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移动通信基站搬迁及拆除流程
基站搬迁及拆除流程
第一章 目的
第一条 为了规范基站搬迁及拆除流程,使基站按照有序、可控、及时的原则开展搬迁工作。有效督促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能,并结合XX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 范围
第二条 本管理办法适用范围:网络部、计划建设部、网络维护中心、网络优化中心、传输电源维护中心、全业务支撑维护中心、区县公司建设维护部。未执行本办法导致的基站中断,或是基站安全、运行问题引起的损失由责任部门承担。
第三章 职责
第三条 各部门职责划分 1.网络部职责:
1)、网络部为基站搬迁的职能主管部门。
2)、负责再次核实所申请搬迁及拆除基站的信息。3)、负责协调基站搬迁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可能出现的问题。4)、负责搬迁基站材料及设备的监督管理。2.计划建设部职责:
1)、计划建设部负责在基站搬迁过程所产生的建设费用(例如:新建管道、光缆)的具体落实和工程费用列支。
2)、负责对搬迁基站涉及的新建工程的实施。3.网络维护中心职责:
1)、搬迁(拆除)基站信息的收集、现场核实。2)、启动搬迁(拆除)基站流程,走领导审批流程。3)、按照拆除步骤,依次以工单通知各相关部门。4)、拆除基站前与传输电源维护中心确认传输路由及下挂站是否已完成割接、与相应区县公司确认基站费用是否结清。
5)、负责搬迁(拆除)基站所下挂的室内分布站点、2G、TD、LTE光纤拉远站点的主设备改挂及开通的整体牵头部门。
6)、负责对第三方搬迁(拆除)公司的管理。
7)、负责安排第三方公司对基站主设备、配套设备、电源电池、传输设备的拆除工作的实施。
8)、核实搬迁(拆除)基站后设备拆除情况。9)、负责已拆除后所维护设备的材料入库的管理。10)、负责搬迁(拆除)后,基站表数据信息的更新(删除)。11)、做好对搬迁申请材料、已发工单、设备入库表的纸质材料以及电子版材料的保存。
12)、提供完整的2G、TD、LTE基站表信息,须包含下挂站点、传输端口等信息。
4.传输电源维护中心职责 1)、传输电源维护中心负责在收到拆站信息后及时制定搬迁方案,并及时完成相关业务割接。
2)、将割接后的情况及时回复在工单内,并由主任对工单签字确认,最后交由网络维护中心。以确保搬迁工作的继续进行。
3)、搬迁(拆除)中涉及的路由割接,需要重新布防光缆的情况,传输电源维护中心为牵头负责部门。
4)、对需拆除旧站替代站才能开通的站点,传输电源维护中心安排专人进行现场配合,确保搬迁基站的顺利开通。
5)、负责对已搬迁(拆除)基站传输网管平台信息的变更、废除工作。
6)、传输电源维护中心作为负责搬迁(拆除)基站所下挂的2G、TD、LTE、拉远基站的光缆及传输设备的搬迁、调通的主牵头部门。
7)、负责已拆除后所维护设备的材料入库的管理。5.网络优化中心职责:
1)、网络优化中心负责搬迁站的替代站方案的制定,配合计划建设部完成替代站的选址。
2)、网络优化中心负责基站搬迁(拆除)站点的下挂站(室分、2G、TD光纤拉远)新的上挂站选择以及数据制作。
3)、负责配合对室分、2G、TD光纤拉远站点的改挂的数据制作、上挂站确认等工作。
6.全业务支撑中心职责 1)、负责核实搬迁站下挂的集客、家客业务。
2)、配合传输电源中心进行业务割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7.区县公司职责
1)负责提前两周向区县及市公司领导汇报基站搬迁(拆除)工作。
2)、负责基站整体拆除第三方搬迁(拆除)厂家合同的签订。3)、负责核实基站费用是否结清;
4)、负责配合各中心完成传输、设备的勘查及统计工作; 5)、负责协调业主完成基站内所有设备的拆除、安装工作; 6)、负责基站拆除后选址及建设配合工作;
第四章 基站搬迁(拆除)要求
第四条 区县公司在收到业主或拆迁办的基站拆除通知后,应该在2个工作日内提交《基站搬迁(拆除)审批表》。工单内容必须包含业主拆除原因(公函)及业主联系电话、最后搬迁时间等信息。
第五条 网络维护中心在收到各部门的基站搬迁信息后,应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核实,确认属实后,应立即启动基站搬迁流程,送网络部进行审批。
