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湘乡市特色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湘乡市特色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作者:傅南方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湘乡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项目建设有效推进,城乡面貌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改革成果普惠民生。我局成立了专题调研小组,就湘乡市特色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特色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县域经济基本情况
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5.1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一产业34.41亿元,同比增长5%,二产业56.95亿元,同比增长21.7%,三产业43.74亿元,同比增长12.5%。人均GDP达到16183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5.5:42.2:32.3。全市财政总收入7.01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94亿元,同比增长37.3%,全税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63.3%。国税征收收入2.1亿元,同比下降18.9%,地税征收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23.1%,财政征收收入2.79亿元,同比增长63.9%。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61.77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97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74.64亿元,同比增长23.1%;第三产业增加值50.16亿元,同比增长12.5%。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占GDP的比重为22.9%;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9%,占GDP的比重为46.1%;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2%,占GDP的比重为31%。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8.49亿元,同比增长16.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53亿元,同比增长14.9%。国税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16.7%,地税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27.8%。
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为202.39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68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03.19亿元,同比增长22.2%;第三产业增加值59.52亿元,同比增长13.1%。人均生产总值为25615元,同比增长28.5%。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占GDP的比重为19.6%;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3%,占GDP的比重为51%;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占GDP的比重为29.4%。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1.07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42亿元,同比增长34.1%。国税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18.8%,地税收入4.41亿元,同比增长30%。
2、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从工业看,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传媒的飞速传播,一批老的特色产业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湘乡市原来的龙头老品牌皮鞋加工业由于成本高,污染重,逐步失去了原有的优势。而新兴电子电器企业渐渐成就规模,成为我市特色工业品牌。全市规模企业159家,其中电子电器企业8家,2011年生产总值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2%,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缴纳税收768万,比上年增长93%,占全市税收收入的3.2%。
湖南深思电工实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至今已有25年经营历史。集自主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是一家专业提供电工、照明产品生产及服务的现代化股份制企业。占地30000平方米,现拥有建筑面积22000余平方米标准厂房。湖南深思电工实业有限公司发展的步伐迅速而稳健,销量持续高速增长,成为中原地区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电工生产基地之一,位居湖南电工行业龙头地位。2011年全年产值1.1亿,较2010年增长79%,2011年全年实现税收524万元,较2010年增长66%,在产值增长的同时,解决了大批人员就业,2010年全厂职工仅579人,2011年增长至1000人,员工增长率为72.7%。2012年1月“深思”产品被评为湖南名牌产品。
从农业看,目前,湘乡市已初步形成西瓜、黄花菜、柑橘、蚕桑、茶叶、葡萄、香椿、花卉等10多个有规模的农业特色产业,涌现了燕鑫农科、湘之椿、富农蚕桑、君辉农业等一批注册为具有法人资质的现代农业企业。湘乡市的特色农业产业已开始发挥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燕鑫公司在前期已投入800多万元的基础上,目前又在栗山、虞塘、育塅、山枣等乡镇规划新的产业基地,预计到年底将开发出上万亩柑橘基地;富农公司已开发出2000多亩的蚕桑基地;以栽种葡萄为主业的兴农果园股份有限公司今年每亩地的收入预计可达4000元以上。全市近三年来投入特色农业的资金近5亿元。
3、县域园区发展情况
湘乡工业园区是200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核准的省级工业园,下辖红仑新型产业区和东郊皮革产业区,目前规划控制面积9.5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
