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溪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总结[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4 08:4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干溪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总结[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干溪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总结[范文模版]》。

第一篇:干溪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总结[范文模版]

抄乐乡干溪村2010年创建国家级生态村

工作总结

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及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改善辖区生态环境为目标,以发展经济为准则,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为突破,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点,以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为宗旨,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配套基础设施。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村2010年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建立创建工作组织网络。

我村被确立为创建生态村后,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创建生态示范村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生态建设关系到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大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举措。因此,及时组建了干溪村创建生态村建设领导小组,由村党总支部书记任组长,相关人员为组员的生态村创建领导小组,根据工作任务及具体内容进行分工,制定了工作计划,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按照生态村建设的标准要求制定了规划召开了一系列党员、组长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利用广播、宣传牌等有效途径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宣传,使村民意识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了全村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村党总支部、村委会、全体党员、村民组长亲自动手、带头表率,形成了上下联动、人人参与,扎扎实实开展生态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实施工程建设。

生态村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要求高的工程,村党支部、村委会把此项工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全村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脚踏实地开展生态村整治村建设。、对全村各中小河边的水面漂浮物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清理,并制定相应的保洁制度。农民饮用水条件得到改善,饮用水卫生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要求。、村庄美化工程。认真实施改厕工作,已建造公共厕所1只,农户均安装各种封闭式清洁厕具,全面消灭露天粪坑,卫生改厕率达到80%。针对我村存在的乱搭乱建及“赤膊墙”现象,加大宣传力度,深入细致地上门做工作,向农户宣传有关政策及法规,得到农民的理解和支持,危旧房共300平方米;对1500平方米的赤膊墙进行集中粉刷,使村庄环境更加自然美观协调。、环境洁化工程。(1)秸秆全面禁烧,秸秆综合利用率95%。(2)通过推广生态型农业技术和农药的控制使用,较好地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农用化肥施用强度控制在165公斤/公顷,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在95%以上。(3)全村建造沼气池121口,实现了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4)为实现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建立相应的道路、河道、绿化及村庄的保洁制度。(5)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器、煤气用具、太阳能迅速进入百姓家庭,清洁能源普及率迅速提高,全村70%以上农户使用煤气。、大力推进绿化建设,村区域内的主要道路、田间机耕路、河道等宜绿化地段进行绿化,绿化率已达到78%以上,已基本形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的乡村特色。

三、强化意识、改善生活环境

不断加大法制宣传工作力度,先后利用板报公开栏等有效形式,大力开展,“党员干部争先锋,洁净家园”活动,并结合“环境日”和“法制宣传日”等有利时机逐步提高村民创建生态村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四、下步打算

通过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生态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村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对照创建生态村建设标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努力,我们将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考核验收为动力,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全面推进生态村建设。

(一)进一步加强生态村建设的领导,把这项工作作为重要长期任务来抓,领导小组不散,工作力度不松,做到经常研究、经常布置、经常检查,并且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各个方面的责任制,每年进行总结考核。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村民素质。利用村宣传阵地和一切宣传工具,加强宣传力度,开展各种培训,增强村民意识,更新村民观念,转变村民习惯,让广大村民自觉遵守村民守则和公约,形成讲道德、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村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我们千方百计巩固和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深化生态建设内涵,延伸生态建设内容,加大配套投入,给全村人民一个水清、天蓝、环境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

干溪村民委员会

2010年12月20日

第二篇:天堂镇天堂村关于创建国家级生态村

天堂镇关于创建省级生态镇 建设指标完成情况报告及分析

天堂镇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创建生态镇的精神,坚持走农业现代化、牧业规模化、村庄小康化、旅游生态化的协调发展之路,开展了生态镇创建活动。经过一年多的创建,达到了人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的目标。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010年人均纯收入4150元,高于创建标准中西部的4000元标准。

2、饮用水卫生合格率为85%,全镇3251户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

3、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0%,全镇多数村民安上各种封闭式的清洁厕具,全镇卫生改厕率不断提高,全面取消了露天粪坑。

4、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无害化处理率为80%。村内有固定的收集生活垃圾的垃圾桶;生活垃圾定期清运并送县城垃圾处理厂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有卫生责任制度,有专人负责全村垃圾收集与清运、道路清扫、河道清理等日常保洁工作。

