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 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在查处经济案件工作中加强协作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04:2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安部 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在查处经济案件工作中加强协作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安部 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在查处经济案件工作中加强协作的通知》。

第一篇:公安部 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在查处经济案件工作中加强协作的通知

公安部 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在查处经济案件工作中加强协作的通知》

2005-5-23 8:32:15

二00五年四月十五日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4月15日,公安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在查处经济案件工作中加强协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的正式印发,为财政部门、注册会计师协会、资产评估师协会与公安机关经济侦察部门在有关经济案件以及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涉案问题处理上加强协作,建立相应协作机制,严格依法办案,慎用强制措施,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宏观指导。2002年以来,由于公安机关加大了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和打击力度,各地公安机关对有关注册会计师等中介机构人员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日渐增多,强制措施手段运用过多或不当,对事务所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此,中注协紧急组织专题调研,加大与公安机关经济侦查部门的协调力度,先后多次走访公安部经济侦查部门,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10余次,协调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得到了公安部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理解,积极支持中注协在组织、协调通知出台方面开展工作。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特别是在公安部经济侦查局的积极推动和努力下,最终促成了通知的正式下发。

该通知的印发,为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在经济案件中的司法会计鉴证、司法评估工作中的作用,减少行政指定行为,减少不必要的行政许可事项,减少不适当的强制措施,加强司法会计、司法评估工作,加强两部门特别是经济侦查部门在经济案件查处中与行业协会在司法会计、司法评估工作方面协作和交流,推动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在两个领域建立执业规范,规范执业行为,降低执业风险,适应公安机关经济侦查部门查处有关经济案件的专业判断需要,确保在查处涉及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经济案件中准确地界定执业责任,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和规范作用。

附:公安部财政部《关于在查处经济案件工作中加强协作的通知》

公安部财政部

关于在查处经济犯罪案件工作中 加强协作的通知

(公通字【2005】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财务局:

为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财政部门在查处经济犯罪案件工作中的协作配合,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和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查处经济犯罪案件中的作用,准确打击和有效预防经济犯罪,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与财政部会计司、监督检查局、企业司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沟通、协调查处经济犯罪案件中的协作事宜,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通报相关工作情况及新出台的规章制度,协调解决查处经济犯罪案件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探讨预防和打击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中违法犯罪的对策等。省级公安机关与财政部门可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

二、建立信息交换制度和案件线索移送制度

各地公安机关在侦办经济犯罪案件或其他案件中发现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的,除有碍侦查外,应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同级财政主管部门和注册会计师协会、资产评估协会。各地财政部门发现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或委托方涉嫌经济犯罪的,要依照《刑法》、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及本通知有关要求,及时将有关线索移送同级公安机关。各地注册会计师协会、资产评估协会发现的相关经济犯罪动态信息,应及时通报同级公安机关。

各地公安机关查处的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涉嫌经济犯罪案件,应层报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备案。各地财政部门、注册会计师协会、资产评估协会对本地发生的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分别报财政部会计司、监督检查局、企业司、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备案。

三、建立专业技术鉴定机制

鉴于会计、审计、评估等业务专业性较强,为有利于公安机关对案件事实准确定性,公安部与财政部协商建立相应的专业技术鉴定机制,具体工作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承办,设立专家库,根据公安机关或当事人的委托,从专家库中抽选人员组成专业技术鉴定小组,对有关经济案件中的相关专业问题提供鉴定意见。有关鉴定工作规则另行制定。省级公安机关和财政部门可以建立相应的专业技术鉴定机制。

四、加强司法审计、司法评估工作

针对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部门在办理部分经济犯罪案件中需要开展司法审计、司法评估工作的现状,各地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部门可与注册会计师协会、资产评估协会协商,加强司法审计、司法评估的相关专业培训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应加强对司法审计、司法评估工作的研究,结合行业特点和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部门的要求,制定相关的专业标准。

五、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部门和协会各自的优势,积极开展双向业务培训

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部门和注册会计师协会、资产评估协会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和优势,利用研讨、讲座、培训班、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相互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加强对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部门办案人员的经济、财政、财务会计及评估知识的培训和对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法律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六、严格依法办案

各地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部门在查处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涉嫌经济犯罪案件中,要严格依法办案,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惩处,不得以罚代刑。要充分考虑两个行业的专业特点,严格把握罪与非罪的界限,在未获取确切证据前对从业人员慎用强制措施,做到既打击行业中存在的经济犯罪行为,又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物价局关于 在查处经济违法案件中加强

