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阳市社区工作条例
贵阳市社区工作条例
(2013年7月12日贵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通过,2013年9月27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4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社区建设和治理,改善社区服务和管理,实现社区和谐、规范、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社区建设和治理,服务和管理,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社区,是指居住在一定区域的人群所组成,并且由经批准设立的组织机构提供公共服务和管理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三条 社区建设和治理,服务和管理,应当建立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和法治保障的体制,坚持以人为本、利民便民,居政分离、因地制宜,公开高效、强化监督,维护居民权益和扩大基层民主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社区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区域社区发展规划,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实施,统筹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向社区集中。
制定社区发展规划,应当充分尊重社区居民意愿,注重保护社区生态环境、文化遗产、民族宗教遗址和地方特色景观,促进社区以及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
第五条 区(市、县)人民政府负责本区域内社区的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或者确定的职能部门,负责对社区工作的具体指导和协调。
第六条 社区居民、驻社区单位和社区社会组织,有权参加社区服务管理,对社区建设、治理、服务和管理提出意见、建议,监督社区工作的开展。
社区居民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公共道德和居民公约,维护社区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爱护社区公共设施。鼓励社区居民参加社区公益活动。
—1—
第二章 社区建设与治理
第七条 社区建设和治理,应当以服务管理完善、治安秩序良好、文化生活丰富、社区环境优美、公众广泛参与、社区文明和谐和居民满意为目标。
第八条 社区的范围,应当以地域面积、服务半径为主要依据,兼顾公共资源配置、人口数量和居民认同感等因素,合理划定。
社区的设立、变更或者撤销,由区(市、县)人民政府决定,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九条 社区建设应当根据社区工作实际,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机构、核定编制,配备工作人员。
第十条 社区服务管理机构是区(市、县)人民政府在社区设立的从事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机构,直接受区(市、县)人民政府领导。
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应当围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和促进和谐的要求,开展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相关工作。
区(市、县)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依照职责,对社区服务管理机构进行业务指导。
第十一条 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应当负责做好社区内的民生保障、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城市管理、人力资源、教育、卫生、体育、统计、民政、科普、老龄、残疾人、民族宗教、侨务和流动人口管理等社会综合管理事务。
第十二条 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应当协调做好社区内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国防教育、信访、维稳、社区矫正和禁毒等综合性管理事务。
第十三条 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应当配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做好社区内涉及公安、工商、税务、安全生产、劳动监察、市政建设、市容环境、物业管理、绿化、环保、水务、交通、质监、食品安全、文化市场监管、森林防火、抢险救灾、应急和消防等社会专业管理事务。
第十四条 除本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和第十三条规定外,社区服务管理机构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
—2—
(二)为社区居民提供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利民服务;
(三)指导社区内居(村)民委员会依法开展自治活动,组织社区居民、驻社区单位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
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制定社区服务管理指导目录,明确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具体内容,并且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凡本条例未明确规定和未列入社区服务管理指导目录,需要新增进入社区开展的工作事项,应当经区(市、县)人民政府审查批准。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对社会专业管理事务以及其他不属于社区职责范围的工作,不得对社区服务管理机构进行检查和考核。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委托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办理临时性事务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审核批准,完备委托手续,明确工作责任,加强指导督促,并且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方式拨付工作经费。
第十六条 社区服务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按照公开推荐、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具体办法由区(市、县)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七条 社区应当成立社区议事协商组织,其成员由社区居民、驻社区单位、其他组织的代表和居(村)民委员会主要负责人组成,通过公开报名和民主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具体办法由区(市、县)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八条 社区议事协商组织负责围绕地区性、群众性和公益性问题,听取和反映社区居民、驻社区单位和社会组织的意见,监督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工作。
社区议事协商组织应当制定议事规则,建立灵活多样的协商议事制度,畅通社区居民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渠道。
第十九条 社区议事协商组织按照以下方式开展工作:
(一)召开意见收集会,走访社区居民,收集区域内社区居民、驻社区单位和社会组织的意见建议;
(二)召开议题讨论会,对社区居民关注和需要办理的事项进行讨论协商,提出需要提交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具体办理的事项;
(三)召开议事决策会,对提出办理事项进行研究决策并且交付实施;
(四)定期召开社区议事协商组织扩大会议,对社区服务管理机构、社区议事协商组织负责人进行述职评议。
—3—
第二十条 在一个社区范围内,应当根据人口和地域等情况依法建立居(村)民委员会。
居(村)民委员会在区(市、县)人民政府和社区服务管理机构的指导下,依法开展群众自治活动。
第二十一条 政府职能部门和社区服务管理机构,不得向居(村)民委员会安排其自治职能之外的工作;除国家、省、市人民政府明确要求居(村)民委员会创建达标的事项外,不得对其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和考核。
居(村)民委员会依法协助政府职能部门、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开展工作,应当有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
第二十二条 社区内的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协助、配合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居(村)民委员会开展工作,参与社区建设、治理活动。
鼓励实行居(村)民委员会与业主委员会交叉任职。
第二十三条 建立、完善社区共建机制。社区群团组织、驻社区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支持、配合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开展工作,主动参与社区建设、治理。
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驻社区单位整合内部设施资源向社区居民开放。第二十四条 建立、完善人大代表联系社区居民制度。人大代表应当定期到社区接待、走访居民群众,听取群众对国家机关以及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开展多种形式促进社区建设、治理的活动,帮助解决社区居民关心的问题。
第二十五条 培育、支持和发展社区公益性、服务性和互助性社会组织。实行社区社会组织登记、备案制度,对符合条件的社区社会组织,依法进行登记;对暂未达到登记条件,但社区服务管理又需要的社区社会组织,由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听取居(村)民委员会意见后进行备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安排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专项资金,通过开办扶持、专项扶持、以奖代补、购买服务和建立孵化基地等方式,培育社区服务管理需要的社会组织。
第三章 社区服务与管理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以及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有关
—4—
规定,推进社区服务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服务方式,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第二十七条 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应当根据社区服务管理的需要,设立集中办事服务窗口,办理下列事项:
(一)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综合管理事务的服务管理事项;
(二)协助政府职能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委托的服务管理事项;
(三)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开展的有关行政管理事项;
(四)社区居民需要、可以集中办理的其他服务事项。
市政公用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需要在社区开展的服务事项,可以纳入服务窗口办理。
第二十八条 社区集中办事服务窗口实行办事公开、一站办理和首问责任等制度,根据群众需要,可以采取错时、预约等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和手段,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第二十九条 政府职能部门和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可以向社会组织、企业和居(村)民委员会购买服务。
购买双方应当按照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签订合同,明确服务项目、服务质量、服务期限、服务价格以及资金支付方式等内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购买服务的具体指导办法,明确购买服务的原则、内容、方式、程序、效果评价和工作要求,保障购买服务的有序施行。
第三十条 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服务管理便捷、无缝衔接、全社区覆盖的要求,结合居(村)民委员会的设置,科学划分社区网格,合理配置网格工作人员,建立社区服务管理网络,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
网格工作人员由社区服务管理机构统一管理、使用和考核,其报酬标准由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参照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确定,由社区服务管理机构按照标准统一支付。
第三十一条 网格工作人员实行一岗多责,做好网格内的以下工作:
