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知识[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4 04:56: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工知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工知识》。

第一篇:社工知识

作成立的社工机构,这类机构是高校教师集体合作,集体决定机构事务,机构理事同时担任督导,在专业方面各有所长,将实践、督导、研究结合起来,为机构的专业性、公益性奠定了基础。在广东省四市的调研中,笔者发现高校教师合作举办的机构规范管理和专业督导明显高于个人举办的机构。这类机构面临的问题是不能两者兼顾得很好。高校教师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办机构的初衷是让政府公共服务项目购买有机构可以承担,由于不授薪不分红,对机构理事的介入和督导缺乏约束力。第二类是长期从事某个领域社会服务的机构(主要是残障康复、心理咨询、戒毒等方面),这类机构有一定的社会服务经验,在链接社会资源提供专项服务方面有特色。但是面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综合性,从业人员的专业化问题突出。第三类是新成立的举办者缺乏社会工作教育背景的社工机构,举办者对社会工作了解程度有限,岗位购买的情况下作为社区中介组织问题不大,如果项目购买对社会工作性质、领域、方法、技巧的了解有限就影响到服务项目设计和提供的问题。这类机构需要聘请社会工作专业人士从事机构管理、项目策划和公共服务。第四类是引进香港或者其他先行先试地区的社工机构购买服务,每个城市对于申办社工机构的规定有差异,比如法人代表是否要有在地户口等等。第五类是街道、社区成立的社工机构,基层政府为了将行政人员与服务人员分离,减少体制外人员编制进行的改革,这类机构最大的压力不是能否获得项目购买,而是如何提高分流而来的人员的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机构如何摆脱原来的基层政府行政化转变为专业服务提供机构。这类机构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虽然有部分人员通过了全国社工考证,但是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 并不具备相关的行业专业知识和技能, 缺乏服务理念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先天不足”有可能导致“后天畸形”。由于没有法律法规对社会工作机构进行规范,或者有规定没有实行,社工机构架构、管理、营运各自为政的状况突出。也给社工机构发展前景带来不确定性。

第二是社工机构起步艰难政府没有提供实际有效的支持。没有企业背景的社会人士或者专业人士举办的社工机构,突出问题是注册必须具有的办公场地,在机构尚未成立更没有获得项目之前,必须有注册的办公场地,这样就给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申办带来困难。上海市政府对民办非企业的扶持之一就是提供办公场地,使民办非企业单位可以完成注册和运作。广东省也提出对民办非企业社工机构进行扶持,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城市对民办非企业的社工机构有场地、启动资金等的实际扶持。更为严重的是,广东省四市绝大多数社工机构都是最近

一、两年成立的,机构积累不足,政府在公共服务项目购买后的拨款方式大部分采取项目(假定一年)启动拨款#p#分页标题#e#40%,中期(半年)评估后拨款30%,项目验收合格后拨款30%,这对于提供直接服务的社工人员经费占70%以上的非营利机构就存在问题。这种拨款方式是沿用项目盈利30%以上的企业项目规定的,社工机构的人员经费必须占项目经费的70%以上,还要有基本设备和活动开展费用,政府在项目结束后才能拨出最后30%款项,必然导致社工机构拖欠员工工资,薪酬福利没有保障,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如何全心全意做服务?社工因被欠薪状告社工机构通过劳动仲裁或者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时有发生。

第三是社工机构与驻地基层政府协调的问题。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社工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和组织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在内部管理和对外工作中自治自主,不依赖外部组织,具有非政府性的特点,社区服务应该是“政府的帮手、社区的伙伴、居民的朋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服务提供需要调动社区大量的正式资源和非正式资源开展服务,机构与基层政府合作关系是伙伴关系,有时候就会碰钉子。NGO的特性在基层政府某些人看来是“被领导”的,在居民群众看来,“没有权利怎么帮助我解决问题?”协调关系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是非专业性服务的沟通。由于项目服务过程需要与在地基层政府进行的沟通协调,政府项目购买经费先到基层政府,再拨付给社工机构,就存在基层政府以协调的名义截留经费的现象。因此有业内人士提出,与其藏着掖着不如公开规定,基层政府在沟通协调行政成本占项目经费的3%-5%专款专用,避免更多的经费截留导致社工机构营运和提供服务的困难。

第四社工机构存在机构内部自律的问题,社工机构作为非营利组织,组织管理层不应该出现家族现象,理事会、监事会、督导团队要真正发挥作用,才能保证机构健康发展。社工机构属于非营利组织,就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社工机构提供公共服务并非不能有盈余,而是盈余不能作为利润回报给投资者,也不能在组织内部分红,必须用于组织的发展和社区的各项服务事业。但是并非所有的社工机构都能够坚守非营利性机构的特点,有些机构用实习生顶岗上班的方式截留人员工资,将志愿者一次性工作坊服务和团康活动作为专业小组和社区工作的总结,财务报表造假,自身监控失衡,存在自身众多问题,却缺乏有效监控,严重影响社工机构的形象和声誉。

作为非营利组织的社工机构在我国社会建设中作为政府公共服务购买的主要承担者,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促进社工机构健康有序发展,政府从政策法规上加于扶持和有效管理,是推进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

如何发展: 1. 地方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认识当今发展社会工作机构的战略意义,加强党委与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机制。提高和规范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准入门槛。3.鼓励民问资金投入及专业人士创办社会工作机构。4.完善政府委托的独立第三方专业评估制度,加强对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科学评估与专业引导。5.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健全政府购买服务为主、鼓励支持性机构资助为辅、企业和个人参与的孝赘税。6.建立有利于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土地或设施无偿拨付制度。7.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推动与监管机构自主运作、第三方评估的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模式。8。支持和加强机构自我发展的能力及自我造血功能

一是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目前,全国有320多所高校设立社会工作专科和本科,6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每年培养2万余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最新发布的《社工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学历学位体系,改革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模式,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和教材建设,加大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队伍培养力度,提升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能力、扩大专业教育培养规模。通过加强专业教育,不断为专业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培养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二是完善职业水平评价制度。2006年,民政部、原人事部联合出台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从2008年首次考试以来,共产生了54176名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其中包括13421名社会工作师和40755名助理社会工作师。最新发布的《社工规划》提出要制定社会工作员和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评价办法,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形成初、中、高级相衔接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水平评价体系。下一步,国家将在继续举办好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基础上,加快建立社会工作员和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评价制度。通过完善的职业水平评价制度,产生大量合格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三是实施重点人才工程。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社工规划》提出三个重点工程,即“社会工作服务人才职业能力建设工程”、“社会工作管理人才综合素质提升工程”、“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人才培养引进工程”,提出到2020年要培养8万名具有社会使命感,掌握现代组织管理知识,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社会工作机构管理人才以及8万名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基础、丰富实务经验且能够指导解决重大复杂专业问题的社会工作专业督导人才;提出到2020年要培养和引进3万名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300名社会工作专业博士,3000名“双师型”专业教师;提出要将社会工作专业技术人才纳入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为强化人才培养能力,《社工规划》还提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和教材建设工程”,到2020年,重点扶持发展300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李立国指出,《社工规划》针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地位不高、职业待遇较低、发展空间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三方面重要举措:

一是建立职业晋升机制。《社工规划》提出要完善社会工作员、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范围,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资格制度,引导有关社会组织建立符合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特点的评价机制,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供成长发展的空间。

二是建立薪酬激励制度。《社工规划》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薪酬保障机制,逐步提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整体薪酬;明确在事业单位从事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可享受相应职级的职称待遇;在社区从事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工资待遇纳入政府财政支持范围;对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工作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鼓励地方按照不低于当地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工资水平制定薪酬指导标准,办理社会保险;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有关表彰奖励范围。

三是畅通流动选拔渠道。《社工规划》要求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相关行政部门和群团组织根据事业发展需要逐步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鼓励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机关、人民团体中直接面向人民群众提供社会服务的相关岗位充实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要求各级党政机关招录社会服务相关职位公务员时,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用具有丰富基层实践经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注重把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吸纳进党员干部队伍,选拔进基层领导班子,支持有突出贡献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进入人大、政协参政议政;注重培养选拔熟悉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的优秀人才进入地方及有关部门和单位领导班子。

李立国表示,针对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需求量大、专业岗位不明确、服务平台有限的问题,《社工规划》提出了四方面措施:

一是加快城乡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步伐。《社工规划》提出要在城市社区逐步加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配置力度,探索在农村社区设置社会工作岗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逐步实现每个农村社区至少配备一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目标,使城乡社区成为吸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主阵地。

二是加大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力度。《社工规划》提出要加大相关事业单位社会工作岗位开发和专业人才使用力度,对老年人福利机构、残疾人福利和服务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收养服务机构、妇女儿童援助机构、困难职工帮扶机构、婚姻家庭服务机构、青少年服务机构、社会救助和管理机构、优抚安置服务保障机构等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为主的事业单位,将社会工作岗位确定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对学校、医院、基层文化服务机构、人口计生服务机构等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为辅的事业单位,根据服务对象实际需求,合理设定社会工作专业岗位。

三是积极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工规划》提出要适应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政策,加快建立一批覆盖各主要领域、专业服务能力强、管理科学规范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同时将吸纳一定比例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为评估公益类社会组织的重要指标和政府购买服务的重要条件,鼓励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多的个性化、多样化服务需求。

四是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使用。《社工规划》提出有社会工作服务需求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要根据需要明确社会工作岗位。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机关、人民团体中直接面向人民群众提供社会服务的相关岗位,鼓励充实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现有人员要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培训,提高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社会管理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此外,在促进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西部地区专业社会工作发展方面,《社工规划》提出了三方面重点支持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支持制度。《社工规划》提出要研究制定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意见,积极推动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国家有关对口支援机制,通过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向急需紧缺地区、部门和行业流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报考公职人员和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优先录用等措施,鼓励和引导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到城乡基层、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就业;研究制定吸引、留住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西部地区工作的优惠政策,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对口支持制度,大力推进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二是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计划。《社工规划》提出,要通过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计划,到2015年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通过依托社区服务中心或新建等方式培育发展200个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站,到2020年基本实现每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一家社会工作服务站,带动培养5万名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通过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示范引领其他农村地区社会工作服务发展,推动解决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带来的农村流动人口、留守人员以及社区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是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计划。从现在到2020年,采取培训、调训、挂职锻炼等形式每年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培养500名急需紧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当地培养相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每年组织选派1000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工作或提供服务,同时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发达地区实践锻炼创造条件。

三、专业社工机构发展扶持措施

(一)加大购买服务力度。各有关部门要将购买专业社工机构服务经费纳入年度预算,通过项目招标、定向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等方式向专业社工机构购买服务,并逐步扩大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来源和数量,拓展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领域和范围。

(二)加强机构能力建设。定期组织专业社工机构负责人开展培训,提高专业社工机构在社会服务领域发现需求、创新服务、申报项目的能力。引导其参加市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大赛,争取项目资助。

(三)完善激励保障措施。开展外部集中督导,为专业社工机构建设社会工作者队伍、提高服务质量提供支持。对在专业社工机构工作并符合相关条件的社会工作者给予薪酬补贴,鼓励社会工作者到专业社工机构工作,切实帮助专业社工机构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定期开展优秀社工机构风采展示活动,强化专业社工机构品牌建设意识。

四、专业社工机构监管措施

(一)规范组织建设。专业社工机构统一纳入区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各专业社工机构必须按规定在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和区社团局的指导和检查。按要求定期参加年检,开展工资基金管理。积极参加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专业社工机构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建设的能力。

(二)强化项目考核。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合同内容加强对政府委托专业社工机构承接项目的监管和考核。专业社工机构在项目运作过程中要主动接受委托单位的监督和检查,积极配合第三方开展评估和审计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并在项目服务中不断提升项目运作能力,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三)加强专业管理。通过社会化运作管理模式,采取政社合作扶持方式,加强区社会工作协会建设,赋予其对社会工作的专业指导和服务职能,对专业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者进行自律管理、自治服务、自我监管,为专业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搭建一个专业成长、情感交流、政策倡议、理念传播的平台。

(一)机构到位。要建立起街道办事处、重点镇社会事务和社会保障科、经办机构由社会保障服务所、居委会社会保障员的工作体制,明确职责,强化社会事务和社会保障科的社会保障职能。

(二)人员到位。各街道办事处、重点镇要调整充实人员,抽调思想素质好、事业心强、有责任感、吃苦耐劳、懂政策、熟悉计算机操作的人员上岗。同时,要加强对社会保障服务所工作人员和街道居委会社会保障员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素质。

(三)经费到位。各街道办事处、重点镇要将社会保障服务所的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使经费来源切实有保障。

(四)场地到位。社会保障服务厅是社区社会保障平台对外服务的窗口。各街道办事处、重点镇要高度重视社会保障服务厅的场地问题,要以社会效益为重,克服困难,千方百计保证社会保障服务厅面积和装修质量。服务厅面积原则上街道100平方米左右,重点镇80平方米左右。

(五)制度到位。各社会保障服务大厅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窗口式服务和“一站式”办公,其业务流程、办事程序由市里统一制定。要将社会保障服务所的《工作职责》、《办事指南》、《工作流程》等上墙公示,建立公开、透明的工作制度,做到工作有章可循,实行规范化管理。

(一)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一是由市委、市政府统一制订宜昌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五年规划。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规定制度。二是建立以组织部门综合协调,人事、民政、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司法、卫生等有关部门以及工、青、妇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三是各级党委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力度,逐步改善社区工作环境。同时,要对所属单位和部门提出重视和参与社区建设的要求,加强对各级单位部门主要领导的社区共建意识教育,把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融入所在社区的发展之中,实现共同发展。

(二)必须加强教育培训,大力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社会工作是一种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从业人员的政治素养、思想水平和专业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必须加强教育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一是要有培养规划,明确培养的规模结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方法等。二是要在“三峡大学”、“三峡学院”开设相关学科,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三是要有计划、分层次对现有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引导他们参加学历教育和社区管理专业教育,鼓励他们进修、实习、短训,提高职业水平。同时,加强岗位培训,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地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培训,使社区干部社区工作做到“应知应会”,即“知社区、知职责、知业务、知理论,会调查研究、会联系群众、会做思想工作”。

(三)必须完善岗位设置,多渠道吸收社会工作人才

一是规范设岗。各级党政机关要加快职能转变,充实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各类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区服务等机构,可以通过规范社会公益性岗位的设置,在每个社区增设专门的社会工作岗位,做到“应设尽设”。二是互动设岗。联合辖区企事业单位,通过岗位调整,工作领域的延伸,不断增加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数量,最大限度为辖区居民提供岗位。三是扶持设岗。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公益性社会团体和民办社区服务机构,拓展社会工作人才施展才能的空间和舞台。加大财政资金向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建立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为社会工作人才发挥作用提供财政保障。四是大力推行“五个一”的发展方针,即选拔任用一批大学生、充实一批机关干部、培训一批社区工作者、淘汰一批、内退一批,为社区置换出新鲜血液,不断增添新的活力。按照六中全会关于“完善公务员录用制度,注意从基层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机关,鼓励年轻干部和大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的要求,适当扩大从社区居委会主任、党支部(党委)书记中招录(聘)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的名额,缩小招录(聘)周期,稳定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鼓励与社区建设工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到社会工作机构兼职。(民政局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四)必须建立健全政策措施和激励保障机制,调动社会工作人才干事业的积极性

一是从城市现代化建设及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出发,将社区干部纳入全市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中,提高社区干部的社会地位。二是制定激励措施,对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业绩突出的社区干部,要纳入市、区、街干部提拔、选用范围之内,使那些素质高、政治上进心强的社区干部真正感到政治上有盼头、工作上有干头。三是创造条件,提高待遇,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根据全市的经济发展实际,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完善奖励政策,切实改善社会工作人才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四是积极探索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投入机制,建立可靠的社会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五是进一步完善社会工作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明确职业规定和从业标准,建立健全资格制度。

(五)必须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确保“上下”渠道畅通

通过“三推一选”,即社区居民、社区党员、社区单位推荐社区“两委”班子候选人,由全体选民和自管党员分别差额直选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的选聘社会工作人才;“三制一评”,即社区重大事项居民听证制、决策票决制、居委党务公开制、社区“两委”班子分别向社区居民和党员述职,接受居民和党员评议来考核社会工作人才;“三建一创”,即建立社区党员工作室、建立社区党员服务网、建立社区党员服务承诺制,创繁荣文明和谐社区来激励社会工作人才,充分发挥方方面面的作用。

