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
——XXX学院积极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路径
近年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XXX学院基于当下师生思想意识多元化特点,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政治教育主线,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实现全方位、立体式融入。
一、强化工作指导,深化落实任务。
根据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并经学院委员会研究决定,成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领导小组,学院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同时,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对全院各部门特别是各教学系部‚我们的价值观‛宣传阵地建设和教育效果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二、加强宣传教育,构建立体式传播阵地。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上墙,并通过板报、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微博、微信、LED显示屏、短信、QQ群、飞信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专栏宣传教育活动。截止2015年,就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制作橱窗展板100多块,移动展板60余块,宣传条幅近200条,通过电子显示屏制作播放速递400多条,实现多方位营造积极浓厚的宣传氛围。
(二)利用学院官方微信、微博、网站、校园广播推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及内容内容。截止2015年,学院网站发布信息565条,微信432条,微博624条,广播推送累计超100小时,网络阅读、评论量超20万人次,实现实时引领校园舆论的健康发展。
(三)针对高职大学生的特点,注重选择职校生容易接受信息的方式,如团日活动、主题班会、演讲、征文、辩论赛等,将核心价值理念植入文化载体。2014—2015年举办报告会、交流会、分享会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团日活动近800次,主题班会30次,开展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近200项,开展特色志愿者活动40多项,服务天数计52天,推进日常行为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在文化校园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用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学教育。仅在第四届社团文化艺术节期间,我院便开展活动50多项,1000多人次获奖,构建理论教学与人文培育共进共荣发展体系。
三、纵横扩展,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一)以“节点”连“长线”,利用升旗、重要节日及纪念日等“节点”,坚持用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模范人物教育和激励大学生,坚持做到五个“结合”,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主题教育相结合,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与文明修身行动相结合,与爱校教育活动相结合,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每个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
(二)循序渐进,有计划的组织全院所以班级召开以“我的中国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们健康成长”等为主题的系列班会,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讲诚信、懂感恩、重友善。
(三)将学生社团活动纳入学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划当中并加以指引,充分利用好社团这一重要学生教育、宣传阵地,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培养高雅情趣和艺术修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进个人、学校和谐发展。
(四)落实课堂主渠道,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作用,在全院教师中开展“立德树人做表率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教育主题活动。结合课程文化教育,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合理规划人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为自己的青春梦想、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五)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要纪活动,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广泛开展“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教育活动,增强全院师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
(六)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引导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
四、全程专项督查,注重实际成效。
由党委宣传部派人深入办公室、教室、课堂、运动场、实训室、道路主干道、宣传栏等办公、教学场所,对各部门贯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进行专项督查。
五、‚核心‛厚积薄发,‚树人‛继往开来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系列主题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我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专业2013级1303班团支部被评为全国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我院学子XXX荣获2015年度‚中国大学生强之星‛。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中,我院一‚忻‛向上志愿服务团获评全国重点团队;东巴凤—东兰县‚红色薪火计划‛科技支农支教实践服务团获评广西重点团队(科技支农帮扶类);‚守望心灵筑梦青春‛志愿服务队获评广西重点团队(教育关爱服务类);学生志愿者 ‚‘青’进社区、‘电’亮梦想志愿服务团‛荣获全国儿童平安—减灾小课堂(2015年)项目大学生减灾教育实践行动‚优秀团队‛称号。我院在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高校工委组织开展的2015年全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和优秀项目(作品)培育项目评选活动中《小助理 大作为——XXX学院大学生‚社区助理‛社会实践活动》荣获实践育人成果类别优秀奖。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方向,积极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落实落细。
