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校本教研,它包括哪些重要环节[5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04:16: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什么是校本教研,它包括哪些重要环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什么是校本教研,它包括哪些重要环节》。

第一篇:什么是校本教研,它包括哪些重要环节

什么是校本教研,它包括哪些重要环节?

答: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学校管理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校本教研本质上是行动研究,它强调的是研究主体的观念、价值、目的,并借助观察、反思、行动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不断的循环来实现自身行为的改善。

校本教研一般有以下六个环节:

(1)、陈述问题。研究始于问题。开展校本教研之初,教师首先应该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并结合理论学习向同伴或专业人员陈述你所发现的问题。问题陈述出来后,通过集体研讨、相互启发,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会更加深刻,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会更加清晰。

(2)、制订方案。校本教研不同于专业的纯理论研究,在制订方案时重在考虑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对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策略步骤要心中有数,认真、仔细地规划设计。

(3)、寻求合作。相互合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方案制订好以后,第一项任务就是寻求合作。合作对象既可以是同行教师,也可以是专业人员。通过合作,一来可以得到他们的配合、支持,二来如果他们也在关心同样的问题时,彼此可以共同探讨,共享成果。

(4)、采取行动。实施过程中要随时随地尽可能多地收集各种研究资料,以证明你确实已经开始努力采取行动解决问题,而不是停留于一纸方案。研究资料可以包括访谈记录、观察记录、学生作业、学生考卷、活动照片、课后反思、教学随笔、日记等等。

(5)、评价效果。行动结束以后,需要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价,而不是急于公布研究成果。效果不是预设的,不能刻意选择特定材料往预先期望的效果靠拢。效果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是生成的,留有许多讨论的空间,应该允许不同的人对效果发表不同的意见,重视并尊重、接纳并包容不同的观点。只有这样,你的观点、结论才会更让人接受,研究成效也才会更让人认可。

(6)、发表成果。校本教研作为一种研究方式,最终也需要发表研究成果,在更大范围内接受人们的审视。校本教研通常是叙述一个故事,作为研究者的教师通常就是故事的主角之一,因此必须善于口头陈述,善于“讲故事”,善于用广大教师所熟知、简洁明了而又合乎专业规范的语言来描述与诠释研究的历程和结果,这有利于对话和讨论,有利于成果分享,也是提笔写作的基础。一旦提笔写作,校本教研也更多地提倡以叙事方式写作鲜活的个案研究报告,而不必一律写成规范、严格的学术论文。

校本教研不等同于以往的教研活动。以前学校一级的这种教研活动虽然存在,但往往缺少基本的制度规范,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有的时候会出现学校一级的教学研究脱离自身实际的倾向,或流于形式走过场,收不到的效果。

校本教研首先要把教研作为一项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因为它是以单个学校作为研究的主体,以教学实际问题解决为目标而营造起来的一种教学研究制度;

其次,注重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动性,校本教研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把教学研究和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以及在职学习培训融为一体,使之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

发展。

第三,提倡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专业引领是使校本教研具有较高学术品位的关键因素,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力量。离开了专业引领,校本教研往往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运作,研究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校本教研甚至会出现机械化、形式化和平庸化的危险。

第四,强调同伴之间的合作和互助。校本教研比传统教研进一步加强教师集体之间的合作式研究,实现在教学活动中的专业切磋、互相学习、合作研究和协调支持,在共同体验成功和分享经验的基础上共同成长。教师之间的合作可以超越年级和学科。

第二篇: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包括哪些

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包括哪些

校本教研直接指向学校中的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发生的问题,它的特点是将学校实践活动与教育研究密切结合在一起,并大力倡导学校第一线的教育者参与。

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需要或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探讨、研究活动,常用而有效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理论学习。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每个学校的领导都谙熟这种形式,但没有几个学校用好它,许多时候是走过场。

2、案例分析。这是教师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案例,自己分析或与同伴共同讨论,达到资源共享和业务能力互相提高的目的。

