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工园区建设局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方案5篇

时间:2019-05-14 04:13: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吉林化工园区建设局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吉林化工园区建设局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方案》。

第一篇:吉林化工园区建设局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方案

吉林化工园区建设局深化安全生产领域

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

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和区政府安委会全面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工作要求,制定吉林化工园区建设局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导精神,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事故预防控制机制,增强安全生产支撑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水平,为园区科学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二、目标要求

本着积极稳妥、先易后难、重点突破的原则,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责任体系更加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更加严格、服务更加高效,安全生产预防控制体系更加完善、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深化、主体责任更加落实,安全生产基础更加扎实、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努力减少一般事故,有效防范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本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1、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市住建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体系。

2、建立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构建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防控体系。

3、健全安全管理工作机构。

4、制定部门安全生产权力、责任清单和年度监督检查(执法)计划,报区安委会办公室备案。

(二)深化安全生产体制改革

1、坚持管安全生产必须管职业健康,健全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一体化监管体制。

2、组织开展打非治违工作,有效防范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3、完善区域应急处置评估和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建立部门沟通联络和应急联动机制,实现区域应急救援资源共享。

(三)大力推进依法治理

1、推动企业依据安全生产标准,制定完善作业规程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把安全生产作为高危行业建设审批的前置条件,构建集规划布局设计、重点行业领域、工艺设备材料、特殊场所、人员素质“五位一体”的安全准入制度。

3、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制度,明确每个生产经营单位的属地监管和行业监管主体。

4、统一执法文书,提高执法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5、完善执法信息公开制度,依法公开监管执法的主体依据、内容、标准程序和结果.6、建立现场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完善移动装备配备标准、使用规范和执法视频归档管理制度。

(四)加强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建设

在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金属冶炼、渔业生产等高危行业领域强制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四、组织保障

根据文件精神,我局也迅速成立了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协调指导、督促落实。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机制,倒排工作进度,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项改革有序推进。

第二篇:化工园区建设局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

化工园区建设局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

(2014年7月25日)

按照区委、化工园区党工委对教育实践活动的统一安排,园区建设局严格遵循“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始终聚焦“四风”问题,发扬延安整风精神,深入贯彻中央有关文件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张高丽同志在农安县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焦裕禄精神和“三严三实”的要求,在深入学习思考,开展专题讨论,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谈心交流的基础上,按照“六个对照”的要求,深入查摆“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研究提出整改的思路和措施,形成了如下对照检查材料。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形式主义方面

1、学习教育抓得不好。

2、创新意识、进取精神不够。

3、贯彻落实抓得不够。

4、为基层减负做得不够。

(二)官僚主义方面

1、抓思想政治工作还不够有力。

2、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还需加强。

(三)享乐主义方面

1、有的领导干部精神懈怠,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主观武断,自以为是,个人形象一面旗的标杆引领作用不明显。

2、有的领导干部思想禁锢,改革创新意识不强,脱离实际,生搬硬套,用“穿新鞋走老路”的方式方法去解决和处理问题。

3、有的领导干部把个人利益和福利待遇看得重了一些,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思想意识有所淡化,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意识有所减弱。

4、有的领导干部求真务实和实事求是党性不够强,一是“软”字当头,不敢较真碰硬坚持原则;二是“怕”字当头,缺乏攻坚克难、敢于当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有的领导干部好大喜功,自欺欺人,发现问题不敢坚持原则和直言不讳。

(四)奢靡之风方面

1、有的领导干部对“奢靡之风”危害性和严重性理解有失偏颇或认识不到位。

2、有的领导干部对社会上流行的一些不正之风听之任之,随波逐流:一是以往在公务接待迎来送往上存在讲排场、摆气派,费用开支较高等铺张浪费等现象。有时划不清工作需要与廉洁自律的界限,生怕接待办事“不周到”影响了关系;二是有时在重大节庆日存在内对外互相请客吃饭送礼,— 2 —

员工群众反映强烈;三是对日常参与一些带有“小刺激”娱乐消遣活动习以为常。

二、下一步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一)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群众观。

