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管理办法(修订版)
关于印发《福建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管理办法(修订版)》的通知
闽文明委〔2013〕11号
各市、县(区)文明委,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省直各单位:
新修订的《福建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管理办法》已征求省文明委成员单位意见,并报省委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贯彻执行。省文明委2007年12月17日印发的《福建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管理办法》(闽文明委〔2007〕10号)同时废止。
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2013年7月9日
福建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管理办法
(修订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全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健康发展,规范评选命名表彰工作,推进福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的管理对象包括省级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设区市行业)。
第三条
省级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设区市行业),是省委、省政府联合授予积极开展创建活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能够在全省发挥示范作用的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
第四条
省级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设区市行业)的创建,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践 — 2 —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主要任务,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重在建设、利民惠民、注重实效,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章
创建标准
第五条
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创建标准
(一)政务环境廉洁高效。党委、政府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作为思想理论建设第一位的任务,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好。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政务行为规范、公开、高效、文明。群众对党政机关工作的满意度、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二)法治环境民主公正。执法公正得到有效落实,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普及,公民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维护,老人、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有保障。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法律援助与服务工作落实。
(三)市场环境公平诚信。政府诚信建设有序推进,民主
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深入。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市场监管有力,各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不搞地方保护主义,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窗口”行业服务规范,有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行业风气满意度高。
(四)人文环境健康向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福建精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公共场所文明有序。重视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管理规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文体科普等公共设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公益宣传持续推进,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市民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普遍广泛。
(五)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不断改善。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扎实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认真落实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使用规定。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加强少儿频道建设,为未成年人提供优秀作品。组织开展网吧、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净化荧屏声频和网络环境。
(六)生活环境舒适便利。经济发展质量高于全省同类城市、城区、县城平均水平,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健全。城市公共设施完善,城市管理能力和公共服 — 4 —
务水平日益提高,环境卫生好,交通秩序好。
(七)社会环境安全稳定。社会管理工作到位,公共安全保障措施落实。食品药品安全有保障,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平安建设得到深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强,群众安全感上升,社会安定稳定。
(八)生态环境持续优化。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境保护投入,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国土资源管理规范,土地利用秩序良好。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大力治理环境污染。市容市貌整洁优美,空气、水质量优良。
(九)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抓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落实文明委成员单位责任制,制订创建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创建工作氛围浓厚,各种形式的群众性创建活动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绩效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创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地方财政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随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
第六条
文明行业创建标准
(一)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建立省、设区市、县(市、区)三级行业创建领导机构,定期召开行业创建专题会议,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省、设区市、县(市、区)
分级签订责任状,并制定创建活动届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创建成效纳入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和绩效考核,纳入行业评先评优并兑现奖惩。健全内外结合监督网络,定期向同级文明办通报创建动态。保证创建活动必要的物质投入,经费落实。
(二)行业风气健康向上。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经常性开展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教育和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培育符合行业实际的行业精神,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高效廉洁、公正无私的道德风尚,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三)管理服务规范高效。加强服务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简化办事程序,创新服务方式,全面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行政执法公示制、生产经营信誉制,行业形象和社会信誉良好。完善便民利民工作制度,有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深化政务公开,公开税费标准,公开办事程序,兑现政策规定,保障公民知情权。
(四)司法执法文明公正。增强全员法制意识,坚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健全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监督员制度,进一步拓宽公众有序参与、监督司法渠道。
(五)服务环境优化美化。窗口单位重视服务环境建设,— 6 —
配套和完善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改进服务流程,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效率;绿化美化办事大厅,重视主客双向交流,健全完善便民设施,营造温馨服务环境。
(六)条块共建积极有效。积极参与所在地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第七条
文明村镇创建标准
(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班子成员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协作、廉洁勤政、奉公守法、联系群众,财政收入、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好。领导班子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责任分工,有健全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文明乡镇、文明集市、文明村、文明户等创建活动。
(二)道德建设扎实推进,社会风尚健康向上。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经常开展面向广大村民的道德实践活动。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关爱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做好留守、流动儿童的入学、日常管理工作。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移风易俗活动普及,陈规陋习有效遏制,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蔚然成风。
(三)科教文体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功能完善。义务教育成效显著,科普工作持续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完善,经常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传统节日、民俗得到传承。积极发展社会事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良好,医疗卫生机构健全,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教育普及率提高。
(四)综治工作有序推进,治安秩序明显优化。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和“平安建设”创建活动,治安防控体系健全,治安环境良好,治安案件逐年减少,刑事犯罪率逐年下降,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
(五)环境建设力度加大,村容镇貌整洁优美。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村镇建设有整体规划,建设布局合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措施有力。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健全,有专门的保洁队伍,街道整洁通畅,庭院卫生清洁,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治理。乡村道路、集贸市场等设施完善,交通、电力、供水、通讯、水利、环卫设施保护完好,运转正常。环境质量、人居条件明显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第八条
文明单位创建标准
(一)领导班子坚强,创建工作扎实。领导干部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党组 — 8 —
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好。把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摆上单位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目标明确、措施有力、责任落实。
(二)工作效能突出,社会效益显著。生产经营单位能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按照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要求,依法经营,严格管理,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市场竞争能力强,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居当地和本行业前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非生产经营单位管理规范,办事公平公正、程序公开,工作效率高,服务质量好,业务成效显著,各项工作处于系统领先水平。
(三)道德建设有效,社会责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扎实开展,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建设落实,干部职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踊跃参加扶贫济困、结对帮扶、爱心慈善、社会救助等活动,或者向省志愿服务基金会捐款,原则上每年不少于1万元。
(四)科教文体活跃,队伍健康向上。重视干部职工的科学文化教育和业务培训,建设学习型单位。加强单位文化建设,文体设施完善,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有条件的单位要最大限度向当地居民开放文体资源。
(五)管理制度健全,工作氛围和谐。规章制度健全,有明确具体、便于操作、易于考核的工作规范。综合运用各种现
代科学管理手段,各个工作环节有序、高效运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平安单位建设落实。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民主气氛浓厚。
(六)工作环境优美,服务规范高效。环境建设效果良好,工作条件优良,服务设施配套。内外环境整洁、绿化美化,无脏乱差现象。重视服务窗口、大厅环境建设,便民利民服务项目配置齐全,服务规程等软环境设置合理、美观。
第九条
文明学校创建标准