3、校本论坛。选择好主题,选好主讲人,可以全校教师参与,也可以是教研组开展活动。

4、进行教学反思。形式是集中切磋,或是写文章互相传阅讨论,目前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是使用效果明显的一种形式。

5、结对帮扶。这是老带新、强帮弱、骨干教师引领的一种形式,各个学校都在做,但做得不好,原因是作为师傅者,往往有保守的一面,校内竞争存在一定的残酷性。

6、经验交流。这是常用常新的教研形式。

7、调查研究。选定课题,组织人员深入第一线掌握真实材料,这种形式虽然用得不多,但确实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形式。

8、开展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等活动。这是学校开展最多的一种教研形式,参与者众多,这种形式,要把握好评课一关。

9、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这是近十年来随课改的推行而兴起的一种形式,骨干教师的现身讲解传授,方式直接,见效快。

10、说课。形式简便易行,目前用得多。此外,还有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指导、课改沙龙等形式。

第三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它的实施主要按以下过程

活动的重要环节,它的实施主要按以下过程: 一,准备阶段

进入课堂进行观察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有备而来。如果进入课堂前没有做好准备,也没有计划和思路,则听课后无法给予教师高效率的指导和建议。首先,确立观察点。课堂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要求观察者进入课堂之前,应明确自己的观察目标,以便观察时能聚焦课堂中的某些问题/现象/行为。确立观察点的依据是课堂观察框架,从中寻找“我”感兴趣的问题,或被观察者的要求,或合作体的共同目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课堂现象都可以成为观察点,只有遵循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的原则,才能实现观察目的。譬如,“探究精神是怎样培养的”和“探究能力是怎样培养的”这两个观察点,相比较而言,后者的可观察性、可记录性和课后的推论更具可操作性。

其次,开发观察工具。只带着观察点走进教室,可能依然难以观察,或者难以记录信息。需在观察前将观察点转化为可以操作的观察量表,在表中列出观察点

们都设计成观察指标,既无必要也不太可能观察记录的了。解决的办法是先厘清观察指标的逻辑体系,再根据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抓大放小的原则筛选,譬如,表2。一般而言,观察量表的开发流程是:观察者研究分析观察点的构成要素——观察者设计初稿——教研组研讨——观察者定稿。可见,开发观察量表的过程就是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过程,量表具有“此人此表”的个人色彩、具有“此情此景此课”的针对性,它实质上反应了观察者的学术水平和专业涵养,是决定观察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二,观察阶段

对于事物的观察需要观察者对事物具有一定的敏锐度、善于捕捉事件以及现象的关键特征。课堂观察之所以可以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手段,是因为在教学研究中的课堂观察与诊断的效果可以通过明确观察目的、掌握相关概念、熟悉观察工具等环节切实得到保障,提升每一位教师对于课堂观察的敏锐性。课堂观察阶段工作的顺利推进得益于准备阶段所设定的观察目的、观察工具的便利性和准确性。应注意的问题,一是观察者应提前进入教室,与有关学生进行

二是根据观察点的性质、观察量表的特点、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观察位置,以适宜获取信息、不影响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为原则。

一般地讲,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观察包括“看”和“分析研究”——即收集和分析资料两个部分。进行课堂教学观察首先要做好计划,选择恰当的、可行的观察手段,其次做好观察记录,最后是讨论、分析、研究和反思实践。具体地讲,由如下几个步骤构成: 1.明确观察目的、如何观察等问题。

2.搜集有关观察对象的文献资料,了解观察“情境”的相关情况,如师生背景材料、课堂环境、观察工具等。要对所要观察的情况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为观察的顺利进行做充分准备。

3.选择观察方法,编制观察提纲,印制必要的观察记录表格问卷。观察提纲应有一定的灵活性。

4.实施观察。根据观察目的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全面而系统的现场观察。特别注意观察记录过程中的“疑问”。