(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三)坚持贴近实际,树立正确的实践观。

(四)强化宗旨意识、公仆意识。

(五)筑牢思想防线,杜绝奢靡之风。

(六)优化评价导向、强化监督检查。

第三篇:吉林安全生产领域深化改革试点方案-吉林安监局

附件

吉林省全面深化安全生产改革试点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全面深化全省安全生产改革,创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安全生产组织管理、风险防控、支撑保障、监管监督和应急救援等机制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吉林省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落实的实施方案》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全面深化安全生产改革试点方案》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等重要指示精神,以全省正在深入开展的网格化管理、标准化建设、信息化控制、社会化监督“四化融合”和属地监管、行业监管、综合监管“三位一体”安全监管防控体系建设为框架基础,牢固树立“红线”理念、突出责任落实、强化机制转变,全面深化安全生产改革,全面提升全省安全生产工作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党委统一领导和政府全面负责原则。安全生产改

“六项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社会管理竞争机制、多元化投入机制、市场退出机制、责任保险管控机制、企业诚信评价机制)和“四项制度”(网上审批制度、专家排查隐患制度、执法考量评议制度、工作巡视和暗访制度),实现“两大目标”(2014年起: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每年继续保持“双下降”,亿元GDP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率和煤矿百万吨事故死亡率每年同比持续下降;到2020年: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四、主要任务

(一)以属地监管、行业监管、综合监管“三位一体”为统领,建立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和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1.进一步明晰工作职责。依据《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安全发展长效机制的意见》(吉发„2013‟12号)和省政府《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暂行规定》(吉政发„2010‟2号),制定出台《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暂行规定》,明确地方各级党委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制定、重大问题研究、宣传教育推动、干部考核任用、履职尽责监督等方面具体工作职责;细化各级政府对安全生产组织领导、统筹规划、支持保障、监督管理等具体工作任务和落实标准,严格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

管、加强执法检查、监督排查整改、规范生产秩序等为首要任务,建立层级分明、重点突出的安全监管工作体系。

4.进一步完善考评体系。加大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绩效考核安全生产所占指标权重;修订完善《吉林省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吉政办明电„2010‟71号),将各级党委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纳入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将隐患排查治理、打非治违、整顿关闭等重点任务过程管理及工作结果作为考核主要指标,强化落实质量;制定出台《吉林省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实施细则》,重点对因工作和责任不落实导致重大隐患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理、非法违法行为长期存在、突破考核控制指标、发生重大及以上责任事故和严重安全生产责任事件的地方党委、政府、部门及其主要负责人、主管领导等评优评先、选拔任用、培养选调等实行“一票否决”。

5.进一步健全追责机制。牢固树立“视隐患为事故”安全理念,严格落实《吉林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吉监发„2013‟3号),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隐患排查治理、打非治违等事前监督监管责任落实为重点,将企业不按规定落实培训制度和组织应急演练视为“隐患”等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机制。制定出台《吉林省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实施细则》,加强对事故调查的组织领导,严格事故调查的职责和程序,严密事故责任划分原则、认定标准和追

责范围及对象等,切实加大对事故责任“倒逼”“倒查”追责力度;对严重非法违法典型案件、社会影响恶劣事故等,实行提级调查处理。

(二)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社会化监督”为保障,建立企业自查自改、专家指导检查、政府监督落实相结合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6.严格落实网格管理责任。严格落实《吉林省安委会关于全面开展“四化融合” “三位一体”安全监管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吉安委明电„2014‟1号)精神,按照所属地域(行业)划格、危险程度和企业规模分级,建立以属地政府为主、行业层级负责和以县、乡“两级”为重点并延伸至村屯、社区的“立体”化监管责任网络,使每个网格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逐一明确属地政府监管、部门行业监管(领域直接监管)和综合监管具体责任人以及专业技术咨询指导专家,并做到职责清、责任明,严格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实施监督检查。

7.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按照国务院安委办《2014年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试点地区和企业建设方案》(安委办﹝2014﹞14号)提出的工作目标、实现功能和内容及要求,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体系,提高监管效能和水平,促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针对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基层安全监管力量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的实际,按照专家排查隐患、政府-6