5、生活污水处理率为55%。全镇多数农户的生活污水进入污水管网,排入天堂镇污水处理场。

6、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为100%。天堂镇为全力打造生态旅游产业,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禁止引进一切工业型项目。

7、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70%。全镇以发展农村沼气为重点,普及新能源,推广节能技术,实现太阳能等多种能源互补,建立农村清洁能源体系。

8、农膜回收率达90%。天堂镇针对粮食、经济作物种植中农膜使用污染问题,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一是引导限制使用厚度小于0.008mm的超薄地膜,以降低废旧地膜的捡拾难度;二是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膜,推广一膜两用技术、适时揭膜技术。三是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建设田间垃圾收集设施,对农村垃圾进行定点堆放、定期处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9、天堂镇大力实施秸秆粉碎饲料、秸秆沼气原料等综合利用工程,努力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促进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10、大力新建沼气池,以点带面来发展沼气池建设,以减少畜禽粪便的污染。养殖废物通过沼气池和还田方式进行综合利用,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11、为提高我镇绿化覆盖率、绿化水平和河道的综合整治,我们通过合理规划、统一布局,在道路和村庄规划区、河岸实现全面绿化,以达到绿化、美化、改善环境发展经济的目的,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通过以上措施,我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8.6%以上。

12、天堂镇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充分依托优势产业带建设,实现基地化建设、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加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种植,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比例已达到标准。

13、天堂镇积极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行秸秆还田,鼓励使用农家肥和新型有机肥,农药化肥平均施用量连续多年低于全县水品。

14、全镇在改善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上采取了系列措施:对耕地,除增施厩肥、有机肥外,还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增施微量元素,改善土壤结构。经县农业部门检测,我镇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上升。

15、全镇环境整治、村庄绿化、生态保护认识加深,对生态镇创建工作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对现阶段生态镇创建工作非常满意。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达99%。

二、结论及分析

以上数据显示,天堂镇通过生态镇创建,使全体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被群众所接受,树立起了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向上的村风。通过近年来的环境建设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生活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资源得到合开发和利用,产业结构布局合理规范。村道硬化、绿化美化工程、改水改厕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成,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水冲式厕所的使用,不但消灭了蚊蝇的孳生地,而且对净化水质、防止传染病、阻断传染源意义重大。各项工程的实施,有力地保护了群众的身体健康,改善了居住环境。

第三篇: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发展规划

双政字〔2009〕9号

江夏镇人民政府

关于报送《石伟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

发展规划》的报告

县环保局:

现随文报来《江夏镇石伟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发展规划》,请审阅。

二○○九年三月十日

主题词:创建生态村规划报告

抄送:县政府办、发展计划局、城建局。

石平县江夏镇人民政府2009年3月10日印发

共印10份

石伟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家快石伟村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村建设步伐,使石伟村快速步入小康社会建设之中,依照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试行)》(环发[2006]192号文件)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村创建规划。

一、基本情况

石伟村位于石平县城东19公里处,属江夏镇辖区,东与汉水区好子铺镇接壤,全村总面积62.5平方公里,有131个村民小组7635户92430人,全村有耕地面积12492亩,党员558人。2006被华夏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依照《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计划纲要》、《国家生态村考核标准(试行)》和市、县环保工作要求,结合石伟村实际,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以改善村组面貌为重点,达到人居环境和经济同步发展,以全民创业行动为动力,协调推进全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全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规划建设

(一)规划时间: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

(二)规划区域:石伟村11个村民小组

(三)规划项目

1、基础设施建设

(1)、通村、组道路建设

2009年实施原老316国道通村路改造,从入村口接新316国道至梅子镇,硬化长2公里宽6米的通村主干道,铺设排水管道,修建排水沟4.5公里,公路两旁绿化,每户门前修建一个花坛。2007年硬化6、7、8、9通组路1.8公里,修建排水沟,两旁栽植树木绿化。2008年硬化10、11组道路0.8公里。硬化通院到户路,50%以上的院落、户通水泥路到家门口。修建通1组(火车路)道口1个,修建7组便民桥1座。

(2)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规划:2009-2010年7月全村土地平整550亩,新修河堤1800米,新增粮田100亩,实施坡耕地改造350亩。