5.资料收集、整理、补充。

6.(合作)分析研究、写出心得体会和反思教学实践。三,记录与分析阶段 这个环节有三个步骤:

第一,信息处理,课堂中获得的信息,可能很多,也可能不足,还可能要和同伴互通有无,因此,采用适当的技术对观察信息进行处理,是得到结果的前提。第二,结果分析,建立分析框架,采用适当的分析工具分析观察结果。

第三,适当推论,这是一个专业判断的过程,所谓“适当”,是指推论时要基于“此情此景此人此课”,基于“证据和同理心(互换思考)”,基于“成功之处、个人特色和存在的问题”。

因时间限制,课后会议上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思考、探讨并不充分,而课后会议结束后撰写课堂观察报告,就能起到督促双方深度思考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再形成合作体课堂观察的完整课例,全景式反应观察的过程和结果,积累第一手教研资料。

第四篇:什么是校本教研

了解校本研修

一、中小学为什么要开展校本研修?

自20 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中小学教育走过了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教材改革之路,一波三折之后,终于发觉: 提高教师的“真功夫”才是解决课程教学问题的关键。教师学习是一种问题驱动的学习,教师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往往总是先从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最终又回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策略上来。校本研修的出发点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认知特征和情感需求,十分重视教师“知行合一”的认知方式。推进校本研修活动对增强教师自身的专业修养、提升教师的专业地位以及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发现教研组研讨氛围越来越淡,大多流于形式,与真正意义的“教学研究”渐行渐远,对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作用不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基教司和上海市教委于2003 年12 月在上海召开“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第一届项目工作会”,此后,这项工作在全国陆续展开,各地积极探索,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但分析众多成果我们发现,作为校本研修的四个重要方面即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开发、校本管理分开进行,缺乏研、修一体化的整合,教师专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境。推进教学改革,问题在课堂,关键在教师。要将先进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行动,要使理想的课程成为现实的课程,关健是要在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基础上提高教师教学革新和课程建设能力,“使自己成为教材的生产者和主人”,这就需要丰富“校本研修”的内涵,拓展教师立足本校、区域推动“校本研修”活动目标,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的实践参考。

二、什么是校本研修?

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校本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意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改进是其主要特征,它既指要解决学校存在的种种问题,也指要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在学校中,意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由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基于学校,意指从学校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所展开的各种研究,所涉及的各门课程等,都应该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充分地被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得更彻底。

研修。《辞源》上说,研,学习、遵循;著作、撰写。修,磨、碾;研究、探讨。针对学校教育工作而言,是想通过学校管理者、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教师的研究,提高教师教育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熟练应用已有的知识,服务于教育教学,又在教学和管理中提高自已,不断更新自已,逐渐构造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校本研修是作为从校本培训演化而来的校本研修一词,在目前的教师继续教育语言体系中正在逐渐取代“校本培训”,成为以学校为基地开展教师专业化培训学习的一种趋势。与“校本培训”相比,“研修”是“研究”与“进修”两个词的合成词,表达了教师的研究和进修的意思。它的突出特点是转变了教师在继续教育中的角色地位,强调中小学教师是活动的主题,是话语主体,改变“失语”状态。由“受训者”转变为“研修者”,由我讲你听、你记向对话、交流、碰撞和分享转变,突出了教师的主体地位,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更多地来源于教师的自主需求,而并非学校强制性开展的一些培训活动,其过程充满教师的探究热情和生命活力,教师置身于“自主选择、自主反思、自主建构”的良好成长环境之中,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机会更多。研修同时还包含学校内同伴的互助、集体的智慧,以及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

那么,校本研修是不是一定就是在同一学校里呢?不一定,这太狭隘,应该是就学校而论,只要是学校里哪怕是校际间交流研修也是为了学校也可理解为校本研修。

三、校本研修的概念辨析

(一)内涵与基本特征

三句话揭示“校本研修”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1、“为了学校和教师的发展”

