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水村生态村创建材料(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4:3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宝水村生态村创建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宝水村生态村创建材料》。

第一篇:宝水村生态村创建材料

房山区蒲洼乡宝水村

创建全国“生态文明村”情况汇报

房山区蒲洼乡宝水村 2010年8月12日

宝水村创建全国“生态文明村”情况汇报

几年来,宝水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村民福祉,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健康协调发展,将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工作作为重要的日常工作常抓不懈,严格按照创建考核指标逐项实施,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村的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得到了上级的肯定,进而推动了我村“三个文明”建设进程,保持和发扬了环境优美靓丽,社会和谐稳定,村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村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各项工作及经济态势居全乡之首,连年获得区、乡两级文明村等多项荣誉。现将我村创建生态文明村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宝水村隶属北京市房山区蒲洼乡,位于北京西南深山区,距区府90公里,距首都120公里,108国道村后穿过,涞宝公路顺村西呈丁字形与108国道衔接,交通便利,通讯设施完备。海拔1200米,气候凉爽宜人,空气清新,四季分明,适宜休闲度假,是市级民俗旅游村,全村321户,798口人,村域面积10930亩,林地面积7823亩,植被覆盖率85%,居全市之首,四旁树覆盖率45%,耕地面积452.7亩,所有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果,建成了优质核桃和鲜杏两大基地,现已进入盛果期,一是观光采摘,二是作为干果出售,为村

民增加了收入。集体经济原以煤炭开采为支柱产业,随着煤炭行业的退出,乡政府提出了“三乡一路”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将发展旅游业作为煤炭行业的替代产业进行培育,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村的民俗旅游业已初具规模。

二、创建组织健全,宣传教育到位

我村成立了两委班子组成的创建领导小组,支部书记任组长,在创建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党支部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优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创建领导小组各有职责分工,任务落实到人,对创建工作有布置、有检查。制度完善,措施得力,配备兼职环保工作人员两名,签有责任书、保证书,具有布置、检查记录。

为了保持环境建设成果,推动生态环境的逐步提升,利用广播、标语、板报、发放宣传品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党员联系户的作用,努力增强和提高了全体村民的环保意识。村规民约中明确规定了对违犯环保现象、破坏生态者进行批评教育或经济惩罚,各项环保工作的落实致使我村多年来都没有滥垦滥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等违犯环保政策的事件发生,环境保护深入人心,已经形成了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这种局面的形成是村民受益于环境改善的结果,目前,我村村民对本村环境建设的满意率达到了97%。

三、环境建设提升,各项事业发展

村庄建设和环境建设规划的逐步落实,促进了我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几年来荒山造林980亩,生态建设植树500亩,村周路旁植树800棵,庭院宅旁植树580棵。其中,红果树160棵,绿化树420棵,村庄宅区绿化率45%,植被覆盖率85%,完成中幼林抚育1100亩。共有7823亩林地全部列入生态保护区,由38名管护员长期管护。土地得到有效保护,无非法占用耕地及农膜污染现象,土地利用率90%。所有农产品一律为标准绿色食品,无使用禁用农药,全部施用农家肥和有机肥,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村民建房一律到规划区修建,对关闭的煤矿形成的渣坡、矸石进行了治理,共完成矿山修复工程310亩,修复率100%,由于地貌的恢复改善了村容村貌,环境治理达到“五化级”标准。农户改厕321户,普及率100%,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72个,清洁能源使用率95%,建有健身场所两处,健身器材21件。投资38万元修建了太阳能浴池320平米,无偿提供村民洗浴。投资89万元修建了1100平米的休闲娱乐中心,投资78万元更新输水管线8100米,建蓄水池两座,投资90万元安装了太阳能路灯150盏,公路及村庄全覆盖,夜间灯火通明,既美观又方便。修建路边、村中公园各一处。沟域经济进展迅速,栽植观赏树310棵,种植药材30亩,花卉13亩,发展冷水养鱼1.2万尾,鲜杏、核桃观光采摘基地两处。注重村民生