湘乡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园区建设,加大了对工业园区的投入,完成了湘乡大道、红仑大道、引凤路、创业路等主干道建设,通过加强园区道路管网、通信网络、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建设,抓好标准厂房建设,确保水、电、气等生产要素供应,提高园区吸纳功能和承载能力。到目前为止,累计引进工业企业70余家,完成投资40多亿元,初步形成机械制造、电子电器、食品和皮革加工等四大产业雏形。2009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9.07亿元、财税总收入9205万元。2010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5亿元、财税总收入1.45亿元,与“十五”期末相比,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1.25倍、9.67倍。
二、特色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特色产业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地缘因素。湘乡市22个乡镇,除城区四办外能受到城市中心辐射影响的是少数仅泉塘、东郊、龙洞;地处高速公路、铁路等大动脉连接点的也很少,如棋梓。大部分的乡镇地处偏僻,离本市中心城区较远。因此交通因素上就丧失了优势,既不能受到辐射,又增大了运输的成本。
2、基础因素。湘乡市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近些年的努力之下,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如“十一五”期间共修建农村水泥路2300多公里,实现了通畅率97%。但应该看到,这些基础设施多是在还几十年来的欠债,虽较大程度上了满足了广大农村的人民群众的基本的生产生活所需,但如果引进项目建设,特别是规模企业的进驻,现有的基础设施还存在供给的差距。此外,湘乡市大部分乡镇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外包承接能力和经验存在较大欠缺。
3、资金因素。或因历史原因或因举债搞项目,湘乡市本级和绝大部分乡镇都不同程度地负债,导致正常运转相当艰难,就连临近市区的较为发达的泉塘镇负债都达900万。欠债的后果会导致各乡镇将有限的资金首先保障工作的开展和干部的待遇,对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的相关配套性资金保障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村级集体的经济的衰落,也使得村一级更多的将注意力投之于基础设施建设,而无法提供项目开展的配套的启动资金。
4、思想因素。农村是宁静与恬适的,但也造成了一些村干部和群众思想上的惰性,守着一亩三分地,顶多多喂几头猪。没有前瞻性,没有创新精神,更没有创业的决心和恒心,习惯于用传统的眼光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畏难发愁,迈不开步子。还有不少群众集体观念淡薄,对集体事务不管不问。此外,许多外出创业务工人员认为家乡发展慢、待遇低、环境差,不愿回乡投资、工作。
(二)发展园区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节能减排压力加剧
目前,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被视为全人类联合遏制全球变暖行动一次很重要的努力。“十二五”期间,我国国内经济面临的资源环境硬约束条件将进一步增大,同时发达国家也会加强对信贷、土地、建设和环保等各个方面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新上项目,制定更加严格的质量、技术、规模等标准,提高项目准入门槛。这些政策的实施对湘乡传统优势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限制和影响。
2、区域竞争白热化
随着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不断推进,沿海相对落后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以低地价、减免各类税费、提供产业发展基金等优惠条件争相吸引沿海产业转移,竞争非常激烈。湘乡位于中部省份,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而沿海产业转移有地域多向选择性,并且倾向于向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转移,所以湘乡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面临着很大挑战。此外,虽然长株潭城市群的建设促进了长沙、株洲和湘潭三个市间的资源设施共享,但湘乡发展相对滞后,与长沙、株洲的县市差距还很大,如2008年,湘乡地区生产总值为120.1亿元,而长沙县、望城县和宁乡县地区生产总值却分别达到了369.6亿元、194.1亿元和282.4亿元,这就使得长沙和株洲的县市能吸引到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并且在招商引资中可能会出现“项目截流”的现象,这会大大削弱湘乡的竞争优势。所以,在长株潭城市群极化效应大于辐射效应的形势下,湘乡面临着不进则退的巨大压力。
3、资金严重紧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目前,资金已成为严重制约工业园区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工业园区过去主要依赖开行贷款和财政投入,受宏观政策调控融资缺乏新的有效措施,方式单一而且没有独立的融资平台,融资难严重制约园区发展。
4、项目用地受制。随着工业园区建设不断加快,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是指标有限。全市每年仅40余公顷用地指标,而园区开发每年需用地1000亩,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二是审批困难。由于土地报批涉及规划、建设、国土、发改、林业等部门,报批程序繁杂。三是征拆艰难。由于政策的调整和物价水平的上涨以及被征拆对象的期望不断上升,园区征地、拆迁推进困难重重。
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区域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如何增强自身竞争优势,是湘乡工业园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扶持特色产业和园区的政策存在不足
1、投入严重不足。由于湘乡市财政历年来属于“保吃饭”财政,这几年,财政收入虽有大幅增加,但刚性支出同比增加,债务包袱日益突出,政策性配套支出年年攀升,加之财政收入结构不大合理,收入质量亟待改善,收支矛盾日益突出,资金调度极为紧张,故对园区和特色产业投入不足,靠向上争资来解决发展和壮大。
2、环境急需优化。一是部分职能部门服务意识差,没有处理好依法行政与优质服务的关系,凡事拘泥于讲究原则、条规,效率不高,灵活性不强,个别部门强制培训、赞助、摊派,增加企业的负担。二是企业周边矛盾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
