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仍然处于滞后现状,只有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才能进一步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同时有效带动农村人力资源整体开发,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农业农村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我县共有农业技术人才6384人(在职在岗农业专业技术人员76人,农村农业实用人才6308人)。其中,正高级农艺师2人,副高级农艺师5人,中级职称42人,助理农艺师2411人,无职称的3924人;硕士研究生2人,大学本科24人,大学专科351人,中专以下学历6007人。从年龄来看,50岁及以上2225人,36—49岁1631人,35岁及以下1028人。
根据调查分析,我县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有以下特点:
1、人才数量持续增长。两年来,我县专业技术人才数量稳步上升。2013年新增专业技术人员304人,其中,中级3人、初级213人。2014年新增专业技术人员523人,其中,高级2人,中级2人,初级405人。
2、人才结构渐趋合理。我县在岗专业技术人员中的高级、中级、初级职称比例为1:6:344,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到总量的 1.9%;高学历人员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专科以上人员所占比重达到15.3%;年轻化趋势比较明显,45岁以下人员的比重占到41.6%,中青年人员成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主体力量。
3、人才素质明显提升。高层次优秀人才有所增加。高级职称人员7人(其中正高级2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0.2%。
二、农业农村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经验做法、主要成效。近年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在农业农村创新人才的培养、激励和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进一步落实完善农业科技配套政策,为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重视解决农业科技人员职称评定问题,具备高级职称的要积极向上争取职数及时评定;具备中级职称的,积极向人事部门申请增加职数。二是尽快启动并组织实施农村乡土人才工程,使农村中的田专家、土秀才、能工巧匠更好地发挥作用。近年来,先后邀请郝管镇齐屯村倪久元、北三家子街道姜国义等“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介绍他们的典型事例及其取得的经济效益;通过这些工作,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以科技促致富。三是重视解决好农业科技人员的下乡补助、交通工具等具体问题,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在农业科技战线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强化继续教育培训工程,突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坚持“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有用人才,培养后备人才,提高全员素质”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在职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通过送出去培养、请进来讲学、结对子培养等多种形式,不断更新现有 农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培养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养得起的人才队伍。近年来,我县相继聘请我市农科院张振平、李德顺,辽宁省果树研究所王宏、宋哲、于年文,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崔锐、张宇等多位专家现场技术指导实用人才1705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645场次,开展科技宣传咨询140多场次,帮扶培养种植业类农民技术员1950人。抓紧抓好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有计划地安排10—20人去农业大学、辽阳机电学院脱产培训、100人左右去农科院外出进修、500人左右去营口市大石桥、锦州义县外出考察、10余次寒富士苹果栽培技术、大棚蔬菜栽培技术交流等活动,把技术带头人培养与知识创新和农业重点产业开发结合起来,重视培养选拔富有开拓精神的创新人才。
(三)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实施帮扶,促进实用人才快速成长。围绕寒富苹果、花生、红薯、无公害蔬菜等重点产业开发,成立一支由50名中高级职称农技人才组成的巡回服务团,定期开展巡回服务活动。
三、农业农村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农业技术专业人才总量不足。全县现有农业从业人员26.7万人,而农业技术专业人才仅占农业从业人员的0.68%;全县现有耕地面积118万亩,每万亩耕地从事农业技术人员仅15.3人。与农业技术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二是高层次人才数量偏少。我县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偏少,副高以上人才仅占总量的0.38%,特别是领军和拔尖人才较少。三是专业结构不够合理。果树种植、质量检测等专业人才稀缺。四是培养能力不强。由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机制还不够灵活,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开发培养 手段缺乏。五是乡镇农技人才总量不足。目前,乡镇农技人才仅只占农业技术专业人才总量的20.5%,按照乡村农技实际需求,严重不足。
四、农业农村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培训效果。要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经费的投入和扶持,设立专项培训资金,培训要注重实效,广泛开展以村为单位的农民培训工作,根据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地传授科技知识,通过科学示范,让群众看得明,学得会。
(二)落实保障措施,加强农技推广。认真贯彻《农业技术推广法》,财政要逐步增加投入,保障和改善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示范和推广。同时,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业技术推广事业,逐步形成多渠道、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本地特色产业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扶持。
