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验室功能设计建设和改造工作指南(简介)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年
内容简介:
《实验室功能设计建设和改造工作指南》分为六章。
第一章介绍了实验室建设规划的基本程序和实验室功能设计的一般要求;重点阐述了各种常用的废水排放管材特点以及在实验室中的应用,说明了实验室接地设计的重要性和要求;同时介绍了实验室安全的关键环节——实验室通风系统。
第二章详细介绍了实验室气流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原则,以及各种气流组织形式的特点和发展过程;重点阐述了实验室压力控制系统及其特点,以及面风速作为衡量实验室通风系统性能的重要意义。
集中供气系统和中央纯水系统作为实验室辅助功能,已经成为实验室设计的重要部分,第三章详细叙述了集中供气系统的组成,实验室气体管路设计和安装规范,以及验收标准和方法;实验室水质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的检测结果。
第四章结合实验室的应用特点,详细说明了各种纯水技术、集中纯水系统的特点和方案。第五章重点介绍了生物安全柜的定义、分类和应用特点,重点介绍了各种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原理。
第六章从生物安全的概念、生物实验室分级入手,详细叙述了实验室的设计、施工、检测验收等各个环节。此外,《实验室功能设计建设和改造工作指南》附录收集并整理了国内外实验室相关的法规、设计和检验规范,为实验室的功能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第二篇:综合性检验机构实验室功能设计及建设的探讨
综合性检验机构实验室功能设计及建设的探讨
王宗羽
(福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福建,福州 350002)
zongyuwang@sina.com
摘 要 本文对综合性检验机构实验室功能设计及建设各阶段发现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总结提出了建设过程中应关注的重点环节。
关键词 检验机构;实验室功能设计;重点环节;
综合性检验机构承担的检测项目较多,一般覆盖食品、化工、机械、电子等多个不同领域,在实验室环境设施、设备的水电气配套、专业特殊需求等存在相应的不同要求。目前国内实验室建设,普遍存在基建设计与实验室设计相脱节的问题,缺乏专业的实验室设计或项目实施机构和人员,许多实验室工作人员临时参与到实验室建设工作中,但是适合实验室工作人员参考的有关实验室设计的资料非常少,在摸索中也走了不少弯路。通过对本所实验室建设出现的各种情况研究,将建设各阶段关注重点进行分析,希望能提供国内实验室同行有益的借鉴。
在实验室功能设计及建设初期,根据实验室检测能力分类情况,细化化学、机械等不同专业试验流程,结合各实验室检测过程管理的要求,初步落实实验室各楼层不同功能分布情况,充分体现优化的以流程为主线的实验室布局尤为重要。一个实验室建设成功与否,前期开展的中长期核心业务调研、检测实验室设备状况及安装配套需求核实、初步功能性布局方案研讨起到了关键作用。具体的实验室通风、台柜、暖通、载气系统等设计,以及建设过程中现场管理等只能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建设,不是决定性的。实验室的设备提供单位一般无专业建筑设计资质,实验室专业设计图应根据设备具体荷载、功率等计算建筑结构、电缆、通风管径等参数,预先整合到基建设计的建筑图纸中。建筑图纸一旦经消防、规划部门审批后,再有重大的改变后续相关审批流程对实验室建设进度影响是巨大的,很多时候局部改变还会带来其他不可预见的问题。结合我们实验室建设过程出现的一些情况及解决方案,认为应在实验室建设中关注以下方面。
一.前期准备阶段
综合性检验机构每次实验室重大建设都是业务工作重心再确认的良机,应在单位全面征集中长期核心业务需求,管理层召集技术骨干,必要时邀请相关专业专家开展针对性调研,明确检测市场、检测项目需求,形成实验室中长期发展整体性意见。
根据实验室中长期发展意见,在全单位开展仪器设备状况调查,(重点落实现有及中长期发展可能添置设备清单;核查大型设备荷载情况,落实安装场所建筑结构是否满足设备安装要求;核查大型耗能设备用电功率、是否需要工业三相电源、电源稳定性;核查大型设备尺寸,避免搬迁过程设备无法通过;核实高精度仪器安装调试需求,比如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液相色谱-质谱仪、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等,落实人机分离设计及数据传输线路预设)。还要开展实验室环境设施需求征集,比如食品实验室对样品、药品、标液配制标液贮存一般有保存温度要求,气质室、液质室、ICP-MS室环境条件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眼镜、精密天平实验室要求恒温恒湿,这些要求要在设计初提交设计单位在建筑图纸中体现出来。目前新建大楼基本是中央空调系统,单独某个房间24小时运行如果没有专项针对性设计,空调设备运行寿命及成本是难以接受的。二.设计阶段
根据实验室发展定位进行实验场所区域划分和功能设置是实验室设计前提和依据,这个过程比较长,一般需要实验室反复沟通协调,调配资源,充分考虑实验室业务的发展前景,既要有前瞻性,预留一定发展空间,又要考虑经济性,不能无限制扩大。在此基础上形成实验室平面功能图,对房间功能进行标注,才能保证后续设计工作的统一性,达到流程化、科学、合理的布局,使之更人性化,使用方便、高效。实验室设计含管综工程、水电工程、通风、通气(实验室用燃气、载气)、废气废水处理、弱电系统等项目,要满足检测设备安装、使用的各项条件要求,初步设计方案中功能性规划布局很重要,实验室必须充分考虑,形成比较成熟的功能要求,比较忌讳边设计边施工,尤其是涉及实验室功能的变化。因为从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角度,许多改动仅是一个房间名称的变动,或者一个水龙头位置的变化,而在设计者来说,有可能涉及多个专业、上百张图纸的变化,在施工方来讲有可能使管线重新铺设、墙壁拆除等等,会直接带来人工、时间、材料等多方面的损失。实验室设计不同于一般办公室,一般情况下每个实验房间检测需求均不同,每个实验台柜都是根据实验流程,配合不同检测设备定制的产品,调整互换性比较差。实验室二次装修设计、施工单位也不同于土建的设计、建筑公司,基本没有消防设计、施工资质,仅能完成实验室内部的通风系统、排水和废水处理、电气、实验室台柜以及恒温恒湿、P2级实验室等设计、施工,需要消防、规划等职能部门审批的项目由土建单位施工,实验室设计一旦变化,将出现大量与已审批图纸不符的问题,影响后期验收。
在设计阶段还应特别关注的几个重点环节:
1.检测技术的发展迅速,检测活动仪器化、自动化,实验室主要存在仪器分析和理化检测两个主要类型,一般设计中要注意理化实验室整体布局应位于仪器分析实验室下方,避免大量供水、排水管道(特别是酸碱、有机的管道)可能性泄露对高精度电子设备的威胁。
2.微生物检测实验室,为满足洁净度要求,一般独立区域设计施工,必须安装独立的通风空调系统以控制实验室气流方向和压强梯度。通风空调系统为直排系统,不得采用部分回风系统。不得在实验室内安装分体空调器。设计中要关注精密空调主机、循环系统主机的安装位置,特别是玻璃幕墙的建筑,这些通风设备尺寸大,几百公斤重,管道又要求尽量短,要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预留安装位置为宜。Nfpa美国防火协会和FM data sheet半导体安全规范都规定了洁净厂房里面使用喷淋系统。一般采用湿式系统,喷头选用快速反应。美国研究认为只要系统施工阶段做得好,平时维护好了,漏水污染洁净室和机台设备、发生大的漏水事件几率比发生火灾还小。但是,在国内施工过程、使用维护还是比较难保证的,比较常规的做法是在微生物实验室不做喷淋系统,而采用配置消防器材的方式,具体配置情况应以消防部门审批文件为准。为保障职工生产过程安全,微生物检测实验室还应注意设置洗眼装置,在出口设置发光指示标志,实验室内外设置通讯系统。3.为了满足检测实验室环保需求,实验室应根据设备通风量,以及各楼层通风设备分布情况进行通风系统统一规划,尽量采取楼层设备排气支路并入多个平行主管道的平衡排气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管道尺寸,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节约成本,控制管道内排风风速。因为整体规划原因,必须合并主管道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管道15m/s风速控制,避免过大的排风噪声,过大的管道尺寸;同时要关注排风管道和强电、弱电、暖通、消防等管道的相互位置关系,现在楼层建筑楼层高度十分紧张,为保证楼层可使用高度,管道空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在设计阶段要和土建设计、施工单位做好沟通协调。废气处理设备一般集中安装在大楼楼顶,设备荷载都比较大,为满足设备承载要求,如果能在建筑设计阶段在结构设计中预留安装位置的最好,很多时候,实验室废气处理设备建筑设计阶段还未采购到位,具体安装尺寸根本无法确定,只能由专业加固工程公司在实验室楼面结构梁设计中追加,再报建筑设计院审核结构。
