人们对电信业务多样化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同时由于主干网上SDH、ATM、无源光网络(PON)及DWDM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使用,为实现话音、数据、图象“三线合一,一线入户”奠定了基础。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增加业务类型,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电信专家和运营商日益关注研究的课题,“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是大家最关心的焦点。因此,接入网成为网络应用和建设的热点。所谓接入网是指骨干网络到用户终端之间的所有设备。其长度一般为几百米到几公里,因而被形象地称为“最后一公里”。由于骨干网一般采用光纤结构,传输速度快,因此,接入网便成为了整个网络系统的瓶颈。接入网的接入方式包括铜线(普通电话线)接入、光纤接入、光纤同轴电缆(有线电视电缆)混合接入、无线接入和以太网接入等几种方式。双绞线为基础的铜缆新技术。当前,用户接入网技术主要是由多个双绞线构成的铜缆组成。耗资较大,怎样发挥其效益,并尽可能满足多项新业务的需求,是用户接入网发展的主要课题,也是电信运营商应付竞争、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主要手段。发展新技术,充分利用双绞线,是电信界始终关注的热点。所谓铜线接入技术,是指在非加感的用户线上,采用先进的数字处理技术来提高双绞线的传输容量,向用户提供各种业务的技术,主要有数字线对增益(DPG)、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HDSL)、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甚高数据速率用户线(VDSL)等技术。

混合光纤/同轴(HFC)网。混合光纤/同轴网是一种基于频分复用技术的宽带接入技术,它的主干网使用光纤,采用频分复用方式传输多种信息,分配网则采用树状拓扑和同轴电缆系统,用于传输和分配用户信息。HFC是将光纤逐渐推向用户的一种新的经济的演进策略,可实现多媒体通信和交互式视象业务。目前,包括ITU-T在内的很多国际组织和论坛正在对下一代的结合和ATM的数字HFC系统进行标准化,这必将会进一步推动其发展。一种光纤到楼、光纤到路边、以太网到用户的接入方式。它为用户提供了可靠性很高的宽带保证,真正实现了千兆到小区、百兆到到楼单元和十兆到家庭,并随着宽带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可平滑升级实现了百兆到家庭而不用重新布线。完全实现多媒体通信和交互式视象业务等业务。如海军莲宝二里生活小区宽带接入系统采用此技术。

无线用户环路接入网。无线用户环路又可称为“无线用户接入”,它是采用微波、卫星、无线蜂窝等无线传输技术,实现在用户线盲点偏远地区和海岛的多个分散的用户或用户群的业务接入的用户接入系统。它具有建设速度快、设备安装快速灵活、使用方便等特点。在使用无线的情况下,用户接入的成本对传输距离、用户密度均不敏感。因此对于接入距离较长,用户密度不高的地区非常适用。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是一种通过现有普通电 话线为家庭、办公室提供宽带数据传输服务的技术。ADSL即非对称数字信号传送,它能够在现有的铜双绞线,即普通电话线上提供高达8Mbit/s的高速下行速率,{由于ADSL对距离和线路情况十分敏感,随着距离的增加和线路的恶化,速率会受到影响}远高于ISDL速率;而上行速率有1Mbit/s,传输距离达三到五千米。ADSL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铜缆网络(电话线网络),在线路两端加装ADSL 设备即可为用户提供高宽带服务。ADSL的另外一个优点在于它可以与普通电话共存于一条电话线上,在一条普通电话线上接听、拨打电话的同时进行ADSL传输而又互不影响。用户通过ADSL接入宽带多媒体信息网与因特网,同时可以收看影视节目,举行一个视频会议,还可以很高的速率下载数据文件,这还不是全部,你还可以在这同一条电话线上使用电话而又不影响以上所说的其它活动.安装ADSL也极其方便快捷。在现有的电话线上安装ADSL,除了在用户端安装 ADSL通讯终端外,不用对现有线路作任何改动。使用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技术,通过一条电话线,以比普通MODEM快一百倍浏览因特网,通过网络学习、娱乐、购物,享受到先进的数据服务如视频会议、视频点播、网上音乐、网上电视、网上MTV的乐趣,已经成为现实。