(三)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人才成长。在政策上扶持给予农村实用人才政策倾斜,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办证办照上给予优惠照顾,在土地使用、资金信贷、项目引进等方面给予帮扶,要充分调动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积极性,鼓励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生产。同时加大对现代农业贡献大、技术过硬、影响较大、科技成果突出的农村实用人才的奖励。鼓励科研单位到农村创办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带动广大农民应用科技发展高效农业。推行农民技术职称认定制度,鼓励农村实用人才积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定期选拔一批农村各 类拔尖的优秀实用人才予以表彰和奖励,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广泛宣传优秀实用人才的典型事迹。基层党组织也要关注思想进步、带动作用好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有计划进行重点培养,吸收入党,让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成为党员,让农村党员成为实用人才,使他们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第二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中共###委组织部
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实用技术的实践者、示范者,他们立足家园,活跃农村,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掌握###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现状,近期,###委组织部对全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农村实用人
才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辖_个乡镇、_个街道,__个村,__个社区,全区总人口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万人。近年来,###始终坚持把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建设工作放在解决“三农”问题的突出位置,在“严格选拔、注重培育、激励增效”的思想指导下,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培育力度,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逐步培养了一支有一技之长、懂科学、会技术、善经营、能管理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目前,全区共有农村实用人才____人,占农村总人口的_._。其中,党员人,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农业科技示范户、种养殖大户人,占;初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农村实用人才人,占。主要做法是:
(一)高度重视,创设服务农村实用人才良好的环境。近年来,区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工作,把乡村优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同经济工作、党建工作、科技工作相结合,纳入对乡镇的考核体系中,充分调动各乡镇基层抓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积极性。积极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各类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创办民营科技实体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审批、办证、贷款等方面给与优惠和扶持。优先为农村实用人才安排科技推广项目,无偿提供科技信息和技术扶持。区农业、人事、科技等部门开通了“服务热线”,为农村实用人才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各级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在种子、技术、农用物资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在费用上给与优惠。仅去年,全区就为农村实用人才无偿提供科技术及万册,提供各类技术咨询次,(二)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综合素质。一是集中开展农业实用技术与技能培训。积极争取省委党校、省农业厅政策,先后举办了农村跨世纪干部培训班、本专科学历培训班,绿色证书、农业实用技术、新世纪新农村新科技创新等培训班,培训各类农村实用人才____余人次。二是开展实践指导。通过科技下乡、科技赶集、科技培训的方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户家中,现场分析问题、手把手传授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农户的科技水平。三是组织观摩学习。去年,全区组织批人次农村村干部、科技致富大户到寿光、江阴、华西村等地现场学习经验,启迪思维,开拓视野。参观学习后,许多农民由衷的说:不比不看,沾沾自喜;一看一比,相差万里。四是发展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健全了区、乡、村三级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立了农村实用技术VCD片库,下发了实用技术VCD目录,对农户需要的内容随时刻制,供农户随时点播。
(三)搭建平台,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作用。一是树立典型,发挥辐射作用。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了创评农村党员科技经营示范户活动,加大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育力度,涌现了一批经营有方、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先进典型。在全区树立户种植、养殖、加工等示范户典型。##村**,为了增强自己的说服力,更好地带动村民致富,自筹资金__多万元,搞煤炭经营,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有__户农民成了种植、养殖大户,有__户个体经营户年经营性收入在__万元以上。二是建基地,发挥示范作用。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领衔创业和开展科技承包,同##农业大学合作引进、推广___余个新优特农作物品种,其中,##等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实用人才示范作用进一步增强。三是依托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带动作用。全区培育发展了**等__家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实现农户与集体共赢。孟庄镇龚庄村黄花菜协会,为会员提供培训、新品种推广、技术指导等服务,既促进了黄花菜产业的发展,又为村集体年增加收入_万多元。
二、存在的问题尽管在加快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中,我们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初步培养出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为乡村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来看,我区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_、农村实用型人才的管理服务不到位。我区农村实用型人才,分布面很广,普通农民多,多为分散型作业,给人才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虽然我们采取一些措施,把全区农村实用型人才按技术种类分为种植、养殖、加工、等六大类,建立区、乡、村三级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做到区有人才库,乡、村有名册等。但这些做法只是停留在宏观上的引导,提要求多,提供服务少,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模式,服务也相对滞后。
