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移动通信用环行器隔离器的新近发展-2012.11
移动通信用环行器隔离器的新近发展
发布:2012-11-19 | 作者:-- | 来源: -- | 查看:8次 | 用户关注:
1前言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灵活、多样、方便的通信手段已使人类居住的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据日本电子工业振兴会预测,2010年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市场将达34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7.4%,其中通信设备工业市场将达到3636.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6.6%;电子整机销售年均增长4.6%,电子元器件年均增长率为6.7%。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今后十年将保持3倍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即年均增长率20%的速度发展
1前言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灵活、多样、方便的通信手段已使人类居住的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据日本电子工业振兴会预测,2010年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市场将达34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7.4%,其中通信设备工业市场将达到3636.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6.6%;电子整机销售年均增长4.6%,电子元器件年均增长率为6.7%。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今后十年将保持3倍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即年均增长率20%的速度发展,现代通信与网络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可见国际国内通信产业市场特别是国内市场多么的巨大。
现代通信分为有线与无线两大类,移动通信属无线通信之列。那么移动通信是什么呢? 移动通信系指移动用户之间、移动通用户与固定站之间或移动台之间的一种通信,如图1所示。
它已经历了模拟语音移动通信(第一代)、数字语音移动通信(第二代)如GSM、CDMA两代,现已进入了能覆盖全球的多媒体通信——第三代,其主要特点之一是可以实现全球漫游,使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任意人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将来还要发展到第四代——高速移动通信。这些系统都属于无线通信之列,它们都要采用微波作为传输手段,因此微波铁氧体环行器、隔离器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器件。
环行器/隔离器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主要是在基台(站)和移动台系统中。而在基台和移动台中主要作收、发信机的天线共用装置(双工器或多工器),在发射和接收系统中作功率放大器、开关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隔离以及在测量系统中起去耦作用。2移动通信用电子元器件的技术发展趋势及对隔离器的要求[2][1] 2.1技术发展趋势 移动通信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普及世人瞩目,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已成为个人通信的必备工具。在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速度更是普及、惊人。
在当今移动通信设备向小型、轻量、薄型、高频、低功耗、多功能、高性能的发展过程中,对电子元器件提出了相应的甚至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了电子元器件的进步,同时又推动了移动通信电子设备的更新与提高。那么移动通信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呢? 2.1.1高频化
移动电话从800MHz、1.5GHz向1.9GHz、2GHz等更高频段发展,电子元器件也必需满足高频使用,还必需使用无引线的表面贴装(SMT)即片式元件。2.1.2低功耗
便携电话通话时间的长短与电池的容量和机内元器件的功耗密切相关。为延长电池寿命,元器件的功耗应尽量小。2.1.3小型、轻量化
为满足整机小型轻量化的要求,射频部分要使用MMIC、LSI的高集成技术,相应的元器件必需片式化,而且其尺寸应越来越小。如大量使用的MLCC元件,由1005型趋向使用0603型、0402型。2.1.4数字化
为满足数字化要求,消除或避免来自外部和内部噪声源对数字电路的影响,要用到各类电磁兼容(EMC)片式元件,如片式铁氧体磁珠EMC元件即是。2.1.5复合化
为适应移动电话在世界不同地区使用不同频率的要求,需要开发能够满足多系统使用的小型化复合化元器件。2.1.6全球适用性
为保护环境,必需执行ISO14000标准,并且制作元器件的原材料与用后的放弃物处理,均不应污染环境。2.2对隔离器的要求