人饮建设:2009年修建人畜饮水工程一处,建集水塔1个,铺设管道6500米,使85%的村民吃上自来水。2009年连接集镇饮水工程,铺设管道2000米,使全村95%的村民饮用自来水。

水利建设:2009年修建抽水机站2处,修建渠道5000米。2010年7月修建抽水机站2处,修建渠道3200米。2010年修建渠道2300米,打机井2眼,清淤库塘2座,改造病库塘 2座。

(3)信息化村建设工程

2009年争取电话村建设,争取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2009年实施电话村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使85%的农户通电话,85%的农户安装有线电视,电视信号覆盖率达到100%;2010年实施移动信号站建设,全村信号覆盖率达到100%。

2、产业建设

2009年发展畜牧养殖大户2户,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红薯)— 3 —

1000亩,栽桑80亩,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红薯)1000亩,发展高科技丰产桑园100亩;2010年发展畜牧养殖大户10户,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红薯)1200亩,发展优质良桑100亩。全村逐步建立以六组为中心的红薯粉条加工基地,以九组为中心的蚕桑基地,以10组为中心的畜牧养殖基地。

3、文化、科教、卫生工程

2009年规划修建村卫生室100平方米,加大卫生知识宣传活动,启动农民学校建设,修建石伟小学围墙,继续加大农民卫生知识宣传,派送2名高中学历的青年到医校进修,完善村卫生室建设;启动农民技术培训工程,输送30名有志青年参加劳动技能培训;加大石伟小学教育设施建设,改造校舍300平方米;规范环境卫生管理,购臵垃圾箱60个。2010年建设村图书室,力争藏书达到500册,以村农民学校为主,大力开展农业知识讲座培训工作;按照规划要求,建设标准垃圾填埋场一个。

4、村容村貌建设

2009年,重点实施“五改三建”工程,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沼气池、建好农家房舍、建好致富园。建圈、厕、沼一体化3500户,建设循环生态沼气2100口,改节能炉灶1400口,绿化老331国道通村道路81.5公里,建设花坛110个,栽植花卉35000株,安装路灯910盏,建设通村公路沿线可视面老房改造600户,施行统一刷白,门窗油漆,房前屋后栽植花草树木。建设331国道生态移民安臵,建设欧式建筑、花园532户,安装路灯544盏,修建娱乐、休闲广场公园12个。2010年,继续加大建设3331国道生态移民安臵,建设欧式建筑、花园420户,建设月河万亩竹带绿化。修建五保户安臵点一个,解决96户568人五保户居住问题。

5、阵地建设

2009年加大村办公楼改造,使办公场所功能合理,全部达到“三室两栏四有”标准,即:有党员活动室、有党组织办公室、有党员电教室,有村务公开栏和室外宣传栏,有一块牌子,有党员电化教育设备,有开展活动必备的桌椅、有专门的档案柜。加大全村党员干部管理,吸收、纳新73名,充分发挥村支部堡垒作用,发放资料6100份,开展3次保护生态环境知识讲座,提升村民创建生态示范村认识,开展“争创环保卫士”主题活动,丰富生态村创建精神内涵,评比表彰在创建生态村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2010年,纳新党员65名,深入开展“争创环保卫士”主题实践活动,激发村民参与生态环保建设的热情和主动性。以学校为中心,编排一些贴近农村、贴近生活、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走进村组院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培养一批生态环保能人,评选“环保标兵”和生态环保科技示范户,表彰奖励在生态村创建中的先进人物,大力宣传生态村创建中好的做法,宣传生态村创建的工作成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成立由村支部书记刘光束同志任组长,村委会主任画付同志任副组长,村两委委员、各村民小组长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抽调5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工作的落实。同时邀请市县镇人民代表组成督导组,对创建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聘请县环保局专家作为创建工作顾问,指导石伟村创建生态村建设规划工作。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规划工作通过召开会议、发放征求意见、刷写宣传标语、制作宣传展板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赢得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参与。