光纤接入是指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全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体。光纤接入可以分为有源光接入和无源光接入。光纤用户网的主要技术是光波传输技术。目前光纤传输的复用技术发展相当快,多数已处于实用化。复用技术用得最多的有时分复用(TDM)、波分复用(WDM)、频分复用(FDM)、码分复用(CDM)等。根据光纤深入用户的程度,可分为FTTC、FTTZ、FTTO、FTTB、FTTH等。光纤通信不同于有线电通信,后者是利用金属媒体传输信号,光纤通信则是利用透明的光纤传输光波。虽然光和电都是电磁波,但频率范围相差很大。光纤接入网是指接入网中传输媒介为光纤的接入网。光纤接入网从技术上可分为两大类:有源光网络(AON,Active Optical Network)和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有源光网络又可分为基于SDH的AON和基于PDH的AON;无源光网络可分为窄带PON和宽带PON。由于光纤接入网使用的传输媒介是光纤,因此根据光纤深入用户群的程度,可将光纤接入网分为FTTC(光纤到路边)、FTTZ(光纤到小区)、FTTB(光纤到大楼)、FTTO(光纤到办公室)和FTTH(光纤到户),它们统称为FTTX。不是具体的接入技术,而是光纤在接入网中的推进程度或使用策略。接入环路的三种系统结构分别为FTTN、FTTC和FTTH在网 络发展过程中,每种结构都有其应用和优势,而目在经济地向全业务问演进过程中,每种结构都是关键的一环。FTTN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是它将光纤进一步推向用户网络。它建立起一个接太平台,能提供话音、高速数据和视频业务给众多的家庭而不需要完全重建接入环路和分配网络。根据需求,可以在光纤节点处增加一个插件,即可提供所需业务。在因业务驱动或网络重建使光纤节点移到路边FTTC或家庭(FTTH)之前,FTTN将叠加于并利用现有的铜线分配网络。这种网络结构的基本要求是为了提供宽带或视频业务,节点与住宅的距离应当在4000到5000英尺的范围内。而当今的节点一般的服务距离可达12000英尺。因此,每个服务区需要安装3到5个FTTN节点。FTTC或FATH光纤(光纤几乎到家)比FTTN多几个优点。当采用FTTC重建现有网络时,可消除由电缆传输可能带来的误差。它使光纤更深入到用户网络中,这可减少潜在的网络问题的发生和由于现场操作引起的性能恶化。目前FTTC是最健壮和“可部署的”的网络,是将来可演进到FTTH的网络。它同样是新建区和重建区最经济的网络建设方案。

无线接入是指从交换节点到用户终端之间,部分或全部采用了无线手段。典型的无线接入系统主要由控制器、操作维护中心、基站、固定用户单元和移动终端等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所完成的。控制器通过其提供的与交换机、基站和操作维护中心的接口与这些功能实体相连接。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处理用户的呼叫(包括呼叫建立、拆线等)、对基站进行管理,通过基站进行无线信道控制、基站监测和对固定用户单元及移动终端进行监视和管理。操作维护中心负责整个无线接入系统的操作和维护,其主要功能是对整个系统进行配置管理,对各个网络单元的软件及各种配置数据进行操作:在系统运转过程中对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监测和数据采集;对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进行记录并告警。除此之外,还可以对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基站通过无线收发信机提供与固定终接设备和移动终端之间的无线信道,并通过无线信道完成话音呼叫和数据的传递。控制器通过基站对无线信道进行管理。基站与固定终接设备和移动终端之间的无线接口可以使用不同技术,并决定整个系统的特点,包括所使用的无线频率及其一定的适用范围。固定终接设备为用户提供电话、传真、数据调制解调器等用户终端的标准接口--Z接口。它与基站通过无线接口相接。并向终端用户透明地传送交换机所能提供的业务和功能。固定终接设备可以采用定向天线或无方向性天线,采用定向天线直接指向基站方向可以提高无线接口中信号的传输质量、增加基站的覆盖范围。根据所能连接的用户终端数量的多少;固定终接设备可分为单用户单元和多用户单元。单用户单元(SSU)只能连接一个用户终端;适用于用户密度低、用户之间距离较远的情况;多用户单元则可以支持多个用户终端,一般较常见的有支持4个、8个、16个和32个用户的多用户单元,多用户单元在用户之间距离很近的情况下(比如一个楼上的用户)比较经济。移动终端从功能上可以看作是将固定终接设备和用户终端合并构成的一个物理实体。由于它具备一定的移动性,因此支持移动终端的无线接入系统除了应具备固定无线接入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移动性管理等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如果在价格上有所突破,移动终端会更受用户及运营商的欢迎。近一时期,服务提供商一直在兜售高密度光纤骨干网,企业用户也在等待这类高速服务的提交。尽管保证提供海量可用带宽的高密度光纤网已经建成,但对网络服务的需求却被封闭在基于时分复用(TDM)的本地环路接入技术的框框之内。对带宽需求不断变化的企业用户由于为增加一条T-1线路需要等待数周或因升级到T-3线路而等上几个月而感到不满。一种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解决方案将使现在正在部署的光纤带宽,能够利用软件来取代穿过僵化的基础设施的硬连线网络接入来配置多种服务,并且每种服务可以具有不同的服务水平以及软件命令远程调节的速度保证。这类以满足对多种服务额外带宽需要为目标的软件可调服务,只需几天而不是数周的时间,并且无需高昂的工程费用或现场升级就可以完成配置,在需要时可以立即精确地提供所需带宽容量。以太网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以太网非常适于从光纤网络提交软件可调节的带宽,它具有普遍的可用性并且价格低廉,可以很容易达到1Gbps的速度,并且不久可以达到10Gbps的速度。如果目前连接到家门口的光纤支持以太网技术的话,一条连接线路可以达到从每秒64K到数千兆位的任何速度,并可以用于访问所有的广域网服务。如此灵活提供的服务代表着目前DSL和基于有线电缆宽带服务之后的下一个高速技术,它们将使企业用户最终可以利用传输基础设施核心中的光纤部署。提交基于以太网的服务所需的条件是智能的光纤接入平台,这种平台使服务提供商可以从传统的基于TDM的服务迁移到优化的数据包服务,并使用户可以在提供带宽保证的多服务光纤连接上传送如IP语音这类多服务、广域传输流。