第二篇: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树形象 创特色 努力推动卫生监督文化建设
卫生监督文化是文化在卫生监督工作领域的反映和集中体现,文化建设是卫生监督队伍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卫生监督队伍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卫生监督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广大卫生监督员素质,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卫生监督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大队以开展“创先争优,为民服务”活动为契机,培育和弘扬卫生监督核心价值观,以建设高素质卫生监督队伍为目标,全面加强卫生监督文化建设,有序推进卫生监督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立“遵纪守法”法制文化,建依法行政执法队伍
“学法”为根基。按照卫生法律法规规定,卫生监督部门主要代表国家对相关从业人员行使监督、督促、检查,为提高卫生监督员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努力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素质优良、文明高效”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我大队每年都会组织开展一次对行政法,卫生监督公共部分,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医政、消毒、血液卫生监督职业,放射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进行专题学习及考核。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也是卫生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途径。通过培训对卫生法律、法规和相关卫生知识进行讲解,使经 营单位和经营者了解到进行在岗人员卫生法律法规和相关卫生知识培训,既是卫生部门的责任,更是企业和服务单位的管理人员的责任。
“守法”为本分。卫生法律法规是开展卫生行政执法的依据。卫生监督员必须熟练掌握及运用有关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执法,才能够在日常工作中体现依法行政,规范执法。通过培训,经营者对卫生法律法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卫生行政队伍执法环境营造了良好的法制氛围。
“依法”为原则。对于每一名具体的卫生监督员而言,依法行政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政治和职责要求,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公务行为。依法行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当作是执法者个人的责任和能力体现。依法行政是适应当今法制社会大方向发展的一种行为,按照法律法规执法成为了执法者遵循的准则。
二、立“和谐执法”人本文化,建心系民生服务队伍
领会和谐精髓。党的十七大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要任务之一,这意味着对我们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争取人民群众对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实现执法的最佳社会效果,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坚持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统领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执法理念,实行和谐执法,建设学习型卫生监督执法队伍,是以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最佳途径。树立服务理念。邓小平曾指出:“领导就是服务。”江泽民同志也曾明确指出:“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因此,我们要把为人民服务贯穿于卫生执法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在大队领导的带领下,全体职工在严格按原则办事的同时,诚恳热情地对待前来办事的每一位同志,能够在第一时间办理的决不拖延,暂时未能办理的也想方设法及时反馈,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广大群众服务。我大队政务服务大厅窗口每天都要接待大量的前来办证的群众,或者接听群众的咨询电话,其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卫生部门的形象和声誉,行政审批股的同志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头坚守工作岗位,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办事的服务对象,不厌其烦地为其解难释疑,同时,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在规定时限内对符合条件的许可申请,当即为其办理相关手续,并第一时间转送业务科室或厅相关处室,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亦及时告知相对人,经审批准予发证的,在制证完毕后的第一时间即通知相对人前来领取,从而缩短了流转时间,既提高了内部工作效率,也大大方便了服务对象。
提升社会形象。我大队始终把监督队伍建设作为卫生监督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者素质,提升卫生监督执法者社会形象。信息报道工作,是宣传反映卫生监督新动态、提升卫生监督社会形象的有效途径。一直以来,我大队始终把信息宣传报道作为卫生监督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信息宣传报道领导小组,把信息宣传报道工作纳入股室考核内容,出台信息宣传报道奖励办法,定期召开有关信息报道的专题会议,及时把握卫生监督新动态、新举措、新经验,受到了上级部门、领导及群众的一致好评,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立“敢于创新”进取文化,建业务精良专家队伍
开展业务研讨。为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促进我县卫生监督工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我大队每月开展一次全员业务学习活动,通过法制培训、业务技能交互式学习、现场大练兵、经验丰富的监督员授课等形式,卫生监督员在法律法规理解、执法现场处置、案件询问技巧、文书制作质量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2011年,大队还出台了《卫生执法监督大队违法案件行政处理工作指导意见》规范案件查处流程,为我大队卫生监督员查处案件工作中提供了现实依据。
创新工作形势。实践中,我大队创新机制,优化办事流程,严格许可校验受理审查标准,强制推行一次性告之制度。在新办医疗机构前期审查、医疗机构校验、公共场所卫生许可、饮用水卫生许可等方面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对书面资料和现场布局进行审查,出具现场审验、效验记录表,有效规范了我县卫生行政许可工作。我大队还从实际出发,对单位各项制度进行梳理完善,并针对管理中的漏洞及时制定了上下班签到、日常巡查、现场审验、稽查督导、工作量化、岗位承诺、信息报送等38个制度。推动专家执法。随着行政执法的规范和综合执法层面的不断扩大,新、老卫生监督人员均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提高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法律知识水平,转变原来卫生监督的监管观念,建立一支廉洁、务实、高效的卫生执法队伍,充分发挥卫生监督执法的社会职能作用,我们开展了综合法律法规、卫生专业法律法规和执法行为规范教育,大队卫生监督员先后通过了法律法规知识考试,有效提高了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技能,提升了广大卫生监督员的行政理念。
