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信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题 目: 个性化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一、文献综述: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5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文后应列出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1.1个性化教学平台出现的论述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网络教育逐渐占据了教育领域的大部分位置,网络教育的关键是创建能够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的网络学习环境,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活动离不开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支持。网络教育支撑平台起着基础设施的作用。
网络教育应用平台是支持网上教学与学习活动的软件系统,包括三个功能子系统:网络教学支持系统、网络学习支持系统、网上教学与教务管理系统。网络教育的关键是创设能够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的网络学习环境。在网络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网络教育支撑平台起着基础设施的作用。学习者要想在网络环境中学习就必需依托于网络教育平台,网络教育平台成为了网络学习者的关键。
在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环境下,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教学,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起来,所以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完全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所以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
1.2 ASP.NET技术和B/S技术概述
1.2.1 ASP.NET技术概述
ASP.NET的前身ASP(Active Server Pages)技术,ASP是一种服务器端脚本编写环境,可以用来创建和运行动态网页或Web应用程序。ASP网页可以包含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普通文本、脚本命令以及COM组件等。利用ASP可以向网页中添加交互式内容(如在线表单),也可以创建使用HTML网页作为用户界面的web应用程序。与HTML相比,ASP网页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APS的缺点却仍然存在。例如ASP在安全性能低是致命的。ASP.NET摆脱了以前ASP使用脚本来编程的缺点。理论上可以使用任何编程语言包括C++、VB、JS等等。微软推出的ASP.NET并不是ASP的简单升级,而是全新一代的动态网页实现技术,用于一台WEB服务器建立强大的应用程序。是微软发展的新体系.NET人一部分,提供的基于组件事件驱动的可编程表单,大大简化了编程。
1.2.2 ASP.NET访问数据库技术——ADO.NET技术
ASP.NET是通过ADO.NET 访问数据库的。通过借助XML来实现断开访问,这也是ASP.NET技术比ASP技术访问数据更安全的原因之一,这是的数据的安全性更有保证。ADO.NET包括DataSet和.NAT数据提供程序两个组建。.NET数据提供程序是一组包括Connection、Command、DataReader和DataAdapter对象在内的组件。ADO.NET利用SqlConnection对象的ConnectionString属性制定连接参数,建立数据源的连接,有SqlCommand对象的CommandText属性设置相应的SQL命令语句来完成对数据的操作。
1.2.3 B/S技术概述
B /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xiexiebang.comer[美].INTERNET[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325~400
[12] J.Arlow, I.Neustadt.UML 2 and the Unified[M].Atlantic Weekly, 1989, pp.120-154
[13] N.S.Haron.A RFID-based Campus Context-Aware Notification System[J].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10): 16-30
[14] G.D.Abowd.Software Engineering Issues for Ubiquitous-Computing[C].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1999, pp.80-100
[15] S.Agarwal, A.Joshi.A pervasive computing system for the operating room of the future[J].Mobile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2007, pp.54-76
二、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