随着电信行业垄断市场消失和电信网业务市场的开放,电信业务功能、接入技术的不断提高,接入网也伴随着发展,不同的接入技术间的竞争与综合使用,以及要求对大量电信业务的支持等

参考文献:

[1]张喜云.《宽带接入网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02 [2]雷维礼.《接入网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8 [3]韦乐平.《接入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06 [4]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接入网技术答案

第一章

1、如何理解“last mile”和“first mile”

答:接入网技术的发展却相对滞后,而长期被人们视为“最后一英里”(Last Mile)或“第一英里”(First Mile)

“最后一英里(Last-mile)”是指从光节点到每个用户家庭之间不大于2公里的距离,“第一英里”指的是用户端到电信运营商局端设备的这一段连接,这段连接从使用者的角度是最先一英里。

2、从提出接入网概念到标准发布,接入网经历怎样的发展历程(P3)

答:①1975年,英国电信营运商BT在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会)第一次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接入网组网概念。

②1976到1977年在Manchester,Scotland and London地区进行组网的可行性试验和推广应用。

③、1978年,CCITT第二次研讨会正式肯定这种组网方式,命名为“接入网组网”技术,并编入“电信网技术”。

④1979年,CCITT以RSC(远端用户集线器)命名者类设备并进行框架性描述,接入网正式诞生。

⑤80年代后期,ITU-T国际电联-电信标准部)制定了V1~V5系列窄带接口标准。⑥90年代初,ITU-T制定VB5系列建议宽带接口标准和接入网总体标准G.902。⑦90年代中后期,在Internet冲击下,产生NII和GII概念。

⑧2000年IP接入网总体标准Y.1231诞生。

⑨当前,ADSL,cable,modem和以太网接入技术生等新兴技术盛行。

第二章

3.对于G.902标准,请回答以下问题:

(1)是基于何种网络的接入网标准? 电信网络

(2)结构怎么样?接口名称及接口的功能有哪些?

(3)有哪些功能?有哪些特点?

(4)UNI与SN之间是何种关系?

UNI与SN的关联是静态的;

(5)核心网与业务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6)如何评价G.902建议?

4.对于Y.1231标准,请回答以下问题:

(1)是基于何种网络的接入网标准? IP网络

(2)结构怎么样?接口名称及接口的功能有哪些?

(3)有哪些功能?有哪些特点?

(4)IP使用者与IP服务提供者之间是何种关系?

(5)IP接入网、IP核心网和IP服务提供者三者之间是何种关系?这种关系对接入网的发展有何影响?