4.实验室除了一般照明、普通插座外,使用大量检测设备、辅助设备,这些设备功率是非常巨大的,实验室专业设计单位应根据设备功率配置表,设计各楼层匹配的专用设备三相四线动力电缆。一般实验室每个房间会单独配备控制开关箱,对实验室不同类型试验场所用电自主控制,对每台设备均实现安全防护。5.部分实验室有特殊安装场所要求:比如机械实验场所拉力试验机安装基础的建设,尽量在基础地面施工,避免地下车库顶部承载力无法满足的问题;汽柴油检测设备运行会产生高频振动,还会排放大量废气,一般要独立场所安装,采取必要消音措施。
三.建设过程控制
实验室建设一般采取的是政府设备采购方式,看是一次设备采购,其实更应该认为是专业设计、施工的一个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完全是运用建筑工程管理的方法。我们一般会和实验室设备中标方签订工程施工合同,要求严格按照实验室设计图纸施工,现场配备有明确的、有资质的项目经理,现场管理人员,安全员等,接受工程监理单位的统一管理,及时协调建设过程中各工序冲突矛盾,保证实验室设备安装调试和土建工程进度一致。举个简单的例子,实验室设备台面安装要等房间粉刷、地面玻化砖铺设完成后,才能进行施工;项目经理要在施工前提前核实墙面粉刷后位置、消防、暖通等的管道和台面交叉处处理方式,对每一件台柜现场放样,形成单件图,下单生产和产品到货安装是不同步的,应避免实验室设备生产运输造成建筑工程项目停工等待情况。为了更好地控制实验室建设工程质量,我所引进了有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根据工程规范加强建设过程管理,进场材料一律监理抽样送检,合格后进场;每个工序根据相关检验规范,安排中间及最终检验;微生物实验室委托卫生防疫部门抽样检验,根据权威部门检验结论验收。
四、结束语
实验室建设是一个复杂过程,设计图纸和实际需求总会发生冲突,对实验室整体布局每一次的调整,在使用者看来涉及的只有几个房间,实际上建施、消防、暖通、水电等专业的设计图纸均要做出相应修改,涉及到的设计部门、工程施工队伍也是全方位的,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实验室建设是一个新兴行业,随着国家对产品质量的进一步重视,检验机构不断提升检验装备水平,配套建设高要求的试验场所会越来越多,检验机构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实验室功能设计,将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实验室整体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实验室功能设计、建设和改造工作指南/马昕,薛秋红,贾俊涛主编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ISBN 978-7-5066-5141-7
第三篇:实验室情况简介
四川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龙泉校区 实验(训)室及相关教学情况简介
四川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龙泉校区占地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十六万平方米,体育馆3万多平方米。现有教学仪器设备价值1000余万元,已配备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机电实训室、汽车检测与维修实验室、数码钢琴实训室,以及形体房等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教学实验(训)场所。我校区各类实验(训)室专业设施配套较齐全,教学设施较先进,生活配套设施较完善,能满足各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
一、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基础实验室
多媒体教室位于广场路E栋和C栋多媒体教学楼,共有17间。其中,E栋有13间,C栋有4间。主要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程造价专业,以及商务英语等专业的日常教学。同时,配备有教师休息室,方便授课教师进行课间休息。
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共有4间,电脑共计300余台。主要用于软件技术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及课程的教学。
计算机基础实验室配有电教中控系统,满足各类计算机类课程的试验和操作;多媒体教室也配有投影仪、音响等相关设备,满足日常教学所需。上述实验室安装有微软Office、realplayer、MyMPC、ACDSee、epsnap、VisualASM、Adobe Photoshop CS2、GIF Movie Gear等各类专业教学软件。
二、汽车检测与维修实验室
校区开设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并为其配备有专门的实训室。针对上述专业学生就业特点,在打造具备汽车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责任意识,真正具备其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校区建有汽车检测与维修实验室,配备有汽车4辆(面包车2辆,中巴车1辆,微货1辆),各类相关器材(包括升降机、举重机、四轮定位仪器、千斤顶、充气机、平衡机、测液机、仪表器、气门座、工具箱套装、蓄电池检测仪、电缆线、真空汞、汽车故障诊断电脑、电动研磨机,以及报废汽车散件若干),满足我校区汽车类专业核心课程,例如《汽车底盘结构与维修》、《汽车发动机结构与原理》、《汽车检测技术》、《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三、美术画室
校区开设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其配备有专门的美术画室。针对就读学生的素质特点,以现代化教学硬件为支撑,引入优秀师资,现已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严谨的教学管理体系,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教学理念,多年来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生,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评价。
在艺术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中,校区着重打造了三大实验室,即环境艺术设计实验室、广告设计与制作实验室和美术教具室。校区上述艺术类专业实验室面积共计631.38平方米,主要集中在我校区B栋教学楼。三个美术实验室主要集中进行素描、色彩、速写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同时,存放有各种静物,以及历年来精心收藏的校区学子的优秀作品。
每年6月和12月,我校区还举行有各年级艺术类专业教学成果展,其作品规模庞大、内容广泛,充分展示了我校区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在授课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相关学期的认真学习之后,对于其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能力的检验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四、数码钢琴实训室和形体房
校区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也是校区的品牌专业之一。主要是培养具有现代学前教育观念,掌握学前教育学科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合格幼儿教师,能在托儿、幼儿园所胜任工作的保教人员和管理者。
校区为该专业倾力打造有数码钢琴实训室和2间形体房等专业实验室。数码钢琴实训室分为实践区与理论教学区,主要用于该专业班级的《钢琴伴奏》、《儿童音乐教学法》等课程教学。实践区配置有电钢琴,供学生日常练习钢琴所用;理论教学区配置有双人座椅,满足日常教学所需。2间形体房面积超过100平方米,配备有专业地板、音响和钢琴等教学设施设备,主要用于该专业班级的《舞蹈》课程的教学和练习。
同时,在校外与爱迪尔东麓驿境幼稚园、龙泉同安镇阳光幼儿园等众多知名幼儿园签署有校企合作协议,作为校区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训基地,每年分两次组织该专业学生到基地进行实习实训。
五、机电实训室