产生活用水,饮用水合格率100%,水质清新无污染,质量达标,饮用自来水用户100%,铺设污水管道130米,建污水处理站一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集体经济协调有序快速发展。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118元,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村庄环境进一步优化,有10人组成的清洁队伍,专用清洁车两辆,达到了无侵街占道、无私搭乱建、无乱堆乱放、无残墙断壁、无污水溢流、无卫生死角的六无标准。按生态型实现了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污水网络化。积极宣传生态环境意义,制定了重点环境建设规划。狠抓落实,坚持日常巡查与整治相结合,不断推进环境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存放,有专车每日逐户分类收集,运送到垃圾分类站处理,有垃圾填埋场两处,达到了垃圾无积存、无暴露。白色污染由林业管护员随时捡除,农田用膜集中回收,统一处理,农膜回收率100%。投资108万元完成了1.8公里环村公路硬化工程,投资15.5万元完成了村内街道硬化3970延米,完成土地开发整理530亩。治理村内排水沟道三条1800延米。砌筑护村墙1300延米。

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在各级政府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党员群众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下,“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村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干群关系密切,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加强,几年来没有发生上访事件,没有出现违法乱纪和刑事案

件,随着创建活动的推进,我村的生活环境明显敢善,生态建设逐步增强,村容村貌进一步改观,村庄秀美靓丽,绿树成荫,景色如画,催人奋进。

认真做好村庄生态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我们要以生态村创建活动为契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依托本地优势,真抓实干,讲求实效,努力打造更加优越的生态环境,把宝水村建设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北京市房山区蒲洼乡宝水村

2010年8月12日

第二篇:观音寺镇潩水村创建市级生态村

一、新郑市观音寺镇潩水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二、新郑市观音寺镇潩水村创建市级生态村技术报告

三、新郑市观音寺镇潩水村创建市级生态村申报表

四、新郑市观音寺镇潩水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基本条件完成情况

1、新郑市观音寺镇潩水村创建市级生态村领导小组

2、新郑市观音寺镇潩水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实施方案

3、新郑市观音寺镇潩水村创建市级生态村会议记录

五、新郑市观音寺镇潩水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各项指项完成情况证明

1、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的证明

2、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证明

3、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的证明

4、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证明

5、生活污水处理率的证明

6、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的证明

7、清洁能源普及率的证明

8、农膜回收率的证明

9、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的证明

10、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的证明

11、绿化覆盖率的证明

12、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比例证明

13、农药化肥平均施用量的证明

14、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证明

15、无环境污染事故的证明

六、新郑市观音寺镇潩水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各项规章制度

七、新郑市观音寺镇潩水村创建市级生态村相关图片资料

观音寺镇潩水村创建市级生态村

工作总结

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切实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我村按照“市级生态村”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结合村庄整治工作,积极依靠群众,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农业、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进一步增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了我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我村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得力,达到水源涵养区功能要求。村民文明向上,邻里和睦,干群关系融洽。村民环保意识强,对我村环境状况满意,我村基本达到市级生态村标准。再将我村生态村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村庄基本情况

潩水村位于观寺镇西南部,与具茨山管委会交界,多次被评为新郑市和郑州市“五好”村党支部。2009年被评为新郑市林业生态村,为创建市级生态村奠定了基础。

二、工作开展情况

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关心支持下,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村“两委”班子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克服种种困难,对村庄居住区实施统一规划建设整治,经多方筹资,先后投入

万元对村庄进行改造。

为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整修、硬化村主要道路、巷道共

平方米。

为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铺设自来水管道

米,实现全村户户通自来水,经有关单位检测水质符合应用水标准,使群众吃上了放心、安全的自来水。

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我们建立了文化大院,新建图书室一个,修建蓝球场地两处,配置乒乓球设施三套,并安装健身器材两处。

为满足群众需要,建立标准化卫生室,为广大群众提供医疗保障。

为使广大群众树立文明新风、破除遗风遗俗,我们成立了村红白理事会,请党员和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参与管理,村组干部和党员带头对婚丧嫁娶从简办理。

为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我村对村里主要街道两旁种栽树苗和其它植物,并要求群众按统一要求对庭院进行绿化;在主街道安装路灯60盏;高标准改造卫生、干净、整洁的厨房、卫生间;鼓励和引导群众使用电磁炉、液化气等清洁能源;建立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安排卫生保洁员5名购置清扫保洁车两辆,对群众生产生活垃圾集中清理。