3.管理服务滞后。园区没有完全突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工作流程不清晰,体制机制存在弊端;融资缺乏有效手段、征拆推进缓慢、项目落地不快,设施配套不完善;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及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滞后,商贸流通、住宅、金融、保险、邮政等生产生活配套建设落后,园区发展过于单一,缺乏整体配套。特色产业也存在受地域影响和政策制约,管理效能不高,发展缓慢,不成气候,亦渐渐失去了特色优势。
三、促进特色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1.重点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始终坚持把工业作为培植主体财源的第一抓手,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实施好“筑巢引凤”工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消耗能源低、产出效益好的工业企业入驻工业园发展;营造创业投资的良好环境,鼓励全民创业,多途径、多形式激活民间资本创业投资,壮大民营经济总量和规模,提高民营经济税收占财政收入的份额;加大财政扶持和用地保障,探索工业园区融资新机制。
2.要大力扶持对全市经济具有支撑拉动作用的五矿、湘碱、韶峰水泥、金子箱包等骨干企业,采取贴息、补贴、奖励等方式,对企业的创新发展予以鼓励和支持,促其做大做强,加强银企合作,争取金融部门对企业进行技改、扩张;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导向作用,改变过去撒“葫椒面”的做法,整合工业发展基金、产学研基金、市场体系建设、科技三项费用等资金,重点支持科技含量高、市场竟争强、成长性看好、财税贡献大的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研发和生产新产品,增强竞争力,壮大企业规模,以大企业带动形成大产业,发挥扶持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作用和带动效应。
3、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在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上做文章,以农业产业化带动税收收入的增长,因地制宜,建设大米、柑桔、油料、果品、茶叶、水产、畜禽、蔬菜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区,整合支农资金,重点支持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着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生态休闲农业、现代设施农业等新型服务业和综合性、专业性商品市场及生产资料市场,积极培植新兴财源。主要做好五个方面:
(一)以推进项目建设突出特色,加快农业产业化
一是要突出抓好主导产业粮猪生产,以项目建设破局。我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湖南省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县”,在此基础上,应加大对粮种大户和养殖专业大户的奖励扶持力度,巩固现有粮猪生产的市场优势。二是要在已有的2个省级专业合作组织的基础上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企业和农民专业化合作社,支持以龙头企业为护体创办合作经济组织。三是重点抓好高标准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特色农业,重点抓好油茶新造基地、东郊、山枣水产养殖基地、梅桥、中沙等地的竹木基地建设等地,因地制宜适度发展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特色产业。
(二)以建设工业小区为突破口,加速发展特色经济
建设乡镇工业小区,采取“连片开发、集约发展”模式,不仅可以改变“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粗放、无序发展现状,而且可以实现“一乡一业、一乡一品”的产业格局形成,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发展极”、圩镇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县域经济腾飞的“侧翼”。坚持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产业互补、功能配套,规划建设乡镇工业小区,重点发展泉塘、东郊等工业小区,对其加大财政扶持和用地保障,探索工业小区融资新机制。应坚持资金向乡镇倾斜、基础设施向乡镇延伸、公共服务向乡镇覆盖,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以棋梓打造湘乡次中心城市为重点,加快完善乡镇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功能布局、产业定位,统筹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三)以休闲项目开发为延伸,彰显生态品牌理念
未来旅游业作为湘乡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将打造红色旅游、湘军旅游、佛文化旅游和生态休闲旅游品牌,构建以大东山旅游区、水府旅游区为龙头,城区为集散地,“两型”农村为新业态的现代旅游格局,创建全国红色旅游目的地和长株潭生态休闲“后花园”。水府旅游区作为我市“四新区”之一,在2011年破解了资金瓶颈,多杆齐下,“吃、住、行、游、购、娱”的产业链条正在形成。其“高负氧离子”、“水府鱼餐饮”等项目已经从概念逐渐形成了品牌。借鉴水府经验,我市应继续推进相关的一系列休闲项目的建设,把握好各景点的原创性、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深入发掘并利用好现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许多在此方面有特色的乡镇应当把握机遇,如梅桥镇的摇石洞、富林寺、萧三故居等深厚文化底蕴的资源可以大力挖掘,积极对接省市的相关旅游项目。
(四)以完备生产要素打好基础,合理规划现有资源