校区开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和数控专业,并配有相关实验室。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设备的应用、维护、安装、调试、销售及管理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数控专业主要培养在数控领域设计制造、设备安装与调试、设备使用与维护、设备运行管理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校区在锦宏五角大楼处建有机电实训室,配备有机床、数控机床、转床、砂轮机、钳工桌、高度游标尺等配套设施设备,满足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和数控专业专业核心课程,例如《数控机床控制技术》、《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的日常教学所需。
机电实训室,除满足上述专业的日常实训外,还专门开辟出成果展示区,用于展出校区上述专业学生历年制作的FFT音乐频谱控制器、LED 旋转时钟和wifi汽车机器等实训成果。
六、会计实训机房
校区开设有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并配有相关的实训机房。财务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出纳、会计、统计等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会计电算化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能够从事货币资金核算、涉税业务处理、账务处理、财务管理和审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为将上述专业学生培养面向中小型企业,具有创新和实践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校区组建有2间会计实训机房。会计实训机房配有教师机和60台学生机,配置有现金的教学设备和模拟教学软件。该实训室可以完成会计电算化单项及综合实训,除必要办公自动化软件外,还安装有用友软件。可以承担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践教学、专业技能培训等任务。
七、校外实训基地
校区办学多年来,坚持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标,大力推行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把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放在首位。
为此,校区与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密切合作,为学生制定了完善的学习和实习计划,从培养目标的确定,到教学计划编制和课程设置,都有企业的参与。特别是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校区已建立起校内、校外两大实训基地体系。
除上述校内校外实验(训)室外,校区还与一汽龙泉分厂、成都大学汽车学院、华西建筑工程公司等20余家企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建成了一批实习、实训的就业基地。
校区通过校企双方的合作教学,使理论与实践教学最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将学生将定期集中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让实习学生熟悉和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提高对专业的全面认识,真正达到用人单位的人才素质要求,从而掌握学习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第四篇:班组建设工作指南
班组建设工作指南
一、班组管理规范
1、班组工作的开展应遵循上级有关规定,并切实执行公司、项目以及专业公司的有关管理规范和工作要求。
2、班组在上述有关工作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本班组工作实际,可制定本班组的内部管理规定。
二、技术资料台帐
1、技术资料台帐包括班组应执行的用以生产作业的各项技术标准、规程、图纸、作业指导书及专业报表等。
2、技术资料台帐由专业公司根据技术管理要求和各班组的情况组织建立,由技术部门负责实施。
三、目标管理
1、班组应根据项目和专业公司的目标制定本班组的安全和质量目标。
2、班组也可根据项目和专业公司的要求制定其他综合目标。可包括工程进度、成本管理、思想文化建设、班组愿景、人才培养等方面。
3、班组工作的开展应围绕目标的实现来进行。
四、班组岗位及人员设置
1、专业公司根据承担的工作任务、工作范围等情况设立班组。班组成员一般控制在5人及以上,60人以下。
2、班组设班长一名,班长是班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是班组生产和服务的组织者。班组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副班长,协助班长开展班组工作。
3、班组应建立以班长为主,班组生产管理骨干等参加的班委会。班组根据管理工作需要设若干兼职的工管员,在班长领导下参与班组管理工作。一般设:安全员、质量员、政治宣传员、材料工具员、考勤核算员、劳动保护检查员、生活员。其中班长一般兼任安全员,班组技术员兼任质量员,工会小组长兼任劳动保护检查员,团小组长兼任政治宣传员。班长及班委会成员、兼职工管员应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并做好班组管理和生产中的工作分工,组织开展班组的各项工作。
4、班组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组织。班组生产组织模式一般分为:班长、组(档)长、施工人员三个层级。
5、班组应建立班组成员信息库,填写班组成员基本情况一览表,并进行动态管理,及时维护和更新班组成员的各项信息。
五、生产管理
1、班组应协助配合专业工区做好施工项目的整体人力资源配置计划及其他资源的调配计划。
2、班组应根据项目或专业工区下达的月度工作计划制定班组周工作计划。
3、班组制定的周工作计划一般应包括:工作内容、本周计划完成的量化指标、实施计划的人员、计划完成情况等内容。班组应及时跟踪掌握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总结分析工作计划未完成的原因,并做好相关协调工作。
4、班长应做好班组的工作日志,一般记录工作项目的组织实施情况,工作项目的负责人及参与人员,以及工作项目的完成情况,需要专业工区协调的事宜等。
六、安全管理
1、班组应结合实际制定可量化的班组安全目标,一般应包括:减少记录事故,杜绝轻伤事故,努力实现各类灾害事故为零等三个班组安全目标。同时可以根据项目、专业公司的安全管理要求,结合班组生产特点,补充制定班组安全目标。
2、班组应根据《班组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全面有效落实班长、兼职安全员、组(档)长、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岗位职责。班长应与班组全体成员逐级签订安全承诺书(责任书),提高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
3、班组技术员负责每项工作项目的安全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工作,应在每项工作项目开工前做好施工安全及技术交底工作,同时制定每项工作项目的作业风险控制计划(RCP表),班组配合技术员做好相关记录(施工安全及技术交底记录、RCP表)的签证。
4、班组在制定周工作计划的同时,应做好每周重大风险项目识别控制计划,做好作业安全风险辨识和防范,落实安全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措施,确保作业安全得到有效控制。
5、班组应建立每日班前会制度,班长对班前会主要内容应进行记录(班组班前会记录表),班组技术员必须参加班前会。班组班前会主要内容应包括:1)、前日安全小结;2)、当日施工作业项目安排及施工中危险源、危险点和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控制措施;3)、“三查(查衣着、查防护用品、查精神状态)”情况是否符合要求确认;4)、今日使用机工具注意事项,机工具是否符合要求;5)、作业环境安全条件是否符合安全防护要求确认;6)、参加人员签名;7)其他补充事项。
6、班组应开展“安全日”活动,安全活动日每周组织一次,同时做好安全活动记录。工区分管领导、班组技术员应参加安全日活动。班组安全活动日内容必须包括: 1)、上周安全小结(对安全检查情况、违章情况、隐患情况、风险控制落实情况等进行分析和讨论);2)、本周主要工作、作业环境安全条件、本周主要风险控制措施交底。其他主要活动内容有:1)、安全学习(上级文件、事故案例、安规、安全防护知识等);2)、技术员、安全员对技术措施、安全措施进行补充;3)、工区、项目领导或相关管理人员补充要求。
7、班长每周应会同班组技术员、兼职安全员、劳动保护检查员,组织开展对本班施工作业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主要检查施工作业场所的安全、环境、劳动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班组成员“三违”等情况,并记录(班组安全、环境、劳动保护周检查记录)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落实整改情况,切实解决施工作业场所存在的不安全问题。