为保障农作物使用安全,我们引导群众使用有机肥等肥源,同时加强农作物秸杆的综合利用,积极推广集中种田和机械作业,农作物秸杆全部回填利用。

三、主要工作措施

在创建市级生态村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生态村”为总目标,突出规范化管理,强化达标意识,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步推进,严格管理,特别是决定我村建设生态村之后,我村召开群众动员会,集中部署,全民动员,掀起了创建工作的新高潮。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构。镇政府对创建生态村工作非常重视,指导我村成立了对村支部书记

为组长,其他两委班子成员和各村民组组长为成员的创建郑州市生态村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地点设在村委会,抽配专职工作人员具体组织开展创建工作。二是制定方案,签订责任书。结合实际和创建标准,制定了<观音寺镇潩水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实施方案>。三是创建工作领导责任制。对创建工作的重点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明确了各重点工作负责领导及其职责、任务,逐项逐条的落实创建工作任务。四是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经常性督查指导。创建领导小组领导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现场办公,并定期不定期召开创建工作例会、现场会、促进会,听取工作进度情况汇报,协调理顺各种关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二)广泛宣传,全民动员,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一是召开创建郑州市生态村工作动员会,深入广泛的进行了动员发动;二是开展创建宣传活动,采取广播、标语等形式,对创建的目的、意义等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三是在村主要街道醒目位置悬挂横幅和张贴宣传标语;四是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以喜闻乐见的载体赋予创建工作新的内涵。通过以上形式的宣传教育,增强了村民的环境意识、文明意识和创建意识,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营造了浓厚的环境保护社会氛围,为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主要成效

目前我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得到了一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元;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观音寺镇潩水村在年实施新农村建设时,响应上级号召,实施改厕工程,并于当年改厕到位,所有农户用厕所全部实现水冲式卫生厕所,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观音寺镇潩水村村容卫生实行统一领导,分块负责,专人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设5名专职清扫保洁员,道路清扫按照一日两扫,全天保洁,村内设置有固定垃圾堆放点,垃圾做到日产日清,由观音寺镇集中运送到新郑市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为100%。潩水村全村建起了雨、污水分流的排水设施,村内铺设下水管网

米。新郑市观音寺镇潩水村常住人口中

户、人,日产生活污水

吨,采用净化沼气池进行处理,污水处理量约

吨,潩水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为65%。我村唯一的一家企业郑州

有限公司,已经通过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为100%。潩水村使用清洁能源户数

户,其中

户使用沼气、户使用太阳能、户使用液化气,潩水村共

户,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93%;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87%;2013年农药平均施用量为0.19公斤/亩*年(折纯)、化肥平均施用量为18.53公斤/亩*年(折纯),低于新郑市全市平均水平;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比例为21%。如今村里村外,鲜花、绿树错落有致,蓝天、绿地交相辉映,一座生活机肉丝盎然、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村庄已然呈现在我们面前。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个长效机制长抓不懈,努力改善群众生活质量,重点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组织广大群众开展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活动,加强各项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导入以,增强群众自身文化素质,努力倡导社会主义新风尚,继续不断美化、净化、靓化农村环境,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引导养殖户向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做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

观音寺镇潩水村村民委员会

****年**月**日

观音寺镇潩水村创建省级生态村技术报告

第一章

潩水村的基本情况

新郑市观音寺镇潩水村交通便利,空气清新,风景优美。全村共有

人,户,耕地面积

亩,名党员,名村民代表,农民专业合作社

家。

2009年以来,我村投资

万元先后硬化全村主干道及小巷

平方米,宅间道路

平方米,新安装节能路灯

盏,设立环保垃圾池

个,村内绿化草坪

平方,村内植树

余棵,全村实现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的目标。

第二章 基本条件

一、科学规划,全理布局,确保村庄整洁

近年来,潩水村对村庄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并设计整 个村庄的规划图,为村庄整体发展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依据。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彻底杜绝村内私自乱搭乱建现象,整个村庄布局合理,整齐。为了确保村庄的整洁,给村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潩水村全面开展清洁家园活动,并组建了有5人组成的专业清洁队,统一车辆,服装,工具,新购置

个垃圾箱,配备了相应的环卫设施,实现了垃圾定点存放、定期清理,使整个村始终保持整洁。近两年以来,我村加大绿化投入力度,共投入资金30万元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在村内植树