(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政策。班子成员素质过硬、作风正派,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在师生中有较高的威信。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好。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健全,有届期创建规划、年度工作部署和具体举措,形成亮点和特色。
(二)思想道德教育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坚持德育为首、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和学校管理相融并进。德育形式方法不断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突出实践育人,组建志愿者队伍,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实施联创共建,加强沟通配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三结合”教育网络。全体师生遵纪守法,模范践行道德规范,师德师风 — 10 —
和学风校风优良。
(三)软件硬件具有优势。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激励机制。师资力量强,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教学管理扎实、科学,教研成果和教学质量位居全省同类学校的前列。建有心理健康辅导室,配备专兼职教师和辅助器材。教学和文体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维护保养完好率高,硬件水平在全省评估三级达标以上。
(四)内部管理民主规范。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执行到位,学校管理科学规范。落实校务公开、收费公示、教代会等制度,贯彻民主集中制,科学民主决策,师生诉求表达和社会监督渠道畅通。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校内治安责任制落实,安全保卫措施到位。
(五)校园环境优美怡人。美化绿化校园,落实节能环保措施,卫生防疫工作达标,校容校貌卫生、整洁、有序。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人文景观主题鲜明,文化宣传阵地多样,校园社团组织活跃,课外活动有空间、有器材、有固定时间,以文化人氛围浓厚,形成文明有礼、融洽和谐、奋发向上的校园风貌。
第十条
文明社区(小区)创建标准
(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班子成员团结协作,作风民主,— 11 —
勤政廉政,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好。把文明社区(小区)创建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目标明确、措施有力、责任落实。
(二)社会风气健康向上。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文化阵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入开展争当文明家庭、文明市民等活动,形成爱国守法、奋发进取、敬业奉献的良好风尚,形成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的和谐氛围。
(三)社会治安稳定有序。安全防范责任制落实,群防群治队伍健全。外来暂住人口和房屋出租管理规范有序。闲散青少年等重点青少年群体得到有效服务管理。辖区居民对社区治安状况满意率高。
(四)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社区整洁卫生,绿化布局合理,绿化率达标,道路平整。无乱停放车辆、违章搭盖、乱堆杂物、乱贴乱画、乱设摊点等现象。日常保洁到位,倡导垃圾分类。积极消灭“四害”,不养家禽和无证犬。烟尘控制、噪声治理达到标准。
(五)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健全,服务网点布局合理。推行物业化管理,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中心(站)、志愿服务站,积极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
(六)文体活动活跃。文体、科教、卫生、法律等进社区 — 12 —
活动扎实,社区文体设施能满足需要,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内容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
第十一条
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标准
(一)思想教育扎实有效。领导班子坚持理论学习,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员工行为文明规范。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落实国家规定的门票免费和优惠政策。
(二)管理机制健全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手段现代化水平高。服务管理优质规范,景区内管理人员、旅游服务和行政执法人员服务周到得体。景区内旅游市场管理有序,无强买强卖、拉客宰客和假冒伪劣商品出售等欺诈行为。有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
(三)景区环境优化美化。景区内建筑布局与景观协调,无乱搭、乱建现象,交通畅通,车辆(船)摆放有序。资源保护科学持续,经营场所、服务及休憩设施、周围环境、道路、交通工具清洁卫生;驻景区居民卫生习惯良好,无影响景观的悬挂物或有碍观瞻的废弃物。
(四)安全防范措施有力。建立各类重大或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能及时有效处理突发事件和意外人身伤害事故,危险地段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和防护栏。治安保卫制度健全,无恶性刑事案件发生,无封建迷信及“黄、赌、毒”等违法活动。
(五)创建活动特色鲜明。积极参与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科学制定创建届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将创建活动的重要指标纳入景区发展规划,做到创建工作方案明确、责任落实。保障措施有力,有创建工作机构和专、兼职工作人员,创建经费列入预算,有健全的评估表彰制度和奖励措施,有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
第三章 申报和评选
第十二条 省级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设区市行业)的评选表彰实行届期制,每三年一届,期满后重新参加申报、评选。为做好评选工作,省文明委办公室应根据省级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文明社区、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标准,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制订和完善相应的《测评体系》。
第十三条
省级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实行届期申报制,省级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申报时间为届末总评前,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申报时间为届期第一年。
凡是符合省级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创建标准及其相应类别《测评体系》所规定的前置条件的设区市、县级市、城区、县城,可申报省级文明城市、文明城区、文明县城。
凡是符合省级文明村镇创建标准的乡、镇、建制村,并已获得最新一届设区市级以上文明乡镇、文明村荣誉称号的村镇,可申报省级文明乡镇、文明村。
凡是符合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标准的党政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机关及其基层单位,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事业单位,并已获得最新一届设区市级(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相当于设区市级文明单位)以上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单位(单位正式工作人员一般不少于8人),可申报省级文明单位。
凡是符合省级文明学校创建标准的高等学校、中职学校、中小学、幼儿园,并已获得最新一届设区市级以上文明学校荣誉称号的学校,可申报省级文明学校。
凡是符合省级文明社区(小区)创建标准的建制居委会所辖区域,并已获得最新一届设区市级以上文明社区(小区)荣誉称号的社区(小区),可申报省级文明社区(小区)。
凡是符合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标准,并已获得设区市级以上文明风景旅游区或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风景旅游区,可申报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
个别有突出贡献的村镇、单位、学校、社区(小区)、风景
旅游区,可越级申报,但应由设区市文明委、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省委教育工委、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向省文明委提交专项报告,说明越级申报的理由并附事迹材料。
第十四条
省级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的评选按照“自愿申报、资格审查、综合考评、逐级推荐、审核公示、上报审批”的程序进行。文明行业的评选根据测评成绩确定。
(一)自愿申报。具备申报省级文明城市资格的设区市,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后,由市文明委向省文明委申报;具备申报省级文明城市、城区、县城资格的县级市、城区、县城,经同级党委、政府同意后由同级文明委向设区市文明委提出申请,经设区市党委、政府同意后由设区市文明委统一向省文明委申报。
具备申报省级文明乡镇、文明村资格的乡镇、村,向所在县(市、区)文明委申报。
具备申报省级文明单位资格的单位中,县(市、区)直属及中直、省外和省直、设区市直驻县(市、区)单位,向所在地县(市、区)文明委申报;设区市市直机关各单位及中直、省外和省直驻设区市单位,向设区市文明委申报;党的关系(含党建工作指导关系)隶属于省直机关党工委的省直、中直和省外在榕单位,向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申报。
具备申报省级文明学校资格的学校中,县(市、区)属的 — 16 —
中学、小学、幼儿园向所在地县(市、区)文明委申报;设区市属各类学校及非在榕的省属中职学校向所在地设区市文明委申报;高等学校向省委教育工委申报;党建关系隶属省直党工委的省属中职学校、厅属在榕中小学、幼儿园向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申报。
具备申报省级文明社区(小区)资格的社区(小区),向所在县(市、区)文明委申报。
具备申报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资格的风景旅游区,向所在市、县、区文明委申报。
(二)资格审查。按照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进行资格审查。申报村镇和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应向对应的文明委提交申评报告,由申报村镇、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所在地文明委、省委教育工委、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的给予申报。各县(市、区)文明委将符合条件的申报村镇、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名单汇总后上报设区市文明委,设区市文明委、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省委教育工委、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将所辖申报村镇、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名单报省文明委,由省文明委办公室复核。
(三)综合考评。省级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设区市行业)的
考评由初评和总评构成。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文明行业的初评分别在届期第一、第二年进行,总评在届期第三年进行。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的初评在届期第二年进行,总评在届期第三年进行。
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的考评,由省文明委组织省直相关厅局或设区市文明委依据相应类别的《测评体系》及其《操作手册》进行。
文明行业的考评,由省文明委组织设区市文明委、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依据《福建省创建文明行业工作测评体系》进行。
文明村镇的考评,由省文明委委托所在县(市、区)文明委依据《福建省文明乡镇测评体系》、《福建省文明村测评体系》进行。
文明单位的考评,依据《福建省文明单位测评体系》进行。县(市、区)直属及中直、省外和省直、设区市直驻县(市、区)单位所申报的考评对象,由省文明委委托设区市文明委和所在县(市、区)文明委共同组织考评;设区市市直机关及中直、省外和省直驻设区市单位所申报的考评对象,由省文明委委托设区市文明委组织市直有关单位和所在区文明办共同考评;党的关系(含党建工作指导关系)隶属于省直机关党工委的省直、中直和省外在榕单位,由省文明委委托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组织考评。其中,对省创建文明行业各参赛行业省直主管部门申 — 18 —
报对象的考评,由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牵头,会同省委文明办、福州市委文明办共同进行。
文明学校的考评,由省文明委委托各级文明委和省委教育工委依据《福建省文明学校评估暂行标准》进行。县(市、区)属的中学、小学、幼儿园的申报对象,由学校所在县(市、区)文明办会同同级教育工委共同考评;设区市属各类学校及非在榕的省属中职学校的申报对象,由设区市文明办会同同级教育工委共同考评;高等学校由省委教育工委会同省委文明办共同考评,征求所在地设区市委文明办意见;党建关系隶属省直党工委的省属中职学校、厅属在榕中小学、幼儿园由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组织考评。
文明社区(小区)的考评,由省文明委委托所在县(市、区)文明委依据《福建省文明社区(小区)测评体系》进行。
文明风景旅游区的考评,由省文明委委托省委文明办、省住建厅、省旅游局依据《福建省文明风景旅游区测评体系》共同进行。
(四)逐级推荐。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含学校、社区)由各设区市文明委、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省委教育工委、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按照下达的名额推荐。市、县、区文明委应从申报名单中择优推荐,对拟推荐对象进行考评和审核后,向设区市文明委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推荐。设区
市文明委、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省委教育工委、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应根据所分配的名额对所辖候选对象进行统一审核后,提出推荐名单。
(五)审核公示。候选对象须送纪检、计生、综治、安监等部门审查。省委教育工委组织考评的候选对象,由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按管理权限提交纪检、计生、综治、安监等有关部门审查;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组织考评的候选对象,由省直机关文明办按管理权限提交纪检、计生、综治、安监等有关部门审查;市、县、区文明委组织考评的候选对象,分别由同级纪检、计生、综治、安监等有关部门审查。各地各有关部门不得随意增加一票否决项目。审查后的候选名单要在当地主要媒体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
(六)上报审批。省委文明办负责对各地各有关部门推荐的候选对象进行复审,汇总后提出建议表彰名单上报省文明委全体会议审议后,报省委常委会审批。