营管理、监督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的新型保险机制,实现安全与保险的良性互动。

10.加大责任落实监督力度。按照省安委办《关于“四化融合”“三位一体”安全监管防控体系 “社会化监督”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吉安委办明电„2014‟12号),健全和完善以《吉林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举报、核查及奖励暂行办法》(吉政办发„2014‟3号)以及通报点评、约谈恳谈、公示曝光、“黑名单”等为重点的各项制度措施,提高政府及部门监督效能、加大人大和政协监督力度、发挥工会和妇联监督优势、强化群众举报监督作用、畅通媒体舆论监督渠道,推动和促进企业主体责任、政府及部门监管责任落实。

11.完善监管执法机制体系。建立科学监管的规则和方法,优化细化执法工作流程,推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依法公开监测、抽检和监管执法的依据、内容、标准、程序和结果;充分运用3G移动执法、电子案卷等手段,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在线即时监督执法,提高执法效能;推进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与司法的衔接,建立监管部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之间案情通报机制,严密案件移送程序,细化并严格执行执法协作相关规定。

12.切实加强基层执法力量。严格落实省编办《关于开发区和乡镇机关设臵安全监管机构的电话通知》,在省级以-8

任落实;对省政府25个行业管理部门已经制定的95个(其中:76个已发布、19个待发布)主要行业领域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鼓励市(州)及县级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和细化小微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做到依标准排查、按规范监管。

15.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监管职能,减少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整合审批项目,简化程序,减少环节,建立规范、公正、便捷、透明的安全生产网上审批制度。强化安全生产市场准入标准,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明确各类市场主体的安全生产准入标准和条件,对涉及高风险行业领域和公共安全的建设项目,实行安全评价前臵制度;对不符合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条件的,不予审批立项、开工建设;对关系企业安全生产关键环节、要件,进行重点审核把关。建立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一体化审批、监管机制。

16.形成优胜劣汰退出机制。对于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的市场主体,对于达不到安全生产强制性标准的市场主体,应当依法予以取缔,吊销相关证照。严格执行安全生产领域违法人员从业禁止规定。严格贯彻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4‟18号),重点关闭9万吨/年以下小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煤矿、发生较大及以上责任事故的煤矿,以及灾害严重、经安全评价机构认定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有效防治的煤矿;鼓励小煤矿加快退出,研究落实相关信贷、财政优惠政策,鼓励优势煤矿企业、涉煤大型企业和其他战略投资者作为主体兼并重组小煤矿;严格落实非煤矿山、冶金、化工企业等市场退出标准和时限。

17.探索创建多元化投入机制。探索创建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扶持引导、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安全生产投融资机制。建立企业安全费用稽核制度和重点投入保障制度,确保企业足额提取和规范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确保隐患治理和生产作业条件改善资金及时到位;明确县级及以上政府专项资金所占财政收入最低比例,并与经济增长同步提高;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费和工伤保险工伤预防宣传、培训费中,分别按照一定比例提取设立安全生产社会保障基金,为安全生产公益宣传、教育培训、抢险救援以及重大公共安全隐患整改治理等提供支持和保障。

18.建立企业诚信评价机制。健全企业信用评价监督管理体系,将企业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义务信誉程度和安全生产现状、安全管理水平、事故防控业绩等信用信息作为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参考,与企业安全等级评定、许可延续审批、监管检查频次、支持扶持政策以及信贷审查、上市审核、保险费率、税收优惠等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建立以企业非法违法不良记录、标准化建设达标等级、112

统,建设完善安全生产综合调度信息平台,做到视频监视、实时监测、远程控制;全省所有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和储存企业,危险化工工艺化工装臵和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构成重大危险源)装臵全部完成自动化改造。

五、工作步骤

深化安全生产改革主要任务,按照试点先行、分步推进和持续改进完善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其中:全省“四化融合”“三位一体”安全监管防控体系建设2015年底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安全生产综合改革任务2017年底前完成,2018年和2019年为完善巩固提升阶段,2020年全面实现建设目标。