余棵,绿化草坪面积

平方米,使全村的绿化覆盖率达到55%,使全村呈现出绿意盎然的景象,村容村貌得到极大的改观,通过绿化工程和近年来秸杆禁烧工作在全村的开展,村内已无秸杆焚烧现象的发生,保证村内空气清新。

二、贯彻执行环保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环境

近年来,潩水村认真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至今村内无滥垦、滥伐现象,近三年来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三、大力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提高经济收入

我村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积极探索生态村产业调整路子,以积极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积极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反季节蔬菜种植。无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

四、加强环保宣传民,倡导生态新风尚

潩水村加大环保宣传工作,制定环境保护村规民约,并在村内设置固定宣传栏,做到家喻户晓,经常更新内容。通过宣传使村民提高环境意识,拥有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村内反映渠道畅通,村民可以及时反映环保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宣传和教育,村民对村内的环境状况满意率99%。

第三章 指标完成情况

一、经济水平

1、我村利用交通便利优势,结合本村实际,积极发展农业、养殖业、反季节蔬菜种植等主导产业,发展壮大了村域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

元/年。

二、环境卫生

2、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我村共有245户人口,全村按照国家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大力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打有1座深井,经过市卫生疫站监测,饮用水卫生全格率为100%。

3、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

我村共

户人口,户用卫生厕所

户,其中使用水冲式厕所

户,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

三、污染控制

4、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

我村现有

个垃圾桶,实行垃圾定点堆存,并组建由

人组成的专职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建立有道路保洁制度和垃圾清运制度,主干道每天打扫,村内垃圾全部运到垃圾厂集中处理,清运率达到了100%。

5、生活污水处理率 我村人口

人,日产生生活污水

吨,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吨,采用净化沼气池进行处理,污水处理量约

吨,潩水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为65%。

6、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

我村工业企业

****年**月**日经新郑市环境保 局以新环开()

号批准,已经通过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为100%。

四、资源保护与利用

1、清洁能源普及率

我村共

户人口,目前,史庄村使用清洁能源户数

户,其中

户使用沼气、户使用太阳能、户使用液化气,潩水村

户,清洁能源普及率为

%。

2、农膜回收率

塑料农膜使用量为每年

吨,农膜回收量为

吨,农膜回收率为

%。

3、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

产农作物秸杆

吨,直接还田

吨,秸杆青贮

吨,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量为

吨,潩水村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为93%。

4、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观音寺镇潩水村畜禽养殖以农户小型养殖为主,畜禽养殖种类以猪、鸡为主,现有养殖户

户,畜禽粪便堆 沤后施肥于农田、菜园,无随意堆放、直接外排现象,畜禽养殖废弃物产生量为

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率为

%。

五、可持续发展

5、绿化覆盖率

我村加大绿化投入力度,共投入资金

万元改善村

第三篇:村创建升级生态村汇报材料

XXX村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情况汇报

XXX村党支部 XXX村民委员会(2012年3月15日)

各位领导:

首先,热烈欢迎省级生态村检查组各位领导莅临XX检查指导工作。这里我代表村两委向各位领导汇报三个方面工作。

一、基本情况

XXX村位于XXX镇东北部,距集镇7.5公里,距三明市区69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07亩,林地面积2.89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0.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8.7%。下辖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157户587人,近年来全村涌现出博士2人、硕士8人、中专以上学历102人;正处级干部3人,副处级1人,正科级3人,副科级5人,党员32名,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村、人才村。2006年列为县级新农村示范村,2010年列为市级新农村推进村。2010年全村农业总产值达702万元,人均收入达6882元。

二、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情况

近年来,XXX村按照“富裕XX、魅力XX、和谐XX”的发展定位,立足村情、把握特色,深入开展省级生态村创建工作。通过创建,全村社会治安和谐稳定,村容村貌日益优美,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环境面貌不断改进。