通过一系列的卫生监督文化建设活动,卫生监督机构“公正执法、求实创新、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的卫生监督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得到大力弘扬,我大队卫生监督员的思想意识进一步统一,依法行政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卫生监督机构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普遍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卫生监督事业的科学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大力宣传卫生监督文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学习借鉴兄弟县的成功经验,把卫生监督文化建设和卫生监督事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卫生监督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推进卫生监督工作科学发展,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心得体会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心得体会 增强三种意识 做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通过近期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我深受触动、感染、鼓舞和教育,更加坚定了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
第一,增强责任意识,深刻理解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时代使命。教育强则国家强。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阐明了这样一个明晰的思想脉络。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需要高等教育提供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支持;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源源产出需要不断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责任之神圣、使命之崇高是不言而喻的。万涓成水,众志成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责任都尽到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最终成为现实。
第二,增强角色意识,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这一重要论断指出了高校的根本任务,指明了我们奋斗的方向。作为高校工作者,应当不断地强化角色意识,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于工作实践、人生实践,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增强“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角色意识。这一问题在顶层设计上已经有明确的定位,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站在实践的层面上积极回应,结合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进一步凝练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所培养的人,应当具有“实现中国梦 我的责任”的责任担当,应当具有“居一隅而胸怀天下”的宏大气魄,应当具有“国家之栋梁、社会之表率”的示范效应,应当具有“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精神气质。要增强“育人先育己、立德先立人”的角色意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思想政治工作者理应成为工作对象的表率,培养崇高的人生理想、积极的人生态度、完善的人格魅力。第三,增强能力意识,努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学习会议精神,加深了自我“知识恐慌”与“本领恐慌”的危机感。比如,是否真正掌握了“思想政治工作、教书育人、学生成长”的规律特点,是否真正遵循了“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目标,是否真正创设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环境氛围,是否真正实现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方法创新。为此,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会议精神,个人至少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努力。一是学习提高。做好本职工作,需要学习提高的方面很多。时下,最重要的是学习好、理解透会议精神;日常,应当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能力水平。二是研究总结。做好本职工作,需要研究工作对象的特点和需求,需要研究工作内容的定位和规律,需要研究工作创新的方法和举措,更需要做学习型研究型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示范和引领。三是创新实践。做好本职工作,需要在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不断地创新,把思想融入工作实践、让育人活动充满智慧,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在召示:努力做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守护理想信念,守护职业操守,守护历史使命,全心全意为师生发展服务、为事业进步服务,助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开创新境界。
第四篇: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习心得
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习心得
王亚麒
最近观看了关于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很有感触,下面来介绍下我的观看后的想法与心得。