缺陷: 第一,行政全能主义的体制性弊端仍然非常突出。在社区这个平台上,政府与社会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政府几乎包揽了社区建设与社区管理的一切事务。其结果是,多样化的社区事务基本上变成了单一的政府事务;管理社区事务的行政机构及人员(含政府下属的事业单位)的扩张冲动难以抑制;社会自身所需要的各类社区居民的自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机构(NPO)难以发育和发展起来;从“单位人”逐步变成“社会人”的居民,非但没有弱化反而进一步强化了对政府的依赖。可以说,目前这种政社职能混淆的社区管理体制,必然以政府背负愈趋高昂的经济、政治和道义等方面的成本和风险以及行政效能的低下为代价,必然以抑制社会发育以及社区居民、各类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建设之机制的生成为代价。

第二,基层政府在社区建设、管理与服务实践中的职能和角色错位严重。一方面,社会职能有限的政府仍在扮演无限政府的角色,越位包揽了许多不该管也难以管好的、本该由非政府组织承担的社区事务,如直接领导、指挥和考核居委会的工作,直接组织各种社区文化活动和公益型慈善活动等。另一方面,政府职能的缺位现象十分突出,如本该由政府直接承担的征兵、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职能一直不能“沉底”下去,却交给居委会扮演“二政府”的角色;习惯于对居委会的政治领导和业务指挥,不会或不习惯于对居委会及其他居民组织的政策“指导”。此外,本应由各级政府承担的NGO、NPO发育发展的政策引导职能和公共社会服务所需的公共财政职能,至今没有引起政府应有的重视。由于上述行政职能的越位和缺位,政府在社区事务中不得不同时行使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职责,不得不同时扮演政策的制定者、实践的组织者、服务项目的提供者和问题的裁判者等多种相互矛盾的角色。

第三,社区的单位化倾向愈益严重,日益蜕变为一个什么都得管的“小而全”的、行政化色彩浓厚的“单位化社区”。这种单位化特征突出地表现在,各级政府以及半官方的群众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纷纷将一些行政事务或者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事务“下放”给社区内的组织,如居委会这个只有5-7个成员的组织就承担了多达十个大类100项以上的、需要政府考核的任务(尽管目前一些地方将原来的居委会改称为“社区工作站”或“社区服务站”等)。对此,一些社区工作者或“居委会干部”乃至街道官员戏称道:“社区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突击工作经常做,经常工作突击做”(详见拙作:第244-246页《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版)。事实上,社会分工的客观法则、街道办事处以及居民组织等社区内的组织及其人力和物力,决定了社区自身不应该也无法将这些性质各异、内容杂多的社会职能和事务承揽于一身,尤其是专业性强的行政事务和社会事务。此外,社区的单位化现象又使得我们目前的社区具有强烈的排外性,凡社区外的或者说体制外的、而社区居民又急需的各类专业社会服务组织则很难介入社区发展的实际进程。

第四,社区工作和社区服务的模式,基本上仍然滞留于粗放的、经验主义的运作阶段。由于体制上的政社不分,由于非政府的专业社会服务组织尚未发育起来并形成一定的规模,故社区工作至今未能成为一种专业化的、受人尊重的社会职业,导致社区服务人员的职业声望一直徘徊在极低的水平(许欣欣:《从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看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三期)。这样,社区工作职业必然难以吸引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社区服务不得不限于经验型的工作或简单的劳务活动,无法提供社区居民迫切需要的各种公益型、非营利的或微利的专业社会服务。由此,居民自然难以提升其对社区的依赖感、归属感和认同度。

(三)社区的单位化倾向愈益严重

这种单位化特征突出地表现在,各级政府以及半官方的群众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纷纷将一些行政事务或者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事务“下放”给社区内的组织,如居委会这个只有5-7个成员的组织就承担了多达十个大类100项以上的、需要政府考核的任务(尽管目前一些地方将原来的居委会改称为“社区工作站”或“社区服务站”等)。事实上,社会分工的客观法则、街道办事处以及居民组织等社区内的组织及其人力和物力,决定了社区自身不应该也无法将这些性质各异、内容杂多的社会职能和事务承揽于一身,尤其是专业性强的行政事务和社会事务。

3.建议及对策

如何加强工业社会工作机构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创新,我有如下建议:

(一)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工会服务职工、维护职工权益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向党政反映职工的意见要求,为党政决策提供信息依据,才能为职工说话办事,承担代表和维护的重担。

(三)在工会工作形势日趋复杂、任务更加繁重的情况下,工会干部联系职工群众、开拓创新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

(四)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公开、公示、选聘、竞争上岗制度,领导班子成员的民主评议、考核及决策失误、工作失职的责任追究情况和领导班子成员的工资、奖金等指标考核兑现收入的公开。

(五)提高工会干部素质,坚持学习培训制度,开展目标管理考核,每年定期对工会干部进行民主测评。

(六)建立完善各种工作机制来确保工会重点工作的落实。一是民主管理机制,二是职工经济权益保障机制,三是宏观参与机制,四是调查研究机制,五是工会工作评判机制。

(七)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八)工会要摆脱旧的工作模式,确立工会的工作内容、活动方式、工作重点,体现出针对性、特色性、灵活性和实效性。

3.建议及对策

如何加强医疗社会工作机构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创新,我有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的新模式、新方法,不断分析、研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龄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对社区卫生服务带来很大的需求和新的课题。

(二)根据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需求,实行不同的服务新模式和新方法,如家庭照料、临终关怀、安宁护理等。

(三)对社区的重点人群,如儿童、妇女、残疾人和精神病等慢性病病人,建立基础信息资料,实行系统管理和动态管理。

(四)在服务方式上采取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公卫医师组成的团队服务,以块为主、分片包干、明确条线、责任到人,建立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的规章制度,全面推进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

(五)完善补偿机制,加速人才培养。加强全科医师人才培养,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

要建立内部竞争机制,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形成优胜劣汰、奖勤罚懒,能者上、庸者下的内部运行机制。短期速成和集中脱产学习方式相结合,系统地、全面地学习全科医学知识,并广纳人才,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整体素质。

(六)建议政府在可能财力下加大对医院的财力补偿,以补充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的资金不足,真正使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全科医师成为社区居民的守护人、医保的守门人。

(七)大力改善就医环境,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尽可能降低成本节省费用,并重点加强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根据医保要求,重新确定自己的功能定位和主攻目标。

(八)加强对各级干部的政策宣传,充分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在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的作用和地位,把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医疗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进而达到探索根本改革医疗体制,实现彻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目的。

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本身,要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强化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工作内容、操作规范、服务形式、管理要求等,促进社区卫生服务走上服务规范化、管理科学化、设施标准化的轨道。

2.现状及存在问题

通过对特殊教育谢老师的访问,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学校社会工作机构组织与制度中主要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我国特殊教育老师存在普遍学历不高的现象,特殊教育专业水平也不高。

二.职后培训次数不足,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内容相对偏理论,技能培训相对缺乏。三.政策上对特殊教育教师的支持少,工资待遇也不高。

四.特殊教育经费有限。

五.我国立法对维护特殊儿童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并不充分,基本上只认识到了义务的方面,而没有注意到其维护特殊儿童受教育权利的一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

3.建议及对策

如何加强学校社会工作机构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创新,我有如下建议:

(一)重视家长和团体的参与,加快特殊教育立法进程,努力实现我国特殊立法法治化、民主化、科学化。

(二)增加特殊教育经费投入,设立专项补贴费。

(三)培养更多的高等特殊教育师资。

(四)逐步与世界发达国家同规发展。

(五)加强特殊教育学员的就业环境。

(六)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为特殊人群服务,可以直接深入到每一个特殊人群的家庭,进行直接有效的干预和指导,还可以开发和建立特殊儿童、特殊人群的教育和发展用品的市场,使得特殊教育的服务形式更加规模化、规范化,这里,将成为一片非常有潜力的教育培训新兴市场。

(七)探索多元化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加大培养投入,调整培训内容,提高培训层次。

(八)制定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实施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认证,促进与特殊教育专业相结合的学历提升。

2.建议及对策

如何加强家庭社会工作机构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创新,我有如下建议:

(一)民政局、社区、妇联开设婚姻家庭学校的培训机构,家庭教育和培训是促进家庭成员们建立正确的家庭生活态度,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在处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祖孙关系达到良性的沟通,促进家庭和谐。

(二)民政部、地方民政厅局、妇联、学校等设立了咨询机构,报社、电台开通家庭和妇女、青少年教育的热线电话,方便社区居民求助咨询。

(三)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

(四)发挥政府主导地位,逐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多渠道,多方式补偿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五)要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机构的基本标准、服务规范和管理办法,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服务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地方政府应把此项工作列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注意各种配套政策的建设和落实。

(六)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改善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环境。

(七)服务客体的多元化。社区服务机构一方面要确保社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困群体的需求,另一方面还要面向全体社区成员,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和覆盖面。

香港的社会工作也进入了一

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回归后香港 特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条例和 政策, 大力推进香港社会工作的全 面发展和改革, 实行了专业社会工 作者注册制度,并努力促进香港与内 地在社会工作方面的合作与交流。香港社工组织已成为香港社会管理 中的重要力量。

过去20多年,整个西方世界的社会福利体系出 现了众多变化:财政拨款减少,出现混合福利体系、管理型照顾和整笔拨款体制。与社会工作密切相关 的社会服务机构不得不重构其管理体制以应对新的 外部环境。这要求社会服务机构重视效率、绩效和 经济原则且能够满足服务使用者的需要。在这样的 背景下,西方社会工作机构提出了新的建设模式,提 倡以管理的方式去达成组织目标,因为人们坚信良 好的管理可以解决社会服务组织面临的问题从而提 高其效益和效率。在新管理模式的影响下,社会服 务机构的运作跟企业逐步接近,很多社会服务机构 从企业机构寻找管理人员或者直接聘用工商管理硕 士。不少非赢利机构为获得更多的收入正向商业企 业的运作方式靠拢。正如我们所见到的,新管理主 义确实能够从效率提高、成本控制和服务顾客等多 个层面改善社会服务机构的运行。

新管理模式取向改变了社会服务机构内部包括 人际关系、员工晋升在内的组织文化。过去社工可 以从初级职位晋升至管理层,但现在管理层的位置 可能为专业的管理人士占据。尽管新管理模式取向被 批评可能因过分重视效率和效益而忽视社会工作的 专业价值和职业宗旨,有舍本逐末之虞 但是社会服务机构的新管理取

向似乎并没有显示出改变的迹象,因为它毕竟提高 了效率和效益,这正是服务机构在变动不居的外部 环境之下生存的重要基础。

目前,国外社会工作机构的功能定位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社区服务和生活支持。服务和支持的对象主要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学龄前儿童、低收入家庭、单亲家庭、移民、难民等。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社区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非营利机构和私人机构等。第二,社区文化和体育设施。社区文化和体育是国外社会工作机构的普遍功能,主要是利用社区中心、展览馆、音乐厅、图书馆、咖啡屋等社区场地和社区内的各种文化、体育设施组织开展文艺、教育、科普、娱乐、健身等活动。各种设施的标准很详细。第三、社区治安和警务。社区治安是全社区成员协同所具有的功能。社区警务是职业性功能,其功能发挥具有专业性:一是预防和打击犯罪;二是向处于危难中的人提供快速援助。

在国外,社会工作机构的运行机制也不尽相同,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自治型的社会工作机构运行机制以美国为代表。自治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相对分离,政府的主要职能是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协调社区利益主体之间关系并为社区成员的民主参与提供制度保障。工作机构的具体事务则完全实行自主自治,依靠社区居民选举产生的社会工作机构来行使管理职能。第二,政府导向型的社会工作机构运行机制以新加坡为代表。新加坡政府负责对社会工作机构进行指导和管理,主要职能包括:(1)社会工作机构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建造(2)对机构领袖和领导人进行培训(3)对社会工作机构建设和活动予以财政支持。第三,合作型社会工作机构以日本和北欧国家为代表。其特点是政府与社工机构相结合,政府建立高效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和高效的管理体制,社会工作机构一般是行业性和专业性的,以维护其成员的权益为主要职责。市政和社工机构的结合,形成了社会工作安定和谐的有序结构。

从管理模式来看,我们也可以将国外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分为以下三种主要模式:(1)政府直接管理。受国家福利政策的影响,大量社会服务机构如老人服务院、社区老人活动中心、临时儿童寄养中心、亚健康人技能训练中心、医院等,是由其服务职能对应层次的政府设置的。由政府派人直接进行经营管理,突出非盈利性,所有工作人员均为政府公职人员,由政府支付工资;服务经费由服务机构根据服务对象所需要时间及单位时间服务价格申报预算,由对应层次的政府或议会从相应的服务开支项目中拨付;服务对象提出的服务需求和服务机构申报的政府服务项目,需经过政府指定的评估师进行评估确定;政府通过网络可以监控服务机构每天提供服务情况和服务费用的开支情况。(2)政府设置,私人经营。私人机构主要负责服务院的经营和服务的管理、服务经费的合理使用。在经营中如有有盈利,这盈利部分将用于奖励工作人员。,为保证服务院服务的非赢利性,与政府直接管理的服务机构一样,其所有服务人员也属于国家公职人员范畴,服务经费也由区政府每年向私人机构根据服务时间拨付,如果有人举报私人机构未能提供应有的服务,政府可随时收回管理权。(3)非政府组织承办,政府资助。政府设置的社会服务机构之外,还存在一些由政府组织成立的一些社会服务机构,补充政府社会工作不到的地方。日前其提供的服务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承办相关政府项目,如帮助政府提供一些社会服务,如中心提供了儿童照顾、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服务,还开办了幼儿园、小学、成人学校、老年人夜校、失业者职业教育、移民语言训练等项目。其经费来源主要是争取政府项目拨款和基金会募集资金两部分。据介绍,瑞典其他邻里中心与此相类似,只不过有一些不如该中心这样综合性,而是针对于具体需求者提供服务。

国外的社会工作机构蓬勃发展,在建设中,他们不断探索社会工作新模式,不断加强社会工作组织与制度建设。其中有三面的改革建设,效果尤为突出。

1.社会力量、私人机构参与社会工作机构。一方面,将原来一些由政府直接管理的社会服务机构交由非政府组织、私人机构进行管理,从而减少管理成本和费用。另一方面,鼓励非政府组织、私人机构承办一些服务项目和提供社会服务补充。2社工机构服务模式开始由集中服务转向分散服务,家庭护理迅速发展。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在要求政府提供更高更好的服务的同时,对社工机构服务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家庭养老、服务进家庭等。改变偏重集中服务的传统方式,提高分散服务的服务水平和服务层次,推动社会工作机构服务分散化。随着这种工作模式的出现和发展,一些地方的服务院等集中服务机构开始呈现递减趋势,政府开始将福利投资由集中式社工服务机构转向服务对象公寓建设上。3.相关服务项目和服务资源进一步整合。随着社会服务分散化趋势的进一步明显,特别是家庭护理方式的发展,顺应提升层次的需要,由不同部门、机构提供的相关服务项目和服务资源呈现出进一步整合的趋势。

正如前述所及,当代西方社会工作在理论、实践、研究和教育等不同层面出现了若干变化,这是为了回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提升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和专业地位的需要。这表明,社会工作机构在专业体制上具有一定的反思性,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调整以完善自身,作为社会工作机构的后发展国家,汲取西方经验、瞄准国际前沿是必要的,这有助于我们在构筑中国的社会工作机构制度之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即在熟知国际前沿的基础上确立遵循国际规范的专业制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社会工作要紧跟西方亦步亦趋,而是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立足本土并凸现自己的特色。

国外社区建设的经费主要来自政府资助。以美国为例,其它可动员的社会资源包括:(1)慈善捐赠。(2)志愿服务和居民服务付费。(3)企业社区发展项目。

第二篇:社工知识

2、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的人员构成、职能分别是什么?每届任期几年?

答:由具有参事议事和协调能力、在群众中有威信的部分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的代表,社区内的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届知名人士、驻区单位代表等组成,其成员由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受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的委托,在社区成员代表会议闭会期间开展视察、检查和调研等活动,行使对社区事务的议事、协商、监督职能,有权对社区居民委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实施监督;有权对物业管理机构和驻区单位涉及社区公共事务的行为提出建议,进行协商和监督,促使社区各项事业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任期每届三年。

(每小点各1分,答对要点即可得分)

3、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五项:

一是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二是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三是责权统一,管理有序。

四是扩大民主,居民自治。

五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4、城市社区建设的内容有哪些?