(一)“四化融合”“三位一体”安全监管防控体系建设 在四平市、梅河口市、集安市、长春市经济开发区、吉林市龙潭区、农安县开安镇、延吉市新兴街道7个省级试点单位先试先行的基础上,其他各市(州)、县(市、区)同时铺开推进。

1.2014年主要任务。

省级试点:网格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划干分净”,逐企落实属地、行业和综合监管责任;所有高危行业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达到安全标准化建设最低以上标准,不达标不生产;信息化平台投入运行使用,并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联网;社会化监督各项制度基本建立。

其他地区:网格划分基本完成,高危行业生产企业达到标准化建设最低以上标准,信息化建设全面启动,社会化监督各项制度初步建立。

2.2015年主要任务。

网格化管理覆盖全省所有地区、各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高危行业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化建设最低以上标准,其他中小微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达到省级行业领域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一个中心、三个平台”信息化建设在全省县级及以上地区实现联网并投入运行使用;社会化监督各项制度全面建立。

到2016年底,“四化融合”“三位一体”安全监管防控体系在全省所有地区、各行业领域进一步完善,全面达到建设标准。

(二)完成国家安全生产综合改革任务 1.2014年主要任务。

进行调研准备,制定、细化和完善改革方案,明确改革主要任务时间表和路线图,9月底前全面启动改革任务。

2.2015年至2017年主要任务。

安全生产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主要任务和重点成果经过验收、评估,按照目标要求进一步改进、完善和巩固。

确定四平市为全省安全生产综合改革省级试点。其他各市(州)在全面推进国家安全生产综合改革任务的同时,按

516

领导责任。

第四篇:化工园区建设局连心畅通一公里活动进展情况

化工园区建设局连心畅通

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活动进展情况

按照区委、园区党工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集中开展‚转作风、解民忧、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活动‛要求,我局从4月15日至6月底,开展党群连心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活动,现将近期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具体工作情况

(一)4月16日,我局召开了党支部大会。制订了本部门《化工园区建设局连心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活动实施方案》,并成立此次活动领导小组,由杜庆阳同志任组长,王宏、王少洁同志为副组长,各科室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安排。

(二)开展“走进生产一线强保障”主题活动

对续建的碳纤维工业园、吉林大地化工、安中危化、博达钾肥、美林化工、聚源化工六家企业下达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隐患整改通知书。帮助企业查找安全隐患,逐一整改落实。

(三)开展“走进千家万户暖民心”主题活动:

由单位主管领导牵头,包保联系了1个困难家庭、3个困难学生、一个社区和一家企业。在走访期间了解企业、群众的呼声,尽可能满足百姓需求。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及要求

(一)加强领导。在此次活动中要加强工作创新,督促制度完善,严格目标考评,促进任务落实。

(二)还要更加深入群众中去,把收集上来的意见进行梳理,加以改正;同时在联系困难家庭的过程中,个人力所能及的,要尽力帮助解决;个人解决不了的,及时向上级领导小组报告,及时沟通协调帮助其解决实际的困难。

第五篇:济宁市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试行)

济宁市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化工园区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化工园区的安全生产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化工园区应当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对化工园区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统一管理。

第四条 化工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实行“园区管委会统筹协调和管理,政府职能部门依法监管,园区生产经营单位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第二章 职责划分

第五条 园区管委会应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履行以下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一)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明确管委会相关领导、所属各部门(单位)及园区内生产经 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建立和完善“一岗双责”、“一票否决”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并层层分解落实。

(二)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管理人员,保障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宣传教育、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处理和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等方面所必需的经费投入。

(三)研究制定园区的安全生产发展规划,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本园区经济发展总体计划,做到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并落实奖惩。

(四)每季度至少分析研究一次园区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和协调解决有关安全生产的重大事项,根据实际制定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制度、规定、要求。

(五)建立化工项目准入制度,全面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加强项目源头管理。

(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宣传、教育、培训体系,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七)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整治活动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积极组织整改重大隐患。

