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意见(5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04:02: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意见》。

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意见(试行)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服务党政工作大局,履行工会维权职能,充分发挥工会协调劳动关系、调节社会利益矛盾的作用,积极协调党委政府解决困难职工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推动我省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维护职工队伍的团结和稳定,动员广大职工为河北更快更好地发展、构建和谐河北贡献力量。

一、特困职工的认定标准

1、特困职工是指按照有关政策规定领取了最低工资或下岗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养老金,具备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享受了补差或经有关部门救济后,因下列情形之一,不经救助生活难以为继的职工(包括家庭在城镇定居两年以上、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民工);

本人及家庭成员患有大病、重病、慢性病(具体病种按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及省市相关的配套办法、规定执行),年医疗费个人自付部分超过家庭当年全部收入的;

家庭子女人数符合《计划生育法》,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阶段以外的全日制学历教育,支付学费特别困难不经救助面临辍学的;

家庭成员就业能力或就业能力和意愿但经本人努力未实现就业的零就业家庭;

经民政部门认定的“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中的职工; 由于天灾人祸等原因,家庭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影响基本生活的; 家庭人均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贴数额达到当地平均补差标准1.5倍以上,生活特别困难的(依此条件纳入特困职工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当地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总人数的5%);

其他原因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

二、特困职工的申报审批

2、特困职工的申报审批包括:申请、审核、公示、审批和备案。申请。当职工因上述原因出现特殊困难时,可向本单位工会(社区化管理的离退休特困职工向居住地基层工会)提出申请并填写《特困职工申请表》(见附件1)。基层工会应切实负担起“第一知情人、第一救助人、第一责任人”职责,对个人没有申请而生活确实特别困难的职工,要主动帮助其填写申请表。做到严格掌握标准,不虚报瞒报,是最需要救助的特困职工及时得到各级工会帮扶救助。

审核。基层工会在接到申请材料后,依据特困职工标准,对申请人家庭生活情况进行初步审核,一般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紧急情况当日完成审核。

公示。经基层工会审核符合特困职工标准的,在本单位(或居住社区)进行公示,公示期不低于5个工作日。确认符合特困职工标准后上报县(市、区)总工会或设区市总工会审批。

审批。基层工会上报的特困职工申请表,县(市、区)总工会应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上报社区市总工会、省直工会、独立管理经费的省产业工会、对口单位工会将特困职工电子档案报省总工会备案,省 总工会进行抽查核实。

对于突遇特殊困难的职工,可在基层工会救助的同时,直接向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求救,由帮扶中心给予及时救助后再按程序补办审批手续。

三、特困职工帮扶工作的管理

3、帮扶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按工会隶属关系分级管理、上下联动、重在基层。省总工会侧重源头参与、宏观指导,为帮扶工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设区市总工会、省直工会、独立管理经费的省产业工会和对口单位工会帮扶中心作为帮扶体系的龙头,对本级特困职工和经县(市、区)帮扶后仍然特别困难的职工再次进行帮扶,对县(市、区)工会和基层工会的帮扶工作予以指导。县级工会帮扶中心和未建帮扶中心的县总工会,对经基层工会帮扶后仍然特别困难的职工进行帮扶,及时掌握特困职工的状况,对基层工会帮扶工作予以指导和监督。乡镇(街道)工会将帮扶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做好特困职工的信息搜集和反馈。基层工会要充分发挥好帮扶“第一道关口”作用,为特困职工提供快捷的帮扶服务,在切实履行帮扶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的基础上,自身无力解决的,及时向单位党政和上级工会报告。

4、市、县(市、区)总工会和基层工会都要建立特困职工档案。档案记载每个特困职工及家庭的基本状况、困难原因及被帮扶的情况。基层工会为每一个特困职工建立《特困职工基本情况登记表》(见附件2)。设区市和县(市、区)总工会、省直工会、独立管理经费的省产业工会、对口单位工会要建立特困职工统计制度,填写《特困职工统计表》(见附件3),实行微机化管理,与省总工会联网。

将“12351”职工维权热线纳入帮扶中心平台,对信访接待和帮扶信息每个季度进行一次统计、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汇总梳理,每季度初7个工作日内逐级上报。建立工会与党委政府的信息沟通联动督办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的沟通信息,反映情况,督促解决问题。