答: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社区服务。二是社区卫生。三是社区治安。四是社区环境。五是社区文化。六是社区组织。

5、社区工作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答:在我国,作为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应具有以下基本素质:

(1)政治素质。(2)思想素质。(3)思想道德素质。(4)业务素质。(5)能力素质。

社区工作的主要内容

社区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

社区服务内容要以满足居民的需要为目的,居民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主要应包括:

(1)为老服务。开办各种类型的老年学习班,开展各种有利于老年健康的文体活动,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如老年保健、老年法律、老年心理及健康服务,为方便老年人生活,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提供各种服务项目。(2)社会保障服务。对社区低收人家庭,根据国家政策提供社会保障和救助,落实低保政策。建立再就业基地,加强职业中介等千方百计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

(3)优抚服务。主要协助政府落实优抚政策,做好退伍安置工作,开展拥军优属服务,为军人家属和伤残人员的生活提供方便。

(4)为残疾人服务。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安置服务,医疗康复服务,基本生活服务等。

(5)安全防范服务。社区居委会可以根据需要建造社区安全防范设施,如电子防盗监控系统、楼宇对讲系统等。在社区可以成立由社区志愿者组成的治安巡逻队。

(6)卫生保健服务。办好社区卫生保健室,开展对常见病的康复医疗服务。宣传健康防病知识,提高全民健康意识。

(7)为青少年服务。为青少年提供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建康活动场所,组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

(8)家政服务。为居民家庭介绍家政服务员。如婴儿保姆、家教辅导员、清洁工、修理工、接送服务等。

(9)中介、信息服务。逐步建立区域性求助网络体系,实现社区服务现代化、网络化,发放求助服务卡,公开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联系方式和服务承诺,做到“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民需我办”。

1什么是社区?

指居住在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改制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2社区居委会的根本性质是什么?

社区居委会是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3新型现代化社区要具备那些要素? “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 4社区居民有那些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

5我市社工人员的职责是什么?

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大力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

二、承接政府职能转变下放到社区的各项管理与服务功能。

三、完成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形成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积极推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社区公共服务工作方案和发展规划,运作相关社区服务资源,拓展服务领域,保证服务质量。

五、协助社区居委会积极开展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等工作。

六、作好社区的社会保障和社区救助工作。

七、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及时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等专业服务,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

八、向人民政府或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九、接受民政部门的业务指导及社区居委会的管理和监督。

6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决策,社区议事委员会议事,社区居委会干事。

7社区居委会的作用是什么?

一、促进社会稳定。

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8社区居委会有那些职能?

宣传教育职能,为民服务职能,社区管理职能,议事协商职能,监督职能,协助行使政府委托的行政职能。

9社区建设的主要特征?

综合性、社会性、地域性、计划性

10社区建设的宗旨?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协调发展,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从而形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

11社区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社区党建制度,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主要工作制度,社区居委会财务管理制度,社区居委会居务公开制度,社区档案管理制度,社区计生工作制度。

12我国的人口政策是什么?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13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机制是什么? 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

14我国法定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

15何谓晚婚、晚育,育龄妇女?

晚婚是指按照法定年龄推迟三年以上结婚的。

晚育是指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小孩的。

育龄妇女是指处于生育时期的妇女,一般指妇女于15—49岁。

16新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于2005年12月1日实施。

17社区居委会主任是安全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18什么是男女平等宪法原则?

男女平等是我国宪法确定的一条重要原则,它主要是指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权利,妇女权益保障法重申了这一重要原则。

19公民道德包括: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20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22优抚对象的范围有那些人? 军属,烈属,病故军人军属,在乡复员老军人,伤残军人,军休干部。

23全国助残月是5月,全国助残日是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24六个老有是什么?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25空巢家庭是什么? 子女全部离开家庭,只剩下老年父母,家庭处于空巢状。

26什么是健康?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是仅仅有没有疾病。

27社区健康教育宣传应该有不低于80%的人知道。

28城市建设的五乱是指:乱搭乱盖,乱摆乱卖,乱贴乱画,乱拉乱挂,乱堆乱放。

29人类健康的四大基石是什么:合理膳食,运动适量,戒烟限酒,心里平衡。

30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智力,情绪,意志,行为,社交,心里特点。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

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成熟,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

6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7市场经济的基本作用是:优化资源配置。

8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目标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市场。

10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有: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安定。

11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2我国现行的政治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13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的最高审判机关。

1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5宪法规定,公民在什么情况下有从国家社会获得帮助的权利?

年老,残疾,或则是丧失了劳动能力。

16公民的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三篇:社工手册知识竞赛决赛稿件

《社工手册》知识竞赛决赛

为强化事务所各项管理工作,加强《社工手册》的宣传教育作用,规范社工行为,促进社工服务意识与水平的提升。社工协会举办了“守规范,重操守,树新风”淮海街道《社工手册》知识竞赛决赛。

“玉兰队”、“明星队”、“新星之火队”、“众志成城队”、“真我风采队”、“王者归来队”六支社工队伍粉墨登场。啦啦队们纷纷为自己的队员呐喊助威。“王者归来”的拉啦啦队更是打出了“王者归来,所向披靡,勇攀高峰”的口号。经过必答题、抢答题、画面找错题和互选题的激烈比赛,“王者归来队”重磅出击,最后以超出第二名“60”分的优异成绩摘得桂冠。“玉兰队”、“明星队”分别获第二、第三名。

比赛圆满结束,领导作祝贺词,并指出此次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全体社工学习《社工手册》的积极性,提高了社工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提升了社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规范社工行为,促进社工服务意识与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四篇:社工材料

引入社会工作,构建和谐军休七所

随着军休干部年龄逐渐增大,社会功能不断退化,生理、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导致了军休干部需求的升级,尤其是医疗保健、精神关怀、高龄及失能等老人的日常照料等需求,给传统的军休服务管理模式带来严峻挑战,若不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创新服务机制,升级服务模式,将会影响和谐军休建设。

2013年,我所在充分认识到这些矛盾后,及时寻找解决方案,从拓宽服务领域、引入专业人才、提高服务专业水准入手,面向社会,寻找专业社会服务资源。经过对市福利院等单位的考察,决定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开展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技巧助人的服务活动。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介入军休服务管理,对于充分运用社会服务资源,拓展服务管理和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军休干部多元化、多层次需求意义重大。

让有行动能力的老人找到属于自己的活动平台;让有潜力的老人发挥自己的价值;让孤独的老人找到自己的朋友;为有特殊需要的老人寻求资源。以上述四点为需求目标,经过对石家庄几家社会服务机构的严格考察,我所与德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同时与石家庄学院社会工作系合作,将我所作为该校的实训基地开展社会工作,完成了服

务管理创新的第一步。

为了保证社会工作者在我所扎实、有效开展社会工作,我所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配合:

一、社会工作开展的规范化。主要有办公场地的规范化、办公制度的规范化;指定专人负责与社工接洽、协助社工开展活动,实行每月一计划、总结和周例会制度,确保社会工作紧紧围绕休干需求展开。

二、协助社工与休干建立良好关系。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是社会工作者开展社会工作的基础,我所工作人员以引见人的角色,陪同社工入户走访等,积极搭建社工与休干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其互信关系的建立。

三、加强社工宣传。社会工作在我国还是新鲜事物,很多休干不理解、甚至排斥。我所利用板报、条幅、海报等载体宣传普及社工知识、让休干真正理解社会工作理念,从内心接受、信赖社会工作者。

休干与社工之间稳固、互信的关系为社会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所自开展社会工作近三个月以来,已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在休干健康需求方面,分别针对休干的身体、心理健康,开展了春季养生讲座和“阳光心态、和谐老年”心理健康讲座,满足了休干对养生、心理调试方面的知识需求;

二、在增进休干的社会功能方面,与石家庄市少年儿童教育保护中心携手共建了“思想教育大讲堂”,休干以老师的角色,向少保儿童讲述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容,在发挥余热、奉献社会中增强了晚年自我认同感。此外还有成立的软陶小组,休干在小组活动中建立了新的社会关系。