(三)积极争取,多方配合。石伟村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村 — 5 —

建设,是一个集思广益、多方融合、通力协作的建设过程,在争取政府加大投入时,坚持以项目支撑为动力,多方筹措资金,号召村民积极行动,配合创建工作规划的落实和实施。

(四)夯实任务,狠抓落实。一是对规划创建工作实行承诺制,由村两委会在村民大会上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的监督,按照规划内容,对村两委及创建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二是实行限时办结制,按时完成任务。三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对规划创建工作延误或造成损失的要追究责任。

(五)严明纪律,严格奖惩。一是各组要积极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将创建规划列入重要日程,班子领导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全身心投入工作。二是将创建规划工作纳入村组干部年终考核,作为德政勤能评优的重要依据。

第四篇:八字渠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

八字渠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

工作总结报告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部署,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村以创建生态村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契机,大力发展以旅游为主的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农村居住环境,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和谐互利互惠“双赢”的奋斗目标。通过广泛深入开展生态村创建活动,有效的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迈进。现已达到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

一、全村的基本情况

(一)、基本村情

东园镇八字渠村是自治区和中卫市确定的塞上农民新居示范村,地处城郊结合部,是以二、三产业和设施蔬菜为主导产业的村庄,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708户,2550人,共有耕地2061.5亩。2010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2947.52万元,实现集体经济纯收入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25.3元。按照中卫市乡镇建设规划,2008年规划建设了八字渠新村,栽路芽1800米,硬化巷道1000米,栽植风景树980棵,安装太阳能184座,铺设下水管道1800米,制作垃圾收集箱86个。我村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有利时机,从环境

治理入手,科学规划、抓点带面、积极推进、使全村新农村建设有了一个好的开局,环境面貌有很大提升。

二、创建工作主要措施

(一)、组织到位,科学规划、积极推进

1、为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村委定期召开会议针对此项工作进行安排布置,成立了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镇人大主席担任组长,分管卫生的副镇长、村支部书记为副组长,镇村规划办、农技服务中心、土管站、财政所、水管所、派出所、司法所为成员单位,全面负责创建工作的安排、督查、落实,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2、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以点带面,积极推进、改善农居环境。

(二)、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

创建工作是一项人人参于的工作,为有效地推动工作进展,在全村大力开展宣传动员活动,发放传单2200份;制作广告牌匾10块;设立宣传展板11块;设立宣传咨询点2个;举办培训班6期;编发简报3期;上报信息13条;市广播电台报道2次。

(三)、措施到位、确保落实

结合“塞上农民新居建设工程”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抓好改水、改厕、改圈,开展沟渠清淤、垃圾清捡工作,着力整治环境脏、乱、差,力争使我村辖区村容村貌有

一个大变化。一是以我村主干道路为框架,由南到北逐步治理,2008年首先以村部、环村路环境治理为重点,启动农民新居示范点工作,一期工程新建塞上农民新居50户,今年100户新居全部落成,基础设施、上、下水及绿化等设施基本配套齐全。二是将4、10月定为我村“卫生环境集中整治月”以村统一安排组织开展二次大规模的集中整治活动,把“环境卫生月”和“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气氛造浓,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发动辖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师生及农户开展声势浩大的村庄环境整治活动;三是以队为单位,对村庄巷道乱占、乱堆、乱放及违章建筑,统一组织,集中人力、物力进行中整治;四是加强对各队整治工作的协调和服务,定期到各点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五是近年来,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本着质量第一,科学规划,严格把关,专人负责,确保各项工程达标,真正把实事办实、办好、办成人民心中的“德政”工程;六是制定相应的补助奖励政策,筹资10万元,对积极参与支持生态村建设工作的农户、主动配合拆圈、清理“三堆”的农户,给予砖、水泥、大门和资金补助,对乱占巷道、乱堆杂物、违章建设的农户,勒令限期清理拆除,对拒绝拆除的农户,由镇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组强行拆除,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七是健全村庄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每个生产队选派一名环境卫生管理员,负责对村庄巷道公共区域进行定

期卫生清扫,监督每家每户垃圾清倒、杂物堆放,做到村庄环境净化、美化、绿化。农民群众满意、舒心,确保工作的总体成效。

(四)、责任到位,严格考核

1、责任到人,严格考核。村支部书记及主管领导分别为我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进度管理、监督的第一和第二负责人,各队队长为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直接负责人,对本村此项工作负有直接责任。