第六条 网络部在收到搬迁流程申请表后,应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意见审批和公司领导审批。确保基站搬迁不受影响。在紧急情况下的搬迁,无法先走完流程再走搬迁的站点。由网络部协调各维护部门走先拆除后补流程的方案。第七条 网络维护中心在收到网络部的审批流程后,应立即下单通知传输电源维护中心对传输站点的传输路由割接,一般站点时限要求为5个工作日内完成,若被拆除站点传输复杂,需要增加割接时限,可以回复工单要求给予更长时限,原则上最长时间为15个工作日。
第八条 网络维护中心在收到网络部的审批流程后,下单通知网络优化中心制定搬迁基站替代方案,后续选址建站按照现有新建站流程进行实施。
第九条 传输电源维护中心在收到网络维护中心的拆站工单后,应首先对需搬迁(拆除)站点的路由情况进行摸底,并在工单时限内(5个工作日内)完成路由割接(对于存在下挂站点路由割接,不包含网络优化中心确认上挂站点及数据制作的2个工作日),并将所涉及的站点信息及处理结果一并反馈在工单上。同时由传输电源维护中心主管主任负责在工单上签字确认,交由网络维护中心进行存档。
第十条 网络维护中心收到传输电源维护中心反馈的路由割接结果后,必须同时拿到传输电源维护中心主任的签字确认工单后,方能进行后续基站拆除工作。
第十一条 在基站进入拆除环节后,网络维护中心负责对基站设备及配套设备、传输设备的拆除实施工作,完成时限为2个工作日。
第十二条 待网络维护中心对基站设备及配套设备、传输设备拆除完毕后,由网络维护中心在1个工作日内派单通知计划建设部拆除土建部分(轻质机房、铁塔、美化天线)。
第十三条 计划建设部应在15个工作内完成机房土建部分(轻质机房和铁塔、美化天线)的拆除,并将拆除结果反馈在工单内。
第十四条 网络维护中心第三方合作搬迁(拆除)厂家应在设备拆除后的3个工作日内,填写好《设备入库表》和《废旧材料入库表》并将材料表送至网络维护中心进行审核。
第十五条 网络维护中心在收到第三方合作单位的材料表后,应该通过基础维护管理平台及到现场进行审核,并进行签字确认。
第十六条 网络维护中心确认拆除信息后,应立即启动入库环节。应启动材料、设备入库流程。向网络部申请入库签字。
第十七条 在入库申请表签字流程完毕后,第三方合作单位应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设备的入库,并将仓库确认签字交由网络维护中心进行归档。
第十八条 网络维护中心应该收到工单的1个工作内完成基站数据的删除工作,并将处理结果反馈在工单内。
第五章 考核细则
第十九条 出现由于区县公司在收到业主要求拆除的通知未反馈基站拆除信息的情况,经过查实后,由网络部提出对考核责任部门当月绩效0.5分/个基站,由于责任部门工作失误未及时反馈信息导致的基站中断考核责任部门当月绩效 1分/个基站。
第二十条 网络维护中心第三方合作搬迁(拆除)厂家应在设备拆除后的3个工作日内,填写好《设备入库表》和《废旧材料入库表》,未按照要求进行执行,每次考核合作单位200元/次。
第二十一条 附件
基站搬迁(拆除)审批表.docx附件二:拆除设备(附件三:报废材料可再利用)记录表.xls及设备记录表.xls
第二篇:基站搬迁及拆除流程
基站搬迁及拆除流程
第一章
目的
第一条
为了规范基站搬迁及拆除流程,使基站按照有序、可控、及时的原则开展搬迁工作。有效督促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能,并结合我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
范围
第二条
本管理办法适用范围:运行维护部、计划建设部及区县分公司。未执行本办法导致的基站中断,或是基站安全、运行问题引起的损失由责任部门承担。
第三章
职责
第三条
各部门职责划分 1.运行维护部职责:
1)、运行维护部为基站搬迁的职能主管部门。2)、负责核实所申请搬迁及拆除基站的资产信息。3)、启动搬迁(拆除)基站流程。