【发布单位】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物价局 【发布文号】[86]工商169号 【发布日期】1986-08-04 【生效日期】1986-08-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物价局关于

在查处经济违法案件中加强协作配合的联合通知

([86]工商16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重庆、武汉、沈阳、大连、哈尔滨、广州、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物价局:

为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物价检查机关在查处经济违法案件中的协作配合,更有效地发挥经济监督职能作用,现就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一、对按现行工商行政管理法规、规章或物价政策、法规均可查处的经济违法案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物价检查机关谁先检查谁处理,另一方不中途插手或重复处理。

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物价检查机关查处的案件,需要另一方协助时,另一方要在本部门职权范围内积极配合或协同办案。

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检查发现违反物价政策、法规的问题,或物价检查机关检查发现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规章的问题,都要加强联系,主动互通情况或提供线索,搞好协作配合,以利于经济违法案件的及时查处。

一九八六年八月四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浅谈在案件调查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查处

浅谈在案件调查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查处

新闻来源:培训处

发布时间:2010-04-14 浏览量:525次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案件检查工作,通俗又简称为办案,是指通过对案件线索进行输理、调查、核实、取证等项程序,达到查明案件真相并提出处理意见的全部过程。

案件检查工作又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社会敏感性较强的一项严谨而又复杂的工作,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经济体之间的业务往来日趋频繁,推动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向外延伸,一些人受拜金主义的影响,在利益的驱动下,视党纪政纪与国法而不顾,铤而走险去触摸这一高压线,引发违法违纪案件日趋增多,促使案件检查工作介入.如何优质高效地办好每一起案件,彻底铲除腐败这一丑恶现象的发生和蔓延,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这也是摆在案件检查人员的一个现实课题.对此,我认为,在强化办案的同时,应注意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一、强化对案件调查工作的初查意识

初查工作是案件启动的开始和必经之路,能否正确的把握住这一重要环节,是确定举报问题是否存在,又是决定案件立案与否的关键.对此,做好案前准备工作,为初查工作的开篇布局奠定基础。

首先,要根据每个案件的类型、性质、难易程度,区别对待,做到了如指掌、心中有数.有针对性的成立专案组或抽调对案情中涉及的相关工作有一定经验的工作人员.同时要注意把有实际经验的人员和办案骨干,特别是对被调查对象从事的行业环境比较熟悉的同志确定为主办人.如果涉及经济方面问题的案件,最好选派懂财务知识人员参加,以便查帐。如牵扯到女同志谈话,最好有女同志参加,等等。

其次,选准案件初查的切入点。每起案件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案件线索不同、反映的内容也不同,有的比较单一,查起来就容易些,有的头绪诸多零乱、案情错综复杂,查起来就相对难些,面对后者类型的案件,调查人员不可能将全部线索同时纳入到初查视线范围,需要认真分析、研究对策、精心策划.抓住问题的关键,按照轻重缓急、难易程度进行输理、筛选、排队.注意从案件线索中的细微之处发现问题的核心点,确定最佳初查工作方案,切不可千篇一律.再次,摸清被调查人的自然概况。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这里”知己”固然重要,他能体现出自身在办理案件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但二者相比而言,我认为”知彼”就显得比”知己”更为重要,初查工作犹如上战场打仗,仅仅是拉开了战役的序幕,如果”战”前缺乏周密计划、甚至不了解对方的实力概况,就想把仗打赢,恐怕只能是一相情愿、纸上谈兵的空话。

因此,初查时,最大限度的掌握被调查人的相关信息,这里所指的信息包括被调查人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兴趣爱好、家庭成员、社会背景等等,为初查工作的开端奠定必要条件,一旦时机成熟要及时确定涉案目标,抓住问题关键点和薄弱环节作为初查工作重点,快速出击,以防止案件相关人员串通,影响初查效果。

二、强化对案件调查工作的取证意识。

证据是突破案件的关键,证据是证明事实真相的写照,证据是揭露违纪人员的有利武器,证据是查办案件的“生命线”。收集证据是案件检查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提高办案质量的根本保证。这里所指的证据包括证人证言、书证物证、勘察笔录、视听资料、鉴定结论、被调查人交代材料等。