第四章
表彰和奖励
第十五条
省委常委会审议批准表彰名单后,由省委、省政府召开表彰大会,对获表彰对象颁发牌匾和证书。
第十六条
省委、省政府对获表彰的文明城市(含城区、县 — 20 —
城)、村、社区(小区),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各地、各有关部门可从实际出发制定奖励办法,对在创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
获得省级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文明乡镇称号的单位、学校和乡镇机关,命名后的三年内该单位或学校的干部、教师和职工年度考核的优秀等次人数,按实际参加考核总人数的20%掌握,并每年酌情发给干部、教师和职工(含离退休人员)一定数额的奖金。每年所发奖金按不超过人均工资总额的1个月发放,行政和事业单位奖金从本单位预算包干经费中开支;企业奖金从效益工资中开支,纳入生产成本。
第十七条
省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文明社区(小区)在命名后的三年内,是该村镇、单位、学校、社区居委会主要领导评选全国劳动模范的必备条件。评选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学校,原则上应从连续两届(含本届)以上的省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学校中推荐。
第五章
监督和管理
第十八条
对省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日常工作的指导监督,按照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由所在市、县(区)文明委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各级文明委、— 21 —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创建工作上新水平。
第十九条
推荐和评选工作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和鲜明正确的导向。对自身从严要求、严格管理,能主动发现、报告并认真查纠问题的,应予以提倡和鼓励;对弄虚作假、隐匿问题不报的,经查实,即取消申报资格,撤销荣誉称号并通报全省,问题严重的将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被撤销省级荣誉称号的,取消该单位和学校的干部、教师和职工(含离退休人员)享受有关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和奖金的奖励政策,不得参加新一届评选。经过认真整改,符合条件的,可参加往下一届省级荣誉称号的评选。两届未参加评选的,取消省级申报资格,从下一级别开始申报。
第二十条
省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设区市行业)若变更名称、变动隶属关系,应及时向省委文明办备案。重组、分立、合并的,其主体若是成建制转换,新一届申报时经省委文明办审核认定后可在原级别上重新申报。
第二十一条
省级荣誉称号实行分级管理。获得省级荣誉称号的设区市,由省委文明办负责创建工作日常管理;获得省级荣誉称号的县级市、城区、县城、设区市行业,委托设区市 — 22 —
委文明办负责创建工作日常管理;获得省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荣誉称号的村镇、单位、学校、社区(小区)、景区,按照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委托接受申报的文明办负责创建工作日常管理。
第二十二条
创建工作日常管理包括档案、年报、学习交流三个方面。档案内容主要有概况、创建规划及年度创建工作总结,重大创建活动纪录和各类检查考核及奖惩情况,公示制实施情况报告,申报、审批表,社会各界反映、主要新闻媒体对创建工作的报道等;年报内容主要有年度创建计划和工作进展情况、各项奖惩及有关情况;学习交流主要包括定期举行工作例会,传达上级精神,交流创建经验,组织参观考察,部署创建任务。各荣誉称号获得单位,应根据管理层级,向管理机关及时报送相关资料。各管理机关应根据管理权限,建立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所有获表彰单位均应在单位显著位置悬挂最新一届、最高一级荣誉牌匾,新一届未被命名的,其往届获得的牌匾不得再悬挂。设区市的牌匾规格为长75cm、宽55cm,县级市、城区、县城、设区市行业的牌匾规格为长70cm、宽50cm,村镇、单位、学校、社区(小区)、景区的牌匾规格为长65cm、宽45cm。省以下级别的同类荣誉称号的牌匾规格,不得大于省级。
第二十三条
各级文明办和省直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督查
制度,适时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荣誉获得单位进行视察,并组织新闻单位和社会监督员进行明查暗访。暗访情况要及时向有关城市通报,并报省文明委和省委、省政府。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文明委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各市、县(区)文明委和省直有关部门及参赛行业省直主管部门,可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和各级各部门创建活动管理办法。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省文明委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各有关部门和各地制定的相关管理办法,如有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抄送:各市、县(区)委文明办,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省直机关文明办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综合处
2013年7月9日印发
第二篇:福建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管理办法(修订版)
福建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管理办法(修订版)
闽文明委[2013]11号
关于印发《福建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管理办法(修订版)》的通知
各市、县(区)文明委,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省直各单位:
新修订的《福建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管理办法》已征求省文明委成员单位意见,并报省委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贯彻执行。省文明委2007年12月17日印发的《福建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管理办法》(闽文明委[2007]10号)同时废止。
福建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管理办法(修订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全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健康发展,规范评选命名表彰工作,推进福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的管理对象包括省级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设区市行业)。
第三条 省级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设区市行业),是省委、省政府联合授予积极开展创建活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能够在全省发挥示范作用的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
第四条 省级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设区市行业)的创建,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主要任务,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重在建设、利民惠民、注重实效,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章 创建标准
第五条 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创建标准
(一)政务环境廉洁高效。党委、政府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作为思想理论建设第一位的任务,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好。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政务行为规范、公开、高效、文明。群众对党政机关工作的满意度、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二)法治环境民主公正。执法公正得到有效落实,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普及,公民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维护,老人、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有保障。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法律援助与服务工作落实。
(三)市场环境公平诚信。政府诚信建设有序推进,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深入。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市场监管有力,各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不搞地方保护主义,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窗口”行业服务规范,有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行业风气满意度高。
(四)人文环境健康向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福建精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公共场所文明有序。重视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管理规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文体科普等公共设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公益宣传持续推进,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市民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普遍广泛。
(五)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不断改善。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扎实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认真落实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使用规定。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加强少儿频道建设,为未成年人提供优秀作品。组织开展网吧、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净化荧屏声频和网络环境。
(六)生活环境舒适便利。经济发展质量高于全省同类城市、城区、县城平均水平,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健全。城市公共设施完善,城市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日益提高,环境卫生好,交通秩序好。
(七)社会环境安全稳定。社会管理工作到位,公共安全保障措施落实。食品药品安全有保障,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平安建设得到深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强,群众安全感上升,社会安定稳定。
(八)生态环境持续优化。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境保护投入,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国土资源管理规范,土地利用秩序良好。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大力治理环境污染。市容市貌整洁优美,空气、水质量优良。
(九)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抓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落实文明委成员单位责任制,制订创建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创建工作氛围浓厚,各种形式的群众性创建活动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绩效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创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地方财政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随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
第六条 文明行业创建标准
(一)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建立省、设区市、县(市、区)三级行业创建领导机构,定期召开行业创建专题会议,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省、设区市、县(市、区)分级签订责任状,并制定创建活动届期规划和计划。创建成效纳入单位目标考核和绩效考核,纳入行业评先评优并兑现奖惩。健全内外结合监督网络,定期向同级文明办通报创建动态。保证创建活动必要的物质投入,经费落实。
(二)行业风气健康向上。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经常性开展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教育和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培育符合行业实际的行业精神,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高效廉洁、公正无私的道德风尚,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三)管理服务规范高效。加强服务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简化办事程序,创新服务方式,全面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行政执法公示制、生产经营信誉制,行业形象和社会信誉良好。完善便民利民工作制度,有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深化政务公开,公开税费标准,公开办事程序,兑现政策规定,保障公民知情权。
(四)司法执法文明公正。增强全员法制意识,坚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健全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监督员制度,进一步拓宽公众有序参与、监督司法渠道。
(五)服务环境优化美化。窗口单位重视服务环境建设,配套和完善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改进服务流程,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效率;绿化美化办事大厅,重视主客双向交流,健全完善便民设施,营造温馨服务环境。
(六)条块共建积极有效。积极参与所在地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第七条 文明村镇创建标准