探索实用于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教学理论及设计过程。设计出一套网络环境下个性化学习督导模式,并开发一个个性化学习的平台,尤其要解决现在网络教学中缺乏监控、个别指导和实时跟踪服务的问题。探讨利用网络开发工具开发个性化网络教学平台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在新世纪,以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社会的许多领域中正在引发各种深层的变革,从而加速了人类迈向信息社会的步伐。面对信息化浪潮所提供的机遇,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信息化、工业化并重,以信息化推进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如何迎接信息化所提出的新挑战?如何充分利用新技术所提供的巨大潜力构建21世纪的基础教育模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课题。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与传统的教育相比,网络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它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学习者共享优秀的教育资源。网络学习既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特点,有具有异步性、实时性、生动性、集成性和大容量等优势。因此在网络学习的平台系统的建设中,单纯地构建各种功能单一的系统并不能完全满足网络学习的平台建设的要求,只有那些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组织,整合了多种业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系统才能充分地发挥精品课程学习的平台的作用。
建设在线学习网的根本目的是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相关学习知识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学习资源共享,提高学习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在资源获取上增加学习知识的途径,为提高受教育水平提供一个可行化的平台。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物质条件基础,使得学习的时与资源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促使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拥有者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师生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真正实现教学民主,从而使学生真正从被动状态下解放出来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有利于促进传统教育观念的革新,改变学校教育的管理方式、思维和操作模式,推动学校教学、管理效率的革命性提高。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三、课题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2.1 课题的研究现状
在当今社会,合理的利用时间,高效的接受信息,快速的更新知识已成为学习的一种主要模式,互联网的建立为这种学习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据统计,在美国,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人数正以每年300%以上的速度增长。1999年,已经有超过7000W人通过网络学习获得知识,工作技能和工作技巧,超过60%的企业通过网络学习方式进行员工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在我国,网络学习的发展也非常迅速,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展网络教育使点的高等院校已有67所,全国网上大学在读生已达60W名。预计到2010年,接受网上教育的人数将达到500W。
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教育会更加普及,而选择网络学习的人也会越来越多。个性化学习的平台的构建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与需求,必将带动整个网络上学习的平台构建的趋势。
2.2 课题的应用前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在线学习网站,尽可能提高优质学习的利用率,对实现人才培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可以引导用户主动年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更为学习双方提供一个进行写作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网络学习在远程学习,集团培训,高校教学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日益扩大的办学规模,分散校区的学习资源共享,电气化教学的开展等都使得现代高校教学越来越倚重于网络学习模式。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促使高校校园网的迅速扩展,这为网络学习的平台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四、课题主要内容和要求
3.1 系统管理模块
主要实现对注册的博客审批、删除、增加;对院系进行增、删、改;对公告栏、博客推荐进行管理;
3.2用户管理模块
主要实现用户注册,开通个人博客;实现系统管理员、注册用户的登录;博客个人资料的修改;
3.3教学管理模块
教师发布教学内容、计划、及作业;学生反馈学习心得、发表意见评论,提交作业;
3.4 评论管理模块
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以及博客本身对评论的管理;
3.5 留言管理模块
注册用户和管理员可以发表留言;
3.6 日志管理模块
实现对于博客本身的写的日志,可以进行增加、预览;
3.7 统计管理模块 上学吧论文查重
统计在线人数;统计人气最佳博客;统计人气最佳日志等。
五、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法和步骤
4.1 可行性分析