这是“校本研修”的根本目的。“校本研修”目的:是以促进学校、教师的发展为目的,实实在在、一点点、一步步、看得见的发展。表现在“改进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高”。

2、“基于学校和教师的发展”

这是“校本研修”的基本问题。“校本研修”问题:是学校、教师实际中发现、思考、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由专家批示的问题,甚至是看起来很小、别人以为很肤浅,但必须研究与解决的问题。表现在“学主体,学校研修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要有促进教师发展的功能”。

3、“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发展”

这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对策。“校本研修”对策:“在学校(以在学校为主),由教师(以教师为主),有组织、有针对性“(包括学习、培训、进修)”与教育研究“(包括学科教研、教育科研)”统一的工作,从目的、内容、形式、活动到管理等方面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研与修”一体化,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化“以学校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师教育”。简单说“学校和教师的问题,主要由学校和教师通过‘研修’来解决”。

(二)三大要素

1、教师个人:自我反思(实践反思)

即教师对自我教学行为及结果的审视和分析过程。它是建立于教学经验基础上的,是校本研修活动的起点,是承担“校本研修的个人责任”的具体落实,教师只有在回顾基础上提出问题,才能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

2、教师小组:同伴互助(共同发展)

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的基本形式,它是建立在教师之间的合作基础之上,力求通过合作互动,同伴之间相互影响,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

3、教育专家:专业引领(专业提升)

校本研修的实质是理念和实践的结合,校本研修虽然基于学校,对学校问题进行研究,提升,需要专家的专业指导和学术支持。

(三)关于校本研修与校本教研

前几年对校本教研谈得比较多,什么是校本教研呢?校本教研,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校本研修不仅仅包括了校本教研,还包括了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校本研修的外延比校本教研的外延更宽,包括得内容更丰富。

四、校本研修的实践模式

教师专业有其自然成长的规律,通过组织开展高质量的校本研修活动可加速教师专业成长,使教师始终不渝地保持教学技能与教学知识的和谐发展,不断注意明确的知识(理论知识)与缄默的知识(实践知识)两者的互动与转化。为此,设计五种校本研修的实践模式:

(一)规划职业生涯,明确专业成长轨迹。在区域层面引领教师成长规划的意识;在学校层面实施教师发展规划;在教师自我层面设计具体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拟订具体规划书,设计行动方案。

(二)引领学习反思,走学者型成长之路。不断激活教师自主学习与主动反思的内在需求,促使他们积极去获取新的文化、教育教学前沿理念。

(三)构建学习共同体,发挥团队促进功能。以骨干教师研修班为载体,共同学习提高;坚持以校为本,倡导团队学习;借助网络,自发组织非正式学习共同体。

(四)基于小课题研究,提升个人的研究素养。课题的选题坚持来源于教师一线的教学实践,由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方向与内容。重视研究的“实用性”与“现实问题”真正解决的有效性,坚持以行动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逐步培养教师独立做课题的能力。

(五)构建和谐人际圈,发挥人际的影响功能。通过多种方式,为教师之间相互沟通、了解,促进友谊搭建多元化平台,在区域范围内引领教师正确的人际关系与工作环境。

参考资料:

第五篇:校本教研

学习《课改后校本教研的新方式》心得体会

钦北区大寺镇天白小学

黄振光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有着这么一群人,他们燃烧着自己的教育理想,把自己平凡的生活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懈追求着、奋斗着、抗争着,求索者„„”一直感动于这样的一段话,在校本教研操作过程中,每每遇到困惑和困难,总给我们的团队以启发和力量。我们有清楚的共识“校本研究是最有针对性、最有生命力的教学研究形式。立足学校实际扎实开展有效的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也是我们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共同价值观。我们的若干做法想法源于此,并贯穿于校本教研具体操作的前前后后。