_、农村实用人才培育上力度不大。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实
第三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中国共产党###委组织部
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实用技术的实践者、示范者,他们立足家园,活跃农村,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掌握###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现状,近期,###委组织部对全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辖_个乡镇、_个街道,__个村,__个社区,全区总人口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万人。近年来,###始终坚持把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建设工作放在解决“三农”问题的突出位置,在“严格选拔、注重培育、激励增效”的思想指导下,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培育力度,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逐步培养了一支有一技之长、懂科学、会技术、善经营、能管理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目前,全区共有农村实用人才____人,占农村总人口的_._%。其中,党员人,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农业科技示范户、种养殖大户人,占%;初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农村实用人才人,占%。主要做法是:
(一)高度重视,创设服务农村实用人才良好的环境。近年来,区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工作,把乡村优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同经济工作、党建工作、科技工作相结合,纳入对乡镇的考核体系中,充分调动各乡镇基层抓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积极性。积极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各类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创办民营科技实体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审批、办证、贷款等方面给与优惠和扶持。优先为农村实用人才安排科技推广项目,无偿提供科技信息和技术扶持。区农业、人事、科技等部门开通了“服务热线”,为农村实用人才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各级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在种子、技术、农用物资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在费用上给与优惠。仅去年,全区就为农村实用人才无偿提供科技术及万册,提供各类技术咨询次,(二)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综合素质。一是集中开展农业实用技术与技能培训。积极争取省委党校、省农业厅政策,先后举办了农村跨世纪干部培训班、本专科学历培训班,绿色证书、农业实用技术、新世纪新农村新科技创新等培训班,培训各类农村实用人才____余人次。二是开展实践指导。通过科技下乡、科技赶集、科技培训的方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户家中,现场分析问题、手把手传授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农户的科技水平。三是组织观摩学习。去年,全区组织批人次农村村干部、科技致富大户到寿光、江阴、华西村等地现场学习经验,启迪思维,开拓视野。参观学习后,许多农民由衷的说:不比不看,沾沾自喜;一看一比,相差万里。四是发展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健全了区、乡、村三级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立了农村实用技术VCD片库,下发了实用技术VCD目录,对农户需要的内容随时刻制,供农户随时点播。
(三)搭建平台,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作用。一是树立典型,发挥辐射作用。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了创评农村党员科技经营示范户活动,加大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育力度,涌现了一批经营有方、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先进典型。在全区树立户种植、养殖、加工等示范户典型。##村**,为了增强自己的说服力,更好地带动村民致富,自筹资金__多万元,搞煤炭经营,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有__户农民成了种植、养殖大户,有__户个体经营户年经营性收入在__万元以上。二是建基地,发挥示范作用。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领衔创业和开展科技承包,同##农业大学合作引进、推广___余个新优特农作物品种,其中,##等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实用人才示范作用进一步增强。三是依托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带动作用。全区培育发展了**等__家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实现农户与集体共赢。孟庄镇龚庄村黄花菜协会,为会员提供培训、新品种推广、技术指导等服务,既促进了黄花菜产业的发展,又为村集体年增加收入_万多元。
二、存在的问题尽管在加快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中,我们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初步培养出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为乡村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来看,我区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_、农村实用型人才的管理服务不到位。我区农村实用型人才,分布面很广,普通农民多,多为分散型作业,给人才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虽然我们采取一些措施,把全区农村实用型人才按技术种类分为种植、养殖、加工、等六大类,建立区、乡、村三级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做到区有人才库,乡、村有名册等。但这些做法只是停留在宏观上的引导,提要求多,提供服务少,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模式,服务也相对滞后。
_、农村实用人才培育上力度不大。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实用人才大多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靠的是十年、几十年的实践积累,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不高,绝大多数为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水平,且从事专业杂乱,技术种类繁多,培训专业的设置很难适应实用人才培训的需要,致使对实用人才的培训工作举步维艰,只能停留在对种植、养殖等带有共性专业的培训上。而对企业经营、农村经纪人、信息技术等方面培训力度仍不够大。