个性化教学平台这个课题中预计用到的语言ASP.NET、C#、HTML等都是现在很流行的,所涉及的技术B/S、.NET等都是非常成熟安全的。该课题所要实现的车辆信息管理和调度功能等等也是通过各种实例验证过的,由此点分析,首先,可以肯定该课题是可行的。下面从具体的技术方面来分析:
由于系统采用的是B/S结构,就从整个系统来分析,客户端(客户端浏览器)简称前台。前台一般所使用到的技术包括CSS HTML XML JavaScript。CSS是英语Cascading Style Sheets(层叠样式表单)的缩写,它是一种用来表现HTML或 XML 等文件式样的计算机语言。前台的框架可运用DIV+CSS编写框架。在HTML中嵌套设计的样式表和获取表单的数据的ASP动态语句。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可先通过实例化连接类,比如SqlConnection 类,并在初始化时指明连接方式,然后调用Open打开数据连接,就可以用DataReader来读取数据了。具体运用.NET的三层结构实现:
表现层(Presentation Layer)
表现层用于用户接口的展示,以及用业务层的类和对象来“驱动”这些接口。在ASP.NET中,该层包括aspx页面、用户控制、服务器控制以及某些与安全相关的类和对象。
业务层(Business Tier)
业务层用于访问数据层,从数据层取数据、修改数据以及删除数据,并将结果返回给表现层。在ASP.NET中,该层包括使用SqlClient或OleDb从SQL Server或Access数据库取数据、更新数据及删除数据,并把取得的数据放到DataReader或DataSet中返回给表现层。返回的数据也许只有一个整型数字,比如一个表的行记录数目,但这也要用数据层的数据进行计算。BLL和DAL层:
通常该层被划分成两个子层: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BLL)和数据访问层(Data Access Layers,DAL)。业务逻辑层在数据访问层之上,也就是说BLL调用DAL的类和对象。DAL访问数据并将其转给BLL。
4.2 研究方法
运用.NET的三层架构搭建起整个个性化教学平台的框架,运用AOD.NET作为数据访问接口,通过OLE DB使用ADO.NET连接Microsoft SQL数据库运用 ASP.NAT的数据相关的函数实现写入、编辑、增删等对数据数据库的操作。根据具体的思路实现各个功能模块,最后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具体的操作来验证系统的功能的完整性。
4.3 研究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步骤有以下几个方面:
1)查询相关资料,了解本系统的研究意义。可以上网搜索或者是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2)通过查询资料了解该系统要如何做,及要做哪些东西。
3)设计出大体上的功能模块,画出模块图。
4)通过进一步的了解,对每个功能模块进行细化,将每一步都想清楚。制定出每一步的做法和注意的地方。
5)对设计好的程序进行调试,通过调试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解决,从而达到完善系统的目的。
6)最后,整理各阶段的设计记录文档,写成论文稿。
第二篇:通信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
3G移动网络技术比较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3G(3rd-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
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
其代表特征是提供高速数据业务
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0年5月确定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
对以上三大3G标准进行分析比较
将有利于我国对3G通信技术的优化选择
将更利于3G移动通信技术在我国更好、更快地发展
更好地为广大移动通信用户服务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目前3G规范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所制定的IMT-2000规范的最终发展结果 后因各个地区的地域、政治背景及经济水平不同
故产生了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标准
本文首先将对3G通信的发展给以简单介绍
然后通过主流3G标准的概括、分析、比较
找到各自的技术优势及发展前景
三、毕业设计(论文)所用的主要技术与方法:
通过已学知识和文献查找
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对几种典型的3G技术标准进行研究分析
四、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1] 邓永红.3G技术综述[J].湖南邵阳电视台.《中国学术期刊》2004年第19期.[2] 陈岩
董洁
唐辉.3G网络不同制式的比较与运营分析[J].http://.cn/
[3] 杨明洪
贾凤君
杨济安.MPEG容错编码在3G移动多媒体终端的应用[J].重庆邮电学院移动通信工程研究中心.http://.cn/.[4] 蔡卫红.全球3G三大主流技术标准比较分析[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3卷第4期 2004年12月.[5] 曹磊
沈航
骆斌
白光伟.面向3G通信的流媒体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科学》第37卷第五期
2010年5月.[6] 网络资源等
五、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按周说明)
2011-12-29接收老师发的毕业论文任务书
论文题目选定为《3G移动网络技术比较》
2012-01-10为了解和熟悉论文的写作要求和内容
查找和阅读相关书籍和期刊
搜集资料
2012-03-16认真整理资料
编写大纲
写开题报告
定初稿
2012-04-04初稿提交指导老师审阅
并根据指导老师意见修改论文
完成二稿
2012-04-18再次提交论文由指导老师审阅
修改二稿
完善论文
2012-05-18认真修改论文格式
定三稿
2012-05-31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定稿
并填写答辩申请等相关表格
六、指导教师审批意见:
指导教师:
??
??
??