5、对特困职工实行动态管理。每年4月底,各级工会对特困职工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审核,根据审核结果进行调整,对已经解困、生活稳定的要及时办理退出,对于符合特困职工标准的要及时纳入管理范围。

四、资金筹集和管理

6、资金的筹集。落实帮扶资金是建立帮扶工作长效机制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各级工会要结合当地情况,建立可靠的资金筹措渠道。积极争取当地财政部门将帮扶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逐年增加;县级以上地方工会、省直工会、独立管理经费的省产业工会和对口单位工会把帮扶资金列入年度预算,以2005年度送温暖资金和其他帮扶资金之和为基数,根据各级工会经费收入状况逐年增长;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为帮扶工作捐款,组织职工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互济活动。

7、资金的管理。帮扶中心已批准为事业单位的,要设立帮扶资金专门帐户,不是事业单位的帮扶中心设立帮扶资金专门科目,独立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用。县级以上地方工会应设立由政府有关部门、工会、主要捐资单位和个人代表、特困职工代表组成的帮扶资金管理机 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制定帮扶资金管理办法,严格帮扶资金支出审批程序,确保帮扶资金用足用好。

8、加强对帮扶资金的审计监督。每年对帮扶资金进行一次内部审计,向资金管理机构汇报资金的筹集、使用、管理情况,接受政府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对单位管理帮扶资金的主要负责人实行离任审计制度。

五、帮扶方式和帮扶标准

9、帮扶方式。帮扶资金的使用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和公开、公正、透明、快捷的原则,按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每个特困职工每年给予不低于一个月的生活救助。生活救助以发放实物或发放超市购物券为主。帮扶款物由帮扶中心直接发放到特困职工。未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由县(市、区)总工会负责发放。对特困职工的帮扶情况记入特困职工档案并定期会总上报。

10、帮扶标准。对本人及在城镇生活的家庭成员患有大病、重病、慢性病,年医疗费个人自付金额(扣除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报销、商业保险赔付和其他各类救助后的余额)超过家庭当年全部收入,且医疗费用符合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和诊疗目录的,根据个人自付医疗非数额分段计算,给予一次性救助:

年自付额5000元以上不足2万元的,救助总额的10%; 年自付额2万元以上不足5万元的,救助总额的8%; 年自付额5万元以上不足10万元的,救助总额的6%; 年自付额10万元以上的,给予不低于8000元的定额救助。医疗救助方式包括协调医疗机构(单位)减免、工会直接给予补助等。

对当年考入大专院校的特困职工子女,按照省总工会“金秋助学”的有关规定,一次性补助本科生不低于2000元∕人、专科生1500元∕人。有条件的市可提高补助标准。单亲特困女职工在上述标准基础上增加补助500元。

积极协助有劳动能力的特困职工及子女实现就业再就业。不具备就业计划的零就业家庭,要协助民政部门将其纳入城镇“低保”范围。工会帮扶机构按当地城镇“低保”标准每年再给予特困职工本人不低于一个月的生活救助。

对自然灾害等原因家庭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影响基本生活的,按每人不低于600元标准,一次性提供可维持基本生活的衣被、粮油、炊具、燃料等基本生活用品。

对困难劳模的帮扶,按照劳模分级管理的原则和劳动模范生活困难救济办法进行帮扶后,生活仍然特别困难的,纳入特困职工的帮扶范围。

其他原因造成的生活特别困难的,针对具体原因,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帮扶。

11、继续做好重大节日期间工会干部“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人心”的送温暖活动,在各级工会联系扶持特困职工基础上,发动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进行“一帮一”帮扶特困职工活动,给予特困职工生活救助。

12、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突出做好特困职工再就业援助。对有 就业能力的特困职工,工会优先免费进行援助,优先建议政府解决公益岗位,工会再就业基地优先安置,通过送政策、送信息、送岗位等多种形式,增强特困职工的“造血”功能,使他们从根本上摆脱困境。

13、对于特困职工之外的困难职工,各设区市总工会根据本地实际确定认定标准、认定程序、帮扶方式和帮扶标准,基本情况向省总工会备案。

六、帮扶工作的内外协调

14、加强与外部的联络协调。政府是社会救助的主体,工会的帮扶工作是社会帮扶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政府救助机制的补充。要把工会组织的帮扶工作纳入社会化帮扶救助体系,加强与党委、政府的工作联系。主动参与地方政府的特困职工帮扶工作领导机构,协助政府解决困难职工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努力争取政府有关方面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信息支持。