谋发展,搞建设,一个根本的要求就是生产要素齐备。我市乡镇目前的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远远不够;劳动力充裕但多为外出务工,资本和企业家也多为外出创业人员。设施是硬件,人是软件,潜力大,能量足,如何将其挖掘利用是一个难题。首先要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应当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实施规模,充实建设内容,扎扎实实地办几件实事,让群众看得见、让资本摸得着的实惠,如拉通泉塘工业小区与红仑新型产业区连接线的S311-S312,使得两个工业区连成一片,形成良好的规模效应。当前可支配的资金资源有限,有限的资源应该向相关的重点的项目倾斜,适时引导土地流转、林权转让等生产要素的合理合法流动,用无形的手完成资源的最佳配置。其次要形成以人为本的人才观。人才要引进来,请回来,留得住。湘乡作为长株潭城市群重要工业基地,基础好;湘乡本土不缺人才,大多数人内心也并不想外出,近年来人才进入也比较频繁。我市应该加强对人才的招聘和管理,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待遇与保障,解决其后顾之忧。管理方面的人才有利于为农业的农贸供应、产后服务、解决农副产品的出售、企业的重组、安置和偿债提供良好的策划方案,尤其在组建产品销售网络、产品经营和招商引资以及队伍建设上等等方面,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还应该积极与省内大学通力合作,达到充分利用大学的学术、技术、信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加速对农业的改造和农业产业化。再次要多动脑筋破解资金瓶颈。在市财政非常吃力的情况下,为破解资金瓶颈,应采取以下措施应对:完善财政投融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发挥财政投融资体系政策导向的作用,规范非正规金融体系成立各种具有财政信用的基金,引导商业银行的资金以及民间资本注入。同时,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通过出资或贷款形式,着重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问题,支持重点项目的发展;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扶持推动小城镇建设,并出台促进小城镇发展的相应补贴政策。
(五)以理顺机制优化环境,提供优质政务服务
发展乡镇特色经济,提高公共产品服务质量,提升公共管理部门对政策的执行力,优化政策环境,搞好招商引资。要科学布局规划,实行统筹规划,区域统筹考虑,合理产业布局,利用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来逐渐完善分配机制、补偿机制和投入机制,做好小城镇集群发展规划形成小城镇间的互补、协作、共赢发展。针对乡镇信息化程度低,通讯闭塞的现状,对其提供优质信息服务,把握稍纵即逝的商机。同时,各个乡镇特点不同,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应借鉴徐州的有关经验,因镇制宜,避免一刀切,在绩效考核和同业对标中对各乡镇分类考核,鼓励乡镇的干部敢作为、善作为、乐作为、常作为。
四、几个相关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特色产业优势地位突出,如何找准角度,做大做实特色产业,扩大特色产业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的占有量,这是一个持续性强、值得加强研究的课题。界定特色,要看其在本市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和在工业税收中所作的贡献率。在“省直管县”的体制下,还有一些面临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市县财权事权不匹配,市县工作难协调。新体制下,市级财权事权不匹配,市、县财权事权未能理清,市、县管理关系尚未理顺,影响市县工作的正常开展。从市来看,对一些涉及区域性的政策工作,由于市县财政的分离与管理权力限制,在落实中存在一些难以调和的体制性矛盾。从县来看,实行“省直管县”后,财力和资金由省财政统一结算和拨付,但行政体制却仍由湘潭市管理,形成“双重”管理,县级工作难度加大。
(二)市对县无财政管理权,市帮扶县发展的积极性减弱。“省直管县”体制实施后,我市与湘潭市在财政上相互独立,但行政上却是隶属关系,财权和事权分离,湘潭市级帮扶县发展的积极性减弱,对承担的区域性公共管理事务也缺乏必要的支持手段。如韶山灌渠的维护,湘潭市仅仅下文要求我市提高水费,增加维护投入,没有相应的财力支持。
(三)市县间税收竞争显化。属地纳税的问题。我市境内的五矿湖铁、有色氟化学、碱业公司等企业电费收入产生的税收一直在湘潭交纳,我市为以上企业的发展作出的利益牺牲不能得到有效地补偿。我们建议:
(一)推行配套的政治体制改革,明晰市县两级事权。当前省、市、县政府间在行政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事权进行科学、合理地划分,相应的确定财权,使省、市、县之间财政的利益得到保障。同时,要进一步界定明确类似县市区域内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对涉及区域性的抗旱排涝、卫生防疫、科技推广、农田水利建设、环境保护等支出责任加以明晰。
(二)严格按“省直管县”改革要求规范市县间税收征管秩序。按照新体制文件精神,省内跨市州、跨县市总分机构企业缴的企业所得税,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的处理办法,由中央、省、市州或县市按比例分享,分享比例为:中央60%、省12%、市州或县市28%。具体对我市来说,一是请求湘潭市政府继续将湘潭市烟草公司湘乡分公司实现的企业所得税就地入库。二是请求解决将大企业电费收入在湘乡产生的税收因企业主管部门财务核算体制改革在异地入库的问题。2011年入库750万元,2012年入库2010年五矿、有色氟化学、碱业公司、南方水泥四家上交湘潭电力局直属分局电费4.6亿元,按现在预征率3.5%计算,国税年收入有1650万元左右。
(三)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建议省财政厅继续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帮助解决县市财政资金缺口,确保财政各项正常支出,重点扶持园区和特色产业发展,集中支持优势产业,解决基础设施及技术扶持资金,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二篇:湘乡市非公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概要
湘乡市非公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市委统战部研究室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总量上规模、质量上水平,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组织人员,深入企业、主管局及相关单位进行详细调研,初步形成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我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供有益借鉴。
一、湘乡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总政策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湘乡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有非公有制企业1871家,其中规模企业152家。全年实现GDP128亿元,上缴各项税收2.1亿元,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二企业结构逐步优化,带动功能日趋凸现。2009年,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中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3.5: 35.9:40.6,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近年来,由于我市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同国有、集体企业的改革改制有机结合,催生了一批非公有制企业,改变了非公有制经济在第三产业中