(一)负责采集基础信息,收集社情民意,服务居民群众,宣传法律政策,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基础工作;
(二)负责采集和报告生态文明建设监督信息;
(三)指导、监督社区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工作;
—5—
(四)协助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在社区开展与居民密切相关的各项工作。社区服务管理机构以及网格工作人员对采集的基础信息,应当按照保密的有关规定使用和管理。
第三十二条 建立与城市公共服务信息平台联网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加强网格信息动态管理,开通服务热线,反馈社区居民意见,及时解决社区问题。
建立社区门户网站,面向社区提供社会管理资讯和新闻、政策、法规等信息,网上受理社区居民反映或者申办的事项。
第三十三条 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居(村)民委员会应当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组织开展或者引进市场组织开展日间照顾、居家养老、健康咨询、文体娱乐、托幼和维修等服务,建设社区超市、家政服务网点、居民楼(院)信报箱和居民说事点等服务设施。
第三十四条 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社区维稳、社会治安、安全事故防范的工作网络和机制,引导社区居民理性表达诉求,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驻社区单位开展社区治安联防联治,消除安全隐患,维护社区秩序。
第三十五条 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和居(村)民委员会,应当组建各种类型的志愿者队伍,广泛动员、激励和吸收社会各界人士以及社区居民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鼓励和支持驻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助等自助活动,对社区老幼病残等困难群体提供救助。
第四章 社区工作保障
第三十六条 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提供与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相适应的设施和设备保障,将社区服务管理机构人员经费、办公经费和公益事业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且形成逐年正常增长机制。
财政部门应当深入社区调研,听取社区服务管理机构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社区各项工作的经费需要,科学、合理编制社区经费预算,及时拨付工作经费,保障社区工作正常开展。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社区服务管理用房纳入城市建设规划,按照利于服务、便于管理和综合利用的原则配套建设。每个社区
—6— 的服务管理用房不低于800平方米。
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加强社区市政、环卫、绿化、医疗卫生、文化和体育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维护、管理机制,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功能。
在建设前款规定的公共基础设施时,建设单位应当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社区工作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建设规划,制定社区工作队伍建设专项规划并且组织实施。
社区工作者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居(村)民委员会工作骨干、优秀网格工作人员、长期从事社区服务的志愿者以及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资质的人员。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社区工作者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开展社区工作者岗前、在岗培训,提高其服务管理水平。
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国家社会工作者资格认证,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进程。
支持市属高等院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社区工作人才。
第四十一条 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符合社区工作实际的双向考核机制,制定以群众满意度为主要标准的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将社区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目标,重点考核社区为民服务、社会管理、社会稳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考核评价社区工作,应当动员、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听取社区居民意见,并且可以委托第三方组织或者机构实施。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对社区工作成绩突出的社区组织机构、驻社区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进行表彰奖励。
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应当建立社区工作者考核办法,将工作成效、群众满意度列入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作为工作实绩认定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第四十三条 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公开和挂牌联系等制度,公开服务、管理和考核等内容,接受社区居民、居(村)民委员会、驻社区单位和社会组织的监督。
第四十四条 社区居民、居(村)民委员会、驻社区单位和社会组织,对社区服务管理人员不履行服务管理职责或者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
—7—
行为,可以向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监察部门投诉。
受理投诉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及时处理,并且将处理结果告知投诉人。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本条例的规定,制定相应的配套实施办法,并且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四十七条 本条例自2013年12月1日起施行。
—8—
第二篇:社区工作
我24岁大学毕业响应党的号召,2000年2月参加非事业编考试而后又参加事业编考试,在社区工作已10年了,现在朝阳区社区服务站工作,我刚来时收入只有400元,而且试用期为一年零4个月,也就是说我一年多的时间里每个月的工资只有400元。
2003年经历了取消事业编,为什么取消,可能政府觉得招了我们觉得很失败,因为没有如领导想象的那样,做出什么成绩,但我从来没有因此而真正放弃过,当遇到居民的冷眼和同事不理解的时候,我彷徨过、痛苦过,因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而精神压力大,我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但我仅仅是因为工作着急,从没想过个人的得与失,可能也偶尔会想,但会一闪而过,我想对我而言唯一能留住老社区专干的只有“责任、觉悟和感情”,“事业栓心、感情留人!!”
去年,社区来了许多大学生,我真心地为你们感到高兴,看到你们就像看到十年前的我,我也是带着满腔热情来到社区,其实政府用意是好的,想在经济危机时帮你们解决工作。可能收入低了一些,但如果没有更好的去处,权宜之计就沉下心来、脚踏实地的接受锻炼,在社区学些有用的吧,为你们今后的发展积累经验。永远记住尊重他人是笔财富,珍惜这个机会吧,能考入社区,说明你们很聪明,也有一定的觉悟!
十年实践中的历练,十年艰辛中的甘苦,十年平淡中的渐变,我由青涩变得成熟,由柔弱变为坚强,见证了社区的变化,与社区基层组织同生同长。十年的坚持,让我学会了很多,我学会了用心去工作,学会了包容,学会了感恩,都说社区锻炼人,可有谁知道这其中蜕变的酸苦。扎根社区,是需要有坚守理想的勇气,以平和的心态用忘我兑现承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乐观主义的,作为专业的助人活动只有在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才会自觉地、持久地进行,尽其所能最大可能去帮助他人、服务群众。由于社会工作是一种真心实意的服务,而不是社会工作者要行使手中的某种权力,所以利他主义的价值观就十分重要。
十年中我一直努力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10年收获很多,社区是个大舞台,能尽情展示你的才华,因为它不像其他单位工作单一,而是代表政府形象、传达党的声音,经历了“非典”和甲型HINIl流感,从入户宣传到与隔离人员面对面,不但要克服畏惧情绪,还要学好专业知识,做好自我保护,自然而然地培养出社会责任感,养成做任何事情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而是完成政府需要贯彻的方针、政策,件件都与居民利益密不可分。
我刚来到居委会,那时办公条件差,没有电脑,面临的困难很多,老居干陆续离任,在他们传帮带的影响下,我尽快进入角色,怀着一颗真诚为居民服务的心来到社区,无论条件多麽艰苦,也没能动摇当时的热心、真心和爱心。当时没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居民已习惯了来居委会量血压,我就担当了测量血压的工作,因为不是专业学医出身,只有在家里苦练,明知不是份内工作,我也经常上门为居民义务量血压,这样与居民熟识起来,建立了相互信任关系。为做好宣传工作,我学习黑板报设计,数九寒天在外边出板报,有时手冻得通红,连粉笔都拿不住,想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工作,再苦、再累也值得。印象最深的是刚到社区我就参加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从酷暑和寒冬历经半年多,每天晚上走家串户做好入户登记工作。在社区的头三年,我虽未有大的成绩,但我与居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坚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的宗旨。
要想做好社区工作,我感受最深的是社区工作者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要正思维、正言引导居民,在社区我学会了感恩、宽容和用心工作,只有把居民当成亲人,才能进入忘我的工作状态。我担任过计划生育、文化和体育、妇联、青少年工作、数据库管理、信息组长等多项工作,我认为宣传工作在社区很重要,是展示社区的窗口,要做好社区工作应养成勤于写作的习惯,居民通过橱窗、板报、《和平家园报》认识和了解社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居民凝聚力、提高居民参与率。从“好运北京”测试赛当文明观众,到营造“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奥运和谐氛围,我在24小时值班的岗位上努力完成肩负的责任。8月8日晚上,在亿万人民举国欢庆的时刻,我为保障一方平安,坚守在岗位上,默默地为奥运会顺利召开做出贡献。当12点钟声敲响的时候,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氛围,全世界人们都在关注着中国、北京,我作为朝阳人用微笑欢迎世界八方宾客,我自豪,因为我是一名社区工作者,能参与奥运、奉献奥运,我深感光荣和快乐。
又历经六年,我明白了做事前先做人的道理,现在,我在十四区社区服务站工作,作为规范化建设的试点,宽敞明亮的办公场所,既为居民营造了良好的办事环境,也成为我事业新的起点。现在,我负责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关系到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直接反映政府形象,我们在基层计生工作责任重大,做孕产妇的贴心人,使国策深入民心是我应做的,开门办社区,服务零距离,工作不推诿。做到服务零距离要求各项工作从居民需求出发,为居民提供个性化、快捷的服务,使各项惠民政策深入民心,让居民切实感受到方便。为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素质,前年全国第一次组织社会工作者职业技术水平考试,我看到国家越来越重视社区,各级领导也一直关心我们的成长,在工作中更有干劲了,我报名参加了社会工作师的考试,通过学习提升了专业理念和知识,使我深刻认识到做社区工作应秉持专业伦理和专业价值观,社区工作者助人自助的过程也是提升自我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过程,是一项具有反思精神的工作。奥运前,当好志愿者的同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认真学习,通过了《社区法规与政策》和《社区工作实务》课程,去年又参加了《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的考试,其实考试结果并不重要,我认为重要的是学习和提升的过程。回首这十年,是真情付出的十年,是热情服务的十年,是与居民感情浓重的十年。这十年中,社区环境变得更美了,居民生活变得更便利了,社区关系变得更和谐了。如果说有什麽没变,是信念依旧,热情不减,真诚未变。我坚信履霜坚冰至,到达元亨利贞、道法自然的境界,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天会更好!!