15、建立健全工行内部帮扶工作协调组织。各级工会要建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全面抓、主管领导直接抓、主管部门具体抓、各职能部门协助抓,形成合力抓帮扶的工作格局。定期研究解决帮扶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七、帮扶机构和队伍建设

16、各级工会根据帮扶工作任务的大小确定帮扶中心工作人员的配备数量。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帮扶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业务知识的培训,制定学习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帮扶工作人员队伍。工作人员要具备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能力,加强学习、尽职尽责、认真做好帮扶工作。

17、帮扶中心正式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参照机关在职人员执行,对直接接触特困职工的帮扶中心工作人员,在政策和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给予适当补贴,保证帮扶工作人员的开支和办公经费。建立健全对帮扶中心工作人员的考核奖惩制度,对做出突出成绩的要给予表彰奖励。

18、各级工会要切实加强对帮扶工作的领导,把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制定工作目标。有条件的地方,可向当地有关部门申请将帮扶中心列入事业编制,确定事业单位的性质。上级工会加强对基层帮扶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总结推广先进经验,鼓励工作创新,从财力、物力、政策、信息等方面支持下级工会的帮扶工作。严格特困职工标准和申报审批程序,设区市总工会定期进行检查,杜绝情况不实、管理不严情况的发生。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意见

关于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意见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服务党政工作大局,履行工会维权职能,充分发挥工会协调劳动关系、调节社会利益矛盾的作用,积极协调党委政府解决困难职工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推动我省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维护职工队伍的团结和稳定,动员广大职工为河北更快更好地发展、构建和谐河北贡献力量。

一、特困职工的认定标准

1、特困职工是指按照有关政策规定领取了最低工资或下岗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养老金,具备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享受了补差或经有关部门救济后,因下列情形之一,不经救助生活难以为继的职工(包括家庭在城镇定居两年以上、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民工);

本人及家庭成员患有大病、重病、慢性病(具体病种按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及省市相关的配套办法、规定执行),年医疗费个人自付部分超过家庭当年全部收入的;

家庭子女人数符合《计划生育法》,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阶段以外的全日制学历教育,支付学费特别困难不经救助面临辍学的;

家庭成员就业能力或就业能力和意愿但经本人努力未实现就业的零就业家庭;

经民政部门认定的“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中的职工;

由于天灾人祸等原因,家庭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影响基本生活的; 家庭人均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贴数额达到当地平均补差标准1.5倍以上,生活特别困难的(依此条件纳入特困职工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当地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总人数的5%);

其他原因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

二、特困职工的申报审批

2、特困职工的申报审批包括:申请、审核、公示、审批和备案。申请。当职工因上述原因出现特殊困难时,可向本单位工会(社区化管理的离退休特困职工向居住地基层工会)提出申请并填写《特困职工申请表》(见附件1)。基层工会应切实负担起“第一知情人、第一救助人、第一责任人”职责,对个人没有申请而生活确实特别困难的职工,要主动帮助其填写申请表。做到严格掌握标准,不虚报瞒报,是最需要救助的特困职工及时得到各级工会帮扶救助。

审核。基层工会在接到申请材料后,依据特困职工标准,对申请人家庭生活情况进行初步审核,一般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紧急情况当日完成审核。

公示。经基层工会审核符合特困职工标准的,在本单位(或居住社区)进行公示,公示期不低于5个工作日。确认符合特困职工标准后上报县(市、区)总工会或设区市总工会审批。

审批。基层工会上报的特困职工申请表,县(市、区)总工会应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上报社区市总工会、省直工会、独立管理经费的省产业工会、对口单位工会将特困职工电子档案报省总工会备案,省

总工会进行抽查核实。

对于突遇特殊困难的职工,可在基层工会救助的同时,直接向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求救,由帮扶中心给予及时救助后再按程序补办审批手续。