5.Y.1231与G.902建议相比有哪些优势(P17)

答:

①IP接入网包含有交换功能和IP接入控制功能。

②IP接入网提供传送功能,可以独立于业务,从而使接入网的传送、业务、控制三者相对独立,符合现代电信网络的封装趋势。

③IP接入网每种接口有多种业务,给用户动态选择ISP的权利。

④IP接入网实现了接入网和核心网的分离。

第三章

6.IEEE 802.3ah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

规定以太接入网相关技术的标准

7.IEEE802.3ah标准规定了哪几种物理接口,各自的特点(P31)

答:①单模光纤P2P模式:运行在电信营运商的点到点接入光纤上,数据传输速率 可为100Mb/s或1Gb/s,传输距离要大于10km。

②单模光纤P2MP模式:运行在电信运营商的点到多点接入光纤上,数据传输速率 为1Gb/s,传输距离可达10km或20km。

③市话铜缆模式:运行在电信运营商的市话接入铜缆上,数据传输速率为2Mb/s,传输距离小于2.7km。

④驻地网铜缆模式:运行在驻地网运营商的接入铜缆上,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s,传输距离为750m,可以数话同传。

第四章

8.光接入网的组成和结构是怎样的,各部分的功能有哪些(P41 图4-3)

答:光接入网一般是一个点到多点的结构,包括光线路终端(OLT)、光分配网(ODN)、光网单元(ONU)和适配功能(AF)。

OLT:面向网络侧为OAN提供与中心局设备的接口,完成光电交换,同时提供ODN的光接口。

ODN:位于OLT和ONU之间,提供光传输技术。

ONU:在用户侧提供用户到接入网的接口,完成光电交换,同时连接ODN。

AF:为ONU和用户设备提供适配功能。

9.APON、GPON及EPON的结构及特点各自是怎样的,比较三者异同点?

APON特点:①、以ATM技术为基础。②、标准化程度高,使得大规模生产和降低成本为可能。③、物理层采用PON技术,链路层采用ATM技术。

GPON特点:更高效,高速,提供从622.080Mb/s到2.4Gb/s的可升级的框架结构,支持上下行不对称速率。

EPON特点:在与APON类似的结构和G.983的基础上,物理层仍采用现成的PON技术链路层以太帧代替ATM帧,构成一个可提供更大带宽,更低成本和更宽业务能力的新的集合体。

第五章

10.ADSL接入的组成与结构是怎样的?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答:

ADSLAM:ADSL接入复用器;

ATU-C:ADSL局端传输单元;

ATU-R:ADSL远端传输单元;

TE:终端设备。

功能:

ATU-C和ATU-R都属于ADSLmodem设备。ADSL通过ATU-C和ATU-R之间占用的不用频带发送数据;

ADSLAM是一个复用器,相当于多个ATU-C;

11.请说明DMT的基本思想,以及DMT是怎样提高ADSL抗干扰能力的?

答:DMT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它将信道分成了若干个独立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分别进行QAM调制;

DMT发射机将数据调制到一系列的子载频上,再将这些子信道加在一起作为一个“DMT”符号发送到线路上。在发送DMT符号之前,DMT预先发送一个训练序列,根据子信道发送数据的能力,将数据自适应的分配给各子信道。不同子信道,传送能力不同,分配到的比特数也不同。这样可以避开噪声大得频谱区。

12.ADSL.lite与ADSL相比,结构有何不同?性能有何变化?

答:ADSL.lite结构中只有在局端有POTS分离器,在用户端没有。

ADSL.lite兼容性好,传输速率下降但传输距离增加了,最长可至7Km,提高了覆盖范围,定位于Internet接入,主要支持IP业务。

第六章

13.HFC的组成和结构是怎样的?HFC网络面临哪些问题?

答:P99;上行信道噪声问题,可靠性问题,安全性,以及操作、管理和维护等方面问题。

14.CM接入采用什么带宽分配机制?如何进行带宽分配?

答:发送器使用5MHz~42MHz上行信道,将用户发向头端信息调制到该频段的某个6MHz宽的频道内发送,而其接收器除了能调谐出模拟电视信号,还要在450MHz~750MHz频带范围内解调出数字信息。,一般在上行信道使用正交相移键控,在下行信道使用正交振幅调制。

第七章

15.无线接入技术的特点有哪些?