(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班子成员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协作、廉洁勤政、奉公守法、联系群众,财政收入、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好。领导班子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责任分工,有健全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文明乡镇、文明集市、文明村、文明户等创建活动。
(二)道德建设扎实推进,社会风尚健康向上。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经常开展面向广大村民的道德实践活动。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关爱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做好留守、流动儿童的入学、日常管理工作。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移风易俗活动普及,陈规陋习有效遏制,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蔚然成风。
(三)科教文体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功能完善。义务教育成效显著,科普工作持续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完善,经常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传统节日、民俗得到传承。积极发展社会事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良好,医疗卫生机构健全,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教育普及率提高。
(四)综治工作有序推进,治安秩序明显优化。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和“平安建设”创建活动,治安防控体系健全,治安环境良好,治安案件逐年减少,刑事犯罪率逐年下降,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
(五)环境建设力度加大,村容镇貌整洁优美。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村镇建设有整体规划,建设布局合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措施有力。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健全,有专门的保洁队伍,街道整洁通畅,庭院卫生清洁,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治理。乡村道路、集贸市场等设施完善,交通、电力、供水、通讯、水利、环卫设施保护完好,运转正常。环境质量、人居条件明显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第八条 文明单位创建标准
(一)领导班子坚强,创建工作扎实。领导干部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好。把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摆上单位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目标明确、措施有力、责任落实。
(二)工作效能突出,社会效益显著。生产经营单位能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按照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要求,依法经营,严格管理,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市场竞争能力强,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居当地和本行业前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非生产经营单位管理规范,办事公平公正、程序公开,工作效率高,服务质量好,业务成效显著,各项工作处于系统领先水平。
(三)道德建设有效,社会责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扎实开展,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建设落实,干部职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踊跃参加扶贫济困、结对帮扶、爱心慈善、社会救助等活动,或者向省志愿服务基金会捐款,原则上每年不少于1万元。
(四)科教文体活跃,队伍健康向上。重视干部职工的科学文化教育和业务培训,建设学习型单位。加强单位文化建设,文体设施完善,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有条件的单位要最大限度向当地居民开放文体资源。
(五)管理制度健全,工作氛围和谐。规章制度健全,有明确具体、便于操作、易于考核的工作规范。综合运用各种现代科学管理手段,各个工作环节有序、高效运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平安单位建设落实。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民主气氛浓厚。
(六)工作环境优美,服务规范高效。环境建设效果良好,工作条件优良,服务设施配套。内外环境整洁、绿化美化,无脏乱差现象。重视服务窗口、大厅环境建设,便民利民服务项目配置齐全,服务规程等软环境设置合理、美观。
第九条 文明学校创建标准
(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政策。班子成员素质过硬、作风正派,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在师生中有较高的威信。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好。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健全,有届期创建规划、工作部署和具体举措,形成亮点和特色。
(二)思想道德教育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坚持德育为首、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和学校管理相融并进。德育形式方法不断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突出实践育人,组建志愿者队伍,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实施联创共建,加强沟通配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三结合”教育网络。全体师生遵纪守法,模范践行道德规范,师德师风和学风校风优良。
(三)软件硬件具有优势。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激励机制。师资力量强,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教学管理扎实、科学,教研成果和教学质量位居全省同类学校的前列。建有心理健康辅导室,配备专兼职教师和辅助器材。教学和文体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维护保养完好率高,硬件水平在全省评估三级达标以上。
(四)内部管理民主规范。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执行到位,学校管理科学规范。落实校务公开、收费公示、教代会等制度,贯彻民主集中制,科学民主决策,师生诉求表达和社会监督渠道畅通。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校内治安责任制落实,安全保卫措施到位。
(五)校园环境优美怡人。美化绿化校园,落实节能环保措施,卫生防疫工作达标,校容校貌卫生、整洁、有序。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人文景观主题鲜明,文化宣传阵地多样,校园社团组织活跃,课外活动有空间、有器材、有固定时间,以文化人氛围浓厚,形成文明有礼、融洽和谐、奋发向上的校园风貌。
第十条 文明社区(小区)创建标准
(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班子成员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勤政廉政,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好。把文明社区(小区)创建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目标明确、措施有力、责任落实。
(二)社会风气健康向上。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文化阵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入开展争当文明家庭、文明市民等活动,形成爱国守法、奋发进取、敬业奉献的良好风尚,形成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的和谐氛围。
(三)社会治安稳定有序。安全防范责任制落实,群防群治队伍健全。外来暂住人口和房屋出租管理规范有序。闲散青少年等重点青少年群体得到有效服务管理。辖区居民对社区治安状况满意率高。
(四)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社区整洁卫生,绿化布局合理,绿化率达标,道路平整。无乱停放车辆、违章搭盖、乱堆杂物、乱贴乱画、乱设摊点等现象。日常保洁到位,倡导垃圾分类。积极消灭“四害”,不养家禽和无证犬。烟尘控制、噪声治理达到标准。
(五)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健全,服务网点布局合理。推行物业化管理,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中心(站)、志愿服务站,积极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
(六)文体活动活跃。文体、科教、卫生、法律等进社区活动扎实,社区文体设施能满足需要,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内容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
第十一条 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标准
(一)思想教育扎实有效。领导班子坚持理论学习,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员工行为文明规范。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落实国家规定的门票免费和优惠政策。
(二)管理机制健全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手段现代化水平高。服务管理优质规范,景区内管理人员、旅游服务和行政执法人员服务周到得体。景区内旅游市场管理有序,无强买强卖、拉客宰客和假冒伪劣商品出售等欺诈行为。有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
(三)景区环境优化美化。景区内建筑布局与景观协调,无乱搭、乱建现象,交通畅通,车辆(船)摆放有序。资源保护科学持续,经营场所、服务及休憩设施、周围环境、道路、交通工具清洁卫生;驻景区居民卫生习惯良好,无影响景观的悬挂物或有碍观瞻的废弃物。
(四)安全防范措施有力。建立各类重大或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能及时有效处理突发事件和意外人身伤害事故,危险地段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和防护栏。治安保卫制度健全,无恶性刑事案件发生,无封建迷信及“黄、赌、毒”等违法活动。
(五)创建活动特色鲜明。积极参与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科学制定创建届期规划和计划,并将创建活动的重要指标纳入景区发展规划,做到创建工作方案明确、责任落实。保障措施有力,有创建工作机构和专、兼职工作人员,创建经费列入预算,有健全的评估表彰制度和奖励措施,有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
第三章 申报和评选
第十二条 省级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设区市行业)的评选表彰实行届期制,每三年一届,期满后重新参加申报、评选。为做好评选工作,省文明委办公室应根据省级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文明社区、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标准,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制订和完善相应的《测评体系》。
第十三条 省级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实行届期申报制,省级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申报时间为届末总评前,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申报时间为届期第一年。
凡是符合省级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创建标准及其相应类别《测评体系》所规定的前置条件的设区市、县级市、城区、县城,可申报省级文明城市、文明城区、文明县城。
凡是符合省级文明村镇创建标准的乡、镇、建制村,并已获得最新一届设区市级以上文明乡镇、文明村荣誉称号的村镇,可申报省级文明乡镇、文明村。
凡是符合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标准的党政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机关及其基层单位,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事业单位,并已获得最新一届设区市级(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相当于设区市级文明单位)以上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单位(单位正式工作人员一般不少于8人),可申报省级文明单位。
凡是符合省级文明学校创建标准的高等学校、中职学校、中小学、幼儿园,并已获得最新一届设区市级以上文明学校荣誉称号的学校,可申报省级文明学校。
凡是符合省级文明社区(小区)创建标准的建制居委会所辖区域,并已获得最新一届设区市级以上文明社区(小区)荣誉称号的社区(小区),可申报省级文明社区(小区)。
凡是符合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标准,并已获得设区市级以上文明风景旅游区或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风景旅游区,可申报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
个别有突出贡献的村镇、单位、学校、社区(小区)、风景旅游区,可越级申报,但应由设区市文明委、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省委教育工委、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向省文明委提交专项报告,说明越级申报的理由并附事迹材料。
第十四条 省级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的评选按照“自愿申报、资格审查、综合考评、逐级推荐、审核公示、上报审批”的程序进行。文明行业的评选根据测评成绩确定。
(一)自愿申报。具备申报省级文明城市资格的设区市,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后,由市文明委向省文明委申报;具备申报省级文明城市、城区、县城资格的县级市、城区、县城,经同级党委、政府同意后由同级文明委向设区市文明委提出申请,经设区市党委、政府同意后由设区市文明委统一向省文明委申报。
具备申报省级文明乡镇、文明村资格的乡镇、村,向所在县(市、区)文明委申报。
具备申报省级文明单位资格的单位中,县(市、区)直属及中直、省外和省直、设区市直驻县(市、区)单位,向所在地县(市、区)文明委申报;设区市市直机关各单位及中直、省外和省直驻设区市单位,向设区市文明委申报;党的关系(含党建工作指导关系)隶属于省直机关党工委的省直、中直和省外在榕单位,向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申报。
具备申报省级文明学校资格的学校中,县(市、区)属的中学、小学、幼儿园向所在地县(市、区)文明委申报;设区市属各类学校及非在榕的省属中职学校向所在地设区市文明委申报;高等学校向省委教育工委申报;党建关系隶属省直党工委的省属中职学校、厅属在榕中小学、幼儿园向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申报。
具备申报省级文明社区(小区)资格的社区(小区),向所在县(市、区)文明委申报。