1、突出建章立制,创建合力不断夯实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次创建工作,成立了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指导小组,把生态村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村委会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创建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正副组长,两委委员为成员的创建生态村工作领导小组。二是责任机制到位。结合我村实际制定了《XXX镇XXX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实施方案》、《XXX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同时把方案中的具体要求和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村两委、党员各责任人上,落实工作责任和限时责任,使整个创建工作有条不紊。三是宣传发动到位。召开了全村党员、组长、村民代表会议,由领导小组进行宣传发动,同时通过村宣传橱窗、黑板报、张挂横幅、宣传标语等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精心策划组织开展了“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等活动,共悬挂横幅7条,张贴标语20多张,发宣传材料500多份,制作环保图片12张,使创建这项工作家喻户晓,强化了村民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的意识,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配合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为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2、突出生态特色,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XXX村在生态村建设的进程中紧紧围绕生态优势下工夫,持续发展特色生态产业。一是大力发展高效毛竹林。采取垦复扩鞭、全面深翻、配方施肥、稻草覆盖和喷灌建池等技术改造措施,建立了高产、优质、高效的竹林1600多亩,年产毛竹10万多根。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通过品种调整,大力发展水稻、烟草和中药材等,实行无公害管理,同时结合国家政策对种植户进行种子补贴、种粮大户奖励。目前,全村种植优质水稻1800余亩,烟叶180亩,红豆杉、厚朴等中药材基地600亩,培植食用菌4.5万袋,全村一年增加收入5万多元。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抓手来实施。建成了庭院式生态经济模式,即猪(羊)-沼-果(菜、鱼)模式,沼气用于生活用能,沼液、沼渣用作化肥,即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增加收入。针对烟叶等种植所产生的农膜,村两委提出“谁种植谁清理”,由种植户进行收集,采用废旧农膜湿法造粒工艺,即废旧农膜→破碎→清洗→脱水→熔融造粒,不仅实现了资源再生,而且解决了白色污染的问题。近年来,针对全村的秸秆堆烧现象,村两委提出了秸秆粉碎还田、过腹还田及用于食用菌等等措施来解决秸秆堆烧的现象。目前,全村农膜回收率10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56%,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面积比例达到61.4%;农药、化肥平均施用量分别为2.66kg/公顷、241.3kg/公顷,均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上升。

3、突出规划设计,生态环境不断提升

以村容村貌建设为重点,科学合理规划村居布局,提升村居生态文明。一是合理规划优功能。完善《XXX镇XXX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具体规划了生态林区、生活居住区、生态休闲区等三大功能区及主要配套建设项目。近年来,XXX村不等不靠,沿贯穿村庄的小溪修建河堤650米,水泥桥5座,栅栏200多米,把原来一个道路颠簸、村庄破旧、溪流四溢的XX逐步变成一个村道畅通、洋楼临池而立、溪水清清的美丽家园,形成了“小桥流水式”生态村庄布局。二是整治环境增“靓”点。坚持“人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人”的理念,深入开展“三清六改”和“家园清洁行动”等活动,引导农户开展清理垃圾、污泥、路沟,整治房前屋后、室内卫生,拆除乱搭乱建,改造 空心房,推广农村沼气建设,做好农膜回收,逐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投资20余万元配备了垃圾桶10个,建垃圾池6个,规划建设小型垃圾中转转运站,日处理垃圾达1.5吨;投资11万元新建沼气池26口,共建沼气池52口;改造河堤220米,改沟13条,清理猪圈、牛栏、谷仓等30余间,改厨改厕52户。积极开展农村“四旁”绿化,引进桂花、香樟等珍贵树木800多棵种植在四旁绿化村道、河道。同时针对污水问题,我村采用生物膜技术,通过形成生物膜来吸附、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目的。通过整治,全村饮用水合格率100%,户用卫生厕普及率100%,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无害化处理100%,生活污水处理率82.57%;村域内无工业企业污染,清洁能源普及率达93%。三是夯实基础增实效。从群众最关系、最直接、最受益的事办起,先后完成资金投入985万元,实施了自来水厂建设、有线电视光纤联网、卫生公厕建设、篮球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实施省级旧宅基地复垦和土地平整项目为契机,投资300万元,实施退宅还田30亩;投资372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270亩;完成烟田建设180亩和通户水泥路面硬化500米,安装路灯14盏,新建自来水池3个及配套管网9.6公里,增添老人活动室与农家书屋。

三、主要成效及下阶段打算

各位领导,开展创建“省级生态村”以来,我村生态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生态意识明显提高。创建中,村班子带头,全体群众参与,村民对创建生态村活动逐渐从认识到理解,从支持到参与,村民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村场环境的自觉性大大加强,初步形成了人人讲卫生、讲公益、讲文明的社会风气。二是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遏止,乱倒垃圾等随意破坏生态环境现象大大减少,农田土壤有机质 含量逐年上升,初步形成资源合理利用和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三是居住环境优化美化。通过一系列的整治,XXX村绿化普及率83.7%,现在村容村貌整洁、村民安居乐业、产业结构合理、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下阶段,我们将按照上级环保部门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改进方法,增强责任,抓好生态村的巩固提升工作,使生态村创建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第四篇:红桃村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