答:无线接入的 灵活、方便、快捷、不受线缆约束,但是速率慢、不稳定、信号差,比较昂贵。

16.目前有哪些无线接入技术,各自的特点是什么(P122)

答:

①WLAN,一种是用无线传输的局域网技术,网络覆盖半径约为100m,工作在2.4GHz和5GHz频段。

②WMAN,一种城域接入网络,覆盖半径为10km到几十km。

③WWAN,不直接使用物理介质,基于已有的通信设施构建的,基于移动通信这一强大的广域通信设施实施广域网接入。

④卫星接入技术,覆盖范围广。

⑤WPAN,工作于服务10m范围的“个人区域”具有IEEE802.15标准。

第八章

17.无限局域网标准中规定了哪几种网络结构?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基础设施架构:对应于基于AP的组网方式;

对等结构:没有中心点,组网设施相对简单,健壮性很强,对应于Ad_Hoc组网方式。

18.IEEE 802.11标准中定义了哪两种访问方式?各自的访问机制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

分布式协调功能DCF:基于分布式控制的竞争式共享介质方法,采用CSMA/CA—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技术。

点协调功能PCF:集中式的控制方法,在基础设施架构网络中,设置一个协调点采用轮询机制控制所有站点对信道的访问。

19.无限局域网的MAC层的主要功能有哪些?(P137)

答:(为在共享介质上的对等实体之间交换MAC协议数据单元)

(1)无线介质访问控制

(2)关联:站点之间相互确定网络参数,建立通信关系

(3)认证和保密

(4)分段

(5)多速率支持

20.无限局域网的安全协议有哪些?各自有哪些特点?(P154-157)

答:CSMA/CA协议:以竞争方式共享信道,具有成本低、灵活性强的特点,能够很好的适应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

EAP协议:封装协议,通过EAP,认证系统不去解读认证信息,从而隔离在客户和认证服务系统之外,成为“透明”信道。

第九章

21.IEEE802.16定义了哪两种系统结构,各自的组成及特点,各部分功能是什么(P173)答:

一)PMP接入结构

组成:一个或多个BS,若干SS,可选的RS(中继站),还包括系统内部BS之间的链路。特点:SS只能直接接入BS或通过RS接入BS,而SS之间没有直接互连接口,SS之间不能通过无线链路直接通信,所有SS发送的信息都必须通过BS(或RS)进行转发,SS也只接收来自BS(或RS)的信息。

功能:

①BS和SS,基站和用户站。②RS,用于对BS与SS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

③F接口,FBWA与核心网络的接口。④G接口,FBWA与用户端系统的接口。

⑤核心网络,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互连多个BS,并负责实现多个BS之间的路由。

二)mesh接入结构

组成:如PMP结构

特点:一部分SS具有中继转发功能;增强了网络的鲁棒性,有效地避免了PMP中有是可能出现的SS孤点情况。

功能:如PMP结构,另SS增加了中继转发功能。

21.IEEE 802.16的MAC层分为哪几个子层?各子层的功能有哪些?

答:

业务汇聚子层:通过MAC SAP使用MAC公共子层提供的服务。同时通过CS SAP向高层提供

服务;

MAC公共子层:解决①一个基站或用户站如何和何时开始在信道中发送信息②如何向上层提供有质量保证的服务③如何对上行方向的传输提供带宽请求、带宽分配以及竞争分解机制等问题;

加密子层:提供加密和认证功能,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

第十章

22.无线广域网接入有哪些特点?

答:服务范围宽至全球、基于现有的基础网络实现的;接入速率受限于基础网络,实现技术复杂;无线广域接入是最灵活、最自由的接入方式。

23.GPRS的系统结构是怎样的?在GSM增加了哪些设备?

答:分组控制单元、GPRS服务支持节点和GPRS网关支持节点。

P209

第十一章

25.用户接入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哪些内容,其中最重要和核心的内容是什么(P226)答:①、认证,授权和记账的AAA管理。②、QoS管理和安全管理。

最重要和核心内容是:AAA功能。

26.涉及用户接入管理的协议通常有那几种,各自的作用(P230)

答:

①RADIUS协议,通过NAS和RADIUS服务器的交互执行认证,授权,记账等功能。②PPPoE等PPP协议族,对以太网用户而言是IEEE802.1X协议,其承载有用户信 息,接入界面信息,交互认证信息等,在用户与NAS之间传送是一种链路级协议。③PAP、CHAP协议等认证协议,在用户与NAS之间交互,通过提供用户名、口

令密码及可能使用的非常复杂的加密算法,在用户和NAS之间相互进行身份认证,以达到可能接入的目的。

第十二章

27.用户接入管理协议模型是怎样的,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P232)

接入链路协议:

用户与BAS间的链路协议,不仅要提供链路通信服务,更重要的是能提供或便于实现基于用户的接入控制功能。该协议通常作为接入认证/控制协议的承载协议。

接入认证/控制协议:

主要用在用户和BAS之间用来实现对用户的认证和接入控制。

接入管理协议:

主要用在BAS和接入管理服务器之间,用来实现对用户的认证、授权和账务管理,即AAA管理。

28.比较PAP和CHAP协议的优缺点?