4)、负责制定搬迁方案,并及时完成相关业务割接。负责对已搬迁(拆除)基站传输网管平台信息的变更、废除工作。负责搬迁(拆除)基站所下挂的室内分布站点、2G、3G、4G及光纤拉远站点的主设备改挂及开通。负责搬迁(拆除)后,基站表数据信息的更新(删除)。提供完整的基站表信息,须包含下挂站点、传输端口等信息。负责搬迁站的替代站方案的制定。8)、负责对第三方搬迁(拆除)公司的管理。负责安排第三方公司对基站主设备、配套设备、电源电池、传输设备的拆除工作的实施。核实搬迁(拆除)基站后设备拆除情况。做好对搬迁申请材料、已发工单、设备入库表的纸质材料以及电子版材料的保存。9)、负责已拆除后所维护设备材料退库的管理。2.计划建设部职责:
1)、计划建设部负责在基站搬迁过程所产生的建设费用(例如:新建管道、光缆)的具体落实和工程费用列支。2)、负责对搬迁基站涉及的新建工程的实施。3.客响支撑中心职责
1)、负责核实搬迁站下挂的集客、家客业务。
2)、配合传输电源中心进行业务割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4.区县公司职责
1)、负责提前两周向区县及市公司领导汇报基站搬迁(拆除)协调工作。
2)、负责核实基站费用是否结清;
3)、负责配合各中心完成传输、设备的勘查及统计工作; 4)、负责协调业主完成基站内所有设备的拆除、安装工作; 5)、负责基站拆除后选址及建设配合工作;
第四章 基站搬迁(拆除)要求 第四条
区县公司在收到业主或拆迁办的基站拆除通知后,应该在2个工作日内提交《基站搬迁(拆除)审批表》。工单内容必须包含业主拆除原因(公函)及业主联系电话、最后搬迁时间等信息。第五条
运行维护部在收到相关的基站搬迁信息后,应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核实,确认属实后,应立即启动基站搬迁流程,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意见审批和公司领导审批。确保基站搬迁不受影响。在紧急情况下的搬迁,无法先走完流程再走搬迁的站点。由运行维护部协调其他部门走先拆除后补流程的方案。
第六条
传输、电源专业在收到拆站工单后,应首先对需搬迁(拆除)站点的路由情况进行摸底,并在工单时限内(5个工作日内)完成路由割接(对于存在下挂站点路由割接,不包含网络优化中心确认上挂站点及数据制作的2个工作日),并将所涉及的站点信息及处理结果一并反馈在工单上。若被拆除站点传输复杂,需要增加割接时限,可以回复工单要求给予更长时限,原则上最长时间为15个工作日。网络优化专业制定搬迁基站替代方案,后续选址建站按照现有新建站流程进行实施。
第七条
第三方合作搬迁(拆除)厂家应在设备拆除后的3个工作日内,填写好《设备退库表》并将材料表送至运维部进行审核。第八条
在入库申请表签字流程完毕后,第三方合作单位应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设备的退库,并将仓库确认签字交由运行维护部进行归档。
第五章 考核细则 第十条
出现由于区县公司在收到业主要求拆除的通知未反馈基站拆除信息的情况,经过查实后,由网络部提出对考核责任部门当月绩效0.5分/个基站,由于责任部门工作失误未及时反馈信息导致的基站中断考核责任部门当月绩效 1分/个基站。
第十一条
第三方合作搬迁(拆除)厂家应在设备拆除后的3个工作日内,填写好《设备入库表》和《废旧材料入库表》,未按照要求进行执行,每次考核合作单位200元/次。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二条
本规定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徐州市分公司运行维护部。
第三篇:基站搬迁(拆除)流程
基站设备搬迁(拆除)流程区县公司网优中心施工单位网络部开始开始业务联系单网格是否同意?否上报原因无线支撑组是网格负责人搬迁/拆除?搬迁网格、分公司、施工单位站点查勘规划阶段拆除安排施工进场拆除设备入库网格负责人网格负责人规划方案删除数据上报备份无线支撑组物业谈判安排施工进场搬迁基站网格负责人制作数据基站开通是是否存在故障施工阶段否分公司、施工单位验收维护上报进度维护阶段移交代维
第四篇:移动通信基站故障浅谈
移动通信基站故障浅谈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主要负责与无线有关的各种功能,为MS(移动台)提供接入系统的UM接口,直接和MS通过无线相连接,系统中基站发生故障对整个移动网的影响是很大的。引起基站故障的原因很多,但大多可归为以下四类,本文结合本人的实际工作对基站故障归纳分析如下:
一,因传输问题引起的故障
移动通信虽属于无线通信,但其实际为无线与有线的结合体。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与基站控制器(BSC)之间的A接口以及基站控制器(BSC)与基站收发信台(BTS)之间的ABIS接口其物理连接均为采用标准的2.048MB/S的PCM数字传输来实现。另外基站的各部件的稳定工作离不开稳定的时钟信号,而基站的时钟信号是从PCM传输中提取的,爱立信的基站不提供外部时钟输入的端口,这些基站设备是基于采用传统的PDH组网方试而设计的。
目前传输设备正从PDH向SDH逐步过度,而按照SDH的传输体制,由于指针调整的原因,其传送时钟是通过线路码传输,由分插复用器(ADM)专门的时钟端口输出。如果采用从SDH的随路码流中提取时钟的方法,将会带来诸如失步,滑码,死站的问题。如新桥站原采用爱立信RBS200设备,传输采用SDH系统,此站自开通以来一直不稳定,后经爱立信工程师到现场检查发现为基站同步不好,建议采用PDH传输系统,或基站采用RBS2000设备,(RBS2000对同步要求较RBS200低),后用RBS2000设备替换原RBS200设备,基站工作正常至今。
日常维护中经常有基站所有或部分载频不稳定,时而退服时而工作的现象,BSC侧对CF测试结果为BTS COMMUNICATION NOT POSSIBLE 或CF LOAD FAILED。此类故障大都为传输不稳定有误码,滑码而引起的。当传输误码积累到一定时,BSC无法对基站进行控制,数据装载,此时可在本地模式下通过OMT对IDB数据从新装载,复位后可恢复正常。
二,因基站软件问题引起的故障
基站系统中的软件是指挥和管理基站各部件有序,正常工作的。若基站IDB数据与基站情况不匹配,则基站一定无法正常工作。如在对北码头基站进行传输压缩(两条压缩为一条)后发现A,B小区工作正常而C小区工作不正常,说明BSC无法与C小区进行通信,于是怀疑与之想邻的B小区的软件设置有误,经查看发现B小区的传输方式被误设为STANDALONE(单独方式),一条传输时ABC各扇区的传输方式应分别设为CASCADE,CASCADE,STANDALONE,将B的传输方式改为CASCADE后基站恢复正常。
三,因基站硬件引起的故障
此类故障较常见,现象也较明显,一般有故障的硬件其红色FOULT灯会点亮,但有时不能被表面假象所迷惑。
例如唐闸基站B扇区一载频(TRU)退服,到站后发现此载频的红色FOULT灯和TX NOT ENABLE 灯都亮,于是判断为TRU硬件损坏,更换后故障现象依旧,此时更换TRU就犯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错误,TRU退服可能为其本身硬件故障也可能为与之相连的其他硬件或连线的故障。用OMT软件诊断后提示为CU到TRU间的连线故障,检查发现连线松动,重新连接后故障消失。对此类故障建议先用OMT软件进行故障定位,根据OMT的建议替换单元进行操作,而不能只看表面。
四,因各种干扰引起的故障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干扰也会影响基站的正常工作,有同频干扰,邻频干扰,互调干扰等。现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同频复用技术来提高频率利用率,增加系统容量,但同时也引入了各种干扰。
日常维护中新建站以及扩容站新加载频的频点选取不合理基站将无法正常工作,对此类故障应与网优配合,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取合理频点,消除以上干扰。
对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的各类故障应认真分析,找到其真正原因,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排除故障,提高网络质量。
第五篇: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向数据化、分组化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宽带化、大覆盖面建设及IP化。本讲座主要介绍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GSM基站简介、GSM基站的优化、GSM基站的维护及移动通信基站对健康的影响。。
