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对帮扶困难群众
特殊留守儿童案例分析 清水县原泉小学 陈国玺 2013年6月
一、产生背景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悲观、不信任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较为突出的是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甚至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给老师,家长,社会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难题。
二、案例描述
黄志娟从小活泼可爱,乖巧伶俐。可在她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了。从此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成了一名留守儿童。当我初次见到她时,我看到她睁着大大的眼睛,眼睛里满是忧郁。通过观察,我发现她课堂上几乎不发言,经常走神;课外也很少说话,不喜欢交朋友。即使老师问她问题,她也只是点头或摇头,要不就是简短的几个字。
孩子内心是一种怎样的痛啊!如何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还原一个健康快乐的她,成了我困扰于心的一个难题。
三、主要做法
(一)开启心扉,吐露心声。
孩子的心是最脆弱的,何况是遭受家庭变故后的孩子。她们自我封闭,排外,孤独,忧郁。郁结在心的情感,太久了,必定要发泄,否则,对身心都是极大的摧残。可她们是那么敏感,不愿意提及自己的家庭,不愿意在这方面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也考虑通过家访的途径和孩子进行沟通,但又觉得冒昧造访说不定会适得其反,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我在体育课中重视这个孩子,让她多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和她一起玩,交流,让他树立信心。能坦诚的告诉老师心里话,并让班里其他孩子一起和他玩,在我的动员下,同学们都愿意和她一起玩,一起游戏。在活动中,我了解了这个孩子的想法,使她变得活跃了,从而树立了信心,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二)有的放矢,增强信心。
为了让黄志娟尽快从阴影中走出来,我在课堂上特别留意她,我故意提比较简单对她来说比较有把握的问题,点她起来回答,然后及时给予赞扬。经过几次后,她犹豫很久的小手终于举了起来,那一刻,我看到了她脸上的红晕像绽放的花儿般灿烂,美丽!课外,我有意识的让她帮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让她感受到老师对她的信赖与喜爱。渐渐的,她的笑容多了,课堂上变的专注了,发言积极了,和同
学的交往密切了……期末考试,她的成绩直线上升,一跃而名列班级前矛!
(三)加强练习,促进沟通。
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家庭的责任。毕竟仅靠老师的力量太过于单薄。我建立了留守学生档案,掌握了各个家长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短信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然后要求家长每周和孩子通一次电话。让孩子及时汇报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一来二往,是啊,沟通如丝丝春雨,滋润孩子心田,如徐徐春风,化解心中疙瘩!
四、成效及反响
老师的关爱加上自己不懈的努力,如今的她勤奋上进,自强不息;热心助人,知孝行善。她不仅是同学的好朋友,老师得力的小帮手。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下一代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留守儿童虽然各有自己的个性,但存在的问题有许多共性。我想,只要我们多点爱心,多点耐心,多点恒心,为留守儿童共同架起一座呵护的桥梁,她们的明天一定会更精彩!
2013年6月18日 特殊留守儿童案例分析 清水县原泉小学 郭旭锋
一、产生背景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而且留守儿童的数量有增无减。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造成了他们在学习和心理方面存在种种问题。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我们老师要尽可能地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因材施教,促其发展。下面是我就班上的一名留守生进行调查分析
二、案例描述 2014年3月,我新接手了三(1)班。高文奇同学就是我们班一名典型的问题留守儿童,性格孤僻,上网吧、撒谎、不做作业,逃学……都是他的拿手好戏。正因如此,他是我最头痛,当然也是最关注的学生。每天早上,我都要到班里去看看他来了没有,作业交了没有……。由于他经常无故逃学,他家的电话几乎变成了我的专线,可是每次询问不来上学的原因,得到的回答都是肚子痛,对此,我明知是假,但也无计可施。他的家庭作业也经常不按时完成,问他原因,回答永远只有一种:作业本忘记带了,到后来干脆告诉我找不到了。开始,我都是耐心说教,他也虚心接受,但没过几天,他又会故技重施,我行
我素。看来,我耐心的说教对他不起任何作用。于是,我改变策略,从照顾他生活的爷爷下手。但由于爷爷年事已高,又由于爷爷对孙子的溺爱,我的计划再一次宣告失败。无奈之下,我只能电话联系他远在上海打工的父母。他的父母听我说了孩子的情况,也很着急,但毕竟自己不在孩子的身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在得到家长的配合下,我实施了我的计划。
三、主要做法
1、识破谎言,改变孩子
孩子逃学的理由是每个早上都是肚子痛,以我的判断。肯定是装病,我向他的父母说明原有,并叫他阿姨陪他到医院做了个检查,确定他是健康之后。由于他家离校较近,每天早上由他爷爷准时送到校园。对于孩子不做作业,作业本找不到了,我发动全班学生在教室找,确定找不到以后,叫他爷爷在家找,终于在电视机下面找到了作业本。对于他经常忘记带作业本的回家的问题,每天下午我命令我们班长,对他的书包进行检查以确定他把作业本带回家。对于家里作业无人监管,我叫他父母下午把他托付给他阿姨监督作业(阿姨离他家较近)。通过这些措施,柳均想逃学,不做作业那就难了。
2、关心孩子,改变孩子
父母常年在外,缺少关爱。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溺爱孩子,缺乏教育孩子的条件。我叫他的父母把他儿子下午托付给他妹妹监管,监督他按时完成作业。给予他一定的爱,在满足他学习用品和零食上的需求后,平时不给他零花钱,阻断他上网的的条件。和他父母
约好,每星期至少打两个电话回家和孩子沟通,每个星期和我沟通一次,我把情况反应给他们。然后由他父母和家里沟通,使孩子摆脱心理上的空虚,寂寞。在学校里我作为班主任的,经常询问他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尽力帮助他解决困难,鼓励他和其他孩子融为一体。表扬他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使他感到学习是快乐的。
3、认可孩子,改变孩子
留守儿童,缺乏关爱,缺乏肯定。对于他每取得的一点进步,我都极力去肯定他,表扬他。在学习上所犯的错误,我尽量去淡化,让他慢慢地远离网吧,爱上学校,爱上老师,爱上学习。