“一头沉”的局面,增加了非公有制经济在二产业中的比重。尤其是随着“工业带动,开放兴湘”战略的实施,我市皮革制品、食品生产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发展壮大,增强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实力,同时也带动了非公有制经济内部结构的调整。
(三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竞争能力得到增强。自企业改革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明显增强。就工业企业而言,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年产值上亿元的达16家,上1000万元达99家,上500万元的达152家。同时,随着政策的落实和发展环境的改善,社会和民间投资力度明显加大,领域不断扩展,非公有制经济由最初的商业、饮食业向
农业综合开发、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社会服务业拓展,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四就业渠道得到拓宽,社会贡献不断增大。2009年,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达239846人,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城镇无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的积极引导下,全市非公经济人士积极投身光彩事业。近3年来,为抗洪救灾、抗震救灾、扶贫助学、新农村建设等捐款达1500多万元。
二、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湘乡市非公有制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邻近的
长沙、浏阳等非公经济先进县市相比,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企业融资困难。非公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信贷困难问题,在技术改造、创新方面由于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严重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扩张发展。融资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企业信誉程度不高,难以得到金融部门的支持。二是由于民间投资服务的金融体系尚未形成,贷款担保难、门槛高,直接融资受到限制,再加上金融部门因为自身风险而惜贷,使得非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资金短缺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有的不得不以高息向私人借款,有的因资金原因而不得不放弃投资计划和扩大再生产,有的因资金周转不灵而面临经营危机。
(二发展环境欠优。首先是尊重纳税人的社会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把非公企业与国有企业同等对待的社会氛围、政策支持力度还有待公平化。其次是“四乱现象”(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乱检查依然存在。三是职能部门服务意识淡薄,监督管理多,排忧解难少。四是企业周边环境不优,强揽工程,强买强卖现象时有发生。
(三企业内功不强。一是创业意识不浓。部分企业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做大做强企业、勇于开拓创新的气魄和勇气。有的仅仅满足于已有的某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缺乏危机意识和进取心;有的不愿意把技术拿出来,把
股份拿出来进行合作,生怕自己被吞并,导致企业不能做大、做强、做活。二是管理模式落后。党、团、工会等组织不健全,家族式管理方式,裙带关系的用人用工制度,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由于人才缺乏,导致企业现代管理意识较弱,部分私营业主仍采用作坊式管理方式和家庭式管理手段,没有健全的财务、统计报表制度,也没有严格的核算和管理制度,既影响了企业信用的建立,也使企业经营起伏波动较大。三是创新能力不强。很多非公企业规模小,没有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存在着“只见生,未见长”,“只见大,未见强”的现象,产品档次低、能耗高、效益差、缺乏名牌产品、资源配臵能力有限、市场潜力不大,再加上资金、技术、人才力量薄弱,研发经费投入少,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非公经济的发展。
三、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拓宽筹资渠道,解决“融资不畅”问题。企业要发展,资金是关键,要着力解决非公企业融资难问题。金融机构应简化非公企业贷款程序,在规范非公企业财务制度的基础上,增加贷款种类和贷款抵押物种类等新的服务品种,重点满足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非公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发展和壮大金融担保机构,充分发挥担保机构的作用,重点对财税型、成长型、就业型的“四有三不”企业,即有市场、有合同订单、有效益、有
信誉,不是高污染、不是高耗能、不是高危产业的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担保;应充分吸收民间资金,有效用足、用好我市金融机构现有的储蓄存款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为非公企业提供支持。从非公企业本身来说,应加快货款回收的力度,防止企业资金链的断裂。要抢抓国家新一轮扩大内需的大好时机,努力帮助非公企业改制上市。非公经济企业通过上市可以在短期内,通过股票销售为企业筹集到大笔发展资金,破解企业融资瓶颈。新修订颁布的《公司法》和《证券法》不但进一步提升了资本市场的地位,还放宽了设立股份公司和公司发行上市的条件,降低了企业上市的门槛,为中小非公企业上市,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对照《公司法》的规定,我市152家规模企业中,已有近20 家企业达到或接近上市条件,应坚持“上市一批,培育一批,改制一批”的总体思路,强化扶持力度,挖掘后备资源,提升企业质量,多
头并举,梯形安排,重点突破,全力推进企业上市,进而增强我市非公企业的发展后劲,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优化发展环境,解决“环境不优”问题。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对于企业不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审批;对需要审批、核准和备案的事项,必须公开相应的制度、条