第三篇:社区工作
巴镇和平社区“妇女之家”创建活动汇报
巴镇和平社区辖4个居民小组,2731户,6506人。辖区内有行政企事业单位12家。为关心和服务妇女,和平社区居委会积极创建“妇女之家”,为广大妇女提供了一个学习、维护权益、促进交流、提高生存与发展能力的平台,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高度重视,注重投入,把“妇女之家”的创建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强化领导。和平社区成立了以社区书记为组长,社区计生助理、综治、民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妇女之家”领导小组,负责和平社区“妇女之家”的创建工作。二是健全网络。为加强社区妇女的联系,增强“妇女之家”的凝聚力,社区以社区义务联络员为依托成立了4个联络小组,并以联络小组为单位,定期组织妇女参加“妇女之家”的各项活动。三是注重投入。社区通过共驻共建用于“妇女之家”的硬件建设,现有办公电脑2台,打印机,复印件各1台,并配备了服务于妇女的热线电话。
二、丰富载体,强化教育,不断提高服务妇女的水平。
一是抓学习,强化妇女的思想道德建设。“妇女之家”围绕科学发展观、十七大精神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先后组织200余名妇女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今年3月社区组织举办了“庆三八”妇女知识竞赛活动,使妇女不断增强计生知识和法律法规,遵守《居民公约》。
二是抓培训,提高妇女的就业技能。社区“妇女之家”采取请专家讲课和举办专题培训的方式先后组织100余名妇女参加各类讲课、培训4场次,并结合培训,积极为参加培训的妇女自谋职业牵线搭桥,先后成功介绍了6名妇女走上了工作岗位。三是抓活动,丰富妇女生活。社区积极组织妇女参加健身队等社区文艺团体,展现妇女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
四是抓帮扶,竭力为妇女解贫帮困。社区通过8项承诺,积极为妇女排忧解难。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今年三八期间慰问了三名妇女,社区负责人为每人送上了 500元慰问金和被子等实物。
三、突出平安主题,依法维权,切实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通过“妇女之家”创建活动,加强了妇女维权工作,推进了社区和谐稳定,构建了平安社区。
一是通过社区妇女维权工作站维权。社区妇女维权工作站负责对妇女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将《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册发放到妇女手中,增强了妇女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二是通过社区党建联席会维权,社区充分利用每次党建联席会开会的机会,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在依法维护本单位流动妇女合法权益上提要求,要求驻街单位关心流动妇女的工作和生活,依法积极维护流动妇女的合法权益。
三是通过司法所、工会组织维权。积极通过司法所、工会维护流动妇女的合法权益,辖区十余个单位连续几年都为流动妇女购买了计划生育家庭保险,社区综治站还积极为外来女性调解家庭纠纷,预防家庭暴力的发生。
通过多管齐下,依法维权,为流动妇女提供了便捷的服务,有效地维护了流动妇女的合法权益。在一次工地用工纠纷中,一江西妇女遭到殴打,她找到社区要求为其讨回公道,社区与镇司法所积极出面协调,由过错方负担了全部的医疗费用。安徽省一务工女老板,与丈夫发生冲突,经社区出面调解,得到了妥善处理。二)充分发挥作用,赢得社会各界支持
“妇女之家”是一个新提法、新概念,大众知晓率不高。许多人觉得是妇联搞的一个“花架子”,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方面的不理解不支持。因此,首先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建设“妇女之家”是全国妇联的统一要求,更是为了不断满足妇女儿童的现实需求,要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为活动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其次要发挥阵地作用,切实开展服务。通过扎实推进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家政服务、创业培训等等各项促进妇女发展的重点工作,带动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充分发挥“妇女之家”宣传教育、维权服务、组织开展活动的功能,将其打造成宣传政策的阵地、传播知识的课堂、传递信息的纽带、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的窗口、展示妇女风采的平台。只有让创建成果看得见、摸得着,群众得实惠、得发展,才能赢得支持与认可,真正将“妇女之家” 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热爱的温暖之家。
(三)加强队伍建设,为打造坚强阵地提供人才保障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社区妇联主席是基层妇联组织及妇女群众的“班长”,其素质高低、能力强弱直接决定着“妇女之家”建设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妇女儿童阵地作用的发挥。因此,配强调优社区妇联也是推进“妇女之家”建设的关键。一是要抓住机遇,即社区“两委”换届机遇,强力推进基层妇女组织建设,提高妇女政治地位;二是要建立两个机制,即教育培训机制与激励考核机制。通过教育提升社区妇联干部综合素质,以考核激励进一步增强责任心、提高积极性;三是要用好三支队伍,即建立妇女骨干队伍、妇女志愿者队伍、妇女文艺队伍。妇女骨干队伍中吸纳女党员、女大学生和组织协调能力强、热心社会事务管理的妇女,让她们成为“班长”的参谋助手。妇女志愿者队伍中吸纳女经纪人、女能手,让她们成为带领妇女群众的领头人。妇女文艺队伍中吸纳健身和文艺爱好者,让她们成为社区精神文化的传播者。以队伍的打造,为“温暖之家”和“坚强阵地”的建设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使“妇女之家”真正成为基层妇女儿童发展的加油站和助推器。
(二)注重结合,实现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是注重阵地结合。社区妇联班子尚存在人手少、经费缺、场地较小等问题。要打造好“妇女之家”,就一定要克服这些问题。因此,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理念,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交流互动,实现资源共享。“妇女之家”在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的同时,必须坚持单独建设和资源共享相结合的原则,整合现有阵地,一室多用。根据各社区实际,“妇女之家”可容纳多项工作和服务功能,如妇女维权站、家长学校等等,充分利用基层活动室、阅览室、培训室等阵地为我所用,标上“妇”字符号,开展妇女儿童文体活动、培训、保健、维权活动。
第四篇:社区工作
社区指居住于某一地理区域,具有共同关系,社会互动及服务体系的一个人群。总之,社区是一个人群,他们一是住在相当邻近或衔接的地区,彼此常有往来;二是具有若干共同的利益,彼此需要支援;三是具有若干共同的服务:如交通、学校、市场等;四是面临若干共同问题:如经济的、卫生的、教育的等;五是产生若干共同的需要:如生活方面的、心理方面的、社会的方面等。组成要素:人口、地域、设施、互动和社区意识。地域性社区:农村、集镇、城市社区。狭义的社区工作:指社区社会工作的简称。是以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它通过组织社区成员参与集体行动去界定社区需要,合力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在参与的过程中,让社区成员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与自决的精神,加强他们在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方面的能力和意识,发挥其潜能,以实现更和谐的社区。具体目标:1.推动社区居民参与2.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3.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4.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社区社会工作专业特征?①分析问题的视角更为结构取向②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③具有一定的政治性④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罗夫曼分类法:(1)事工目标:解决一些特定的社会问题,包括完成一件具体事工,达到一些社会福利的目标,满足社区需要。