GSM数字移动通信发展非常迅速,从早期规划的大区制,到后来的小区制,直到现在的微蜂窝、微微蜂窝,相对应的天线从早期架设在屋面铁塔上,到后来天线降到屋面上,直到现在要把天线设置在屋面下的外墙侧面上。所有的这些变化都说明,对GSM基站站点的优化在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思路,只有不断更新思想,才能建设和优化好GSM无线网络的通信质量。
在GSM建设初期,建设基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无线覆盖面,尽可能力移动用户提供较为满意的连续覆盖,所以基站数量相对较少,无线网络也相对简单。
随着GSM移动电话用户数量的飞速增长,GSM基站只有不断地进行扩容与新建,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随着无线网络的不断扩大,网络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日益突出,因此,在GSM基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应重视对基站的优化。
下面以福州市区GSM基站为例,从3个方面阐述影响移动通信质量的原因,并提出采取优化的方法。
一、预测模型的影响及其优化
1.预测模型的影响
根据所使用的频率不同,通常有两种不同数学模型预测GSM基站无线覆盖范围。
(1)Okumura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
GSM900MHz主要采用CCIR推荐的Okumura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该模式是以准平坦地形大城市区的中值场强或路径损耗作为参考,对其他传播环境和地形条件等因素分别以校正因子的形式进行修正。
(2)Cost-231-Walfish-Ikegami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
GSM 1800 MHz主要采用欧洲电信科学技术研究联合推荐的“Cost-2-Walfish-Ikegami”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从对众多城市的电波实测中得出的一种小区域覆盖范围内的电波损耗模式。
不管是用哪一种模式来预测无线覆盖范围,只是基于理论和测试结果统计的近似计算。由于实际地理环境千差万别,很难用一种数学模型来精确地描述,特别是城区街道中各种密集的、下规则的建筑物反射、绕射及阻挡,给数学模型预测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有一定精度的预测虽可起到指导网络基站选点及布点的初步设什,但是通过数学模型预测与实际信号场强值总是存在差别。2.采取的优化方法
(1)福州市区GSM基站电波传播的环境福州市区内的地理环境是:
有山(于山、乌山等)、有湖(西湖公园、左海公园等)、有江(闽江等),还有参差不齐的高校大厦。福州市区现有GSM 900 MHz基站198个,GSM 1800 MHz基站也有70个左右(截至1999年底)。这些基站遍布在全市各主要商业区、住宅小区、行政办公大楼、学校以及邮电局(楼)等场所,基站与基站之间最小间距己小于300m。因此,电波传播环境是错综复杂的。
(2)优化的方法
根据福州市区的地理环境和基站分布情况,要得到真实的电波场强覆盖情况,需借助于场强测试仪进行现场实测(路恻)。优化时主要分高话务量密集区和中低话务量区两种情况进行:
①高话务量密集区的场强测试和优化
所谓高话务量密集区是指福州市的五四路、东街口、五一广场等区域。这些区域每平方公里的爱尔兰数一般在120以上(即120Erl/km2);场强值设置应下低于-65dB,以保证在高话务量区内的所有GSM手机都处在强场强覆盖状况。
借助场强测试仪进行现场测试(包括室内、室外覆盖),重点了解并记录各基站覆盖区、重叠区、弱场强值区(小于-65 dB。尤其是小于-75 dB)分布情况。然后对这个区域内的场强值调整及优化。