答:CHAP的认证比PAP更安全,但认证时间和分组开销都比PAP多。

29.IEEE 802.1X协议的模型是怎样的?各部分功能是什么?

答:

(1)客户系统:运行802.1X客户软件的用户终端系统

(2)认证系统:提供授权的接入服务

(3)认证服务器系统:为认证系统提供认证服务,例如AAA服务器

第五篇:铁路通信施工规范1

铁路通信施工规范

----通信站设备安装

一般规定

1、通信站通信设备安装一般应包括:通信传输设备、电话交换设备、电源设备、专用通信设备和电报所电报设备等。

2、通信站施工前应对房屋建筑装饰工程以及给排水、供电、通风、采暖和空调等设备进行检查。

3、根据设计文件核对预埋管线、支持件、预留孔洞、沟槽、基础等,应符合要求。电缆槽盖板应严密,槽底应平整无渗漏水;当需要开凿墙壁、地面时,应征得有关单位同意后施工。

4、设备安装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开箱检查:

①设备程式、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或订货合同的规定;设备所附带的产品出厂文件和图纸、产品合格证和检验单、零附件和备品等,应按照装箱单详细清点、做好记录;文件图纸、检验单、合格证和备品等,在完工移交时,应移交给运营接管单位。

②设备和附备件、机内氖元部件及机内布线应齐全完整,机体无弯曲变形、无元部件脱落或螺栓松脱,布线绑扎整齐无散落,无活动和断头现象,机体无受潮发霉及锈蚀现象,镀层和漆饰应完整。③试验设备应齐全、无损伤。

5、铁件加工应做到标准化、系列化。

下载浅析铁路通信系统接入网施工技术(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铁路通信系统接入网施工技术(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铁路通信技术维护规则

    铁路通信技术维护规则 1987年铁电务(1987)401号总则 铁路通信是指挥列车运行,组织铁路运输生产,提高效率,保证安全,传输各种信息及公务联络的重要设施。通信部门各单位要以现代......

    新世纪的移动通信与接入网技术(一)

    新世纪的移动通信与接入网技术(一) 第一代蜂窝无线通信系统是频分复用(FDM)模拟系统。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移动电话机的体积粗大笨重。因此有人预言移动技术不会有很大的发......

    GPON技术在通信接入网中的应用研究

    GPON技术在通信接入网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宽带的需求逐年提升,而传统的接入网技术因为其中本身较多,实现改革已成为必然。目前,以GPON接入网技术的应用......

    电力10kV通信接入网技术体制选择分析

    电力10kV通信接入网技术体制选择分析 摘 要:本文通过对光纤通信技术中的SDH/MSTP、光Modem、工业以太网、xPON和无线通信技术中的WiMAX、McWill技术、230电力无线宽带、公网3......

    通信一班--接入网期末试题

    接入网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单选题 1. “最后一公里”可理解为( )A A、局端到用户端之间的接入部分 B、局端到用户端之间的距离为1公里 C、数字用户线为1公里 D、数字用户环......

    新世纪的移动通信与接入网技术(二)(精选五篇)

    新世纪的移动通信与接入网技术(二) 无线互联网目前,互联网上存贮了大量信息,若移动用户能够方便地利用这些信息,将会带来很大的便利。许多手机用户将会在装配WAP和无线Java后实现......

    铁路通信系统副总经理述职报告

    铁路通信系统副总经理述职报告 铁路通信系统副总经理述职报告2007-02-09 07::40述职报告 分公司成立于XXXX年的3月12日,自己任主管建设和市场经营的副总,在X成立前,曾先后任XX,X......

    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附---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以下简称GSM-R)是铁路专用移动通信网,是直接为铁路运输生产和铁路信息化服务的综合通信平台。是 无线铁路通讯经济全面的解决方案。 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