首先,习近平提出了一个基本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所以一开始,我们要确定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我觉得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人才。如何培养人?我觉得应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为谁培养人?为整个中国人民,为全中华民族,为中国共产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不能按部就班的照着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体制,要按照我们自己的国情来创造适合我们自己的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是最基本的东西,思想政治不对,那教育出来的人才也是偏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要满足我们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我最近参加了教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对教育方面也算是有点了解。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是广义的教育;但广义的定义外延过大,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构成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不能重视深度而忘记了方向,要注意最基础的思想教育,方向对了,再培养人才,什么方向?回到刚才的问题,为谁培养人?为整个中国人民,为全中华民族,为中国共产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就是方向。
而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改革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研究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今后的高等教育研究要注意如下问题:正确对研究机构和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我还建议领导要多到高校走走,多同师生接触。老师要加强同学生的联系,多关心、交流、鼓励我们学生,正确细心的引导我们。
第五篇: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摘编
以思政课建设为引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
北京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全面加强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取得了积极进展。
坚持首善标准,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谋划推动工作
北京高校具有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的良好传统与工作基础。在新的形势下,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首善标准,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进一步构建工作的大格局。一是抓顶层设计。制定《关于全面加强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的实施意见》,就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学科建设、思政课改革和专职教师激励等制定有力政策。加强宏观指导,大力推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抓关键少数。组织60所北京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进行为期两周的脱产培训,专题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高校主要领导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三是抓投入保障。市级财政每年投入2.5亿元,全面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工作。
坚持问题导向,以开放的视野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
要办好思政课,必须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突破。我们聚焦教学说服力感染力、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够强这一突出问题,以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思路加强建设、推进改革,让课堂真正“实”起来、“活”起来、“动”起来。一是凝练教学内容。建立定期教学研讨、教学难点问题联合研究、理论与实践交互深化等日常性、基础性机制,帮助教师讲深讲透重点问题。二是破解难点问题。建设20个教学改革示范点,支持高校围绕内容体系、教学模式等关键问题探索创新,创造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的有益经验。三是集聚优质资源。开展“名家领读经典”活动,邀请名师大家为大学生共上一门思政课。
坚持党管人才,以有力的举措打造高层次教师队伍
思政课教师是党的理论队伍中一支重要力量,党必须要建好、用好这支队伍。一是注重全员培养,运用“互联网+”思维,建设“开放研修平台”,提高学习培训的覆盖面和实效性。二是注重名师引领,建设15个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三是注重激励保障。2016年起按照人均每月2000元的标准为全体一线专职思政课教师发放补贴,实施青年教师“扬帆资助计划”、骨干教师“择优资助计划”,为各层次教师成长发展提供支持。
坚持主动引领,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开展理论创新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过程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肩负着重要任务。北京市注重整合资源和力量,积极做好引领工作。一是强化协同创新。二是强化正面发声。三是强化成果培育。强化思想引领,创新方式方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浙江省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问题为导向,强化组织领导,创新方式方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思想政治建设,努力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突出政治意识,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
历届浙江省委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省委主要领导一任接着一任亲自抓。2005年,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的主持下,浙江省委建立了省领导联系高校和定期为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制度。
一是抓方向,明责任。2015年,省委高规格召开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省级四套班子领导参加。省领导带头通过上讲台对话、进入课堂听课、深入公寓交流,掌握一手信息,见微知著,查找问题,点睛明题。在省委的示范带动下,地方党委高度重视,建立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积极创新载体,改进作风;高校党委落实主体责任,真正明确思想政治工作在立校办学中的重要地位,狠抓落实,提高实效。
二是抓细节,重实践。2012年,省委主要领导提出要从抓好学生公寓环境做起,全面加强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服务工作。4年间,全省高校累计投入10多亿元改善学生公寓。
三是抓短板,促改革。制定了《浙江省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实施方案》,推出了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素质、推进实践育人机制建设为重点的“双十”举措,出台了领导干部讲课听课等制度,并将思政理论课改革列入省委201422项重点突破改革项目之一。通过一系列改革,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满意度从2013年的68.8%逐年上升到2016年的82.6%。