a.弱场强值区的调整及优化
主要是室内区域的调整及优化,因为电波穿过各种墙体进入室内约有15 dB一20dB的衰减值,因此需加强室内区域的场强值。
对建好且已投入使用的高楼大厦、宾馆(一般是三级以上)等如果在技术上可采取室内分布系统的,应优先考虑建设室内覆盖点:如果在技术上不能采取室内分布系统的(有些物业管理部门不同意施工),则应考虑建设微蜂窝站点;对于在建或拟建的建筑物(尤其是高档大厦)应积极与业主联系,争取在建设阶段就布好室内分布系统。
根据实际情况,对室内覆盖站可独立增加频点建站,也可利用原有室外站频点建站(通过天线分路器共享室外、室内载频);可建成定向无线分布式的室内覆盖,也可建成全向式天线分布式的室内覆盖。
以上是改善繁华地段弱场强值区的有效方法,解决得好一方面可以解决高层建筑干扰问题,另一方面可提高接通率,吸收话务量。
目前在福州市区的省政府新大楼、省邮电管理局、省移动公司大厦、福州电信枢纽大楼、大利嘉城、双子星大楼等基站均采用室内覆盖,在邮电公寓等基站建设了微蜂窝站。
b.场强重叠区的调整及优化
场强重叠区主要是相邻多基站无线电波重叠覆盖区域。由于多基站的多扇区对某一特定区域进行无线电波重叠覆盖,必然使进入该特定区域的移动手机出现频繁切换。掉活率上升。因此,必须减少这类区域的重叠覆盖区域的面积。
对场强重叠区的优化可考虑采用增大下倾角的方法或换成电调下倾角的天线,使覆盖重叠区减小,并减少干扰。
通过调低周围相关基站的天线挂高、发射功率或使用更低增益(如 8dB)的无线等方法,也可改善场强重叠覆盖带卒的负面影响.减少掉话率。
目前在福州市的五四路、东街口、五一广场、三叉街等地段上的基站就应降低天线高度或使用更低增益天线或调低基站输出功率。
②中低话务量区的场强测试和优化
所谓中低活务量区是指除了高话务量区外的其它区域,一般指福州市的二环路以外(行政区域划分的三、四级及以下的区域)。该区域场强值最低可放宽到-90 dB~100 dB。借助场强测试仪进行现场测试(包括室内、室外覆盖),重点了解并记录各基站覆盖区、重叠区、弱场强值区(小于-90 dB,尤其是小于-100 dB)分布情况。然后对这个区域内的场强值调整及优化。
由于这类区域场强重叠区并不像密集区域场强重叠区那样影响移动用户(掉话率),因此应把优化的重点放在改善弱场强值区,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设室外基站,加大场强值,改善覆盖。
总之,因预测不准确,对GSM基站进行调整优化,主要是通过增设室内站、微蜂窝站、室外站,调整基站无线参数以及发射功率等方法,改善无线电波的传播及覆盖,使区域内的无线覆盖更接近数学模式电波传播模型,为用户提供良好的通话质量。
二、环境变化及其优化
1.环境变化
GSM发展非常迅速,基站遍布城市各个角落与街道,另一方面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这样,早先建设的基站在某扇区或多个扇区就有可能被后来建设的高楼所阻挡,基站电波传播环境急剧恶化,因此必须对基站进行优化,使基站的资源配置始终处于最优状态,产生出最大经济效益。
2.采取的优化方法
(1)基站天线调整
最有效且简单的办法是对基站天线进行调整,即把被阻挡的扇区天线移到该楼其它位置,避开阻挡建筑物,这种方法适用于无线及馈线调整相对比较容易的基站。例如.福州市电信枢纽GSM基站建设于1995年,当时该基站第一扇区(朝北面)没有阻挡物,但是在1998年城市规划中,位于该基站第一扇区的正前方新建了一座科技大厦,与枢纽大楼相隔不到15 m,完全阻挡了枢纽站第一扇区的无线覆盖,该扇区话务量直线下降。为了使该扇区的资源能得到有效利用,优化时,对该扇区的两副收发/分集接收天线作了及时调整,移到靠西面的北侧,避开阻挡建筑物。
(2)搬迁基站或扇区
当天线及馈线调整较为困难且基站因阻挡,实际利用率大大降低时,可采用两种优化方法。优化方法之一,搬迁基站。当然采取这种方法,在人员、时间、资金等方面要付出代价,应慎重考虑,尽量少采用。优化方法之二,去掉被阻挡的扇区,在周围适当的区域内另设站点。
城市中的重要基站往往处于城市的中心,而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下断加快,旧城改造、城市重新规划在所难免,基站所处的周围环境也处于不断更新和改变中。基站周围的无线电波环境也随之改变。因此对城市内基站进行优化应适应城市环境的改变。使无线电波处于较佳覆盖,资源配置处于较合理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调整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