这些改善是具体而落实的。(2)过程目标:促进社区居民一般能力的提高,建立社区内不同群体的合作关系,发掘及培育社区领袖参与社区事务,加强公民事务的了解,以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信心及技巧等。谭马士的社区工作目标二分法:(1)分配资源:社区工作在于组织居民,就市民日常的切身事情,争取合理而平均的资源调配,从而令市民的权益得到保障。(2)发展市民:①社区工作可促进公民权的发展,这包括培养基层市民的“政治责任感”②社区工作可促进社会发展,这里是指培养居民的“社区凝聚力”,增进居民间的交往,及对社区的归属感,令居民觉得可对整个社区作出贡献。社区社会工作对社区的功能1)有利于解决社区问题2)有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3)有利于培养居民的公民意识和公共意识。社区社会工作促进社区凝聚力方法:①社会工作以居民需要为本,为居民设计、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通过服务项目的提供,为居民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②通过协助居民建立发展支持网络,将居民联结起来,开展互助活动③根据居民所好引导居民组织各种兴趣小组④社会工作者在服务的过程中,注重居民的团队建设,设计专门的增强团队建设的主题活动,通过大家的合作与分享,启发居民相信集体的力量。社区工作的渊源?德国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和社区睦邻运动。巴涅特于1884年在东伦敦教区建立的社区睦邻服务中心是汤因比馆。亚当斯于1889年创办的社区睦邻中心是赫尔中心。社区工作的专业价值观:①以集体取向的人的价值和尊严②以制度取向的社会正义③以民主取向的社会参与④以互助取向的助人服务⑤以社会行动取向的工作策略。社区工作的实践原则:1)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目标。它的任务目标是解决社区问题,过程目标着重人的发展,即发展居民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合作态度,培养居民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和信心。2)尊重社区自决3)强调社区参与4)坚持社区行动过程的理性原则。理性的社区行动过程:一是指社会工作者应充分认清所介入社区的具体状况,按部就班地推展活动。二是社区居民所采取的一切行动和参与活动都应该是民主和理性的,不受社区内任何既得利益团体的控制。在社区工作中,群众参与的功能?学习民主的功能;政策目标有较大的实现机会;激发个人成长,提升社区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垄断;满足个人较高层次的需要;意识提升。
社区自决:指社会工作者不能居高临下地指挥、命令居民为其所认定的目标而努力,而应尽最大努力让居民明白具体情况,与居民一起讨论和互相交换意见,使居民对事情有客观的了解,并让居民作出合乎自己愿望的决定。社区自决依据:①社区具有特定的主体地位和权利,任何外部组织不能以自己的价值观控制社区居民的行动②只有听取社区组织和居民的意见,才能够了解社区成员的切身需求和具体利益,依靠民主动员开发社区内资源③增强社区自主能力是社区工作的基本目标之一,因此要在工作过程中始终尊重社区组织和居民的意愿。尊重社区自决的涵义?(1)由社区组织和居民自主选择或确定社区发展方式和行动策略(2)由社区自主管理属于自治范围内的事务。社区工作分为哪几个阶段?准备阶段、启动阶段、巩固阶段、评估阶段。我国直接承担政府委托职能的社区组织机构?1.街道办事处2.居民委员会3.社区工作站 4.社区服务中心。我国社区社会工作人员队伍构成?专职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我国社区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1)价值观。认同社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并努力在工作实践中体现。尊重居民的权利和需要,以接纳的态度与居民沟通,注意维护居民权益,秉持平等、公正的原则开展工作,维护社会正义。2)政治素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坚持构建和谐社会的远大目标和崇高理想。3)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掌握基本的社会工作、社会学等科学知识和有关政策法规知识;学会调查研究,善用人际沟通,特别是与居民沟通的技巧;能够通过了解、分析居民需求和社区环境,科学的制订服务规划与计划,并有效组织实施服务计划。
4)职业精神。爱岗敬业,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工作认真负责。5)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健康的人格和自我形象,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的社会功能。地区发展模式?其基本假设与特点?地区发展是社区工作的介入模式之一,目标在于建立社区自助的能力和社区的整合,社区工作员通过推动社区内居民的广泛参与、互助合作,界定本身的需要,改善社区环境,解决社区问题;社区自助是指尽量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动员社区内部的力量,不形成对外部救助或援助的依赖。基本假设:1.认为社区居民应该愿意参与社区事务;
2.认为社区问题的主要成因是缺乏沟通和合作,所以如果能通过发动居民参与,改善沟通和加强合作,社区问题就能够获得解决,同时也相信社区自身有解决社区问题的力量;3.认为社区是应当也可以实现和谐,社区内不同人群的利益不是对立的,而是有共同利益的,社区本身具有潜力和资源解决社区问题。特点:1.较多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2.通过建立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3.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4特别重视居民的参与。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
1.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2.团结邻里3.社区教育4.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5.社区参与。地区发展模式下的社会工作者的角色?1)使能者。协助居民表达对社区问题的不满,鼓励和协助居民组织起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人际关系,促进共同目标的产生与实现2)教育者。通过开展培训,帮助居民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组织技巧,培养积极参与和自助互助的精神3)中介者。协调各方面的社区团体和个人,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调动社区资源,改善社区问题。社区工作者进入社区阶段的工作方法和技巧?1.拜访关键人物(1)事先认真准备(2)学会倾听、同理反应等沟通技巧(3)事后的回忆和总结,以及跟进联系2.和居民进行街头接触或深入访谈3.公共集会和公益活动4.事件的介入和焦点小组。社区研究调查原则:(1)当地居民参与调查的原则(2)调查研究与居民动员相结合的原则3)选择适合当地居民掌握、使用的调查技术原则(4)横向资料和纵向资料相结合的原则(5)一般资料的调查和问题为本的焦点调查相结合。
社区组织募集资金的方式?外部筹资的方式:(1)向基金会申请项目资助(2)向政府的一些社区发展拨款机构申请资助(3)向国际机构或者是外国政府的驻华机构申请资助。内部筹资方式:(1)收集成员会费(2)对外服务收费(3)社区经济开发
(4)其他基金筹款方式。评价地区发展模式?1.优点(1)营造良好的社区气氛(2)提高居民的能力(3)推进社区民主(4)切合中国文化传统2.缺陷(1)无法解决整体资源分配不均及制度不合理所产生的社区问题(2)调和不同利益群体的手段不足
(3)民主参与可能导致的成本高而效益低。社会策划?其基本假设、特点?社会策划也译作社会计划。指借助专家和外界权威机构对社区进行科学和理性的调查研究,选出一个最优的工作计划,通过自上而下的安排组织执行计划来解决社区的问题和满足居民需求。基本假设:(1)假设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要达成社区变迁,必须依靠专业人员和专业技术(2)社会策划模式崇尚理性的力量(3)假设社会问题可以通过渐进的方式解决。特点:1.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以解决实质社会问题为主要工作取向。2.强调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3.注重由上而下的改变。4.指向社区未来变化。社会策划模式的实施策略?