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一个学校能否持续发展,并不仅在于学校硬件设施有了多大改善,也不仅在于这所学校出了多少成果,培养了多少“名师”,更重要的是学校的老师们工作是否有积极性、主动性,是否能够身心愉悦地去工作,是否能在奋斗拼搏中感悟到人生的幸福、成功与快乐。认识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学校的校本研究是否有效,不在于可以争取到多少试验课题的立项,而是能否创设了一个让老师们能释放激情去创新开拓的环境。可慕小学之前的课题有: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建立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研究——“创设问题情境”策略的研究》(已结题)、《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研究中)等。基于这样的基础,我们认为课题不在级别的高低,而在于有没有研究的价值,能不能解决老师们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不可以服务于教育教学,从而在教研过程中一步一步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所以,我们团队的第一个做法是:就之前课题研究的做法、经验做提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性的继承和发扬之前可以借鉴的一些研究方法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再修改和完善,使之前课题研究的一些问题单、评课议课表更符合当前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比如,我们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修改了评课表,增添了亮点、问题的描述以及教学建议,使议课表能针对课堂教学环节更加全面的评价。

二、联动教研,注重实效

我们启动了“七校联动”校际课题研究。联动教研,作为教研内涵发展、功能拓展的一个新的载体,顺应了当前教育发展的主流:关注均衡、探索创新,有效解决教育教学中共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慕小学作为农村点校、校本教研基地校,为更好的发挥其辐射带动的作用,本学期我们协同前埔小学、坝头小学、龙山小学、西边小学、培基小学、后林外来工子弟学校等七校联动教研,采取合作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由此实现共同发展。我们的做法是:以示范课例为载体,语文学科围绕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语感”,重点放在阅读课堂教学上;数学学科围绕 “提高小学生理解能力”,重点在应用题的有效教学上,使学生解答应用题正确率真正有所提高。语数研讨重点在于学生理解能力培养策略的探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教学研讨活动,探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增进七校教师间的交流、互动,提高教学教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具体有

1、专题讲座

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课例分析等专题讲座,现场采用互动形式,切实解决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学期我们邀请到国家级骨干教师、福建省语文学科带头人、泉州晋光小学黄加贤校长做《教师人文修养与专业发展》、《SWOT分析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讲座。专家的引领,对教师进行专门指导,扩大视野,提升水平,推动学习;鼓励参加的教师要做笔记,写体会,勤落实,切实提高教育理论素养与实际能力。

2、研讨课

可慕小学语、数各一节,其他小学各1节,与可慕小学两节课形成同课异构。课前学校教研组、校际教研组进行集体备课、磨课,课后请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点评。、3、各校校本教研经验做法交流

有集中交流、网上交流,就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彰显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经验即成果”的理念,促进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更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共享。

4、创设条件让教师走出校门,到附近名校取经

如组织数学教研组到石狮二实小三实小学习,参观其数学教研室,听取教研具体做法;携手泉州晋光小学,共同探讨校本教研的做法等。

三、层层磨课,反思成长

磨课,是某个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在教研组成员的协助下,采取多种形式,对某课教学进行反复、深入地学习、研究与实践的过程。我们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提高教学和研究能力,使其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每一节将推往更高层次、更高级别的研讨课,我们都先在校内利用平行班借班上课;新教师的素质了解研讨课,是在新教师先上一节课后,再听其指导教师上课,然后新教师再上一节。每节研讨课后,教研组必组织评课、议课。通过对该堂课进行反复深入的剖析、研究,更促进教师的反思与资源的整合。

“特别的课堂,特别的感觉 利用中午的时间,我快速地把教案又整理了一遍,开始了第二遍试讲。课堂效果好了许多,但随之而来的是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教学机智的缺乏,评价用语乏味,普通话时常变调,粉笔字不规范。我开始懊悔自己,责问自己,平日都在课堂上干什么了?如果平日里对自己严格要求一点,哪怕一天进步一点点,也不至于到现在问题成堆啊!课后,老师们又对教案提出了新的修改意见。老师们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帮我梳理,一句一句的帮我推敲文字,我一句一句的记在心里,教案定型了。”----这是一位新教师在第二轮磨课后写下的教学反思。