微波环行器/隔离器在移动通信设备中是不可缺少的基础件和关键件,对它的基本要求是低的插入损耗、高隔离度、宽频带、温度稳定性好、高的功率承受能力、小型轻量、低成本。用于手机时,小型轻量、低成本、高功率、低损耗显得格外重要。3环行器/隔离器在移动通信中的作用与地位[1] a.在基台中的应用:
环行器/隔离器主要用于发、收信设备系统中,起级间隔离、去藕、阻抗匹配作用(图2);若用于天线系统,可作双工器之用。b.在手持式数字电话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其环行器/隔离器的基本要求则是高性能(低插入损耗、高隔离度、宽频带、高功率及高的温度稳定性等)、小型轻量、低成本,尤其是用于手机中的器件,小型轻量与低成本显得特别重要。
用于手持式数字电话系统的环行器/隔离器同样是作天线共用器和发射功率放大器输出隔离去耦(如图
3、图4)4环行器/隔离器的主要技术性能与新近发展[1][3][4][5] 4.1 主要技术性能
移动通信的工作集中在450MHz、900MHz、1.5GHz、2.4GHz、4GHz等不同频段上,环行器/隔离器的技术性能亦应能满足其需要。
在移动通信中应用的环行器/隔离器目前可分为集中参数与分布参数两类,集中参数型比较能适宜小型化的要求,特别适用于手机上。基站用器件参数:插入损耗0.4~0.8dB 隔离度≥20dB VSWR≤1.3平均功率≥50W 工作温度为-20℃~70℃
接头形式:SMA,N形,Lab或带线,根据需要而定 尺寸:20×20,15×15,10×10,7×7mm等。手机用器件:
如前所述,手机中应用的器件最为重要的是轻薄小,低高度,薄型化,高性能,是很重要的,其主要性能如下: 插入损耗:0.5~1.0dB 隔离度:15~20dB VSWR≤1.20平均功率≥2.5W 工作温度:-10℃~70℃ 尺寸: 10×10×4,7×7×3,5×5×2mm等 4.2新近发展
为满足设备系统小型轻量化高性能的要求,移动通信中应用的环行器/隔离器也应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工作。根据基站与手机应用的不同需要简述如下。
对于移动通信用环行器/隔离器始终伴随着整机系统的发展而发展的,国内外的电子信息整机与元器件(包括电子磁性产品专业)制造厂商及其工程技术人员都在进行研发工作,下面仅就一些典型产品的近期发展作一介绍。4.2.1用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环行器/隔离器
Temex公司为满足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用具有高隔离、低插损、大功率处理能力的环行器/隔离器的需要,专为其这一应用而设计了NE3101、NE1101落人式(trop-in)和表面安装(SMT)环行器/隔离器五种产品系列,用于2080~2200MHz全球移动体系,其特点是互调失真(IMD)低,大的功率处理能力(表1)。4.2.2高功率SMT环行器/隔离器
这是Renaissance Alectronics 公司推出的SMT环行器和隔离器新产品,它是直接安装在用户的PCB板上的,工作在800MHz至2700MHz的频段内,以蜂窝市场的AMPS、GSM、DCS、PCS、UMTS等频段为目标而开发的,其特点是:低插损、低VSWR、高隔离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它的工作带宽为3~ 10%,工作温度范围在(-10~ +85)℃内,还可根据应用加以扩展,其技术性能指标如表2 所示。4.2.3手机用环行器/隔离器的进展
为满足轻薄小高性能要求,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这方面的开发,特别是在低高度、低成本上花大力推进,欧美各国和日本具有代表性。
例如日本在1998年开发的CE074型7×7×2mm投入市场的低高度、小型轻量化、低价格隔离器,采用了独自的磁路与低损耗技术,实行全自动装配,建立了月产约100万只的生产线。适应了市场的大量需求。接着又开发出5×5×2mmCE052型系列,比CE0743系列减小体积约45%,重量减少47%,仅重0.20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小的隔离器,其电气性能是:在1429~1453MHz范围内,插损0.37dB,隔离20dB。改变CE052系列内部电路参数又制成1.5~2GHz下工作的隔离器。表3 给出了CE052在PDC1.5G和PCS中的标准规格。
手机中使用的大多数电子元器件都接近1mm,而隔离器目前最薄的也是1.6mm,显然落后。为此日立金属(株)公司的S.Yamamoto等人正在开发1mm高度的隔离器。要制成这种器件,提供磁场的铁氧体永磁体和旋磁铁氧体(YIG)的厚度都要减至0.2~0.3mm,还必需对器件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以实现非互易传输特性。为此需要解决:1)将永磁体减至0.2mm时,须设计最佳磁路与选择合适的永磁材料以确保足够的均匀的场强;2)能够获得实用的非互易特性的器件结构设计;3)有能廉价批量生产厚0.3mm低损耗YIG铁氧体烧结体的工艺技术。
目前用于手机中的器件有集中参数与分布参数两种结构,常用的是集中参数型的,分布参数型则用于基站等大功率场合。然而集中参数型结构比较复杂,分布参数型较适合于这种低高度隔离器的设计,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法(SPS)制成0.3mmYIG烧结体,以模拟为基础,设计、试制成1mm高度的隔离器:在5GHz时显示出非互易特性,插损0.7dB,隔离23dB,达到了实用水平。4.2.4其它实用产品
Anaren Microwave Inc.推出了用于1895~1880MHz数字业务(DCS)、1930~1990MHz个人通信业务(PCS)、2110~2170MHz通用移动电信业务(UMTS)和第三代(3G)移动通信环行器/隔离器,插入损耗0.29dB 隔离23~25dB 回波损耗23dB工作温度为(-20~85)℃,外形尺寸:25.9×25.0×7.4mm。5结束语