红桃村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

红桃村地处皖南山区,位于池州市石台县丁香镇的西南部,距镇驻地7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组,211户,819人。土地总面积15.7平方公里,耕地仅25.3公顷(人均耕地0.46亩),茶园116.7公顷,山林面积1566.7公顷,人均拥有10亩杉木林、5亩经果林、2亩茶园、半亩中药材,森林覆盖率达到96.6%。2008年人均纯收入达7018元。多年来,红桃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坚持科学发展,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发展生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创立了“红桃经验”,初步实现了“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的良好局面。因此,红桃村也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千佳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村镇、全国绿色小康村、全省优秀党支部、安徽省百佳生态村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红桃村曾是池州市远近闻名的穷山村,当年在老支书余结华同志的领导下,治理水土流失,因地制宜发展山区经济,带领全村脱贫致富,形成的“红桃经验”一度成为在池州农村地区推广的先进典型。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新一届村两委继承了老一辈的优良传统,提出创建生态村,发展生态经济,改善农村长期以来的脏、乱、差等环境面貌,实现村庄洁化、美化、亮化、硬化、绿化的目标要求。为此,多次召开村两委

会议及村民代表会议,统一全村上下思想认识,把创建生态村作为一项重大实事工程来办,认真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人员具体抓、其他人员配合抓,并成立了创建生态村领导小组。由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其他人员任组员,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村上下形成了良好的创建氛围,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

二、科学规划,明确目标。1998年4月编制了《石台县红桃生态经济示范村发展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生态农业、生态林业为突破口,围绕山场合理开发,围绕资源优化环境,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促保护,发展经济,富民强村”的发展思路,并根据红桃村实际,拟定了5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理清了发展思路,科学地指导了全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建设。2008年初,重新编制了《丁香镇红桃村生态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村建设目标,系统地提出了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生态文化、生态居住等五大重点领域的建设规划方案,筛选了16个生态村建设项目,使生态村建设步入科学有序的轨道。

三、真抓实干,注重实效。红桃村地处山区,过去交通闭塞,曾经因滥砍滥伐,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上个世纪末,红桃人已深刻地认识到红桃的“优势在山、潜力在山、希望在山、出路在山”,必须念好“山”经,做“生态”文章,真抓实干,扎实推进生态村建设。

1、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注重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从1999

开始,村里先后将群众手里闲置的580亩石灰岩山场和780亩高山偏远山场按1:2:7分成的办法收归村集体,30年后再把经营权返回农户。通过集中连片开发,营造了村檀皮林基地和村杉木林场,既优化了环境,又壮大了集体经济收入,群众也能从中得到实惠。村两委加强对天然林进行严格保护,制定了村规民约,成立了防火领导组,配了8名专职巡查护林员,设立封山禁牌、护林防火标语。改变传统的造林方式,由过去的“全垦造林”变为“穴式造林”,减少复垦面,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全村自2002年开始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目前全村已建沼气池130口,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70户,清洁能源普及率达85%。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发展立体生态农业,突出培植以沼气为纽带,建立养殖业--沼气--茶叶生态种养模式,发展循环利用的庭院生态经济,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抓生态茶园建设,加工有机茶。红桃村生态环境好,茶叶品质优,具备发展有机茶的条件。2000年4月组建了红桃有机茶专业合作社,研制开发有机茶。一方面,在茶园管理上全面推行“三禁三改”,进行缓坡茶园品种改良,优化茶园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聘请专家指导,改进茶叶传统加工工艺,创有机茶品牌。现在“红桃”有机红茶和“红桃顶尖”有机绿茶已得到国家和国际认证,产品已叫响市场。到2008年,有机茶合作社共吸引全村及周边共10个村民组

204户、856人入社,共建有机茶基地2752亩,并全部通过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中心(OFDC)、瑞士生态市场研究所(IMO)和美国(NOP)认证,全年共生产生态有机红茶15万公斤,绿茶5万公斤全部销往欧、美等地区。实现了茶农增收,集体增效的双赢目标,2008年合作社实现茶农增收12.6万元,创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