??(签名)年月日
第三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题目
专业: 班长: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时间
一、课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三、课题研究方法
四、课题进度及时间安排
参考文献:
第四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xxx
学生学号 xxxxxxxxxx
论文题目gis指挥城市应急
1、选题背景(含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与意义。
2、选题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研究方法:
1、通过阅读大量与选题相关的资料,结合自身的学习水平采用评价法对过去的研究进行综合性评价,借鉴其经验,实施自己的创新研究。
2、收集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测试。在研究的过程中,多采用调查法和访谈法,进一步确认数据的真实性。
研究内容: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集成rs、gps、三者的优势,发挥gis可视化和空间分析的特有功能,建立起以gis为核心的应急系统模型框架以及相关子系统。对事故现场和救助机构实时动态监控。对人力、设备和车辆进行实时调度和配置。对于城市中突发性灾害事故的救助提供辅助决策。
3、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研究条件: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通过网络查询、实地调查、图书馆查阅、走访等方式来收集信息,根据过去的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实验验证预期的结果。可能存在的问题:
4、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期结果
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积极深入的探讨,分析国内外的现状,找出gis在城市应急中应用的具体办法,利用它来保证城市的安全。
5、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2010年12 月 12日
6、教学单位意见
教学单位负责人签名(公章):2010年12 月12 日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论文的选题背景
广西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起步较早,旅游业是广西国民经济毋庸置疑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泛珠三角、中国东盟贸易博览会和泛北部湾的开发推动为广西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机遇,也为广西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客源,珠三角和正在成长为太平洋西岸又一经济增长极的泛北部湾地区将成为广西旅游业发展的外在强大驱动力。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东盟贸易博览会和泛北部湾的开发推动使广西的南宁和广西的北海日益成为广西旅游经济的中心,以桂林为中心的桂北旅游区和包括贺州和梧州的桂东旅游区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传统的桂林旅游的龙头地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大漓江旅游产业经济带的构建正是基于以上背景提出的。通过大漓江旅游产业经济带的构建,可以充分发挥桂林旅游对广西旅游的龙头带动作用,进行桂林旅游产业的产业转移,拓宽漓江游览的空间范围,实现桂北旅游和桂东旅游的有效联合,进而为广西旅游业实现由点到面拓展、实现自身内部的资源整合提供一种战略思维,为日益被边缘化的桂北旅游和桂东旅游寻找新的战略发展空间,构建广西旅游新的旅游发展带,进而推动广西旅游产业的全域发展。
1.1.2论文的研究意义
(1)有利于广西旅游业实现由点及面的空间拓展,实现全域发展
广西提出了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完全架构广西旅游目的地完整的产品体系。
[2]根据广西旅游总体发展规划,目前广西将在“十一五”期间构建两大旅游集散中心。其中,两大集散中心是指桂林市和南宁市,目
前,随着泛北部湾旅游圈的构建,广西北海有可能成为广西旅游业的第三个增长极。
(2)有利于广西内部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桂北和桂东旅游业的联合根据广西旅游总体发展规划,目前广西将在“十一五”期间构建六大特色旅游线路,六大旅游区”的格局。即整合建设大桂林山水文化、南国边关风情、环北部湾滨海边境、桂西奇山秀水生态风情、桂东历史文化宗教名胜、桂中民俗风情等六大特色精品旅游线。全面推进大桂林山水文化休闲度假旅游区、德天跨国大瀑布旅游区、大石围天坑群旅游区、大瑶山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区、环北部湾滨海
[2]休闲度假旅游区、桂东历史文化宗教名胜旅游区六大旅游区的规划建设。
从以上规划中可以看出,广西近年来也在进行本区的旅游资源整合和品牌包装,但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广西进行的这些资源整合一般都以某个区域为主,诸如大桂林山水文化、桂东历史文化宗教名胜,特色精品旅游线均局限于桂北和桂东境内;大桂林山水文化休闲度假旅游区和桂东历史文化宗教名胜旅游区也都是局限于桂北内部和桂东内部的资源整合。
跨区域的旅游资源整合在广西近年来的旅游发展中并不多见,因此,基于地理和文化等因素的特征,大漓江旅游产业经济带的提出就是力求寻找广西跨区域资源整合的一种模式,借助这一旅游产业经济带,进而实现桂北和桂东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寻求桂北旅游业和桂东旅游业的产业联合,进而整体提升广西旅游业的综合实力。
(3)有利于充分发挥桂林对广西旅游业的龙头带动作用
桂林是广西旅游业当之无愧的龙头,广西多年来一直强调要进一步发挥其对全区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但是,桂林旅游业近年来对全区的旅游带动有多少或者带动了哪些城市的旅游发展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因此,强调桂林的龙头带动作用应该更多的涉及到实质内容,大漓江旅游产业经济带的提出就是基于这种考虑,大漓江旅游首先是一个全新的旅游概念,如果能够有效培育,将有可能成为广西一个新的旅游品牌,在这个旅游概念或者旅游品牌下,将会衍生出系列旅游产品,将会形成系列从桂林途径贺州到梧州的旅游线路,进而会推动贺州、梧州等市的景区开发。因此大漓江旅游产业经济带的提出将会借重桂林旅游,有效发挥桂林旅游的龙头作用,实质意义上的推动桂林旅游业对贺州和梧州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拓宽桂林山水的外延,深化桂林山水文化内涵,发挥桂林对贺州、梧州地区旅游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桂北和桂东旅游经济一体化。