三、特困职工帮扶工作的管理

3、帮扶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按工会隶属关系分级管理、上下联动、重在基层。省总工会侧重源头参与、宏观指导,为帮扶工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设区市总工会、省直工会、独立管理经费的省产业工会和对口单位工会帮扶中心作为帮扶体系的龙头,对本级特困职工和经县(市、区)帮扶后仍然特别困难的职工再次进行帮扶,对县(市、区)工会和基层工会的帮扶工作予以指导。县级工会帮扶中心和未建帮扶中心的县总工会,对经基层工会帮扶后仍然特别困难的职工进行帮扶,及时掌握特困职工的状况,对基层工会帮扶工作予以指导和监督。乡镇(街道)工会将帮扶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做好特困职工的信息搜集和反馈。基层工会要充分发挥好帮扶“第一道关口”作用,为特困职工提供快捷的帮扶服务,在切实履行帮扶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的基础上,自身无力解决的,及时向单位党政和上级工会报告。

4、市、县(市、区)总工会和基层工会都要建立特困职工档案。档案记载每个特困职工及家庭的基本状况、困难原因及被帮扶的情况。基层工会为每一个特困职工建立《特困职工基本情况登记表》(见附件2)。设区市和县(市、区)总工会、省直工会、独立管理经费的省产业工会、对口单位工会要建立特困职工统计制度,填写《特困职工统计表》

(见附件3),实行微机化管理,与省总工会联网。

将“12351”职工维权热线纳入帮扶中心平台,对信访接待和帮扶信息每个季度进行一次统计、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汇总梳理,每季度初7个工作日内逐级上报。建立工会与党委政府的信息沟通联动督办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的沟通信息,反映情况,督促解决问题。

5、对特困职工实行动态管理。每年4月底,各级工会对特困职工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审核,根据审核结果进行调整,对已经解困、生活稳定的要及时办理退出,对于符合特困职工标准的要及时纳入管理范围。

四、资金筹集和管理

6、资金的筹集。落实帮扶资金是建立帮扶工作长效机制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各级工会要结合当地情况,建立可靠的资金筹措渠道。积极争取当地财政部门将帮扶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逐年增加;县级以上地方工会、省直工会、独立管理经费的省产业工会和对口单位工会把帮扶资金列入预算,以2005送温暖资金和其他帮扶资金之和为基数,根据各级工会经费收入状况逐年增长;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为帮扶工作捐款,组织职工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互济活动。

7、资金的管理。帮扶中心已批准为事业单位的,要设立帮扶资金专门帐户,不是事业单位的帮扶中心设立帮扶资金专门科目,独立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用。县级以上地方工会应设立由政府有关部门、工会、主要捐资单位和个人代表、特困职工代表组成的帮扶资金管理机

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制定帮扶资金管理办法,严格帮扶资金支出审批程序,确保帮扶资金用足用好。

8、加强对帮扶资金的审计监督。每年对帮扶资金进行一次内部审计,向资金管理机构汇报资金的筹集、使用、管理情况,接受政府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对单位管理帮扶资金的主要负责人实行离任审计制度。

五、帮扶方式和帮扶标准

9、帮扶方式。帮扶资金的使用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和公开、公正、透明、快捷的原则,按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每个特困职工每年给予不低于一个月的生活救助。生活救助以发放实物或发放超市购物券为主。帮扶款物由帮扶中心直接发放到特困职工。未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由县(市、区)总工会负责发放。对特困职工的帮扶情况记入特困职工档案并定期会总上报。

10、帮扶标准。对本人及在城镇生活的家庭成员患有大病、重病、慢性病,年医疗费个人自付金额(扣除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报销、商业保险赔付和其他各类救助后的余额)超过家庭当年全部收入,且医疗费用符合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和诊疗目录的,根据个人自付医疗非数额分段计算,给予一次性救助:

年自付额5000元以上不足2万元的,救助总额的10%; 年自付额2万元以上不足5万元的,救助总额的8%; 年自付额5万元以上不足10万元的,救助总额的6%; 年自付额10万元以上的,给予不低于8000元的定额救助。

医疗救助方式包括协调医疗机构(单位)减免、工会直接给予补助等。

对当年考入大专院校的特困职工子女,按照省总工会“金秋助学”的有关规定,一次性补助本科生不低于2000元∕人、专科生1500元∕人。有条件的市可提高补助标准。单亲特困女职工在上述标准基础上增加补助500元。

积极协助有劳动能力的特困职工及子女实现就业再就业。不具备就业计划的零就业家庭,要协助民政部门将其纳入城镇“低保”范围。工会帮扶机构按当地城镇“低保”标准每年再给予特困职工本人不低于一个月的生活救助。