8、班组应做好新进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经常性、多样性的安全学习、宣传教育和岗位练兵活动,使职工熟练地掌握岗位的安全操作技术及安全作业标准,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9、班组应实时记录班组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事件。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应坚持“四不放过”原则,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落实整改措施,提高员工自我防范能力。
七、质量管理
1、班组应每月召开一次质量问题分析会议,并做好质量分析会议记录(班组质量分析会记录)。主要内容包括:1)讨论以往机组施工项目中出现过的质量问题,针对本工程拟采取的改进措施;2)本月班组承担的施工项目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原因,采取的纠正措施和下一步改进计划;3)学习和吸取其他项目或班组的质量控制经验或质量事故教训;4)对班组组织的质量知识培训的效果进行点评,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违章违纪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对发现重大质量隐患的人员进行表扬等。
2、提倡班组积极开展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针对质量难题进行攻关,切实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难题。班组QC小组活动开展情况应实时记录。
八、思想文化建设
1、班组应加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每月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一次,并按规定填写学习活动记录。
2、班组应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培育企业主人翁精神,强化服务意识,引导和教育员工自觉维护企业形象。引导员工在推进企业发展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努力实现员工与企业同成长、共发展。
3、班组应根据公司、项目及专业公司的要求积极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达标班组、党员责任区、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和岗位能手等创先争优活动,宣传先进典型,培育员工进取精神。
4、班组应深入细致开展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员工队伍稳定,保证班组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5、班组应积极参与和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培养员工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活动情况应予以记录。
6、班组应加强团队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班组,塑造团体良好形象,提升班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班组应开展“职工小家”建设活动,开展互助互济活动,营造班组团结和谐的氛围。
7、班组应引导员工参与班组民主管理,定期召开班务会,及时征求员工对班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8、班组须立足岗位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五小”(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活动。
九、员工队伍建设
1、班长应了解掌握班组成员的专业知识的高低,工作技能状况,针对岗位特点和性质的不同做好班组成员的内部培训(理论知识、实际技能)需求调查,并制定满足生产需要和员工发展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主要包括培训需求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方式、计划完成时间等。
2、班组应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对班组成员的培训,并对培训情况、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和记录。
3、班组应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对需安排外部培训的员工积极创造受训机会。提倡班组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业务知识的学习,鼓励员工通过自学、网络教育、函授辅导等多种形式提高业务知识和技能水平,逐步使班组员工达到一专多能,成为复合型技能人才。
4、班组应积极参与和组织开展或参加师徒结对、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知识竞赛、技术交流等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促进员工岗位成才。
5、班组应开展以小型、多样、新颖的班组学习活动激发员工学习兴趣,引导员工将学习与岗位创新、岗位成才相结合,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十、班组台帐记录
1、班组班前会记录、安全活动日记录、班组安全环境劳动保护周检查记录、事故事件不符合登记处理记录、班组质量分析会记录采用书面台帐记录。
2、其他记录采用电子文档形式记录,按照EIIS信息系统中建立的班组建设模块及时记录班组建设活动情况。
十一、记录的表式清单
表1:班组成员基本情况一览表(含班组管理组织情况、班委会分工、班组成员)
表2:班组周工作计划(包括重大风险因素和环境因素控制计划)表3:工作日志 表4:班前会记录 表5:安全活动日记录
表6:班组安全环境劳动保护周检查记录 表7:事故事件不符合登记处理记录 表8:班组质量分析会记录
表9:QC小组活动记录(含注册登记表、成果发表申报表)表10:班组思想与文化建设记录 表11:班组主要事迹记录 表12:班组职工违纪违规记录 表13:班务会记录
表14:创建“职工小家”活动情况记录 表15:创争活动记录 表16:“五小”活动记录
表17:班组培训计划表(含需求表、培训记录)表18:劳动竞赛技术比武记录
第五篇:实验室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工作指南
第六章 实验室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行政许可办事程序
第一节
办理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行政许可的形式及适用范围
实验室的资质认定包括计量认证、审查认可两种形式。实验室的资质认定行政许可,主 要是办理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和审查认可(授权)。
从办事的形式区分,可分为首次认证、复查换证、能力扩项、标准变更、授权签字人变 更、名称变更等形式。
实验室资质认定行政许可办事程序是规定实验室资质认定发证机关的受理申请、评审委 托、审批发证的过程的操作文件,该过程发生在发证机关与实验室接触并为之服务的层面。
计量认证: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办理计量认证。
审查认可(授权):依法授权的承担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检验任务和承担其他标准和其他执法监督实施监督检验任务的授权检验机构办理审查认可(授权)。
审查认可(验收):依法设置的承担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检验任务和承担其他标准实施其他执法监督检验任务的技术监督系统内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办理审查认可(验收)。
首次认证:未获得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证书的实验室,在建立和运行管理体系后申请办 理首次认证。
复查换证:已获得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证书的实验室,在证书有效期前6个月申请办理 复查换证。