2、加强督促检查,现场评促。村上定期对各队整治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利用召开现场会、评促会等方式评比通报各队整治情况,对任务完成较好的队给予奖励,对进度慢、重视力度不够、工作不能及进完成的队进行通报批评,做到奖惩分明。

三、开展的重点工作

一、狠抓沼气池建设工作,农村沼气应用作为农村一项基础建设,以其日趋成熟的技术和科学实用模式,实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成为我村保护生态环境、节能降耗、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种植业和投入资金160畜牧业健康发展,实现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万元,建成40立方米秸秆气化站一座,供气农户达300户。

二、依据我村养殖业、设施蔬菜产业现状,突出规模发展效益。目前我村从事养殖、设施蔬菜产业农户200多户。

三、大力开展水资源地保护工作。开展净化水源,强化供应工作,使自来水普及率达98%以上,生活饮用水合格率达99%。

四、坚持不懈抓道路、沟、渠绿化及农田林网建设推广工作。自2008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大力开展以来,春秋植树造林工作的全力推进,年均植树7千株,累计达1.5万株以上,全村实现农田林网化率达35%,道路绿化率35%。

五、加大村庄道路硬化投入。2008年以来,硬化道路3.8公里,通过近年来累计设入,基本实现主道路和主巷道硬化、绿化,大力改善了农户住行条件。

六、生产中大力推广无公害肥料及生产技术。作为一个农业产业大村,在产业发展中,始终定位于标准化和无公害生产目标,通过“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发展种植、养殖、园林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四、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效。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使大多数农民住进了农民新居,实现了新居改造工作。

2、清理三堆1550立方米。

3、拆除圈棚2350平方米。

4、基础设施完成情况。

其中:(1)埋设下水管道1800米。

(2)垫路基沙夹石365方。(3)硬化道路1000米。

(4)植树1.5万株,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5)制作垃圾收集箱86个,建成砌垃圾池16个。

二、我村生态村创建工作达到了以下标准:

1、农民人均纯收入。我村农村经济以种养殖、运输、服务等个体私营经济为主,农民收入水平较高。据中卫市统计局资料显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25.3元。

2、饮用水合格率达99%。

3、环境卫生

(1)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96%,户户有卫生厕所。(2)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我村各巷道均设垃圾池,并定期清运至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回收率达100%。

4、无害化处理率

生活污水处理率(%)≥100%,生活污水经三位一体沼气池处理,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

5、污染控制

(1)我村辖区无大型企业,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

(2)清洁能源普及率(%)≥90%,80%以上农户使用液化气,并大力推广一池三改应用技术,清洁能源普及率达90%

以上。

(3)农膜回收率(%)≥90%,组织农户对农膜全面收回。

(4)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0%,秸秆全部实现粉碎还田,据市农牧局资料显示,我村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

6、资源保护与利用

(1)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0%,畜禽粪便均被大型养殖场及自建沼气池利用。

(2)绿化覆盖率3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无公害、绿化、有机农产品基地比例占30%。(4)农药化肥平均施用量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据农牧局资料,我村亩均化肥用量15公斤/亩,低于全市20公斤/亩标准。

7、可持续发展

(1)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上升,引导农户注重农家肥施用,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上升。

(2)经调查,村民对环境概况满意率达99%。

五、几点体会

(一)创建生态村是农村城市化的客观要求。在农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现象还较普遍地存在着,环境治理的滞后与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极不适应。加快

农村城市化步伐首先就要巩固和进一步扩大环境保护的成果,这是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我们所必须研究和解答的基础性课题,是农村城市化的客观要求。

(二)创建生态村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创建生态村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抓好这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领导班子的高度历史责任感,同时也体现领导班子讲政治的高度。因为它不仅是一项环境工程,更是一项形象工程、民生工程,“抓好创建工作就是为民办实事”。

(三)创建生态村必须把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群众手中有了钱,集体经济壮大了,工作推进就有了支撑力,推进建设的效果就会显著。

(四)创建生态村必须领导带头、责任到人。要完成创建的各项工作,必须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建立创建活动责任制。必须明确党政一把手作为全村的第一负责人,制定领导责任制奖惩办法,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