移动通信用环行器/隔离器是不可缺少的基础件与关键件,它起着重要作用且占有显著地位。小型轻量、低高度、低成本、高性能、大功率是其主要趋势。不断开发出来的新产品,能够满足整机系统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余声明 电子元器件应用,Vol.5,No.11,2003,1 [2]薛泉林 中国电子报,1999.11.2,第6版 [3]马昌贵 磁性行业快报,2003.4.14,2005.5.3 [4]高晓琴 磁性材料与应用产业资讯,No.1,2005.11 [5]M.RF,2002(3):33
第二篇:签到通移动外勤帮助企业外勤人员提升业绩
签到通手机外勤帮助企业外勤人员提升业绩
广联达是服务于建筑产品的建造者、运维者的信息化平台运营商,为客户提供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业务需求
全国数量庞大渠道,是广联达的核心业务终端,但目前广为采用的渠道销售,无法快捷方便的了解每天情况,进而无法制定相应的渠道政策和无法及时近期情况等。为应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快捷了解渠道每天情况,如何指导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目前是一个比较迫切的问题。
产品实施
广联达选择管家婆签到通外勤产品来提升整个销售渠道的运转效率:
1.业务人员通过移动外勤签到通系统,记录拜访的详细情况,并第一时间提交给负责人。
2.使用管家婆签到通请假系统,根据各个渠道的分级对出差、请假审批,方便管理
3.使用管家婆签到通系统对外勤业务员进行轨迹标注,方便任务和通知下达。使用效果
1.渠道销售使用签到通外勤软件能及时反馈位置,接收主管领导任务下发通知。
2.业务员无需再花费大量时间,和企业领导交流拜访客户情况,且同时能记录客户的具体拜访情况及整个拜访的流程。
3.统一了渠道销售提交的区域业务报表,大大节省整理与分析数据的时间。
4.考勤、签到数据一目了然,月底直接导出即可得到整月的考勤记录情况。
移动定位软件_手机考勤软件--管家婆签到通
官网地址: 公司名称:任我行软件公司 联系人:杨经理
免费400电话:400-663-2230
第三篇:O2O:移动商务发展的未来之路
O2O商业模式大幕开启
经过2010年的爆发之后,团购市场在2011年迎来互联网巨头云集、火拼一触即发之势。与传统电子商务的“电子市场+物流配送”模式不同,团购网站大多采用“电子市场+到店消 费”模式,消费者在网上下单并完成支付,然后到实体店消费。这个模式被称为O2O模式(onlineto offline,从线上到线下)。这种模式会对移动互联网以及移动商务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记者日前采访了亿美软通CEO李岩,他认为O2O商业模式将线上虚拟经济与线下实体经济相融合,正是移动互联网与移动商务发展的未来之路。易观国际分析师任洋辉表示,移动互联网正处于高速发展期,而O2O商业模式的应用,将推动用户日常生活网络化和线下商家网络化的新浪潮,发展潜力巨大,移动商务的应用性价值即将爆发。团购模式如火如荼,拉开了O2O商业模式的序幕,但它只是O2O这座巨大的冰山浮出水面的一角。国内最大的移动商务服务商北京亿美软通科技有限公司CEO李岩认为,O2O商业模式就是从线上到线下,将实体经济与线上资源贯通融合,让网络成为实体经济延伸到虚拟世界的“前台”。这样,线下商业就可以到线上挖掘和吸引客源,消费者可以在线上筛选商 品和服务,再到实体店购买和消费。
移动商务“黄雀在后”
与传统互联网电子商务相比,移动互联网具有用户基础更庞大、更贴近市场和消费者的显著优势。在移动商务时代,商家和企业能以更低成本接触和赢得更多客户,把生意做到消费者的手掌上。因此,移动商务更适合O2O商业应用,可谓“黄雀在后“,将成为推动O2O模式融入更广泛的商业生活的主导力量。在这个过程中,移动商务将成为电子商务的核心应用,引发有史以来最大的商业价值迁移。李岩认为,移动互联网正在带来商业模式变革和产业链的利益重构。O2O商业模式将线上虚拟经济与线下实体经济相融合,正是移动互联网与移动商务发展的未来之路。目前,我国拥有8亿手机用户,其中3.2亿人用手机上网。巨大的市场容量已经形成,蕴含着前所未有的商机。他预言,基于O2O商业模式,中国会产生市值100亿美元的移动互联网公司。
O2O需要开放式平台
在团购模式中,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商家只是团购网平台上的一个被动的参与者,而不是团购模式的主导者。这个角色的尴尬,必将制约O2O商业生态的发展。因此,面向商家和企业完全开放的O2O平台,将成为O2O商业模式得以广泛应用的创新力量。据悉,我国第一个开放式的O2O商业基础平台—“智-惠城市”移动商务平台,已正式面向全国启用,并陆续在全国多个城市部署,3年内将覆盖100个城市。据了解,“智-惠城市”移动商务平台是我国第一个双网融合、完全开放、即刻可用的O2O平台。它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以用户身份和优惠消费凭证识别为纽带,以城市区域为核心,实现了高效、互动和本地化服务。李岩指出,智-惠城市移动商务平台实现了线上虚拟经济与线下实体经济的融合,为商家和企业带来真实客流。实体经营者可以实现线上流量向到店客流的转化,消费者可以享受在线获取、到店享用的便利和实惠。“生活在线上,享受在线下。”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智-惠城市平台得以实现。据了解,为了实现商家与消费者的接近性,智-惠城市采取以城市为基础进行本地化运营的发展策略。目前,各地运营伙伴正在全国落实、认证和培训之中。其中,杭州、宁波、上海、南京、苏州、合肥等地的部分合作运营伙伴已经就绪,率先在当地接通智-惠城市平台,向当地商家和消费者提供智-惠城市相关服务。
第四篇:(简体)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业务发展介绍
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业务发展介绍