扩项:已获得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证书的实验室,在证书有效期内增加检测能力的,办 理扩项。
标准变更:已获得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证书的实验室,在证书有效期内,已经批准获证 的榆测标准发生变更时.办理扩项。
授权签字人变更:已获得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证书的实验室,在证书有效期内检测能力 无变化,只有授权签字人变更的,办理授权签字人变更手续。
此外,已获得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证书的实验室,在证书有效期内检测能力无变化.只 有实验室名称变更的,需办理实验室名称变更手续。
第二节首次认证、复查换证的办事程序
实验室在向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质监部门申请首次认证、复查换证时,应遵循以下的办事 程序。
一、受理范围:从事下列活动的机构应当通过资质认定
(1)为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决定提供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2)为司法机关作出的裁决提供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3)为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决定提供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4)为社会公益活动提供具有汪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5)为经济或者贸易关系人提供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6)其他法定需要通过资质认定的。
二、许可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三、申请条件
(1)申请单位应依法设立,独立、客观、公正地从事检测、校准活动,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建立并有效运行相应的质量体系;
(2)具有与其从事检测、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3)具备固定的工作场所,工作环境应当保证检测、校准数据和结果的真实、准确;
(4)具备正确进行检测、校准活动所需要的并且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和可移动的检测、校准设备设施;
(5)满足《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
四、申请材料目录
申请书(一式三份,申请书可从认监委网站下载)法律地位证明
技术能力证明(场所、设施、人员、已往检测报告抽样复印件)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
五、许可工作程序
1.申请
申请单位按管辖关系向国家认监委或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申请。报送申请书(一式三份),并提供所要求的材料(1套)。
2.受理
(1)审查申请材料
发证管理部门接到申请材料后,对申请材料的完整情况进行审查,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 法定形式的,5日内口头或者书面一次告知申请单位进行补充。
(2)受理申请
符台申请条件的,受理申请,出具《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并在5目内将相关材料送技术评审机构。
(3)不受理申请
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不受理申请,出具《行政许可不予以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3.技术评审(1)安排技术评审
承担技术评审的机构在接到发证管理机关对申请机构的技术评审要求及相关材料后2个月内安排现场评审。
(2)评审结果的上报
技术评审完成后(包括整改及评定),评审机构向发证管理部门报告技术评审结果。4.审批(1)审查评审结果
发证管理部门接到评审材料后,对其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2)履行审批手续
经审查同意的报委(局)领导批准。审查不同意的,出具《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并说明理由。
5.颁发证书
发证管理部门负责办理计量认证证书,自决定许可之日起10日内通知申请单位领取。6.材料存档
发证管理部门负责将申请、受理、审批的所有材料整理存档。7.公布
获得计量认证的机构名称、地址、证书编号、批准项目、有效期等信息将通过认监委(质监局)网站行政审批专栏对社会公布。
六、承诺期限
5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完整性审查;
自受理申请后20个工作日内做出行政审批决定(技术评审时间不包括在内); 做出行政许可决定后10日内通知申请机构领取资质认定证书。
七、收费
收费标准:1500元/家(省级1200元/家)。
第三节
新增检测能力、标准变更、授权签字人变更、名称变更办事程序
一、新增检测能力的办理
(1)新增检测能力的实验室,应向国家认监委或者地方质监部门提出扩项申请,申报如下材料:
①申清书;
②质量手册(有变化时);
③扩项产品的典型检验报告(每一小类一份)。
(2)许可的工作程序同复查换证程序。决定批准后向申请人发放扩项项目的《计量认证证书附表》。原证书及附表不变,待复评审时统一换发新证书、附表。
二、检测标准变更的办理
(1)检测标准变更的实验室,应向国家认监委或者地方质监部门提出标准变更申请,申报如下材料:
①办理标准变更申请及审批备案表; ②检测标准新、旧文本; ③计量认证证书附表复印件。
(2)受理人应当对证书附表及申请的检测标准进行审查,属于标准年号变化,或其内容轻微变化的,由受理人指派专家文件确认;属于检测技术指标变化,或涉及到环境、设备、设施变化的,受理人应参照扩项程序指派评审员通过现场试验、考核予以确认;
(3)检测标准变更的确认应在两个月内完成;
(4)受理人决定批准标准变更的,向申请人增发标准变更后的《计量认证证书附表》,原证书及附表不变,待复评审时统一换发新证书、附表。
三、办理机构名称变更
(1)办理机构名称变更的实验室,应向国家认监委或者地方质监部门提出标准变更申请.申报如下材料:
①办理计量认证机构更名申请表; ②新机构名称的法律地位证明文件; ③新机构最高管理者任命文件;
④原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证书及其附表原件。
(2)受理人应当对新机构是否依法设立,是否能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校准活动,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进行审查;必要时可进行现场核查。
(3)机构名称变更的审查应在两个月内完成。
(4)受理人决定批准名称变更的,向申请人换发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证书及附表。
四、办理授权签字人变更
(1)申请办理授权签字人变更的实验室,应将变更事项向国家认监委或者地方质监部门提交《办理授权签字人申请/审批表》。
(2)受理人应当依据授权签字人的审批条件,对变更的授权签字人进行审查,必要时可进行现场核查。
(3)授权签字人变更的审查应在2个月内完成。
(4)受理人决定批准变更的,向申请人换发《办理授权签字人申请/审批表》。
第七章实验室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的技术评审程序
第一节计量认证、审查认可技术评审程序的适用范围
实验室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的行政许可办事程序中已经明确指出,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质检部门在受理了实验室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的申请之后,要委托评审机构进行现场技术评审。现场评审的过程是从评审机构接受评审任务起,直到整改结束上交评审材料为止,技术评审程序就是规范这一过程的技术操作。技术评审程序由评审机构在现场评审时实施。
一、技术评审的种类
从实验室资质认定的形式上来区分,现场评审可分为计量认证评审、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审查认可(授权)评审;从评审的形式区分,可分为首次评审、复查评审、扩项评审、监督评审、标准变更评审、授权签字人变更评审、名称变更评审、组织变更评审等形式。不同的评审形式适用于不同的认定需求。
计量认证评审:评审组接受委托对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现场评审。