具备申报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资格的风景旅游区,向所在市、县、区文明委申报。
(二)资格审查。按照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进行资格审查。申报村镇和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应向对应的文明委提交申评报告,由申报村镇、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所在地文明委、省委教育工委、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的给予申报。各县(市、区)文明委将符合条件的申报村镇、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名单汇总后上报设区市文明委,设区市文明委、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省委教育工委、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将所辖申报村镇、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名单报省文明委,由省文明委办公室复核。
(三)综合考评。省级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设区市行业)的考评由初评和总评构成。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文明行业的初评分别在届期第一、第二年进行,总评在届期第三年进行。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的初评在届期第二年进行,总评在届期第三年进行。
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的考评,由省文明委组织省直相关厅局或设区市文明委依据相应类别的《测评体系》及其《操作手册》进行。
文明行业的考评,由省文明委组织设区市文明委、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依据《福建省创建文明行业工作测评体系》进行。
文明村镇的考评,由省文明委委托所在县(市、区)文明委依据《福建省文明乡镇测评体系》、《福建省文明村测评体系》进行。
文明单位的考评,依据《福建省文明单位测评体系》进行。县(市、区)直属及中直、省外和省直、设区市直驻县(市、区)单位所申报的考评对象,由省文明委委托设区市文明委和所在县(市、区)文明委共同组织考评;设区市市直机关及中直、省外和省直驻设区市单位所申报的考评对象,由省文明委委托设区市文明委组织市直有关单位和所在区文明办共同考评;党的关系(含党建工作指导关系)隶属于省直机关党工委的省直、中直和省外在榕单位,由省文明委委托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组织考评。其中,对省创建文明行业各参赛行业省直主管部门申报对象的考评,由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牵头,会同省委文明办、福州市委文明办共同进行。
文明学校的考评,由省文明委委托各级文明委和省委教育工委依据《福建省文明学校评估暂行标准》进行。县(市、区)属的中学、小学、幼儿园的申报对象,由学校所在县(市、区)文明办会同同级教育工委共同考评;设区市属各类学校及非在榕的省属中职学校的申报对象,由设区市文明办会同同级教育工委共同考评;高等学校由省委教育工委会同省委文明办共同考评,征求所在地设区市委文明办意见;党建关系隶属省直党工委的省属中职学校、厅属在榕中小学、幼儿园由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组织考评。
文明社区(小区)的考评,由省文明委委托所在县(市、区)文明委依据《福建省文明社区(小区)测评体系》进行。
文明风景旅游区的考评,由省文明委委托省委文明办、省住建厅、省旅游局依据《福建省文明风景旅游区测评体系》共同进行。
(四)逐级推荐。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含学校、社区)由各设区市文明委、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省委教育工委、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按照下达的名额推荐。市、县、区文明委应从申报名单中择优推荐,对拟推荐对象进行考评和审核后,向设区市文明委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推荐。设区市文明委、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省委教育工委、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应根据所分配的名额对所辖候选对象进行统一审核后,提出推荐名单。
(五)审核公示。候选对象须送纪检、计生、综治、安监等部门审查。省委教育工委组织考评的候选对象,由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按管理权限提交纪检、计生、综治、安监等有关部门审查;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组织考评的候选对象,由省直机关文明办按管理权限提交纪检、计生、综治、安监等有关部门审查;市、县、区文明委组织考评的候选对象,分别由同级纪检、计生、综治、安监等有关部门审查。各地各有关部门不得随意增加一票否决项目。审查后的候选名单要在当地主要媒体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
(六)上报审批。省委文明办负责对各地各有关部门推荐的候选对象进行复审,汇总后提出建议表彰名单上报省文明委全体会议审议后,报省委常委会审批。
第四章 表彰和奖励
第十五条 省委常委会审议批准表彰名单后,由省委、省政府召开表彰大会,对获表彰对象颁发牌匾和证书。
第十六条 省委、省政府对获表彰的文明城市(含城区、县城)、村、社区(小区),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各地、各有关部门可从实际出发制定奖励办法,对在创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
获得省级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文明乡镇称号的单位、学校和乡镇机关,命名后的三年内该单位或学校的干部、教师和职工考核的优秀等次人数,按实际参加考核总人数的20%掌握,并每年酌情发给干部、教师和职工(含离退休人员)一定数额的奖金。每年所发奖金按不超过人均工资总额的1个月发放,行政和事业单位奖金从本单位预算包干经费中开支;企业奖金从效益工资中开支,纳入生产成本。
第十七条 省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文明社区(小区)在命名后的三年内,是该村镇、单位、学校、社区居委会主要领导评选全国劳动模范的必备条件。评选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学校,原则上应从连续两届(含本届)以上的省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学校中推荐。
第五章 监督和管理
第十八条 对省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日常工作的指导监督,按照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由所在市、县(区)文明委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各级文明委、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创建工作上新水平。
第十九条 推荐和评选工作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和鲜明正确的导向。对自身从严要求、严格管理,能主动发现、报告并认真查纠问题的,应予以提倡和鼓励;对弄虚作假、隐匿问题不报的,经查实,即取消申报资格,撤销荣誉称号并通报全省,问题严重的将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被撤销省级荣誉称号的,取消该单位和学校的干部、教师和职工(含离退休人员)享受有关考核优秀等次比例和奖金的奖励政策,不得参加新一届评选。经过认真整改,符合条件的,可参加往下一届省级荣誉称号的评选。两届未参加评选的,取消省级申报资格,从下一级别开始申报。
第二十条 省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设区市行业)若变更名称、变动隶属关系,应及时向省委文明办备案。重组、分立、合并的,其主体若是成建制转换,新一届申报时经省委文明办审核认定后可在原级别上重新申报。
第二十一条 省级荣誉称号实行分级管理。获得省级荣誉称号的设区市,由省委文明办负责创建工作日常管理;获得省级荣誉称号的县级市、城区、县城、设区市行业,委托设区市委文明办负责创建工作日常管理;获得省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含学校、社区、风景旅游区)荣誉称号的村镇、单位、学校、社区(小区)、景区,按照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委托接受申报的文明办负责创建工作日常管理。
第二十二条 创建工作日常管理包括档案、年报、学习交流三个方面。档案内容主要有概况、创建规划及创建工作总结,重大创建活动纪录和各类检查考核及奖惩情况,公示制实施情况报告,申报、审批表,社会各界反映、主要新闻媒体对创建工作的报道等;年报内容主要有创建计划和工作进展情况、各项奖惩及有关情况;学习交流主要包括定期举行工作例会,传达上级精神,交流创建经验,组织参观考察,部署创建任务。各荣誉称号获得单位,应根据管理层级,向管理机关及时报送相关资料。各管理机关应根据管理权限,建立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所有获表彰单位均应在单位显著位置悬挂最新一届、最高一级荣誉牌匾,新一届未被命名的,其往届获得的牌匾不得再悬挂。设区市的牌匾规格为长75cm、宽55cm,县级市、城区、县城、设区市行业的牌匾规格为长70cm、宽50cm,村镇、单位、学校、社区(小区)、景区的牌匾规格为长65cm、宽45cm。省以下级别的同类荣誉称号的牌匾规格,不得大于省级。
第二十三条 各级文明办和省直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督查制度,适时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荣誉获得单位进行视察,并组织新闻单位和社会监督员进行明查暗访。暗访情况要及时向有关城市通报,并报省文明委和省委、省政府。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文明委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各市、县(区)文明委和省直有关部门及参赛行业省直主管部门,可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和各级各部门创建活动管理办法。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省文明委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各有关部门和各地制定的相关管理办法,如有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抄送:各市、县(区)委文明办,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省直机关文明办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综合处
2013年7月9日印发
第三篇:广德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管理办法(试行)
广文明[2007]5号
关于印发《广德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管理办
法(试行)》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县直局以上单位党组织:
《广德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县文 明委全委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 际贯彻执行。
2007年5月10日
主题词:精神文明创建 管理办法 通知 报:市文明委
广德县文明办 2007年5月10日印发
(共印110份)
广德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管理,提高创建活动的整体水平,使创建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根据省、市文明委、文行委及相关部门的有关创建活动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荣誉称号有: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十星文明户、文明行业、文明窗口、文明职工、青年文明号、五好文明家庭、巾帼文明岗、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等。
第三条:全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县文明委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考评、统一表彰,分别申报、分类管理,相互关联的原则,组织开展创建活动。
第四条:文明办、总工会、团县委、妇联会、人事局分别设立创建办公室,负责受理相关创建活动的申报和日常管理工作。文明办负责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十星文明户的申报、管理;总工会负责文明行业、文明窗口、文明职工的申报、管理;团县委负责青年文明号的申报、管理;妇联会负责五好文明家庭、巾帼文明岗的申报、管理;人事局负责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的申报、管理。
第五条:文明办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创建申报单位进行考评,考评合格的按有关管理办法提请相应命名机关授予荣誉称号,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表彰。
第六条:全县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互关联、有机统一、协调发展,按照递次准入的原则进行创建。凡申报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文明行业、文明窗口、青年文明号、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的单位和地区,单位内、辖区内五好文明家庭、文明职工、十星文明户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
第七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荣誉称号的评选、命名实行届期制,届满需重新申报。届满未重新申报或申报未通过考核的,不再享受相应的荣誉称号。
第八条:创建单位如改变单位名称,变动隶属关系,要及时向命名机关和管理部门报告、备案,否则不再保留已命名的荣誉称号。与其他单位合并的,由合并单位重新申报命名。
第九条:对获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荣誉称号的单位、家庭和个人,本着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由命名机关颁发奖牌、证书,通报表彰,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第十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行动态管理。管理责任单位要进行经常性地督查、指导,文明办会同有关部门实行季度暗访、检查或抽查,对已命名荣誉称号的单位出现创建标准降低、工作下滑、管理混乱等情况,视情节轻重予以 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或撤消荣誉称号。
第十一条:对获得创建活动荣誉称号的单位、家庭和个人,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重大违法违纪案件一票否决。
第十二条:各乡镇、县直局级单位要制定相应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管理办法,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本地、本系统精神文明创建的指导、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县文明办负责解释。第十四条:本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附件 :
1、广德县文明单位管理办法;
2、广德县文明社区创建标准及命名表彰办法;
3、广德县文明村创建标准及命名表彰办法;
4、广德县十星文明户创建标准及命名表彰办法;
5、广德县文明行业、文明窗口创建标准及命名表彰办法;
6、广德县模范文明职工评比表彰办法;
7、广德县青年文明号创建标准及命名表彰办法;
8、广德县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标准及命名表彰办法;