“特别的经历,特别的感触 以前听说上一节课就得剥一层皮。这次上课我虽然没剥一层皮,但在一天多的时间一点也没有饥饿感。有了这次的经历,知道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第一,加强基本功训练。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练好粉笔字,普通话。

第二,一定加强读的训练。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一定要注意范读。

第三,一定要研读文本。深挖教材,摸清文章的脉络,理清他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定要读出他们自己的见解。

第四,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今后更要加强集体备课,重视说课。

总之,通过这次赛课,我庆幸自己是慕小的老师,是一名语文老师,因为我们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作后盾。他们就像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推动一个个有梦想的人。”----这是这位新教师在上完“七校联动”研讨课后写下的教学反思。

反思写出了老师的真情实感,写出了老师的心声,也是我校磨课活动的一个缩影。通过多轮磨课,教师会产生很多的感悟和反思:如何进行有效的激励评价,如何应对课堂教学中的生成,如何更深入地研读教材,如何注重学生习惯的养成和思维方式的训练„„教师要在总结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智慧。另外,我们对磨课的资料加以整理:整理一次次的教学预案,教研组老师的评议记录,自己的反思轨迹;整理精彩的课堂教学案例或片段,学生新颖多样的解题思路或典型的错误认识;选择典型的有启发性的案例或片段融进自己的反思;整理制作好的课堂教学课件,作为教学资源存档等。这样,可以不断形成系列研究成果。磨课已经成为我校一种有效的校本教研方式,我们感觉它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具有好的效果:如今,我们把学校的图书目录印制好发给老师,制定读书计划,开展读书沙龙等活动;如今,我们设立了“教师备课簿”和“常见错题集”,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遗憾和缺失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一些经验,以避免重蹈覆辙;如今,我们定期举办“学生特色作业展评”,出现了如数学小日记等特色作业,关注学生解题过程的思路和感想;如今,老师们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如今学校的教育博客群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随笔、深刻理性的教学反思„„

以上几点只是我们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做法和想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深入进行,我们的探索之路也在不断延伸。我们坚信:我们的探索一定会“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下载什么是校本教研,它包括哪些重要环节[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什么是校本教研,它包括哪些重要环节[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本教研

    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越来越多,一些原先估计不到或估计不足的困难也随之浮出水面、与日俱增,使得学校推进课改实验的步伐愈加艰辛。......

    校本教研材料

    校本教研材料 关于“县教研室严主任浅谈如何听评课”的讨论 听评课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也是最有效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原方法和手段。听评课是教师互相学习、......

    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 从学校组建一年来,我们就把校本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校本教研作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不应付,不走过场,扎扎实实地开展,使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提高办学质量的有效动因浦东“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课题组一、基本认识 (一)校本办学是现代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许多发达地区、发达国家,都把“校本办学”作为教育发......

    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我成长的摇篮曾见过这样几句话“读书厚底、研课提质、观摩阔野、反思超己”这是一名青年教师成长的必备因素。那么,一个教师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才能最大程度地发......

    校本教研

    林川中学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名单及分工组长:王占才(全盘负责,监督落实) 副组长:吉发祥(指导校本教研的开展落实情况)组员: 李满业(具体负责教学工作,监督校本教研在教 学中的落实情况) 徐......

    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强化校本教研,提高教学能力不重视教学研究的教师成不了优秀教师,不重视教学研究的校长做不了合格的校长,不重视教学研究的学校是没有希望的学校。教育科学既然是一门学......

    人才培养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人才培养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 企业在占领市场后如何保持下去需要对企业发展有整体规划和长远打算,一个企业长远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才,因此企业发展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