(八)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和队伍,组织制定园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九)及时上报园区内生产安全事故,参与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认真吸取事故教训。

(十)监督管理园区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督促企业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第六条 市、县(市、区)安监、经信、公安消防、建设、规划、质监、工商等职能部门应当认真履行法律法规和市、县(市、区)政府有关安全生产责任规定所赋予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适时开展对园区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审批安全生产许可事项。市、县(市、区)相关职能部门到园区企业实施安全检查,应通知园区管委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派员参加,或在检查后及时向园区管委会通报检查结果。

第七条 园区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国家、省、市涉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政策规定,服从园区管委会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的管理,依法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第三章机构设臵

第八条 园区管委会行政主要负责人为园区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具体抓好园区安全生产工作。

第九条 园区应当建立由园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相关管理机构负责人和所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等组成的安全生产 委员会,负责指导、监督和协调园区安全生产工作。

第十条 园区安全生产委员会每月至少召开1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传达上级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通报园区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研究和协调解决园区有关安全生产的重大事项,督促落实消除事故隐患的措施。会议应当有书面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

第十一条 园区应当根据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成立专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2名以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适当数量的兼职人员,配臵足够的装备、经费、场所,具体承担园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 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在园区党委、管委会和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领导下,履行下列职责:

(一)承担园区安委会的日常工作。负责园区安全生产的统一协调、管理,经常分析研究园区安全生产工作形势,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并进行监督管理和督促检查直至落实到位;

(二)查验园区企业安全生产的相关证照和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监管档案,并做到一企一档;

(三)牵头制定和实施园区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四)对园区公共区域和园区入驻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并对公共设施、设备进行日常安全巡查;

(五)组织、指导、监督、检查园区内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大检查、风险评估、隐患排查、专项治理,并做到有计划方案和部署、有检查调度、有总结验收和报告;

(六)参与园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工作,督促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七)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评估、监控,编制园区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八)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检查督促入驻企业安全生产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

(九)对入驻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指导和服务,协助实施安全生产评价和评估,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管理经验;

(十)协调市、县(市、区)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适时开展安全生产专项联合执法检查行动;

(十一)报告并协助调查、处理生产安全事故;

(十二)完成园区管委会和上级安监部门交办的其他安全生产工作任务。

第十三条 园区应当建立健全下列安全生产工作制度: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二)安全生产工作绩效考核奖惩制度;

(三)安全生产工作档案管理制度;

(四)安全生产告知承诺制度;

(五)安全生产风险预测、评估和管理控制制度;

(六)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度;

(七)安全生产巡查制度;

(八)安全标准化建设制度;

(九)事故隐患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

(十)事故报告处理和应急管理制度;

(十一)安全生产宣传和教育培训制度;

(十二)其他安全生产工作制度。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按照《济宁市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生产发展意见》(济政办发„2008‟13号)规定,严格限制低水平、小规模、高风险、高污染项目,高标准控制好化工企业进入园区的门槛。不符合产业政策及园区发展规划,安全论证、评价不达标的建设项目不得进入园区。

第十五条 对于新入驻化工企业,应高起点、严要求,对生产过程涉及危险工艺及储存剧毒、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化工企业,必须全面实现过程控制自动化,实现生产储存设施的本质安全化;新入驻企业在试生产开始的同时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在安全设施验收合格1年内安全标准化创建达标。

第十六条 园区管委会应当对入驻企业查验相关证照,审查安全生产条件,实施安全生产告知和承诺制度。

园区管委会及其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发现新、改、扩建生产经营单位未履行安全设施 “三同时”审查手续,擅自投建的应及时予以制止,督促其依法履行相关手续。对不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擅自投入生产的,应当报告并配合市、县(市、区)安监部门依法立案查处。对未办理安全生产相关行政许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及时督促其办理相关许可手续,对拒不办理的,应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相关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第十七条 园区管委会负责园区公共区域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定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投入。

园区厂房结构和公共设施、设备等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第十八条 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按照 “分级排查、提级管理、四个一百、两个经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要求,对园区企业的下列安全生产事项进行重点检查:

(一)检查督促园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二)检查督促园区内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完善各类安全操作规程并监督实施;

(三)检查督促园区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国务院关于进 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等相关规定,全面落实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下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安全生产例会等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2、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3、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4、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5、领导干部轮流现场带班制度;

6、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7、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8、重大危险源评估和安全管理制度;

9、变更管理制度;

10、应急管理制度;

11、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重大事件管理制度;

12、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泄漏管理制度;

13、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14、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吊装、高处、盲板抽堵、动土、断路、设备检维修等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16、职业健康相关管理制度;

17、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维护管理制度;

18、承包商管理制度;

19、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定期修订制度。

(四)督促园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危险化学品长输管道、特种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并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工艺和设备;

(五)检查督促园区内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依法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培训与考核,并持证上岗,督促园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六)检查督促园区内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用于隐患整改和改善劳动条件;督促园区内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参加工伤保险;督促园区内有关生产经营单位按规定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七)监督园区企业安装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装臵,并与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系统联网。

(八)检查督促园区企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九)通过适时组织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及时排查整改园区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各类事故隐患,对现时难以整改的,要责成相关单位制定防范措施,并实施跟踪监督检查。

综合性安全生产大检查(每年不少于四次)。综合检查(包括节假日检查)应由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带队,各有关职能部门、各相关专业管理人员参加。主要检查园区各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内容执行落实情况。

专项检查。组织园区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主要检查特种设备、生产作业行为、工程项目建设、保养检维修、生产过程、隐患治理、危险物品、电气装臵、机械设备、厂房建筑、运输车辆、安全装臵以及防火防爆、个体防护等状况。

季节性检查。由园区各专业管理部门负责,根据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特点,组织人员进行预防性季节检查。主要包括防火防爆、防雨防洪、防触电雷电、防暑降温、防风、防冻保暖、防滑防塌方、防中毒等。

日常检查。包括岗位的人员自查和安全监管人员巡回检查。岗位人员上岗应认真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各级监管人员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进行检查。主要包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中所要求的内容。

第十九条 园区企业不得擅自改变厂房的生产使用性质、建筑结构。承包租赁活动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将生产经营的项目及有关业务转交给不具备相应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或个人,不得将不具备相应安全生产条件的场所、设备、设施出租给他人使用,也不得租赁使用不具备相应安全生产条件的场所、设备、设施。入驻企业将厂房、场所出租、转租或者转让,致使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或危险等级发生变化的,应当事先告知园区管委会相关机构,并按企业改建的要求到安监部门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备案手续。

第二十条 园区内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和施工单位及其有关施工人员、设施、设备的相关安全资质和证明,应当报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相关监管部门备案。

项目建设单位负责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的协调、管理。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遵守国、省、市有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 组织园区企业依法开展安全评价和评估,为园区及园区企业提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咨询和服务,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园区管委会及其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每年应适时组织市相关安全生产专家对园区内重点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督促治理企业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并将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及时报送市、县(市、区)安监部门。

第二十二条 园区管委会应委托长期从事区域安全风险研究、技术力量强、有风险评价编制经验的安全评价单位,每五年组织一次区域安全风险评价。结合园区风险分析及产业导向,强化新建项目的风险控制和空间布局;科学配臵与 园区规划规模、风险程度相适应的公用工程基础设施、应急救援设施、防灾设施及个人防护设施;加强物流仓储规划,优化物流输送及管廊设臵,确保园区安全和风险的可控。

第二十三条 园区管委会及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安全标准化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园区及园区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

第二十四条 园区管委会及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对园区企业的应急救援力量及救援物资储备进行普查登记,实现园区与周边乡镇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园区之间的应急救援信息的共享。园区、企业及周边乡镇要彼此了解双方的危险因素,落实预防措施,实施综合监控,统一协调指挥调度。要建立应急队伍联动机制、应急物资调配制度和快速反应应急机制,整合应急救援资源,提高园区的整体事故预防和处臵水平。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各园区管委会应根据本办法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市、县(市、区)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济宁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下载吉林化工园区建设局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方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吉林化工园区建设局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方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