1、理性技术策略。包括调查社区的问题,收集事实资料,比较分析方案的利益得失,选择最优方案,并学会组织管理、落实方案、监督方案的执行,最后评估方案的成效等。
2、社会关系策略。要根据具体的情景,要么选择冲突性措施,如游说、倡导、谈判、竞争、抗议、游行等;要么采取共识性策略,如协商、沟通、合作等。社会策划模式下工作者的角色?1)技术专家。包括收集社区资料,进行社区分析及社区诊断,进行社会调查、资讯提供、组织运作及评估等2)方案实施者。主要任务是执行有关方案,与有关机构、团体保持良好关系以便方案的推动和实施。评价社会策划模式?1.优点(1)保证服务质量。因为事先已经考虑清楚如何解决社区问题,加之社会工作者又拥有所需的技术和能力,所以可以保证所提供的服务的质量。
(2)较有效率。社会策划模式比较注意专家的作用,因而使决策和行动都可以有更高效率。除非遇到有反对组织,一般而言可以保证服务能较快满足民众的需要。
2.不足(1)居民参与率低(2)如果社会工作者不能恰当地运用社会策划方法,有可能使得服务对象对所提供的服务的依赖性上升,可能导致被动民众群体的出现。我国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社会行动?社会行动是社区工作的介入模式之一,其以合理利益受到侵害的地域性弱势群体或功能性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由社会工作者协助群体成员开展集体行动,较多运用冲突对峙的策略向有关社会组织争取自身权益,目标指向促使权力和资源得到公平、公正的再分配,并通过对群体成员和居民组织进行增权,增强他们的权利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社会的民主、公平与正义。社会行动的工作对象及本质?对象: 低下层的社会群体。本质: 是在现存的建制下,改变不公平的政策,实现有限度的改革。社会行动中工作者的角色?倡导者;行动者;教育;资源提供者。社会行动的策略形式?对话性行动;抗议性行动;对抗性行动;暴力性行动。社会行动策略应遵循的原则?行动的渐进性原则;争取让步而非破坏;行动的连续性;争取舆论支持,避免使用暴力。评价社会行动?
1、优点1)能够广泛吸纳社区居民参与2)有利于发掘及培养社区领袖3)能够较为快速地解决社区问题4)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权利意识和组织能力
2、局限1)可能激化矛盾2)可能被政党或利益团体操纵3)长于挑战,却不善于建设。
社区照顾的涵义、特点?社区照顾指社会工作者动员社区资源,运用非正规支援网络,联合正规服务所提供的支援服务与设施,让有需要照顾的人士在家里或社区中得到照顾,过正常的生活的活动。特点:1.协助服务对象正常地融入社区2.强调社区责任3.强调非正规照顾的作用4.提倡建立相互关怀的社区。社区照顾的实施策略?
1、在社区照顾。指将一些服务对象留在社区内而开展的服务。
2、由社区照顾。指由家庭、亲友、邻里、志愿者等所提供的照顾和服务。重点是积极协助弱势群体和有需要的人在社区中重新建立支持网络。
3、对社区照顾。包括日间医院、日间护理中心、家务助理、康复护士、多元化的老人社区服务中心、定期的电话慰问等。这些服务的足够提供,才能把需要照顾的人留在社区里生活。更加明确地指出了正规照顾和非正规照顾相互融合的重要性。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照顾中的角色?1)治疗者。为个别服务对象提供行为治疗或其他心理治疗,也开展家庭治疗和小组治疗2)辅导者和教育者。为照顾者提供辅导服务,为照顾者小组提供训练课程,教导有关的照顾技巧。3)经纪人。为服务对象寻找有关的服务。
4)倡议者。为较为特殊的服务对象倡议和争取合适的服务;替照顾者向有关方面
提出意见和争取改善措施;通过教育和培训,鼓励照顾者自主争取权益。5)顾问。就服务对象的情况向有关服务机构提供意见。社区照顾宏观介入的专业技巧?1.资源调动①社会宣传。以广告、活动、刊物等宣传志愿工作意义,以争取社会人士对困难家庭的正面认可及肯定。②经济补偿。可以以交通费、津贴等作为对志愿人员牺牲的个人时间的补偿。③总结成绩。表扬志愿人员的贡献,强调并表彰志愿服务的光荣感和牺牲精神。④加强投入感。如邀请志愿人员加入服务的计划和管理。⑤专业培训。对非专业服务的志愿者定期进行专业培训。
2、社区联络。指维护和发展社区整体良好公众形象的公共关系工作,其作用在于通过社区公共关系的拓展工作,使社会各界人士对社区照顾保持长期持续的支持和资助。
3、倡导
4、社区教育
5、社区照顾训练
6、支持服务
7、预防措施
8、推动立法。评价社区照顾模式?
1、优点1)对服务对象人性化的关怀2)动员社区普通居民参与社区照顾3)倡导了社区层面服务的综合化。
2、不足1)资源及权力下放可能引发的政府责任与角色问题2)社区资源状况可能不符合社区照顾的要求3)激励机制问题。社区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
1、社区的地理环境。即社区地理区域面积和地理环境资料,主要包括区位与边界、环境设计与土地使用、交通、基础设施等。了解渠道: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
2、社区内的人口状况。包括社区内总人口数、性别比例及年龄分布等,同时还要了解社区内就业的人数和职业类别、失业人数、双薪家庭、单亲家庭等。渠道:社区居委会或公安派出所。
3、社区内的资源。包括社区里的公共设施、教育机构、医疗单位等。渠道:一是它们所在的位置和日常运作。二是资源被利用的情况。三是社区居民的参与状况。
4、社区内的权力结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居民的自助小组和互助小组等。渠道:访问社区居民、拜访社区居委会主任、参与社区内的重要会议和活动。
5、社区的文化特色。包括社区的历史、曾经有过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风俗习惯、社区中居民的态度等。渠道:社区的史料;访问社区内的长期居住的老年人。收集社区资料的方法?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布莱德肖的社区需求类型?(1)规范性需求,亦称标准上的需求。这种需求是专业人员、专家学者,依据专业知识和现有的规定,指出在特定情况下所需的标准。(2)感觉性需要。当个人被问及是否需要某一特定服务时,其反应就是感觉性需要。(3)表达性需要。当个人把自身的感觉性需要通过行动来表达和展现时,即成为表达性需求。(4)比较性需要。与其他个人和社区比较而得出的需要。
SWOT社区分析法?指根据社区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社区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S代表优势,W弱势,O机会,T威胁。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SWOT社区分析步骤?(1)评估社区的优势和劣势(2)找出社区发展的机会和威胁(3)提纲式地列出今后3-5年内社区发展的目标(4)提纲式地列出一份今后3-5年的社区发展行动计划5)寻求专业帮助。社区资源分类?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对社区资源进行分析的步骤?
1、利用资源检查表,检查社区运用资源的情况。
2、根据资源检查结果,决定分类处理策略。针对存在的社区资源,要建立档案并编列资源手册;针对存在但无法使用的资源,以及不存在但可开发的资源,应想方设法去开发;针对不存在且无法开发的资源,要思考和寻找替代资源。
3、从各种资源来源渠道,寻找现有资源。
4、将所获得的信息填写表格,建立资源档案。资源表格内容包括:提供资源的单位或个人名称;联络地址、电话、传真、网址、电子邮件地址;所提供的资源项目;主要负责人和联络人;提供资源的条件;是否收费及收费标准。社区服务?特点、功能?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福利政策和公共财政扶持下,在社会资源支持帮助下,依靠社区居民的组织参与,动员社区内在资源力量,向社区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活动。1)福利性2)地域性3)互助性4)群众性5)综合性。功能:社会保障功能;社会整合;社会控制;人的发展功能。社区服务的内容体系?