三、成立“绿房子〃绿色家园”工作室,内设沙盘游戏,为休干心理健康提供了专业呵护保障。

四、我所休干心理健康档案库正在建设完善当中。针对休干的问卷,从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活动参与度、人际关系交往三方面,将休干的心理健康程度分为绿(健康)、蓝(一般)、红(较差)三个等级,红色者将成为以后开展社会工作的重点对象,从而实现有的放矢。

自社会工作开展以来,在“让有行动能力的老人找到属于自己的活动平台、让有潜力的老人发挥自己的价值、让孤独的老人找到自己的朋友”这三方面已看到成效。下一阶段,我所将从“为有特殊需要的老人寻求资源”入手,深化社会工作。充分利用沙盘游戏、志愿者资源,加强对休干的精神慰藉;拓展医疗服务内容、建立日间照料中心,实现休干社区居家养老;加强军休服务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培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不断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我所领导积极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创新服务机制,引入社会工作,为我所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也为军休干部幸福休养、快乐休养增添了一份有力保障。

第五篇:社工材料

三、考试形式及内容

1、笔试:笔试监考、判卷工作委托有关单位具体负责,报名人员全部参加笔试,为闭卷考试。考试内容包括:社区居委会基本知识、时事政治、公文写作等。参考材料:《社区居委会基本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社区居委会选举手册》、《公文写作》等,满分100分,计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根据笔试成绩按照招聘人数1:3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的人员,从高分开始依次确定。

2、面试:面试采取结构化评分体系,聘请区有关部门人员参与面试,设立考官。面试考察内容包括:社区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面试总分为100分。

3、体检:主要是对拟录用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了解,确保拟录用人员无重大疾病和传染病。体检标准参考《2007年中央、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按照参加笔试、面试考试两项成绩之和取前30名,作为拟录用人员参加体检。体检在区级以上医院进行,出现不合格人员不得录用,缺额人员依据两项考试成绩之和依次补录。参考资料:bbs.25dx.com/thread-43875-1-1.html 《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考社区工作基础知识、社区工作实务、公文写作、时事政治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2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成熟,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

6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7市场经济的基本作用是:优化资源配置。

8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目标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市场。

10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有: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安定。11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2我国现行的政治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13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的最高审判机关。1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5宪法规定,公民在什么情况下有从国家社会获得帮助的权利? 年老,残疾,或则是丧失了劳动能力。

16公民的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就业与失业(重中之重)

一、劳动权利、义务、合同、时间、工资

二、工伤保险(认定、鉴定、待遇)

三、劳动争议处理(范围、机构、程序)

四、失业保险(条件;使用、领取、管理):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8条,社会保险)和约定条款(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

试用期: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即时辞退(6条;主观因素)

预告辞退(3条;客观因素;提前30日或1个月工资)

经济性裁员:20人以上或占总职工10%以上,提前20日通告

最高工时标准:日8小时,周44小时

延时限制:

人员限制(怀孕7个月以上或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不得延长)

长度限制(一般每日1小时,特殊3小时;每月36小时)

延时补偿:一般150%;休息日200%;法定休假日300%

认定工伤(因工;上下班机动车事故)

视同工伤(工作猝死、抢险救灾、战伤)

不是工伤(犯罪、醉酒、自残)

工伤医疗待遇(70%;12个月)

因工伤残待遇:1——10级;24——6月;减2法则

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协商——调解(30日)——仲裁(必经程序,60日)——诉讼(15日)

失业的定义

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

1-5——12

5-10——18

10——24

停止领取的条件:重新就业的、应征服兵役的、◆移居境外的、◆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的、◆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政府指定的部门或者结构介绍的工作的。

1什么是社区? 指居住在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改制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2社区居委会的根本性质是什么? 社区居委会是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3新型现代化社区要具备那些要素? “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

4社区居民有那些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

5我市社工人员的职责是什么?

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大力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

二、承接政府职能转变下放到社区的各项管理与服务功能。

三、完成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形成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积极推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社区公共服务工作方案和发展规划,运作相关社区服务资源,拓展服务领域,保证服务质量。

五、协助社区居委会积极开展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等工作。

六、作好社区的社会保障和社区救助工作。

七、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及时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等专业服务,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

八、向人民政府或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九、接受民政部门的业务指导及社区居委会的管理和监督。

6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决策,社区议事委员会议事,社区居委会干事。

7社区居委会的作用是什么?

一、促进社会稳定。

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8社区居委会有那些职能? 宣传教育职能,为民服务职能,社区管理职能,议事协商职能,监督职能,协助行使政府委托的行政职能。

9社区建设的主要特征? 综合性、社会性、地域性、计划性

10社区建设的宗旨?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协调发展,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从而形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

11社区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社区党建制度,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主要工作制度,社区居委会财务管理制度,社区居委会居务公开制度,社区档案管理制度,社区计生工作制度。

12我国的人口政策是什么?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13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机制是什么? 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

14我国法定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

15何谓晚婚、晚育,育龄妇女? 晚婚是指按照法定年龄推迟三年以上结婚的。晚育是指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小孩的。育龄妇女是指处于生育时期的妇女,一般指妇女于15—49岁。

16新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于2005年12月1日实施。17社区居委会主任是安全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18什么是男女平等宪法原则? 男女平等是我国宪法确定的一条重要原则,它主要是指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权利,妇女权益保障法重申了这一重要原则。

19公民道德包括: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20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

21我区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享受范围和人均标准是什么? 凡具有我区常住户口并在我区居住一年以上的城市居民,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市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的人员,给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我区人均标准为220元。

22优抚对象的范围有那些人? 军属,烈属,病故军人军属,在乡复员老军人,伤残军人,军休干部。

23全国助残月是5月,全国助残日是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24六个老有是什么?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25空巢家庭是什么? 子女全部离开家庭,只剩下老年父母,家庭处于空巢状。

26什么是健康?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是仅仅有没有疾病。

27社区健康教育宣传应该有不低于80%的人知道。

28城市建设的五乱是指:乱搭乱盖,乱摆乱卖,乱贴乱画,乱拉乱挂,乱堆乱放。29人类健康的四大基石是什么:合理膳食,运动适量,戒烟限酒,心里平衡。30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智力,情绪,意志,行为,社交,心里特点。31太原市城市精神:兼容,和谐,诚信,卓越。

3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33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4文明太原人十条标准:

1、热爱祖国,热爱太原;

2、关心集体,热心公益;

3、胸怀理想,爱岗敬业;

4、遵纪守法,见义勇为;

5、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6、尊重科学,勤奋好学;

7、举止文明,礼貌待人;

8、爱护环境,讲究卫生;

9、尊老爱幼,邻里和睦;

10、扶危济困,助人为乐。

35太原市民十条基本要求:

一、不说粗话脏话

二、不乱吐乱扔

三、不乱贴乱画

四、不乱堆乱放

五、不乱摆乱建

六、不酗酒滋事

七、不损坏公共设施

八、不违反交通规则

九、不搞迷信活动

十、不攀折花草树木

2011年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资料:社区服务内容

1.社区服务内容

社区公共服务概念:所谓公共服务,主要是指基层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构面向社区,为居民提供的满足其基本需求的就业、社会保障、救助、卫生和计划生育、社区安全、文化、教育和体育等服务

内容:(1)社区就业服务的内容。包括: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建设,就业和再就业咨询服务、再就业培训服务、就业信息服务、社区公益性岗位开发、创业服务

(2)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的内容。包括:为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社区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和网络建设、老年护理服务

(3)社区救助服务的内容。包括:加强对失业人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及时掌握他们的就业及收入状况,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加强对社区捐助接收站点、“慈善超市”的建设和管理

(4)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的内容。包括: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的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重点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服务

(5)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的内容。包括:逐步建设方便社区居民读书、阅报、健身、开展文艺活动的场所,加强对社区休闲广场演艺厅、棋苑、网吧等文化场所的监督管理,调动社会资源和力量支持和保障社区内中小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创建各种类型的学习型组织,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科普活动,培育群众性体育组织,配置相应的健身器材

(6)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内容。包括:实行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

(7)社区安全服务的内容。包括: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区防范机制和防控网络。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咨询服务活动,建立完善收集、反馈社情民意的工作机制,组织巡逻守望、看楼护院活动。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监外执行人员和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帮助、教育和转化工作。做好消防工作。深入开展打击“黄赌毒”和禁止传销等工作