着眼实际实效,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本身就是一部鲜活教材。我们探索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浙江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新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辅助教材体系。编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等地方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初步形成了根植于浙江大地、立足于浙江人民实践、具有浙江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助教材体系。二是创新实践育人工作机制。实施“百校联百镇”“双百双进”工程,遴选100个乡镇(街道、社区)作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定点实践基地,校地长期合作育人。建立以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厅局级干部为主的特聘导师师资库,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三是开展文化校园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传承校训、传唱校歌活动,推动建好校史馆、博物馆,创建校园文化标志符号。做到师生对校园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目前,我省文化校园建设正在12家试点高校的基础上,向全省高校全面铺开。
落实主体责任,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陕西省
陕西省委、省政府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青年学生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收到良好成效。
强化党的领导,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构建大思政工作机制。省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汇报,专题研究解决突出问题。省委制定了省领导联系高校制度和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要求省级领导每年至少到高校作一次报告。二是加强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陕西省委决定单设高教工委,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创造性地开展高校巡视诊断工作,逐校把脉问诊,一校一策开药方,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责任。三是足额选好配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按照1∶200标准,核定增配高校专职辅导员编制1763名,并努力缓解高校思政课教师紧缺问题。高校辅导员职称评聘“单列指标、单设标准、单独评审”,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延安精神是陕西突出的政治优势和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广泛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一是推动延安精神进校园、进课堂。把延安精神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大力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党的光辉历史教育,用民族文化、革命传统和现代精神哺育青年学子,教育大学生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二是开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组织大学生到延安、照金、马栏等革命旧址体悟革命传统,在今昔对比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三是在校园文化创建中凸显红色基因。各高校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新内涵,精心打造红色校园文化精品项目。
创新教育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一是发挥延安大学辐射源作用。在我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延安大学建立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利用寒暑假组织大学生到枣园、杨家岭、南泥湾等红色教育景点开展现场教学,重温党的历史。二是精心培育典型,彰显延安精神的时代特色。先后推出了全国重大宣传典型西北大学理论物理学家侯伯宇教授、优秀党员专家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小麦育种专家赵瑜研究员、航天教育奠基人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专家陈士橹院士、见义勇为大学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吴树强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用师生身边的榜样激励大学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坚持实事求是,回应学生关切。充分发扬延安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同步解决。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都有具体举措。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打造又红又专的引路人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党委一贯高度重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教师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又红又专、爱国奉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和精神文化,确保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把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贯彻到位。
打造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堡垒
学校注重占领思想政治工作制高点,拓展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将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是推动教师提升思想政治认识高度。党政班子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带头学、领头做,打造“不漏气发动机”,为抓好全校思想政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延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频谱广度。成立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将政治立场、立德树人表现作为教师聘用考核先置要求。建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要求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对学生价值引导的核心内容。三是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深度。坚持用“清华师德”教育全体教师,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写入学校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以教师为主力组建网络引导队伍,在热点事件中积极发声,旗帜鲜明地批驳错误言论。