四、成效及反响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的行为习惯明显改变了。现在我再也不在为他感到头疼了,不但能按时到校了,而且也不撒谎,上网吧了。作业不仅每天能按时完成了,而且完成质量也越来越高了。本学期换了个老师,他还经常受到表扬,如果不说明他以前的种种,谁都不会相信他以前是个逃学的孩子。
这个教育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耐心﹑细致地去了解每个孩子生长的家庭环境。每个孩子都需要有人监管,也都渴望得到关爱与赏识,所以希望每位父母、每位班主任都能用心去关爱孩子,让孩子们在家长和老师的细心呵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2015年3月19日
第二篇:党员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工作计划
2012年金环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开展党员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根据党支部的统一工作部署和要求,积极组织好结对帮扶的具体实施工作。
二、工作队伍
由党支部成员组成帮扶小组共同进行帮扶工作,成立帮扶工作小组,确定联系人。
帮扶工作小组成员:邓群跃、阮双琴、赵建东、曾令云
帮扶工作联系人: 曾令成、陈安新、张振华、张振海
三、工作办法
1、周期为2年,每年对帮扶人员进行1—2次的集中上门帮扶工作。
2、提供每年200元的帮扶资金,此资金将由党支部承担。
3、了解帮扶对象实际情况,提供其需要的物质条件。
4、积极动员群众,把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作为组织参与社会实践、建设和谐社会的生动载体。
5、继续做好相关困难职工、群众的帮扶工作。
6、认真做好帮扶工作的总结。
随州市金环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
2012年1月9日
第三篇:党员联系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制度
大型区社区党员联系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制度 结对帮扶要切实做到“四个一”。即:社区在职党员干部第人至少有一个特困家庭作为结对帮扶对象;党员上门看望特困家庭每半年至少一次;党员每年给特困户家庭送温暖至少一次;党员为每个特困户家庭在生活、就业等方面至少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要按照因人而异、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组织决定与个人选定相结合,形式多样地开展党员与困难党员的结对帮扶活动。
第四篇:党员联系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制度
党员联系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制度
为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不断创新扶贫帮困方法,努力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切实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广大机关党员在实际行动中充分体现其先进性,使贫困农户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制度。
一、结对帮扶对象
以单位党建扶贫点(村)的贫困户作为结对帮扶对象。
二、结对帮扶目标和原则
结对帮扶要切实做到“四个一”,即每贫困户至少有一名党员结对帮扶,党员上门看望贫困户每半年一次,党员每年给贫困户送温暖至少一次,党员为每个贫困户在“艰苦创业、安居乐业、完成学业”等方面至少解决1个实际问题。要按照因人而异、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组织决定与个人选定相结合,形式多样地开展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活动。
三、结对帮扶内容
1、宣传党在农村方面的路线、方针和惠农政策。
2、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资金扶持、技能扶持等形式,帮助其增强“造血”功能;帮助帮扶对象增强致富意识和本领,开辟致富渠道,切实改善生活水平。
3、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自理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发动党员、群众出资、出力,帮助其改善生活状况,增强其生活信心。
四、结对帮扶形式
根据帮扶对象年龄、文化等具体情况和经济状况、居住状况的不同,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结对帮扶,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一个党员联系一户。主要适用于党员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扶贫帮困。根据党员的自身能力和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具体确定党员帮扶贫困户再就业的要求和自助创业的项目、达到的目标、脱贫的时限等任务。
2、几个党员联系一户。主要用于帮扶那些子女无法完成学业、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户。这些特困户,靠一个党员帮扶比较困难,必须由几个党员共同帮助,而且要考虑到党员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工作能力,还要确定主要责任和起主要作用的党员。
五、结对帮扶要求
党员结对帮扶工作,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举措。每个党员须根据党支部年初制定党员帮扶工作实施方案与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并根据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改进、完善帮扶工作。
第五篇:社区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协议书
社区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协议书
为全面推进和深化社区服务建设,改进和完善社区服务机制,为全面落实“社区服务创新年”的工作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着想,完善社区服务内容,重点做好对社区弱势群体的帮扶救助,做为社区干部,我自愿参加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无偿帮扶困难群众,与被帮扶群众签订协议如下:
1、经常与帮扶对象联系,随时了解帮扶对象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2、针对帮扶对象存在的困难、问题和本人的实际情况,重点在生活方面进行帮扶。
3、经常加强与帮扶对象的沟通与交流,从精神上给予慰藉,使帮扶对象得到精神关爱。
协议双方签字:
社区: 居民:
年 月
日
社区与困难群众
结对帮扶协议书
社区居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