对自然灾害等原因家庭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影响基本生活的,按每人不低于600元标准,一次性提供可维持基本生活的衣被、粮油、炊具、燃料等基本生活用品。

对困难劳模的帮扶,按照劳模分级管理的原则和劳动模范生活困难救济办法进行帮扶后,生活仍然特别困难的,纳入特困职工的帮扶范围。

其他原因造成的生活特别困难的,针对具体原因,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帮扶。

11、继续做好重大节日期间工会干部“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人心”的送温暖活动,在各级工会联系扶持特困职工基础上,发动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进行“一帮一”帮扶特困职工活动,给予特困职工生活救助。

12、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突出做好特困职工再就业援助。对有

就业能力的特困职工,工会优先免费进行援助,优先建议政府解决公益岗位,工会再就业基地优先安置,通过送政策、送信息、送岗位等多种形式,增强特困职工的“造血”功能,使他们从根本上摆脱困境。

13、对于特困职工之外的困难职工,各设区市总工会根据本地实际确定认定标准、认定程序、帮扶方式和帮扶标准,基本情况向省总工会备案。

第三篇:工会干部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

工会干部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

摘 要:企业做好职工帮扶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工会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做好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工会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工会应该主动承担责任,采取措施,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完善帮扶制度,维护困难职工的利益,这样才能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

关键词:工会;困难职工帮扶;和谐社会

我国正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困难职工的问题尚未解决,这就要求企业工会承担起帮扶困难职工的重任。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也是构建和谐的社会的具体体现。工会要坚持以人为的理念,发挥工会职能,构建切合实际的帮扶工作体系。

1.调查情况,提高帮扶工作的真实性

工会想要开展基层帮扶工作,必须深入调查,了解职工生活的真实状况。调查发现,家庭人均家庭收入低、子女就业、丧偶、家里存在长期病号等原因是造成职工生活困难的主要原因。然而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困难职工面临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这些存在的问题会长期影响着职工的身心健康,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到以上要求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对困难职工进行详细的调查记录,获取第一手真实的资料。工会应当从多方面尽心调查研究,努力掌握更多的职工信息,特别是困难职工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职工的基本工作情况、家庭人员的基本情况、工资水平以及生活和供养亲属情况,从而得到困难职工的真实信息,为工会对职工进行帮助提供条件。第二、加强与职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工会除了从一些方面来了解职工的基本情况之外,还要加强与职工之间的交流,来聆听职工的心声,了解职工内心的真实想法,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工会本身职能,让职工感受到工会的作用。第三、要建立长期的帮扶工作。帮助职工的生活以及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民心活动,工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定期组织人员慰问困难职工的家属,建立长期帮扶跟踪工作,让职工在为社会付出贡献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爱。

2.建立长期的帮扶工作体系

完善的制度是一个企业、机构能够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对职工的帮扶工作也不例外。困难职工群体的帮扶难度大,困难易反复,帮扶工作困难重重。建立切合实际的企业工作帮扶中心,能够更好的帮助困难职工,提高困难职能的生活水平以及工作效率。构建企业职工帮扶体系,对困难职工的筛选、困难等级的划分以及帮扶办法和慰问标准给予明确界定,使得工会在进行帮扶的时候可以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在完善以上体系的同时,工会还要建立严格的审批和公示制度,在帮助职工的同时,做到“三公”原则,确保工会的帮扶真正落到苦难职工身上,减缓困难职工的生活压力,避免在进行帮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职工情况不属实、处理不合理的情况发生,为企业以及机构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也使得职工能够更大条件的为企业记忆机构服务。