(4)有利于拓宽漓江旅游的空间范围,为旅游者提供新的旅游产品
漓江是桂林旅游业的主打景区,是桂林山水所倚重的主要载体,多年来一直支撑着桂林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但是,漓江二十年不变的旅游方式,已经受到人们的质疑,“三山两洞一条江”单调的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漓江旅游的更新发展开始引起广西旅游业的广泛关注,2006年11月24日,在桂林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张秀隆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把漓江、桃花江、桂江等三江之一桂江纳入桂林生态旅游科学之规划和开发发展之范围。大漓江旅游产业带的构建,有利于充分利用漓江旅游品牌的效应,将其空间概念延伸至整个桂江地理带;有利于延伸大漓江的旅游航线,创新旅游产品形式,促进漓江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有利于从范围、结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推进旅游产品规模的扩大,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旅游产品种类的创新,满足旅游市场需要,实现漓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2研究综述
1.2.1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小结
(1)对漓江旅游研究成果的小结
1994年到2000年学术界对漓江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漓江旅游的管理模式诸如四统一管理、旅游航运补水和漓江旅游方式诸如改变漓江一日游的旅游方式等3个领域内。2000以后至今,学术界对漓江的研究多从景观学、生态学的视角进行,涉及到对漓江流域生态环境、水资源环境问题、漓江遗产廊道、漓江风景区主要生态风险、漓江生态旅游环境和漓江流域景观格局变化模式等领域。
从以上论述中可知,学术界目前对漓江旅游的研究,多就漓江来论漓江旅游,对漓江沿岸旅游资源的整合鲜有论及,研究的领域更没有突破到漓江下游的桂江。因此,本文所提出建立的大漓江旅游产业经济带不仅是对以前漓江旅游地理概念上的突破,更是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视角力图对漓江进而拓展到桂江沿岸旅游资源的整合,是对漓江旅游研究领域新的突破。
(2)对广西旅游研究成果的小结
近年来,学术界对广西旅游的研究主要呈现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侧重于研究广西旅游业如何参与区域旅游合作,诸如探讨广西一东盟区域旅游合作、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和融入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等;二是对区内旅游空间结构和新的旅游带或旅游圈的研究,如对桂林对广西旅游的辐射、南昆沿线的旅游资源如何成为广西旅游网络中别具特色的西线、广西两圈两区的旅游经济布局、桂西南旅游区的开发、广西旅游业的新的旅游增极、“桂林山水”新的内涵与外延、西江流域(包括贺州和梧州)构建以粤西南、桂东南为中心的旅游经济圈、泛漓江流域旅游圈、贺州与桂林的旅游合作和大桂西旅游圈的建构等方面的研究。
学术界对广西旅游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或多或少的涉及到本文将要论述的大漓江旅游产业经济带构建的内容,诸如西江流域的旅游开发已经将贺州和梧州旅游联合在一起;阳国亮提出的“泛漓江流域旅游圈”里的其中三圈层里的正在形成的邵阳、贺州、柳种类的旅游产品,四轴线里的东向粤广辐射轴都与本文论及的大漓江旅游产业经济带有相似之处;冯进松等[提出的以漓江“黄金水道”为重点的桂林—阳朔—平乐线的开通已意识到漓江游览由阳朔向平乐等下游拓展的必要性;王兴斌提出的四条跨市、跨省、跨国辐射旅游线中,首次提出了东南旅游线,即桂林-阳朔/荔浦/恭城/平乐-钟山/富/贺县或昭平-梧州-肇庆-广州-深圳-香港-澳门这一环线,并将平乐定位为桂林南部旅游通道服务基地,这与本文所提出的建构大漓江旅游产业经济带的观点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等。以上论述可以证明大漓江旅游产业经济带的提出也有着一定的学术渊源。
1.3论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1.3.1论文主要内容
本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明确选题背景及意义的基础上,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2)由于大漓江旅游产业经济带的提出本身是一种创新,因此,重点对大漓江旅游产业经济带的提出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3)对大漓江旅游产业经济带涉及的县市进行基础研究,为大漓江旅游产业经济带的构建打好基础。(4)对选题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和阐述,以确定本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并在研究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构建旅游产业经济带的培育模型,以指导大漓江旅游产业经济带的构建。(5)对大漓江旅游产业经济带的构建进行具体论述,并对其开发对策进行研读。(6)对本文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3.2论文研究方法
本文拟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跨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文献综合分析方法、田野调查法以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力图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运用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网络开发模式、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等基本理论,创建旅游产业经济带培育模型,并运用此模型进行大漓江旅游产业经济带的构建。
1.3.3论文研究思路