_、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有待加强。由于农村实用人才观念落后,普遍存有小农经济思想,等、靠、要思想,影响着实用人才整体作用的发挥。部分实用人才在参加结对帮扶致富、领富带富方面积
极性、主动性不强,帮扶中也仅局限在“亲帮亲”上,真正起作用的实用人才还只是占少数,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不够普遍。
三、主要措施及对策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是一个地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力量。他们熟悉本地经济发展情况,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能较好地适应本地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是实施科技兴农的带头人。因此,要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就必须在管理、培养、激励上下功夫。
_、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强化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在管理。要成立农村实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区、乡、村三级管理网络,形成区委组织部门牵头,人事、农业、科协、教育等部门各司其职,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具体抓落实的管理模式,切实把农村实用人才纳入全区人才队伍的管理之中。要加强制度管理,坚持和完善建档造册、走访联系、交心座谈、领导挂点等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_、完善培育机制,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素质。农村实用人才土生土长,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知识水平、技术水准、业务素质等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影响着实用人才的持续发展。因此,要把工作重点放在以提高实用人才整体素质为主的服务上,将实用人才的培育纳入农村党员干部整体培训规划之中,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要充分发挥区乡两级党校和区、乡村三级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阵地作用,大力推进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定期组织实用人才集中培训,进行政策、实用科技知识的理论辅导,提高素养。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实用人才走出家门与外界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开阔视野。要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各类专家上门服务、辅导,适时传播新技术、新知识。要围绕产业基地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在农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使农村实用人才不断更新、充实和深化,进一步提高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
_、完善激励机制,增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活力。一是政治上激励。鼓励农村实用型人才投身“双争双创”活动,在生产信息、生产用地、生产资金、生产品种、生产技术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和技术倾斜和扶持,为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帮助农村实用型人才把产业做大做强。对那些年纪轻、技术素质较高的农村实用型人才,重点培养,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之中,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转变,提高村组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为农村实用型人才作用的发挥搭建舞台,提供用武之地。二是待遇上激励。建立农村实用型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把农村实用型人才的选拔同其职称评定结合,逐步把实用人才纳入乡镇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范围,使昔日“土专家”、“田秀才”有名有份,并落实相应的待遇,规定权力和义务,增强其责任感。三是荣誉上激励。积极开展农村实用型人才“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村党员科技经营示范户”等创评活动,树立好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加大对优秀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奖励、表彰力度,扩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其荣誉感,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爱护和重视,激发农村实用人才报效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第四篇:凤凰县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凤凰县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为配合做好我县人才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凤凰县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情况,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遵照县委组织部的指示,我们对全县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专项调研,我们通过召开科技特派员人才座谈会、个别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广泛收集了乡镇、村和部分农民、企业负责人以及科技特派员对全县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主要做法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希望有关部门在吸引、留住科技特派员人才方面采取的措施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