三.网络扩建及其优化
1.网络建设的发展
在网络建设初期,往往把基站各相关的参数设置在有利于扩大基站覆盖面的位置上。随着GSM用户增多,网络下断扩建,基站越建越多,GSM无线网络不断向小蜂窝--微蜂窝结构发展,原先的基站参数(如基站的输出功率、无线高度、无线增益、无线倾角等)设置已不适应现在无线网络的发展需要,必须进行调整。
由这个因素引起的基站优化工作量最大,涉及面也最广,而且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整个无线网络能否顺利扩容、增加无线网络容量、满足用户对GSM移动通信的需求等问题。2.采取的优化方法
--这种因素引起的基站优化可从两个层面进行:
(1)对设在市内高层建筑上基站的优化
毫无疑问,这类基站(一般是指天线离地挂高在30m以上)在GSM建设初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基站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这类基站正面作用越来越小、反面作用越来越突出,它阻碍基站的进一步发展(建设、扩容),特别是给频率复用造成困难。--在对福州市内早期建设在高层建筑物上的一些基姑进行优化时。可采取以下方法:
①如果无线能降高的,就采取降低天线高度的办法,便于在其周围建设新基站,提高频率复用率。例如,目前福州市内的邮电公寓基站由原先天线挂在14层屋面的50mn铁塔上,降到现今14层屋面上(还是太高,优化时应调整到8层外侧墙上)。
②如果无线不能降高或降高很困难的基站,有两种办法:
a.对这些高层站使用的频率重新分配(规划),使之与大部分市内低层基站使用的频率不重复,形成福州市内高层建筑物群覆盖和低层建筑物群覆盖两个层面,例如福州市邮政大厦、江滨等基站可调整为高层覆盖区。
b.由于市内高层站也不能设置太多,那样会浪费宝贵的频率资源,因此对一些多余的基站(特别是市中心、繁华地段的高层基站)则应拆除,像福州市闽江饭店基站就应拆除。
(2)对设在低层建筑物上基站的优化
对这类基站(一般指10层以下民用住宅楼,天线离地挂高在15m~30m之间),如果是基站无线覆盖半径要求控制在500m左右时,这样的无线离地挂高是比较合适的。随着基站小区的不断分裂,小区半径间隔越来越小(已达到300m,甚至更小), 这时就要对天线进行调整。
由于对这类基站进行优化,主要是把基站无线覆盖小区半径控制在一个更小的范围内,因此,通常采用调整无线倾角的办法来加以控制。一方面,调整天线下倾角方法简单、施工方便、周期短,且又能使天线在干扰方向上的增益减小:另一方面无线下倾后,提高了本覆盖区内的信号强度,既改善了本覆盖区的场强,又增加了抗同频干扰的能力,因此能有效地对服务区进行控制。
当通过调整天线倾角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时,就要通过更换小增益天线、调整基站的发射功率,或者降低天线的离地高度等方法来控制小区信号强度。--在实际工程中对天线下倾角调整不是越大越好,这是因为随着天线下倾角的增大,水平方向传播特性图将变成扁平。一般下倾角超过10°,水平方向图就会出现失真。因而天线下倾角在0°~10°之间选择较为合理。
另外,有些厂家在设计天线时,把主瓣与旁瓣交界处的场强值设地成0 dB,且天线内部本身又没有设置下倾角度,为了抑制该0dB场强值落在最想覆盖的基站小区内(造成近距离覆盖效果不好),因而无线下倾角至少也要下倾1°~2°。如果运营商选择这类天线,则天线下倾角建议在1°~10°之间选择为宜。
当然,影响GSM基站通信质量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如智能跳频技术运用的好坏、配套传输和电源质量稳定的情况、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基站通信质量,限于文章的篇幅。这里不再一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