在前人对漓江旅游和广西旅游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大漓江旅游产业经济带的提出进行可行性和必要性论证,并结合基础调研,深入了解大漓江旅游产业经济带所涉及县市的基础情况,进而对旅游产业经济带发展理论进行研究,力图创立旅游产业经济带培育模型,最后对大漓江旅游产业经济带的构建进行详细论述。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范文
海南教育 2008-07-22来源:论文网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如何有效地利用网上的资源,建构基于网络的现代教学模式是一个迫切研究的问题,而开展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就是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因此,开展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三)预期成果形式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方法。
对于较大规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将采用行动研究方法。
对于个别带有创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见解的小范围的教学研究,则通过建立科学的假设,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关于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有关教学效果的分析,则采用评价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如下:2002年5月-2002年8月,收集资料,建立模型
2002年9月-2003年1月,开发软件
2004年2月-2004年8月,教学试验,评价修改
2005年9月-2005年12月,扩大试验,归纳总结
(二)关键技术
四、课题研究价值
(一)创新点
(二)理论意义
(三)应用价值
五、研究基础
(一)已有相关成果
(二)研究条件
(三)参考文献
六、研究组织机构
本课题的研究人员由教学设计专家、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专家、网络技术专家、学科教学专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研究人员与研究生组成,辐射其中小学,借助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力量,实现理论、技术与学科教学的优化整合。总课题组顾问:南国农教授(我国著名电化教育专家,西北师范大学)
第五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a(模版)
研究目的及意义:施蒂纳是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人物和逻辑终结者,他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一次全面的批判了费尔巴哈甚至是启蒙思想以来的古典人本主义逻辑,也是西方思想史上在现代性的语境中第一个自觉地消解形而上学的人,而且他直接地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传统的思想史教学中,施蒂纳被贬为一个小丑式的浅薄理论家,虽然国内目前有个别学者深刻地认识到了施蒂纳的重要意义并作了简要的分析,但这种不受理论界重视的情况仍未完全改变。我的研究试图对施蒂纳的代表作的理论特色及其思想对费尔巴哈、马克思等当时各种哲学的巨大影响进行阐述分析以及对其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当代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进行浅要发掘。
研究计划:立足现有资料,力求先把握施蒂纳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主要内容与理论逻辑,同时参照早年和现有学者对施蒂纳的研究成果(如张一兵《回到马克思》中对施蒂纳的研究),然后进一步寻找分析施蒂纳反对形而上类本质思想的当世影响,以及他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及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
章节目录
一.施蒂纳其人及其代表作介绍
(1)施蒂纳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环境。
(2)施蒂纳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分析。
(3)施蒂纳的理论观点及对其分析。
二. 论施蒂纳的当世影响与冲击
(1)施蒂纳思想对当时各种哲学(重点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2)施蒂纳对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影响。
三.施蒂纳思想的后世意义:分析施蒂纳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后现代思想的相似性。
1. 施蒂纳与克尔凯郭尔
2. 施蒂纳与尼采
3. 施蒂纳与阿多诺
4. 施蒂纳与后现代思想
四.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商务馆89年版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孙伯揆《探索者道路的探索》2002年版
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大出版社2004年版
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转向》,南大出版社2002年版
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三联书店2001年版。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馆1982年版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商务馆1992年版
尼采《权力意志》商务馆98年版
尼采《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馆2000年版
赵敦华《西方现代哲学新编》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谭培文《唯物主义如何可能成为社会主义哲学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总第39期
崔子修《利 己 主 义 与 自 我 实 现——— 马克思与恩格斯对施蒂纳利己主义批判的一个视角》,《探索与争鸣》