审查认可(授权)评审:评审组接受委托对依法授权的承担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检验任务和承担其他标准实施监督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现场评审。
首次评审:对未获得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证书的实验室,在建立和运行管理体系后的评审。
复查评审:已获得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证书的实验室,在证书有效期前6个月申请办理 复矗评审。
监督评审:对已获得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证书的实验室,在证书有效期内,按发证机关 规定的计划和指定的内容,对其是否持续符合发证条件的检查性评审。
扩项评审:对已获得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证书的实验室,在证书有效期内增加榆测能力 的,办理扩项评审。
标准变更评审:对已获得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证书的实验室,在证书有效期内,已经批 准获证的检测标准发生变更时的评审。
授权签字人变更评审:对已获得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证书的实验室,在证书有效期内检 测能力无变化,发生授权签字人变更的评审。
名称变更评审:对已获得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证书的实验摩,在证书有效期内检测能力 无变化,只有实验室名称变更的评审。
组织变更评审:对已获得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证书的实验室,在证书有效期内检测能力无变化,只有实验室法律地位、管理体制、隶属关系、法人代表、技术主管变更的评审。
二、技术评审的时限
参照行政许可的承诺期限,评审组长的文件评审应当自接受评审任务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技术现场评审(含整改期)应在2个月内完成。对评审整改跟踪验证应在接到整改报告后10日内完成。
第二节
首次评审、复查评审的现场评审
一、评审准备
1.评审任务的下达与领取
发证机关受理实验室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的申请后,10日内评审机构下达《计量认 证评审组成员建议/批准名单》,向评审组长递交如下资料:
(1)《申请书》及相应的附件;
(2)评审工作用表;(可从认监委网站上下载)(3)《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4)《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记录》、《管理评审记录》等管理体系运行记录; 2.评审组长对《申请书》的了解
由于实验室的申请已被受理,其《申请书》已被受理机关接受。评审组长通过《申请 书》对实验室的工作类型、工作范围、工作量及检测/校准资源的配置、管理体系运作所覆 盖的范围以及申请认定的项目、涉及的标准等技术内容进行了解,以便于现场评审的进行:
(1)申请的检测能力应按申请领域名称、类别名称、产品名称(如食品,调味品,味素)的顺序,或领域名称、产品名称、参数名称(如黑色冶金矿,铁矿石,水分)等型式表述清晰、准确填写。
(2)《申请书》中的《仪器设备(标准物质)及其检定/校准一览表》应与《申请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项目表》内容相符并能证明其检验能力。
3.评审组长文件评审
评审组长依据《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相应的技术标准,对申请人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进行文件符合性审查,对管理体系的运行予以初步评价,10日内完成实验室体系文件的评审。
(1)对《质量手册》的评审要点:
①《质量手册》的条款与《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相对应i ②质量方针明确,质量目标可测量、具有可操作性; ③质量职能明确;
④管理体系描述清楚,要素阐述简明、切实,文件之间接口关系明确;
⑤质量活动处于受控状态;管理体系能有效运行并进行自我改进。
(2)对《程序文件》的评审要点:
①需要有程序文件描述的要素,均被恰当地编制成了程序文件;
②程序文件结合实验室的特点,具有可操作性;
③程序与相关程序文件、质量手册有清晰明确的接口。(3)对《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记录》的评审要点:
①有详细的内部审核计划;
②内部审核记录覆盖全部要素、部门、过程;
③内部审核结论准确;
④内部审核中所发现的不符合项已有效整改。
(4)对《管理评审记录》的评审要点:
①有详细的管理评审计划;
②管理评审具有明确的输入和输出;
③管理评审结论准确。
(5)文件评审结果的处理
评审组长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文件进行审查后,将审查意见返回发证机关资质认定负责人,说明文件审查的结果,做出是否可以实施现场评审的建议。
当管理体系文件不符合要求时,评审组长应通过发证机关通知申请单位增补或更改。只 有在管理体系文件涵盖管理体系要素,管理体系要素已被充分描述并有相应程序文件时,评 审组长方可建议安排现场评审。
管理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中的不符合内容,可以在现场评审中一并提出。未进行管理体 系内审和管理评审,或管理体系不能正常运行的,不能转人现场评审。
4.下发评审通知
发证机关在文件评审合格后,向实验室下发《现场评审通知书》,责成评审组对申请人实施现场评审。
5.编制评审计划。与被评审实验室沟通
评审组长接到《现场评审通知书》后,编写《计量认证现场评审日程计划表》。对评审的日期、时间、工作内容、评审组分工等进行策划安排。并就以下问题与被评审的实验室进行沟通:
(1)确定评审的日程;
(2)确定现场操作考核的项目;
(3)商定交通、住宿等安排。
二、现场评审
1.现场评审工作预备会议
评审组长在现场评审前负责召开全体评审组成员参加的预备会,会议内容包括:
(1)评审组长重申评审工作的公正、客观、保密要求;
(2)说明本次评审的目的、范围和依据;
(3)介绍实验室文件审查情况;
(4)明确现场评审要求,统一有关判定原则;
(5)听取评审组成员有关工作建议,解答评审组成员提出的疑问;
(6)确定评审组成员分工,明确评审组成员职责,并向评审组成员提供相应评审文件及现场评审表格;
(7)确定现场评审日程表;
(8)需要时,要求实验室提供与评审相关的补充材料;
(9)需要时,组长对技术专家、评审员进行简短的培训及评审经验交流。2.首次会议
(1)参加会议成员评审组长主持召开首次会议评审组全体成员,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首次会议;
(2)首次会议内容:
①组长宣布开会,介绍评审组成员;实验室介绍与会人员;
②评审组长直读国家认监委或地方质检部门的评审通知,说明评审的目的、依据和范围,明确评审将涉及的部门、人员;
③确认评审日程表; ④宣布评审组成员分工;
⑤强调评审的判定原则及评审采用的方法和程序;
⑥强调公正客观原则,说明评审是_一个抽样过程,有一定局限性,但评审将尽可能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并以事实、数据为依据,使评审结论客观;
⑦向实验室做出保密的承诺;
⑧澄清有关问题,明确限制条件(如洁净区、危险区、限制交谈人员等); ⑨实验室为评审组配备陪同人员,确定评审组的工作场所及评审工作所需资源; ⑩实验室负责人介绍实验室概况,介绍实验室评审准备工作情况和最近一次自查情况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⑩会议结束。3.考察实验室
首次会议结束,由陪同人员带领评审组进行现场参观.实地考察实验室相关的办公,检 测/校准场地、场所。现场参观的过程是观察、考核的过程。有的场地场所通过一次性的参 观之后可能不再重复检查,要利用有限的时间收集最大量的信息。在现场参观的同时要及时 进行有关的提问,有目的的观察环境条件、仪器设备、检测/校准设施是否符合检测/校准要求,一一做好记录。评审组在现场观察时所提的问题(由现场检验人员回答,不应由管理层 统一代答)应作为素质考核的内容。
现场参观应在评审日程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防止由于实验室陪同人员过细的介绍,拖 延了观察时间,而影响后面的评审工作过程。也不要因个别评审员对某个问题的深入核查而 耽误了其他评审员的时间。一般情况下,评审员应将发现的情况记录下来,观察结束后再继 续审查。特殊情况下,评审组长可以派一名评审员及时追踪审核,其他人员继续现场观察。
4.现场操作考核
实验室是否使用合适的方法和程序来进行所有检测/校准(包括抽样、样品接收和准备样品处理、设备操作、数据处理、结果报告,乃至于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检测数据的分析和 统计),应通过现场操作予以考核。通过现场试验,考核人员的操作能力以及环境、设备等保证能力。