强化取证意识要注意从抓信息开始、把握住时机。收集证据时要及时准确,凡完整的证据材料都离不开以下几个要素,即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情节、手段、人物以及造成的后果等等,证据取得到位与否是直接影响案件定性和处理的关键,如果证据不可靠,宁可弃之也决不可滥用,使用不可靠证据会导致弄巧成拙,甚至会给查办案件工作带来被动,同时部门信誉也将受到影响,还会给事后的核查工作带来阻力等等。

收集证据要严谨细致,深入浅出,哪怕是一本账、一页凭证、甚至一张纸条都要认真过目,注意从蛛丝马迹之中发现证据,在细微环节中获取证据。注意证据的时效性,防止证据的灭失。切不可因忽视而弃之,导致错过取证时机。收集证据要坚持实事求是,确保证据的真实性,收集证据时切忌带有偏见性,既要注意收集被调查对象的违纪证据,同时也要注意收集和澄清与被调查对象无错证据。

三、强化对案件调查工作的攻心意识

对被调查对象采取攻心策略是案件检查人员查办案件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其运用的如何,将直接影响案件的因果关系。案件检查人员,通常采取谈话的方式取证是办案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在掌握被调查对象违纪事实的前提下,恰当把握时机,充分运用谈话技巧是突破案件的关键,也是击破被调查对象“心理”防线的有力手段。

首先要掌握被调查对象的个性特点。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性格差异大致分为具有“内向型”和“外向型”,具有“内向型”的人沉默寡言,不轻易将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向外流露,因此这种人的心理不好让人掌握。反之“外向型”的人讲话滔滔不决,语言表达能力一般比较强,甚至无理也能狡辩三分,这种人心理相对来说比较好掌握,但切记不要进入这种人言语误区,不要被这种人的狡辩思维“带着走”。总之,不管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其共性是一致的,都存在一种侥幸、畏惧、顾及、对抗和避重就轻蒙混过关的心理。随着初查工作深入和案情的发展,在与其谈话期间,要注意观察被调查人的表情,表情的重要特征之一有眼神,一个人的眼神能反映其心理变化,从中分析和判断被调查对象在想什么、最在意什么、又害怕什么、哪些可能说、哪些想避开不说等等,适当调整谈话策略,确保取证工作顺利完成。其次,充分做好谈话前的准备工作,把握住谈话的主动权。与被调查对象进行谈话是最直接的短兵相接较量,在谈话期间要注意谈话场合的氛围,适时运用获得的外围证据作为对对方进行攻心的炮弹,运用证据要注意点到为止,切忌全盘端出。使用证据要注意保护证人,保护证人不仅关系到证人的权利,而且也关系到执纪部门的声誉。使用证据时要做到用之得当、适时、有效。迫使被调查对象丢掉狡辩思想,使其有一种孤军作战的感觉或者造成一种无路可退的局面,直至彻底交代其违法违纪问题。反之,谈话的切入点和方式选的不妥就草草上阵,势必就不能对被调查对象形成一种强大的震撼力,同时给谈话工作带来难度,甚至可能所获的证据也不会完美。总之,谈话方式要做到因人而定。

再次,强化对案件调查工作的法律意识。法律及各项规章制度是制约人们行为和准则。能否正确地将其贯穿于案件检查工作的始终,本着24字方针政策的办案原则。他不仅要求了办案人员要注意讲究政策而且对案件查处实施过程中的提出了相关要求。因此,在与被调查对象谈话中,要注意讲究政策和策略,在被调查对象谈话中要注意此类问题,适当向其讲明国家法律、相关政策、以及企业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积极与其沟通思想、交换看法、打消顾虑、消除其抵触情绪和对抗心理。使调查对象从内心感觉到是组织对其的一次挽救,从而认识到只有主动交代问题才是唯一的出路。保证谈话过程达到的预期效果和目的。在谈话中要注意语言的适度性,不要有过激的语言,防止与被调查对象或证人之间产生僵持局面,贻误时间影响案件进度。

四、强化对证据材料的审查意识

审查证据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也是案件检查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她是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定性和处理,尤其是比较复杂的案件,证据往往会有几十件,几百件。一般来讲,证据材料可分为必须要用的、可用可不用的、与本案无关的不可用的材料这三种。通过对证据材料进行审查和综合分析后确定取舍,凡是属于证据不足,推理多,主观臆断多,不能说明案件性质和事实经过的材料都应舍去不用。证据与证据之间,证据与供述之间是否一致,有无矛盾而影响案件事实的认定,及时排除矛盾点,从中确定错误性质的关键问题,提出正确的结论和处理意见。