1、面向社区特殊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
2、面向社区一般居民的社会化服务
3、面向辖区单位的“后勤”服务。中国社区服务资金来源?1.政府的投入(最重要)2.社会捐助3.有奖募捐基金的投入4.社区服务收费的再投入。我国面对贫困群体服务的项目?最低生活保障服务;再就业服务;合法权益保障服务。社区服务需求?指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在社区生活中,因正常生活的需要,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而对社区服务提出或未提出的要求。衡量社区服务效果的基本指标?1)社区服务参与率。在社区服务中,辖区单位与社区居民发动状况的测定指标。公式1:社区居民参与率=参与服务的居民数/社区有服务能力的居民总数。公式2:辖区内单位参与率=参与服务的单位数/辖区单位总数2)社区服务受益率。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与从社区服务中得到帮助、照顾的数量比例。公式1:居民受益率=受益居民户数/社区居民户总数。公式2:社区单位受益率=受益社区单位数/辖区单位总数。3)服务需求满足率。居民提出的需求通过服务得到满足的数量比例。需求满足率=需求满足数量/居民提出的需求总数 4)社区服务满意率。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按自己的切身感受,对服务表示满意者在社区全体居民与社区单位中的数量比例。公式1:居民满意率=对服务表示满意的居民数/社区全体居民数 居民满意率=表示满意的被调查居民数/被调查的总人数
公式2:社区单位满意率=对服务满意的社区单位数/社区单位总数。
社区服务参与率意义?参与率越高,说明居民群众和社区单位发动得越充分,社区服务的社会化程度就越高;否则相反。社区服务中社工应掌握的技能?1.社区信息调查。需掌握的调查方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评估法等。
2.社区资源调动3.社区服务设计4.社区公关拓展 5.社区服务训练6.社区服务组织推动。社区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调查从哪几方面把握?1)社区人口现状2)现有社区服务满意度 3)社区服务需求程度。
第五篇:社区工作
6.1 社区工作的含义、特点和目标
6.1.1社区与社区工作
社区是居住于某一地理区域,具有共同关系、社会互动及服务体系的一个人群。
社区主要包括以下特征:
① 社区是一个人群,他们住在相互邻近或衔接的地区,彼此常有往来;
② 具有多方面的共同利益,彼此需要支援;
③ 具有许多共同的服务,如交通、学校、商店等;
④ 有相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⑤ 有多种共同需要,如生活的、心理的、社会的等。
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直接工作方法之一。它是以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通过组织社区成员参与集体行动去界定社区需要,合力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在参与的过程中,让社区成员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与自决的精神,加强他们在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方面的能力和意识,发挥其潜能,以形成更有能力、更和谐的社区。
6.1.2社区工作的特点
(1)分析问题的视角更加趋于结构取向 社会工作者重点考虑社区环境及制度如何影响人的社会功能,如何限制人的能力,它的视角是结构取向的,而非个人取向的。
(2)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社区工作方法认为解决问题的责任不应完全放在个人身上,政府、社区均有责任提供资源,协助处理和解决问题,因此社区工作较多涉及社会层面,牵涉社会政策分析以及社会制度的改变,注重资源和权利的分配。
(3)具有政治性与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相比,社区工作的内容较具政治性。社会工作者更关心社区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权利的维护,更多时候会采取多种行动为社区居民争取合理的资源分配。
(4)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 社区工作总是在关注问题,并且试图从根本上找出问题的症结,由此引发出对现存社会制度、结构和政策的反思。
6.1.3社区工作的目标
(1)社区工作目标的分类将社区工作的目标分为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
①任务目标是指解决一些特定的社会问题,包括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满足社区需要,达到一定的社会福利目标等。②过程目标是指促进社区居民的一般能力。如加强社区居民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了解,增强居民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信心和技巧,发现和培育社区居民骨干参与社区事务,以及建立社区内不同群体的合作关系等。
(2)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包括:①推动社区居民参与;②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③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④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
6.2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6.2.1地区发展模式
6.2.1.1地区发展模式的特点
地区发展模式是社会工作者协助社区成员分析问题,发挥其自主性的工作过程,目的是提高他们及地区团体对社区的认同,鼓励他们通过自助和互助解决社区问题。地区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如下。
(1)较多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共同性问题是指对社区中绝大部分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的问题。这类问题因为影响范围广,涉及居民多,有些问题又具有紧迫性,所以较容易引起居民的关注。这也容易促使居民中积极分子的产生。
(2)注意通过建立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社会工作者在进入社区时,一般都会以培养居民自主、自立,发展互助和建立社区团结为目标。整个过程能够提高居民沟通、交流、分享、理解、分析、协商等能力,培养互谅共融的意识。
(3)在地区发展模式中,过程目标的地位和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地区发展模式的目标按照社区工作目标分为:①任务目标,即完成实际的工作或解决一些特定的社区问题;②过程目标,指希望通过社会工作过程达到的目标。
(4)地区发展模式特别重视居民的参与 地区发展模式希望居民通过参与学会自决自助,提高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兴趣,改善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团体之间、社区团体和团体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培养他们的互助合作精神,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感。
6.2.1.2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
策略是指行动的重要考虑和计划。地区发展模式所采用的策略,主要集中于推动社区成员的参与和互助合作,改善沟通和合作的渠道,更好地运用地区资源,解决现存的社区问题。
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如下。
(1)促进居民的个人发展促进居民个人发展主要是针对社区居民之间的冷漠和疏离所采取的策略。社会工作者一般会通过组织一系列社区活动,让居民在这些活动中相互熟悉、交往、沟通,并让部分有积极性的居民承担一些任务,或参与活动的策划或管理,以增强居民处理事务的能力和责任感;在活动结束后,社会工作者和居民共同分享活动中的收获,用成功的合作经验鼓励居民持续参与,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团结邻里 团结邻里主要是针对社区中部分邻里关系不良而采取的策略。
(3)社区教育社区教育主要是为了解决居民对社区资源不熟悉、社区认同感不强。教育的内容包括:领导策略、行政管理方法、动员居民的技巧等。
(4)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 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主要是针对社区服务和社区资源缺乏的问题。
①提供服务在提供服务方面,社会工作者根据社区的需要,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活动或社区教育活动;发动社区资源,开展互助服务;对于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居民,也提供转介服务。
②发展资源在发展资源方面,社会工作者主要是要挖掘社区中的人力资源,包括发现、挖掘和培养居民骨干;引进一些社区以外的专业人士或知名人士作顾问,指导社区工作;采取合作互利的方式,推动本社区各类团体关注和参与社区等。