件和程序,承诺办理时限。要求各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协调配 合,形成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合力。如:把非公有制经 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时向社会公布 有关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进一步 完善和改进市场准入制度,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拓展 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不断探索建立健全包括进 城务工人员在内的各类职工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劳动者的合 法权益;积极支持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加强协调指导,及时反映和协调解决非公有制企业生产经营 中的困难和问题等。鼓励发展创业辅导、管理咨询、市场开 拓、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筹资融资等各类服务机构,建立 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引导行业协会、商会等 社会中介组织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服务。维护非公有制 企业的合法权益,打击侵犯非公有制企业权益的各种违法犯 罪行为。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行为,制止“吃 拿卡要”,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明确非公有制企业投诉受理 机构和方式,认真受理企业和群众举报。加强对执法部门的 监督,对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一经 发现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三强化企业经营,解决“内功不强”问题。发挥产业 强化企业经营,解决“内功不强”问题。政策和行业规划对企业的导向作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 6 产业结构调整,投资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加工贸易、社区服务、农产品加工等 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实行专业化生产、社会 化分工、市场化协作,逐步形成规模和特色。把发展产业集 群与工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完善现有各类工业园区功能,引导成长性强的民
营企业向园区集中,提高企业聚集度。引 导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建立稳定的生产销 售、技术开发关系。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民营企业参与国内 外经济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资产并购和产业升级。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兴业,开展 加工贸易,开发矿产资源,开拓国际市场。引导非公有制企 业加快技术进步,加强同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合 作,加大研发投入,发展科技型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 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逐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增强自主 创新能力。鼓励建立规范的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 业,具备条件的要积极实施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努力克服传统家族制企业的弊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引 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提高民营企业管理水平,提 升市场知名度,争创名牌产品。重视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 者素质的提高,推动建立职业经理人的测评与推荐制度,促 进企业经营者的职业化和市场化。重视人才队伍培养,鼓励 大中专毕业生等各类人才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7
第三篇:关于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于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村镇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是新形势下镇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加快小城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有着直接的带动作用。当前在我县村镇建设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村镇规划意识淡薄,建设起点低,村镇建房布局混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村镇居民中普遍存在封建迷信思想,建房看“风水”,不按规划;忽视基础设施建设,浪费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集体经济脆弱,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等,近两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这一现象较以前有所改善。但总的来说,我县村镇建设发展还很不平衡,整体水平不高,村镇建设发展的滞后在不同程度上制约镇域经济发展。站在履行规划建设管理职能这一角度来讲,要突破这一障碍,关键在于加快村镇建设,调整产业布局,形成地方特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
1、要有科学规划。要牢固树立规划是法、规划是龙头、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的观点,切实抓好村镇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管理工作。在规划编制工作中,站位要高、定位要准、谋划要远,不仅要注重规划的系统性、完整性,更要在提升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保证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去年以来,我县村镇规划工作进展很快,但科学合理、梯度发展的城镇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要协助乡镇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新村,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做到因地制宜,注重特色,不搞“一个模式一刀切”,建设体现赣县客家风情和产业特色的人文新村、生态新村、社区新村、旅游新村和产业新村。扶持茅店、江口、吉埠、南塘、田村、白鹭、湖江、王母渡、韩坊、五云、沙地等一批牵动力强的中心乡镇、特色乡镇,改善城镇面貌,增强城镇凝聚力。