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范强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
非常感谢大会组委会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按照大会安排,下面我就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的业务发展情况向各位作一简要介绍。
一、集团基本情况
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于2005年11月底组建,注册资本18.6亿元。截至目前,集团实收资本达到28.81亿元。公司的经营宗旨是:围绕安徽省委、省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构建信用担保体系,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类担保服务,为市县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服务,股权投资,资本运作以及与信用担保有关的中介服务,在全省范围内推动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构建地方金融服务平台。公司开展的主要业务有:担保业务、再担保业务以及投资业务,其中担保业务包括融资担保业务、非融资担保业务和再就业小额担保业务。
二、集团业务发展情况
集团成立后,提出了“以担保、再担保为主线,以业务创新、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做优、做活资产为手段,以防控风险为保障,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创建集团优质品牌”的战略思路。提出了到2012年,资本金规模增加至50亿-70亿元,担保、再担保规模达到180亿-200亿元,信用担保体系覆盖全省的战略目标。按照上述思路和目标,我们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止到今年上
1半年,集团共完成担保再担保148亿元(其中担保77.03亿元,再担保70.97亿元),实现利润1.57亿元。集团担保体系成员达到47家,覆盖了全省46个市县,已经与33家市县担保机构建立再担保合作关系。分看:2006年共完成担保再担保35.46亿元(其中担保17.62亿元,分保2200万元,小额担保4081万元,再担保17.84亿元)。帮助组建担保机构18家,新吸纳23家市县担保机构加入再担保体系。2007年完成担保再担保67.14亿元(其中担保35.20亿元,分保2200万元,小额担保3891万元,再担保31.33亿元)。吸纳11家市、县担保机构建立再担保合作。2008年上半年完成担保再担保额45.13亿元,(其中担保23.1亿元,分保900万元,再担保 21.8亿元)。先后与6家市、县担保机构建立了再担保合作关系。
下面主要介绍担保业务和担保体系建设。
(一)担保业务
集团成立后,强力推动担保业务。通过全面开展业务创新,全面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全面降低担保费率等有效措施,推动直接担保实现了较大突破。
一是推进和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06年,集团与省中行、交通银行等十多家金融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07年,又与徽商银行、省建行等4家金融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今年,在全面开展与所有在肥金融机构业务合作的同时,重点加强了与徽商银行、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农业发展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到目前为止,集团已与安徽合肥的所有银行和信用社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开展了业务合作。二是创新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与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开展“打包”贷款业务;与进出口银行南京分行合作开展小企业统借统
还工作;与国元信托开展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担保和单一资金信托贷款担保业务。三是创新与市县政府的合作模式。在安徽的宁国、天长、广德、霍山等地推出“县域经济增信计划”试点,在滁州开展了“滁州市青年创业担保贷款”合作,引导银行信贷资金向县域经济倾斜,使担保服务积极向地市延伸。四是创新业务品种。启动了工程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以及诉讼保全担保等非融资担保业务。今年,又联合中国投资担保公司积极开拓企业债担保业务。五是创新反担保措施。开展了运营船舶浮动抵押贷款、仓储商品抵押和应收账款质押等反担保措施,扩大了业务领域。六是创新服务领域,担保业务向重点产业倾斜。根据安徽省委、省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导向。担保业务重点向高科技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民生工程和省“861”重点项目等领域倾斜。据不完全统计,在几年的担保业务中,高科技企业占11.6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占15.06%;出口创汇企业占26.71%,县域经济担保占40.41%。