(5)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主要是处理社区面对的部分共同问题。社会工作者一般会通过动员居民集体参与来解决问题,还会采取建立居民关注问题小组来改善社区的动力系统。
6.2.1.3地区发展模式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使能者 协助居民表达对社区问题的不满,鼓励和协助居民组织起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人际关系,促进共同目标的产生,促成共同目标的实现。
(2)教育者社会工作者要通过培训,帮助居民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组织技巧,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和自助互助的精神。
(3)中介者协调各方面的社区团体和个人,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调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
6.2.2社会策划模式
6.2.2.1社会策划模式的特点
社会策划模式是在了解社区问题的基础上,依靠专家的意见和知识,通过理性、客观和系统化的分析,对解决社区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进行计划的工作模式。
社会策划模式的特点包括:①社会策划模式所关注的社区一般存在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②社会策划模式强调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③社会策划模式体现的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改变;④社会策划模式控制和指导着社区未来。
6.2.2.2社会策划模式的实施策略
(1)了解组织的使命和目标 使命代表了社会服务组织未来的理想、蓝图、目标和信念。组织目标则指出了组织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和满足的社会需要。
(2)分析环境和形势 社会工作者要收集环境发展趋势方面的资料,了解对新计划有影响力的人士和团体,分析他们的利益和需要。此外还要考虑如何获得财政支持和人力支持,并预测整体环境的改变和发展趋势,了解新计划可能面对的机会、竞争和障碍。
(3)自我评估社会工作者要评估所在社会服务组织的优点和不足,以清楚地确定目标、界限和范围。
(4)界定和分析问题 了解社区问题的现状、特点、成因,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服务手
段的不利或不足之处。
(5)确定社区需要 社区需要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依据的标准。评估需要的主要方法有:①参与性方法;②社会指标方法;③服务使用情况方法;④社区调查方法。
(6)确定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标准 目标代表了工作的方向和预期所要达到的理想,确立目标要遵循的原则包括:①与同事共同讨论;②应以文字表达,且是具体及可量度的;③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并被同事、社会人士和服务对象理解、认同和支持;④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并强调对服务对象的改变;⑤有完成目标的时间限制,有清楚的先后次序和重点效果目标;⑥目标应与社会服务机构的能力、资源和责任相适应。
(7)寻找、比较并选择好的方案 在选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其可行性、效果和被接受的程度。
(8)测试方案 选定方案后,需要确定执行机构,制订所需资金和人力计划,说明工作程序。
(9)执行方案 策划者需要监管整个运作程序,以免工作偏离轨道。
(10)评估结果既要评估结果,也要评估过程。
6.2.2.3社会策划模式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技术专家社会工作者在社会策划模式中主要是扮演专家的角色,包括收集社区资料,进行社区分析、社区诊断、社会调查,对服务进行策划、组织运作和评估等。
(2)方案实施者社会工作者有责任执行有关方案,与有关机构、团体保持良好关系,推动方案的实施。
6.2.3社区照顾模式
6.2.3.1社区照顾模式的特点
(1)协助服务对象正常地融入社区社区照顾的目标则是协助服务对象正常融入社区,让他们在社区中正常地生活。
(2)强调社区责任社区照顾的发展是福利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一种改变,它改变了过去完全靠政府提供资源和服务的方法,而由政府、营利机构、志愿组织、社区、家庭及个人共同分担责任。
(3)非正规照顾是重要因素 社区照顾模式认为,社区内存在着许多人际关系网络。社区照顾十分重视动员这些与服务对象有关的非正规照顾者系统,鼓励他们参与并提供帮助,建立有效的照顾网络,与正规的社会服务一起,支援和协助人们解决困难。
(4)提倡建立相互关怀的社区社区照顾模式强调动员家人、社区居民参与志愿者开展服务,在社区中建立互助互爱的关系。从社区照顾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社区照顾的过程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相互关怀的社区。
6.2.3.2社区照顾模式的实施策略
(1)在社区照顾 “在社区照顾”是指将一些服务对象留在社区内并向其提供服务。即指有需要及依赖外来照顾的脆弱人士,在社区内的小型服务单位或住所中获得专业人员的照顾。“在社区照顾”的服务形式包括:
①将照顾者迁回他们熟悉的社区中的家庭里生活,并辅以社区支援性服务;
②将社区内的大型机构改造为更接近社区的小型机构;
③将远离市区的大型机构迁回社区内,使服务对象有机会接触社区,方便亲友探访见面。
(2)由社区照顾 “由社区照顾”是指由家庭、亲友、邻里、志愿者等所提供的照顾和服务。“由社区照顾”的核心是强调动员社区内的资源,发动在社区内的亲戚、朋友和邻里协助提供照顾。“由社区照顾”的重点是积极协助弱势群体和有需要人士在社区中重新建立支持网络。网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①提供直接服务的网络 以地域社区为基础,在同一社区内动员亲人、邻居、居民组织或志愿者等去关怀社区内有需要的人士,借此建立一个支援系统。
②服务对象自身的互助网络 指建立服务对象本身的互助小组,使他们能够以助人自助的方式互相支持。
③社区紧急支援网络是帮助个人及家庭预防突发事故或危机而建立的支持网络。
(3)对社区照顾 “对社区照顾”更加明确地指出了正规照顾和非正规照顾相互融合的重要性,主要包括日间医院、日间护理中心、家务助理、康复护士、多元化的老人社区服务中心、暂托服务、关怀访问及定期的电话慰问等。这些服务的足够提供,才能扶助社区人士把需要照顾的人留在社区里生活。
6.2.3.3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照顾中的角色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治疗者 为个别服务对象提供行为治疗或其他心理治疗,也开展家庭治疗和小组治疗。
(2)辅导者和教育者 为照顾者提供辅导服务,为照顾者小组提供训练课程,教导有关的照顾技巧。
(3)经纪人 为服务对象寻找有关的服务;为照顾者小组的活动寻找社区资源;向照顾者小组提供财政或社区资源的资料和申请渠道等。
(4)倡议者 为较为特殊的服务对象倡议和争取合适的服务;替照顾者向有关方面提出意见和争取改善措施;通过教育和培训,鼓励照顾者自主争取权益。
(5)顾问 就服务对象的情况向有关服务机构提供意见;为照顾者小组提供支援,提供活动及发展方向上的意见。
6.3 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6.3.1 准备阶段
6.3.1.1 了解社区状况与进行社区分析
准备阶段,社会工作者的基本任务是对社区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分析的重点是社区基本情况和社区需求分析。
(1)社区基本情况分析
①社区的地理环境社区地理区域面积和地理环境资料,一般可以通过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取得资料。主要包括区位与边界、环境设计与土地使用、交通、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商业服务和经济情况等。
②社区内的人口状况社区内的人口状况主要包括社区内的总人口数、性别比例及年龄分布等资料,这些资料可从当地的社区居委会或公安派出所取得。
③社区内的资源社区内的资源主要包括社区里的公共设施、教育机构、医疗单位、社区组织、金融机构、商业场所等。社会工作者通过它们所在的位置和日常运作,以及对社区居民生活的影响、资源被利用情况、社区居民参与状况了解社区资源。
④社区内的权力结构社区内的权利机构包括辖区单位、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社会团体、居民的自助小组和互助小组等。
⑤社区的文化特色社区的文化特色有利于了解社区居民的参与动机,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社区。
(2)社区需要分析英国学者布赖德肖归纳总结出以下四种需要的类型。
①规范性需要 规范性需要是专业人员、行政人员或专家学者,依据专业知识和现有的规定或规范,指出在特定情况下所需的标准。
②感觉性需要感觉性需要就是个人被问及是否需要某一特定服务,这种需要可能是主观的感受,也可能是基于客观事实而产生的感受。感觉性需要的表达反映了居民接受服务的意愿,因此在规划和设计服务时,要充分考虑居民的感觉性需要,以便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使用率。