处理案件时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手续完备、处理恰当、程序合法。切不可感情用事,特别是对定不下来又不好否定的证据材料应本着疑错从无的原则予以处理,确保案件质量,防止因定性和处理上的偏差而导致上访案件的发生。

中央纪委杭州培训中心2009年第6期学员{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胡树勇}

第四篇:国土资源部关于在查处国土资源违法犯罪工作中加强协作配合的若干意见

国土资源部关于在查处国土资源违法犯罪工作中加

强协作配合的若干意见

(国土资发[2008]204号)

2010-12-30 | 作者: | 来源: 执法监察局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国土资源厅(局),解放军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土地管理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国土资源局:

为加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之间的沟通联系,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及时制止和有效查处国土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立联席会议工作制度

国土资源部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建立制止和查处国土资源违法犯罪行为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国土资源部为牵头单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为成员单位。国土资源部分管部领导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各成员单位分管的部级领导及有关司(局、厅、庭、室)负责同志为联席会议成员。各成员单位确定一名处级干部为联络员。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例会。联席会议设办公室,由各成员单位有关司(局、厅、庭、室)负责同志和联络员组成。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部,承担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督促落实联席会议议定事项。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可临时召集办公室成员会议。

联席会议主要通报涉及国土资源违法犯罪案件查处的工作情况;研究国土资源违法犯罪形势,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协调解决工作配合上存在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预防和查处国土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措施;研究决定当年需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督办的重大国土资源违法犯罪案件;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认为需要提请联席会议讨论和研究的其他事项。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需要建立制止和查处国土资源违法犯罪行为联席会议工作制度。

二、建立信息情况通报制度

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需要建立信息情况通报制度,及时通报和交换相关信息。有条件的地方,在加强保密工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依托政务局域网络,实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信息系统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的信息联网共享。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通报国土资源违法犯罪案件查处情况、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情况;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要及时向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有关国土资源违法犯罪案件的立案查处和审判情况,以及申请强制执行案件的执行情况。

三、建立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联系配合机制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制止国土资源违法犯罪行为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一旦出现暴力抗法或者引发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要依法妥善处置。处置工作中,要坚持“三个慎用”原则,以教育疏导为主,防止矛盾激化。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要建立专门的联系渠道,确定具体负责日常工作联系的部门和人员,切实加强执法衔接与沟通配合。

四、加强涉嫌犯罪案件调查中的协助配合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与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调查国土资源违法犯罪案件过程中要互相协助和支持。

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查办涉嫌国土资源违法犯罪案件,根据需要可以邀请同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派员协助,或者向有关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取查办案件所需的相关材料;就政策性、专业性问题提出咨询的,相关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予以协助配合。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查办涉嫌国土资源违法犯罪案件,根据需要可以邀请同级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派员协助调查或参加案件讨论;就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证据的固定和保全等问题向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进行咨询;对有证据证明涉嫌犯罪的,应依法移送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如果行为人可能逃匿或者销毁证据,应在移送时一并告知受理案件机关。

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侦查、批准逮捕、公诉过程中,需要确定耕地破坏程度的,可以向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鉴定结论,并及时向申请单位提供。矿产资源破坏价值的鉴定,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9号)和国土资源部《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造成矿产资源破坏价值鉴定程序的规定》(国土资发[2005]175号)办理。

五、积极做好违法犯罪案件移送工作

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查办国土资源违法犯罪案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国务院2001 年第310号令)、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安部、监察部《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高检会[2006]2号)和国土资源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移送涉嫌国土资源犯罪案件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8]203号)做好案件移送工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发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及其他贪污贿赂、渎职等行为,达到刑事追诉标准、涉嫌犯罪的,要依法及时向人民检察院移送;发现单位或者个人有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非法占用农用地、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等行为,达到刑事追诉标准、涉嫌犯罪的,要依法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要建立移送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案件移送工作。

六、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

当前国土资源非诉行政执行案件难以执行到位、国土资源违法犯罪行为难以有效遏制、国土资源违法犯罪人员难以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等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影响了国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部将配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对有关问题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在坚持依法、有效原则的前提下,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按照各自职权范围,适时出台有关司法解释或者规范性文件,逐步加以解决。

第五篇:公安部关于办理利用经济合同诈骗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

【法规标题】公安部关于办理利用经济合同诈骗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

【发布部门】公安部

【发文字号】公通字[1997]6号

【发布日期】1997.01.09

【实施日期】1997.01.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公安部关于办理利用经济合同诈骗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