4、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林业。红桃村发挥山场、山地多的优势,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经济价值较高的人工营造用材林、经果林和枣皮等经济作物,实施茶果、茶药套种,目前在黄坑组30亩茶园内实施套种桂花、木瓜、木槿花、明日叶、除虫菊等,提高茶叶品质,增加土地产出率,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5、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通过多方争取,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于2008年12月完成了全长10.6公里、投资258万元的大小南公路建设工程,实现了8个村民组都有简易公路相通。二是完善电力、电讯工程设施。通过努力,全村通电、通电话率达100%,通有线率达85%。三是投资60万元修建水池8个,保证了181户饮上了安全、洁净的自来水,饮水卫生合格率达100%。改水工程实施完工后,着力于改厕之中,利用畜粪新建沼气池,以点带面来发展沼气池建设,改建卫生厕所190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

6、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在每个村民组都建成了垃圾池,生活垃圾实现了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并安排专人保洁,保持村容村貌的整洁。

四、倡导新风,营造氛围。积极倡导社会主义的道德新风,不断提高群众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在社会公众和青少年中大力开展生态教育,倡导生态健康安全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开办了农民技术学校,培训生态经济技术,培养现代文明意识;开展“做文明人、创文明户、建设文明村”活动。认真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控制在6‰以内。

多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帮扶下,红桃村的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红桃村村民生活富裕了,生态环境优美了,社会文明和谐了。但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到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个长期的任务,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永远是处于博奕中,稍不慎就会重蹈覆辙。因此,保护红桃生态环境要警钟长鸣,需要全村上下协力,继续奋斗,使生态村建设长期延续下去。

红桃村党支部 红桃村村委会 2009年3月

第五篇:村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

**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议会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我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及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改善辖区生态环境为目标,以发展经济为准则,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为突破,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点,以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为宗旨,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配套基础设施。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村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辛店乡**村位于本乡东部,辖4个自然村、5个村

民小组,总人口1030人。该村北临平驻公路,西临焦桐高速公路,东临舞钢市,南临望夫石山景区,区位、环境优势明显,2010年每村人均收入达到6500元。村级组织健全,村两委干部团结务实,发展思路清晰,工作能力强,村支部被县委评为“五好支部”。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于从事铁矿运输的收入。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建立创建工作组织网络。1

我村被确立为创建生态村后,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创建生态示范村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生态建设关系到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大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举措。因此,及时组建了**村创建生态村建设领导小组,由村党总支部书记任组长,相关人员为组员的生态村创建领导小组,根据工作任务及具体内容进行分工,制定了工作计划,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按照生态村建设的标准要求制定了规划和实施方案,召开了一系列党员、组长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利用广播、宣传牌等有效途径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宣传,使村民意识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了全村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村党总支部、村委会、全体党员、村民组长亲自动手、带头表率,形成了上下联动、人人参与,扎扎实实开展生态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实施工程建设。

生态村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要求高的工程,村党支部、村委会把此项工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全村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脚踏实地开展生态村整治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我村把道路硬化工作列为重点来抓,累计投入资金300万元,完成5-12米路幅村道2千米,道路硬化通村达组率达100%。2011年我村正在筹建文化活动中心,投资5万元用于河道疏竣等水利工程。目前已疏竣河道500米,修筑块石河岸1.0公里并对其两旁进行绿化,对全村各中小河边的水面漂浮物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清理,并制定相应的保洁制度。投资30万元打了深水井一眼,全村都用上自来水,农民饮用水条件得到改善,饮用水卫生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要求,全村自来水入户率100%。、村庄美化工程。认真实施改厕工作,正在建造公共厕所1个,农户均安装各种封闭式清洁厕具,全面消灭露天粪坑,卫生改厕率达到100%。针对我村以前存在的乱搭乱建及“赤膊墙”现象,我们加大宣传力度,深入细致地上门做工作,向农户宣传有关政策及法规,得到农民的理解和支持,共拆除风水灶墙和乱建房共300平方米;对全村的赤膊墙进行集中粉刷,使村庄环境更加自然美观协调。、环境洁化工程。(1)秸秆全面禁烧,秸秆综合利用率96%。(2)通过治理工业“三废”,有效控制了工业污染量的产生和排放,实现了水、气达标排放。(3)通过推广生态型农业技术和农药的控制使用,较好地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农用化肥施用强度控制在165公斤/公顷,农产品