本报告通过对近年来凤凰县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概述,总体评价了我县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成效。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未来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研究提出了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发展目标、重点建设领域以及保障实现规划目标的若干对策措施,为我县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的编制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一、我县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一)科技特派员人才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科技特派员人才作为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不断改善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条件,抓 好科技特派员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各环节工作,搭建科技特派员人才创业创新创效平台,有力地推动了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建设。
2006年以来,我县共选派省州县乡四级特派员302名,其中省州派名,县派名,乡土科技特派员。2010年我县共选派科技特派员93名,其中省派8名,占8.6%,州派3名,占3.2%,县派9名,占9.7%,县派法人特派员3名,占3.2%,乡土科技特派员70名,占75.3%。1、2010年省州派科技特派员人才基本情况
从学历结构上看,在2010年省州派科技特派员人才中,博士2人,占18.2%;硕士4人,占36.4%;本科生4人,占36.4%;大专1人,占9.1%。
从职称结构上看,在2010年省州派科技特派员人才中,高级职称4人,占36.4%;中级职称6人,占54.5%;初级职称1人,占9.1%。
从年龄分布看,在2010年省州派科技特派员人才中,35岁以下的4人,占36.4%;36至45岁的4人,占36.4%;46至55岁的2人,占18.1%;55岁以上的1人,占9.1%。2、2010年县派科技特派员人才基本情况
从学历结构上看,在2010年县派科技特派员人才中,本科2人,占22.2%;大专生4人,占44.5%;中专生2人,占22.2%。
从职称结构上看,在2010年县派科技特派员人才中,高级职称1人,占11.1%;中级职称6人,占66.7%;初级职称1人,占11.1%,无职称1人,占11.1%。从年龄分布看,在2010年县派科技特派员人才中,35岁以下的3人,占33.3%;36至45岁的5人,占55.6%;46至55岁的1人,占11.1%。
3、乡土科技特派员基本情况
从学历结构上看,在2010年乡土科技特派员人才中,中专生6人,占8.6%;高中生15人,占21.4%;初中生49人,占70%。
从职称结构上看,在2010年乡土科技特派员人才中,农民技师10人,占14.3%;技术员32人,占45.7%。
从年龄分布看,在2010年乡土科技特派员人才中,35岁以下的15人,占21.4%;36至45岁的44人,占62.9%;46至55岁的7人,占10%;55岁以上的4人,占5.7%。
(二)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的特点
我县的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具有以下5个特点:
1、从性别上看,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中男性多于女性。在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90人中,男性84人,占科技特派员的93.3%。
2、从职称分布上看,省州县派的中级占很大比重,高级职称人员较少,仅有5人,占省州县派科技特派员人才的25%,尤其在县派科技特派员中表现更为突出,仅有1名副高职称人员。
3、从岗位分布上看,我县科技特派员人才多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相对缺乏,省州县派的科技特派员中仅有刘永洁一人可以算是管理人才。
4、从行业分布上看,我县科技特派员人才大多数集中在农牧类,其他行业较少,特别是派驻企业科技特派员少,仅有派驻果果三农的欧阳辉一人。
5、从发挥的效果上看,我县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多,与企业和个人建立利益共同体少,在省派科技特派员中仅有欧阳辉同果果三农签定有技术研发协议,州县派科技特派员建有经济实体的也不到30%。
二、我县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效及主要做法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1、壮大了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通过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实施,我县科技特派员队伍日益扩大,从2006年的8名发展到现在的93名。
2、实现了高学历人才与实用人才的有机结合。从高校及高级别单位选派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到地方与当地实用人才上下联动,共同从事科技特派员工作,为地方实用人才弥补了知识上的不足。
3、促进了我县人才培训和人才培养。省州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优势开展培训,为我县培养大量的骨干人才和实用技术能人,推动了我县农业技术和医疗卫生技术队伍人才的发展。
4、建立了法人科技特派员队伍。将具有法人资格,从事医疗卫生的单位法人,整体列为科技特派员是一种创新。我县把医疗水平较高、技术力量较为雄厚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作为法人科技特派员吸收进来。法人科技特派员的加入,对乡镇卫生院的人才培养、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经济收入的提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派驻腊尔山医院的法人科技特派员县人民医院,在下派期间共为该院培训人员 名,赠送设备 台,通过对该院的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帮扶,使该院的年总收入由 元提高到 元。
5、从乡土人才中挖掘和培育了一批乡土科技特派员。2007年,我县在全州率先实施“将乡土人才纳入科技特派员队伍管理”试点工作,出台了《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服务新农村的意见》,明确规定“对于特别优秀的乡土人才,将其纳入科技特派员管理,可优先参加有关培训,优先得到项目、技术和资金支持,依法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和个人财产。”,四年来我县从全县各类“土专家”、“田秀才”、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中有针对性地聘任 名乡土人才纳入科技特派员队伍管理。这些乡土科技特派员大力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培育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不仅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辟了新的途径,还有效地带动了一大批种养能手和种植大户,增强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后劲。
(二)主要作法
