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使信息报告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为科学决策和正确指导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有效预防和控制消除突发公共事件危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各专项预案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坚持分级负责、互相配合、逐级上报的原则。第三条政府各部门及相关部门为信息报告主体。突发公共事件接警处警中心接到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后,立即报送区应急委员会。
第四条当突发公共事件征兆明显或发生突发事件时,知情单位和个人要立即向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接警处警中心、区政府或主管部门、责任单位报告有关情况。公民有义务通过110、119、120、122、12369等报警电话和其他各种有效途径,迅速报告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第二章信息报告标准和时限
第五条报送信息标准暂按照《甘肃省各专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警标准》执行,如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布新的标准,则按新标准执行。第六条信息报告时限:
(一)当突发公共事件已经发生,但尚未达到一般预警标准时,区政府要向各有关应急工作部门和单位预警;
(二)当达到一般预警标准时,区政府立即启动本级政府应急预案,并要在6小时内向应急委中会报告情况,区政府要在24小时内向省接警处警中心报告情况;(三)当突发公共事件超过一般预警标准,但尚未达到较重预警标准时,区政府要向各有关应急工作部门和单位预警,并要在12小时内向省接警处警中心报告;(四)当突发公共事件达到较重预警标准时,区政府立即启动本级政府应急预案,并在8小时内向省接警处警中心报告情况;
(五)当突发公共事件超过较重预警标准,但尚未达到重大预警标准时,区政府有关部门要在6小时内向区接警处警中心报告,区接警处警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各有关应急工作部门和单位预警;
(六)当突发公共事件达到或超过重大和特大预警标准时,区政府向市突发公共事件接警处警中心初次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并且实行态势变化进程报告、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紧急情况随时报告;
(七)区突发公共事件接警处警中心在接到重大或特大突发事件报告后,立即报告市应急指挥中心有关领导,由区应急委员会启动相应区级专项应急预案,并在事件发生后4小时内向省政府报告情况。
(八)特殊情况下,有关部门值班人员可越级直接向市政府报告,并同时报告区政府。第三章信息报告方式和内容
第七条建立重大情况、信息报告登记。报送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以书面报告为主,遇有特别紧急重大情况发生,来不及形成文字材料的,可先用电话口头初报,随后补报文字材料;来不及报送详细情况的,可先进行初报,然后根据事态进展和处置情况,随时报送进展报告;事件处理结束后,要报送总结性报告。涉密信息要通过党政专网电话或机要渠道报告。
第八条书面报告要写明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损失危害程度以及所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并随时续报事件的发展和处置情况。
第二篇: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日报制度
阿瓦提县城乡放映队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日报制度
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的基础环节,直接影响到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预测、应急处置、善后恢复等各项工作。切实做好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对于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政府办公室《关于实行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日报制度的紧急通知》精神,经研究,农经队决定实行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日报制度。
1、日报信息内容:发生在农经队的一般级别以上的突发公共事件,可能或者已经造成人员伤亡的、对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影响涉及面较大的或容易引起媒体关注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要求包含信息来源、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过程、结果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因素。
2、日报信息方式:在县委、政府确定的需要实行日报制度的工作日内,要按照日报信息内容要求,及时向县人民政府总值班室报送日报信息。
3、如遇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按照《阿瓦提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事件发生所涉及的部门必须在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报县应急管理办公室,对于比较敏感,或者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以及其他特殊情况,要特事特报,急事急报。报送时,必须以电话、传真方式同时报送。
第三篇: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制度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制度
一、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时限和程序
1、事故环境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在保护好自己安全的情况下,除立即处理外,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环保部门报告。
2、负责确认环境事件的单位,在确认重大(II级)环境事件后,1小时内报告省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特大(Ⅰ级)环境事件立即报告国家环境保护部。县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市人民政府和市环保局报告。
二、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方式与内容
1、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后起1小时内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报告应采用适当方式,避免给当地群众造成不利影响。
2、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1.发生环境事件单位概况;
2.环境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3.环境事件的简要经过;
4.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3、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和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4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6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7、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
第四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制度
包头金氏中医肾病医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送制度
一、信息报告范围
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事件或敏感人群的时间信息;对尚未发生但可能引起突发时间的苗头性信息。具体范围为: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二、信息报告时限
对可能发生、即将发生、已经发生的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按照《分级标准》,即:I级(特别重大)、II级(重大)、III级(较大)、IV级(一般),在第一时间如实报告区卫生局应急办值班室,并及时续报事态进展、处置措施、原因分析、善后工作等情况,直至有关事情处理完毕。信息报告时限为:特别重大的15分钟,重大的30分钟,较重大的1小时,一般的2小时内。
三、信息报告要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送内容必须及时、简明、准确。具体包括以下要素:时间、地点、信息来源(报告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及电话号码)、接报时间、事件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已造成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情况)、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领导到现场情况、具体联系人和联系方式、拟采取的措施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
四、信息报告方式
如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履行“电话报告---传真报告”的程序,立即报告。通过传真形式报告信息时,要电话联系确认是否送达。涉密信息遵守有关规定报告。
市卫生局应急办24小时值班电话:0472-2529911
五、信息报告责任
严禁漏报、迟报、虚报、瞒报、谎报或拖延上报甚至不报。对因迟报、漏报、误报、瞒报和不按工作规程擅自越级上报造成损失或重大影响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包头金氏中医肾病医院院感科
2016年12月5日
第五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报告制度
羊尾镇中心小学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报告制度
为了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建立科学,规范、有序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发生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管理与监测,发现病例及时与卫生部门联系,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与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由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指的突发卫生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健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
四、组织管理
在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领导小组。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常态管理下由校长负责,正教处、总务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常防治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入应急状态后,全面启动本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组长亲自指挥。主要职责如下:
1.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指导和落实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的各项工作。
2.监测、汇总和收集学校突发事件的信息和防治工作情况,分析学校防治工作形势,提出学校防治突发事件的对策。
3.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指导、落实并督查学校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具体措施落实情况,将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的职责落实情况纳入管理考核中。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宣传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保健知识,减少此类疾病的爆发。
4.定期开展卫生专项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预警控制措施的相关要求安排学校教学及其他相关工作。
6.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7.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8.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学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9.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食堂、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10.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在紧急情况下学校可先行口头汇报,但必须在24小时内上报书面材料。
五、突发事件预防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1.学校集体食堂、小卖部等严格按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申请领取卫生许可证。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上岗,并注意个人卫生;购销和使用的食品应当定点采购并按规定验收,禁止向学生出售变质的食品和“三无”产品;食品加工过程和储藏必须生熟分开;餐炊具必须采用高温或药物严格消毒,并有保洁措施;食品及其原料贮存和食品制作间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并落实专人,专锁,专管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2.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3.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食堂卫生、教室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状况,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师生体检工作和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及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登记工作。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病抗病能力
1.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学生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
4.组织丰富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督促和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六、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学物品中毒)、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及严重异常反应,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学校建立考勤监测制度,指定专人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或委托当地卫生院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观察分析和病症排查,必要时采取进一步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与当地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突发事件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 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确保信息畅通。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必须马上启动本校应急预案,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3.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向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4.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权向学校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相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的情况。
羊尾镇中心小学