(1)考核项目的选择
现场考核项日必须涉及申请范围内每个领域(建材、食品、化工等),对产品分类的覆盖
应达到loo%(如水泥、混凝土、钢筋等)。每分类参数中,以样品复测、人员比对、仪器比对的方式进行考核的参数覆盖应大于15%,并选择主要性能技术参数。
填写《计量认证现场考核试验项目计划表》的序号、样品名称应与《申请书》申请的项目一致,以直接表示现场试验项目的覆盖程度。
(2)现场操作考核的方式
对实验室的现场操作考核,可采取盲样试验、人员比对、仪器比对、见证试验和证书验 证的方式进行。
①样品复测
由评审组评审员携带有数据的样品,或实验室留样的样品由被评审实验室再行检测和赋 值,其误差或不确定度应在允许范围之内。②人员比对
不同的人员依据同一标准、使用同一设备、对同一样品实施检验,检验的误差或不确定 度应在允许范围之内。
③仪器比对
同一人员依据同标准、使用不同设备、对同一样品实施检验,检验的误差或不确定度应在允许范围之内。
④见证试验
对那些不宜作盲样试验、人员比对、仪器比对的检测项目,可采取过程考核的方式,考核检验人员操作的熟练、正确程度。过程考核可分为全过程考核、部分过程考核、加速过程考核。对于那些持续时间较长、不能在评审期间完成的检验项目,可采取加速过程考核。
⑤证书验证
对于复评审的项目,如果已对外出具过正式检测报告,在评审期间叉无样品时,可以提 供已出具的检测报告,在评审员的观察下,作设备的操作演示。
(3)现场试验结果的应用
①样品复测、人员比对、仪器比对、见证试验应出具检测报告;证书验证可不出具检测报告。
②在现场操作考核中,如果样品复测、人员比对、仪器比对的结果数据不合格,或与已知数据明显偏离,应要求实验室分析原因;如属偶然原因,可安排实验室重新试验;如属于系统偏差,则应认为该实验室不具备该项检测能力。
(4)现场试验的评价
现场试验试验结束后,评审员应对试验的结果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如下: ①采用的检验标准是否正确;
②检测结果的表述是否准确、清晰、明了; ③检验人员是否有相应的检测经验; ④检测操作的熟练程度如何; ⑤环境设施和适宜程度;
⑥样品的接收、登记、描述、放置、样品制备及处置是否规范 ⑦检测设备、测试系统的调试、使用是否正确; ⑧检验记录是否规范。5.现场提问
(1)现场提问是现场评审工作的一部分,是评价实验室工作人员,是否经过相应的教育、培训,是否具有相应的经验和技能而进行资格确认的一种形式。对实验室主要领导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各质量管理岗位人员以及所有从事抽样、检测/校准、报告签发和设备操作等的技术人员均应接受现场提问。
(2)现场提问可与现场参观、操作考核、查阅记录等活动结合进行,也可以在座谈会、考核会等场合进行。
(3)现场提问的内容中可以是基础性的问题:如就法律法规、评审准则、体系文件,检测标准、检验技术等方面的提问;也可以就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尚不清楚的问题作跟踪性或澄清性提问。对所有的提问应有相应的记录,以便做出合理的评审结论。
6.查阅质量记录
(1)管理体系过程中产生的管理记录,以及检测/校准过程中产生的技术记录是复现管理过程和检测过程的有力证据和有效工具。评审组要通过对质量记录的查证,评价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以及技术操作的正确性。
(2)对质量记录的查阅应注重以下问题:
①文件资料的控制,以及档案管理是否适用、有效、符合受控的要求,并有相应的资源保证;
②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记录是否齐全、科学,能否有效反映管理体系运行状况; ③原始记录、报告或证书格式内容应合理,并包含足够的信息;
④记录做到清晰、准确,应包括影响检测结果的全部信息,如图表,全过程等; ⑤记录的形成、修改、保管符合体系文件的有关规定。
(3)对原始记录、检验报告的评价结论填写在《计量认证现场抽查原始记录、检测报告情况记录表》。
7.填写现场评审记录
(1)对实验室现场评审的过程要记录在《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报告》(见附件2)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表》(以下称评审表)中。评审员在依据《评审准则》对实验室进行逐条评审的同时,要在《评审表》中逐条记录评审状况。评审意见分为“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缺此项”、“不适用”几种,其意义如下:
①符合:体系文件中有正确的描述,并能提供有效实施证明材料; ②基本符合:体系文件中有正确的描述,但不能准确、规范予以实施; ③不符合:体系文件中有正确的描述,但尚未实施;
④缺此项:《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对实验室适用的条款,但体系文件中无此条款的描述,亦未实施; ⑤不适用:实验室实际运作不涉及该条款。
(2)当评审意见出现“基本符合”、“不符合”时,应在“说明”栏内注明具体的事实。对事实的描述应该客观具体,不能以“不规范”、“不完善”等语句模糊、笼统地进行说明。应严格引用客观证据,并可追溯。例如观察到的事实、地点、当事人,涉及到的文件号、证书或报告编号,有关文件内容,有关人员的陈述等;描述应尽量简单明了,事实确凿,不加修饰。
8、现场座谈会
(1)座谈会的目的
通过座谈会考核实验室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基础知识、了解试验室人员对体系文件的理解、澄清现场观察中的一些问题、交流思想、统一认识。这是现场评审中的一个重要过程。
(2)参加座谈会的人员
座谈会一般由以下人员参加:备级管理干部和管理岗位人员、内审员、监督人员、主要抽样人员、检验人员、实验室新增人员。
(3)座谈会的内容
座谈会中应该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提问和讨论:
①对《评审准则》的理解;
②对实验室体系文件的理解;
③《评审准则》和体系文件在宴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④各岗位人员对其职责的理解;
⑤各类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⑥评审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以及需要与被评审方澄清的问题。
(4)座谈会过程的控制
①座谈会由评审组长主持,评审组成员尽量全部参加;
②座谈会的时间应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左右,避免因过长的座谈会影响全部评审进程;
③座谈会中的意见交换应抓住主要问题,不要为枝节问题纠缠不清;
④座谈会的发言人员应考虑代表性,避免只有少数人员发言;
⑤对参加人员、提出的问题、回答的情况予以记录。
9.授权签宇人的考核
授权签字人是指实验室提名,经过评审机构考核合格,签发检测/校准报告的责任人员。
(1)授权签字人的条件
①具备相应的工作经历;
②具备相应的职责权利;
③熟悉或掌握有关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状态;
④熟悉或掌握所承担签字领域的相应技术标准方法;
⑤熟悉实验室管理和检测报告审核签发程序;
⑥具备对检测结果做出相应评价的判断能力;
⑦熟悉《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文件的要求。
(2)考核
由组长主持,评审组成员尽量全部参加,对每个授权签字人填写一张《计量认证现场考核授权签字人评价记录表》,记录的内容如下:
①个人的简历,尤其是证明适合现任工作的经历;
②考核中提出的主要问题,以及被考核人的回答情况;
③主考人的评价意见。10.检测能力的确定
(1)确认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确认检测能力是评审组进行现场评审的核心环节,每一名评审员都应该严肃认真的评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国家认监委或地方质检部门的行政许可提供真实可靠的技术保证。检测能力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①立项所依据的标准。立项所依据的检测标准必须现行有效;在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而实验室自制标准时,其制定、验证、确认等过程的证明文件应能证明该标准的科学、准确、可靠;立项所依据的国际标准必须译成中文;依据外国标准立项时必须转为实验室自制标准并在括弧中注明外国标准编号、名称;在已有产品标准或参数标准的情况下,不能以仪器的操作标准作为检测能力的立项依据。
②设施和环境。检测活动的作业空间、所需的设施、环境条件必须满足检测要求;
③检测全过程所需要的全部设备的量程、准确度必须满足预期使用要求;
③所有的测量值均应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
⑤所有的检测、抽样人员均能正确完成检测、抽样工作;
⑥能够通过现场试验、盲样测试证明相应的检测能力。