两年来,我们通过担保和再担保使受保企业新增销售收入257.28亿元,新增利润22.81亿元,增加税收10.18亿元,增加就业近8万人,较好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担保体系建设
集团成立后,按照“因地制宜、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的总体要求,采取多种方式构建全省信用担保体系。截止到今年上半年,集团担保体系成员达到47家,覆盖了我省46个市县,已经与33家担保机构建立再担保合作关系。
一是多渠道筹集担保资本,壮大体系的经济实力。为了把我省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好,运转好,多方筹资,壮大实力。(1)争取省财政
逐年增加对省担保集团的资本金投入,2005年已经注入了1.2亿元;
(2)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长期贷款,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140亿元金融合作协议中,其中20亿元的软贷款将以资本金注入的方式,重点支持全省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同时我们也将积极发挥政府资金的示范效应和“杠杆”的作用,创造条件吸引外来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等多种经济成份,加入到我省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中去。
二是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强力推动全省担保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政府支持引导、市场化运作、因地制宜、共同发展”的原则,结合安徽实际,采取了再担保、资金合作、股权投资、共同设立担保基金四种体系建设方式,以有限的财力、人力投入完成了信用担保体系的初步建设。(1)再担保模式:是通过对市县担保机构在保余额实行全额再担保,从而达到提升信用、规范运作、化解风险、避免干预的目的。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和33家市县担保机构建立了再担保合作关系。(2)资金合作模式:是集团对县市政府给予资金支持,由当地政府对担保机构增资,壮大地方担保机构的实力,被扶持的担保机构接受集团的业务监督,规范开展担保业务。(3)共同设立担保基金的方式。省担保集团与市县政府以及其它投资者共同设立担保基金,然后委托省担保集团按照基金委托管理的方式进行运作。省担保集团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并在一定期限内将担保额放大到一定比例,使经营规模运作达到约定水平。目前已与明光市政府、宿州市政府合作,采取了共同设立担保基金模式成立了担保机构。(4)股权投资的方式。省担保集团作为出资人与县市政府及其它投资者以参股、控股和增资
扩股等方式,建立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紧密型合作的担保机构。这种方式设立的担保机构采取企业化运作模式,股权多元化,政府资金支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注入担保机构,做大做强区域内担保事业。目前采取这种方式组建的担保机构有9家。
三是规范、提升县域担保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对于组建完善后的县市担保机构,省信用担保集团加强规范指导。一是促进信息交流,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依靠平台优势,实现信息迅速传递,协同处理难点问题;二是规范行业管理,提升风险控制能力。省信用担保集团通过设置统一的运作规则和价值标准,引导体系成员树立风险意识,规范业务行为。三是开展培训指导,强化经营运作水平。帮助县市担保机构培训人才,提高业务素质,加强能力建设。
四是加强合作,支持和帮助县域担保机构大力拓展担保业务,提升担保机构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积极与体系内担保机构开展联合担保、反担保、再担保、比例担保等业务,形成联动担保机制,在担保体系内积极开展项目推荐、联合考察、共同评审、风险分担、委托监管和协助追偿等担保业务合作模式,在业务合作中,适当提高集团承担风险的比例,提升市县担保机构的整体信用,推动县域担保机构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真正发挥作用。
通过努力,全省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1、体系建设快速发展。体系建设已经深入市县,形成了规模,对改善我省金融环境开始发挥积极作用。
2、市县担保机构的实力大大提高。集团投入资金1.513亿元,支持了“东向发展”20个县担保机构建设;利用国开行资金1.158亿元,推动7家担保机构实现增资。通过资金的注入,有力地充实了当地担保机构实力。
3、体系建设示范作用明显。
各级政府和中小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担保工作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增强了建立担保机构的积极性。在集团资金投入后,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积极投入。
4、体系的整体效应逐渐显现。通过体系建设搭建了业务交流、业务合作及信息共享的平台,促进了各地担保工作的协调发展。
最后,衷心的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同时,真诚希望与各位同行加强联系、加强交流,共同探索,共同为担保行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第五篇:统筹推进移动通信发展加速宽带化进程