公通字〔1997〕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

近几年来,各种严重的经济诈骗犯罪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和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危害。各地公安机关依法加强对经济诈骗犯罪案件的侦破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在办理利用经济合同诈骗案件过程中,由于诈骗罪和经济合同纠纷的区分比较复杂,同时还往往因合同双方分属不同地区,致使公安机关在办理这类案件时,经常出现认识上的不一致。特别由于利益驱动和地方、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在办理利用经济合同诈骗案件中存在不少问题。有的把经济合同纠纷,包括人民法院正在办理的或已办结的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作为诈骗案件办理;有的以追赃为名,扣押、冻结或者划扣合同双方以外的第三者正常经营的货物或款项;有的出于部门利益以各种借口向受害人索要办案费用;有的在办案中违反规定随意到外地抓人;甚至还有个别公安机关插手经济纠纷,为了追款而非法抓人;更有甚者,因追不回款项而将无辜者长期关押。同时,也有把被害人控告的利用经济合同诈骗案件当作经济合同纠纷而不予受理;把外地公安机关办理的利用经济合同诈骗案件当作经济合同纠纷而不予协助。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损害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败坏人民警察形象,而且影响社会经济正常活动,侵犯公民合法权益。为解决上述问题,维护国家正常经济活动,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坚决纠正一些地方、部门插手经济纠纷的违法行为,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司法解释和实际情况,对办理利用经济合同诈骗案件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一、关于案件性质的认定利用经济合同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签订经济合同的手段,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对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案件的认定,应当严格依照1996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的规定办理。

二、关于案件的立案程序

公安机关接到利用经济合同诈骗案件的报案后,应当先进行初步调查以查明是否确有本规定第一条所规定的情形。对确有本规定第一条所规定之情形的,应当予以立案侦查。对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并告知其依照经济合同法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解决。

三、关于案件的管辖

利用经济合同诈骗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办理,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地和犯罪结果地。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办理更为适宜,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负责办理。几个地方的公安机关都有管辖权的案件,由上一级的公安机关办理。管辖权有争议的或者管辖不明的案件,由争议双方的上级公安机关办理。

四、关于采取强制措施

公安机关办理利用经济合同诈骗案件,在尚未立案前,不得采取任何强制措施。在办案中需要到外地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应当严格依照刑事诉讼法和《公安部关于到外地对案犯采取人身强制措施几个问题的通知》(公通字〔1993〕40号)等有关规定,通知当地公安机关,不得自行执行拘留、逮捕,更不得以传唤、拘传为名将被传唤人或者被拘传人带离当地。凡没有法律手续擅自到外地抓人或者虽有法律手续但未通知当地公安机关的,当地公安机关一经发现,应当立即予以扣留,通知其所属的公安厅、局派人带回予以处理。没有法律手续,擅自到外地抓人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当地公安机关接到外地公安机关执行拘留、逮捕的通知后应当无条件地积极予以配合,不得以任何借口进行刁难或阻挠。故意刁难或阻挠的,给予纪律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执行中遇到问题可请上级公安机关协调解决。

五、关于追缴赃款赃物

公安机关办理利用经济合同诈骗案件,在尚未立案前,不得扣押物品或者冻结款项。行为人进行诈骗犯罪活动,案发后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孳息,应当发还给被害人;如果权属不明确的,可按被害人被骗款物占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孳息总额的比例发还被害人。

行为人将诈骗财物已用于归还债务、货款或者其他经济活动的,如果对方明知是诈骗财物而收取,属恶意取得,应当一律予以追缴;如确属善意取得,则不再追缴。被害人因此遭受损失的,可依法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解决。

六、关于对办理利用经济合同诈骗案件的监督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对办理利用经济合同诈骗案件的指导和监督,坚决制止利益驱动和地方、部门保护主义。上级公安机关如果发现下级公安机关在办案中只注重追款而对犯罪分子打击不力,互相推诿扯皮,或者违反规定抓人等错误时,应当依照人民警察法第四十三条和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执行人民警察法有关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的规定,及时予以纠正。

下级公安机关必须服从上级公安机关的决定,坚决按照上级公安机关主管部门的纠正决定执行。对拒不执行上级公安机关纠正决定的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当给予纪律处分并依照《人民警察警衔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给予警衔降级的处分。

下载公安部 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在查处经济案件工作中加强协作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安部 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在查处经济案件工作中加强协作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