(2)确定检测能力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检测能力是以现有的条件为依据,不能以许诺、推测作为检测能力的依据;
②分包和临时借用企业设备的现场检验项目不能作为检验能力;
③检测项目按申请的范围进行确认,评审员不得擅自增加或提示增加检测项目;
④被评审方不能提供检测标准、检验人员不具备相应的技能、无检验设备或检验设备配置不正确、环境条件不满足检验要求的,均按不具备检测能力处理;
⑤同一检验产品中只有部分满足检验要求的检验项目,应在“限制范围或说明”栏内一一注明。
11.《评审组确认的检测能力建议批准的认证/认可(验收)项目殛限制范围》的填写
(1)被确定的检测能力填写在《评审报告》的《评审组确认的检测能力建议批准的认证/认可(验收)项目及限制范围》中。
(2)按检测产品形式填写
当需要对产品是否合格做出结论时,应按产品标准认证检测能力:
①首先,在“检测项目类别”中以汉字数字为序号填写产品的领域名称,如:食品、建材等;
②然后。在“检测项目类别”中以阿拉伯数字为序号填写产品的类别名称,如:水泥、钢筋等;
③在“项目/参数名称”中以阿拉伯数字为序号填写产品的名称,如:味素,硅酸盐水泥等;
④在“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填写产品标准的名称、标准代号及年号;
⑤在“限制范围或说明”填写只能检的或不能检的参数名称;
⑥如果产品的某—参数有限制要求,应将此参数单列在该产品之后,并填写其受限的内容。(3)按检测参数形式填写
当只有参数标准,或不需要对产品是否合格做出结论的,可按参数标准认证检测能力:
①首先,在“检测项目类别”中以汉字数字为序号填写参数的领域名称,如:食品、建材等;
②然后,在“检测项目类别”中以阿拉伯数字为序号填写参数的类别名称,如:水泥、钢筋等;
③在“项目/参数名称”中以阿拉伯数字为序号填写参数的名称;
④在“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填写参数标准的名称、标准代号及年号;
⑤在“限制范围或说明”填写参数的量程、准确度等限制条件。
(4)“限制要求及说明”栏内应填写如下内容:
①检验参数的限制:能检或不能检测的项目,选用最为简洁的方式填写,如:“只检”、“除外”;
②检验量程的限制,如:能测3.5kV以下;
③检验方法的限制,如:限用分光光度计法;
④对申请检测项目应用限制的说明,如:“限特定委托方”。
12.评审组内部会
(1)在现场评审期间,每天安排一段时间召开评审组内部会,主要内容有:交流当天评审情况,讨论评审发现的情况,确定是否构成不符合项;评审组长了解评审工作进度,及时调整评审员的工作任务,组织、调控评审过程。并对评审员的一些疑难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2)最后一次评审组内部会,评审组长主持对评审情况进行汇总,确定评审通过的检测能力,提出不符合项和整改要求,形成评审结论并做好评审记录。
(3)最后一次评审组内部会结束后,应向被评审方代表通报评审结论并请对方对这些结果发表意见,需要时解答被评审方代表关心的问题或消除双方观点的差异。
13.与实验室沟通
(1)在形成评审组意见后,评审组长与被评审实验室领导进行充分沟通,简要通报评审中发现的不符合情况和评审结论意见,听取被评审实验室的意见。
(2)x,i-~符合项和基本符合项,如被评审实验室提出异议并能出具充足证据,证明该条款符合要求,评审组确认后应撤消该不符合项(或基本符合项)。若被评审实验室说明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已被及时纠正,但该不符合项已经或可能造成不良后果,评审组经验证确认后,仍然应确定该不符合项,可以在提出该不符合项的同时,说明不符合项已经得到纠正,但需验证实施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14.评审结论
评审结论分为“符合”、“基本符合”、“基本符合需现场复核”、“不符合”四种。
(I)“符合”是指,体系文件适应质量方针目标,管理体系运作符合体系文件的规定,各要素条款小存在“不符合”、“基本符合”、“缺此项”;
(2)“不符合”是指,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着区域性不符台或系统性不符合,或实验室工作存在严重的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事实;
(3)“基本符合”是指管理体系尚未构成区域性不符合或系统性不符合,存在的不符合内容的整改可以通过书面的形式见证;
(4)“基本符合需现场复核”是指,当要素条款中的“不符合”项、“基本符合”项的整改的有效性,不能通过文件的方式予以证明,必须通过现场的观察才能证实整改的完成。
例如:整改项为“检测人员不能熟练操作检测设备”,这样的整改项的整改效果需要现场复核才能确定。
15评审报告
(1)评审组长负责撰写评审组意见,评审组意见主要内容包括: ①现场评审的依据; ②评审组人数; ③现场评审时间; ④评审范围; ⑤评审的基本过程;
⑥对机构体系运行有效性和承担第三方公正检验的评价; ⑦对人员素质、仪器设备、环境条件和检测报告的评价; ⑧对现场试验操作考核的评价;
⑨建议批准的认证/认可项目的数量及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⑩不符合项及需要整改的问题。
(2)《评审报告》应使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印制下发的文本,所要求的项目不得短缺,有关人员应在相应的栏目内签字。
16.末次会议
(l)末次会议由评审组长主持,评审组成员全部参加,被评审单位的主要领导必须参加。(2)束次会议内容:
①重申评审的目的、范围、依据;
②说明评审的局限性、时限性、抽样评审存在的风险性; ③评审情况和评审中发现的问题; ④宣读评审意见和评审结论;
⑤对“不符合项、基本符合项、缺此项”提出整改要求; ⑥被评审实验室领导对评审结论发表意见并讲话; ⑦宣布现场评审工作结束。
三、整改的跟踪验证
现场评审结束后,实验室在商定的时间内对评审组提出的不符合内容采取纠正措施进行整改,形成完整整改文件报评审组长确认。
(1)对评审结论为“基本符合”的实验室,应采取文件评审的方式进行跟踪验证。①实验室提交整改报告和相应见证材料;
②评审组长根据见证材料确认整改是否有效,符合要求;
③整改符合要求的,由评审组长填写《评审报告》的附件5,上报审批。
(2)对评审结论为“基本符合需现场复核”的实验室,应采取现场检查的方式进行跟踪验证。①实验室提交整改报告和相关见证材料;
②评审组长组织相关评审人员,对需整改的不符合内容进行现场检查,确认整改是否有效; ③整改有效、符合要求的,由评审组长填写《评审报告》的附件5,上报审批。(3)评审组长在收到实验室的整改材料后,应在5个工作日完成跟踪验证,向委托其评审的机关上报评审相关材料。
四、评审材料的汇总及上报
(1)评审机构应向国家认监委或地方质监部门上报下列材料: ①申请书; ②评审报告; ③合格证书附表; ④整改报告;
⑤评审中发生的所有记录;
⑥软盘(内容有:申请书;评审报告;合格证书附表;整改报告正文;
(2)发证机关对评审机构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要求的予以接收,办理行政审批手续标志着现场评审的结束。
五、评审的终止
(1)评审组在如下情况下应终止评审工作:
——申请计量认证实验室的法律地位不清,无相应的法律地位证明文件。——实验室实际状况与申请书严重不符。
——不能提供实施《评审准则》的质量记录,实验室管理体系控制失效且认为在短期内不能纠正。
——实验室有意妨碍评审的正常进行,以致无法进行评审。
(2)评审机构拟终止评审时,应请示下达评审任务的发证机关,经同意后方可终止评审。
第三节扩项评审、多场所评审及其他评审程序
一、扩项评审程序
扩项评审程序与初次评审的程序是一致的。具体的实施过程有以下几点不同:
(1)在评审准备阶段,扩项评审可不进行文件评审;在编制评审计划时,侧重于技术要素的评审。
(2)在现场评审阶段,一般只参观与扩项有关的检测现场;只考核《评审准则》中与扩项有关的要素。
(3)只确认扩项部分的检测能力。
二、多现场评审
1.具有多个检测场所的实验室。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由实验室的某一场所出具检测报告,在几个不同场所实施不同项目的检测;
(2)实验室的几个不同场所实施不同的(或相同的)项目检测,由这些场所分别出具检测报告;(3)使用同一证书出具检测报告的不同检测场所,都具有独立法人地位;(4)使用同一证书出具检测报告的不同检测场所,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2.对于多现场的评审.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管理体系文件中,对多检测场所的组织结构、质量职责、质量管理有清楚的描述;多现场检测的,应符合“依法设立”和“固定工作场所”的原则;
(2)现场评审要覆盖所有的检测项目;
(3)当由于交通等原因,导致对多现场评审不能覆盖所有检测场所时,可以采取随机抽取场所进行现场评审,其他本次考核未到达场所可以通过监督评审时覆盖,但未到达场所的检测、管理人员应到达考核现场接受考核;
(4)对多场所评审的过程应符合初次评审、复查评审的程序规定。
三、标准变更、授权签字人变更、组织变更、名称变更等评审程序
实验室的检测标准变更、授权签字人变更、组织变更、名称变更均需要到发证机关办理变更手续。必要时发证机关将委托评审机构到实验室现场对问题进行调查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