1、加强组织领导,为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建设提供良好环境 县委、县政府把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狠抓不放,作为执政为民的“民心工程” 狠抓不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三农”的“民利工程”狠抓不放。一是成立了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我县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副组长,县委、县政府主要工作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科技特派员工作协调小组,并从 科技、卫生等部门抽调得力干部集中办公,成立了凤凰县科技特派员协调办公室,具体负责科技特派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我县还制定了科技特派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县委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到科技特派员驻地看望和了解科技特派员工作、生活情况,研究解决科技特派员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乡镇把科技特派员工作纳入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指派副乡(镇)长和1-2名干部具体抓,并相应建立了工作站。二是出台了推进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优惠政策。科技特派员的原有职务、待遇、编制在下派期间完全保留,不影响职称评定、调资和职务晋升;在机构改革中,不列入精减分流人员之列;对科技特派员申报的开发项目,要求相关部门优先予以支持;对科技特派员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晋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通过年终综合考核,对业绩突出的优秀科技特派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并向有关部门进行推介。三是积极为科技特派员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县人民医院为派驻在该院的省医卫特派员每人每月提供700元生活补助;阿拉医院为省派医卫特派员每人每月提供300元食宿补贴和100元电话费。县派科技特派员在工作服务期间每月另外发放特派员交通食宿补助120元。此外,每个乡镇为农业科技特派员配备了一名农技员作为联络员,每个卫生院安排了2名医务骨干力量作为医卫科技特派员的助手。
2、坚持供需对接,保证选派质量
我县对科技特派员实行双向选择,根据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由科技特派员需求单位填写《科技产业大户情 况摸底表》、《科技特派员需求对接表》等表格,包括科技特派员需求单位的基本情况、产业发展项目、需要科技特派员类型、利益共享办法等情况,然后由县科特办同省、州科特办衔接,争取下派合适的科技特派员。几年来,从省人民医院、湘雅附二医院选派陈建林、丁健等位医学专家教授,对口服务我县的卫生事业;从省、州农业科技部门选派王仁才、龙宪军等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对口服务我县农村产业的发展。总体看来,省、州级特派员的熟悉领域和我区的产业发展联系十分紧密,服务的针对性非常强,发挥了很好的技术指导和支撑作用。
县级科技特派员选派方面,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有关要求,县科特办多次深入基层调查摸底,掌握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和专业村、专业户、示范点对技术和人才需求的意见,并通过单位推荐,个人自愿报名和需求方提出申请等程序,降低门槛,扩大专家技术人员的遴选面,面向农业、林业、畜牧等单位广泛征集志愿者报名,激励有事业心、想做事、能做事的人员参与进来,努力实现人力资源供给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合理配臵。
3、突出项目支撑,提高服务效果
把支持科技特派员争取和实施科技项目作为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抓手。据统计,2005年—2009年,我县农业科技特派员实施科技开发项目 个,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个,引进新品种个,项目总投入万元,实现利润万元,培养科技示范户户,带动发展示范面积万亩,带动农户万户共万人;此外,省、州、县、乡四级科技特 派员通过项目的实施共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90期,发放各类资料6万多份,赠送实用技术光碟600张。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使我县在水稻、水果、蔬菜、林果种植和蛋鸡养殖、网箱养鱼等方面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有效的提升了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的服务水平。
4、整合资金投入,为科技特派员提供创业的坚强后盾。为了切实保证科技特派员开展工作的资金需求,我们把多项资金捆绑起来,设立科技特派员工作专项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几年来,从县财政列支科技特派员工作专项经费 万元,主要用于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的建设。并要求发改、科技、卫生、农业、扶贫开发等县直部门从各自项目经费中切块,以每年不少于8万元的资金,打捆设臵科技特派员创业基金,使科技特派员创业基金达到每年50万元,并积极协调农村信用合作社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小额贷款业务,用于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
三、我县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矛盾
虽然我县在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我县基础薄弱,不具地缘、环境、待遇优势,加之观念还比较落后保守,自身体制机制不活、办法不多、投入不足,科技特派员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特派员人才人才无论在数量还是素质、结构还是分布,都与我县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目标要求极不相适应,与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周边县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县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建设还存 8 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服务类型不完善、人员不稳定、专业知识不能充分发挥等突出问题。
一是总量偏少。我县现有 个行政村,家乡镇卫生院,每年下派几十名科技特派员,平均个村才一个科技特派员,家乡镇卫生院才一个科技特派员,数量明显偏少,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科技特派员更是少的可怜,只有5名,只占科技特派员队伍的5.3%。我县对科技特派员的需求数量不断增大与现有科技特派员的数量偏少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二是结构不合理。2010年全县共选派科技特派员93名,83%集中在农牧类,而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仅拥有1名科技特派员,仅占1%;在全县93个科技特派员人才中, 卫生科技特派员人才5人,农业科技特派员人才77人,文化教育类科技特派员人才4,企业技术研发类科技特派员人才1人。
三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意识不强,服务类型不完善。科技特派员通过有偿服务取得收益,是科技特派员“特”字的体现,可以调动双方的积极性,有偿和收益对一个人产生的激励作用是内在的,是最基本的工作诱发因素,而我县目前科技特派员有偿服务不到全部服务的10%,有收益的科技特派员不到20%,科技特派员的收益人数过低会导致对科技特派员的选派产生阻力,容易产生走过场和形式化倾向,由于无收益,科技特派员不能与派驻单位和农户共担风险,更不能实现利益共享,造成大多数科技特派员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意识不 9 强,有的甚至把科技特派员工作雷同于机关工作,难以建成经济共同体,产生不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规模效应。