9、广德县巾帼文明岗创建标准及命名表彰办法
10、广德县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创建标准及命名表彰办法。附件1:
广德县文明单位管理办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步入规范化发展的道路,特制定本办法。
创建文明单位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
文明单位的标准
文明单位是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成绩突出、效益显著,经过群众认可和有关主管部门的考核,由地方党委、政府批准命名的先进单位。广德县文明单位应同时符合下列标准:
1、组织领导好。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勤政廉洁,敬业奉献,建立了一套有利于精神文明创建健康发展的运行机制。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
2、思想文化建设好。始终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职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建设,经常开展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无封建迷信、赌博等不良现象,无邪教活动。
3、生产工作好。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科学。全面完成各项生产、工作任务,在本地、本系统、本行业目标管理综合考核中处于领先水平,并至少有一项主要工作获得县级以上表彰,整体上达到安全生产好、优质服务好、经济效益好、社会信誉好的要求。
4、文明风气好。着力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核心,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视开展以职工职业道德为主要 5 内容的文明行业、文明窗口创建活动;在职工中普遍开展文明职工、文明家庭评比活动;积极参与文明县城、文明集镇的创建活动,出色完成各项创建任务,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持之以恒开展扶贫济困等公益活动。
5、管理规范好。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落实政务公开、厂务公开等公开办事制度,明确办事程序。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民主法治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干部职工无违法违纪案件和刑事案件,单位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工业企业建立了切实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环保工作达到国家标准。
6、环境秩序好。重视环境建设,办公区和生活区环境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各类物品摆放整齐有序,车辆停放规范,大力推进垃圾袋装工作。设立固定的精神文明创建标语和宣传栏,创建氛围浓厚。
二
申报和命名
(一)申报范围:
各级党政群机关、人民团体及基层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省、市驻广单位、驻军单位;各乡镇行政村等。
(二)申报、审核、命名
1、申报。申报单位应按要求填写申报表以书面申请形式申报。属乡镇机关、社区居委会、行政村应向所在乡、镇党委申报;县直单位二级机构、基层站所、社会中介组织向主管局党组织申报;县直局级单位、企业、驻广单位向县文明办申报。各基层站所的申报实行主管部门和属地双向管理,在向主管部门申报的同时,需征求属地党组织的意见。
2、初审。各乡镇、县直局以上单位党组织对申报单位进行初审,在经当地计生、综治、纪检、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审核后,将申报单位填写的申报表和书面申请报送县文明办。
3、复核推荐。县文明办统一组织力量适时对申报单位进行复核,复核通过,研究确定推荐对象。
4、命名表彰。县文明委会议对文明办推荐名单审核后,在县级新闻媒体上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无不良反映,报请县委、县政府命名表彰。
三
管理和奖励
1、广德县文明单位实行届期制管理,每届两年。届满需重新申报、复核、命名。连续两次以上获得县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可申报上一级文明单位。
2、广德县文明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已命名的文明单位,应加强日常创建工作的管理,县文明办将依据县文明单位的申报条件和日常管理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明查暗访。对出现违法违纪等问题、不能按要求完成创建工作任务、一年中两次以上被通报批评的,将视情况分别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或撤销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3、文明单位要健全档案。档案主要内容应包括:创建规划,工作计划、总结,各类创建活动、检查考核记录及其他相关材料等。
4、获得广德县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以精神鼓励为主,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给予在职职工适当物质奖励。奖励标准为单位职工的一个月工资。
5、县境内省、市级文明单位除根据省、市级文明单位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外,同时参照本办法进行管理。
附件2:
广德县文明社区创建标准及命名表彰办法
一 创建标准:
1、社区组织健全。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完备,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真正把创建文明社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经费有保障,创建文明社区规划科学,目标明确,措施具体;社区志愿者、老年人、残疾人等社团组织机构健全,工作制度完善,骨干队伍稳定,积极发挥作用。
2、社区人际关系和谐。落实和谐社区建设,做到有规划、有目标、有措施;广泛组织各类社区公益活动, 积极开展“倡文明新风、建美好家园”活动,社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群众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送温暖活动和献爱心活动;开展文明楼道和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社区居民团结友爱、尊老爱幼、文明礼貌、勤俭节约蔚然成风,人际关系和谐,正义正气得以弘扬。
3、社区环境优美。主次干道畅通,路面平整,人行道板、管道盖板完好;市政环卫设施齐全,维护保养正常,垃圾袋装化,清运及时,始保持持社区干净卫生,不留死角;绿化合理,亮化到位,美化和谐;无乱吐乱扔、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沿街建筑外观整洁、美观,商业门点、摊点规范有序;重视环境、生态、资源的保护,社区内烟尘、废气、污水、废渣、噪音等控制处理达国家标准,珍惜自然资源,爱护文物古迹。
4、社区服务完善。面向老、弱、幼、残、困群体的服务细致,工作扎实深入;多渠道解决下岗职工和待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建立志愿者服务中心,定期开展为民服务活动和社区互助活动;建立社区医疗服务站点,形成社区服务网络,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计生咨询和医疗保健服务;居民水、电、煤气、房屋修缮和突发病人医救等应急服务及时到位;各项服务工作态度热情、内容实在、程序规范、质量优良,社区居民普遍满意。
5、社区秩序安定。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和安全防范宣传,居民的法制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普遍增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健全,群众治保组织健全,专兼职的社会治安联防队伍人员落实,值班、巡逻人员到位,活动正常;社区社会政治稳定,刑事案件和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民事纠纷调解有力有效;防火防灾等安全设施齐全,制度措施落实,能及时消除各种隐患,无重大灾害事故发生;公共场所和社区生活管理有序,妇女、儿童、老人等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6、社区共建普通开展。社区共建活动多层次、普遍开展,做到组织网络化,有制度、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以共建的形式开发社区资源,集中社区内物资、人才、信息等优势,达到资源共享、相互联动,共建双方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7、社区文体活动丰富。建有适宜居民实际需要、建筑面积超过300平方米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建立宣传文化活动中心,形成基层文化网络;加强阅报栏、书报亭等社区文化设施和宣传阵地建设;加强社区体育运动场地、设施建设,有一定数量的体育健身器材;建有各类群众性业余文体团队或文体活动辅导员队伍,组织群众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健康卫生教育,移风易俗,倡导科学文明、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优生优育,杜绝计划外生育;对各类晨(晚)练点管理有序,引导得当,用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占领基层阵地。
8、社区教育广泛深入。社区教育机构健全,制度完善,教育骨干队伍稳定,教育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开展;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开展科学理论、法制、环保、科普、市民行为道德规范等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开展“三管好”教育,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发挥社区市民学校的作用;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教育网络的建设,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促其身心健康发展;社区内刑释解教人员的教育落到实处,从思想上、生活上、就业上予以关心。
二 申报 评选 命名 表彰
1、评选范围:
桃州镇、经济开发区及有关镇社区居委会,均可申报。
2、申报、评选、命名
(1)申报单位应按要求填写申报表以书面申请形式向所属党委申报。
(2)镇、开发区党组织对申报单位进行初审,在经当地计生、综治、纪检部门、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审核后,将申报单位填写的申报表和申请报送县文明委办公室。
(3)县文明办将统一组织力量适时对申报单位进行复核。复核通过,研究确定推荐对象,报送县文明委会议讨论审核后,在县级新闻媒体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无不良反映,报请县委、县政府命名表彰。
附件3:
广德县文明村创建标准及命名表彰办法
一 创建标准:
1、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通公路(油路或水泥路)、通电话、通广播、通有线电视、通自来水;有文化、教育、体育、计生、卫生等服务活动场所;普遍实施改厕、改圈、改灶、改院工作,推广使用沼气。
2、经济建设较快发展。村集体收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全县平均水平以上。
3、各项事业稳步前进。积极开展农村适用科技培训,党员有一技之长比例达80﹪以上;逐步发展多媒体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大力推进医疗保健工作,农村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发展农村体育事业;扎实开展生殖保健服务,计划生育率100﹪;孤寡老人老有所养。没有加重农民负担行为,社会稳定,无集体上访。
4、村容村貌整洁美观。制定村庄建设规划并严格执行,中心村建设有一定规模;钢混砖木结构住房比重95﹪,人均居住面积20平方米以上。普遍开展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的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建立卫生责任制,加强农村卫生管理,养成生活垃圾定点投放的生活习惯。
5、社会稳定秩序良好。大力开展学法守法用法的普法教育活动,外出打工人员守法文明,无不良社会影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网络健全,治安调解成效明显;无黄、赌、毒窝点;无刑事案件和社会影响恶劣的重大治安案件,无重大安全事故及非法宗教活动。
6、社会风气文明高尚。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移风易俗教育活动,开展科技、民主法制教育活动和中华民族精神、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教育活动。坚持开展“十星文明户”评比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倡导文明新风,建立好人 11 好事登记表彰制度。
二 申报 评选 命名 表彰
1、评选范围:
各乡镇行政村等独立单位,均可申报。
2、申报、评选、命名
(1)申报单位应按要求填写申报表以书面申请形式向所在乡、镇党委申报。
(2)各乡镇党委对申报单位进行初审,在经当地计生、综治、纪检部门、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审核后,将申报单位填写的申报表和申请报送县文明委办公室。
(3)县文明办将统一组织力量适时对申报单位进行复核。复核通过,研究确定推荐对象,报送县文明委会议讨论审核后,在县级新闻媒体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无不良反映,报请县委、县政府命名表彰。
附件4:
广德县十星文明户创建标准及命名表彰办法
一 创建标准:
“十星文明户”是指“致富星、守法星、义务星、计生星、诚信星、科技星、和睦星、文教星、卫生星、新风星”。具体标准如下:
1、“致富星”是指家庭主要劳动力有一技之长,勤劳致富,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县平均水平。
2、“守法星”是指家庭全体成员遵纪守法,遵守村规民约;
3、“义务星”是指家庭及其成员模范履行各项应尽义务;
4、“计生星”是指家庭育龄妇女积极响应计划生育号召并模范执行;
5、“科技星” 是指家庭成员中至少有一人善于科学总结农业生产经验,刻苦钻研科学种田或相应业务并取得一定成效,为群众公认;
6、“诚信星” 是指家庭社会信誉较好,带头做“重承诺、守信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的;
7、“和睦星”是指家庭成员和邻里之间团结互助,相互尊重,敬老爱老。赡养并精心照料老人,没有纠纷,主动调解其他家庭之间矛盾;
8、“文教星” 是指家庭成员积极参加群众文化活动,适龄子女在校就读;
9、“卫生星” 是指室内外环境卫生常年保持清洁,饮用卫生水,使用卫生厕所;
10、“新风星”是指移风易俗,带头做到婚丧喜事新办。
二 申报 评选 命名 表彰
各乡、镇负责本地“十星文明户”的申报、评选、表彰工作。县委、县政府命名表彰“十星文明户”标兵工作。
创评的基本步骤是:村民组评议、村委审核、乡镇党委审批、表 彰。在村民组评议阶段,按照“一户评大家,大家评一户”的民主评议方式,以村民组为单位组织群众开展评议,推荐“十星文明户”候选人,报村两委审核。在村委审核阶段,村两委要召开一定规模的会议进行审核,并在村务公开栏将拟上报的候选对象进行不少于一周以上的时间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方可上报乡镇党委政府审批表彰。
县文明委组织实施“十星文明户”标兵的评创工作,在各乡镇评选、命名“十星文明户”的基础上,根据县文明委确定的名额,由各乡镇组织申报,县文明委组织复核后,报县委、县政府表彰。
附件5:
广德县文明行业、文明窗口创建标准及命名表彰办法
一 创建标准
1、组织领导好。坚持把“三个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把文明行业创建摆上重要工作位臵常抓不懈,形成了行之有效的运行、激励和监督机制;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协调领导创建文明行业工作体现时代性,寓于创造性。