2、要有产业支撑。要把产业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积极培育经济基础,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做响沙地板鸭、阳埠腐竹、吉埠贡芋、田村密梨等品牌,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村镇发展,以村镇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小城镇连接城乡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并大力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增强小城镇的服务功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带动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吸引农村人口和农村非农产业向小城镇集中,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3、要有地方特色。一是注重产业特色。要充分考虑本地资源,大力推广“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在产业特色上下功夫,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地方特色产业。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要着力打造特色旅游小城镇。二是注重文化特色。重视和加强民族历史文化的保护、挖掘和利用,重视人文精神培养,不断丰富村镇的文化内涵和底蕴,营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三是注重建筑特色。要结合民族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确定相对统一的建筑风格,体现本地历史、文化、民族特色。通过地方特色的培育,做到自然、人文景观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相辅相成,创造出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新型村镇。
4、做到节约集约。要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集约高效”的要求,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工作,指导村镇按集约利用土地原则做好规划和建设,以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来保障发展。要完善土地使用市场准入制,合理确定城镇建设规模,严禁建设脱离实际、违反标准的“形象工程”,严格控制工业项目土地投资强度。要引导农村村民住宅按规划、有计划地逐步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应当集中兴建农民住宅小区,防止在城市建设中形成新的“城中村”,避免“二次拆迁”。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外的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按照城镇化和集约用地的要求,鼓励集中建设农民新村。
5.注重生态保护。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经济建设、村镇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
第四篇:关于家乡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建议
关于家乡的经济发展
我家住在一个长江边的小县城里,那里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工业和小部分服务业推动,但是那里的工业基本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发展速度缓慢,方式滞后。
在劳动密集产业中最为突出的是电子厂,他们大多都是区政府从广东等沿海城市引进的,政府引进这些厂给当地提供了更多经济发展渠道,因为农转非的人民越来越多,就业压力也随之变大,引进这些厂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镇人民的就业问题。但政府在引进这些厂时也有很多没考虑到的地方。比如,有些厂在这里来发展因为种种原因效益低下最后老板逃跑,而当厂里职工将劳动合同拿出来准备让厂家负责时,发现合同的甲方不是厂家而是劳动局。再则是这些厂家逃跑后遗留的厂房等闲置,也使政府财政压力增大。
除了电子厂外还有灯泡厂等等污染较大的产业。在六七年前我家乡的小河还清澈见底,当然那时家乡也没这么多工厂。现在很多小河已被污染,变成了乌黑的废水。而这些水日以继夜地往长江里排放,对长江的水质治理增大了困扰。除此之外还有对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的砖厂等。
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还有一部分也来自服务业,如旅游业,这里旅游资源虽然说不上丰富,但也不贫乏,比如青龙瀑布、大垭口森林公园、潭獐峡,太白岩等。在旅游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旅游景点太单一,这使游客觉得游览价值不高,因此旅客相对较少,景点知名度低下。然后是旅游地基础设施不完善,如果皮箱等,以至于一些景点人为污染严重。
以上问题都会阻碍家乡经济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我有以下建议: 在工业发展上,政府引进厂商时不能只为解决一时的就业问题而引进。要为当地的长远经济考虑,在引进前认真考察该厂的综合实力,再引进。在今后的发展中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行驶好自己的各种职能,为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做到真正为人民谋利益。
再则是逐渐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注重技术的学习和研发,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才能真正把产业做成自己当地的。再者是当地人民要培养法律意识,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自己的相关义务,如劳动者应完成的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等义务,也得保护好自己的相关权利如平等就业,获得劳动报酬等权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