3.对困难职工进行动态管理

对困难职工进行动态管理,需要我们对困难职工建立职工档案,这是帮扶困难职工的重要依据之一。没有困难职工档案,对困难职工进行帮扶的过程中,就会很难实施有效的帮扶。例如,不知道那些职工属于困难职工,他们的家庭条件以及家庭组成情况有什么特点,他们目前在生活以及工作中存在那些困难。如果我们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就会对这些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对困难职工的帮助。如何建立困难职工档案,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整理企业及机构的职工花名册,从中找出困难职工,将其变成困难职工花名册,详细登记每一个困难职工的家庭条件以及实际的困难程度,使得工会对该机构及企业的困难职工的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便于对职工进行帮扶时有迹可查。第二、在对困难职工进行帮扶后,需要对帮扶情况整理成档,保存每一个被帮扶对象的实际帮扶情况,并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积极关注职工的困难的变化,以便更好的对其进行帮扶。第三、将帮扶职工的档案按照苦难程度进行编号,分类,做到有据可查。档案管理的动态管理制度的建立,不仅使得工会对本机构或者企业的苦难职工的情况有个明确的认识,而且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在帮扶苦难职工的时候更加的规范会。

4.充分发挥基层分会的作用

工会的基层分会是工会帮助困难职工的基础,也是工会联系职工的基础,因此是十分重要的机构。我们在对苦难职工进行帮扶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基层分会的职能,努力提升企业帮扶工作的实效性,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做到实处。发挥基层分会的作用,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协调组织好基层分会与工会总部之间的工作,促进工会基层分会的基本制度的建设,强化基层分会对帮扶帮扶帮扶工作的责任心,提高基层分会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增强为职工服务的意识。第二、加强工会与基层工会之间的联系,交流。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局面,进而通过基层分会的努力了解到困难职工的详细情况,最终使得工会更好的为苦难职工服务。

5.结语

工会是企业以及机构中广大职工的代表,工会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着基层工作人员根本利益。因此,工会对企业困难员工的帮扶是我们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工会做好了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就意味着企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对企业本身队伍的建设和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德章.工会做好帮扶解困工作的对策研究[J]工会论坛.2012,18(02):21-22.[2]曹文平,王景波,焦伟生[J].工会论坛.2013,19(02):36-37.[3]梁金丽.困难职工帮扶长效机制成效显著[J].兵团工运.2011,10(07):58-60.

第四篇:困难职工帮扶制度[范文]

困难职工帮扶制度

一 总 则

为切实帮助我所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度过一时难关,让其真正感受到我所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所工会本着“救急不救贫”的帮扶原则,对职工本人或其近亲属在遇到重大疾病、突发事故或其他重大变故时能得到单位在第一时间给予的一定的物质帮扶,现根据我所的实际情况及工会组织困难职工帮扶意见,制定《困难职工帮扶制度》,以规范和统一帮扶标准、申请程序、承办时效等。

二 困难帮扶工作的原则、目标、服务宗旨

1、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是工会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救助的重要体现,是我所关爱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帮扶工作坚持面向困难职工,及时帮扶的原则,努力把帮扶工作打造成依法维护困难职工合法权益的阵地。

2、基本职责

工会根据困难职工的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和会议决策等方式,为困难职工提供直接的帮助和服务,与有关部门配合,帮助解决困难职工在就业、医疗、生活、子女上学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难题,依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帮扶重点的是伤、病、残职工及因遭遇意外灾害、本人或家庭成员患大(重)病等原因造成的困难职工群体。

3、服务宗旨

雪中送炭、救急济难

4、、工作标准

以事实为依据,以制度为准绳,以自救为主,以帮扶为辅;鼓励困难职工自强不息。

三、困难帮扶的类别、标准及对象

1、特殊帮扶标准

(1)、职工本人因病或突发性事件等原因需要救助的,给予一次性救助1000-3000元;

(2)、因火灾、水灾等意外性突发事件等原因需要救助的,给予一次性救助3000-5000元;

(3)、其他需要给予特殊救助的,由工会开专门会议研究决定,给予一次性救助5000-10000元;

2、帮扶限定额度

(1)、限定标准:每人每次救助资金不得超过上述标准。(2)、限定次数:每人每年只申请帮扶一次(3)、特事特办,急事急办。

3、困难帮扶对象

(1)、家庭遭遇意外灾害,致使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特困职工。(2)、因生活难以维持造成子女失、辍学的特困职工。(3)、职工本人因重大疾病且个人承担的医疗费超过本人月实际所得2倍的,帮扶金额为超出部分,但帮扶总金额不得超过特殊帮扶标准;

(4)、职工本人遭遇意外事故且不在医保范围内的,医疗费超过本人月实际所得2倍的,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帮扶金额为超出部分,但帮扶总金额不得超过特殊帮扶标准;(5)、有其他特殊困难的职工;