社区互助和自助服务

社区互助和自助服务是社区成员的自我服务,其主体是社区成员,包括驻社区单位、社区组织、家庭和个人。服务的对象包括居家的孤寡老人、体弱多病和身边无子女老人、优抚对象、残疾人及特困群体。服务的方式有捐赠、互帮互助,电话救助网络、智能服务网络、社区服务站等

社区志愿服务

所谓志愿服务,就是指任何人志愿奉献个人的时间、精力、技能,在不取得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进步、推进社会福利进步而提供的服务

社区商业服务

社区商业服务是由企业为社区居民提供的服务。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看,可以将社区中的一些商业服务业纳入社区服务的框架中

2.政府公共服务的方式

“一站式”服务:“一站式”服务是指政府将所有面向居民的公共服务全部集中于一处的服务方式。其实现方式,有的是集中于同一幢楼内,有的是集中于某一楼层大厅内,也有的集中于社区的某一平房内

委托服务:是指政府与社区组织之间的委托关系。有些行政性工作,本身属于政府或其职能部门的分内职责,但落实到社区时,由社区组织做起来更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应采取这种服务方式。但是在办理委托关系时,必须赋予与职责相应的权利和经费

购买服务:购买服务是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指政府将由自身承担的为社会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而由政府全额或部分埋单,具体实施是通过竞争的方式,向所有符合资质的服务提供者购买服务。这里的购买服务是指政府向社区组织或其他社区民间组织购买的服务。这是政府投入机制的一种方式

项目管理:项目是指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之中,以达到项目的要求

项目管理是通过应用和综合诸如启动、规划、实施、监控和收尾等项目管理过程来进行的。社区公共服务中的项目管理,就是将某一项公共服务作为一个项目,运用项目管理的技术来进行管理

服务热线:服务热线实际上就是服务电话,居民有服务需求时,都可以通过服务热线来提出,服务热线根据居民的需求事项和要求,联系有关组织或个人为居民提供服务 2011年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资料:居民服务需求

社区居委会提供社区服务的方式

了解社区居民服务需求及:时、准确地了解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是搞好社区服务工作的前提

社区居委会作为居民群众自己的组织,及时、准确地了解居民的服务需求,并将需求信息及时传递给相关的服务机构组织,以便居民得到及时、高效的服务,是其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提供便民服务:社区居委会作为居民群众自己的组织,工作人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平时与居民接触最多,情况最熟。因此,社区居委会根据自身条件为居民提供就地就便的服务,是居民委员会的一个不可替代的优势

向政府反映居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居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有些是针对政府的,有些是针对社区组织而社区组织又无法完成和做到的。针对政府的群众意见和要求,社区居委会理应代表居民群众向政府反映;针对社区组织而社区组织无法办到的,也需要向政府反映,求得政府的帮助和支持

组织互助服务:互助服务是驻社区单位与社区、社区邻里和个人之间开展的相互帮助和服务。在现阶段,这些服务尚未完全成为人们自觉的意识和行动,尚未达到“我要服务”的境界,多数需要社区居委会来组织,需要组织的力量驱使“要我服务”

为发展社区服务提供便利条件:社区范围外的力量为社区提供服务,需要引进的渠道,需要提供适当的条件,需要强化管理,这些都需要社区居委会发挥作用

2011年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资料:公益慈善

公益慈善事业的法规与政策

1.公益慈善的特点和领域

公益慈善的特点

自愿性,人们完全自愿地对社会弱势群体无偿救助,从事慈善活动不是强迫的。即使人们的慈善意识日益增强,仍是以自愿为前提。公民把慈善当作个人的义务,这是一个社会慈善文化被个人内化的结果,这种内化应该是一个柔性的过程,是通过社会慈善文化氛围的影响,体现的是“自愿性”,而不能是一个强制过程

大众性(社会性),公益慈善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有组织、有规模的民间社会救济行为;公益慈善是一项人人可参与的事业

公益性,公益性是现代社会慈善事业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属性。公益慈善事业的受益人数或潜在受益人是不特定多数人,受益主体具有开放性和公共性

公益慈善事业追求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即有益性。主要表现为对贫弱者以金钱或物品相助,或者提供其他一些实际援助,创造增强受助者生存与发展能力的条件,维护其基本权利

公益慈善的领域

我国《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法》规定,公益事业是指非营利的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

随着慈善组织的增多和其社会救助功能的扩大,公益慈善事业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一方面,继续重视传统型的慈善活动,如救助灾害、救济贫困、安老助孤等。另一方面,则将范围拓展到助残、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如慈善教育、支教助学、慈善医疗等

2.公益慈善组织的特点

非营利性

公益慈善组织以救助弱者为重点,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并不是追求利润,不以营利为目的。公益慈善组织在初始阶段所获得的利益,都是由公众或政府等组织无偿捐献的,它不是一个生产单位,而是一个接收单位,这种接收是暂时保管性质的 公益性

社会救助体制的运转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政府的财政收入只能提供部分的支持,公益慈善组织作为慈善事业的载体的作用非常明显。公益慈善组织提供的服务具有惠及公众的性质,取之于社会公众用之于社会公众。公益慈善组织是提供和传递福利资源的另一类有效途径,它的目标通常和社会福利政策相关联

3.我国公益慈善组织的主要类型

慈善基金会

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基金会分为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公募基金会)和不得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

公募基金会按照募捐的地域范围,分为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和地方性公募基金会

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草根慈善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

草根性质的慈善事业组织不能募集资金,但可以通过私人渠道或海外资助获得资源。有些组织登记为民办非企业组织或挂靠在一些社团组织下面从事自愿性的社会慈善活动

4.《关于促进慈善类民间组织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慈善类民间组织的规定

培育发展慈善类民间组织的方针

培育发展慈善类民间组织,要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实行国家鼓励、社会参与、民间自愿的方针,发展与规范并重。各级民政部门应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实际工作,制定发展慈善类民间组织的规划,鼓励群众参与慈善事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涉及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类型的慈善类民间组织,民政部门可以承担起业务主管单位的职能,在成立和运作的初期给予扶持

鼓励慈善类民间组织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

(1)围绕和谐社区建设,鼓励慈善类民间组织在乡镇和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

(2)围绕社会福利社会化,发挥慈善类民间组织在安老扶弱、助残养孤方面的作用,缓解当前社会福利事业资金不足、机构偏少的矛盾

(3)围绕全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发挥慈善类民间组织在扶危就职,体现社会关怀

鼓励慈善类民间组织开展活动,加强人才培训

鼓励慈善类民间组织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优势,开展活动。善款要专款专用。要提高服务技能,拓展服务领域,把活动深入到基层,使服务对象切实受益。进一步探索慈善服务新模式,注重慈善项目开发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提高组织与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重视实施慈善品牌战略,提升品牌价值,扩大品牌影响

慈善类民间组织要重视人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采取激励措施,吸引更多专业人才从事慈善事业。促进人才专业化、职业化。注重发挥志愿者的作用,组织和动员他们开展各项慈善活动

规范和监督慈善类民间组织的行为

(1)制订和完善民间组织工作报告制度、评估制度、信息披露制度、财产管理制度和民间组织行为准则,督促慈善类民间组织建立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治理结构,保证组织高效、民主、规范运行

(2)加强信息披露工作。慈善类民间组织要自觉、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咨询。凡属强制性披露的信息,慈善类民间组织应当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与捐赠人有合同约定需要披露的,应严格按合同要求披露

2011年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资料:平等原则

1.公益事业捐赠的原则

平等原则

在捐赠主体上,依据《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均可进行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

个人无论性别、年龄、国籍、经济状况、宗教信仰等情况,组织则无论其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均有权捐赠。捐赠主体是多元的,捐赠是一项平等的权利

自愿无偿原则

《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的,应当是自愿和无偿的;禁止强行摊派或者变相摊派

公益原则

依据《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捐赠,而且其捐赠财产是用于公益事业,不得以捐赠为名从事营利活动;公益性社会团体受赠的财产及其增值为社会公共财产,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损毁

合法与符合社会公德

《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捐赠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违背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国家鼓励公益事业捐赠

《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国家鼓励公益事业的发展,对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给予扶持和优待。国家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公益事业进行捐赠。对公益事业捐赠有突出贡献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由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予以表彰