统筹推进移动通信发展加速宽带化进程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
2012-5-29 14:14:57 来源:《中国电子报》2012年05月25日
通信业“十二五”主要发展目标
行业规模
□电信业务收入超过1.5万亿元
□基础电信企业业务收入超过1.1万亿元
□信息基础设施累计投资规模超过2万亿元
信息网络规模
□城市新建住宅光纤入户率达到60%
□城市和农村互联网接入带宽能力基本达到20Mbps和4Mbps
□部分发达城市接入带宽能力达到100Mbps
□国际业务出口总带宽达到8Tbps
信息服务规模
□电话用户总数超过14亿
□移动电话超过12亿,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85部/百人隔互联网普及率超过57%□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超过2.5亿户,光纤入户用户超过4000万户隔3G用户超过4.5亿,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比例超过36%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等要求,围绕“以加快通信业转型升级”这条主线,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了《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规划》确定了八项发展目标、十项主要任务和八项保障措施。本文将重点进行解读。
实施“宽带中国”战略
为了提升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水平,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国家制定了“宽带中国”战略。“宽带中国”战略主要包括3部分内容:
一是统筹信息网络发展布局和演进升级,建成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二是深化信息通信技术和服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应用推广和融合创新;
三是加快宽带网络和信息服务普及延伸和普惠民生,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启动TD-LTE扩大规模试验
TD-LTE试验工作包含概念验证、研发技术试验和规模技术试验等阶段。截至2011年年底,在6城市开展的TD-LTE规模试验第一阶段测试工作已经结束,试验对相关技术、产品、组网性能和产业链支撑能力进行了充分的验证,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目标。
总体上讲,规模试验第一阶段测试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最佳的技术支撑和服务平台,有效地推动了TD-LTE成熟进程,带动了产业飞跃发展。目前,TD-LTE已经初步形成了全球通信设备研发制造企业广泛参与的完整产业链体系。
规模技术试验第二阶段测试工作已于2012年初启动,重点推动TD-LTE/TD-SCDMA多模、增强型智能天线等技术的成熟与完善,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启动TD-LTE扩大规模试验。
鉴于移动通信服务涉及电信用户的切身利益,必须成熟以后才能推进商用,并在总结评估的基础上适时开展试商用,推动TD-LTE加快发展。
推动三网融合工作全面展开
2011年末,三网融合第一阶段试点工作结束。在第一阶段试点中,各地积极推进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研究建立协同高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探索创新等经验做法,为第二阶段试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目前,三网融合第二阶段试点工作已正式启动。第二阶段试点地区(城市)正在按照有关要求,制定当地的试点实施方案,加快网络和相关系统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和多种创新型业务应用。
《规划》对三网融合提出如下要求:
(一)加快宽带网络升级改造。大力推进城市光纤宽带接入网络建设和无线宽带网络建设,努力提高用户接入带宽,不断提升网络技术水平和业务承载能力。
(二)大力发展融合业务。加大应用资源开发、业务创新和市场推广,大力发展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视频等三网融合相关业务,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
(三)完善三网融合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三网融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完善三网融合标准体系。加快三网融合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基础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加强核心产品和应用服务的集成创新。
完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规划》提出,通过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到“十二五”期末,要初步建成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重点加速推进信息网络宽带化进程,积极推进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具体工作如下:
一要加速推进信息网络宽带化进程。“十二五”期间,通信业将重点推进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优化骨干网和城域网,全面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光纤接入网络覆盖商务楼宇及新建小区,城市新建住宅光纤入户率达到60%以上,城市和农村互联网接入带宽能力基本达到20Mbps和4Mbps以上,部分发达城市接入带宽能力达到100Mbps,用户实际使用带宽水平显着提升。(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超过2.5亿户,光纤入户用户超过4000万户,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为医疗、教育等公益机构提供宽带网络接入条件。
二要统筹2G/3G/WLAN/LTE等协调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推进电信企业加快3G网络建设,积极有序地推进宽带无线城市建设;加大TD-LTE研发及产业化发展力度,实现LTE商用;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构建高速网络、业务平台、智能终端有机结合的业务创新体系,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娱乐、学习和工作的需求。预计到“十二五”期末,移动电话用户超过12亿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85部/百人,3G移动电话用户超过4.5亿人,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比例超过36%。
三要积极推进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明确向IPv6演进时间表。预计2013年年底前,开展IPv6小规模商用试点,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演进路线;2014年至2015年,开展大规模部署和商用,实现IPv4与IPv6主流业务互通。与此同时,全面提升下一代互联网的安全可靠性,推动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商用进程和产业化进程。预计到十二五”期末,互联网网民超过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57%,前1000位的商业网站系统支持IPv6。国际业务出口总带宽达到8Tbps。
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态
统筹云计算基础设施布局,共享共建云计算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促进形成云计算公共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态。
(一)发展云计算服务。统筹云计算基础设施布局,共享共建云计算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促进形成云计算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有条件的企业和政府部门率先利用云计算改造内部信息化流程和IT基础设施。支持云计算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开展重点领域试点示范和优先应用。
(二)繁荣移动互联网产业。打造基础设施-应用平台-智能终端的价值链生态体系,积极推动跨界融合,大力发展移动支付等跨行业业务,大力发展手机视频、手机阅读等数字文化业务。
(三)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开发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支持网上交易、信用支付等关联系统的集成和升级。开展移动电子商务创新和应用示范,完善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重点推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推动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
(四)加快物联网产业化进程。加强物联网研发和标准化,逐步完善物联网标准体系。加强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公共支撑机构建设,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物联网先导应用示范,积极探索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促进应用与产业协调发展。
推进网络信息安全相关立法建设
伴随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全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通信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与威胁日益突出,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文化安全的重要问题。