2、行业风气好。行业行为规范,依法行政,依法按章公正办事(执法),杜绝了违法违规办事(执法)行为;恪守职业道德,诚信于民,诚信于用户,行业风气端正,杜绝了吃拿卡要、坑蒙欺诈等行业不正之风,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在行风评议中满意率达到良好以上等次。
3、职工素质好。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技术素质不断提高;养成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服务(工作)态度主动热情,工作规范,服务优质,用语文明,职业形象良好。
4、管理经营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文明行业创建列为业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评,同时强化内外监督机制,认真管理、落实监督、投诉意见,推动优质规范服务标准落到实处,促进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加强环境建设,营业大厅、办公区和家属宿舍区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加强治安管理,治安状况良好,公共秩序优良,无社会治安重大刑事案件发生;加强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计划生育工作,无重大责任事故,无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发生。
5、社会评价好。认真履行优质规范服务标准和服务承诺,明查暗访效果好,社会信誉良好。
二 申报 评选 命名 表彰
(一)广德县文明行业(系统)的评比
1、评选范围:为县行业(窗口行业)或县系统(执法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其范围覆盖本行业本系统全县范围内的所有单位。
2、评比条件:达到“五好”标准,并居于全市同行业中上水平。
3、申报命名表彰:县文明行业(系统)的申报,在行业、部门自查确认达到申报条件的基础上,由县主管部门直接向县文行委申报。县文行办首先确定考评对象,然后按程序和条件组织考评,考评确认达到文明行业(系统)条件的,报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领导组研究,全县范围公示通过后,县委、县政府予以表彰。
(二)广德县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的评比
1、评选范围:为县行业或县系统主管部门(单位)和县行业或县系统的下属部门(单位)。
2、评比条件:达到“五好”标准,在全县和全市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
3、申报命名表彰:首先由各单位向乡镇、县直主管部门文明委申报,乡镇和主管部门文明委向县文行委申报;其次由县文行办审查确定考评对象,然后按程序和条件组织考评,考评确定为正式评选对象,报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领导组研究,全县范围公示通过后,县文行委命名、表彰。
(三)广德县文明窗口的评比
1、评选范围:为直接面向群众和服务对象的基层一线“窗口”单位。指公安、税务、工商、燃气、供热、自来水、供电、公共交通、出租汽车、铁路、民航、环卫、风景园林、物业管理、邮政、电信、银行、医院、宾馆、旅行社、商业零售21个行业。
2、评比条件:达到“五好”标准,在全县和全市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
3、申报命名表彰:首先由各单位向乡镇、县直主管部门文明委申报,乡镇和主管部门文明委向县文行委申报;其次由县文行办审查确定考评对象,然后按程序和条件组织考评,考评确定为正式评选对象,报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领导组研究,全县范围公示通过后,县文行委命名、表彰。
附件6:
广德县模范文明职工评比表彰办法
1、评选范围:为基层单位的一线职工。
2、评比条件:①政治思想优。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爱国守法遵纪,思想上、行动上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②职业道德优。牢固树立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理念,爱岗敬业,积极履行岗位职责,诚实守信,恪守职业道德规范,办事公道,无吃拿卡要、坑蒙欺诈等不良作风和行为。③规范服务优。积极认真履行优质规范服务标准,言行举止规范、文明,职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优秀,办事高效,服务优质。④社会评价优。对工作精益求精,注重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富有创新精神和突出的业绩或成果,服务(工作)对象满意率达85%以上,讲究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近两年获得过单位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3、申报、评选、命名:县模范文明职工,首先由各单位向乡镇、县直主管部门文明委申报,乡镇和主管部门文明委向县文行委申报;其次由县文行办审查确定考评对象,然后按程序和条件组织考评,考评确定为正式评选对象,报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领导组研究,全县范围公示通过后,县文行委命名、表彰。
附件7:
广德县青年文明号创建标准及命名表彰办法
一 创建标准
1、青年文明号是在全县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重点建设工程、基层站所、非公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各行各业中开展,以青年集体(班、组、队、部、处、科、室)、青年岗位(岗、台、车、船、站、所、店)和青年工程为主体的创建活动。
2、青年集体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数占总人数50%以上,集体负责人中至少有一位年龄不超过40周岁。
3、青年集体中的全体成员政治立场坚定,弘扬文明新风,热爱本职工作,实践职业道德,社会评价较高。
4、青年集体中团组织健全,战斗力强,能紧密围绕本单位的这些开展工作,根据青年特点生动活泼、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工作。
5、根据青年文明号的基本条件(具体参照《广德县青年文明号管理办法》和《广德县青年文明号量化管理标准》),以现有的岗位责任制为基础,结合开展其他创建活动,制定创建标准,并在工作场所醒目位臵张贴创建标志,公布创建内容。
6、该集体中的青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扶贫帮困活动,坚持经常,成效显著。工作及成效得到本单位党政领导肯定,受到周围群众或服务对象赞誉。
二 申报 评选 命名 表彰
1、全县各类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活动并取得实效的青年集体均可申报。申报采取自下而上、逐级申报、考核、推荐的方式进行: 已建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的行业系统由各自负责申报。党政群机关向县创建活动组委会办公室申报。未建立任何创建组织的由各单位团组织负责申报。
2、各行业、各地在评选过程中,都要实行公示制。公示采取申 报单位自行公示和活动组织管理部门集中公示相结合的办法,时间不少于7天。组委会办公室将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明查与暗访的方式进行检查考核。
3、县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通过下发文件、召开表彰会等形式,对获得县级青年文明号称号的集体予以表彰,并授予县级青年文明号牌匾。在此基础上,每两年进行一次全县青年文明号标兵的评选。
4、青年文明号实行动态管理,进行考核。每年年底都要通过各行业、各镇团委向县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办公室重新提出申报。
5、青年文明号由各级团组织或团组织与行政主管部门联合成立的各级青年文明号领导机构命名,其它任何部门、单位不能自行授予青年文明号牌匾。
6、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可综合各自特点,对县级以上青年文明号集体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附件8:
广德县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标准及命名表彰办法
一 创建标准
1、爱国守法,热心公益好。热爱社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热心公益事业,扶贫济困,弘扬社会公德。
2、学习进取,爱岗敬业好。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方针、法律知识,刻苦钻研科学文化技术,有较强的敬业精神,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提高工作质量,岗位建功,岗位成才。
3、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好。建立平等、民主、和睦、友爱的家庭关系,夫妻之间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谅互让,互帮互慰;家庭成员间,尊老爱幼,维护老人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邻里之间,团结互助,和睦相处。
4、移风易俗,少生优育好。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反对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自觉遵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和教子观,做到少生,优生,优育,优教,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5、勤俭持家,保护环境好。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提倡勤劳致富,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科学治家;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热爱环境,建设环境,美化环境,保护环境。
二、申报 评选 命名 表彰
1、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纳入县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列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评比内容。
2、五好文明家庭的评选,以家庭为参评主体,采取家庭自评,群众评议,基层推荐,逐级审批的办法。
3、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乡镇、行政村、居委会,均可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并进行命名表彰。县级五好 文明家庭由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乡镇,从其命名表彰的五好文明家庭中推荐,经县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协调小组审核后命名表彰。
4、五好文明家庭评选及命名表彰,每年评选一次。对已命名表彰的各级五好文明家庭要定期进行考核,并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如有违反五好文明家庭条件的情况,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或撤消称号。
附件9:
广德县巾帼文明岗创建标准及命名表彰办法
一 创建标准
1、岗位女性人数占总人数的50﹪以上,且负责人中至少有一名女性。
2、岗位全体成员自觉执行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努力钻研科学技术和业务知识,综合素质和工作业绩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团结奋进,乐于奉献,热心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成绩突出。
3、积极参加“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在促进本行业文明建设中成绩显著,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团队精神,在本部门、本行业中具有较强影响力,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领导重视,把创建工作纳入本单位整体工作计划,统一布臵,定期检查,加强管理,富有实效。
5、示范岗管理规范,有明确的创建目标和计划,有切实可行的学习、管理和岗位责任制度,有比较规范的行业服务标准和达标要求。
二、申报 评选 命名 表彰
1、“巾帼文明岗”的申报工作,采取由创建单位自我申报,行业主管部门推荐、群众评议、逐级报批的方法。
2、申报上一级的“巾帼文明岗”,必须由本级的“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或各行业主管部门向上一级“,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进行申报并签署意见,并由上一级“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予以考核、命名。
3、县级“巾帼文明岗”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并授牌。
附件10:
广德县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 创建标准及命名表彰办法
一 创建标准
“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总体标准是: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创新的服务机制;有扎实的工作作风;有满意的服务效果。具体条件是:
1、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府的工作部署,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领导班子团结协调,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廉洁勤政;队伍纪律严明,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3、服务机制健全,建立了站所长负责制以及岗位目标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办事限时制、首问负责制等基本制度。
4、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履行职责,忠于职守,工作业绩突出,行业风气端正,职业道德良好。
5、坚持政务公开,向社会和群众公开办事依据、程序、时限、结果、纪律和监督方式,认真落实便民利民措施。
6、服务方式不断改进,服务手段不断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主动热情,规范高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
7、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力所能及解决群众“急、难、愁”的问题,每年办实事件数不得少于2件以上。
二 申报 评选 命名 表彰
县级“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每年评议一次。
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县创建领导组检查、指导,各乡镇具体组织实施。
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坚持群众路线,实事求 是、客观公正的原则,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同时,还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对乡镇站所评议工作进行监督。对群众评议的结果和举报的问题要向站所和主管部门反馈。群众评议期间要设立举报箱或投诉电话,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组织核查,保证评议的质量。
通过民主评议,群众满意率达到80%以上的基层站所,以乡镇为单位向县领导组申报,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领导组接到申报后,征求主管部门意见并进行公示,对无异议的基层站所提请县政府进行命名表彰;(对于创建工作成绩突出的,由(县委)县政府向市领导组申请表彰)。
本文档系网络所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本人定尽快处理!