四 帮扶救助资金使用、审批程序

1、特困职工申请

(1)、由特困职工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并经所长签核。

(2)、工会核实

由工会召开专门会议,拿出救助意见,五、救助资金发放

单位委托工会工作人员将救助金送到特困职工手中。

第五篇:困难职工帮扶制度

进修附小困难职工帮扶制度

工会组织开展的困难职工是工会协助各级党政解决困难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为困难职工提供救助、维权和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平抑社会矛盾,促进改革发展,为党和政府分忧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进一步将帮扶工作做大、做强、做实,使帮扶工作覆盖到每一名困难职工,现就学校工会帮扶工作有关内容、制度和标准进行说明。

一、特困和困难职工调查

每年学校工会统一对区直属企业、事业、机关单位和各街道辖区企业的特困和困难职工进行调查摸底,要求各基层工会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摸清特困和困难职工的变化情况。对符合特困和困难标准的职工要在实施“三查一访”后,纳入困难职工档案。其他时段特困和困难职工情况有变化的,基层工会要随时向市教育工会报告变化情况,修改困难职工档案。

二、学校工会帮扶工作制度

(一)每年“两节”期间向特困和困难职工发放米、油等过节物品和慰问金。

(二)工会深入困难职工家庭进行走访慰问,组织贴心人服务队开展为困难职工服务活动。

(三)每年在8月底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为考上大学和高中的特困和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

(四)组织在读受助大学生开展暑期教育活动,开发放助学金。

(五)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三发放帮扶物品。

(六)不定期开展转赠活动,将筹集到的帮扶物品赠与有需求的困难职工。

(七)每年为新增在职困难女职工一次性办理一份女工“四病”保险。

(八)每年按照市总要求,在校开展募捐活动,集社会力量帮扶困难职工。

三、特困职工子女高等教育助学基金、希望工程助学基金

1、助学基金资助条件

(1)特困职工子女高等教育助学基金。船岸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子女考取大专以上普通高等院校,其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无法支付子女上学所需费用开支者,可以申请特困职工子女高等教育助学基金资助。

(2)希望工程助学基金。船岸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因家庭生活特别困难,其子女难以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业,可以申请希望工程基金资助。

2、助学基金资助标准。助学金以学年计逐个学期发放。

(1)特困职工子女高等教育助学基金。助学金额每学年为500至1000元人民币,具体数额将根据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学费标准等因素研究确定。

(2)希望工程助学基金。小学教育每学年最高金额不超过1000人民币,初中教育每学年最高金额不超过2000人民币。

3、受资助学生和家长的义务。

(1)受助的特困职工家庭,应将全部助学金用于子女上学的开支,不得挪作他用。

(2)助学基金是广大职工辛勤劳动成果的一部分,受助学生应加倍珍惜上学的机会,其家长应教育子女,努力学习,勤俭节约,把子女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下载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意见(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意见(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汇报材料

    兴安农垦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汇报材料 (2012年12月28日) 兴安农垦系统困难职工群众大多数属于因病致贫或因灾返贫。针对这种情况,我局充分发挥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职能作用,积极争......

    帮扶困难职工工作总结

    帮扶困难职工工作总结 帮扶困难职工工作总结1 20xx年,我连认真贯彻团关于扶贫帮困工作精神,按照“保障民生,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总体要求,突出“政策保障一户不漏,专项救助一个......

    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总结

    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总结 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总结1 20xx年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在区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我区在苏北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按照“心系职工,亲情服务”......

    困难职工帮扶站管理办法

    开发区(头屯河区)总工会街道工会联合会 困难职工帮扶站管理办法 为全面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精神,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各级工会组织为困难职工排忧......

    困难职工帮扶制度

    困难职工帮扶制度 工会组织开展的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是工会协助各级党政解决困难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为困难职工提供救助、维权和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平抑社会矛盾,促进改......

    困难职工帮扶站意见

    琅工字[2010]38号关于建立街道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站(点)的意见 各(街道)工委、工会联合会,基层工会: 为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天津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省工会......

    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初探

    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初探 做好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既是工会的重要职责,也是工会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工会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既要关心困......

    困难职工帮扶中心

    “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机制建设的思考 滁州市总工会副主席 朱荣 [摘要]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是工会组织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促进社会稳定的主要载体和窗口。工会帮扶中心运作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