2.公益事业捐赠人和受赠人的权利和义务

捐赠人

权利

(1)选择受赠人的权利。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选择符合其捐赠意愿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进行捐赠

(2)捐赠的决定权。捐赠人可以与受赠人就捐赠财产的种类、质量、数量和用途等内容订立捐赠协议。捐赠人有权决定捐赠的数量、用途和方式

(3)捐赠留名权。捐赠人对于捐赠的公益事业工程项目可以留名纪念;捐赠人单独捐赠的工程项目或者主要由捐赠人出资兴建的工程项目,可以由捐赠人提出工程项目的名称,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4)捐赠人有权向受赠人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义务

(1)捐赠的财产应当是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

(2)捐赠人应当依法履行捐赠协议,按照捐赠协议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将捐赠财产转移给受赠人

(3)捐赠人捐赠财产兴建公益事业工程项目,应当与受赠人订立捐赠协议,对工程项目的资金、建设、管理和使用作出约定

(4)捐赠的公益事业工程项目由受赠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项目审批手续,并组织施工或者由受赠人和捐赠人共同组织施工。工程质量应当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受赠人

权利

(1)受赠人依法接受捐赠

(2)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产,受赠人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积极实现捐赠财产的保值增值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时,可以将受赠财产转交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也可以按照捐赠人的意愿分发或者兴办公益事业,但是不得以本机关为受益对象

义务

(1)捐赠的公益事业工程项目竣工后,受赠单位应当将工程建设、建设资金的使用和工程质量验收情况向捐赠人通报

(2)受赠人接受捐赠后,应当向捐赠人出具合法、有效的收据,将受赠财产登记造册,妥善保管

(3)对于捐赠人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的,受赠人应当如实答复

(4)受赠人与捐赠人订立了捐赠协议的,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用途使用捐赠财产,不得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如果确需改变用途的,应当征得捐赠人的同意

(5)受赠人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受赠人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受赠财产的使用制度,加强对受赠财产的管理。受赠人每应当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监督。必要时,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对其财务进行审计

3.公益事业捐赠受赠人的分类

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公益事业捐赠受赠人分为三类:

(1)公益性社会团体。公益性社会团体是指依法成立的,以发展公益事业为宗旨的基金会、慈善组织等社会团体。

(2)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是指依法成立的,从事公益事业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科学研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公共体育机构和社会福利机构等。

(3)在发生自然灾害时或者境外捐赠人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可以接受捐赠,并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对捐赠财产进行管理。转自学易网 www.xiexiebang.com转自学易网 www.xiexiebang.com

捐赠财产2011年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资料:捐赠财产

1.捐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

捐赠财产登记造册

受赠人接受捐赠后,应当向捐赠人出具合法、有效的收据,将受赠财产登记造册,妥善保管

合法有效使用捐赠财产

(1)基金会每年用于资助公益事业的资金数额,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比例

(2)公益性社会团体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积极实现捐赠财产的保值增值

(3)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应当将受赠财产用于发展本单位的公益事业,不得挪作他用

(4)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产,受赠人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5)受赠人与捐赠人订立了捐赠协议的,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用途使用捐赠财产,不得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如果确需改变用途的,应当征得捐赠人的同意

健全捐赠财产的管理

受赠人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受赠财产的使用制度,加强对受赠财产的管理

公开使用捐赠财产,接受监督

(1)受赠人每应当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监督。必要时,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对其财务进行审计

(2)海关对减免关税的捐赠物品依法实施监督和管理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可以参与对华侨向境内捐赠财产使用与管理的监督

(4)捐赠人有权向受赠人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受赠人应当如实答复

(5)受赠人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2.对捐赠人的优惠措施

对企业捐赠的优惠措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对个人捐赠的优惠措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个人通过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按照现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准予在所得税税前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对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优惠措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符合规定的基金会、慈善组织等公益性社会团体,可按程序申请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

对境外捐赠的优惠措施:境外向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捐赠的用于公益事业的物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减征或者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

对捐赠的工作项目的优惠措施:对于捐赠的工程项目,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支持和优惠

3.救灾捐赠管理的主要内容

救灾捐赠受赠人的类型:根据《救灾捐赠管理办法》规定,救灾捐赠受赠人有三类:

(1)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及其委托的社会捐助接收机构

(2)经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认定的具有救灾宗旨的公益性民间组织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组织

组织救灾捐赠与募捐

(1)民政部可以根据灾情组织开展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全国性救灾捐赠活动,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按照部署组织实施;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县级以上民政部门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救灾捐赠活动,但不得跨区域开展;在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开展的救灾捐赠活动中,同级人民政府辖区内的各系统、各部门、各单位在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内组织实施

(2)救灾募捐主体是指在县级以上民政部门登记的具有救灾宗旨的公募基金会

(3)开展义演、义赛、义卖等大型捐赠和募捐活动,举办单位应当在活动结束后30日内,报当地民政部门备案

接受救灾捐赠

(1)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接受救灾捐赠款物,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指定社会捐助接收机构、具有救灾宗旨的公益性民间组织组织实施

(2)救灾捐赠受赠人应当向社会公布其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银行账号等

(3)救灾捐赠受赠人接受救灾捐赠款物时,应当确认银行票据,当面清点现金,验收物资

境外救灾捐赠

(1)民政部负责对境外通报灾情,表明接受境外救灾捐赠的态度,确定受援区域。民政部负责接受境外对中央政府的救灾捐赠

(2)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负责接受境外对地方政府的救灾捐赠

(3)具有救灾宗旨的公益性民间组织接受境外救灾捐赠,应当报民政部门备案

(4)救灾捐赠受赠人接受的外汇救灾捐赠款按国家外汇管理规定办理

(5)境外救灾捐赠物资的检验、检疫、免税和入境,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

救灾捐赠款物的管理和使用

(1)救灾捐赠受赠人应当对救灾捐赠款指定账户,专项管理,并对救灾捐赠物资建立分类登记表册

(2)在民政部组织开展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全国性救灾捐赠活动中,民政部可以统一分配、调拨全国救灾捐赠款物

(3)发放救灾捐赠款物时,应当坚持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等程序,做到制度健全、账目清楚、手续完备,并向社会公布

(4)对灾区不适用的境内救灾捐赠物资,经捐赠人书面同意,报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批准后可以变卖

(5)可重复使用的救灾捐赠物资,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应当及时回收、妥善保管

(6)接受的救灾捐赠款物,受赠人应当严格按照使用范围,在本内分配使用,不得滞留

(7)救灾捐赠款物的接受及分配、使用情况应当按照民政部规定的统计标准进行统计,并接受审计、监察等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8)各级民政部门在组织救灾捐赠工作中,不得从捐赠款中列支费用。经民政部门授权的社会捐助接收机构、具有救灾宗旨的公益性民间组织,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自身组织章程,在捐赠款中列支必要的工作经费

下载社工知识[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工知识[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工(范文模版)

    我与社工的距离 姓名:杨长伟 班级:10社升 学号:10272050 在进入安农大之前我完全不了解社会工作,身边也没有从事相关工作的朋友和家人,可以说对于社工是完全陌生的。直到进入农大......

    街道社工考题

    第四节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一、社会工作者的概念 (一)社会工作者的含义 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服务活动的人员。主要分为两大......

    社工宣传语

    1、与社工携手,让生活更美好 2、助人、服务、关爱、成长 3、让社工来到您身边 4、社工,与您共建幸福社区 5、服务进社区、服务改变社区 6、有困难,找社工 7、同一个世界、同一......

    社工电影

    一、 社工电影是社会工作者或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的一种获得心灵体验的平台和方式。心灵体验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启发,一种对自我和人生的反省,一种融入感情的评论。对于社工来说......

    社工考试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目录 基本介绍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是2008年首次在全国范围内举行的一种针对社会工作者进行能力甄别的级别考试,合格者可以获得由国家认定......

    社工读后感

    我的感想 进行了一周的社会实践工作,本人感想颇多。(一) 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识。原来都只是从书中,电影中知晓社会工作是一项助人的活动。实习过后也终于体会到了助人的真正含......

    2010年度社工小结

    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参加人口普查工作已经将近9个月了,在这九个月里,我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同事们的热心帮助,已经适应了这份工作......

    社工求职信

    社工求职信范文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我的这份自荐书。 我是一名即将于XX年6月毕业的大学生,我的专业是社会工作,我的理想是作一名出色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