③表达性需要 表达性需要是指个人把自身的感觉性需要通过行动来表达和展现。表达性需要主要反映了对社会服务数量上的需求,但不一定表示对服务质量的不满意。此外表达性需要不仅来自个人,也来自团体。
④比较性需要 需要的产生是基于与某种事物所做的比较。这种与其他个人和社区比较而产生的需要称为比较性需要。比较性需要可以由居民提出,也可由专家提出。
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的看法和需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访问法通过与各类社区居民面对面的谈话,能深入了解社区的需要,而且访问过程也较容易与社区居民建立关系。②社区普查通过问卷或访问对社区中的每一个家庭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社区需要的想法。社会工作者可通过社区居民大会、社区报纸,或是社区公布栏发表社区普查结果,创造和提供机会引发居民共同思考社区现象和问题,并为社区发展提出建议。
6.3.1.2准备阶段的工作重点
社区工作在准备阶段要做的重点工作包括:①确定主要任务和行动方案;②确定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③社会服务机构做好自己的准备,包括人员、资金、支持体系等。
6.3.2 启动阶段
(1)行动方针和主要任务启动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寻找和发现社区居民中的带头人,并进行培训工作,提升其对参与社区事务意义的认识;确定工作目标的优先次序,增强社区中的互助合作气氛。
(2)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 包括:①发掘资源和进行社区教育;②开展互助合作;③推动成立居民小组;④提供服务。
(3)阶段性工作目标启动阶段的工作目标是在社区内组成了不同性质的小组,培养了一批社区带头人,能够协助社区解决一些问题。
(4)注意事项 在启动阶段,由于社会工作者依靠专业能力提供了较多服务和活动,居民在信任社会工作者的同时也会不自觉地依赖他们。对社会工作者的认同高,对居民带头人的信赖少,后者会产生挫折感,也可能给社会工作者培养居民带头人带来困难。另外,各类居民小组成立后,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也会有人事和权力的争夺,需要社会工作者谨慎处理。
6.3.3巩固阶段
巩固阶段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如下。
(1)行动方针和主要任务巩固阶段的行动方针是成立或巩固居民组织,让社区工作系统化。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帮助社区居委会建立内部合理的行政运作程序,分享组织居民的经验和技术,协助他们建立稳固的资源支持体系。
(2)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
①互助合作用不同的策略服务于居民带头人和普通居民,帮助小组成员建立对小组的归属感,并通过各种互助活动改善社区。
②社区教育社会工作者要采用支持、鼓励和训练的方式,继续培养居民带头人,用课程、辅导、小组分享等多种方式加强居民带头人的办事能力。
③用行动争取更多外来的资源 尤其是与辖区单位共建,争取这些单位为社区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力的支持,强化社区功能。
(3)阶段性工作目标的实现 当社区居委会得到大部分居民的支持,社区小组的居民带头人能够健康地新陈代谢,组织工作系统化,并得到辖区有资源单位的支持时,巩固阶段的目标就基本实现了。
(4)注意事项包括:
①防止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少数居民带头人身上,忽略了多数普通的社区居民;②要不断提醒居民组织既提供服务,又要考虑维持居民持续参与社区活动的问题。
6.3.4评估阶段
(1)主要任务社会工作者要根据社区的变迁重新评估社区需要和问题;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决定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另外社区居委会也要对工作进行经验总结,确定新的发展方向,并对未来发展做出安排。
(2)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这一阶段的主要介入策略是策划和倡导。社会工作者要利用科学和客观的标准衡量社区居委会的独立办事能力,协助其界定未来的工作方向。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邀请义务的专业人士做顾问,降低社会工作者对决策的影响。
(3)阶段性工作目标的实现 当社会工作者专业小组和社区居委会能够用客观方法总结以往的工作,并系统地规划未来时,评估阶段的目标就实现了。
(4)注意事项 在进行评估时,社会工作者要注意总结工作既不能过分依赖感性也不能只注重数据统计,而要注意平衡运用定性和定量资料;总结工作要着眼于未来发展,而不是走形式。
6.4 社区工作的常用技巧
6.4.1与居民接触的技巧
(1)事先准备接触社区居民是一个有意识的工作过程,因此社会工作者必须清楚接触居民的目标和出发点。根据接触居民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接触对象,对于接触时间也要认真选择。社会工作者要留意社区居民的文化背景等,做好充分准备。
(2)与社区居民的接触过程社会工作者与居民接触的一般过程以及技巧重点如下。
①介绍自己 社会工作者在接触居民时,尽量先找居民的“熟人”引见自己,也可以将自己和居民都很熟悉的、成功的活动相联系,增强可信任程度。
②展开话题在取得居民同意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要迅速进入热身阶段。热身阶段最主要的是让居民松弛,因此这时候要避免直接问一些敏感的话题,而是要提一些较普通、容易回答的问题,也可以用周围环境和正在发生的事情展开话题。③维持对话在维持对话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技巧,如聆听、同理、体谅、分享感受、澄清、寻找和提供资料等。④结束对话初次与居民接触的时间不宜过长,结束谈话时的工作有:
a.感谢居民对社会工作者的信任,感谢居民能够付出时间,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资料;
b.总结刚才彼此的谈话,并给予一些积极的反馈;
c.留下尾巴,即离开前要告诉居民会进一步联络他,社会工作者也留下自己和机构的联络方式,鼓励居民主动联系自己;d.总结接触目标达到的程度,回顾和感受受访居民的特征、是否有变化、变化在哪里,检讨自己接触居民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成功之处等。
(3)以招募为目的的居民接触技巧在与社区居民进行以招募为目的的接触时,社会工作者应该以自然合理的方式使招募对象了解到下列基本信息:①是谁在和他谈话;②谈话的目的是什么;③主要的话题是什么;④进行招募的是怎样的活动或团体;⑤以后如何接触社会工作者或者参加活动。谈话结束后,社会工作者应该对社区居民在谈话过程中所做出的承诺及时跟进。
6.4.2会议技巧
(1)会议的过程
①会议前会议前主要的工作是明确开会的目的,准备会议议程和会议所需文件资料,邀请和确保会议关键人物出席,布置会场、设备准备和座位安排。
②会议中会议中主要的工作是:a.尽可能按照会议议程一项一项地讨论,每项议程的时间分配尽量严格掌握,适当分配发言和讨论的时间;b.对与会者的意见会议主持人应引导大家回应、讨论;c.会议主持人要多做聚焦、归纳、摘要和总结工作;d.会议中要有集体气氛,鼓励更多居民表达意见,但要控制开小会的情形;e.会议要有效率,时间不要拖得太长;f.会议结束前,要作简短总结,让与会者知道这次会议有什么决定、收获,让居民感到会议是有成效的。
③会议后会议后的主要工作是:a.要所有与会者清楚会议的决定;b.着手立即要做的工作,把重要内容和决定告诉没有参加会议的人;c.尽快做好会议记录,分发给有关人员,以便工作的开展。
④行动行动是要根据会议的决定,落实工作;如果有突发情况,要考虑召开紧急会议或征询意见;要及时将工作进展告诉居民。
(2)主持会议的技巧
①提问和邀请发言为了鼓励和协助与会者发表意见,带动讨论,让与会者有平等参与的机会,提问和邀请发言是常用的技巧。
②进一步说明和转述 当与会者所表达的意见不明确或者不完整时,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说明他们的意见。转述则是用自己的话将发言者所说的意见的主要内容精简地表达出来。
③聚焦 与会者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会出现离题或者纠缠于枝节问题或后续问题的情况,这时需要社会工作者运用聚焦的技巧,将与会者的注意力集中到讨论的主题上来,将会议带回既定的议程。
④摘要综合和总结摘要的技巧是指将某些长篇的发言简化为几点重要意见,在讨论已进行一段或者将结束时把意见摘要地归纳出来,使与会者清楚地掌握会议和意见的重点。综合的技巧指的是将有关的意见串联和综合到一起,找出共同点,丰富各方意见,减低分歧,使讨论更系统、更清晰。
⑤关注、赞赏和鼓励社会工作者在主持会议时要采用积极的态度和语言,鼓励与会者多发言,让他们感觉到提出的意见受到重视。在与会者发言时社会工作者不时地略微点头示意也是对发言者的鼓励和支持。
(3)居民骨干培养技巧
①鼓励参与 社区居民骨干一般都具有一些特质,如热爱集体、善于交友、视野广阔、具有前瞻性、善于处理压力等。社会工作者在发现具有上述特质的居民骨干后,应主动邀请他们参与组织工作。
②建立民主领导风格社会工作者应积极培养居民骨干的民主意识,多组织居民会议,共同协商处理社区问题。
③培训工作技巧 社会工作者一般通过训练、实习、示范、阅读文章、观看影音教材、亲身体验、观察、讨论和角色扮演来提升居民骨干的能力,并教导人际关系、主持会议、演讲、组织、资源动员、沟通、管理、带领小组、游说谈判、总结归纳等多方面技巧。
④增强管理能力 社会工作者应加强居民骨干的权责分工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分工合作,才能做好社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