一、论文题目:中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探讨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2001年底,我国上市公司已达到1174家,总股本超过5050亿,其中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328亿,市价总值高达5.55万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8%,约有股民6800万人,约占城镇人口的40%,资本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据统计,截止2001年底,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10547亿元,实现利润1519亿元,分别占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32%和63%,国有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各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在国有资产质量上,上市公司已成为优良资产的富区,同时上市公司也成为中国人投资的主要领域。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不仅会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而且会显示出更重要的作用。但也不 可否认,在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下滑,竞争力下降,据资料反映,2001年我国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1369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0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53%,比上年同期下降22.55%,有151家公司亏损,亏损面为12.67%,较上年又进一步扩大;二是部分上市公司内部违规现象严重,据了解,2001年有100家上市公司因各种违规问题而受到证监委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查处;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虚增业绩,大肆“圈钱”,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三是二级市场投机行为盛行,一些机构操纵股价,牟取高利,严重地扰乱了市场秩序。为了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有效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和社会的监督职能,加快建立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机制,全面净化证券市场的环境。要实现这一目标,有效的手段之一是建立上市公司的效绩评价体系。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对我国国有企业制定了效绩评价制度,并正在逐步推开,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还没有建立这项制度,所以本文的研究是有实际意义的。三.本文研究的内容 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探讨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建立。第一部分主要从六个方面阐述建立我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意义,这六个方面是:
(一)有利于国家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二)有利于推动上市公司建立科学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三)有助于对上市公司经营者业绩的全面考核。
(四)有利于引导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
(五)有利于增强上市公司的形象意识。
(六)有助于投资者的理性投资。第二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证建立我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可行性。这三个方面是;
(一)国有企业效绩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上市公司开展效绩评价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我国上市公司现有的基础比较好,更适合效绩评价工作的开展。
(三)政府有关部门、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比较支持上市公司开展效绩评价工作。通过上述两个部分的分析论证,说明我国建立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部分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提出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设计方案。设想从五个方面构建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框架。这五个方面是:
(一)全面阐述和分析效绩评价体系六个基本要素的内容、作用。
(二)重点研究效绩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效绩评价的核心,初步思路是参照国有企业效绩评价体系指标体系,结合上市公司现状和特征,设计上市公司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权数配置。
(三)确定评价标准采用行业标准和评议参考标准。
(四)制度评价方法。评价方法考虑采用工效系数法和综合判断法。
(五)提出组织实施的方法。建议在起步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第四部分是实例分析。运用本文设计的效绩评价体系对某一家上市公司2001效绩进行评价。
四、本文研究的结果。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是旨在引起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对建立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二是为有关部门研究和制定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三是从理论和实践老感两个方面提高本人的专业知
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