中卫市东园镇八字渠村村委会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六日

第五篇:双垅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双垅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我村位于洞头县北岙镇北沙的西南面,与东屏镇相邻,全村辖区5个自然村,共316户947人,耕地面积63亩,林业用地面积607亩。2009年全村社会总产值1576万元,人均收入8010元,村级集体收入37.95万元。近年来,我村以创建生态村为契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长时间多年的努力,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大大改观,居住环境明显改善,村民素质不断提高,村庄品位不断提升,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协调发展。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不断完善创建工作机制。

要切实落实好生态村创建工作,组织、机制是关键。自我村被评为市级生态村以来,村两委一直非常重视,始终把巩固生态村建设工作当作一项重中之重工作来抓。①成立了由村两委牵头,老协、共青团、妇联配合的生态村工作领导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村两委其他成员和群团组织负责人等为成员,同时明确各自职责,强化对生态工作的组织领导;②制订了工作计划。按照“量力而行、先易后难”的原则,以创建“省级小康示范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等创建活动为契机,巩固生态村建设,把生态工作落到实处;③规范各种制度。进一步完善村庄整治的各项工作制度、环卫保洁制度、门前“三包”制度、文明创建等制度,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和完善工作机制,为创建“省级小康示范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的顺利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营造宣传氛围,提高村民素质

创建工作是项全社会的工作,需全民参与。群众是一切工作的主体,我们把提高村民素质作为巩固生态村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创造有力条件,提高村民素质,培育文明村民。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等形式,广泛开展以贯彻落实中央《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完善了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标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切实增强渔农民的自立、竞争、效率、民主法制意识。利用村办公大楼条件的改善,生态文化广场的修建为契机,结合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各种载体,开展村民素质教育,不定期组织广大村民接受生态文明、健康生活等知识的学习,促进村民素质的提高,倡导广大村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巩固生态村建设的步伐走得更远。

三.因地制宜,壮大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巩固提高生态成果。

几年来,我村紧紧围绕渔农业发展、渔农民增收和渔农村稳定,加大渔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拓宽经济发展路子,壮大渔农村集体经济,着力增强农村经济实力。一是从调查摸底入手,理清发展集体经济思路。通过访民情、摸底数、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紧密结合本村实际,在镇政府的统一组织下,与温州市瓯海规划设计院签订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合同书。依据未来洞头的发展趋势及东沙港的功能要求,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凭借海港、城郊优势,在村内水、电、路已基本配套,城郊型产业已具雏形的基础上,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放在增加有效产业发展用地面积、扩大绿化面积、建设卫生所及文化活动

中心、整修农村住宅、开发生态旅游和渔业产业上。并利用闲置土地,开展了村民联建房建设,按照村庄局部改造一期联建房总平方案完成了C幢,总建筑面积为3778.36平方米。盘活了村集体经济,解决部份群众住房困难,为提高村集体经济指明的新的发展方向;二是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渔农民的生活水平。我村位于北岙镇北沙西南面,依托东沙渔港,同时连接城区,应该说我村地理位置是非常有优势,也决定了我村的产业结构是一个以渔业为基础,企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辅助的经济产业格局。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发展我村的第三产业,也成为我们村的今后工作重点。将依托东沙休闲港和五星级宾馆的优势,着力实施产业调整, 以观光景点为目的建立水果林基地。根据我村产业结构单

一、山林土地肥沃的特点,我村从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引进红肉密柚1000株,开发10亩山地作为发展水果林试验基地,我村将以此基地为基础,形成一个特色林,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村民收入,该项目我村共投入资金5万元;三是从加强管理入手,健全发展集体经济的机制。实行财务一支笔审批,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监督小组,推行财务定期公开,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提高了村民参与村务的热情。在巩固生态村建设中,我村创新机制,着力将村领导班子工作方法转向政策引导、组织协调和搞好配套服务上来。从农民最关心、最迫切、最容易见到实效的道路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庭院经济、村庄绿化、住宅改造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等入手,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共硬化道路7500平方米,农村污水处理池2个,村庄绿化7000多平方米,累计资金达215万元。让广大农民感受到一切创建工作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益。充分认识到生态村建设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广大群众自己的事,明确自身是生态村建设的主体和最直接受益者,使广大

农民群众从心底里拥护这项富民工程。从而使农民群众更加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生态村建设中。