四是人员不稳定。科技特派员数量虽然逐年有所增加,但下派时间较短,科技特派员目前的派驻时间一般为1年,最多者也只有2年,这样导致项目实施不到一半,派驻点上就换了人,导致了科技特派员的“应付”思想。
五是缺乏有效激励机制。近年来,虽然我县针对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建设出台了一些激励措施,但与其他地区相比,总体上仍有较大差距,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
六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按照科技特派员的相关规定,科技特派员在服务期内要住乡入村,与原单位工作脱钩。但是在实际实施中绝大多数的科技特派员都仍然继续担负着原来的工作任务,对科技特派的工作任务只能实行“走读制”,有时间时到派驻点去开展一下工作,有的甚至一年只到派驻点几次,投入时间和精力有限,同时由于各单位的切块资金难以到位,导致项目的引导资金太少,到位时间太迟,而且由于基层条件限制,一些基本科研和工作设施严重缺乏,这些因素使他们的专业知识不能充分施展,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四、制约我县科技特派员人才队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及分析研究,制约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有关人才的政策、工作环境、科研氛围、生活福利等几个方面:
1、缺乏相应的利益激励机制,聘请引进科技特派员人才,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科技特派员人才难;
2、科技特派员人才选派、培养体系不完善;
3、科技开发项目缺乏资金保障,致使科技特派员申报的项目支持的力度较小或没有,这样严重影响科技特派员将科学研究与产业化生产的密切结合,使科特派工作与自身科研工作相脱离,限制了科技特派员自身优势的发挥,也易丧失积极性;
4、科技特派员人才待遇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的实际工作环境较为艰苦,依据他们工作性质的复杂、困难和高责任的特点,应该给予他们在工资福利、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然而他们的工资福利与下派前无异;所做的工作不能在派出单位的年终业绩考评、工作量计算等方面受到肯定,不能在职称评定、科研项目中享受支持优先,严重打击了科技特派员积极性;
5、上下联动机制不健全,省、州、县科技特派员相互脱节,科技特派员没有形成技术团体,力量比较松散,不能产生大的效果,导致科技特派员积极性不高;
6、工作平台不完善,缺少发挥才能的载体,科技特派员人才的施展空间不足。
五、今后我县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营造良好环境
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强力推动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强力推动科技特派制度,把科技特派员工作上升到战略高度,要建立可行的领导组织,出台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为科技特派员开展工作保驾护航。逐步建立科技特派员的政策支撑体系,营造政府引导、依靠市场、创新机制、服务经济、科技特派员与派驻单位共赢的创业环境。
(二)坚持双向选择,不断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
一是进一步落实科技特派员派选制度。坚持双向选择的原则,坚决把好选派关。要注重选派质量,真正实现供需对接。每年精选一批、调整一批,切实把那些政治思想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科技人员充实到科技特派员队伍中来。二是延长科技特派员的下派时间,树立科技特派员的扎根思想,变短期下乡为长期入驻,避免短平快,求量不求质的弊病。三是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扩展科技特派员的选派范围,进一步增加凤凰农业产业化和旅游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如企业技术研发、市场营销、旅游策划与宣传等方面的相关人才。四是注重法人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高级别医院等人才密集、设备先进、信息灵通的优势,实行“高位嫁接”,不断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水平。五是加强对乡土科技特派员选派的管理,确保能把真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热心公益事业的乡土人才充实到科技特派员队伍中来,建立一支思想观念新、生产技术好、能够留得住的农民科技特派员队伍。
(三)完善激励机制,调动科技特派员工作积极性
一是继续探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长效机制,建议制定出台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与派驻单位或农民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的具体办法,对建立利益共同体的科技特派员给予奖励,让他们与派驻单位或农民产生长期的合作关系,避免因短期无偿服务而产生走过场的“短 时效应”。二是给予科技特派员在职称评定方面的优惠,凡在科技特派员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专业技术人员,如符合所晋升相关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条件,适当放宽对外语、论文的要求。科技特派员的日常学习、培训可记入继续教育学时。三是对在服务期间取得突出成果的科技特派员,要给予完成项目奖励或者下派期间上浮工资等奖励政策;四是要完善法律程序,对相应的工作行为制定出相应的合法的合理的规范、工作流程,解决科技特派员的后顾之忧。五是强化措施,确保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充分调动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积极性,逐步将科技特派员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的轨道。
(四)坚持多渠道筹资,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
一是在财政上要给予一定的支持,每年列出必要的经费以保障开展培训、日常管理、补助、奖励等工作资金。二是鼓励科技特派员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用于项目实施,制定出科技特派员向上争取资金的优惠政策。三是各相关单位要为科技特派员发挥才能搭建平台,在项目上向科技特派员倾斜,对科技特派员申报的项目要优先支持,每年要拿出一定比例的项目经费来支持科技特派员的项目实施。各部门的项目经费要进行集中投入,有效提升项目资金运作的整体效益。
(五)完善上下联动机制,组建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
建立省科技特派员,与州、县科技特派员及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的上下联动制度,促进我县主导产业的发展。打破目前科技特派员以单位为中心的模式,以专业技术服务方向为中心,以凤凰县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中心目标,由政府牵头,针对产业发展需要聘请该专业 的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为首席科技特派员,组建由首席科技特派员领军、以州级科技特派员为骨干、以县级科技特派员为主力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涵盖种植、食品加工、医药中间体提取加工等领域,打造一个产业服务链条。
(六)创新科技特派员的能力建设机制。