以党建为龙头引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清华全校199个教师党支部全面覆盖教学科研一线,教师党员达2179人,党员比例占63.3%。
一是筑牢党支部战斗堡垒。明确规定教师党支部的设置组成、职责要求及组织生活的次数、内容、形式。选齐配强党支部书记,九成以上支部书记由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二是激励教师党员当先锋、作表率。选树身边的优秀典型,向优秀共产党员学习。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按照“四讲四有”标准,深入开展新时期清华大学共产党员行为规范大讨论。三是“不断线”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始终将对优秀教师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作为党委工作重点。党委班子成员直接联系重点教师发展对象,党支部选择学术带头人担任学术骨干中入党积极分子的联系人和介绍人,发挥“学术导师”和“政治导师”的引导作用。
重点抓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注重思想引导。通过成立青年教师理论学习研究会,设立专项党建研究基金,组织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支持思政课教师赴境外研修交流等,不断深化青年教师对党的理论、国情社情和学校传统的认知认同。
完善涵育机制。完善党务部门和院系党委的沟通机制,定期通报研判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引导。统筹整合“清华思客”“青椒乐享会”等渠道,帮助青年教师学习理论、感受文化、提高认识。
强化发展支持。在科研启动经费、研究生名额、周转房等方面制定措施向青年教师倾斜,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
抓责任落实、方法创新、示范引领,做好高校基层党建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抓责任落实、抓方法创新、抓示范引领,让学院党组织强起来、党支部活起来、党员动起来,层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坚持严守规格、下足功夫,完善学校党委主导、学院党委主体、党支部主心骨、党员主人翁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
学校党委构建了“学校党委把方向出政策、发挥主导作用,学院党委强化保证监督、发挥主体作用,党支部主动发力、发挥主心骨作用,党员把自己摆进去、发挥主人翁作用”的责任体系。
学校党委始终把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不断强化院(系)级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主业主责意识;切实保障党支部发挥主心骨作用;不断激发党员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主人翁意识。
坚持创新方法、围绕师生榜样和重大任务建支部,锤炼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支部作风
学校党委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促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确保中心任务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渗透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到哪里。
施行“大师+支部”模式,围绕党员专家建支部;施行“项目+支部”模式,围绕重大项目建支部;施行“教师+学生”模式,在教研室、研究所设置师生联合党支部;施行“榜样+支部”模式,围绕先进典型建支部。
坚持精神引领、品牌带动、典型示范,推动全校形成了牢记总书记嘱托、成就国家和民族希望的浓厚氛围和自觉行动
学校在基层党委全面推行精神引领、品牌带动、典型示范的有效做法,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一是坚持精神引领。认真组织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教育教学,持续开展航天精神、铁人精神、马祖光精神等行业、地域和校本特色精神育人活动,面向新生上好入党启蒙第一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充满校园。学校每年有2000余名毕业生投身航天国防。
二是坚持品牌带动。实施基层党建品牌战略,每年开展品牌立项200余项,产生了航天魂、学雷锋小组、学风督导队等一批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品牌,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的传承性系统性、吸引力感染力。
三是坚持典型示范。完善了在重大攻关、急难险重、爱岗敬业等关键任务和日常考验中选树典型机制,创新设置了校、院(系)、支部三级榜样库,始终坚持先进事迹报告会制度,每年在重大时间节点评比表彰2000余人次,每年精选300多名师生进入榜样库,并从中按需遴选组合出各类先进事迹报告团,每年推出先进事迹报告会20余场。
统筹育人资源,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价值引领核心作用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把思政课作为人才培养核心课程,纳入“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任务,从课程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深化改革,将思政课建设成深受学生欢迎的热门课程。
深化课程内容建设,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
学校以思政课综合改革创新为重要突破口,挖掘整合各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积极拆除“学校和社会之墙,各学院、各专业、各部门之墙,教学与科研之墙,教与学之墙”,逐步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
一方面深入研究教材,发挥中央马工程统编教材优势,组织教师深入系统研究思政课统编教材,鼓励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将教材语言转换为教学语言,不断增强理论说服力。另一方面开展集体备课,校领导全程参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专业教师共同讨论,“备理论”“备学生”“备热点”“备教学方法运用”,遵循教学规律,贴近学生特点,将党的创新理论有计划、分专题地进入课堂,根植于大学生思想深处。
加强师资建设,打造一支让学生满意的教师队伍
学校注重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引导专业课教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让教师想教好、能教好的工作机制。
聚焦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构建“立交桥”式培养体系。我们一方面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来校讲学,一方面每年选派思政课教师交流访学。这些教师既传播了中国声音,也将世界视野引入思政课堂。
首创“项链模式”,实现多学科师资协同育人。坚持探索在思政课堂引入名师大家、党政领导、企业高管等各条战线优秀人才,建立了思政课特聘教授资源库,将教师单兵作战变为团队作战。