农药残留合格率在95%以上。(4)全村拟建立养殖小区一个,把所有家畜集中饲养,建造沼气池,实现了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5)对全村5个村民小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处理,正在建设1座垃圾中转站,垃圾箱50只,落实保洁员2名,常年清运,做到日产日清,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同时为实现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建立相应的道路、河道、绿化及村庄的保洁制度。(6)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器、煤气用具、太阳能迅速进入百姓家庭,清洁能源普及率迅速提高,全村95%以上农户使用煤气。(7)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村辖区内主要河道水质、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经市环境监测站检测达到本地环境规划要求。4、大力推进绿化建设。村区域内的主要道路、田间机耕路、河道等宜绿化地段进行绿化,绿化率已达到95%以上,已基本形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的乡村特色。通过创建,共砌筑花坛300米,新增绿化带1.8公里,新种黄杨球、垂柳、香樟树、红叶李、紫薇等树木3000多棵,并由县林业局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规划设计,树种搭配合理,效果明显。

(三)、强化意识、改善生活环境

不断加大法制宣传工作力度,先后利用公开栏等有效形式,大力开展,“党员干部争先锋,洁净家园”活动,并结合“环境日”和“法制宣传日”等有利时机逐步提高村民创

建生态村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加大林地建设管理力度,我村完成退耕还林300余亩林地建设,实施了荒岗1000多亩造林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计生工作稳步推进,计生各项指标符合上极要求。计划生育符合率100%,全村普及了自来水,安装使用率100%,卫生厕所建设102户,占100%,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三、下步打算

通过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生态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村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对照创建生态村建设标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努力,我们将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考核验收为动力,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全面推进生态村建设。

(一)进一步加强生态村建设的领导。把这项工作作为重要长期任务来抓,领导小组不散,工作力度不松,做到经常研究、经常布置、经常检查,并且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各个方面的责任制,每年进行总结考核。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村民素质。利用村宣传阵地和一切宣传工具,加强宣传力度,开展各种培训,增强村民意识,更新村民观念,转变村民习惯,让广大村民自觉遵守村民守则和公约,形成讲道德、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村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我们千方百计巩固和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深化生态建设内涵,延伸生态建设内容,加大配套投入,给全村人民一个水清、天蓝、环境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

2011

**村民委员会年7月20日

下载宝水村生态村创建材料(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宝水村生态村创建材料(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赵庄村创建生态村工作总结

    赵庄村创建生态村工作总结 赵庄村位于宝丰县石桥镇西赵庄镇交界处,距县城13公里,赵庄村共九个村民小组,495户,1750人,党员43明。耕地面积1750亩,人均耕地1亩,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

    村创建省级生态村汇报材料

    三塘村创建省级生态村汇报材料 三塘村地处古桑乡东部,坐落于县经济开发区和凹土科技园内,现有人口628户,2624人,7个村民联组,目前有3个党支部,党员64人,耕地面积4400亩,2011年村集体......

    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创建省级生态村 工 作 总 结 为了建设一个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省级生态村创建工作要求,我村积极开展省级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在乡党委、政府......

    生态村创建材料

    创生态阚庄 建美好家园近年来,阚庄村在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阚庄村两委会在镇党委政府及......

    XX村创建市级生态村汇报材料

    XX村创建市级生态村汇报材料XX村是一个由村庄向城镇过渡的村,村务重心主要围绕镇政府征地拆迁和外来民工的管理开展工作。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如滥搭滥建、生活污水排......

    XX村生态村创建实施方案(推荐五篇)

    **村生态村建设实施方案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大力开展农村生态建设,改善农村环境,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根据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战略,结合我......

    吉河坝村创建生态村汇报材料

    吉河坝村创建市级生态村汇报材料 吉河坝村位于安康城区西南五公里处,系镇政府所在地, 全村10个村民小组,330户, 1267人,耕地面积1980亩,水田300亩,林地面积2480亩,2012年全村人均纯......

    天堂镇天堂村关于创建国家级生态村

    天堂镇关于创建省级生态镇 建设指标完成情况报告及分析 天堂镇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创建生态镇的精神,坚持走农业现代化、牧业规模化、村庄小康化、旅游生态化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