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巩固生态村创建成果。

1、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村主干双垅路中间地带开展“八荣八耻”内容上墙宣传,并挨家挨户发放“八荣八耻”宣传单,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浓厚宣传氛围。加强农村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

2、以“做文明公民,建文化村居”为主题,以自然村群众和重点行业为主要对象,以社会礼仪、职业礼仪、生活礼仪为主要内容,在全村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

3、深入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切实增强文化软实力,以借助村民间民俗舞龙队、腰鼓队,完善渔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促使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常化,来提高渔农民素质,促使渔农民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继续深入实施“双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以先进人物为典范,规范日常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继续发挥“五老”的作用,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爱岛爱乡教育。增强广大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努力在未成年人形成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风气。

5、进一步加大国家级生态村、省级卫生村创建力度,并对二垅、三垅二条水沟进行生态型建设,同时对双垅路120号房边的水池整治,修建生态水池,在水池边建立休闲长廊、凉亭和一个2500平方米的生态文化广场总投资为45万元。倡导村民积极向上的休闲娱乐方式,革除日常生活中的积弊,形成人人讲卫生,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几年来创建活动初见成效,2005年被评为“市级生态村”、“市级卫生村”,“市绿化美化先进单位”、“市村庄整治合格村”。2006获“市文明村”、“省文明村”、“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获得“市级四星级民主法制村”,2007年被评为省级小康示范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五星级民主法制村、省级卫生村,并保持“文明村”、“先锋工程”创建达标单位等称号,2008年获“全国文明创建工作先进村”、“市级绿化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五、今后工作思路

创建国家级生态村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项环境工程,更是一项形象工程、民生工程。近几年我村在创建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主观认识上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积极性不够高。为此今后我镇将在以下工作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继续落实创建标准,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根据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继续做好创建日常工作的监督、指导,进一步对创建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整改与完善,牢记树立创建难,巩固更难的道理,对下一步创建工作加强指导,明确任务,全面启动各项创建工作的措施。

二是继续强化环境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环境意识。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对干部群众环保责任宣传教育,加强对对全民的环保国策宣传,真正形成领导重视、企业负责、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是继续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快创建步伐。资金是完成创建任务的重要物质基础,要有计划通过多方面筹集,对照创建项目,争取资金,整合各方面资源,有效地加快创建工作步伐。

四是继续加强环境管理,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工业企业管理方面要从源头上控制,抓污染治理,促进清洁生产,有问题及时做好整改。

过去几年生态创建工作中,通过全村广大村民共同努力,我村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我们决心将更加扎实努力工作,为不断提高我村的生态环境质量,为把我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滨海强镇而继续努力!

下载干溪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总结[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干溪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总结[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总结

    发挥优势,齐心协力打造国家级生态村 ——安阳市滑县新区靳庄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滑县靳庄村位于滑县产业集聚区西北部,东邻人民路,南邻滑州南路,西邻大宫河,北邻城关干渠......

    广安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纪实专题片解说词

    创建生态文明,提升乡村品位 ——徐闻县广安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纪实 何强 前言:岭南有奇秀,此地最清悠。 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小城——徐闻,有一条美丽之村叫广安。广安村位于徐......

    福利镇枫林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方案

    福利镇枫林村创建桂林市生态村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村生态村建设的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职责,使我村生态村建设工作有序、顺利实施。经研究,特制定本方案。一、 目标意义......

    创建国家级生态村技术报告

    元氏县 北褚乡东阳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技术报告 第一节东阳村基本现状和发展目标 一、东阳村生态村建设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

    红桃村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

    红桃村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 红桃村地处皖南山区,位于池州市石台县丁香镇的西南部,距镇驻地7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组,211户,819人。土地总面积15.7平方公里,耕地仅25.3公顷(人均耕地0.4......

    村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

    **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总结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议会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我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及全......

    赵庄村创建生态村工作总结

    赵庄村创建生态村工作总结 赵庄村位于宝丰县石桥镇西赵庄镇交界处,距县城13公里,赵庄村共九个村民小组,495户,1750人,党员43明。耕地面积1750亩,人均耕地1亩,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

    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创建省级生态村 工 作 总 结 为了建设一个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省级生态村创建工作要求,我村积极开展省级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在乡党委、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