依托同城平台,实现资源共享。2014年起,上海市在我校试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同城平台计划”,我校专门设立招生名额,邀请全市高校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博导、硕导,组建联合导师团队,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水平。
加强教学方法改革,用问题导向增强教学有效性
学校强调思政课教学的问题意识,逐步构建形成从案例导入到理论分析、从实践探索到问题解读的“四板块”知行统一教学模式。
开展“问题解析式”教学方法改革,在实践中收集整理学生原始问题近10万个,建立了多角度、多层面的课程教学问题库,编撰出版《思考与解读》《释疑与解惑》《教学与实证》等系列教学研究成果。注重话语体系转化,贴近学生思想特点。帮助教师树立“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的教学理念。注重运用信息技术,贴近学生接受习惯。建立思政课“微课程”视频库,形成一种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满足学生自学需要的新型网络教学模式。
抢占互联网阵地,探索大学生思政教育新路径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积极抢占网络新阵地,按照“知行合一、自主发展、为人师表”的育人理念,探索出一条“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借助网络大数据,把握学生思想新动态
学校利用网络调查问卷、网络行为数据等技术手段,持续多年对全校学生政治观点、思想动态、心理健康、学习状况、关注热点、生活需求等方面数据进行系统采集、动态观测与综合分析。依托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建立广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数据库,与共青团广东省委共建“广东青年大数据与云计算实验室”,对广东147所高校近200万名大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状况进行追踪分析。
打造校园云媒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
学校深入实施“互联网+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构建集资源、教学、学习、实践于一体的思政课网络教育教学平台。打造“晚安华师”“紫荆青年”等“校媒群”,引导培育优秀教师和学生开通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牵头组建广东高校新媒体联盟,搭建杰出校友与在校生网络交流平台,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学校构建起了课内与课外、校内和校外、入学前到毕业后的立体化、跨时空、零距离的网络思政教育互动空间。
嵌入生活微时间,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资源
学校针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大量“碎片化”时间和网络实时传播、无缝衔接的特点,大力推进“互联网+教学资源”建设,围绕思政课、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实践要求,持续开发和建设了一大批精品课程、专业教学案例和基于学习、实习、实践的再生性学习资源。整合学校历史故事、各类仪式典礼、文化艺术活动、优秀师生案例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转换开发为网络视频、卡通动漫等网络文化产品。通过图片、文字、声音和视频等有形载体,组织师生开发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吉祥物“萌小兔”、各类表情包、主题漫画、微视频等阳光文化产品,及时传递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打造出一个学生喜闻乐见、时时处处受教育的网上精神家园。
突出师生双主体,构建网络思想引领新机制
针对网络社交平等、互动的特点,学校构建起“教师引导、朋辈引领、知行合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机制。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组建以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工作干部为主体的网络思政工作队伍,主动触网、善于用网、借网育人,通过网络空间研判学生思想动态,借助网络平台主动发声发言,发挥专业优势进行释疑解惑。另一方面,充分发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团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指导学生参与正能量的网络互动,形成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认识、砥砺品格、朋辈相携、为人师表的新型育人机制。
创新党建联动机制,拓展立德树人渠道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注重抓关键,发挥好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完善党建工作机制,把党建工作分解为五大类22项,细化为56个指标,建立学校党委“三重一大”决策等内控管理标准化流程31个,明确任务要求、质量目标和评价标准,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构建起党建工作全程跟踪、全程记录、全程检查、全程考核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学校主要领导自觉遵守末位发言的议事规则。
注重抓基础,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把党支部建在学生社团、公寓、实践基地,建在科研平台、实验中心和课题项目组,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专业建设、素质教育、技能训练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开展把优秀教职工培养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能手的“双向培养工程”。组建了以教师党员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为骨干的6支网络媒体团队,搭建起“三网、两微、两台、一报、一屏”九大宣传平台,挖掘身边典型。组织师生党员突击队,参与抗震救灾交通“生命线”抢通、重建等重大任务。组织师生党员深入贫困地区开展农村公路勘测、渡口调查和桥隧检测。学校各系党总支结合专业优势,为贫困地区免费开展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培训,260余名适龄学生和帮扶对象受益。
加强主渠道建设,发挥好课堂育人功能
学校改革考评办法,从主观努力度、行为实践度、知识掌握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培养学生知行合一、崇德尚能的思想道德素质。制定专业课的教学、育人“双大纲”,建立“学业导师+辅导员”制度,在专业教学和班级管理过程中,切实做到既授业又树德。实行素质教育学分制,把思想道德、职场素质、就业创业、基础能力、健康与安全细化为42个指标进行量化考核,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加强主阵地建设,发挥好校园文化育人作用
开展大学生艺术节、宿舍文化节、校园读书节和创新创业大赛、技术技能大赛、百科知识竞赛等“三节三赛”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端正“先修身、后修路”的职业态度,激发“蜀道天堑变通途”的职业信念。组织学生深入开展勤工助学、“三下乡”志愿服务等活动,在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理念,把学生宿舍建成“思想教育、文化交流、行为养成”的素质提升基地。充分发挥“易班”综合互动社区的作用,建成“党旗飘飘”微信群、网上团校等网络教育平台,定期开展网络知识竞赛,及时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