要将科技特派员的能力建设作为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建设的主题,加大能力建设投入,提高科技特派员整体素质。要切实抓好科技特派员的培训工作,围绕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培养一专多能的专业技术人才。一是要注重知识更新。定期请科研院所的专家为科技特派员举办知识讲座,不断丰富科技特派员的专业技术知识。二是要进行相互交流,通过召开汇报会、现场观摩会、加强科技特派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学习。三是组织考察学习。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水平相对较低的科技特派员到发达地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去进修或参观学习,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提高科技特派员的创新能力和超前意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第五篇:农村牧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牧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
告
农村牧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2007-12-12 17:01:5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农村牧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农村牧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2)农村牧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掌握我镇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根据旗人事局的安排部署,我们安排专人,对全镇农村人才队伍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层人才队伍现状
全镇现有干部50名。(包括司法)其中:女14名,占28;大学及以上文化
程度的16名,占31,大专程度的20名,占40,中专以下程度的14名,占28,;30岁及以下的6名,占12,31岁至40岁的28名,占56,41-50岁的16名,占32,平均年龄岁。
镇干部中,共有副科级以上干部18名(包括司法)。其中:女1名,占;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7名,占,大专程度的9名,占50,中专程度的2名,占,35岁及以下的3名,占,平均年龄41岁。
二、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和做法
镇干部工作的岗位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对象是农民群众,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最前沿执行者,是党在农村各项工作任务的最终落实者。镇干部队伍的思想、组织建设及工作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党在农民心中的形象,直接影响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是事关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大事。我镇一贯重视农村基层
干部队伍的建设,近年来,通过教育培训、优化结构、竞争上岗等措施,使乡镇干部队伍成为全镇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军力量。
1、优化乡镇领导班子结构,提高工作能力。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加强镇领导班子建设,镇干部实现“四化”目标,镇党政领导班子中,35岁以下干部共3名,占%。目前全镇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3岁;大专以上学历的9名,占100。
2、加大干部培训力度,提高乡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大规模培训乡镇干部。镇党委积极鼓励干部通过党校和自学等方式提高学历,先后有42名乡镇干部通过参加党校学习和自学取得大专或大学学历。同时及时组织干部参加上级举办的政策理论、法律知识等各项培训,截止目前,全镇干部共参加各类理论培训班6次,培训乡镇干部50余人次;举办科技知识培训班13期,培训乡镇干部60余
人次;为开拓基层干部的眼界和思路,尽可能创造外出学习、培训、参观的条件。积极选送乡镇干部参加市级以上有关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今年,我们选派3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到华西村参观、考察、学习,开拓视野,提高素质。有力地促进了本镇的工作。
4、把镇干部放到合适的岗位,激发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我镇特别注重镇干部的使用,把理论素质较高,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群众认可的干部放在重要的岗位,真正让干部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有的镇干部对新形势下乡镇工作的机遇和挑战认识不清,本位主义严重,跳不出吃“财政饭”、拿“固定工资”的束缚;有的干部工作方式上仍习惯于过去的“大包大揽”,对服务意识认识模糊,放不下架子。
有的乡镇干部心态不够端正,部分所学专业不能对口,自认英雄无用武之地,工作不安心,厌倦农村工作,创新意识不够。
2、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由于工作需要,乡镇部分机构职能上划,导致乡镇职能削弱,增加了协调难度;乡镇干部进出不畅,干部分布不合理,虽然加大了乡镇领导干部交流力度,但一般干部交流出口不畅,干部长期工作在固定的区域,造成思想僵化,工作无动力、无激情,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
3、条件所限引进人才难。全镇每年考出去的大学本科生很多,但真正回当地工作的却寥寥无几。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缓慢难留住人。由于我们属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环境较为艰苦,面对沿海发达地区工资收入高、工作和生活条件优等各种诱惑力,“孔雀东南飞”现象较为突出。而激励机制跟不上也难吸引人。由于我们经济基础薄弱,一些国家出台的政策性“津补贴”很难到位,加
上同一地区行业、部门、单位之间执行的工资标准差距较大,乡镇财政紧张,福利待遇低,有时工资不能按时发放,挫伤了基层人才的积极性,导致了基层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差。
四、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考虑与打算
1、要坚持不懈地抓培训,全面提高镇干部的素质。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全面提高镇干部的整体素质。在内容上,一是要突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培训,破除封闭保守的小农经济思想和长期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思维定势。二是突出业务能力的培训,重点抓好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努力提高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要突出思想作风建设,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在形式上,将组织培训、党校学习同坚持过组织生活、自学、实践锻炼相结合,将学习理
农
村牧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