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形势,必须大力推进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一要紧密跟踪通信网络和新技术新业务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推进网络信息安全相关立法和标准体系建设,切实统筹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二要进一步加强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延伸和拓展系统业务能力。三要综合运用法律、技术等手段,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深入落实企业安全责任,全面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安全评估,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四要落实通信网络安全防护标准,加强域名系统安全管理,拓展和深化通信网络安全防护和应急管理,提高通信网络安全防护水平。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五要加强国际和地区网络信息安全合作,增进理解、凝聚共识,树立我国良好的外部形象。
实现通信业绿色发展
“十二五”时期,通信业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发挥信息通信技术优势带动全社会节能减排。研究开发有助于节能减排的信息服务和应用,重点加大移动办公、视频会议、视频监控等节能减排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广力度,提升信息化水平,带动更广泛的节能。加强通信行业对其他行业应用信息通信技术节能的支持力度和创新力度,协助政府、企业、公共服务领域实现节能减排。
二要加快网络结构优化升级。鼓励企业采用节能新技术和产品,推进通信网络结构性和系统性节能创新。加快传统交换设备和高耗能设备的升级改造,积极推动老旧设备退网。加强能耗统计分析,鼓励以风、光、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合理取代传统能源,合理利用风能、太阳能、新型蓄电池及其他新能源,提高新能源占比,构建绿色通信信息网。
三要引导IDC优化布局。遵循气候条件适宜、能源获取便利、网络设施配套、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的原则,指导新建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积极稳妥引入虚拟化、海量数据存储等新技术。优化机房布局提高节能水平,采用精确送风、智能布线、热源快速冷却、高压直流供电等措施。出台适应新一代绿色IDC要求的相关标准,引导企业实现降低运营能耗,使新建IDC的PUE达到1.5以下,改造后IDC的PUE值力争下降到2以下。
四要加大绿色基站建设力度。结合实际采用分布式基站、SDR软基站(软件无线电节能基站),采用智能调整等手段降低主设备能耗。推广以自然冷/热源和蓄电池温控为基础的空调升温启动技术,合理采用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积极采用新技术对已建基站进行节能改造。
五要深入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继续加大电信管道、杆路、铁塔、机房、光缆等设施的共建共享力度,实现电信基础设施集约建设。扩展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深度和广度,开展与广电、电力、铁路、交通、市政设施等跨行业的共建共享。重点推进驻地网共建共享以及三网融合后的共建共享,扩大共建共享带来的节能效应。
六要加强通信产业链各环节节能。加大通信行业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力度,在设备制造、工程设计、网络建设、运行维护等环节,全面推进节能、节地、节材、废弃物回收及环境保护工作,营造健康的行业生态环境。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试点工作,提升节能减排效果。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下降10%,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的PUE值达到1.5以下。
提升农村信息服务水平
当前,我国已进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促进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要求,通信业将继续深化信息通信普遍服务,这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强化农村发展基础、提升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信业要进一步深化信息通信普遍服务,推进实施信息通信服务均等化。一是要加快宽带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向农村及偏远地区普及延伸,提高社会公益机构的网络覆盖水平;二是要加快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应用,改善农村地区的通信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要加强信息化应用的推广工作,深度开发和应用各类涉农信息资源,不断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已通电的20户以上自然村基本通电话,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