第四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声有色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声有色
结合当地实际,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法治型、廉洁型机关为目标,以迎接建党90周年为契机,认真落实“全力以赴抓项目、集中精力抓重点、突出特色抓亮点、不折不扣抓落实、点面结合抓宣传、多方联动抓协调、围绕发展抓服务、扎扎实实抓基础、注重能力抓队伍、立足长效抓制度”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载体,加大工作力度,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声有色,呈现出十大特色亮点。
推荐身边道德模范工作位列全市外围旗县区前列。在推荐全区首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王玉莲参加全国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的基础上,积极推荐张爱兰等10名人物参加包头市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经过评委会的初评,达茂旗选送的十名人物中有七名人物上榜,入围人数位列全市外围旗县区前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位列全市外围旗县区前列。开展了“环保小卫士”系列创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和“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三大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报道工作走在了全市旗县区前列。先后在包头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反映达茂旗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稿件、图片62篇(幅),其中在《文明包头》杂志发稿6篇、图片12幅,并有多篇作品荣获了全国、全区和全市的表彰奖励;将争取到的中央文明办向西部地区赠送的50台电脑发放到了8个苏木镇、嘎查村、社区和5所中小学校;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效显著。在2009年8月8日锡林浩特市召开的全区第五次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上,达茂旗财政局被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内蒙古军区联合命名为第五届全区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有声有色地开展了理论宣讲和师德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通过向广大中小学师生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向了深入;成功举办了“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和“庆祝建党88周年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爱国歌曲大合唱”比赛活动,全旗19个机关单位、学校报名参加了比赛,是近年来全旗举办规模最大的一次大型露天合唱比赛,在全社会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成功举办了全旗首届文明礼仪知识大赛,向广大居民群众普及了文明礼仪知识;编辑出版了反映近三年全旗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守望文明》个人专辑。该书由达茂旗委书记作序,包头市美术馆馆长题写书名。书中收集了2006年以来在包头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的87篇作品,分别为获奖作品、文明在线、创建视窗、文明典范、文明时评、文明社区、希望田野、温馨提示八个部分。该书的出版,不仅有效地宣传了达茂旗的精神文明建设,扩大了影响力,提高了知名度,也为2010年全市第四届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达茂旗召开创造了软环境;群众性文体活动异彩纷呈。全旗专业和民间文艺团体不断发展壮大,文艺演出接连不断,形成了社会各界参与、经济文化交融、教育娱乐并重、军警民共建的多层次综合性文化活动,从而推动了企业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基层文化、校园文化和军营文化的全面发展。
第五篇:罗定市2009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罗定市2009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候选名单
一、文明标兵镇(街)(4个)
附城、罗镜、罗城、素龙
二、文明镇(街)(5个)
围底、苹塘、太平、龙湾、泗纶
三、文明标兵单位(12个)
市烟草专卖局、市人民检察院、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市水务局、市交通局、市公路局、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广播电视台、市环保局、中国移动罗定分公司
四、文明单位(22个)
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市信访局、市审计局、市物价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市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市人民法院、市供电局、市工商局、市国税局、中国电信罗定分公司、市经济贸易局、中国银行罗定支行、市文广新局、罗定中学、实验中学、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对外经济发展公司
五、文明窗口(14个)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档案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市计生服务中心、市公安局罗城派出所、市司法局法援处、市气象局、市汽车客运站、市食品集团公司、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新华书店、泷州中学、市人民医院、市房地产管理局
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分子(35人)
陈高源
罗镜镇党委书记
陈弥高
太平镇镇长
幸国泰
分界镇罗金村党支部书记
陈少容
罗平镇党委委员
尹杨梅
船步镇党委副书记 刘炳权
塘镇镇长
莫杰贤
苹塘镇党委书记 陈剑锋
金鸡镇卫生院院长 陈棣周 华石镇党委副书记 陈永才
围底镇党委书记 黄标明
双东街道办主任 黄碧云
素龙街道凤塘村 张星南
榃滨镇党委副书记 吕鉴泉
附城街道办事处 蒋锐文
生江镇党委副书记 李铁光
连州镇党委委员 覃建新
黎少镇党委书记 曾梅芳
泗纶镇党委委员 盘坤荣
龙湾镇党委委员 邓
平
加益镇党委副书记 梁国健
罗城街道党工委书记 刘绍锋
罗平农场党委副书记 陈汉权
市委市府机关工会主席
范桂殿
市人大办主任
张日桐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曾汉标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
谭国华
市气象局局长
冯艮生
市公路局局长
赖
阳
市供销联社党总支部书记 黄小丽
市外经贸局副局长
马朝辉
市新闻中心主任
林卫高
廷锴中学团委书记
肖华清
大岗医院院长
陈永慧
市规划局局长
傅杜南
永盛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
七、生态文明村标兵(26个)罗镜镇:水摆许屋寨村、镜坡新立村 太平镇:丽塘新村、太西文围村 分界镇:金河村 罗平镇:新光付屋村 船步镇:云罗青山村 塘镇: 北羌村 苹塘镇:桐油村 金鸡镇:西岸坪村 华石镇:雅言村俄公咀村 围底镇:城围新围村 双东街:大众大步塘村 素龙街:冲表下村 榃滨镇:思甲望天村
附城街:沙口鸡步村、丰盛张一村 生江镇:里午刀挂塘村 连州镇:云良黄茅坪村 黎少镇:隆久良眉村
泗纶镇:胜乐六队、青桐新屋塘村 龙湾镇:旗垌新村 加益镇:合江田坑村
罗城街:区屋黄羌村、胡屋村
八、先进文化室(21个)罗镜镇:镜坡村文化室 太平镇:埒口村文化室 分界镇:三和村文化室 罗平镇:古莲冲村文化室 船步镇:红岭村文化室 塘镇: 罗阳村文化室 苹塘镇:瑞平合理咀村文化室 金鸡镇:大岗村文化室 华石镇:马路村文化室 围底镇:社村文化室 双东街:龙凤村文化室 素龙街:大甲村文化室 榃滨镇:夜护村文化室 附城街:丰盛村文化室 生江镇:双脉村文化室 连州镇:万车大户村文化室 黎少镇:榃芳垌村文化室 泗纶镇:双德村文化室 龙湾镇:永乐村文化室 加益镇:双益村文化室 罗城街:街道文化中心
九、文明户标兵(42户)罗镜镇:居委会陈永均户、云沙村黄正大户 太平镇:埒口村彭国祥户、西良村梁建邦户 分界镇:金垌村曹芳户、石牌村张家福户 罗平镇:镇政府陈汉华户、古莲冲村尹会芳户 船步镇:蓝村村刘伙奇户、甘步村吴文芳户 塘镇:北羌村陈钊浩户 苹塘镇:谈礼村黎英户 金鸡镇:庙岗村范金水户 华石镇:莫村村莫敬棠户 围底镇:镇政府张志强户 双东街:白荷村杨荣威户 素龙街:沙步村陈崇锦户 榃滨镇:思星村谭明周户
附城街:新乐村谢满户、高峰村谭松珍户 生江镇:双脉村石宝卫户 连州镇:万车村李国才户
黎少镇:镇政府彭显宏户、泗片村董郑金户 泗纶镇:镇文化站李伙新户、铁陆村赖连英户 龙湾镇:榕木村邱洪达户 加益镇:鳌头村赖北田户
罗城街:石围社区居委会谭美华户、中区社区居委会
谭晋兴户 罗平农场:陈志亮户
党群系统: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张娟户 政府系统:市发展和改革局张少环户 政法系统:市政法委彭天平户 农林水系统:市水务局蒋蜀云户 交通系统:市公路局黎镇英户 经贸系统:市财政局李军户 宣传系统:市图书馆梁辉荣户 教育系统:罗定中学王建媛户 卫生系统:市人民医院黄俭户 建设系统:市城市管理局刘俊祥户
永盛公司党委:永盛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王社文户
十、文明民营企业(2个)
广东铁塔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市稻香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