在旅游业发展上,应该加大景点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景点的环境越来越好;在景区内开展更多其它活动,把以前单一的门票收入途径变为以其它途径为主的收入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最后祝愿家乡发展越来越红火,人民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第五篇:浅析如何促进镇域经济发展
**镇位于**市东郊,隶属于**市,是沿江大开发的后花园,镇域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近6万人。**镇地理位置优越,南连宁通高速、沿江高速和**港,北接328国道、江海高速、宁启铁路和即将开工兴建的“苏中机场”,西傍京沪高速,233省道(安大公路)贯穿全镇。近几年来,处于沿江经济板块的**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
提出的沿江开发战略,按照“融入沿江、错位发展、三区联动、三年倍增、跻身前
八、强镇强村”的总体工作要求,围绕打造沿江开发配套区这一目标,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方式,镇域经济发展迅速,2007年实现经济总量30.5亿元,财政收入43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59元。工业已形成“轻工纺织、车船配件、机械冶金、精细化工”四大支柱产业,高效农业蔬菜园区是全省知名、**一流的农业园区。
发展镇域经济不仅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下面就以**镇为例,就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从国土资源工作领域出发,发挥国土资源部门优势,探索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为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全力保障,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供规划保障。
要科学修编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过程中,一是要因地制宜,突出镇域特点。具体到**镇,应当突出**沿江开发配套区的功能定位。二是要注重衔接。注意与城镇体系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协调和衔接。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合理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三是加强引导。引导拟建项目在建设用地规划区中选址,确保项目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四是拓宽空间。对未列入土地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项目用地,只要其选址未占用基本农田的,积极协调予以办理。在规划控制指标不突破的前提下,更加灵活地采取业务技术措施,拓宽工业用地的政策空间。
二、提供资源保障。
作为沿江开发的经济腹地,**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沿江区域分工。作为农业大镇,一是要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有效落实各项保护措施,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生产能力。二是开展以田、林、路、水、村为重点的综合整治,认真实施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实行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提高耕地质量,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三是充分利用二次调查成果,结合清理闲置土地、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清查临时用地、建设用地跟踪管理等进行调查摸底,形成翔实、准确、现势性较强的第一手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做到心中有底,为保护资源、强化土地管理、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供更加扎实可靠的技术支撑。
三、提供用地保障。
**作为沿江开发的配套区,吸引和承接沿江大企业、大项目配套产业。在打造汽车配件、船舶配件、机械化工基地的过程中,要审时度势,明确挖潜增量、提高用地门坎的思路,积极形成控增量、用存量的倒逼机制,做足“点供”“盘活”“置换”“挂钩”文章,破解用地难题,全力保障重点用地项目,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用地规模较大的项目,力促一次规划,按项目实施进度,分期供地;对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进区企业,进行因势利导,鼓励增资扩股,尽量不扩大用地规模;对公建配套设施及基础设施,采取统一规划,集中配套建设;禁止规划控制区内农户自拆自建,实行农民公寓统建,集中安置。
四、提供资金保障。
**是革命老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国土部门要积极通过土地运作,以土地为媒,搭建融资平台,运用土地这根杠杆,全力撬动区域经济,使之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全力推进工业用地招拍挂。根据国家及省、市有关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文件规定,结合园区建设的工业项目实际情况,及时商定拟上市挂牌工业用地的产业定位、投资规模和规划要点等,严格执行用地最低价标准,全力推动工业用地招拍挂工作。二是适度加大经营性土地上市力度。随着沿江开发步伐加快,**区域优势凸显,中心镇的集聚效益日益明显,经营性用地指标适度向沿江地区倾斜,加大经营性土地上市力度。三是有序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流转。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权属合法、界址清楚,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的前提下,允许村庄、集镇、建制镇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转让、出租、作价入股和抵押(房地产开发项目除外),其土地收益主要留在所在镇、村优先用于农民集中居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建设。
镇位于**市东郊,隶属于**市,是沿江大开发的后花园,镇域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近6万人。**镇地理位置优越,南连宁通高速、沿江高速和**港,北接328国道、江海高速、宁启铁路和即将开工兴建的“苏中机场”,西傍京沪高速,233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